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孩子能说会道经验交流
培养孩子能说会道经验交流
儿童的成长过程是认识世界、感知事物的过程,而认知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我们小学阶段的说话训练是孩子学习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要想会写,先要会说。说是写的基础。“说”每个人都会,张口便说,但“说”与“会说”有所不同,不但要能“说”,更要“会说”。低年级的看图说话就是对孩子进行说话教学的重要手段。看图说话就是对学生进行观察、思维、说话等综合训练,也是为以后作文打下基础。因而从低年级就要重视这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经过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练习,才能逐步培养起他对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一、敢说--让孩子勇敢的站起来说话。
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孩子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地表达的习惯和胆量,一些孩子从小说话爱用方言土语,不习惯用规范化的口语讲话,这些都减弱了他们说话的勇气。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就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层次的训练要求,既让一部分学生“吃得饱”又要使不胆小的学生想说、敢说。更要特别注意那些性格内向、害怕说错自尊心极强的学生,多给他们提供说话的机会。当他们能站起来讲话时,无论讲得如何,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全班同学学习他的勇敢精神。使同学们明确敢讲就比不讲好,使孩子在成功中鼓起说话的勇气。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会说--交给学生一把说话的钥匙。
这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古时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名言,生理学家贝尔纳也说过:“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运用天赋和才能”。这就是说只有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说话能力有所提高。
(一)第一把钥匙--学会“看”图
“看”是看图说话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图是说话的依据,学习看图说话首先要学会看。要指导学生看好图,必须做到看得仔细,看得有序,看得出重点。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的顺序,并教给观察方法,从而有效地培养观察能力。一般来说,在定好观察点后,是按从面到点的观察步骤分两个程序进行的。
(1)指导感知面上轮廓性看图。这种指导看图,只要求学生获得画面事物的表象轮廓。一般采用先从整体再到部分的方法,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人到物等等观察顺序,去仔细地看图。如:有一幅图,上面画着一个少先队员和一个小女孩,小女孩正在花坛边摘花,少先队员在和她说话。可以指导学生按从近到远的顺序观察。看那位少先队员和他身边的小女孩、花坛,再看远处的树、假山、水池、乃至天空、云朵等。
(2)指导点上有选择性看图。这种指导看图,是从整体到部分看,老师根据图上所画内容,让学生先说图上主要画了什么内容,从整体上感知图意。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性看。它要求学生在看清画面事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抓住主体,弄清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观察认知点往画面的主旨上靠,达到看懂画面的目的。例如上面例题中,应选择少先队员和小女孩这个主体画面重看,至于花坛、小树、假山、水池、天空、云朵可以略看。重看时设计一些辅助题促其观察思考,使学生看懂图意:在花坛边,少先队员教育小女孩不要摘花,从而初步受到“爱护公园花草树木”的教育。
(二)、第二把钥匙--学会“想”图
图画是形象的,儿童看图从感知开始,要让学生对图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想”就是学生看懂图、看好图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让他们学会边看边想,善于思考,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从静止的画面看清图画所反应的思想内容,启发他们会合理想象,善于发挥。
看图说话一般分为人物图和景物图。人物图首先指导学生从画面上的人物姿态、动态去弄清楚图中的人物是谁,他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怎么干的,结果干得怎么样,然后从人物的外貌、衣着了解人物的身份,再从人物的表情神态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活动,从整体到部分,从这幅图到另一幅图的联系去看人物、事物的发展变化等。景物图一般先要从整体上感知图上画的是什么景物,再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每一部分,最后有序地把图意说清楚,重点要说清楚景物的主要特点。
指导学生“想”图包括两方面,一是想画面的内容即根据画面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活动,要让学生懂得应想些什么,想的内容因图而异,但基本包括:(1)想画面事件的前部分和后部分,想几幅图画之间的联系,以便把事物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弄清楚(2)想人物的行动、心理活动和语言,以便把画面内容写具体。(3)想整幅图或几幅图说明一个什么中心。二是想图外之图,即根据画面的内容展开联想,发挥想象的思维活动。如有这样一幅图,图上画的是一个小女孩在吃完香蕉后随手一扔,一个少先队员看见了走过去劝说。可以根据画面上人物的表情动作展开合理想象,弄清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从图中每个人的表情动作看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然后仔细观察,讨论问题:一是小女孩在马路上乱丢香蕉皮,少先队员看见了,会对他说些什么?二是小女孩听了会怎样想,怎样说?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少先队员对小男孩的劝告可以从环保、从社会公德方面想,小男孩听后的表现、想法,会说什么也要有所不同。有些特殊的多幅图,我们还可以打乱顺序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幅作为开头,根据你选择的开头用不同的经过把图串连起来,达到“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如在指导多幅图《放风筝》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先按顺序一幅一幅地看要看清楚有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然后把四幅图连起来,想一想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从放风筝又挂风筝再小鸟取风筝,最后拿到风筝的过程,通过人和小鸟的动作、神态,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拿到风筝后又会说些什么?把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连贯起来,同时又选择不同的画作开头,让学生围绕图意往下写,只要合乎情理和事情的发展过程就好。当然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怎样想;要扣住画面联想;想象要合乎情理,不能不着边际地乱想。
(三)、第三把钥匙--学会说图
看图的最终目标是要在培养观察能力,发展思维的同时,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因此说图,是在会看图,会想图两个训练之上高层次的训练。它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看细了,看全了,理解了,要把图说出来就有条件。要边看边想边说,要在看懂想好基础上说,通过思维能用简短的口头语言清晰通顺地表达画面内容。
看图说话的“图”是学生练说的凭借。老师可在画面上做启发性移动。学生的练说有遗漏时,老师可有意识地指点遗忘部分。如此说图意,学生便能在直观顿悟中说清图意。
看图说话是由视觉引发的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语言表达活动。练说时应根据儿童智能发展的迁移规律,细心处理好三种过渡。即说话由不完整向完整过渡;由一句向几句过渡;由单幅简单图向单幅复杂图过渡;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发挥儿童认知层次的迁移互补,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般来说,画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对话、自然界声响、是无法表现出来的。练说时必须抓住画面事物间联系,引发学生想象。如上面例题中例如:前面有一幅图,那小女孩在摘花时在想些什么?少先队员是怎样劝?这里正是合理想象的结果,才能使练说生动具体,把画面内容展示无遗。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有机的引导学生说:A.先把复杂的图分解成几个部分,先一部分一部分地描述,然后连起来口述,能把难点分散又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B.按看图顺序边讨论边板书表示时间或方位等中心词语,让学生按板书提示系统述图,这样可使学生说得有条理,层次清楚,还可以促使他们理解和运用这些词语。按顺序提出一串问题,让学生按问题回答,这些回答连起来就成了口述作文了。如一幅春景图,让学生看图说清图上的景物,春天冰雪融化,小草变绿,花儿开放等特点,再说一说春天还有哪些特点,有的同学看图后说:春天,青蛙从洞里钻出来,小鸟从南方飞回来,柳树变绿,桃花开了,接着,让学生想象春天会对花儿、小草、青蛙、柳树等说些什么,结果怎样。学生便会借助图充分发挥再造想象进行说话。如:春天对花儿说:“花妹妹,春天来了你应该开放了。”花儿听话地点点头,渐渐地展开了花衣裳。学生掌握了方法,就会提高看图说话的能力。
笛卡尔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让我们用心的为孩子打造这一把把开启看图说话大门的钥匙,让他们都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吧!
第二篇:培养孩子能说会道
培养孩子能说会道。
语言是实现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是一个人思想的外在表现。儿童期是发展口语的最佳期,抓紧这个时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发展智力,发展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理解知识能力的前提,将受益终生。
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现在的家长们对孩子一般只注重识字教育,而语言能力的培养却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其实对孩子的发展来说,口头语言要比识字更为重要。因为口语能力是丰富知识、发展智能最重要的工具。
孩子对知识的获得主要借助于口头语言,因为他们的知识很贫乏,需要通过多看、多听、多接触许多具体事物来增加知识,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是离不开语言的。孩子在认识这样或那样东西的时候,都需要用语言来标志它的名称、形状和特征等。
孩子除接触事物获得直接知识以外,还要靠听讲故事等办法获得间接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就起着主要的作用。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也都要借助语言。他们经常用语言来迫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是那样的?”等等。一般说,语言发展比较好的孩子,往往求知欲旺盛,知识面也广,智能发展得比较好。
口头语言能力也是学习文字的基础,口头语言发展得好的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在识字、造句、写文章等各方面都进步得比较快。
此外,语言对孩子的个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语言发展得比较好的孩子,往往思想活跃,性格开朗,喜欢同别人交往,活动能力比较强。相反,语言发展比较差的孩子,则往往沉默寡言,比较胆小,活动能力比较差。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用表现在:
语言能促进孩子交往的发展。重视对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就能促进他主动与成人、同龄人交往,能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孩子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流的能力也不断提高。语言能促进孩子智能的发展。孩子掌握了语言,就掌握了认识事物的工具,能促进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里的发展。
语言能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从小培养他的社会交往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某些社会规则。孩子的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为今后其走出家门,步入社会,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打下基础。
语言能促进孩子情感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情绪的良好发展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孩子情绪外露多变,控制能力较差。而语言的发展,能培养孩子表达情绪和控制情绪的能力,从而让孩子具有健康的、积极的情绪情感。
第三篇:培养孩子的经验交流
培养孩子的经验交流:在有效期内 做合格父母
真的很高兴能和小学的家长一起聊聊孩子培养的话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大家的孩子小,还有很多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的机会,等到孩子大了做父母的也就失效了,即使明白了教育孩子的道理也属于后知后觉,来不及了。我看过家庭教育的33个信条,总结的很有道理,有很多条都和我的实际做法不谋而合,其中第27条写到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消极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我欣赏的还有一句话:做父母是有效期的,孩子是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当你不珍惜的時候,他就把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了。
正常我应该这么介绍自己的儿子,他小学六年12次获得山师附小的特优生,在班里是中队长,学校是大队委,天天执勤,每周播音,是学校十佳少先队员,济南市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大赛二等奖,山东电视台少儿频道优秀小记者。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外国语学校和山大附中,目前是山大附中初二在校学生,担任班长,学生会自律部副部长,演讲朗诵社社长,第一学期末考试班级第一,级部第九,第二学期期末班级第一,级部第二,获得一等校长奖学金,多次主持全校大型活动,学校年级辩论赛中四轮胜出,和队友一起获得冠军。但是我更愿意这样介绍自己的儿子,他懂得分享,所有喜爱的东西愿意与朋友共享;他遵守秩序,从不乱扔垃圾、违章横穿马路;他关爱家人,知道心疼和体贴父母长辈;他明白职责所在,学习自觉自愿,追求上进卓越;他礼貌待人接物,能做到为别人开门、等电梯,在快餐店饭后把餐桌收拾干净恢复原样;他善于沟通交流,听得进去道理,从不行无礼之事。尤其是进入中学,让我更加欣慰的是他热爱运动,喜欢上了篮球,他为人谦和,热心公共事务,把大把的精力用在了学习之外,成绩上又能保持适当的名次。说起开门等电梯,我想到不久前在微信上传播的一篇小文章:你有扶门的习惯吗?欧美国家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在公共场合扶门的习惯,走在前面的人都会回头看一下身后有没有人,然后扶着门等身后的人过去,这个小小的动作体现的是礼貌和教养,是郎咸平教授得出自己不如师弟混得好的大道理。教育无小事,但教育全是来自于小事。教育孩子的经验我不敢谈,想有几句话和在座的家长们分享,这是我自己的观点,也是我培养孩子的行动指南:
一、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父母是最好的开掘者
我们来看一下世界最优秀的哈佛大学录取的学生特点吧:1.优异的学术成绩和研究能力;2.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3.非凡的特长表现;4.独特的个人经历和背景。组合起来哈佛大学的录取要求主要是三个方面:学术能力和水平、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个人品质,这其中只有一条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好有点儿关联,但又不一样,学术成绩指的是在某个领域有所创新有所建树,而绝对不是能够用别人教给你的办法解题,也不是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对照哈佛的招生条件,大家觉得是靠学习成绩好考上容易些,还是靠独特的个人经历上哈佛容易些呢?(比如登上珠峰,比如在山区支教一年,比如骑车环游中国)
我有一个同学1995年去了美国,在那里生育培养了两个孩子,她告诉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在班里评出许多个NO1,几乎每个孩子都是第一,只是在不同的领域,孩子自己找出自己的优点,老师和父母也帮助孩子发掘并培养孩子的优点,有人是数学王子,有人是歌唱天才,有人棒球打得最好,有人折纸折得最漂亮。无论将来的理想是做一名卡车司机还是一个面包师都会得到真诚的鼓励。无论我们接受与否,事实就是这样,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学习好、考试棒,将来能成为专家、官员和企业家也只是凤毛麟角。但每个孩子一定有他的长处和闪光点,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孩子的每一个长处加以培养和鼓励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孩子现在的喜好,和将来谋生、创业以及成功的基础。另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恢复高考以来,各省的文理科状元都没有成为任何一个领域的佼佼者。还有所谓“第十名现象”:第十名左右的小学生,有着难以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让他们未来在事业上崭露头角,出人头地。这里所指的第十名,并非刚刚好第十名的学生,而是指成绩中庸的学生。根据研究者解释,这个群体的共同特征是:他们受老师和父母的关注不那么多,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兴趣更广泛。至于名列前茅的学生因为得到父母、师长过分关注,过分强化学科成绩,反而扼抑了潜能和学习自主性。
所以说比较起来,我们这些所谓优秀孩子的家长,将来孩子的成就很可能比不上排名中游的孩子。无论孩子现在在学校的表现处于怎样的层次都不代表将来的好与坏,他们都是一座有着无穷潜力的金矿。
二、做父母是有效期的,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不具有可逆性
一篇文章写道去朋友家的时候见到了他的大女儿,18岁了,和男朋友同居,抽烟、刺青、穿着暴露,对客人没有礼貌。而十年前,姑娘8岁的时候也在朋友家见过这个孩子,当时她很有绘画天赋,能够三两笔就描绘出酒瓶和樱花,父母对于朋友们的夸奖很是受用,只是不肯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艺术方面的培养上。文章的作者最后写道:突然惊觉 10 年过的好快,好像才昨天的事情,我不认为她的父母現在有资格去批评他們的女儿,因为一直以来,她的父母只顾着自己,从没重視过她的教育问題。現在才想教育已经不可能了,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因为父母的教育功效已经“过期”了。而且她的父母在“有效限期”內也没努力过。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時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都应该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時候了。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針,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过期” 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的有效了。要认知收手和承受的事实。我突然很感叹,我告诉我自己,我必须要在黄金时期内帮我的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因为时间一转眼就过了。我不想将来只有叹气,摇头的份。是呀!父母是有限效期限的,小孩是或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当你不珍惜的時候,他就把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了。
有人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分成四个阶段:黄金期(12岁前)、生铁期(青春期)、青铜期(大学到有孩子之前)、白银期(有孩子之后),非常有道理。0到12岁是黄金期,这个阶段,父母是孩子的上帝与偶像,他热爱你、亲昵你、学习你、崇拜你,你对他施加的是一生最初也是最大的影响,孩子是父母的小宝贝、跟屁虫和好朋友,这个阶段就如同烧制瓷器的和泥和制胚阶段,几乎是你怎么引导他怎么成形。我的建议在这个不长的效期内让我们放弃一些应酬、娱乐甚至是对仕途对金钱的追求,当这些与我们教育孩子、引导孩子、陪伴孩子相冲突的时候,你要作出决定:是放弃有效期内父母的义务还是放弃那些20年以后回头来看不过是过眼云烟的功名利禄。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接近74岁,50岁以后的人生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在陪伴孩子的前十年做出了怎样的引领和付出。
三、好习惯是养成的,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是父母与孩子一起养成的。
这里说说我的做法和体会:我很庆幸孩子一年级的时候我的工作不太忙,下课后我常常能陪他一起写作业,姥姥总是第一时间送上一杯水,切好一盘水果,放好牙签送到孩子的案头,我的要求是进门可以上厕所、洗手、喝水,除此之外的任何活动都要在作业完成之后,开始的时候我陪着他,同时也是监督他,低年级的拼音是个难点,我的孩子掌握的不错,但是也有一点我觉得是个失误,孩子的错别字比较多,每次考试都要因此失分。上个假期我们一起把一年级以来的生字重新复习了一遍,但是效果仍然不太明显,显然是再次印证了初始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一旦形成,改变将会变得十分艰难,所以一定要在我们可以掌控的最初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收益。
我们家还有一个好习惯,在孩子教育方面坚持一致性,从不出现爸爸妈妈两个声音,我们坚持小事不苛刻,大事不妥协。大家可能会问大事小事怎么区分呢?我认为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品质,性格和世界观的事叫做大事,大家说还是不好界定,那就举个例子五一我和朋友一家去长岛旅游,夫妻两个带着四岁的女儿,家庭富足,北京上海都有别墅,41岁有的这个闺女,夫妻俩疼爱孩子几乎不让孩子喝饮料,白水一直是主要的饮料,因为有人招待,每顿饭给孩子上果汁,夫妻俩也没拒绝主人的好意,第三天去景点玩,孩子口渴了,不喝清水,要饮料,到这个时候都是小事情,无论给孩子买还是不买都无关孩子的性格品质的养成。爸爸说不买,从小你就是喝清水长大的,清水最解渴,结果孩子不答应,先是撒娇后是哭闹,这个时候就变成了大事。什么大事,那就是你要做出选择,将来你的孩子会以什么样地方式提出和达成她的诉求,撒娇、撒泼甚至要挟如果能让她最初在父母身上得偿所愿,久而久之当她上学工作之后呢,谁来代替你迁就她满足她。值得欣慰的的是最终夫妻俩一致坚持给孩子要么喝白水要么渴着,最终孩子喝了白水。我可以比较自豪的是我的儿子是个懂事理讲道理的孩子,十二年来从没以类似的方式达成一桩心愿,其实四岁以后他就知道这一招没有用,所以也就不会去尝试了。
教育男孩可能和女孩有不同的方式,但有一点应该是共通的,那就是教育孩子做一个讲道理有担当的人,我们从他4、5岁开始就和他商量事情,一家人共同作出决定,无论什么要求我都不会用简单的行与不行来答复,而是把为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讲给他听。他是个男孩子,需要照顾妈妈,只要有重一点的东西需要拿,都会让他先拿,拿不了的妈妈再拿,我希望他做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还有一个习惯我认为很好,从儿子开始认字我就常常把要表达的关爱、希冀或者不满前一天晚上写下来,放在他书包旁,开始用很多拼音,后来就全成了文字,第二天一早他会认真地看,看完会沉默一会儿,若有所思,我在用行动告诉他,爱不仅仅是内心的牵挂,也要温情地表达;从七岁开始我在他每一个生日的清晨会写给他一封长长的信,少的时候3、4千字,多时5、6千言,在信里我会带着他一起回顾我们一年中值得记忆的美好片段,我会表达爱意、关怀和自豪,我会和他探讨读书、锻炼和旅游,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与幸福,告诉他我们希望他成长为怎样一个男子汉,一点点地传授给他行事做人的道理,这些信他都会认真地收好,我觉得很多道理他都记在了心里,也反映到了日常行动中。高年级他有了手机,我会常常给他发一些百科知识、历史典故、诗词名句给他,他的收件箱里存得满满的都是这些内容,我想最起码他会偶尔翻出来看,对他增长知识一定有一些帮助,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闲暇,关键是你有没有带一本书在身边,又是否愿意动动手指,传达给孩子一些有用的东西。
我们爱孩子但并不宠他,更不随时盯着他,我告诉他他有他的主要任务,自己来管理,我们有我们的工作和娱乐,我们来经营,他是我们生活的重点但不是全部,四年级以后我么几乎没有管过他的学习,需要老师签字的内容他会找姥姥替代,不忙的时候我会约他骑车、打球、打牌、看电影、逛书店,他也会根据自己的安排喜好答应或者拒绝,我们是相亲相爱的又保持着距离的一对父子。
四、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举止、世界观、方法论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印记。
有人教育孩子语言是一套,行动是另一套,时间久了就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你自私自利,时时处处算计别人,爱占小便宜,孩子怎么可能成为大方的人。你闯红灯、乱扔杂物、公共场合吸烟、高速超速遮挡号牌,你这样做的时候他就在你身边,你又怎么教育他成为一个遵纪守法道德高尚的公民。我们夫妻俩喜欢看书,家里的书籍有一千多本,周末我们喜欢逛书店和书市,孩子也跟着我们一起逛,生日和节日他都会收到我们给他买的书籍,久而久之就比较喜欢看书。我们喜欢旅游,觉得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孩子小小的年纪足迹也到达过欧洲美洲澳洲和亚洲的日本和东南亚。我们在欧洲旅游时遇到一个好的导游,他把欧洲的历史、文化、风土、习俗介绍得头头是道,许多人物事件关系如数家珍,我们孩子天天形影不离地跟着他,我就趁机给他讲什么是听说什么是知道什么是懂得什么是精通,从那以后遇到任何模棱两可的事情我都要求他记下来,查清楚讲给我们听。从那后他就开始关注德国,励志学习第二门外语。在旅行的过程中导游和我们探讨信仰,说欧美人最怕没有信仰的中国人,因为没有信仰就没有底线,我和导游辩论,从孟子的舍生取义说到范仲淹的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说到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老百姓都知道离地三尺有神灵,人在做天在看的道理,渊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理念和信仰,学习他尊崇他也是一种信仰。那一次,导游接受了我的观点,孩子也记下了这些名句,而且从此后当我要求他背诵岳阳楼记、琵琶行、长恨歌、将进酒的时候,他很愉快地就答应并且做到了,在特定的环境里背景下教育孩子,教育的效果就容易达成。爱我们的孩子只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会教育孩子才是一种本领,本能人人都有,本领却需要学习。所以说我们做家长的也要不断学习,教育孩子不是说今天你想起一个道理,把他叫到跟前说:来,今天我给你讲个道理。孩子越大越不吃这一套,一个儿子的同学进入青春期了,父母说东他往西,说白他说黑,那父母反其道而行之,被他马上识破,说别来这一套,就跟你心里想的反着做。孩子到了这个阶段,你跟他讲大道理,你越讲他越烦,适得其反,你想和他沟通,他不和你玩,怎么办?沟通要随时随地,既要看父母的反应能力又要看你的知识面了。我们大多数都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肩负父母这个职能担当这个岗位,没有经验不能尝试也做不到推倒重新来过,唯有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地用尽心思才可能把这件百年大计做好,看书学习交流都是一种促进。发现我们自己的不足很难,发现我们孩子的不足并帮助他们改正更难,让我们更早一点觉悟,更早一点行动起来,为了孩子漫长而又精彩的人生长路,再多用心一些努力一些。
五、热心孩子教育不要只看学习成绩,很多事情比成绩更重要
李开复在2000年以后先后给中国学生们写了7封信,给家长们写了一封,信中谈到教育孩子和孩子成长的一些建议,我的理解首先要人格完美,然后生活幸福,最后事业成功。这是培养的顺序,也是成长的顺序。研究表明管理岗位上的人情商比智商的作用大9倍,情商是什么:是与人相处的能力,是团队合作的能力,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是认知自我评价自我的能力,这些能力在语文数学英语课本上没有,在钢琴舞蹈书法的培训课上没有,在哪里有呢?在父母的待人接物上,在言行举止中,在潜移默化里,在身体力行里。我们常常抱怨这个社会缺少什么?缺少信任,缺少忠诚,缺少持久,缺少合作,缺少爱心,大家知道物以稀为贵,现在缺少的正是将来有价值的,如果我们不仅仅把眼光注视在孩子的考分上,培养他做一个正直、诚实、有合作精神、做事持之以恒的孩子,即使他考不出高分,上不了名校,你觉得他的人生会没有希望会不精彩吗?看看我们身边的年轻员工,有些人你会觉得他不会干活而不喜欢他,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他吗?你会因为某些人自私而不提拔他,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他吗?所以说我们的眼睛不要只盯着分数和名次,还有许多更重要其实也更简单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培养。
关于课外辅导,儿子一直坚持下来的只有一门英语,一起参加英语课外班的孩子很多半途而废了,理由就是听说另一个班比这个好,结果后来另一个也没坚持下来,就像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份最满意的工作,遇上一个对你最好的领导,孩子也不可能摊上一个最好的班主任,培训班一样没有最好最差之分,许多不能改变的事情就要教育孩子和说服自己,接受和坚持,没有比坚持下来更好的选择了。所以儿子的英语一直最好,至于其他课程,我也在培训学校交了钱,只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某些知识某一门课程有听不太懂的时候,我会跟培训学校联系,让他们有针对性地给孩子上几次课。
还有一点建议我不得不提,在山师附小家委会和山大附中家委会为大家服务时我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而且具有普遍性,那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过度,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也管,而且有一管到底,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决心。小学我遇到过家长联合弹劾任课老师的事,初中也遇到过,有成功的但多数没到达目的,先放下老师是不是合格不说,很多家长通过这个事情给孩子传递了两个信息:
1、孩子你有问题爸爸妈妈帮你解决,最具代表性的是梦鸽同志;
2、学习不好不是你的问题,应该从客观方面找原因。前不久孩子班里也分到了一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很多家长对老师的教学水平不满意,我就这个问题给我的孩子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密歇跟州比犹拉县附近有一个农场,农场主为方便栓牛,在庄园一颗榆树的树干上箍了一个铁圈,随着榆树的长大,铁圈慢慢地长进了树身里,榆树的表皮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一年,当地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榆树病,方圆几十里的榆树全部死亡,唯独那颗箍了铁圈、留下伤痕的榆树却存活下来。研究结果发现,正是那个给他带来伤害的铁圈救了他,他从锈蚀的铁圈里吸收了大量铁,所以才对真菌产生了免疫力。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棵树至今仍郁郁葱葱地生长在的那个农场里,充满生机和活力。不仅是树,人也是如此,伤害有时会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让生命在伤害中变得更刚毅,更坚强,更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同时也让伤害成为一个惊醒,把伤害转化为历练自己灵性生命的正能量。每一个在你的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是有原因的。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你宽容与尊重。不喜欢你的人,让你自省与成长。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的生命里的,每一个人的出现都各有因缘,都值得感激和珍惜!
孩子三年级的时候我做过一次经验交流,题目叫做《用心去爱、用心去做》。这也是我教育孩子所遵循的法则。健康、快乐、成功、富有,想一想我们对孩子最初的愿望和最终的愿望是什么?也许我们会被舆论、环境、面子和自己的虚荣心绑架,我们给孩子的可能不是他想要的人生而是你想要的。如果你爱你的孩子还他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吧!记住:教育的过程可以让我们发现孩子的短板,教育的目的却是为了发挥孩子的长项,不会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佼佼者,但是他们却都可以也有权利成为心智健全品德高尚的公民。最后我用一句话结束和大家的交流:人的一世就好比一次乘车旅行,我们的孩子上车时没有什么行李,我们要先于他们下车。如果我们能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强大,让他们习惯优秀,习惯卓越,那就是我们在他们的行囊中留下美好的礼物,我们一定会感到放心而幸福。
第四篇:培养孩子的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各位家长:
今天我最高兴的不是我儿子的学习成绩,而是看见他能够很勇敢大方地作为主持人主持今晚的这次家长会,也许他的主持不太完美,但这对有点腼腆的xx来说是个跨越和很好的开始。罗老师打电话给我,要我讲讲我们是怎么培养儿子的?其实,一个孩子的成长仅仅靠家长的所谓培养肯定是不行的,他毕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和社会中,学校老师同学对他的影响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对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产生极大地影响。
因此首先我要感谢xx的老师们,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和用心。其次,我要感谢xx自己,是他给了妈妈今天站在这里的荣誉!从小学启蒙读书开始,他就没让我们做家长的在学习上为他费太多的心,在初三以前,我们甚至没有为他在学习上花过一分钱的补课费用。因此老师给我出这么一个题目,让我觉得很惭愧,因为至少在读书学习上,我对xx从精力和金钱上不曾给予过很大的支撑。我给罗老师说,其实在孩子教育方面,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也遇到很多的困惑,更多的是想借这个机会和老师以及各位家长交流。
必须承认,尽管我再爱我的儿子,我也不会把他当成一个聪明绝顶的天才来对待;他像大多数同龄男孩子一样,好动好玩好奇,并且有着每个孩子一样天然的性格弱点,他的成长过程一直就是在如何争取“多玩一会儿”的斗争中度过的。
有关xx“玩”的语录,可以辑录一大篇文章了,小时候他就把“玩”当成长大后的理想,每天在院子里玩得汗津津地非得喊回家的就是他;我的同事前年暑假找学生约稿,要他代表小学生写篇暑假怎么过的作文,后来我在常德日报上看到他的作文题目就是《我想当个小野人》,文章中直抒心意:“我怎么也玩不够……”一下笑倒我的同事们;甚至在小学毕业前夕,他期中考试的作文还毫不忌讳地写道:“我是小孩子,就一直玩一直玩,能够玩到死都是我的荣幸。……”试卷发下来,孩子爸爸被雷倒,责怪我一直纵容孩子玩耍,儿子才这样理直气壮地把玩当成他的天然权利。
如何看待孩子的玩乐?任何有着一点常识的人都不会否认,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岂止是孩子,成年人也是如此。问题是很多父母视此不顾,一味用读书做题目挤压孩子的生活空间。当孩子的生活时间被单调的一两样学习方式所限制,他的腻烦和无趣情绪无疑会占据他的心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对学习兴趣的失去,心理健康的缺失。因此,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在玩乐中学习是促进他们身心智力健康发育的有效方法。我的孩子可能比其他孩子更为好动,这也决定了他的成长方式。
如果硬要说我们值得参考的做法,就是我们从来不把着重点放在孩子对知识的学习上,而是对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在中国当今应试仍然是主导方向的情况下,也需要将孩子的玩乐掌控在可收可放的范围里。首先我们告诉孩子,学习也是一种玩乐的方式,它不是我们生活中惟一的内容,但让我们掌握很多自己从来不知道的知识,赢得别人的尊重。在孩子一年级时我们就帮助他树立这样的观点:在课堂四十分钟内认真听讲,解决学习问题,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否则就会影响自己的玩耍时间;这个良好的习惯让儿子受益至今。在儿子从没有进行除老师以外的任何作业、试卷和课外培训的情况下,儿子成绩一直不错。即使儿子偶然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我们也从来不说重话,只是轻描淡写地要他找出原因,下次注意。因为我了解儿子的性格,他属于“响鼓不用重锤”的个性,点到为止。
二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不可否认,xx是个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小学毕业进入初中以前,我和孩子交流,告诉他初中学业任务比小学增大了很多,不能像小学那样疯玩了。这种心理辅导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一个轻松学习惯了的孩子,学习的突然加量如果没有心理预期,容易产生抵抗情绪,影响学习的兴趣。还好,这种心理准备让孩子顺利度过了初中的最初阶段,并且我惊奇地发现,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好,并且他不全部按照老师的指定套路,而是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我是个职业女性,也是个完美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自然也不例外。但我自己的观点是,不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用心成就自己的事业,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前不久我还和孩子交流,说好妈妈不一定是含辛茹苦,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和孩子彼此成全。孩子也同意我的观点。我的工作非常忙碌,生活中孩子父亲照顾的比较多,但每天晚上,只要不值晚班,我都在家看书,或者写点东西,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小时候他最爱说的话就是“我家是书香门第啊。”
本周一晚上近十点钟,我出差才回到家,因为累半天没有说话。孩子父亲问我为什么不关心儿子的期中考试成绩,半开玩笑说孩子成绩滑到了十几名,我当即回答的一句话是“十几名也不错啊!”这是妈妈的心里话。今天,xx在这里,妈妈当着这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告诉你,成绩绝对不是妈妈心目中最重要的东西,你的爱心和善良,你的责任感和宽容,你的自主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才是妈妈最看重的。我知道,有时候我们会为一些问题发生分歧,比如假期让你和哥哥姐姐一起参加资助寒门学子的活动培养公益心,让你自助出游培养和陌生人打交道的自立能力,让你孝顺爷爷奶奶有担当,让你养成课外阅读习惯丰盈心灵而不只是对网络产生兴趣,等等。希望你也给父母更多的信任和理解。在成绩之外,你人生的路上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妈妈希望你既能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看得更远,为了未来而不是为了分数学习。
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和家长,也感谢儿子,虽然你今天的主持不是最好,但我看到了你的进步,成为一个身心健康而快乐的人是妈妈对你的愿望。
第五篇:培养宝宝能说会道的8个秘笈
.培养宝宝能说会道的8个秘笈
培养宝宝,是人类最伟大、最艰巨的一项工作。初为人父人母的你,是不是在为培养宝宝而焦头烂额呢?怎样才能让宝宝能说会道呢?下面为大家提供8个秘笈,成就能说会道宝!
秘笈1:亲子早交谈——不怕“对牛弹琴”
开心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不断跟他说话,不管他听不听得懂。我们看着他的眼睛,表情夸张,有声有色地与他讲这讲那,有时还把嘴巴的发音方式特夸张地对着开心,给他潜移默化的感知。
秘笈2:早期阅读——先口语,再书面语
开心4~5个月时,我们就和他一起看大书,每天有计划有目的、定时地阅读色彩鲜艳、物体醒目、形象美观的图片、卡片、图书。1岁左右开心开始阅读《婴儿画报》。一周给他讲2~3个故事,反复、轮流、循环地讲。一个故事开始讲时我们是非常口语化的,尽可能地发挥想象,拓展讲述许多画面上没有直接表现的线索、情节、对话、心理活动等,为宝宝对故事的理解作好铺垫。宝宝慢慢熟悉后,我们讲述同一个故事时再慢慢提炼较为规范的书面语言,便于开心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词汇、语句,尝试简单的复述故事。秘笈3:声情并茂——跟宝宝谈话
在与宝宝交谈时我们总是声情并茂,甚至有点夸张。生动多变的语气、语调给宝宝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也激发出他的模仿欲望。开心表达起来语汇更丰富,表情更贴切。秘笈4:有话必答——积极回应宝宝
当宝宝呼唤,询问、倾诉甚至是自言自语时,我们都给予积极,及时的回应。因为语言是在交流与应用的过程中逐渐熟练和掌握的,宝宝在互相交流的环境中才能经常锻炼语言表述,我们就在交谈中及时纠正、指导、拓展宝宝的语言表述。宝宝想说、敢说、愿说了,语言自然发展得好了。
秘笈5:亲子交谈——多问一句,让想象延伸
开心平时说什么,指认什么,我们通常会多问一句:“像什么?在干什么?”等。有一次开心指着我的毛衣领子说:“你的衣服是一条一条的!”我就问:“像什么?”开心说:“像鱼的尾巴!”“那么鱼会干什么呢?”“在水里游泳!”长此以往,宝宝渐渐会在表述时自然地进行想象,他常常会说:“囡囡大便了,大了个香蕉”、“纸头飘起来了,像树叶呢!”他的独白语言变得相对更多、更丰富更有创意。
秘笈6:看电视——边看边说
开心很小就喜欢看电视。他看电视时,我们从不把他一个人丢下,趁机去做其他事情,而是在一旁陪伴他,并针对电视节目解说,提问,讨论,帮助他利用电视媒体学习语言。秘笈7:角色游戏——锻炼对话表演
亲子时光,我们常常一起玩角色游戏,如拿被子蒙起头躲在里面玩“小兔和狼”的游戏,我当大灰狼,开心当兔子。又如用广告纸做个小拍子,玩“拍蚊子”游戏。开心当蚊子来叮我,我就一拍子“打死它”。我们分角色彼此对话表演,不同的主题,不断加入的新情节,逐步渗透的新对白,宝宝在有趣的角色游戏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秘笈8:家庭表演——提供复习的机会
家里的音响、话筒如今可发挥了大作用,开心本来不太愿意复习幼儿园教过的儿歌,现在我们只要一插话筒,一开音响,开心就跃跃欲试,自告奋勇来表演,每一首儿歌都朗诵得津津有味。复习儿歌也是帮助宝宝学习、记忆、运用语言的好方法。利用家庭表演的方 1
式既为宝宝提供了复习的机会,也锻炼了宝宝的胆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