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xxxxxxxxxxxxxx中学xxx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创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原则之一“结构原则”,其核心是“按照最佳的方式”组织教材,科学地安排教学程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内容(知识点、训练点),同样水平的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不同,教学效果往往大不一样。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是教的主导性。如何恰当地运用教的主导功能,选择更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学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科学、和谐、有效,始终是我们研究探索的课题。通过反复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作法:
一、发挥语文学科优势,培养听说读写四项综合能力。
语文学科的广博性表现在各个方面,而听说读写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最实用的几项。
培养“听”的能力:
语文课本中各篇文章的难易程度不同,针对这个差别,讲述时也应有所表现——或详或略。对于较简单的篇目,可以不提前组织学生预习,上课后教师读课文,让学生听,之后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提问题时注意难度的层次性,不可太过简单,让学生觉得无趣;也不能过分深奥,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应难简适度,让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找到正确答案。提问时可以采取分组记分的方法,激发学生竞争心理。在实施此办法时应注意根据班级学生情况不同而确定朗读的速度和小节的长度,不能急于求成,要读得循序渐进。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们的竞争意识被激发起来,注意力集中了,所得的效率也明显地提高了。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听的能力。
培养“说”的能力:
说话,每个健全的人都会。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说”把自己的意思很好地表达出来,提高说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培养学生说的好习惯,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注意校正其发音及用词,力求准确。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先明确任务,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组织发言的方式。如课文中某一段内容不是太艰深,教师在适当的引导之后,即可放手将这一段交给学生,让学生几人一组讨论,讲述重点后,责成一人发言,准备时间在1-3分钟为宜。这样学生们就要根据教师引导的内容考虑本段文字的重点,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语言,在发言时力求流畅、自如,中心突出。
这种方式最直接地锻炼了学生们的说话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
培养“读”的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科学习的基本能力。除了在一些阅读题的练习和讲解过程中讲授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外,教师还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感的文章,自己设计一些题目,当堂阅读并提问考查,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由于文章具有时代感,与现实联系紧密,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教师在选择时要注意最好的办法是结合课文学习进度编选。我们曾在第二册散文单元后加入余秋雨的散文《阳关雪》作为阅读习题,学生们通过这个练习更深地了解了中国文化对文人作品的影响,许多同学在课后又自己阅读了余秋雨的其他文章,并在后来的周记中写下了很有深度的评论文章。
提高阅读能力的另一方法是写读书笔记。教师可以安排题目,也可放手让学生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写读书笔记,教师通过评语去指导并帮助学生加深认识。这样做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的能力包括写字和写作文,这两项的操作方法较多,这里不做过多的解释。
二、扩大知识含量,补充必要信息。
每一篇课文的知识含量都是极其丰富的,只要你去发掘。举个例子,在学习第四册小说单元《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我们需要对出场的人物进行必要的介绍和分析,除了结合课文中的对话和动作之外,我们可以拿出《红楼梦》原著中每个人物的诗词作为依据,通过其中的意象透视人物性格和命运。如林黛玉的性格命运可以通过她的词句知晓,知道“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圆,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想逼”的场所,知道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清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撒纱窗湿”的凄凉长夜,听到她对菊花的低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似乎窥见她期望于宝玉的不仅是“男才女貌”的“如意郎君”,而且是茫茫尘俗中可以“偕隐”的“知心”者。到这里,我们再回头去理解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时时留心,处处在意”以及与宝玉见面时两人之间那“熟悉”的感觉,就已经不再是困难的事情了。
另外,补充信息还可以进一步推广到习题中。在学习第一册课本中文言文单元《与朱元思书》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骈文讲究词句整齐对偶,重视声律和谐及辞藻华丽等特点,补充一些对偶修辞的知识,并在之后的练习中扩充一些对偶练习,选择练习题时应注意选取一些有典故的古人名联,并结合有关故事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当时我们选择了四幅题园林的对联,打乱顺序,让学生组合:
1、水清石出鱼可数
2、竹带半天风雨声
3、竹里登楼人不见
4、桃花含露柳含烟
5、阑干摇红人摇绿
6、花间觅路鸟先知
7、石含太古水云气
8、闲看秋水心无事
9、竹密花深鸟自鸣
答案:1-9 7-2 5-4 3-6
通过这些方法,一些看来难懂的问题变得简单而充满趣味,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植根于学生们的头脑中了。
三、结合课本剧的编排和演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说单元和戏剧单元的课文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现实有很大距离,学生不易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作家的创作意图。在学习这两种文体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在编剧本之前,应有一课时的时间,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作家的创作背景,作品的时代背景,并给出一些有指导性的介绍材料,然后,让学生自
行编剧和组织演出。演出可以随堂进行,也可以在学年范围内进行课本剧演出比赛。
在高一两学期的学习之后,学生们已经十分熟悉课本剧的编演方法,他们还自己推选对课文了解较深的同学担任艺术指导、舞台监督、导演,甚至还有灯光、道具。每一次演出都有不同的形式,“演员们”利用课间讨论作品,或请教老师和家长,兴趣越来越浓厚,对作品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演出水平也越来越高。在高二下学期学校的艺术节上,就有两部课本剧在艺术节上演出,博得一致好评。
四、充分利用单元知识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自主学习的能力。单元知识训练一直被学生看作枯燥无味的东西,许多学生不愿学习。其实,单元知识训练是一个单元的总结,许多知识点浓缩于简短的文字中,把握了单元知识训练,就把握了整个单元。
学习单元知识不可以照本宣科,应注意启发学生结合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文章来解读单元知识。
学习第五册诗歌单元知识和训练时,我们采取了这样的方法,安排课前预习,明确教学目的——学习阅读方法与技巧,尤其是诗歌鉴赏的方法。安排学生们以“桌”为单位,每一“桌”对应一段,一人朗读,一人解说,在解释文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扩展,填充必要信息,适当举例,举例应包括课内课外两方面。
经过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时每一桌的同学都讲述得非常精彩。有一位同学在讲述诗歌两大传统时,先概括全段主旨,后举例说明,列举了李白、杜甫两大诗人的一些名著,其中包括《梦游天姥吟留别》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课内学过的诗歌,也包括学生们不熟悉的名篇《行路难》、《春望》等。这样的讲述贴近学生们的实际,开阔了学生们视野,每一桌的同学讲完后,其他同学都以热烈的掌声表达出对他们的感谢和赞许。在每桌同学讲述之后,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加以点评或引导。
整个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加准确和全面,单元知识训练真正使学生获得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五、灵活地把握课堂,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还体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中。对于一些值得扩展或深究的问题,遇到学生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与其教师直接讲解,不如发动学生进行小
型辩论。当堂分组,3-5分钟的准备后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双方参赛同学及其他作“评委”的同学都会随着辩论的深入而越来越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正确的认识也就慢慢形成了。辩论中教师应该注意随时调整辩论的方向和深度,以免出现跑题现象。
这样,问题解决了。同时,同学们也锻炼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习题课的课堂是容易沉闷的,不少同学对习题没兴趣,这个兴趣需要教师加进去。现在的习题重在考查学生驾驭的语言的能力,那么我们可以把习题与实际相联系,增强时代感。如诗歌鉴赏题令不少同学头疼,教师在讲述时,可以把这古老的文学样式与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对照,讲述古代诗词中体现的含蓄美,同时,还可以通过现代歌词中一些仿古的继承性句子,指出古典诗歌中的美好意象对后世作品的影响及文学作品的继承性。如现代流行歌曲《梅花三弄》中引用了元好问的原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传灯》一歌中又挪用了刘禹锡“长恨人生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的句子,而《涛声依旧》中则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的意境和一些词句„„
这些与学生们生活切近的引导语言会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产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的渴望。
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这几点方法,希望能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素质尽一份微薄之力,并将在今后以之为基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以求做得更好。
第二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江苏淮安市新安小学(223001)杜成碗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各科教学的目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模式下,教学过程作为由多个教学环节和教学管理环节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效性。
一、优化教学过程的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基于生活,使学习过程生活化。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并不是零起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突出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教师还要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在顿悟中学习。
2.粗化教的过程,细化学习方式。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要努力克服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及的几个“过于”,要粗化教的过程,变教学过程为教学环节,细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听中学、做中学、看中学、读中学、想中学,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此外,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准备精彩的评价语言,制定教学方案。
3.围绕学习结果,做好预设和反思。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一节课的教学评价指标,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充分、准确的预设,确保教学过程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此外,教学结束后,教师还要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有效的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问题要明确,有探究价值。教师的课堂提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基本素质、语言功底和教学智慧。对于课堂提问,教师要切实做到问题明确,语言准确简练,确保提出的问题信息能够比较顺畅地传达给每一个学生。此外,教师还要积极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增加所提问题的思维容量。
2.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教师在提问时,要精心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学习情境,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心智,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
3.构建合适的学习模式,有效应对学生的提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提出问题的学习模式,对学生提出的综合性很强的问题,要分阶段集中力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对一些枝节性问题,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相机解决。在应对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创新交流方式,强化多向交流。现行的课堂教学,不是处于教师“一言堂”的无交流状态,就是处于“教师问,学生答”的单调的师生交流状态,而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却交流甚少。
上述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师生的有效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要创新交流的方式,提出有驱动性的、有思维容量的问题,改变学生的活动方式,引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此外,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结论,应把课堂交流引向更深处。
2.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供思考、交流的范式。有价值的话题是有效交流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与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思考与交流的基本方式,如“围绕问题—形成假设—收集资料—形成初步结论—相互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在一定的思考、交流范式的指导下,围绕问题有条不紊地和文本、老师、同学展开有效的交流与对话,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交流的有效性。
四、优化教师评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变重复、强化性的语言为激励性语言。教师在课堂上习惯性地重复学生的回答,而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的现象随处可见。这种重复的强化性语言过多存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也容易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变重复、强化性的语言为激励性语言,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回答问题的学生,教授解决问题的方法,强化知识技能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2.加强评价的预设,养成良好的评价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避免评价的随意性,在预设评价语言时,就要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表现和回答问题的不同情况设计出不同的评价内容,强化评价的针对性,提高评价的实际效果。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增加教学积累,不断提高课堂评价的水平,养成良好的评价习惯。
五、优化教师的行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参与活动,留心观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还要担当起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角色。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了解学习活动内容和活动进程,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并适时给予指导,为后面的交流活动做好准备。
2.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适时调节活动进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当学生的学习出现问题或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和智力支持,并根据学习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调节活动的进程,确保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高效地进行下去。
第三篇:优化语文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语文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浅析语文课前预习与当堂达标教学
[摘要] 随着我市当堂达标教学的推广和全面铺开,对当堂达标教学的研究也日臻成熟和完善。怎样更好地提高语文当堂达标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我认为课前预习就是一把解决这个问题的金钥匙。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前预习应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关键词] 当堂达标教学 课前预习预习模式
随着我市当堂达标教学的推广和全面铺开,对当堂达标教学的研究也日臻成熟和完善。怎样更好地提高语文当堂达标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我认为课前预习就是一把解决这个问题的金钥匙。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前预习应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下面,我从语文课前预习与达标教学的建构和课前预习对达标教学的意义两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见解。一.语文课前预习与达标教学的建构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总结出了“提纲导引——阅读批注——预习作业——质疑探究——达标巩固” 为思路的课前预习模式。
第一.紧扣目标,提纲导引 为了指导学生预习,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列出合理的预习提纲,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预习。例如我在《我的信念》中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列出了这样的预习提纲:“阅读文章,概括文章的要点。想一想文章从几个方面介绍居里夫人的?”,在《土地的誓言 》中根据教学目标“品析文章中精彩语段”,我布置的预习提纲是“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你觉得那些词语用得好?说说理由。”通过预习提纲的导引,学生的课前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初步感知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二.反复阅读,圈点批注 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养成动口,动手和动脑的好习惯。对预习文本进行反复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做上不同的圈画。比如:用“ ”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用“0”圈画出自己容易写错或读错的词语,用“ ”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用“?”标明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如《最后一课》让学生画出韩麦尔先生语言`服饰`动作`神态的语句,画出小弗郎士心理描写的语句。这样学生在预习中手、口、脑并用,真正起到培养自学能力的作用。可在书上做标记`眉批`横批`尾批等如《社戏》对作者鲁迅的笔记: 名 :鲁迅原名周树人 时:生于1881年卒于1936年 地 :浙江绍兴
评: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 <<鲁迅全集>> 还可以在书上做新词栏,重难点等,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预习作业,精选优化 根据预习提纲,合理布置预习作业。预习作业的布置既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起到练习作用。如我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设计的预习提纲是:
1.查阅资料,搜集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2.查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语的读音和意义。
3.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根据预习提纲课前预习作业设计:
1.填空:本文选自《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的一篇文章是《__________》。2.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
确凿 桑葚 臃肿 书塾 蝉蜕 菜畦 攒成 轻捷 3.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 人声鼎沸: 造句
人迹罕至: 造句 4.思考: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预习作业的布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目的性。预习作业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布置。
(2)层次性。由于学生学习程度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此预习作业的布置要有易而难,照顾多数。也可以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形式,既让差生会做,又能让优等生愿做。
(3)精练性。预习作业布置的量不宜偏多,最好布置2——3个题即可,精选内容。如基础知识方面,可布置给生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文学常识填空等,文本内容方面,可根据课后题选择一二个题。第四.文本质疑,合作探究 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以下五处入手学会对文本提问: ⑴对课题质疑。课题常常是课文的眼睛,分析透了课题,有时就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如对《伟大的悲剧》这一课题提出:“发生了什么样的悲剧?”“悲剧为什么是伟大的?”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索课文的主要内容。
⑵对“矛盾”处质疑。课文有些描写看似矛盾,实则别具匠心,另有深意。针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似乎和确凿”两个词语,提出“是似乎和确凿否前后矛盾了?为什么?” ⑶对“空白”处质疑。《邓稼先》中开篇就写道“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是怎么回事?这一问题产生可使学生自己后通过查找资料或请教老师,使学生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增强记忆,拓宽知识面。
⑷对中心句质疑。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对课文内容的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可提出质疑。
⑸对精彩处质疑。
质疑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鉴赏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不仅能紧扣课文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还逐步学会创造性地提问。
对于问题,既可以通过合作的方法解决,也可以通过教师指解决。力求将偏离目标以外的问题预习解决,在课堂教学中,紧扣目标探究问题,这样课堂就学就不会游离于目标之外了。
第五.达标测评,巩固预习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检测的方式,即达到了达标,又巩固了预习。如我在 《斑羚飞渡》中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设计是 1.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
逞能 恍惚 悲怆 苍穹 娴熟 略胜一筹 狩猎 坠落 对峙 斑斓 磐石 迥然不同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娴熟 悲怆 迥然不同 进退维谷 略胜一筹 3.思考: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针对课前预习作业设置了以下课堂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逞能 恍惚 悲怆 苍穹 狩猎 xián()熟 略胜一chóu()zhuì()落 对zhì()斑lán()pán()石 jiǒng()然不同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无论进还是退都是处于困境之中.()(2).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3).形容非常干净。()(4).形容差别很大一点也不同。()(5).眼睛看到纷繁复杂的东西而感到迷乱()(6).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7).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3.画出文中彩虹描写的语句,体会彩虹描写的作用。二.课前预习预习对达标教学的意义 1.课前预习促进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预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的制定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的。当堂达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目标准”准确的目标是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的。布置预习内容的质量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预习内容。如:预习生字词的读音`字形和意义,让学生通过查工具书解决,这样不但扫除了阅读的障碍,积累了生字词,而且提高了学生查阅工具书的能力。预习中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成这些内容,就会花费大量时间。因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预习中完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久而久之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重点,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以思考题的方式布置预习。预习是先学后教的一种实质性体现。学生先学什么,可以根据预习的布置有针对性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预习内容。2.课前预习的效果影响着课堂效率的高低.学生完成预习的质量影响着教学目标完成的效率。教室布置了预习让学生完成,学生课下完成预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学生独立完成,另一种是教师辅导学生完成。学生自主预习的内容,包括:阅读文本,生字词的掌握,标注段序,圈画好词佳句,提出质疑等。小组合作预习可以完成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段意的概括,问题的生成与探究等。学生独立完成预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辅导学生完成预习过程主要是解决学生预习中的疑难教师尽量做到“启而不发”,“不愤不悱”,让问题的解决处于一种意犹未尽的状态,这样能够使学生更深入的学习文本。同时教师参与学生预习不但能够因材施教同时为课堂分层教学有了针对性的了解。3.课前预习为增加课堂容量提供了可能性。
学生的预习效果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上,为更深入的文本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课标语文教学要求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课堂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文的学习,而是有了更为深入的拓展。学生预习效果好,文本的的学习效率就高,这样为文本拓展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时间。语文课堂不再是学课本,语文课真正成为文学熏陶的殿堂,让学生们对语文充满乐趣,善学,乐学!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它将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它将伴随着学校当堂达标教学改革而不断深入,也将伴随着广大语文教师的不断探索超越。“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见云”。广大语文教师有理由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迎来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春天!
《狼》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狼》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一单元的文章主要以写动物为主,通过写动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作了以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诵读文章,积累文言词语。
2.探究文意,理解故事情节。
3.揣摩语言,感悟形象。
4.领会文章的主旨。熟读成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积累语言材料,掌握文章大意,(2).熟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情味。
2.教学难点:就文中两只狡猾的狼的下场,积极发表见解。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合作探究发现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板块:激趣导入 出示目标
同学们,有谁能说出带“狼”字 的成语? 的确,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三则故事。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其中一则短小生动又意味深长的小故事,去感受一屠杀两狼的智勇。
(板书课题)
学习目标:
1、诵读文章,积累文言词语。
2、探究文意,理解故事情节。抢答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
第二板块:诵读感悟,理解文意。
1、范读。(多媒体画面)
正音 多媒体显示
屠大窘 苫蔽成丘 目似瞑 意暇甚
隧入 尻尾 假寐 黠
2、教师指导朗读
前三段可用较平缓的语气来读,结尾颇有喜剧色调,可读得轻松些。
学生试读,注意体会
诵读的语气节奏
学生各自诵读,齐读
第三板块:积累文言词语,探究文意。
1、教师指导重要文言词句(多媒体显示)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
文言实词:敌意犬洞隧
重点名子:
(1)缀行甚远(2)驰担持刀
(3)目似瞑,意暇甚
(4)其一犬坐于前(5)一狼洞其中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分小组结合注释,探究文意
积累文言词语
分小组结合释,探究文意
第四板块:复述故事,理清思路。
1、复述故事
2、教师指导学生从屠户的角度理清思路。
一至四段分别是:
开端:屠户遇狼
发展:屠户惧狼
进一步发展:屠户御狼;
高潮与结局:屠户杀狼。
复述故事
理清思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给加点字注音
缀行 大窘 苫蔽成丘 驰担 目似瞑 意暇甚 尻尾 假寐
二、解释加点词
1、缀行甚远 缀:
2、苫蔽成丘 苫蔽:
3、屠大窘 窘:
4、驰担持刀 驰:
5、顾野有麦场 顾:
6、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
7、目似瞑,意暇甚 瞑: 暇:
8、一狼洞其中 洞:
9、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
10、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变诈: 几何: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附:
板书设计:
狼
蒲松龄
屠户:遇、惧、御、杀——狼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出示目标
一、温故知新(多媒体显示)
1、解释词语:
(1)屠大窘 窘:
(2)一狼径去 径去:
(3)屠暴起 暴:
(4)又数刀毙之 毙:
(5)狼亦黠矣 黠:
2、翻译名子:
(1)恐前后受其敌
(2)场主积薪其中
(3)屠乃奔倚其下
3、复习故事情节
解释词语
翻译句子
复习故事情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学习目标:
1、揣摩语言,感悟形象。
2、领会文章的主旨,感悟形象。
第二板块:揣摩语言,感悟形象。
1、找出文中刻画狼的语句
(指导朗读背诵)
学生在熟悉课文的
第四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者密小学
何芳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过程要充满生机与活力,关键在教师。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在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课中要充分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只有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积累来逐步实现。我就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花钟》的教学设计为例,来谈谈我的感受和心得吧!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动机。
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总是少不了教师的导入语。教师的导入语的作用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旧知”,引入“新知”。因此,教师的导入语就要有“导”劲,必须新颖有趣,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一下子就把学生“导”过来。比如:《花钟》一课的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上一个单元的课文,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今天这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鲜花的世界,一同去感受鲜花的美丽和芬芳。然后幻灯片依次出现迎春花、向日葵、蝴蝶花和梅花的图片,教师再配以话外音:同学们请看,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迎春花迎着春风欣然开放,向日葵向着太阳露出了笑脸,蝴蝶话展开翅膀翩翩起舞,梅花却在寒风中给人们送来了缕缕清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花有关的课文《花种》。通过直观的画面和教师优美的语言熏陶,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真正带到了一个鲜花的世界。
二、生字教学既要扎实又要富有情趣
每学习一篇课文,都有要掌握的生字。学生学习生字、识记生字很枯燥。为了使学生乐学、乐记,牢固掌握生字,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拓展生字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我是这样处理生字教学的:学生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边读边勾画出带拼音的生字词和不认识的字,自己拼读、查字典;然后自己给要求认读的生字和要求写的生字都给注音,有些生字的拼音可以从课文中找到,没有的可以查字典解决,或者跟同学交流解决,这个过程是有点花时间,但是效果是不错的。学生不仅复习了拼音,还掌握了认字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给生字组词,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子、说片段,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学完生词后这样最后要求学生:同学们把学过的好词运用到作文中去。你不教会他方法,他怎么会运用呢?接着再引导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熟字相加,编谜语猜等等。最后选择难写难记的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三、教师对每篇课文的精讲品读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把课文读熟了,就基本上了解了课文大意。在理解方面就容易多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对课文的精讲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思考。例如我教学《花钟》一课,学生品读完第一自然段后提问: 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学生仔细阅读后就很容易明白:原来花开的时间跟温度、湿度、光照有关系,还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课文还举了昙花的例子作为佐证。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学生的学,只有把熟读和精讲的关系处理好了,我们的阅读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高。
四、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前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对课题的质疑是必须的,更要养成习惯。学生质疑后,教师要选择有价值的和体现课文教学目标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内容后,要舍得花时间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解决。如:刚才开课的时候你提了什么问题?在课文中你找到答案了吗?你还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在读书的过程中又遇到什么问题?学生互相交流补充,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把质疑的问题认真扎实地落实好。有时可把学生导到你的教学流程中,有时也可随着学生的思路走。教学中灵活把握。如,我在教学《花钟》一课,开课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一学生提出:花怎么会跟钟联系在一起呢?又一学生提出:花钟是什么样子的?花钟表示的时间准确吗?我很赞赏学生提出这样好的问题。并在后来的学习中就围绕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朗读探究。解决了这几个问题,这篇文章也就读懂了。我们常常是引导学生质疑后就不管此事,按照自己原来的教学计划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虽然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任务完成了,但是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和拓展。另外,精读课文中有一些重点句、重点词旁边会有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或者是感叹的句子。这些往往是编者的画龙点睛之处,教师要充分的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如:课文最后一段有学习伙伴说:“植物学家的想法真妙!”我马上抓住这一教学契机,引导学生思考:“妙”在何处?学生因为已经读懂了课文,马上归纳出:妙在花钟可以显示时间;妙在可以美化生活。我引导学生说:确实是这样:老师收集了几张花钟的图片,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于是我用幻灯片出示了几张漂亮美观的花钟,学生边看边不由自主的发出“啊”的惊叹声。我有激励学生,如果你是植物学家,你想把花设计成什么图案呢?一学生说:“我想设计成奥运五环。”另有学生说:“我想设计成„庆祝国庆”四个大字。”等等。巧妙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就会敢于问和善于问,这样,学生就在质疑中发展了思维,获得了新知。
五、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古人曰“读,读,读,书中自有千种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从中可以看出读书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如何提高读的实效性?那就要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抓住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例如,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抓住重点句“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我把这段话制作成幻灯片出示,并用红色把“陆续”、“刚刚”、“大致”这三个重点词强化出来。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如果把这三个词语去掉行不行,为什么?学生读了以后马上明白:不行。因为“陆续”是指一个接着一个开放的意思,如果去掉的话就说明有同时开放的可能,就不能显示时间啦。而“刚刚”指花开的那一瞬间,如果去掉这个词语,就有花开时间长啦的可能,显示的时间就不那么准确啦。而“大致”是“大概”的意思,如果去掉的话,这句话变成了肯定句,说明花钟显示的时间是准确的时间。而我们在学习第一自然段就知道花钟显示的是一个大概的时间,不像钟表那么准确的。通过重点词的揣摩,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
六、适当进行读写结合,引导学生仿写,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读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作者的写作的方法,构思的巧妙等,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读写结合,引导学生仿写,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三年级的课堂实录的光碟上有一节课是大连开发区育才小学张娟老师上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二课时时,是这样设计的:张娟老师是以积累语言和仿课文写片段为主来组织教学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在上《花钟》第一自然段时,引导学生体会写不同的花开放时作者用了不同的语言来描写,都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形象。学完以后,我也出示了几种花,如:桂花、玫瑰花等引导学生仿写,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另外,我认为板书设计要简洁精炼,富有启发性,突出文章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归纳文章的大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总之,我认为语文教学,教师要做的事是引导、点拨和示范,学生要做的事是阅读、思考、品悟和运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把课上得简单、生动、高效和智慧。让学生乐学语文,会学语文。
第五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湖北枣阳熊集中学
杨进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联系的形式。课堂教学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各要素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课堂教学结构中各要素的时间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教学程序、教学步骤、教学过程等;课堂教学结构中各要素的空间关系则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层次关系、课堂教学的逻辑关系等。课堂教学结构的这种空间关系,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则首先取决于课堂结构是否合理。合理的课堂结构,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气勃勃,学生的智能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才得以实现。英语课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呢?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优化教学目标,我认为应抓住准确和适当两个方面。准确,是指要严格贯彻执行新课标和考纲,新课标和考纲是“指挥棒”,怎么要求,我们就怎么做,不能凭经验,凭感觉,随意违背。如现行初中英语新教材把和宾语从句有联系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这一语法项目已删除,中考也已不做要求,如果教师在教过宾语从句后仍像处理老教材那样,把它作为重点,花大量时间去讲解、操练,则显得毫无必要。适当,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能体现的要尽量纳入目标要求,不能体现的不要牵强附会、生拉硬塞。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必须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手段合理,教学内容就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就得到了保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首先要从教学内容的难易度来考虑。其二,要根据教学材料的特点来考虑。初中新教材自始至终贯穿了大量的情景对话,实用性很强,学生对此的兴趣也较浓厚。但如果教师把情景对话当作语法篇目来教,死抠其中字、词、句的用法,就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也不符合新教材的特点。对此我采取了“创设情景”的方法,通过简笔画、投影片、自制道具、鼓励学生表演等方法尽量为学生创造出说话者所处的情景,让学生处于特定的情景中用英语思考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从而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学生每次都反应热烈,发言积极踊跃,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收效良好。其三,选择教法要灵活多样,实用有效。教无定法,每种教法既有长处也有短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运用范围。有的教法,对于某些课型来说可以运用,而对另一种课型来说则可能无效;有的课可以运用一种方法,有的课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总之,要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随机应变,不能照搬别人的做法。
三、教学过程的优化
所谓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指“在遵循教学规律和贯彻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地、科学地对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案的一种最佳选择,以期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我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首先依赖于五P教学法。只有严格地执行五步教学法,才能更好的驾驭教材,才能把握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当然,“严格执行”五步法并不意味着照搬教参,一字不改,教参只是一种参考,我们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某些步骤,使其符合学生的实际,从而达到优化的目的。教学过程的优化还要求我们学会抓住重点、突出重点。
每课时的教学任务有很多,我们必须在几个教学任务中选取一至二个重点,以抓重点知识带动其他,忌贪多求难。如在教学阅读课(Standing room only)时,我的重点就是世界人口数字的变化,抓住了世界人口变化的趋势,也就抓住了课文的中心思想,一些词和词组的用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训练方式的优化
训练是课堂教学中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英语教学中的训练包括口头和笔头两种,口头训练贯穿于每节课的课堂教学之中,笔头训练则需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另外精心设计。首先,要确定好训练内容,使之围绕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真正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其次,训练的量要适当,题目要精,针对性要强;难易要适度,兼顾好中差生,让每类学生都有可答对的题目,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如上面提到的阅读课的训练我是这样安排的:
1.口头训练
①根据老师复述的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其中绝大多数是一般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回答这类问题的对象为中下等学生,要容忍学生的错误,以鼓励为主。
②根据所列表格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回答对象以好生为主,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笔头训练
①根据课文内容用恰当的词填空。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与词组的用法以及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含义。
②根据表格改写课文。这项的要求较高,通常我是把它作为家庭作业来布置给学生做的。
通过上面两类练习,使学生既理清了文意,又抓住了关键词和词组的用法;家庭作业更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时间安排的优化
课堂结构的优化,除了处理好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之外,我认为还要注意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之间所用时间的合理分配。只有合理地分配45分钟,才能保证各教学步骤的顺利实施,才能使一节课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每一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事先作出周密的安排,该多则多,该少则少,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结构是个整体,它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我们在探讨课堂结构的优化问题时,不但要考虑每个部分的优化,而且还要考虑怎样使各个部分组成一个最佳结构,以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课堂教学结构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吸取各种教学结构的优点,把各种结构进行多样化组合,不断创新,才能真正的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