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吴绍华以人为本,构建科学的学校管理机制(范文模版)
以人为本,构建高效科学的管理机制
教务处吴绍华
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大量应用,竞争的现实使人逐渐认识到,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人本管理是当代素质教育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管理模式。
传统管理表现为:以物为中心,把人作为实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强调命令与服从,缺乏民主与参与,忽视了人的价值,不利于人的发展和创新。
人本管理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从而实现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人本管理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学校管理。它是把人作为管理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人力资源,服务于学校内外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解放人、发展人。
以人为本,在学校就是要以教师和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得到充分全面、自由地发展。
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合理建构以人为本的评价机制;
努力做到决策民主化,方法科学化,管理高效化。
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提出了很多依靠师生顺应人性管理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在实践中积极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学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1、加强制度建设。
学校先后制定了几十项规章制度,形成了《蕲春一中制度汇编》,对各类人员,各个岗位都作了明确规定,让教职工自觉地用规章制度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明确了教职工的责、权、利,从而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操作,高效运行。
2、实行分级管理。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委会是决策集体,工会监督保障,处室、年级组组织实施,各教研组,备课组、班级督促落实。按照规划决策——推进落实——检查督导——绩效考评——通报反馈——激励表彰的程序运行。
3、领导廉洁自律。
校委会一班人勤奋、正直、真诚待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工作中,其无私奉献精神,使教职工受到强烈感染,使整个学校充满朝气,也激起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形成“万斤重担千人担,五千人学校大家管”的管理格局;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在共同创造的繁荣中获得幸福。
4、推行民主管理。
我们不断强化民主意识,畅通民主渠道,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教代会制度,凡遇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校委会、教代会或深入调研等程序来讨论决定。评职、评优等敏感问题按制度执行并及时张榜公示;基础建设、大宗物品购买等都实行公开招标;小件物品购买也实行三人同购制;增强办事透明度,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增强了人本意识和服务意识,增进了学校与师生的相互理解,提高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坚持民主评议党政领导干部制度,从而优化校园人际心理环境,通过民主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5、优化办公环境。
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给教师办公室安装空调,配置饮水设备,订购纯净水;给每个教师办公室配置计算机;每年度定期粉刷办公室墙面等不断改善办公条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和文体活动加强教职工的联系,创造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让所有员工在欢畅、快乐的心境中工作和生活.从而促进了工作效率和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
6、为教职工排忧解难。
为方便教师参加锻炼,学校建有教工健身房、教工俱乐部。为生病老师住院派车借钱,保证教职工在病、老、伤、残等情况下的正常生活。想方设法安排教职工家属、子女就业,为教职工子女升学出谋献策。生命有限,智慧无穷,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
二、学生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1、以学生为中心。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能主动发展的个体。在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班级管理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 “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传统管理模式。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即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把学生作为
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开展,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2、提高学生对管理的认识。
通过引导学生制订班规班纪,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识,管理不是教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通过引导密切了师生关系,使学生自觉意识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实效。大力倡导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帮助他们在心里筑起第一道防线,以尽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制订合理的奋斗目标。
“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应因人而异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规范,同时应根据个人及班级具体情况设立“跳一跳,够得着”的可行性合理目标。这样的目标易于实现,而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使他们产生自信心,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朝更高的目标奋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与整个班级联系起来,自觉地为创造健康向上的班风而努力奋斗。
4、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妙药。
对学生要善于表扬,只要表现良好,不论多么细小的琐碎之事,都要加以表扬,表扬可以带来价值感和荣誉感,可以使人更加奋发地工作。管理活动中要考虑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变化发展的需求,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文化素质、道德水准的差异,要择机表扬。“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追求以新奇制胜,以巧妙攻心,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细枝末节,创造性地进行管理。
5、与差生交朋友。
问题较多、难管的学生,往往性格暴躁,但这些人重义气,班主任采用交朋友的方式,时刻关注他的行为,直到把你认作朋友,他就会倾听你的教诲。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依靠浓厚的师生情感来维系。因此,重视“感情投资”,以情感人,使学生因感到温暖而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从而形成一个温情脉脉,人人“爱家”、“报家”的“家庭式”的组织。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
6、让学生为班级管理献策。
班主任可鼓励学生做班级的主人,积极主动地为争创文明班队、先进集体出谋划策,多做实事、好事。可组织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为搞好班风学风建设出一个好点子;设计一套课外集体活动的好方案;给任课老师提一条好建议等。另外班级的出勤、纪律、卫生、文体等各方面的管理,以及班规的制定等等权利都可以下放给学生,从而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班风建设的积极性。课外教学活动(包括德、智、体等科)纳入了班级管理的轨道,如定期、定人检查作业、批改作文,加强教学与管理间的联系,推动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
第二篇: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论文
【摘要】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对于维持校园安稳,保证校园和谐,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意义。
【关键词】和谐校园;学校危机管理;机制构建
1学校危机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学校危机管理是现代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危机管理就是指那些发生于校内外的灾难性事件而引发的突发性的危害师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破坏学校正常工作秩序的事件的管理。这些危机事件的产生根源可能是自然因素,也可能是人为因素。前者如地震、泥石流、洪涝灾害、传染病等,后者如校园暴力事件、食物中毒、学生跳楼、对学生的性骚扰或侵害,绑架,不安全建筑和设施的伤害等等。学校危机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学校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突发性,所以需要学校管理者当机立断,对于危机事件的反应必须快速。(2)学校危机事件危及管理者或者学校的根本利益和核心价值,事态的发展和管理的后果很难预料,这就给学校的管理者带来巨大的压力,容易造成失误,从而使学校危机事件的影响很容易进一步扩大。(3)校园突发事件的管理还有明显的不可逆性。学校危机一旦发生,要求管理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重大的决策和反应。因此一旦做出决策就要迅速地布置下去,而且没有太多时间去验证其正确与否,因此说它是不可逆的。
2学校危机管理机制构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
2.1稳定学校发展
学校危机带来的危害会严重阻碍学校的发展,而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可以把这些危害降到最低,经过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处理,一个学校能迅速地从危机的阴霾中走出来并且快速的回到学校的正常生活中,一方面对学校起到稳定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2.2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学校危机事件的危害多种多样,如果处理不及时,危机就容易扩散出去,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一方面是为了处理危机事件带来的危害,而另一方面正是为了寻找危机发生的源头,争取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危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3促进法律体系的完善
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要求国家对校园安全高度重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供专门的法律保障,从而促进和完善专门的法律体系。
3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缺失的原因
3.1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在现实中,虽然各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危机预警机制,但往往因其科学性不高,以致校园管理者在面对危机爆发时,往往手足无措。面对迎面而来的学校危机,管理者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处理,这就大大降低了危机管理水平,造成更大的危害,这也是近年来学校危机事件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原因。
3.2学校危机管理中危机教育机制的缺失
由于教师学生对学校危机管理机制构建认识的不足甚至对学校危机的轻视,以致在面对危机时显得惊慌失措,从而导致危机进一步扩大。
3.3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
对于学校危机管理,至今没有专门的法律进行规定和保障。面对学校危机事件时我们只能从《宪法》《教育法》《刑法》等一般法律中找到一些通用的规定用来应对学校危机,这就有可能导致危机管理机制构建的随意性。
3.4学校危机管理机制中恢复评价机制的缺陷
一些校园管理者认为学校危机中快速应对及时处理才是最重要的,往往忽略了危机过后的心理恢复等善后工作。学校危机的发生不仅会对学生校园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失,而且更会对危机中受害者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创伤。我国现有的学校危机管理机制构建往往会忽视这一方面。比如在我国很多学校虽然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是很多时候都是摆设,一些心理教师是由其他老师兼任的。很多人在危机过后没有重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或者是刻意回避自己心理问题,也会影响学校恢复评价机制的构建。
4完善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对策
4.1完善学校危机预警机制
一套好的危机预警机制有利于学校快速有效的收集危机信息,加快应对的速度,减少应对危机的成本,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要完善学校危机预警机制,首先需要建立危机预警小组。其次,树立学校管理者和学生的危机意识。管理者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着一颗警觉的心,坚持以人为本,把师生安全放在第一位。
4.2建立和完善学校危机应对机制
建立一套良好的危机应对机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1)提升管理者能力。管理者应该首先熟悉专业知识,其次管理者应该通过模拟演练,不断锻炼自己的应对能力。(2)提高组织反应速度。危机应对的首要原则就是“迅速反应,有效应对”,在危机发生的瞬间,要第一时间掌握危机的信息,第一时间到达危机发生地点,缩短危机发生与采取措施的时间差。(3)合理分工。避免组织结构臃肿和功能重叠,避免出现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的情况。(4)建立有效快速的信息渠道。我们在建立危机应对机制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信息的作用。不仅要保证在平时信息的快速流通共享,更要保证危机发生时,信息能够迅速传递。
4.3完善法律体系
有了相应的法律体系保障,才能调动校园管理者对机制构建的积极性,一旦有任何学校危机发生,管理者可以更好地进行应对和善后处理,真正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4.4健全学校危机恢复机制
学校危机恢复机制的构建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善后处理机制。危机过后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受害者进行安抚,但对受害者的安抚不能仅限于在身体财产,还要重视受害者的心理恢复。第二、恢复重建机制。管理者应该根据现实情况一步步取消在危机发生时采取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并且通过掌握的信息对危机中造成损害的各种资源进行恢复,让学校回归正常的生活。第三、形象重塑机制。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危机,都会给学校的声誉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学校在危机过后应该迅速作出应对,首先对造成的损害,学校要尽量弥补。其次校方应该在危机过后吸取教训,改变策略并且通过各方面的媒体发出声明,充分表明自己的诚意,重塑自己的形象。
参考文献:
[1]刘巍巍.学校危机管理的内涵、基本原则及应对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校学报,2010(09):141.[2]高亢.高等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2(09):25.
第三篇:以人为本,构建中职学校学生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以人为本,构建中职学校学生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摘要】本文对中职学校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在中职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 重视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建立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要简单易行,易于操作。
【关键词】中职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1)05-004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的激烈竞争有增无减,教育要科学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趋明朗,它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必不可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河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在评价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在它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然而,当今的大多数老师只对学生进行单一的学业成绩方面的评价,而忽略了其它各个方面。因此,这样的评价结果并不能真正产生多大的效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评价与考试制度同当前中职学校“强素质,重能力”的教育课程改革存在较大的差距。
从当前中职教育教学实践来看,对学生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①评价目的:主要用于量化考试成绩,而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只重视学业成绩,也就是以期末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优劣。虽然平时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也占一定的比例,但大部分成绩要由期末考试成绩来决定。因此,就会造成一部分底子差,基础薄,上课学不好的学生考试不及格,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得过且过,浑浑噩噩度日,糊糊涂涂上学,学习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其结果是这一部分学生在就业时没有一技之长而被许多用人单位拒之门外。②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③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④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⑤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⑥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因此,建立恰当的教学评价体系,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展现学生个人才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
由于中职学生轻理论重实践,因此传统的以期中、期末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方式显然不太能客观评价一个学生的实际能力,而且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来评价学生,即不能只考虑一次性的分数。应从知识应用能力、技能掌握能力、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态度三方面考虑。具体来说操作可以如下:每堂课或每一个知识技能模块完成后均要测试,期终综合知识技能测试(以大型的技能模块来进行),个人评价和集体评价相结合,辅助评价加分(如个人感觉对某一知识技能模块掌握非常好,可申请测试加分;复习深化创新加分等),将以上各项进行综合评定作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如此评价更加客观和更有激励作用,更利于提高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不仅将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作为评价的内容,又要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行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团队合作精神、综合实践能力纳入考核的范围,使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更突出对学生“情商”的培养,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
建立多元化的、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有利于从多个侧面了解学生,发掘学生潜能参与学习过程。因此,建立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自评是由学生对自己参与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体验参与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
(2)学生互评就是让学生对每个人在团队或小组活动中人际关系、合作精神、参与情况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又了解自己的不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教师评价要将测试成绩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综合起来,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教师在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标准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水平来设计结构分量。如在评价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时,就要从正确率、版面、内容等方面考虑;而在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时,则要从学生的出勤率、回答问题的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方面考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要简单易行,有利于操作
3.1 根据教学目标侧重点确定各结构分量的权重。如在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中,若教师本节课的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能够填制记账凭证,那么就应该从掌握各种记账凭证填制的方法设计权重;如果教师让学生理解会计凭证,就从理解、识记方面给予权重。
3.2 用具体可操作性的语言,清楚说明教学评价中每一部分。如评价会计专业学生做账能力时,若使用“具有较好的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能力”,则该标准形同虚设;如果使用“具有独立地完成对一个企业建账、记账、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能力”,则该标准就明确得多。
3.3 尽量让学生参与学习标准的设计。评价标准是进行合理、科学评价的前提,是评价的尺度。没有标准,所进行的评价是盲目的、无目的的,充其量也只是课堂上的一个小插曲,没有实际的效果。因此,评价之前确定标准是关键。在传统的标准化考试下,学生被动地接受来自国家、地区、学校和社会的标准考核,对于应该达到的标准学生一无所知。这种外在的标准无法鞭策学生的主动学习,而只是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只有在学生参与下制定的标准才能体现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负责,这种“学习契约”才能把学生从被动变成主动。因此,进行学生评价必须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参与讨论和制定他们工作的标准,这个标准不仅仅是考试上应该得到分数的标准,同时也是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的标准,用这些自己制定出来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表现、学业和学习状态,以这种自我接受的评价来建立起学生的信心和自尊,时刻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不是在他人的掌控之中,而是为自己负责,把学习落到自己的身上。通过学生参与制定标准促成他们学习的成功,以此来建立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师作为单一标准的制定者和掌握者,由学生参与和制定标准,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或应当做、知道什么,用标准来指导和衡量学生的表现。当一个学生能够为教学问题写评价标准时,他就会了解整个学习过程,应用所学知识与经验,积极参与学习,并能够检查和掌握他们。评价标准制定的恰当其份,能够起到导航的作用,引导学生向该方向发展。
总之,建立科学的、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对我们每一个教师来讲,还处于摸索阶段,但我们也欣喜的看到,该种体系给教改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给学生带来的激情与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会给我们的中职教育带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第四篇: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科学的干部队伍管理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科学的干部队伍管理体系
2010-03-29 16:09:21 |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国税局 | 作者:局长 王灏
国税事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只有“人”这个生产关系诸要素中最活跃因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才能切实保障国税各项工作的和谐、健康发展。要抓好新时期的基层国税队伍建设,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公道的原则,突出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理念,营造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的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队伍的积极性,激发队伍的创造性,夯实国税事业发展的根基和动力。
一、构建科学的干部队伍管理体系,应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公道的原则,提高队伍的向心力
构建和谐的干部队伍管理体系,就必须尽力消除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公道的管理理念,真正做到正义为先,以人为本。
(一)讲究公正。公正是公平的基础。讲究公正,一要讲原则,就是以制度为依据,不以“情”为规矩。按照原则和制度办事,就不会受人情世故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这样才能赢得下属的尊重与信赖,才能赢得广大干部的支持和拥护。二要讲民主,就是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凡重大事情,都要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反对随心所欲,拍脑袋决策。同时要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广纳群言,从善如流,从大家的意见建议中汲取营养,提高决策能力。
(二)追求公平。公平是和谐的基础。追求公平,就是要从党性出发看人看事,不搞个人亲疏,不划个人小圈子,近“贤臣”远“小人”,走大道不走小道,不被那些爱投领导所好,拨弄是非的人所包围。在指导每一件事、处理每一个问题时,要一碗水端平,严格依法按章行事,使每一位干部都感到心情舒畅、心情愉悦,迸发出积极向上的朝气与活力。
(三)注重公开。公开是公正的保障。注重公开,就是充分保障干部的知情权,更好地接受监督,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对此,就要建立健全公开办事制度,广泛推行政务公开,拓宽公开渠道,通过公开透明的决策、办事,使管理者和下属心中坦荡,使各种活动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促进团队的稳定和谐,推动单位的健康平衡持续发展。
(四)心怀公道。公道是一种政治品质、一种思想作风和一种人格力量,也是实现公正、公平、公开的思想基础。心怀公道,一是心术要正,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解决好权力观、利益观、人情观问题,自觉做到堂堂正正做人,真心实意待人,实实在在干事,清清白白为官。二是胸怀要宽,学会换位思考,容纳和尊重不同的意见,通过宽容和理解求得和谐。
二、构建科学的干部队伍管理体系,应突出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提高队伍的生命力
管理根本上主要是相互利益关系的理顺,相互利益关系理顺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外在的,外在关系的理顺,用制度,强制的东西理顺。另一种方法是内在的,人的关系理顺,用情感,思想的东西理顺。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正是体现了这两种关系的有机统一,以此发挥管理的最佳效能,提升队伍的生命力。
(一)规范化管理是前提。规范化管理,就是靠制度管理,通过制度的约束力,规范大家的言行,激发大家的动力。一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规范化管理的根本环节,只有以健全的制度作基础,队伍建设才有坚强的后盾和旺盛的生命力。一方面,要完善健全内部工作制度,建立权责明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内部运作机制,实现制度管人。另一方面,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在与上级考核指标对接的同时,结合单位实际,进一步细化充实考核内容,突出工作重点、亮点及薄弱环节,强化考核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要抓好制度落实。制度光制定不抓落实,就会变成一纸空文。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制度的落实,通过建
立公开透明的监督通报制度,采取工作督办、情况通报等形式,及时跟踪问效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过程、完成结果,促进各项工作及时落实到位。三要严格责任追究。健全的制度还得靠严格的责任追究来保障实施。因此,要严肃考核工作纪律,防止考核走过场,切实提高考核工作质量。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要认真分析,对非主观原因造成的,要指导他们改进工作,帮助他们创造条件做好工作,对因主观原因造成的,要给予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落实行政问责。通过严格的责任追究,增强干部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真正起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效果。
(二)人性化管理是保障。人性化管理,就是充分注意人性要素,充分挖掘人的潜能的管理模式。一要尊重人。受人尊重是任何一个有理想、有意识、有感情的人的基本要求,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极大地增强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激发人们干好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充分保障人的知情权、监督权;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他人的人格,相信他人,理解和鼓励他人的志向、爱好和追求;尊重人,就是要容人之短,注意用八分的眼光看别人的长处,用二分的眼光看别人的短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二要文化育人。就是用文化的力量,通过行之有效的形式,对广大干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要进一步深化国税文化建设,突出理念灌输和精神塑造,倡导“责任重于一切”的理念,增强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意识。要健全以政治行为、业务行为、生活行为、道德行为等为主的行为准则体系,引导和规范干部言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文化理念真正转变为国税干部的自觉行动。三要培养人。要引导干部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提高素质、增强本领。要深入调研,针对干部现有素质状况,分层次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计划,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加强先进理论的学习,自觉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政治坚定性和政治鉴别力。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不但学好本职工作必需的知识,更要加强经济、法律、科技知识的学习,使知识水平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四要激励人。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原则,树立具有行业特色的先进典型,通过文件通报、信息、会议以及网络等宣传媒介,对干部职工的先进事迹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达到弘扬正气,在单位内部形成一种奋发向上,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三、构建科学的干部队伍管理体系,应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提高队伍的发展力
系统论有一个著名定律:“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所具有的能量,大于各个孤立部分机械相加的总和”。科学的干部管理体系正是要发挥出整体最大的能量。双赢,就是交往的双方都能受益,都为赢家。多赢,是多个双赢的组合,以双方合作带动多方合作,以多方合作深化双方合作。共赢追求的是各方的全面、协调、和谐的发展,就是把双赢、多赢扩展到更大的范围,要尽可能地考虑和照顾到不同的利益主体,使各种主体都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又能和谐相处的发展观念。
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体现在我们的队伍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干部树立三种意识。一是树立全局意识,正确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全局和局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全局统帅局部,局部隶属于全局,全局的功能、利益都重于局部。但是,我们在工作中,往往考虑本单位、本部门的局部利益多,考虑全局利益比较少,有时甚至因为局部利益出现不顾大局、损害大局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引导干部牢固树立全局观念,特别是当上级的决策部署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利益有矛盾时,要自觉地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坚决执行上级的决策部署。二是树立统筹兼顾意识,正确处理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和重点性、特色性工作的关系。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指我们的组织收入、队伍建设、税收征管等工作,需要一项一项地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下功夫。重点性、特色性工作,是指我们在一段时期、一个工作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工作亮点,需要我们形成突击力量,抓出成效,抓出特色,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到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协调好“收好税”与“带好队”、管理与服务、机关与基层、内部与外部等各方面的关系,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既要把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抓牢抓实,又要把重点性、特色性工作抓出成效,既要保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又要统筹兼顾完成好其他各项任务。三是树立团结协作意识,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超越个体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产生1+1>2的效果。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工作,每个人的工作,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又都与全局相关联,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肯与他人协作,即使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要加强相互之间的工作沟通、配合和支持,做好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衔接,拧成一股劲,合力促工作。
四、构建科学的干部队伍管理体系,应营造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的氛围,提高队伍的凝聚力
构建科学的干部队伍管理体系,还必须把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坚持以事业留人为根本,以情感留人为纽带,以适当待遇留人为补充,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
(一)以共同的价值取向凝聚人心,用事业留人。从现实看,干部普遍增强了主体意识、个体意识和成就意识,更加关注个人的切身利益,从而在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干部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荣誉感、责任心。因此,实现事业留人,首先必须把个人的发展目标与单位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制定单位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并将每项工作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员身上,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氛围。其次,实现事业留人,要注重成就激励,对工作中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的干部,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和表彰,让真正干活出力做贡献的干部得到实惠,增强工作进取心和荣誉感。再次,实现事业留人,还必须引导大家树立“靠素质立身,靠政绩进步”的观念,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给予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一定的发展平台,发挥更大的作为。
(二)以相互关心体贴为纽带,用情感留人。实现情感留人,就是要把对干部的感情倾注在每一个管理环节当中,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使大家能够心情舒畅地工作。实现情感留人,要充分信任下属,做到遇事多倾听下属的意见,努力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实现情感留人,要加强思想沟通,定期交心谈心,及时了解掌握干部的思想脉搏,实现管理者与组织成员之间信息、思想观点和感情的交流;实现情感留人,要真心实意帮助干部排忧解难,对干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心要想到、力要尽到、话要说到,即使办不成,干部也是会理解的。
(三)正视人的合理需求,用适当的待遇留人。实现待遇留人,就是要正视干部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合理需求,为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成长进步创造必要的条件。实现待遇留人,必须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将有限的经费使用好,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实现待遇留人,还必须坚持相关的政策规定,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多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
第五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科学管理,打造品牌学校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科学管理,打造品牌学校
——合阳县第三小学迎接县政协视察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欢迎来我校视察指导工作。
在县委、县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筹备三年之久的合阳县第三小学顺利开学已一月有余。现将开学一月来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走进合阳县第三小学,便有一股蓬勃之气、书香之气、自然之气迎面扑来。奔涌清澈的喷泉,宽敞干净的马路,恢宏大气的综合楼,崭新靓丽的教学楼,使人眼前一亮,这就是我们合阳县第三小学。
合阳县第三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78亩,建筑面积
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绿化环境优美。有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公寓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共13幢。整体规划分为三个区: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该项目是县委、县政府为了缓解城区各小学教学压力、解决乡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愿望而建立的,是合阳县“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学校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施完善,可以同时容纳4500名学生就读,餐厅可容纳3500名学生同时用餐,是全市乃至全省面积最大,基础设施配置最高的寄宿制小学。
二、开学前准备工作 1.制定各种制度。
学校领导班子组建后,立即召开了第一次行政会。会上,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商议、讨论和研究,制定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师生员工管理制度》《教学工作管理常规》《后勤管理制度》《学校安全保卫制度》《岗位职责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职工请假管理办法》《保育工作守则》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为学校顺利进行教育教学供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学校更加规范有序地运转。
2.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为了扩大招生宣传的力度,我校印制了《合阳县第三小学招生简章》《合阳县第三小学概况》《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共
余份。从
月
日至
月
日,我校安排宣传车
辆在县城各主要街道宣传招生政策,并选派专门人员
名在各繁华路段设立招生点,散发招生传单,宣传招生政策。同时,我校宣传车辆和人员还深入各乡镇,走村入户,向广大群众做好招生宣传,工作人员不厌其烦、耐心向群众宣传招生政策,力争把县委、县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真正让每一位乡村孩子都拥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3.确实做好暑期教师培训工作。
三小的教师来源分为三类:一是城关一小、二小等学校来的支教的教师,这些教师长期在城区任教,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功底深厚,能够较好的适应城区“大班额”的教学工作,但同时缺乏管理寄宿生的经验,在作业辅导、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上存在依赖家长的思想;二是新招聘的师范院校毕业生,这类教师知识容量大、思想活跃、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但同时缺乏教学经验,又容易心浮气躁,遇到突发问题往往
束手无策;三是选拔的各乡镇优秀教师,这些教师长期扎根于基层学校,肯吃苦、能吃苦,善于和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沟通,具有丰富的寄宿制学校工作经验,但同时缺乏“大班额”教学经历,教育思想稍显陈旧落后,对待学生有时不免简单粗暴,对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的熟练程度也弱于城区教师和大学毕业生。
针对教师的现状,我校从8月21日到8月30日分两次对新聘教师进行了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第一阶段从8月21日到8月24日,主要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应用的培训。主要采用市县级教学能手专业理论讲座、微型公开课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要求参训教师每天做好不少于
字的培训笔记,培训结束每人一篇心得体会,每人一节微型实践课,由部分县市级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组成评委团对各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严格筛选,不合格者重新培训直到合格为止。第二阶段从8月27日到8月30日,主要是政治思想、师德修养的培训以及寄宿制学校管理方面的培训。会上,各领导带领全体参训教师学习了《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从“四个不易”看“中国梦”》以及《教师岗位职责》《保育工作守则》,参训教师每人3000字笔记,两篇心得体会。
通过以上的学习培训,我校教师普遍提高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大家不但认识到了教师工作的光荣性,同时认识到了新时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树立为合阳教育事业再创辉煌做贡献的决心和愿望,为我校开学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体思路。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建设完工投入使用的第一年。我们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合阳县2013年工作要点和教研室2013年下半年重大活动安排表为指引,以迎接“双普双高”验收为重点,以创建合阳品牌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为出发点,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把转变工作作风作为重要保障,充实内部设施,强化学校管理,加强校本研修,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打造合阳县教育的新品牌。
四、开学一段时间工作
开学一段时间来,我校共开展了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后勤管理,保证学校高效运转。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学生年龄普遍偏小,离家较远,生活自理不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先对保育老师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并结合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育管理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明确了各保育老师的责任,要求各保育老师就餐跟班,晚上照顾好学生住宿和健康,每天晚上巡夜
次,并做好交接班和记录,做好安全报告制度。开学第一周,学校根据年级特点分配了寝室,召开了家长会,告知家长寄宿学生注意事项,分别进行了四次就餐演练、三次就寝演练,使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环境,尽快融入寄宿制学校的生活中来,快乐、健康的成长、学习。
为了学生能吃的健康、安全、营养,我校专门成立了以
为组长、、、为成员的餐厅监管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每天
人值
班,对食堂管理、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后勤服务等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抓好卫生制度落实,保证学生就餐环境清洁卫生,严禁闲杂、生人进入食堂,每天对学校餐厅提供给学生的抽样、检查并留样,经常检查饭菜质量,保证学生每餐吃的放心、吃的舒心、吃的开心。
2.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优美、和谐育人环境。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它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感染和熏陶,由美而生爱,由爱而明理,由理而生智,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它可以创设一种积极的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开学伊始,我校就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狠下功夫。我们要求各班教室布置整洁、优美、活泼的同时,还要突出环境育人作用。同时,各班制作了班牌,班牌上有代表积极向上的班级名称、有表达老师殷切期望的“班主任寄语”、有堪做全班学生楷模的“今日之星”,所有这些,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引导,引领他们追求真善美、拒绝假丑恶。
此外,校园处处充满优美、和谐的氛围。校门口广场的十二根灯柱,造型美观、古朴典雅,掩映于清澈喷涌的喷泉之后,给学生以美不胜收之感。每根灯柱上题写有四首精选于小学语文课本的经典古诗词,学生上课之余漫步其中,不仅可以复习学习过的诗词,也可以感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魅力,同时生发出对中华文明的仰慕和热爱之情。学生
公寓楼前的小广场立有孔子雕像一座,周围绿树环绕,树下有光洁的石凳。休息时间,学生三三两两,或坐在石凳上读书,或浏览四周展示栏内张贴的国学经典篇目及其解读,或于孔子像前模仿其沉思的模样,遥想圣哲先贤的风采,更增添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位于餐厅东侧的文化广场,占地面积
平方米,广场上栽种着青翠的松柏,石板路平坦坚实,环绕广场四周的是
块展板,每个展板上展示的都是能够启迪学生心智的小故事,隽永含蓄,发人深省。学生就餐的来回,也许是匆匆一瞥之间,也许是驻足沉思之后,也许是争论的面红耳赤之时,突然就感觉到自己长大了、突然就领会了某个生活的真谛。所有的一切,甚至小到一块不起眼的标语牌,都蕴含着所有老师、所有的教育者对学生的谆谆教导和殷殷期望,都是我们校园文化完美的组成部分,都会启迪我们的学生对美、对生活、对祖国的爱和敬意。
3.落实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开学以来,学校制定了严格、详实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量化考评细则。从德、勤、能、绩四个方面综合评价教师工作,促使学校管理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人文化,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领导班子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意识,教导处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力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开展“说课标、说教材”活动,积极申报省、市、县级科研课题
个,为教师的课堂改革提供方向和动力。开学以来,我校积极开展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要求教师坚持集体备课,尝试“同课异构”“一课多教”,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和教育科研
能力。学校领导实行不打招呼、推门听课,主要领导每人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及时掌握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确定调整各教研组每阶段教研目标。
同时,针对新建学校的实际,学校教导处安排了青年教师观摩课,让优秀的青年教师走上讲台,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展示出来,供其他教师学习参考。为了激发青年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我们还组织了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的评选活动。全校35周岁以下的一线青年教师,80%参与了此项活动,通过备课组、教研组、学校的层层选拔,评选出了严晓、陈宝霞两位赴县教学能手,徐美丽、闵锐、雷平、肖岁丽四位赴县教学新秀。通过这些活动,在我校掀起了教研教改的热潮,充分调动了广大青年教师投身教改的积极性。
4、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迎接各类视察观摩。
我校是一所新建的寄宿制小学,规模大,师资强。同时我校的工程项目是合阳民生十大工程之一。开学以来,我校配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累计接待各类视察观摩
次。
尊敬的各位领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组织及热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决心下大力气,努力营造绿色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人文校园,通过科学管理,把“三小”打造成为合阳乃至全市教育的品牌校园,为合阳的教育事业、经济发展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可以预想到未来的合阳县第三小学,一定会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求知的圣地、艺术的殿堂!未来的三小校园,一定会充满着环境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浓厚文化氛围,弥漫着智慧与创造,科学与知识,艺术与文化的芳香。
请各位领导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