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三风材料
学校“三风”
1、校风:团结 勤奋 务实 创新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团结,是力量的源泉,也是事业成功发展的前提。在学校从整合到磨合到融合的过程中,只有团结一心,加强协作,凝聚力量,形成合力,才能共同完成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
“勤奋” 即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勤奋是办学和求学的必备条件,更是可贵的品质。对学校来说,要勤于管理,关注教学;对于学生,要勤奋读书,强能善技。
“务实” 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崇尚实干。这是中国农耕文化较早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创新”即创造、革新。学校要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思路,广大教职员工要在教育教学上不断创新,学生要在学习中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创新成为促进内涵发展、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法宝。
2、教风:相信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
学校秉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不断发展的动机和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价值追求。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给学生创造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获得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学风:手脑并用勤学敏行
“手脑并用”是黄炎培提出的职业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理念,倡导和要求职业学校学生既要学好理论,又要练好技能,学以致用、做学合一、知行统一、智能并重。
“敏行”出自《论语》。孔子十分强调学与用的关系,特别看重“敏行”,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说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勤
学敏行”作为学风,意在要求学生既要努力学习,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福建财茂工业技术学校
2011年8月10日
第二篇:学校“三风”释义
城南中学“三风”释义
一、校风:求真、向善、尚美 校风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的展现。
校风建设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得以落实的保障。
我校要努力营造“求真、向善、向美”的风尚,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健康积极地氛围。
1、求真。
陶行之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这里包含三方面意义。一是求真知。“致知与格物”(《礼记·大学》),我们南中老师学生要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对所教内容,所学内容,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二是做真人。我国古代把学问道德做到家的人称为真人,用现代通俗的话说,做真人,就是做德才兼备的人。三是做真事。《礼记·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义是德,学习的高级阶段,在弘扬光明的德行,使人革除旧弊,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使我们的国家至善至美,这是人间真事、大事。
2、向善
如何求真?首要的是一颗向善的心。如何向善?可以从三方面去做。一是修身正心。《礼记·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度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又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见,修身养性,心思端正,无邪念,才会向善,才会长久向善。二是以贤为贤。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三是以人为诫。孔子说“观过而知仁”,看见人家犯不善的过错,我们就引以为诫,不犯同类的过错。
3、尚美
如何求真,还要有尚美的追求。如何追求?首先要远离邪恶。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己”,意思是要惩冶那些杂学邪说,这是一种祸害啊。学校为治学之所,求真之地,我们要远离杂学邪说,修正课,成正果。其次,审视名利。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以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名利当前,我们要审视一番,不该拿的,坚决不要,不能让名利惑乱了我们美的追求。再次是不知不愠。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崇尚美的行为,有时会不被理解,甚至有人会作负面的解读,但我们不怨恨人家,我们包容,我们望远,坚信尚美的行为持恒下去一定会有朋自远方而来。
二、教风:爱生、乐教、善研 教风是校风的一个窗口。
1、爱生
爱生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教育是植根于爱的”(鲁迅话)。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向往和创新的欲望。一个学校,只有教师具备爱护学生之心,才有可能形成敬业的教风。所以,我们把爱生作为教风的第一条。
2、乐教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乐于从教,以教为乐,是爱生的重要表现。乐教具体表现为如下:
(1)诲人不倦。我们应竭尽全力教成,竭尽全力育人。
(2)不知为不知。人非圣贤,孰能样样精通。面对疑难问题,不信口开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以不知为挡箭牌,要通过请教他人,查阅文献等途径积极解决,变不知为知。
(3)不迁怒,不贰过。教师也会有工作不顺心,家庭烦恼等等,但我们不迁怒与课堂,不迁怒与学生。教师也可能犯某些过错,但我们决不允许第二次犯同样的过错。
3、善研
只研不教是空,只教不研是浅。为了使教取得更好的效果,开展教学研究是必要的。研究,首先要解决研什么的问题。教师应当本着教什么研什么的原则,把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通过课题的攻克,达到问题的解决,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三、学风:明礼、乐学、力行 学风是校风的另一个窗口。
1、明礼
礼,即礼仪,是为人处事,安邦定国的规章和制度。《论语》有言:“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都属于礼的范畴,学生理当明了并遵守,这是学校正常运转的保证。
2、乐学
乐于学习,以学习为乐,是学生求学的健康心态,是搞好学习的重要前置条件。其具体表现有三:
(1)乐于享受寂寞。求学之路是艰苦的,求学的生活是寂寞的,但正如孔子所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乐于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乐于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力行
要想求得真知,必须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可从书本和实践两方面着力。(1)对于书本知识,要随时随地体验、反省。
(2)在做人做事中学会做好人做好事。争取做人绝对的好,做事绝对的对。
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的规划和建设,为早日形成具有我城南中学特色的三风而奋斗!
第三篇:特殊教育学校三风之我见
特殊教育学校“三风”之我见
龙陵县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三风”即学校的校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作为特殊教育学校,虽然教育对象是残疾人,但它同样是需要三风建设,只不过特殊教育学校的三风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要求、标准会特殊一些。下面就我校的三风建设做简要说明。
“精心呵护、精心浇灌、精心培育”是我校的校风,它是指引我校全体教师、职工、学生在做好特殊教育这个共同目标下,要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种特有风尚。它包括学校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等。它是学校集体的、稳定的精神状态,是无形的力量,是衡量我校教学目标、教学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精心就是既要细心真心,又要有耐心,我们的校风就是要求全体教职工用细心真心耐心去爱护和关心我们的残疾学生,像禾苗一样去精心浇灌,用最特殊的、最好的方法培养教育学生。
教风,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集中表现。优良的教风应主要表现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心血和知识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教师为学生而学,学而不厌;精心教导,诲人不倦;言传身教,—1— 为人师表。“呼唤心灵、呼唤自信、呼唤交流”是我校的教风。作为特殊教育,面对的是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残疾学生,他们的身体、心灵都有创伤,所以我们教职工要医治他们的心灵,教育、鼓励他们自信,引导他们参与社会活动,参与社会交流。使他们受伤的心灵改变成正常的心灵。
学风,简而言之,就是指学习方面的风气。对于学生而言,是指其在一定人生观、学习动机、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精神、学习规律、学习方法、意识品质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它既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我们的学风是:“点滴认识、点滴模仿、点滴做起”,残疾学生,他的意识、认知较差,无论生活还是学习都跟不上普通人,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从最基础的、最简单的认识起,模仿起,一点一滴的做起,给他们定目标,定希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学校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学校端正办学思想,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合格人才的一件根本性大事。抓好校风、教风、学风教育和建设,既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风针,又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与提高;既有利于全体师生发扬学校优良传统,又有利于学生爱国、爱校、爱文化、爱科学的教育;既有利于贯彻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生的管理,—2—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风尚;既有利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又能影响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残疾学生融入社会融入普通,走进正常。
特殊教育只有在一个良好校风的熏陶下,严谨认真的教风,刻苦勤奋的学风就会自然形成,“三风”建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个特殊教育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努力,去奋斗。
—3—
第四篇:学校三风建设(小学)
学校三风建设
“三风”即指学校的校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
校风,一所学校的风气。即全体教师、职工、学生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种特有风尚。它包括学校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等。它是一种学校集体的、稳定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
教风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集中表现。优良的教风应主要表现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心血和知识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教师为学生而学,学而不厌;精心教导,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学风,简言之,是指学习方面的风气。对于学生而言,是指其在一定人生观、学习动机、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精神、学习规律、学习方法、意识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它既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的新时期,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学校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学校端正办学思想,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合格人才的一件根本性大事。抓好校风、教风、学风教育和建设,既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又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与提高;既有利于全体师生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有利于学生爱国、爱校、爱文化、爱科学的教育;既有利于贯彻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生管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风尚;既有利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又能影响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一名基层学校的教师,我认为要抓好学校的“三风”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统一认识,形成共识
对于校风学风建设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大事,学校的领导、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应形成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一件长远的、根本的、重要的大事来抓的共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校校风、教风、学风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有一部分人往往过多的过重的注意社会风气对校风学风建设的冲击和影响,对校风学风建设中客观上的难度产生种种畏难情绪和无所作为的思想。因此,这就造成了人们在学校校风、教风、学风要不要当成大事来抓、该不该抓、能不能抓好等问题的认识上,还不那么一致。相当一部分人在主观认识上或客观行动上,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这一全局性的工作看成是局部性的工作;把面向全体、体现全局的工作看成是某几个人的单一性任务,或仅仅限于学生这一方面的事。这就影响和妨碍全体动员、全员动手来抓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2.端正教风,教书育人
良好的教风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治标治本都要靠教师。在建设优良校风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以端正教风来带动学风,整顿学风首先要整顿教风。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上课,提倡、鼓励、推动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作风的转变,教风的端正,必然带动优良学风的形成。在抓教师的教风、教学水平和严格管理的同时,必须花大力气抓学生的学风。抓学风是必须正确的认识和处理“管理”和“引导”的关系,教务处、少队、班级都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遵守学习纪律的自觉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他律”转化为“自律”。
3.齐抓共管,促进学风
学风建设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精神面貌、学习成绩、考试风气等。学风建设的目标是使全体学生树立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在学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严格执行教学督导制度和保证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严抓教风建设,充分调动起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以教风建设促学风建设。
各任课教师要牢固树立起教书育人的观念、积极参与学风建设,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负责,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责任感,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积极维护课堂的教学秩序,有责任和义务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检查和监督学生的出勤情况,做好答疑工作,按要求认真批改作业,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思想上的问题等。
③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
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为学生全面成才服务。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校风和学风建设,是发挥师生主导作用,促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具体形式。校园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在当前形势下基于素质教育及学生成才的实际需要,应着重在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开展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努力营造崇尚科学、学习文化、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全面成才的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只有在一个良好校风的熏陶下,严谨认真的教风,刻苦勤奋的学风就会自然形成,“三风”建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努力,去奋斗。
第五篇:学校“三风”建设小结
学校“三风”建设小结
一、完善制度建设,进行科学管理
进一步完善了教科研绩效考核、集体备课、公开课开设、校本培训、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具体有《教科研绩效考核方案》《公开课听课评课制度》,《教研组、备课组考核细则》《省级课程基地建设方案》《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考核办法》《三级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优秀教育人才教科研奖励办法》,制度建设使我们建设教师队伍有了重要抓手,使我们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更加科学。
二、注重师德培养,打造和谐队伍
我校注重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和考核,坚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对有偿家教、体罚学生、乱订教辅资料等不良行为实施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90%的教师获得了90%以上的教学满意度测评,全年无师德失范现象。同时,学校还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管理作风,利用家长委员会、校讯通等建立了家校联系网络。开展班主任竞聘和双向选岗工作,让真正有能力的教师担当重担。在岗位设置、职称评定方面,由于政策科学、保障有力,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三、强化师资培训,提升科研素质
我校积极承办教研活动,聘请有关专家到校讲学,创设各种条件,让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或“走出去”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和学历进修。比如2016年组织教师参加了暑期泰州市中小学教材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多人次赴、南京、苏州、无锡、江阴、徐州等市内外考察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市教育局牵头的“泰州师说”网络培训活动,邀请教育部《人民教育》副总编赖配根、《人民教育》研究策划部主任施久铭来到我校,对我校骨干教师进行了专业培训,邀请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石志群来校作了“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专题报告会。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推动课堂模式改革,今年全校教师有200多人次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相关课题的研究。
四、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坚持了“一人一课的公开课、一周一课的听课、一科一课的课题研究”的校本教研模式,制定了泰州实验中学教师工程目标任务分解表,明确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并进行了检查。定期召开了全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就教师集体备课和作业批改及教辅资料使用检查情况作通告,要求教研组长督查组内每位教师的开课、听课、评课情况。
五、创新举措,打造德艺双馨的骨干教师梯队
1.以“五个一”标准对骨干教师进行考核。即要求骨干教师在地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以上教研论文,上一次水平较高的公开课,带动一个学科组,进行一次走教活动,参加一项市级课题研究,学校对此进行考核,以促进骨干教师在市级考核中取得优良成绩。
2.对现有骨干教师跟踪管理,帮他们创造晋级条件,促进他们升级,并对升级成功的骨干教师予以奖励。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项评比活动。
3.对教师参加各项教学竞赛活动和送教进行严格管理,要求各教研组遴选优秀教师参加各项教学竞赛和送教活动。比如2016年我校杭成华老师参加了第十一届 “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获得二等奖,俞婷等3位老师在市级基本功竞赛中获奖。陈美琴老师到姜堰送教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