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1年高等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1年高等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1、如何改进“二级管理”制度,增强办学活力
我校实施“二级管理”制度已经四年了,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影响这种管理制度有效实施的问题。为了更高效地发挥二级管理制度的优势,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特立此项研究课题。希望通过对本校和同类院校“二级管理”实施情况的广泛调研,掌握真实状态,找出核心问题,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为有效地改进我校二级管理制度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2、二级管理后如何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保障教学质量
保障教学质量一直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实施二级管理后,在提高管理效率、保障教学质量问题上,学校和二级学院的权责划分是否存在不合理现象,引起了哪些事关教学质量保障的问题,如何改善这种现象,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为改进教学管理制度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
3、如何有效地组织重大科技基金申报及科学合理地管理科技基金项目
近两年,我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重大突破,学校的科技部门在组织申报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但是,要在“十二五”期间保持每年两位数的成功申请也要面临许多考验。近期学校就《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科研计划管理办法》进行了调整,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将实施奖励为主的政策。所以,如何努力提高教师申报重大科技基金的积极性,如何有效组织重大科技基金申报,并科学合理地管理科技基金项目成为新的、更为迫切的命题。希望通过探讨、研究,找到契合我校实际的对策。
4、如何使我校的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工作有重大突破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科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我校一贯坚持的做法。面对新的科技、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如何使我校的科技创新服务有重大突破?这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希望通过相关调研和研究,找出一条值得尝试的道路。
5、如何发挥科技工作在学科建设及师资水平提高中的引领作用 大学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创造知识的殿堂,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发现新的自然规律,创造新知识。所以,作为大学首先要重视科研,每位教师也要积极开展科研 1
活动。但是,如何以科技工作为抓手,发挥其在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是我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还有待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6、如何在学科建设中培育和增强团队建设
我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走以学科建设引领科技水平、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无论是科研水平,还是教学水平要上更高的台阶,都需要建设和发挥团队的关键作用。目前,无论从质量及数量而言,我校还缺乏优秀的团队,所以,希望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建设高绩效的团队,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课题希望就如何结合我校学科建设工作培育和增强团队建设,找出团队培育的主要制约因素,以及就如何建立高绩效的团队做出较系统的分析。
7、如何搭建跨学科教学试验平台(跨学科试验中心)
不管是从减少资源浪费,整合资源的角度,还是从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角度,都有必要搭建跨学科试验平台,希望通过借鉴相关院校的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找出科学搭建我校教学试验平台办法,满足我校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求。
8、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
教学体系的科学合理直接关系人才的培养水平。人才市场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我校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都对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优化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体系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希望通过教学体系的比较,针对社会需求和我校实际,找出构建或优化的对策。
9教学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新模式探索研究
在当前国内各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下,我校如何在教学管理、教学工作绩效考核中重视教学质量考核,将教学质量考核科学量化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希望本课题的研究,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教学管理模式,为制定出合理、并可以量化的教学考核机制提供依据。
10、如何使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发挥重要作用
新引进教师是学校的财富,但如何界定“新”的概念,如何将新生力量快速发展为骨干力量,并保证其稳定性,举措还有待成熟和完善。本着对“人才强校”策略的坚持,我们欲想在这一方面探询新的更有效率的对策。
11.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自信心、正确的人生观、恰当的行为举止等)
我们无法完全选择生源,但是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好每一位学生。与重点大学相比,我校的生源可能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但他们都是具有可塑性的青年,也都是有发展高尚人格渴求的、愿意接受新知识的学生。因此培养出学生高尚的人格特性,使其成为有自信的、有正确人生观的,有恰当行为举止的人,是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本项研究的开展,就是希望从实践出发,得到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12.学校内涵建设中干部队伍建设的创新模式探索
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因此,内涵建设中,干部队伍建设应当给与足够的重视。合校十年来,我校干部队伍建设,在年龄、学位、职称结构上得到了很大的优化。但“十二五”时,我校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给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使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还需要探索其,不断改革、不断创新。
13.如何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是高校中的一支特殊力量,在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现实中,辅导员多担当了“救火员”、“保姆”等角色,弱化了辅导员队伍的育人功能、引路人的功能,因此,结合学校实际,加强辅导员队伍内涵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14.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现代信息系统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校现代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初具规模到显现成效的过程,如今,现代信息系统在我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信息系统是否还有可具挖掘的功能,还有哪些功能可挖掘,如何挖掘,才能更有效发挥其在内涵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5.如何着眼于内涵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大学之所谓大学,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精神魅力。我校奉贤校区已经建设落成,主体搬迁也基本完成,在这样一所已经具备现代化气息的花园式校园里,要形成怎样的大学文化和精神内涵,如何开展此内涵建设,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为此,有必要积极开展调研、形成好的理念和思路,以引领我校特色文化建设。
第二篇:2012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指南
附件1:
2012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指南
一、德育理论研究课题(共8个)
【说明】
资助经费:8万;课题正式立项后先划拨5万,结项后再划拨3万 课题年限:1.5年
结项时需交: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篇,编著1部(草稿)(一)交叉学科视野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篇,编著1部(草稿)课题年限:1.5年
研究要点:总结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需要,与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相关学科开展交叉研究,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新领域,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推动其创新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篇,编著1部(草稿)课题年限:1.5年
研究要点:调研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回顾总结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功实践,探寻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篇,编著1部(草稿)课题年限:1.5年
研究要点: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构建大学文化建设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大学文化建设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结合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四)大学生德育发展评价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篇,编著1部(草稿)课题年限:1.5年
研究要点:通过对大学生德育发展评价工作现状的分析及与部分国家(地区)的对比研究,明确大学生德育发展评价的内涵,梳理大学生德育发展评价的脉络,进一步构架大学生德育发展评价的主要内容框架、评价方法,研究实施评价的基本方案。
(五)志愿者文化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篇,编著1部(草稿)课题年限:1.5年
研究要点:分析、总结当前志愿服务情况,从志愿者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意义出发,对志愿者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培育志愿者文化的有效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建设与国际文化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志愿者文化的具体路径和举措。
(六)高校学生网络群体教育策略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篇,编著1部(草稿)课题年限:1.5年
研究要点:以易班为平台,从当前大学生网络群体化生活现状着手,2 对形成的网络群体形态进行分类,研究网络群体形成的机制,以及群体对成员黏着力和影响力,从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多学科进行交叉性、多角度分析网络群体化中个体的行为特点和群体对成员个体行为驱动的机理,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策略。
(七)校外教育优质资源对未成年人的文化育人作用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篇,编著1部(草稿)课题年限:1.5年
研究要点:以文化育人为切入点,分析未成年人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的发展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发展举措、保障机制等,提出上海校外活动场所优质资源文化育人的发展战略,并对如何形成分类、细化的文化育人模式和途径进行研究。
(八)示范性高中学生价值取向及其形成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篇,编著1部(草稿)课题年限:1.5年
研究要点:通过对一批市级示范性高中学生价值取向的深入调研,研究其价值取向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基本规律,探究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和影响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
二、德育决策咨询课题(共20个)
【说明】
资助经费:5 万;课题正式立项后先划拨3万,结项后再划拨2万 课题年限:1年(跨发展报告为2年)
结项时需交:课题研究报告,相关工作的《通知》、《规定》、《意见》、《细则》、《方案》、《大纲》、《指南》等文件或《白皮书》、《专项工作调研报告》、《特定对象发展报告》等书稿。
(一)上海市中小学校(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办法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中小学(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办法》
课题年限:1年
研究要点:深入研究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办法,探索建立科学、有效、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评选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达标校和示范校。
(二)上海市中小学生分学段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分小学、中学两册)
课题年限:1年
研究要点:系统调研中小学生各学段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和梳理出各学段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家庭教育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为中小学生分学段开展家庭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意见。
(三)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考评机制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各区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考核办法》 课题年限:1年
研究要点:重点研究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贯彻执行《上4 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德„2011‟54号)的督查办法,落实培训工作职责,提高培训工作质量,完善绩效评价机制。
(四)上海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课程体系深化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修订《上海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大纲》 课题年限:1年
研究要点:新形势下重新审视本市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的目标、定位,优化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的内容体系,修订研制辅导员岗前培训大纲,进一步推动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五)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上海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课题年限:1年
研究要点:制定校园文化传承创新行动方案,搭建文化建设的大平台,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与上海教育现代化相适应、有上海特色的校园文化。
(六)和谐校园(和谐医院)创建与社会责任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上海教卫系统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报告评估标准》
课题年限:1年
研究要点:对和谐校园(和谐医院)创建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和谐校园(和谐医院)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类型、要求,探索和谐校园(和谐医院)践行社会责任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建立教卫系统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报告评估标准。
(七)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上海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实施意见》 课题年限:1年
研究要点:分析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实施背景与现状,研究新闻发言人的设立、新闻发布的原则和机制、新闻发布的内容和形式、新闻发布的组织和实施、新闻发布的管理等。
(八)高校突发事件的新闻应对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上海高校突发事件新闻应对指导意见》 课题年限:1年
研究重点:研究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特点、突发事件新闻应对策略及实践,包括工作预案、机制,发布方法、流程,舆情研判,后期评估等。
(九)上海高校宣传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高校宣传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课题年限:1年
研究要点:在调研基础上分析上海高校宣传干部队伍现状,了解目前高校宣传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加强高校宣传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意义、基本原则、途径方法、重点难点问题和主要举措等。
(十)上海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上海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方案》 课题年限:1年
研究要点:研究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对网络舆情突发状况下的应对策略和行动机制,探索建立上海高校网络舆情协同工作的方式,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
(十一)学校易班发展示范中心建设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易班发展示范中心遴选方案》 课题年限:1年
研究要点:按照《“易班---上海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建设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精神,进一步发挥特色易班的示范效应,研究并制定学校易班发展示范中心的准入标准、任务要求和评估标准等。
(十二)上海高校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调研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上海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调研报告》 课题年限:1年
研究要点:对每年上海高校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情况进行调研,对调研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形成具有一定理论成果和指导价值的研究报告。
(十三)上海高校志愿者工作白皮书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上海高校志愿者工作白皮书》 课题年限:1年
研究要点:总结近年来上海高校志愿者工作,梳理并分析高校志愿者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其原因,研究提出加强上海高校志愿者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十四)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当前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大学生德育现状调研报告》
课题年限:1年
研究要点:从应然角度揭示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德育的内在特点。从实然角度分析当前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德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适合本土特点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德育工作新模式,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十五)高校管理育人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当前高校管理育人现状调研报告》 课题年限:1年
研究要点:研究高校管理育人的相关理论,了解各地各高校管理育人的经验,分析管理育人的有效模式,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探索制定管理育人的工作规程。
(十六)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状况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报告》 课题年限:1年
研究要点:对新课程方案实施以来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从不同维度对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深度挖掘好的经验和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政策建议。
(十七)2012-2013上海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报告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2012-2013上海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报告》
课题年限:2年
研究要点:通过网上与网下调研、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全面调研和专题调研相结合方式,对中职学生的家庭情况、身心健康、思想道德、个性成长、职业素养、环境影响与关注问题等进行调查,分析影响中职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把握中职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为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十八)2012-2013上海大学生发展状况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2012-2013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 课题年限:2年
研究要点:通过网上与网下调研、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全面调研8 和专题调研相结合方式,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与价值观、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取向、学习动力与成才愿望、生活状况与关注问题等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要因素,把握其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十九)2012-2013上海研究生发展状况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2012-2013上海研究生发展报告》 课题年限:2年
研究要点:通过网上与网下调研、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全面调研和专题调研相结合方式,对研究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与价值观、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取向、学习动力与成才愿望、生活状况与关注问题等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研究生思想状况的主要因素,把握其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二十)2012-2013上海高校辅导员发展状况研究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2012-2013上海高校辅导员发展报告》 课题年限:2年
研究要点:通过网上与网下调研、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全面调研和专题调研相结合方式,把握辅导员的政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状况、择业原因和职业态度、发展需求和关注问题等思想政治状况和工作生活状况;从辅导员自身、学生、专业教师、学校领导等不同维度,对辅导员素质要求、职业认同等进行分析研究,为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三、德育实践研究课题(共100个)
【说明】
资助经费:2万;在课题结项后一次划拨 课题年限:1年
结项时需交: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发表的论文1篇
(一)学校德育专项课题(共80项)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职业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材施教方法与路径研究——基于不同专业学生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研究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队伍研究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
6、优化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
7、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研究
8、高校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合力育人机制研究
9、学习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研究
10、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11、高校辅导员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12、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研究
13、高校优秀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14、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5、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状况及思政教育研究
16、适用于中国高校的心理咨询方法研究
17、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业发展研究
18、高校与精神专科医院合作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研究
19、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督导模式研究 20、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管理研究
2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模式研究
2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个体咨询模式研究
23、高校心理测试量表研究
24、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5、高教改革发展背景下学生工作运行体制机制优化研究
26、文化视野中的高校德育创新研究
27、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研究
28、大学生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29、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及应对机制研究 30、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
31、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研究
32、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33、“校漂”、“蚁族”等学生群体对高校稳定的影响研究
34、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35、多元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引导研究
36、宗教对大学生的(渗透)影响及对策研究
37、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研究
38、上海大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调查研究
39、上海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研究 40、上海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研究
41、上海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42、“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研究
43、上海大学生流行文化调查研究
44、海派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
45、地域文化差异对大学生同学关系的影响研究
46、重大历史事件对学生人格培养的影响实证研究
47、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48、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研究
49、大学精神的凝练、培育研究
50、高校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51、志愿者工作项目评估研究
52、国内外志愿者工作机制比较研究
53、学校思政工作评估研究——基于学生价值取向的考察
54、“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研究
55、大学生通过移动终端上网的状况及发展趋势研究
56、上海高校辅导员主流网络应用研究
57、上海高校辅导员微博使用状况及主要用途研究
58、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研究
59、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
60、上海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成功案例分析研究 61、大学生使用SNS网站状况对比研究 62、加强大学生网络骨干培育的方法研究 63、大学生使用LBS应用的现状分析研究 64、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研究 65、高校应对媒体舆论监督整改反馈机制研究 66、微博时代的高校媒体应对和舆论引导方法研究 67、高校思研会的职能定位及工作平台与方法研究 68、新媒体环境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理念与策略研究 69、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达成度研究 70、中小幼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一体化研究 71、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调研 72、不同性别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对比)研究 73、中学生生命价值体验教育的实践研究 74、中小学仪式教育育人功能研究 75、中小学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与策略研究 76、家长学校建设模式研究
77、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系统研究 78、新农村学校优秀班主任专业发展案例研究 79、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80、中职班主任工作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
(二)辅导员易班专项课题(共20项)
1、基于易班开展班级管理的功能设计研究
2、基于易班的大学生网上行为自我规范研究
3、高校易班发展中心定位与功能及运作研究
4、高校易班学生工作站定位与功能及运作研究
5、通过易班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研究
6、易班用户综合实力评判和计算的模型研究
7、易班桌面客户端的主要功能和内容设计研究
8、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与易班线上活动融合的策略研究
9、辅导员利用易班开展思政教育的案例剖析研究
10、基于易班微博的师生互动实践和策略研究
11、易班就业信息平台搭建研究
12、易班校级平台的内容布局和信息筛选研究
13、易班群体心理与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14、易班建设与党务公开实践研究
15、易班网上班级的评优指标和排名算法研究
16、易班辅导员沙龙的构建及可持续运作研究
17、学生事务管理中易班与其他信息工具比较研究
18、易班在高中推广的差异化分析研究
19、易班形象识别系统研究
20、易班网络班级与实体班级建设关系研究
第三篇: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高等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附件1
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高等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根据国家、江苏省和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在参考全国、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高等教育教改课题申报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校高等教育研究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为申报者提供研究方向和范围,供申报立项时参考。申报者可以根据自身前期研究基础和实际情况,对研究选题进一步细化。
一、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1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学校科学发展(探索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制定大学章程、推进依法治校、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等方向)
1-2开放式办学(校企合作、校所合作、国际化等)的研究与实践
1-3 推进优势学科建设,完善学科结构体系,促进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1-4建立“大资源、大生态、大环境”的特色专业体系研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探索专业评估与专业认证
1-5探索用人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培养和引进人才并举,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学科梯队建设,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实践创新能力培育研究
1-6 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的改革与实践;
1-7 科研平台、开放性实验室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1-8 探索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构建以提高生源质量和行业覆盖为目标的招生工作机制研究和实践;
1-9 有效发挥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促进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研究
1-10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绩效评价机制研究
1-11校地合作办学,为苏北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1-12拓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培训,开展和推进第二学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1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策研究
2-2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与具体方案研究
2-3三学期制、学分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4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合理方式和途径
2-5学科建设与本科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研究
2-6 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7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其他领域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8 优势学科、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9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2-10 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训基地建设(包括工程实训基地等)的实践与探索
2-11 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2-12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制和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13 通过学科竞赛提高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三、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研究
3-1 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的整体优化与实践
3-2各科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3-3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3-4以问题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
3-5应用性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3-6推进以诚信考试为导向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3-7选修课评价机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8实践实习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9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与评价的研究
3-10 实验教学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四、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4-1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2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3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4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4-5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
4-6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机制研究
4-7学校、院系和教师三级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4-8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 4-9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
4-10多媒体教学改革、多媒体课件质量监控机制的研究
五、其它项目
未在上述指南中涉及的,但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方面具有研究价值和推广意义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拟定申报范围和选题。
第四篇:2011年江苏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指南
附件1:
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指南
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1-1.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2.跨校、跨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试验研究
1-3.产学研用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1-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5.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1-6.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其他领域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的研
究与实践
1-7.高等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8.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1-9.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1-10.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本科教学模式研究
二、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
2-1.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及动态
调整机制的探索研究
2-2.分行业人才需求分析与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研究
2-3.高校师范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2-4.高校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5.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2-6.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7.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8.与国家职业(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探索 2-9.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2-10.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研究
2-11.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课程发展研究
三、高校课堂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研究
3-1.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2.高校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和个性化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3-3.高校应用性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3-4.高校探究式学习的试验研究
3-5.高校实验和实践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6.高校教师教学激励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3-7.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考分离和题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3-8.高校选修课评价机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四、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
4-1.区域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与实践
4-2.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3.高校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试点研究
4-4.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5.高校精品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6.高校国际化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7.本科院校教学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8.高校终身教育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9.高等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10.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的示范性、推广性研究
4-11.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五、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5-1.高校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5-2.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和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5-3.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5-4.工科教育实习、工程训练和实验创新等实践教学诸环节改革的研究
与实践
5-5.高校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5-6.高校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5-7.成人高等教育实验、实训、实践教学研究
六、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6-1.高校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
6-2.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创新与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试验研究
6-3.各类高校专业评估、专业认证的标准、方法、程序及反馈机制研究 6-4.各类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
6-5.各类高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机制研究
6-6.各类高校提高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6-7.培养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6-8.完善高校内部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6-9.建立高校内外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制度研究
七、高校教师教学素质提升研究与实践
7-1.基于教学为中心的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7-2.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7-3.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研究与实践
7-4.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7-5.完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的试验研究 7-6.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7-7.高校名师成长机制与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7-8.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7-9.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与试验。
八、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外研社合作立项课题)8-1.大学英语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
8-2.不同类型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的特色研究
8-3.大学英语教学的分类指导研究
8-4.大学英语与专业教育的衔接研究
8-5.基于课堂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8-6.各类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8-7.英语写作课程、演讲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研究 8-8.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8-9.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的开发与研究
8-10.大学英语课程评估体系研究
8-11.新型大学英语教师团队的建设研究
九、其他
申报者可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实际,自行确定其他选题。
第五篇:2017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指南-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附件1
2017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指南
第一部分 德育理论课题的选题要求及参考题目
一、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书记在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个灵魂。如何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如何把握好“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如何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角度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在人才培育、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协同推进,进而形成既有科学性、又有可行性的综合发展体系?如何有效构建教育体系,利用教育载体,设计教育路径,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研究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如何挖掘和梳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元素?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元素融入学校思政理论课教材中?融入职业生涯和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如何把传统文化节日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实践环节中?在大数据时代,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培育,通过调整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以形成学校德育的有效工作平台和渠道?
三、关于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其实施途径等研究 党的十八大明确“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有基于战略考量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学生(家长)也有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教育诉求,如何把国家的主导意志和个体的诉求联系起来并进行有效融合,学校的作用至关重要,而作为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更是重要角色。如何理解“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如何在学校中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大格局?如何形成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如何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加强学生法治意识与诚信教育体系研究?等等。
■ 参考题目:
1.“学科、学术、学生”为一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发展体系研究 2.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3.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协同育人研究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5.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研究
6.在教育综合改革纵深发展背景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及机制研究 7.大数据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8.关于现代“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
9.在依法治国视域下学生综合/核心素质培育框架、实施途径及评价机制研究 10.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辅导的理论基础与实施路径探究 11.校内外合力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基本理论研究
第二部分 德育决策咨文的选题要求
1.高校宣传干部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研究要点】调查总结上海市高校宣传干部的个人能力素质、发展情况及面临的困境问题。探讨分析上海市高校宣传干部队伍的发展方向,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管理机制等。
【成果形成】《高校宣传干部生存发展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2.上海教育系统校内宣传渠道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总结和研究上海市各级各类学校校内宣传渠道方面的整体状况、存在问题、新的挑战和机遇,探讨上海教育系统校内宣传渠道建设的现实意义、整体布局、途径方法、管理机制等。
【成果形式】草拟《关于加强上海教育系统校内宣传渠道建设的实施意见》
3.高校宣传文化传播力研究
【研究要点】总结上海市高校宣传文化传播现状及规律,分析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提高上海市高校宣传文化传播力的途径措施和长效机制等。【成果形成】《高校宣传文化传播力研究报告》
4.上海高校与“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现状及对策研究
【研究要点】分析和研究“一带一路”战略为上海高校开展文化交流提供的新机遇和挑战,探索上海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现状、特点和趋势,提出上海高校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文化交流的建设性意见。
【成果形式】草拟《上海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文化交流的对策研究》
5.校史文化育人功能与路径研究
【研究要点】研究上海学校校史文化育人作用发挥的意义、现状和存在问题,归纳总结校史文化内涵,分析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结合上海学校实际,研究如何拓展校史文化的宣传渠道,研究开展校史文化教育活动等的路径和具体策略。【成果形式】草拟《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史文化育人工作的意见》 6.慈善文化与人文道德建设的关联研究
【研究背景与要求】2016年3月《慈善法》获通过,9月1日将正式实行。该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分析研究慈善的内涵及本质以及与人文道德建设的关联,探索慈善文化进学校的途径,结合学校道德实践的平台,整合学校慈善/公益/志愿者活动。同时,结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要求,研究从身边小事做起,培育慈善意识,推进道德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等的载体与渠道。
【成果形式】草拟《“慈善文化进学校”实施方案》或撰写专题论文一篇
7.新媒体环境下上海教育系统新闻舆情评估体系研究
【研究要点】紧密围绕新媒体发展的环境,结合上海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研究建立上海教育系统新闻舆情评估体系的框架,包括:教育舆情的评估标准、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的操作体系等。重点探讨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进行教育舆情效果评估的可操作方法以及定期评估的产品化机制。【成果形式】草拟《上海教育新闻宣传及舆情评估体系》
8.上海民办高校加强新闻宣传与舆情应对工作研究
【研究要点】学习贯彻中央59号文以及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等,结合上海民办高校宣传工作特点,分析存在的瓶颈和困难,就加强新形势下上海民办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提出建议。
【成果形式】草拟《关于加强上海民办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意见》
9.上海高校易班工作站工作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总结上海高校易班工作站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挑战,研究网络信息化时代学生网络思政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探讨如何理顺机制,加强高校易班工作站建设,提出高校校园资源融合和队伍联动建设的有效途径。【成果形式】草拟《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高校易班工作站的意见》
10.上海教育系统网络舆情协作机制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为探索建立网络舆情工作的协作机制,完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体系,本课题拟在分析上海教育系统网络舆情工作现状、特点、规律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探索建立上海教育系统网络舆情协作机制,在中观层面探索网络文化研究室等平台的运行机制,微观层面完善上海教育系统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研判、应对及处置协作配合机制,切实形成上海教育系统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成果形式】草拟《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教育系统网络舆情协作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在上海高校中建立网络文化研究室的实施意见》
11.发挥网络意见领袖舆情引导功能的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网络意见领袖中的个人和组织的立场、观点和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舆情传播的导向。因此,开展涉及网络意见领袖的统战工作,对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在分析上海教育的网络意见领袖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发挥网络意见领袖舆情引导功能的长效机制。
【成果形式】草拟《关于进一步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教育网络舆情引导功能的指导意见》及相关案例集。
12.上海校园新媒体运行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研究要点】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上海校园新媒体也取得长足的发展,并在广大师生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但监测发现,很多校园自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管理部门不明、指导老师缺位、发文把关不严、舆论导向错误等问题。本课题在研究上海高校校园新媒体的现状、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校园新媒体的运行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成果形式】《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上海校园新媒体运行管理的指导意见》
13.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
【研究要点】:贯彻中宣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梳理总结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状况、特征。
【成果形成】:草拟《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
14.2017年上海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报告 【研究要点】:注重政治性、时代性、创新性和科学性,全面展示上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展及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梳理本地出台的相关政策、方针,总结新经验,选取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提出决策建议。
【成果形成】:草拟《上海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报告》
15.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深入分析梳理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现状、经验与存在困境,立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就如何加强和改进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成果形成】:草拟《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16.危机事件应对中的高校辅导员情绪管理研究
【研究要点】:梳理上海高校辅导员应对相关危机事件典型案例,分析上海高校辅导员在相关危机事件应对中的情绪状况及相关情绪形成的原因,研究构建上海高校辅导员在危机事件应对中的情绪管理举措,探讨具有上海特色的高校辅导员危机事件应对管理机制和办法。
【成果形式】:草拟《危机事件应对中的上海高校辅导员情绪管理手册》
17.大学生主题班会设计策略与技巧研究
【研究要点】:主题班会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直接影响班级的建设和发展。分析目前组织开展大学生主题班会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探讨开展主题班会设计应具备哪些要素、设计策略和技巧,创新性地开展主题班会。【成果形式】:草拟《高校辅导员主题班会设计办法》
18.上海中小学德育教师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为进一步加强上海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等文件精神,健全学校德育教师社会实践管理方式,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注重总结社会实践考察成果,推动学校德育教师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提升学校德育教师综合素养。【成果形式】 草拟《上海中小学德育教师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决策咨询报告》
19.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志愿服务(公益劳动)认定标准及实施研究
【研究要点】: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证研究,在同步跟进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开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本市中职校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现状和问题,研究制订本市中职校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认定标准,以及根据认定标准进行实施的工作机制、方法。
【成果形成】:草拟《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志愿服务(公益劳动)认定标准》
20.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评估研究
【研究要点】: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分析开展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现状和问题,研究进一步改进中职校心理健康示范校评估的目的、方法、途径及评价指标。
【成果形成】草拟《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
21.上海市中小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考核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上海市中小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现状,分析制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发展的瓶颈问题,构建各方通力合作、协同推进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健康发展的考核机制。
【成果形成】:草拟《上海市中小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考核办法》
22.中小学德育主任(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岗位素养与核心能力发展研究
【研究要点】:通过问卷、访谈和文献等系统调研,了解当前中小学德育主任专业素养现状,分析梳理中小学德育主任专业发展已有的做法与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中小学德育主任岗位素养与核心能力发展的实际需求和现实可能,为中小学德育主任岗位培训的开展及分层分类培训课程的开发提供决策依据和实践参考。
【成果形成】:《中小学德育主任岗位素养与核心能力发展报告》
23.中小学日常德育工作管理规范研究 【研究要点】聚焦当前中小学日常德育工作管理,通过问卷、访谈和文献等系统调研,梳理现状,分析已有经验与存在问题,研究中小学日常德育工作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为加强中小学日常德育工作的调研诊断与督导评估,促进日常德育工作管理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成果形成】草拟《中小学日常德育工作管理基本要求》
24.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现状研究
【研究要点】针对全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结合对学生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动机、需求、信念等的调研和分析,提出加强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成果形式】草拟《关于加强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
25.上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调研梳理上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在工作效能、专业成长等方面的现状,结合当前队伍培育培养机制的现状研究,根据时代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提出改进和加强上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培养的建议。
【成果形式】草拟《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26.上海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研究要点】针对高校研究生群体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当前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问题、特点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提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成果形式】草拟《关于加强上海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27.2017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数据库建设
【研究重点】(1)每年相关数据的收集、甄别和分类等方法研究;(2)检索、复合查询、自动筛选、简单分析等功能的升级路径探索;(3)设计相关文本资料(如《成果摘要》等)的输入、查询功能;(4)相关资料的下载、格式转换和打印等功能的实现和维护等。【成果形式】草拟《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库建设及维护方案》
28.2017上海德育研究专家库建设
【研究重点】(1)设计“专家相关信息征询表”;以实现后期字段及关键词的设置;(2)实现相关数据的收集、分类和输入功能;(3)设计专家与曾参与的研究、评审的课题和取得的科研成果间的匹配检索和复合查询功能;(4)相关资料的下载、格式转换和打印等功能的实现和维护等。
【成果形式】草拟《上海学校德育研究专家库建设及维护方案》
29.2017高校德育科研动态及前瞻性研究
【研究重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中;在如何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角度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提高的实效性的研究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政教育理论课建设中;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日常思政工作中,在有效构建教育体系,利用教育载体,设计教育路径的探索中广泛搜寻、收集、梳理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等,努力把握研究动态,预测研究前沿及其发展趋势等。
【成果形式】草拟《高校德育科研动态研究报告》
30.新疆内派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研究重点】调研新疆内派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管理教师队伍现状,研究新疆内派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包括培训机制、科研工作机制、定期交流和工作总结等机制。
【成果形式】草拟《关于新疆内派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第三部分 德育实践类课题选题参考
(一)新闻宣传与文明文化等实践类课题选题参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立德树人和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突出大局意识,强化问题导向,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创新教育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体系、制度体系和路径方法等。研究在构建教育系统大宣传格局,推动流程再造,增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方面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等,包括:新闻宣传联动机制、长效机制的构建和完善;新闻宣传的案例分析;新闻宣传专家智库和评论员建设;教育新媒体群建设;教育舆情事件的分析和应对;师生媒介素养的提升等。研究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新要求,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练与培养学校精神,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和辐射源。
(二)高校德育实践类课题选题参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聚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炼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带有典型性、普遍性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学理研究提供简要解答,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要紧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表述力求准确、具体、简练。学理研究要重点分析问题的不同表述和实质。问题解答需说明该问题涉及哪门课程或者哪几门课程哪部分内容和章节的教学,尤其鼓励研究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并提供解答问题所需要的支撑材料、延伸材料(含音像资料、相关文献、典型材料等)的目录。问题解答要体现科学性,阐释问题深入透彻,数据翔实,以理服人;体现针对性,直奔主题;体现生动性,文风朴实,可读性强,有利于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围绕高校辅导员九个职业功能,聚焦职业能力发展,重点研究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体系建设的策略与举措,促进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思路与方法;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重点研究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重研究大学生日常主题教育规范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围绕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重针对当代大学生时代特质、群体特征,重点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研究。
(三)普教德育实践类课题选题参考
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出发,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一体化设计为工作理念,聚焦当前德育工作的难点和瓶颈问题,重点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建班育人、管理育人、生涯规划指导、网络德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提升的方法和策略创新,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等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探索实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研究成果。
(四)中职德育实践类课题选题参考
从中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围绕“准社会人”、“准职业人”的培养,聚焦当前中职德育工作的难点和瓶颈问题,重点探索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在德育课建设、实训实习等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生涯规划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德育队伍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网络德育、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探索实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研究成果。
(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类课题选题参考
高校侧重于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卫生及相关社会资源的协同机制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实践与探索,辅导员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当代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如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需求及其特点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业辅导、信息化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朋辈心理互助、多元文化及后现代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定人群或少数派群体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对策等。
(六)易班实践类课题选题参考
围绕易班在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就加强易班资源建设、创建特色应用、创新班级和学生管理手段、繁荣网络文化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内容和方向可参考《上海市易班建设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中的相关要求,同时,认真研究如何调动各校的特色资源(或优势学科),积极探索相关工作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积极保护和提升学校及大学生的创新创造积极性,努力推进易班的全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