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生课堂结课小文
新生课堂结课小文
读房龙《人类的故事》
XXX
学号:OOOOO
他是伟大的文化普及者,大师级的人物。作家,历史地理学家
在初中和高中时很喜欢读课外书,每个星期都要去一次图书批发市场,去淘几本物美价廉。最开始接触的是《水浒传》,其中的江湖侠义让我动容,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貌似很爽。曾经小试了一把,结果父母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后来在高中时读了《红楼梦》,钱老的《围城》,还有诸多军事题材的小说,计算机杂志,军迷刊物等。每天从早读到晚也是一种享受啊!
来到大学后就很少读书了,可能是大学资源太庞大了吧,什么都想看,结果什么都没看成(当然金庸大师的作品除外)。不过,在新生课堂的老师以自己的读书体验为例介绍了他们的读书体验后,那种读书的感觉有回来了。这里我要介绍一本大师的作品《人类的故事》,来自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
首先是作者的简介。(这里就概述了,详细资料可以Baidu。)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 1882--1944),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1882年出生在荷兰,他是出色的通俗作家,在历史、文化、文明、科学等方面都有著作,而且读者众多,他是伟大的文化普及者,大师级的人物。作家,历史地理学家。我读《人类的故事》
这是一本写给儿童的书,但却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阅读。曾作为美国的历史教科书,获得了儿童文学奖‚纽伯瑞奖‛。
《人类的故事》其实是写西方文明发展史。房龙毕竟是西方人,对自己本位的文化更感兴趣,更有研究,因此在书中关于东方的只有一点孔子和佛陀的故事。这点也许也体现了房龙虽然倡导宽容(著有《宽容》一书),但他也并不能完全免俗,西方中心的观念在他身上根深蒂固。然而瑕不掩瑜,房龙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宏观把握仍然是大师级的。
于是,从第一个单细胞出现在地球到尼罗河畔垒起金字塔,从摩西带领被奴役的犹太人走出埃及和大沙漠到耶酥殉身于十字架,从希腊人建立起辉煌的城邦文明到亚历山大将希腊文化带到最广阔的欧亚非大陆,从罗马帝国的兴亡到欧洲穿越中世纪的炼狱走向文艺复兴,从交织着光荣梦想和血腥掠夺的大航海时代到通过殖民活动而初步形成的国际大市场时代,从荷兰弃绝腓力二世的专制统治到民主之花开遍欧美,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从中世纪的欧洲战争到凡尔赛条约的签订……房龙像个耐心的故事家,坐在冬夜的火炉边为我们娓娓道来。
书中没有森严的术语体系和自以为是的学究气,没有喋喋不休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刻意追求的‚客观规律‛,他以平和舒缓的语气、节奏将自己了如指掌的历史故事从容道出,就像与朋友饮茶论道一样。他的宽容姿态、他对历史人物的人性关照、对久远历史的好奇、对现代文明弊端的抨击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憧憬使他的字里行间散发出一种特有可亲可敬的‚文化人情‛,可以看出,他是真正理解他所表述的所有历史故事的,是真正将历史放在心坎上蒸煮过的,他所奉给读者的都是思想的精品,而不是只将一些枯躁无味的掌故知识拿来兜售混饭吃。也许他写作时始终保持着一种儿童般单纯而热情的得意洋洋的情绪:看,我展示的东西是多么的吸引人啊!
有人从房龙想到了中国的金庸,说‚房龙笔法是可以让人看得明白、看出兴趣的笔法,这对于文化启蒙尤为需要。目前许多术语满天飞的论文、书籍已经令人看怕了(尤其是电脑方面的,太多的英文了,非精英分子无以畅读也!),比较起来,房龙确实令人喜欢。当然,达到房龙的境界并不是一件易事,至少你必须对你所写的东西反刍多次,十分有把握,又具有不错的文学和人文素养才行。房龙令我想起金庸。金庸表达出了一种现代社会中难得的美感,也许不登那些高傲的学者的殿堂,但有许多平凡的心灵因之而充实。金学研究应该是注重个人化体验的,不应再搞什么文化寓言、文化符号。金庸走进大学校园企图充当什么教授,本身就是虚妄的,他因作品而存在,他不写作品,读者们还有必要离开鸡蛋去仰慕母鸡吗?‛ 房龙可谓博览群书,学贯古今,著述颇丰,主要有: 《荷兰共和国的衰亡》(又名《荷兰共和国兴衰史》)(1913)
《荷兰航海家宝典》(又名《航行于七大洋的船舶》)(1916)
《发现简史》(1917)
《古人类》(1920)
《文明的开端》
《人类的故事》(1921)
《圣经的故事》(又名《漫话圣经》)(1923)
《宽容》(又名《人类的解放》)(1925)
《美洲的故事》(1927)《制造奇迹的人》(1928)
《伦勃朗的生平与时代》(1930)
《房龙地理》(又名《人类的家园》)(1932)
《艺术》(1937)
《太平洋的故事》(1940)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生平与时代》(1940)
《托马斯〃杰弗逊》(1943)
《西蒙〃玻利瓦尔的生平与时代》(1943)
有个词语叫‘一字千金’,我想这些作品的价值也不遑多让吧!
相关评价
著名历史学家曹聚仁先生读到这本书后爱不释手,直到50多年后还认定这是一本对他影响最大的著作,并立下志向要写一本《东方的人类故事》。
文学家郁达夫先生盛赞房龙的写作手法,他说:“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但这也不是他的特创,这不过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而已。”
何以言学无中西也?世界学问,不出科学、史学、文学。故中国之学,西国类皆有之。西国之学,我国亦类皆有之。所异者,广狭、疏密耳。即从俗说而姑存中学、西学之名,则夫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中国今日,实无学之患,而非中学、西学偏重之患。
——王国维
中国的文化问题,不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全人类都具有最重要的意义。我相信,假如中国人能够自由地从我们西方文明中吸收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抵制西方文明中某些坏因素对他们的影响,那么中国人完全能够从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中获得一种有机的发展,并能结出一种把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的优点珠联璧合的灿烂成果。
——罗素
第二篇:语 文 研 讨 课 活 动 小 结
“同课题研讨课”活 动 小 结
为了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激发教师的教研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有效教学研讨课活动。本次活动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大力配合下,圆满完成。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活动过程
为了使研讨课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我们首先做好了安排,明确了主题,提出了要求;其次,扎实抓好活动过程管理。研讨时先由做课教师简要说课(说教材的处理、说教法的选择和学法的指导、说教学程序的设计、说关键性教学细节的设计和生成性教学细节的捕捉及处理),其次由观课教师议课研讨,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
二、主要活动成效
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精讲多练的原则普遍得到认可和重视。一是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这个目标靠近。二是课后研讨时大部分老师都从这个角度谈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2.教师们对研讨课活动给予高度重视,认为自己受益匪浅。主要表现:一是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二是课后都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三、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不敢放手、不习惯放手。虽然“以学生活动为主、讲练结合”的意识正逐步加强并在课堂中逐步运用,但是大部分教师还是不敢大胆放手,不习惯大胆放手,尽管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不足,但实际教学中还是放不开,生怕学生不懂,讲的意识时刻在蠢蠢欲动。
2.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知识面不宽,专业知识的深度不够,课堂教学的发挥受局限,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仅从基本功如语文教师的文通句顺这个最基本的要求来讲,我们尚有差距,何况更高的标准呢? 给我们教师的三点建议:一是多读书,包括专业的和非专业的。二是多听课,包括同事的课和名师的录像课。三是多反思,包括对自己的和对他人的反思,这是成为优秀教师、有思想的教师乃至教育家的根本途径。希望大家遵从以上三点建议,以此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厚度。
化处镇中心学校语文教研组
4月10日
第三篇:浅谈初中生物课堂结课艺术(论文)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结课艺术(论文)
常言道:“善始善终”才算一堂优质课。良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从而使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结课的功能、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结合我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点拙法和体会。
一、生物学教学中应重视结课的功能
课堂结课是新授结束时,以精炼的语言,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的过程。完善、精要的结尾,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
1.加深印象,增强记忆。
结课可以将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加以“画龙点睛”,总结归纳,提纲挈领地加以强调、梳理或浓缩,使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技能理解得更加清晰、准确,抓住重难点,记忆更牢固。
2.知识系统,承前启后。
知识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新旧知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通过结课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在总结中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埋下伏笔,使前后内容衔接严密,过渡自然。
3.指导实践,培养能力。
新课结束后,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或提出具体的课外实践活动,对提高知识的运用巩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4.质疑问难,发展智力。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结课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和一些技能训练,让学生课后观察思考探讨,既可以扩大知识视野,又发展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
5.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实验操作、回答问题、改错评价等活动,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以便改进教学。
另外,新颖的结课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沟通师生情感交流,有助于师生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结课方法和功效
结课方法有多种,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注意力,把学生思维吸引到结课环节上来,使他们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1.归纳总结
新授内容结束后,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归纳出来。这样既能理清学生纷乱的思绪,构建知识网络,又能点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此法可由教师来做,也可引导学生来做或师生共同归纳。
2.布惑置疑,再起波澜。
北宋哲学家张载指出:“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作为一名现代的教师只会“解惑”是很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布惑”,并以此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
3.首尾呼应
生物课堂教学,应使首尾衔接自然,前后呼应有序,力争达到首是首,尾是尾,不偏不倚,浑然一体的境界,从而可使授课主题得到升华,也能给学生以不小的惊奇。
另外,还应处理好这堂课尾与下节课首的衔接与呼应。
4.讨论比较
将新学知识与原有知识通过分析进行讨论比较,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特点和不同点,找出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相同点,可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深刻,记忆更清晰牢固。
5.达标巩固
课堂结束或部分教学内容结束时,都可以适时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强化和应用,又可使课堂教学效益得到及时反馈,从而获得下面或下节课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方法的调整信息。达标巩固包括实验操作、习题训练,也可以让学生讨论比较、做题组测验、解题竞赛,也可以让学生上讲台练习。
6.设置悬念
好的悬念设置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能激发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能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设计好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
7.妙设歌诀
达标巩固练习或布置作业,是生物课堂常用的“收尾”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会厌倦。如果教师设计出富有哲理性、新颖性的歌诀、谜语,则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收尾”练习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会即刻激发学生探求每句歌诀所蕴含的知识内容。
8.冶情励志
在某些课堂“收尾”时,引用与教学有关的名人生平事迹,赞扬名人的思想品质或推崇名人的治学精神,给学生树立起学习和模仿的样板,巧妙地寓政治思想教育于本课“收尾”教学之中。如讲“探索生物的奥秘”时,联系我国明代杰出植物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的辉煌事迹:他常常是头戴斗笠,肩背药筐,“东西南北中”,江湖田野山村处,搜罗百氏,访采四方,用了27还可简介我国现代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的业迹。又如讲“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原因”时,简介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生平事迹:他从小就活泼好动,喜欢采集昆虫,制作生物标本,对动物进行解剖、分类,作观察记录,特别是在“贝格尔”号上长达五年的环球科学考察,收集大量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和证据,经大量观察研究分析,终于成功地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并于起极大的反响,被恩格斯赞誉为认识到,从古至今,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辛勤劳动,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学习,报效祖国。
诚然,“画龙点睛”无定式,但它的精心设计与草草收尾,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三、生物结课应注意的问题
结课的方法很多,根据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在结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准确性。
结课要以科学为指导,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教材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不可信口开河。
2.明确性。
结课应从教材内容出发,紧扣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或从重难点拨,或从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予以引导,针对性强,不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3.言简意赅富启发性。
结课应重点突出,切中要害,画龙点睛恰到好处,语言精炼干净利落。要给学生以启发,要“点而不透,含而不露,意味无穷”。这样才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思维火
欲望。完成了令世人瞩目的巨著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在世界上引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通过实例,使学生深刻----《本草纲目》。
。为此,教师要仔细分析上下两节课间的联系,在某些课之结尾,年时间付出大半生心血,花,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收效良好,意味隽永。
4.趣味性。
在设计结课时,应重视在“趣”字上下功夫,尽可能设计得生动活泼,有趣味,使学生乐学。切忌从头到尾简单重复。
5.恰当紧凑。
学生实践活动及内容要安排合理恰当,要求明确,作业数量恰当。结课环节的安排要紧凑,不要拖堂。
6.多样性。
结课有法,但无定法。它要求教师匠心独运,既要知常又要晓变。因此,在设计结课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不同,知识的难易,学生的特点等各方面情况,形式要新颖,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结课时,各种方法可以综合利用。
总之,结课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结课也是艺术,应有“画龙点睛”之效,不可忽视。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期望更多的同仁来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以推动整个生物教学的发展与提高。
第四篇:土木工程材料结课小论文
《土木工程材料》结课小论文
——某农家门楼破坏问题原因分析
现象:某农户独门小院门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墙面及楼板采用水泥石灰混合砂浆抹面。门楼建成两年后,楼板中央开始出现裂缝,并逐渐增大,而且阴雨天出现渗水现象。仔细检查后发现,该裂缝系贯穿性裂缝,并逐渐增大。出于安全考虑,该户主拆除了该门楼。拆除过程中,墙体砂浆抹面大面积完整剥落。楼板混凝土孔隙大,粗骨料中混杂泥土块和树叶等杂质,并有部分鸡蛋大小水泥块。石子多以针片状为主,钢筋锈蚀严重。用锤轻轻敲击混凝土断层,即有大量碎块剥落。
该农户施工采用的石灰和水泥等材料为旧房翻新时剩余,已放置了一年。门楼建于冬天的结冰天气,在混凝土浇筑时拌合用水掺入食盐防冻,因混凝土量较小,采用人工搅拌拌合。为达到较好的流动性,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振捣时,漏浆现象严重。在水泥石灰砂浆抹面粉刷时稠度较大,砂子及石灰均未经滤网过滤,且采用人工拌合。
结合以上现象及施工背景,不难看出,在该门楼的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和施工不规范引起门楼的安全问题。
原因1:集料问题,通常,粗集料以接近球状或立方体的浑圆状颗粒为好。细长和扁平的针状和片状颗粒对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和稳定性等性能有不良影响,该门楼施工采用大量的针、片状粗集料。细骨料即砂子的颗粒级配应保证合理,在砂浆的配置过程中,砂子过粗影响砂浆粘结性,因而一定程度导致与墙面粘结不牢的问题。
原因2:水泥、石灰自身性能问题,当水泥放置过久,因其自身吸水导致凝结大大降低自身强度。凝结成块的水泥已失去了水泥的性能,实际充当了粗骨料。从而降低了了混凝土强度。熟石灰放置过久,会与CO2发生反应生成较硬的碳酸钙,降低了自身的粘聚性。这也是砂浆与墙面粘结不牢的原因。
原因3:含泥量问题,泥吸附在集料表面,妨碍水泥石与集料的粘结,降低了混凝土强度,还会增加拌合水量,加大混凝土干缩,降低抗渗性和抗冻性。泥块对混凝土性质影响更为严重,因为它在搅拌时不易散开。
原因4:有害物质问题,集料中不应混入草根,树叶,树枝,塑料以及有机物、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等。树叶等轻物质自身强度低,与水泥石粘结不牢,因而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氯离子对钢筋有腐蚀作用,故导致该楼板钢筋严重腐蚀。
原因5: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问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有其各自的内容,而彼此互相联系又存在矛盾。施工过程中过于追求较佳的流动性而忽视了粘聚性和保水性。从而出现混凝土硬化后的“蜂窝”、“麻面”等缺陷,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以及严重的泌水和漏浆现象,削弱了集料、钢筋与水泥石的粘结力,影响混凝土质量。
原因6:砂浆流动性(稠度)问题,对于吸水性强的砌体材料和高温干燥天气,要求砂浆稠度要大些;反之,对于密实不吸水的砌体材料和湿冷天气,砂浆稠度可小些。而该工程在湿冷天气下施工,稠度反而过大,从而影响了砂浆抹面的质量。
原因7:拌合及振捣问题,该门楼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混凝土还是砂浆的拌合都一律采用人工拌合。这势必造成拌合不匀的后果,且从混凝土较大的孔隙上看,说明施工过程中还存在振捣不充分的现象从而导致混凝土密实性不佳,砂浆粘聚性差的后果。
结论:
混凝土材料(水泥,粗骨料)性能不达标,混凝土拌合时和易性把握不佳,钢筋腐蚀以及拌合不匀导致钢筋混凝土强度的不达标。
砂浆材料(水泥、石灰、细骨料)性能不达标,稠度把握不当以及拌合不匀导致粉刷层与墙面粘结不牢。
第五篇:工程材料结课小论文(推荐)
工程材料小论文 燃气轮机叶片材料分析
摘 要:简要分析了燃气轮机透平叶片与压气机叶片的各自不同要求。简述了透平使用材料的发展过程与压气机的工艺与性能。对燃气轮机叶片材料的发展过程与历史做了概括与总结。
关键词:燃气轮机,叶片材料,透平叶片,压气机叶片
1透平叶片材料
1.1叶片要求【1】 1.1.1蠕变强度
透平叶片材料的使用温度主要取决于材料的蠕变强度。材料蠕变强度的提高主要通过合金化和制造工艺实现。提高难熔金属(比如 W、Nb、Ta和Mo等)的含量可以提高镍基合金的蠕变强度,因为这些难熔金属的原子质量很大,在合金中很难扩散。这些难熔金属的添加量主要取决于其在合金中的溶解度和形成有害第二相的倾向性。在叶片的使用温度(超过熔点的2/3)下,主要的蠕变变形模型为晶界滑移。通过开发先进的铸造工艺,已经可以制造定向凝固合金和单晶叶片精密铸件,显著提高了叶片的蠕变强度。目前,定向合金和单晶叶片已经广泛运用于先进的工业燃气轮机中。1.1.2疲劳强度
燃气轮机进气温度的提高会使透平叶片更多地受到的热循环载荷作用。为了降低叶片的工作温度,通常将叶片设计为空腔结构,以便采用空气或蒸汽对叶片进行冷却,但是这样却增加了叶片受到的热循环载荷作用。因此,为了使叶片能够承受高热循环载荷,叶片材料必须具有优异的冷热疲劳性能。
1.1.3抗氧化和抗热腐蚀性能
由于透平叶片的工作温度极高,合金中的元素很容易与燃气中的氧反应生成各类氧化物,这会降低合金的元素含量,从而使合金的性能劣化,合金元素损失过多还会造成叶片失效。合金的氧化行为主要与合金成分、铸造偏析和暴露环境等有关。
因此,透平叶片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热腐蚀通常与燃气中的碱性金属有关,比如Nb和K,这些金属会与硫形成熔融的硫化物。即使燃气或空气中的Na含量在2×10-6以下,也会造成热腐蚀损伤。因此,透平叶片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抗热腐蚀性能。
1.1.4长期组织稳定性
工业燃气轮机的寿命比航空发动机的寿命要长得多,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小时。在如此长的时间内,经受高温和高应力的作用,合金的组织结构会发生变化,其中最可怕的是形成σ相和μ相等有害的脆化相。这些相的大量析出,会显著降低持久性、蠕变性能和塑性,使合金变脆。因此,透平叶片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保证叶片能够长时间可靠运行。
1.2透平叶片用高温合金的发展过程
如前所述,高温合金蠕变强度的提高是通过合金化和制造工艺实现的。在早期的变形合金中,主要是通过提高Al、Ti含量增加沉淀强化相γ’(Ni3(Al、Ti))的含量,以及通过提高起固溶强化作用的难熔金属的含量来实现合金蠕变强度的提高。典型合金有IN738、IN939等。随着强化相γ’和难熔金属添加量的不断增多,合金的塑性越来越差,热变形抗力越来越大,以至于无法通过锻造等变形方式制造。于是,技术人员便开发了高温合金的精密铸造工艺。采用传统的精密铸造工艺制造的高温合金材料为等轴多晶组织。
众所周知,在高温下晶界的强度低于晶内强度,材料的高温失效为晶界滑移的蠕变变形方式。因此,为了提高透平叶片主要受力方向(纵向)的性能,开发了定向凝固精密铸造技术,使叶片材料的晶粒沿主要受力方向生长,取消横向晶界,进而大大提高了合金纵向的性能。与传统多晶合金相比,定向凝固合金的蠕变强度提高了1倍多,抗热疲劳性能提高了5倍,抗氧化腐蚀性能提高了1倍多。
随着燃气轮机进气温度的不断提高,对透平叶片材料高温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定向凝固合金存在横向晶界,横向性能难以满足叶片的使用要求,因此,开发了单晶制造技术,即整个叶片为一个晶粒。由于消除了所有的晶界,叶片材料的各项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与传统多晶合金相比,单晶合金的蠕变强度提高了8倍,抗热疲劳性能提高了8倍,抗氧化腐蚀性能提高了2倍多。
然而,单晶叶片的制造难度很大,目前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对于工业燃气轮机透平叶片,由于其尺寸和质量较大(通常是航空发动机叶片的3至4倍),很难采用单晶铸造技术制造。除了GE公司的 H级先进燃气轮机透平第1级动导叶片采用单晶材料N5制造外,世界上主要的先进燃气轮机透平前几级叶片材料均采用定向凝固合金制造,比如三菱公司制造的最先进的1600℃等级J级燃气轮机透平1-3级动叶采用定向合金DSMGA1400制【2】 造。2.压气机叶片材料
2.1 F级压气机叶片要求
马氏体不锈钢因具有较好的热强性、抗氧化性、减振性及抗腐蚀性而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轮机叶片【3】,因此,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叶片选材与以往的火电机组叶片用钢相似,但因燃气轮机的工况与火电机组不同,在正常运行时,进气温度较低,前几级叶片接近大气温度,后几级叶片最高可达450 ℃,并且机组运行启停频繁,所以要求叶片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性能和较高的疲劳强度。图1列出了某 F 级燃气轮机压气机叶片使用的材料牌号。压气机前 4 级动、静叶片,包括进口导叶,为模锻成形,其余叶片为型钢直接加工成型。同一种材料,不论由模锻成形还是由型钢直接加工,材料的性能要求相同。
图1压气机叶片材料
【4】
2.2工艺及性能 2.2.1钢的冶炼
从技术要求看出,叶片材料在满足强度条件的情况下,要求更好的韧性,如 FATT(脆性断裂时间)尽可能低【4】,晶间断裂率要求小于 10%。这不仅要求材料具有细小的晶粒度,低的δ - 铁素体含量,均匀无偏析的组织,而且必须有较高的纯净度,即夹杂物含量少、尺寸小、分布弥散。经电渣重熔生产的钢材质量和性能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钢的低温、【5】 室温和高温下的塑性和冲击韧性增强。2.2.2 热加工工艺【6】
为减少材料性能的各向异性,满足纵横向性能差异不超过 10% 以及 FATT 的要求,叶片锻造前根据叶片毛坯大小选用合适的圆钢尺寸,以达到足够的锻造比。在出坯时,进行反复镦拔,充分锻透,使材料组织均匀,晶粒细化,在提高材料强度的同时,也改善了材料的韧性,达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X20Cr13 批量生产的统计数据表明,增加锻件的锻造比,可提高材料的韧性,从而降低 FATT,如图2所示。
图2X20Cr13 锻造比与冲击韧性的关系
3.总结
国家两机专项项目已经启动,如何在燃气轮机领域赶超欧美,选取并优化燃气轮机的叶片材料是一个重要途径。利用基本的工程材料知识,辅以文献调研,让我对压气机与透平的叶片选取有了更深的认识。提高材料的耐用性,耐热性,抗交变应力的能力,对提高整机效率与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同时对新型合金的应用,让燃气轮机可以负荷更大。
参考文献
【1】 彭建强,张宏涛,周欢欢,马新博,冯天澍.工业燃气轮机透平叶片材料综述[J].热力透平,2016,(02):153-158.【2】 何国,李建国,毛协民,傅恒志.单晶高温合金的发展及其改善性能的途径[J].材料工程,1992,(S1):109-111+115.【3】 【4】 朱张校,姚可夫.工程材料(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潘洪泗,王伟莉,董士良,罗巍.F级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叶片材料的国产化研究[J].热力透平,2012,(04):264-267.【5】 【6】 孙勇.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叶片可靠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吕成.数值模拟技术在燃气轮机零部件锻造及热处理过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