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梅关于中职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与思考(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15:41: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文梅关于中职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文梅关于中职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第一篇:陈文梅关于中职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中职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本文是作者在担任中职班主任期间,根据中职生自身的特点、常见的问题,着力培养中职生文明习惯过程中采取的一些举措与思考。关键词:平等 以身作则 日常管理 家校联管 表扬

作者:陈文梅,系荆州教育学院中专部2010级幼儿教育2班班主任,职称助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青少年阶段是人的成长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尤其是刚进入学校的第一学期,学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期,这一时期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都有重要影响。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不仅对学习的本身,而且对学生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乃至对于班级班风的建设和提高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那么作为新生班主任,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我认识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中职生的文明习惯。

(一)平等对话,言而有信,赢得学生的信任,为管理班级打好基础

刚入学的中职生一般都是15、16岁,正是个性张扬、思想叛逆的时期,对于家长、老师的管束很反感很抵触。那怎么让他们乐意听从老师的教育、自觉遵守各项校纪班规呢?首先,班主任不要总是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应该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愿意向班主任倾诉、交流;其次,要言而有信,承诺的事一定要做到,让学生觉得班主任讲信用,可以作朋友相处。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只有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当学生心理有困惑、有困难、有问题时,才会敞开心扉跟班主任交流,方便班主任第一时间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只有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及时向班主任反映班上出现的各种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强度与难度;只有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积极响应班主任组织的各项活动,无形中增强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为管理班级打好基础。

(二)以身作则,为学生做表率,发挥班主任的模范作用

班主任就是班级的一面旗帜,这面旗帜立得正与不正直接关系到整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发展趋势与管理效果。只有这面旗帜立正了,班上的学生才能以班主任为榜样,争做文明、向上之人。在中职生的日常行为管理中,出勤与卫生是天天都必须强调的,而

这两点又是最难管的。班主任要求学生把教室卫生与寝室卫生做好,那首先自己的办公室、办公桌就要收拾干净、整齐;班主任要求学生按时上课,不允许旷课、迟到,那班主任自己也要做到守时,和学生说好的时间一定要按时去。只有自己做到了,才有资格去批评教育学生;只有自己做好了,学生对你的批评教育才能从内心深处接受。

(三)从日常行为入手,使文明具体化

1、及时抓住学生点滴的情绪变化,及时解决问题。很多学生常常会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再需要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因而在思想上有了很多的麻痹、松懈,行为上表现出散漫缺乏组织纪律性。作为一名新生班主任老师,我适时地召开班会或单独找学生谈心、聊天,重新让学生进行学习,并体会遵守规范的重要,从思想上给学生深刻的认识。对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并进行积极教育,让学生在反省中受教育、得真知,约束自己,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

2、严格执行点名制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每节课都必须带上相应的课本与文具进教室或进机房、琴房;每节课前都执行点名制度,检查学生到课情况,由当周值班班长整理后将迟到、缺到名单交给班主任,由班主任找迟到、缺到学生谈话,督促其改正。

3、以宿舍为单位,家校联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每个宿舍制定自己的舍规、宿舍卫生值日表,早睡早起,按时作息,作好个人卫生与宿舍卫生;对于不善理财的学生,与学生家长商量:将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存于班主任账户上,由班主任合理安排学生生活费的花销,控制学生大手大脚花钱及向同学、老师借钱现象的发生。

4、严格执行请假、查寝制度,培养良好的人身安全习惯。学生有事要出学校,一定要向班主任写请假条,写明因何事于何时离校,将于何时返校,班主任认真做好登记后方可离校;放月假期间,若打算回家,一定要先向家长说明将于几点到家,让家长放心,到家之后第一时间用家中父母手机或固定电话打电话、发信息给班主任报平安,让班主任放心;若放假不回家,一定要向家长、班主任说明不回家原因、放假期间计划去哪干什么;每天晚上9:30班上的两名生活委员按时查寝,查完之后将未在寝学生的名单电话告知班主任,由班主任、班上同学共同努力,将不在寝同学尽全力找回来,争取没有一个学生夜不归宿,实在找不回来的学生电话通知家长,让家长帮忙一起找,事后对晚归或夜不归宿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写检讨,并将事情告知家长。

5、出门关门窗切电源,保障财产安全。要求出宿舍门、教室门时关闭门、窗户,将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随身携带,并切断电源,在宿舍不用热得快、吹风机等大功率电器,严防火灾。

(四)文明比赛,规范学生的言行,展示班级文明风采

作为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班级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运动会时积极动员学生参加比赛项目、写通讯稿为本班同学加油鼓劲、庆祝喝彩,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争创“文明宿舍”、“宿舍设计大赛”活动中,将文明的内涵由个人深化到集体,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争优评先的热情奏响了文明、进步与和谐的最强音;在班级组织的“唱儿歌比赛”中,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并自荐产生两名主持人,这项活动既简单易操作,又与专业接轨,提前锻炼自己的胆量与才艺,为以后的就业为准备,让学生从最初的被动变成最后的主动。这一系列活动大都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训练了学生的能力,还更进一步地规范了学生言谈、举止文明程度,使学生的言谈、举止、表演做到落落大方,自然得体,又能做到文明、规范。

(五)对恶习坚决杜绝,家校联管,决不宽容

中职生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恶习就是晚归、夜不归宿,特别是女生人数很多的班级。因此只要发生夜不归宿的情况,我一定尽全力将学生当晚找回,实在找不回的直接通知家长,让家长联合找;事后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让其意识到夜不归宿的危害性、严重性,让学生写检讨,保证不会再犯;如果第二次犯,直接将家长请到学校,让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定期与调皮学生的家长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并与家长协商如何管理好学生,例如家长每天晚上9左右给该学生的宿舍打电话“查岗”,让学生有一种约束感,慢慢改掉晚归、夜不归宿的恶习。事实证明这种家校联管的方式效果相当好。

(六)制定班规,认真执行

班规制定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研讨,绝大部分学生同意之后,再将班规规范成文,制定出了详细的条例,并且张贴出来。在实践中师生再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七)抓好评价,巩固养成教育成果

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评价过程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过程,学生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这一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成绩,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激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表扬与赞美是世上最价格最便宜但价值最珍贵的奖品。班主任要不吝惜表扬与赞美,对于优秀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尤其是那些以前表现不好但现在有进步的学生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对于有松动迹象的同学要提醒、鞭策,对于表现不太好的学生要给他们分析原因、督促其改正,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良好班风。

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必须有决心把它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的部分常抓不懈。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我们还要有一份爱心和恒心,以金子般的爱心来对待学生,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善待每位学生,相信学生美好的未来,就在我们的无限热爱中。

我们要和学生共同成长,不停的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观念,和时代同步和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贯彻十六大精神教学

指导纲要.[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4.2.3.4.5.田雷.德育(1)/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中国劳动出版社,2004-07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 朱永新编.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新世纪教育文库).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09.王雅莉.从小养成好习惯.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1

第二篇:小学生文明行为和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和探索(模版)

小学生文明行为和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和探索

摘要: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这一命题源源不断地增添新的内容。然而反思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发现学生在文明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学生之间文明行为习惯差距较大,文明习惯培养内容不够宽泛,缺乏实代性,对于学生的习惯缺乏评价等不足。本课题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阐述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并主要从当前学校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现状出发,探索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内容的拓宽;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形成科学系统的培养策略与方法;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状态进行多元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进行小学生文明行为和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397-02

近年来,本人积极开展了农村小学生文明习惯养成与教育的探索研究,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地开展工作,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审美,努力培养举止文明、日常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1.让养成教育规范化、具体化

小学生,他们还处于较原始的认知阶段,必须靠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来认知世界。古代著名大学者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并抓住先入为主的规律向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将学生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向学生们宣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以及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把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定为“习惯养成教育宣传月”,开展文明礼貌习惯和文明守纪习惯为主的养成教育,并根据本班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拖欠,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时我会教学生识记一些行为规范,如:学习习惯《三字经》

升国旗要敬礼唱国歌要肃立铃声响进课堂上课时多动脑

做眼操要认真集合时快静齐广播操认真做身体棒大家乐

做作业勤思考做完后整理好课外书多看看增知识长智慧

好习惯早养成乖孩子人人夸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立足点滴,从身边做起;抓反复,反复抓,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训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2.懂得奉献,学会感恩

如今的学生在家庭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处在一种被关照的优越条件下生活,养成了什么都是应该的,只知道索取,不懂得感恩。在班级中也是这样,同学间缺少关心和帮助,为此我在班里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学会感恩》,在班会上,让同学们谈谈父母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自己的,老师同学又是怎样教育和帮助自己的,他们为了你们的成长和快乐,付出了怎样的艰辛!惊喜的是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孩子们的捐款数额出乎意料,学生个个慷慨解囊,小小年纪懂得了奉献,懂得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情怀。“给,永远比拿快乐!”、“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应用名言启发学生奉献一份爱心,就是为自己积累一份财富。同时,利用节假日期间布置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劳动的辛苦及父母的辛劳,珍惜幸福的生活,懂得感恩的道理。

3.家校互动,共同促进

孩子的成长除了学校正规教育外,家庭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走了不少的误区,他们很着急。所以在工作中,转变家长观念,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规范养成教育的基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开设了家长课堂,对家长进行培训,用现代教育思想培训家长,使家长认识到儿童是向环境提供的示范学习的被动的人,父母日常的言行对孩子将来成为怎样的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让每位家长都竭尽全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为此,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教育的话题,在家长会上,通过家长和孩子互动的话题切入如何当好家长,使每一位到会的家长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家长们认识到了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当然他们教育子女的方法也随之端正了,多数家长都能注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步树立了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科学育人的新观念。孩子们在学校和家庭这两大课堂里,有了称职的老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生的文明习惯就会得到大大提高。

4.提高学生素质,做文明学生

平时在班里,会看到许多不文明的行为,如:乱吐口痰、乱扔垃圾、讲粗口话、没有礼貌、不懂得尊重人等等,为了改变学生这种状况,我在班里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开展《讲究卫生,从我做起》、《行校园礼仪,做文明学生》、《文明礼仪伴我行》、《推广文明用语》等活动。还用表演的形式,演绎文明礼貌用语和文明行为,还让学生收集有关礼仪的名人名言、经典故事。平时由监督岗成员在班里巡逻检查,及时制止和纠正不文明的行为。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文明礼仪情况大有改观。最值得庆贺的是,运动场上有了他们飒爽的英姿,课堂上有了他们专注的身影。形成了比学习、比表现的好风气。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农村小学生文明习惯养成与教育的探索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要以课改为契机,在现有基础上不懈努力,不断创新,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和品德高尚的有用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与研究》

[2]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实施手册

(一)(二)》

第三篇:独立学院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与探索00

独立学院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钟根佐1,张晓波2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养成教育是通过教育者的教育、启迪和引导,将其行为规范化、文明化、道德化。当前,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失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独立学院这种现象尤其突出。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认为独立学院学生“养成教育”具有特殊性、规范性、实践性等特点。并从行为训练入手,从规范行为、教师垂范、优化环境、内容差别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养成教育;特点;途径与方法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高校必须清楚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的缩影,随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在强烈的外来冲击下可能会扭曲变形,甚至偏离正轨。因此,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养成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部分学生处于学习疏离状态,影响教学质量,甚至部分学生不能正常完成学业。这些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同时,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其本质是塑造人格的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顽强意志 ,使之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导脉络。因此,独立学院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1钟根佐(1979-),男,江西宜春,管理学士,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学生管理研究。张晓波(1978-),男,江西九江,哲学硕士,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

二、独立学院学生养成教育现状及特点分析

目前,独立学院学生养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在心理、思想道德、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问题较多。第一,心理方面。普遍缺乏毅力和抵抗挫折的能力,有孤僻、任性、我行我素、情感脆弱等性格特征,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学习疏离、情感失控;第二, 思想道德方面。学生的功利性、现实性比较明显,比较自我,在人际交往中自私偏狭,缺乏合作精神,学生之间会因就业、评奖助金等竞争,导致自我心理过度增强;第三,学习方面。大部分学生入校后没有正确地进行学业和职业规划,导致学习目的性不强,而学生考上大学后,有松懈思想,又没有父母的看管,经常旷课、泡吧,投入大部分精力进行社会交往。第四,生活方面。学生独立意识弱、自理能力差, 缺乏文明的生活习惯,就寝时间随意性强,有攀比、高消费的现象,某些学生还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因此,独立学院养成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

1.特殊性。独立学院招生是本科第三批次招生,学生的素质普遍较低、个性更突出,思想较不成熟,学生自卑,定位不准确,难管理。但在校思想积极活跃,点子多。独立学院应针对学生的特性,采取适合三本学生的教育措施,从入校开始着重抓好养成教育,贯穿于教育中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

2.规范性。独立学院刚刚起步,与普通高校相比管理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养成教育就是以规范的制约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起点,进一步健全一系列符合独立学院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校培养目标要求的科学管理制度,将学生的行为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以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人文素质等。

3.实践性。我国高校教育重理论教育轻实践养成仍然十分普遍,独立学院教研基础设施不齐全,资金投入不够,往往忽略或轻视养成实践教育。而养成教育是以实践为基础形式,整个教育过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展开、发展、完成、升华。养成良好的习惯,都必须在实践中进行,在实践去养成,并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养成教育也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独立学院应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措施强化学生行为养成,把文明习惯的养成作为学生追求的目标和境界,使养成教育由他律到自律。

三、独立学院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针对独立学院发展实际和学生的特点,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

法,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为例,学院主要从齐抓共管,逐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教师垂范,给学生以潜移默化教育;优化环境,建设养成教育良好氛围;完善制度,构建养成教育内容序列等四个方面。

(一)齐抓共管,逐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1.学生工作部制定规范,细化学生养成教育内容。学工部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不断规范和完善《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学生手册》和《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切入点,长期规范学生平时仪容和言行举止。一是通过成立协会、英语角、兴趣小组、体育俱乐部等组织,加强学生公德素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抓好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新生辅导员三支队伍建设,树立榜样,团结同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形成良好校园文化。在学生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中开设就业服务岗、寝室示范岗等10多个岗位,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规范学生会管理。如:学生会成立学习监督小分队,对上课学生定期检查、抽查,杜绝迟到、旷课、早退;纪检部实行学生晚自习、晨检早读和晚检,抓好纪律和考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针对大一学生,学院还从高年级中选拔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学生,担任新生辅导员,充当新生班主任的学生助理角色,对大一新生的养成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

2.教务部科学改革教学,严格规范学习养成教育。一是积极开展学风建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年4月份教务部开展“学风建设活动月”,提出“把‘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进行到底”、“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等口号。二是对学生实行“全程阅读”,要求学生大学四年从图书馆至少借满100本图书,每读一本撰写一篇阅读报告,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改革完善《课程考核成绩管理办法》,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平时各考核项目成绩,要求老师对迟到、早退、旷课,以及学生穿拖鞋进课堂、上课手机铃响、扰乱课堂纪律等行为进行倒扣分的处罚,通过课程考核改革加强学生平时学习养成教育。

3.其他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学生养成教育。院就业部门加强毕业生就业礼仪和职业道德等教育。院系以开课、讲座和报告等形式,聘请专家教授前来授课,邀请历届优秀毕业生做就业经历、创业典型报告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礼仪习惯和就业道

德。后勤部门对宿舍和食堂的安全与稳定工作长抓不懈,创建文明和谐校园;

(二)教师垂范,给学生以潜移默化教育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是教育者用自身的行为、行动示范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学院要求以教职工规范的言行作表率,对学生进行影响教育,对学生不规范的行为及时纠正,正确引导。

1.对教职工定期组织“树师德、孕新风”的培训会和文明礼仪讲座,不断规范教师从业行为,严抓教师质量,不断完善《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建好建优教师队伍。

2.优化教师队伍实行外聘、校聘、院聘相结合,从严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行、学术教风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到为人师表。同时,学院专门聘请资深教学督导,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考查和点评,也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如老师的穿着、仪态、语言等进行规范。

3.学院每年12月份开展“教学质量活动月”,集中加强教师教学质量和行为规范的提高,起到教育示范作用,学生对教师进行满意度测评,推动教师质量的提高。如:2009年12月我院开展以“牢记使命,一切从点滴做起”为主题的“教学质量活动月”,其中有“师生互问,从我做起”,要求上每堂课之前师生之间互相问候等。通过老师带头规范,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三)优化环境,建设养成教育良好氛围

1.抓好养成教育特色工作。除了坚持开展军事训练活动、文明监督等常规教育外,学院重点做好养成教育的特色工作。第一,丰富“两课”教育内容,尤其是“两课”实践教育。学院每年组织学生瞻仰方志敏烈士墓、八一起义纪念馆,邀请方志敏之女方梅女士作“缅怀革命先烈,树立人生理想”报告等;创新法制教育形式,邀请法院、派出所等执法人员做法制报告,收看法制宣传教育片等法制教育活动。第二,开设心理咨询工作室。学院聘请心理专家陈忠教授,开展心理咨询,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培育学生正确的言行观和健康的心灵。第三,让养成教育渗透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严格统一起床、就餐、休息等作息时间,规定值日制度,积极创建爱护公物、生活节俭、节约用水、安全用电、文明用语、讲究卫生等寝室文化,提倡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不吸烟,不喝酒,不吃零食等良好生活作风。

2.丰富养成教育教育形式。学院丰富养成教育形式,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方面、多视角营造良好养成氛围,形成“润物细无声”的佳境,达到规范学生行为、自管自律、自我成长的目的。第一,学院实施以扶贫助学、爱心帮扶、和谐共建美好环境为目的的“爱心工程”。如:组织为家庭特困生、天灾人祸的学生捐款捐物,定期组织学生到养老院进行慰问和义务打扫卫生;组织学生开展“我为小树穿冬衣”、扫除校园白色垃圾等环保活动。第二,加强阵地建设。在重点场所,设立一些有利于学生养成教育的宣传标语等。

(四)完善制度,构建养成教育内容序列

根据学生特点及学院发展实际,将养成教育内容具体化、序列化,有助于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循序渐进性和可接受性,避免脱离学生实际,克服教育简单化现象。把养成教育要求与教育内容按学年划分,每个学年各有侧重点,逐步提高。如:大一开展入学教育,在新生班中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包括环境适应、军训、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教育;大二开展自我教育,包括大学生涯规划、青春期教育、热爱专业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大三开展职业教育,包括开设职业教育课、大学生职业设计竞赛、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择业心理教育;大四开展创业、就业教育,包括创业教育、创业心理素质教育、就业技巧指导、劳动法规教育等。在每学年的日常管理和教学中,将养成教育在常规管理中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和从业要求,综合分析自我和职业环境,培养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懂得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将学生培养成既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品质。

总之,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家长、学校、社会一起来关注,有针对性地开展养成教育,共同努力把学生引导好、养育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独立学院的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1).[2] 杨建梅.中等职业学校养成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石家庄市信息管理学校为个案[D].河北师范大学,2007(8).[3] 王旭辉,张向红.再议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1).[4] 田爱民,胡滨,董伟英.论加强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 贺良,周敏.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表现与原因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

(3).[6] 胡江.养成教育在独立学院的实践与思考[J].时代教育,2008(5).[7] 李伟华,那日松.应用型大学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

(8).作者简介:钟根佐,1979.12,男,江西宜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助教,现任人文与艺术系办主任,管理学学士学位,主要研究高校学生管理;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wanggunzi@tom.com ;

通信地址:江西南昌市庐山中大道888号,330013

第四篇: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王小东 焦陂职高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实现了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的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的转变、从传统的以升学为导向向以就业为导向的转变.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建设,应站在专业建设的前沿,本文从职业学校专业课、基础课及实训教学等方面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中职、电子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加快经济的建设,适应社会的需要,技能型人才大大的缺乏,所以培养人才是的首要的就是职业教育,打好基础更在于中职教育。现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正在深入进行,要实施课程改革,首先改革的思路要对,不然毫无改革的意义,其次找准改革方向、并且要理顺改革主线。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的现状决定了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规划课程设置,研究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教学评价。其中课程设置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如何设置课程是一个重点问题,当然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理清改革的思路,进行教学实践,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 完善。

一、当今的中职电子类的课程有些弊端

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一般是招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学生的基础都是比较薄弱的,很难适应较高的课程设置,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也是按照高中课程基本要求加上专业技能课而构成的教学体系。从学习层次上一般分为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这三个层次,课程安排上采用按照专业体系和通用要求设置课程。这种课程设置重视理论传授,较大的时间比重倾斜于基本文化课,不适应中职的培养目标是技能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观,不能跟就业方向和社会需求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也 脱不了上述的通病,还有自身的不足,归纳起来,具体有以下几点。

1.学科体系的安排较为严重。这样的课程安排往往重视的是知识的严

密性,严格地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编排课程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的安排对于高校生也许没有问题,但这绝不适合中职教育,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理论固然很好,但是对中职学生来说他们掌握不了,也不需要掌握,他们需要学习掌握的是有用的基础知识和实用的专业技能。而且这样的安排往往理论课比重过大,实习、试验、实训环节不完善。

2.动手操作的能力课程设置缺乏。中职应用电子专业的课程设置和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没什么区别,可以说是高职的教材的简化版本。从有些地方该详的不详,该简的不 简,学生学习难度大,造成厌学情绪。教学内容没有做好基础课程与 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也未能针对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进行相 应的调整。课程单调,缺少实践性题目,课程内容大部分比较陈旧,多年的***题不变,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掌握装配、检测、维护和维修等方面的技能 对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中往往被轻视。从而让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去实践,那么由于实践能力很难提高导致了无法适应企业的方式及环境,就会有一定的恶性循环出现。

3.教学方法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一些教师习惯在“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下发挥其聪明 才智,教学方法基本采用灌输式,他们不熟悉和不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和教学手段,课堂教学讲得过多、过细,并且缺乏新意,没有给学生 充分的思考空间。学生学起来一点兴趣也没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兴趣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在企业,我们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往往 是被要求能够看懂工艺文件,并能按照工艺文件进行装配,我们的毕业生还被要求能够编写工艺文件,设计工艺流程,改进工艺方法……,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有教材的问题,有教学条件的问题,有教师的能力的问题,但主要还是观念上的问题,课程安排者主观上重功能、轻工艺。

二、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

课程设置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设置课程应以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这一思路进行课程设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一种能直接上岗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把握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用得上”为度,专业知识强 调针对性和实用性。

2.考试方式多采用闭卷 笔试来判断学生学习的好坏。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把主要精力放在了 怎样死记硬背课本和笔记上,养成“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 默写笔记,考后扔笔记”的坏习惯。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 握,难以反映出学生的真正水平,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 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没有充分发挥考 试的积极作用。因此改革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也是教改的重要课题。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以毕业生应具备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重组课程内容,冲破原有课程体系,删除陈旧的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距过远的课程内容,增添新知识,围绕学生的就业方向,整合教学内容,设置几门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相配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3.在课程内部采用项目化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 改造,具体的必学内容可以兼顾线程模块和框架模块教学的 方法,工学结合,应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技能掌握目标作为任务引领学习,力求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锻炼和技能训练。在设计技能实训任务时,应充分调研学生的基础技能掌握程度,注意从技能训练复杂程度上由浅到深,实训任务应是为整体技能目标而设计的任务,能够承载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达 到教学目的。在理论教学上坚持以应用为主,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理论教学 方面,坚持以“应用”为主旨,课程建设在教学中应以应用为目的,以 必需、够用为度。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原来的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的 “删、并、增、改”,增加新知识、新技能的训练,对教学内容进行了 调整。重点的知识精讲、细讲,非重点知识,一带而过。不过,这需 要专业教师花很大精力对教材加工,否则会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危 险。

4.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建立实验实训课课程体系。以校内实验、工种实训以及工学一体化教学为基础,结合参观学习、社会实践和企业顶岗实习,完成学生职业技能的培 养。优化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化手段,尤其是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电子技术教学更趋生动、形象。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开辟了趣味 教学的新天地,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 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将教学中所

涉及的难以实现或表达的事情、现象用、过程再出现于课堂教学中,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大大增 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教师与学生处于互动的学习状态,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程设置的改革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 了较大力度的课程改革。在充分的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层次,在工作 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规划了新的课程设置

1.采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教学与实训项目和选修 课程这三个层次设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及文化基础课程,主要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核心教学与实训项目为专业主干课程,用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选修课程是专业拓展部分,用以开拓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化精研 学习和兴趣发展。

2.改变考核方法 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理论的学习在于应用,所以每门专业课 的教学中都要求学生掌握一门实用的技术,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并且考试采用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用这种考评方 式来检查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在课程中,每讲完一部分内容,都要求 学生掌握相应的实验和操作技能,整门课程讲完后,则必须掌握全部 操作技能。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 段。中职教育是针对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才,在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还是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上,都应以职业岗位的能 力要求为依据,特别是电子技术这门应用性强的课程,应避免“一份 试卷定成败”的做法,采取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并重的方法。我 们可以采用多方位考核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成绩认定。

3.专业主干课程以基础理论、装配和维修并进的方式展 开。在保证理论设计方面够用于技能实施的条件下,加强了 装配和维修等课程,并开设了电子产品设计技术、电子产品 装配技术和电子产品维修技术等综合课程。

4.国家现在已经启动了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说明国 家已经认识到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这为各个学 校提供新思想、新方法提供了平台。很多学校的专业教师得到了培训,充实了现代教学理论,掌握了现代教学手段。为学校的电子技术教育 有了样板。开启

了生产工艺、理论教学的衔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用 技术,要将这门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目的。作 为电子专业技术的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掌握现代的教学手 段。

5.考工与教学融合。把学生的等级工考核和考前培训安 排在教学计划中,让学生在毕业时既拿到毕业证书又拿到等级工证书。把等级工考前培训纳入实训计划,第四学期考中级维修电工和中级仪表工,以及中级电器和通讯维修工。

6.专业课程总体规划上不涉及具体产品。无论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还是电子产品设计技术、电子 产品装配技术或电子产品维修技术都以基本技能学习为目 标,具体电子产品的学习也是以类别区分。在这些课程的框 架内让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地选择,比如家电里面就选 择了彩色电视机的原理与维修,并定期组织学生走上社会义务维修,使学生具体的体会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向和兴趣。

7.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虽然新的教学计划中课程还是按照课进行设置,但是在安排课 程时已考虑到在所有专业课上要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所以 已经对课程进行了有利于实施项目课程的统整,这使得专业 课都可以进行项目教学,并在教学实施中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进程和任务目标,采用分段式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每一阶段的技能学习都得到落实有效。教师上课时按照一个个项目编排教学内容,实施工学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以完成工作任务的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诸多方面,课程设置 问题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就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我们的第一目标,我们在 课程设置方面有一些思考,也做了一定的尝试,取得一点经验,也有一定的反思;电子技术是一门实用 技术,要将这门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目的。作 为电子专业技术的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麻城中职

[2] 浅谈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3]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第五篇:基于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基于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工作实践,对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以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特点进行了阐释,对案例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作了实践探索,旨在提高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语文;案例教学;职业能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5-0052-03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中心,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地位。中职生对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已是“至今已觉不新鲜”,而这又与中职生好动、喜操作的学习心理相违背,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倦怠感,极大影响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将打破教学模式陈旧、单一的局面,给学生以教学上的新鲜感,同时通过案例这种媒介,安排学生可操作可探究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是对社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的呼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腾飞发展,市场急需大量的实用型人才,这给中等职业教育带来发展的机遇。然而,社会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职业岗位的不断变化,导致技术型人才急缺,却又因为市场的要求或是中职生的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就业难、招工难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基于这一现状,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009年1月)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学必须改变以适应新时期的社会需求――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型实用人才。案例教学法兼顾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特点,成了语文教学界的新宠。

(二)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呼唤更优秀的教学方式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但是,由于部分中职学校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侧重“一技之长”,加上学生对语文的错误认识,许多学生忽视语文甚至不愿学习语文,语文课程逐渐被边缘化,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因而寻求更优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在充实自己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就业有所帮助,这成为语文老师的教学努力方向。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动态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实践当中,通过操作获取知识与能力,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

(三)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外,书面表达能力以及面向社会的实用口语能力也是必须的。语文能力是职业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职业能力形成的必备条件。教师可通过案例,赋予学生真实或近似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互助协作完成工作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培养职业能力。

二、概念界定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又称为范例教学法。它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它真正作为一种成熟和系统的教学方法,却是187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对于案例教学法的界定,学者们各有侧重,但他们都共通地肯定案例是教学的媒介,通过这种媒介,学生对之进行讨论、总结,以获得知识和技能。为此,我们把案例教学定义为: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实际教育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和讨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二)能力

能力,通常是指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结。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称:“能力是一个人知识、技能与智力三位一体的合金。”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能力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人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应用能力是个体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职业能力

职业活动所必需的能力称为职业能力。它一般分为三大部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入21世纪后,技术与工艺的变化导致了工作组织的变化,仅仅培养学生具体岗位(群)的技能的职业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因此,要想使学生将来能适应并胜任新的工作、新的任务和新的环境,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就必须让学生获得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与人的综合素质有关的能力――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否具备是劳动者能否胜任岗位的重要因素。

基于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三、中职语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特点

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内进行理论学习与操作实验。而由于办学规模或是建设资金等原因,有相当一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验实训场所是不足的,他们的学生以理论学习为主。即便学校会安排学习见习或进行短期的实习,让他们亲身接触职业生活,但是实际的学习经验仍然相当缺乏。因此,案例教学法的使用能力稍稍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优质的案例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它对于学生完成职业任务是具有重要启发作用的。

传统的语文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全看接受知识的多与少。尽管在实践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语文教师使用案例、例子进行教学的情况常见,但一般是以案例分析或案例鉴赏居多,而这并非都是案例教学法。例子教学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笔者提出的案例教学模式则是另一种性质的教学形式。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前面导,学生跟着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体验为主,有效地将课堂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及运用职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真正做到从做中学。

四、中职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特点

(一)中职语文案例教学的模式构建

“模式”一词来源于英文model,一般是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结构。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语文案例教学模式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提供案例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组织学生阅读、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程序主要有以下环节:

构建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阶段说明:

1.课前准备

首先,教师遵循以优带差的原则,协调学生分组,以5~7人为一小组,务必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有能力参与学习活动。然后布置具体任务,并根据学习需要梳理相关知识,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活动指导纲要、教学设计的原则及要求等。

2.案例呈现

(1)案例的呈现是教育者通过语言、视频或音频等形式将案例内容告知受教育者的行为。在表述中要注意以下问题:①把握好案例引入的时机。案例服务于说理,应当根据说理的需要适时引入案例。②案例导入。上课伊始,巧设案例,提出问题,能大大刺激学生的求知欲。③案例例证。在讲授理论中,引入案例。④案例总结。理论讲授结束,引入案例,总结所授知识。

(2)案例表述时要做好“中立者”的角色。案例表述是对案例事实的再现,应当忠于事实,运用记叙和说明方式表述案例,教师不可在案例表述阶段添加议论性评述,否则要么误导学生,要么使得案例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的疑问,起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3.案例讨论与总结

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部分。分析案例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将案例与教学的知识联系起来的过程,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既要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又要注意控制时间。而学生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思考并积极参加讨论,对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的意见。

4.反思与评价

这是对案例学习的概括与提升的重要环节。评价包括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此后学生对活动本身与小组成果的体验过程进行反思。

(1)各小组成员针对自身及组员的表现进行自评与互评,教师可针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在内容上的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以及小组活动时的观察给予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2)各小组根据自身的体验与评价内容进行反思,书写学习反思。

5.拓展与延伸

教师对活动的相关知识再次强调,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由案例教学的具体教学程序,我们看到案例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对案例进行探究的过程:教师设计或选择案例投放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平衡中,因为探究而产生不平衡,最后走向平衡。

(二)中职语文案例教学模式构建的特点

1.切合中职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中职生的语文基础薄弱,语文学习的挫折感较强,但是他们的好胜心强烈,动手能力也较强。中职语文案例教学模式就基于此而建立,案例教学具有开放与动态这两个特点,能赋予学生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场面,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好胜心去解决问题。同时由于案例学习的合作性与语文教学的中职特色,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工进行操作,发展智能并根据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升专业技能。

2.立足于学生就业与成长的需要

因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和中职语文教师的使命,语文作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与形成职业能力的基础,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就业与成长的需要。语文案例教学要求语文教师运用案例,寻找语文教学和专业元素的交叉点,架设语文课与专业课的桥梁,甚至带领学生尝试走出教室,在模拟或是真实的职业场景中进行职业活动,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五、基于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举例

(一)模式构建的目的

《中职语文教学新大纲》对中职生提出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和“阅读中提高搜集相关职业信息的能力,从阅读中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培养职业意识”的要求。而对于中职生来说,与他们切身相关并关注的信息是与自身专业相关的信息。以案例教学法培养中职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呈现的案例,了解到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并在教师设计的职业行为引领下,收集与本次职业活动相关的专业知识,做好有关的专业知识、能力的积累,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捕获职业活动所需的有效信息,以达到同时提高语文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目的。

(二)模式构建的形式与应用实例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输出、接收、运用语文信息的过程,也就是语文信息传递、转换和创造的过程。利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重在指导学生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全方面的分析,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形成结论。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以以下形式存在的:

笔者在进行人教版《语文》上册的口语交际活动“介绍”的教学时,为了培养与提高机电专业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与口语表达能力,我们把课堂从教室移到了多媒体网络教室,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搜集资料,叙述当今社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发展情况,要求学生根据资料,完成一份经小组讨论提炼后,有创新主题的手抄报并口语介绍主要内容。这样能让学生了解到相关专业知识,学会合作与分析处理相关信息,提升综合职业能力能力。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所示:

第一步:案例呈现,视频播放。

启发提问:当今机电一体化工业的发展情况如何?案例告诉我们机电一体化工业设备的发展趋势如何?

第二步:说一说你所熟知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后教师说明课堂要求)

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小组合作的主题。

第四步: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完成一份手抄报或演示文稿。

第五步:各小组派代表介绍设备概况及特点。

第六步:评价与总结。

(三)模式构建的教学反思

(1)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场所,以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给予学生新鲜感,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语文教师缺少专业知识背景,职业情境设计的难度较大,且需对专业知识与语文知识的接轨进行巧妙的设计。

(3)学生自制力的要求。中职学校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对电脑的操作能力较差,但对网络世界的好奇心甚强。加上部分学生是沉迷于网络的“问题学生”,因而,使用网络教室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自制力的强调与引导。

总之,利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重在指导学生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全方面的分析,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形成结论。

参考文献:

[1]于忠海.案例教学应用于新课程的价值与实施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2]李忠如.试论课堂教学案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J].教育理论实践与研究,2001(4).[3]黄晶晶.“案例教学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坛广角,2005(1).[4]郑金洲.案例教学法: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5]周新华.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2(3).责任编辑陈春阳

下载陈文梅关于中职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与思考(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文梅关于中职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与思考(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发区中学生文明习惯现状调查与思考

    开发区中学生文明习惯现状调查与思考重庆经开育才中学卢维友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开发区城市化进程中中学生文明习惯现状,寻求开发区中学生良好文明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学......

    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雷多荣 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既关系到当前的发展,又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既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又是保......

    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探索与思考[推荐]

    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探索与思考 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林红明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学生工作的灵魂,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关系到我校建设西点式品牌职业学校的进程......

    新课改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课改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江苏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 施银燕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如何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误区,走上自己的特色之路,这是......

    浅析中职电工电子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机械类专业 电工电子课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论文摘要:本文简述了目前中等职业院校电工电子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围绕如何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

    2018-2019学年一帮一计划(与黄文仕、陈金梅老师)

    2018-2019学年“一帮一”活动计划(与黄文仕、陈金梅老师) 2018-2019学年,我与黄文仕老师和陈金梅老师签定“一帮一”协议,黄老师参加工作时间长,认真、负责、肯干,在各方面表现都......

    中职语文课改理性的思考与实践的探索[小编整理]

    中职语文课改 理性的思考与实践的探索 电气工程学校刘建坡 中职语文课改革一直处于提倡、摸索的阶段。长时间以来,还没有形成规律性的东西为人所用,原因在于中职语文教改的脚......

    中职生学业第三方评价的实践与思考(正式)[5篇材料]

    中职生学业第三方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学业评价一般都由任课教师进行考评,由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往往又被作为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主要依据,因此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