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级活动课评价总结
班级活动课评价总结
任课教师:白秋明任教年级:七年级任教班级:3班学科:数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面对全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教材,如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这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国家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把活动课正式纳入了中小学课程,这是中小学课程设置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活动课的教学须打破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
一、活动课的定义
活动课程是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种学校课程形式,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特长为主的课程。活动课和学科课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又有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首先是在教学目标上虽各有侧重,但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即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式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其次是课程内容相辅相成。例如,数学学科课就为数学活动课提供了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基础和一定的内容来源;反过来,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又会受到学科课内容和教学进程的制约。
二、开展数学活动课的若干原则
1.趣味性原则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的学习与发展调查显示: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只有8.4%,初中生有10.7%,高中生则仅有4.3%。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尚为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数学活动课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活动课的内容选择应遵循趣味性原则。趣味性是该课的灵魂,吸引学生的法宝。所以,数学活动课的内容要特别注重趣味性,可以选择诸如数学游戏等有较强趣味性的活动课题。
2.知识性原则
数学活动课不同于一般的活动,它必须是与“数学”相关的活动课。在活动课中,要教给学生有关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应尽量与学生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相联系,也可以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提高和推广。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也尽量能用学生所学过的数学原理来解释。应注意不出高深莫测的数学问题,以免挫伤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应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符,趣味性与知识性并重,使学生能充满好奇心,愉快学习和接受,然后积极运用。数学史、数学常识也是数学活动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可向学生讲述数学家的故事,讲述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科学高峰的可贵精神,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可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小常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实践性原则
在学生的生活中要遇到许多数学知识,或者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理解和解释。数学活动课的目的之一便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原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初次讲授几何图形时,为配合教学,笔者布置给学生一项数学活动:收集几何商标,然后利用一节数学活动课来展示和分析辨认他们收集来的几何商标,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眼,在动中学,在实践中学,就可以较熟练掌握多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别方法。
4.群体性原则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要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来,充分动手、动脑,而不是少数几个学生参与,只有几个学生能听懂。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活动课教学的目的。数学活动课的课堂组织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而内容可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形式的变换一定要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我们应尽力引导学生的表现欲、好奇心和好胜心,使每个学生充分和自觉地参与到其中来。
游戏、猜谜、数学故事、动手制作等数学活动都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发现、自己总结,最后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和意志都得到了锻炼。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其活动,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则应打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室布局,将学生编成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互相讨论,各抒己见,利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困难,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数学活动课比一般数学课更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索、钻研问题的兴趣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安排都是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数学活动课中教师的作用相对弱化,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间,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平等的学习氛围,让所有学生都能大胆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说,在活动课教学中,学生为主体体现得更为充分些,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激励、引导、点拨和帮助学生总结提高。由于不受单一教学目标的限制,学生可以充分自主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就相当于一台晚会的主持人,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教师只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由学生自己完成。仅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从中点拨一二,让其豁然开朗;当然,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应该给学生作几点说明或小结。数学活动课的研究、实践和推广起步不久,虽然已蓬勃开展,但没有确定的内容和模式,特别是缺乏系统的教材及参考资料,这些工作都有待于我们不断探索和总结,使数学活动课真正成为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和有效的途径。
三、结合实例,如何开展数学活动课
《实习作业》是初中课本中的活动课之一,这种实习作业是学生力所能及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它对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应予以充分重视,安排时间,保质保量地把实习作业上好。
上实习作业课,一方面是要学习课文,从中熟悉完成有关实习作业的方法和步骤,另一方面,还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去完成某种实习作业。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本节课作了有益的探索。按照传统的做法,本节课时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初中统计里的实习作业的问题是如何表述、求解,如何分步,实习报告如何设计和填写,教师一般对本章内容作以简要概括,然后指出,利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能不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课内容。然后直接讲解例题,最后小结完成有关统计的实习作业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用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个通病是教学过程中“见物不见人”,这种教学只重视结论性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不重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过程。德国的一位博士在考察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学校后,用两句话评价了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教师是全世界最能讲的,中国的学生是全世界最能考的。”这评价是褒是贬,各人的答案也许不相同。但即使教师讲的全部是科学真理,滔滔不绝的讲授还是会淹没学生探索问题的冲动,扼杀学生在思考中本该产生的疑惑。与传统的课相比,这节课最大的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后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首先,笔者让学生在课前自己阅读有关知识,自由分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来完成实习报告,然后到课堂上来对全班同学汇报,然后小组内、小组间同学互相提问,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地发表观点,学生可以自己去说服同伴,只要你的话有道理。这不仅是课堂形式的变化,更本质的是教育理念的变化——不是把学生看作装载知识的容器,而是
把学生看作一个活生生的人!本节课教师没有刻意去教给学生什么,而是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感受、去交流,让真理通过学生思想自由地碰撞、生根、发芽。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有很多时间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分组汇报,对话争论,这些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学生在发言中学会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倾听中学会理解他人的观点,分享他人的思想;在质疑中学会了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学会了进行严谨的思维。本节课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学生分组汇报、小组讨论、集中探讨中的出色表现,充分说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能是无穷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和学生“主人”地位相对应的是教师的“导演”地位,本节课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学情的把握是恰当的。在本节课学生精彩表现的背后,我们可以体会到教师这个“导演”的重要性和最后所起的作用。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更应是学生终身发展的设计者、促进者,作为“导演”,教师有责任为每一个学生获得更有价值的人生做贡献。
第二篇: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价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价
参考指标
为搞好四川省第二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展评活动,特提供评价参考指标,供老师参考。
(一)活动目标的合理性
1、是否符合总目标:
2、是否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需要
3、是否明确具体,可达成。
(二)选择和确立主题的适宜性
1、适人: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满足学生普遍的心理需求。
2、适时:针对学生在某一时间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设计主题。
3、适地: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4、适势:辅导主题具有时代性。
(三)课堂心理氛围的和谐性
1、师生关系:彼此接纳,尊重、理解、民主: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
2、生生关系:平等、接纳、尊重、理解、互动。
3、环境: 自由、民主、开放、安全。
(四)活动的实效性
1、学生参与度: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
2、学生体验度:学生恰当地自我暴露,表达真情实感:与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
3、学生感悟度: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充分认识问题,明白道理,选择和掌握一些恰当的心理调节策略方法。
4、学生践行度: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实践锻炼,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
(五)教师角色的切合性
1、教师的理念:教师心理辅导的意识好,具有正确的心理辅导观念。
2、教师态度:体现出爱心、诚心、热心、信心、恒心。
3、教师言行:体现班级心理辅导的原则要求,符合心理辅导教师的角色。
4、教师的作用:场面设置、时间控制、主题把握、参与、欣赏与观察、催化 反馈、连接等发挥好。
5、辅导的技巧:建立友好关系、接纳、引导、询问.反映、澄清、解释、同情、对质、恢复信心等心理辅导技术运用恰当
第三篇:班级活动课教案
班级活动课教案
一、活动课名称:今年我们十四岁
二、活动班级:八年级五班
三、活动目的:
正值移民迁建,我们学校率先搬迁到了新县城,我的学生都离开了家,成了住校生,是大多数学生进入青春和叛逆期的时候,学生激情洋溢,也渴望得到理解和关爱得时候,十四岁的他们,生日来临,父母和家人不能同贺这时为他们举办个十四岁集体生日聚会,为他们的青春喝彩,让他们为理想奋斗加油,激起他们的斗志,引发他们感恩,让他们获得自信,让他们的青春活力迸发,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也让他们在繁重的学习中松弛一下,获得更多的动力去拼搏。让他们的青春更精彩,让他们昂首阔步,骄傲的走向未来。
四、活动准备:
1、选好主持人,2、选日子,这个日子很重要,一个要有几个同学同是生日的日子,还要在班级能举行活动的日子
3、确定寿星,最好是把这个月或者邻近过生日的同学都当作寿星,并且要对大多数人保密,特别是寿星,主要是给同学们一个惊喜。
4、生日蛋糕的准备,生日礼物的准备
5、节目准备,要朗诵的《今年我们十四岁》诗歌的准备编排和练习,以及要表演的歌曲及其它节目的准备
6、地点的布置
7、主持人的培训,串词的编写等
8、各个环节人员的安排(特别安排一位平常在家觉得家长管严了,讨厌父母,甚至恨父母的学生,住校了,是母亲把好吃的带来,把冬天的厚衣服带回家洗,有很多次生病了是母亲坐车吐得晕头转向的来看望并带去陪伴住院,作感恩发言,并悄悄安排她的父母到场,)
五、活动程序
1、检查各个准备环节。
2、召集全班同学在活动地点准时集合
3、主持人闪亮登场(至少一男一女,或者更多,锻炼学生)
4、主持人宣布聚会开始,请寿星们入座(先为寿星准备好在前排的位置)
5、老师致生日祝词
今天的天气是那么的晴朗,那是因为你们今天是如此的阳光;今天的空气是从来没有过的清新,那是因为这里今天充满了你们青春的气息;今天我们是感到如此的温馨,是因为我们的爱在这里相溶,在这里延伸„„。今天我们感到如此的强大,是因为你们各位在场,我们是一个强大的集体,我们有金江人坚不可摧的意志,我们有象老金江墙上那棵黄角树一样的生命力,我们是祖国的栋梁,那是因为我们不仅充满了智慧,而且更因为我们勤奋,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今天,我们学会了感恩和自信,今天我们开始了思考和自主;今年你们十四岁,十四岁的你们盛装步入青春的殿堂。今天你们十四,今天十四岁的你们和四十几的我牵手奔向人生的理想。在此深深地祝寿星们生日快乐!祝全体宝贝们快乐学习!快乐生活,享受青春。
6、上蛋糕,点蜡烛,许心愿,吹蜡烛,同唱生日歌,同学献祝福。
7、寿星代表发言
8、安排上面感触最深的同学发言,完了,问她此时此刻你最想见到你的亲人是谁?安排这位家长入场,让这位同学表达自己的感情,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亲情。
9、节目表演: 上节目1:女声独唱《烛光里的妈妈》,上节目2:由本班的全能小王子弹唱《妈妈的吻》,由“舞之星伴舞”。刘和刚《父亲》并观看演唱视频。
上节目3:有本班的体操队献上校园集体舞。
10、游戏:背气球,男女混组成两组进行比赛。优胜者有奖品。
11、全班诗朗诵《青春万岁》,这时我们全班在全校诗朗诵中获一等奖的作品,让同学们重温重温成功的喜悦,感受青春激荡,获得使命感,集体的力量和祖国的召唤。这场节目,有舞之星的伴舞,有全体同学激情洋溢的朗诵,由我们班四位帅哥举着“青春万岁”亮题。来结束我们这次活动。附改编过的朗诵词《青春万岁》
青春万岁
青春如朝阳,冉冉升起,充满希望。
青春如江河,滚滚向前,不可阻挡
青春是一首诗,热情是她的基调。
青春是一幅画,单纯是她的底色。
青春是一首歌,欢快是她的旋律。
青春是一页书,红色是她的封面
青春的色彩不属于苍白。
青春的天空不属于空荡。
就在这一天,我们学会了感恩和自信。
就在这一天,我们开始了思考和自主。
我们对自己说:做自己的救世主,一切全靠自己。
只有不断开拓的青春,才能无愧于美好的人生。
只有奋发昂扬的人生,才能无愧于多彩的青春。
2012,我们步入十四岁,我们迎来新一年的挑战。
我们无比兴奋地说:2012,我们来了;
我们无比坚定地说:2012,将不留半点遗憾。
为了你的到来,我们时刻都在准备着。
我们不在考/场,就在去考场的路上。
我们正在“以百米冲刺实现万米跨越”。
今年我们十四岁,十四岁的我们盛装步入青春的殿堂。
今天我们十四岁,十四岁的我们牵手奔向人生的理想。
今年,我们十四岁。2012,值得纪念。
今天,我们十四岁。金色的岁月,值得纪念。
亲爱的同学们,光荣与梦想在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珍惜青春,携手共进!青春无怨,青春无悔!
让我们向青春举杯!我们坚信,祖国的未来一定属于我们!
12、朗诵完备,我们主持人登场,以朗诵词中的下面这些话,结束我们的活动。
2012,我们来了;
就在这一天,我们学会了感恩和自信。
就在这一天,我们开始了思考和自主。
我们对自己说:做自己的救世主,一切全靠自己。
今年我们十四岁,十四岁的我们盛装步入青春的殿堂。
今天我们十四岁,十四岁的我们牵手奔向人生的理想。
第四篇:活动课总结
活动课总结
数学活动课不但能够给学生创造和提供参与实践、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认识,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数学的能力与技巧,培养他们在实际生活当中发现数学的能力。正是从这一意义出发,我特别重视每周一次的数学活动课,精心设计活动课内容,合理创设活动情境,出色地完成了本学期活动课的教学。本学期已近结束,现将这学期的活动课总结如下:
一、结合学生实际,结合教材要求,结合本乡本土的实情,精心设计活动课内容,开展数学活动
这学期我准备安排的活动课,都是经过充分的思考和探索才完成的。在整个准备过程中,我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注重教材的具体要求,一方面注重本乡本土的实情,精心设计活动主题,提炼活动内容。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活动课意义的理解,并努力使学生感受到活动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提高,一种锻炼,一种经历。
如在第一单元“简单的统计
(一)”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我设计并组织开展了一次名为“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整理家长及周围同学对不同电视节目喜欢的数量,从而进一步掌握统计的方法的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际的效果是,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进一步巩固了用画“正”字法收集和积累数据的方法,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加工数据、制作统计表的方法,包括复式统计表,并在观察思考统计表中的内容之后发表自己从中得到的信息和存在的疑虑。这样,不但巩固了学生的所学(书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二、积极探究、合理创设活动情境
在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中,合理创设活动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活动内容,提高活动效益,而且能唤醒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活动的主人,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比如在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文体”中,我利用课本第24页中的思考题设计一个活动情境,先指导学生仿照书中给出的图形,在硬纸上画出更大一些的相似的图形,然后按照虚线折叠,看最后能围成一个什么?在这个活动中,我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动手,令我开心的是,学生折叠的方法是那么丰富多样,是那么不拘一格,是那么新颖独特。合理适宜的活动情境给予了学生宽阔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给予了学生充分动手、发挥自我的天地。总之,这学期的数学活动是成功的,它的成功开展,为我提供了经验和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带着这些成功的经验,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功。
课外辅导计划总结
一、全面考虑,合理安排。
课外辅导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应和课堂教学实际紧密联系,但又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否则,课外辅导活动便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安排课外辅导活动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外辅导活动。
为了开展好课外辅导活动,我们每学期在制定个人教学计划的同时,应该有目的地订出课外辅导活动计划。这类计划的制定,要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前提因此辅导活动内容不能过难,要易于不同程度的同学接受,而且辅导活动项目要少而精。另一个是课外辅导小组的活动计划课外辅导小组的建立,我一般是让学生自 愿报名参加,而且小组成员不固定,每个学期可以根据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相应变动。
这样做不仅能使参加者产生“危机感”,还可以调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课外辅导小组的活动时间一般是不固定的,活动内容除必要的课外辅导,还穿插一些层次较高的游戏、比赛、智力测验等,借以丰富课外小组活动内容。当然,每次开展课外辅导活动,教师都必须事先做充分的准备。要备齐活动所需的材料,要制定出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及奖励办法。同时还应设想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课外辅导活动形式很多,但我们应该选用那些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生动活泼,简单明了,能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这种活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大有益处。开展这种活动既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又可增加学生的兴趣。
开展课外辅导活动,还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这些单词。可以开展实物记忆游戏。学了祈使句型之后,可以让学生分两组轮流发布命令,互相指定对方一个学生执行。总复习时,可以借助于游戏形式复习一些反义词、近义词、同音词等。还可以通过开展”猜职业”、”猜物”等游戏复习一些”职业名词”和”物质名词”。
三、认真总结,以利再战。
每次辅导活动开展之后,认真总结,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纠正错误,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此外,教师自己还应对本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的书面小结,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今后改进办法,以便将来更好地开展。
六年级教学反思
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经验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简言之,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
2.对学数学的反思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数学的反思
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教师的职业需要专门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它的最为便利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径是教学反思。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而教学反思的对象和机会就在每一个教师的身边
唐义伟 20130624
第五篇:活动课总结
活动课总结
刘宗芳
小学活动课的设置,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扩大学生视野,增长才干,发展志趣和个性特长,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活动课作为学科课的有力补充,对学科课具有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的功能,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渠道。活动课作为一种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成体系的。活动课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对活动课的活动目标的制定尤为重要。
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活动课的目标应体现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不受时空的制约。
(2)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用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主动探索精神。
克服困难上好每一课。当时上活动课一无教材,二无成形的辅导材料,我们就定课题,找资料,定方案。克服了种种困难,上好每一课。特别是有的课,还要自己制作大量的教具。这样,无形中给教师
增加了工作难度。但我们没有退缩,使活动课日趋规范。
总之,为适应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活动课将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数学活动课在我区正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广大教师正在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勤于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活动课的教学水平,努力创造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