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小平同志关于统一战线思想
邓小平同志关于统一战线思想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进一步发展
林曼华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无产阶级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之后,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这是一个普遍原理。但是,各个国家建立什么样的无产阶级专政,专政的对象与民主的范围则要从各国的不同的国情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出发。
实事求是地科学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产阶级专政对象与民主范围是我们党和国家正确制定不同发展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正确对待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具体运用,是毛泽东同志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贡献。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特点是:农民在人民民主专政中占有重要地位;各党派的存在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我们国家能够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专政的对象只是极少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能够保证团结绝大多数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上述这些特点使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从一开始就和统一战线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统一战线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作过许多论述,提出过许多重要的指导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在文章中还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1)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指出:“要战胜更强大的敌人,就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同时必须极仔细、极留心、极谨慎、极巧妙地一方面利用敌人之间的一切“裂痕”,哪怕是最小的“裂痕”,利用各国资产阶级之间以及各个国家内资产阶级各个集团或各种类别之间利益上的一切对立,另一方面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可能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不可靠的、有条件的。谁不懂得这一点,谁就是丝毫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丝毫不懂得现代的科学社会主义。”(2)
我国的统一战线,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在许多著作中作了极为丰富、精辟的论述。
在社会主义革命中,人民民主专政离不开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然要求努力巩固和扩大新时期的统
(1)《马恩选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72年5月第一版 253页、256页
(2)《列宁选集》第四卷 人民出版社 1972年10月第二版 225页
一战线。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在过去一个时期里,我们党在统一战线工作上犯了较严重的“左”的错误。一大批党外朋友和统战干部受到迫害,统一战线工作遭到破坏。
就在我们党对统一战线从认识上出现偏差,在实践中产生失误的时候,邓小平同志仍然坚持统一战线思想不动摇。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发展时期对统一战线中的不同内容都曾做过详尽的阐述。邓小平同志这些论述不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而且将这些理论付诸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去。邓小平同志关于统一战线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统一战线在党的工作中的地位问题
1951年3月26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次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就指出“全党要重视做统一战线工作”,“我们革命的胜利是和统一战线工作分不开的,没有统一战线,仗不会打得那样好,即使打胜了,工作也不会做得那样好。”“在历史上,统一战线是决定革命胜利的三大因素之一。没有统一战线工作,任何一件事情都办不好的。(1)”
邓小平同志不仅强调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一大法宝,而且指出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
关于多党合作问题
1997年10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宴请出席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代表时讲到“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邓小平同志又指出:“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缩小,而是应该扩大,它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共同奋斗,还要为促进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共同努力。”邓小平同志接着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2)
邓小平同志在强调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的同时,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巩固同党外人士的联盟。
关于民族问题
1950年7月21日,邓小平在欢迎赴西南地区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阂的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的共同繁荣,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为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积极创造条件,把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坚定不移的政策。
(1)《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184页
(2)《统一战线教学学习文献》 开明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295页
(3)同(1)161页
关于宗教问题
1982年3月3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指出:“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这是一项长期政策,是一直要贯彻执行到将来宗教自然消亡的时候为止的政策。党对宗教的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志在同中央两位同志谈话中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2)
关于经济领域的统一战线工作
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1月17日同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等工商界领导谈话时强调“搞建设要利用外资和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3)
关于合作共事及党外干部队伍建设
邓小平在1957年4月28日就指出:“共产党要接受监督”“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4)
关于祖国统一和海外统战工作
邓小平同志关于祖国统一、和海外统战工作以及著名的“一国两制”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后来进一步考虑用于解决香港、澳门的问题。
1978年11月14日,邓小平同志同缅甸总统吴奈温会谈中初步表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他说:“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美日在台湾的投资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同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后来,邓小平同志又说:“我经过较长时间的考虑,从解决台湾问题着手,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受台湾的问题启发,我们考虑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香港、澳门的问题。”(5)
邓小平同志1983年6月26日在会见美籍华人的谈话中指出:“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我们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大家都对中华民族做出贡献,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6)
1984年6月22日、23日,邓小平分别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钟士元等,在谈话中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7)。”
1987年4月16日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中再次阐明了对香港、澳门、台湾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政策。
(1)〈统一战线教学学习文献〉开明出版社 1999年4月 第460页。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1994年10 月第二版第40页。
(3)同(2)第156页。
(4)〈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4年第二版第270页。
(5)〈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年——1997年)〉第381页、91页。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1993年10月第一版第30页。
(7)同(6)第58页
“要保持香港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以后也不变,就要保持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且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
关于新时期统一战线问题
1979年6月15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国家进入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要进一步动员、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力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的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工人阶级的地位已经大大加强,农民已经是集体农民,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各民族的不同宗教的爱国人士有了很大的进步。资本家阶级作为劳动者,正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港、澳、台’同胞在各方面都日益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邓小平同志在对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之后指出:“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1979年9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第十四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情况汇报时又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可以称为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爱国者的范围是很宽的,包括蒋经国在内,只要台湾归回祖国,他就做了爱国的事。现在可以提第三次国共合作。”
邓小平提出:“统一战线的对象清楚得很,顾名思义,是把一切能够联合的都联合起来,范围以宽为宜,宽有利,不是窄有利。”“统一战线的性质,叫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就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样范围就宽了,具有广泛的性质。”
我国的统一战线,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实现革命和建设的共同目标,由人民中的各阶级、各种社会力量结成的政治联盟。这种联盟必然同国家政权相联系,并且在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上反映出来。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概念就表现了这种政治联盟。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统一战线密切联系,这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一大特点,也是它的一大优点。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从而也有着不同的统一战线。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我国的统一战线是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四个阶级所组成,叫做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由社会主义革命进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内阶级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剥削阶级包括资产阶级已经消灭,人民所包括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面。适应形势的变化和新时期历史任务的要求,这时的统一战线由全体社会
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
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具有空前的广泛性。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方针,也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伟大的创造性事业。完成这个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动员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为之奋斗。
今天我们党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邓小平关于新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统一战线,过去是我们夺取全国政权、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革命胜利后,它又是我们巩固政权,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武器。今天,我们要完成自己肩负的伟大历史任务,它还将发挥重大作用。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统一战线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仍然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只要阶级还没有最后消灭,共产党还存在,就要坚持党与非党的合作,坚持统一战线。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94年版)
2、统一战线教学学习文献(开明出版社)
3、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邓小平理论简明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第二篇:邓小平同志的社会冲突管理思想研究
社会冲突管理既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社会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社会冲突显现出新的形式和内容。管理好社会冲突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在开启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采取多种策略、方
法,通过多种途径,有效解决了一些容易引发社会冲突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其社会冲突管理思想对当前的社会冲突管理有着重大的启示,这里加以探讨。
一、邓小平管理社会冲突的实践与策略
邓小平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他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更多地是站在宏观和全局的角度。因而研究他的社会冲突管理思想,学习他管理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思路,也只能从他对关乎国家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着手,并从中把握一些规律。
1.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文革”结束后,解决台湾问题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探索解决台湾问题的道路,邓小平作出了卓越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分运用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1978年1月7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国会议员团,在谈及台湾问题时,他说:“解决台湾问题就是两只手准备,两种方式都不能排除。力争用和平方式。用右手大概要力量大点。实在不行,还得用左手即军事手段。我们在这方面不可能有什么灵活性。要说灵活性,就是我们可以等。”这就既明确表达了中国不放弃使用和平和武力两种手段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定立场,同时又委婉说明我们可以等到合适的时候来解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但在统一的方式方法上,则提出了较灵活的意见。继邓小平高度概括“一国两制”的内涵后,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说到:“我们认为,只要和平统一问题上国共两党具有共同语言,一切事情都好商量;台湾问题早解决比晚解决好。任何犹豫、拖延,都是违背民心的,希望台湾当局郑重考虑。”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就第三次国共合作,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不去算这个账,要从长远考虑的观点,从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着眼,也要从世界和平安全着想,来看待第三次合作的必要。
2.统筹兼顾,从大局着眼。在民族问题上,邓小平致力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他的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指明了方向。1990年12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在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问题上,1990年7月3日,邓小平指出:“现在有些地区,允许早一点、快一点发展起来,但是到一定程度,国内也好,地区也好,集体也好,就要调节分配,调节税要管这个。”1992年在武昌、深圳、上海等地视察时邓小平谈到:“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
3.多种方法并用。在解决西藏问题上,邓小平认为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使用多种方法。早在1950年1月15日,邓小平就指出:西藏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都有其特殊性,政策性很强。解放西藏有军事问题,需要一定的军事力量,但与军事相比政治仍是主要的。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上,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说:“现在看来,要真正解决问题不能只靠顾问制度,重要的是建立退休制度。”“要使他们懂得,不只是年轻就能解决问题,不只是有了业务知识就能解决问题,还要有好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一条。”
二、邓小平管理社会冲突的方法
1.调查研究,搞清真相。邓小平十分重视调查研究。1977年8月,邓小平在与高校卫生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就高校招生制度是继续延用“文革”中的群众推荐制度,还是恢复“文革”前的统一考试制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充分听取科教界专家的发言后,当场决定:当年就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时说到,要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不能认为只要破字当头,立就在其中了”。
2.透彻说理。在涉及台湾问题时,邓小平利用各种机会奉劝台湾地区领导人,他说:“归根到底,中国的统一这一件事要靠台湾海峡两岸的领导人和人民来
决定。首先希望两岸的领导人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做这件好事,这在历史上是要大书特书的。希望台湾当局的一些领导人把眼界放宽一点、放远一点。”
3.以身作则、带好头。就废除领导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这个问题,邓小平从推进党的事业大局出发始终高度重视,并多次表达了自己退休的愿望。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讲话中,邓小
平郑重提出,要废除党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这一年邓小平辞去了国务院副总理职务。1986年10月,邓小平与李先念、陈云共同约定在党的十三大时一齐退下来,不只是退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而且要一退到底,退出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邓小平坚决主张并实践的“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乃至党内民主的意义重大。
4.批评与自我批评。邓小平历来重视对人民的教育,倡导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1989年,他针对右的思潮的出现,指出来最大的失误就是对人民的思想教育不够,他提出,在当代社会,要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强调对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倾向,要坚决地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邓小平管理社会冲突的途径
1.根本在制度。邓小平历来重视通过制度来解决问题。他认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过去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1980年8月,在回答如何避免再次出现“文革”这样的错误时,邓小平谈到:“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谈到领导职务终身制,他认为这“是我们制度上的缺陷”,“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整个制度问题”。他认为,“克服腐败,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也解决不了”。重视制度建设,以制度来解决社会矛盾问题,是邓小平管理社会冲突的重要思路。
2.依靠群众。邓小平认为,只有经常倾听群众意见,走群众路线,接受监督,才能有效地克服官僚主义,有效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他倡导党和政府要倾听群众的意见,“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因为经验不足,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例如管理人员缺乏,技术人员缺乏,就是困难。又如改造一个企业就要减人,减少的人怎么安置,这也是困难。又如我们要建立退休制度,这是很正确的,但是也会有很多人思想抵触,也是很大的困难。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才能够得到解决”。关于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邓小平这一解决社会冲突的途径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
第三篇:邓小平同志讲话
邓小平同志讲话(一九七九年三月十六日下午):
报告王尚荣同志作了,我不算报告,讲几句。
这次对越自卫反击战,决心进行一次有限度的惩罚作战,所谓有限度,就是打击深度浅一点,时间短一点,目的是教训教训这个狂妄的东方古巴,取得我们中越边界的比较安定的边界线。同时也是对于柬埔寨反对越南侵略的一个支援。当然,从更广泛意义上说,这是我们扩大反对霸权国际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行动。现在,这个仗今天真正完了。五日宣布结束战争,部队开始向后撤,到今天撤完了。这十一天,在回来的路上扫了一些洞,藏在这里,藏在那里的一些物资,一些小村子,也扫了好几千上万人。大家知道,党中央、中央军委下这个决心是不容易的。经过反复考虑,差不多经过两个月的考虑,才下了这个决心。我们党、我们人民当中很多担心这个问题,能不能搞得好,连锁反映有多大,会不会影响我们四个现代化建设,打得好打不好。这些担心是对的,是个严肃的问题。中央、中央军委经过反复考虑,下了这个决心。今天看来,这个决心下得是对的。
(部分略)
我们说这个仗必须打,有三大理由要打:一是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对东方的古巴要采取必要的制裁,来推动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因为世界上都怕苏联,因为这个,对古巴也怕,我们作了相当多的批评。在国际战略上说,苏联这两年战争步伐加快了,扩张行动加速了,它得分比较多,美、日、欧比较软弱,怕事。我们告诉它打算,它也怕有风险,我说风险我们自己承担。同卡特会谈后,我说了三句话: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中国行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中国人不会鲁莽从事。我也摸到一些气候,官方语言打官腔,同私下讲的不同。还有它在朝同在野的人不同,相当的人很赞成我们的行动,就是官方也不是很反对。美国这次搞了个双撤军,苏联舰队南下到我国南海,它也派第七舰队加强巡逻、监视。反对任何外国干涉别国的行动,这是对苏联讲的。现在国际反霸处于软弱状态,问题发生在我国,东方的古巴在我们眼下,十几个师进攻柬埔寨,在我们边界闹事,我们是无所作为,还是有所作为。权衡过来,还是有所作为,用自卫反击理由更充足,但这个行动不止是个边界行动,说小的关系到印支形势,东南亚局势,说得宽些,关系世界局势,必须搞。
第二条,我们要求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我们要有比较稳定、可靠的环境,让苏修、越南在北方、南方天天威胁我们,搞得神思不宁行不行?心神不安不行,我们心不踏实,倒是利用这个机会,试一下,量一量。越南吹得可凶啊,说什么它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苏越百战百胜,永远是“百战百胜”的,可了不起,而又把我们作为头号敌人,在我们边界不断闹事,如果我们不采取反击,它气焰会越来越嚣张,推动北边也来,它以为我们怕苏越条约,苏在阿富汗、伊朗得手,在越南、在东方的步伐加快了,对我们的威胁加强了,所以我们需要中越、中苏边界有个比较安定、比较稳定,取得这个条件起码取得这自信,它们不敢随便欺侮我们,要试一试、量一量苏修。报纸宣传这个没有好多用处,抗议没有用处,联合国决议也
没有好多用处,特别警告一下苏联,这样我们搞四个现代化也比较放心。
第三个理由,是我们人民解放军三十年没有打仗了,我们军队究竟行不行?我们确实没有多大把握,军委作了决议,要加强训练,看起来平时训练效果有限,不是说没有用处,战前训练了一个月多,但究竟靠得住靠不住还要看实战,中印边界用兵少,提拔相当一批干部,一批宝贝,没有实战不行,这是很好的机会,现在可以说,我们的解放军还是人民解放军。说实话,经过这十多年,军队的名誉是不好的,经过这一仗,名誉会恢复一下,仗要打才会,上过一次火线同没有上过火线的不同。世界上知道我们三十年没有打过仗,不一定打过越南。我们营以下干部没打过仗;团级干部只是部分打过,当时不过是兵、排长,可能有连长;我们的师长,当时不过是营、连长,打过仗;军长是团长,比较好一点,指挥过一个团就不同,确实比较担心,放出去打一打,这次这方面收的效果最大,是最大的效果之一,就是我们有这么多的部队有过战争锻炼考验,这是了不起的,这会产生大批干部。
有这三条理由,我们决心打这一仗。部队情况,要考虑风险,担心影响四个现代化,还有国际舆论会不会骂我们。总的看,骂我们不太厉害,联合国内,不结盟国家主张双撤军,我们双手赞成,这是很好的事情,就是批评我们的语言也比较温和,我们也准备他们多骂一个时候。当然,我们也担心一个打不好。放鸭子,这一点放心了。当然也暴露许多问题,前五天伤亡大,过了五天就不同了,前五天伤亡大,队伍展不开,干部不晓得怎样把部队摆开,密集得很,敌人利用炮火,利用山沟,伤亡不少。但有一点,不管伤亡多大,我们没有“放鸭子”,非常英勇,干部战士非常英勇,这是非常可贵的,英勇加上兢业就好办了。总的说,战争我们教训了一下越南。就国际上说,推动了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事业,对柬埔寨是一支援,对苏修是称了一下它的份量,这一点国际意义最大。
推荐阅读:
新年重大喜讯:中国军舰终于在现身
第四篇:歌颂邓小平同志
歌颂邓小平同志
(一)惊世丰功永世存,清除积弊定乾坤。
改革开放宏图展,经济腾飞颂邓君。
(二)邓总情怀系众心,八旬千里作南巡。
伟人讲话指航向,民富国强永驻春。
渔歌子·小平颂
少小离家去远洋,寻求真理为兴邦。
驱日寇、打豺狼,“天翻地覆慨而慷”。
歌颂新农村建设
风和日丽赴青塘,久仰农村换艳装。
绿水青山风光好,爱民勤政美名扬。
牛栏猪舍迁新址,简厕陋屋变雅房。
村道宽平迎福寿,乐园活跃示吉祥。
成熟稻谷遍田野,丰产脐橙满岭冈。
企业经营增效益,圩场贸易创辉煌。
干群全力抓开放,党政率民奔小康。
社会和谐心顺畅,生活幸福党恩长。
歌颂我国载人飞船首航成功
(一)五号神舟奔太空,航天事业获殊荣。
中华赤子学识广,不愧科技一代雄。
(二)稳坐飞船遊月宫,嫦娥喜出会杨公。
桂花美酒献英杰,庆颂航天首建功。
个人网址:http://dsk1933.go1.htmhome.com电子邮箱:dsk_jx@tom.com 联系地址:江西省宁都县金盆形41号 邮编:342800 联系电话:0797-6822190
作者:邓诗康
第五篇:学习江文选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体会
最近,《江泽民文选》在全国出版发行,这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江泽民文选》汇集了江泽民同志具有代表性和独创性的重要著作,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好的教材,是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有力的思想武器,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统一战线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事业蓬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以后的13年,是我们国家大发展的13年,也是统一战线大发展的13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和加强统一战线工作,进一步巩固发展了团结、稳定、开拓、活跃的良好局面,这一时期成为统一战线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在这一时期,江泽民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分析和研究统一战线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江泽民同志统一战线思想,深刻揭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的发展规律,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江泽民同志统一战线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基本问题,统一战线理论是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和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后,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进程中形成的江泽民同志统一战线思想,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原理,又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进行丰富和发展,赋予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新的鲜活力量,实现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使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江泽民同志统一战线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包含了江泽民同志关于统一战线论述的重要内容,反映了江泽民同志关于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成果,凝结了江泽民同志关于统一战线发展的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这充分表明,江泽民同志统一战线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方面。
江泽民同志统一战线思想为统一战线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江泽民同志统一战线思想依据新的时代条件和新的实践要求,抓住统一战线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深刻总结了统一战线的新鲜经验,科学回答了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建立什么样的统一战线以及怎样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等特征。江泽民同志统一战线思想实践、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又对实践工作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是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行动指南。
(二)江泽民同志统一战线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统一战线的性质、地位、主题、任务以及多党合作、知识分子、民族、宗教、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台海外、人民政协等统一战线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提出统一战线是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认识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始终是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首要前提。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只有坚持发展我们党领导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更有成功的把握。强调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这为进一步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巩固和发展全党重视、全社会支持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进一步明确了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根本任务。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开放进一步扩大,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统一战线内部构成及其相互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一致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发展是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统一战线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宗旨,以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为根本任务。这为统一战线更好地发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