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老师划的期末考试重点--自我整理版)
1.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是指企业各级管理者根据各项业务活动的特点,通过计划、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职能手段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管理,以有效实现预定目标的全过程的总称。
现在企业经营管理以企业整体经营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按照企业经营管理的客观规律,正确拟定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及其实施途径,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学研究的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运用系统方法与动态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
3.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1)环境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2)战略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3)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4)企业规模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4.组织变革:是指组织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打破原有的稳定和平稳,保证在目标或方法上进行有序的革新,使组织在条件适宜时富于主动性,对外部机会和要求以及内部的变化及时作出适当反应。
5.企业经营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的各种环境变化,寻求长期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以及实现的途径和手段。
6.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的特点(1):战略空间的扩大;
(2)战略因素的多方向交叉;
(3)环境的不连续变化增加;
(4)知识、信息与人才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7.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的发展趋势:(1)战略期缩短;(2)全员参与决策;(3)业务构成呈现多元化、综合化和交叉化;(4)联合开发战略活跃;(5)主动实施撤退战略;(6)组织能力的开发是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
8.战略远景:是指要明确企业未来5-10年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9.战略目标:是企业在实现其战略发展远景时的业绩指标,它具有量化的特征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10.经营单位战略与总体战略的区别:第一,总体战略是有关企业全局发展的、整体的、长期的战略计划,对整个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经营单位战略着眼于企业中有关事业部或子公司的局部性战略问题,影响着个别具体事业部或子公司的具体产品和市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总体战略的实现。第二,总体战略形成的主要参与者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而经营单位战略形成的参与者主要是具体的事业部或子公司的经理。
11.企业经营环境:一般说来,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企业周围的、不受企业控制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联的各种外界因素,人们把这些因素叫做企业的经营环境
12.五种力量分析模型:见课本P6
513.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是指企业对经营产生影响的政治、经济、法律、技术、文化等因素的集合。
14.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15.行业的竞争态势及变化分析:(1)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2.)潜在竞争对手分析。(3.)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的分析。(4.)顾客力量的分析。(5.)供应商力量的分析。
16.企业资源分析:物质、人力、财务、技术、管理资源状况,无形资产状况
17.波士顿矩阵(图):见课本P7
318.波士顿矩阵的局限:第一,在实践中,企业要确定各业务的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份额是比较困难的。第二,波士顿矩阵过于简单。首先,它用市场增长率和企业相对市场份额两个单一指标分别代表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的竞争地位,不能全面反映这两方面的状况;其次,两个坐标各自的划分都只有两个,划分过粗。第三,波士顿矩阵事实上暗含了一个假设:企业的市场份额与投资回报是成正比的。但在有些情况下这种假设可能是不成立或不全面的。
第四,波士顿矩阵的另一个条件是,资金是企业的主要资源。但在许多企业内,要进行规划和均衡的重要资源不是现金而是时间和组织中人员的创造力。第五,波士顿矩阵在具体运用中有很多困难
19.通用矩阵(图):见课本P76
20.提高企业的基本能力:提高学习能力、提高整合能力、提高延展能力。
21.总体战略包括进入战略、发展战略、稳定战略和撤退战略。
22.多样化发展战略分为相关多元化和不相关多元化。
不相关多元化:是增加一种与企业目前的产品或服务明显不同的新产品或者服务的战略。
23.低成本战略:途径有实现规模经济、应用专利技术、改善原材料等。
24.经营预测:就是在市场调研所取得的各种信息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运用科学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对于企业经营有关的未来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做出估计和判断,为企业做出经营决策和编制经营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25.典型调查预测法也叫重点调查推算法,就是有目的地选择有代表性的顾客进行调查,并利用调查后的统计分析结果,去推算整体市场趋势的方法。
总体预测值=(典型资料÷典型单位数)×调查总体数
26.需求函数是经营预测定量方法的理论基础,通常分为市场需求函数和企业需求函数两大类。
27.企业经营决策是对未来的行动确定目标,从两个以上可行方案中选取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决断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分析过程。
按决策方式划分,决策可以分为确定性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28.科学决策的基本要素:(1)决策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集体,时进行科学决策的基本要素,也是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和最积极、最能动的因素,因而是决策成败的关键。)、(2)科学决策的原则。
29.(计算题):量本利分析法也称盈亏平衡分析法,是企业经营决策常用的有效工具。它根据产品的销售量、成本、利润的关系,建立参数模型,分析决策方案对企业盈亏的影响。P217
30.风险型决策一般要具备5个条件:(1).有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
(2).存在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
(3).存在着不以决策人意志为转移的各种自然状态;
(4).可测算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
(5).可测算出种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客观概率。
31.(计算题)决策树P23
432.敏感性分析:也叫灵敏度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用于研究决策方案受概率变动影响的程度。
33.中庸决策标准是由决策者先对各方案的自然状态作出最乐观的、最保守的以及最有可能的三种估计,然后再将计算出的期望值进行比较、选优。
各方案收益期望值=最乐观值+最可能值×4+最保守值
634.新产品的不同分类方法:
按新产品创新和改进的程度(全新产品、换代新产品和改进新产品);
按地域特征(国际新产品、国内新产品和地区新产品或企业新产品)。
按新产品的技术开发方式:(独立研制新产品、技术引进新产品、联合开发新产品、独立研制与技术引进结合新产品)
35.新产品开发的制约因素:(1)新产品开发的报酬下降;
(2)开发费用的增加;
(3)开发风险和难度增大;开发管理的要求高。
36.新产品开发的方式:(1)独自研制;
(2)联合开发、技术协作;
(3)技术引进;
(4)仿制方式。
37新产品的竞争领域(1)产品,即企业要生产销售的新产品是什么;
(2)最终用途或功能;
(3)顾客群;
(4)技术)
38.新产品活动的目标(1)发展的目标;
(2)市场地位;
(3)其他目标)
39.实现新产品目标的规划(1)新产品创意来源规划;
(2)新产品创新程度规划;
(3)时序规划;其他规划)。
40.新产品战略模式:定位战略;创新战略;冒险战略。
41.新产品战略的制定:1.新产品战略的制定过程(新产品战略目标的描述;环境分析;新产品战略的形成)
42.新产品评价的目的:(1)剔除亏损大或肯定亏损的产品;(2)寻求潜在的盈利大的产品;(3)提高整个产品创新工作的效率;(4)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5)维持新产品活动的平衡。
43.技术创新的内容:
(1).按创新对象划分: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工艺创新
(2).按创新对现有企业知识基础的影响划分:能力提高型创新;能力破坏型创新
(3).按创新在产品系统上的改进划分:架构创新;元器件创新
44.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要求:技术创新的先进性、技术创新的适用性、技术创新的经济合理性。
45.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1)自主创新战略
(2)模仿常新战略
(3)合作创新战略
(4)创新战略的选择
46.企业技术系统的构成:技术要素子系统;技术活动子系统;技术管理子系统;技术系统的外部环境。
47.技术商品的价格由以下因素决定:
(1)技术商品的价格是以影子价值为形式的(2)技术商品的研制开发成本
(3)技术商品转让的次数
(4)技术商品市场的供求情况
(5)支付方式
48.权益资本又称主权资本或自由资本,是企业一项最基本的自尽来源,权益资本所有权属于投资者,但在企业经营期内可长期自主安排使用,没有固定负担,能降低财务风险。债务资本又称为借入资本,是企业用多种举债形式筹集的资本。
49.长期债务资本的筹措:长期借款;发型债券;长期应付款;
50.权益资本的筹措方式:吸收国家投资;吸收联营资金;内部资本积累;利用外资;发行股票。
51.商业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而形成的信贷关系,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行为。
特点:(1)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只要交易对方允许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偿付账款,不用签订协议、契约,也无需抵押品,企业就可获得短期资金的连续使用;
(2)它是一种极方便的筹资方式,卖方在无需进行正式协商的情况下就可向买方提供商业信用;
(3)商业信用是建立在企业财务信用基础上的筹资方式。
52.反映获利能力的指标分析: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第二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新理念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新理念
[摘 要] 21世纪进入了科技、信息和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竞争全球化与经营战略创新化,使得管理对象、管理目标 和管理方式出现了新变化。伴随这些变化的出现,现代企业管理也出现了新的管理理念:强调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强 调企业对“人”管理的人性化;强调企业竞争的协作化;强调企业管理的创新化。把握这些新理念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和进步。
[关键词] 现代企业管理;精细化;人性化;协作化;创新化
企业管理理念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最近20年来,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紧紧抓住国际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更新观念,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勇于创新,取得了极大的收益与进步。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新理念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为我国企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提供借鉴。
一、树立创新理念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文明史。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 社会经济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社会交通由人力车、马车到火车、汽车、飞机;企业管理从泰勒时代把人当作机器一样对待,到现代企业管理的“以人为本”,都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立足创新,包括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开拓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以科技为主导的质量效益 型发展路子。实践证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成功之路。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的主体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企业竞争首先 是产品适销对路,质量要高,成本要低,服务要好,即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经营企业。要达到这些要求,就要在技术、经营、管理、制度、组织等方面实现 创新。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广大职工要全面提高素质,包括思想观念、技术业务、道德素 质以及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力等。
二、紧紧抓住依靠科技进步的关键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 高达85%;在我国的经济发达省、市,如广东省的深圳市,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5% ;在现代工业园,如苏州现代工业园,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0%。实践表明,现代 经
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主要推动力。企业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实现科技创新:一是增加 科技投入,每年投入经费不少于整个集团公司销售收入的5%;二是要引聘、培养高科技人才。事业是人创造的,没有创新型人才,就没 有创新型的事业;三是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目标,主要是开发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新产品,努力创建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建立健全科技 创新激励机制,重奖有特别贡献的科技创新人才;五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 产业和产品,使传统产业上一个新台阶,提高一个新水平。
三、强调企业竞争的协作化——由对手转向同盟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强化竞争管理。过去企业竞争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力求做到在竞争中击败对手,实现规模扩张,以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一般而言,实现扩张,有三种基本途径:一是不借助于外力的独资扩张。在当前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这条路已越走越窄。二是兼并或收购。这种方法虽盛行至今,但缺陷是所涉及各方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承担较大的风险。对兼并或收购方来说,一旦成交,则意味着要负担起被兼并或收购方的全责,在许多情况下,这已经成为一种包袱;而对被兼并或收购方来说,则需要适应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特别是大企业兼并者的组织文化使得被兼并的小企业难以适应。第三种就是建立战略合作同盟。美国剑桥战略咨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詹姆斯·穆尔提出了建立与发展商业生态系统的最新竞争管理理论,认为当今的企业领导者都不应再把自己的企业视为等级分明的组织结构,而应视为在市场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企业无论是要扩大市场占有能力,还是要开发新的市场,都必须与其他公司携手,培育以发展为导向的协作经济群体,其共同目标就是集中有效资源,创造出消费者可以实际使用的新价值。
企业之间开展市场竞争,采取击败对方之策,会导致产品价格失常,企业竞争成本上升,外部竞争环境不断恶化,而通过企业协作化,既能够通过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来节约交易成本和中间费用,减少生产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改变单个企业因自身规模原因而处于竞争劣势的不利地位,又可以利用集群内企业生产经营同一产品的特点,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地区规模经济”,从而有力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企业由竞争转向协作并不是偶然的,它的根源在于通过专业化分工,发挥各自的相对优势,以求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一个企业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还必须利用企业其他的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自身的经济利益服务。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有专业化分工,同时也需要广泛的社会协作。协作的要求在于利用其它企业的相对优势,弥补自己的相对劣势,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从协作的内容上看,有技术上的协作、管理上的协作、产品上的协作、组织上的协作等。近几年,我国企业发展协作化趋势比较强劲,例如,在外界印象中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浙江经济发展,它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立足于一乡一品、一县一品乃至一市一品,将许多同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地区进行,因而使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随着整个地区产业规模的扩大而不断降低,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有效地构成了其在国内和国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当然,产业的协作化也不是一定安全无风险的,比如由产业协作集群外部的力量所引致的风险,和由产业协作集群内部产生出来的风险。有风险并不可怕,关键是有足够的智慧和准备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构造开放性协作集群网络结构,正确处理产业协作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四`我们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所经营的领域.所开发的产品,所组织的项目.其增长点在何处?这是跨入90年代,大家所谈论频率较高的话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用句很普通的套话讲,增长点就是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就中国目前为止,所有的报刊,论点对“高附加值”比较倾向的理解是“高科技、高投入”,才有“高附加值”。我个人的理解则不尽一样。这就是把“高附加值”解剖了。
首先,谈“高”。高科技、高投入,对!但我的企业就是简单生产,产品是杯子、夹子,怎么能够产生高附加值?那么,我说可以.这就是高水平的生产管理。通过高水平的管理,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其产品质量;通过高水平的营销来打开市场。这不是一样能产生高附加值吗!试想一下。同样生产一种款式的服装,我的服装可能在布料、成本跟他的差不多,但是我的是中国名牌、知名度比他的要大,就能产生高附加值。当然,高水平的管理。高水
平的营销,高知名度的品牌,都能产生高附加值。那么,高信誉度能否产生高附加值呢?我的企业在众多竞争对手之间,什么优势都不占,但我的产品售后服务好、信誉高,照样能产生附加值。还有一个高,就是企业领导人素质高;有高知识水平的领导人,高质量水平的员工。在知识经济时代,高附加值;不一定就意味着必须是高科技、高投入。这些都是狭义概念。
第二点,谈“附加”。我们一般认为,“附加”,即是要知识含量增加,“加”,确实能产生高附加值,反过来,我们思考一下,“减”能不能产生“高附加值”?海尔“大地瓜”洗衣机就充分利用了“加法”和“减法”的辩证关系,并受益匪浅。西方有些企业的管理采用简化管理。不要想“加”,其实“减”的管理照样产生高的附加值,大家思考一下,你们在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环节上是否需要减掉,你的产品有些复杂多余的功能是否可以减掉一些。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可这个观点,“减”能产生高附加值.很简单的一句话:减人增效,那不就产生高附加值了吗!另外,“乘法”也一样能产生高附加值。1+1+1”加„,10个1相加不就是10乘1等10。乘法就是组合,组合同样能产生高附加值.举例说,北京电视台有一少儿栏目,叫“七色光”。可以设想他们出了一套叫“七色光”的图书。包括许多内容,如儿童童话,少儿民间故事,少儿诗歌,散文等。但是对于这套丛书,如果只买一本,那只会是红颜色、绿颜色或者黄颜色的。如果把这套书全买来,摆在一起特别好看,这就是六色光,这也是乘法,不断地相加。西安的兵马俑;轰动世界,但是你只有到西安身临其境地去看兵马俑,你才能看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能看到那威武、壮丽的宏大场面。这是组合。如果,我把几个兵马俑,拿到北京,拿到海外去展览。看,单个地看兵马俑,好看吗?也好看。但是能看出那种阵势,那种气势,那种精神.那种力量吗?大家也有不少看过西安兵马俑,我想都有这种体会与感受,这就是“乘法”问题。所以说,“高附加值”产品不要仅想到“附加”,你要想到“乘法”或“减法”,也能产生高附加值,这是第二个解剖点。
第三,点:谈“值”。说到“值”,顾名思义,即“价值”,高附加值就是要讲“价值”。还有人说不仅是价值,而且包括使用价值。这个问题,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古典经济学中早就论证:商品有二重性——价值与使用价值。但仅限于这些方面还是不够的。把思维的空间再拓展开,我们的“高附加值”是怎样来的?试问;时间有没有价值?有价值。元旦、春节期间,你的商品零售额大增,美国圣诞节之前的一些时段,所销售的商品占全年总见的三分之一。这个很简单,衣服、时装要赶季节,这个时间是价值。赶时间.赶季节这个固然很重要。我们中国的商品,尤其是出口商品,在这方面就比别人慢,交货迟,拖拖拉拉的,最后这个时间价值丢失了。但我还想谈另外一个方面。你找一些时间的点,比如说北大百年校庆有没有价值?温州、广州一些地区,有不少企业家一年掏十几万元来学习,这些人在北大没有白学,一方面学习,一方面捕捉信息、抓住北大百年校庆之际,制作纪念表、校庆纪念徽章、领带之类,大赚其钱。所以说,时间能产生价值。
做人要有千只眼,做企业家要有四只眼。
一般讲,国外的企业家、领导做企业仅需两只眼就够了。一只眼睛看市场,企业外部,另一只眼睛看企业内部。大家都明白,不管做任何企业,都要看市场的,所以讲第一只眼睛看市场,那么第二只眼看什么呢?看企业内部的员工,你的员工素质怎么样,有没有凝聚力,有没有向心力,这是外国企业要看的。中国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领导者一样要看,这是跟外国的一样,但中国的还需要有第三只眼睛,那么第三只眼睛看什么呢?看政府。为什么要看政府?乡镇企业要盯着县委、县政府有什么主政策要出台,包括我们省里有什么宏观政策要调控等。因为这个政府里有很多职能部门,什么税务局、工商局、卫生局等。就连计
划生育部门你都要看。如果忽略计划生育,你的员工超生,你的企业就要受罚款。还有什么清洁卫生、植树造林都要你参与。第三只眼睛更重要是要看到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市场的政策,消费及水平,如何扩大内需,如何启动、拓展农村市场等。这些都要看。那么还有第四只眼睛,看什么?
第四只眼睛看世界。为什么要提出来,因为我们中国的企业领导者大多没有这个体验。在外国企业,看市场,本身就包括世界市场、国际市场。那么有人提出:我的企业产品只需在本地区销售,连中国市场都不用看了,更不需顾及世界市场。此言差矣!要看!东南亚的经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企业有没有影响,多多少少有影响吧?所以说不能忽视看世界。还有,今后我国加入世界关贸组织,国门打开,外国企业的产品更多,更快地进入中国市场,你不要看世界吗?即使你不需要,不主动看世界.那么就在你的家门口,就逼着你看国际市场。柯达、富士、麦当劳、肯德基都是哪个国家的?我有一句话:现在市场一方面是国际竞争国内化。大家也许置疑?国际竞争不就是国家之间的竞争?那么,你说柯达与富士的竞争是国际竞争还是国内竞争?麦当劳、肯德 与上海的荣华鸡、中国的一些快餐业之间的竞争是国际竞争还是国内竞争?国内的海尔、长虹,还有我们的洗衣机、冰箱、彩电、VCD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没有遇到德国、美国、日本等企业的竞争吗?另一个方面;国内市场国际化。如何解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众多的国际品牌已进入中国市场,你到商场去看一看,你的商品所处于的市场仅仅是国内市场吗?你的产品在国内本上的销售、竞争已不但是与国内品牌的竞争,而且是与国外品牌的竞争,已经国际化了。因而,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逼着我们的企业、大学、科研院所要去看世界,需要有第四只眼睛。那么,这四只眼睛的核心是什么呢?一句话“四化”。这“四化”不同于“四个现代化”,而是专指对于企业管理、产品营用的“四化”。
参考文献:
[1]王立夏.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J].商业时代,2006,(8).[2]杨金凤.企业管理理念创新及其运用[J].领导科学,2007,(5).[3]于文明,候书森.企业战略管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4]肖刚.现代企业战略经营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第三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1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公司创办流程
————以木制品工厂为例
小组成员:
调查报告
摘要:
在今天的360行,行行出状元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存活与否与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一个企业经营制胜的方法更在于对本企业管理方法的掌握,只有适合自己的管理才是最有效的。本次小组活动主要围绕本小组成员xx父亲在韶关开设的东泰木制品加工厂经营管理为主线,在2012年10月14日至10月20日,我们通过主要的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以及查看资料记载等方式对xx的企业做一个记录,以下是我们本次的研讨成果。本小组成员均对东泰木制品加工厂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以达到对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创建公司的流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以及深刻的印象,为今后可能创业的同学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字:
木制品加工 市场饱和度 原材料导向 运费 稳定发展
正文:确认市场机会
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有活力的都市群,而近年来,随着轻工业、房地产业发展越来越迅速,该地区对木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韶关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广东省最大的再生能源基地。200x年,xx和其妹夫就是抓准木材加工业具有较大的市场与商业契机,而且木制品加工企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据具备多年经营企业经验的xx介绍道,在刚进入该行业之前,他从同行者了解到,珠三角的木材需求占全国木材需求的三分之一有多,其中夹板是在当时的销售市场的需求量最大。而韶关市是粤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又作为特有的木材开发区,韶关的木制品加工业却不是韶关的三大支柱行业之一,xx也曾经就这个问题亲自去韶关探访数次,逐步了解到,木制加工工厂虽然多,但是无论厂房的选址还是加工的基础设置,亦或是在供应链管理上都不尽人意,许多加工业加工出来的夹板软而不结实,因此基本上每一个工厂一年里出现客户要求退订单的现象,产品质量可谓粗制滥造。xx在回深圳的路上,就心里默默有一个想法:这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2.组建创业团队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虽然xx意识到木材加工市场的巨大契机,但组建一支队伍并不是说组就组的。xx在访谈过程当中曾经感叹,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多得其妹夫的经济支持。老板妹夫XXX以前在大山里面办厂,有着丰富的货源及客源经验,再加上xx自身曾经创业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所以,xx和林xx就此组成创业团队,xx身兼数职而林某主要为经济投资人。
3、筹划新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组织结构
由于工厂老板原本的五金化工油漆店的长期亏损,在筹划新创公司的股权结构同时,工厂老板决定放弃原本的五金化工油漆店,并把通过转让店铺获得的资金连同自己的积蓄一起投入到木制品加工厂的经营道中。同时(由于资金尚不足),工厂老板的妹夫也出资10万帮助他开创这番事业。于是,工厂老板在工商局以个体户的形式注册了自己的企业,而工厂老板和他妹夫商议后决定,工厂的收益2/3归他本人,1/3归他妹夫。因此,虽然在法律上,工厂老板本人拥有这个企业的所有股权,但是实际上,工厂老板只占有这个企业2/3的股权,而剩余的1/3则归他妹夫。
在组织结构上,由于一开始只是一个很小规模的工厂,因此老板决定由他本人包揽除了生产以外的全部职能,然后再雇佣4名工人负责生产。
4、编制创业计划书
而创业计划书上,老板当时主要考虑了以下的几点。首先是企业名字,老板选择了原有厂址的老名“xx”。而目标市场则是当时需求量很大的夹板市场。组织结构就如上所讲,由老板包揽生产以外的所有职能。在宏观分析层面,老板认为当时的金融危机是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但在微观分析层面,由于当时的夹板需求量十分大,因此总体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发展战略上,工厂老板认为当时首要的是稳定生产和销售,然后再慢慢扩张生产,最后在拥有足够多的资金后再进行后向一体化,承包起山头,自己生产原木。而在销售战略上,老板认为应该采取薄利多销、物美价廉的战略,赢取更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而在财务预测方面,老板则向他妹夫问取相关经营经验,从而得到粗略的财务预测。
5、筹措创业资金
在编写完创业计划书之后,创办企业接下来的第一关键的问题就是资金筹集了,据工厂的老板的解说,他原本在深圳经营一家五金化工油漆店,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生意惨淡,被许多企业拖欠货款甚至客户携款潜逃无法追回债款,致使店铺一度有濒临倒闭的危险,亏损很多资金,那时他的妹夫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找到他,邀请他一起去韶关经营木制品加工厂,因为他的妹夫在韶关经营此类工厂已有10多年,拥有很多客源和货源,并且当时此行业存在较大市场,所以他便同意关闭在深圳经营多年的店铺,跟随妹夫到韶关经营木制品加工厂。由上面股权筹划部分可以得知,因为店铺在后期亏损严重,所以老板拥有的资金不多,转让铺子得到4万块钱,自己多年积蓄 16 万元,再加上妹夫协助出资 10 万,工厂的创业资金也就基本充足了。
6、选择经营场所
筹集完创业资金后,去了韶关后就应该着手寻找厂址。老板的妹夫以前在大山里面办厂,货源非常便利,但是对于运输出去却十分困难,因此加大了运货成本,在考虑了这一点后,老板认为应该尽量减少自己的运费成本,将成本转嫁到货源部分,所以厂址应该在一个交通便利,靠近高速入口的地方,所以老板放弃了妹夫原经营所在地点,而选择在市郊附近选址。在基本确定范围的时候,有人找到老板妹夫,告知他有一个原来也是经营木制品加工厂的老板因为场地租约到期不再续租,在得知这一情况下,老板马上联系该厂老板,了解到他愿意整厂出售,需要万元。这个价格在老板的预算之内,而且该地址满足了所定要求,所以老板和他妹夫当机立断,买下这个工厂,并和场地所有者签订了租借协议,就此,木制厂雏形具备了,只待购买好设备后,再重新对原来场地进行规划,便可确定成为一个成熟的工厂地址。
7、选购设备与设施
在选择了经营场所后,接下来就是对这间企业进行设备和设施的选购了。因为这间企业是木制品加工厂,所以他们所选购的设备和设施也是与木制品加工有关的。他们的主要设施是厂房、存放材料的仓库和办公室。他们选购的设备有办公用的电脑、切割机、小型拼板机、探照灯、板车等等。办公电脑是用来记录进出货的数据、客户的联络资料以及关于整个企业运作的相关资料。切割机是用来切割木头的尺寸和不同的形状的,是加工厂最主要的加工工具。小型拼板机是用来制作一种短小规格不一的木板的,用来加工客户要求的各种规格的拼板。探明灯是晚间工作和卸货时使用的。而板车则是负责运载木头装货和卸货的,是属于装卸搬运的工具设备。
8、注册公司
在选购完了所需要的设施和设备之后。这家木制品加工厂就开始着手进行注册。首先,他们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申请名称为xx木制品加工厂”,通过了预先核准之后,他们到银行开验资户,然后填写进帐单并打款,之后向银行提供询征函,领取对帐单,再到会计师事务所办理验资报告,在会计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的同时向会计事务所提供了企业名称核准通知书,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投资人身份证明,租赁协议和房产证复印件等资料。最后,到工商局注册登记。照足法定程序走过一趟后,工厂终于正式成立了。
9、招聘与培训员工
正式注册完以后,这家木制品加工厂,即xx木制品加工厂便开始按计划招聘与培训员工了。由于在组织结构上,xx木制品加工厂刚起步的时候只是一个很小规模的工厂,加上资金方面的原因,工厂老板决定由他本人和妻子包揽除了生产以外的全部职能,只另外雇佣4名工人负责工厂的生产。老板先请求亲戚朋友广布消息,希望通过亲戚朋友们的介绍,找到比较合适并且互相知根知底的员工。同时,在厂址附近张贴招聘启事。于是,通过亲友介绍招进了两名员工;通过招聘启事招进了两名员工,其中有一人是其他工厂跳槽过来的。工厂老板通过之前在准备开厂期间向妹夫学习,掌握了基本的生产操作,加上有一名员工懂得操作,便两个人教其他3名员工原木加工的各种设备操作。在有空的时候,也会
带员工们去其他的兄弟工厂学习参观。
10、投入生产运营
在一切准备就绪,员工也已招满的情况下,xx木制品加工厂正式进入生产运营阶段。首先,工厂通过妹夫协助,购进了大批原木。当时的市场考察发现,市场上夹板的需求量十分之大,于是老板决定把生产重点放在夹板生产上。根据老板妹夫的经验,工厂第一批生产了各种市场需求较大的不同尺寸的夹板。但由于刚创业,客源少,曾经一度没有订单,资金周转很快出现瓶颈。老板不得不亲自跑各地的夹板市场寻找客源,加上妹夫关照,获得一些客源;也有时候遇到原木不足的情况,一度无法完成订单,不得不通过向其他工厂较高价买入来应对。不过本着自己经营商铺多年的经验和市场探索,加上在销售战略上,老板采取薄利多销、物美价廉的战略,渐渐赢取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客源和货源渐渐稳定,员工增加到8人,生产和运营也渐渐步入了正轨。
结语:
到目前为止,韶关市xx木制品加工厂已经运营了3年,在业内占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在财政上基本处于稳定阶段,有较稳定的盈利,工厂运转非常良好。
第四篇:企业经营管理-复习重点
企业经营管理归纳
一. 经营是企业谋求健康、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性活动,管理是实现经营目标的一系列战术性活动。
二. 企业的经营思想的目的就是使企业的经营者针对社会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内部的生产要素及组织生产的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应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并能实现企业健康发展要求的发展战略。
三. 企业的经营目标类型:
(1)持所有权的经营者的目标
(2)职业经营者的目标
(3)利益共同体目标
四. 企业经营思想是企业经营者自身世界观、价值观、知识禀赋及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实践的综合产物,是企业经营者管理的灵魂。
经营原理:
①利润原理②发展原理③调和原理④革新原理
五. 现代经营一般体系由经营观点、经营模式、经营过程和经营方法等四部分构成。
六. 马思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由低至高分成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严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七. 现代管理新特点:
1.创新管理2.无形资产管理
3.人本管理4.变革管理
5.企业再造工程
6.企业非平衡管理推进企业制度与技术持续创新
7.企业绿色管理8.企业关系管理从CI战略转向CS战略
9.企业归核管理与着力提升核心智力资本
八.经营管理的目标的特点:可行性、灵活性、挑战性、多样性、层级性
九.目标设立的原则:
①可行性原则②一致性原则
③灵活性原则④挑战性原则
⑤具体性原则⑥关键性原则
十.目标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施行自我控制并努力
完成工作的目标的一样管理制度。
十一. 企业部门划分的原则:
① 以实现经营目标为导向②部门工作的均衡
③ 部门权责的明晰④业务检查分开
⑤ 有利于组织弹性⑥有利于部门间协调配合十二. 企业重组,又称企业再造是指企业彻底摒弃多年来形成的企业组织模式和工作方式,针对信息社会的特征、客户的需要、市场竞争的格局变化,重新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和运营方式。
十三. 企业重组实施的策略与流程
(1)分析并发现问题
(2)设计新的流程改进方案并进行评估
(3)形成系统的企业再造方案
(4)组织实施与持续改善
十四. 企业需要就一下问题进行新的反思:
(1)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哲学和长远目标
(2)认识自身发展的阶段性,自觉辨识企业处在哪个平台上,以此来制定阶段目标和
计划
(3)通过诊断所处阶段的目的和纵横比较之下的劣势、优势、困难和机会,找出企业的限制性因素序列和最大限制因子
(4)相机采取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对策和措施,调动企业一切可用内部、外部资
源,均衡企业发展要素和子平台,使企业在该阶段获得最优发展速度和质量
(5)通过持续的检测抽样,判断企业是否应向另一边高阶发展以及最佳迁移的时机
(6)按滚动原则制定高阶发展目标,并采取一整套措施确保企业平稳地过渡、迁移到
下一阶段
(7)在高阶中同样对企业进行诊断活动,以权变原则找出限制因素序列和最大限制因
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体系,从而求得持续型发展
十五.进阶管理一般流程:
1.设定目标 2.辨识平台 3.诊断企情 4.施策行动5.转换平台
十六.团队的定义: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
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
团队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1)不大的规模(2)互补的技能
(3)共同的目标和业绩目标(4)共同的方法
(5)相互的责任
十七. 企业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信息搜集、信息梳理、信息传播。
十八. 中小企业公共关系手段:
1.制造新闻2.新闻发布会
3.公共关系广告4.展览、展销活动
5.公益活动6.表演和竞赛活动
7.利用突发事件8.普及知识活动
十九. 经营策划原则:
(1)明确的经营目标(2)客观可能
(3)标准量化(4)创新性
(5)效益性(6)广泛认同性
二十. 企业经营策划的过程:
(1)企业相关环境的分析(2)企业自我的分析和评估
(3)企业目标的确立(4)企业策划方案的形成(5)策划方案的实施与反馈
二十一. 消费品市场细分的依据一般有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心里因素、企业类别、地理位
置、生产规模。
二十二. 开发新产品的程序:
①构思②筛选③产品概念的形成与测试
④市场分析⑤产品开发⑥市场试销
⑦商业投产
二十三. 用户心理定价策略:
(1)尾数定价策略
(2)整数定价策略
(3)声望定价策略
(4)特价策略
(5)投标价格策略
二十四. 销售渠道类型的选择:
① 直接式销售策略和间接式销售策略
② 长渠道销售策略和短渠道销售策略
③ 宽渠道销售策略和窄渠道销售策略
二十五. 广告媒体组合策略:
① 视觉媒体与听觉媒体的组合② 瞬间媒体与长效媒体的组合③ 大众媒体与促销媒体的组合二十六. 广告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① 导入期广告策略
② 成长期广告策略
③ 成熟期的广告策略
④ 衰退期的广告策略
二十七. 深层竞争:①人才竞争 ②技术竞争 ③形象竞争
二十八. 企业竞争策略一般有四种:防守型竞争策略、进攻型竞争策略、侧功型竞争策略、随机型竞争策略
二十九. 项目是创造独特产品、服务或其他成果的一次性工作任务。
三十.项目的属性:
① 一次性
② 独特性
③ 目标的确定性
④ 活动的整体性
⑤ 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
⑥ 开发与实施的渐进性
三十一. 项目过程:
① 启动过程
② 计划过程
③ 执行过程
④ 控制过程
⑤ 结束过程
三十二. 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含义:指经营主体对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测定和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地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的可行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经营活动安全、正常地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损失的过程。
三十三. 企业风险识别有两大任务:
(1)判断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着什么风险
(2)找出引起这些风险的原因
三十四. 企业经营风险识别方法:
① 审查企业财务账目的企业与外单位的各种合同,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合同执行情况等,从中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
② 对企业生产过程流程进行分析,及时了解企业原材料的供应状况、各道生产工序的衔接状况,从中找到生产过程的“瓶颈”,及早发现潜在的风险
③ 制定风险清单,列出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并一一找出风险成因。
三十五. 企业经营风险对策:
①风险预防②风险转移
③风险分散④风险自留
三十六. 营销风险管理是对企业营销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帮助企业发现并评价
重要的风险因素,规避营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从而为企业增加价值。
三十七. 营销风险管理的原则:
① 以市场为中心的原则
② 销售组合服务的原则
③ 市场细分化的原则
三十八. 投资风险规避的基本方法中的控制包括:
①利用咨询服务②转嫁风险
③接受风险④回避风险
⑤减少风险
三十九. 企业多元化经营指的是企业再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的业
务,是与专业化经营相对的一种企业经营模式。
四十.相关型多远化是企业为了追求战略竞争优势,扩展其已有资源、增强其能力及核心
竞争力而有意识采用的一种战略,企业的新业务与其现有业务有某种协同关系。
四十一. 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外部环境:
(1)经济周期与多元化经营
(2)供求矛盾及市场竞争程度
(3)行业或产品所处生命周期中的位置
四十二. 企业内部环境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因素:
(1)新进入行业与主业的相关性
(2)经营资源和多元化经营
(3)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根本依托——核心竞争力
四十三. 多元化经营的战略途径:
① 内部开发②外部并购③战略联盟
四十四. 多元化经营风险:
① 来自原有经营产业的风险
② 市场整体风险
③ 行业进入风险
④ 行业退出风险
⑤ 内部经营整合风险
第五篇:老师划的政治经济学重点(免费下载)
蒋老师今天划的政治经济学重点—献给正在预习的孩子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和资源配置。
2,自然经济也叫自给自足经济,是指为满足生产者家庭或经济单位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3,商品经济概念: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4,商品经济的特征:商品经济实质上是交换经济;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商品经济是与较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式。
5,使用价值:
商品 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 就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
使用价值特点: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6,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特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价值体现的是人们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这就是价值的实质。
7,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目的、操作方法、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劳动结果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千差万别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8,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9,个别劳动时间:生产某种个别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1,简单劳动: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12,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1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4,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础规律,主要作用: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自发地调节、配置社会资源。
(2),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15,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商品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它的涨落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进行的;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16,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局限性:无差异人类劳动本质没有充分表现
特点: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17,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局限性:无统一的等价物 特点: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18,一般价值形式: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 局限性:一般等价物不固定 特点: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 书上讲的比较详细,建议多看看书)
19,货币形式:种商品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并固定地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货币产生的根源及发展历史: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0,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2,流通手段(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W——G——W)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销过程中延期支付或在预付商品定金的过程中产生的提前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税金、工资等职能。
5,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
21,货币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四个阶段。
22,商业信用
概念:用赊帐方式出售商品时买卖双方提供的信用 工具:商业票据—借者与贷者之间的债务凭证
特点:对象是循环一定阶段的商品资本; 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责能资本; 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生产和流通状况。
局限性:规模和期限受单个资本数量和周转状况的限制;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
信用:人与人之间在经济、社会交往中的诚实信任,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23,银行信用
概念:银行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而形成的信用
特点:集社会闲置资本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限制;对象是货币资本; 债务人是职能资本,债权人是银行。
比商业信用进步:银行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一方面,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产数量和周转的限制。另一方面,银行信用也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24,国家信用
概念:国家直接向公众进行借贷活动。基本形式是国债 25,企业信用
概念:资本所有者和 企业之间建立的直接融资关系。(债券和股票等)26,消费信用
概念:信用机构向消费者提供贷款的活动 形式:赊账 分期付款 消费信贷
27,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28,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29,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当做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只是一般等价物,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而作为资本的货币能带来剩余价值,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区别:运动的内容、形式、目的和动机、限度不同。)
资本总公式:G—W—G’ 是任何资本共同或一般的运动公式。
Why:因为它在流通的形式上同样适用于产业资本和生息资本的运动形式,概括地表明了各种资本形式的实质都是为了榨取剩余价值,是从流通形式上表现出来的资本的一般公式。
30,级差地租:是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条件下,租佃较好的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它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
31,绝对地租: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32,资本积累:是指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它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33,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本身的积累,即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34,资本集中:把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联合起来形成大资本。
具体形式:
1、通过互相兼并和收购等,形成更大的资本;
2、通过创办股份公司,把众多较小的资本联合成一个数额巨大的大资本。加速资本集中的两个杠杆:竞争和信用。
资本集中的经济意义:资本集中通过合并社会上已经存在的资本,使更大规模的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因而,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
35,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公式表示:C/V
36,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都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前者: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者: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37,极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区别:产生的更本原因不同:经营垄断权和土地所有权。具体形式条件不同: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格和生产价格低于价值。归属不同:绝对地租归地主,而极差地租归农业资本家和地主。
38,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操纵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39,为什么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
1.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中,少数大企业不断吞并中小企业。在自由竞争中,少数资本雄厚、技术水平比较高、经营管理水平比较先进、生产规模比较大的大企业。能广泛使用机器、采用新技术、实行合理分工和生产专业化;能节约不变资本、劳动生产力高、成本低,竞争力强。竞争结果总是大资本战胜中小资本,大企业吞并中小企业,使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和大资本家手中。2.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中,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发展加速了生产集中。19世纪出现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重工业代替轻工业占了工业的主导地位,而重工业的建立客观上需要巨额资本。同时,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应运而生。通过创办股份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能很快将较为分散的资本联合成为巨型资本,把许多企业联合成为一个大型企业,从而加快了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过程。3.经济危机的爆发促进了生产集中。在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中,少数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一般能经受住经济危机的打击,不易破产;而那些经济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往往经不起经济危机的打击而在危机中纷纷破产。这就加强了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的过程,促进了生产集中。
40,垄断的基本形式
1、卡特尔:是一个部门若干企业为了垄断市场而成立的关于价格产量的协定
2、辛迪加:有价格和产量的协定,建立统一的供销机构的垄断组织
3、托拉斯:若干大企业合并为一个独立大企业的垄断组织
4、康采恩:不同部门若干大企业联合为一个独立大企业的垄断组织
41,金融寡头:是指掌握和控制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的头目,他们以巨大的经济实力来实现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统治和控制。
42,国际垄断同盟:是不同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垄断组织,为保证获得垄断利润,从经济上分割世界而建立的一种暂时的国际经济协会的垄断组织。
43,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于少数大资本,资本主义的生产能力急剧扩张
1.新技术革命逐步推进,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转换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日益严重,衰退产业逐步退出和落后地区的发展亟等资本投入。
2.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巨额资本用于发展公共基础设施,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3.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科学研究逐步社会化。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依然是资本主义,不过是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4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
第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
第二,只有以公有制为主体,才能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和劳动者的积极性,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2.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种优势,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应该注重质的提高。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地利用。
45,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所有制形式。它是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的非公有制经济。
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用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所有制形式。它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的非公有制经济。
外资经济,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吸引外资建立起来的所有制形式。它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它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的非公有。
简析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说法是正确的。(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客观上要求有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存在(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正在成为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融合的经济成分,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6,a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客观必然性
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决定的。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除了作为主体的公有制以外,还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企业等非公有制形式。产品的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
第二,市场经济有效运行,要求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B,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意义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既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又可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特别是公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益,最终归公有制经济单位占有和支配,按劳动者的根本利益进行分配。其中,一部分通过积累基金形式扩大再生产和基础建设,为劳动者长远利益服务;另一部分通过消费基金形式用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国防等,供全体劳动者共同享用,有利于提高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47,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2)公平指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给劳动者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积极性。但公平绝对不是平均分配,搞平均主义。
(3)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效率低下,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不能更好地为实现公平创造物质条件。没有效率作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因此,不能把公平与效率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
48,资源配置历史上先后出现两种形式:
49,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指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从中表现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 第一,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结合。第二,市场经济体制同按劳分配相结合。第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
50,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五个基本要素或环节
.规范化的市场主体;2 .现代化的市场体系;3 .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4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51,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选择客观必然性
(1)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2)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不断发展和认识逐步深化的结果。(3)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4)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扩大开放的需要。52,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三、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四、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五、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53,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被一家企业控制的特殊市场结构,现实中较罕见。54,寡头垄断---是少数几家企业关键所在行业的绝大部分产品从而产生对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结构中竞争受到排斥,并没有完全取消。
55,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类市场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的统一体。56,直接融资:资金供给者资金需求者直接进行资金的借贷或有价证劵买卖的融资活动。57,间接融资:以金融机构为媒介而进行的 融资活动。58,市场秩序及其特征
(1)市场秩序是市场在运行中形成的各种市场参与者都必须遵循的各种规则与法律规范的总称。市场秩序本质上是市场内在的各种规定性在市场运行中实现所产生的各种具体要求的法律和规则形式。
(2)特征:首先,市场秩序体现的是市场内在的规定性。其次,市场运行的内在秩序一旦形成,就必然不同程度地上升为法律形式,使市场运行的内在要求或秩序法制化,转换为市场运行的法律规范。
59,市场规则就是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形式确定或规定下来的市场运行准则。市场规则可以有效地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使其有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保证市场机制正常形成并发挥应有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190p)
60,不正当竞争: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违反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及相应的法律规范的竞争。
61,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62,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为基础、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公司制为组织形式的新型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投资主体的多元性与直接融资功能。
▲债务的有限责任制与投资风险的锁定功能。
▲股票的流通机制与风险的转移功能。
▲层级式的企业治理结构与专业化经营管理。
63,资本循环:企业资本在运动中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最后回到原来形态的过程
64,资本周转:企业资本循环的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过程
加快资本周转的作用和意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合理运用资本,并采用有效措施加速资本的周转,以达到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第一,加速资本周转能够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二,加速企业资本周转能够节省预付资本总额,特别是有利于节省流动资本。
第三,加速企业资本周转能够缩短资本回收期,并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本周转速度的提高。怎样加速:要加速资金周转,必须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其主要途径是: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适时储备,减少盲目生产,搞好产销平衡,发展交通运输、通讯事业和信用制度,提高固定资金利用率等。
65,试分析影响居民投资的主要因素
影响居民选择资产形式的经济因素包括预期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量、资产和资产收入的风险程度、资产的灵活性等。影响居民选择个人资产形式的非经济因素包括政府的政策和调节,个人对客观经济状况的预期等。
所谓预期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量是指个人预计选择某种资产形式后一定时期所能增加的居民税后收入。如果预计某种资产形式的投资为居民个人带来的可支配收入增量最大,居民就倾向于选择这种资产形式,反之亦然。
资产和资产收入风险程度的大小也影响居民个人资产形式的选择。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居民现金持有额、居民购买保值商品、居民银行存款、居民房产投资等都是风险程度小的资产选择形式。为了使自己的资产或资产收入较为稳定,居民不一定选择预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量可能较大但风险程度也较大的资产形式。
资产的灵活性也是影响居民个人资产形式选择的一个因素。所谓资产的灵活性是指人们所选择的某一种资产形式转移为另一种资产形式的难易和快慢程度,特别是该资产形式转化为货币资产的灵活程度。
除上述以外,居民选择资产形式还受到政府政策调节的影响。政府对居民个人资产的调节所利用的政策杠杆主要是税收政策和利率政策,通过这些政策杠杆,直接影响居民资产形式的选择。如政府用新设税种或取消原税种、增减税率或实行差别利率,升降利息率或实行差别利息率等来直接影响居民对于资产形式的选择。
66,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进出口商征缴的一种税收。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7,内向型经济:是指以本国的生产要素的市场为对象,发展本国经济的运行机制和体系 68,外向型经济:是指一国或一地区为推动该国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核心,根据比较利益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建设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
69,对外进出口贸易的积极作用:
第一,对外贸易是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平衡发展和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第二,对外贸易是节约生产劳动、提高经济效益的可靠途径。第三,对外贸易是积聚资金、吸收先进技术的有效方式。
70,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71,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72,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纸币发行过多导致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货币不断地贬值 的现象。
通货紧缩就是指货币供应量连续下降而引起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的现象,它往往伴随 着经济增长率的连续下降。
显然,通胀与通缩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就 比较难以根除它们。
7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第一,实行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 第二,实行宏观调控是保持社会经济总量平衡的需要; 第三,实行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需要。
74,宏观调控是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以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
*论述宏观调控手段和政策及其应用
(1)所谓宏观经济调控,是以政府为主体、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要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预测、计划、干预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2)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需借助一定的调控手段来实现调控目标。一般来说,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计划手段:这是通过政府所制定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计划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要手段,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经济手段:这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
法律手段:这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通过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公有财产、个人财产,维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各个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关系,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行政手段:这是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
宏观调控的计划、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各具特点,各有所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组成宏观调控手段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由于经济手段较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所以,要以经济手段为主,综合运用其他手段,发挥各种调节手段总体功能,以便有效地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3)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还需要运用经济政策来实现调控目标。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关于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等组成。财政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流通进行管理和调节所确定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等组成。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币值与发展经济。
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要从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并有选择地采用各项调控政策,形成相互协调配合的总体功能,达到最佳宏观调控效果。
*宏观调控的目标包括哪些?
促进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
增加就业,是指尽可能消除非自愿失业,使每个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物价稳定,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指资本流出、流入的平衡和进出口的平衡。
75,经济增长方式的两种类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靠增加投入)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靠科技发展)
76,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主要靠生产要素质量、结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不变基础上,依靠生产要的大量投入和扩张实现的。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主要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 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意义?
①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同资金、资源不足的矛盾。②可以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消费品的品种,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③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④可以促进科技进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77,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成环境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土地、矿产、森林、水等。
2、人口数量: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人口发展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相适应。
3、科学技术;
4、文化教育;
78,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并存的状况。二元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二元经济在经济成长的一定阶段上和一定限度内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因而是有助于经济发展的。
2、二元经济的长期存在也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79,经济发展:一般是指一国国家和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它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数量的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联系: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区别: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有增长无发展不好)
80,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构状况,它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
产业结构的类型(1)两大部类结构;(2)农、轻、重结构;(3)三次产业结构;(4)按资源密集分类的结构。
81,为什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它将人口、环境、资源、技术、制度等因素综合起来分析,将它们作为发展的内在因素,拓宽了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视野。
可持续发展以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人类基本需求为目标,还强调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衡量可持续发展除了经济、社会目标外,还有环境指标,三者缺一不可。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及其提出背景是什么?意义何在? 科学发展观意义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 的理念。
背景: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在全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的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2)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发展本质的新揭示、发展主体的新阐述、发展内涵的新界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发展目的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3)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4)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行动纲领
(一)货币流通规律(掌握货币流通的基本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来定。
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2)商品的价格水平
(3)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为:(简单)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其中:商品价格总额=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
例题9: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A.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B.与代售商品总量成正比
C.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与物价水平成正比
答案:A
解析:结合公式理解。
通货膨胀: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如果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货币价值含量上升,物价普遍下降,这就是通货紧缩。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要求熟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商品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使得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尽管存在着商品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并不违背价值规律,相反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在商品交换中,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是受到价值的制约。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要求掌握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