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课堂纪律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周遵旭)
论课堂纪律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维新镇第二小学周遵旭
谈论课堂纪律与教学质量的关系似乎是多余的。这两者的关系也许人人皆知: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的保证,没有这个保证,就无法开展正常的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就肯定受到影响。应该说,这种认识是正确而无可挑剔的。过去是这样,现在也仍然是这样。问题在于,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认识、理解课堂纪律;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的今天,我们还能不能仍然沿袭着拘泥于我们已经习惯了的对课堂纪律的认识和理解去要求学生? 什么是良好的课堂纪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并不排斥对学生守纪的要求。对良好纪律的追求永远不能放弃,问题是必须在纪律理论和纪律实践上要有新的进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关心的话题。
一、树立教师威信
良好的课堂纪律来自学生对老师的敬与畏,而现在的学生对老师的畏越来越小,那么你就在敬上做文章,要想让学生对你产生敬,就要让学生看到你可敬的一面,比如你的能力、你的绝活儿、你的爱心等。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树立良好教风,用良好教风带动课堂纪律的养成。教学无小事,处处关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要用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影响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去带动学生;用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行动感染学生;用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技巧吸引学生,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二、管好纪律差的学生
一个班级,总有纪律差的学生,先从纪律最差的同学抓起,以点带面,可以促进全班纪律好转。学生不守纪律的原因很多。比如学习目的不明确,基础薄弱,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听不懂,自制力差等,都可能产生一时或长期的不守纪律。这些原因在学生身上也许几种并存,但必有一种在起主导作用。对待这些学生,不能嫌弃、疏远,而要尊重、亲近,用爱心与真情感化他们。我在课堂上经常更多的关注他们,会多给他们提问。有时候,我会搜集一些美文、名言警句、励志故事等让这部分同学朗读,既提高了学生朗读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课堂注意力,如果朗读得好,就给他们表扬,让他们有成就感。
三、以爱感化,以情动人。
教师如果一味硬朗,学生可能口服而心不服。还应该多关心学生,以爱感化学生,以情打动学生。平时上课善于察言观色,发现学生不认真听课,可先找学生了解情况。有时学生不认真听课,是由于某段时期思想出现问题或是情绪比较低落。如果学生真有问题,能解决的帮忙解决,不能的再向家长反映。就算明知学生没有问题的,也可找学生谈谈,让他知道老师很关心他、重视他。对于关心重视自己的老师,学生就算是不想听也会给面子。此外,还可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沟通多接触。和学生沟通最好是在教室里,办公室里的师生对话容易给学生造成压力。上完课不要马上离开,在教室里多呆一两分钟,就课堂内外的话题聊聊,这样使师生关系融洽,也有利于搞好课堂纪律。
四、善用眼神洞察学生
课堂纪律维持得好,学生就会认真听,相反,教室里不是交头接耳,就是做小动作。如果学生们闹哄哄,哪怕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对学生来说也不会有任何作用,没有听懂老师讲的教学内容,成绩怎么可能会好?成绩不好,教学质量又如何能提高?所以,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学质量的前提。我有一个习惯,每次进教室上课之前,总要扫视一下班级学生的纪律,发现学生坐端正了,我才开始讲课。途中,如有个别学生不守纪律,没认真听,我准会停下讲课,用眼神注视着他,直到他发现并自觉坐好了,我才接着又往下讲。
另外,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应扎实,讲课精彩,形式多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铁先得自身硬。这样,学生才会从心底里佩服你,那么他们就愿意听你的指挥了,课堂纪律自然就好了。
总之,抓好课堂纪律是一场持久战。我想,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各方面一起努力,就能让学生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从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篇:论教师工作态度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论教师工作态度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各位领导、评委、各位教师大家好:
劳大家费神,先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为什么有些教师,每年领奖台上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笑容总是那么灿烂。而有些教师却总是在下面鼓掌,投去羡慕的目光?为什么有些教师,不论身处何种环境,也不管接的怎样的班级,总是能成绩骄人?为什么有些教师能够坦然面对困难和压力,并变被动为主动,变失败为成功。而有些则推三阻四,选择逃避?这到底为什么?深思一下,追根索源,我想无非就是一个工作态度的问题。今天,我的论述题目是:论教师工作态度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态度是人对某种现象或事物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是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有机统一,而质量则是这三种心理倾向的外在表现。可以肯定地说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态度是处事之源,好的工作态度是好的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而教学质量的好坏则是衡量一个教师工作态度的主要依据,有好的工作态度就会有好的教学质量。反之,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就一定不会有一个好的教学质量。既便偶尔有那么一次半次,那也不不可靠的,不能持续发展的。时下,各行各业时新这样一句话:“态度决定质量”。甚至有些单位将此作为言训,悬于正墙临门。由此可见,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质量的差异乃至事业的成败。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你的工作就是你生命的投影,它的美与丑,可爱与可憎全操纵于你之手。一个天性乐观,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无论他眼下从事任何工作,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种神圣的天职,并怀着深切的兴趣。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不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会像希尔顿将军一样,哪怕是洗一辈子马桶,也要做个洗马桶的最优秀的人!假若你对工作是被动而非主动的,假若你对工作感到厌恶,假若你对于工作没有热诚和爱好之心,不能使工作成为一种喜爱,而只觉得其为一种苦役,那在你的整个教学生涯将会泡在苦海中,累在心头上,又何谈“自我肯定”,又何谈教学质量。那你只能看着别人上台领奖而你坐在下面鼓掌,心里还要犯嘀咕——是否受罚。更可怕的是,如果长此以往,最终会毁了自己而误了学生。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态度是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可以使人积极学习,乐观向上,成为一种有能力的人,也可以让人萎靡不振,怨天忧人,最终一无所获,由此可见,“态度决定质量”这是一个不可泯灭的真理。态度决定能力教师的能力是教师进行日常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决定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然而人的能力强弱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不断的学习、实践,解决问题中逐渐形成的,想学习,会学习,并将自己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敢于面对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去摸索、去思考,你的能力就强;反之,能力就弱,而决定能力强弱的关键,就是态度。
我校的冀远教师本着谦虚好学、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教学能力逐步增强,教学质量稳中求升。记得听冀远老师的第一堂课时,作为语文教师的他,竟然不敢读生字,整堂课,叫几个学生起来领读。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没有老师的范读和领读真是不可思议。结果造成课堂上漏洞百出,课后语文组的几位教师没有给他面子,而这位教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谦虚地问这问那:“我感觉这儿处理不行,应该怎样处理好?这个音到底怎么发?”并且把其他老师所说的详细做了记录。后来讲课时,冀远老师提前就在处理教材、知识环节、课堂设计等多方面向其他老师虚心请教,并主动请他们听课,多做指导。课堂上有明显的进步:敢读了,思路清了,重、难点突出了,注重了学生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但也暴露一些问题,如:课堂调控,评价以及巩固练习等,只要存在问题,他就不放过。接下来,他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申请到其他班里听课请教,等感觉好一些时候,再次主动请缨第三次做课。就是凭这种敢于钻研、虚心好学的态度,他成功地掌握了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能,教学能力
一改以往的不知所措而变得得心应手,在本次统考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态度就是方法也许有些老师会问,我的态度很好,每天按时上下班,甚至加班加点辅导学生,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地上好每一节课,但成绩就是不如人家。说实话,这个问题很复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在写这个命题,我和我们学校几位老师讨论过,大家一致认为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但我认为还是工作态度的问题,首先你有没有想过成绩差的原因,愿不愿意去寻找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你查过资料吗?你潜心研究过吗?就算这一切你都做过,可是你是否做到了“精细“,是否抓到了点子上,是否将别人的一些好的教学方法,能够结合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纳为己有,形成一套系统教学程序并将之不折不扣地执行。我校语文教师马虹鹃,工作认真负责,每次教研活动时,她总能扣中要害,有理有据,阐明自己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当我赞她讲得好时,她顺手拿出一本工作札记,是绿塑料皮,中间是白色塑料夹层的,足有五、六厘米厚,翻开一看,里面收集着她近几年的心得、体会、反思、案例、学生试卷,优秀学生范文、复习资料,各种题型积累、甚至毕业照、学生成绩单等等,有打印的、手抄的、剪贴的,多种多样,五花八门,这就是方法,你能说它不是一种态度吗?她的教学质量也就不言而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与人交流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时,曾非常精辟地讲过这样几句话:“抓习惯就是抓质量,抓细节就是抓质量,抓读书就是抓质量,抓差生就是抓质量,起决定困素的就是一个„抓‟字,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抓‟,会不会„抓‟,这是一个态度问题。”王老师抓学生可谓出了名,有这样几个现象可供大家思考:
1、说到做到,学生今天能完成任务,决不留到明天,给学生的承诺坚决兑现,消除学生侥幸的心理,养成一种认真严谨的习惯。
2、研究教材全面,注重细节,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小到标点、标调,大到作文的结构,阅读的方法,一应俱全,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程序和资料。
3、每周三篇作文,雷打不动,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模仿,写真话,每篇作文的批阅都非常认真,圈圈划划,斑斑可见。
4、善用激励性语言,鼓舞士气,对待差生,一追到底,不怕麻烦,从根补起,稍有松懈,严厉批评,发现亮点,大肆鼓励。这是方法,也是一种态度,好的态度决定你去寻找好的教学方法,有了好的教学方法,就有好的教学质量。
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五种态度,积极进取的态度,科学严谨的态度,勤奋务实的态度,理性合作的态度,认真自省的态度,具备这些态度也就塑造了一种品格,一种工作习惯。利通一小校长白忠明在与人交流治学经验时,曾经说过:我不敢说我学校的老师哪一个都是好样的,每个人的知识有多有少,能力有高有低,但我们向你保证,我学校的每一个老师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热爱本职的工作态度。我想,不论他能力高还是低,知识多还是少,只要具备了这种工作态度,他就一定能把工作干好。王建萍老师本着乐于奉献,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最差的班级,在她手中,不出一年,照拿第一。余凤琴老师本着科学严谨,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教学排名,从未不下过前三,讲课竞赛,从未空手而归;冀远老师,随着工作环境的改变,一反常态,本着谦虚好学、刻苦的工作态度,教学质量稳中求升,业绩骄人;王海宝主任本着实事求是,潜心探索的工作态度,带领我校全体教师以教研促质量,解决了教师教学中实实在在的问题,他本人的教学成绩也从未下过前三名。这只是我身边的,我能亲眼看到的,诸如此类事例,举不胜举,无不显示出一个浅道理,态度决定质量。总而言之,工作是人安身立命,实现自我价值之所在,有的人工作,做事情时常是抱着敷衍塞事,应付了事,得过且过的态度,只求过各去,不求过得硬,甚至丢三落四,漏洞百出。追根源,欲究其责时,总是轻描淡写,漫不经心,归罪与“没心思”,历来不知,心思有无来自态度正否?态度正,方能敬业,自觉把岗位职责,份内之事铭记于心,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及早谋划,未雨绸缪;态度正,方能尽职,一心扑在工作上,有没有人看到都一样,做到不困事大而非为,不困事小而不为,不困事多而妄为,不因事杂而错为,态度正,方能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奋力拼搏。态度正,不会的可以会,不懂可以弄懂,不容易出现的错误能被发现,可能
出现的事故可以避免,态度正,方能从内心焕发出一种动力,自觉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今天,各位同仁利用休假日聚在这儿,无非是想寻找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我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是体现自我价值也好,是安抚良知也好;不管是你的教学能力高还是低,也不管你以前的教学质量怎么样,从现在开始,只要有一个好的工作态度,并将之付之行动,又何谈没有骄人的教学质量!态度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敬业奉献的精神,只要我们在座的每位都是有了这种精神,何愁我们的质量不高,教育不兴。各位老师还刻这样一首歌吗?“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这是对老师的讴歌,对教师工作态度的一种最真空的写照,可能大家定说,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学生要减负,老师更要减压,这样回家批阅作业的老师还有吗?我会以毫不地告诉大家,不但有,而且还很多。我校的王建萍老师就是一个例子,她的教学成绩在全中心学校是有目共睹的,她所带的六年级一共40人,一直坚持开放性家庭作业的设计,每一个学生的作业她都亲自批阅,而且是细细地批阅,这要花费多少时间和心血啊,白天时间不够,她就晚上拿回家在家里批阅,而且经常。她完全可以在学生交上来后只简单一个“阅”字,也可安排其他学生检查,但是她没有,没有。这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工作的态度的精神,是一种对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对工作呕心沥血的精神,这样的教师,这样的精神,她的教学质量焉能不高?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与人交流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时,曾非常精辟地讲过这样几句话:“抓习惯就是抓质量,抓细节就是抓质量,抓读书就是抓质量,抓差生就是抓质量,起决定困素的就是一个„抓‟字,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抓‟,会不会„抓‟,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是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学,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则是衡量教学实效性的主要根据,有了好的教学态度,才能保障好的教学质量,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课前进行充分而细致的准备,认真钻研教材,吃透课标,渗透理念,注重细节,摸清学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论心中有多重的心事面带微笑,精神拌擞地进入课堂,课堂中落落大方,亲切自然,倾其所能,讲求效率,评价得体,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学生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力尽汗于需给予的,课后辅导,认真细致,作业批阅,及时准确,不放过每一个差生,不放过每处失误,这一切的一切正是提醒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五种态度,积极进取的态度,科学严谨的态度,勤奋务实的态度,理性合作的态度,认真自省的态度,具备这些态度也就塑造了一种品德,一种工作习惯,教学质量的提高定会水到渠成,势不可挡。利通一小校长白忠明在与人交流治学经验时,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流的,那是困为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是一流的,就他们每个人身上所折射出来的,那种乐于奉献,认真负责的工作的班级,在她手中,不出一年,既拿第一。余凤琴老师本着科学严谨,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教学排名,从来不下前三,讲课竞赛,从未空手而归;冀远老师,随着工作环境的改变,一反常态,本着谦虚好学、刻苦的工作态度,教学质量稳中求升,业绩骄人;王海宝主任本着认真负责,潜心探索的工作态度,带领我校全体教师一举两次打破中心小学教学质量不可超越的神话,他本人的教学成绩也从未下过前三名,这只是我身边的,我能亲眼看到的,诸如此类事例,举不胜举,无不显示出一个浅道理,态度决定质量。就工作而言,有些时候,态度又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给大家讲个故事,不知大家可否记得,去年市教育局带了各中心学校二百全体教师,在镇礼堂举办的那次课题研讨会,可谓是盛况空前,赞誉不绝,可就在这鲜花与鼓声的背后,也生生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我承担的那节语文研讨课,在市教研教培中心的三位领导前来审查试讲时,“讲砸了,而且砸得无几乎无可收拾”。引用任菊莲主任的一句话:“我从没听过这么糟糕的一节课,简直是得了癌症,无可救药。”我呀,当着十几个人的面,这样的评价搁谁受得了,我是又气愤又羞愧,可是当他们问我还讲不讲,我就一个字“讲!”后来在我校教研组长的共同努力下,经过细致而充分的准备,我一天一夜没合眼,硬是在当天的研讨会上,结结实实的事出了下
个圆满的句号,同样引用任主任一句话:“真没想到,讲得不错。”讲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呢?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在工作中受到打击,这很正常,关键是看你如何去面对,自己精心准备……今天,各位同仁利用休假日聚在这儿,无非想寻找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我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论从啊个角度出发,是体现自我价值也也,是发现良知也好;不管你的教学能力高与低,也不管你以前的教学质量怎样,从现在开始,只要有一个端正的工作态度,并将付之于行动,又何谈没有骄人的质量。态度就可以说明一切,转念想一想,我们中心小学的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总而言之,工作是人安身立命,实现自我价值之所在,有的人工作,做事情时常是抱着敷衍塞事,应付了事,得过且过的态度,只求过各去,不求过得硬,甚至丢三落四,漏洞百出。追根源,欲究其责时,总是轻描淡写,漫不经心,归罪与“没心思”,历来不知,心思有无来自态度正否?态度正方能敬业,自觉把岗位职责,份内之事铭记于心,该做什么,怎么去做,态度正方能尽职,一心扑在工作上,有没有人看到都一样,做到不困事大而非为,不困事小而不为,不困事多而妄为,不因事杂而错为,态度正,方能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奋力拼搏。态度正,不会的可以会,不懂可以弄懂,不容易出现的错误能被发现,可能出现的事故可以避免,态度小,方能从内心焕发出一种动力,自觉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群娃娃在作画,面对幅范画,有的学生先是仔细,分析画风,色的搭配、思想内涵,将此默记于心,然后一气呵成,融汇贯穿,浑然而成,而有的学生则照葫芦画瓢,一味地模仿,同样是四十分钟,那效果能一样吗?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中,你认真完成每一项训练,不管多苦多累,在所不惜。日常工作中多看、多问、多想、多练、多记录,并关于总结、实践,日积月累,能力逐渐增强。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具备一种学习态度,人无完人,但各有所长,集多人所长于一身,何乐而不为。某位老师课讲得好,为什么?多思、抓机会、挤时间,要他讲课、评课时或私下交流时多问、多记录,回去后写总结、写反思,将一些好的方法在课堂中去完成,长此以往,又何愁你的课堂不精彩;反之,抱一种应付的心态去听课,听课时,心不在焉,评课时东张西望,三言两语,到任何时候,能力都不会提高。
第三篇: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关系
浅谈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摘要】本文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获取、控制和激励、培训与开发、整合等各项基本功能的实现都受到企业文化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同时这些功能的实现又反作用于企业文化的形成、维持及发展。在企业文化变革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促进新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两者必须有效结合,才能实现企业成功。
【关键词】企业 人力资源 文化建设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德国投降后,设于柏林的英特来公司的厂房被炸得只剩下残垣颓壁,一片荒凉,战后余生的公司总经理走到一片瓦砾前,精神绝望,眼噙泪水,工厂毁了,人没有了,一切都完了。可是奇迹出现了,连续几天,公司职员陆续来到工厂废址前,凡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几乎全部来了。他们围着总经理说:“我们人回来了,一切东西也会回来的,我们开始干吧!”不到五年,英特来公司便恢复到战前水平,十年后便成了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从这个例子说明,企业文化从某个角度而言是最重要的,高于一切的,人有所思才有所动,企业同样是先有文化理念后有行为,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冲击下,一个好的企业必须对自己的文化有明确的定位,正如美国《幸福》杂志所评价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作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
1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中,要使企业顺应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并得以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因此,人力资源怎样活用企业文化,开发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内在的精神实质变成显化的大家认可的意识,提升员工绩效,特别是提升团队绩效,从而创造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当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作为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综合体,企业文化产生于企业自身,同时会对企业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尤其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人力资源学者E·麦克纳和N·比奇指出:“人力资源的真正关注点就是组织文化,以及它的变革和管理。文化与组织战略、结构紧密相连,并对员工招聘、选拔、评估、培训及奖励等均有影响。”这个观点接触到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关系的实质内容。因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最终目的,不但是为人性发展寻求一条科学途径,也要使群体组织的力量得到最大化发挥,取得优异的组织效益。那么,就必须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目标,在个人与组织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能够担负这一任务的就是企业文化。同时人力资源政策本身也决定企业文化的性质和强度。
1.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即包括企业内部大家共同认可的企业观念,也包括企业外在的,看得见的行为表现。一切有形的物品、设施、办公环境、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等等都是企业文化所拥有的内涵。
企业文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包括观念层、制度层、物质层。
观念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主体,也叫企业的价值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主要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组织文化中有无观念层是衡量该组织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的标志和标准。制度是指企业的行为规范,它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维持组织活动的正常秩序。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看得见的部分,分为企业内员工的行为表现,包括言谈举止、待人处事、接待客户等等;还有就是企业内有形的东西,包括物品、设施,如办公室设计就是很典型能反映企业文化的,走进一家公司,先看大堂是什么摆设,给人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和感觉;还有办公室内部,办公室位置怎样设计,员工的座位怎样安排,员工走路的空间,座位的大小,办公室用品等等都能反映一个企业内在的价值观,员工本身也是反映企业精神风貌的窗口。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企业的创立和不断积累,每一家企业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等等,这就是特定企业独特的企业内涵。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文化,任何企业都有企业文化,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强弱不一样,内在的精神力量的强弱也不一样。若有几十年历史的企业,品牌理念就会非常明显,深入人心,问任何一个员工,都知道企业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员工应该怎样工作,这种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就非常强,精神内涵也非常强。
1.2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1.企业自身的需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概念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尤其对现阶段处于由人治向法治转换过程中的国有企业,健康的企业文化将能削弱甚至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从企业制度建设的角度讲,没有完美的管理制度,制度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导致的后果大小完全取决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不稳定因素。
2.人才竞争的需要
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3.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是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二是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职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相互交流和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四是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对职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五是塑造形象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1.3企业文化的体系构成
企业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也有丰富的表现形式。(一)企业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从外延看,企业文化包含有四个层次。
1.由企业各类物质设施和企业产品等等构成的物质文化。如厂区环境、生产生活建筑,生产技术装备,产品规格、质量、标识等等。这些物质性的东西既表现着企业现实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生产经营状态,展示着企业的形象,也表现了企业员工对工作、对生活的情怀态度,表现了企业人的精神层次和追求。2.由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生活学习等活动中产生的行为文化,包括了企业在组织协调、工作状态、接人待物、文娱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反映。一个注重诚信、关爱员工、纪律严明、雷厉风行、人际关系融洽自然的企业和一个唯利是图、队伍涣散、纪律松驰的企业,给人的文化冲击力是截然不同的。
3.由企业各方面规章制度构成的制度文化。企业制度是企业所制定的,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企业制度是人与物、人与人、理念与行为、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中介与结合,是企业经营管理意志和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具有强制的约束力。制度在企业文化特别是员工行为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处于良性的稳定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4.企业的精神文化,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逐渐形成和趋于定型的精神成果,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等等内容。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升华,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图 1 1.4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其价值
如影随形,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产生而产生的。从企业管理历史来看,实行不同管理模式的企业都有其相应的企业文化体系。奉行“泰罗制”的企业,有它“胡萝卜加大棒”的文化体系;实行行为科学管理模式的企业,有它“人性激励”的文化体系。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从企业产生的第一天起,企业文化就存在于、作用于其中。
从动机上看,资本的原始冲动就是追逐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是为了增殖,谁会进行投资?但主观动机是一回事,客观效果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仅仅以资金、成本、营销等等技术性操作来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事倍而功半,甚至南辕北辙。大家都承认在企业的资源系统中最宝贵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资金、技术、信息、时间等等都要靠人操作支配。但是,并非什么人都宝贵。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忠心耿耿、勇于负责、积极主动、奋发进取、富于创薪精神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才是最宝贵的。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员工呢?实践证明,金钱可以换来一时一事的积极,但换不来永久的忠诚;金钱可以换来服从和逢迎,但换不来积极主动。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优秀员工,需要理念灌输,需要制度塑造,需要环境熏陶、习惯养成,这就是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滋养。企业发展尤其是长远的稳定的持续发展,需要资金、设备、技术,需要机遇机巧,需要监督控制,组织协调,但这一切需要有一个环境平台;企业要成长为顶风抗雨、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百年长青大树,必须植根于丰厚肥沃的土壤。这个环境平台,这个土壤,就凸显出企业文化的价值。
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管人来管事务,通过提升人来提升技术,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创建优秀的员工队伍来创建优秀的企业,实现企业效能的放大。企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全面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图—2)
近半个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着成功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文化又为人力资源创造了良好的开发环境。人是管理的资源,这种资源是通过文化的积淀、显现、发挥、开发的,因此在突出企业文化背景下谈人力资源,更具有人文资源的特征,它更加突显人的资源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因而往往体现为人的潜能,具有很强的再生性,是最丰富,最重要的资源。
2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息息相关
目前,我国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往往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企业提拔管理者的原则是那些有能力的人被提拔到管理岗位上,是为了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好地辐射企业文化精神,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智力资源和主观能动性
2.1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分成两个层次的职能,一个是基础层次的职能,一个是深层次的职能。基础层次的职能也叫员工优化,包括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的信息系统等,它的中心目的就是围绕整个职能的目标让企业拥有最优秀的员工,让员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层次职能叫组织优化,包括组织的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管理层领导风格与技能等等。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都是在基础层面展开的,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价值观已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更大发展的前提,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工作必须向深层次职能展开。
2.2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企业文化的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1)招聘工作。从招聘阶段开始,人力资源管理者就要以企业文化为指导,向应聘者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企业的文化、风格、工作作风、基本价值观念,让应聘者充分认识企业的文化,从而感受到未来的工作环境。
(2)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部门的另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培训。它包括新员工在进入企业的技能培训和环境培训,帮助新员工了解和理解企业文化,增强核心价值观认同,使新员工的思想能够渗透到企业文化中去。它也包括对于新老员工定期组织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或研讨会,以不断深化对新的企业价值观的理解。积极加入到企业文化的变革中。人员的培训是保证企业文化变革的关键。在企业培训阶段,首先应对新员工加强企业文化知识的培训,使新员工对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新员工对企业存在的问题会有强烈的感受和印象,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认真听取新员工的意见,找出合理因素加以吸收,这样不仅会使新员工加快对已有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而且更主要的是给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保持企业具有不断变革的动力。
(3)业绩考评。在员工业绩考评上,应将企业价值观念、风格等企业文化的内容作为多元考核指标的一部分,其中对企业文化的解释要通过各种行为规范来进行,通过鼓励或反对某种行为,达到诠释企业文化的目的。
(4)薪酬系统。公司应真正建立起符合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原则的薪酬系统。薪酬系统表达并加强了构成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和规范,对薪酬系统设计的仔细斟酌能够成功地修正企业文化,薪酬系统实际上可以成为被管理者用来向组织成员传达态度和行为的有力机制。如果企业文化能够通过绩效标准的清楚传递和薪酬系统的运用来进行变革,这样可以形成理想的企业文化。而且在企业中,良好的文化做铺垫让工作表现好、对公司贡献大的员工受到明确的奖励和赏识,人力资源政策的调整都可以有效地强化企业文化。通过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的有效性可以保证企业文化的成功变革,而企业文化的成功变革又会促使人力资源管理保持长期持久的优势,为企业招聘和培养优秀的人才。
2.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导向作用
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念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3.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企业的竞争焦点将不限于资本数量与技术水平,其更高层次的竞争是人才竞争和企业文化竞争,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创造者,企业文化则是影响人力资源作用的一个环境。现代企业积极创建一种良好的公平的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会培养和留住优秀的人才,而人才价值的发挥会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更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
2.3人力资源倡导企业文化
若把企业文化看成企业的大系统,人力资源就是系统的建设者、捍卫者和辅导设计者。人力资源的组织优化管理,直接导致企业文化的深入开发,导致企业文化的优化变革。
1.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的建立者。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这就要求人力资源要围绕企业文化,围绕核心价值观开始工作,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共同探讨企业文化,然后再在各个层面征求意见,取得对原有文化糟粕和优势的认知,最后采取扬弃的办法,保留原有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并广泛进行宣扬,让全体员工都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怎么产生的,洞察把握企业已经形成的价值理念,提炼简化成文,使隐含的企业文化形成质的飞跃。
2.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捍卫者。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业领导层应做一个有效沟通,确认企业文化是不是把握到位,把握准确。在形成了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同时,高层领导者应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楷模,同人力资源部门一起用企业文化激励和约束员工,将企业文化导入工作中,也就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使自己的工作与文化相结合。
3.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辅导设计者。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应有意识地用比较先进的理念来更新优化现有理念,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价值观实践管理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改变及企业对于环境认知的变化,又会逐渐形成企业新的思想和理念。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随时深入企业内部,提炼新的理念,对原有价值观体系进行调整或者就原有价值观具体内涵进行更好的阐释,从而对整个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提出新的要求,确保企业始终能在市场中保持正确的航向。
2.4、企业文化指导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将反过来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用企业文化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最佳的组织架构有利于组织价值观的应用。一是总体的组织架构要适应企业的价值观,二是企业各个组成部分(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岗位)的具体职责和胜任素质要与价值观紧密结合。只有在价值观的作用下,企业才能把管理降到最少,把效果提高到最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用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人的最大效能,绩效评估可作为衡量用人结果的标准。企业文化对业绩也有很大的贡献。良好的企业文化具有使全体员工团结一致的凝聚作用,使员工产生“认同感”,积极参加企业的事务,为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还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结构,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从而提高企业业绩。
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需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调整员工的行为准则、价值观,使他们在特定条件下采取正确行动,促进组织绩效的改进。设计资源分配方案时,以定义人力资源为基础。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为定义人力资源分配确定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企业文化对人员分配反馈的方式、重视程度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员工的评估体系内,将企业价值观念的内容注入,营造一个坦诚和信任的企业文化氛围,并建立健全奖励制度,作到遵守企业文化的人受到奖励,不遵守企业文化的人受到惩罚,通过奖惩的办法,使企业文化根植于员工的头脑之中。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李燕萍.人力资源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秦海金.浅谈我国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J].市场研究,2004,(11).
[4].约翰•P•科特(John P.Kotter),詹姆斯•L•赫斯科特(James L.Heskett).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华夏出版社,1997
[5].特雷•E•迪尔,阿伦•A•肯尼迪.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第四篇:师德建设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
谈师德建设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知识经济占据主角的时代,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教育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于教师。无可厚非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与人格力量,教师的素质与人格力量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关键词:
师德建设,教师素质,人格魅力,学生,关系
一: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1.大学教师是高校教育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播者和高级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学术声誉的奠基者和传播者,更是优良学风,校风的建设者和示范者。而师德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改革的需要,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礼记》记载,“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寓德于教,为人师表,因此,师德建设应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建设,是内涵性和基础性的建设。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否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成材报国,能否爱护和支持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教育和引导学生做有德之才、有为之人,将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能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大批优秀人才,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2.师德建设是建设有特色、高品质的应用型综合本科院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有特色、高品质的本科院校就必须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一个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就难以形成刻苦工作、团结拼搏的精神面貌,就难以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因此,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促进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才能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水平,从而为建设有特色、高品质的应用型综合本科院校而下坚实基础。
3.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高学历和高职称,也表现在高尚的道德上。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逾越激烈,受不良思潮的影响,高校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的对教学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有的在学术上心力浮躁,急功近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有的精力投入不足,教学应付;有的在工作上斤斤计较,讨价还价,追求个人利益;还有的只顾业务,不关心政治。鉴于上述,要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必须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4.师德建设是新时期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教师既是高级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西方文化、价值观将随西方的影视、音像、书刊进入我国,这既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提供了方便,也必然会使教师的价值观念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有可能使教师在理想、信念和追求上产生动摇、困惑、彷徨,引起思想与行为上的失衡,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师德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师德良好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同样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教师为把学生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必定要用自身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以身作则,做人楷模,这对创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社会道德环境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可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启迪增强新时期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二: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
1.师生交往少,关系淡漠,当前,高校师生之间除课堂交往外,课后各自行色匆匆,碰面机会很少。感情沟通渠道明显变窄。当学生对教师业务素质不满意、就业前景迷惘及心理问题未能及时解决时,师生间就会出现心理上的代沟或情感期待上的落差,产生隔膜,师生交往出现“厌其师,背其道,毁其道”的现象。除了上课外,学生课后与老师的接触非常少;而上课时,教师与学生相隔一个讲台也似乎隔了一道鸿沟。他们仅仅是认识的人,而不是亲密的人,师生关系越来越趋向单一,学生只认识老师,而老师认识学生不知其名,蜕变为一种纯粹的工作关系。很多学生只是和自己院系的辅导员联系较为紧密,与代课老师除了课堂交流基本没有联系,更多的时候是见不到老师的身影。
2.师生关系疏离,学生的心理失落
对于师生关系的疏离,学生中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少管制甚至无管制是对学生自我的充分释放,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发展;有人却感到一种失落,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习惯了在老师的庇护下成长,离不开老师。从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来看,他们处于既成熟又不完全成熟时期,他们善于思考,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面对人生、社会的表象,一切都似乎容易理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如高中时期,加之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大多数学生不会轻易找教师交流;二是教师也存在再学习,充电、备课、开会、研讨,加之身担科研任务,时间和精力有限,常常无暇顾及与学生的交流。
3.教师上课形式单一,单项灌输多,和学生之间未建立信任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的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学生通过教师的影响获取知识,学到治学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在交往中获得学生的建议,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然而,老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却不尽如人意,多数教师仍然以讲授为主,课堂上仅仅是老师的讲解和学生机械地记笔记,造成大多数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更不能建立信任关系,使学生从心里产生抵触。
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无疑是高校发展中最棘手的问题,师生之间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工作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展开,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从而表现出来在教学中的是教师的素质和人格魅力,教师的素质和人格魅力无疑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素质的一面镜子,它是通过教师的言谈举止得得以体现的,并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喜欢哪个老师就喜欢上哪门课,不喜欢哪个老师那门课的成绩自然不会很高,就算成绩高也是自学或者找别的老师辅导,而不是因为那个老师教的好,因为如果不喜欢哪个老师,心里就会对他有条件反射的排斥,对他所说的话也总是嗤之以鼻,总觉得那个老师说的都是错的,非要和老师对着干,这样的心态又怎么能学好那门课呢?事实上,教师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并不是仅仅由他的教学水平这个因素来决定的,他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成的人格,才是他能否吸引学生的主要力量源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言必信,行必果,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来说是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知行统一,为学生树立榜样。
第五篇:浅谈情商与数学教学质量的关系
浅谈情商与数学教学质量的关系
何永贵
长期以来,人们对情感智商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系问题缺乏整体的认识,导致部分教师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归结为学生智商因素,而不从情感智商方面找原因。我认为,情感智商对于人的影响力极大,学习成绩的好坏,事业的成败,都有情感智商的原因。探究学生情感智商与学习的关系,将使大这豁然开朗,走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的困境,走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美好前景。
一、情感智商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众所周知,情感智商包括人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一切活动是在人意识的调控下实现的。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有意识的,肯定的态度,就会积极地主动关注、参与。因此,要提高小学数学质量,首先必须激发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即通常所说的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学生一旦树立了“我要学”的理念,就有了强大的内驱力。只要教师引导得法,教学双方就会协调行动,形成合力,共同托起教学质量提高的太阳。
人对数学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只能在生活、学习实践中产生,并获得发展。小学生思维活跃,随意性大,自觉性较差。教师要注重情感智商因素,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求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学生情感智商因素,激发学生兴趣,效果不错。如讲解分数时,将一根绳子对折剪断,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二分之一概念,再将一半对折剪断,再对折再剪断,让学生对分数的概念有了感性认识,在教师引导下,再上升到理性认识。如让学生用硬纸做圆柱模型,从模型的开合中有了圆柱体与长方体的关系的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圆柱体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根据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智商因素,既活跃了课堂,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教学虽与生活密切相关,但其抽象性与概括性往往使部分学生感到乏味,教师要注重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如讲三角形内角和章节时,笔者设计卫个学生考老师的游戏。课前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任意三角形,并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上课时,随意叫学生说出自制三角形两个内角度数,老师都能准确答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当学生急切地想探索其中奥秘,积极投入学习新知识之际。教师将定理:“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写在黑板上。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就是根据这一定理,迅速准确得出已知两内角度数时的第三个内角的度的。
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情感智商因素,留下让学生思索探究的空间,即通常所说,“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让学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以此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的兴趣,非常必要。如讲授圆面积后,让学生思考:半圆面积,圆积,圆积,扇形面积如何计算。这样,既引发学生探究和思考,又在成功后充分享受“跳一跳”摘下果子的愉悦,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进步与健康成长。
教学实践证明,关注情感智商,利用情感智商因素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大幅度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情感智商有助于发展和丰富学生对数学的良好情感,让学生走近数学,喜爱数学,学好数学。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发展和丰富学生对数学的良好情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和体验,充分利用情感智商因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智能,即由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乐观自信思想,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数学。要充分运用常识教育方法,不断激励学生进步,要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结合起来,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与每个人的亲密关系,培养热爱数学的美好情感。
利用教学时间开展有关数学的即兴演讲活动。一位学生在演讲中声情并茂地说道:“假如没有数学,科学研究将无法进行,人类的生产活动将无法开展,生命将失去精彩,生活将失去韵味,世界将一片暗淡。”通过这样的活动和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数学教育,让学生牢固树立了数学知识重要的思想,从思想上完成了由“要我学数学”到“我要学数学”的转化,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思想基础。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社会生活及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之美,如让学生称体重、量身高,从数据中体会健康之美。如让学生观察飞机、火车、汽车的运行,感受到速度之美。让学生对环绕速度(7.9km/s、第一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s、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km/s、第三宇宙速度),认识人类航天之美。从买东西,购衣物,看建筑,无时无地,数学之美无处不在,数学之美装点生活,数学之美激励人生,数学之美,创造辉煌。
三、情感智商有助于锻炼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锲而不舍地学习数学,从而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数学集判断、分析、推理、归纳、综合为一体,要学好数学,殊非易事。而学习的特性是日学日新,不像学技艺,可在不断重复中熟练,要学好数学,需要学生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智商因素,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自觉性、主动性、坚毅性和自制力。锲而不舍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在思考数学问题,就连病卧在床,也要思考,演算数学题,在数论领域刷新保持世界纪录,谱写一曲歌德猜想之歌。数学家华罗庚读大学时,每天凌晨4时起床学习,终成大器。霍金,三十多凌即躺在轮椅上,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研究数学,研究物理,成为数学与物理学泰斗。所有数学家的成功,都是讴心沥血,锲而不舍的结果,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情感智商因素,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确锻炼,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我在教学实践中,随时掌握学生心态,充分利用情感智商因素,启动赏识教育机制,注重学生锲而不舍学习精神的培养。结果,回报丰厚,学生数学成绩大面积大幅度提高,验证了“天道酬勤”的道理。综上所述,情感智商与智商、德商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学习、事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利用学生的情感智商因素,有助于激发学生求估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发展学生对数学的良好情感,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产生学好数学的强大内驱力;有利于锻炼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锲而不舍的学好数学。总而言之,怀感智商,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