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研究性学习与人文主义教育
历史研究性学习与人文主义教育
作者:王生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71更新时间:2004-1-10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人文主义是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综合构建起来的涵括人的价值、尊严、情趣、意志、道德、态度、人性等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准则,它“以现实完整人性为基础,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
新世纪课程改革,很明确地是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统一起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整合。但现在的历史教育却出现“见物不见人”的不良倾向,所以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提出,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历史根源:人文主义的提出始于“文艺复兴”,它倡导对“人”的价值的发现、肯定和赞美,反对封建神教统治下对“人性”的泯灭、扼杀,使人们开始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追求“人”的幸福、解放、自由和尊严。但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却产生了对人性和科学的异化,人们在陶醉于自然科学带来的成就时,却忽视了人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科学技术的重实证和功利性追求扭曲了人性,“人是机器”的观念又泯灭了人的个性,否定了人的情感和精神,尤其是20世纪以来,随着战争、核武器的威胁、环境的恶化、能源的枯竭、贫富的悬殊、人际关系的冷漠,面对着物质和精神文明失衡的加剧,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困惑和信仰冲突,它促使人们对现实进行新的理性思考,摆脱功利性目标的压力,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弘扬人文精神,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现实因素: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从外在于人本身发展的目的出发,片面强调分数、升学的价值,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学生成了教育和考试的“机器”,忽视了智力开发、个性张扬和对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同时,由于受教育行为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导致了文科教育和理科教育的畸形发展:一方面是人们重“理”轻“文”导致理科知识的过剩;另一方面是普遍的人文素养的匮乏,导致“清华大学某学生伤熊事件”等缺乏社会公德和积极健康的社会理想的现象的发生,令人触目惊心。北京四中张汉林老师曾撰文指出“人文主义教育不足,致使学生缺乏对人类生命应有的敬畏和对人类文明应有的尊重,„„战争应该受到谴责、和平理应珍惜、正义不可或缺等道理”。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过于强化历史教育的工具性特征和知识传授功能,导致历史知识的人文性严重地遮蔽,学生的道德水准下降。特别令人困惑的是,有的学生智力水平、学习成绩与道德品质出现“倒挂”的现象,心中是一片情感的荒漠。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标。恩格斯把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也就包括关于自然科、社会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研究等几个方面,而各个方面“应当在研究性课程学习中达到均衡与聚合”。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过多地侧重于如何培养学生成“才”的问题,忽视了成“人”的问题,侧重于对科学思想、方法和求实、创新、理性、怀疑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对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取向的培养,导致科学精神的有余而人文精神的匮乏。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构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和策略,应当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整合原则,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孕育人文主义精神
1.构建开放的学习和评价环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人格。
(1)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严重地压抑,无主动探究、讨论、申明自己立场和主张的权利,其结果必是“千人一面”,泯灭个性。如何改变呢?①教学目标,切忌单一,应该将知识、能力、态度统一起来,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情意目标。②教学环境,教师应创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力戒专制作风,视自己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伴奏者”而不是“主角”,让学生轻松、舒适、安全地学习。③教学方法,绝不能教师“一言堂”,要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打断教师的讲课进程;允许学生间互相讨论、提问、解答、纠正;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允许学生参与教学,建议教师调整教学步调、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作业。要改变传统的“千篇一律”式的作业,赋予作业以“个性化”特征。允许学生自定作业内容及完成计划,或是他们在课堂上学习不到位的内容,或是自己感兴趣、认为具有研究、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不是“居高临下”的批阅者,而是学生完成各自作业的合作者、资源提供者与参谋者。这种把留作业的权利“还”给学生的作法,是课堂上探究学习的延续,也是对学生个性价值的关注与高扬。同时在学生做作业时应建议、指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取一定的有关人文精神的素材来学习、扩充“感情”视野,并鼓励学生深入探究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借以培养其坚韧的意志品质。
(3)教学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严重偏颇:重历史知识,轻能力和“史观”;重分数,轻德行、修养、信念、人格;重结果轻过程;重整齐划一,轻因材施教和个性特征养成等等。研究性学习力主改变这些弊端:①评价方式。要多采用形成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量化评价、自我评价、阶段性评价、多次评价等标准和方式。②评价内容。在研究性学习中要把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结合起来,在评价其知识掌握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意志品质、内心体验、对人生意义及价值的判断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等方面,把科学因素与情意因素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应评价其在研究性学习中人文素养的获取与提升,内心情感世界的丰富与增强,不仅关注学生成“才”,更应关注学生成为健全的“人”。
2.优化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涵育人文精神的教育。
(1)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考虑指导学生选择那些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专题或活动项目。①立足历史学科本身,选取那些能够体现美好人生、激荡学生积极体验的内容。应指导学生重点选择那些文化史、思想史、风俗史、经济史等内容,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历史,陶冶情操,认识人类智慧力量的伟大,产生对人类文明的敬重感,体验生活的丰富与美好;选择抗争史,让学生“在人类的进步与人类的鲜血的鲜明对比中,深刻认识两者的关系,从而更加珍惜人类的鲜血和人类的进步”,使学生产生珍惜生命、不屈抗争的情怀和气节,产生对人类生命应有的敬畏感;选择典范的为真理、正义、自由、集体而献身的素材,渗透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树立集体观念和对社会、家庭、班集体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②立足历史学科,辐射相关学科,联系现实,选取那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素材,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朴素情感和责任意识。③立足历史学科,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研究性活动(活动项目设计)。结合历史学科知识特点,有计划地安排学生为某一活动设计方案。此法在调动学生研究性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同时,也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④立足历史学科,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学校、社区的人文资源环境,选取具有潜在教育意义的素材,确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应充分考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指导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内容时,应有意识地与校本课程开发中涉及学校、社区可利用的能培养学生情、意感的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研究中受到人文精神的滋育。
(2)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式。简单说来,必须注意这样几个环节:①查阅资料。②社会实践(调查、参观、访问等)。③小组合作、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确立平等、竞争、参与、进取的积极意识,宽容、尊重他人的态度,感受成果、资源共享的快乐和合作的愉悦,对于形成健全心理、人格和交往的社会适应性有重要意义。④专家、导师组的指导。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是放任不管,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自探为主,教师适时指导、参与的一种学习方式,从选题、制定计划、开题、研究过程到结题报告,都离不开专家、教师的参与、指导,教师在指导中应有意识地运用有效的人文主义教育的途径,渗透相应的人文教育素材,达到内化学生修养行为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情意水平。
(3)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对于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不应评价其研究成果的可行性、有效性,而应侧重评价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意识和地位的体现度、情感体验的达成度、终极人生价值的提升度等。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应注意的原则
(1)自然、内化性原则。“润物细无声”,力戒生硬地从外部灌输,不要过于牵强和形式化。研究性学习应是在遵循学生的道德认知、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逐渐渗透,通过学生内心“道德两难”式的冲突,内省、反思,把道德要求内化,自然、愉快地提升心灵世界的品味和层次,并付诸行动,取得显效的过程。
(2)综合性原则。应将人文精神的教育贯彻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寻找一切可教育的契机,适时地施以影响;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学生的研究性活动,并积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如社区、家庭、网络及社会各界人士等)。
(3)特定性原则。不同学生的精神需求是不同的,人文精神的特征及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因此,在指导学生选题、选材、研究方案的确定、目标考核等方面都应有所不同,因材施教,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不同层面的内容及要求,使每个同学经过研究性学习活动都在人文精神领域有所收获。
(4)有效反馈性原则。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意感达成度给以及时、正确、有效的反馈与评价,尤其要多使用正反馈,使学生受到激励、鼓舞,增强成就动机,有助于人文修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途径和手段包括:谈话、问卷、学生的阶段性研究报告、团队活动、主题班会,以及学生日常行为表现
等。
参考文献:
① 张汉林:《学生为什么要给希特勒翻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
② 梁仁华:《课程改革与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③ 徐赐成:《创新教育应涵育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④ 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5期。⑤ 王升:《论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5期。
⑥ 冯瑞新:《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5期。
第二篇:历史研究性学习
历史研究性学习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具有知识性、综合性、过去性、思维性等特点。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以往的历史学习,偏重于对历史知识和书本现成历史结论的记忆和理解,缺乏深层次的质疑,学生很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历史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历史知识和应用历史知识。
根据历史学科的功能与特点,开展历史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能力,应有自身的特色。
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特点
1、开放性内容:历史知识范围广泛,包括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国际关系、社会风俗等等,可以对具体内容进行研究,也可以对跨学科综合内容开展研究。
2、问题性。历史不仅仅是知识的陈述,更重要的是对史实的认识与阐释。史实需要不断丰富、鉴别,历史认识更是需要不断提高,这就为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3、社会性和实践性。历史的学习,不仅要了解过去,更要关注现实,以史为鉴,为现实社会服务。现实社会是过去的延续,存在着许多物化的历史遗迹、文物。透过这些遗迹和文物,可以深化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研究性课程“历史与旅游”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提出的。
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分享与合作;
4、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5、养成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
⑴搜集历史资料并撰写历史小论文。首先是要选定论文的题目,确定论文写作所涉及的范围。在学生对相关材料进行收集、整理、辨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并指导学习拟订论文写作提纲,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小论文的写作。一般来说,论文应包括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和意义、对课题的分析论证及得出的结论,并附有资料的出处或参考书目。
⑵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有些涉及近代现代史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活动进行研究。在组织调查活动之前,学生根据选定的研究性课题,拟订调查的主题和目的,选择调查的对象和范围,确定调查的方法和过程。通过实际调查、整理调查材料和数据,对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调查报告。
⑶编制研究书目索引,撰写读书报告。根据所有研究的课题,指导学生搜集研究资料,包括著作、文章、网址等,把所搜集到的资料编制成书目、论文索引、网址汇总,以供研究该课题的学生使用。学生选择阅读有关研究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制作资料卡片。将阅读所得资料汇总,撰写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应该包括对所读书籍的重要内容及其观点的介绍与分析,读后个人的体会和看法,并将阅读书籍的内容与自己研究课题的解决联系起来,做出评价。
⑷撰写历史人物评传。历史是由历史人物构成的。对历史的形式,可以通过阅读传记作品和搜集材料,然后以人物传略的形式,概要介绍历史人物生平事迹,并对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⑸围绕研究课题组织讨论,开展辩论。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不同人对历史有不同的理解。历史研究性学习可以使不同意见相互争鸣、沟通、交流。讨论可以模拟成人的讨论形式,如圆桌会议式的讨论、论坛的讨论、专家咨询式的讨论、论文答辩式的讨论等。
⑹创作历史剧本,编演小历史剧。在搜集史料的基础上,以尊重历史为出发点,创作历史剧本,使发生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重现。根据编写的历史剧本,排演历史剧并公演,可以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并且使更多的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氛围,体验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得到启示。
四、历史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流程
1、准备阶段
本阶段首先要求教师(指导者)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布置研究任务。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诱发探究动机。教师(指导者)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学生要积极探索,搜寻相关的资料,进入问题情境状态,在自我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归纳出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最基本的研究目标,并拟定初步的研究计划或方案。
2、实施阶段
本阶段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材料,加工整理研究资料,提出观点或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形成研究成果。
⑴确定研究课题
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开端,直接关系到学习能否顺利开展,确定课题一定要慎重。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历史学科中大家普遍关心、正在思考、有所争议、亟待解决的问题。选择题宜小不宜大,宜易不宜难,因为选择简单易行的研究课题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对于初次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高中生,太难了容易使学生望而生怯,挫伤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就要考虑课题的陈述。陈述课题时既可以采用叙述式,也可以采用问题式。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者要做到简洁明了,一目了然,使大家可以从课题的题目很清楚地了解到你研究的焦点和研究的方向。
⑵制定研究计划
确定研究课题后,紧接着就是制定研究计划。制定研究计划可以防止研究学习陷于无序状态,可以保障研究性学习按计划顺利进行。研究计划必须包括课题题目、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人员安排、预期成果形式等内容。研究计划越祥细越好。在具体实施研究计划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原定计划作必要的调整。
⑶收集整理资料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是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历史追寻的是真实,研究资料的客观真实性是前提。收集资料时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首先要分析研究课题,弄清课题所包括或涉及的学科范围;其次确定课题涉及的时间界限,是从古到今,还是某一历史时期。
②利用各种书目和有关工具书,获得研究课题的一般资料,了解该课题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影响作用于它的诸因素。
③利用检索工具进一步弄清楚该课题已经做过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有哪些
进展,提出了什么问题,论证的角度是什么,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等等。
④根据需要进行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历史研究文献资料固然重要,但局限于文献资料往往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实际,从现实生活中收集数据、素材。
收集到的资料要进行整理,整理历史研究资料就是对资料进行分类、校勘、注释和翻译的过程。经过整理的资料就可以在研究中使用了。
⑷提出观点或假设
在历史研究中提出观点或假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在大家所熟悉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发现历史文献的新功能;用新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用批判的观点看待历史上的争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观点和假设后,就要选择论据、论证观点或证明假设,选择的论据在质量上必须可靠、典型、具体和严密;在数量上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正面与反面、主证与参证的论据。
⑸形成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可以有多种形式,最通常的形式是论文。论文的正文一般由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正文前有题目,正文后有注释或参考文献,有的在题目后面正文前面还有内容提要。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级,学生要写好研究活动笔记,对研究情况和体验及时记载,这是以后进行研究成果总结的素材和评价的依据。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要通过交流、研讨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还要学会理解和宽容,与同学们分享成果。
3、总结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包括每一阶段的成果和最终成果。成果的表达方式可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以外,还可以通过开辩论会、研讨会、编制展板、撰写小报等方式加以表达,并将研究成果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及至更大范围发表。
此外,在实施历史研究性学习时,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想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也就是“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教师是实施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扮演着类似“导演”的角色,是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慎重 学习时的伙伴。教师指导学生探索、研究的各种方法,熟悉研究的基本过程,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时陷入泥潭,是学生顺利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证。
第三篇: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
巡礼近代青岛
青岛七中 2011级10班 胡名馨
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课题:巡礼近代青岛
探究人:胡名馨
研究方法及步骤:
1.查找资料,上网调查,取得信息。
2.对信息进行整编,整理出一篇报告。
内容摘要:
青岛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6000年以前这里已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近代来,青岛有了什么样的发展与变化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青岛,一起探寻一下。
研究方法:
调查法。
研究时间:
2012年8月11日 研究资料:
青岛城市历史的特点不仅体现为差异化的城市发展路径,更在于典型性的近现代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价值。一座建置仅百余年的城市得以跻身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是青岛历史令人瞩目之处。青岛近代的文化名人有康有为、梁实秋、老 舍、沈从文、闻一多等。1897年以来,青岛先后
遭到德、日、美三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历史发展可谓跌宕起伏、历经沧桑,城市性质既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色彩,又有封建半封建旧中国的印记;城市发展既有技术先进的工贸基础,又有独具风韵的城市文化;城市建设既有合理长远的规划引领,又有各具风情的多元化建筑——这就使青岛这座城市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城市风貌,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一座区域性的新兴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引发众多牵动全国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可谓屈指可数,而青岛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自从德国占领青岛以来,由青岛引发的全国性事件之多、对国内国际局势影响之深远,国内罕有可匹。“胶州湾事件”促发著名的“戊戌变法”运动;德占青岛和修筑胶济铁路导致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日本取代德国占据青岛,进而抛出意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引起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由此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更是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被有的学者视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界线。1922年,在全国人民力争下,青岛回归祖国,成为外国在华租借地中最早收回的一处租借地。1925年发生的青岛纱厂工人大罢工和“青岛惨案”,使青岛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和“五卅”运动的中心之一。抗战胜利后,青岛成为美军基地,爆发了反对美军驻扎青岛的斗争。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及
其所产生的重大社会影响,赋予青岛历史以丰富的内涵,也奠定了青岛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报告总结:
现在的青岛,是我国举办大型赛事和国际盛会最多的大都市之一,已成为世界性区域贸易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国际著名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003年,设立国家级青岛出口加工区。2004年设立国家级青岛保税物流园区。2006年,设立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2008年设立国家级青岛保税物流港区。2011年1月,国家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青岛作为其核心城市、龙头城。这些都离不开青岛人民的支持与努力。
期待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开展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历史。
2012年8月11日
第四篇:历史研究性学习总结
历史研究性学习总结
研究主题
探究大河文明与世界文明发展的关系,追寻四大文明古国的诞生与衰亡,为何只有中国屹立不倒,这恐怕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小组就以此为课题,展开讨论与研究,相信一定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的答案。
小组成员
组长:韩伟阳
组员:吴胜杰
小组课题
大河文明兴衰之谜
研究成果展示
研究论文,PPT演示文稿
历史论文
——论大河文明的兴衰
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文明古发源地有五个。《世界文明史》(美国威廉·麦克高希)称“古巴比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250年之间)、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600年)、古印度(公元前2500年)、古代中国(公元前2070年)、古希腊(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46年)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这是学术界认同最多的说法。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由于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在此就不多解释。
一、埃及文明的发生
自然环境和居民埃及位于东北非洲。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西接利比亚。从地理上看,埃及的东西两面均为沙漠,南边有几个大险滩,同外界交往甚难,只有通过东北端的西奈半岛与西亚来往较为方便。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
二、印度文明的发生
在距今五十万年以前,印度次大陆就已有了远古先民,他们同样是刀耕火种、渔猎采集,在此一代代地繁衍生息。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印度境内遍布了居民点,人们已开始从事农业,驯养家畜,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具。这一切,为一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诞生提供了沃土。
三、古巴比伦文明的诞生
中国文明传承不息
1.地理因素:东面是大海,西面是沙漠、戈壁,来自外界的侵略和干扰较小,在当时交通技术不发达的时候,空间相对封闭。2.人口因素: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所建立起的独特的、顽强的生育文化(“不
孝有三,无后为大”、“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祖宗祭祀”、“养儿防老”、“无子富不久、有子穷不长”、“传香火”、“百善孝为先”等)。致使中国的人口始终处于世界领先
3.精神因素:中国自古以来拥有着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精神力量。4.文化因素:中国人崇尚统一,和谐,所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上
并没有出现太长时间的分裂局面。
总结:中国为什么会文化始终接续没有断裂,这恐怕是史学界还会继续讨论下去的问题,本小组仅在这里给大家一份比较合理的答案。
——韩伟阳
第五篇:历史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历史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汪娟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进行了多次以历史活动课为出发点的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说明历史活动课的具体操作过程:
1.组织形式:个人学习(搜集资料)——小组合作学习(提出问题并准备论证材料)——全班活动(展示、交流成果)
2.学习途径:阅读有关书籍、音像报刊资料、访问因特网、参观关于辛亥革命的博物馆、考察地方史迹等。
3.学习步骤:
第一阶段:个人学习阶段,学生带着自己活动小组布置的任务,搜集和整理资料。教师进行提示、指导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在整的资料下注明出处,如书名、作者、出版社、网站及作者等。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辛亥革命这段历史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产生了一定的探究愿望,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查阅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第二阶段:小组合作学习阶段,小组长组织本活动小组成员进行资料筛选、提取、策划等分工合作工作,小组根据自己本组实际和优势进行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从自己的特长能力出发,自由选择各种活动形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学生对问题开始实质性的探究活动,产生了不同观点的碰撞,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他们的探索、求知精神。
第三阶段:全班活动阶段,各小组展示本小组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如资料汇编、历史文物仿制、历史剧编演、历史人物评析、历史幻灯片制作、历史小报编辑等。这些活动反映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自主选择与主动投入,着意于自我宣示聪明才智,焕发创造的光彩,体现了初中学生好动、好模仿、好表演等心理特点。学生从中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的研究和理解,培养群体合作精神,并提高讲演、表演等艺术水平。同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广东是中国近代史的发源地,激发同学们关心家乡,爱护家乡的高涨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