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守依法行政之职恪守执法为民之道
随着时代飞速发展,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将面临新一轮、高层次的加速器发展。公安机关肩负着维护稳定的重要历史使命,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牢固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念、一切为了群众的观念、一切围绕发展的观念、一切从自己做起和一切从现在做起的观念,坚守依法行政之职,恪守执法为民之道,勇于开拓创新新思路,体现出时代性、把握好规律性、赋予其创造性,努力塑造“团结、务实、严谨、拼搏、奉献”的上海公安精神,才能为确保上海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再立新功。
一、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是塑造公安精神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结合点,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始终如一的政治信念在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是树立公安形象、塑造公安精神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坚持积极行政、有效行政、依法行政,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当前队伍建设的基本切入点。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做为塑造公安精神一个重要着力点,要与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引领公安精神的实质;要与加强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成为塑造公安精神的基石;要与“文化育警”的公安文化宣传教育结合起来,赋予公安精神时代的特征。以高尚的公安精神塑造新时期人民警察的风貌,建设成一支知识型、竞争性、创新型、服务型的奋发向上的公安队伍,为区域的发展守一方净土、保一方稳定、赢一方人心。
二、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塑造公安精神,要克服当前队伍中存在的三大不足之处。
首先,执法制度尚不够完善。目前公安执法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健全,一些内容不符合“三个文明建设”的要求,或者自由裁量的空间偏大导致执法的随意性大的制度应该得到改善。
其次,执法素质有待提高。少数民警法制意识不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的民警根本不具备公安执法工作所必需的法律常识。由于警力不足,一些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的人员也在参与执法活动,削弱了执法的权威性。
另外,执法监督也急需加强。公安机关内部对执法活动的监督还不够有力。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还没落实,追到根上,没有形成合力;部分领导和民警接受外部监督的意识不强,不适应外部监督的客观要求。
三、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塑造公安精神,应重点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重点解决公安干警执法思想和执法观念转变的问题。
要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公安工作中的统领地位,通过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在全体民警中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法治意识,要清楚地看到公安执法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现状,意识到问题存在的严重性,汲取已经发生问题的教训,广泛深入地开展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教育,使广大民警在执法思想观念上来一次革命,进一步明确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在思想上打牢执法民的根基。
(二)重点解决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漠视执法规范和自身法制素养缺乏问题。
欲治安先治警,欲治警先治长。严治长,是公安机关的治警准则。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是保证,而干部是关键。因此必须从领导机关做起,从领导干部抓起。要制定执法规范制度,认真反思在当前执法活动中的一些不切实际、不符要求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快由职能部门牵头制定相应的规范操作流程,增强执法应变能力。要制定执法追究制度,把责任追究作为改进执法工作的关键,促使各级领导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头规范执法,负起责任。健全领导干部准入制度,对提拔的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法制考试,考试通过的才能予以聘用;对已经提拔的干部必须经过法制考核,把法制考核作为干部履职考核的一项内容,考核通过的才能予以续聘。
(三)重点解决民警中不履行职责的不作为问题。滥用职权的乱作为问题,执法办案不规范和工作态度简单粗暴问题。
要结合公安大讨论以及大练兵活动,在全体民警中开展依法行政专题教育,从而端正执法思想,提高执法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民警热点重点岗位交流制度,要把具有较高法制素养的优秀人才及时交流到制办和各单位的法制员岗位,确保法制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执法检查制度,法制办要在坚持季度集中检查的基础上,将检查工作经常化,结合日常案件审核把关及时发现并纠正执法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将法制培训列为干警培训整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提高法制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进一步完善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将规范执法情况与每一名执法干警挂钩,与各单位目标管理考核挂钩。
(一)重点解决干警业务素质不高问题
第二篇:坚守依法行政之职恪守执法为民之道
坚守依法行政之职恪守执法为民之道sO100
——努力塑造有时代特征、地区特点的上海公安精神
随着时代飞速发展,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将面临新一轮、高层次的加速器发展。公安机关肩负着维护稳定的重要历史使命,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牢固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念、一切为了群众的观念、一切围绕发展的观念、一切从自己做起和一切从现在做起的观念,坚守依法行政之职,恪守执法为民之道,勇于开拓创新新思路,体现出时代性、把握好规律性、赋予其创造性,努力塑造“团结、务实、严谨、拼搏、奉献”的上海公安精神,才能为确保上海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再立新功。
一、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是塑造公安精神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结合点,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始终如一的政治信念在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是树立公安形象、塑造公安精神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坚持积极行政、有效行政、依法行政,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当前队伍建设的基本切入点。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做为塑造公安精神一个重要着力点,要与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引领公安精神的实质;要与加强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成为塑造公安精神的基石;要与“文化育警”的公安文化宣传教育结合起来,赋予公安精神时代的特征。以高尚的公安精神塑造新时期人民警察的风貌,建设成一支知识型、竞争性、创新型、服务型的奋发向上的公安队伍,为区域的发展守一方净土、保一方稳定、赢一方人心。
二、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塑造公安精神,要克服当前队伍中存在的三大不足之处。
首先,执法制度尚不够完善。目前公安执法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健全,一些内容不符合“三个文明建设”的要求,或者自由裁量的空间偏大导致执法的随意性大的制度应该得到改善。
其次,执法素质有待提高。少数民警法制意识不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的民警根本不具备公安执法工作所必需的法律常识。由于警力不足,一些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的人员也在参与执法活动,削弱了执法的权威性。
另外,执法监督也急需加强。公安机关内部对执法活动的监督还不够有力。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还没落实,追到根上,没有形成合力;部分领导和民警接受外部监督的意识不强,不适应外部监督的客观要求。
三、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塑造公安精神,应重点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重点解决公安干警执法思想和执法观念转变的问题。
要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公安工作中的统领地位,通过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在全体民警中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法治意识,要清楚地看到公安执法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现状,意识到问题存在的严重性,汲取已经发生问题的教训,广泛深入地开展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教育,使广大民警在执法思想观念上来一次革命,进一步明确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在思想上打牢执法民的根基。
(二)重点解决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漠视执法规范和自身法制素养缺乏问题。
欲治安先治警,欲治警先治长。严治长,是公安机关的治警准则。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是保证,而干部是关键。因此必须从领导机关做起,从领导干部抓起。要制定执法规范制度,认真反思在当前执法活动中的一些不切实际、不符要求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快由职能部门牵头制定相应的规范操作流程,增强执法应变能力。要制定执法追究制度,把责任追究作为改进执法工作的关键,促使各级领导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头规范执法,负起责任。健全领导干部准入制度,对提拔的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法制考试,考试通过的才能予以聘用;对已经提拔的干部必须经过法制考核,把法制考核作为干部履职考核的一项内容,考核通过的才能予以续聘。
(三)重点解决民警中不履行职责的不作为问题。滥用职权的乱作为问题,执法办案不规范和工作态度简单粗暴问题。
要结合公安大讨论以及大练兵活动,在全体民警中开展依法行政专题教育,从而端正执法思想,提高执法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民警热点重点岗位交流制度,要把具有较高法制素养的优秀人才及时交流到制办和各单位的法制员岗位,确保法制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执法检查制度,法制办要在坚持季度集中检查的基础上,将检查工作经常化,结合日常案件审核把关及时发现并纠正执法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将法制培训列为干警培训整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提高法制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进一步完善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将规范执法情况与每一名执法干警挂钩,与各单位目标管理考核挂钩。
(一)重点解决干警业务素质不高问题。
要充分整合民警的复合能力,要以广阔的视野、扎实的业务素质,拉提高工作效能,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要调动起“公务员张力”,以提高民警内在素质为核心,通过人员潜能的挖掘、释放和辐射,整合资源,增强依法行政、为民执法的能力,塑造公安精神。
四、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塑造公安精神,要强化六种意识
(一)强化执法为~识
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实践党的宗旨、改进工作作风的契机,更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的具体行动。强化执法为~识,就是要让广大民警提高“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与时俱进的执法观,弄清“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从根本上破除“执法特权观”和“执法为利观”。我们必须把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在各工作中,要对人民群充满感情,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时刻关注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反对什么,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谋人民之所需。在每一次执法行动中,都要认真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寓服务于执法之中,把执法建立在良好的群众基础之上,以严格公正的执法形象和高效文明的服务质量取信于民。
(二)强化执法服务意识
强化执法服务意识,确立执法服务观,要坚持与时俱进,将“服务”从传统的“做好事”中跳出来,把公安机关的服务视为一种公安精神,视为人民警察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用服务的精神来统领、对待公安工作。首先要建立诚信机制,让人民群众更了解警察,让民警更深入群众。时时、处处、事事皆实践“诚信”这一道德约定,以良好的执法信誉来提高群众对公安民警群体的信任度和满意率,从而为公安工作全方位开展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其次,要充分发挥执法的规范功能,即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严厉打击,对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坚决保护,以执法推动市场公平秩序的建立。最后,在以管理型为主的公安工作中,公安民警必须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从思想上真正解决角色观念和角色意识问题。公安工作要从“后发制人”的警务战略思想转变为“先发制人”的警务战略思想,由被动的工作模式转变为主动的前瞻性的工作模式。
(三)强化执法公平意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这是现代法治的基石,也是执法所应恪守的原则。因此,执法活动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执法相对人。执法公平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反对特权,二是要反对歧视,做到不唯权、不唯上,不分人、不分籍,只依法。公安机关要强化执法公平意识,就必须提高执法公平的透明度,这是于自于民双赢的举措。公平、公正是法律生命之所系。执法失去公正,只能是对法律的曲解和漠视。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仅仅是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执法则好比污染了水源。执法公正是执法活动的灵魂,失去公平的执法,其危害猛于虎。强化执法公平意识,一方面要健全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将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执法程序等公诸于众,让公众有个普遍知晓性;另一方面在提高执法者的业务水平的前提下,在执法过程中,还要做到事先告知、事后通知,务必使整个执法过程在各方的监督下进行,切实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四)强化执法规范意识
强化执法规范意识,就是要树立即使是执法活动也要依法进行的观念,执法活动必须以程序加以规范,这样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还能顺应城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变奏,为公安机关的形象注入新的活力,从一个侧面来塑造公安精神。切实强化执法程序化,摆脱把程序单纯视为保证实体法正确实施的工具观。规范是现代法治的醒目标志,没有规范化的程序就没有法治可言。实现现代社会的法治必须重视执法程序的规范和尊严。法治的本来含义就是限制权力的滥用,其方式就是以程序规范权力的运作。没有程序的“法治”,只能是“法治”口号下的人治。强化执法规范意识要健全各项在执法过程中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法制意识、程序意识和规范意识,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另外,还要加强对各项规范化、程序化制度的监督落实,使约束性制度成为自觉性行动,这样我们在执法为民上就有一个质的飞跃。
(五)强化执法高效意识
经济领域讲求效率,执法活动同样需要效率。强化执法效率,不仅意味着节省执法成本,同时可以更好地实现法律的公正,促进公民守法意识的形成。众所周知,对于犯罪,刑罚越迅速和越紧凑,就越公正和越有效。一个运作有序、高效转动的公安执法机关不仅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还可进一步推动城区的发展进度,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好一方安宁,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强化执法高效意识,要充分结合当前的“岗位大练兵”活动,挖掘民警的潜力,整合民警的复合能力。通过人员潜能的挖掘、释放和辐射,整合资源,提高执法的能力,努力培养提高民警的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效能,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另外,要加强科技化应用,让技术促发展,向科技要效能,从而全面提高执法的效能。
(六)强化执法清廉意识
执法者理应是清廉者。而做到廉洁执法,首要的就是增强抵御诱惑的能力。西方正义女神的形象是:头戴蒙眼布,一手握宝剑,一手持天平。宝剑象征惩恶扬善,天平象征公平裁判,蒙眼布则象征不受任何利益的诱惑。也就是说,是神也要抵御诱惑,更何况是人。强化执法清廉意识,就是要让民警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养成秉公执法、清廉为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形成内在的自我约束。我们看到,那些堕入~深渊的执法者,有贪赃枉法的,有因色枉法的,有畏于权势或谋求权位而背叛法律的。由此可见,一名执法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律心律行,“非礼勿视、非礼勿想、非礼勿动”。一名执法者能否受人尊重,不仅要熟通法律、深谙程序,更要做到清廉执法。一名清廉的执法者,不仅能以法服人,还能以德服人,成为公安精神的真正实践者。
依法行政、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精神找到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是公安机关肩负重大责任的必然要求,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塑造
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上海公安精神的基石。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时代赋予公安工作新的内涵,其任务不仅仅局限在为区域经济的腾飞保驾护航上,也要全面融入其中,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锻造锤炼公安精神,敢破难题,善解新题,更好地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第三篇:坚守信念 恪守医德
坚守信念
恪守医德
医疗机构是卫生系统的主要窗口,也是社会的重要窗口。医德、医风的好坏是社会风气好坏的反映,也是全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因为医疗行为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所以,医德、医风一直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关注,常常成为焦点所在。由医德、医风恶劣造成的事故影响大,特别遭人痛恨和谴责。因此,医德、医风建设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写进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这更强调了医德医风对医疗工作者的重要性。因为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传统医德发生了变化,受利益驱动,部分医务人员的是非观、利弊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看到有部分人富了起来,心理失衡。认为为病人看病、做检查、做手术,收受病人红包、吃请和礼品是等价交换,获取回扣是劳动所得,不要白不要。由此扰乱医疗秩序,败坏了医德医风。
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面对个人利益,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需要大家认真思考。
我个人认为,端正医德医风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医疗卫生服务的神圣使命和崇高价值。治病救人、挽救生命,是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具有无可比拟的崇高价值。
首先要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服务领域中的最高思想境界。使全体医务人员对工作树立事业心,对患者具有同情心,责任心,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待病人如亲人,对工作极端负责,在技术方面,精益求精。
其次进行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教育。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在工作中必须反复宣传和倡导这一精神,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自己的职责就是要以人道主义精神去救死扶伤,对患者一视同仁,充分认识自己岗位的光荣,深刻认识医务工作的崇高。
再进行英雄模范事迹教育。要以现代医学史上英雄模范教育广大医务工作者,使其有学习的榜样。经常举办纪念性活动,请英模讲授自己工作的体会,学习他们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信念追求,献身于医学科学的思想境界。医院要利用橱窗、标语、院内刊物等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感召人,教育人,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医德医风。
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保证。工作中大量事实证明具有良好医德的医务人员,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虚心求教,对病人采用的每项治疗措施深思熟虑,治疗效果好,漏诊、误诊少,医疗纠纷少,甚至没有。反之,医德不良的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敷衍塞责,即使技术水平高,也常常出现责任性差错和事故,给病人增加痛苦,甚至造成伤残、死亡。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工作是很辛苦的。身上时刻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还常常受到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责难和不理解、不配合。但是,当与死神的拔河终于获得胜利;当瘫痪在床的病人能站稳他的脚步;当痛苦的表情被放松的微笑所代替,作为医务工作者,那一份满足和喜悦,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那是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体会到平凡中的快乐。我们带给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能力,他们让我们在凡俗的人生中得到自信和升华。所以不论时代怎么变化,医学如何进步,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仍将是医务人员终身奉行的最高准则,也是我们要时刻铭记于心的行为的标杆!
第四篇:坚守职业良知、践行执法为民
坚守职业良知、践行执法为民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看望慰问北戴河暑期休假的检察英模时强调:坚守职业良知,践行执法为民,筑牢检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的根基。新时期检察人员坚守职业良知的五个基本要求 :
1、坚守职业良知,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
2、坚守职业良知,就是要执法为民;
3、坚守职业良知,就是要捍卫法治;
4、坚守职业良知,就是要坚持公平公正;
5、坚守职业良知,就是要清廉如水。他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职业良知作为提升检察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基石,牢牢把握新时期检察人员坚守职业良知的五个基本要求,坚守职业良知,践行执法为民,筑牢检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根基。曹建明指出,检察人员的个人品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检察工作的品质,检察人员的职业良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检察机关的形象与法律的尊严。职业良知既是坚守法律底线、道德底线的定力所在,也是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内心力量,同时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检察机关承担着法律监督和反腐败的重要职责,社会公众对检察人员职业良知的要求,远远超出一般的道德标准。因此,检察人员必须具有高于一般人、高于普通公务员标准的职业良知,自觉用职业良知约束自己,转化和凝聚成践行执法为民的正能量。曹建明强调,在新时期,检察人员坚守职业良知,要牢牢把握五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和检察制度的信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是要执法为民。真正牢固树立以民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善于从群众立场分析问题,依法公正对待群众诉求,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三是要捍卫法治。始终把法治精神作为主心骨,在思想上信仰法治,在行动上坚守法治,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四是要坚持公平公正。把公平正义作为一种基本的职业追求,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实体、程序和时效上充分体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感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五是要清廉如水。要有恪守清廉的高度自觉,真正把不公不廉作为最大的耻辱,真正稳得住神、守得住身,始终保持检察人员的浩然正气。曹建明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把培育和践行职业良知作为强基固本的重大战略任务,使职业良知内化为全体检察人员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全体检察人员的自觉行动。要把教育引导作为培育和弘扬职业良知的基本途径,将职业良知作为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检察培训的必修课。要把培育和弘扬职业良知融入各项检察工作,与检察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扬榜样的引领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坚守职业良知,激励和带动检察人员见贤思齐,凝聚正能量。
一、坚定理想信念。第一、带头学习。学习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二、坚持讲政治、守纪律、顾大局,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的纯洁。第三、要立足当前,脚踏实地,参加实践是根本。当前的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脚踏实地、从我作起、从现实做起,从每一件具体事做起,才能把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作为具体的实践和当前时代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事,坚定不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关键。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①是要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的求实精神。②是要有实事求是和高度负责的科学精神。实干不是蛮干,而是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的实干。③是要在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进取精神。第五、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党员意识,自觉保持先进性,走在群众的前面,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好先锋模范作用,对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情,要积极带头去做并努力做好;对不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情,要带头抵制,并与之进行斗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要对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关键时刻不动摇,危难关头挺得住,始终经受住困难和挑战的考验,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懈奋斗。
二、执法为民。
1、坚持以民为本,彰显人文关怀,是执法为民的基本价值取向;
2、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4、改进执法方式,增强执法效果。
三、捍卫法治。检察机关是司法机关,全体检察人员都要始终把法治精神作为主心骨,在思想上信仰法治,在行动上坚守法治,在执法司法活动中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秉公执法,铁面无私。要把对法治的坚守转化为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真正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四、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检察职能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应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通过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五、清廉如水。廉洁是公信力和职业道德的底线,只有清廉如水才能执法如山。检察机关坚守职业良知,就是要清廉如水。广大检察人员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在腐败问题上没有天然的免疫力。检察人员要守住法律底线、守住道德底线,不被糖衣炮弹打败,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廉洁的职业操守,真正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要有恪守清廉的高度自觉,真正把不公不廉作为最大的耻辱,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受金钱所惑、不为权力所累,耐得住寂寞、顶得住人情、管得住小节,真正稳得住神、守得住身,始终保持检察人员的浩然正气。
职业良知就是从事某种职业所具有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是指引人们开展工作的思想和行动准则。检察人员的个人品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检察工作的品质,检察人员的职业良知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检察机关的形象与法律的尊严。检察人员的职业良知既是坚守法律底线、道德底线的定力所在,也是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内心力量,同时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检察机关承担着法律监督和反腐败的重要职责,社会公众对检察人员职业良知的要求,远远超出一般的道德标准。因此,检察人员必须具有高于一般人、高于普通公务员标准的职业良知,自觉用职业良知约束自己,转化和凝聚成践行执法为民的正能量。
第五篇:《榜样》学习心得:恪守初心 执着坚守
《榜样》学习心得:恪守初心 执着坚守
《榜样》学习心得:恪守初心执着坚守
我认真观看了“两优一先”、“两学一做”专题节目《榜样》,被节目中一个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为民、奉献、坚守、敬业的精神所感染,被一名名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服务、担当、带领、创新所感动,被一个个优秀党支部的带头、履责、关爱、传承所激励,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弹奏出动人华丽的乐章,构筑出共产党员的高尚形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他们奉献热血,拼搏进取,为党旗添彩,为党徽增光!
他们坚守信仰,执着追求,令人仰望,他们为革命理想,奋勇战斗,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献出了最珍贵的生命。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江西泥洋小学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支月英,坚守大山教书育人36年,抛家执着坚守教学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成才,绘出了大山里最美丽的希望!
支月英19岁到大山里去教书,她梳着两条麻花辫子,36年后她依然梳着两条麻花辫子,可是她已青春不在,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大山里,留给了那些孩子,36年她培养了一千多名学生,教育了两代人,她说:“山里需要我这样的傻子”,多么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她对山里孩子的热爱,她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站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领奖台上,她真诚的对主持人说:“我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了,才可能有希望。是的,她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山里孩子的成长,学有所成,她不后悔,她的女儿说她是一个好老师,但不是一个好妈妈,但是她的女儿和家人还是在行动上支持了她。支月英老师是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从支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看到了一位教师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的坚守,她的信念,她的执着,她对事业的热爱,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我们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生活条件都比支老师要好上许多倍,所以我们要以支老师为榜样,在教育工作中,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