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四构建提升机关建设整体水平

时间:2019-05-14 06:1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加强四构建提升机关建设整体水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加强四构建提升机关建设整体水平》。

第一篇:四加强四构建提升机关建设整体水平

×××组织部“四加强四构建”

提升机关建设整体水平

为了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提升组工干部能力素质和组织工作整体水平,×××组织部深化拓展“讲重作”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队伍强、机制新、作风正、服务好”为目标,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为各项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学习型组织部门。按照“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的要求。开设“组工干部讲坛”。由组织部长带头,要求每名组工干部结合本职工作,有计划地将政治理论、组工业务等知识按专题准备讲稿,利用周五学习日,进行领学和辅导。同时发放《党的建设》、《组织工作文选汇编》等组工干部学习教育读本220册,要求每名组工干部每天读书看报一小时,每月精读2-3本好书,撰写2篇心得体会,建立完善学习内容周安排、学习情况月报告、学习效果季检查和学习绩效年考核的制度。组织干部参加“组工干部读书月”活动和“组织工作专题业务知识竞赛”等活动,形成勤学习、强素质的浓厚氛围。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效能型组织部门。根据目前组织工作实际情况,结合“讲重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要求,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组织系统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的实施意见》和 《中共×××组织部部机关工作制度》,以及组工干部工作时间“八不准”和业余时间“六不准”,在制度落实上严格要求组工干部,将各科室工作进一步细化内容,确定工作责任人员,确定完成时限,确定验收标准,以具体的制度应对当前的新形势,新问题。

加强作风建设,构建廉政型组织部门。定期开展警示教育,组织部机关干部观看换届纪律宣传教育专题片和警示教育片,增强自律意识。建立投诉监督窗口,进一步完善组织工作“110”和“12371”党员咨询服务热线,接受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对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并作出严肃处理。同时聘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干部担任组织部行风监督员,对组工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和业余生活进行全面监督,确保组工干部保持“公道正派、廉洁奉献”的良好形象。

加强服务建设,构建亲民型组织部门。结合当前三帮扶活动。部机关干部大力开展 “党员服务民生志愿者活动”和 “六帮”、“六助”和“六个一”活动,鼓励组工干部广建“联系点”,多攀“穷亲戚”,使之成为改进组织工作的动力,进而提高部机关的服务水平。

第二篇: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 提升党和政府整体形象

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 提升党和政府整体形象

近年来,特别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地方,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当前机关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不端正,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体现出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思想空虚、精神不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甚至消极颓废。

二是学习氛围不浓。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学习处于应付态度。很多单位虽然制订了学习制度,但集中的政治学习时间常常被挤占,往往难以落实。一些专业性强的部门,更存在“重业务、轻政治;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干部在学习时,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做做样子,装装门面。

三是服务意识不强。部分领导干部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对群众的疾苦充耳不闻,吃不得苦、受不了累,开展的工作和活动只做表面文章,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的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和农村少,宗旨观念、公仆意识淡薄;有的部

门依然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工作人员故意刁难、推诿扯皮的现象屡禁不绝。

四是缺乏创新精神。有的同志解放思想表面上叫得响,实质上观念依旧,境界不高,眼界不宽,总是打不破条条框框的约束,工作缩手缩脚,不敢闯,不敢试,不思进取,缺乏创造性,打不开工作局面,干不出工作成绩。对新形势下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束手无策,不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依赖性强,缺乏破解难题的能力,工作越做越被动。

五是表率作用不明显。个别领导对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缺乏足够重视,对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麻木不仁,见怪不怪,没有做出严格要求。还有一些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不能以身作则,要求干部职工做到的,自已却没有做到,甚至更有过之,没有起到一个率先垂范作用。还有的领导干部不能科学合理安排工作分工,明确岗位职责,缺乏有效手段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没有很好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做到人尽其职,人尽其才。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从社会因素分析,主要是社会生活变革带来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在国际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相激荡的形势,对党员干部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冲击,尤其是西方思想文化的撞击和渗透,对党员干部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国内,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形成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使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复杂的变化。

从自身因素分析,主要是党员干部个人放松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在新时期下有些同志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淡忘,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逐步丧失,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出现了滑坡;体现在平时工作中,出现态度不端正,不负责任,重权利的享受,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严重损害群众对机关的形象。

三、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按照“精而管用”的原则,对机关干部开展政治理论、科技知识、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尤其要突出正确的权力观、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等方面的专题教育,使广大机关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切实摆正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为人民办事;引导广大机关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明确手中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权力为民,决不能以权谋私;不断加强机关干部人格、品德、意识等方面的修养,增强其廉政意识,自觉地拒腐防变。各单位可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干部学习计划,年终按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和撰写读书笔记或调研文章等若干块进行考评,考评分记录在干部学习档案里。区委、区政府可成立干部教育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举办任何形式的干部培训班,应事先以书面形式向干部教育领导小组请示,说明培训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二)健全机制体制,规范干部队伍的工作纪律 重点要建立健全三个机制:一是完善责任机制,包括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失职追究制、同岗替代制等制度。实行按岗定责,责任到人,对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以项目推进形式,明确每个项目的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完成时限。二是建立考评机制,建立定量考核与定性评议、日常考核与年终考评、机关自评与社会评议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评价以创建“四满意”机关为标准,以机关作风建设、队伍建设、效能建设为主要内容。三是推行奖惩机制,把目标考核和干部评先、晋级、任用结合起来,对招商引资、社会稳定、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因责任未落实、作风不扎实致使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或违反“5条禁令”的坚决给予诫勉教育,直至党纪政纪处分。

(三)加强监督制约,促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有效开展 干部监督,是作风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要切实强化各项干部监督措施,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机制,使各级领导干部都臵于经常的、有效的监督之下。一要建立健全谈心制度,上级组织对下级正职、班子内部正职对副职要经常谈心,了解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对有问

题的干部要及时提醒。二要建立诫勉制度,对群众反映的干部作风问题,上级组织要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对干部提出诫勉,并限期改正。三要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总结和运用“三讲”教育中的经验和做法,严格按照中纪委、中组部的规定,开好每年一次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进一步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增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自我监督的能力。四要实行重大决策群众路线制度。凡是辖区内有关经济发展思路、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城镇土地规划、重大工程招标及其他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决策前必须举行听证会,广泛收集群众意见与建议,集中民智;决策后必须进行跟踪回访,认真倾听群众反馈,不断改进完善。

(四)加强班子建设,用先锋模范行为带动干部队伍作风根本好转

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要求,“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在作风建设中起表率作用。”这充分说明加强作风建设,领导干部是重点,“一把手”是关键。一要培养领导干部的良好学风,着力抓好思想建设这个首要问题。采取相关措施培养学习型、创新型领导干部,督促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学出成效。二要切实改进领导干部的民主作风,着力抓好民主集中制建设这个根本问题。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尤其是新进班子成员的民主集中制教育,使他们懂得党内规矩。抓好对领导干部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督查,进一步完善

“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和决策程序。要努力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的领导班子及时向区委提出建议,采取组织措施。三要进一步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着力抓好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切实解决目前领导干部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要树立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典型,加强对优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的宣传,大力弘扬正气,鼓励争先创优,通过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来教育干部,带动全体。同时,把年轻干部的作风建设作为重点来抓。要教育年轻干部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引导年轻干部刻苦钻研、勤于思考。要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高校、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参加研究生班进修等高层次教育培训。要积极鼓励和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基层特别是环境艰苦、困难较多的地方去锻炼,努力培养年轻干部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勤政爱民、艰苦朴素的作风。

(五)突出重点抓落实,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俗话说:为官不为民办事不如回家中红薯。群众对我们工作满意不满意、印象好不好,能直接通过是否替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来衡量。每一个机关职能不同,要从本部门的工

作特点出发,要从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基层意见最大的问题改起,从群众要求最强烈的事情做起,这样群众才会满意。如群众对我们园林绿化工作是否满意,可以通过日常的投诉、群众测评等深刻体会到。我们在面对群众投诉时,先是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找准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把问题明摆出来;再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下基层、到服务对象中去,到矛盾多意见大的地方去,广泛听取意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做到突出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争取让群众满意。

机关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又要根据不同时期形势任务的要求重点地抓。我们应该针对不同时期,从上级提出的要求和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进行切实的行之有效的机关作风建设,让人民群众看到机关作风建设实实在在的成效,得到一个高效、务实、诚信、公正的政府机关。

第三篇:适应时代要求提升整体水平

适应时代要求提升整体水平200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抓亮点、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了自己的优势和经验,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后荣获了“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全国婚姻服务十佳示范单位”以及“退伍安置先进区”、“低保工作先进区”等荣誉称号。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作为一个充满着生命律动的有机体,民政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2004年的民政工作挑战严峻,难题犹存。按照“应保尽保”的政策规定,万名低保人员需要更加有效的规范管理;社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既扩大了白下区在全国的知名度,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发浪潮的涌起给老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年我区要争创全国老龄工作示范区,任务既艰巨、又繁重,退伍安置改革步履艰难、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面临新的难题、800多名军队离退休老干部队伍的安置和稳定等等。形势喜人又逼人,压力和动力并存,困难和问题同在,必须高度重视,迎难而上。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围绕“富民强区,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必须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姿态,研究和探索民政工作的新领域,新内容和新方法,把握新机遇,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突破,创造新辉煌。一是立足与时俱进,实现思想方法的创新。一要坚持创造性。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使民政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锐意创新,大胆实践。二要坚持进取性。把富民强区,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为民政工作的第一要务,民政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就要做到思想认识坚持高起点,改革创新坚持高质量,衡量检验坚持高标准,发挥作用坚持高效益,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用超常规的方法实现民政工作跨越式发展;三要坚持一贯性。把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贯穿于民政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始终,努力形成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良好局面。二是动员各方参与,实现工作思路的创新。我区民政工作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变革时期,做好民政工作关系到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大局,民政工作要为大局服务,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就必须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要用市场经济的思维谋划民政工作的发展,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做好工作,深化改革,形成全新的工作思路,以及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新机制;从本区的实际出发,确立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制定硬措施,打好主动仗;破除民政对象的固定性,树立面向社会的大民政、大服务观念,从公共服务的角度,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福利需求;破除民政领域的片面性,树立大开拓、大发展的观念,认真做好社区设施与场地建设,服务项目的设置与软件开发,做到两者相互协调,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建立民政工作新平台,全面整合我区民政工作的人、财、物资源,做到巩固与提高同步,发展与创新并举。三是改进行政方式,实现工作手段的创新。适应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加快民政法制化建设,完善与民政工作改革相配套,与率先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相一致,与政府转变职能相协调的民政法规体系。按照“勤政为民、简政便民、廉政爱民、优政利民”的民政工作施政准则,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将群众关注的热点事项公开,政策法规允许的事项公开,把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执法依据、程序和结果向群众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特别对群众关注的最低生活保障、优待金抚恤补助、退休军人安置、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社会捐助款物等“热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并实行服务承诺,改进公开形式,开辟多种公开渠道,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各项民政工作公开上墙,发放办事指南,开通便民服务热线,实行“阳光操作”。大力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实行区、街信息联网,提高行政效率,建立覆盖全区的民政信息系统,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四是坚持狠抓落实,实现工作内容的创新。第一,大力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建设,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以社区社会工作站为平台,建立和完善社区民间中介组织管理体系、社会监督体系和民间自律机制。重点抓好10个社区中介组织示范点,在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全面铺开。树立社区服务是朝阳产业的观念,培植发展20个社区服务产业化示范点。第二,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街道和社区低保中心、低保工作站的功能,形成以低保为主体、临时救助为补充,社会互助为辅助、优惠政策相配套、社区组织为依托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做到“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平民百姓解愁”。第三,创新政策拥军、法律拥军、科技拥军、社区共建的形式和内容,把有益的经验上升为相应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行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有偿转移、扶持就业相结合的多渠道安置办法,保证一次性安置率达100%,自谋职业率超过30%以上。五是坚持为民服务,实现服务方式创新。全面实行便民利民服务、文明服务和亲情服务,实行局领导调研月和“调研点”制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开展“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活动,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加强“窗口”建设,使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成为文明服务的阵地,使每一个单位都成为文明服务展示形象的窗口。局机关开展“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事有回声”的四声活动。各科室也要紧紧围绕“满意”做文章,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范围、完善服务措施、打造服务品牌,婚姻登记处实施提速和延时办公;低保工作建立“满意”办公,真情送暖;军休所开展“满意在我所”活动,推行“全天候服务”。六是加强责任制,实现监督机制的创新。在内部监督方面,局工委建立“约法五章”,党委成员实行星期六恳谈日制度,出台廉洁勤政规范、事前告知制、首办责任制、效能监督制、责任追究制、考勤奖惩制、全方位目标考核制以及财务统管制度和定期内审制度等相关

配套制度。在外部监督方面,从机关到基层,聘请3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政服务对象为监督员,对全区民政系统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建立社会评议制度,通过行风调查表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测评群众对民政工作和办事质量的满意程度,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考核中不满意率超过30%,或基本满意率合计超过50%的部门和个人,依照规定和管辖权限,视情况给予部门负责人或个人以戒勉、待岗,切实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奖惩分明。七是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干部队伍培养教育的创新。面对民政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艰巨任务,只有一流的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业绩,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和培养,组织实施“五型”机关活动,即创建“学习型”机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学习制度,完善局工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机关工作人员学习日制度,出台《关于加强机关学习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学习培训、交流和奖惩制度;完善鼓励在职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制度。建立“干部学习档案”,实行述学、评学、考学制度,机关年终评选文明科室和优秀个人时与集体、个人学习挂钩,选拔任用干部把个人学习情况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创建“创新型”机关,推动机关与时俱进。树立民政全面创新的观念,大胆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实现民政工作从适应性发展向开放性发展的转变;在工作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推动民政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工作方式上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实现民政工作由传统方式向法制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转变;在工作方法上坚持“科学、协作、效能”的原则,建立起快捷、高效的机关运行体系,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创建“竞争型”机关,形成争先创优,你追我赶的工作局面,细化竞争责任,各科室主动把自己的工作与全国和全省同行业中领先行业相比较;完善机关目标考核体系,将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到科室和个人,将年终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竞争上岗制度,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用人机制,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使干部自加压力,自争一流。创建“服务型”机关,全面提升机关服务水平。强化“三种意识”,提升“三个服务”,即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主动把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融入民政工作的方方面面。八是加强调查研究,实现民政工作理论的创新。一方面需要不断实践,总结经验,另一方面增加理性思考,不断推进民政工作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指导实践,比如,如何对社区职能、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居民参与从理论上、政策上做出科学定位;如何明确政府职能转变以后在社区的承接;如何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如何更加有效地实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挥最佳效能;如何发挥民间社团组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等等,都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做出回答。因此,必须加强民政理论研究。我们将趁这次会议的东风,狠抓目标落实,不断开拓创新,乘势而上,努力把我区民政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适应时代要求 提升整体水平

适应时代要求提升整体水平200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抓亮点、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了自己的优势和经验,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后荣获了“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全国婚姻服务十佳示范单位”以及“退伍安置先进区”、“低保工作先进区”等荣誉称号。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作为一个充满着生命律动的有机体,民政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2004年的民政工作挑战严峻,难题犹存。按照“应保尽保”的政策规定,万名低保人员需要更加有效的规范管理;社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既扩大了白下区在全国的知名度,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发浪潮的涌起给老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年我区要争创全国老龄工作示范区,任务既艰巨、又繁重,退伍安置改革步履艰难、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面临新的难题、800多名军队离退休老干部队伍的安置和稳定等等。形势喜人又逼人,压力和动力并存,困难和问题同在,必须高度重视,迎难而上。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围绕“富民强区,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必须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姿态,研究和探索民政工作的新领域,新内容和新方法,把握新机遇,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突破,创造新辉煌。一是立足与时俱进,实现思想方法的创新。一要坚持创造性。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使民政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锐意创新,大胆实践。二要坚持进取性。把富民强区,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为民政工作的第一要务,民政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就要做到思想认识坚持高起点,改革创新坚持高质量,衡量检验坚持高标准,发挥作用坚持高效益,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用超常规的方法实现民政工作跨越式发展;三要坚持一贯性。把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贯穿于民政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始终,努力形成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良好局面。二是动员各方参与,实现工作思路的创新。我区民政工作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变革时期,做好民政工作关系到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大局,民政工作要为大局服务,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就必须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要用市场经济的思维谋划民政工作的发展,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做好工作,深化改革,形成全新的工作思路,以及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新机制;从本区的实际出发,确立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制定硬措施,打好主动仗;破除民政对象的固定性,树立面向社会的大民政、大服务观念,从公共服务的角度,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福利需求;破除民政领域的片面性,树立大开拓、大发展的观念,认真做好社区设施与场地建设,服务项目的设置与软件开发,做到两者相互协调,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建立民政工作新平台,全面整合我区民政工作的人、财、物资源,做到巩固与提高同步,发展与创新并举。三是改进行政方式,实现工作手段的创新。适应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加快民政法制化建设,完善与民政工作改革相配套,与率先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相一致,与政府转变职能相协调的民政法规体系。按照“勤政为民、简政便民、廉政爱民、优政利民”的民政工作施政准则,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将群众关注的热点事项公开,政策法规允许的事项公开,把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执法依据、程序和结果向群众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特别对群众关注的最低生活保障、优待金抚恤补助、退休军人安置、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社会捐助款物等“热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并实行服务承诺,改进公开形式,开辟多种公开渠道,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各项民政工作公开上墙,发放办事指南,开通便民服务热线,实行“阳光操作”。大力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实行区、街信息联网,提高行政效率,建立覆盖全区的民政信息系统,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四是坚持狠抓落实,实现工作内容的创新。第一,大力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建设,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以社区社会工作站为平台,建立和完善社区民间中介组织管理体系、社会监督体系和民间自律机制。重点抓好10个社区中介组织示范点,在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全面铺开。树立社区服务是朝阳产业的观念,培植发展20个社区服务产业化示范点。第二,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街道和社区低保中心、低保工作站的功能,形成以低保为主体、临时救助为补充,社会互助为辅助、优惠政策相配套、社区组织为依托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做到“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平民百姓解愁”。第三,创新政策拥军、法律拥军、科技拥军、社区共建的形式和内容,把有益的经验上升为相应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行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有偿转移、扶持就业相结合的多渠道安置办法,保证一次性安置率达100%,自谋职业率超过30%以上。五是坚持为民服务,实现服务方式创新。全面实行便民利民服务、文明服务和亲情服务,实行局领导调研月和“调研点”制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开展“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活动,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加强“窗口”建设,使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成为文明服务的阵地,使每一个单位都成为文明服务展示形象的窗口。局机关开展“来有迎声、

第五篇: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调研报告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实现永续发展调研报告

前 言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人类社会良好的生态运行机制和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环境、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其目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求做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的工作。

市委第十三届四次全委会将突出生态文明,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城市作为今年市委的六项工作之一,在今年的政府工总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推进节能减排,提升生态涵养功

能,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动城乡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管理、生态文明、组织建设“六个一体化”协调共进,是符合诸城发展实际的科学路径,是整体提升县域综合实力的必然选择,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并深入推进。根据市委常委会的安排,我市就“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过程中,先后赴环保、水利、畜牧、经信等部门和部分生态建设现场进行了座谈、查看和交流,了解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剖析了原因,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诸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自然和谐的城镇人居环境、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生态型经济初具规模。积极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有关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汽车、食品、服装纺织、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到84.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37%。2012年,新增通过清洁生产验收企业17家,圆满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84.6亿元,增长12.4%。深入实施现代农业提效工程,加快特色农业园区和规模化农场建设,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基地项目示范基地6000亩,潍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7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达到1350家,“三品一标”认证达到208个。依托恐龙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建设,荣获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单位,全省全域旅游试点市。

(二)资源保障体系得到加强。持续开展造林绿化活动,全市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6.6%和41.7%,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到99.68万亩,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1处,山东省绿化示范镇2处,潍坊市绿化示范镇8处,潍坊市绿化示范村222处;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护工作,投资4亿多元,在全省率先完成 “百库加固”工程,总蓄水能力达到7亿立方米,为城乡用水提供了足量的水源保障。推广节水技术,节水灌溉面积达到92.27万亩,占全市农业灌溉面积的61.3%,万元GDP用水量降到25.23立方米,位列潍坊市第一名。

(三)城镇人居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建设持续推进。2012年,潍河古县桥出境断面化学需氧量年均值分别为26.2mg/L,氨氮为0.817 m/L,与2011年相比较,两项指标均有所降低;我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计354天,与2011年相比,增加2天,水和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和农村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有所改善;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目前已有1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命名,13个镇街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命名,并建成省、市级生态村29处,绿色社区13个。

(四)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我市6座大中型水库饮用水源地的现状水质均为三类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完成石门山、茁山、见屯岭、马耳山等小流域治理项目,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35平方公里,封山育林90公倾,建设生态防护林草40公顷,初步构筑起

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水库保安工程、洪水预警报系统以及气象、地震、地质灾害预报和紧急救援体系等进一步完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森林防火扑救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虫害预警和应急机制初步建成,农林水产疫病得到有效防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虽然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主要污染物减排、城市生态建设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困难和问题。对照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建设验收基本要求和指标,我市存在不少差距,困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是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在指导思想、实际工作和业绩考评上仍然存在重GDP增速、轻生态建设的倾向;二是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各级干部对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生态理念有待提高;三是个别部门对创建生态市的目标任务和本部门的职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很清楚,工作上缺乏针对性。

(二)生态建设规划滞后。按照国家级生态市建设的指标规定,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制订并通过人大审议、颁布实施了《生态市建设规划》。我市现有的《生态市建设规划》是2005年6月份通过政府招标由青岛天人环境工程公司编制的,这个《规划》在创建省级生态市 的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规划中的许多内容已不适应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需要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重新编制。

(三)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三次产业比重2012年为 9︰59︰32,虽然工业总产值和经济效益连年快速增长,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但商贸、物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善。对照生态市建设指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要求达到40%以上,虽然是参考性指标,但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显得十分紧迫。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层次还不高,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增速虽快,但总量不大,经济外向度还有待提高。

(四)节能减排压力较大。我市与潍坊市政府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责任书要求今年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3.1%以上,2015年比2010年降低6.1%以上。我市节能降耗任务十分繁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从节能的角度看,生态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我市减排情况也不容乐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控制难度加大。我市养殖业规模大,2012年全市畜禽粪便产生量约290万吨,产生污水量约1200万吨,多数畜禽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完善,粪污无法实现无害化处理,总量减排任务艰巨;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等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

头;此外部分村民环保意识淡薄,将生活垃圾及污水随意倾倒,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水体造成了污染。金安、恒阳等7家热电企业脱硫设施改造、炉内喷钙以及脱硝设施建设由于工程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工程进度滞后,无法按照要求发挥减排效益。

(五)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滞后。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水平相差悬殊,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快,部分镇街污水处理厂有时出现超标排放问题,林家村、百尺河污水处理厂已建成但尚未投入运营,还有个别乡镇污水处理厂至今未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的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无害化处理率还较低。除各镇街驻地及部分社区中心村外,仍有大部分社区和自然村环卫保洁、垃圾清运不能常态化,生活垃圾除城区及密州、昌城、辛兴外,几乎全部简易填埋处理。

(六)生态建设和环保监管能力有待加强。一是生态建设投入少,而且支出不合理,用于园林建设的多,用于生态环境治理的少;二是生态建设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态市建设措施和科技支撑能力需要加强;三是环境监管监测能力需待进一步加强,随着企业科技的发展和对环境的认识的提高,环境监管监测力量薄弱,人员少、设备落后、经费短缺等问题突出,与经济发展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亟待加强。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生态山东的决定》文件精神和姜异康书记在生态山东建设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要求要全面落实生态山东建设的任务要求,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显著提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所以x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为: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实行最严格的资源环境管理制度,以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以节能减排倒逼转方式调结构,加强法规制度、经济政策、科学技术、行政监管和生态文化五大体系建设,努力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态诸城。

二、奋斗目标。

一是生态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转方式调结构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单位生产总值能源资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初步建立起循环经济体系,绿色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二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和

空气环境质量明显空气能见度大幅提升,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明显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实现重要突破。三是城乡环境宜居水平显著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土壤环境得到治理,环境重金属污染问题基本解决,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四是生态文化日益繁荣。生态文化研究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活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初步形成。力争2015年实现创建国家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一、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创建责任。

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关于生态文明的深刻阐述,以创建国家生态市和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切实加强领导,创新体制机制,落实创建责任,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加强组织协调。建议抓紧成立x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环保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负责统筹协调领导全市创建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工作。

(二)编制创建规划。编制《x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按照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的要求,聘请有资质的科研单位,对我市生态市建设的规划进行重新编制,具体工作可由财政、环保等相关部门落实。

(三)分解创建任务。生态市建设涉及面广,任务繁重,为确保实现创建目标,必须围绕创建指标,将创建任务分解到各镇街和市直各部门,明确创建责任,逐级签订责任书,各级各部门要围绕生态市建设的目标任务,认真制定本部门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将生态市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针对生态市建设的任务目标,建议市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生态建

设工作调度会,及时听取各镇街和关市直部门的工作汇报,跟踪督查创建工作进度,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确保扎实有序推进创建工作。

(四)增强监管能力。要切实完善环保机构建制,增加环保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加强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尤其要加强乡村基层环保工作。要加强对环保监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做到敢于管、懂得管、管得严、管得好,坚决制止未经环保审批的非法建设项目,依法处罚非法排污企业,保护生态环境。要切实落实环保监管“一岗双责”制度,合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二、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的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和生态恢复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生态建设的治本之策。

(一)着力壮大园区经济。科学编制产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加强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青岛保税港区诸城功能区、服装纺织产业园、高端安全食品示范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12处重点园区的规划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生产力服务平台,突出产业特色,统筹配置资源,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扎实推进蓝区发展规划实施,加强与青岛的产业对接。加快多层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构建新型工业产业综合体。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在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食品、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的同时,把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等“四新一海”、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加大科学投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提升。落实“3113”产业发展计划,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以高端高质高效为目标,整体提升工业素质。

(三)大力淘汰落后产能。近年来,我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该项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一改(改造)、二转(转产)、三关停,限期淘汰落后生产线和设备,提升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对未列入计划的较落后设备,实行产业转移和改造。全年淘汰落后设备100台套以上,节能5万吨标准煤。

三、狠抓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

(一)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坚决不上万元增加值能耗超过“十二五”控制指标0.58吨标准煤的项目,以优质增量的注入促进单位能耗下降,从源头上杜绝“两高一资”项目上马。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信息、新设备,对现有重点企业和项目进行改造提升,实现存量技改节能降耗。调查摸底制定节能项目计划,加强组织实施的同时,明年重点推动桑莎集团染色生产系统优化改造及余热回收节能技改项目、诸城外贸出养殖场电机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泸

河集团电机改造余热回收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实施。推广节能新概念。抓好“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的验收,积极开展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识工作,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确保我市城市规划区内所有建筑工程全面实现“禁实”目标,新型墙材使用率达100%。

(二)强化污染排放源头控制。严格控制新增量。严把环境“准入关”,对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批,从源头上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创新审批评估体系,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现状,企业带动能力、规模效益、环境影响等进行综合考评。对效益好、环境影响小的予以支持鼓励,对效益与环境影响一般的项目严格限制,对环境影响大于经济效益的严格禁止。

(三)抓好重点行业减排治理工作。加快减排工程建设进度,实现工程减排。2013年12月底前完成热电、印染、食品加工、机械加工、农药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对土小企业的监管纳入日常监察工作,发现一个取缔一个。加快金安热电、龙光热电、泰盛化工脱硝设施和龙光热电炉内喷钙装置及炉后脱硫设施建设,加快2家企业的工艺废气异味治理工作。加强对舜河、银河、相州、鑫兴、昌城、舜王污水处理厂设施运营管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规范污水处理

厂出口在线监控、DCS中控、出口视频系统,建设生物指示池。对舜河、银河等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出口排放标准由一级B(COD60mg/L)提升改造为一级A(COD50mg/L),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继续做好规模化养殖场粪便生产有机肥减排工程。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实施循环水供热、利用粉煤灰生产新型建材、生活垃圾发电、沼气发电、中水回用等重点项目,力求物尽所用。2013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要达到100%以上,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到5家。持续推进清洁生产。按照2012年制定的清洁生产“十二五”规划,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服务促动、宣传培训等措施,促进全市清洁生产工作的深入开展。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工业园和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上规模、上层次。

(五)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召开有关企业清洁生产培训及工作会议,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山东省清洁生产促进条例》,制定我市《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及规划》,推动企业对照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和行业先进水平切实开展对标建设。帮助企业从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从而有效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在已有51家企业通过自愿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的基础上,按照与潍坊签

订的节能目标责任书要求,今年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5家,目前,15家企业均与节能服务公司签订了《清洁生产资源审核合同》。

(六)推广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利用。大力推广集中供热,集中供热区域范围内不予批准新建、扩建中小燃煤锅炉,原有燃煤锅炉要限期关闭拆除。启动全市农村社区居住点集中供暖工程。凡是建设完成的集中居住区,全部实行节能环保集中供暖。尽快解决城区东部、西部热源点紧缺的问题,着手筹建东部、西部热源点各一处,确保年底竣工投入运行。鼓励优先发展使用低油耗节能环保型车辆,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大力促进营运车辆燃料清洁化和多样化,推广出租汽车天然气改造工程,目前全市出租车已全部完成双燃料改造。同时,大力推广应用LNG新能源公交车,目前,已更新新能源公交车60部。

(七)加快推进污水集中处理。一是镇街污水处理厂及污水处理设施要尽快步入正常运转、达标排放轨道,要建立规范有效的资金收缴和运转考核监督机制,确保规范运行。二是要按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要求,尽快配套建立相应的中水回用设施,出台配套关于鼓励中水回用的激励政策,尽快启动中水回用工作。三是对首批建设的五处镇(街道)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期扩建,全市其它聚集融合后集中居住的社区中心村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0.6万吨,完成市、镇、村三级污水处理的全覆盖目标。

(八)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利用。一要继续分类回收利用工业废弃物,加强废金属、废纸、废型料、废旧轮胎、废弃电子包装物、废机油的回收利用,推进工业固废和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二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综合治理生活垃圾污染。鼓励对家庭生活垃圾实施干湿分类,将餐厨垃圾与其它生活垃圾分离后分别投入。三要加强餐饮业餐厨垃圾管理,在市内各饭店、宾馆、单位食堂等地点设置油水分离器和专用垃圾桶,由指定的收运公司安排专人定时定点密闭回收对收运企业作业不规范现象和私拉乱卖现象进行严查,对违反餐橱废弃物处理规定从事收集、运输和买卖的单位和个人,从严从重依法进行处理。四要本着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适度规模、成本经济的原则,合理选择焚烧发电、卫生填埋、生物处理等无害化垃圾处理方式。抓紧研究制定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无害化处理的长效机制。

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一)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改造升级。大力发展规模经营,逐步淘汰农户家庭散养模式,引导组织农民由分散养殖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解决养殖粪污围园的问题。实行退村进园工程,推进养殖园区改造升级。以改进养殖方式、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为重点,通过推广畜禽发酵床养殖技术、沼气建设、生物发酵等措施,解决养殖粪污围园的问题。年内重点改造提升50处标准化

养殖园区。

(二)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建立测土配方施肥专家查询系统,提高测土配方肥的精准度,减少化肥使用量。推广有机肥施用技术,引导农民使用农家肥,促进农作物秸杆转化。积极争取国家惠农政策,落实沼气池建设补助资金,加大沼气池建设力度,在帝王食品等公司建一处大型沼气工程,在养殖小区建设5处小型沼气工程,指导养殖户自主建设沼气,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培训,使广大农民了解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

(三)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一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环卫队伍建设,各镇街、社区必须要高度重视环卫队伍建设,赋予其职能,提高其待遇,落实其责任,并配备必须的设施工具,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标准,真正建立起一支能够发挥作用的环卫队伍。同时,要积极探索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市场化运作,多渠道融资,多方式投入,切实解决农村环境整治的资金缺乏问题。

(四)开展农村环境专项整治。要扎实推进以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全面清理公路沿线、沟道两侧、村道里弄的垃圾,完善村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五改”(改圈、改厕、改厨、改水、改路),要通过建立一批沼气示范村,以点带面,带动农村沼

气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净化美化村庄环境。

五、加快水利发展,整治重点流域。

(一)加快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度。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快规划及方案编制进度,对不满足创建评价指标要求的方面,及时调度有关部门单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立即进行整改,确保我市首批创建省水生态文明城市成功。

(二)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继续推进城乡规模化供水,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延伸墙夼、石门、吴家楼、郭家村等供水工程管网,同时,督促镇街加大供水支管网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进村入户进程,确保潍坊下达的年内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覆盖人口、农村人口生活水质合格率达到100%任务目标。

(三)加强水源地保护。一是强化水源地监督管理。按照市政府关于水源地保护的暂行规定,在水源地保护区内,禁止建设养殖场,对现有养殖场逐步实施搬迁。禁止建设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禁止新迁建村庄和居民。各相关镇街要加快污水管网建设进度,与污水处理厂对接,将生产、生活污水纳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二是划定水源地。将墙夼、吴家楼、郭家村、石门、松元等已建水厂的水库由政府划饮用水水源地,并向社会公开保护范围,设立界碑、界牌、交通标示牌。三是加强日常管控力度。进一步加大水源保护工作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水资源保护知识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保护水源地重要意义 的认识;加强库区巡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水事违规行为;在重要地段增加水源保护宣传标志;建立水资源保护工作报告制度;按照属地管理、便于协调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力量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

(四)开展水域环境专项整治。建设、完善管辖范围内潍河、扶河、淇河等滨水景观设施,实施景区卫生、水面保洁精细化管理,同时加强水利综合执法能力建设,水利、环保、市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开展城区河道水域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对乱排乱放、乱垦乱植、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涂乱画等行为进行查处。

六、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加强水土保持。

(一)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认真落实植树绿化目标责任制,把绿化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责任人。坚持全民义务植树与专业队栽植相结合,道路景观绿化与荒山绿化、经济林建设相结合,镇街绿化和全市统筹绿化相结合,植绿和护绿相结合的四种植树绿化模式,努力提升绿化质量和效果。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根据镇街规模植树造林面积、成活率,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进行补助。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规范执法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林业执法力度,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林业规模经营,提高造林绿化效益。深入开展荒山绿化,积极建设高标准的水系生态林带,提升农田林网建设水平。

(二)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尽快出台湿地保护办法,明

确职责权限,管理程序和行为准则,实现湿地保护有法可依,从法制上杜绝对湿地的人为破坏。加强湿地保护科技支撑,对湿地与气候变化、水资源安全、生物安全等方面开展重点科学研究,阐明湿地的巨大功能和价值,切实提高湿地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使湿地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加大湿地保护投入。湿地保护是公益性事业,政府在湿地保护、建设中应起主导作用,在经费上予以保障,并且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湿地保护与建设。

(三)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建立全市绿化整体规划和中长期规划,将城市整体规划建设与绿化配套建设整体融合,确立我市园林绿化发展的主题和发展方向,全面打造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以绿化提升城市整体气质。可将沧湾公园打造成市民休闲、舞蹈、健身于一体的主题游园;将岔道口公园改造成健身设备齐全的运动公园;将恐龙公园打造成恐龙主题和人造景观结合的景观公园;将潍河公园(水上公园)打造成设施齐全的假日悠闲公园。切实搞好新建居住小区详细规划的审批把关,提高小区景观绿化建设水平,优化居住小区生态景观环境,提升小区居住生活品质。完善新建居住小区景观绿化报批流程,严格新建居住小区景观绿化方案审批,加强批后监管,严格景观绿化验收。

(四)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一步强化矿山环境综合整治,突出解决矿业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坚决取缔关闭不符合最小开采规模规定的矿点,依法查处非法采矿,在“三区二线”两侧可视范围、禁采区范围内的矿产资源禁止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申请开采矿产资源的,一律不予批准。签订矿山环境治理责任书,明确矿山企业的恢复治理责任。对新闭矿坑实行闭坑验收制度,按照“谁开采、谁治理”的原则,责令采矿权人及时进行恢复治理,避免新的环境问题出现,努力构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七、加大生态投入,保障创建资金。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为生态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财政部门通过预算内列支等方式,使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占我市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尤其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质量监控、污染治理、河道水源环境治理等重大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确保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的资金保障。

(二)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生态建设项目扶持资金。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大力争取上级财政部门支持资金,积极向上级财政部门提报项目,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采取多种方式,拓宽生态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和完善投融资机制,制定有利于筹集生态建设资金的各项

政策,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充分调动全社会各界和群众投入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引进外来资金,不断加大生态建设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改变目前生态建设政府大包大揽的现状,大胆吸引民间资金、社会闲散资金的进入,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如TOT(转让-经营-转让)、BOT(兴建-经营-移交)等方式,加快了我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八、培育生态文化,营造创建氛围。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广泛开展环保基本国策宣传教育,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今日诸城》、诸城电视台等本市主流媒体要积极宣传环保国策,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曝光非法排污和破坏生 态的典型案件,定期公布城市空气质量和重点流域水质,通过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推进“生态诸城”建设。市委党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教育有关知识和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群众基础性生态科普专题教育活动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以此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发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全面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二)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阵地,弘扬和传播生态文化。加强常山、马耳山、恐龙文化旅游度假区等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结合生态城市、生态村镇建设,加快建设并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生态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三)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提倡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大力开展节能减排进家庭社区活动,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和非机动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府要加大对公共交通的补贴扶持力度,控制公车消费。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加强疾病防控,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下载四加强四构建提升机关建设整体水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加强四构建提升机关建设整体水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面提升机关党的建设水平

    一、2004年机关党建工作简要回顾过去的一年,直属机关党建工作紧紧围绕全旗工作大局和机关业务工作,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创建“四型机关”为载体,深入开展了党员干......

    全面提升机关党的建设水平

    一、2004年机关党建工作简要回顾过去的一年,直属机关党建工作紧紧围绕全旗工作大局和机关业务工作,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创建“四型机关”为载体,深入开展了党员干部......

    全面提升机关党的建设水平

    www.chazidian.com文章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文档大全一、2004年机关党建工作简要回顾过去的一年,直属机关党建工作紧紧围绕全旗工作大局和机关业务工作,以提高党的执......

    强化措施提升餐饮业整体水平(推荐阅读)

    强化六项措施提升餐饮业整体水平餐饮市场是食品安全整个链条的末端,也是重要防线。2011年3月1日我局正式接管餐饮监管工作以来,全面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实 施 方 案 为了突破传统课堂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瓶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式发......

    4县直机关工委“三个建设”提升机关党建水平

    县直机关工委“三个建设”提升机关党建水平 为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纵深发展,静宁县直机关工委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提升......

    提升行政水平构建和谐公路

    提升行政水平构建和谐公路公路交通作为进入一个地区的第一形象,公路的建设、管理、服务的水准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加强公路行业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提高依法......

    **市强化五项措施 提升综治和平安建设整体水平

    **市强化四项措施提升综治和平安建设整体水平**市综治办近几年来,我市全面落实省和伊春市综治工作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综治和平安建设各项任务和措施的落实,全市社会治安和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