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主题教学设计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主題教學設計
解、討論作品的優 劣。
2-4-
5四、結束活動:
a.教師綜合柴山自然美景的特色。
b.學生都能產生愛惜柴山的情懷。
分
第二篇: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教学设计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學設計
設計者:林于琳、徐璧君、藍家蕙
一、基本能力: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
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
習與國際瞭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
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二、能力指標主題軸:「探索與表現」、「審美與理解」、「實踐與應用」。
三、統整模式:領域內統整。
四、主題:話說布袋戲。
五、子題:布袋乾坤、鑼鼓聲響看戲去、布袋戲DIY。
六、融入議題:家政教育、資訊教育。
七、教學對象:國小五、六年級。
八、教學節數:三節(120分鐘)。
九、課程設計理念:
布袋戲是台灣的傳統戲曲,透過布袋戲配樂的認識與學習,將音樂視覺與表演藝
術緊密結合與統整,讓學生體會到布袋戲這種傳統戲曲由傳統後場音樂到現代配樂的演變過程,更透過學習讓學生體會到文化藝術與生活密切結合的方式,使學生可以欣賞與接納不同文化的藝術表現方式。經由鄉土戲曲的欣賞與探索,感受到鄉土音樂的特質,再由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配以布袋戲偶的造型,引導學生發現角色類別、人物性格與配樂之間的關係。
十、分段能力指標:
○探索與表現
1-3-1 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2 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
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1-3-3 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1-3-4 透過集體創作方式,完成與他人合作的藝術作品。
1-3-5 結合科技,開發新的創作經驗與方向。
○審美與理解
2-3-6 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
要素。
2-3-8 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
價值。
2-3-9 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實踐與應用
3-3-11 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
融入議題:家政教育、資訊教育
3-3-1 欣賞多元文化中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的傳統與文化。
3-3-3 從事與欣賞美化生活的藝術造型活動。
5-3-1 能找到合適的網站資源、圖書館資源,會檔案傳輸檔案。
十一、教學目標:
1.認識布袋戲的階段性演變。2.認識基本的文武場樂器。
3.了解文武場做為戲劇後場的重要性。4.能學會操作布偶。
5.能與同學合力完成劇本。
6.能配合劇情的需要設計角色所適宜的台詞配音背景音樂及肢體動作。
基本能力
主題
教學 目標
時間
子題力 指 標
學 習 目 標
時間
教 學 資 源主要
教學 活動
評量
十二、教學資源:
●
教師:堂鼓、大鑼、小鑼、鈸等敲擊樂器、播放設備、電腦、單槍、教學CD、VCD、mp3、Power Point、教學錄影帶。學生:粉蠟筆、水彩用具、色紙、膠水、剪刀、收集「布袋戲」的圖片。
●
十三、教學流程: ● 活動一:
(1)操弄布袋戲偶引起動機。
(2)利用power point介紹布袋戲的由來與演進。
(3)介紹傳統布袋戲的角色—生旦淨丑雜、布袋戲的服裝、布袋戲的戲台。
(4)介紹現代電視布袋戲的角色、背景佈置、燈光效果。(5)比較傳統布袋戲偶與現代電視布袋戲偶的差異。
● 活動二:
(1)介紹文場樂器。(2)介紹武場樂器。
(3)了解文武場樂器的不同及其重要性。(4)介紹樂器敲法。(5)分組敲擊簡單節奏。
● 活動三:
(1)欣賞布袋戲教學,觀察如何操戲偶。(2)讓學生實地操弄戲偶。
(3)分組討論編排劇情、角色分配、背景配樂。(4)實際演出。
十四、教學評量:
1.是否能認識基本的文武場樂器?
2.是否能了解文武場做為戲劇後場的重要性? 3.學生能聽、說出不同時期的布袋戲音樂。
4.學生能自找喜歡或適合的音樂配合戲偶演出。5.觀察學生是否能操作戲偶與對白配合。6.觀察學生是否能夠與他人合作。
7.學生能否正確的以語言表達心得與感想。
十五、參考資源:
◎參考書目
1.傅建益著(民89),掌中乾坤:臺灣野台布袋戲現貌。台北市:商周編輯顧問。2.3.◎布袋戲教學相關網路資源
1.宜蘭縣文化中心:戲劇博物館.tw/taiwan_map/vr/ilan_c.HTM 2.雲林縣立文化中心布袋戲館slow.ccu.edu.tw/8802/farm4/star2.html
3.Se Den Society 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
17.亦宛然掌中劇團.tw/chuang002/chuang02.htm 20.布袋戲的特色content.edu.tw/senior/chinese/ks_rs/content/
taiwanese/local/doll/doll_2.htm
21.布袋戲的傳統與沿革content.edu.tw/senior/chinese/ks_rs/content/22.公共電視台-紀錄觀點viewpoint.pts.org.tw/arch/90.5.24.31.htm 23.台灣空中文化藝術學苑‧資料館
www.xiexiebang.com.tw/air-art/data/data.asp?sno=111&chapter_id=A24.122.掌中舞春秋--台灣布袋戲www.gio.gov.tw/live/122.htm 25.掌中乾坤布袋戲數位博物館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
摘 要 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出发,探讨了人文精神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当下中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出了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中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尽管自20世纪初期开始,语文教育界对这一学科本质的讨论一直是见仁见智,对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也有诸多的探讨与思索,但保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
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它是交际的工具,是感情与思想的传递者。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这样说过,“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数、理、化、天文、地理)和社会科学(文、史、哲、经)的表达、学习与交流都要用到这个工具,语文教学如果能够使学生都善于利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尽到了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发扬与培养中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一直是很多语文教育者关注的重点,通过听、说、读、写、背,让学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准确运用语言。相反,对于人文精神的教育相对更淡薄。实际上,人文性不仅是人文学科,甚至是科学学科一直追寻与探索的目标之一,因为所有学科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之一,必须肩负着培养与传承人文精神的责任。因而,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人文精神的挖掘与思索,让中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受到生命的厚重和律动。从长远来看,中学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与禁锢,从精神层面开拓与创新。
1人文精神的内涵
对于人文的解释有很多,辞海中解释道:“人文,旧指诗、书、礼、乐等,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活动与现象。”实际上,“人文精神”是外来词,发源于古希腊,在文艺复兴时期逐渐成熟并被不断丰富。人文精神是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它主要暗含着资产阶级的人性与人道论,但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人们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思考。一般来说,人文精神在理解和重视人类文化的基础上,追求自由和全面发展,追求真理和崇高的道德理想。人文精神提倡理解、关爱和帮助人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仰,因而,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20世纪以来,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不安,这直接影响着当代中学生的心智与发展,不少中学生主体意识淡薄、责任感缺失,从关注学生发展与现状的角度来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与弘扬人文精神极为重要。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精神教育方面的确显露无余。某中学语文教育者曾说:“当前语文教学的标准化评判制度和盲目追求分数的社会风气,把鲜活灵动的青少年变成了单调、刻板的平板人,没有思想,没能棱角。”功利性语文教学成了简单的工具教育,摒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追求,丢掉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学校教学中对“才”的重视和对“人”的漠视直接导致了学生感性的缺失,对情感的冷漠和疏远,进而导致人文素质低下、精神信仰贫乏。
实质上,在人文精神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层面:首先,通过课程教学,挖掘现代汉语中包含与传达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指导并帮助中学生了解历史文化与民族传统,学习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其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扼杀,多鼓励。培养中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家庭意识,塑造其健全的文化人格。
2人文精神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2.1在人性失落的背景下提高中学生人文素质
当前,人文素质低下甚至缺失在我国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因素,导致许多中学生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在面对身边的老师、同学、朋友甚至是家人时,都缺乏温情,对他人的付出无动于衷,漠视周围的一切。大量的中学生在家人的娇惯下,过分标榜自己,制动索取,不谈付出。人文素质的缺失在当前中学生身上的表现为:缺乏理想,丧失社会责任感,毫无孝心,好高骛远、缺乏实际的人生目标,思想情操庸俗化,被网络暴力同化严重。虽然各学校都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中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实质上任重而道远。当前,中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已然引起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也令他们十分痛心。要想解决人性缺失背景下,中学生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提高人文素质、传递正能量,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将责无旁贷。
实质上,中学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表达情感、充分肯定人性的价值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例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对主人公在困境中的恐惧、彷徨、挣扎和坚持的分析,让学生理解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以及生命的韧性和顽强。这篇“逼真”的小说不仅是对生命的赞歌,同时也是嘲讽人性懦弱的悼歌。小说中的“我”并不重要,只有通过教学赋予学生意志、精神、理想和智慧,强调对人性、情感的关注与理解,才能教育出对父母有爱,对朋友忠诚,对爱情不渝的有人性关怀的孩子。
2.2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如孟子的精深、孔子的博大、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深沉、苏轼的豁达、王维的恬淡……巴金曾经这样说过,他说文学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加入人文精神教育,不再专注于应试,执着于听、说、读、写,引导学生多读书,与古人、当代大家对话,去理解人生的智慧,去进行灵魂的碰撞与洗涤。因为学习语文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接受熏陶、培养情操的过程。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也开拓了视野,培养了情操。
当前,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使得我们的学生不能完成从自然人向文化人,甚至是社会人的过渡与转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过窄,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以及传统文化的理解有限。如果在教学中只是纯粹地“肢解”和分析文章,会使得学生失去对文学的洞察力与全面理解力。这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也限制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试想一下,毛泽东在青葱的19岁就已经能写出《商秧徙木立信论》这样充满张力和表现力的文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功不可没。只有拥有广阔的文化视野才能形成批判性思维与高屋建瓴的人文情怀。再看看我们的学生,有多少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变成了“八股文”的“专业写手”。又有多少人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好豪壮诗篇,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嘶吼?
2.3人文精神教育是语文教学的自身需要
当下,社会局势瞬息万变,中学语文教学也应该紧跟时代的变化,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大转型。从过去的侧重于文学、政治以及社会关系,到今天的人生与全面发展,语文教学需要做出及时的调整。为达成这一目标,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与诠释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同时要以人文精神的回归。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被工具性所包围,趣味而具有魅力的课堂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重复、单调的训练与作业,课堂变得苍白无力。为了语文教学未来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也是时候做出一定的反应与改变。
3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培养人文精神
3.1通过教材内容渗透人文精神
中学语文的教材内容实际上很丰富,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大量的文学作品,阅读内容也均是大家之作,时代气息浓郁,文质优美。因而,中学语文教学者应该充分发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底蕴,最大化地利用教材内容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质上,语文教材几乎是所有学校的授课之本,教学者应该充分尊重教材的特定编排体系,不是一味地将培养人文素养抛给课外阅读训练。教学者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语文整体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道德情操、心理素养以及文化修养都得到同步的提高。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教材内容不再单一化,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不再局限于复杂的说明文、议论文。在学生认知的发展阶段,强化教材的人文性与教学的细腻化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例如用《斑羚飞渡》引出对生命的珍视与渴望,用《背影》来感叹父爱的深沉,用《安塞腰鼓》来赞叹生命的豪壮与奔腾,让学生在课堂充分感受灵魂之美。同时,教学者还可以利用语文课本中大量的古诗文,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情操,感受人文教育的艺术性。实际上,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并不缺乏人文性,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利用教材来贯彻人文精神教育。
3.2摒弃传统观念,以“人”文本
当代无论是小学教育还是中学教育,都提倡以人为本。但何为“以人为本”?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建立关爱情怀,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当下生活以及未来幸福。在传统型社会向知识型社会转型的今天,中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日趋功利化,应试教育的大山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成为了大多数教师和家长的基本信条。因而,当前中学生中厌学的、逃课的、抱怨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让教学变成传递快乐和幸福的工具,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观念的改变是一个良好的突破口。由于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性情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重视人文关怀,重视学生的情绪发展,让教育成为学生幸福的源泉。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主体发挥,重指导轻结果,重长远发展轻短期效果。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特长。通过引导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独立思考、表达情感的能力和习惯。只有学生能积极感受生活的美好,才能促成积极的信仰和完善的人格。
3.3延展语文课堂,提高中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人文世界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通过阅读大家作品、历史名篇,激起学生对生活、生命的思考,从而获得思想的共鸣与情感的升华。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外现代诗、散文、戏剧、小说,教学者可以在课堂上做一定推荐,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理解,从而去领略其各中魅力。从大千世界中发现美、感受美。养成阅读课外教材的习惯,不仅给学生积累了良好的文学素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当代社会现象与国计民生问题。因此,延展语文课堂对中学生可谓是受益匪浅,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它也是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欣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学语文教学者在督促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同时,也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圈点勾画、精读细品,从而为学生的独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可协助学生有效地制定阅读计划、增加其阅读资源,提高其阅读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可根据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举办读书会、制作读书卡、举办书评会,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弘扬了人文精神。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重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应该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第四篇:历史研究性学习与人文主义教育
历史研究性学习与人文主义教育
作者:王生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71更新时间:2004-1-10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人文主义是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综合构建起来的涵括人的价值、尊严、情趣、意志、道德、态度、人性等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准则,它“以现实完整人性为基础,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
新世纪课程改革,很明确地是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统一起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整合。但现在的历史教育却出现“见物不见人”的不良倾向,所以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提出,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历史根源:人文主义的提出始于“文艺复兴”,它倡导对“人”的价值的发现、肯定和赞美,反对封建神教统治下对“人性”的泯灭、扼杀,使人们开始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追求“人”的幸福、解放、自由和尊严。但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却产生了对人性和科学的异化,人们在陶醉于自然科学带来的成就时,却忽视了人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科学技术的重实证和功利性追求扭曲了人性,“人是机器”的观念又泯灭了人的个性,否定了人的情感和精神,尤其是20世纪以来,随着战争、核武器的威胁、环境的恶化、能源的枯竭、贫富的悬殊、人际关系的冷漠,面对着物质和精神文明失衡的加剧,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困惑和信仰冲突,它促使人们对现实进行新的理性思考,摆脱功利性目标的压力,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弘扬人文精神,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现实因素: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从外在于人本身发展的目的出发,片面强调分数、升学的价值,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学生成了教育和考试的“机器”,忽视了智力开发、个性张扬和对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同时,由于受教育行为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导致了文科教育和理科教育的畸形发展:一方面是人们重“理”轻“文”导致理科知识的过剩;另一方面是普遍的人文素养的匮乏,导致“清华大学某学生伤熊事件”等缺乏社会公德和积极健康的社会理想的现象的发生,令人触目惊心。北京四中张汉林老师曾撰文指出“人文主义教育不足,致使学生缺乏对人类生命应有的敬畏和对人类文明应有的尊重,„„战争应该受到谴责、和平理应珍惜、正义不可或缺等道理”。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过于强化历史教育的工具性特征和知识传授功能,导致历史知识的人文性严重地遮蔽,学生的道德水准下降。特别令人困惑的是,有的学生智力水平、学习成绩与道德品质出现“倒挂”的现象,心中是一片情感的荒漠。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标。恩格斯把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也就包括关于自然科、社会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研究等几个方面,而各个方面“应当在研究性课程学习中达到均衡与聚合”。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过多地侧重于如何培养学生成“才”的问题,忽视了成“人”的问题,侧重于对科学思想、方法和求实、创新、理性、怀疑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对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取向的培养,导致科学精神的有余而人文精神的匮乏。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构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和策略,应当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整合原则,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孕育人文主义精神
1.构建开放的学习和评价环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人格。
(1)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严重地压抑,无主动探究、讨论、申明自己立场和主张的权利,其结果必是“千人一面”,泯灭个性。如何改变呢?①教学目标,切忌单一,应该将知识、能力、态度统一起来,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情意目标。②教学环境,教师应创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力戒专制作风,视自己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伴奏者”而不是“主角”,让学生轻松、舒适、安全地学习。③教学方法,绝不能教师“一言堂”,要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打断教师的讲课进程;允许学生间互相讨论、提问、解答、纠正;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允许学生参与教学,建议教师调整教学步调、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作业。要改变传统的“千篇一律”式的作业,赋予作业以“个性化”特征。允许学生自定作业内容及完成计划,或是他们在课堂上学习不到位的内容,或是自己感兴趣、认为具有研究、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不是“居高临下”的批阅者,而是学生完成各自作业的合作者、资源提供者与参谋者。这种把留作业的权利“还”给学生的作法,是课堂上探究学习的延续,也是对学生个性价值的关注与高扬。同时在学生做作业时应建议、指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取一定的有关人文精神的素材来学习、扩充“感情”视野,并鼓励学生深入探究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借以培养其坚韧的意志品质。
(3)教学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严重偏颇:重历史知识,轻能力和“史观”;重分数,轻德行、修养、信念、人格;重结果轻过程;重整齐划一,轻因材施教和个性特征养成等等。研究性学习力主改变这些弊端:①评价方式。要多采用形成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量化评价、自我评价、阶段性评价、多次评价等标准和方式。②评价内容。在研究性学习中要把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结合起来,在评价其知识掌握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意志品质、内心体验、对人生意义及价值的判断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等方面,把科学因素与情意因素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应评价其在研究性学习中人文素养的获取与提升,内心情感世界的丰富与增强,不仅关注学生成“才”,更应关注学生成为健全的“人”。
2.优化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涵育人文精神的教育。
(1)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考虑指导学生选择那些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专题或活动项目。①立足历史学科本身,选取那些能够体现美好人生、激荡学生积极体验的内容。应指导学生重点选择那些文化史、思想史、风俗史、经济史等内容,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历史,陶冶情操,认识人类智慧力量的伟大,产生对人类文明的敬重感,体验生活的丰富与美好;选择抗争史,让学生“在人类的进步与人类的鲜血的鲜明对比中,深刻认识两者的关系,从而更加珍惜人类的鲜血和人类的进步”,使学生产生珍惜生命、不屈抗争的情怀和气节,产生对人类生命应有的敬畏感;选择典范的为真理、正义、自由、集体而献身的素材,渗透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树立集体观念和对社会、家庭、班集体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②立足历史学科,辐射相关学科,联系现实,选取那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素材,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朴素情感和责任意识。③立足历史学科,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研究性活动(活动项目设计)。结合历史学科知识特点,有计划地安排学生为某一活动设计方案。此法在调动学生研究性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同时,也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④立足历史学科,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学校、社区的人文资源环境,选取具有潜在教育意义的素材,确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应充分考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指导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内容时,应有意识地与校本课程开发中涉及学校、社区可利用的能培养学生情、意感的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研究中受到人文精神的滋育。
(2)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式。简单说来,必须注意这样几个环节:①查阅资料。②社会实践(调查、参观、访问等)。③小组合作、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确立平等、竞争、参与、进取的积极意识,宽容、尊重他人的态度,感受成果、资源共享的快乐和合作的愉悦,对于形成健全心理、人格和交往的社会适应性有重要意义。④专家、导师组的指导。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是放任不管,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自探为主,教师适时指导、参与的一种学习方式,从选题、制定计划、开题、研究过程到结题报告,都离不开专家、教师的参与、指导,教师在指导中应有意识地运用有效的人文主义教育的途径,渗透相应的人文教育素材,达到内化学生修养行为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情意水平。
(3)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对于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不应评价其研究成果的可行性、有效性,而应侧重评价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意识和地位的体现度、情感体验的达成度、终极人生价值的提升度等。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应注意的原则
(1)自然、内化性原则。“润物细无声”,力戒生硬地从外部灌输,不要过于牵强和形式化。研究性学习应是在遵循学生的道德认知、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逐渐渗透,通过学生内心“道德两难”式的冲突,内省、反思,把道德要求内化,自然、愉快地提升心灵世界的品味和层次,并付诸行动,取得显效的过程。
(2)综合性原则。应将人文精神的教育贯彻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寻找一切可教育的契机,适时地施以影响;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学生的研究性活动,并积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如社区、家庭、网络及社会各界人士等)。
(3)特定性原则。不同学生的精神需求是不同的,人文精神的特征及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因此,在指导学生选题、选材、研究方案的确定、目标考核等方面都应有所不同,因材施教,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不同层面的内容及要求,使每个同学经过研究性学习活动都在人文精神领域有所收获。
(4)有效反馈性原则。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意感达成度给以及时、正确、有效的反馈与评价,尤其要多使用正反馈,使学生受到激励、鼓舞,增强成就动机,有助于人文修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途径和手段包括:谈话、问卷、学生的阶段性研究报告、团队活动、主题班会,以及学生日常行为表现
等。
参考文献:
① 张汉林:《学生为什么要给希特勒翻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
② 梁仁华:《课程改革与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③ 徐赐成:《创新教育应涵育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④ 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5期。⑤ 王升:《论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5期。
⑥ 冯瑞新:《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5期。
第五篇:学习艺术领域后的启示
学习《指南》艺术领域后受到的启发
《指南》中艺术领域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感受与欣赏,二是表现与创造。每一部分用两个要点来阐述。在每个要点里再根据幼儿的三个年龄段设定了“学习与发展目标”,告诉我们三个年龄段幼儿艺术教育大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而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们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指南》艺术领域“感受与欣赏”部分的目标也提出,“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而在幼儿园里艺术欣赏课上得比较少,特别是我们农村幼儿学校,之前我存在一些片面观点:一是:认为欣赏课没意思;二是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相比见识、知识面等方面总是有些差据,不懂,不会欣赏。其实不然,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中班美术活动《向日葵》,是欣赏梵·高的名画后进行绘画、创作,我想直接让孩子欣赏名画,孩子肯定提不起兴趣,很枯燥,孩子无非是看颜色啊之类的,活动前可以利用农村有效的资源,有些家庭种有向日葵,让孩子结伴或是家长陪同观察真实的向日葵,颜色、果实、朝向、风吹来时它的姿态等,通过听觉、视觉、自我感受后,切身体验到大自然中的真实美,然后再来欣赏大师的杰作,孩子也许就能“读懂”一些,我想对孩子后继的绘画、创作也就是表现与创造都有启发,而不仅限于机械的模仿。
教师作为专业引领者和实践者,要学会尊重幼儿的独特感受、支持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爱好,为他们提供审美感受与欣赏的机会,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激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