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治愈心灵的“红处方”
治愈心灵的“红处方”
电子产品独霸的今天,纸质产品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电子书方便快捷,省钱省力。我们在这种快餐式的阅读中,真的有读书的乐趣吗?阅读是一种生活享受,更是一种情调。书籍多的犹如繁星,可是并不是每一本书都可以吸引你,也许真正吸引你的往往是那个作者。我们佩服他们的智慧哲思,欣赏他们的博爱善良。朋友们,我要向你们推荐一本书,更确切的说是让大家深入地认识一位悲天悯人的作家。透过这本书,我们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震撼与领悟。
“白处方是开普通药的,黄处方是开外处用药的,只有红处方是专开剧毒麻药的,比别的处方要慎重。”这是毕淑敏写于1997年的长篇小说《红处方》。它烙着90年代那个特定时代的道德伦理风貌和精神文化痕迹,虽然距离我们这些90后们二十几年,可是这种震撼远远不会因时间而减弱。
王蒙先生评价毕淑敏:有普度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是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这部长篇小说出版当年,就被《南方周末》选为该年度最有影响的十本书之一,并获得首届北京市文学艺采大奖。小说体现了她对绝望生存的逼视、生命意义的扣问、对吸毒者的深沉关怀。也集中反映了毕淑敏老师悲天悯人的情怀与救赎脆弱生命的强烈意识,是她开给当下社会的一剂良方。
小说描写戒毒医院的各色人物,大多都是欲望的化身,他们卑劣的行径,以及被疯狂的欲望扭曲的灵魂令人不寒而栗。如吸毒病人中的亢奋者庄羽和支远,扭曲的灵魂,煎熬的内心;护士中的狂人栗秋,因为仰慕贵族气派和风范,处心积虑地将有身份的吸毒分子作为追求的婚姻目标,把玩弄女性成瘾的吸毒病人北凉当成栖身的救命稻草;还有混迹于病人中的“嗜金狂”三大伯,轻车熟路“进驻”医院,伪装吸毒病人,兜售毒品,赚取不义之财;特别是人称“孟妈”的女医生,她不仅充当住院介绍人来牟取暴利,还自设戒毒诊所,她“借公肥私”的勾当、假充慈悲的伪善面目堪称一绝。还有那个叫秦炳的人,持一张祖传戒毒秘方,向戒毒医院索取重金不成之后,将秘方高价出卖给了洋人,其利欲熏心的行径却自视为光明正大、理所当然;还有追逐肉欲的简方宁丈夫,在儿子有病不能上学,爱妻被工作和儿子搅得焦头烂额的情况下,心安理得地与保姆调笑偷情等等。一幅幅人性丑态的真实图景,让人惊魂动魄,又心生悲切。我看到这些,我深深的感受到人性在物欲横流的世界的畸变,无法名状的悲凉与同情。毕淑敏老师借助 “毒品”这一载体,细腻的刻画瘾君子们在吸毒戒毒这个过程中遭受的痛苦和内心深受的煎熬,展现“毒品”对心灵脆弱的人所造成的巨大杀伤力,真实表展现出被毒品主宰的一些都市“欲望”人在迷失理想和信仰之后畸形的生活和心态。给我们这些涉世未深有些盲目冒进的青年人当头棒喝: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要以身试毒,不要天真的以为可以戒除毒瘾,不要效仿所谓的“有身份”。一旦沉沦,万劫不复!
这部小说,情节并不复杂,可却像一曲绕梁余音,总让你的内心涟漪不断。细腻的描写把人性剖析的一览无余,书中描写的不仅是毒
品对人身体的伤害,更是对人心灵的摧残,使人的心理变的扭曲„„ 它还歌颂了为正义事业献身的医护人员。简芳宁,她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人,她本可以做一个普通的贤妻良母。可是,她觉得应该让自己一辈子过得更有意思,像旗帜一样飘起来。因此,从部队转业后,她义不容辞地选择了新兴的戒毒医学事业。于是,她的生命不再属于自己,也不再属于她的小家庭。最终,她不得不抛家舍业,忍受了第三者插足、丈夫背叛,顾不上对身患重病的独子的照料,甚至断绝了与一切亲朋好友的往来。她的命运可以说是悲惨的,却又是崇高的。她本是一位冰清玉洁的天使,用心守护着戒毒医院里的最后一方净土——院长办公室。可是,那个天生丽质的吸毒患者庄羽,娇惯任性和薄弱的意志,使她深陷毒品的旋涡里而难以自拔。最后,她产生了对简方宁又爱又恨又嫉妒的病态心理,逐渐变得心理畸形,并绞尽脑汁,暗施毒计。当着最后一方净土也被玷污,她本人也深受毒害后,她只有用死来抗争!简方宁是个为正义事业的卫道士,以最壮丽的姿态死去。
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欲望扭曲了人的赤子之心。毒品对人类灵魂的荼毒与杀戮,看后让人心灵感到震撼。通过戒毒医院这一小小的社会一角,将人之“欲”淋漓尽致的描画,字里行间透出悲凉的气息。欲望对人类正义和良知的颠覆和嘲弄,让我看到了欲望人间的苦难。在写这部小说时毕淑敏老师说过:“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控制力特别薄弱,由于种种原因,染上了毒品。这非常可怕!别的错误可以得到纠正,吸食毒品这种错误却是无法挽回的,没有任何后悔、挽回、纠正的机会。毒品是从人的生命结构开始破坏的,现有的技术、方法对此都束手无策。当我看到戒毒医院里有那么多年轻鲜活的生命奄奄一息时,我的心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我想起了那些长眠在雪山草地上的战士,这种疼痛无法用言语形容。问那些年轻的戒毒者知不知道吸毒的危害性,‘不知道’。我太替他们难过了。”读这本书让我深刻了解吸毒对人的摧残,这种危害是我们无法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的。警钟长鸣吧!想想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吸食鸦片的悲剧以及对晚生辈的告诫:“寄语一切世间男女少壮人,鸦片切不可近。世间如有魔鬼,则此物是耳。”
亲爱的朋友,读一读这本书吧,它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是一部容量大、信息全,具有医学权威的戒毒手册,它也是去除心灵毒瘤的良方。它会为你指明方向,冲出人生的阴霾。此刻,我一想起书中那些可悲可叹的男男女女,热泪满面。也许这正是毕淑敏老师悲天悯人的人格魅力,于朴实无华的笔触下尽展人生的苦辣辛酸······
第二篇:心灵处方 摘要
《心灵处方》
——人的思维决定了人的情感,心理问题源于人的消极思想。
最终总结:要自信,我是个有用的人,尽管我可能有很多不懂。
不要自卑,不要否定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思想,我过的是自己的生活,不
是别人的。我要对自己负责,也只有我能对自己负责。没什么害怕的,不相信自己罢了。
(一)、自尊篇(不要自卑)
“世上只有一个真正的敌人,那就是自我。”
——积极做到自尊的六条途径。
1、请你停止对自己使用像卑劣、无价值、草包、废物、没有用、愚蠢、白痴、多余的这类词语。你对喜欢的人也不会使用那些难听的和降低自己身份的词语。你对自己也不该这样做。对待自己至少要像对待至交那样有好、乐于助人和宽容。
你要承认自己,尽管你并不完美。你要承认,你总会犯错误和有弱点。
2、请将你的行为和你个人区分开来。
尽管你会做出什么蠢事,但是你并不愚蠢。尽管你做了什么坏事,但是你并不坏。你对自己能说的最糟糕的话就是,你是一个好犯错误的人。一个或多个错误并不能说明你整个人出了问题。
你眼下犯的错误犹如一张照片,不过是瞬间的拍照而已。这张照片只能表明你的一生中某个瞬间的情形。
3、要为你所做的好事情表扬自己。
你在选择可以表扬的事情时不要太严格。至少你每天要给自己一个表扬。你现在马上做一次。
4、你要将至今感到自责和拒绝自己的所有事情列一个表。
然后看看表上的那些错误和弱点是你能够根除的。你要承认,有些错误和弱点本身是你无法根除的,像秃顶、矮个儿等等。
5、至少要将你的10个积极的特点和行为方式列在纸上。
6、下面的这段文字,每天要读一遍。
我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无论我做过什么,也丝毫改变不了这一点。有时候我犯错误,有时候我也做得对,但是我仍然是同一个我。
在我的整个一生中都会犯错误,因为我不是一个完人。我本身也有能力从错误中西区教训,以便下一次能做得好一些。
我能够努力去做得好一些,但是这样并不能使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童言,我不可能什么都懂。这没有人能做到。错误不过是人的一个标记,而我是一个人。
我对自己也相对别人一样友好,因为终归没有理由对待自己比对待他人更坏。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要好一点。我对自己好,自我感觉好,我就能更好哦啊的做到善待他人。
过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不再让逝去的事情重演。我对做过的一些事情深表遗憾。历史是自己写成的,不过我本人并不等同于我的过去。我现在拥有的唯一东西就是这一时刻。我决定着,自己如何去感觉。此外,他们怎么思维、感觉和行动,这不是我的责任。
我是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因为我决定着自己的生活。无论我做了什么,无论我犯多少错误,我都将承认和接受自己。
(二)、“恐惧篇”
恐惧产生于我们的思想,而不是环境的结果。如果我们感到恐惧,总是有这样一些想法,例如:
如果……这太可怕了。
如果……那就糟糕了。
如果……就会使一场灾难。
如果……我可忍受不了。
如果……那就全完了。
1、请你探索内心的想法。
我想会发生糟糕的事,这与事实相符吗?或者只是我的幻觉?还是小题大做?
我想会发生糟糕的事,是很可能的吗?还是不过是可能而已。
如果你想象中的事情真的发生了,那么,你要自问,这件事是否真的有那么糟
糕。只有当你无法想象出比这更糟糕的事情时,才应该用“灾难”、“糟糕”、“可怕”这类字眼。
客观上说,没有任何事情糟糕得让人无法忍受,除非它直接导致死亡。发生的事情可能令人不快,但并不是那么可怕,或者说并不是异常灾难。
2、注意你的灾难想象
请你相信,情况还没有到生死攸关的地步。
如果你无法相信这一点,那么,你应该做下面的事:如果情况确实如此,你也没
有理由“惊恐万状”。你既不能因此而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也不能因此而改善它;反而会把情况弄得更糟。
3、你去冒险吧。
如果我们去冒险,可能我们有机会得到一点儿什么。如果不去冒险,我们几乎一无所获。权衡一下得失吧!尽管你害怕,如果你还是去面对这种情况,那么,你将获得什么呢?如果你回避,又会失去什么呢?
有时要鼓励自己:去做使你感到恐惧的事吧,哪怕你做不好它。熟能生巧嘛。去做使你感到恐惧的事吧,哪怕其他人对这些事无动于衷。如果别人不喜欢你,这也只是他们的看法。这种看法,丝毫不涉及关于你作为人的价值。你这个人也是可以的。
4、松弛练习。深呼吸等。不急不躁,做一会儿。
5、想象练习。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感觉和行为,只要我们在现实和想象中进行练习。想
想联系是一种消除恐惧的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6、应用奖励和处罚。
新的一天开始了。我要将这一天变成我的愉快的一天,我要带着微笑开始这一天。昨天无论多么早,这无关紧要,它已成为过去。要信赖今天。
(三)、内疚感
我们一旦有内疚感,便不只是谴责自己的行为,而且同时还会谴责自己。
1、人为什么会那么严厉的谴责自己?
该行为的原因在于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
2、是的,内疚是大可不必的。
人做错事通常是无意思的。他们要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惹来麻烦,很
可能就不这么做了,你说对吗? 成熟的、认真负责的行为不需要想内疚感那样的严厉裁决。不以内疚感自行鞭策,人们的行为举止照样也会认真负责的。
3、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些心里问题。受这些障碍的制约,每个人的行为举止并不能
总像自己和他人所认为的那样是最佳的。大多数心理问题只是因为人提出了自己和他人无法遵循的这个种种不切实际的要求。人若不再要求自己和他人完美无缺,心理疗法医生几乎就是多余的了。
消解内疚感:
1、即将产生内疚感时问问自己:“难道我是故意而为之?难道我知道这
件事会有什么结果?“你不可能展望未来。你要承认,你是一个不
时犯错误的优缺点的人。
2、假如你真的做了什么不好的事。你要明白,你的不良行为并没把你
变为一个坏人。你和自己的行为并不能画等号。
3、你别说:“我真不该做这件事。”而应这样说:“我之所以这样做,是
因为我认为这是正确的。除了这种共识,我很遗憾,但是我不可能
把一切事都办好。我已尽力而为了。我只能照我此时此刻所想到的、至今为止所积累的经验去做,尽管可能有更好的方法。”
4、向自己提出这个问题:“我应该对另一个人承担责任吗?”这并不是
说别人情况如何对你无所谓。
5、从你的词汇中抹掉这些词:“我应该…我必须…我不可以…”
第三篇:《红处方》读后感
《红处方》读后感
波波折折总算把这本长篇小说看完了,总觉得电子书没有纸质的书看起来舒服,电子书总给人一种快餐式的粗读,来不及品位,来不及感动,缺少了一页一页翻书的闲静和指尖磨砂的质感,缺少了一种静气。但是终归还是读完了,没有多么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多少感动,完全是用一种旁观人的眼光去看那个离我比较遥远的另一个世界——吸毒者的世界。
看完了全书,我特别喜欢看作者的后记,因为从那里面你能看到作者游离出作品本身的心情,毕淑敏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之一,总觉得她的作品有一种余华先锋文学的感觉,总是用自己比较冰冷的视角去看待书中人物的起伏变化,但是读过之后,感到一中冰冷,凄凉。看过毕淑敏的《拯救乳房》、《鲜花手术》和她的短篇小说集,她总是以她军医的经历,从一个医生的视角去写我们所不了解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人生中比较不堪的一面,但是不能不说,她写到的确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也许我们看到的是阳光明媚的蓝天,而另一个鲜为人知的黑暗世界就并行于我们看似光明的世界,它像一张无形的网正在反扑光明,但是光明在时刻的挣扎,挣脱,但是那黑暗中的魍魉总是露出他们邪恶的尖牙,时时窥探着我们。
了解并不可怕,一知半解才可怕,世界上的许多谣言和恐惧都是从无知中产生和传播出去的,看这部小说时,让我明白了一很重要的事,其中在快要结尾处,院长简方宁问护士栗秋知道她未来的丈夫患有性病吗?栗秋很淡然的承认,她说不懂医的人可能听到这个词都非常恐惧,但是我们都知道它其实跟一场感冒病菌差不了多少。对于医学常识匮乏的我们把这个词想的如此的可怕,是因为为了树立正确的观念,对外界的我们说的一个善意的谎言。这段话给我的感触很深,其实有些事情不了解,以讹传讹,把事情传的神乎其神,欺骗了大众的眼睛,所以产生了恐慌和笑话,例如盛行一阵的“盐荒”。
作品中的人物线索并不复杂,其实简单抽离出来,主要就是以沈若鱼的眼睛看着庄羽怎样吸毒进院,到戒毒成功,对院长简方宁产生一种畸形的情感,到情感的扭曲从而复吸,策划对简方宁的报复,导致了简方宁的自杀。在故事主线索中穿插着一段段吸毒者的故事。就像沈若鱼说的,哪个吸毒者的背后不都有着一个让人痛哭流涕的故事,但是那又能改变些什么呢,有些事情发生了,就要想办法去解决,而逃避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也许当时的情景是有挣扎和痛苦,但是选择吸毒来求得暂时快乐,只是让人觉得可笑和可悲,因为除了选择逃避,你什么都不敢去做;但是吸毒都选择了,又有什么不能或者不敢去做的呢?
文字促使人思考,总喜欢看完一本书写下点什么,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脑中留下点痕迹,“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仅以此共勉。
第四篇:《红处方》读后感
《红处方》读后感
初2014级8班 胡雪梅
毕淑敏的书是给我启迪最多的文字,读他的文字,读的时候没有那么多需要思考的沉重,幽默犀利的语言甚至让你会心一笑。然而读后却发觉她的每一句话都蕴藏无尽的哲理和深意,而且故事的过程和结局都让你诸多感慨受益无穷。《红处方》是我读过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却在笑过,想过后,读出了眼泪。
《红处方》主要介绍一个名叫沈若鱼的中年妇女出于好奇在戒毒所院长好友的帮助下,隐瞒自己的身份进入一个戒毒所看到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现象。
小说中的“庄羽”,一个屡戒屡吸的高干女子,精神世界坍塌后,变态嫉恨院长简方宁,“我不能变成和她一样的人,她太高尚太尊贵了。。。但是我可以把她变成和我一样的人。”为此,他将毒品“七号”融入送给简方宁的巨型油画《白色和谐》中,让简方宁在办公室不知不觉中上瘾。识破真相已晚的简方宁,选择了平静离去,为自己开下一张赴死的“红处方”。“白处方是开普通药的,黄处方是开外处用药的,只有红处方是专开剧毒麻药的,比别的处方要慎重。”红处方,不仅仅写出了简方宁死亡的结局,也警示着世人,毒品是最终会带来悲剧的。
我十分崇敬简方宁最终的选择,她其实可以选择切断蓝斑,获得生命,只是从此不再具有快乐和悲伤。再被阉割的生命与有尊严的死亡之间她选择了后者,以生命做代价成为戒毒事业的殉道者。
读完《红处方》,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也许在我的生活轨道中永远不会接触到这种特殊的病人,但一个个具体的事例让我明白,原来每个人对幸福和快乐标准不同,选择不同,但放弃自己,放弃希望就是对人生的亵渎。简方宁那段对幸福的定义我印象很深刻,也许幸福真的很简单,但我们很多人却把这个简单的命题复杂化了。
毕淑敏的书总能让我对人充满了失望,她把“人性”解剖的一览无遗,彻底的粉碎了我一直对人的坚信。
或许是自己没有足够的坚强,无法承受书中那件特殊的医院„„但它终究告诉了我,要安于现状,学会在幸福中满满知足。
第五篇:红处方读后感
红处方读后感
文学院092王磊快乐家族
第一次接触《红处方》是因为奚美娟主演的同名电视剧《红处方》,虽然这部电视剧跟毕淑敏的小说《红处方》在情节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却也仍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心灵。后来在文学课上接触了毕淑敏,了解了一些关于毕淑敏的事迹以及创作特色,我的心就被这篇小说深深地吸引。
小说主要讲述了两位主人公:第一位是年过四十,从医后退休,开始从文,投笔写作的沈若鱼。第二位是戒毒医院的院长,沈若鱼的好友简方宁。小说中沈若鱼要了解有关需毒品方面的问题,遂向20年前在产院认识的好友——戒毒医院院长简方宁寻求帮助。简方宁经过反复思考决定给予大力支持,希望人们通过沈若鱼的作品来更多地了解毒品的危害。为了进戒毒医院做实地调查,沈若鱼不顾丈夫反对,从母亲那借钱,付了巨额戒毒费,用简方宁家保姆范青稞的身份证,冒充病人,办理了住院手续,住进了戒毒医院。
在戒毒医院,沈若鱼认识了和她一块入院的并同房的支远,庄羽夫妇及他们的私人保姆(保姆没吸毒,是来照顾他们的)。
从此,在简方宁的特殊照顾下,沈若鱼在戒毒医院开始了不同寻常的生活。在这里她得到医院各大夫,护士长的帮助,沈若鱼也听了很多人吸毒的经历,了解了有关戒毒的知识,同时也
知道了好友简方宁的辛苦。与她同房的支远和庄羽是有钱的商人,庄羽是复吸,支远为了让她知道毒瘾是可以戒的,为了让她看看自己的丈夫怎样凭毅力戒毒,他不惜以身试毒,但最终不能自拔,于是双双来到戒毒所。沈若鱼在医院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看到了很多人类心理的阴暗,受尽了身心的折磨,领略到戒毒医院中病人的冷酷,撒谎成性,已经到了没有人性般疯狂。戒了毒的人大部分都会复吸,沈若鱼替简方宁感到不值。在心情万般沮丧下,她离开了医院,回家陪母亲去了南方,但在内心却是时时地牵挂着简方宁。
简方宁可以说是个称职的院长,她工作一丝不苟,得到了医护人员甚至病人的尊敬,但治疗戒毒途中,各种情况时时发生。没有好的药品,没有好的技术,医院人手不够,甚至医院床位不够,近来中药秘方的提供者的秘方被外国人高价购走,医院中最好的护士嫁给戒毒病人,离开医院。另一老大夫窃取医院重要信息,准备另起炉灶。而此时却也发现由于自己长久在外,丈夫潘岗同家里保姆——真的范青稞有染,种种的打击使简方宁心力交瘁„„
沈若鱼走后,支远夫妇也被治好,庄羽曾与简方宁交谈过,自以为简方宁对自己的感情很特殊,由此开始佩服,喜欢简院长。她屡次打电话到院长家,最后一次是潘岗接的,但是潘岗激烈的言语让庄羽误以为简方宁并不如她想像中那般关心她,而是鄙视她,厌恶她。听到这些后她的心理逐渐扭曲,又开始复吸,并起
了报复之心。她花高价买了新型毒品“七”,请画家用毒品加颜料画了一幅名为《白色和谐》的油画,送到医院,并最终挂在院长办公室,阳光照到画上,毒品扩散到空气中,简方宁不知不觉间染上毒品,其间庄羽也有过后悔,不停匿名往简方宁BP机上发信息,让她尽量少呆在办公室。但却没能阻止事态的发展。简方宁最终发现自己的异常,并弄清了原因。从自己导师景天星教授那得知,“七”这种毒品无药可治,只能切去脑部蓝斑,那样她从此再也不知喜怒哀伤,成了没感情的机器。但简方宁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她不愿那样,最终毅然地选择死亡,她临死前又为医院干了几件好事,最后服用了大量安眠类药品自杀。只留了条子“此事与他人无关。”
沈若鱼在南方从庄羽那知道了她的诡计,打算去救简方宁,但为时已晚。庄羽本人也服用了“七”,处在垂死状态。沈若鱼一回到北方,就得知简方宁的死,随后收到了简方宁死前寄给她的遗书,弄清了真相。在葬礼那天,潘岗为了挽回自己的过失,把葬礼举办得很隆重,许多简方宁治好的人都来了,沈若鱼看了,很有感触,其中支远也来了,他从新开始了生意,并告诉沈若鱼庄羽死了。
种种过后,沈若鱼最后决定回到她万般厌恶的戒毒医院,不过这次是以医生的身份,她要完成好友未完成的事业。
看了这篇小说,使我感触颇多,毕淑敏细腻的描写把人性剖析的一览无余,书中描写的不仅是毒品对人身体的伤害,更是对人心灵的摧残,使人的心理变的扭曲……
简芳宁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她本可以做一个普通的贤妻良母。可是,她觉得应该让自己一辈子过得更有意思,像旗帜一样飘起来。因此,从部队转业后,她义不容辞地选择了新兴的戒毒医学事业。于是,她的生命不再属于自己,也不再属于她的小家庭,最终,她不得不抛家舍业,忍受了第三者插足、丈夫背叛,顾不上对身患重病的独子的照料,甚至断绝了与一切亲朋好友的往来。
她的命运可以说是悲惨的,却又是崇高的。她本是一位冰清玉洁的天使,用心守护着戒毒医院里的最后一方净土——院长办公室。但当着最后一方净土也被玷污,她本人也深受毒害后,她只有用死来抗争!对于简医生来说,我觉得她一方面很坚强,很拼搏,独立担起戒毒医院的重担,但另一方面我觉得她又是太天真了,不能深刻地认识和体会到人间的罪恶!她竟然想把庄羽那样的女魔头改造成戒毒医生,多么天真可笑的想法……
那个吸毒患者庄羽,本是天生丽质,有着幸福的家庭,美满的婚姻以及丰厚的财产。但是她的灵魂却极度空虚,成了一个顽固的吸毒的瘾君子。娇惯的任性和薄弱的意志,使她深陷毒品的旋涡里而难以自拔。最后,她产生了对简方宁又爱又恨又嫉妒的复杂心理,逐渐变得心理畸形,并绞尽脑汁,暗施毒计,把一心
想把她从陷阱救出的人也拽入了陷阱。结果是玉石俱焚,同归于尽。
在《红处方》还应该说到的一个人物就是孟妈。对于这个人我只能说:“孟妈非常的神通广大!”但她太爱钱了,本来爱钱并不是什么过错,可她实在不应该去捞黑心钱。作为一个退休的护士,从事了一辈子的护士工作,被戒毒医院聘请,那应该尽心尽职的。可是,老天就喜欢对简方宁开玩笑!孟妈的笑脸只是为了掩饰更大的阴谋。戒毒医院里竟然有这种以公谋私,破坏解毒工作的人,无疑是院长简方宁的悲哀,也是那群戒毒患者的悲哀……
读完《红处方》,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她作为医生而对戒毒事业的关注,更多的是对人类自身弱点的揭示,对世人心理的暴露,这让她的小说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