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

时间:2019-05-13 00:5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

第一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

2012级川大本科护理班学号:号

单位: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当前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重要课题。该文根据手术室在医院内所处的特殊位置以及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密切关系,提出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治疗效果和病人的预后,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手术室的合理布局、健全的制度、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以及手术室护士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更好地完成手术任务,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院内感染;防范

手术室是综合医院的窗口科室,是医院临床外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病人施行外科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担负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当前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重要课题。医院内感染也是现代医学科技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根据手术室在医院内所处的特殊位置以及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密切关系,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治疗效果和病人的预后,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手术室的合理布局,健全的制度,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以及手术室护士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

1养是更好地完成手术任务,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根本保证。手术室布局与环境手术室布局应充分考虑病人与工作的方便。建筑设计符合标准,便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手术室环境必须符合无菌原则。手术室内区域的划分是防止院内感染的基础。根据功能流程及清洁与污染的分区要求,手术室通常划分无菌区、相对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区域间均用门隔开,并设立明显分界标志。手术室内各类房间及通道的运用均要符合无菌技术要求,合理使用。手术闻内设备可根据手术需要合理放置,不可过多堆放在手术间内,以免造成手术间的消毒死角。所有出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室内肃静与整洁。严格更衣、换鞋、衣帽整齐、参观人员的管理。有菌、无菌手术严格分别安排,特殊感染手术,严格做好终未消毒处理,并加强对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2消毒与灭菌

2.1空气消毒由于手术室人员流动量大,空气中浮游菌数易超标,尤其是在手术开始和结束时,细菌降落量达最高峰。严格控制人员流动,禁止患呼吸感染等疾病的人员参与手术,是保持空气洁净的一项关键措施。手术前后的空间消毒一般采用紫外线照射、药物熏蒸以及负离子空气消毒等方法,保持消毒后通风,但严防污染空气进入。空气消毒前的清洁卫生采取湿式打扫,避免细菌飘浮空气中。定期进行空气培养,检查菌落数与菌种。

2.2无菌技术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无菌技术是控制手术室感染最关键的环节,是一项非常严密的操作技术。无菌技术的操作失误,轻者可导致伤口感染,重者则影响手术成功,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它必须考虑和杜绝多方面的污染因素,才能保证手术所需器具的绝对无菌。凡耐高温物品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包内必须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指示胶带封包,签署名称和日期。不能高温灭菌物品,可采用高效消毒剂浸泡或气体薰蒸灭菌,使用时用无菌盐水将浸泡的器械冲洗干净。为保证灭菌效果,采用化学指示剂对无菌效果进行严格监测。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过期物品或疑似污染物品应重新灭菌,无菌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手术物品一人一物,避免交叉感染。为降低术中感染机会,术前准备工作不容忽视,术野的备皮与消毒以及术者的手消毒是减少切口感染机会的第一关。手术进行中,所有参与手术入员均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操作规程在符合无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的暴露时间。严格查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术后将非感染手术与感染手术分别处理。为防止感染性手术污染扩散,术后所用物品一般要经过消毒液浸泡处理后再进行灭菌,感染手术间用物表面、墙壁、地面均用消毒液擦拭、喷洒,空气进行彻底消毒,废弃污物、污水必须经过消毒液浸泡后无害化处理,防止引起院内交叉感染。

3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手术室护士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护理行为准则。不仅要有较好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还需要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无论进行何种操作,均应按操作规程自觉的、准确无误的进行。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更新观念,刻苦钻研新技术,逐步掌握新技术的操作方法和规程,更好地配合术者,切实控制术中污染、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严格三查七对工作及查对制度,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差错事故。

总之,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护理技术是保证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基础,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是减少医院感染的保证。而护理质量的核心则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水平,护理工作者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力。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要牢固树立病人利益第一的原则,强化防范意识,切实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以及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梅祖懿,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60—64.

[2]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9:626—638.

第二篇: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控制

护理质量与医院感染控制

护理技术操作的好坏是护理质量的保证,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的发展和预后,因此,规范的护理技术操作、严格的无菌观念、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医疗废弃物的规范化处理以及双向防护意识的提高被各级医院作为护理质量检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控制医院感染又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有力保证,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一、护理质量的好坏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护理质量的保证为控制医院感染创造良好的环境。护理人员的每项操作都是在一定的预定标准下执行的,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促进患者康复、预防疾病,也只有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标准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为护理工作的质量高低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二、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无论是侵入性操作还是非侵入性操作,护士都必须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任何环节的疏忽都会给医院感染留下后患。护理工作事无巨细,平凡中体现着一个人强烈的责任心,那就要求护士要有慎独的工作精神,任何时候,不管有人或无人监督,都要将每项操作按规范的标准进行,不得有半点侥幸心理,以保证患者、医护人员和社会人群的安全和健康。

三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护理人员工作的内容之一护理管理从护士长的管理工作入手,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熟悉医院感染管理的概念,掌握消毒、灭菌、隔离知识与进展及其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中的应用;消毒灭菌药械的合理使用与浓度监测;浸入性操作与医院相关感染的预防;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医院感染管理;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合理给药与毒副作用;本专科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等,以此来强化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四、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预防和控制,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手段之一是对医务人员工作方法和工作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报告和控制,预防住院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之间的感染,以达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因为医院感染的发生将直接威胁患者、职工和社会人群的健康,同时阻碍着医护质量的提高。

五、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决定感染控制工作的好坏护理人员要了解并重视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意义、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要积极参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而护理人员是否重视医院感染则主要反应在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上。综上所述,为了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护理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感染知识的培训,从理论上武装护理人员,提高其思想意识,使其主动参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从而自觉执行规范的技术操作,保证护理质量;严格患者管理和做好健康教育;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保证消毒措施的贯彻落实,从源头切断医院感染的发生。

第三篇:护理工作与院内感染

护理工作与院内感染

东平县中医院手术室马玉荣

重要性:医院感染的防治是世界性的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非典”之后,院感问题被提升到新的高度,院内感染给医院、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不仅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可促进社会进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每年有140万人死于院内感染,占死亡病例的1/3—1/4,感染率为5%--10%,每年花费约100—150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难题。

定义: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院外或转院后发病的病人。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病人从入院第一天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而发病的即为医院感染,无明确潜伏期的病人,病人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

一、与院内感染有关的因素

医院感染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其他公共场所,大多数院内感染是由于存在于一般人群中的微生物引起,这类微生物在健康人群中不会引起疾病或仅出现轻微症状,因此院内感染发生有其特定条件。1.机体因素

一般病人均处于抵抗力低下状态,几乎所有传染因子均可引起院内感染。一个病人的正常或条件致病菌感染可以传给其他病人,有其是新生儿免疫机制尚未成熟,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发生生理改变,故危险性大。患某些疾病的人,院内感染易感性高,例如恶性肿瘤有其是涉及造血系统的肿瘤、粒细胞缺乏症、免疫缺陷综合征。严重烧伤和某些皮肤病,严重营养不良、昏迷、糖尿病、支气管肺部疾病、尿毒症、肝硬化等。2.应用某些诊断或治疗手段

这些人往往对院内感染易感性增加,例如外科手术后保留导管尤其是静脉内和膀胱内、气管插管或切开,输血、麻醉、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抗生素等。3.医院中病人集聚

各类病人密集程度和相互接触机会决定了院内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医院内耐药菌株常多。一般卫生状况不良为院内感染创造条件。

二、院内感染的种类 1.交叉感染

交叉感染是在医院内获得而引起的微生物感染。可以从病人传给病人,病人传给医务人员或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或其他病人;病人家属作为带菌者传给病人。2.环境感染

指接触到被污染的物品所获得的微生物感染,例如尿布、被单、床架、床头柜、擦桌布、病历卡、门把手、拖把、食具、玩具等。3.内源性感染

指来自病人自身的感染,病人本身是病原体携带者,由于全身抵抗力低下而引起自身感染。

三、污染途径

各种来源的感染可以经一条或几条途径,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1.空气

病人近距离接触时,微生物在飞沫中可直接传给病人。轻度咳嗽飞沫可传播2—3米远。一些活力强的微生物甚至可在飞沫核或尘埃中存在较长时间并经较远距离传播。如结核菌。有的呼吸道病毒,如流行性感冒病毒,尽管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但经空气传播危险性甚大。2.手

手的接触面广泛,最易受污染和传播微生物,这种间接传播对易感者来说获得的微生物量不大,但由于病人机体抵抗力低下,对感染剂量要求低,从而引起传播。3.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共用的,虽然每次用后消毒,但有时达不到消毒效果。4.药品

血制品传播肝炎,静脉用和口服制品受污染引起院内感染机会甚多。有些不宜灭菌、因灭菌后失效或改变药性或产生副作用的非无菌药物,受微生物污染机会甚多。一些口服液剂,包括糖桨饮剂等含糖较多的液剂,呈酸性,不适于细菌生长,但易受真菌污染。

四、预防须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对于任何疾病来说有效的预防是最好最有效的。院内感染更是如此。预防院内感染应该是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的事情。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 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污染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和物品,应严格执行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的三个基本环节的原则。所有医疗器械的检修应坚持消毒或灭菌处理在前。为防止被污染器械细菌的繁殖而影响灭菌效果,对于带血等污染器械应立即清洗,经监测器械的清洗可以去除污染微生物104。

2、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的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如手术器械、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 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内窥镜等可选用化学消毒法,如环氧乙烷、2%戊二醛浸泡灭菌等,消毒灭菌的原则是首选物理法,不适宜用物理法消毒的才用化学方法。用监测后的2%戊二醛浸泡器械30分钟达到消毒,10小时才能达到灭菌。灭菌后的物品应定期监测以确保应用安全。用于折线、换药的刀剪、钳、镊可引起刀口感染,应高温灭菌,并坚持一用一灭菌,不能交叉使用。2%戊二醛是高效灭菌剂,但他对人体有危害,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用戊二醛浸泡的器械需用大量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用,器械浸泡消毒液面以下为无菌区,液面以上可以认为有菌,故严禁用容器盖当无菌拖盘而放臵无菌物品及消毒棉球等。

3、化学消毒和灭菌根据不同情况可分别选择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及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消毒和灭菌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医疗器械灭菌不彻底将会造成院内感染。因此保存碘酊、酒精、碘伏的容器每周应灭菌2次。经滴壶加药的方法是很危险的,因为空气中的细菌可随针头而进入液体。另外内固定器械必须做芽胞监测。

4、甲醛不可作为空气消毒,因对人有致癌作用,甲醛熏箱可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物品的消毒,但不用于灭菌,其方法不能采用自然挥发熏蒸,可用甲醛和高猛酸钾反应消毒,为确保消毒效果需消毒物品不能重叠摆放。

5、湿化瓶、雾化吸入器、呼吸机的管道等器材不能连续使用,必须每天消毒、每天更换湿化液,用完后应终末消毒,干燥保存。病房地面应湿式清扫,病房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垃圾臵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感染性垃圾臵黄色塑料袋内,并且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餐具、便器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及终末消毒。暖瓶塞高压消毒,暖瓶用肥皂水擦后用清水冲洗,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被褥必须行终末消毒处理。平时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2次,枕芯、被芯、床垫定期消毒,遇有血液、体液污染情况及时更换,传染病人,按相应的消毒隔离原则处理,各室拖把要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凉干,及时消毒。

6、医务人员进入治疗室、处臵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无菌物品必须做到一人一灭菌。注射器用一次性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液体开启超过2小时不能使用,注明开启时间,启封抽吸的各种容媒也要注明时间,超过24小时不能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一次性使用容媒,臵于无菌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已经打开,保持时间超过24小时应重新灭菌。各种治疗车上物品统一规定,摆放有序,上层要有手消毒剂,每给一个病人操作完后护士应消毒手后再给另一个病人操作,以防止交叉感染,换药操作应按先清洁伤口后感染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应严格隔离,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7、开窗通风。开窗通风是最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医院中病人密集,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如飞沫、痰涎、脓液、大小便等严重污染空气,污染物体表面。而且医院内病原体的种类繁多,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及种类比其他环境中多的多。而有资料表明,开窗通风30分钟,室内细菌数量可减少77、3%--79.3%,75分钟可以减少96.9%--99.5%。因此,医院病房及诊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清洁,减少致病微生物。

8、正确洗手:洗手可以免1/3院内感染,每位医生护士每天要处理很多病人,即使是搀扶病人触及病人的肩手或碰到病人的衣物床单等,医护人员也会感染大量的细菌其中有不少致病菌。但是大部分医务人员病没有意识到洗手的必要性,而且洗手后往往在白大褂上一擦,这样的操作就可能带来感染。这些感染主要集中于呼吸道、胃肠道、手术部位感染。用流动水洗手开关最好采用脚踏式、肘式、感应式清洁剂应保持清洁干燥,擦手巾应保持清洁干燥,一用一灭菌或用一次性纸巾,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钟,流动水洗手。注意不要留长指甲。

9、合理使用抗生素:不少事例已证实,抗菌药物滥用已经成为人类新的灾难,细菌耐药增加,人体正常菌群紊乱,导致的严重医院内感染,治疗越来越困难,病人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经济负但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世解卫生组织预言:“抗菌药物滥用造成的危害比艾滋病更为严重,人类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解决医院感染的重要问题,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也是整个社会和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人们充分了解抗菌药物的利弊后,可积极配合医生合理使用,也可以监督医生在治疗中滥用抗菌药物。

五、注意自身防护。

医院内感染的特点是交叉的、双向的,病人有可能把疾病感染给医务人员,反过来,医务人员也有可能把携带者的病菌传染给病人。所以,医院感染的预防强调双向保护。非医务人员的保护措施,人们除需要就诊外,不要到医院去,老人、小孩抵抗力低下的人,尽量少去医院。拖家带口地去看病人的习惯很不好,这一方面影响医院的工作秩序,影响病人休息,另一方面也可能感染或传染疾病。到医院就诊时要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要戴口罩,不要乱摸乱动医院的物品,不要在科室之间串门,尽量减少在医院停留的时间,回家后及时洗手,换洗外衣。就诊时还要选择适当的医疗单位。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在不同的医院是不一样 的,越大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越高。这是因为,一方面大医院人满为患,各种病人和病员携带者接触密切,很容易造成感染,另一方面大医院收治的危重疑难病人多,侵入性有创性的检查治疗多,医院感染的机会也多。所以,建议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医院,小病如普通感帽不要挤大医院,可以到社区一、二级医院就诊。能门诊治疗不要住院,能口服药物治疗就不打针,如果病情不需要就不要冒着更大的风险非要静脉注射。导致医院感染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有患者自身的原因,也有医院环境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医院感染是难以避免的。因此,院内感染是医患双方都必须面对的现实,希望全社会和每个人都了解和参与到院内感染的控制中去,降低院内感染的危害。

第四篇:手术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手术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严格划分无菌区和有菌区。

3、感染手术与非感染手术,严格分别安排在相应的手术间,手术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遇有特殊菌种性病、大三阳、绿脓杆菌、破伤风、气性坏疸等)需经严格消毒后,方可再次 使用,一次用品、敷料送焚烧炉焚烧。

4、手术室工作的人员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病时一律不准进入手术间。

5、严格控制参观人数,不得>3 人,参观者应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不得任意穿行。

6、手术间内物品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迹,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禁 在手术间内做敷料。因抢救借出的物品,一律清洁消毒处理后方可放回原处。

7、已明确 HbsAg(+)患者用过的器械用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经压力灭菌或灭菌液浸泡后 备用。

8、严格执行手术室空气、物品、地面清洁消毒制度,各类物品按规定程序处理。

9、做好各类物品的终末消毒处理。

放射科院内感染消毒控制制度 放射科院内感染消毒控制制度 消毒控制

1、凡做 CT、胃肠造影患者,如需口服造 影剂,一律使用一次性口杯。

2、静注造影的注射器和针头,用含氯消毒 液浸泡冲洗后送供应室交换。

3、传染病人备专用大单,用后清洁消毒,工作人员操作后进行手的消毒。

4、肛管一人一管一用,用后清洁消毒,送 焚烧炉焚烧。

5、室内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并登记。

营养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搞好食品储存、运输、加工、制作、严防 食品污染。

2、从营养部发出的食品,必须做到清洁、无毒、无致病菌、无寄生虫、无腐败变质、无 杂质。

3、从原料到成品衽“三不”制度: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原料、仓库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炊事员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加工成品。

4、成品(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物与杂物隔离、食 物与药物隔离。

5、环境卫生采取“四定”方法:定人、定指标、定时间、定质量、定任务,划片分工包干,争取做到消灭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害虫及滋生条件。

6、餐具实行“四过关”原则,一洗、二刷、三冲、消毒四过关。

7、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理发。

8、营养室工作 人员要做到穿戴好工作服及工作帽后方可进入操作间,不得穿工作服到其

9、营养室工作 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有传染疾病人员(肝炎、结核、皮肤病等)不得在营养室工作。检验科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1、化验室桌面要保持清洁整齐,严格划分清洁区与污染 区,抹布分开,每日工作前后均用消毒液擦拭,室内注意通 风,每日紫外线消毒空气一次并登记。

2、盛放无菌棉球容器每周更换灭菌 1-2 次。

3、血球稀释液等废液倒入指定容器,消毒处理后排放。

4、采血时一人一针一管一片,以防交叉感染。

5、化验单消毒后发出。

6、所有容器试管洗刷前,必须用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液处 理,消毒液要定时更换。

7、检查用标本经无害化处理后送焚烧炉焚烧。

药剂科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采购药品,把好各种消毒剂 的质量关。

2、配制药品时,严格遵守制剂操作规程,保证制剂质量。

3、配制前要洗手并进行消毒。

4、每天用消毒液擦拭调剂台、桌子与地面。

5、处方调配与发药人员,上岗前要洗手,门诊药房调配人员可给传染病患者发药后立即洗 手后再继续工作。

6、所有发药容器下班前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7、坚持用药勺数药,杜绝用手直接取药。

8、非本科室工作人员禁止进入工作间。

救护车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1、每周用消毒液擦洗冲刷消毒二次,保持车内清洁卫生。

2、坚持每次收车后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3、运送传染病人或尸体后,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口腔科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1、医务人员治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操作前后洗手,必要时戴一次性手套。

2、诊疗及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漱口杯及镶复模具,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3、治疗用棉球、敷料高压灭菌,用后焚烧处理。

4、牙钻、牙头用后用清水洗净擦干,置 2%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用前冲净,一用一消毒。

5、一次性口腔器材用后先用每升含有效氯 500mg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30min 后,作无害化 处理,反复使用的器械先去污,再清洗,彻底去除粘着物,然后再进行消毒灭菌。

6、治疗区的操作台,治疗每个病人后均需用中效消毒剂进行消毒,治疗外周区应在每天 工作结束后消毒及通风。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消毒,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桌面、椅 子、门窗、墙面、地面等,然后进行空气消毒。

洗衣房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区要求。路线由污到洁,不得逆行。

2、不得在病房内清点污、脏被服,应直接放置污衣袋内运送洗衣房分类处理。浸有血液 或体液的布类应置于防水袋内封闭运送。一次性使用衣被收集袋用后焚烧处理。

3、各类衣物应分类清洗。病人衣被和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必须分机或分批洗涤。

4、传染病患者(肝炎、肺结核等)的衣物与普通患者的衣物应分开洗涤。对传染病患者 的衣物尽量少翻动,减少污染。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应视同感染患者的衣物等同处理。

5、洗衣房工作人员应掌握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知识。

重症监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掌握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限制人员进出,减少不必要的出入。

3、每个进出 ICU 的人员都要更换清洁的外衣和鞋子,戴好帽子、口罩,严禁有呼吸道感 染患者入内。

4、配备独立空气净化调节设备。

5、对感染患者和未受感染的患者应分别由专人治疗和护理,并对每一位患者实行床边隔 离制度。

6、力求使用一次性的医疗物品,每个患者有专用的听诊器、血压计和体温计。

7、有一定数量的洗手池,使用脚踏式开关,池边备有洗手消毒液,但病室内不得安置洗 手池。

8、医护人员不蓄指甲,工作时不戴戒指,每项技术操作的前后均应洗手消毒。

9、患者应通过人工呼吸器将呼出的气体用管道排到室外。

10、建立细菌监测感染登记制度。

治疗室院内感染消毒管理制度 治疗室院内感染消毒管理制度

1、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 范》,并掌握基本知识及操作技术。

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无菌操作。无菌物品放置专柜。

3、注射、针灸应采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

4、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配制的药液超过两小 时不得使用。

5、开启的无菌溶液必须在四小时内使用,各种溶酶不 得超过 24 小时,并注明开启时间。最好采用小包装一 次性使用溶酶。

6、碘酒、酒精瓶应保持密闭,每周更换灭菌 1-2 次。

7、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 开,保存时间不应超过 24 小时。

8、治疗车摆放: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9、换药操作应按无菌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进行。感染性敷料应放在指定容器内,并焚烧处理。

10、坚持定期清洁、消毒制度,地面进行湿式清扫。

病区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1、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掌握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及 技能。

2、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

3、病床应湿式清扫,并坚持一床一套,用后消毒。

4、患者床头柜要求一柜一抹布,用后消毒。

5、病房地面应湿式清扫,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感染性垃圾必须焚烧。

6、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定期消毒。

7、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病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床垫、枕芯、棉絮曝晒 或紫外线消毒,床单元用消毒液擦拭。餐具、脸盆等用物可用蒸汽或煮沸消毒,也可用消毒 液浸泡。传染病患者床单元按相应的终末消毒原则处理。

8、患者被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至少更换一次,遇到特殊情况,及时更换。

9、发现传染患者,按相应的消毒隔离原则处理。

10、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应有专用抹布,应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并 定期消毒。

11、病室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紫外线消毒。

供应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工作制度》、《医院感染 管理制度》及《消毒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2、应健全岗位责任制,完善物品洗涤、包装、灭菌、存放、质量监测、物资管理等制度。

3、应分设洗涤区、包装区、消毒区、无菌区,已消毒区和 未消毒区必须严格分开。

4、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格无菌观念,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标准,熟练各种器 械、物品的性能、消毒方法和洗涤操作技术,做到供应物品 的适用和绝对无菌,确保医疗安全。

5、对供应的无菌医疗用品进行定期消毒灭菌质量监测。

6、按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验收标准》要求,加强消毒供 应室规范化管理。

骨伤科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1、医务人员治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操作前后洗手,必要时戴一次性手套。

2、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换药一人一份一用一灭菌。

3、开启的无菌溶液必须标明开启时间,在四小时内用完,各种溶液存放时间不得超过 24 小时,尽是使用一次性小包装。

4、碘酒、酒精瓶、消毒镊罐每周更换及灭菌 1-2 次。

5、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得超过 24 小时。

6、浸泡银针、小针刀戊二醛溶液按要求及时更换,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尽药液。

7、治疗室的各种物品器材定位放置,定期清理维修,处于备用状态,使用后的物品按“消 毒-清洁”原则处理,一次性物品用后毁形,浸泡消毒后集中处理。

门、急诊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1、门(急)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报告疫情。

2、急诊室、儿科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相对独立,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诊 室,并建立预检诊制度,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到所指定的隔离诊室诊治。

3、肝炎、肠道门诊应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挂号、候诊、取药、病历、采 血及化验、注射与普通门诊分开。

4、候诊室、诊室坚持湿式清扫,定期通风换气,并建立每日每周清洁消毒制度。

5、各科诊室要有专用洗手设备。

焚烧炉管理规定

1、焚烧炉由总务科负责指定专人管理。焚烧炉为焚烧医疗垃圾专用,其他物品严禁投入 其中。

2、操作工接收和处理垃圾时要注意安全,确保污染源不扩散并做好个人防护。

3、每天定时接收各病区医用垃圾,时间为下午 3 点至 4 点半,其余时间严禁其他人员入 内。

4、垃圾入炉后立即焚烧,物品必须焚烧完全,焚烧完毕后确认无火源方可离开,并锁好 门。

5、每天处理完垃圾后将所用物品如胶皮手套、钢钎等消毒处理,存放于固定地方备用,并做好登记。

6、焚烧处理工作质量由总务科、院感办共同指导、监督。

检验科院内感染控制制度

1、化验室桌面要保持清洁整齐,严格划分 清洁区与污染区,抹布分开,每日工作前 后均用消毒液擦拭,室内注意通风,每日 紫外线消毒空气一次并登记。

2、盛放无菌棉球容器每周更换灭菌 1-2 次。

3、血球稀释液等废液倒入指定容器,消毒 处理后排放。

4、采血时一人一针一管一片,以防交叉感 染。

5、化验单消毒后发出。

6、所有容器试管洗刷前,必须用过氧乙酸 或含氯消毒液处理,消毒液要定时更换。

7、检查用标本经无害化处理后送焚烧炉 焚烧。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业务院长领导下,由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按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组织实施,各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及兼职监控员负责日常工作。

2.医院职工应自觉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定,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3.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或护理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不得随意简化或变更操作程序。

4.临床医生按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对所经治的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人应完整、准确地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兼职监控人员于每月30日对本科当月院内感染监测资料进行汇总,认真填写“院内感染月报表”,于次月6日以前报院感办。

5.各科室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并定期进行效果监测。

6.一旦发生院内感染暴发,科室在迅速控制感染流行的同时,应上报院感办,并严格保存检品协助采样,由院感办进行检测,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隐瞒或拒绝采样。

7.凡医院内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医疗卫生用品及消毒药械在购进前必须经院感办对其生产厂家进行“三证”审核,对其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合格后方可由相应的主管部门进购,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违反本规定自行购入,对使用中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医疗卫生用品及消毒药械,院感办将继续进行监督。

第五篇:手术室院内感染管理检查表

手术室院内感染管理检查表

被检单位:检查日期:

一、建筑布局及设施

1、布局合理:应设消毒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生活办公区、手术区,是()否();流程合理:应有工作人员出入通道、患者出入通道、物流洁污分开,是()否();分区明确,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标识清楚,有实际屏障,是()否()。

2、手术室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是()否();隔离手术间靠近入口,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是()否()。

3、除手术人员外,严格限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手术间的门除物品及人员通过时均应关闭,是()否()。

4、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就根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是()否();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是()否()。

5、净化手术间内空气净化可采用垂直层流、静电吸附等空气装置,并达到《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的标准在,是()否()。

6、用合格的空气过滤器(国家批准)空气经过滤、再循环和保鲜,每小时至少换气15次,其中有3次必须是新鲜空气,是()否()。

二、消毒隔离

1、所有人员不佩带任何首饰,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否()。

2、洗手刷一用一灭菌,是()否()。

3、注射、采血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无菌物品一人一用,是()否()。

4、接送手术病人平车应用交换车,并保持清洁,平车上的铺单一人一换,是()否(),隔离病人平车专用,用后消毒,是()否()。

5、麻醉导管及面罩等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封闭保存,是()否()。

6、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等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用灭菌水,是()否()。

7、手术室的工作区域,应当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是()否();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当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是()否()。

8、手术器具及物品一用一灭菌,是()否();无菌物品包注明名称,是()否();打包人签字,是()否();打包日期,是()否();无菌日期或失效日期,是()否()。

三、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是()否()。

2、医疗废物存放用专用容器和包装物,是()否()。

3、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记录及时完整,是()否()。

四、使用中的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内使用,是()否()。

五、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定期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细菌培养,是()否()。

2、化学消毒剂定期进行浓度监测,是()否()。

3、无菌物品灭菌效果监测:是()否()。

陪同检查人员:检查人员:

下载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院内感染

    授课班级:2010级临床医学本科2班 授课时间: 第一周 星期四 1、2节 2学时 授课章节: 第三章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重 点: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难 点: 异常脉搏、呼吸、......

    手术室护理质量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核心,是手术室的灵魂。 一:手术室护理质控小组: 组 长:祁国群 副组长:王广云 刘小芳 组 员:各手术配合组组长 二:手术室护理质控内容: 1:无菌技......

    手术室护理质量

    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 管理小组 质量和安全时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坚强环节质量监督管理,防微杜渐,做到各项管理有章可循,用制度及规程指导......

    浅谈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

    浅谈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 【摘要】护理风险指存在于整个护理过程中的一系列不确定危险因素,其可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发生损害甚至死亡的不安全事件。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抢救及......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医疗......

    特殊感染病人手术室护理

    特殊感染病人手术室护理 外科感染病如气性坏疽、破伤风的病人,不应在一般手术室内施行手术。 急诊病人已经进人手术间,再确认为此类感染者,手术后整个手术室须立即封闭。所......

    2018年5月院内感染质量报告

    2018年5月院内感染质量报告 1、监测:手术室、内儿注射室、内儿抢救室、骨伤针灸室、妇外骨伤注射室、骨伤抢救室、外科处置室、人流室、骨伤处置室、妇科门诊诊室、门诊注射......

    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情况

    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情况 有护士长任组长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有管理制度,有工作记录。 手术室内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肃静,有安全感 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