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分析方法与运用王志国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分析方法与运用梅塘中学 高艳清通过向东方老师《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分析方法与运用》的教学视频,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确实在对学生的需求方面分析不够透彻。一.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方面。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有效的课堂应该是通过教师营造的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课堂。有效的课堂应该是通过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唤起学生参与激情和表现欲望的课堂。有效的课堂应该是通过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等向学生传递信息的课堂。课堂观察,尤其要养成课堂观察和访谈的习惯。调研要依据调研目的,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相关的生活经验、思维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调研获得的信息,分析学生共性的、个体的发展需求,依据需求分析设计教学,制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措施。二.我们需要了解学生需求的时机有以下几方面:1.是当需要了解整个年级、班级学习情况时。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调研了解小、初衔接,初、高中衔接以及教师更替带来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衔接问题。这种关于全班或者整个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信息分析有利于教师制订学年与学期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以及相应的学习策略培养计划,提高教学效率。2.为了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过程设计时。通过学生调研了解学生需求,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与单元话题相关的知识、技能基础、情感态度、认知水平,为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和过程设计,特别是学习方法、学生策略指导计划提供相对科学的依据。此外,学生调研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障碍,词汇障碍、理解障碍、句法障碍、方法障碍,明确学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帮助和支持。3.为了确定个别指导计划时。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按照成绩把学生分为好、中、差。其实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差异主要源于学习兴趣、态度和方法的差异。教师可以制订学习方法、策略指导计划,分阶段关注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比如,每周关注好、中、差三个学生,对他们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方法进行调研,把好的学习方法、策略作为学习资源,全班共享,指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教师可以这样关注:张 ** 不仅英语单科成绩不错,总成绩也很好(班级前 3 名)我希望可以通过对她课堂学习方式的关注,找出对这类“尖子生”学生适用的指导方法; 4.教师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诊断时。我认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得到学生的认可。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在现代孩子们的眼中,他们期待自己的老师是这样的:
1、热情耐心。
2、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教学。
3、公正不偏心。
4、工作注意方法。
5、认真负责。
6、学识渊博。
7、关心学生课余生活。
8、平易近人。
9、以身作则。10.注意学生兴趣。通过学生调研,了解学生需求可以避免出现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依靠主观判断的情况。有利于教师即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第二篇:初中英语课外阅读与案例分析王志国
阅读是中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既是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容之一,也是学习英语的手段之一。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阅读课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学会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有目的去预测、思考和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从而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阅读是主动地、积极地获取信息的创造行为,是培养学生通过视觉感知书面文字符号并获取信息能力的途径,更是提高听、说、写能力的有力杠杆,它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近几年的中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的分值(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占了整个试卷分值的50分。中考英语试卷阅读理解的篇幅在增长,难度也有所加大。要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学生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采用Top-down阅读法自上而下(Top-down)阅读是从语篇整体出发,把注意力集中在通过文字符号获取信息上,即按文章所给的标题先对文章的内容与含义作出推断,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运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法的关键是培养学生预测、推断文章内容和含义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略看文章的总体结构安排或文章的标题来预测文章的内容及深层含义,可从下列几方面去推测: 1.文章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作者将从哪几方面来阐述? 3.内容将如何发展下去? 在阅读时要注意不同的英文文体,因为文体对信息的组织和布局模式有着重大影响。训练掌握各种英语文体的结构特征,有利于归纳文章和进行逻辑推理。例如:记叙文以叙事为主必定有三个要素:情节、人物和背景。情节的发展多以时间、地点的转移为线索。因此,阅读记叙文时,必须抓住时间这条线索,以人物为中心,弄清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再如议论文和说明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段落大多有主题句(较多地出现在段首或段末),要抓住主题句,发掘每一个主旨,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以便更加详细地预测文章的内容,吃透整篇文章的表层及深层含义。
二、正确处理好精读与泛读间的关系。精读和泛读是阅读时两种主要方法,两者相辅相存,不可偏废也无法代替。1.注重阅读材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精泛阅读材料是提高英语阅读的重要手段。选择字数为200左右,后面配有习题的阅读材料为宜。阅读材料体裁要多样化——叙事类、科普类、议论或说明类、广告类等。要注重文章的实用性。所选材料的难易程度以理解正确率达60%~70%,生词量不超过4%为恰当。2.精读泛读相辅相存。比起泛读,精读是点。对一些有一定难度写得较好的文章要进行剖析,要归纳、总结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路及中心论点,最后达到获取详细信息和深层次内容的目的。
第三篇:软件测试需求分析与定义方法
软件测试需求分析与定义方法
如何确定测试工作的范围?
对于一个存在生命周期的软件产品来说,它的开发和测试往往都不是一次性的,因为随着新的需求的出现,以及对原有版本的改进,新的版本会不断的发布(即使对于一些以客户定制方式运作的项目,在开发过程中以及发布后的维护期内,也会产生众多的内部版本)。随着版本的迭代,我们的测试工作也会一直继续下去。而在每一次迭代时,可能在整个工作阶段的开始就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市场需求、既定的发布时间、并发的工作导致的资源紧张等等,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对软件质量要求的适度,最终使得我们在每个阶段的测试工作的要求或者说所涉及到的内容有可能是不同的。这种变化,最终将会影响到测试需求的确定。那么到底该如何确定每次迭代是测试工作的范围呢?在笔者的实践中,通常把测试工作范围的确定,等价的认为是软件需求的确定。
不过现在有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这样:软件需求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有时候到了后期还会有新的需求添加进来,还有些需求在交付内部测试版本之后又发现原来的需求本身就存在缺陷,之后再次返工,在软件最终发布之前,怎么可能确定的下来呢。啊,这些都是让我们的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极其头痛的事情。到底应该怎样在频繁变更的需求中确定哪些部分是我们在某个阶段要测试的内容呢?或者说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改善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呢?一个实际的做法就是实现软件需求的版本化控制。(用软件需求的版本化控制来解决软件需求的频繁变更)既然说到了这里,就不免要说些题外话。笔者一直都认为软件需求是开发工作和测试工作在制定计划、开展工作时所共同参照的源头和依据,而我们只有在源头上控制好,才能保证下面工作的平稳开展。如果希望某个阶段工作的进度和内容可以明确的定义下来,就必须要考虑软件需求的版本化控制。这里所提到的“软件需求的版本化控制”,是指在一个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当要进行一个新版本的迭代时,要尽早的确定这个版本中将要实现的需求,并同上个版本做出比较,哪些内容是新增的,哪些内容是被调整过的。在该阶段工作开始之初的工作会议上,明确的向所有需要了解软件需求的涉众传达这部分信息。而如果在该版本的开发过程中不断的出现需求变更的情况,则应该根据市场策略、已公布的发布时间、客户需求、实现的代价、难易程度以及对现有工作的影响等方面,对需求进行适度划分,严格定义当前版本中需要实现的需求,而其他部分,则作为未来版本的软件需求进行考虑。如果有的朋友认为上面的内容还是太理论化,需要一个更实际的、可操作的方法。那么只能说,对于需求的变更,以及因为需求变更而引起的设计的变更,必须要早发现,早讨论,早决定,早调整。这可能更多的要依靠一个团队中相关负责人员的主动工作来保证,而不是依靠一个明确的方法。注意,这里的一个关键是,对于软件需求,同样需要严格按照版本进行管理,或者说使用“基线”进行管理。如何整理测试需求?一旦当前阶段测试工作的范围确定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考虑测试需求的整理——也就是明确的定义现阶段要“测什么”。测试需求的确定将为我们制定进度时间表、分配资源以及如何确定某个阶段测试工作是否完成提供一个可供衡量的标准。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已被确定的测试需求是我们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和考虑测试覆盖的依据。整理测试需求的第一步,就是要“测试需求”。测试需求?对,不知道您是否想到,这里的“测试需求”中的“测试”是一个动词,指的是对软件需求本身的检查。
啊?这不是已经超出了测试工作的范围了吗?测试人员不是应该只关心软件的实现同需求是否相符吗?这样对测试人员要求未免太高了。——这是笔者过去同一些朋友谈到测试人员必须对需求进行检查时听到的一些不同的声音。在这里,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就是软件测试的工作到底做什么?
在《软件测试》(Ron Patton〔美〕,中文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测试新手入门的经典教材)一书的第10页,有一个明确而简洁的定义:软件测试员的目标是找到软件缺陷,尽可能早一些,并确保其得以修复。
瞧!这里说要“尽可能早”的“找到软件缺陷”。那这“尽可能早”要早到什么时候呢?
不知道大家对《软件工程》这本书还有什么印象。至少在笔者看过的多个不同版本的软件工程方面的书中,对于软件缺陷都会有一段类似的描述:缺陷发现的越早,则修复这个缺陷的代价就越小,在需求、设计、编码、测试、发布等不同的阶段,发现缺陷后修复的代价都会比在前一个阶段修复的代价提高10倍(参见下图)。这样看来,上面问题的答案自然就变成了“秃子头上的虱子”:从需求阶段开始!从“测试需求”开始!
注意,笔者这里的观点并不是说可以取消团队中的“需求评审会议”,这里并不存在冲突。笔者所希望讲述的,是测试人员应该如何看待软件需求,而并不是把“需求评审会议”所承担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在论坛上也偶尔看到有的朋友问:如何测试需求呢?每次看到这样的提问,笔者内心就禁不住的一阵激动,因为一直以来,讨论这方面问题的朋友的确少之又少。
在笔者的实际工作中,对软件需求的检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软件需求正确性的检查,也就是要保证需求文档中所描述的内容是真实可靠的。在进行这部分工作时,不要迷信所谓的“都是用户提出的真实的需求”,因为我们必须考虑,提出这些需求的涉众,是否真的可以正确的描述自己的需求?我们的需求人员是否真的可以正确的理解用户的需求?有没有一些被用户认为在业务处理上是理所当然、极其平常的事情,而没有作为需求提出来?有没有一些被用户认为他们过去使用的软件已经提供了相应的功能,所以认为我们也应当提供,而没有提出来的?关于这个问题,也曾经有朋友提过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样对测试人员的要求太高了——既要熟悉需求人员的工作,又要熟悉软件所涉及的行业的业务。但笔者还是固执的认为,作为测试人员,还是需要对软件产品所涉及的行业的业务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当然,这不是对一个刚刚入门的测试者的要求,但是如果想称为一个优秀的测试者,是难免要付出这部分努力的。
二是要保证软件需求的可测试性。对于“可测试性”,笔者的概念是:对于一条软件需求或者一个需要实现的特性,必须存在一个可以明确预知的结果,并且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可以重复的过程来对这个明确的结果进行验证。说的具体一点,就是要保证所有的需要实现的需求都是可以用某种方法来明确的判断是否符合需求文档中的描述。如果对于某条需求或某个特性,无法通过一个明确的方法来进行验证,或者无法预知它的结果,那么就意味着这条需求的描述存在缺陷,应该请需求人员对需求文档进行修改或补充——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作为测试人员对需求无法产生准确的理解,那么开发人员也同样无法对同一条需求产生准确的理解。对于一条确定的软件需求理解的二义性,是在不规范的开发过程中导致返工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认为有必要,那应该在“需求评审会议”上确认所有涉众对需求的理解是一致的。当然,对于如何提高软件需求的质量,在网络上或者已经出版的书刊中都已经有了很多更加具体、实用的方法,如果有兴趣,大家也可以找来参考。不过,如果您是一位测试者,那么上面这部分内容对您仍然是非常有用的。相信您只要在工作中进行尝试,慢慢的体会,一定会发现这种方法给您带来的好处。?现在当前的测试工作范围已经确定,相应版本的软件需求也通过了评审,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已经确定的范围内进行测试需求的整理。我们手头上可以参考的东西,通常会有软件需求规约(以下简称SRS)和用例(以下简称UC)——当然,也可能是一份包含UC的SRS。通过对SRS和UC的阅读,我们可以从文档对特性和业务流程的描述中获得对软件所涉及的业务的一个基本的认识。比如用户在处理实际业务时都要作些什么,多个业务之间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用户在处理业务是对于哪些地方有特别的要求,等等。这部分规则,将成为我们的测试需求中最基本的一部分。
至于测试需求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设计,而没有必要把思路限制在到底使用表格方式还是使用文本方式,只要把握一个原则就行了:在一条测试需求中,用容易理解的自然语言,明确的描述一项需要测试的内容。对于多项测试内容,应尽可能的剥离开来,保证一条测试需求只包含一项测试内容。
另外,大家也可能注意到了,在软件开发过程的这个阶段,通常是没有用户界面(以下简称UI)可供参考的——虽然RUP中对于需求阶段的工作描述包括了UI设计的部分,但很多时候在这个阶段还是无法提供一个确定的UI的——也就是说我们这时获得的测试需求,将是完全基于业务的,而并不包括基于UI的那部分规则,是同软件的最终具体实现相独立的。
随着开发工作的继续,开发部门的架构设计文档和详细设计文档也将陆续提交,这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设计文档来对已有的测试需求进行增补。注意,这里我们对于设计文档中提到的内容要有选择的采用,只有同SRS或UC中已经定义的部分相符的内容,才可以用来调整我们的测试需求。而同软件需求不相符的部分,则需要同设计人员和需求人员一起讨论,确定下以哪一方作为基准,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软件需求,然后对测试需求进行相应的增补或者调整。比如对于一些算法,需要考虑设计文档中定义的,同系统实现相关的那些计算公式,是否同软件需求中描述的算法表达的是否是同一个意思?而对于一些约束或者业务规则,设计文档中描述的是否同需求中的相应部分一致?呵呵,看完上面这部分内容,恐怕又有一部分朋友晕倒在地了,而没有晕倒的那部分朋友也要提出异议:啊?!你这不是又包含了对开发人员所作的设计工作的检查吗?!刚刚让我们检查需求,现在又让我们检查设计,真的把我们当成全才了!没办法,为了让软件交到我们手上的时候只包含尽量少的缺陷,大家只能再辛苦一下了。我们的工作不应当仅仅限制在软件交付后尽力找到存在的缺陷,而更应该努力及早发现软件缺陷出现的苗头,尽量预防缺陷的出现。虽然并不是说在所有的团队中都应该由测试人员承担“测试需求”和“测试设计”的工作,但是测试人员对这些工作起到的作用,是其他团队中的其他角色所无法替代的。开发部门完成编码实现工作,提交供内部测试的应用程序时,测试人员手头上应该已经准备好了绝大部分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测试部门将开始执行测试。通常在我们执行测试的过程中,即使我们已经从“通过测试”和“失败测试”两个不同的角度准备了非常充分的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但总是有些缺陷的出现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或者说是已有的测试需求和测试用例未能覆盖的。那么,对于这部分缺陷,也应当添加到测试需求中,并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以便于下次版本迭代时进行参考。OK,相信说到这里,各位看客也应该可以理解我的观点了:对于一个长期发展的团队或者持续开发的产品,它的所有东西都是要不断积累的、不断迭代的。无论对于软件需求还是测试需求,不仅仅是在一个版本的开发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进行迭代,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不同版本间,也是不断迭代和积累的。
第四篇: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
进入八年级后,英语教材难度加大,生词增多,相对于初一时同学们对英语的那种新鲜感也逐渐淡化。很多初二学生的英语成绩都出现了大滑坡。那么究竟怎样能改变这种状况,学好八年级英语呢?
一、合理分配时间,坚持学习绝不放松。学习英语贵在坚持。我们不需要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它,但是最好每天都能抽一定的时间(15—30分钟)复习过去学过的单词、短语,读一、二篇短文,巩固刚学的知识点。常见面就会永不忘。许多同学成绩下降的原因就是缺乏学好的信心,不能做到持之以恒。他们没有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放松了英语的学习。时间长了,困难多了要想补上得费很大的劲。不能及时补上就会掉队。所以一定要做到坚持学习绝不放松。
二、改进学习方法,争取做到事半功倍。有些同学每天花大量时间背单词、做练习,但成绩却并不理想。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科学。生词、语法规则、习惯用语都需要背会,但是最好把它们放到一个语境中去记,即“词不离句,句不离词”。那样就会较长时间不忘并能正确运用。阅读短文不仅要了解内容细节、学会推理判断,做到深层次理解,还应通过阅读,复习和巩固学过的单词和语法规则,掌握新的句型,扩大知识面。有人认为练习做得越多越好,这也是一种误解。正确的方法是:根据所学的知识点,选择适量的练习去做。做一遍就能理解的没必要做第二遍。另外,应该将每次练习时出现的错误记下来,通过复习,然后掌握。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及时问老师或同学。有的人不好意思问,结果问题越积越多,丧失了学好英语的信心。要知道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做到事半功倍的前提和保证。
三、正确面对失败,分析原因达到成功。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初一名列前茅,初二却掉到后面;有的人前几次考试成绩优秀,后几次却不及格。应该说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学习本身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不能一见成绩就沾沾自喜,更不能一遇失败就垂头丧气。只有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学习退步的原因无非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上不重视;学习动力不足,不愿刻苦学习;学习方法不好,费了不少劲成绩不显著;受到外界干扰等等。找到了自己的毛病,坚决改正,就会成功。
英语不难学,初二年级是关键。只要有努力学好的决心,不怕困难的信心,坚持到底的恒心,每个人都可以学好英语。
第五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摘要: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训练学生对语言综合能力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然而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写作对于初中生来说一直是一个难题,同时也是困扰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因此,本文针对初中生面临的英语写作问题,探讨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创设英语写作情景、提供英语写作素材、利用网络技术对作文进行批改等多种手段来促使初中生对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以达到改善初中写作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水平; 写作方法
写作是初中英语综合能力水平的体现,既反映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也反映了学生灵活驾驭英语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努力去探索,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语写作的技能,为其今后的英语写作和英语学习打下深厚、坚实的基础。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除了重点抓好基础知识的训练外,还应该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写作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领域中的广泛运用,初中英语写作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循环。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英语写作情境
多媒体声图并茂的技术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创设各种情境,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各种情境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比如在学完外研版七年级下Module5《shopping》一单元后,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让学生以“Online shopping”为题写一篇英语作文。教师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写作中的实际困难,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网上购物的情境带入课堂,学生的思维很快就被情境所吸引,这时教师让学生起来说一下网上购物的优劣之处,以及学过的买东西的对话,再让学生将这些内容记录下来,就能有效降低写作难度,理清学生的写作思路,突出写作重点。再如,传统的看图写作一直是写作教学的一个有效的训练方法,但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平台上,我们可以把图片搬上多媒体电脑,利用三维动画展示更直观的语言场景,启发学生合理地构思,排除了过去看图作文中图片内容单调、抽象的弊端,鲜活的卡通形象能激发初中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写作欲望。在学完外研版七年级下Module8《Goldilocks and three bears》的故事后,我要求同学们写一篇《My favourite story》的作文。为了更直观地展现语言场景,我把《精卫填海》的故事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做了展示,并且每幅图片给出了提示性的词汇。这样在降低写故事难度的同时提高了他们写作的兴趣。(如图1所示)
图1 《精卫填海》
二、利用网络技术对作文进行批改
在作文批改上,教师可利用校园网,借助最先进的QQ群,MSN和Email等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作文批改,作文“面批”和同学之间的作文“互批”,先进的学习手段总是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我要求学生们每周写一篇英语周记,用Email发到本人邮箱,老师在电脑上批改后又迅速回复到学生邮箱,同时要求学生把更正后的作文再次发回,这样大大提高了写作效率。不少学生还经常性地通过QQ群向老师询问有关英语学习的问题。如在学完行为动词的一般过去式后,有的学生写了一篇“My last weekend”的英语周记,因为刚学完be动词的一般过去式,所以很多学生be动词的过去式和行为动词的一般过去式混淆且同时进行使用。下面是
一位同学的周记习作:On Saturday morning, I was did(did)my homework;In the afternoon, I was played(played)with my friends in the park;In the evening, I was watched(watched)TV;On Sunday morning, I was had(had)a piano lesson;In the afternoon, I was went(went)over my lessons;In the evening, I was saw(saw)a movie.I was very happy.经过反复的修改订正以后,学生关于行为动词和be动词的过去式的用法基本就区分开来。
三、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素材,从英语漫画到电影对白,从英语笑话到英语知识小故事等,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烈,老师的教学也比平常更有效率,极大地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合作。如学外研版七年级下Module9《Life story》关于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时,我首先会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搜集关于马克.吐温的生平事迹及主要作品展示给他们,为他们的学习及写作做好铺垫。在学到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时,我会给他们提供《Hamlet and Romeo and Juliet》的精彩电影对白。这样他们在完成Writing about people in the past写作时素材就会信手拈来。
四、利用学生的英语学习档案促进学生写作
学生的英语学习档案,主要用来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试卷分析,进步,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档案,循序渐进,分层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安排学生写周记作文,写出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实际发生的事情的观点,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办英语小报或是自制英语电子网页,自制电子贺卡等,每次学生的作品及修改件都编好日期,教师做出肯定的评价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分类放在英语学习档案中,在每一学期结束时可以让学生看见自己明显的作文进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英语写作则会更有信心。
总之,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是英语教师在新时期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需要教师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只要长期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海龙.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J].新课程(教研版),2010,(04).2.何桂平.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 策[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5).3.张 冰.创设有效情境 激发写作热情——浅探新课改下提高英语写作的教学方法[J].语数外学习,2012,(12).4.罗建明.运用心理学的认知理论探索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