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措施提升餐饮业整体水平(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5 03:0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化措施提升餐饮业整体水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化措施提升餐饮业整体水平》。

第一篇:强化措施提升餐饮业整体水平

强化六项措施提升餐饮业整体水平

餐饮市场是食品安全整个链条的末端,也是重要防线。2011年3月1日我局正式接管餐饮监管工作以来,全面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告示法律法规和上级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及换发《餐饮服务许可证》为契机,以举办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班为突破口,举全局之力,积极引导餐饮服务企业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大力改善餐饮环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切实改变了全县餐饮服务行业的形象,提升了全县餐饮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使餐饮业朝着科学、文明、健康、安全、便捷的方向发展,使县城的餐饮服务行业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改观。全县餐饮业的稳定发展对方便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我局自接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以来,多次召开办公会,专题研究餐饮服务行业创卫工作,积极主动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报告,决定把餐饮行业创卫工作作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重要措施,作为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局之举,把创卫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首位,举全局之力搞好整改,夯实监管基础。为此,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结合《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要求,制定了《2011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科学有效的整治目标、措施、标准、步骤和时间要求。

二是宣传发动到位。8月18—19日,我局在县城举办2011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暨创卫工作培训会。县城区内的学校食堂,大、中、小型餐饮企业的法人或负责人及食品安全管理员、厨师长、餐厅经理等共420余人参加了会议。县创卫生办、县政府办、县“四创”办、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卫生局等部门领导、专家应邀到会进行指导。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负责人就我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标准和要求作了详实的讲解。培训期间,印了《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教材》,授课老师采取条文分解、列举事例、图文并茂等多种方式,深入浅出地向与会人员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添加剂及其他化学物质管理、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业务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和业务指导。同时,我局充分利用信息简报、县政府对外网站、电视台、我局网站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是力量组织到位。根据县城餐馆数量多、问题多、整改任务重的实际,我局创新举措,每科室除留一人值班外,抽出全局的执法人员组建了工作突击队,分管副局长亲自率队,全体工作人员全部深入一线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同时,构建了县、乡、村“三位一体”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横到边、纵到底”的监管体系。聘请了县级协管员2名、乡级协管员13名、村级信息员165名,增强了我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力量。

四是责任落实到位。根据餐馆分布情况,将县城区化分成4个责任区域,由4个执法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一个区域,形成了“分片包干、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局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专门抓、小组长分片抓、工作队员具体抓的良好工作局面,切实保证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责任制的落实。

五是严格规范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全县餐饮服务单位全面进行登记备案。存在突出问题的,坚决停业整顿;整改未达到要求的,必须关闭吊证。对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及其责任人,依法从重处罚。坚决取缔不具备食品安全基本条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餐饮单位。涉及刑事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查处。

六是整改效果到位。自3月1日以来,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共出动执法车辆489辆次,执法人员1070余人次,受理行政许可634件,换发和新办《餐饮服务许可证》526件,不予行政许可65件,责令限期整改146件,现场检查指导980余次,发放培训合格证404份。县城餐饮单位用于硬件建设投入资金达110余万元,整改“前厨后店”157家,添置消毒柜237个、灭蝇灯197个,增设各类水池749个,《健康体检证》持证率达到95%。经过整顿,全面规范了食品原辅料采购索证验收、餐饮具清洗消毒、库房管理、食品留样、从业人员管理等经营行为,进一步强化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守法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推进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了食品和食品添加剂采购台帐的登记管理,提升企业职业道德修养,有效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有力保障广大消费者餐饮消费安全,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全面推动了餐饮服务单位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县餐饮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二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_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突出重点

强化措施

全面提升现代农业

示范园区建设的整体水平

各位领导: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群众所盼,发展所需。潘村洼现代农业示范区于2013年开始进行规划建设,也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垦地合作‛的一种新模式、新探索。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主导产业培育已经成熟,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特色农业发展逐步形成,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尽管如此,我镇示范区与周边现代农业示范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市委、市政府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与‚争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今年,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四大工程’,推动现代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的思路,重点围绕争创省级示范区的验收标准,超前谋划,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力争今年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对此,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落实规划

潘村洼现代示范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4.69万亩,核心区面积3.02万亩;辐射区面积11.67万亩。根据‚规模调大、结构调优、品种调佳、效益调高‛的发展思路和‚布局合理、定位准确、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发展原则,加快推动潘村洼现代农业示范区各项工作落实。今年,按照既定的建设目标,如入口标识、园区绿化、项目工程以及功能布局、特色产业等,我镇将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切实做到以规划引领建设,减少随意性、杜绝瞎折腾。确保各项工作有机衔接,一体规划,一步到位,推动示范区持续健康发展

二、着力培育主体

培育引进有一定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的经营主体是园区建设的核心。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大力引进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参与园区建设。切实做好园区规划布局,紧紧围绕主导产业,认真筛选、包装、推出一批园区项目,加强对外宣传和推介,着力引进一批技术雄厚、管理先进、实力强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领办创办现代农业园区,不断壮大经营建设主体。二是抓好主体培育,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务工能人返乡创办农业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支持本地企业、种养大户与引进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做大做强。三是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专业大户的改造升级。积极创新发展机制,打破地域、行业界限,不断拓展合作社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土地、资金、技术等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增强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帮助有经验、有技术、有影响、有实力的产业大户,牵头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园区建设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教育引导园区现有的经营主体要抢抓政策机遇,树立自我发展意识,既要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又要消除等靠思想,充分发挥主观作用,多方筹措资金投入园区建设,自觉组建合作组织,增强建设能力。今年,我镇计划新增专业合作社14个、家庭农场15家,进一步壮大经营主体队伍,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三、强化科技支撑

我们将高度重视先进农业科技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对园区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是不断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鼓励农技人员通过合作共建、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园区建设,着力构建‚科技人员到点、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科技推广新机制。二是积极协助农场开展内引外联,引进科技人才,增强园区自身的科技研发与推广能力。鼓励园区经营主体通过多种途径,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推广新经验、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生产要素相对集中、技术普及相对较快、生产管理相对规范的优势,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四、推动土地流转

由于我镇人多地少、群众念土情节较重,示范区中规模土地流转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成为规模化经营的最大障碍。下一步,我们将因势利导,多措并举,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土地确权和土地整治项目为契机,整合细碎地块,创新土地流转方式,着力构建园区业主与农户互利双赢的土地流转机制。积极鼓励园区内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合作社集中统一向园区业主供地,让农民既拿租金,又拿薪金或股金。今年,我镇将力争实现土地流转5000亩,努力实现流出一片土地、建成一个园区、带动一批农户,不断扩大园区经营规模,推动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将探索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美好乡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拓展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娱乐和传承文化等功能,着力打造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园、休闲农庄、休闲农家等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示范点,积极策应明光市‚O‛型旅游线路开发,做好休闲、观光、体验、采摘、旅游等农业大文章,实现农村发展与城市需求、现代消费直接对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完善基础设施

立足于完善园区的生产功能,积极谋划项目、争取项目、落实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力促园区水、电、路、渠、沟、桥、涵等配套设施落实到位。尤其是当前要做好6万亩高标粮田稍加改造、千亿斤增粮工程、农业服务化组织三个项目的实施,切实加强与农场、项目主管部门、施工单位的沟通对接,确保每个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充分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且对园区的中心路网进行升级改造,努力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切实发挥项目的最大效益。同时加强政策研究,用足用活扶持政策,除了市里出台的奖励政策外,还要用好省市扶持龙头企业及合作组织在品牌创建、信贷扶持、财政奖补、土地流转等方面出台的政策。密切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协作与配合,积极聚合部门项目资源,用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推动园区加快发展。

六、强化组织领导

由于潘村洼现代农业示范区走的是‚垦地合作‛共建新路子,为了充分发挥潘村湖农场这一地域优势,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衔接、快速落实,我们将进一步调整充实示范区指挥部工作机构,镇里主要领导和农场相关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场地两家单位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抽调专职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具体负责示范区建设的组织协调、统筹谋划、推进落实。扎实做好园区建设的组织实施、协调服务等工作,切实保障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

总之,我镇现代农业示范区起步较晚,面临的差距还很大,争创的任务还很重,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整体水平。

第三篇:适应时代要求提升整体水平

适应时代要求提升整体水平200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抓亮点、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了自己的优势和经验,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后荣获了“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全国婚姻服务十佳示范单位”以及“退伍安置先进区”、“低保工作先进区”等荣誉称号。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作为一个充满着生命律动的有机体,民政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2004年的民政工作挑战严峻,难题犹存。按照“应保尽保”的政策规定,万名低保人员需要更加有效的规范管理;社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既扩大了白下区在全国的知名度,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发浪潮的涌起给老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年我区要争创全国老龄工作示范区,任务既艰巨、又繁重,退伍安置改革步履艰难、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面临新的难题、800多名军队离退休老干部队伍的安置和稳定等等。形势喜人又逼人,压力和动力并存,困难和问题同在,必须高度重视,迎难而上。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围绕“富民强区,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必须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姿态,研究和探索民政工作的新领域,新内容和新方法,把握新机遇,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突破,创造新辉煌。一是立足与时俱进,实现思想方法的创新。一要坚持创造性。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使民政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锐意创新,大胆实践。二要坚持进取性。把富民强区,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为民政工作的第一要务,民政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就要做到思想认识坚持高起点,改革创新坚持高质量,衡量检验坚持高标准,发挥作用坚持高效益,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用超常规的方法实现民政工作跨越式发展;三要坚持一贯性。把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贯穿于民政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始终,努力形成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良好局面。二是动员各方参与,实现工作思路的创新。我区民政工作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变革时期,做好民政工作关系到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大局,民政工作要为大局服务,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就必须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要用市场经济的思维谋划民政工作的发展,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做好工作,深化改革,形成全新的工作思路,以及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新机制;从本区的实际出发,确立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制定硬措施,打好主动仗;破除民政对象的固定性,树立面向社会的大民政、大服务观念,从公共服务的角度,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福利需求;破除民政领域的片面性,树立大开拓、大发展的观念,认真做好社区设施与场地建设,服务项目的设置与软件开发,做到两者相互协调,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建立民政工作新平台,全面整合我区民政工作的人、财、物资源,做到巩固与提高同步,发展与创新并举。三是改进行政方式,实现工作手段的创新。适应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加快民政法制化建设,完善与民政工作改革相配套,与率先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相一致,与政府转变职能相协调的民政法规体系。按照“勤政为民、简政便民、廉政爱民、优政利民”的民政工作施政准则,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将群众关注的热点事项公开,政策法规允许的事项公开,把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执法依据、程序和结果向群众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特别对群众关注的最低生活保障、优待金抚恤补助、退休军人安置、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社会捐助款物等“热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并实行服务承诺,改进公开形式,开辟多种公开渠道,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各项民政工作公开上墙,发放办事指南,开通便民服务热线,实行“阳光操作”。大力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实行区、街信息联网,提高行政效率,建立覆盖全区的民政信息系统,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四是坚持狠抓落实,实现工作内容的创新。第一,大力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建设,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以社区社会工作站为平台,建立和完善社区民间中介组织管理体系、社会监督体系和民间自律机制。重点抓好10个社区中介组织示范点,在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全面铺开。树立社区服务是朝阳产业的观念,培植发展20个社区服务产业化示范点。第二,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街道和社区低保中心、低保工作站的功能,形成以低保为主体、临时救助为补充,社会互助为辅助、优惠政策相配套、社区组织为依托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做到“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平民百姓解愁”。第三,创新政策拥军、法律拥军、科技拥军、社区共建的形式和内容,把有益的经验上升为相应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行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有偿转移、扶持就业相结合的多渠道安置办法,保证一次性安置率达100%,自谋职业率超过30%以上。五是坚持为民服务,实现服务方式创新。全面实行便民利民服务、文明服务和亲情服务,实行局领导调研月和“调研点”制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开展“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活动,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加强“窗口”建设,使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成为文明服务的阵地,使每一个单位都成为文明服务展示形象的窗口。局机关开展“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事有回声”的四声活动。各科室也要紧紧围绕“满意”做文章,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范围、完善服务措施、打造服务品牌,婚姻登记处实施提速和延时办公;低保工作建立“满意”办公,真情送暖;军休所开展“满意在我所”活动,推行“全天候服务”。六是加强责任制,实现监督机制的创新。在内部监督方面,局工委建立“约法五章”,党委成员实行星期六恳谈日制度,出台廉洁勤政规范、事前告知制、首办责任制、效能监督制、责任追究制、考勤奖惩制、全方位目标考核制以及财务统管制度和定期内审制度等相关

配套制度。在外部监督方面,从机关到基层,聘请3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政服务对象为监督员,对全区民政系统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建立社会评议制度,通过行风调查表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测评群众对民政工作和办事质量的满意程度,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考核中不满意率超过30%,或基本满意率合计超过50%的部门和个人,依照规定和管辖权限,视情况给予部门负责人或个人以戒勉、待岗,切实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奖惩分明。七是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干部队伍培养教育的创新。面对民政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艰巨任务,只有一流的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业绩,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和培养,组织实施“五型”机关活动,即创建“学习型”机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学习制度,完善局工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机关工作人员学习日制度,出台《关于加强机关学习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学习培训、交流和奖惩制度;完善鼓励在职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制度。建立“干部学习档案”,实行述学、评学、考学制度,机关年终评选文明科室和优秀个人时与集体、个人学习挂钩,选拔任用干部把个人学习情况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创建“创新型”机关,推动机关与时俱进。树立民政全面创新的观念,大胆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实现民政工作从适应性发展向开放性发展的转变;在工作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推动民政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工作方式上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实现民政工作由传统方式向法制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转变;在工作方法上坚持“科学、协作、效能”的原则,建立起快捷、高效的机关运行体系,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创建“竞争型”机关,形成争先创优,你追我赶的工作局面,细化竞争责任,各科室主动把自己的工作与全国和全省同行业中领先行业相比较;完善机关目标考核体系,将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到科室和个人,将年终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竞争上岗制度,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用人机制,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使干部自加压力,自争一流。创建“服务型”机关,全面提升机关服务水平。强化“三种意识”,提升“三个服务”,即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主动把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融入民政工作的方方面面。八是加强调查研究,实现民政工作理论的创新。一方面需要不断实践,总结经验,另一方面增加理性思考,不断推进民政工作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指导实践,比如,如何对社区职能、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居民参与从理论上、政策上做出科学定位;如何明确政府职能转变以后在社区的承接;如何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如何更加有效地实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挥最佳效能;如何发挥民间社团组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等等,都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做出回答。因此,必须加强民政理论研究。我们将趁这次会议的东风,狠抓目标落实,不断开拓创新,乘势而上,努力把我区民政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适应时代要求 提升整体水平

适应时代要求提升整体水平200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抓亮点、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了自己的优势和经验,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后荣获了“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全国婚姻服务十佳示范单位”以及“退伍安置先进区”、“低保工作先进区”等荣誉称号。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作为一个充满着生命律动的有机体,民政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2004年的民政工作挑战严峻,难题犹存。按照“应保尽保”的政策规定,万名低保人员需要更加有效的规范管理;社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既扩大了白下区在全国的知名度,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发浪潮的涌起给老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年我区要争创全国老龄工作示范区,任务既艰巨、又繁重,退伍安置改革步履艰难、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面临新的难题、800多名军队离退休老干部队伍的安置和稳定等等。形势喜人又逼人,压力和动力并存,困难和问题同在,必须高度重视,迎难而上。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围绕“富民强区,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必须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姿态,研究和探索民政工作的新领域,新内容和新方法,把握新机遇,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突破,创造新辉煌。一是立足与时俱进,实现思想方法的创新。一要坚持创造性。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使民政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锐意创新,大胆实践。二要坚持进取性。把富民强区,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为民政工作的第一要务,民政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就要做到思想认识坚持高起点,改革创新坚持高质量,衡量检验坚持高标准,发挥作用坚持高效益,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用超常规的方法实现民政工作跨越式发展;三要坚持一贯性。把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贯穿于民政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始终,努力形成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良好局面。二是动员各方参与,实现工作思路的创新。我区民政工作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变革时期,做好民政工作关系到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大局,民政工作要为大局服务,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就必须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要用市场经济的思维谋划民政工作的发展,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做好工作,深化改革,形成全新的工作思路,以及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新机制;从本区的实际出发,确立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制定硬措施,打好主动仗;破除民政对象的固定性,树立面向社会的大民政、大服务观念,从公共服务的角度,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福利需求;破除民政领域的片面性,树立大开拓、大发展的观念,认真做好社区设施与场地建设,服务项目的设置与软件开发,做到两者相互协调,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建立民政工作新平台,全面整合我区民政工作的人、财、物资源,做到巩固与提高同步,发展与创新并举。三是改进行政方式,实现工作手段的创新。适应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加快民政法制化建设,完善与民政工作改革相配套,与率先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相一致,与政府转变职能相协调的民政法规体系。按照“勤政为民、简政便民、廉政爱民、优政利民”的民政工作施政准则,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将群众关注的热点事项公开,政策法规允许的事项公开,把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执法依据、程序和结果向群众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特别对群众关注的最低生活保障、优待金抚恤补助、退休军人安置、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社会捐助款物等“热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并实行服务承诺,改进公开形式,开辟多种公开渠道,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各项民政工作公开上墙,发放办事指南,开通便民服务热线,实行“阳光操作”。大力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实行区、街信息联网,提高行政效率,建立覆盖全区的民政信息系统,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四是坚持狠抓落实,实现工作内容的创新。第一,大力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建设,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以社区社会工作站为平台,建立和完善社区民间中介组织管理体系、社会监督体系和民间自律机制。重点抓好10个社区中介组织示范点,在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全面铺开。树立社区服务是朝阳产业的观念,培植发展20个社区服务产业化示范点。第二,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街道和社区低保中心、低保工作站的功能,形成以低保为主体、临时救助为补充,社会互助为辅助、优惠政策相配套、社区组织为依托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做到“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平民百姓解愁”。第三,创新政策拥军、法律拥军、科技拥军、社区共建的形式和内容,把有益的经验上升为相应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行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有偿转移、扶持就业相结合的多渠道安置办法,保证一次性安置率达100%,自谋职业率超过30%以上。五是坚持为民服务,实现服务方式创新。全面实行便民利民服务、文明服务和亲情服务,实行局领导调研月和“调研点”制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开展“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活动,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加强“窗口”建设,使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成为文明服务的阵地,使每一个单位都成为文明服务展示形象的窗口。局机关开展“来有迎声、

第五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实 施 方 案

为了突破传统课堂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瓶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特拟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崇德智体,学通天地人”的办学理念,以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特色突破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保障,按照“全面启动,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依托金太阳教育集团,结合学校实际,全面打造新丰一中,全面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推进进课堂教学改革,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为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二、高效课堂的理论基础

1、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存在智力,以上理论为新课改提供了新支点、新依据、新视角。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个人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三、工作目标

1、构建和谐的高效课堂。

积极建立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友好和平的课堂氛围。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创新教材内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生活、教学、测试的和谐统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

2、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何有效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越高,教学效果就越显著。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要相信学生、关注学生、解放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动”起来,并逐步实现学生的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善于参与。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培养和锻炼各种能力。要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要以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工作原则。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要以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为依托,着力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要求,提高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优化和发展。

4、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

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力军。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激发广大教师的热情,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凝聚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要以构建生态课堂为契机,努力营造一种鼓励教师积极向上、互学互研的工作氛围;激励广大教师勤奋实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总结;促进广大教师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深化理念,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通过课改,培养一批教改名师,逐步实现我校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5、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确立以课堂教学改革来带动学校其他工作改革的思路,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学校改革的突破口。通过课堂教

学改革,促进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和校园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推动学校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使学校走上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四、组织机构

1、成立构建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

推行学校领导分包年级、学科的制度。校级领导、处室主任、年级组长参与、督促、指导各年级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层层抓的管理工作机制。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具体分工

自2013年下学期开始,我校高一年级(2015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九个科目全面进入课改实验。

总牵头人:

策划组织:教科室(负责人:)

操作实施:教导处、教科室、政教处(负责人:)宣传协调:办公室(负责人: 经费保障:总务处(负责人:

→政治学科的中层领导()→政治学科的教研组长()→政治学科的备课组长()→政治学科

→历史学科的中层领导()→历史学科的教研组长()→历史学科的备课组长()→历史学科

→地理学科的中层领导()→地理学科的教研组长()→地理学科的备课组长()→地理学科

→语文学科的中层领导()→语文学科的教研组长()→语文学科的备课组长(张建东)→语文学科

→数学学科的中层领导()→数学学科的教研组长()→数学学科的备课组长()→数学学科

→英语学科的中层领导()→英语学科的教研组长()→英语学科的备课组长()→英语学科

→物理学科的中层领导()→物理学科的教研组长()→物理学科的备课组长()→物理学科

→化学学科的中层领导()→化学学科的教研组长()→化学学科的备课组长()→化学学科

→生物学科的中层领导()→生物学科的教研组长()→生物学科的备课组长()→生物学科

五、学校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现有在校学生3400余人,高中三个年级共63个教学班,学生来自不同学校,学生品德修养、学习习惯、态度参差不齐。目前,对学生的管理尚处于规范阶段,学习品质、态度、兴趣需进一步培育;学习规范、学习方法及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总体还未真正“动”起来,全校没有完全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的新课程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升学习成绩是当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2、师资水平分析

有利因素:①拥有一 批有经验的教师并且乐于帮助新老师,适应新课改较容易,且知识、观念、教育技术易更新,阻力相对较少;②高级教师,中级教师人,教师职称比例适中,结构较合理,有利于带动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

不利因素:

3、教学管理水平分析

目前,学校教学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常规管理模式阶段,没有跟上新课改教学管理要求,教学过程监管力度不够,教学指导有待加强。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管理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评价激励机制,真正以管理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4、课堂教学改革文化分析。

目前我校课改是散打式的、个人化的,缺乏规范化、集团化、整体性。课堂教学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来解决问题。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充分关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这是目前新课程环境下改革的必由之路。保守导致落后,只有改革才能促进学校新的发展。

5、课堂教学改革风险分析

①领导风险:此项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把手”工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校长的态度、决心、智慧和领导力是这项改革成败的关键。

②组织管理风险:学校行政“执行力”是这项改革成败的有力保证,行政领导分工合作,带头具体实施是组织保障。

③教师风险:课堂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于部分教师,教师的支持和参与很重要;全校教师观念转变,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这是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根本。

④学生风险:学生是否认同、适应课堂教学改革,是否学会学习,提高学业成绩,这是课改的试金石。

⑤家长、社会风险:课改是否取得家长、社会的理解支持,面临改革中的新问题如何处理等,这是课改的助推器。

⑥政策风险: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全力支持课改,包括政策支持、经费支持、舆论导向,这是课改成功的环境保障。

6、经费预算(三年)

①2013年8月~2016年10月,专家报告、交流培训费,宣传推广费.②教师培训、参观学习、奖励,每年 万元。

六、我校课改起步前期工作安排(2013年9月~10月)

①第1周:行政会专题讨论,形成《新丰一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实施方案》。

②第2周:召开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专题宣讲学习《实施方案》。③第3 周: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专题汇报课改《实施方案》(办公室)④第4周:召开全校教师会:宣讲《实施方案》。

⑤第5周:分学科教研组会:讨论制定《学科实施方案》。⑥第6周:召开教师会,宣讲《实施方案》。

七、我校课改初步设想

1、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变得更健康更阳光。工作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生命为本的原生和谐课堂,就是那些没有刻意打磨的、有着教师自身气息的、有

着其原创特质的常态课堂。

②目的是低碳高质。低碳表现在教师少讲精讲,学生轻负精练。高质体现为课堂的高效率、高效益和高品质三种不同视角的有机统一。

③目标是师生共长。既着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着眼于老师自身专业的发展,教改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也包括了我们老师。可以说,“阳光课堂”是我们师生和谐的精神家园,这是一种最高的教育境界。

④原则是为了一切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让课堂教学中的实体(教师与学生)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和谐地自由生长发展。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要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实现学生自我发展,体现学生的生命价值,培养学生生命自觉,并且调动起学生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收获丰富和充实的人生。

2、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制定课改相关方案; 第二阶段,理念培训和操作培训

通过示范引领,系统培训新课程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从操作层面上让教师掌握有效教学的基本流程、通过通识性指导达到理解有效教学并体验的目的,完成学习小组的创建工作,初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第三阶段,复制粘贴,按照我校教育课堂改革整体方案逐步实施课改实验,也称“临帖”;学习借鉴“四时四级教学策略”,全面启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细化课堂操作的具体流程,结合本校、班的实际,落实课堂流程的各个环节。

(1)四时:第一时间:结构预习,结构备课

第二时间:合作学习,智慧教学

第三时间:温故知新,拓展提升

第四时间:评价学习,评价指导(2)四级:第一层级:知识记忆与理解

第二层级:技能应用与拓展

第三层级:思维探究与创新

第四时间:情感体验与感悟(3)基本理念

第四阶段,初步阶段验收。所有教师都要展示一节“过关课”,评选出优秀教师12名,评为课改的领袖教师。学校为领袖教师授勋,并委派领袖教师外出参观、交流。

第五阶段,示范引领。第一批领袖教师考查学习后,深入研磨,学校组织第一批领袖教师上示范课。同时,组织全教师写课改心得,并结集成册。

第六阶段,深度分科交流培训。邀请各个学科专家亲自陪同领袖教师上课或上示范课。临床指导时按学科需要确定专家人数,“手把手”进行指导和交流,共同借鉴课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初步形成教学模式。

第七阶段,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班级管理模式。各科细化课堂的具体流程,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落实课堂流程的各个环节。同时为第二批领袖教师授勋。

第八阶段,矫正性指导。引入科学的课堂观察手段,通过观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矫正性指导。通过观察与访谈等方法了解教师的发展态势,做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或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第九阶段,从课内走向课外,塑造新课程改革的本土化的、全方位的、立体型的模式,创建特色化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第十阶段,模式巩固与推广。在教学成绩有明显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邀请当前课改知名专家、广东省教育厅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参加,评审。推介教育课改经验,介绍课改名师成长经验等。

3、从今年下学期开始,高一年级全面进入课改实施阶段。高一年级各备课组实行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加强教师本人的二次备课和深度备课,使备课更具个性化,更能突出本班本学科的学情、生情、教情。

(此处应明确集体备课的要求,这是保障此项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并且要与

相应的奖励政策结合起来,教师才有积极性)

4、实行课改例会制,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课改过程中阶段性的经验,发现好典型,树立课改榜样;定期举行教学竞赛,评选出教改明星、教改能手;加强课改反思,查问题,找差距,找不足,谋发展,不断完善课改措施,整理课改管理经验。

5、切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

八、工作要点和要求

1、更新教学观念。

许多学校课改成功的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的前提是解放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学校要组织行政人员、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理念、外地课改经验,了解其实质,掌握其精髓。通过扎实、有效、持续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通过学习经验材料、撰写思想心得、开展教学反思和教育论坛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规律、方法的认知水平和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科学性,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促使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探究。

2、实施主体教育。

教育的主体是生命自身,教育的本体是生命的提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让课堂教学中的实体(教师与学生)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和谐地自由生长发展。把“讲堂”变为“学堂”,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学”变为“为学生学好而设计的教学”,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要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实现学生自我发展,体现学生的生命价值,培养学生生命自觉,并且调动起学生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收获丰富和充实的人生。

3、明确学习目标。

让学习目标成为人本课堂的“方向盘”。学习目标的设定要准确、具体、科学,落实性强。在每一张学案上要明确学习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学生对学习目标一定要清楚,让学生真正明确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确学什么、怎么学以及达到什么目标,并能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学习。整节课都应围绕目标达成而展开,学生讨论、展示、点评、总结都要体现目标。既要重视预设目标的达成,又要注重目标的课堂生成和灵活调整。

4、把握课堂的“度”。

一堂好课,一堂优质课,主要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高度和探究的深度。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是看课堂活动中是以学生为主还是以教师为主,具体要看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要看是否存在只“赋权”而不“增能”的“唯自主化”倾向。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既要有明确的分工,又要有责任的落实,既要有策略的引领,又要有时间的保证,避免合作学习被当作标签随意粘贴,避免整个教学过程有学习温度而无学习深度,有合作之形而无合作之实,有课堂活跃而无思维活跃。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的知识探究,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促进学生深水平的认知加工和有意义的学习,注重拓展和延伸学生的思维。

5、建设学习小组。

(1)班级分组,每组6人,分上中下三层,合理搭配。按照“同组异质,异质同构,同质结对”的原则构建小组。需考虑学科特点、男女性别、优点与缺点的互补等。

(2)小组长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一定是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

(3)选举好学习小组长,培训好小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

(4)讨论由小组长安排组织实施,突出重点,解决问题,探究知识。

(5)高效讨论,一对一讨论(对学)→组内讨论(群学)→反馈疑难,有序进行。

(6)展示时人人有事干,非展示的学生每人都有具体目标和任务,要提前准备好,小组长做好安排。

(7)搞好分类展示,为点拨提升打好基础。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恰当的评价机制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有效学习的学习精神,把评价变为课堂的佐料。

6、探索教学模式。

在学习借鉴先进学校改革经验的同时,教师要大胆进行自主探索和创新。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强化集体研讨,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实现课堂教学从“无效教学”、“有效教学”向“高效教学”、“人本教学”的转变。坚持边试行、边反思、边改造、边创新的原则,以简便易行为主、以实用有效为本,积极探索具有我校特色、学科特点的人本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一种方式、一种思想指引,老师们要根据学科实际、课堂实际,大胆创新,不断完善,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实践验证,提炼出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中的五个最基本的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方法、媒体之间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7、加强效果测评。

一堂课成功与否必须要以目标达成率为衡量标准。每堂课要有当堂目标达成检测,学习目标达成率不得低于80%,否则就是不成功的课。检测方式要灵活多样,注重实效,可以书面检测,也可以口头检测;可以老师检查,也可以学生互查。每节课后要跟上巩固性练习,不怕重复,把知识和能力的落实作为唯一目标。每一堂课后都要有教师反思,对还未达到100%满意的部分全面剖析,并提出解决不足的新设计。

8、开展校本教研。

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保障。建立以提高教师实践智慧为目的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发挥骨干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力量,充分利用“备课组”、“教研组”开展学科教学特色创建活动,通过学科教学特色创建来培养教师,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保障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效果,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深度开展新丰一中“五个一“群众性教育科研工程,组织教师参加学科微型校本课题研究活动,举办“沫园论坛”学术交流活动与评价;加强新丰一中学科“教研中心”建设,打造校本教研文化。

九、高效课堂的评价与管理

1、高效课堂的评价

A、教师以小组为抓手进行“即时性评价”: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一节完整的课堂包括: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和任务;完成小组、个人评价。

B、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C、课堂质效的高低:“三看”学生,“四看”教师。

①、学生“三看”:一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100%;二看学生合作的高度和探究的深度,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板演书写是否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

②教师“四看”:一看教师课堂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二看教师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施教;三看教师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四看教师的备课情况。

2、高效课堂的管理

A、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指导练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指当堂的达标测评;“中间”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

B、学科带头人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 C、学科、年级、班组组织自己的听评课。

D、立足课堂,狠抓落实。对不落实的课堂一谈二警三停。

3、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 A、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B、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C、对当堂不达标测评的课一票否决。

十、高效课堂的文化建设

1、团队概念最好的概括是“家”,生生之间最佳关系是“家人”。

2、班级文化的构建应基于“责任”进行,从真正的班规入手,强化自主、平等、尊重、合作、温暖的班级文化

3、放手就是爱,加强赏识教育。一份信任换取百分惊喜。

十一、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

学校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学科领头人、班主任要勇于担当,在这一变革中带头思考问题,带头尝试和推广,带头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一变革不浅尝辄止、无功而返。

2、健全制度。

调动每一个老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十分重要,制度保障尤其重要。要对过去的一些好的制度进行修订,同时要针对新的要求制订一系列新的制度。学校将逐步完善、推出以下制度:

(1)年级、教研组、备课组、班级目标考核细则;(2)教师目标考核细则;(3)工作量计算补充办法;

(4)突出成绩奖励和问责处罚办法;

3、各学科具体实施方案。

学校出了总方案,学校的方案宜粗不宜细,不宜将每个学科的各种课型遇到的问题都提得那么清楚,只能作一个大的原则规定。因此,各教研组长、各备课组长和学科成员要集思广益,在学习讨论学校方案的基础上,由教研组长牵头制订出本学科的实施方案,对备课、导学案怎么做,教学要求及检测如何做要有详细的规定,然后提出相应的测评(考评)打分表,经领导小组审核后列入学校总方案的组成部分,确保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下载强化措施提升餐饮业整体水平(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化措施提升餐饮业整体水平(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