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进一步加强各地扫盲教育培训队伍建设
扫盲工作介绍
为进一步加强各地扫盲教育培训队伍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新时期扫盲教育培训,浙江省教育厅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于6月17日至19日,20日至22日分两期举办全省扫盲教育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
按照排定培训日程,我和魏方才老师6月17日上午报到,下午举行开班典礼,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刘力、基教处处长方天禄、浙江省师范处处长陈伟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负责人骆伯巍出席开班典礼,陈伟光处长向参加培训的各地领导提出三方面要求;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负责人骆伯巍重点介绍了学校的历史以及办学目标,同时也向大家提出了明确目标、积极参与、广泛交流的三点要求,并对本次培训班学员寄予一定期望。王志泉处长作了《正视问题着眼为民 努力做好新时期扫盲工作》的报告。
参加培训的骨干认真听取了杭州市教育局成人教育研究所汪国新、浙江省电大副校长,原教育厅成人教育办公室主任金健雄、海宁市教研室钱金明、福建霞浦县教育局陈步畴、余杭塘栖成校葛立峰、福建省教研室陈志建六个专题讲座。既有经验介绍,有用理论指导,具有可操作性。让培训者得益匪浅,尤其是字扫盲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作精神、风貌值得学习。19日上午,按照课程安排按照6个地区分组讨论,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扫盲培训方案,并在下午进行广泛交流。浙江省教育厅鲍学军副厅长强调本次培训工作是推动全
省扫盲工作,加强浙江省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一个重要举措。他就下阶段工作提出九方面要求。鲍厅长说:“扫盲工作是大事,虽然有困难,但只要大家思想统一、树立信心、创新思路、注重方法,此项工作到2015年一定能完成。”
回来后,我们向教体局成教科领导作了汇报,扫除文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社会工程。
长乐镇开展扫盲工作的具体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镇文盲人口总数为1992人,占全镇总人口的3.50%,其中15周岁以上文盲人口为1613人,文盲率为3.07%。
二、具体的工作做法:
我镇新时期扫盲工作的目标:从2013年起,用三年时间攻坚克难,至2015年底使15周岁以上文盲率由3.07%降至2.43%,三年扫除文盲332人。
(一)建立健全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保障扫盲工作成效。我镇特成立扫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陈正高
副组长:张一平
组员:刘郧东 吕永华 吕军邢益春周士华
同时成立扫盲工作小组
组长:张一平
副组长:周士华
组员:蒋洪良吕良金孝阳钱小龙
为进一步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具体分工如下:
1.中心校:具体负责辖区内扫盲工作的管理与指导、辖区内脱盲考试的统筹安排。
2成校:具体负责辖区内扫盲工作的统计,考试档案的收集组档,扫盲证的填报与发放,组织扫盲集中办班辅导的安排等。
3.各小学:作为本次扫盲教育工作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本校文盲家长与学区范围内文盲的扫盲。(二)整好档案资料。
分别造册,整理好档案资料。使之归类,加强痕迹管理。按计划开展工作,确保完成工作任务,确保扫除青壮年文盲人数。
(三)强化宣传。
必需舆-论先行,要做成一件大事。营造氛围,形成共识。镇扫盲宣传工作力度大,形式多样,效果就会明显。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
扫盲工作计划
(一)部署动员,提高认识
九月,制定扫盲工作计划,组建扫盲领导小组,召开全镇各小学
扫盲工作会议,10月进行扫盲人员确定,并开展下一步工作。
(二)排查摸底,确定对象
为准确掌握扫盲对象情况,由各小学根据文盲、半文盲名单开展摸底排查,建立动态的扫盲对象管理体系。
(三)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扫盲工作采取分片责任包干制。各小学是本次扫盲工作的责任主体。每所学校负责几个村和居委会,每位老师负责几个扫盲对象(学生可协助),每个学生负责文盲亲属。中心校根据镇学区划分情况把任务分解至各小学。
(四)组织培训,分头扫盲
九月,召开各小学工作小组组长会议,进行具体的部署和扫盲培训,九月份全面启动扫盲调查工作,将扫盲工作与成人双证制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老年教育、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增强扫盲教育的吸引力和扫盲工作的有效性。根据摸底情况,人员相对集中的可集中办班辅导。人员分散的,则采用上门个别辅导。各小学要积极争取镇政府有关部门、村干部的大力配合,以确保扫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考核验收,总结表彰
对照扫盲条例中的脱盲标准,采取集中考试等多种方式组织脱盲考核与验收;特殊情况也可采用上门送考的方式进行。给脱盲对象发放脱盲证,并及时刷新改正相关统计数据。必要时,要求中心校进行总结表彰评比。
周士华
第二篇:为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范文模版)
为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严肃工作纪律,规范干部行为,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按照“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县纪检委组织全体干部专题讨论,从思想政治、工作作风、办案纪律、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的行为提出具体要求。
一是政治坚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党内规章,严守政治纪律、严守廉政纪律、严守办案纪律、严守保密纪律,在大事大非面前态度不暧昧,立场不动摇,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坚决同腐败行为和腐朽思想做斗争,永远做党的忠诚卫士。
二是公正廉洁。纪检监察干部查处案件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碰硬,讲实话,报实情,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党纪、政纪为准绳,重证据,重事实,敢于坚持原则和正确的意见,确保查办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自觉做到清廉清虚,慎言慎行,不得接受他人的宴请、礼品、礼金。不准利用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截留、挪用涉案款物。既要管好“八小时以内”,又要管好
“八小时以外”,时时刻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树立可亲、可敬、可信的良好形象。
三是纪律严明。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办案工作的有关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泄露群众举报和查处案件等有关情况。自尊自重,自省自警,廉洁从政,不借工作之便谋私利、办私事、拉关系、交人情;不在工作中贪便宜、要好处,接受与执行公务有关的礼金、礼物和吃请;不为被查处的违纪人员通融说情,干扰办案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是业务精通。真诚热爱纪检监察工作。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努力学习纪检监察业务。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忠实履行职责,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艰苦奋斗,不断创新,工作严肃、紧张、有序,一丝不苟,不敷衍塞责,不草率行事,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五是作风优良。发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扬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求真务实、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体察民情,洞悉民心,服务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意见,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第三篇: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人才保证,近期我们通过对教育系统、农口系统、文化系统等系统近来的人才投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初步掌握了解我市人才投入现状,进一步建立完善我市人才投入机制,为推进和加强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
人才开发的公共财政投入主要包括:教育经费、科研经费、医疗保健、财政拨款单位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以及上级财政人才投入专项经费。据统计,截止08年末,我市教育系统共引进人才428名,其中:大专及以上76名,本科及以上352名。2004年—2008年涉及人才投入总量为546.4万元。按来源分单位自筹投入93.4万元,政府投入453万元。按分,04年投入159.6万元,05年投入92.2万元,06年投入110.5万元,07年投入155.3万元,08年投入28.8万元。
截止08年末,我市文化系统共引进人才124名,其中:大专及以上89名,中专35名。2004年—2008年涉及人才投入总量为50万元。按来源分单位自筹投入32万元,政府投入12万元,个人投入6万元。按分,04年投入3万元,05年投入5万元,06年投入13万元,07年投入18万元,08年投入11万元。
截止08年末,我市农口系统共引进人才588名,其中:中专352名,大专及以上168名,本科及以上68名。2004年—2008年涉及人才投入总量为183.9万元。按来源分单位自筹投入102万元,政府投入29万元,个人投入51.9。按分,04年投入29.4万元,05年投入31.7万元,06年投入40.3万元,07年投入31.7万元,08年投入50.8万元。
从以上三个系统04年至08年的人才投入情况看,近年来我市人才投入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在人才投入总量、投入结构等方面,尤其 1
是在投入规范管理、投入效益以及建立健全人才开发投入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亟待加强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有待优化。我市人才投入总量不足,占全市GDP或财政收入的比重很低,投入重点不突出、结构不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不高。
2、缺乏科学预测,规划工作有待加强。目前,我市在投入的需求方面,所做的科学分析研究还不够,还普遍缺乏量化的投入预测规划,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在人才投入的方向和领域、投入的总量和重点等方面的预测和规划力度不够,政府投入与市场投入的比重和职责划分不清。
3、思想认识不到位。人才工作不像经济工作那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一项见效慢周期长的基础性工作。不少地方、单位把人才投入当作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对加强人才投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影响了人才投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投入主体薄弱。目前,人才投入的主体是政府、单位、企业,而目前我市绝大多数部门都是“吃财政饭”,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仅处在“温饱”线上,没有能力保障人才经费的投入。我市企业中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经济实力较弱,相对来说对人才的投入也较少。
5、投入渠道单一。目前,我市人才多元化投入体系尚未形成或成熟。具体体现在:争取上级人才工作拨款不够和社会力量投入较少;金融机构贷款远未成为人才工作经费筹集的主渠道;企业对人才投入的动力、压力不足。
6、缺乏强制性。人才投入缺乏刚性机制,缺乏硬性责任要求和标准。对人才投入特别是人才工作财政拨款缺乏强有力的立法,也缺乏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
第四篇: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教师人文底蕴,提高他们教书育人的能力,市科教党委、市教委从2007起启动实施“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提升计划”。旨在通过培育系统、资源系统、实践系统建设,整合本市宣传、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部门资源优势,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人文滋养的素材,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完善长效工作的机制,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并在工作中逐渐形成特色和品牌。
一、构建培育系统。把教师人文素养提升作为本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育德能力培训的重要内容,开展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知识学习。培养教师自觉阅读的习惯,拓展视野,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二、完善资源系统。通过各种途径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开设“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专题网页,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博物馆、艺术场馆和人文讲坛等文化设施功能,开展“教师走进经典”系列活动。下半年,将制作完成“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提升资源目录”,向广大教师提供优秀文化、科普、艺术成果配送服务。以后计划每年制作下发1-2期。
三、优化实践系统。充分发挥教育工会、教师社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结合日常的教师政治学习、教研组研讨、寒暑假社会考察等活动,陶冶教师情操,磨炼意志品质,感悟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市有关部门将为各区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通过各类主题活动积极宣传推广基层的鲜活经验。
四、具体活动介绍。
1、“教师走进经典”系列活动。这是市科教党委、市教委为提升本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而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它主要以艺术欣赏为载体,以上海大剧院为平台,以一线骨干教师为受众,使中小学教师走进艺术殿堂,原汁原味地欣赏高雅艺术。包括艺术课堂”赏析讲座,每月一讲,通过多维的视角,设计安排从京剧艺术中的“帝王将相”到德国作曲家中的“三B”等横跨中西,纵贯古今的艺术大师、艺术作品的解读,以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和赏析能力;“相约上海大剧院”公益演出季活动,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观摩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剧院、上海民族乐团等专业艺术院团演出的中外经典作品,完整体验艺术的魅力,拓宽教育视野,丰富精神世界。为做好这个项目,今年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设立专项基金,对各区县进行相应活动经费补贴,对成绩突出的单位还将予以奖励。
2、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专题网页。由市教委德育处主办,远程教育集团承建。网页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创设浓厚高雅、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展现丰富优质的人文资源。并努力成为教师汲取人文养料,陶冶高尚情操,展现多彩人生的精神殿堂。已于今年暑期正式开通。网页设置读书频道、走进经典、实践天地、信息直通车、互动空间五大栏目。“读书频道”向教师推荐必读、选读书目;“走进经典”提供各类人文、艺术讲座和中外经典电影视频资料;“实践天地”荟萃市内外人文景点,并介绍公共礼仪和教师礼仪的规范常识;“信息直通车”将即时发布全市每月最新艺术展演、重大活动信息;“互动空间”则为广大教师开辟展示才艺和交流思想的平台。
第五篇:加强扫盲教育
加强扫盲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厦门市教育局
深入持久地开展扫盲教育工作,减少文盲人口,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我市人口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基础。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教育部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指导意见》,有效推动扫盲教育工作扎实稳步开展。
一、我市扫盲教育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我市认真贯彻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深入开展扫盲教育工作,于1996年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此后一个时期,我市在继续做好扫除剩余青壮年文盲和巩固扫盲成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根据福建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我市15周岁以上成人文盲率为8.28%,为全省最低,但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我市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市15岁以上成人文盲仍有23.6万人,其中非本市户籍文盲8.4万人。
二、我市加强扫盲教育的主要做法
(一)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杜绝新生文盲
市教育局严格贯彻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小学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福建省初级中学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结合实际,研究出台《厦门市普通初级中学学籍管理办法》,下一步将研究出台《厦门市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做好适龄儿童组织入学工作,切实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额巩固工作,努力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控制辍学率。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合理规划,积极部署,加大投入,新建、扩建学校,增加公办中小学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学位,最大限度地减少新文盲产生,有效堵住新文盲产生的源头。
(二)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提供政策保障
为促进扫盲工作的深入实施,市教育局结合实际,出台《厦门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扫盲工作的通知》,在转发省教育厅等14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同时,制定了厦门市扫盲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教育局等14部门组成的“厦门市扫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市教育局与各区教育局签订《厦门市扫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扫盲工作的领导,逐步完善扫盲工作政策保障体系。各区人民政府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强扫盲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成立区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区扫盲教育实施方案,明确扫盲计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安排,积极推进扫盲教育工作。
(三)开展文盲摸底调查,完善文盲档案
各区教育局结合实际情况,主动协调派出所印制15-50周岁人员花名册,根据花名册筛选出文化程度登记空白者及“不识字”者,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以镇、街或社区为单位,逐一登门入户调查,核实当前实际文化程度,及时登记造册,不断健全与完善文盲人口档案资料,为制订扫盲计划和开展扫盲工作奠定基础。
(四)加强扫盲教育培训,提升扫盲队伍素质
逐步建立扫盲工作机制,重点建设好扫盲教育的管理、组织、教学三支队伍:成立由市、区教育局扫盲专(兼)职干部组成的扫盲管理队伍;由镇(街道)领导、中小学校长、村(居)干部等组成的动员队伍;由各区中小学、文技校、成教中心等教师组成的扫盲教学队伍。2008年,我市还组织编印了《厦门市扫盲教育读本(试行)》,认真组织扫盲工作负责人参加福建省扫盲教材师资培训班,举办了厦门市首期扫盲教育师资培训班,邀请国内知名扫盲教育专家授课。各区教育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区级培训,全市共培训各区扫盲负责人、专(兼)职干部及街道、镇、场的扫盲专(兼)职教师等299人。通过各级各类培训,扫盲工作人员初步掌握了新时期扫盲教育的实施与管理方法,有效提高了我市扫盲工作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五)创新扫盲教育手段,扎实推进脱盲工作
市教育局根据各区实际情况,结合教育发展的规划和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紧紧抓住“以学技术为切入口,通过学技术带动学文化”这一扫盲教学改革方向,结合文盲的实际需求,不断改进扫盲的手段和方法。采取集中办班、送教上门、承包教学、“以测代扫”等方式灵活施教,充分发挥学校、文技校、农村中小学远程现代化教育设备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肢体语言等方法,增加扫盲学员的学习兴趣,学员出勤率高,群众普遍反映良好,同时吸引了不少持观望态度的文盲前来报名学习。集美区教育局积极协调公安派出所、镇(街道)等部门,组织人员入户动员文盲参加学习,举行隆重热烈的扫盲教学开班仪式,积极开展扫盲教研活动,提高扫盲效益。2008年底,该区已开设7个扫盲教学班,共有157名学员参加脱盲学习,其中9名15-24周岁的青年文盲人口成功脱盲。翔安区教育局结合本区文盲人口分布较散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集中办班、送教上门、庭院教学等多种形式逐步开展扫盲工作。同安区教育局在做好普通文盲扫盲教学的同时,认真做好残疾人扫盲试点工作,组织同安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门负责对区域内的残疾人文盲进行扫盲教学。改变单纯考核学员的识字量、写作、算术运算等作为衡量是否脱盲的方法,根据扫盲对象对生产、生活的基本学习需求,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探索利用文字、影像、声音、图片等多种途径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脱盲标准和测试方法。
(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整体推进扫盲工作
为充分发挥扫盲教育先进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各区扫盲工作经验交流与借鉴,我市在集美区召开了“厦门市扫盲教育工作现场会”,市教育局局长赖菡在会上就推进我市扫盲教育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集美区分管教育的副区长和集美
区教育局作了扫盲教育工作经验介绍,与会代表参观了集美区开展扫盲教育的展板,开拓了工作思路,增强了信心,有力地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了全市扫盲教育工作的发展。厦门电视台、厦门日报等新闻媒体也作了专门报道。
三、推进扫盲教育的对策思考
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我市扫盲教育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扫盲工作仍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
1、社会上对扫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各区对扫盲教育重视程度不平衡、组织机构还不够健全、扫盲教育专项经费不足、专职人员配备不够、保障力度尚待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各自优势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直接影响了扫盲工作的开展;
2、我市文盲人口还呈现大龄多、农村多、妇女多、进城务工人员多、居住分散等“四多一散”的特点;
3、部分文盲特别是农村文盲思想较为陈旧,积极性不高,动员学习难度较大;
4、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居所稳定性低、上班时间长、可支配时间短,进行文盲人口摸底调查的难度大,集中办班教学十分困难。
因此,必须深入学习贯彻省教育厅等14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实施意见》,针对新特点,采取新措施,进一步推进扫盲教育工作扎实深入开展。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扫盲投入,设立扫盲专项经费和专项教育事业编制。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扫盲队伍,促成“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协调推进,齐抓共管”的扫盲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开拓创新,进一步改进扫盲教育手段,针对扫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提高扫盲效益。加强督导,完善评估和报告制度,把做好新时期的扫盲教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范畴,加强对扫盲工作的过程性督导并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