教育之感悟

时间:2019-05-15 15:1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之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之感悟》。

第一篇:教育之感悟

教育之感悟

对于诸多老师而言,教育就是这样琐屑而平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既不会有可歌可泣的闪光事迹,也不会有悲壮辉煌的精彩瞬间。而师德,就融入在平平淡淡的教育中,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平平淡淡才是真,点点滴滴皆育人。“学无常师,惟德所在”,师德不就平淡如水吗? 如果要我来诠释师德的内涵,我会说:师德如水,而真水无香。

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也许终不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当如馨香的百合,轻展带雨的花瓣儿,聚合摇曳的身影;当如灿烂的星辰,甘于在静寂里守望天空。只有这样,他才会在付出青春韶华,付出苦汗心血的同时,收获桃李芬芳,实现人生自我。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品质,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依靠经验教育人,他会着力教育,发现并按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教师不应拘泥于前人,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管理班级,都应将自己的教育行为置于科学认识的洞察之中,在教育规律限定的范围内科学地规划、组织、实施,因材施教。人的一生中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会碰到不顺眼的人,如果你不学会原谅,就会活得痛苦,活得累。原谅是一种风度,是一种情怀,原谅是一种溶剂,一种相互理解的润滑油。原谅像一把伞,它会帮助你在雨季里行路。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教师——这个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虽然我们很清贫,但是我们也是最富有的,因为,我们是春天播撒种子的人,我们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我们也是清晨的一缕阳光,我们有着勇往无惧的精神,是任何乌云也挡不住的;我们还是夜空中的启明星,我们有着奔向光明的执着!勇往直前吧朋友!!

记得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

1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 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不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勤业,就是勤奋地从事自己的工作,这是尽职尽责的态度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展现,也是人的生命价值在平凡的点滴的具体事务中实现的惟一途径。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每一个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需要去认真对待;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活动,午间休息,都需要去密切关注;思想、心理、学习、身体、个性发展,都需要去全面关心。

最后我想说,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教育之路漫漫且修远兮,吾将一生去求索!

第二篇:感悟教育之

感悟教育之“真”谛

——读《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有感

周万伟

陶行知先生是现代教育的创设人,是我们当代教育的楷模。他生长在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改革旧教育,创建人民大众的现代教育,谋求以教育革命配合政治革命,勇于探索、艰苦奋斗、百折不回、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为改革中国教育,培养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在过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现在,乃至在以后仍是光彩依旧。

最近,笔者认真拜读了《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得益匪浅,特别是被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所折服。陶行知先生的这一育人‚真经‛是他从几十年教师生涯中总结出来的,这句话,道破了教育价值观和道德观。一个‚真‛字扫清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虚假伪善的尘垢,指明了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教师作为现代进步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应牢记陶行知先生的话,教学生求真知,学真本事,养真道德,说真话,识真才,办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真‛字作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书育人。因此,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还需要从师求真做起。

一、以真教人,感化学生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把我们摆在儿童队伍里,成为小孩子当中的一员,我们加入到儿童队伍里去成为一员,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要真诚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我们要钻进小孩子队伍里才能有这个新认识与新发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明礼诚信,以真教人,不敷衍塞责,不弄虚作假。以诚信取人,以真诚育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注重‚包装‛、‚推销‛的现代社会里,诚信应该是永恒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价值的体现。诚信来自于自身的人格修养,作为教师要真心真意的对待学生,实事求是的处理问题。在和学生一期学习活动时,有时,由于自己的疏忽或其他原因,学生时常会提一些令你措手不及的问题,一时答不上来,令教师出尽洋相;在所难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此时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掩饰,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认真听取意见和批评,虚心接受。学生会更敬重你,从你的身上学到诚实,学会求真。

时下,整个社会的公信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就会假冒钻营,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蒙骗社会,蒙骗人们,真伪莫辨,尽管‚打假‛已经喊了多年,而深受其苦,深受其害着不计其数。这‚假‛害人害己,容易将人引入歧途。我们教师面对的学生,是未来走向社会的活生生的人,然则,青少年时期又是人的一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他们的意志较脆弱,行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可见,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同师德求‚真‛关系十分密切。老师是他们无影的镜子,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师德的求‚真‛是教育对象对教师提出要求,所谓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就是这个道理。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传的真道,不是伪道:授的是正

业,不是歪业;解得是真惑,不是假惑。这样,我们的老师就必须始终贯彻一个‚真‛字,要真心诚意的教学生学做真人。

二、以真待人,感戴学生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抓机会’。‛笔者虽然现在没有当班主任,但过去班主任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心没有变。平日里,无论是对待‚听话懂事‛、成绩好的孩子,还是对待个性比较张扬、成绩平平甚至较差的学生,都能始终不渝的做到一视同仁,诸两悉称,不宠爱有加,不另眼相看。因为,如果教师压抑学生的个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在这些学生心灵深处留下永远难以抹去的伤痕。所以,你要想使学生平等的受教育,你教师必须真诚的对待学生。这时笔者常告诫自己的话。要既关心金凤凰,又关爱丑小鸭。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利用机会,抓住机会,以真待人,才是真教人,才使学生学会做真人。

本学年,笔者任教的五年级班里有些同学喜欢好动,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仍像幼儿园里小朋友,不能自控。在去春游的路上,笔者抓住契机,以求真的心态,边走边跟这位学生谈话,讲述有关做真人的道理。有时还在批作业时用写评语的方法劝导他,谈话时用故事形式开导他,课堂上用眼神提醒他,用陶行知‚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的话教育他。以真实的事例,真心的话语,真挚的友谊来接近他和他结对子交朋友。以真求真,身心相爱,使得这位学生感到学生感到老师是在真心教育。果然,该生后阶段无论在言语上,还是在行为上都较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的确,对待这样的学生,只有通过真诚的爱,才能使他们体验到人间的温暖,才能在道德和行为规范转化为他们内在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只有善待学生、尊重学生,才能触摸到教育的真灵魂,领略到教育活动中那种春潮涌动的真情景,这实际上是在撒播师爱。

如果说爱是一条河,那么宽容善待,就是架在河上的一座桥,教师以宽容博大的胸怀为桥墩,以良好的教养为桥面,以广博的知识为路灯,一聪明的才智做护栏,唯有如此,学生站在这座师德的虹桥上面才会自然而然的对生活、对学生产生积极而热情的情感体验,真心换真情,方能教人学真求真。

三、以真做人,感召学生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希望今后办教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当与学生共同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笔者从教近十年无时不刻的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平时言行谦逊,规行矩步,从不口出脏言,无论在教师中间,还是在学生中间随时注意文明用语。笔者能受学生尊敬贵在语言文明,从不恶语伤人,可能算式一个重要原因吧!

语言是教师用心教育学生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如何来使用这个工具,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只有用文明的语言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国古代的《礼记〃仪礼》中就这样说过:‚言语之美,穆穆皇皇。‛这就是说我国很古的时候,就提倡说话要尊重对方,谈吐要文雅,态度要和气。这是在处理一般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要求。为人师表者,自然也不例外,而教师对学生说话,更应该使用文明、规范、和平、温柔的语言。

课堂上,用‚请‛字让学生回答问题,平时见到学生主动问好,在同学和老师中间不讲‚切口‛的话。教学生使用礼貌语言,教师得首先使用;要学生讲文明,教师得首先讲文明;要学生改掉不健康的口头禅,不给同学起绰号,我们教

师首先不使用某种不正之道的‚切口‛之语。语言室心灵的写照。教师的语言类,反映着教师高尚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修养。

加里宁出:‚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查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的监督。‛这里所说的对教师的‚严格的监督‛,不仅来自他们的学生,而且来自社会,因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把他们的子女托付给学生的老师,很自然就会在许多方面,特别是道德品行上向教师提出比常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教师要严格遵守法纪法规。老老实实做人,做一个真正的人。

学为人师,行为规范。平时,学校搞卫生,笔者既做指挥员,又做战斗员,身教重于言教,以人教人,以自己的真心感人,以真诚来榜样学生。工作中独人一处,坚持不懈地以刘少奇的‚慎独‛精神为心灵的镜子,以《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为行为准则,持之以恒的做到上下班推车进出校门。‚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工躬亲共守‛,这样的事虽微乎其微、不足挂齿,然而,此时无声胜有声,使学生懂得学做真人还得细微之处开始。正像毛泽东所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样,学做真人,做一个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也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时间的考验。在这方面笔者是雷打不动的,以真实、真诚、真心、教人育人,赢得了社会、家庭及学术的敬佩。语言美、心灵美是教师教学生做真人的根基。

总之,用凯洛夫的话来说:‚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以仿效的榜样。然而决定着儿童对教师的进一步关系的建立,还是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他的人格品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诚于中‛才能‚形于外‛,自己并不真正具有的东西,是无法给予学生的。作为一位教师无论在其语言上,还是在行为上只有处处率先就范,真心诚意的捧着一颗心来,为学生、为学校、为教育,竭尽权利,敢做真事,善说真话,并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你给他真,他自然也将心比心,用真字回报老师,回报教育。

所以,我们要牢记陶先生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教学生学做真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教师只有时时处处教真、做真,做现代德育教育的‚传真机‛,学生方能真才实学,学真成真,真正成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成为真正有益于人民的人。

参考文献:朱建人主编《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

于漪等著《教师的修养》

第三篇:耄耋感悟之教育理念

耄耋感悟之教育理念

刘光烈

(一)培养中小学生德智体和谐发展

五十多年反反复复的教育实践,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五十年代前期就被教育界普遍接受的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仍具有现实性。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生产人为造成的智力荒废,摧残了工人后代的身体和精神;并且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要求工人的活动能力首先是生产活动能力的发展。从而提出了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协调和谐发展。这就形成了我国长期执行的“培养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五十年代中期教育界曾对这一方针展开过全国性的大讨论,达成了共识,使我们学校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五十年后期受了政治运动的冲击,学校运动不断、教育教学废驰。六十年代前期有了“中教五十条”和“高教五十条”,教师一度又废寝忘食的抓提高教学质量。之后的“政治挂帅”,“阶级斗争为纲”把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冲得支离破碎,文革时期更遭到了彻底破坏,“五七”指示彻底的否定了这条方针,扭曲了人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又重新走上正常轨道,人们如饥似渴的想把失去的岁月补回来,又强调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随着国家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大发展,大变化,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全球化。同时也派生了与社会持续发展,建立民主公平的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的垃圾文化,贪婪的原始资本主义化,财富收入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各领域(包括文化、教育),权钱交易,金钱挂帅,金钱至上,唯利是图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群众利益,国家利益,严重破坏生态,腐败成风,官无官德,商无商德,医无医德,教元教德。因此,树立既适应新经济基础新环境又能抵消垃圾文化的主流文化,已刻不容缓,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适应持续发展,适应民主、公平社会的道德体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就是新文化的开始,它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经过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艰苦、持续的奋斗始能逐步达到。要达此目的,关键和基础的工程是对人的塑造,对公民的塑造,这就要靠教育。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育主渠道是教育,古今中外有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都认为教育的力量是宏伟的,“教育是改变人的最有力的武器”(纳尔逊.曼特拉语),“教育是廉价的国防”(亚里士多德),"在所有一切有关于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卢梭),教育可以兴国,“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温家宝),教育的伟大也只有体现在培养的人材能为社会所适用,能够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上.要建设和谐社会,组成社会的细胞,人的和谐发展就必不可少,所谓人的和谐发展,就是本文开始提到的马克思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八十年代初根据我们长期从教的实践及对马克思著作的体会,“德、智、体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也就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内涵,全面发展及其诸育的内涵,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断进步更新和充实完善;但在一定时代又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具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至人类的共同理念和要求,如对人的尊重——人道、爱人爱己——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民主自由与遵纪守法——公平社会,这些都是人本社会应有之义,也是德育应有之义。

中小学教育在目前已逐步成为全民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教育,也是一个人成材,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的和谐发展正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也是最基本的素质教育。

德、智、体诸方面的内涵,分别阐述如下:

德育包涵思想、道德、行为习惯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从思想到行为的改变,塑造新的适合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系。思想——科学的世界观、现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己爱人、责任感的形成。道德——在正确的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人格品质:建立牢固的对家庭、事业、人民、社会、国家、民族的责任感;树立理想(立志)`自强、坚毅、勇敢(使学生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假、恶、丑,追求真、善`美,抗诱惑的勇气和毅力)、乐群爱人、诚信奉献等优良品格。行为习惯——自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遵纪守法,礼貌待人、尊老爱幼、爱护动物、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财物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品质。

智育包括智力、知识、能力的和谐发展。智力——记忆力、观察力、想像力、思维推理能力等的发展;知识——现代化、信息化`系统化必需的基础科学知识以及基础的文化知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处事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掌握相应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力、捕捉和驾驭筛选信息的能力(方法),生产劳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体育包涵:心理、生理、体质的和谐发展,要使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得到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学生体质。把掌握一定体育知识、技能、技巧和经常的锻炼健身结合起来。把掌握卫生健康知识和抗病防病结合起来,把抗诱惑和培养乐观、向上的健康的心理结合起来。

德育、智育、体育等诸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的,在实践中又是有机统一的,上述德、智、体各方面内涵的和谐发展形成了德、智、体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就形成一个整体效应。起着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真正达到学生德、智、体协调、身心协调,从而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如图(1)

德、智、体分别是一个集合,它们两两相交,都有交集,说明彼此依存,互相渗透;三者的交集就是我们追求的,实践说明也是能够做到的三者的和谐发展。兹分别说明如下:

德与智的关系:智力素质的逐步提高,由于科学知识的流入,可以促进学生科学的唯物的世界观的形成,由于文化知识的流入可以促进学生对伦理道德、法律概念、古今中外做人的道理的理解和认识。这就形成了学生思想道德的理性基础。反之,道德素质的提高,学生的理想、意志力的形成和确立必然促进学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就进一步促进了智力素质的提高。德、智的交集就形成和发展了学生的内省智力(如,处理理想与现实、现实性与可能性、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能力与抗诱惑的毅力。智与体的关系:现代科学的研究证明,体育的确可以增进学生的智力。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报告认为:

1、运动对智力的作用从肌肉开始,每次二头肌或四头肌收缩越放松,都释放出IGF—1的蛋白质,经血液流通传送、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本身。IGF—1在脑中承担人体神经传递素制造工厂的工长,发布产生几种化学物质的指令,其中包括内大脑产生的亲神经因子(BDNE),它刺激了几乎所有的高级神经思维活动。通过经常的体育运动,体内的BDNE的增加,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开始伸展,连接在一起,并从新的方式相互传递信息,这个过程是学习的基础:大脑细胞之间连接点的每个变化,代表一个留待日后使用的新的因子或技能。BDNE含量越多的大脑,获取知识的能力就越强。通过运动,可以很容易地诱使大脑某些部位神经组织的形成。

2、大脑额叶是执行功能之所在,运动导致额叶体积增大,有氧运动可产生执行功能的改善。血液量同脑容量一样,随着运动量增加,不管新的脑细胞产生在哪里,总会长出新的毛细血管。

3、运动对大脑的作用,并不局限于中老年人,实际上对青少年的作用更为强烈,对还在发育的大脑产生更为持久的作用。以上的研究报告充分说明体育运动促进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即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智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又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运动技能技巧的提高,更理智地、有目的地进行更有效的运动。

德与体的关系:体育运动能调整和改善人的心理状态,调节某些不良的情绪心理。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形成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关系,以及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体育运动中的竞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

开拓精神,胜不骄败不馁,激励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坚强意识;还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及自觉性,有些运动还能形成学生和自然和谐相处,爱护自然爱护动物的行为。

现在的应试教育恰恰破坏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和谐性。现行中学各科教材是新中国开国以来编写得比较好的教材,不论从广度和深度都比以往大大的提高,如能认真的完成教材规定的内容已嫌负担过重,然而为了应试,每科一本教材还嫌不够,又增加了各种名目的辅助教材,配套练习,一本变三本、五本,为书商和经营者大赚其钱,大大加重了师生的负担,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把本来已经很重的三年才能上完的教材,不惜取消寒暑假和其他休息文体活动时间,加班加点加快速度,不管学生懂不懂、消化没有消化,在两年的时间内就把教材赶完,以致大大削弱了学生系统地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基础训练,更不用说通过“双基”的学习和训练来发展学生的智力了。更有甚者,有的地区竟然高二结束就进行统一会考作为高中毕业考试,公然改变了学制.到了高三就是每天让学生练大量的各种各样习题,今天一个考试,明天一个测评,把学生搞得昏头脑胀。家庭作业每每使学生深夜不能完成,学生不少要苦熬到零晨一两点,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所谓的补课再补课(实为上新课,一位省重点中学的校长告诉我,补课是教师的重要收入),严重摧残了学生的健康,学校虽然再不讲“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挂帅”,但又转到了另一个极端“分数挂帅”,全校、年级、班级考试一次派队一次,学校、教师、家长都用“分数”来褒奖学生申斥学生,造成不少学生怕学、厌学到逃学、甚至自杀到杀害父母,这等恶性事件,触目惊心,屡屡见诸报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唯分数是图。“分数挂帅”和“政治挂帅”一样都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破坏了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整体效应,扭曲了人格甚至人性。在校唯分数是图到社会就可能变得唯利是图,造成对社会的破坏。轻者如高分低能,眼高手低,四体不勤,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很难融入社会;重者有我无人,贪污腐化,违法犯罪。这些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不是个别,都是德的缺陷,人格的缺陷。如果让这样的人掌握大权、领导国家将是个怎样的后果?不少有识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德育是灵魂、加强素质教育,但在目前这种只追求升学率、分数挂帅的大气候下又有多少作为!不是有的省市搞了一段时间素质教育又打退堂鼓了吗!

应试教育和分数挂帅的另一个社会效应:就是滋生了社会腐败,腐败现象大行其道。谁的父母不想要自己的儿女读一所好中学,今后上一所好大学,因此重点中学就变成吸吮人民血汗钱的地方,高学费不说,还有各种名目的费用:补课费、测试一次也要收卷纸费、批阅费、各种练习题卷也要收费;降级也要交费,学校故意设定录取分数线,差1分就交几百到几千元,如某校本该招十个班500人,规定分数线内共招200人,其余的就得按分数计算交费;超过规定名额以外的,就要交万元以上的所谓择校费,或托人说情,或领导批条纸,中间人赚一笔自不必说,学校领导大权在握,吸收一个学生学校规定明收一万两万,暗地买领导的“批准权”不知要付出几万?!制造出很多的“百万校长”。招一次生不知使多少人大发其财,能够进入重点中学家长们都互相庆幸交钱有门。因此,重点学校迅速膨胀,各班学生迅速膨胀,一班达七、八十人之多,空气不好,拥挤嘈杂,教师上一堂课嘶声力竭,后座几排几乎无法听清楚教师讲课,因关系能得班主任眷顾者,可望移坐前数排,但被挤学生又得遭秧了!要不了多久学生就两极分化、听不到,自然也就不懂,大量学生产生厌学、逃学,七、八十人的班就只有四十几个人上课了。至此老师也乐得其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家长发现就只有责怪学生,或找人补课(又加班加点),或采取更严厉措施,使学生的身心倍受摧残,性格产生变异。悲乎哉危乎哉!

学校领导思想集中在钱和分数上,钱和分数结了亲,有一中学校长跟我说:“分数上不去,升学率上不去,不仅奖金保不了,就是乌纱帽也保不了。”学校还流传:“会找钱的校长才是好校长”,“只要升学率高就可成为教育专家。”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很难列上日程!现在应试教育制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否则不仅误人还要误国。只有纠正了应试教育,分

数挂帅,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教育才能实现。

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教育(以后简称“和谐发展教育”)是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的渐进过程,人的个性的发展是伴随它的发展而发展。它既是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基础,正如日光、空气、水是万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和基础,缺一不可。德智体和谐发展就像具备充分日光、空气、水的沃壤,任何一粒种子栽下去都能得到充分自由发展,或成为丰满的颗颗粮食,或为美丽的鲜花,或为参天大树……,如果缺了其中一者,都影响种子的生长发育,要么枯萎夭折(如缺水),要么娇嫩无力被风雨摧残(如缺阳光),要么没有空气植物也会窒息而死。如图2:

和谐发展的教育,既是我们的教育手段,又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它为学生的个性,完整人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素质教育。

(二)实施德智体和谐发展教育中几个探索的问题

1、如何认识学生和评价学生

应试教育几乎把“分数”作为认识学生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俗语云“一肥遮百丑”,有的学生为了在学校保持高分优势,把其他同学都当作竞争对手,在知识上解题上都秘而不宣,孤芳自赏、高傲看不起同学;有的学生由于分数低而受到教师呵责,家长申斥,抬不起头,情绪低下,丧失学习信心,自暴自弃,出现逆反心理。因此,必须真正废除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根据和谐发展教育的要求以及实践经验,提出用智力、非智力(思想、道德、意志力、情商等)、知识三个因素研究学生认识学生和评价学生。我们认为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有用之材,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孩子生来都是天才,往往在他们求知的岁月中,是错误的教育方法扼杀了他们的天才。”所以在研究学生时忌带任何偏见,用三者去研究学生就是为去发现他们有所长而加以发展,有不足而加以弥补。据此把学生分成四种类型:和谐型、智力型、非智力型、缺陷型。

和谐型:德智体和谐发展,表现有理想、学习、锻炼身体、遵守纪律等自觉性都高,乐于助人,成绩稳定。这类学生开始统计时可能只及5%左右,但随着和谐教育的实施,可以逐步达到30%—70%,甚至达到80%以上。这类学生家长、教师都不费较多的力气,主要是给予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条件,发现他们的特长和潜质,加以诱导和指导。

智力型:智力素质比较好,一般认为聪明和反应较快的学生;在非智力素质上存在某些不足,如或贪玩贪耍,或纪律性不强,或缺乏信心,或不合群,好争好斗;成绩不稳定,波动较大。这类学生占大多数,初步统计可能是50%—60%,随着和谐教育的实施,方法得当,他们都可不断向和谐型转化。教育的着力点是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抗干扰、抗各种诱惑的能力,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立志有追求有理想。学校、家庭首先要发现他的特长和爱好,根据学生特点和爱好,鼓励其在完成某一事件中树立信心,在帮助他人克服缺点中克服自己的缺点,在公益事业中树立荣誉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乐于助人。而不是采用单纯补课的方法,随着非智力因素的不足得到克服,成绩自然会上去。

非智力型:非智力素质比较好,有志向,有毅力,学习自觉刻苦,纪律性较强,合群善与同学相处;智力潜质没有充分发掘反应稍慢,思维易钻牛角尖,记忆力较滞后,潜力没有开启;成绩提高不快,初步统计可能达20%—30%,条件好的学校不过20%左右。随着和谐教育的实施,智力潜质得到开发,科学方法、逻辑推理的掌握,加上他原本就好的毅力,多数都可以转变为和谐型,进入社会还可能大有作为。如果不实施和谐教育,这类学生就可能在教师的视野中消失,在家长的怨声中被埋没。

缺陷型:在某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大概又分为几种:1知识上的缺陷,跟不上进度。一般由于疾病、环境的改变(迁徙、父母离异、天灾人祸等)而造成知识上的缺陷,只有这种学生需要用补课的方法来解决。

2、智力上的缺陷,先天弱智,后天因外伤或疾病脑部受损,由

于学校的不同,初中还有先天弱智,但高中一般已不会出现,这类学生不能勉强,只能因势利导,或转移专门学校培养。

3、道德上的缺陷,抽烟、酗酒、打架、玩乐等,这是最棘手的学生,必须社会、家长、学校配合,细心观察,发现其长处和爱好,研究适合他的方法,从发展他的长处和爱好着手来克服恶习,这类学生一般用军事训练和劳动训练的方法,常常可达到预期效果,浪子回头金不换而成大器。

在实施过程中各班每月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有时也可邀请课外辅导教师,团、队辅导员参加对学生进行分型,然后因材进行帮助,方法以鼓励为主,还要利用班的校的各种教育形式(以后另有论述)决不能一次分型就决定终身,要根据不断深入观察、了解,以及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使教育的针对性更符合学生实际。

对学生分型,无任何褒贬之意,旨在便于认识学生,便于因材施教,拼弃以分数派队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要实施因材施教,对学生分型研究,分型指导还必须进行如下改革:

2、目前首当其冲是改革百分制,我国在不少地方,不少学校曾实行过五级分制,收到很好效果,但受应试教育影响而恢复了百分制。它的弊端已暴露无遗,早该加以改革。

3、控制班额。每班应控制在40到50人左右,只有这样教师才有时间和可能去观察了解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4、控制每周上课的总时数。每周总时数应控制在25课时以内,把三年的课程用两年时间上完,应视为违法(规)加以严格禁止。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禁止一切参辅教材发行。只有给学生以足够的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和空间,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社会也应提供充足的条件,如对学生无偿开放各种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为青少年设置各种兴趣专题或讲座或研究组,形式灵活多样。学校必须保证:A、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科学的包括多种项目的体育锻炼、每期都应有学生身体及体育技能的测试,计入成绩,身体健康检查,建立档案,学校应设营养教师,指导学生伙食。每年应有一次运动会,如冬季运动会,春季学生就要报名参加,除个别因病的学生外,应吸引学生都参加,预赛选拔都放在平时逐步分年级进行,冬季运动会只进行决赛。这样围绕运动会使学生平时就有目的的进行锻炼。在学生兴趣爱好和自愿的基础,组织各种运动队,安排时练习和比赛。B、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成立各种文娱小组(队),如乐器、舞蹈、戏剧、曲艺等等。C、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成立各学科(文科及自然学科)的研究小组(会),除聘请校内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外,还可能请社会名流专家作指导。

5、教育分流

各级普教学校,每一段都进行分流。要保证分流成功,国家必须加大投入,向中下倾斜。小学毕业即可分流,既可升初中又可升入五年制技工学校(包含三年义务教育,二年技工教育,实行公费)。初中毕业后的分流,升高中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由于中等专业学校很多都已由公费变成私费,收费居高不下,再加专业不对口和就业不畅,大量初中毕业生因此辍学,外出打工,反而挤压了成人就业市场。所以国家必须加大对中等专业学校的投入、奖、贷的助学政策亦应惠及他们,最有效的办法是实行公费(新中国成立前和以后一段时间哪一所中等专业学校不是公费)只有这样始能有效分流,并且才能真正减轻低收入家庭的负担,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应有之义。

教育体系设想图:

6、改革高考制度。第一步(1)完善内容。长期以来高考录取标准都偏重于智,而智又只偏重于知识,因此必须增加对德、体的考核内容,智也要增加对学生爱好、特长的内容。这就不是出几道可以解决的,应对学生平时在校的一贯表现进行全面考查考核。(2)改革方法。学校对在德、体方面都应有系统记载,建立一套科学的简便的(不是繁琐的)考核系统和方

法,使平时考核占高考成绩的50%。高考对考生成绩的考核废除可百分制,改与学校五级记分制相配套的记分法,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分数挂帅的状况。第二步改变历来要经过统一考试才能进入高等学府的历史。考生凭在校的成绩及德体考核的合格证明,只经取录学校面试,就可进入该专科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对可“免试”录取进入高等院校的中学必须就其实施德智体和谐教育的状况进行切实的考察考核,一批批的发给合格证。经过试点,分批,既由专科院校,逐步到本科院校,再到重点本科院校,逐步实行“免试”录取。我国高等教育已有很大发展,各省市每年毕业的考生,50%至70%都能升入高等学府。因此,“免试录取”已具备条件。“免试录取”最大好处是能彻底克服应试教育的各种弊端;有力的推动基础教育—各级中小学,实施最基本的素质教育—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教育,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奠定重要的基础—人的和谐发展,这是惠及千秋万代的事业,大大节省因高考花去的人力物力。

7、取消重点学校

重点中学是在我国经费困难,物资匮乏的条件下形成的,若当时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到现在已是弊病丛生。首先,办重点中学实际是抓点丢面,不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重点中学不仅获得优惠的政策,而且还获得丰厚的物质装备,高质量的教师,在一个地区随意选择优异学生,形成一个地区一个市升学率最高的学校。显然就形成对每个学生的不公,对百姓的不公。有的就可享受优厚教育资源,有的不仅不能享受,还受到歧视。其次,重点中学实际是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产物,并没有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从而出现前面所叙述种种弊病和腐败。不取消重点中学制度就不利克服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不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第三,当前我国财力、物力以及师资的质量和数量都远远超过“八`九十年代”,因此各校在校舍、教学设备、师资等硬软环境都具备了大体相当的条件,有的还大大超过当年重点学校的条件,取消了重点学校让各校都在同一个平台公平竞争,更有利于提高各校的办学质量,避免重点学校超员,学校爆炸,质量下降,优生不一定得到优良教育,而非重点学校萎缩,吃不饱、抬不起头,很难办下去的尴尬局面,这是人为造成的不公。

7、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教育不能只靠课堂教学来完成,必须内外结合,但在我国课堂教学仍是教学的主要形式的状况下,德育的重要内容和体育的部分内容仍要通过教学来实现,所谓文以载道,课本的内容必须有利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的形成,在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同时要启发学生智力,完成德育相关任务,师者传道、授业、启智、解惑、培养能力也。如果是应试教育,教师一天马不停蹄地填鸭式的压缩时间去催肥学生,对准的是高考各色各样试题,还有什么精力和时间去进行素质教育、德智体和谐发展教育!从应试之学转变为合于当今时代社会要求之学,成为边学(知识的流入),边思(发展智能,掌握方法),边用(培养技能,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学、思、用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以上所述,是我一辈子从事教育,对今昔教育的对比和思考,耄耄之年的一点感悟。

二00七年六月脱稿

第四篇:教育见习感悟之数学组(精选)

教育见习感悟之数学组

那里有可爱的小朋友,比你想象中更具有活力,他们有使不完的力,追追打打,总是不可开交。有一次外教给他们上英语口语课,因为外教不会将中文,小孩子很难理解,教师里是吵成一片,各种叫喊。当我用中文把外教的意图告诉他们后,他们很轻松的就接受了。用一张张颜色图片来记忆英语,他们记忆很快,回答也很积极。当你看到一双双小手挥舞着抢答问题,还有那种渴求被叫到的目光,你总会在心底产生一丝笑意,为他们的天真,活泼,童真。

——何海清

当学生容易当老师难啊,学生只要面对一个老师拥有一种思想,可是老师却要面对一个班级四五十个思想,而这些就要从上课批改作业考试中得去。老师就像心理咨询师,在问学生问题观察学生的举止中得出他们是否掌握了知识。除了教学生知识之外,老师和学生也要建立良好的关系,上课的时候学生会安静听话的听课,下课的时候可以和学生成为朋友谈谈心。

——张忆颖 在这短短的几天中,我觉得作为一个小学老师,要反复的提醒重点、难点、易错点,同学们即使在课堂上动了,但是不一定在做作业是就会做,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反复提醒,个别同学还需要特别的指导。小学生的思维是 活跃的,开

发的空间和非常之大,即使是同样的一题,也有很多不同的解题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题,能极大 的培养学生的能力。还有小学生是不同于初中生和高中生,他们的理解能力可能还是有点欠缺,所以在讲课时要多多举例子或做练习,以这种方式来灌输知识,不能一味的讲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对于小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通过形象的例子会更加浅显易懂。

——徐越超 指导老师还指导我们备课,尝试着走上讲台,真正的上一堂课。说起试讲,真的很紧张,感觉会顾虑很多,怕站在讲台上脑子会一片空白,怕学生们理解不了我的讲课,怕时间掌握不好……但是这又是一件多么锻炼人的事啊,听再多的课还不如真正的走上一次讲台。所以在试讲前,我们要做的很多,备课室最重要的一件事,了解教材,读懂教案,写好备课笔记,自己尝试着先讲一下,真正做好准备了,我才能上讲台。因为老师空出她自己的课让我们尝试,我们要对孩子们负责,要对指导老师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吴兰芳 在这几天的见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道了当老师的苦,知道了当学生的轻松,学生真的不该这样的不乖,要是再给我一个机会,我绝不会让老师再这么累,老师本来教书就累了,还让他们管我们,那不是我们成罪人了?对于小学,我觉得纪律比学习重要,只有管好了纪律,孩子才有更好的发展,才有机会学好书。我要为我的老师梦好好的奋斗。

——李涛 我觉得每一个孩子都不该被放弃,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该无差别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尽管有些孩子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确实需要付出比教育其他孩子多好几倍的努力,但那也是老师的职责。以这两名多动症儿童为例,我们不应该因为他们的特殊情况就对他们的学习要求降低,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与多动症儿童相关的资讯,找出诱因,在教学过程中尽力帮助他们康复,成为和其他小朋友一样阳光健康的小学生。

——马文娟 在我听课期间,确实有几个学生在课堂上说话,但是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个现象我在往后的几个班都发现了,就是绝大部分的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好高涨,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过有时候同学们太活跃,就会任意讲空话,交头接耳,这时候老师就必须就必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骗”同学们保持安静,而且在对待小朋友们的时候需要有绝对的耐心,需要用小朋友们能够接受的接受的口吻以及方式去教导他们。

——沈超琦

首先老师就是要真正地为学生考虑,从他们的角度考虑。像在今天的课上,李老师给学生复习亿以内数的写法复习,在全班同学基本都很熟练地时候,班里还有一个女生就是弄不明白,其实李老师的方法是很有效的。但是她弄不清楚,李老师没有觉得很生气,很无力感,而是很柔声的继续跟她讲,下课后更是叫到办公室去给她一个人又讲了很多遍,这么耐心的老师,我真的觉的是一个好老师。因为我们当时也在办公室,另外一个老师也在给她们班的学生讲不懂的题目,然后怎么讲也不会,老师气急了就骂那个学生,说怎么这么笨的。当然屡讲不会,老师的确会比较心急,但是更急的是学生,一个优秀的老师永远知道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且也肯定能教的好学生。

——徐丹丹 第二天一大早去学校时,门口的学生敬了个礼,说了一声:“老师好”。当时我愣了一下,我才体会到了自己身份的变化,我此时的身份已经不是学生了,我已经是他们的老师,一个需要辅导他们学习,管理他们,带领他们的老师。可是我还仅仅只是拥有比他们更多的知识而已,我需要学会把我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几天的见习很好的给我了一个教师的启蒙教育,面对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我们要不断包容他们的错误,但是不能无视他们的错误,我们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予以指正,予以帮助。当孩子们还处于小学时,这点尤

为重要,往往跟他们讲一遍是不行的,要耐心的教导他们,更加形象的让他们理解,而不是一味的理论灌输。

——詹烨

第五篇:教育感悟之坦然的面对逆境

坦然的面对逆境

人在旅途,难免会有疲乏,也会有陷入逆境的时候,如何让自己摆脱逆境的泥潭呢,个人觉得必须要做到坦然面对逆境。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是一条坦途,期待走在坦途上的自己应该是一种平静安然的心情。然而,逆境之于生命,并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这正如日本列岛的地震,人们不愿意它发生但它却发生了,人们不情愿福冈核电站因震而出事,可是它还是泄露且扩散了。所以,不论人们情愿与否,它终将出现,甚至有时给你我带来恐慌,这就是一种逆境。

恐慌了,害怕了,这样的心情能有作用吗?能让你摆脱恐惧心理吗?答案是否定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让自己振作起来去迎接这挑战呢?为什么不能正视这种逆境并把它变作某种自救的行为,并以此来绽放自己的美丽呢?人们回避逆境,是因为不敢忍受它,不敢正视它,然而当真的回避不了时,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想想,哦,原来逆境是可以促使自己坚强从而美丽自己的人生的啊。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有一段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人中,哪一个不是凭着坚定的信心,自信的态度来审视逆境并且重塑了自己崭新的灵魂的。可见,没有经历逆境,便无法形成他们各自沉稳的性 1

格。他们面对逆境从容而坦然,他们无愧于天,无悔于心,如此愁苦而悲愤的遭遇成就的却是他们熠熠生辉的人生。

避开逆境或许是生命的最佳选择,然而,一旦我们躲避不开,那就坦然的面对它吧,让逆境变作美丽人生的养分,恐怕这才是生命的最佳选择。

甩掉面对逆境而生成的对人生的消沉与颓废,让生命因坦然的面对逆境而美丽,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下载教育之感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之感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统计工作之感悟

    统计工作之感悟 统计是什么?过去我一味的认为统计就是在几个数字之间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等数学计算,工作简单而枯燥。后来我有幸进入高新区统计处工作,都说政府机关就是一张报......

    责任之感悟

    责任之感悟 责任之感悟 xx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中头两个字就是“责任”,那么如何解读和理解这两个字?谁对谁承担责任、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何来承担这份责任,是个严肃的问题,也是个......

    教师之感悟

    感悟教师 当看着一个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一天天成长起来的时候,当 节假日前一封封信件和贺卡雪片般飞来的时候, 当走出大学校门 的弟子前来看望问候时,来自心底的幸福可不是谁都能......

    英语教学之感悟

    英语教学之感悟 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冯霞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在此呢首先要感谢我们的教研员厉老师给我提供了一个与大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同时呢也要感谢我的师傅王......

    孝敬之感悟

    人总是在长大。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也渐渐悟出了许多道理。 自小,我一直认为父母为孩子洗衣服、做饭,忙这忙那是天经地义的。但从那天起,我终于明白了,在天经地义的背后,是父母一......

    年终总结之感悟

    感悟生活,感悟学习,感悟工作 2011的最后一个月,有太多的感触、太多的经历、太多的朋友想要去记录,打开微博,许多朋友都在做着或多或少的回顾,而我,提笔间却又无所适从,一时语塞。 我......

    生命之感悟

    感悟生命 人生如同手掌纹般杂乱,所有的事物都尽可能使路扭曲蜿蜒,在平旷中洒上荆棘,在风顺处布满礁石;然而生命的解读又有着另外的含义,它又如此简单、深刻,犹如那弯曲的掌线,盖过......

    父亲节之感悟

    父亲节之感想 父亲节,是舶来的节日,源自大洋彼岸美国,习惯地把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今年是6月17日),当做父亲节。其实,国人也悄悄地过起了父亲节,但没有母亲节过得那么红火。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