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新房屋交易手续费标准执行 保障性住房减半
山西新房屋交易手续费标准执行 保障性住房减半 6日,山西省物价局公布我省新的房屋交易手续费执行标准规定,新建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转让手续费,将按规定标准减半收取;因继承等关系发生的住房转让免收转让手续费;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租赁免收租赁手续费。新标准自2011年5月1日起执行,期限为三年。
7日,山西省物价局发布《规范和降低房屋交易手续费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到,为进一步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我省决定适当降低保障性住房转让手续费,减免保障性住房租赁手续费,同时规范房屋交易收费行为。
《通知》规定,居民在办理房屋交易手续过程中,除房屋转让手续费和房屋租赁手续费外,各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其他费用。新建商品房转让,住宅类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价格是3元,非住宅为4元,交费主体为转让方。存量房转让,住宅类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价格是6元,非住宅为8元,交费主体为转让双方各一半。房屋租赁住宅类为每套100元。非住宅200㎡(含)以下为100元/宗,200—500㎡(含)为200元/宗,500—1000㎡(含)为300元/宗,1000㎡以上为400元/宗。
与此前执行的标准不同,新《通知》规定我省新建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等保障性住房,转让手续费按规定标准减半收取;因继承、遗赠、婚姻关系共有发生的住房转让免收转让手续费;依法进行的廉租住房、公有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租赁行为免收租赁手续费。
根据规定,新标准从2011年5月1日起执行,期限为三年。
第二篇:申论热点标准表述:保障性住房
2011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标准表述:保障性住房[1]------------------2011年5月20日
来源:网络综合 考试保过
【网络综合北京公务员考试】 【背景链接】
2010年12月24日至25日,北京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及“十一五”时期经济工作,研究部署明年各项任务。市委书记刘淇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今年情况和明年重点工作安排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市政协主席阳安江、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出席会议。
刘淇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中央要求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要突出主题、主线,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重要方针、宝贵经验和基本要求,结合首都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标准表述】
[深度分析]
2011年北京市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建设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着力扩大内需,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力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着力抓好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宜居健康水平,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出色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3.5%和4%,力争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比重达到75%,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权威观点]
各区县、各部门要根据自身实际来确定发展速度,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升科学发展水平上来。要妥善处理好创新驱动与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的关系,妥善处理好首都性质功能定位、人口资源环境与推动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市与区县的关系。——北京市委书记刘淇
[措施]
一是要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责任感。
首都发展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能否利用现有的各种优势资源和中央给予的各项先行先试政策,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继续走出一条物质消耗最少、增长效益最高、环境不断改善的发展道路,起到首善之区的作用。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形势要求,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切实在“加快”上下功夫。
二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理念和模式上统一思想。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着眼点和切入点,就是要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三个北京”是奥运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实践转化,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时俱进的创新成果,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首都规划建设发展的基本指向,反映了在新的发展阶段全市上下对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认同,是在发展中崇尚以人为本、重视科学技术、向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也是我们今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抓手和重要载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申论热点:官员旅游式考察
------------------2011年5月20日
来源:网络综合 考试保过
公务员考试申论】
一、背景链接
一则名为《考察组到我市是考察还是公款吃喝旅游?》的网帖近日在网上热传,网帖详细罗列了一个“考察组”在广西崇左市的行程安排,4天的行程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是开会,其余绝大部分内容是到崇左市多处旅游景点“考察”。崇左市回应称只是草案不会实施。
二、相关政策
4天的考察行程只有两小时是正事,剩下都是吃喝玩乐,不管这种“草案”是否实施,我们从中都能窥见所谓“公务考察活动”的内涵,也再次印证着很多情况下的“考察”其实就是旅游的潜台词。
中央已出台了“三公”消费公开计划,接下来会有许多地方政府要跟进,期待“公示+实名+严惩”式的公务消费报销制度能成为现实,并得到推广。
三、具体分析
要想杜绝“旅游式考察”,也并非没有办法,“药方”就是公开信息,让公众和舆论来监督。公开信息的效应,既能达到监督作用,又能约束官员的行为。
因此,对于“考察变旅游”,光是对个案做批评指责,只能是挂一漏万。不如反思监管制度,要求政府部门公开所有考察信息,将其置于公众与舆论的监督之下。
“三公消费”向社会公开,必将有力推动政府部门继续严格控制和压缩行政经费,削减不必要的公务消费。崇左市这个考察方案的意外公开,当地在回应媒体的时候,或许因为没有付诸实施,而多了一些庆幸,即便如此,也充分见证了公众舆论监督的力度。
当然,公开“三公消费”不能只是公开一个整体的数字,也应该像白庙乡那样把每一笔公款招待、公款消费都列得清清楚楚。在这样的“细化”、“具体”公开之下,怎么可能发生4天考察只安排两个小时开会的情形?
崇左这份被泄露的公款接待草案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施,但是,当地民众和外界舆论仍然不依不饶,这除了公众对浪费公款行为的痛恨,或许还是因为,这份方案是崇左市委办公室起草的,在这样一份不经意的草案中,泄露了这样的现实———一些地方和官员已经将挥霍公款当成了一种习惯。
“三公消费”公开之风快快吹到广西崇左,让公职人员改掉公款浪费的坏毛病,并养成“每花一笔钱都要向民众报告”的习惯。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申论热点:医保城乡统筹之路
------------------2011年7月21日
来源:帮考网
培训课程
公务员考试申论】 【深度背景】
我国医保存在制度分设、城乡分割、管理分离等问题。
目前,我国医保体系处于三分天下的格局。职工、居民医保由社保管,新农合由卫生管,医疗救助则由民政管。正如询问所指出的,医保城乡分割造成了重复参保、重复补贴、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促进实现医保城乡统筹迫在眉睫。
【视角分析】
从制度层面看,医保城乡分割某种程度上是城乡二元制的产物。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消费水平在城乡、地区间严重不平衡,因此在医保制度上必然反映为多元化的安排。同时,由于门诊保障、权益接续等重大体制建设尚未定型,也决定了医保制度融合难以一蹴而就。
从管理层面看,解决管理分离,则相对容易解决。目前,我国存在着“大卫生”还是“大社保”,即是由卫生部门还是社保部门管理医保的方向选择。对此医改文件并未给予明确。
在理论界,“大卫生”还是“大社保”之争颇为激烈,但其中掺杂着不少利益狭见。决策和理论的不确定,直接导致了地方实践兵分两路。
实际上,无论是卫生管还是社保管,均各有利弊。中国走哪一条路,关键要看在国情条件下,何种管理体制更能实现管理权、责的统一。
“大卫生”的问题是容易在医疗服务垄断的基础上形成新垄断,难以形成对医疗服务的有效制约。我国公立医院占了90%以上的医疗资源,卫生部门和公立医院又属于父子关系。试问,倘若实施“大卫生”,服务供给和资金供给垄断于一家之手,如何确保医保基金是供养人民而不是供养医院?放眼看,世界上由卫生部门管理医保之国颇多,但一个基本事实是,这些国家的绝大部分医院属于民办,卫生部门并不直接管理医院。
相较而言,“大社保”体现了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的两权分立,有利于形成医疗供方和需方的均衡竞争。“大社保”代表参保人利益筹集资金,与医疗供方进行服务和价格谈判,力争团购到物美价廉的医药服务。在很多国家,正是医保协会和医生协会之间的谈判、斗争、妥协,方才铸就了先进医疗保障的权责基石。更深入而言,即使我国实施“大社保”,也应根据国情逐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以避免官办体制的垄断和低效率。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申论指导:申论热点所应具备的五大特性
------------------2011年7月19日
来源:中公教育
培训课程
公务员考试试题】
专家总结申论热点素材搜集实践认为,备考申论热点既不能照单全收,也不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前者会使考生浪费大量的精力,身心疲惫,不利于整体备考;后者会造成巨大的备考漏洞,无法对申论题材做全面把握。
热点搜集需要原则、标准上的理论指导,保证正确高效率的备考方向,也需要技巧、方法的点拨,使备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公教育专家通过研究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题材与当年时事热点的联系发现,能够作为申论考点的时事热点应该具备以下五个特征:
(一)与政府工作的关联性
只有与政府职能、政府工作和政府自身建设有密切关联的热点问题,才具有成为申论命题题材的可能,而与政府工作完全无关的社会问题不管多么火爆,都不可能成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的题材。因为申论考试的本质要求之一就是从政府角度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提出分析的观点和解决的思路。
检验社会现象或问题是否能够成为申论选题,必须首先从“与政府工作的关联性”标准出发。政府职能中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申论热点所反映的问题。另外,政府转变工作方式的问题也会出现,但这个相对小了很多。
例如,2005年、2007年、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所考察的“三农”问题,即属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而2004年考察的城市交通管理、2006年考察的突发事件应对、2008年考察的资源开发与生态环保、2009年考察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优化升级、2010年考察的海洋的开发与保护等问题,全部与政府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基本职能紧密相关。
(二)问题性
能够成为申论命题题材的热点,必然是近期发生的、长期累积的有待解决或改善的事实或观念现象,纯属积极、正面的、仅仅值得肯定或推广和弘扬的事物不会成为申论命题的题材。这就是说,申论的热点都带有问题性质,是需要改善和解决的对象。申论题材的“问题性”,直接作用是对考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导向作用则在于引起准公务员的忧患意识,为进入职业角色做准备。
例如,2008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针对“片面推进经济发展”这一错误倾向,2009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则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隐患,2010年从申论考试主题“海洋开发与保护”上,就可以一眼看出这种问题性的存在。
(三)宏观性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察的问题带有宏观性和普遍性,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对全局和长远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过于具体和低层次的问题,只涉及一时一地的微小事物,无关全局和长远的观点和事实,不能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的热点。国家对某一问题的考察,带有很强的战略意义,与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是高度吻合的,热点的准备显然要注意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动向中发现信号。
例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察的产业升级和粮食安全问题,就具有普遍性,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亟须由强调总量速度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庞大的人口数量和有限的耕地的矛盾需要时刻注意粮食安全,都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2010年国考考察海洋的开发与保护,这跟陆地资源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在战略层面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有关。
(四)长期性
某一项制度的出台、某一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在省级考试中出现,但绝对不会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但是这些制度、事件后面反应的问题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那这个事件或者制度也只可能作为考察的一个引子出现,但不会是单纯对这一制度或事件的考察。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察的产业升级和粮食安全问题,产业升级不会短时间内完成,在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情况中,粮食安全也是我国时刻需要警惕的大问题。2010年考察海洋的开发与保护,这涉及到政治、经济、生态、科技各个方面,是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完成的。
(五)非敏感性
考生一定要清楚,某些问题,不管多么与政府有关联、多么具有问题性、宏观性、长期性,只要是敏感问题,一定不会成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考点。国家级公务员考试万众瞩目,每一个细节都会被全社会评头论足,过于敏感性的话题很容易被误解为具有某些风向标的作用,这样不可能进入国家公务员考试题材。
例如,政治体制改革,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不断发声;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钓鱼岛问题,拆迁自焚问题等等。尽管话题热度很高,但涉及的敏感因素过多,为了维护考试的政治立场正确性、政策导向正确性和内容的严肃性、可操作性,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者一定不会以此为命题。如2006年用回顾、反思的方式考察“非典”等突发事件的政府应对工作,时效性已过,敏感性已失,如是最新发生、尚未得到妥善处理或明确定论的事件和观点,国家公务员考试绝对不可能考察。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申论热点标准表述:农业“三化”
------------------2011年7月12日
来源:中公教育
培训课程
吉林公务员考试】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 统筹城乡 城镇化
【背景链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近些年连续下发7个一号文件,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巨大支持和强大动力。省委书记孙政才指出,要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党委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三农”工作在国家大局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标准表述】
[意义]
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看,抓好粮食生产是我们所应承担的重大政治责任;从吉林振兴发展的大局看,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从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看,促进农民增收意义十分重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看,推动农村社会进步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吉林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做大做强县城和中心城镇,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统筹,强基础,抓改革,惠民生,确保粮食稳步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农措施]
解决“三农”问题,最终要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上来,关键是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要以县域突破为主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
突出工业化这个工作重点,深入实施县域突破战略,不断提升县域工业整体水平。切实抓好工业集中区建设,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高承载能力,打造创业平台。突出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搞好县域工业集中区和农业产业化集中区的产业布局,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加强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要以做大做强县城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化。
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推进,在做大做强长吉两个特大城市和7个市(州)所在地区域中心城市的同时,进一步把县城突出出来。坚持以壮大县域经济为先导,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升主导产业支撑能力。要注重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吸纳人口和就业的能力。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推动农民向市民转换,向城镇居住转移,不断改善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基本生活条件。
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切实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做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要提高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水平。各级党委、政府要主动适应“三化”统筹发展的趋势,从全局出发科学谋划农业和农村工作。深入研究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切入点,深入研究重点产业之间配套融合、相互支撑的结合点,深入研究各个方面工作之间相互衔接、统筹推进的着力点,增强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实效性。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在扩大基层民主、转变干部作风上下功夫,切实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好务。
[农业发展措施]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尽管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改变,依然是衣食之源、发展之本。从国家全局看,这一点对我们吉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其次,要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省农业优势突出,地位重要,耕地约占全国的1/25,提供商品粮约占全国的1/10,玉米产量约占全国的1/6,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总体目标,突出抓好新增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力争把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加快实施畜牧水产业攻坚计划,发展壮大林业产业,加快发展园艺特产业,抓好蔬菜和药材基地建设。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和农业整体效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因地制宜地培育与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密切相关的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和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等,发挥农业多种功能。要把粮食生产和加工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和推动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积极探索推进粮食主产区工业化新路子。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循环产业,推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转化增值。
最后,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农村流通现代化。
健全农产品批发和零售、现货和期货市场体系,推广连锁配送物流体系,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研发和推广应用农业节约型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性利用等农业环保技术,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体制不动摇的前提下,推动家庭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和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制度创新,为推进农业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供信息、技术、金融等全方位服务。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申论热点标准表述:政府机关建微博与民交流
------------------2011年7月12日
来源:中公教育
培训课程
吉林公务员考试】 【关键词】
网络问政 阳光政府 和谐社会
【背景链接】
2010年3月18日,“无锡市人民政府” 的账号出现在新浪微博平台上,该账号后面还加了个V字,也就是通过新浪官方认证的用户。自从新浪微博推出以来,不少政府机构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微博账号,“微博云南”和“桃源县人民政府”是其中较早尝试的两个,而广东省各级公安部门则集体开了微博,被网友们称为 “微博110”。
【标准表述】
[意义]
信息时代,网络舆论的力量有目共睹,不可小觑。大到公共领域的反腐惩贪,小到草根人物的一夜走红,网络的影响力可谓无远弗届,深入人心。在此情形下,各地各部门对网络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建立起与网络舆论的互动机制,可以在第一时间网络舆论中得知当下社会公众的知情需求,有利于管理者与民众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避免造成权威信息缺失,引起了网络舆论的猜疑和批评,进而使城市管理工作陷于被动局面。
[优势]
政府机关开微博实现了网络问政制度化、常态化和创新性的新举措。每个月安排一位市领导、一位市直机关领导、一位县级领导及镇领导上线与网民交流。
一方面,网络问政的犀利姿态可以赢得民众的心,真正做到了网民意见积极收集,集中办理、落实的常态化。网民反映问题不需要鼓噪,不需要更多的网络渲染,就能得到当地领导和部门的及时跟进与处理。当地市民选择直接到网上反映问题、提出诉求,问题得到及时跟进与解决,群体事件必然减少,上访数量必然大大减少,很多人,社会稳定度必然得到提高,民众的焦虑情绪会得到安抚。
另一方面,对当地执政官员起到监督、督促和执政为民的压力与鞭策,建立阳光政府、服务政府的利器,倒逼官员更趋依法执政、为民执政。真正发挥了网络成本低廉,快捷、及时的优势,为执好政,服务好人民,构筑和谐社会起到了示范和带头的作用。
[措施]
第一,公开、公正、公平。社会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分配方面的不公已经接近危机水平,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调整,逐步深化的危机有可能变成灾难。因而,国家必须在保持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缩小贫富差距,改善下层社会的生活条件,建立一个和谐的新秩序、新社会。
第二,畅通底层社会的民意表达渠道,拓宽其政治参与的制度化途径。网络是一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透过它,我们可以诊断代议制政治体系的健康状况。网络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弱势群体维权艰难、诉求表达不畅的事实。网络的诉求表达与现实中的诉求表达存在着彼消此长的关系,当现实中的公共参与和诉求表达不畅时,必然涌到网络空间。因而,必须在现实中找到平民诉求表达不畅的原因,积极建立公民畅通的诉求表达渠道。
第三,善用网络话语权。掌控网络媒体的话语权是一门政治艺术,是一种领导技术,是当今不可缺少的执政本领。正面的网络监督有利于民意的充分表达,有利于民众与政府良好的沟通。政府通过互联网引导舆论导向,可以适时消除民众对政府的潜在不信任。
第四,加强网络立法和网民的道德自律。克制网络民粹主义,关键在于网民的理性自制和道德自觉。要加强对网民媒介素养的培养,提升其自律意识。要明确网络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在行使发表言论的自由同时,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尊重他人的权利。必须加强法制建设,通过法律法规约束网民的言论和行为,促使网络的理性、和谐发展。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申论指导:掌握申论热点四大方法
------------------2011年7月2日
来源:中公教育
培训课程
公务员考试申论】
对申论热点的掌握是考生对申论复习所必不可少的。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是了解申论命题题材的根本依据,国家政策文件和报刊、网络媒体则是申论命题的主要素材源泉。考生进行申论热点复习和素材准备,应着重从这四个方向进行把握。
首先,研究国家的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中有关申论部分可能就一两段,并且都是一些能力考查的罗列。但是每年申论考试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从这些话里体现出来的。因为作答要求直接是对这些能力的具体考察,同时也会涉及到申论热点的考察方向问题。
其次,研究历年的考试真题。
研究历年真题的目的是找到申论考试的特点。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几点:一是热点主题考察趋势。是关注政治、经济多一点,还是社会民生、文化多一点,还是有生态文化方面多一点。可以根据考察的比例来做相应的准备。二是与当年热点的结合度。是考察最热的主题还是热中取冷。一般来讲,最热的主题不会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热中取冷的情况比较多。三是看作答要求的切入点。这主要是看考察方向只是从原材料中切入还是会涉及到对某个问题大的背景材料。一般来讲,掌握了足够的背景材料才让考生不至于就事论事,找到问题的本质,使自己的作答更深刻。因此考生需要多加浏览当年社会重大时事和社会问题。
再次,研究国家重大政策文件。
重大政策文件是近期或中长期党和国家的施政纲领,是解决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指导方针和对策部署。文件中蕴含作答申论的政策性依据,对认识和解决申论涉及的各方面实际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最高的法定效力;同时政策文件的出台也是申论命题素材的重要渊源,文件中能够透露出命题的方向性信息。关注政策动态,可以使考生掌握申论命题热点的线索,推测出题范围,并进而从文件中寻找依据,决定怎样去作答。
从大的方面来说,考生需要重点研读的国家重大文件有两类,一是党的文件,具体又可分为党内法规、会议文件和日常公务文件,考生需要关注的是战略性、政策性宏观指导意义的重要会议、重要公务文件。包括五年一次的党代会工作报告,如十七大报告、省党代会报告,一年一次的中央全会、省委全会报告或公报等文件,每年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文件,如中央一号文件。同时,作为一种基本理论储备,对于党章、党内法规如《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报告个人事项的若干规定》也要注意学习,掌握党的基本理论、指导思想和重大原则;二是政府文件和法律法规。其中政府文件也包括会议文件和日常公务文件两类,考生同样需要关注宏观指导性文件,如为宏观经济运行定下基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促进就业、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通知和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国十条”,以及“十二五”规划、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等。法律法规方面,应该特别重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立法项目和实施情况,比如新出台和正在酝酿、即将出台《食品安全法》、《房屋拆迁条例》、《住房保障法》等。此外,一些全局性的管理措施,如整治低俗文化现象、网络实名制等,与政策、法律也有密切的关系,要了解其出台背景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为应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做到有备无患。
最后,阅读重点报刊和网络媒体的报道和文章。
媒体深度报道是考生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的钥匙,一些报道还可能直接进入申论考试中成为试题的材料,提前阅读可以使考生对热点问题的背景和原因有所了解,在作答时也会心中有数。媒体评论往往带有较强的倾向性,与申论的命题和作答方向不太契合,但是作者针砭时弊往往一针见血,拨云见日,多读一些评论,对考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是有好处的。
《半月谈》、《瞭望新闻周刊》主管单位是新华社,舆论宣传的导向性非常明确,里面的一些策论性文章比较符合申论考试的文体要求和内容要求,平时可以多读,学习写作的结构和方法。《人民日报》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往往是针对重大事件和重要政策而发,多从积极意义方面进行阐述,其章法结构和观点论述均可参考。另外,中公教育专家认为,人民网的高层动态应该着重了解,这是申论命题预测的一个重要依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考察讲话、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内容、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的问题,代表着高层的关注重点、政府的施政重点,也蕴含着申论命题考查的重要方向,高层动态频道的相关信息集中,对预见和把握申论命题方向有很大价值,因此需要格外留意。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申论热点:湖泊的开发与治理
------------------2011年6月20日
来源:网络
培训课程
公务员考试申论】
湖泊是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联结点,是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关系密切。流域是湖泊之源、湖泊是流域之汇,湖泊与流域是一个自然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互为反馈的动态变化系统。
我国的淡水湖泊大多处于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降水分配不匀。洪水季节,湖面辽阔,烟波浩渺,一望无际;枯水季节,水束如带,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的自然地理特征,丰枯季节湖泊水面和蓄水量差异甚大;秋冬季节,湖滩外露;草洲湿地植物种群多、数量大,浅碟形洼地中浮游植动物、水草、底栖动物、鱼类十分丰富,湖泊湿地上生物的多样性非常明显。
一、湖泊的重要性
湖泊不仅具有调蓄洪涝、引水灌溉、饮用水源地、交通运输、发电、水产养殖和景观旅游的功能,还具有调节区域气候、记录区域环境变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
二、湖泊环境问题的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湖泊在自然和人为活动双重胁迫的共同作用下,其功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现状堪忧,给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主要表现在湖泊萎缩与干涸、水面积锐减;污染严重、湖泊富营养化加剧;湖泊围网养殖过度、生态系统受损;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湖泊淤塞严重;湖泊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等。
三、湖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一,全球气候变暖;
第二,过量排放污染物使湖泊环境恶化;
第三,围垦及围堤养殖使湖泊面积锐减,调蓄功能降低;
第四,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第五,对湖泊缺乏统一的管理;
四、湖泊环境问题的治理举措
第一,重视立法,依法管理;
第二,构建合理的权利结构,调动有关各方参与流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科学制定流域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第四,以相关“行动计划”为载体,整合资源解决湖泊突出问题;
第五,尊重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调动公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第六,应用“生态学系统方法”,综合管理流域自然资源;
第七,用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提高流域管理的科学性。
五、实用语句积累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
烟光山色淡演钱,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元尹廷高)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明杨周)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明董斯张)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第三篇:保障性住房申请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范文
《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调整保障性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申请标准
有关问题的通知》
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关于调整保障性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申请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青土资房发〔2011〕148号
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高新区建设局(房地产开发管理局、住房保障中心):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住房保障发展规划(2011-2013年)>的通知》(青政办发〔2010〕31号)的有关规定,现将调整我市保障性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申请标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申请标准
自4月1日起,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高新区(以下简称市区)申请保障性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统一执行以下标准:
(一)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或年满35周岁单身人员户籍应具有市区常住户口,其中至少一人达到5年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760元;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13平方米;家庭财产不超过家庭年收入标准上限的4倍。
(二)申请经济适用住房和面向低收入家庭配租的公共租赁住房的家庭或年满35周岁单身人员户籍应具有市区常住户口,其中至少一人达到5年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1864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13平方米;家庭财产不超过家庭年收入标准上限的6倍。
(三)申请限价商品住房的家庭或年满35周岁单身人员户籍应具有市区常住户口;人均月收入不超过2796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家庭财产不超过家庭年收入标准上限的6倍。
二、加强资格审核
申请保障性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全体家庭成员为共同申请人,申请人应当推举一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员作为申请人代表。保障性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申请实行日常受理,申请人代表持规定的证件和材料统一向户口所在地街道
办事处提出申请。申请家庭成员有两个以上户籍地的,向申请人代表的户籍地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各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青岛市保障性住房申请资格审核实施细则》(青土资房发〔2010〕120号)等规定的程序和职责分工进行资格审核,切实提高资格审核的准确性。
三、有关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本次调标工作是贯彻落实我市住房保障发展规划(2011-2013年),建立健全我市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的重要措施之一,各区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复杂性,着眼大局、开拓创新,全面推进这项工作。各区在执行新标准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向市住房保障中心反馈。本次调标工作将作为对各区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并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到全市的目标绩效考核中。
(二)做好新旧规划政策衔接和宣传解释工作。因工程建设周期的限制,2008-2010年规划期开工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将优先对符合此规划期申请条件的家庭实施配租配售。各区在受理审核以及轮候配租配售过程中,要切实做好按新标准申请家庭的政策衔接和宣传解释工作。
二○一一年三月十七日
第四篇:2016莆田市四类保障性住房申请新规
2016莆田市四类保障性住房申请新规
莆政综[2016]75号
莆田市各类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规定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覆盖面,切实保障全市住房困难群体住房需求,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意见》(闽政[2011]8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廉租住房
廉租住房面向对象为全市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具有本市户籍,且在申请地辖区常住或就业;
(二)申请人家庭在本市范围内无住房或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16平方米;
(三)申请人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超过2.6万元,且家庭总资产不超过7.8万元;
(四)申请人家庭成员未享受福利分房、集资建房等福利性住房政策及未配售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
(五)申请人家庭成员申请之日前3年内未发生房产转移行为;
(六)申请人家庭成员未享受我市房屋拆迁安置过渡补偿措施。
二、公共租赁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面向对象为全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申请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在申请地辖区常住或就业,非本市户籍申请人应在申请地辖区内具有稳定工作;
(二)申请人家庭在本市范围内无住房或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16平方米,单身人士(含离婚、丧偶人员)本人在本市范围内无住房、未租住公有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申请人工作单位和申请人家庭住房不在同一辖区,且申请人在工作所在地辖区内无自有住房、长期居住在单位所在地辖区的(申请人工作单位和申请人家庭住房均在中心城区的除外),视同为在本市无住房;
(三)申请人为2人户以上(含)家庭的,家庭年总收入不超过16万元,且家庭总资产不超过32万元;申请人为单身人士的,个人年收入不超过6.15万元,且个人总资产不超过12.3万元。市、区政府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和在我市工作的省级以上(含)劳模、道模、英模及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不受收入条件限制;
(四)申请人家庭成员(单身人士本人)未享受我市(含国家、省直垂直单位在我市范围内的)福利分房、集资建房等福利性住房政策及未配售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
(五)申请人家庭成员(单身人士本人)申请之日前3年内未发生房产转移行为;
(六)申请人家庭成员(单身人士本人)未享受我市房屋拆迁安置过渡补偿措施。
三、经济适用住房
经济适用住房面向对象为我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必须具有本市户籍,并在本市常住满2年以上;
(二)申请人家庭在本市范围内无住房或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三)申请人家庭年总收入不超过13.5万元,且家庭总资产不超过20万元;
(四)申请人家庭成员未享受福利分房、集资建房等福利性住房政策及未配售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
(五)申请人家庭成员申请之日前5年内未发生房产转移行为;
(六)申请人家庭成员未享受我市房屋拆迁安置过渡补偿措施;
(七)未婚单身家庭申请我市经济适用住房的,申请人须年满35周岁,离异家庭须离异满2年。
四、限价商品住房
限价商品住房面向对象为我市中等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必须具有本市户籍,并在本市常住满2年以上;
(二)申请人家庭在本市范围内无住房或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三)申请人家庭年总收入不超过15万元,且家庭总资产不超过30万元;
(四)申请人家庭成员未享受福利分房、集资建房等福利性住房政策及未配售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
(五)申请人家庭成员申请之日前5年内未发生房产转移行为;
(六)申请人家庭成员未享受我市房屋拆迁安置过渡补偿措施;
(七)未婚单身家庭申请我市限价商品住房的,申请人须年满35周岁,离异家庭须离异满2年。
五、相关名词界定
(一)家庭:指申请人本人、配偶、未婚子女及具有法定赡养或抚养关系且共同生活人员的集合。未婚人士或独自在我市稳定工作的非莆籍人员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按单身人士认定。
(二)人均住房面积:指申请人家庭成员名下住宅房产(包括已经合法登记和虽未登记但有家庭成员以所有人或共有人名义拥有的住宅房产)的人均面积。
(三)家庭年总收入:指申请人家庭申请之日起前12个月内所拥有的全部可支配净收入。
(四)家庭总资产:指申请人家庭成员申请之日起前12个月内所拥有的全部财产,主要包括:存款、房产(除计入人均住房外的非住宅房产)、有价证券、车辆等。
(五)中心城区:指荔城区镇海街道、拱辰街道,城厢区凤凰山街道、龙桥街道、霞林街道。
(六)稳定工作:指在申请地辖区连续稳定就业,且能够提供同期缴纳社保或公积金证明,主要包括:
1.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城镇职工社保或住房公积金的对象;
2.在申请地辖区居住6个月以上,且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城镇居民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
六、其他
(一)今后我市各类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的收入及资产限值调整,由市住建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适时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二)各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在本规定基础上,可结合辖区保障性住房需求及存量情况制定相关准入条件;仙游县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三)本规定自2016年6月8日起施行,原《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莆田市2013各类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的通知》(莆政综[2013]127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2014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制度
2014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制度
(山西考德上公培)
建立健全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加快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的基础,是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同时,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整体状况是政策性强、立法层次不高。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住房保障法律,关于保障性住房方面的一些重要制度仍然以“条例”、“办法”的形式颁布实施,有些还停留在政策的层面上。由于立法层次不高,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关于城镇保障性住房的规定不尽一致,不利于衔接和协调,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执行力度弱、“搭便车”等问题。因此,需抓紧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可以考虑制定住宅法,整合各种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建立协调、统一的保障性住房法律体系,保证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序推进。
建立健全融资体制。为了满足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资金需求,迫切需要政府在继续加大投入、主导保障性住房融资的同时,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融资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拓宽城镇保障性住房融资渠道。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既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应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参差不齐,一些地方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这就需要大力吸引社会资金,使之成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同时,应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住房金融政策对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住房建设与经营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主要包括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融资;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风险补偿金制度,对参与保障性住房项目融资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探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证券化;等等。
建立健全监管体制。为解决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完善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水平,保证保障性住房制度有效实施。一是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工程监理制度。确保监督到位、责任到位,防止住房建设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工程资金挪用等违法违规现象,切实保证建设工期和质量。二是建立健全审查监督机制。各地政府应根据实际制定申请人个人收入申报、个人信用等详细准入机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依照法定程序公开透明地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监督主体应公示审查结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格审查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公正。三是建立健全退出监管机制。保障性住房退出制度,是保障对象因家庭经济状况改善、超出保障范围而退出住房保障的制度支撑。应建立有效的退出监管机制,实行严格的定期审核,确保这一制度有效运作,切实维护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