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行与相交》课时说课
课题:《平行与相交》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所说课课题是《平行与相交》。下面我把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各位评委做一下汇报。
一、说课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其中“空间与图形”部分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
本学段则重点提出如下要求:一是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二是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三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由此确定本单元的目标是:
1.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
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基于对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的研究,我们确立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2、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的的位置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发现生活里的平行和垂直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及学生生活经验,我确定的难点是:理解“在同一平面内”这一特性。
二、说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1.素材的选取体现科学性和现实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社会。
2.优化单元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自主构建。
3.加强教学重难点的提示与指导,使教材更好地服务教学。
4.提倡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材编排体例及内容结构:
本单元的内容有两线:一是知识线,有两个信息窗。信息窗一观看爸爸设计大桥;信息窗2听爸爸讲修建隧道的原理。在信息窗1中,通过解决两个问题:“怎样画出这幅设计图”“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情况呢”来进行对线段、射线、直线以及平行、相交的学习。信息窗2是通过解决“为什么要修隧道呢”来进行“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学习。二是学习流程线:情境图——合作探究——自主练习——聪明屋(丰收园)。
比较:传统教材注重把要解决的问题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容易让学生养成惰性,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新教材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自主学习情境图,找出有用的数学消息,提出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平行与相交是青岛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长方形等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基于长方形等基本图形的边的构成要素上,进一步研究基本图形中的两条边的位置关系,并将其延伸到直线的研究范围中。同时,它为四年级学习“平行四边形”做知识准备:到长方形的一组对边发生位置关系时,图形演变成新的图形:即平行四边形及其相关特性。因此,平面内两直线的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在数学学科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进一步学习图形位置关系的重要基础。
三、说建议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对于本课时,我确定的教学环节为: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二、组内交流《小研究》;
三、合作展示,汇报交流;
四、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五、回顾总结,反思提升。叶圣陶说:“学习一定要和实践结合起来,实践的越多就知道的越真。”我建议在教学中应注意三点
1、充分利用教学素材,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教学射线、直线和线段的内容时,我以“我跟爸爸学设计”为背景,提出“怎样画出这幅设计图”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画设计图的活动,在动手画线的过程中学习、理解知识。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应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去探索、去想象。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通过设计“扔、画小棒位置图”的前置小研究,初步引导学生对抽象出的两条直线之间的多种关系进行分类、比较、概括等数学思维活动,从而
直观的形成对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基本状态的认识。这一活动的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充分的交流、质疑,体会平行与相交的含义。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感知、去体验。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是学好本单元知识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尽量创造学生动手操作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教学“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时,要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测量、思考、交流的过程,在直观体验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知识。
【评价建议】《标准》中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关于评价,我们建议
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价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学生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语言评价、实物评价、肢体评价等。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都认识到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深切地感受到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以下几点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些做法。
及时捕捉课堂生成资源。进行这节课时,利用黑板的边、课桌的边等进行教学。
巧用课堂错误资源。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比如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随时编成“火眼金睛辨对错”。这样对学生更具有针对性。
开发数学文化资源。利用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日记和数学童话等,在巩固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上是我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第二篇: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7.平行与相交 青岛版(五四)(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7.平行与相交
一、单选题
1.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A.平移 B.旋转 C.既是平移又是旋转
2.下列现象中,既有平移现象,又有旋转现象的是()。
A.正在工作的风扇叶片 B.在笔直道路上行驶的汽车 C.运行中的观光电梯 D.传输带上的物品
3.从图①到图②是()得到的。
A.向右平移7格 B.向右平移9格 C.向下平移1格 D.向下平移5格
4.下列现象中,既有平移现象又有旋转现象的是()
A.正在工作的电扇叶片 B.行驶中的汽车 C.扔出去的铅球 D.放飞的风筝
5.下图是通过()的转换得到的图案。
A.平移 B.轴对称 C.平移和轴对称
二、判断题
6.平移改变图形的位置和大小.()
7.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和方向。
8.平行线间所有的高都相等。
9.是由
平移得到的。()
三、填空题
10.黑板上下两条边互相________,上面的边和左边的边互相________。
11.图中有________组平行线.
12.经过两次翻折(对称轴平行)后得到的图形,可以看成是原图形经过一次________得到的。
13.两条直线相交成________时,就说这两条互相垂直.
14.下面四组图形中,________通过平移可以重合;________是轴对称图形。A.
B.
C.
D.
四、解答题
15.下面哪幅图是由图①旋转得到的?圈出来
16.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垂直的?
五、综合题
17.看图填空。
(1)图形④向下平移5格后,就到图形________的位置。
(2)如果图形②要到图形①的位置,图形②要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格。
(3)图形②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格就到图形③的位置。
六、应用题
18.如图是一个梯形的广场
①从A点走到对边CD,怎样走最近,在图上画出来.
②过A点作BC边的平行线.
③量出∠ADC的度数,并标在图中.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轴对称文字理解,而且考查学生平时观察事物的细心程度。
2.【答案】
B
【解析】【解答】选项A,正在工作的风扇叶片是旋转现象;
选项B,在笔直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整体是平移现象,车轮是旋转现象;
选项C,运行中的观光电梯是平移现象;
选项D,传输带上的物品是平移现象.故答案为:B.【分析】平移是物体或图形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运动,朝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和方向;
由一个图形改变为另一个图形,在改变过程中,原图形上所有的点都围绕一个固定的点按同一个方向,旋转同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改变叫做图形的旋转变换,简称旋转,据此判断.3.【答案】
D
【解析】【解答】从图①到图②是向下平移5格得到的,故选D。
【分析】从图中可知,都是平移的运动,向哪个方向平移比较好确定,稍难的就是看平移了几格,一定要找准一个点,以这个点为准去数格。
4.【答案】
C
【解析】【解答】A、正在工作的电扇叶片属于旋转现象;
B、行驶中的汽车属于平移现象;
C、扔出去的铅球既有平移现象又有旋转现象;
D、放飞的风筝属于平移现象;
【分析】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旋转是物体运动时,每一个点离同一个点(可以在物体外)的距离不变的运动,称为绕这个点的转动,这个点称为物体的转动中心.所以,它并不一定是绕某个轴的.
根据平移与旋转定义判断即可。
故选:C.
5.【答案】
A
【解析】【解答】解:图中的图形是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图案。
故答案为:A
【分析】一个图形依次向右平移4次,然后整体向下平移即可得到整个图形。
二、判断题
6.【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平移只是图形的位置变化了,图形的大小和形状都不变。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和方向,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平移是物体或图形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运动,朝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和方向,据此判断.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平行线间所有的高都相等,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平行线间的高就是平行线间的垂线段,平行线间有无数条相等的垂线段,因此平行线间所有的高都相等。
9.【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
是由
旋转得到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旋转和平移都是物体运动现象,都是沿某个方向作运动,运动中都没有改变本身的形状、大小与自身性质特征;区别:平移是物体或图形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运动,朝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旋转是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旋转了一定的角度,旋转改变了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三、填空题
10.【答案】平行;垂直
【解析】【解答】黑板上下两条边互相平行,上面的边和左边的边互相垂直.故答案为:平行;垂直.【分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有两种:相交或平行,两直线相交所组成的角为直角时,称它们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据此解答.11.【答案】
【解析】【解答】小三角形与对应的大三角形的边都是互相平行的,图中有3组平行线.故答案为:3
【分析】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由此根据平行的定义结合图中线段判断平行线的组数即可.12.【答案】平移
【解析】
13.【答案】直角
【解析】【解答】解:根据垂直的含义可知: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故答案为:直角.
【分析】根据垂直的含义:在同一平面内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进行解答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垂直的定义,熟练掌握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D;BCD
【解析】【解答】解:D通过平移可以重合;BCD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D;BCD【分析】平移后的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变,只是位置变化了;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四、解答题
15.【答案】解:
【解析】
16.【答案】解:互相垂直的线段夹角处画上直角符号,如图:
【解析】【分析】同一平面内,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根据垂直的定义找出互相垂直的线段即可.
五、综合题
17.【答案】
(1)①
(2)左;10
(3)上;5
【解析】【解答】(1)图形④向下平移5格后,就到图形①的位置。
(2)图形②要到图形①的位置,需要向左移动10格。
(3)图形②向上移动5格就到图形③的位置。
故答案为:(1)①(2)左,10。(3)上,5。
【分析】根据图形平移的方法,找出图形的一个对应的顶点,如抓住图形中最上面偏左的一个顶点进行观察,由此即可解答问题。
六、应用题
18.【答案】
解:根据分析、解答如下:
【解析】【分析】①根据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连线中,垂线段最短;由此过A点向CD作垂线,交BC于点D;②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BC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和已知直线BC重合的直角边和A点重合,过A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③用量角器的0刻度线对准所量角的一条边,用中心点对准顶点,看看另一条边在哪一刻度这个角就是几度.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利用三角板和直尺,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的画图能力;用到的知识点:角的度量的方法.
第三篇: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56---57
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章平行与相交第一个信息窗相交与平行的内容。由于学生对直线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可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交流、比较、分析等活动,初步感知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分类比较,初步感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正确判断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板、彩笔、长方形纸、小棒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看过《西游记》吗?
师:孙悟空有一件神奇的宝贝知道是什么吗? 生:(金箍棒)
师:它能变得很长很长。就好比我们数学上的什么?(一条直线)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
二、创设情境
师: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直线的有关知识。咱们就从身边的事进行研究,请同学们注意看屏幕:
(课件演示:两只铅笔一支滚落到地上,一支滚落到椅子上。)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
师:具体说一说,它们落到哪里?
师:这两只铅笔落到了不同的平面上,一支落到地面上,一支落到了椅子面上,如果椅子上的铅笔继续滚动会怎样? 生:(掉到地上了)
师:这样的话,这两支铅笔就都落到地面上了。我们可以说它们在同一平面内。
老师板书:同一平面内(一起说同一平面内)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当第二支铅笔掉下来之后,这两支铅笔在同一平面内可能会是什么样的位置呢?(停顿一会)师: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肯定有自己的想法,那么请同学们把你们的想法画下来。怎么画呢? 课件演示:
★咱们用两条直线(老师板书:两条直线)代替者两支铅笔,把你的猜想画到老师给你的白纸上。
★注意要用准备的黑色水彩笔把两条直线画得长一些,让别人也能看清楚。
★你想到几种情况就画几种情况,但是一张纸上只画一种情况。老师说明白了吗?开始吧!老师边巡视边指导。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师:好了,刚才老师看了一下同学们画的,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出现了许多种不同的画法,老师搜集了有代表性的几幅,还有老师画的,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粘贴)师:为了便于研究我们给编上号。你们说,我来写。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作品,你能否把这几组直线 根据位置关系分分类吗?
师:又有了想法,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分类
师:①谁来说你们组是怎么分类的?
是按什么分的?(交叉)
②对于他的这种分法,你们怎么看?(不合理,有没有更合理的分法。)③谁还有不同的分法? 生汇报:
师:按交叉和没有交叉分两类,都同意?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画的是两条直线,想一想,直线有什么特点? 生:直线可以无限延长。
师:根据这一特点,谁愿意帮助老师把这组直线延长?同学们请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通过一延长,这两条直线交叉到一起了。像这样的两条直线表面上看没有交叉,实际上是交叉的。现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把它放到哪一类呢?(交叉的一类)
师:好,同学们你再想一想,像这组直线延长„„延长„„再延长„„会不会也这样交叉呢? 师:为什么不会? 生:
师:你的意思是这两条直线的距离是一样的。
师:让我们用直尺来量一量,这部分距离是„„中间部分距离是„„
师:那么这两条直线延长再延长距离永远不变,所以不可能交叉。
四、归纳认识,平行相交。
师:通过我们验证调整把这6组直线分为交叉和不交叉,这样的两类,现在你同意吗?
师:像这样交叉的一类在数学上叫做相交。大家一起说相交(老师板书:相交)相交的这一点是交点。大家看它有没有交点?只是没画出来。
师:而这组不管怎么延长这两条直线永远都不会相交,我们就说互相平行。(老师板书:互相平行)师:同学们看这里,把我们刚才总结的小声告诉你的同位。(课件定义:在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师:好,同学们,我们一这组直线为例,这是直线a,这是直线b,哪一位同学说一说,说是谁的平行线?
师:刚才老师巡视时,发现咱们画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也是出现这两种情况:相交
互相平行(老师板书:位置关系 大括号)
师:好了,现在,你会判断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是相交关系,还是互相平行吗?
师:真的会,这么有信心,咱们一起来试一试。谁来读读题目要求。
第一组„„同意不同意? 第二组„„同意不同意? 第三组„„可是没有交点啊!下面的我们一起回答。
师:大家判断的既准确又迅速,看来没难倒大家。
老师指桌子上的这条线和黑板上面的这条线相交吗?(不相交)我们能说它们互相平行吗?(不能)为什么?(没有在同一平面内)
刚才我们研究的互相平行和相交都是同一平面内。所以我们判断它既不互相平行又不相交。
五、互相垂直
师:大家对于两条直线是相交还是互相平行已经明白了。现在同学们把目光聚焦到相交的几组直线。师:当两条直线相交时,会形成什么?
师:根据相交形成的角这一特点,能不能继续把相交的情况分分类吗?
师:马上就有同学有想法。说说你的分类标准。生:汇报(是不是直角)
师:是不是真的相交成直角,谁能想个办法,让大家心服口服。生:测量
四个都是直角
师:看来相交成四个角时,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它三个角都是直角。老师来标上直角符号。
师:继续延长也会形成几个角?老师只来量几个角就可以了。师:好了,同学们,相交的两条直线又分成没有相交成直角的和相交成直角的两类。
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我们就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老师板书:互相垂直)师:同学们接着看,谁来说一说什么是互相垂直?
课件演示: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师:大家看,这组直线,这是直线a,这是直线b,那谁说一说,谁是谁的垂线?
师:我们就可以说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同样: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
师:同学们,认真看,它们的交点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课件演示)大声叫出它的名字。师:谁来找一找它们的垂足在哪? 生:找垂足
师:(指着交点)这是垂足,只有互相垂直时交点才叫垂足,不是互相垂直只能叫交点。(老师板书:垂足)
师:还记得我们刚才做的练习吗?注意了老师要改变要求了。谁来读一读要求。(课件演示)
师:前面,我们已经判断了相交和互相平行,告诉老师你打算从相交中找,还是从互相平行中找?(课件演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研究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互相平行,还有相交。(老师圈起来)师:老师把它记下来。(老师板书课题)
师:并且我们还重点认识了相交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是什么?(老师圈起来)
六、应用练习
师:同学们,知道吗?在我们学习的平面图形中就有今天学习的知识。(课件)
师:我们已经对平行和相交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平行或垂直的现象。你能找出一些例子来吗?(学生在现场找出平行与相交的现象)
七、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的表现如何?
八、总结:平行相交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无处不在,下面大家一起来感受它们给我们的视觉带来的美。(课件)老师相信,你一定会用你的智慧来创造出更多的美好画卷。
学生补充:①直线的特点
②角的分类
③把学生分好组,④直尺、三角板我准备
⑤交流时说一说“互相”和“位置”
第四篇:三年级数学下册说教材
三年级数学下册说教材
邹伟基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我的说课将由三个方面展开,他们分别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一、说课标
1、课程目标
本册教材是小学第一学段的内容。我将从一下四个方面分别阐述: ①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可以进行简单的估算;
经历简单图形的抽象过程并了解他们,感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掌握简单的测量、作图技能;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②数学思考方面:
发展数感和空间观念;可以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归类;可以提出简单的猜想;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想法。
③解决问题方面:
可以发现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分析解决问题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和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④情感与态度方面:
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并获得成功体验,尝试克服困难;学会倾听,可以对别人提出自己的意见,知道要尊重客观事实。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其中,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可以对别人自己的意见,知道要尊重客观事实以及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忽略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注意。
2、内容标准
数学的学习内容,分成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四个方面。在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部分又分别包含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四个内容。空间与图形部分包含了:图形的初步认识,简单的测量,图形的变换,图形的位置四个内容。统计与概率包含了:分类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二、说教材
1、教材编写特点:
①注意培养学生使用多种算法,并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能力。
以教材中的乘法为例,人教版的教材是按照口算,估算,笔算的顺序教学的。从而实现,由口算推动估算,再由估算来带动笔算教学。而同年级的苏教版则没有安排估算内容。北师版则是把估算放在了笔算的后边,从而破坏了计算发展的过程。
②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册教材的第一单元就提供了天安门的图形素材。
③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
人教版的平均数教学是从简单的数据统计开始,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然后根据需要引入了平均数的教学。而苏教版和北师版的平均数教学都是季节进行平均数的教学。
④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教版在这个学期的最后,安排了一个单元就是解决问题。这是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中没有的。
⑤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会有一个单元数学广角,在本册的数学广角,教材就集中给学生介绍了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
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在这册教材中,我们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资源,包括第一段缘的天安门广场,后边的五岳,司南等等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以及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2、教材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是按照: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方法总结和练习应用的顺序来进行讲解的。而部分章节为了拓展学生知识还有你知道吗?这样的小版块。下面我以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出发来说明。
3、全册内容结构
在本册教材当中,空间与图形方面的主要内容有:位置与方向和面积;数与代数方面的主要内容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年月日和24小时计时法;统计与概率方面的主要内容有: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综合实践部分主要内容有: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年历制作。
其中,面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学内容的重点。
4、内容整合①本册教材知识整合在本册教材当中,日期和时间的推算、平均数的计算、正方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和面积单位的换算、两部乘法和两步除法的应用题是本册教材的难点。他们都对计算方法的选择和计算的速度以及准确性上有较高的要求。而本册刚刚学习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为以上难点提供了计算的方法。同时上述难点的突破也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②前后知识整合在本册教材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认识,长度单位、质量单位,认识时间、人民币、角,图形与变换,可能性,统计。在本册教材中他们将学习: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面积,统计。接下来在四年级我们将学习: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三位数,除数
是两位数的除法,四则运算,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性质、加减乘除法,简易方程,因数和倍数,百分数,角的度量,四边形,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统计。可见,学习过程是由易到难的。这几种表现在数域的一步一步扩大,整数位数的一次一次增多以及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的进一步扩大。
三、说建议
1、说教学建议
①要好好利用课本提供的综合实践活动,拒绝读死书,学死书;
②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探究过程,和小组合作过程;
③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河解决问题的能力 ;
④注意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由生长点出发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
⑤注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总结和提炼;
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帮助后进生,另一方面锻炼优等生的能力。
2、说评价建议
①注意评价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注意评价语言的准确性,切忌泛泛评价; ②提倡评价多元化,自评师评,小组评,家长评;
③进步大于成绩,提倡使用增量的方法评价每一个学生;
④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
⑤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
⑥评价应注意表扬与批评的平衡。
3、说课程开发建议
①运用生活资源,可以使用学生更为熟悉的情景作为引入
②注意捕捉意外的生活资源,作一个有心的教师
③利用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选修课资源,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知识拓展
④学以致用,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⑤注重对学生潜力资源的开发。
第五篇: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
四年级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集体备课
发言人:四年级薛翠玲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p56---57.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章平行与相交第一个信息窗第二个小红点标示的问题,主要学习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由于学生对直线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可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交流、比较、分析等活动,初步感知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分类比较,初步感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正确判断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2.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板、彩笔、A4纸等。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在帮助小明爸爸做设计的过程中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有关线的奥秘。
二、体验感悟
(1)学生动手操作,分组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A4纸,想象着把纸放大到无限大,出现了两条直线,想象这两条直线可能存在的位置关系。)
1.师:请同学们在纸上用彩笔画出这两条直线。
2.展示部分同学的作品,粘在黑板上。(贴好后,教师用彩笔编上号)3.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作品,你能否把这几组直线根据位置关系分分组呢?位置关系相同的放在一起。4.点名让学生到前面分组,并说出分组的理由。
生:有两种,第一组的直线交叉,第二组的直线都不交叉
5、交叉,数学上我们称为“相交”(板书),并且指出交叉的点叫“交点”。
6、对他们的分法其他组同学有什么不同看法吗?
生:指出一组,这一组直线应该是相交的,因为直线可以无限延长,延长后就相交了。(在纸上延长,直线相交了)
师:这个同学不仅善于思考,而且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咱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7、看来第一组的直线都是相交的,如果第二组的直线延长,会相交吗? 生:不会。
师:看大屏幕,老师也画出了这两组直线,我们来试试,仔细看。(课件演示:将两条直线延长。)怎么样? 生:不相交。
师:这两条直线不相交,我们称为互相平行。(板书)
是不是不相交就互相平行呢?请仔细看,屏幕上这条直线和黑板上这条直线,如果想象着把这两条直线延长,延长,再延长,能相交吗? 生:不能相交。师:平行吗? 生:不平行。
师:不相交也不平行,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一个在黑板上,一个在屏幕上。
师:你的意思就是说它们不在一个面上,也就是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对,今天我们只研究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板书: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我们以后再研究。师:谁能说一说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呢? 生1: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生2: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要一样的才能平行。大屏幕显示: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生3: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大屏幕显示平行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
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学生齐读。
师: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a和b谁是谁的平行线? 生:a是b的平行线,b是a的平行线。
师:说的真好,通过大家的探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生:两种,平行和相交。
师:板书:平行和相交。概括的真好,下面老师考考你,哪组直线相交,哪组直线互相平行?(课件出示练习)(2)小组合作,认识垂直和不垂直
师:看来大家已经认识了相交和平行,仔细观察这些相交的直线,能不能再分类呢? 生:能。
生:你能不能想一想,分一分。不着急,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小组交流)
师:你这样分的理由是什么? 生:这些直线都相交成了直角。师:你怎么知道它们相交成直角?
生:用三角板量一量。(学生用三角板验证)师:大家同意他这样分吗? 生:同意。
师:这个同学的眼睛真敏锐,观察的真仔细,希望其他同学也能拥有一双像他一样敏锐的眼睛。
师: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直角,是相交里的一种特殊的情况,我们把它叫做互相垂直。(板书:互相垂直)师:两条直线怎样时,互相垂直? 生:相交成直角。
师:太好了,抓住了垂直的关键,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课件出示互相垂直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师: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a和b谁是谁的垂线?
生:a是b的垂线,b是a的垂线。师:这个交点叫垂足。一起读一遍,记住它。师:看大屏幕,下面哪组直线互相垂直?为什么?(课件上用三角板验证)
师:给你两条直线,你如何一眼就判断它们互相垂直?(引出直角符号)
三、快乐分享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平行和相交有了清晰的认识,你能举几个教室中平行、相交、互相垂直的例子吗?(教师指名回答)
四、练习拓展
1、基本练习
找一找,下面每个图形中哪组线段互相平行,哪组线段互相垂直?
3、拓展练习
折一折,把手中的A4纸,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看看折痕存在的位置关系。
五、总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回答)
六、拓展与延伸
大屏幕播放生活中出现的平行和相交,让学生全体起立,指出图中的平行和相交。(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下课铃响了。)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很多的平行线与垂线,请大家走出教室去寻找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