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23:5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民营经济研究会

7月10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民营经济研究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副主席周玉生、朱承平的带领下,对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委员们视察了八达物流、邮政物流、元通物流、益民物流等物流企业,并召开了有部分物流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听取意见。7月24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民营经济研究会组织有关委员和成员,就如何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进行了专题研讨,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入“物流”概念。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产权关系日益明晰,物流业应运而生。我市物流业起步于2002年,第一家登记注册物流公司——天长通宝物流公司在市区创办。截止到目前,我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共有14家,其中物流公司5家、分公司5家、个人公司3家、个体户1家。我市民营企业的崛起和规模的不断扩张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物流业的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天长经济的发展。

通过调研,大家一致认为我市的物流业虽有较快发展,但仍属初始阶段,主要表现为“小”、“乱”、“低”。

1、规模普遍偏小。我市大部分物流企业是一两间门面,两三辆车。稍有规模的八达物流公司占地面积15亩。目前最大的益民物流公司占地面积也只有200多亩。随着我市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现有的物流企业规模远远不能满足于我市经济发展的需求。

2、经营秩序较乱。据统计,我市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只有14家,在交通部门办理许可证的22家,企业发展较好的仅有四五家,而无证无照经营的超过50家。这些物流企业大都是一块招牌、一间房子、一部电话、几名工作人员,物流安全无法保障。我市铜城镇一家电缆企业因一家物流企业雇用社会车辆,结果车主将押车的企业职工杀死,抢走现金8万元以及一车价值几十万元的电缆。事后查明该车主的驾驶证、身份证等所有证件都是假的。

3、服务水平较低。一是信息化程度低。除了邮政物流公司外,其余物流企业采用的都是传统运作方式,没有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流技术和货物跟踪技术系统。不少企业的通讯手段停留在使用电话、传真方式上,影响了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二是组织化程度低。我市物流企业经营分散,横向联合薄弱,物流管理手段落后,没有自己的行业自律组织,资源无法整合共享。三是效益低。我市现有的物流状态基本上还是一种传统的模式,经济效益普遍较差,经营主体处在分散、割裂、单

一、低效状态。四是“万村千乡”工程的配送能力低。我市“万村千乡”工程在农村已建有340个农家店,而配送能力只有1/4,这使农村消费品特别是副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也有悖于国家实施“万村千乡”工程的初衷。

二、关于发展我市现代物流业的意见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现代物流业是第三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兴衰是一个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好坏的重要标志。前不久,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并专门设立了全国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可见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发展服务业的重视程度。因此,在加快全市工业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将现代物流业作为天长的一大产业来扶持发展,只要做到思想

重视、领导有力、措施得当,天长的物流产业将会迅速崛起。

第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我市位于安徽最东部,伸入江苏腹部,毗邻南京、扬州、镇江、滁州、淮安等城市,处在南京1小时经济圈内,205国道、宁连高速、宁淮高速、扬滁一级公路、312省道等纵横市区境内。区域优势、交通优势极其有利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第二、企业两头在外。我市的工业企业大多数是原材料采购在外,产品销售在外。目前,已形成了电缆仪表、玩具服装、电子、食品饮品、医疗器械、金属管材、工程塑料等一批支柱性产业。此外,我市粮食、水产品等农产品丰富。苏果超市、天正超市、华联超市、商都、步行街及“万村千乡”工程建设等都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商机。

(二)、加强引导,大力扶持发展。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建议成立高规格的服务业领导小组,指导全市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根据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出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规范产业发展的管理办法,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竞争公平、运作规范、服务优良的外部环境。

(三)、整顿经营秩序,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建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工商、商务、交通等部门开展一次专项调研整治活动,对无照无证、手续不全的物流企业,符合开业条件的帮助补办证照,对条件暂不具备的限期整改,对完全不符合条件的应予以取缔。

(四)、组建物流行业商会,实行行业自律。建议由市工商联牵头,商务、交通等部门配合,抓紧指导成立我市物流行业商会,强化行业自律和服务,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五)、高度重视“万村千乡”工程配送中心的建设,保证农村消费品质量安全。建议市政府对符合条件又有能力建设“万村千乡”工程配送中心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可以在用地和有关规费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六)、建设汊涧物流园区,扶持骨干物流企业。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物流组织管理的关键。创建物流园区建设有利于整合现有资源,引入现代机制;有利于拉动产业链的延伸,充分发挥其经济集聚作用,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企业生产、优化了交通秩序、改善了城乡环境。如果将园区设在汊涧更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基于以上几点认识,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提前谋划,可考虑在汊涧镇以益民物流为中心,择地建设皖东地区第一家现代物流园区。

汊涧古往今来均是江淮之间商贸物流的一个重镇。随着交通优势的日益凸现,选择在汊涧建设物流园区较为理想。现在汊涧已有益民、元通、华龙三家物流公司在运营,且前景看好。益民工贸集团在汊涧立交桥南侧,已创办了占地200多亩的“益民物流公司”,目前该公司经过专家认证决定建设大型物流中心。中心的定位是集物流市场、货物运输配载、简单加工、分拣、包装、仓储服务、信息流通等多元化第三方物流模式。该项目先后得到省商务厅、省经贸委、省发改委及国家发改委的项目引导资金扶持。如果能以益民物流为中心建设有一定规模的汊涧物流园区,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入驻园区,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工商企业入驻汊涧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也必将促进全市的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鑫发铝型材企业正是考虑到益民物流公司落户汊涧,才到汊涧投资办厂。该企业已正式投产,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超过亿元。

在物流园区未正式兴建的情况下,要着力扶持一批有实力、有规模的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壮大。当前要特别关注益民物流中心的项目建设,通过政策的扶持,指导力量的加强,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第二篇:关于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调研报告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经济的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市委七届二次全会提出了“主攻项目,决战‘三区’,凸现特色,实现跨越”的总体要求,把物流产业作为鹰潭经济发展的“三篇文章”之一。今年以来,我市一批物流项目相继落户动工,物流园区建设快速推进,货运产业稳步增长,为我市发展物流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厚积薄发,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现有物流企业240家,其中规模以上物流企业33家,全部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营业收入由2007年的2.08亿元发展到2011年71.07亿元,年均增长141.8%;税收由2007年0.26亿元发展到2011年3.1亿元,年均增长85.8%。发展速度居全省之首。营业收入超亿元物流企业由2007年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31家,税收超百万元的由2007年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30家,物流产业占全市地方税收的比例由2007年的3.4%上升到现在的16.2%。

(二)筑巢引凤,平台建设成果显著。现代物流园项目。规划面积893公顷,定位于提供仓储、中转分拨、配送、流通加工、商品展示交易、集各种运输方式及信息服务等综合物流服务的现代化物流集聚区。园区控制性规划已通过市规划委员会审批,两条主干道工程进展顺利。投资1.2亿元的江西广甸8个品牌4S店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汽配家居市场项目和投资1.8亿元的大三江农副产品仓储冷链物流项目已正式签约。国际商贸物流园项目。规划占地约12000亩,一期启动项目用地分别为南部国际眼镜城400亩、流通加工区约350亩、北部汽车城用地600亩和建材家居城500亩等。目前,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向市规划委员会报批,各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三)通江达海,口岸建设不断推进。鹰潭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进口原料试行“上海—九江—鹰潭”水陆联运转关通关模式,属国内首创。鹰潭国际物流中心(无水港)2010年初建成并投入运营。鹰潭海关、检验检疫局已立项在建,至宁波的“五定班列”正式开通运行,进出口业务日益活跃,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服务水平亟待提升。一是物流企业规模小、档次低。能够开展综合性物流服务的企业没有几家,能够提供特色服务的物流企业则更少,尤其缺乏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多数物流企业服务内容大多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货物代理等低层次服务上,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相差较远。二是市场竞争不规范。物流业务仍处于分散、无序、不规范的状态,物流企业参差不齐,物流低端市场经营秩序较乱,不同程度存在压价竞争、偷漏税、超载超限等现象。

(二)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落后。尚未形成一个集市场信息、现代仓储、专业配送、多式联运和市场展示及交易为一体的物流功能平台,难以做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影响了企业运作效率和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三)物流项目开发建设资金不足。以物流园区为例,园区建设采取“资金自筹、封闭运行、自求平衡”的办法运作,征地、拆迁和“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园区没有任何资产可以抵押,融资十分困难。解决资金不足困难是园区开发建设的当务之急。

三、对策与建议

随着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落户我市,他们在带来资金、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并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工作主线,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物流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建设,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改善物流服务环境,推进物流网络、企业、信息三大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确保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培植龙头物流企业。各级政府要引导和鼓励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批发代理企业整合物流资源,延伸服务功能,逐步从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向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渗透,加快向第三方现代物流转型,可选择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物流企业,依托现有场地、人才和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组建联合经营集团或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尽快形成1—2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服务规范的龙头物流企业。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步伐,积极承接国内外物流业的转移,逐步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来鹰落户,用其先进理念、经营方式、科技手段,影响和带动我市物流业向信息化、网络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引领带动和快速提升我市物流业发展水平。

(二)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江西省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建议制定鹰潭市物流业发展目标任务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部门职责,全面客观地反映和评价物流业发展情况,强化绩效考核。同时,将考核结果纳入县(市、区)政府考核评价体系之中。

(三)搭建物流信息平台。鼓励企业加强对自身管理信息系统的健全与完善,并积极推进与客户企业的供应链信息整合,改变已建信息化系统功能局限于企业内部事务性管理的现状。同时,依托市信息办网络资源,搭建全市物流信息平台,并和全国、全省物流信息平台联网,互联互通,及时统一、规范发布我市物流信息。

(四)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解放思想,千方百计通过采取BT模式、项目主体垫资、信托金融融资等方式解决制约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瓶颈。

(五)继续优化发展环境。要积极贯彻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完善绿色通道服务的操作办法,帮助物流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现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大型货运企业,确保全年货运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税收3.5亿元,力争达到5亿元。

(六)培育物流协会与中介组织。物流行业协会是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要积极支持我市物流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普及行业管理规范、推广技术标准、交流行业发展信息、沟通和联系行业内企业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明确物流行业协会的管理权限和工作职责,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业有序发展。

(七)加快物流人才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我市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高职类物流专业学历教育。以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各县(市、区)职业高中为重点,通过采取物流人才定单式培养的方式,开展物流专业培训和职业认证;以先进适应的现代物流知识为主,有针对性地培训行业内能够统筹规划和服务于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鼓励企业和学校之间合作,支持企业为大学生实习提供方便,增强大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

第三篇: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三明市政协调研组

根据市委2007年重点调研课题安排,市政协组织调研组于6月上旬深入到沙县等8个县(市、区),开展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活动,并广泛征求各民主党派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其间,还组织部份政协委员赴浙江等地考察物流体系建设情况。现综合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与基础条件

1、现代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我市现有公路里程12793公里,路网密度为48.1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18公里,在建项目有三泉、永武高速公路,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项目有永宁、厦沙、永漳和建宁——浦城连接线。目前,全市等级公路达5686公里,占总里程的44.6%。向莆铁路年内可望动工,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铁路项目有长沙——泉州、建宁——龙岩、三明——长汀铁路。三明机场开工续建,并将规划建设三明(沙县)综合客运中心、三明(沙县)公铁水联运货运中心。信息通信网络发展较快,全市已形成以程控交换、光纤、数字微传播为主,有线与无线通信相结合的信息通信网络。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并行的综合运输体系和通讯网络正在逐步形成,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撑。

2、物资集散疏运能力明显提高。截止去年底,全市拥有营运货运车辆13298辆,总吨位59840吨;现有三明和永安2家等级货运站;有货运经营企业127家,个体运输户3574户。2006年全市铁路货运到发量2154万吨,占全省1/3;公路货运量4070万吨,居全省第3位。2006年货运周转量27033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1.5%,基本满足社会物质的运输需求。还建成了一批平战结合、军民共用的仓储设施。

3、物流服务方式呈多样化发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出现了积极的发展势头,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新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蓬勃兴起,全市已发展各类配送中心26个、城市和县城连锁超市网点236个。麦当劳、肯德基、国美电器、新华都、永辉集团等知名企业连锁店,以及别克、大众、现代等品牌汽车4S店相继落户我市。由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成的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加快发展,如三明兄弟物流公司、厦门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三明分公司等企业运行良好。我市已初步规划建设以三明市区、永安、沙县经济繁荣带为中心,大田、尤溪、宁化为节点的现代物流业区域格局。

4、商品交易市场不断拓展。目前,全市已建立商品交易市场190个,总面积68万平方米,其中交易额上亿元的市场12个,拥有各类商业门点4.3万个,平均每千人拥有商业网点16.7个,高于全国中等城市的平均水平。建成了家具市场、汽车销售市场、建材装饰材料市场、钢材市场、农资市场和水果、服装、粮食、水产、糖烟酒

批发市场等,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主导、专业市场和零售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类别的商品市场体系,形成了遍布城区、辐射农村的流通网络和商业网点,为发展物流业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流通渠道。

5、现代物流的物质基础不断增强。经济持续发展,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物质基础。截止去年底,我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1家,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52家(大型企业16家),上市公司5家,同时,拥有全省最大的钢铁、化肥、水泥、煤炭、造纸、森工等企业,是福建省的重要制造业基地。还有大量的粮食、水果等农产品。经济的持续发展形成强大的综合物流,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最根本的内驱力。预计“十一五”末全市货运量达5535万吨,比2006年增长36%;货运周转量达521305万吨公里,比2006年增长93%。这些都表明:三明有物可流,流量不断增大。

二、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

1、对发展现代物流的认识不到位。有的部门单位存在“重生产轻物流”的倾向,对发展现代物流缺乏必要的宣传和引导,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物流资源。物流企业存在“仓库+车队”等同于现代物流的观念,发展现代物流主动性不强,运作中的物流企业仍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运作模式,层次还比较低。工商企业普遍存在“求人不如求己”的观念,许多企业物流服务仍在内部完成,从而限制了高效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发展。此外,物流业的统计工作未纳入统计调查体系,缺乏基本的统计数据。

2、物流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一是仓储和装卸设施水平低。全市仅有仓储102座26.4万平方米,且有一些区位布局、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发挥不充分;货场标准化程度低,装卸设备陈旧老化、现代化水平低,致使物流效率不高。二是市区停车场严重缺乏,据统计,目前市区机动车保有量达49000多辆,其中大型汽车约2000辆,中小型汽车约10000辆,低速货车及二、三轮摩托车约37000多辆,但市区仅有各类停车场106处停车泊位3758个,实际可用停车泊位2441个(被挪用23处1317个),梅列、三元两区均无大型货车停车场,大型货车大多停放于入城口、江滨路旁。目前市区在规划建设中,有的大型建筑未配地下停车场,有的改变使用性质或挪作他用,停车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三是缺乏一个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全市虽有300多个信息网站,但大多是各自为战,各行各业各单位的信息不能互通,不能形成联运配送一条龙服务,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形不成全市物流市场体系。此外,水运、空运项目正在建设中,可供选择的运输渠道较少。

3、物流服务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实行按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的部门管理体制,分割了全社会的物流资源,使各种物流要素之间难以有效衔接和协调,造成了成本提高,资源浪费,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发展。部门资源垄断破坏了现代物流系统的完整性,使一次物流变为多次中转,阻碍了大流通的形成和现代物流功能的发挥。同时,现代物流中介组织也不发达,使物流服务水平和质量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此外,据反映,我市货运车辆办证手续较繁、收费较多,致使不少货运车辆牌照外挂;交通管理

部门以罚代管现象时有发生,加上受购车贷款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输业发展壮大。

4、农村流通网络不健全。农村商品流通成本高、市场监管工作薄弱,特别是商品双向流通渠道不畅,边远乡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实施难度较大。市场建设简单重复,大都规模小、类型单一,城乡的农贸消费品市场均以日用品销售为主。市场缺乏产业依托,区域特色市场、专业市场寥寥无几,部分市场基础条件简陋、硬件设施差,影响了市场综合效应的发挥。农副产品的“绿色通道”难以畅通,跨省运输仍未解决。

5、物流人才短缺。目前市属国有企业物流管理人员仅266人,专业技术人员488人。物流业从业人员主要以仓储和运输服务人员为主,普遍缺乏现代物流经营、管理和运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特别是缺乏物流方案设计运作、信息处理方面的人才,制约了我市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三、对策建议与政策措施

1、立足高起点高站位,科学制定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划。现代物流业是现代经济的火车头。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层次、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加大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力度。坚持与推进三明城市化进程相结合,用现代物流理念,制定物流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三明发展现代物流的方针、目标和在全省中的功能定位,确定重点物流枢纽和物流园区(基地)、重点物流企业的布局,策划一批现代物流业建设项目,引导社会投资的合理投向。建议将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列入全市重点产业之一,成立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并牵头组织规划调研,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邀请知名专业机构编制我市现代物流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2、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重点物流项目。一是围绕“3+1”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与之相配套的物流项目,重点建设海峡西岸金属材料制品市场、重卡汽车物流中心、铸锻材料制品物流中心、三明市广式家具市场等辐射力强的大型市场。二是依托三明连接沿海和内陆的特殊区位,结合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借鉴河北石家庄市兴建“内陆港”的经验,重点抓好列入省“十一五”规划的闽西北(沙县)现代物流园区和翁墩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发挥海西物流业发展重要节点作用。围绕专业批发市场、连锁商业企业,加快建设三明邮政物流中心等10个中心。三是着力抓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结合市区企业“退二进三”,规划建设大型停车场、集装箱货场和标准化仓储设施等;同时,整合、规范现有停车场,逐步解决市区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流通主体。要整合利用和改造提升现有物流资源,鼓励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发展一批大型化、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企业。整合流通资源,引导仓储、运输、邮政等企业走联合发展道路,形成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物流配送企业。同时,通过市场竞争,筛选一批运作灵活的小型企业,满足社会不同物流需求,形成少数大企业为主导、大量小企业为补充的稳定的物流产业“金字塔”结构。鼓励拥有自己物流车队的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和资产,借鉴现代物流模式,组建独立运作、独立核算、具有行业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挥商会作用,引导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集团公司和大型物流企业。支持行业协会和经济、技术、管理、人才等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完善为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

4、发展农村物流产业,推进农村物流网络建设。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流通网络。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按照规定的标准要求,建立城乡连接、互动畅通的农村流通网络。二是构建新型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努力搞活农产品流通。建立仓储及预冷保鲜设施、加工配送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培育无公害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建设乡村农贸市场。三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综合服务社和农产品流通协会,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市场营销等服务。四是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建议将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给予支持,设立农村物流财政专项基金,主要用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信贷服务模式,探索部门或单位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信贷方式,满足流通企业资金需要。五是推动落实全国性支持鲜活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对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按规定给予降低或免收通行费的优惠,真正实现省际互通。

5、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努力推进物流信息化。一是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发布、信息查询和综合服务等服务功能。利用现有通讯、电视、广播、网络资源,依托“数字三明”的建设,将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城市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物流业务宽带信息网络和大中型企业的物流信息网络,为电子商务提供广泛、及时、准确的国内外物流信息和相关增值业务。二是推动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业务需求,广泛采用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实现信息流与物流的同步统一;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全市性的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相对接,着力建设一批知名品牌市场。三是引导工商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实现订单处理一体化、仓库管理职能化、货物跟踪全程化、客户咨询自动化,提升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四是推进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广泛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设施以及条形码、信息交换、智能标签等技术。五是积极发展物流信息服务业,鼓励、扶持专业化的物流信息服务企业,组织各类信息资源,为物流企业提供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鼓励、促进物流策划、咨询等服务业发展。加强物流统计工作,建立完善基础数据。

6、加强物流专业人才和营销队伍建设,全力提升物流业市场竞争力。人才是物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所在。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懂科技、善管理、会营销的中高层物流管理人才。组织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等,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建立物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机

制,提高物流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积极吸引省内外物流管理、技术等高层次人才,鼓励企业与物流咨询机构、科研院校等进行多种形式的资本与技术融合,提高物流业人力资源自主开发能力。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实现物流系统的产学研联动发展。鼓励三明学院按照市场需求开办和设置现代物流专业及课程,为现代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

7、着力改善物流业发展环境,促进现代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市县一体化和城市联盟进程,促进产业集聚、人气集聚。二是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要把现代物流业发展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导向作用,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领域,各类资本均可进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允许社会各方面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开展物流基础建设。四是加大对外开放步伐,鼓励有条件的物流企业“走出去”,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五是推行联合检查。对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经营方式、统一服务规范和统一销售价格的连锁经营企业和管理机构健全的商品市场,工商、环保、城管、物价、消防等部门要依法行政,加强协调,推行多部门组织的联合检查,减少对连锁经营企业的多头、重复检查。六是清理取缔各种乱收费。对涉及物流业的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不合法收费一律取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格收费登记卡制度。七是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和调控。建立健全市场监测指标体系,对市场运行状况、重要商品供求及价格走势等进行实时监测,提高预测预警能力。制订完善重要商品供应的应急预案,建立快速应急反应机制,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市场稳定。

8、发挥“试点城市”优势,尽快出台扶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1)每年财政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2)认真贯彻落实《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新增货车落籍和非正常外挂车辆回迁市区的若干意见》,简化车辆挂牌、年检手续,降低规费标准,减轻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户负担,解决部分物流运输企业车辆牌照外挂、税源流失的问题;(3)企业以原有土地自行改造为物流配送中心、仓储中心,凡未涉及产权变更、转让的,可免予缴纳土地出让金;(4)在城市规划上给予流通产业发展必要的预留空间;(5)对失业人员从事物流服务业和吸纳失业职工的物流企业,按照再就业有关优惠政策给予行政事业收费、税收等相关政策优惠;(6)对新建、改扩建专业市场(不含生活及其它附属设施),属地方的费用视具体情况给予政策照顾;(7)对符合鼓励项目的外来投资者按招商引资相关政策给予优惠;(8)对外来客商和进城经商的农民在户籍管理、子女上学、房产购置以及其他方面采取一些灵活的政策,鼓励经营者向市场流动。建议向上争取以下政策扶持:(1)统一并适当降低物流企业的营业税税率;(2)允许物流企业开具的专用运输发票都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3)对于物流总代理商取得的营业收入,应该扣除转包的部分,仅

对其增值部分征税,以利于大型物流企业在大范围内的业务整合和发展。同时,多向上级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大交通、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第四篇: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协“发展现代服务业”调研的总体安排,调研组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就我市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一)现代物流业发展基础和发展态势

1、具备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区位优势和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合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处四大物流通道的交点(东、中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北、西南地区物流通道),周围500公里范围基本覆盖中国东、中部最发达的7省1市近5亿人口。合肥已经形成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形式并存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是全国“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网络体系规划中的42个节点城市之一。随着铁路枢纽建设的全面提速,机场、港口、出城口道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推进,合肥作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的作用日益显现,为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经济特别是工业快速发展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支撑。进入21世纪之后,合肥经济增长进入加速期,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6.9%。全市生产总值为1664.84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36亿元,进出口总额77.08亿美元,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078.3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09.29亿元。今年1-5月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6户,总数达到1563户,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接近全年水平。随着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预计未来我市工业仍将保持高位增长。经济特别是工业快速发展,对现代物流业发展产生了需求,拓展了空间。

3、当前的宏观政策、环境十分有利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一是现代物流业作为唯一的服务行业进入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合肥被确定为全国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二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形成和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及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将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更强的动力、更好的支撑。三是合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契机。

4、近几年我市物流业呈现出总量初具规模、速度日趋加快、质量日益提高的态势。

从总量看:,我市物流企业600户,固定资产原价28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从业人员4万人,完成增加值4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近3%,占服务业的比重为7%(上述数字不含个体户和铁路运输)。从流量看,全市总货运量达到9536万吨,其中,公路7195万吨,铁路1284万吨,水运1055万吨,民航1.77万吨。从占我市货运主体的公路运输看,共有道路普货运输业户4508家(含个体户),普货运输车辆31568台、总吨位136726吨;危货运输业户26家,危险品专用车辆726台、总吨位7933.3吨。

从质量看:涌现了一批发展较好的企业分立物流,如安泰物流、华泰物流等;一批机制灵活、经营规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迅捷物流、徽骆驼等;一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如中外运、宝供物流等入驻合肥经营;原来从事传统运输业务的市运输总公司、润安集团等企业,正积极变换角色,逐步加快传统运输向现代物流运输方式的转变。占地百亩以上的物流园区及货运站场12家,主要分布在大型批发市场和工业区附近。货运车辆运力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厢式、罐式、集装箱、冷藏、重型半挂牵引、大型物件等专用车辆吨位数已占据我市营运货车总吨位数的半壁江山。危货运输企业初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车辆实行了公司化经营和管理。

(二)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1、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我市商贸企业8700多户(不含个体),实现营业收入2353亿元,从业人员17万多人,完成增加值17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近11%,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36亿元,增长25.5%,占全省的份额由的18.9%上升到19.8%,增幅在全国省会城市连续两年位居第一,在中部省会城市连续三年位居第一。

2、商业设施较齐全,大商贸、大流通格局初步形成。底,合肥市区拥有各类商业网点4.6万个,营业面积380万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大于6000平方米的大型零售商业设施47个,业态包括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大型专业店和仓储会员店;连锁农家店814家,乡级覆盖率达到100%;商业街39条(综合街14条,专业街25条);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批发市场47个,“金鼎百货店”3家。

3、市场主体日益壮大。合肥百大集团实现销售额192亿元,同比增长24%,位居中国服务业百强第93位,连锁百强第14位,零售百强第10位。周谷堆农产品市场、安徽大市场年交易额分别达105亿元、85亿元,双双跨入全国同类市场10强行列。商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至今,全市商贸流通业引进内资40亿元人民币、外资5亿美元。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世界500强及国际知名零售企业陆续入驻;北京华联、上海世纪联华、国美电器等国内有影响的商贸企业也先后登陆合肥。

二、我市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物流业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我市物流业近年来虽有较快发展,但总体上还处于低水平、粗放型发展阶段,处于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过渡阶段。具体表现为物流成本过高(,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的18.3%,深圳市物流总费用占gdp的15.9%,同期美国、日本物流总费用占gdp的10%不到,而我市却高达20%()),运力结构不太合理(参见表1),物流的外部负效应(如能源浪费、空气污染、交通堵塞等)增加。困扰物流业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主要有:

1、物流管理体制亟需完善。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打破传统的行业与区域限制,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而现状是分行业运输管理方式和分部门管理体制并存,各部门、各行业各管一块、各自为政、政出多门。全市物流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造成衔接不畅、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致使物流运行系统环节多、周转慢、费用高、服务差,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2、物流供需结构不平衡,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一方面,受观念的制约和信任机制缺失的影响,大多数工商企业习惯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少数企业即使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也只是把部分物流服务业务进行外包,导致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需求不足,制约了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市物流企业数量虽然较多,但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单一,管理水平、信息化程度和技术装备水平不高,能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和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不多,主导市场发展的大型运输企业(目前尚无一家运输企业达到货运一级资质,二级也只有一家)和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现代化程度高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缺乏。另外,冷链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储运能力明显不足。

3、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市尚没有出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专门政策,只是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中,有一条关于物流业的内容,但实施以来,只兑现了13.9万元扶持资金,关键是该项政策门槛太高,让企业难以企及。

4、物流专业人才短缺。企业缺乏物流管理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教育机构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社会上缺乏专业咨询机构,政府缺乏专业物流管理与规划人员。

5、物流基础工作亟需加强。一是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运条件建设仍需加强,航道等级低、港口基础设施薄弱、分布不合理状况亟需改变。二是全市尚未建立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信息化程度不高。三是物流统计工作薄弱,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四是物流园区、货运站场规划建设相对滞后,布局不尽合理。五是全市尚没有一家出口加工区或b型保税物流中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6、行业自律不够,市场竞争不规范。由于我市物流行业协会成立时间不长,会员覆盖面不广,行业影响力弱,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物流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不同程度存在压价竞争、偷漏税、超载严重和极少数经营户卷货走人的现象。

(二)商贸流通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形势较好,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1、市场结构功能尚需完善。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市场发展滞后,现代化流通方式缺乏,连锁农家店村级覆盖率只有50%。二是市场的产业带动效益和集聚效应不明显。生产资料、生产要素等大型专业性市场少,与支柱产业关联度不强。三是社区商业基础设施数量不足。四是商业特色有待加强。商业地块开发、建筑外观设计、专业形象设计等方面缺乏统筹策划和开发,导致商业的特色不明显,形象不鲜明。大多数商业设施在定位上只是一般消费和购物,大众化业态多,品牌差异和特色差异不明显。高附加值的高端消费品市场供应不足。

2、流通总量小,民营企业规模小,企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消费品市场总量较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8位,在中部省会城市排名倒数第二位(参见表3);本地除百大、徽商两大国有企业外,民营商业企业整体规模不大,竞争实力较弱;批零贸易业中连锁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为20%左右,而发达地区为40%-50%。企业信息化水平和物流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3、商业规划得不到有效执行,商业布局不够合理。一是商业规划的执行往往让位于招商引资的需要;二是政府规划部门监管职责不明,开发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常不按商业规划建设便民网点或建后改作他用;三是可以错位经营的大型百货店集聚效应不明显,以经营快速消费品为主的连锁超市却往往扎堆;四是现有商业设施呈老城聚集、新区不足的状态。

4、消费环境亟需改善。不少商业设施交通条件欠佳,停车设施不足,疏导客流的空间狭窄;为顾客服务的软硬件设施和条件不足,如绿化、休闲娱乐设施、标牌指示、货物托管站等;部分市场布局凌乱,卫生状况很差。

5、电子商务发展滞后。主要受诚信体系及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缺乏的困扰及网银安全等的制约。

6、政策、环境对商贸业发展扶持不力。一是只有针对新进企业的扶持政策,对已有商贸企业没有扶持政策。二是电力、供热、银行卡等行业利用垄断地位侵蚀竞争较为充分的商贸业利润,加剧行业间的不公平。三是商贸企业融资难。

三、加快发展我市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的若干建议

为实现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把我市打造成名符其实的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商贸中心,提出如下建议:

(一)关于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对策建议

1、强化意识,明确定位。实践表明,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我市当前而言,是发挥中心城市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迫切需要,是调整经济结构、优化投资环境、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全市各级、各部门和企业应提高对发展现代物流业必要性、迫切性的认识,树立现代物流意识,增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明确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定位,一是明确物流产业为我市优先发展的产业之一;二是充分发挥合肥作为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的作用,加强与其他物流节点城市特别是郑州、武汉的分工合作,构建中部地区物流金三角;三是作为安徽省物流枢纽,担负全省物流周转、换装和联运的功能;四是把物流业作为构建合肥经济圈的先导,融入长三角的切入点。

2、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建议市政府尽快成立由常务副市长牵头,各职能部门相关领导为成员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沟通信息,统筹协调各部门出台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协调物流发展的重大问题,推进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建立合肥经济圈物流业协作制度,并加强与芜湖为代表的沿江水运物流带的合作。

3、规划引导、合理布局。建议在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指导下,尽快编制、出台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划,以规划统一引领全市物流业快速、有序发展。要根据“141”空间发展战略和合肥经济圈建设目标,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布局等因素,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抓住新建、改扩建高铁站、铁路货运站场、合肥港、新桥机场和城市道路大建设的难得机遇,加强铁路、港口、公路和机场转运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完善中转联运设施,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及城际通道与市区道路的无缝对接和高效贯通。在对外物流主要通道即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的出入口建综合物流中心、公铁联运中心;在高速公路与进出城干道的公路运输节点,建物流转运中心、货运站场;在大型企业、专业批发市场周边建现代化配送中心。

4、整合资源,夯实基础。一是加快提升合肥地区航道(含合裕线)等级,加快建设江淮运河,加快建设具有引领作用的大型码头,加快空港建设,预留高铁货运站场空间,以优化我市货运运力结构,提高物流运输能力。二是规划和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实行客货分流。三是鼓励社会资金按照规划建设物流园区、货运站场,政府给予土地使用方面的优惠和便利,并投入一定的前期开发资金。四是整合现有资源,加快由政府主导建设全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并通过与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和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相互衔接、相互支持,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物流信息系统,同时实现与本省及周边中心城市的物流信息平台相衔接。五是利用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的机遇,加快合肥出口加工区和b型保税中心的申请力度,争取尽快获批。六是按照全省物流业统计工作的部署,加强物流主管部门和协会的力量,完善物流统计工作。

5、创新机制,培育主体。要通过创新机制来培育物流市场,扶持市场主体。鼓励生产和商贸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大力培育、引进和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服务创新和技术、装备改造,提供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和物流增值服务。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信息沟通,加强资源整合,鼓励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合资、合作。加强物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

6、政策保障,促进发展。建议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专门意见与政策,明确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确定物流业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制定符合实际的财政、税收、用地等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建议通过设立财政引导资金,用于扶持物流中心、物流项目、物流技术创新、物流信息化及物流高新技术应用项目等的建设,优先资助通过《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认定的a级以上企业。在税收政策方面,针对物流企业反映强烈的营业税重复纳税、土地使用税税率大幅提高、物流业各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及跨区企业所得税总分支机构不能统一缴纳等问题,建议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解决。在土地政策方面,针对物流园区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具有一定公益性的特征,建议将物流园区、货运站场和城市配送中心建设用地纳入全市总体发展规划,并在地价上予以优惠,对特殊仓储用地予以保留。在融资政策方面,积极支持有条件的物流企业上市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对物流业的融资创新,建立适合物流企业的贷款评价体系。

7、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提升组织化水平。政府应鼓励物流行业协会进一步发展会员,扩大行业影响力,支持协会发挥作用:一是行业调研与统计,在政府统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行业统计,为政府决策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二是咨询服务,如发布物流信息、提供信息咨询。三是行业规范,从自律的角度制订各项行业规范制度,在市场准入、退出等方面发挥把关作用,在行业的标准化运作、守法经营、受理行业投诉方面担当主角,如企业等级标准的制订、评定,企业信用考核,标准化体系的推广。四是行业教育和培训。五是联络与交流,组织各类行业交流、研讨、宣传推介活动,为行业与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沟通与交流建立渠道,寻求支持。

8、引资引智并举,加强人才支撑。建议成立由学者、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界专家组成的物流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对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政策建议,对重点物流项目的认定提出专家意见。帮助本地企业引进、留住高层次物流人才,利用招商引资项目招来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培养人才。

(二)对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建议

1、按照构建合肥经济圈的要求,规划商贸流通业。进一步加强圈内合作,优化商业布局,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局面。围绕合肥经济圈产业发展建市场,重点发展生产资料、工业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市场。要利用商贸流通业的资源整合优势帮助圈内城市承接产业转移,销售农副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与圈内城市共同发展。鼓励圈内商贸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商业合作,支持合肥骨干商贸企业到周边市、县开设连锁店,提高经济圈商品整体档次和水平。

2、实现城乡资源统筹配置。把市场拓展的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合理规划和布局,建设一批腹地广泛、交易量大、交易手段先进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把新兴的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大型仓储超市等业态向城市副中心延伸。

3、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通过综合政府的产业政策、企业的市场需求、行业的发展趋势、消费的变动情况等信息,提高各类网络资源的集聚度和利用率。当前,一是抓紧研究电子交易、信用管理、安全认证、在线支付、税收、市场准入、隐私权保护、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问题,逐步完善电子商务的法规规章建设;二是以支柱产业为依托,培育一批集信息发布、价格指导、网上交易、资源配置等功能于一体的行业门户网站,发挥无形市场的优势。三是鼓励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建设网上商城,增强配送功能,扩大网上消费。四是发展服务业的网络业务,拓宽电子商务覆盖面。五是打击电子商务领域的非法经营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电子商务的正常秩序。

4、制定政策,扶持现有商贸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利用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激励本地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水平和管理水平。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制定差别化的授信条件,创新担保方式,通过动产、应收帐款、仓单质押等方式,解决中小商贸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鼓励中小商贸企业通过协会等方式入股建立联盟,合作参与大商业项目的开发。

5、合理进行商贸布局。一是与城市整体发展相协调,根据城市的发展定位、发展步骤、产业政策来确定商业市场的定位、布局、业态、规模、政策。对新建、扩建道路周边的商业网点,要及时谋划,合理布局,提升档次。二是充分发挥商贸流通的导向作用,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三是实施“商旅互动”策略,促进商贸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四是依托交通干线网络、快速交通系统,将商业设施建在交通便利之处。五是与传承历史文脉相协调,一方面商业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中,妥善保护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貌;另一方面,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商业资源,传承和提升传统商业。六是积极开展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社区双进”工程。通过网点、资金、技术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优势企业到社区设立便利店、物资回收站、维修站、早餐点、理发店等便民利民网点,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第五篇:临淄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

临淄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

现代物流是适应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化分工需要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具有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和拉动消费作用大的显著特点,是衡量和体现一个地区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区物流配送业发展迅速,以交通、仓储、运输为主体的物流企业数量、规模不断扩大,物流业在保证商流顺畅进行、提高商业经济效益和促进国民经济正常健康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已逐步成长为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我区物流业发展基本情况

2010年临淄区服务业增加值为151亿元,同比增长

18.34%,当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48.05亿元,占服务业比重31.7%,物流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十二五”期间服务业比重提升的重点行业之一。目前,全区物流企业约170家左右,其中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物流企业有10家,过亿元的有5家,货物运输车辆超过一万辆(危化品运输车辆3096台,普通货物车辆6767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山东依厂物流是我区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比较成熟的物流龙头企业,目前拥有4家全资控股子公司,有危险化学品运输罐车800多辆,年运输量300万吨。公司业务拓展到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企业近年来能够快速发展首先是拥有先进的服务管理理念和诚信经营的品牌意识。多年来的发

展,公司秉承“安全健康环保、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理念,全力打造“依厂物流”品牌形象,积累了丰富的危化品运输服务经验。二是科学周密的管理制度。公司采用现代化管理模式,加强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培训、安全等规范、规程和考核制度,保障公司的安全运营。三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GPS远程监控设备,实现了远程可控管理;与交警部门联网,对危化品运输车辆限定路线,实现互动,及时通知提醒驾驶员注意修正,提醒驾驶员及时换班,避免疲劳驾驶等等,提高车辆运营的安全,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四是全时服务的运销网络。运销网络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公司运销网络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与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五是有胆有识的企业领导层和一个团结实干精诚合作扎实高效的工作团队。所以即使在08年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的业务也是大幅提升,到2010年实现业务收入5.6亿元,今年前5个月实现业务收入5亿元,计划全年实现8亿元,争取突破10亿元。

淄博鲁金物流园是在各级开展二三产业分离政策的要求下从南金兆集团分离出来的。公司目前主要是集团公司的运输业务,主要集中在进口矿石、煤炭采购等方面。自二三产业主副分离后,目前公司自有和挂靠的车辆达50辆,联营单位包括龙口港、青岛港、青州、滨州等地的运输队达10余家;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上交地方税收1126万

元,今年1-7月份,公司实现运费结算收入4782万元,上交地方税收283万元,为我区二三产主副分离提供了成功模板。

今年,区委、区政府围绕“一城三片区”确定了我区物流建设五大重点项目:一是齐鲁现代物流港建设项目(二期),由齐鲁现代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50亿元,计划投资10亿元;二是依厂商贸物流建设项目,由山东依厂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6亿元,计划投资3亿元;该公司力争在3至5年的时间实现物流公司整体打包上市,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全力打造国内知名物流企业;三是10万吨/年仓储物流项目,由山东志博远国际贸易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3.56亿元,计划投资3亿元;四是钢铁物流园项目,由山东万海双涵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2亿元,计划投资8000万元;五是吊装租赁项目,由山东海湾大型设备吊装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1.8亿元,投资计划1亿元。这些项目总投资近18亿元,建成投入使用后必将对我区物流业乃至全区工商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与物流业发达地区相比,我区物流业的发展规模、发展层次等,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缺乏统一管理。目前我区物流业的发展缺少统一调度,只对重点项目进行了监督管理。政策的制约和不配套,执行尺度不同,亦造成不公平竞争,影响了企业的运作。二是统计信息不全。物流企业信息统计的准确性不足,缺乏基础资料。大企业从自身的长远发展考虑,愿意提供企业经营信息,并期望能从地方获取政策支持,但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认识不足不愿意提供相关信息。三是企业规模小。多数物流企业“小、散、差、弱”,采用传统运作方式,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落后,真正能提供多品种、大批量货物运输的企业不多,有的甚至还停留在“一间房子、一张桌子、几台车子”的层次上。四是部分物流企业财政贡献较少,许多车辆注册地不在本区,存在税收外流的问题,由于当地危化品手续难办,单车费用较高,加重了物流企业的税费负担,造成有些车辆在外地落户。五是因为现在油价上涨及交通运输收费较多,物流企业普遍利润下滑。六是服务相对滞后。缺少行业总体规划和组织领导,目前我区还没有统一的管理服务机构,也没有行业协会等社会自律组织,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完善政策,优化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规范税费征收和经济检查行为,清理整顿各种乱收费、乱罚款现象,对反应强烈的问题进行曝光处理。区政府将出台针对扶持物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企业建设用地及税收等

方面予以扶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雄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现代物流业发展上来。尽快明确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沟通机制,适时成立现代物流业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共同推进现代物流业健康规范发展。

(二)培育企业,壮大龙头。目前,我区上规模的物流企业偏少,行业聚集度不高。对发展潜力和后劲大的物流企业,应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支持推进行业整合,引导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信息咨询企业之间进行多样化联合和兼并重组,加快打造一批大型综合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大力推进工业企业服务业务剥离工作,鼓励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专长和基础的大型企业加速物流业务剥离和外包,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制造业物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业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

(三)抓好项目,增添后劲。重点抓好齐鲁现代物流港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建设好综合服务功能区及相关配套设施,推动保险、工商、税务等部门进驻提供“一条龙”服务,落实保税功能,积极发展多式联运,争取港口输油管线终端节点,努力建成北方重要的化工原料及产品交易中心、信息价格中心。抓好今年区政府确定的五大物流发展项目的建设,增强物流业的集聚辐射作用和带动能力。

(四)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借助

卓创、隆众石化等信息资讯企业的平台优势,搭建公共物流电子政务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以条形码、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货物跟踪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加快企业物流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货物运输信息的快速传递、加工和管理,以彻底解决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整合及滞后问题,积极推进临淄区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快速规范发展临淄区统计局 单卫

下载关于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调研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2012-01-30 01:26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作者:蔡雪芳物流是经济运行的“血脉”。物流业发展状况和物流成本的高低,是区域发展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现代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共5则范文)

    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了解我县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查找现代物流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分析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提出加快推进物流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2013年7......

    临武县发展现代物流业调研报告(5篇材料)

    临武县发展现代物流业调研报告 作者:临武统计局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1-10-31 一、临武县物流业现状 1. 临武县物流业基本情况。据调查,目前我县物流企业主要有零担货......

    现代物流业调研

    固始县现代物流业调研报告一、固始县物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三大支柱产业迅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我县现代物流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

    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近期,我们采取实地调研和书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17个市进行了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实地考察调研了青岛、烟台、临沂、日照等8个市,听取了50余......

    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期,我们采取实地调研和书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17个市进行了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实地考察调研了青岛、烟台、临沂、日照等8个市,听取了50余家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物......

    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期,我们采取实地调研和书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17个市进行了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实地考察调研了青岛、烟台、临沂、日照等8个市,听取了50余家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物......

    交通局-现代物流业调研报告

    枣庄市现代物流业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政协开展现代服务业重点调研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现将枣庄市现代物流业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