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北扶贫发展报告(汇编)

时间:2019-05-13 01:2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年湖北扶贫发展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年湖北扶贫发展报告》。

第一篇:2008年湖北扶贫发展报告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2009年4月

湖北是一个集老、少、山、库、湖于一体,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中部省份,也是全国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的重点省区之一。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历来关心和重视扶贫开发事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探索适合湖北省情的扶贫模式,全力推进以解决温饱和脱贫奔小康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不断加快了脱贫致富进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省贫困人口由2001年的833万减少到2007年的572.7万(建档立卡数)。2008年,全省扶贫开发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年共减贫50万人,全省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减少到522.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上年的14.2%下降到12.8%。

一、湖北扶贫开发的政府机制

(一)充实健全扶贫开发工作机构。湖北省新一届政府组成后,及时调整充实了本届扶贫开发工作体制,即“湖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湖北省扶持革命老区建设委员会”。该机构为省政府协调议事机构,扶贫领导小组组长和老区建设委员会主任均由省长担任,副组长、副主任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和秘书长担任,成员单位由省政府29个部门组成,成员由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担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常设扶贫开发办公室,负责全省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行政监管工作。目前,全省所有市州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均成立了扶贫或老区工作机构,由同级政府领导,基本形成了从上到下的扶贫和老区建设工作网络。

(二)制订完善扶贫开发政策法规体系。2005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强老区建设工作的决定》,2008年,再次启动《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的起草工作。省人大常委会早在1996年就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了《湖北省扶贫开发条例》、2001年颁布实施了《湖北省扶持老区建设条例》。2008年又将修订、完善上述“两个条例”列入本年度立法调研计划,推进扶贫开发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的关键是加大投入力度。近几年来,湖北省扶贫投入每年都有增加,2008年,省级财政安排的扶贫和老区建设资金在原有11070万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500万元,使省级财政当年投入的扶贫资金达到14570万元。

(三)组织动员社会团体参与老区建设、扶贫开发。一是成立老促会。湖北省于1991年成立了老区建设促进会,1994年成立了扶贫基金会,会长、副会长均由已退休的省级干部担任。目前,全省加入老区建设促进会、扶贫基金会的有6510人,绝大多数是从各级党政军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截至2008年,“两会”累计筹集老区扶贫基金已达1.3亿元,为贫困老区基层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二是成立扶贫协会。2008年,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正式批复,成立了“湖北省扶贫开发协会”,名誉会长和顾问分别由省长和分管扶贫工作副省长担任,会长、副会长由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副省级领导干部和有关大型企业董事长(总裁)担任,有100名企业团体会员参加。他们正在深入调研、项目扶贫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三是成立“雨露集团”。2008年元月,湖北省成立了“雨露职业培训集团”。该集团为从事非营利职业培训服务的扶贫公益性单位。“湖北省雨露集团”的成立与运行,使贫困劳动力的转移培训,由小规模分散培训向集团化、规模化培训转变,有效提高了转移培训的整体水平。

二、扶贫开发五项重点工作的推进与成效

(一)整村推进。湖北省规划了8614个重点贫困村,从2003年开始,采取“一次规划,分两年实施,第三年检查验收”的办法,每年整村推进500-1103个重点贫困村。到2008年,全省已检查验收4个年度推进的1800个贫困村,全部达到90分以上的验收标准。其中,2008年实施的1103个重点贫困村,共计完成资金投入82000万元,建设项目2600个。据当年检查验收上一轮29个重点贫困县市

500个村的报告显示,实施整村推进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实施整村推进前增加604元,达到2025元。贫困人口比实施前减少6.4万户、24.1万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10.8%,贫困发生率比实施前减少了3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产业发展、人口素质等,均有大幅度改善和提高。

(二)产业化扶贫。全省安排2270万元扶贫贴息资金,撬动发放贴息贷款7.57亿元,重点扶持100家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扶持29个重点贫困县市各发展1-3个种、养、加支柱产业,兴建特色产业基地200万亩,项目区群众人平增收286元,带动了一大批贫困农户脱贫。从2007年开始,湖北省先后在15个重点贫困县市的64个贫困村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2008年全省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累计总量达1155.2万元,吸收8122户村民加入“互助合作社”,其中,贫困户3565户,占43.9%。累计发放扶贫互助资金1090万元,入社农户借款4283户次,人均增收300元以上。2008年,省委、省政府在团风县召开了“全省双强工程现场经验交流会”,确定了以产业强贫困村、带贫困户的指导方针,提出了通过2-3年努力,使每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工作目标。各地积极组织工商企业进村、回归老板进村、招商引资进村,使产业化扶贫在强村富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雨露计划。湖北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了以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雨露计划”,在全省认定了100个“雨露计划”培训基地,2008年资金投入由2005年850万元增加到4000万元,增加了3.7倍;补助标准由2004年的人平400元,提高到2008年的人平800元,增加了1倍。全省投入的雨露计划补助资金总量,已占中央安排到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总量的10%以上。2008年初,省政府安排全省实施“雨露计划”培训任务5万人,到年底,全年实际培训5.72万人,超计划14.4%。全省应结业转移就业4.78万人,实际转移安置4.57万人,转移安置率95.6%。起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户,转移一批,脱贫一片”的良好效果。

(四)扶贫搬迁。从2004年-2008年,湖北省第一轮扶贫搬迁规划了5万户、20万人,省政府连续5年将其列入向全省人民承诺办好的10件实事之一,采取集中、分散、梯次等方式有序搬迁,5年共有5.25万户、21万人搬出了深山老林,告别了低湖库岛等“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特困地区。其中,2008年全省扶贫搬迁10804户、43278人,占年计划的108%。为了保证扶贫搬迁的顺利实施,湖北省不断加大了投入,2004年、2005年,省下拨搬迁补助资金人平1000元,户平4000元;从2006年开始,每年提高到人平1500元,户平6000元。2008年,全省当年安排扶贫搬迁资金6000万元。在此基础上,再采取市、县政府补一点,机关部门帮一点,企业、社会捐一点,搬迁户个人借一点,亲戚乡邻凑一点,以及村帮料、组帮工等办法,解决好搬迁户的建房问题,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五)老区建设。湖北省对革命老区扶持坚持择老择贫、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全省864个老区乡镇中,确定了303个重点老区乡镇;在303个重点老区乡镇中,五年确定了1515个全省重点老区贫困村。为了加大对重点老区扶持,2005年省委、省政府决定,省级财政安排扶持老区专项资金,在原有每年2800万元的基数上,2005-2007年每年递增1000万元,三年后,此笔资金已经滚动到5800万元,三年累计投入1.74亿元。同时,每年从省直部门筹集老区建设资金1061万元,27个中心地带老区乡镇每年投入270万元,加上每年中央对各省老区拨款,2008年,湖北省老区建设共投入扶持资金11131万元,实施项目1801个,集中解决老区村的生产生活突出困难,增加老区群众收入。据统计,2008年全省老区共解决43万低收入人口的脱贫问题,项目区农民人平纯收入比上年增加269元,达到3100元。91%的老区村通了公路,86%的老区群众饮上了清洁卫生水,老区村通电、通信息、通广播电视问题基本解决。

三、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与举措

(一)创新瞄准机制,不断提高进村入户水平。新阶段扶贫标准提高以后,围绕如何建立贫困户识别机制,湖北省加大了调研力度,加强了业

务培训,加快了政策调整。组织部分贫困县市相关部门,参加了“全国贫困统计监测培训”。会同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湖北贫困统计监测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创新原则及措施等,提出了改进意见,制定了贫困统计调查和数据分析方案,建立了制度体系和部门交流合作机制。在政策制订上,做到有利于瞄准贫困户;在资金项目安排上,坚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政绩显现型向扶贫务实型转变。如在整村推进中,改变过去80%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80%用于修路的作法,调整加大了产业帮带贫困户的比例。在搬迁扶贫中,改变过去简单追求搬迁户数的作法,提高了贫困户搬迁建房的补助标准。“一建三改”、“雨露计划”培训、小额信贷扶贫等直接针对农户的项目,对贫困农户尽可能地采取增加补贴、全包或全免的办法,使扶贫资金确实扶到“真贫”。

(二)动员社会参与,努力形成大扶贫格局。一是中直单位定点扶贫。2008年,15个中央国家机关和单位,定点帮扶湖北24个重点贫困县市,全年直接投入帮扶资金5010万元,其中资金4213万元,物质折款797万元。引进资金3758万元,帮扶新上项目278个,引进技术43项,引进人才132名。资助贫困学生1419名,举办培训班351期87067人,劳务输出8690人次。二是省直部门对口帮扶。2008年参加对口扶贫的省直部门和单位61个,实行扶贫联系点、小康工作队、新农村建设试点三点合一,共帮扶29个重点贫困县市的37个贫困村。全年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244万元,其中资金1689万元,物质折款555万元。引进资金20758万元,帮扶新上项目123个,引进技术47项,引进人才51名。资助贫困学生2022名。举办培训班258期,共培训15637人次,劳务输出12562人次。三是“1321帮扶工程”,即由1名县级以上领导,带领3-4个部门,连续用2年时间,帮扶1个重点贫困村脱贫。2008年全省市(州)、县(市、区)、乡镇三级共有1000多名县以上领导干部,3000多个党政部门对口帮扶贫困村,筹措整合各类扶持资金5亿多元,扶持了一大批整村推进和插花贫困地区的民生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资金监管,着力提高扶贫实效。2008年全省共安排各类扶贫资金52120万元,其中,省级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4570万元,国家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7550万元。银行系统投放信贷扶贫资金10.07亿元。为了强化扶贫资金的公正分配和严格管理,湖北省实行“因素法”分配扶贫款,分配权重比例依次为4:3:1:1:1,即贫困人口占4成,农民年人平纯收入占3成,GDP、人均财政收入、扶贫绩效各占1成。其中“扶贫绩效”由湖北省扶贫办与省财政厅共同评估并报省政府批准后,于2008年正式纳入“因素法”参与每年扶贫资金分配。同时,按照“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行效率”的原则,改革过去大小扶贫项目均报省级审批的传统作法,实行扶贫项目“县市申报,市(州)核准,省级备案”。扶贫资金按照“因素”分配,切块到县,封闭运行,集中支付,报账使用。做到简政放权,县为主,县负责,省督查。2008年,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对各省区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比,湖北名列全国8个B级省区之一,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通报表彰。

(四)强化检查督办,全面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一是强化省级责任。新一届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省扶持革命老区建设委员会,制订工作规则,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的组织和领导。新阶段以来,中共湖北省委常委会每年将扶贫开发列入年度重点工作,明确责任,逐项分解到省直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省级领导每人联系一个扶贫工作重点县,2008年到县市扶贫联系点调研的省级领导有40多人次。在深入调研和听取扶贫及相关市县汇报的基础上,带领省直有关部门到重点老区贫困地区召开现场办公会或在省直召开专题办公会,协调解决了一系列扶贫、扶苏的难点、重点问题。二是市州县狠抓落实。全省29个重点贫困县(市)和重点贫困地区市州,实行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分管领导岗位责任制,班子成员齐抓共管。从市州到县市,从县市到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人,每年进行责任考核。2008年5月,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全省2007年贫困地区党政领导干部扶贫目标责任制进行了考核,批转、下发了考核报告,评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级,有力地

促进了扶贫开发工作。三是成员单位认真履职。省政府印发了《湖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明确规定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会议制度、报告制度、调研和联系制度等。在这一总的框架下,2008年又印发了《湖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湖北省扶持革命老区建设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对照各单位业务内容,分别规定了必须承担的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的若干职责。省直29个成员单位中,有28个单位对“十一五”以来,尤其是2008年本部门本系统扶贫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对进一步履职作出了安排和部署。

(五)夯实村级基础,大力提升基层干部和骨干领导扶贫、带领脱贫的能力。一是狠抓扶贫干部培训。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扶贫办联合制定了《2008年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省级培训计划》。以贫困地区乡、村干部为重点对象,以提高扶贫政策执行力为重点内容,2008年全省举办贫困地区各类干部培训班15期,培训分管扶贫的县市领导、乡镇主管、扶贫管理等各级各类干部1866人。二是狠抓“千村书记”培训。湖北省已连续三年对当年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2008年全省分8个片区,先后用2个多月时间,培训了1103个整村推进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对于提高基层干部组织领导扶贫开发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狠抓扶贫人才培养。湖北省在贫困地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2007、2008年,全省共选录了1777名贫困村干部进行培养,有效提高了贫困村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同时,从全国30多所高校中,选招、培训、安置了150名“三支一扶”(支教、支医、支农、扶贫)大学本科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基层从事扶贫服务工作,为贫困乡村注入了新的扶贫活力。四是狠抓实用技术培训。以“每个贫困户培养一名科技明白人、掌握1-2项实用技术”为目标,采取校园、家园、田园三结合的模式,大力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尤其注重培训实用技术骨干、乡土能人大户和科技示范户。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老区贫困地区参加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10万人次,覆盖农户近10万户,加快了科技进贫困村的步伐。

四、特殊贫困群体和区域的扶贫开发

(一)民族地区扶贫。

1、“616”对口支援工程。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10个贫困民族县市全面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即由1名省领导,带领6个单位(4个省直单位、1个大中型企业、1个科研院校),对口支援1个民族贫困县市,每年为民族贫困县市至少办成6件较大的实事。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为10县市帮扶项目400多个,资金达20多亿元,“616”工程已成为扶持贫困民族地区的一个有力平台。

2、“1+1”对口帮扶工程。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对民族乡(镇)实施“1+1”对口帮扶的通知》,决定对全省12个民族乡镇实施“1+1”对口帮扶行动,即确立1个省民族宗教委员会成员单位,对口帮扶1个民族乡镇,每年为帮扶对象办一批关乎民生、促进发展的好事、实事。这些民族乡镇,绝大部分为全省重点贫困乡镇或重点老区乡镇。该工程实施以来至2008年,各对口支援单位已为12个民族乡镇落实扶持资金6412万元。通过连续不断的扶贫开发,10县市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2元,较上年增长17.1%;解决了13.39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和低收入人口的脱贫问题,返贫率控制在10%以内。

(二)妇女扶贫。一是开展“关爱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活动。建立了全省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及援助分项数据库,自2005年以来,每年采取项目化运作方式,对全省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确定的贫困标准的10333户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实施援助行动。在各级扶贫、民政、卫生等部门的支持下,筹集扶贫资金1000多万元,为1859户援建了安居房,帮助近3万单亲特困母亲的子女重返学校,培训单亲特困母亲及子女2.2万人次,帮助1.46万人实现了就业。二是实施春蕾计划。此项计划以关爱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为主要内容,2006年以来,先后向社会募集扶贫资金500多万元,救助对象包括一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小学、中学女生。为近5万名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温暖帮助,帮助近8万名失学女童实现读书梦想。三是推进农村妇女转移培训工程。大力组织贫困妇女劳动力参加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科技部门的“星火工程”、扶贫部门的“雨露计划”培训,自2005年以来,全省各级妇联共培训老区贫困地

区农村妇女劳动力61万人,转移就业率达到85%以上。四是开展“公益项目入户扶贫”活动。仅2008年,省妇联争取“玫琳凯”女性创业资金100万元,资助7县(市、区)340户贫困女性创业。争取“香港回归扶贫”、全国妇女基金会“绿色洗衣项目”、“援助单亲特困母亲”等资金61万元,先后在孝感、麻城、保康、公安等老区贫困地区县市实施,带动251个妇女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和服务业。据近三年统计,全省通过项目支持,共帮助14.8万妇女脱贫。

(三)教育扶贫。从2008年起,湖北农村义务教育在教科书免费的基础上,提高了中小学贫困生寄宿的生活费补助标准,即小学生每年500元,初中生每年750元。2006-2008年,全省高校共发放助学贷款10.3亿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9.8万人次。70多所高校开展“一帮一”结对资助活动,资助贫困学生17.5万人次,资助金额3500万元。“希望工程”筹集资金4000万元,资助学生1万人次,援建希望小学37所。同时,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捐资助学。广州军区机关、湖北省邮政公司各捐赠100万元,中国联通湖北分公司捐赠180万元,中国移动湖北分公司捐赠360万元,楚天都市报募捐600多万元,武汉一百分教育电子产品公司捐赠钱物960万元等,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万余人,为扶贫助学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插花贫困地区扶贫。该地区主要包括:全省29个重点贫困县市之外的水库淹没区、低洼湖区、分洪行洪区、血吸虫疫区、偏远山区。2002年,省委、省政府坚持有贫必扶的原则,在插花贫困地区确定了100个省定重点贫困乡镇、1000个省定重点贫困村(简称“百乡千村”)。从2006年开始,省政府每年在“百乡”中确定100个重点贫困村,在“千村”中确定200个重点贫困村,每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对300个插花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同时,插花贫困地区市、县(区)党委政府,也不断加大了本级财政投入,组织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截至2008年,共完成了900个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务,共解决了17.5万插花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脱贫问题。

结束语湖北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当前仍然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贫困群众的社会分层日益复杂,特困地区、特困人群的生存、发展和权益保障需求呈现多样性;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比较明显,贫富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解决温饱和脱贫的标准还不高,一遇自然灾害或市场风险容易返回到贫困状态。在湖北,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将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全面落实湖北省“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的目标任务,努力推动扶贫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贫困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湖北农村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第二篇:2009湖北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发展报告

2009湖北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发展报告

2009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2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中选择保康、五峰、丹江口、大悟、英山、通山、鹤峰7个县市作为贫困山区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以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探索脱贫致富路子。

这是省委、省政府继设立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后,推动我省山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湖北区域发展新实践,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举措,是新阶段我省扶贫开发新探索,也是山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新机遇。

7个试点县市,都是山区县市、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历史、地理、文化、资源禀赋各不相同,经济社会发展各有千秋。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的实施,带给7个试点县的将是居弱图强、后发快进的巨大变化,7个山区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将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决策形成背景及过程

湖北是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始终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积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努力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具有湖北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2009年年初,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决策,是在审视湖北“三农”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一是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作出了“三个仍然”的分析,形成了“三个进入”的判断,提出了“三个作为”的要求。湖北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明确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以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的新模式,推进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进程。

二是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2008年末,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提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基本对策。湖北省委、省政府把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保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保稳定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根本保障。坚持以科学发展的思想来保增长,以实践根本宗旨的要求来保民生,以落实第一责任的措施来保稳定。抓住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的重大机遇,利用财政增收形势比较好的有利时机,针对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办大事,作出了实施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的决策。

三是在实施“两圈一带”重大战略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8月视察湖北时提出的“要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在较短的时间内,相继提出了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等重大战略构想,形成了“两圈一带”的总体发展战略。“两圈一带”涵盖了全省29个贫困县市。为了策应“两圈一带”重大战略的实施,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步伐,进一步统筹我省区域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选择7个山区贫困县市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作为“两圈一带”重大战略内容的丰富和具体实践。

四是在正确审视湖北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2006年以来,我省新农村建设已进入一个亮点纷呈、特色彰显、加快推进的新阶段。但是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同时,湖北是全国

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的重点省区之一。近年来,湖北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当前仍然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破解难题,省委、省政府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施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促进贫困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正是在以上四种大的背景下,湖北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湖北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顺应时代潮流,顺应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呼声,实施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

近几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百镇千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2008年5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建立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在平原湖区进行跨区域性的探索和试验。通过短时间的建设和发展,仙洪试验区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工作刚刚开展不久,省委书记罗清泉就在思考除了在平原地区搞试验区外,还应在山区搞一些试点,探索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建设发展道路,进而促进全省新农村建设。

2008年底,在调查摸底、征求各市州意见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选择7个贫困山区县(市)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并写进了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展开后,省委、省政府在对照检查分析阶段深切地感到,要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必须抓好贫困山区的发展。没有山区贫困地区的又好又快发展,就没有全省的又好又快发展;没有山区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因此,省委在制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方案中,把抓好7个山区贫困县的脱贫奔小康工作,作为整改工作的一项重大措施,作为“民心工程”,为山区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思想认识上的统一,带来的是行动上的一致。2009年2月2日,省委书记罗清泉主持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至此,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正式融入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

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发展构想

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的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富民强县为核心,以培育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为突破口,以农村基础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投入力度,促进试点县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富差距逐步缩小,为加快全省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要求积累经验,为推动全省区域和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通过全省共同努力,试点县要达到以下目标:三年取得明显变化、五年建设成为我省脱贫奔小康示范县、山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要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放在首位。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坚持统筹协调,整合各种资源。坚持改革创新,探索脱贫路子。

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努力实现八个方面突破:一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二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四是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六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村庄整治。七是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八是加强乡风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进展与成效

脱贫奔小康试点自2009年2月正式启动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亲自指挥与重点督查、省直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和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正稳步扎实健康地向前推进,呈现出部署周密、规划全面、合力帮扶、强力推进、效果初显的良好态势。

一是省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2009年2月2日,省委书记罗清泉主持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省7个重点贫困县市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化认识,明确目标定位,抓住发展不放松,通过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坚持多渠道增加投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加强领导。会议为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作了总体谋划和科学安排。

二是召开启动会议进行部署。2009年2月1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启动工作会议,贯彻落实省委专题会议精神,全面部署我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启动工作。会后,省委、省政府成立了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清泉任组长的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有关市州和试点县市相继成立了以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开展工作。

三是审议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指导意见。2009年3月18日,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审定了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指导意见。2009年4月15日,《湖北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指导意见》(鄂办文[2009]36号)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文件下发。根据指导意见,制定了重大活动分月安排意见、启动对口帮扶工作。2009年5月11日出台《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鄂发[2009]8号),赋予试点县工作新的任务,提出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整县推进扶贫开发。

四是组织试点县乡镇党委书记培训。2009年4月15日至4月17日,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培训班在武汉举办。来自试点县的90名乡镇党委书记参加了培训。培训班先后邀请省委组织部、省委政研室、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局、省扶贫办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为参训代表进行了专题授课,提供了试点工作的思路和抓法。

五是召开“洪湖会议”审议规划。2009年5月26日,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会议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洪湖召开。会议原则通过了湖北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建设总体规划。会议强调指出,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完善规划,破解难题,强化领导,扎实推进脱贫奔小康工作,努力探索出一条山区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六是深入试点县市调研指导。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带头深入试点县市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调研。罗清泉书记从2009年2月15日开始至2009年底,围绕试点县工作,三次到大悟,两次到丹江口、通山、五峰,一次到保康、英山、鹤峰调研,确保了试点工作的正确方向。省委确定,省委常委苏晓云、张昌尔、李宪生、苑世军、黄先耀、李春明、潘立刚等7名领导对口联系7个试点县市,他们不定期地经常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试点工作。分管试点工作的省领导张昌尔、刘友凡、罗辉、赵斌同志,多次深入7个试点县市现场办公,解决试点工作的突出问题。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也积极深入试点县市了解和掌握试点的基本情况,为试点工作出谋划策。为了加快推进试点工作进度,2009年7、8、12月,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分三次组织开展了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学习考察活动,加快了试点工作进程。

七是开展招商引资、加强金融支持。2009年9月19日,由省商务厅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在武汉举办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推介洽谈会。7个试点县(市)现场签下总投资近7亿元的引资项目。2009年8月21日,省金融办召开专题会议,就金融部门支持试点县工作提出意见要求,决定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八是积极协调重点企业、驻鄂部队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经省国资委协调,在全省选择5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和18家民营企业作为定点帮扶的企业,对口支持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乡镇。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军和武警部队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省政府扶贫办和省军区政治部积极协调驻鄂空军某部等7个军级单位参与对口帮扶试点县工作。

经过近一年的试点建设,7个试点县市干部群众“居弱图强、后发快进”的思想进一步牢固,发展产业、强县富民的方向进一步明确,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县域经济进一步增长。2009年,7个试点县市国内生产总值达282亿元,比2008年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64亿元,比2008年增长18.8%;财政总收入24.6亿元,比2008年增长16.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4亿元,比2008年增长33.7%。

二是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7个试点县农民人平纯收入3548元,比2008年增长13.2%;年末贫困人口57.8万人,比2008年底减少8.38万人,下降12.7%。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2009年7个试点县共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526.5平方公里,同比增长158.5%;完成高产农田建设6.02万亩,同比增长131.5%;完成低丘岗地改造14.24万亩,同比增长29.1%;完成现代农业示范项目19.1万亩,同比增长69%;完成低效林改造项目8.2万亩,同比增长46.4%;当年解决安全饮水人口23.84万人,同比增长22.6%;当年新修通村(自然村)水泥路1588.9公里,同比增长11.2%;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是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各试点县结合实施村庄整治行动,广泛开展“美化、净化、亮化、硬化”工程,加快“一建三改”和农房改造,建成了一批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新农村。当年新建沼气池3.77万口,同比增长8.6%;完成村庄整治519个村,同比增长525.3%;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931户,同比增长122.8%。

五是基层民主管理进一步增强。随着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的逐步深入,有效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也极大地促进了基层管理民主。丹江口等县市建立了村庄理事会民主管理机制,在49个试点村建立258个村庄理事会,及时为农民提供了参与和管理村庄事务的平台,同时在每个试点村都建立了乡风文

脱贫奔小康试点实践与探索

一年来,我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实践,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规划先行。由省发改委牵头,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和省直相关部门及对口帮扶单位进一步强化了规划、方案的制订。至2009年9月底,四个系列的规划、方案已全部审定印发实施,即“1+7”的总体规划、22个专项规划、8个行业支持规划和对口帮扶方案。

二是试点示范。各试点县普遍坚持先试点再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五峰县在34个产业专业村中确定10个村、丹江口市选择四个片区49个村、保康县选择经济基础不同的22个村、通山县确定九宫山等6个乡镇、大悟县确定吕王镇八一大畈和新城镇“1+3”两个脱贫奔小康综合示范区、鹤峰县确定“一线三片”、英山县确定温泉镇百丈河村至杨柳湾镇河南畈村连线18个村,实施片带推进,整体开发。通过试点示范,为全省脱贫奔小康“铺路搭桥”。

三是项目牵引。各试点县注重通过重大项目推动试点工作。其中,通山县依托核电建设、丹江口市依托南水北调工程推动试点县建设。7个试点县通过小流域治理、高产农田建设、双低改造项目、现代农业示范等拉动试点县经济建设。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办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对重点项目进行督办。从7个试点县市重点项目的推进情况来看,各试点县市工作进度加快,重点项目实施效果初步显现。

四是产业支撑。各试点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的突破口,摆在首要位臵来抓,着力培植支柱产业。鹤峰县的水电、药化产业、保康县的磷化工、丹江口市的柑橘等,都已形成支柱产业。五峰县充分利用跻身湖北旅游强县、中国最具民族风情旅游大县和生态旅游大县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旅游特色产业。通山县做大做强“五石”(大理石、硅石、石灰石、钒石、白云石)产业。大悟县围绕茶叶、板栗、花生、中药材和养殖业“四大板块一小区”建设发展产业。英山县走“一业为主,多业开发”之路,着力构建“县有支柱产业、乡镇有特色产业、村有增收产业、户有致富产业”的格局。各试点县市加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其中,保康县、五峰县打破地域限制,在异地建设工业园区,发展“异地经济”,为加工园区建设探索了新路子。

五是政策支持。省里为支持试点县建设,出台了不少新政策:省计划在五年中每年安排70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试点县(市)的经济发展。2009年从省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中安排3000万元、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中安排4000万元,用于7个试点县(市)的产业开发项目建设。2009年至2011年,每年从村镇环境整治项目资金中安排5000万元,每年安排500个村,用于7个试点县(市)村庄环境整治;每年给7个试点县(市)分别安排一个小流域治理项目、一个土地整理或低丘岗地改造项目、一个低效林改造项目和2—3个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另外,还出台了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移民搬迁、支持发展农家乐、农村中心集镇商品房建设政策等。省直有关单位和7个试点县市上下对接,使这些政策逐步落地生根,部分资金已陆续到位。

六是对口帮扶。省直49个定点帮扶单位,2009年为试点县市投入帮扶资金71012万元,捐赠折款93万元,帮扶项目232个。省科技厅、省交通厅、省林业局、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经信委、省财政厅7个单位,认真履行牵头工作职责,在联系试点县的7位省领导重视下,积极组织协调,多次召开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建立牵头单位和参建单位会商制度,细化参建单位帮扶任务,深入试点县调查研究,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省直其他对口帮扶单位发挥各自优势,突出改善民生,积极支持试点县建设。省政府扶贫办作为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做好组织指导、综合协调、检查督办等日常工作。试点县所在的市州也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七是舆论引导。2009年“10.17”纪念第1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分别在《湖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抓好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省委宣传部出台了《组织新闻媒体采访报道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方案》,集中宣传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高度关注试点工作,跟踪报道,社会反响强烈。省三农研究会调查组深入大悟、通山调研,撰写了反映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的高质量调查报告《山乡春晓》,对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回顾一年来试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第一,政府主导是脱贫奔小康的基本保障。在目前条件下,山区脱贫奔小康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思想倡导、政策引导和规划先导上。省委、省政府要求试点县三年取得明显变化、五年建设成为我省脱贫奔小康示范县、山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这为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省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试点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引导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高起点规划,把规划落实到产业、落实到项目上,为山区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找到了有效的抓手。

第二,社会参与是脱贫奔小康的重要力量。这次试点工作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强化了社会参与。每个试点县

市都有省直部门、重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驻鄂部队对口支持试点建设,并且制定了一整套对口帮扶的工作机制,已初步形成大扶贫的格局。

第三,发展产业是脱贫奔小康的根本出路。在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启动之初,省委、省政府就明确指出,一定要把发展产业作为试点工作的突破口。省委、省政府领导无论走到哪里,都强调产业第一。在丹江口召开的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第二次学习考察活动座谈会上,就着重强调要把产业发展放在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的首要位臵。各试点县市围绕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扶持龙头企业,狠抓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强县富民提供了支撑。

第四,资源整合是脱贫奔小康的关键环节。试点工作始终注重整合资源。在内容上,注重整合政策资源、整合项目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在方法手段上,主要通过试点总体目标来整合,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通过试点规划来整合,发挥规划“指挥棒”作用;通过项目来整合,发挥项目“吸铁石”作用,为试点建设搭建融资平台,最终实现政府扶持与农民投资投劳有机结合,上级部门项目支持与地方筹资有机结合,政策引导与市场融资、社会参与有机结合,把各种资源聚集到试点实践中来,“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通过资源整合,形成脱贫奔小康的合力。

第五,改革创新是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这次试点工作,创新了以县为单位、实行整村推进与片区开发相结合的扶贫开发模式。创新了工作推进机制,进行“拉练式检查”,每月一项重大活动安排强力推动。创新了对口帮扶机制,建立了对口帮扶单位联系点制度、对口帮扶单位联系会议制度、省领导联系点现场办公会制度、试点县市重点项目督办四个机制。创新农民参与机制,通过“以奖代补”、“一事一议”等措施,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创新全民创业机制,按照“政府搭台,能人唱戏”的思路,大力实施以“回归创业”为重点的“全民二次创业”工程,鼓励、引导全县“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探索了竞争激励机制,7个试点县为了争当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的“排头兵”、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争先恐后,比、学、赶、超,营造了试点县建设的良好氛围。

2009年是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的开局之年,2010年要按照《湖北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指导意见》和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总体规划,推动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上新台阶。主要围绕“一个中心”、突出“四个更加注重”,即围绕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脱贫致富这个中心展开,各试点县要更加注重项目实施与招商引资,更加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发展加工业,更加注重工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更加注重解放思想和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调研指导,认真抓好现场交流活动,加强舆论宣传,为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稳步扎实推进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第三篇:2018湖北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

2018湖北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它是淡水螯虾家族中的一个中小型种类。1918年,日本的本州岛从美国引进小龙虾作为饲养牛蛙的饵料,于20世纪30年代小龙虾从日本传入我国,最初在江苏的北部,50年代初即在南京出现。随着其自然种群的扩展和人类的养殖活动,现已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重要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华中、华南的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台湾地区,形成可供利用的天然种群,成为我国重要的水产资源。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小龙虾的养殖大国和出口大国。

近年来,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至2016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由26.55万吨增加到85.23万吨,增长了221%;全国养殖面积超过900万亩。2016年,我国小龙虾总产量为89.91万吨(含捕捞产量),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

近年来,随着“虾稻综合种养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小龙虾养殖发展迅猛,消费市场持续放大,产业链不断延伸,逐步形成了集“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出口、冷链物流、餐饮节庆”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很多地区将小龙虾产业作为地方特色主导产业进行打造,小龙虾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培育地方经济增长新动能、推进农(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渔)业增效和农(渔)民增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编写了湖北2017年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旨在总结湖北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一、湖北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

养殖规模效益再上新台阶。2017年,湖北省新增虾稻综合种养面积64.14万亩,新增小龙虾池塘养殖面积14.6万亩,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和池塘养殖面积分别达到416.82万亩和127.12万亩,小龙虾年产量达63万吨,养殖年产值达到254.27亿元。

湖北小龙虾产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最初的“捕捞+餐饮”,逐步向小龙虾加工出口、稻田养殖(虾稻连作、虾稻连作+共作)、小龙虾深加工、冷链物流、餐饮流节庆一体化服务拓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小龙虾产业链中,第一产业以小龙虾养殖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小龙虾加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为以虾为基,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节庆文化、休闲体验为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服务业。据统计测算,2017年全省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餐饮等综合产值达851.82亿元,同比增加17.76%。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近60万人。

(二)产业布局

小龙虾养殖主要集中在武汉、荆州、黄冈、孝感、荆门、潜江、鄂州、黄石、天门等9个市,9个主产市产量占全省产量的95%左右。荆州市养殖规模最大,2017年,荆州市小龙虾产量28.89万吨,约占全国小龙虾产量的三分之一,占湖北省产量的一半。荆门市、黄冈市、潜江市养殖规模增长较快,孝感、武汉、咸宁、黄石、天门等市小龙虾养殖也逐步发展,养殖区域逐年扩大。

(三)技术模式

湖北小龙虾养殖模式主要有虾稻综合种养、池塘养殖二种模式,其中虾稻综合种养模式占主导地位。虾稻综合种养是湖北稻田综合种养的主导模式,其面积占全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的80%以上。2017年,小龙虾养殖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养殖模式多元化。湖北小龙虾的养殖模式有:虾稻综合种养、池塘主养、池塘虾蟹混养、藕塘(田)养殖等。且呈现由单一的稻田种养向稻田种养和池塘种养方向发展、由单一的稻-虾双元复合模式向虾-鳅-稻、虾-鳖-稻等多元复合模式发展的趋势。二是养殖效益不断提高。小龙虾养殖不再以天然饵料生物为主,而是以人工投喂为主;生产方式实现了由过去的粗放粗养向半集约化养殖转变,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有了大幅度提高,稻田亩产小龙虾100-200kg,亩效益3000-5000元,池塘亩产小龙虾200-300kg,亩效益5000-8000元。

(四)种业

种业是小龙虾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去,湖北通过研发了小龙虾稻田生态繁育技术,实现了春季生产成虾、夏季培育亲虾、秋冬季繁育苗种的全年候生产,突破了小龙虾规模化苗种繁育。该技术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小龙虾主产省区得到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小龙虾苗种供应问题。2017年,湖北又着手研究小龙虾温棚规模化繁育技术,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建设小龙虾苗种场奠定了技术基础。

(五)产业政策 1.政府重视

为确保小龙虾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湖北省2017年出台了《湖北省小龙虾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小龙虾十三五产业发展思路、方向和重点,凸显了政府在促进小龙虾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湖北省政协还召开了“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探索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新模式”月度协商座谈会,会后整理形成了《关于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探索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新模式的建议》,有效促进湖北省各有关部门协调推进湖北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湖北省农业厅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2.资金保障

为保障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小龙虾产业从业者积极性,湖北省有30多个县(市、区)发文明确稻田综合种养支持政策,每个县(市、区)都拿出真金白银,积极推进适宜区域发展稻田综合种养。

(六)龙头企业

放眼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已经由“散而小”向“集中化、规模化、产业化”转型。湖北省小龙虾养殖发展迅猛,消费市场持续放大,产业链不断延伸,逐步培育壮大了湖北莱克集团、潜江虾皇实业有限公司、湖北省潜江市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福娃集团有限公司、盛老汉家庭农场等一批国内知名度较高的龙头企业。其中湖北莱克集团小龙虾加工量和出口创汇占湖北省总额的50%以上,并连续12年保持全国同行业第一,现拥有“一院”(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一中心”(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三大加工厂”(均属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五大养殖基地”(自建小龙虾生态繁养基地5万亩);湖北省潜江市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加工出口甲壳素、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甲壳素衍生制品以及淡水小龙虾、鮰鱼、鳜鱼、大白刁、鲈鱼等淡水产品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先后通过美国、欧盟、俄罗斯和韩国卫生注册,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和英国BRC认证,是英国玛莎百货在中国的唯一一家供应商,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欧盟甲壳素系列产品注册的企业;潜江虾皇实业有限公司是以专业烹饪油焖大虾闻名的特色餐饮店,也是潜江市目前最受欢迎品牌酒店,其旗下拥有20多家分店及连锁店及从业人员1000多人,养殖基地规模1200多亩;作为大米加工行业全国第二、米制品排名全国前三的福娃集团有限公司,拥有3万亩稻虾种养基地,集团投资建设的龙庆湖小龙虾交易中心,每天发往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深圳、重庆等地的小龙虾超过3万斤。

(七)市场消费

小龙虾季节性供给特征明显,上市量和市场价格随季节变化而波动。2017年淡水小龙虾批发市场价格仍呈上升趋势,3~4月为苗种上市旺季,价格较高,最高达到60元/kg;期间,商品虾价格也较高,一般为80-120元/kg;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价格有短期回落,6月中旬后价格回升并一路走高,50-80元/kg。

(八)加工流通 1.加工

湖北省加工产业链条稳步延伸。受国内庞大市场需求拉动,虾尾、清水虾、调味虾等面向国内市场的小龙虾加工产品生产量和销售量都大幅增加。小龙虾精深加工稳步推进,用虾头虾壳提取甲壳素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壳聚糖、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甲壳素衍生制品生产拓展至医药产品领域。2017年湖北省小龙虾加工产值达到116.39亿元,同比增加21.96%。2.流通

目前,湖北省市场交易活跃,各个水产品交易市场都经营小龙虾的买卖。主要特点:一是批发市场逐步扩大。2017年,除武汉、荆州、鄂州、潜江等市州外,一些县市也建设了自己批发市场。二是网上营销风生水起。2017年,湖北省小龙虾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5亿元。潜江华山、湖北莱克、洪湖德炎等公司的麻辣小龙虾、虾球等产品居于京东、微信等电商平台人气榜首,年销售额分别达到9000万元、6300万元和1200万元。潜江“虾谷360”垂直电商平台以“互联网+小龙虾”的模式运营,入驻采购大户和交易商户达300多家,小龙虾物流配送能力辐射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3000多家终端客户,全年小龙虾交易额达到3.59亿元。“中国虾谷网”小龙虾垂直电商平台的年销售额达到9600万元。

(九)区域品牌

湖北省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宣传建设颇见成效。首先,严格把控产品的质量安全,支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严格投入品使用,强化源头、过程管控和质量追溯,提升稻渔综合种养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其次,深入实施品牌培育计划,鼓励引导经营主体、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参与稻渔品牌创建,通过参加农产品交易会、举办节庆活动,积极宣传推介稻渔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优质安全、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稻渔品牌,提升稻渔综合种养效益。目前,湖北省依托稻田综合种养的优良品质,已为稻、虾产品打造了系列知名品牌。如荆门“香稻嘉鱼”、潜江“虾乡稻”、鄂州“洋泽”大米,等稻米品牌;“楚江红”、“良仁”等小龙虾品牌;“虾小弟”、“虾滋味”、“楚江红”等电子商务品牌;“五七”、“小李子”、“利荣红透天”、“潜憨直”油焖大虾、“聚一虾”等餐饮品牌。

(十)餐饮节庆文化

餐饮消费仍是小龙虾的主要消费方式,不仅消费群体越来越大,而且,小龙虾慢慢从大排档、小虾店、虾餐馆走向了高档酒店的餐桌,成为餐饮业最主要的热门菜肴。吃食小龙虾成为广大市民的时尚消费,小龙虾红色风暴极大地影响着各地餐饮业和广大市民的生活。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湖北省专营小龙虾餐馆数量超过1.8万家,小龙虾餐饮产值超过400亿元。“油焖大虾”是湖北的招牌名菜,近年来又创新推出了“蒜茸虾”、“清蒸虾”、“卤虾”等近30个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菜品。湖北各地非常重视小龙虾产业发展宣传工作,2017年,除潜江市举办了规模宏大的小龙虾节外,监利、公安、安陆等地也举办了各类不同的节庆活动,以促进小龙虾消费、推进小龙虾产业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种业体系亟待建立

目前,小龙虾种业体系建设滞后于养殖发展。苗种繁殖主要依靠养殖者自繁自育,这是湖北省在6年以前为解决小龙虾产业苗种瓶颈问题而研发的一项技术。现如今,由于养殖者掌握小龙虾自然繁殖的技术水平的差异,导致出苗有早有晚,养成的商品虾规格偏小。加之质量不稳定,苗种捕捞、运输、放养后的成活率较低,病害时常发生,影响了产品品质和养殖效益。因此,进行与种业建设相关的种质资源调查、良种培育以及规模化苗种生产技术的研发工作亟待加强,完善的小龙虾种业体系亟待建立。

(二)养殖技术有待优化

近年来,虾稻模式养成的商品虾规格偏小,如何由“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变,虾稻综合种养模式有待优化;池塘养虾模式由于多年有机质积累,池塘生态条件恶化,如何实现“池塘生态养虾”,池塘养虾技术有待优化;小龙虾营养需求及专用配合饲料亟待研发;标准化、可控化的健康养殖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疫病防控能力有待加强

近年来,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病(WSSV)等养殖病害呈上升趋势,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损失,且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制约了小龙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亟待建立小龙虾病害绿色防控体系,养殖用药规模化管理有待加强。

(四)加工业有待大发展

目前,小龙虾消费方式主要是鲜活消费,影响小龙虾消费范围和消费群体的扩大,产品集中上市导致价格波动,方便家庭消费的加工产品较少。同时,小龙虾可食用部分的比例仅占16%—20%,综合利用率低,精深加工发展还有很大潜力,产品附加值并未完全得到开发,加工业有待大发展。

(五)产业引导有待加强

服务小龙虾产业的能力跟不上小龙虾产业的发展,技术培训、生产指导还不能覆盖所有的养殖者,特别是新进来的养虾者,往往无所适从,最后导致失败。不同地区、不同专家对小龙虾的养殖技术解释不一,甚至有的人不懂装懂、有的企业销售人员为推销产品充当技术员误导养殖者,给小龙虾养殖者带来困惑,有的甚至造成巨大损失,产业的正确引领有待加强。

三、发展趋势

(一)养殖面积继续扩大

按照现阶段水产养殖情况来看,大宗淡水养殖利润薄,逼迫养殖户对养殖结构进行调整。由于目前小龙虾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市场空间较大,小龙虾养殖面积可能继续增长。

(二)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目前小龙虾已形成养殖、餐饮、加工,到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广文化的产业链,市场仍是供需两旺,市场价格将表现为稳中有升。

(三)养殖产量持续增长

现在一些市县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小龙虾养殖的扶持政策,各级渔业主管部门通过加大虾稻综合种养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力度,加之小龙虾养殖利润可观,农民对小龙虾养殖的积极性较高,预计未来3∼5年小龙虾养殖产量还将持续增长。

四、发展建议

小龙虾产业是水产业乃至整个大农业中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朝阳产业,特别是“虾稻综合种养”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同时还拓展了水产业的发展空间,推动了大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保障了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发展虾稻综合种养,既保障了“米袋子”又丰富了“菜篮子”,既鼓起了 “钱袋子”又确保了 “舌尖上的安全”,还有效地破解了“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好地”的难题,是一条“催生农业现代化、保护农业环境和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建议把虾稻综合种养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

(一)构建小龙虾种业体系

加快小龙虾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研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小龙虾苗种场。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校,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加快提升良种自主研发和供给能力。鼓励和支持小龙虾苗种场建设和相关科研工作。

(二)严格规范养殖业

严格规范小龙虾养殖业。无论是池塘养殖,还是稻田养殖,应当走“清洁养殖”、“绿色种养”的发展之路,而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盲目追求产量和效益而不顾产品品质和生态环境。要加强健康养殖标准化操作规程制定,逐步推行小龙虾养殖的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积极开展安全高效人工配合饲料和小龙虾病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减药减量,农药减量60%以上、化肥减量50%以上。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严禁使用禁药。大力扶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切实为小龙虾养殖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

(三)加快发展加工业

小龙虾的加工与深加工潜力巨大,应加快发展方便、保质、利民的小龙虾加工产品。加快发展小龙虾副产物(特别是餐饮业的虾壳量几乎是小龙虾产量的50%左右)的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不断向医药保健、化工与环保等领域拓展。

(四)落实政策保障,加强金融扶持

要积极支持从事小龙虾产业的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将“三补贴”(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补贴)“三补合一”,整合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切实用好各级奖励基金,补贴资金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有关部门应将虾稻综合种养基地建设列入国土整治、土壤修复、高标准农田以及有机稻基地等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内给予重点支持。同时发展和推进农业保险制度,提升农业保险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进贷款贴息创新。鼓励虾稻综合种养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形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推进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把优惠的银行贷款政策落到实处,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

(五)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湖北省水产及农业科技基础雄厚,农科教优势明显,聚集了一大批国家级农业、水产院校、科研院所和省级技术推广与科研单位的科技精英,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省内有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国内一流的高校科研院所,还有一批省、市、县技术推广站、所。应该按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促进科技与水产、农业深度融合。推进“产学研”一体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将小龙虾产业作为湖北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亮点,整合水产和农业方面的科研院所与推广单位的科技精英,推进集成创新,以“双水双绿”(即水稻、水产,绿色种植、绿色养殖)工程为主要抓手,协同攻关小龙虾产业技术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六)加强虾稻龙头企业和复合型技术人才建设 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因此,培育壮大一批与虾稻种养产业直接相关的龙头企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竞争力提升提供直接动力。此外,目前虾稻综合种养产业中存在“种稻的不会养虾、养虾的不会种稻”的局面,各地渔农民掌握小龙虾养殖技术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是一无所知,制约着小龙虾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大虾稻综合种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懂“种稻”又懂“养虾”的职业农民,促进虾稻综合种养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七)严格标准,打造品牌

要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质量安全监控,逐步做到质量安全可追溯。做实做强虾稻综合种养模式下安全优质的“有机稻”、“生态渔”品牌,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开展绿色、有机水产品和稻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打造名副其实的有机、绿色品牌。同时开展稻谷和水产品精深加工销售,发展订单生产,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

(八)加强“稻渔文化”建设

鼓励把虾稻综合种养基地融入“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中,将稻渔生产、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科普教育、民俗特色融为一体。打造稻渔文化小院,建立农耕文化科普教育基地。举办稻渔展销会、博览会,举办稻渔科普观光活动,组织开展“稻渔文化课堂”活动,举办龙虾美食节,将“稻渔文化”的概念深入人心。不断加强稻渔品牌的培育、认定、宣传和推广,打造稻渔品牌内涵和美誉度,推动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作者:马达文 汤亚斌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第四篇:湖北建筑业发展十三五

湖北建筑业发展“十三五”

规划纲要

2017年6月

目录

一、湖北建筑业发展回顾 ···········································(1)

(一)发展成就 ···················································(1)

(二)主要问题 ···················································(5)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6)

(一)指导思想 ···················································(6)

(二)基本原则 ···················································(7)

(三)发展目标 ···················································(8)

三、“十三五”时期主要任务 ······································(10)

(一)深化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 ····························(10)

(二)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 ··································(12)

(三)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 ······················(14)

(四)加强建筑业人才队伍建设 ····························(15)

(五)完善建筑业发展体制机制 ····························(18)

(六)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20)

(七)促进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 ····························(21)

(八)积极开拓省外和国际市场 ····························(24)

四、保障措施 ························································(25)

(一)加强领导、组织落实 ··································(25)

(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26)

(三)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26)

规划范围。根据省政府“三定”方案以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本规划涵盖内容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建设监理、工程造价等行业以及政府对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安全、工程标准定额、建筑节能与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背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增速放缓,结构优化升级,驱动力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核心的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和“一带一路”建设,建筑业发展面临重要的历史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建筑业放管服改革,为加快推进行业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对进一步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建筑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4月26日印发了《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本规划旨在贯彻落实上述两个文件,阐明“十三五”时期湖北建筑业发展战略意图,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推进湖北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规划编制。本规划是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 专项规划之一。编制工作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省建筑工程管理局会同有关处室、单位共同编制。5月24日,组织了专家论证。专家认为,该规划全面总结“十二五”、精心谋划“十三五”,符合湖北建筑业改革、发展与管理实际。6月16日,经省住建厅厅长办公会审议通过。

湖北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一、湖北建筑业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就。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支柱地位日益凸显。“十二五”期间,湖北建筑业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带来的历史机遇,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形势下,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规模大步迈上新台阶。2015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038.48亿元、实现增加值2040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6倍和2.1倍。2011-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幅达到20%,增加值年均增长19.86%,分别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57%、133%。总产值在全国排名由2010年的第7位跃升至2015年的第3位,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5%以上,企业总数由7575家发展到1.2万多家,从业人员保持在230万人以上。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6.2%,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68%,工程监理企业年营业收入增长4.36%。

——优势企业发展迅速,“十大品牌”影响广泛。“十二五”期间,全省特级总承包企业新增5家,达到17家;一级企业新增257家,达到697家;入选湖北省百强企业新增9家,达到27家。年产值过2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到5家、6家、18家,百亿元建筑企业群不断壮 大,千亿元企业崭露头角,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中建三局领军创新、武汉桥建、新洲建筑、钢构集群、孝感劳务、大冶古建、石首防水、黄冈窑炉、凌云幕墙、定向爆破在全国建筑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形成了湖北建筑业“十大品牌”。我省建筑业外向度保持在全国前5位。充分发挥我省建筑业企业门类齐全、央企实力强、抱团“走出去”的优势,统筹协调全省建筑业企业“走出去”,企业海外承揽工程项目形式更加丰富,投资开发建设、工程总承包业务明显增加,全省110多家企业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接业务,成功承揽了“中巴经济走廊”等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

——设计建造能力显著提升,工程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一批大中型建筑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在高难度、大体量、技术复杂的超高层建筑、高速铁路、公路、水利工程等领域具备完全自有知识产权的设计建造能力,加快拓展地铁、桥梁、市政建设等高端市场领域,成功建设一大批设计理念先进、建造难度大、使用品质高的标志性工程。建立健全了涵盖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检测标准等方面的地方标准体系。建筑业企业普遍加大科研投入,积极采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围绕承包项目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创造大批专利、工法,取得丰硕成果。全省通过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的项目102个,评定出省级工法616项,国家级工法87项,发布省级QC成果5

532 项,其中国家级QC成果174项。实施“精品工程”战略,创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8项、国家优质工程奖24项、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公共建筑、建筑幕墙2011-2014年)奖78项,省建设工程优质奖“楚天杯”奖640项、装饰工程“楚天杯”(2011-2014年)奖222项。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建筑业的整合发展,建筑品质和建造效率进一步提高。

——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各级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建筑业发展。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召开了全省建筑业发展大会。省住建厅组建了“湖北省建筑产业战略联盟”,全产业链合作、校企合作、银企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全省各级住建部门坚持扶优扶强,从资质审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对重点企业培育力度;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工作调度会、情况通报会、现场办理会、立法调研会,谋划产业科学发展、解决行业发展难题、搭建企业合作平台;大力支持企业走出省界国门,积极协调解决我省企业外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严格落实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政务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政风行风明显好转。

——市场监管不断创新,诚信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完善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了标后履约监管、市场检查实施导则、施工许可管理、“黑名单”制度、统一开放市场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加强建筑市场执法人员培训,统一执法标准,持续开展全省建筑市场行为检查,实施市场、现场两场联动,联合工商、质监、公共资源交易等部门开展建筑市场综合整治,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加快诚信体系信息化建设步伐,全省按照“统一规划、协同建设、分级负责、资源整合”的原则,建成了涵盖“四大数据库、七大环节、三级建筑市场”的一体化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了与住建部中央数据库联网运行,建筑市场监管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质量管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总体可控。“十二五”期间,扎实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落实工程建设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两书一牌”制度得到有效落实。2015年,工程质量授权书、承诺书新开工项目签订率达100%;新竣工项目永久性标牌设置率100%,建立了信息档案制度。积极推进质量标准化工作试点,定期开展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不断健全质量安全规章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湖北省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湖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监督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态势。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绿色环保取得实效。“十二五”期间,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建筑节能标准进一步完善。全省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05 万平方米,是“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34 倍。大型公共建筑节能降耗提速,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可再生能源建 筑应用3562 项,建筑面积7354 万平方米,是规划目标的1.47 倍。大力推广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新增装机容量97 兆瓦,是规划目标的1.49 倍。全省共发展绿色建筑293 个项目,总建筑面积2123 万平方米,取得绿色建筑标识170 项、总建筑面积1541.51 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和总建筑面积分别位列全国第7 位、第8 位,项目覆盖全省16 个市州。新建建筑节能水平稳步提升,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由50%提升到65%,2015 年在全省县以上城区全面执行;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国家强制性节能标准。引导新型墙材集约发展,全省新型墙材企业数量由1464 家减少到946 家,新型墙材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的比重提高到86.4%,城镇建筑新型墙材应用率提高到94%。积极推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发展。

(二)主要问题

——行业发展方式粗放。湖北建筑业大而不强,仍属于粗放式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规模化程度较低,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和生产方式落后,区域发展、驻鄂央企与地方企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市场同质化竞争过度,湖北建筑业企业仍以房建为主,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困难较多。企业负担较重,建筑工人技能素质不高、组织化程度低。

——建筑市场痼疾没有根治。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格局依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与依法淘汰不 合格企业不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建筑市场执法效力偏弱,建筑市场中“三包一挂”问题依然突出。

——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监管信息化水平不高,工程担保、工程保险、诚信管理等市场配套机制建设进展缓慢,工程招投标不够合理,市场机制在行业准入清出、优胜劣汰方面作用不足。一些县(区)监督能力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湖北建筑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市场风险增多、发展速度放缓的严峻挑战。必须准确把握市场供需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下决心转变依赖低成本要素驱动的粗放增长方式,不断适应新需求、新技术,调整建设能力,创新服务模式;必须积极应对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任务艰巨、优秀人才和优质劳动力供给不足等新挑战,着力在健全市场机制、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升队伍素质、开拓国际市场上取得突破,实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中央和湖北省城镇化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发展的系列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为目标,以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为抓手,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以优化建筑市场环境为保障,推动建造方式创新,深化监管方式改革,着力提升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湖北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建筑业发展的核心。必须大力推行建筑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加快传统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节能技术等融合,以创新带动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必须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快转变建筑业生产方式,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全面提升建筑节能减排水平,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建筑业发展的动力。必须围绕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围绕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健全制度体系,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壁垒和障碍,全面推动建筑业改革取得新突破,为建筑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质量安全为本。质量安全是建筑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必须健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建设各方主体责任,构建更加科学合 理的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及制度体系,为建筑业发展夯实基础。

——坚持统筹省内省外及境外三个市场。统一开放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消除市场壁垒,营造权力公开、机会均等、规则透明的建筑市场环境。以国家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为引领,积极引导和支持湖北企业走出湖北开拓省外市场,开阔视野、锻炼队伍、提高效益。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统筹协调湖北建筑业企业“走出去”,进军国际市场,提高湖北建筑业企业的对外工程承包能力,推进有条件的企业实现省内省外境外三个市场共同发展。

(三)发展目标。

按照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十三五”时期湖北建筑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市场规模目标。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全省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7%;全省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5%;全省建筑企业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年均增长6%,进一步巩固建筑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促进大型企业做优做强,形成一批以开发建设一体化、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工程总承包为业务主体、技术管理领先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化施 工,推进以特定产品、技术、工艺、工种、设备为基础的专业承包企业快速发展。弘扬工匠精神,培育高素质建筑工人。加强业态创新,推动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型建筑承包服务方式和企业不断产生。

——技术进步目标。巩固在超高层房屋建筑、高速公路、桥梁等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加大信息化推广力度,应用BIM技术的新开工项目数量增加。到2020年,建立新技术示范工程80项,编制省级以上工法500项。甲级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一级以上施工总承包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企业营业收入比重在“十二五”期末基础上提高1个百分点。

——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部达到节能标准要求,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以上。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以上,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达到3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40%,实现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5%以上。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每年增长不低于5%,到2020年,全省开工建设装配式建筑不少于1000万平米;武汉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襄阳市、宜昌市和荆门市达到20%以上,其他设区城市、恩施州、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达到15%以上。

——建筑市场监管目标。完善建筑市场制度管理体系,工程担保、保险制度以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建筑市场准入制度更加科学完善,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建筑市场规则和格局基本形成。全省建筑工人培训、技能鉴定、职业身份识别、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完善。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基本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质量安全监管目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控制和减少一般安全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依据国务院颁发的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考核与建筑业产值挂钩,实现每百亿元产值平均每年死亡人数,由“十二五”的0.45人控制在“十三五”的0.32人以内;“十三五”时期,实现百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十二五”末下降30%的目标。建筑抗灾能力稳步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十三五”时期主要任务

(一)深化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

改革发承包监管方式。落实国家关于推进招标投标监管方式改革的要求,缩小并严格界定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范围,放宽有关规模标准。在民间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中,试行由建设单位自主决定发包方式。完善工程招标投标监管制度,落实招标人负责制,简化招标投标程序,推进招标投标交易全过程电子化,促进招标投标过程公开透明。对采用常规通用技术标准的政府投资工程,在原则上实行最低价中标的同时,推行提供履约担保基础上的最低价中标,制 约恶意低价中标行为。

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及时总结工程总承包试点工作经验,做好项目跟踪评估,研究解决工程总承包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实施意见。结合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PPP模式等要求,从国有资金投资的建筑产业化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中,开展工程总承包模式试点。从重点企业入手,培育一批工程总承包骨干企业,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组织开展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人才培训,总结工程总承包经验,促进工程总承包发展。完善招标投标、施工图审查、合同备案、质量安全监督、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城建档案移交和工程价款结算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为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提升工程咨询服务业发展质量。落实国家关于工程咨询服务委托方式改革的要求,落实新的咨询服务技术标准和合同范本,鼓励投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招投标代理、造价等企业采取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健全适应建筑设计特点的招标投标制度。完善注册建筑师制度,探索在民用建筑项目中推行建筑师负责制。完善工程监理制度,强化对工程监理的监管。

积极推进建筑业“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行政许可程序,精简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加强建筑业事中事后监 督管理,强化执法监督,完善监督检查方式,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信息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信用评价和发布制度,发挥信息手段对建筑市场监管的促进作用。强化建筑业服务,深化服务体系建设,采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为激发企业市场活力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完善标准化管理,不断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相互补充、相互配套的格局。

发挥行业组织服务和自律作用。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订立行业规范及从业人员行为准则、规范行业秩序、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自律作用。提高行业组织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制定团体标准、反映企业诉求、反馈政策落实情况、提出政策建议等方面的服务能力。

(二)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

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7〕17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明确重点应用领域,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和荆门市在2017年6月底前明确重点实施范围和标准,孝感市、黄冈市和仙桃市应在2018年6月底前确定重点实施范围和标准,其他设区城市、恩施州、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应在2019年6月底前确定重点实施范围和标准。组织编制湖北省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和标准图集,以 建筑产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六位一体”的集成运用为发展方向,建立和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出台装配式建筑工程定额计价依据、预制装配率计算规则等管理办法。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发展。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推广普及智能化应用,完善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机制,推广智能建筑。

强化技术体系引领支撑作用。加强建筑产业现代化标准建设,构建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制度快速转化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业围绕装配式建筑开展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编制,建立装配式建筑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质量检验检测、验收、评价等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完善模数协调、建筑部品协调等技术标准,强化标准的权威性、公正性、科学性。建立以标准为依据的认证机制,约束工程和产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

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支撑。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着力优化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环境,针对不同各类建筑产品,总结推广先进建筑技术体系。组织资源投入,支持产业现代化基础研究,开展适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培育国家、全省和区域性研发中心、技术人员培训中心。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支持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三维图 形平台的国产BIM软件的研发和推广使用。

(三)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

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要求,提供功能适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环境协调的建筑设计产品。引导建筑师深刻领悟建筑方针的科学内涵,增强建筑文化自信和技术自信,激发建筑设计创作热情和创新活力,营造“搞创作、出精品”良好氛围,提升建筑设计水平。

提高建筑节能水平。政府投资办公建筑、学校、医院、文化等公益性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要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有条件地区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强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和施工图审查,确保新建建筑达到建筑节能要求。积极开展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从使用材料、工艺等方面促进建筑的绿色建造、品质升级。鼓励和支持新建建筑全装修交付,提高新建住宅全装修成品交付比例,为用户提供标准化、高品质服务。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不断强化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推广建筑节能技术。组织可再生能源、新型墙材和外墙保温、高效节能门窗的研发。加快成熟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技术向标准的转化。加快推进绿色建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制度。建立全省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信息平台。开展绿色建造材料、工艺、技术、产品的独立和整合评价,加强绿色建造技术、材料等的技术整合,推荐整体评价的绿色建筑产品体系。选取典型地区和工程项目,开展绿色建材产业基地和工程应用试点示范。

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制定完善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等有关标准规范和评价体系。落实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生态城市规划技术准则,引导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力发展和使用绿色建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升绿色建筑品质。加快建筑工艺绿色化革新,提升建造过程管理水平,控制施工过程水、土、声、光、气污染。推动建筑废弃物的高效处理与再利用,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低碳环保、节能减排。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切实履行建筑节能减排监管责任,构建全生命周期节能监管体系,加强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和稽查。建立规范的能效数据统计报告制度。严格明令淘汰建筑材料、工艺、部品部件的使用执法,保证节能减排标准执行到位。

(四)加强建筑业人才队伍建设。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建立健全行业人才培养、激励和管理机制,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管理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高技能操作人才,大力引进行业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及高级技工等特殊人才、紧缺人才。积极为建设领域高端人才提供“人才公寓”,将建筑业引进人才和接纳大专院校毕业 生纳入保障性住房服务体系。对获得国家级设计大奖、国家级工程质量奖、国家级施工工法或3项省部级优质工程的项目负责人和专业技术负责人,在评定高级职称时可以破格晋升。对基础条件好、技术实力强并达到相应要求的企业,经批准可组建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完善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

推动工人组织化和专业化。落实国家关于建筑用工制度改革的要求,鼓励建筑业企业培养和吸收一定数量自有技术工人。支持劳务班组成立木工、电工、砌筑、钢筋制作等以作业为主的专业企业,鼓励现有专业企业做专做精,形成专业齐全、分工合理、成龙配套的新型建筑行业组织结构。推行建筑劳务用工实名制,选择部分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试点,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开。建立全省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记录建筑工人的身份信息、培训情况、职业技能、从业记录等信息,构建统一的建筑工人职业身份登记制度,逐步实现全覆盖。

健全技能培训和鉴定体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积极培育 “湖北工匠”。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建筑工人岗位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制度。研究优惠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和培训机构采取继续教育、岗前教育、安全教育、现场实训、技术交底、师傅带徒弟等多种方式,开展工人岗位技能培训。鼓励施工现场设立体验实训场所、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或委托大型企业、行业协会 等组织开展装配化生产技术工人的培训,适应市场需要。发展一批建筑工人技能鉴定机构,试点开展建筑工人技能评价工作。落实国家关于完善技能鉴定制度改革的要求,将技能水平与薪酬挂钩,引导企业将工资分配向关键技术技能岗位倾斜,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型,努力营造重视技能、崇尚技能的行业氛围和社会环境。

完善权益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建筑工人劳动合同制度,积极推行适合建筑行业特点的简易劳动合同文本和先签订劳动合同后进场施工制度。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督促施工现场建立劳动计酬手册,落实工资月清月结制度。施工总承包企业要加强对分包企业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的监督管理,在工程项目部配备劳资专管员,建立施工人员进出场登记制度和考勤计量、工资支付等管理台账,实时掌握施工现场用工及其工资支付情况,不得以包代管。施工总承包企业和分包企业应将经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的工资支付书面记录保存备查。加大对拖欠工资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因建设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施工单位未及时支付劳务工资,造成集访或极端讨薪事件,经认定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和个人,一律列入建筑市场“黑名单”。探索与建筑业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方式,大力推进建筑施工单位参加工伤保险。搭建劳务费纠纷争议快速调解平台,引导有关企业和工人通过司法、仲裁等法律途径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断改善建筑工人的工作、生活环境。

(五)完善建筑业发展体制机制。

完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坚持弱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改革方向,落实国家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减少不必要的资质认定,逐步构建资质许可、信用约束和经济制衡相结合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电子化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报请国家在我省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对信用良好、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能力、能够提供足额履约担保的企业,在其资质类别内放宽承揽业务范围限制。完善个人执业资格制度,优化建设领域个人执业资格设置,严格落实注册执业人员权利、义务和责任,加大执业责任追究力度,严厉打击出租出借证书行为。有序发展个人执业事务所,推动建立个人执业保险制度。

改进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落实国家关于工程造价企业资质管理改革的要求,完善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统一工程计价规则,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满足不同工程承包方式的计价需要。根据住建部的政府及国有投资工程估算及概算,编制本省的计价依据,提高工程定额编制的科学性,及时准确反映工程造价构成要素的市场变化。推行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核算制度,编制并发布绿色建筑、建筑产业现代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各项新型工程计价依据。逐步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的共享机制,加强工程造价的监测及相关 市场信息发布。

推进建筑市场的统一开放。打破区域市场准入壁垒,取消各地区、各行业在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外对企业设置的不合理准入条件,严禁擅自设立或变相设立审批、备案事项。加大对各地区设置市场壁垒、障碍的信息公开和问责力度,为建筑业企业提供公平市场环境。健全建筑市场监管和执法体系,落实跨省、跨地区承担业务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督办、协调机制。加强层级指导和监督,健全省市县监管网络,有效强化项目承建过程的事中事后监管。

严格基本建设程序。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完善施工许可证网上办理;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前,必须按照建设资金额度要求,提供银行资金证明,方能办理施工许可证;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履约保证金的,建设单位应当对等提供等额的工程款支付保证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使用保函和担保方式提交保证金。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否则,不予办理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履约管理,探索通过履约担保、工程款支付担保等经济、法律手段约束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履约行为。研究制定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完善全省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实现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数据共享交换。建立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制度,依法依规全面公开企业和个人信 用记录,接受社会监督。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信用评价,引导建设单位等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运作综合运用信用评价结果,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建筑市场环境。

(六)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全面落实各方主体和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永久性标牌制、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严肃查处质量安全违法违规企业和人员,加大在企业资质、人员资格、限制从业等方面的处罚力度,强化责任追究。推进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督促各方主体健全质量安全责任体系。

全面提高质量监管水平。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健全企业负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工程质量保障体系。推进数字化审图,研究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后评估制度。强化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充分发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作用,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保障经费和人员,加大抽查抽测力度,重点加强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部位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检查。探索推行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加强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推动发展工程质量保险。

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健全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相关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队伍建设,推进 建筑施工安全监管规范化,完善随机抽查和差别化监管机制,全面加强监督执法工作。完善对建筑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机制,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对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管理,以及对不良地质地区重大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或论证。建立完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全过程风险控制体系,确保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建筑施工职业健康源头治理,研究开展建筑施工职业病治理专项工作。强化科技兴安,加快淘汰落后施工工艺和装备。加快建设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应急响应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地方、省级住建部门协同联动、统一指挥的应急指挥机制,规范应急队伍和装备的配备。建立健全全覆盖、多层次、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培训制度,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以及各方主体的本质安全水平。

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建设。构建层级清晰、配套衔接的新型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强化强制性标准、优化推荐性标准,加强建筑业与建筑材料标准对接。培育团体标准,搞活企业标准,为建筑业发展提供标准支撑。加强标准制定与技术创新融合,通过提升标准化水平,促进工程质量安全和建筑节能水平提升。建立新型城镇化标准图集体系,加快推进各项标准的信息化应用。创新标准实施监督机制,加快构建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双随机”机制。

(七)促进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支持企业科学稳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引进社会资本,允许管理、技术、资本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有效途径,规范董事会建设,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引导民营建筑企业继续优化产权结构,建立稳定的骨干队伍及科学有效的股权激励机制。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工程项目为核心,以先进技术应用为手段,以专业分工为纽带,构建合理工程总分包关系,建立总包管理有力、专业分包发达、组织形式扁平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形成专业齐全、分工合理、成龙配套的新型建筑行业组织结构。鼓励以技术专长、制造装配一体化、工序工种为基础的专业分包,促进基于专业能力的小微企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房建企业向轨道交通、市政道路、钢结构、建筑智能化、防腐保温、污水处理、环保等专业领域拓展,支持桥梁、水利、古建、钢构、幕墙、窑炉、防水、爆破等特色专业企业加快发展,继续做大唱响我省建筑业“10大特色品牌”。支持“互联网+”模式整合资源,联通供需,降低成本。

大力减轻企业负担。全面完成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加强调查研究和跟踪分析,完善相关政策,保证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保留的投标、履约、工程质量、农民工工资4类保证金管理制度。广泛推行银行保函,逐步取代缴纳现金、预留工程款形式的各类保证金。逐步推 行工程款支付担保、预付款担保、履约担保、维修金担保等制度。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引导企业建立自主创新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创建技术研发中心,加大科技研究专项投入,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及产品,形成完备的科研开发和技术运用体系。引导企业与工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行战略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重点解决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支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建管部门和建筑业企业要以示范工程、示范项目为抓手,突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钢结构技术、绿色施工技术、信息化技术等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及推广,大力推进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项目建设中的应用,逐步提高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比例,积极推行装配式住宅项目一体化装修。鼓励建筑企业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研究开发与装配式施工相适应的技术、工法;对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中所形成的工法,纳入省级工法,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工法。

推进合作共赢。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以诚信守法为前提、以合作共赢为主题,科学推进我省建筑产业战略联盟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勘察设计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建材生产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科研院校等共同参与的产业合作平台,集聚优势资 源、引领转型升级。坚持扶优扶强,完善重点企业培育制度,提供“直通车”服务,指导和帮助龙头骨干企业提档升级、开拓市场。围绕建立高效率的产业协作发展机制,从政策措施、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等方面入手,着力推进勘察设计行业、建筑施工行业、建材生产行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围绕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鼓励和推动央企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与重组,支持国有和民营建筑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八)积极开拓省外和国际市场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着力发挥好建筑业作为全省重要支柱产业的作用,产值增速超过全省GDP的合理增速,确保产值规模名列全国第三、中部第一的位次。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支持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继续全力支持企业抢抓“一带一路”、“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发挥湖北建筑业企业在桥梁、轨道交通、高层建筑、水利、市政、机场、古建筑等工程建设方面的比较优势,下大力气培育一批在融资、管理、人才、技术装备等方面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骨干企业,以空前力度加快市场拓展步伐,有重点有目标有计划地扶持一批湖北建筑业企业加快进入国内国外高端市场,打造“中国建造”的湖北品牌。积极发挥融资建设优势,不断带动技术、设备、建筑材料出口,加快建筑业和相关产业“走出去”步伐。积极鼓励和支持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合作,大型企 业与中小型企业合作,共同有序开拓国际市场。引导企业有效利用当地资源拓展省外和国际市场,实现更高程度的本土化运营。

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引导企业加强省外和境外投资理财管理,防范省外和境外投资财务风险。加强地区和国别的风险研究,定期发布重大国别风险评估报告,指导对外承包企业有效防范风险。完善国际承包工程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多部门协调的国际工程承包风险提示应急管理系统,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加强政策支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综合发挥各类金融工具作用,重点支持对外经济合作中建筑领域的重大战略项目。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汇报沟通,不断完善我省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在投资保护、税收、海关、人员往来、执业资格和标准互认等方面的合作机制,签署双边或多边合作备忘录,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加强信息披露,为企业提供金融、建设信息、投资贸易、风险提示、劳务合作等综合性的对外承包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组织落实。

1.规划实施。本规划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实施,省建管局牵头会同厅有关处室、单位具体实施,并做好规划的实施评估、规划调整等各项工作。

2.设立专家顾问委员会。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专 家顾问委员会,作为湖北建筑业“十三五”规划的决策咨询机构,为“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出谋划策,为湖北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咨询和评议意见。

3.鼓励公众参与和监督。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监督的制度体系,定期向全社会公开建筑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创造便利条件方便公众查询,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组织建筑业企业落实规划内容,引导企业按规划方向发展。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实的督促检查工作。

(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1.分解目标、明确任务。围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分解落实既定任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明确相关部门的具体任务,将规划确定的各项主要指标和任务作为部门和其负责人绩效评估考核内容,严格实行问责制。

2.动态管理、分批落实。遵循“动态管理、分批落实”的原则,制定计划,控制实施节奏,将规划所设定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定期检查实际执行情况,根据实施效果,进行调整。

(三)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十三五”期间,每年将执行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对比,对达到目标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加以总结和推广;将当年未能解决的或者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整合到下一个规划年的计划中,及时调整计划,采取措施不断加以改进,以确保建筑业“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五篇:湖北调研报告

湖北调研活动汇报

——教育教学组

为深入贯彻落实我校要求,推动我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教育教学组紧紧围绕学校任务分工,于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与各高校教务管理部门领导对口开展了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会,深入开展相关研究。现将调研活动汇报如下:

一、经验

11月29 日,我们来到大学进行调研。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水电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与我校同为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政府共建高校。该校现有26个学院,57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等8大学科门类。该校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确立“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实施教改工程、创新创业工程,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组织开展学科竞赛和文体竞赛活动。该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经验:

下载2008年湖北扶贫发展报告(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年湖北扶贫发展报告(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村旅游+扶贫融合发展调研报告[合集]

    乡村旅游+扶贫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为助力建成“六养胜地宜居潼南、决胜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我们以“促进乡村旅游、推动旅游扶贫”为主题,科学选题,精心组织,扎实、深入开展了旅......

    对于扶贫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合集五篇)

    1 1关于扶贫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3 篇 关于扶贫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第 1 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我乡脱贫攻坚工作,按照县委《......

    拓展湖北农垦发展空间

    拓展湖北农垦发展空间 阮英梓 (湖北省农垦事业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加快发展是湖北农垦永恒的主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新的发展机遇,湖北农垦只有走出国门,立足于国内稀缺资源......

    发展湖北文化产业对策研究(精选合集)

    发展湖北文化产业对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课题组(王威孚、柯育芳;柯育芳执笔)一、 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对策根据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和特点,我们认为,要发展壮大我省的文化产......

    农村扶贫发展工作总结

    从2011年8月开始,民乐村在进行进农房重建工作同时,开展了“扶贫资金集中、股份经营”这种农村扶贫发展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工作。 项目力图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人力、资金、生产与......

    精准扶贫 共享发展

    精准扶贫 共享发展 李再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农村人口中,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能否脱贫,更是直接影响“全面小康”的质量。全会以这样的魄力和措施在“十三五”时......

    村级扶贫产业发展情况

    **村扶贫产业发展情况 **村位于**镇北部,村部距**镇街镇5公里,是省定“十三五”扶贫重点村,全村总面积为1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30亩,林地面积14715亩,水面面积120亩。全村......

    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调研组省文化厅为落实《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4-2010)》,科学谋划“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