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突出重点提升贵州省扶贫开发整体水平

时间:2019-05-13 01:2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机制突出重点提升贵州省扶贫开发整体水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机制突出重点提升贵州省扶贫开发整体水平》。

第一篇:创新机制突出重点提升贵州省扶贫开发整体水平

创新机制突出重点提升我省扶贫开发整体水平

——对当前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

2010年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目标

◆全年减贫50万人、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实施2000个村整村推进、筹集社会帮扶资金1亿元;

◆突出五项工作重点,抓好七项试点工作,组织编制我省2011-2020年扶贫开发纲要,研究制定《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草案)》;

◆平稳开展扶贫开发重点县调整工作,实现50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自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至今已历时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10年来,全省上下同心协力,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各行各业成果斐然。扶贫开发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满足了群众最迫切的基本需求;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得到了提高。扶贫开发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注贫困农民

实现共同富裕

我省作为西部农业省份之一,“三农”问题仍较突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差距不断扩大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严峻现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深刻指出:“目前我省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没有变,在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状况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凸显出扶贫开发在我省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事业。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条件,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并制定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从小康到现代化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绘制了宏伟蓝图,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并明确指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于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作为长期的历史任务抓紧抓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充分表明,经济社会越发展,越要关注贫困;发展速度越快,越要关注发展的不平衡。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贫困地区作为最薄弱的环节,农村贫困人口作为最弱势的群体,需要下更大的力气给予扶持。国务院扶贫开发纲要的序言中明确写到:“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因此,我省作为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能否顺利实现“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衡量扶贫工作执政能力、体现扶贫开发成效的“试金石”。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符合国情、省情。省委书记石宗源曾说:“我们能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省扶贫开发的成效和进程,取决于能否早日让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并强调要“坚持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注重从制度上探索扶贫开发的新机制”。省长林树森在扶贫开发暨草地生态畜牧业工作座谈会上也明确指出:“扶贫开发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要不断强化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长期历史任务,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省委副书记王富玉要求:“省扶贫办一定要有求变、求快、求发展的思维,站在更高起点上来思考全省三农工作的发展。要认真剖析造成贵州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缓慢,农民素质低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理清发展思路,推进扶贫开发,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副省长禄智明强调:“扶贫开发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在发展现代农业、缓解农村贫困、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针对问题和困难,当前和下一步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将更加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坚决贯彻执行‘两个重中之重’思想,切实打好扶贫攻坚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就没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因此,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要按照省领导的指示,在过去成绩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巩固、完善、提高,从思路、制度、机制、措施上进行全方位的探索,让贫困地区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认清当前形势

创新工作思路

当前,既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最好的机遇期,也是对扶贫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重的“啃硬骨头”挑战期。执行1196元扶贫新标准后,我省贫困人口增加到585.38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4.6%;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97元,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8.8%,50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有明显增长,但绝对数很小;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的贫困问题亟待解决;全省尚有5198个贫困村未实施整村推进,占全国的1/5,已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投入少、效果不明显,还需要巩固和提高;保护与开发、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突出;扶贫工作自身也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特别是在解决贫困问题方面,积累的有效经验不多。

在经历了大规模扶贫开发(1986—1993年)、“八七”扶贫攻坚(1994—2000年)和新阶段扶贫开发(2001—2010年)三个主要阶段后。当前我省和全国其他省市一样进入到了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进入了“生存型扶贫”向“发展型扶贫”转变的关键时刻,进入了农村改革、制度创新、现代农业建设推动的重要时期。我们既要清醒面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要看到扶贫开发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我们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保证;国家扩大内需,把“三农”作为投入重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为扶贫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扩大了扶贫政策的覆盖范围;扶贫开发多年的工作实践,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积累和探索了丰富的经验;社会各界对扶贫开发给予广泛的关心和支持,推动了“大扶贫”格局的形成。但是,正如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指出的那样:“针对贵州目前存在的贫困问题,完全有效的经验不多,迫切需要大胆探索、理清思路、强化措施”。因此,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新的情况下,迫切需

要我们在扶贫开发工作对象、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投入体制、主要政策措施、资源整合、评价方法与体系等方面作出新的调整,力求抢占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政策制高点。

明确指导思想

提高开发水平

根据省委、省政府对我省“三农”工作的部署,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三大目标,抢抓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性“兜底”安排和实行扶贫新标准的机遇,把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作为根本保证,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以产业化扶贫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竹等特色优势生态产业发展力度,做大做强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轮驱动作为工作手段,把产业化扶贫作为整乡推进、区域发展的核心内容,构建“大扶贫”格局,切实改变我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地方病多发区等特殊类型贫困区域的贫穷落后面貌;以提高贫困群众基本素质为目的,围绕劳动力稳定转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化扶贫加强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稳定转移、转产、创业;以机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大扶贫”的部门责任落实机制、以效益优先竞争入围的扶贫项目安排和合同管理机制、以扶贫效果为导向的“以奖代补”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机制、以扶贫开发规划为统筹的整合政策、资金、项目机制、以激励为目标的扶贫工作绩效考评奖惩和问责机制,不断提高扶贫工作水平和成效。

突出五项重点

促进协调发展

按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要求,今年,我省扶贫开发要突出五项工作重点。

突出产业化扶贫。坚持“统筹安排、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大力发展产业化扶贫。“抓大”就是突出把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作为整体脱贫的主渠道,实施区域性连片开发,重点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竹等产业,打造一批产业扶贫亮点。“不放小”就是把扶持发展特色经济作为瞄准贫困农户的重要举措,帮助贫困乡村、贫困农户按照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找准比较优势,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发展村级特色产业,建立农民增收的稳定来源。按照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统筹兼顾,线、面产业带建设,整村、数村、区域、县域推进的思路,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发展模式,做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根据“东油西果南药中蔬面上牛羊”的区域产业布局雏形,集中力量、集中投入,重点抓好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竹等优势产业的连片开发。按照“增点扩面做大规模,重点突破做强大县,一般项目县巩固提高,破解原种扩繁、饲料加工、防疫体系制约瓶颈”的指导思想,做大做强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使草地生态畜牧业切实成为项目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重点扶持发展油茶、蔬菜、果药竹等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市场化引导、梯度式培育、滚动式发展、做强做大产业”的要求,连续集中投入资金,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围绕重点产业,扶持发展比较优势突出、市场空间大、与基地农户衔接紧密、能拉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

突出整乡推进工作。创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在整村推进基础上整合资源,整乡数乡区域化连片推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改变“存量资金”的安排方式,在“存量不变”的前提下,把过去单一贫困村投入25—50万元的分散投入方式转变为数村乃至整乡集中连片投入,提高存量资金的使用效果。在全省产

业布局的框架下,把产业化作为整乡推进的核心内容,集中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促进产业化发展区域与整村推进区域的有效衔接。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扶贫开发综合治理为目标,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构建整合项目、资金的工作平台,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下,统筹各部门的力量,重点突破、协作推进,共同推动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发挥不同渠道资金的“集聚效应”和财政扶贫资金的“黏合剂”作用。

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按照“调整结构、突出重点、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思路,结合就业形势和产业发展,以初中毕业后、高中毕业后未入学的“两后生”为重点对象,围绕促进劳动力稳定转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化扶贫加强农民适用技术培训。按照培训时限和培训内容分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省、地、县三级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效果。同时,加强与国家助学补助制度的对接,结合我省实际,研究提出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再补贴的具体办法。加强对贫困地区干部培训,确保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突出社会扶贫。继续加强与4个对口帮扶城市在经贸协作、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劳务输出、旅游产业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帮扶与协作,确保对口帮扶项目的实施质量和进度,实现帮扶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导向、做大做强产业的要求,搞好产业的梯度对接。把引进龙头企业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按互利共赢的要求,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着力提升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按照“统筹规划、自主选择、集中使用、提高效率”的原则管理使用社会帮扶资金,推动完善《关于大连、青岛、深圳、宁波四市对口帮扶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办法》。引入激励和责任机制,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和对口扶贫,完善集团帮扶办法,将更多的社会资源整合到扶贫开发领域,提高社会帮扶水平。

改革扶贫资金的使用、监管方式。不断健全完善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实行全程管理,突出抓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以资金类别、资金投向、程序管理、使用效果、合同管理、量化管理、以奖代补”为核心的源头控制、程序规范、行为遏制、下管一级、全程监控的资金使用监管体系,从而实现主要靠定性评价到细化实化量化考评管理、从静态数据库管理向开发大型网络化信息化动态管理的转变。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滚动使用与产业化扶贫相结合的有效办法。改变传统的财政扶贫资金安排方式,按照“存量不变、增量用好、培育(产业)样板”的原则,认真处理好点、面和重点突破之间的关系。扶贫资金存量主要用于以村为基础的整乡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增量主要用于产业化扶贫项目,培育典型、树立样板;扶贫贴息贷款主要用于产业化扶贫与整村整乡推进结合项目;村级互助扶贫资金主要投向省扶贫领导小组规划建设的贫困乡特色优势产业扶贫项目;培训资金主要围绕提高贫困人口劳动就业技能和满足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化建设需求,以贫困地区初中毕业后、高中毕业后未入学的“两后生”为重点;社会帮扶资金主要按照“统筹规划、自主选择、集中使用、提高效率”的原则管理使用;以工代赈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总体工作部署,按照“县为单元、规划为龙头、项目为载体”的思路和“规划先行、加强衔接、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形成合力、讲求实效、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在申报程序、资金拨付、项目监管上按有关规定执行,继续实行资金使用部门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年初备案和年底报告制,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整体效益。进一步研究完善以发展产业为主、以奖代补的符合我省特点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认真研究并确定各产业和产业中主要指标的合理权重,以客观评价不同地区的工作绩效,形成以扶贫成效为导向的进退和激励机制。

抓好七项试点

探索扶贫新路

抓好试点工作是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要把各项试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积累扶贫开发工作经验,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子。主要围绕七个方面来开展。一是高标准推进威宁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围绕到2012年基本摆脱现有贫困状态,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2020年基本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的目标,分四批做好试点规划编制工作。在科学规划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薯类、蔬菜、精品水果、核桃等优势产业,带动贫困农户增收。按照参与式扶贫的方式,以市场为引导,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创业的精神,在全省探索总结出一条成效突出的特殊类型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新路子,为全国提供可鉴经验。

二是积极抓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衔接试点。根据国务院扶贫办今年在重点县全部开展试点工作的要求,加强与统计、民政部门和残联组织的联系,认真研究我省新标准下贫困人口的分布与特征,按照共建信息平台、共享资源成果、分别满足工作需要的思路,调整统计指标,完善政策数据,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的“瞄准度”,使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今年上半年在50个扶贫重点县推开,年底前覆盖87个县(市、区、特区)。加强扶贫统计监测,建立健全贫困人口的识别和监测机制,不断完善新一轮建档立卡工作。

三是拓展小额信贷扶贫和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创新互助资金试点和小额信贷有机结合的方式,按照“商业性信贷+政策性贴息+商业性政策性融合共担风险”的运行机制,采取“三补一贴”(补充互助金资本金、补助工作经费、补偿信贷风险、对农户贷款进行贴息)的激励机制和规范的操作模式,充分发挥信贷扶贫资金、村级互助资金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并在取得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向全省有序推广。

四是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民利益连接机制试点。结合推进产业化扶贫,采取扶贫贴息贷款、灵活运用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贴息等有效措施扶持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扶贫资金到村到户为政策底限,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方式,建立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化过程的有效方式,使贫困农户真正成为扶贫资金使用的最大利益主体。五是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试点。根据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布局,先期在生态条件优越、自然风情浓郁、民族特色鲜明的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探索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试点,坚持以贫困农民作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试点的利益主体,通过加大投入,让农民从乡村旅游产业各链条环节中获益,努力提高非农产业在农民收益中的比重。

六是重视推进较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试点。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在巩固发展毛南族地区扶贫开发成效的基础上,重点对遵义市务川、正安、道真仡佬族聚居区以及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州等较少民族聚居区实施扶贫开发。

七是开展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要求,把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综合治理放在重要位置,在我省武陵山区等1-2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攻坚,推进区域综合治理,提高扶贫开发效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一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目标任务确定,省扶贫办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扶贫攻坚作为贵州

最大的民生,增强执政能力,破解发展难题,“行动行动再行动,落实落实再落实”,努力开创我省扶贫工作新局面。

(作者系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第二篇:创新机制 突出重点

创新机制 突出重点

努力实现案件查办工作新突破

中共扶风县纪委 监察局

(2011年8月9日)

全县共有专职纪检监察干部68人。县纪委监察局内设7个科室,编制25人,现有人员21人。派驻纪检组(纪委)29个,配备纪检组长(纪委书记)31人;乡镇纪委8个,现配备纪委书记8人(由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任),纪委副书记8人。

4月7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我们扶风县纪委、监察局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从创新机制入手,积极探索查办案件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确保查办案件工作健康稳妥进行,努力实现案件查办工作新突破,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25件(次),其中来信21件,来访4人次,署名举报16件,涉及乡科级6件,一般干部6件,其他人员16件,县纪委下转基层要结果信件13件,现已报结8件,上级要结果信件3件,均已初核了结,对2名部门主要领导给予警示提醒谈话,挽回经济损失10.09万元。在案件查办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推行了“五项制度”,始终保持了案件查办工作的强劲势头。

一是推行书记阅信、共同排查制度

县纪委主要领导坚持对信访举报件亲自阅批,对重要信件做到与举报人面谈,暗访知情人,突出外围调查,详细了解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对有价值信件召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共同研究处理办法,责成相关领导亲自排查、限期解决,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同时,坚持每季度进行信访分析,确定办信办案工作重点。针对今年形势,我们确定把严肃查处违反换届纪律案件和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做为纪检信访举报查办案件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今年以来,按照省市纪委的部署安排,我们对2008年以来群众反映的八类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重新进行了梳理,全面进行了排查,对排查出来的5件信访问题,明确了责任和包抓领导,进行了严肃处理。此项工作得到省市纪委的充分肯定。同时,开展了4次严肃换届纪律巡查活动,保证了乡镇党委换届零违纪。

二是推行常委包抓、限期办结制度。

为了在委局机关形成查办案件工作合力,我们及时出台《纪委常委对口科室联系乡镇纪委部门纪检组工作制度》,对自办案件查办工作实行常委包抓制,由县纪委常委会根据线索性质和各室职责,研究确定包抓常委,确定承办室和承办人员,并按照案件的难易程度,给调查组限定办案时间。对重大复杂案件,由分管领导负责,协调检察、审计等执法部门专业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综合运用执法执纪组织处理等多种手段予以突破,必要时安排案件审理室提前介入,节省办案时间,提高办案效率。

三是推行协作办案制度。

为了解决基层纪委(组)办案力量薄弱、办案水平低、人情干扰大等问题,2011年我们通过认真调研,修订完善了《扶风县协作办案实施办法》,将全县8个乡镇、29个部门划分为六个办案协作区,由县纪委6名常委分别担任办案协作区的负责人,并建立了委局职能科室联系包抓办案协作区、定期召开协作办案联系会议等制度,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目前,已通过协作区办案会议将群众举报的3件和司法机关

移送的2件重要线索,分别交给4个办案协作区,承担办案任务的协作区正在从全区内抽调人员抓紧办理。

四是推行下管一级、源头防腐制度。为了防止基层“大案化小,小案化了”的错误倾向,对于由乡镇纪委和部门纪检组管辖的典型案件和具有较大影响的案件,我们坚持通过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或监察建议书明确处分类型和时限,不断加大检查指导力度。面前,已对县卫生局、县机关工委管辖的两起案件下发了建议书,案件正在办理之中。同时,我们严格执行“一案双报告”制度,通过对案件的深入剖析,责成发案单位进行对照检查,查找有关制度和规定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加强监管,构筑“防火墙”,从源头上促进问题的彻底整改。对查办案件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深入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建议,做到惩防并举,以案促防。今年以来,针对劳动就业系统对就业培训专项经费管理松散、监管不力等问题,督促劳动就业部门建立了就业培训专项经费发放、管理、使用的审核监督制度;针对农机购置市场有关问题,建立了对农机购置补贴规范管理、使用的制度;针对政府非税收入不入财政专户、资金管理混乱等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在全县下发了规范整改的通知。五是推行纪检干部跟班学习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基层纪检干部办案能力,从今年起,我们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轮流到县纪委监察局跟班学习。学习内容为了解和掌握县纪委监察局机关和机关各室的职能、职责、权限以及相关重点工作,重点加强对信访办理、案件检查、案件审理等相关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政策知识的学习。目前,已有8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到县纪委监察局进行了跟班学习,基层纪检干部的办案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使依纪依法办案的要求贯穿到了立案、调查、审理、处分、执行等各个环节,做到

了程序和实体并重。我们从办案原则、信访件及案件线索管理、初核和立案调查、审理和申诉、监督、纪律等六个方面对案件办理的各个环节做了明确规定,严格执行办案纪律,落实办案安全责任,降低了纪检监察系统内重点岗位的廉政风险。严格贯彻“二十四字”方针,实行办审分离,对案件的调查和审理分别由委局两名领导分管,加强了案件质量的审核把关,做到实体和程序并重。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案件质量评查,从案件办理到处分执行各个环节均进行严格检查,使所办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办案后勤保障、考评奖励、表彰激励等机制,全面加强办案队伍思想政治和纪律、作风、业务建设,为深入推进办案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以来,在省市纪委、监察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案件查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推动了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但也存在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办案环境不优。县区地域较小,熟人社会现象严重、人际关系复杂,极已发生有人利用各种关系为涉案人员说情开脱的现象;二是办案手段不先进。一些腐败分子作案呈现领域扩大化、手段现代化、方式隐蔽化等特点,办案人员主要还是“一张纸、一支笔’等传统方法调查取证。遇到难以突破案件和翻供等情况时,往往束手无策;三是保障措施不得力。在人员保障上,纪检监察机构办案人员编制少,办案力量明显不足,县纪委、监察局案件室一般只有两人,乡镇纪委专职纪检干部只有一人,县直纪委(组)基本上只有一人,需要办案时,只能抽调兼职纪委委员或其他部门人员,由于人员少,致使一些规定、要求难以落实。后勤保障上,部门、乡镇纪委办案必须的车辆、装备、经费等保障不到位,影响办案工作及时有效开展。为此,建议如下:一是创新办案机制,建立县

区协作工作机制。建议加强县区纪检监察组织之间的协调配合,对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由市纪委协调实行县区之间交叉办案、联合办案,打破人情关系网,促进大要案突破能力。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办案运转。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日异复杂的办案形势,建议中省纪委拔出专门经费和专门编制,更新县区办案装备,提高办案工作的科技含量,增加办案人员,提高办案效率。三是建设县区办案点,确保安全办案。为了克服县区办案阻力,确保安全文明办案,建议中省纪委选择部分县区建设办案点,对疑难复杂案件采取全封闭式管理,保证公平公正、依法依纪办案,提高办案的质量。

各位领导,扶风的纪检监察工作正在起步,我们有决心以这次中纪委调研为动力,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推动我县案件查办工作再上新台阶,敬请各位领导常来扶风检查指导工作。

2011年8月9日

第三篇:创新党委领导主席团工作机制 不断提升镇人大工作整体水平

县委人大工作

会议发言材料

创新党委领导主席团工作机制

不断提升镇人大工作整体水平

中共蜀河镇委员会 文永明

(2012年9月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与会同志们:

大家好!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蜀河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机制建设及运行情况与各位进行交流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镇人大主席团工作,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每次镇人代会选举的人大主席团既是本次大会的领导机构,又是主持和召集下一次人代会的组织机构,法律既没有明确规定在闭会后解散其机构,又没有对主席团的性质、职责作出明确规定。《地方组织法》、《陕西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和有关规定,对镇人民代表大会、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人大代表的职权、职责作了明确,但从对有关规定的理解和乡镇人大工作的实际上看,镇人大主席团是事实上的常设机构,因此必须加强镇人大主席团建设。去年以来,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就人大主席团机制建设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和尝试,有些方面得到了市、县两级人大的赞同和 1

认可,这些有益的探索为进一步开展好人大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面向在座各位汇报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保障镇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夯实工作基础。人大工作是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委决策合法化的重要支撑,也是人民意志的重要体现。为了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加强人大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的文件精神,我们坚持既为人大工作把好‚方向盘‛,又放手让人大依法行使各项职权的原则,努力为人大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在贯彻党委意图中充分相信人大。坚持把应该由镇人大决定的事项及时安排在人代会上审议决定。凡是人代会通过的决议,镇党委成员和党员干部都带头执行,以推动其在全镇范围内的贯彻实施。二是在保障法律法规正确实施中充分依靠人大。为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镇党委支持人大主席团结合本镇的实际,开展相关的执法检查,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三是在工作推进中充分发挥人大作用。镇党委支持和保障人大依法履职,要求人大主席团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努力增强监督实效。人大主席团先后听取政府以及部门多个专项工作报告和开展工作评议活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督促政府以及部门改进工作。四是全力抓实人大工作基础。先后六次组织人大代表及人大干部进行履职、‚三查一评‛工作、主席团议事规则、会议制度、职责、会议内容、程序、议程、日程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和《宪法》、《地方组织法》、《陕西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等法律知识以及上级人大会议精神、公文写作、人大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和人大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创办了

《蜀河人大》内刊,首次编印了《蜀河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刊》。另外,镇党委、政府抽调得力人员2名专职从事人大日常工作;积极筹措资金,为人大办公室配备了空调、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用品,改善了人大办公条件,提高了人大工作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二、建立党委领导主席团工作机制,明确工作重心。围绕党委工作中心,我们将‚强领导、重基础、讲规范、求实效、创特色‛和‚加强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民主法治建设、代表工作、监督工作、自身建设‛等作为人大工作的重心,写进镇十五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和党委、政府工作重点中,并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范畴全盘谋划;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建立‚五项‛(即:每次参加上级人大召开的会议精神都在党委会议上传达学习;每年制定的人大工作要点都在党委会议上研究审定;每做一项重要决定、决议时向党委请示汇报;每一次召开人大主席团会议或代表活动都及时请示报告党委,并邀请党委领导参加会议或活动;每季度主动向党委汇报一次人大工作)人大向党委请示报告工作制度和党委‚五个一‛(即:在每一届党委任期中召开一次党委人大工作会议;每一年党委工作要点对人大工作明确任务要求;每一季度党委会议听取人大工作汇报;每一位镇班子成员负责联系一个人大代表小组工作;每一年将镇人大工作列入镇对村(社区)和镇属单位绩效目标考核)重视支持人大工作机制;制定印发了《2012年蜀河镇人大工作要点》,提出‚1235‛重点工程(即:突出 ‚科学发展、富民强镇、建设美好蜀河‛这一主题;强化‚基层民主法治和人大规范化建设‛两项建设;开展建设‚五有‛人大代表之家、创建‚五型‛人大代表小组、争当‚五型‛人大代表

三项活动;做好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组织开展六项调研视察,开展代表的培训、创优、测评、述职、建议案督办,建立健全基层人大各项制度,探索创新人大工作机制等五项重点工作),做到人大工作与党委目标同向,与政府工作同步,与群众的要求符合。

三、指导主席团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工作行为。主席团各项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是创新开展镇人大工作的有效保证,因此,我们依据法律规定,先后制定了反映人大工作特点的系列制度,创新镇人大工作机制。一是创新建立人大主席团工作制度。我们先后组织召开了四次主席团会议通过了《蜀河镇人大主席团会议制度》、《镇人大主席团工作职责》、《镇人大主席团议案办理制度》、《镇人大主席团联系代表小组和人大代表制度》、《镇人大评议工作办法》、《镇人大调研工作办法》、《镇人大视察工作办法》、《镇人大执法检查实施办法》、《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及工作人员职责》等22项制度,确保主席团开展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创新主席团例会机制。我们从规范主席团会议程序,提高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实效做起,探索实行‚三会五步‛主席团例会机制,‚三会‛即主席会议、主席办公会议、主席团会议,每三个月召开一次主席团会议,会议内容及议程由主席会议提出,提交主席团办公会议确定,列为主席团会议议程;‚五步‛即筹备主席团会议从选择议题—深入调研—撰写视察调研报告—会议审议—严格交办督办的程序做细会务工作。如烟草生产是镇上中心工作之一,抓好烟草产业建设关系镇域农村经济发展,更是农民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把该项工作列为镇人大主席团第五次会议议题,组织代表视察,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报告,提出意见建议3条,督促整改,成效明显。三

是创新主席团活动机制。镇人大主席团根据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以及工作要点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以‚三查(察)三评一案‛活动。先后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对旅游景点建设、‚六五‛普法、依法自治、村民民主议事制度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蜀河法庭工作等六项工作进行调研,对油桐基地与明文油厂技改、烤烟生产、板石生产、蜀河水运码头、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双创‛工作等六项建设进行视察,其中在调研听取政府实施的‚六五‛普法、村级依法自治、村民民主议事制度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工作中,将全镇市、县、镇82名代表编为五个组,对22个村(社区)进行走访、听取村委会主任工作汇报、召开有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村支书、村文书、各村民小组组长、村民会议代表、包村干部参加的座谈会,采取问卷和测评的方式,对政府和村委会开展这四项工作的村民知晓率和工作满意度测评。四是创新主席团建议案办理机制。按照《蜀河镇人大主席团办理建议、批评和意见办法》,加强对代表提写议案、建议的指导,为代表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案奠定基础。今年82名代表,共分别提写并提交市、县、镇人代会立案的建议案41件;建立健全办理议案、建议规定,严格规范代表议案、建议案的办理;定期组织代表对建议案办理工作进行视察、检查,加强了对重点建议的办理,促进了建议案办理落实。五是创新主席团工作激励机制。今年,主席团组织代表开展‚建家创‘双五’‛争先创优活动,作出了《关于开展建设人大代表之家、创建‚五型‛人大代表小组、争当‚五型‛人大代表活动的决定》,结合‚作风转变年‛和‚三问三解惠民生‛活动,评选先进‚五型‛人大代表小组和人大代表,激发代表积极履职,制定出台《蜀河镇人大代表小组目标任务考核

办法》和《镇人大代表履职绩效考核办法》,促进代表履职规范化。

我们在重视和支持人大主席团工作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上级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对人大工作领导的新思路、新方法,更好支持人大发挥职能作用,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蜀河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_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突出重点

强化措施

全面提升现代农业

示范园区建设的整体水平

各位领导: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群众所盼,发展所需。潘村洼现代农业示范区于2013年开始进行规划建设,也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垦地合作‛的一种新模式、新探索。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主导产业培育已经成熟,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特色农业发展逐步形成,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尽管如此,我镇示范区与周边现代农业示范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市委、市政府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与‚争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今年,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四大工程’,推动现代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的思路,重点围绕争创省级示范区的验收标准,超前谋划,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力争今年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对此,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落实规划

潘村洼现代示范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4.69万亩,核心区面积3.02万亩;辐射区面积11.67万亩。根据‚规模调大、结构调优、品种调佳、效益调高‛的发展思路和‚布局合理、定位准确、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发展原则,加快推动潘村洼现代农业示范区各项工作落实。今年,按照既定的建设目标,如入口标识、园区绿化、项目工程以及功能布局、特色产业等,我镇将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切实做到以规划引领建设,减少随意性、杜绝瞎折腾。确保各项工作有机衔接,一体规划,一步到位,推动示范区持续健康发展

二、着力培育主体

培育引进有一定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的经营主体是园区建设的核心。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大力引进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参与园区建设。切实做好园区规划布局,紧紧围绕主导产业,认真筛选、包装、推出一批园区项目,加强对外宣传和推介,着力引进一批技术雄厚、管理先进、实力强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领办创办现代农业园区,不断壮大经营建设主体。二是抓好主体培育,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务工能人返乡创办农业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支持本地企业、种养大户与引进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做大做强。三是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专业大户的改造升级。积极创新发展机制,打破地域、行业界限,不断拓展合作社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土地、资金、技术等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增强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帮助有经验、有技术、有影响、有实力的产业大户,牵头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园区建设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教育引导园区现有的经营主体要抢抓政策机遇,树立自我发展意识,既要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又要消除等靠思想,充分发挥主观作用,多方筹措资金投入园区建设,自觉组建合作组织,增强建设能力。今年,我镇计划新增专业合作社14个、家庭农场15家,进一步壮大经营主体队伍,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三、强化科技支撑

我们将高度重视先进农业科技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对园区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是不断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鼓励农技人员通过合作共建、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园区建设,着力构建‚科技人员到点、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科技推广新机制。二是积极协助农场开展内引外联,引进科技人才,增强园区自身的科技研发与推广能力。鼓励园区经营主体通过多种途径,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推广新经验、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生产要素相对集中、技术普及相对较快、生产管理相对规范的优势,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四、推动土地流转

由于我镇人多地少、群众念土情节较重,示范区中规模土地流转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成为规模化经营的最大障碍。下一步,我们将因势利导,多措并举,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土地确权和土地整治项目为契机,整合细碎地块,创新土地流转方式,着力构建园区业主与农户互利双赢的土地流转机制。积极鼓励园区内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合作社集中统一向园区业主供地,让农民既拿租金,又拿薪金或股金。今年,我镇将力争实现土地流转5000亩,努力实现流出一片土地、建成一个园区、带动一批农户,不断扩大园区经营规模,推动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将探索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美好乡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拓展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娱乐和传承文化等功能,着力打造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园、休闲农庄、休闲农家等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示范点,积极策应明光市‚O‛型旅游线路开发,做好休闲、观光、体验、采摘、旅游等农业大文章,实现农村发展与城市需求、现代消费直接对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完善基础设施

立足于完善园区的生产功能,积极谋划项目、争取项目、落实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力促园区水、电、路、渠、沟、桥、涵等配套设施落实到位。尤其是当前要做好6万亩高标粮田稍加改造、千亿斤增粮工程、农业服务化组织三个项目的实施,切实加强与农场、项目主管部门、施工单位的沟通对接,确保每个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充分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且对园区的中心路网进行升级改造,努力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切实发挥项目的最大效益。同时加强政策研究,用足用活扶持政策,除了市里出台的奖励政策外,还要用好省市扶持龙头企业及合作组织在品牌创建、信贷扶持、财政奖补、土地流转等方面出台的政策。密切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协作与配合,积极聚合部门项目资源,用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推动园区加快发展。

六、强化组织领导

由于潘村洼现代农业示范区走的是‚垦地合作‛共建新路子,为了充分发挥潘村湖农场这一地域优势,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衔接、快速落实,我们将进一步调整充实示范区指挥部工作机构,镇里主要领导和农场相关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场地两家单位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抽调专职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具体负责示范区建设的组织协调、统筹谋划、推进落实。扎实做好园区建设的组织实施、协调服务等工作,切实保障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

总之,我镇现代农业示范区起步较晚,面临的差距还很大,争创的任务还很重,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整体水平。

第五篇:市公路局 突出重点__创新机制(第二稿)

突出重点创新机制

扎实推进公路系统反腐倡廉教育工作

滨州市公路管理局

近年来,滨州市公路管理局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紧抓不放,为推动滨州公路事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三年来,滨州公路建设投资过百亿元,没有发生一起职务犯罪案件,顺利实现了滨州公路“大干百亿工程、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奋斗目标。我局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廉政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先进单位”等3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007年取得“行风廉政建设杯”全省公路系统第一名,被市委、市府授予“反腐倡廉勤政效能建设先进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结合实际,突出三个教育重点

再好的办法、再好的机制、再好的监督,也不能替代自律,自律的关键在于不断强化教育。特别是公路行业掌握着国家公路建设的巨额资金,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必须通过加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1、加强对重点人员的教育。领导干部是廉政教育的重

1点对象。工作中,我们一是坚持在领导干部中实施“三个带头”。即党委中心组带头搞好集中学习、“一把手”带头讲廉政党课、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廉政教育各项活动,把廉政教育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通过实施“三个带头”,全局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从政道德修养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坚持对新提拔干部进行廉政培训。通过邀请市纪委、市检察院领导做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题廉政讲座,对新提拔副科级以上干部集中进行廉政培训等形式,引导他们算好政治、经济、名誉、家庭、亲情、自由、健康“七笔账”,自觉做到明是非、知廉耻、晓荣辱,做一个心地清净、品行端正的人。三是坚持廉政教育同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相结合。把干部接受廉政教育的情况和效果,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建立了定期谈话、诫勉谈话、警醒谈话等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廉洁自律。

2、加强对重点岗位的教育。腐败问题往往发生在重点岗位。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岗位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内容,分层施教、分类施教,使廉政教育更加结合岗位实际。特别是对掌管人财物和具有行政执法权的关键岗位,对从事工程招投标、工程分包、材料设备采购、设计变更、资金拨付、行政执法等关键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要求他们都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写出廉政承诺和廉政警句,并在《滨州公路报》上刊登公示,让重点岗位的党员干部时刻提醒自己。近年来,我局先后举办路政执法人员、养路费征收

人员、财务会计人员、工程管理和工程监理等重点岗位人员廉政教育专题讲座20余次,受教育人员近2000人。

3、加强对重点时期的教育。重点时期最易诱发腐败问题。每逢元旦、春节、仲秋节等重大节日,我们都通过提前印发《关于加强节日期间党风廉政建设的通知》、利用办公楼电子屏幕发布廉政信息、在收费窗口及建筑工地悬挂廉政标语等教育方式,早打招呼、早提醒,适时掀起阶段性廉政教育活动高潮。近几年,我们先后开展了 “学先进、做先进,争当勤政廉政模范”、“转变作风清廉实干,积极构建和谐公路”等系列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得到切实增强。今年,我们又以“做勤廉表率,促科学发展”活动为契机,在全市公路系统开展了“读书思廉”活动,由市局纪监室不定期地向广大党员干部推荐发放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党风廉政建设资料,使党员干部受益匪浅。

二、立足长效,创新三项教育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完善的反腐倡廉教育体系,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特别是在公路系统领域,创新完善反腐倡廉教育机制尤为重要。

1、创新典型导廉机制。典型的作用是巨大的。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先进典型激励和影响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是我局多年来的一贯做法。近年来,我们广泛开展了向郑培民、宋鱼水、牛玉儒等优秀典型学习的教育活动,通

过示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典型为榜样,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同时,注意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党员干部,在全市公路系统各个工作岗位评选树立了170位模范典型,并将他们的先进事迹收录编印成《长路奉献给远方》和《一路走好》等书籍,发放给每一位党员干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创新警示思廉机制。反面典型最具有说服力。自2003年起,我局每年把6月份作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到鲁中监狱进行参观,观看《贪路无归》、《王怀忠的两面人生》、《忏悔与警示》等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反面典型电教片,深刻揭示职务犯罪后果的严重性、危害性,并将近几年公路系统查处的反面典型案件编印成册,发放到每一位党员干部手中,教育大家做到“六慎”,即慎初、慎微、慎独、慎欲、慎权、慎友;去“四心”,即私心、贪心、色心、野心;行“四自”,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达到了触及思想、触及灵魂的警示教育效果。去年,我局开展的警示教育月“五个一”活动,得到了省交通厅和省厅公路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公路系统进行了推广。

3、创新“家庭助廉”机制。家庭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关口。我们以“廉洁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廉政教育进家庭活动。通过向全市公路系统副科级以上干部家属发放创建“廉洁家庭”倡议书、签署“廉洁家庭”承诺书、组织观看《廉洁治家警示录》、召开家庭助廉座谈会、与特困户“结贫思廉”

等形式,使公路干部家属深刻认识到“有廉才有家”的深刻含义,自觉做到廉洁治家,构筑起了家庭拒腐防变的坚固长堤。同时,延伸开展了廉政教育进机关、进岗位、进社区、进工地的“五进”活动,使廉政教育渗透到全市系统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家庭,使滨州公路遍地“廉”花开。

三、强化领导,落实三项保障措施

公路系统自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必须把廉政教育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做到时时抓教育、处处抓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1、强化组织领导。我们要求,全局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廉政教育工作要亲自抓、负总责,重要活动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良好作风,带动了周围干部群众。全局各单位相继建立了“党委(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廉政教育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强化责任落实。全局各单位每年都围绕公路中心工作,制定廉政教育的实施意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廉政教育工作分解到领导、明确到部门、落实到人头、具体到时限,确保“事事有人抓、人人有事干”。各单位对确定的每项工作都实行指标化管理、责任化推进,对每项工作任务,都排出形象进度,明确完成时限,靠明晰的责任、严格的制度,推动了廉政教育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3、强化检查考核。强化检查考核,是促进工作落实的有效措施。我们坚持把加强廉政教育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每年结合对基层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对廉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两次检查,通过听汇报、看资料、座谈了解等形式,特别突出对领导干部、重点部门、重点岗位人员廉政教育工作的考核监督,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真正以考核推动工作,以奖惩促进发展,实现了反腐与倡廉的双促进、双提高。

各位领导,我局的廉政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与兄弟单位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在市委、市纪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丰富廉政教育内容,创新廉政教育形式,不断提升廉政教育的文化内涵,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努力开创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

下载创新机制突出重点提升贵州省扶贫开发整体水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机制突出重点提升贵州省扶贫开发整体水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不断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新水平

    创新机制 强化管理 不断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新水平 洋县扶贫办 (2011年3月28日)我县在2001年被国家扶贫办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断创新工作......

    以机制创新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以机制创新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以机制创新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是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要......

    创新方法提升水平

    创新方法提升水平不断开创税收征管工作新局面 ——陈国富副局长在全市国税系统税收征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3月23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国税系统税收征......

    创新机制提升能力

    创新机制 提升能力 努力开创卫生改革与发展新局面 哈尔滨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慕莹 2012年2月7日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 的主要任......

    机制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机制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以企为家打造网通新品牌有人说,销售人才是企业的“金山”,有人用“三分天下有其攻”来形容销售队伍的重要性,无一不说明销售队伍是公司获得利润的直接工......

    创新机制谋发展 突出重点抓落实1

    创新机制谋发展 突出重点抓落实 2009年,我镇民政工作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镇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紧扣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线,不断......

    强化措施提升餐饮业整体水平(推荐阅读)

    强化六项措施提升餐饮业整体水平餐饮市场是食品安全整个链条的末端,也是重要防线。2011年3月1日我局正式接管餐饮监管工作以来,全面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

    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计划

    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的关键之年,是我市三年决战工业300亿、争先进位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我镇本届党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