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题教育征文
我县地税系统党员干部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寿县地税局征管分局成炜
党员是党组织得以存在和科学发展的第一、决定性的资源,党员干部则是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其水平和能力高低虽不能完全定格在同一标尺上,但其对党的事业忠诚度则应体现在执行力上。当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全党尤其是党员干部一定要保持党的纯洁性,要把执行力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功和看家本领,以执行力的提升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执行力,简单地说就是抓好落实、做事的能力,党员干部的执行能力是影响党组织发展和工作速度的决定性因素。执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随着职务的提升而提高,这是一种自觉自愿的磨练,是一种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目标意识。
笔者所在寿县地税系统共有干部职工212人(含退休人员31人),其中党员173人(含退休人员21人),占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总数的81.60%。因此党员干部执行力示范作用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近年来,由于系统新进人员极少,工作人员年龄层次逐年递升,队伍自我“造血功能”减弱,干部
职工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如干部职工思想状况、心态略显复杂,各种工作矛盾也日益突出,以上种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执行力效果,如不加以解决,势必对地税事业科学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一、我县地税系统部分工作人员执行力弱的表现形式
(一)习惯当“工作推磨者”。由于受地税系统垂直管理的客观因素影响,干部职工长期在地税部门工作,即使交流也只是在很小范围内,从事的总是相同的工作,思想上放松了要求,对工作缺乏热情,做事没激情,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凡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原地转圈,得过且过,应付差事。
(二)热衷做“待遇攀比者”。喜欢讲大道理,在工作上“做而不谋,谋而不行,行而无果”;有些人甚至以发钱多少来衡量任期领导的政绩。基层与机关相比、农村与城区相比、县城与市区相比、本市与外市相比,比资历不比业绩,比待遇不比能力,否则就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只求贪图安逸,缺乏吃苦精神,只要经济待遇,不讲贡献大小。
(三)实质是“做事无果者”。凡事以自己为中心,整天谋人不谋事,工作中貌似雷厉风行、坚决执行,而且看上去力度很大,最终却执行走样,大局观念差; 干部队伍中出现了有的“凭兴趣办事”、有的“凭心情办事”现象;执法中遇到难题就绕着走,唯恐处理不善就担责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事任何工作最终都没有结果。
(四)思想上“学习懒惰者”。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知识在日益更新,地税系统对人员知识需求也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而我们的人才结构却呈现出了参差不齐的现象,有些人勤奋学习、奋发进取的信念淡化,在能力和素质方面提高得不快或者没有提高,学习如同蜻蜓点水,满足于一知半解。专业化、信息化人才缺乏,目前系统内真正具有高超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人员不多,既精通计算机应用又精通税收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更少,部分年龄偏大的干部职工对新的财税知识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患有“恐慌症”,干脆放弃了学习,干工作疲于应付,工作效能低下,更谈不上创新。有些地方基础工作甚至已经出现了“半塌方”现象;而更为可怕的是,有一部分人往往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或者干脆是无所事事,没有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观愿望,把过去的荣誉和业绩当成是现在沾沾自喜或拿出来炫耀的资本。
二、加强我县地税系统党员干部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一)牢固树立理念,不断提升执行力。
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执行理念,就必须要学习。学习是一个党员干部政治生命力、创造力的源泉,学习能力决定执行能力,也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生存能力”。
1、要帮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地税党
员干部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形势,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就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知识更新、纪律松弛、作风漂浮的状况,并结合工作内容和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学习资料,要求干部按时保质保量进行学习。
2、要不断端正并深化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包括对党组织的认识,对本单位的认识,对自身工作责任的认识。只有端正了认识,才能从思想上根本铲除滋生各种问题的土壤。为此,除了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学习,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落实意识、和谐意识外,还应通过大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与自我教育活动等形式,努力发现并深层挖掘各种问题存在的根源,以达到相互提醒、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加强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执行力。
1、从干部监督管理体制上下功夫。消除干部职工能上不能下的弊端,个别干部认为自己进了城、进了机关,就视同进了保险柜,谁也赶不走,于是就产生了工作懈怠的思想,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长此以往势必对其他同志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对工作达不到要求的,对如何加强责任追究等一系列问题要量化、从细、执行到位,且要常抓不懈。
2、从强化考核机制上下功夫。找出执行力弱的“病灶”,制定绩效考核的经济惩戒级次,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实
现考核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使考核工作做到科学统一、评定高效、过程公开、结果合理。
(三)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升执行力。
制度的本质是一种工具,再好的制度和管理机制结合不起来,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说思想教育解决的是人的行为动机的话,制度建设则是对人的行为外在进行规范。我们要把制度的标杆作用和管理机制的制衡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良好的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整体风气,减少个体的不良行为。人管人难管,制度管人易管。制度是带有全局性的东西,是约束干部行为、避免各种矛盾进一步升级的强有力武器。有了好的规章制度还得靠大家来执行,关键是党员干部能否以身作则,如果主要领导和党员干部能做好表率,群众自然能够做到。
(四)弘扬地税文化,不断提升执行力。
地税系统本身爱岗敬业、弘扬社会道德、恪守职业操守的干部也很多,系统党组织在弘扬先进、鞭策后进方面应当建章立制,留心观察、细致挖掘一些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的先进事迹,系统内每年应以市或县为单位组织一次先进事迹或工作成果交流(表彰)会,用身边的人和先进的事迹来激励、警醒干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辅之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以提高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执行力。
(五)配好人力资源,不断提升执行力。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微软在未来十年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这说明,决策再好、思路再好、制度再好,没有强有力的执行都是纸上谈兵。
从人力资源管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组织中有20%的人是最好的,70%的人是中间状态,10%的人是最差的,这是一个动态的曲线。一个善于用人的领导组织必须随时掌握这20%和10%的人的姓名、职位、特点和特长,以便实施准确的奖惩措施,进而带动中间状态的70%。因此,从党组织建设来看,党员干部应属于那20%的范畴,其特征是示范作用强、执行力强。因此,我们对党组织的要求是:发现、使用、尊敬、欣赏、爱护和培养党员干部,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最大限度提高执行力。
党的伟大在于科学发展和保持纯洁,事业成败在于执行力,执行力是党的生命力,更是参与国际社会竞争的竞争力。提高执行力,人是决定因素,而在人的集合中,党员干部又是关键。提升执行力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是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具体行动,执行力最终将转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竞争力、发展力、创新力,提升执行力也是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
第二篇:“三个一切”主题教育征文
鱼水相容
王吉芳
新华网北京7月17日电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阐述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把党的群众观点理论提高到新境界。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在讲到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时,用了8个“最”字,把人民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群众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胡主席的讲话正体现了古代荀子所说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学习胡锦涛主席的讲话,“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是我县开展的又一主题活动,全局上下把“三个一切”作为行动指南,用“三个一切”的要求激励工作,用“三个一切”标准检验成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追求,用实际行动践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贯彻“三个一切”群众路线是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党的血脉在人民、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
之基、力量之源、胜利之本。“三个一切”群众路线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重要结合点,是倾听民生、掌握民意、维护民利的重要通道。只有坚决贯彻“三个一切”群众路线,才能使我们从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真正做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
“一切为了群众”就是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的原则,将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将工作的中心放在群众身上,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一切依靠群众”就是要形成工作与群众参与的互动格局。用心倾听群众呼声;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一切活动都要以群众为基础,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真正的将活动办到基层,让群众得到实惠。“一切服务群众”就是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我县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坚持“三个一切”,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就会获得更大的支持和理解,就能在普通的工作实践中实现无愧于时代的价值。
贯彻“三个一切”群众路线,是转变工作作风的必然要求。工作作风转变了,我们才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虑,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转变工作作风,只有在为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中,才能得到体现;只有在深入到基层中,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呼声中,才能得到落实。
贯彻“三个一切”群众路线,不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脑中,把群众冷暖记在心上,更要把人民的要求落实在行动上,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要我们深入贯彻“三个一切”群众路线,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能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彪炳千秋的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胡锦涛同志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我想说,谁想要切身感受90年间中华民族从危难到复兴的伟大历史,谁想要亲身印证总书记所说的党带领人民办的三件大事,就可以来看看沂蒙地区。过去许多人民生活困苦,食不果腹,而如今我们大兴旅游业,打造名牌产业。如今,我们县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城乡经济掀起新一轮的繁荣。打造出了一张张亮丽的反映沂水建设的新“名片”,全县实施品牌战略,使“中国食品城”、“中国油顶城”和“中国布鞋城”三城更加出色。沂水县还确定了“自我加压、争先进位”工作思路,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业建设,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小城镇规模档次,打造旅游业、矿产、食品加工、纺织、食品等诸多产业,一个新沂水正跃然而出。
有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才有了老百姓的好日子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沂水县地处沂蒙山区,有较好的旅游资源。下一步将充分利用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良好机遇,扎实推进生态旅游和发展经济两大战略,坚持“生态、高效、循环”的发展原则,实现更好更快发展造福百姓。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到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让我深有体会。我县街道有不少老旧社区,以前很多居民住的是平房、危旧房,还是一家几口人合住,街道帮助他们申请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低收入家庭住上满意的房子,真是解决了大问题。社区老人多,少不了去医院,以前社区居民看病只能到那些大医院,挂号看病都很费劲。现在社区有卫生服务站,头疼脑热的就近看,药费也能报销。这些都让大家感受到党的好政策,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改革开放以来,我感觉有三样东西真是发展太快了:一是交通条件大改善,沂水发展看“新”路。过去到县城要几个小时,而且颠簸得要命,现在1个小时就到县城,不论到哪个村组都有公路,出行非常方便;二是通讯发展像在‘飞’一样,过去连手摇电话都很稀奇,现在农民挂着手机下地干活;三是生活越来越好,过去只是基本解决温饱,现在吃点鸡鸭鱼肉很普通,娃儿还有‘免费牛奶’、‘爱心午餐’。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通篇贯穿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思想,讲话中“人民”一词出现多达136次,如此充满感情的论述,既是对辉煌成就的科学总结,也提供着开启全新未来的“钥匙”。认清“三个谁”让社会真正和谐!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三个谁”更为贴切,直接指明了执政党必须踏踏实实地为人民谋取利益,也符合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的共产党人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改革开放后,老一辈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筚路蓝缕,开拓进取”,中国的经济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三十年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性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少共产党人受利益的驱使,忘记了立党的初衷,把一切为了群众、服务群众变成了一切为了自己,利欲熏心,权为己所用,利为己所谋,贫富差别越来越大,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化,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所以,关键时刻一句忠言,共产党执政是“为了谁”?共产党员们你又是为了谁?“为了谁”让进入迷惘的共产党人们开始彻骨清醒。
中国的发展即将进入下一个关口,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应该就是让人民受益,让人民享受幸福。就似刘部长所言,共产党人应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明确“为了谁”、搞清“依靠谁”,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
共产党人只有认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只有不断地查思想,看自己是不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查学习,看自己是不是照抄照搬,本本主义;查工作,看自己是不是尽心尽责、积极主动、狠抓落实;查纪律,看自己是不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自由主义、违法乱纪,中国才能实现胡锦涛主席提出的远景目标——和谐社会。
第三篇:主题教育百例征文讲解
净化心灵、提升自我—— 中华文化活动室纪实
一、中华文化活动室设立情况
由学校行政办公室、教务科和学生科组织创建“中华文化活动 室”。“中华文化活动室” 组建小组于 7月至 8月份组织调研并拟定设 立方案。组织教师精心从学校图书馆挑选 200余册图书资料, 设定四 个板块的活动计划,于 9月份开展“中华文化活动室”系列活动,投 入经费共计 26300元(不包括图书资料 ,主要用于活动室设备和宣 传展板的配备。
二、中华文化活动室组织实施情况(一民族团结教育
学校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着眼 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进行一系 列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治教育。1.切实增强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校就我国的多民族关系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开展专场讨论活动, 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 进一步增强 “ 稳定压倒一切 ” 的意识、民族团结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人人争做民 族团结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2.利用教材和活动室的系列展板,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历史文化 选择合适的教材, 利用班会、团课、早操、活动室参观学习时间, 积极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主要以《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教 材为主,结合活动室的民族团结展板,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参观活动室, 让学生从读本和展板中认识各民族和他们的生活风俗以 及各民族独特的文化, 掌握了解我国国情, 在心灵中塑造我们各民族 大统一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
3.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提高学生民族团结意识
(1各班利用班会课,举办“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会”及 “ 少 数民族人物事迹 ” 演讲活动。(2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文艺汇演。(3开展“手拉手结对子” 学习双语活动。(4开展 “ 三个离不开 ” 的黑板报评比活动。(二国防教育
我校紧紧围绕主题教育工作要点提出的工作任务,把国防教育 和各项创先争优工作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爱国家、爱军队、爱集体 和守纪律、讲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为完成学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和身体基础。
1.综合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进行国防宣传教育 在全校各班单列 6个教学课时,安排完成六个方面内容:(1国防理论。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 标任务;(2国防地理。掌握领土、领空、领海等基本的国防常识,增 强热爱祖国山河,保卫祖国不受侵犯的思想感情;(3国防历史。介绍古今中外国防和军队建设基本情况和我国 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史,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综合国力日 益增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发展壮大史, 增强学生的民 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强化爱国、拥军意识;(4军事高科技和现代兵器常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随着高科 技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科教兴国、科技强军成为时代发展潮流, 从而自觉加强学习,多长才干,立志报效祖国;
(5我国周边局势和安全形势。通过分析我国的周边和国际安 全形势, 引导学生认识到虽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但霸权主 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 强化居安思危的意识;(6国防法制。学习《兵役法》、《国防法》、《征兵工作条例》 等国防和军事法规, 增强学生依法履行兵役义务, 积极参军保国的意 识。
在中华活动室内开辟专题、专栏、专版,组织学生参观。广泛开
展国防主题演讲、知识竞赛、书画大赛、摄影展览、影视展播等活动。2.国防教育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
把国防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 与 “创先争优” 活动相结合, 提升了国防教育工作的水平。在国防教育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 作用, 党员干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为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讲座, 进行国 防教育宣传,普及国防教育的知识,点评国内外形式,教育学生居安 思危,增强学生国防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
(三近代史教育
我校 11月份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新中国的光辉历程紧密联 系, 对广大师生深入进行爱国主义近代史教育。深入开展热爱中国共 产党,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重大历史意义,新中国辉煌成就展,在 校园内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激励广大师生勤奋工作,刻苦学习。1.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我校利用思想品德课,运用宣传图片、多媒体等形式,围绕教育 活动的主要内容, 开展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父母、爱学校的教育。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深入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
(1精心安排“歌颂祖国”系列主题班会活动。
(2国旗下讲话,宣传新中国成立 61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31年的辉煌成就。
(3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 61周年积极开展了全校学生文学精品 诵读比赛。(4举办新中国成立 61周年辉煌成就展,制作了四副展板,加 强爱国主义教育。(5 举办了全校黑板报评比, 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同时受到了教育。
(6 号召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引导学生 把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化作关爱家庭、关爱他人、奉献家乡、奉献社会 的实际行动。
(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教育
我校以“创精神文明,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为引领,扎扎实 实推进素质教育, 对全校中专部 23个教学班,近1200名学生进行全 方位的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教育。
1.注重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师生的文明素质
学校紧紧围绕创建 “示范性学校” 工作目标为实践载体,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 着力于学习型组织建设, 把理论学习与 开展主题教育相结合,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1重视理论学习,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培养师生良好的 道德风范
学校坚持紧贴时代“脉搏” ,紧随时势需求,建立党员、教职工 每周一次的学习制度。做到学习有计划、有主题、有研讨, 重点突出, 联系实际,有针对性。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学校的发展、构建 和谐校园奠定强大的思想理论基础。
(2注重师德建设,增强爱岗敬业责任意识,不断优化教职工 队伍
学校对教师提出了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恒心”的要求,通 过组织教职工观看青年教育专家卢勤的关于“对孩子我们应怎样去 爱”、“如何用爱的眼睛欣赏孩子”、“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等系列 报告,使大家感悟到敬业爱生,充满智慧是现代教师所追求的目标。通过开展“帮助一名困难学生” “树立一个好形象”活动,做学生健 康成长的引路人。
2.关爱特殊群体。学校关心特殊家庭学生,对单亲家庭子女、军人子女、少数民族学生等学校予以高度重视。班主任老师对这部分 学生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学校还组织各种活动,开展 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联谊活动等。除了关心校内特殊群体, 学 校也提倡教职员工、全体学生参与社会的各种援助活动。
四、中华文化活动室活动收效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学校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精细落实教育管理,创设了 适于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环境和成长平台, 真正发挥了学校教书育人 的导向作用和引领作用, 丰富了主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增强主 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第四篇:2014”诚信为本”主题教育征文评选活动
2014年湖南省“诚信为本”教育
校园征文活动 主办单位:邵阳学院砂地文学社指导单位:邵阳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活动时间:二零一四年六月七日策划书邵阳学院城建系团总支
2014“诚信为本”主题教育
校园征文活动策划书
前言
“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习主席讲话实事求是、自信笃定,高屋建瓴、言简意赅,用朴实的语言阐述深刻的理论。习主席讲出的话饱含深情、富于哲理,能深深植入人民心里,引起共鸣。对于我们正确熟悉我国国情,创建出光耀中华的辉煌业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尤其是“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这三句话,明确了我们学习、做人、干事的内涵和基本要求,读来受益颇多。
何谓老实做人,我认为:老老实实做人,要从平凡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中体现,脚踏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实做透。认认真真学习,加强个人专业素养,提高个人素质,提升思想境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的价值观。在《论语》中,圣人孔子把“诚信”看成是治国理政最重要的方面,而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用一生去学习与践行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虽然今天的我们不需要经历战火的洗礼不需要担心国土的沦陷,但是,我们有责任去实现中国梦想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自我做起,响应时代的召唤,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对此,邵阳学院砂地文学社携手邵阳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共同开展以“诚信为本”为主题的校园征文评选教育活动。通过本次征文大赛教育,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内涵和功能。懂得诚信对个人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行事通达的凭证;是道德人格的必备条件,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
一、活动简介
为积极响应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这个全新理念,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总书记“五四”青年节会上的讲话精神。邵阳学院砂地文学社将于本五月份开展以“诚信为本”为主题的校园征文评选教育活动。通过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使广大学生懂得诚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石,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通过诚信宣传,唤起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意识,自觉加强诚信建设,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品德和行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倡以“诚信”为核心,用深厚的民族精神,点亮希望,践行中国梦想,让大学生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目标理想。
二、活动目的1.进一步激发我校师生发扬诚信品德和诚信精神,更好地做一个有道德,有诚信的人,与大家一起共筑诚信友爱的和谐校园;
2.丰富我校学生大学文化生活,提高写作能力;
3.让更多的学生在撰写的过程中了解诚信的重要性从而完善自我,更进一步,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大学生。
三、活动时间、地点、主题
时间:即日起至6月7日
地点:邵阳学院
主题:“诚信为本”
四、活动参与人员
在校大学生
五、活动内容及流程: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大学生中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主题教育的通知》(湘教工委通〔2011〕54号)精神,将诚信主题教育推向深入,唤起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意识,我们面向全校开展以“诚信为本”
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以及对作品进行评选,为使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现将活动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一:宣传阶段
1、社团内部召开活动工作部署会议,讨论活动有关事宜,明确分工。
2、宣传:
①、海报形式:
A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介绍及活动的流程并附有上级有关文件;
B印发宣传单,在每个教室进行推广;
②、通过微博、微信、QQ群、等公告形式向全院宣传我们的活动及动态 阶段二:活动前期准备阶段
1、准备活动所用物品,联系好媒体。
2、尽可能的通过各班支部书记传达本次活动的通知
3、关注学生动态,积极回答参赛者咨询的各种问题
阶段三:活动阶段
1、即日—5日开始投稿,A发送到电子版投稿邮箱:syxysdwxs@163.com;
B在主教学楼大厅设立投稿箱,请纸质版请在投稿期间投入投稿箱;C拍下作品的清晰照片,发送至砂地文学社微信订阅号(syxysdwxs)2、2014年6月5日,截稿并由评审委员及老师进行评选;
6月5日期起将在微信上展示参赛作品,可通过微信进行两天的投票 3、2014年6月7日之前完成全部评选工作,对获选作品进行公示和作品的展出,并组织获奖人员进行交流会和颁发证书。
六、征文事项
1、征文主题:“诚信为本”
2、征文形式:自由命题,形式不限(尽量避免诗歌)
3、征文要求:
1、文章为本人原创作品,切忌抄袭、套改,作品发生任何法律纠纷,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本人承担,主办单位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2、文章内容积极向上,紧扣主题,立意新颖,思想深刻,文字精炼。
3、字数800字以上。
4、如为电子版,则文章要求:标题三号,黑体,加粗,居中;正文宋体,小四,行距1.5倍,落款人名及具体班级
5、征文内容可为人物事迹、自我总结与感悟、社会现象观察与改进等.七、组织结构
策划组:王浩
宣传组:李丽珍
后勤组:刘俊
财务组:钟文
收集组:刘敦文
单位:邵阳学院砂地文学社
八、经费预算
九、评选办法及奖项设置
大赛共设置:
一等奖一名:奖金100、荣誉奖杯和院级证书
二等奖两名:奖金80、荣誉奖杯和院级证书
三等奖两名:奖金50、荣誉奖杯和院级证书
以上五名同学的作品将会上报学校,校方评定后将上报省教育厅进行参选,人气奖五名:院级证书和精美礼品
参赛即获:写作本一个(仅限前二十名)、“来吧”十二元酒水券一张
十、活动后期
1、制作获奖人员公示名单并对其作品进行展示及活动展
2、组织活动总结会议与交流会
3、部门材料:活动总结、获奖作品及人员花名册
十一、活动结语
相信在我们的精心策划下,本次活动定能取得圆满成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让我们的大学生受到诚信的教育,并且让同学们有所感悟、体会,提高大家的诚信意识,引领青年学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邵阳学院砂地文学社
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师德教育主题征文
为师之道 以德为先
教师,一个崇高的职业,一个光荣的名字;教师像蜡烛,照亮了别人,点燃了自己;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上学的时候,我就在这些对教师的无限赞美中,对教师充满敬仰之情。时光如梭,现如今我已然成为执教二十载的人民教师。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我,回首数十年学生和教师生涯,真切感受到一个道理:为师之道,以德为先。
在学生时代,纯真稚嫩的同学们会很主观地讨论和评价自己的各位老师,认为这个老师是“好老师”,就会特别喜欢和尊敬这个老师,也会更认真听这个老师的课,更努力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反之,认为哪个老师是“坏老师”或者哪个老师“不好”,就会讨厌那个老师,不认真听那个老师的课,厌烦那位老师所教的学科。纵然学生喜欢或不喜欢某位老师有多重原因,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品德对学生的重要影响。
进入教师岗位后,在从“学生”到“教师”这种身份转换过程中,在从“学习”到“教学”这种任务转换过程中,我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不易和崇高责任和使命。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非常特殊,他们都是天使一般的人,是活生生的生命,是家庭背景和个性迥异的个体,是身体不断成长和灵魂有待塑造的芽苗,也是家庭及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作为教师,如果我们师德有失,有违师道,必然伤害学生,辜负学生、家长及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殷切期待,并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和社会问题。
早在古代,圣贤们就对“师德”问题重之又重,并把“师德”列为“师道”的核心和前提。我国最早的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终其一生践行他以“仁”为基础的师德哲学,可谓德侔天地,垂范万世。唐代思想家韩愈《师说》中开篇即讲明教师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是教师的第一职能,之所以将“传道”列为最先,是因为“道”是基础和前提,而“德”则是“道”的显化和要求。因此可以说,师者,无道不成,无德不立。
当今社会,在市场化、网络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和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事业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家庭、社会以及教师自身对教育事业的现状产生诸多疑惑、不满、苦恼和无奈,并因为一个个具体的事件,将某些学校和教师推向风口浪尖。作为首当其冲的教师,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应该怎样处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深入思考并研究的课题。
作为教师本身,究竟该怎么看待并处理解决这些问题呢?从根本上来讲,恐怕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以德为先,践行师道。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坚守以“仁爱”为哲学基础的师德观
越是社会发展速度快的时代,社会变革就越深刻,各种社会问题就会越发突出。当下的社会背景和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有一定的相似性,是大变革、大转化的时代,也是百家争鸣、观念更新、人才倍出的年代。当年的孔子正是耳闻目睹了这种‘礼崩乐坏’、‘世风日下’缺乏人伦道德的状况,提出了崭新伦理学说,即“仁”的哲学思想。孔子把仁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仁是他最高的道德原则。由此,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充斥着“仁爱”思想,在他的教学过程中饱含着“仁爱”的教学实践活动。
所以,当我们看待当下和眼前的教育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以“仁爱”的师德标准反省自身,用“仁爱”的胸怀理解包容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不满,用“仁爱”的行动化解解决学生和家长的困难。有了“仁”为哲学基础的师德观,作为教师本身,就有了思考的依据,行动的准绳。
二、在教育对象上,强化“众生平等”的师德观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格局,使广大的自由民得到受教育的资格。在“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他不嫌弃无文化的“鄙主”,不拒绝“难与言”的童子,广收门徒,出现了弟子三千的局面。“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讲,体现的是众“生”平等的师德观,这在阶级分明、各阶级间地位严重不平等的社会背景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而当今虽然在法律和人格方面,每位同学的受教育权利是平等的,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分布不平衡等原因,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再加上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学校管理者、学生家长等方面将社会上诸多不正之风带入学校,影响教学工作,从而导致一系列教育不平等现象。比如 “重点班”问题、家长送礼以及教师主动向学生或家长索取礼品或红包问题等等,让原本单纯的教学活动染上了商业交易甚至“行贿索贿”等不正之风。可能对上述问题,很多老师也是叫苦不迭,甚至有苦难言。因为大多数教师的正当收入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相似行业,社会地位也得不到保障,面对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和社会家庭压力,不得通过其他渠道增加收入,缓解难言之隐。
上述问题固然需要国家和政府层面改革解决,但教师不应该以学生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出口而让学生遭殃。不然,学校风气如何能正,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怎么能得到保障,教育不平等现象怎不愈演愈烈?
只有全体教师队伍强化众“生”平等的师德观,主动抵制教育不平等的行为,并向政府及全社会强烈传达广大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以及贫困偏远地区教师待遇得不到提高和落实的现状和问题严重性,积极主动推动教育事业改革,才能根本解决当前的诸多教学不正之风。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把握德与才的辩证关系
北宋司马光对德才的关系曾经有一段著名的评论:所谓,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兼失为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可以说,百行以德为首,无论什么职业,如果品德问题解决不好,都将害人害己。当今社会,各个行业诚信缺失问题非常严重,丧失基本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事件常有发生,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和生活安全。通观这些问题,根本原因就是其在利益驱动下,丧失了道德的底线。
而学校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不但要在学校和教学活动中抵制各种丧失道德的行为,还要身体力行并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德才关系。要用自己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向品德高尚的行为学习,以丧失品德的行为为耻,不单单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言传身教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向“德才兼备”的目标进步。
总之,为师之道,以德为先。牵涉到教学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不一而足。只有广大教师队伍牢固树立高尚的师德,自觉践行为师之道,才能守住教育事业的底线,积极解决当下存在的诸多教育问题,更快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让教育发展成果惠及个人家庭和国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