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3 01:2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桂政发[2002]52号)

各市(地)、县人民政府(行署),区直各委、办、厅、局:

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二00二年十月十八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区扶贫项目管理,使扶贫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扶贫贴息贷款管理实施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称的扶贫项目,内容划分为:按资金来源,有财政扶贫资金(含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下同)项目、以工代赈资金项目和扶贫贴息贷款项目。按项目内容,包括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种养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市场流通项目、劳动密集型项目、生态扶贫项目、科技扶贫项目、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劳务输出等项目。

第三条 县级(含县级)以上扶贫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计划、财政、农业银行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扶贫项目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用扶贫资金(含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贴息贷款等)扶持的项目均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 各县(市、区,以下统称为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必须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扶贫开发规划规定,分别制定本区域扶贫开发10年规划。规划应以县为基本单元,以贫困村为基础。通过规划建立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库。

第六条 各地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库设在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其中,以工代赈项目库同时设在同级计委(计划局)。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即各地每年第四季度均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扶贫项目库进行适当调整,但调整时必须按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的扶贫规划原则、标准和程序办理。

第二章 项目计划的编报和审批

第七条 在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项目规划、建立扶贫项目库的基础上,实行年度计划编

报和审批制度。年度扶贫项目计划必须从扶贫项目库中选择。使用不同扶贫资金的项目,按不同的程序编报和审批。

第八条 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每年的第四季度,向各市(地)或各县下达下一年度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分配指导性计划指标。如向市(地)下达的,市(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应在自治区规定的时间内,将本市(地)资金分配指导性计划指标下达到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第九条 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年度计划,按下列程序编报和审批:

(一)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扶贫办)按本县分配到的资金指标从本县扶贫项目库中选出相应的项目,提出本县项目计划,经县财政局和有关业务部门共同讨论确定并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后,由县扶贫办和财政局联合上报市(地)扶贫办和财政局。

(二)市(地)扶贫办和财政局及有关部门对各县项目计划进行审核并经市(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后,由市(地)扶贫办、财政局联合下达执行,同时抄报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自治区扶贫办)、财政厅审查备案。如自治区另有规定需上报审批的项目,由市(地)扶贫办、财政局联合上报自治区扶贫办、财政厅审批下达后执行。

第十条 以工代赈资金项目的年度计划,按下列程序编报和审批:

(一)县计划局将项目计划送县扶贫办、财政局会签并报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报市(地)计划局(计委)。

(二)市(地)计划局(计委)、扶贫办、财政局共同对各县项目计划进行审核会签并经地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市(地)计划局(计委)报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自治区计委)。

(三)由自治区计委提出年度计划草案,经自治区扶贫办、财政厅审核会签并报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由自治区计委行文下达执行。

第十一条 扶贫贴息贷款年度计划编制和项目的审批:

(一)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根据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下达的扶贫贴息贷款计划,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扶贫贴息贷款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的对象、范围及用途,结合广西上年度扶贫贴息贷款计划实施情况和新年度可实施项目分布情况,提出扶贫贴息贷款年度计划,商自治区扶贫办并报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认后,由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直接实施。扶贫贴息贷款年度计划下达到农业银行各二级分行(广西区分行营

业部)实施,但不得切分割下达到县级支行。

(二)扶贫贴息贷款项目业主必须向农业银行经办行提出借款申请,向当地扶贫办提出列入扶贫贴息贷款项目计划的申请。农业银行负责按照贷款程序和权限审批扶贫贴息贷款;扶贫部门负责对扶贫贴息贷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扶贫贷款政策进行审查并确认扶贫项目是否列入扶贫贴息贷款项目计划,对1500万元以下(含1500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项目,由市(地)扶贫办审查确认,列入当地扶贫贴息贷款项目计划,超过1500万元(不含1500万元)由市(地)扶贫办行文报自治区扶贫办确认。农业银行应在与扶贫部门共同确定的扶贫贷款项目库范围内挑选项目。

(三)农业银行发放扶贫贴息贷款前,要征得当地扶贫部门和财政部门的认可。对项目好、放贷快的市(地),如扶贫贴息贷款指标不足,可由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依据当地扶贫贴息贷款发放情况,提出扶贫贴息贷款年度计划的调剂意见,商自治区扶贫办后下达执行。第十二条 以上各类扶贫项目年度计划,须经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统一由各级人民政府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负责审定签字。

第三章 项目资金的管理

第十三条 按上述规定办理报批手续后的扶贫项目,使用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的,由财政门按规定拨付资金,如未按此要求办理手续的,财政部门不予拨付资金;使用扶贫贴息贷款的由农业银行按照信贷资金有偿原则,在符合贷款条件的前提下发放贷款。各县、乡、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项目计划和项目资金投向。对已经自治区或市(地)批准的项目计划,如需调整的,必须按原审批程序报批后方可调整。

第十四条 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保证资金专款专用。严格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实施细则》,全面实行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含以工代赈资金),但必须提高报帐效率。各级扶贫、计划、财政部门要严格实行会计从业人员凭证上岗制度,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不能上岗。

第十五条 各市(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在每年的第一季度组织人员对各县上一年度的扶贫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扶贫资金不到位或资金使用情况有严重问题的县,市(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应暂停下拨该县新一年度的扶贫资金,待该县在限期内落实到位和处理好存在问题后再下拨;如该县在限期内仍未将上年欠拨的扶贫资金落实到位和未处理好存在的问题,市(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权将新年度计划安排给该县的扶贫资金调整到

其他县使用,但调整时必须报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如市(地)不按此规定执行的,由自治区调减该市(地)的扶贫资金。

第四章 项目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各类扶贫项目必须在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扶贫、计划、财政、农业银行及有关业务部门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加强沟通协调。如部门之间有不同意见需协调一致的,报同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决定。

第十七条 扶贫项目的实施,实行公正、公开的原则。每年度各村的项目计划必须在本乡(镇)和村委会上墙公示10天以上。各县的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项目计划应当在市(地)或县报刊上公示,以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第十八条 扶贫项目的组织实施实行分级负责制度,从自治区到市(地)、县,一级对一级负责,并实行目标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为主要责任人。

第十九条 贫困地区的群众应当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投工投料,参与扶贫项目的建设。

第二十条 扶贫项目的技术指标、施工等,应遵守有关规定和建设程序。各地要认真做好项目的勘测、设计。需招标的项目,按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并实行项目建设质量终身负责制。

第二十一条 各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每年初按上年度本县分配到的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总量的3%至5%的比例,从县本级财政中安排扶贫项目管理费,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使用。各市(地)也应每年从本级财政中安排相应的扶贫项目管理费,由市(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中央和自治区安排的扶贫项目建设资金中提取项目管理费。

第五章 项目监测和竣工验收

第二十二条 所有扶贫项目必须登记造册和编制项目计划表,落实到村到户。各市(地)、县扶贫办要尽快完善计算机管理体系,提高扶贫项目管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所需设备经费由同级人民政府在本级财政中安排解决。各类项目都必须认真做好统计上报工作,对不按时上报项目进度的市(地)、县、乡,上一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视情况扣减该市(地)、县、乡下一年的资金数额。

第二十三条 加强对项目运行的监督,各级扶贫办要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

进行项目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视情况进行通报,同时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扶贫办。

第二十四条 对各年度的扶贫项目,竣工后原则上先由各县扶贫工发领导小组自行组织验收并上报市(地),再由市(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验收,市(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验收前10天应将验收安排报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视情况派人参加市(地)对各县的验收或另行组织人力,对地市进行抽查验收。所有验收都必须有验收报告,并报上一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一式10份)。

第六章 违规处罚

第二十五条 凡挤占挪用和贪污扶贫项目资金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党纪、政纪和法律规定严肃处理,并由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直接停减有关市(地)、县的扶贫资金。第二十六条 凡未在自治区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计划任务的市(地)、县,由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按该项目补助扶贫资金总额的1:1比例扣减有关市(地)、县下一年度的扶贫资金。

第二十七条 凡在项目申报审批、组织实施、统计上报和检查验收时弄虚作假的,除由有关部门按党纪、政纪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外,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也将视情节扣减有关市(地)、县下一年度的扶贫资金。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发布部门:广西自治区政府

发布日期:2002年10月18日

实施日期:2002年10月18日(地方法规)

第二篇: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82002

【发布文号】桂政发[1990]127号 【发布日期】1990-11-07 【生效日期】1990-11-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桂政发〔1990〕127号1990年11月7日)

为了更好地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国发〔1987〕95号、〔1990〕15号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一、扶贫资金的种类和投向范围

国务院国发〔1990〕15号文件规定的扶贫资金种类有: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简称发展资金)、扶贫专项贴息贷款(简称专项贴息贷款)、老少边穷开发贷款(简称支边贷款)和贫困县办企业贷款等。

“发展资金”属国家财政拨款。用于扶持贫困县的贫困户发展粮食生产和其它种植业、养殖业,以提高人均产粮水平和增加人均收入,同时可用于与这些项目有关的智力开发和技术培训等。

“专项贴息贷款”属农业银行贷款,用于国家重点扶持的二十四个贫困县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采矿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开发性生产项目。

人民银行的“支边贷款”和“贫困县办企业贷款”,用于四十九个贫困县的县办工业的技术改造、扩建和新建项目。对百色、河池两地区兴办的地区级支农工业,以及能带动面上群众脱贫致富的龙头加工企业,亦可适当扶持。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贫困县办企业贷款”,重点用于国家扶持的二十四个贫困县县办工业项目。

二、二、扶贫资金投放方针和使用原则

九十年代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以种、养业为基础,开发当地的优势资源,依靠科学技术,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发展区域性的支柱产业,由单纯生产原料向加工工业延伸,从自给、半自给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过渡,把富民与富县结合起来,为彻底消灭贫困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各地使用扶贫资金安排的项目,必须坚持这一方针。凡不符合上述精神的,不能使用扶贫资金。

各项扶贫资金要继续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相对集中,配套使用,确保效益,各记其功”的原则使用。各级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开发领导小组)应定期研究、审定需要领导小组确定的项目。在开发领导小组审定项目前,由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开发办)会同综合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投资部门共同审查立项。如有关部门意见不一致,任何一方不得单独下文,应提交开发领导小组协调解决。

对用“发展资金”扶持的项目,由财政部门按批准的项目计划,以签订的经济合同为依据专项拨款,开发办负责管理和有偿扶持资金的回收,按向财政部门进行结算,财政部门监督使用。

三、三、扶贫资金的分级管理和审批制度

“发展资金”和“专项贴息贷款”指标的一部分切块到县,实行区、地、县三级管理;“支边贷款”、“县办企业贷款”指标一部分切块到地区,实行区、地两级管理。“贫困县办企业贷款”的指标,由区工商银行、区建设银行掌握。切块到地、县的指标,由自治区各有关投资部门与区开发办研究,确定数额,经区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后于每年年初下达。

切块到县的“发展资金”,由县开发办提出安排意见,县开发领导小组审批,报区、地财政部门和开发办备案;属于安排十万元以上(含十万元)的农业开发项目和二十万以上(含二十万元)的加工项目,由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审批,报区财政厅、区开发办备案。

切块到地、县的“专项贴息贷款”,以及切块到地区的“支边贷款”、“贫困县办企业贷款”,分别由地、县开发办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主管银行按规定程序联合审批,并报自治区开发办和有关银行备案。由主管银行办理贷款手续。

需要申请利用自治区掌握的扶贫资金指标的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按规定的程序逐级申报,自治区开发办会同投资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建设计划总投资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各种扶贫项目都要按照项目管理程序,先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报告,进行评估论证,列入开发计划,做好技术、资金、物资配套,讲求经济效益和扶贫效益。凡列入扶贫开发的项目,其资金、计划单列,不列入自治区正常的基建及技改规模,统计部门另行统计。

四、四、加强财务监督审查

负责项目的实施单位应对资金的正确使用、项目工程的完成和应取得的效益承担责任,并定期向经济开发办、行业主管部门、投资部门报送项目工程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经济开发办、行业主管部门和投资部门,要经常深入项目实施单位和现场,检查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资金的使用情况。如发现擅自改变计划,把资金挪作它用,应采取限期改正、归还资金、停止或收回资金等处置措施。工程竣工后,要对项目工程进行验收和决算审查。审计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的监察审计。

五、五、做好资金的回收和周转使用

对有偿使用的各种扶贫资金(包括银行扶贫贷款),按规定时间进行回收。回收的资金,要及时选择新的项目进行投放,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回收的“发展资金”留作县(市)扶贫周转金,滚动使用。周转金由开发办统一管理,财政部门监督,另立账户。“发展资金”回收时一次性收取百分之三点五的管理费。每年六月和十二月,各地、县开发办要将回收情况和重新投放的项目报自治区开发办。

六、六、奖惩

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好、回收率高的县,由区、地给予表彰奖励。对项目好,效益高,回收快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给予表彰奖励。

对工作不负责任,投放方向不对,扶贫效益不好,造成损失浪费的,要进行整顿,必要时停止或减少资金投放。对于违法乱纪,挤占、挪用、贪污扶贫资金的,应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交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七、七、本暂行办法从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起执行。过去有关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规定与本办法有出入的,以本办法为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1999年12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0年1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号发布 根据2001年12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8号令修正 根据2004年6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7号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健康,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疾病诊断、治疗、康复和医疗美容、妇幼保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医疗机构包括:各级各类医院、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站)、医务室,妇幼保健院、卫生保健所、疗养院,急救中心(站)、临床检验中心、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医疗美容院(中心、站)、护理院(站)、自愿戒毒机构和开展诊疗活动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以及其他诊疗机构。

第四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第二章 设置审批

第五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据国家《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经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纳入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需要设置医疗机构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报告,由卫生行政部门纳入本地区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第六条 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下列审批权限报批:

(一)村卫生所(室)由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报设区的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二)不设床位和设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由设区的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并报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三)设床位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驻桂部队设置编制外的医疗机构,申请设置前必须先经部队卫生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按本条第(二)、第(三)项规定报批。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

(一)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

(二)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未满2年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

(三)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满5年的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四)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助理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执业证书不满2年的医务人员;

(五)发生二级以上医疗责任事故不满2年的医务人员。

第八条 在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申请设置个体诊所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并连续五年以上从事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

(二)身体健康能够正常开展诊疗活动并有当地常住户口。

第九条 在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以外区域申请设立个体诊所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并连续三年以上从事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

(二)身体健康能够正常开展诊疗活动。

第十条 申请设立护理站的个人,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经过注册。其中护师应当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护士应当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年以上。

第十一条 设置医疗机构,按下列规定提出申请:

(一)各级人民政府设置的,由政府指定或者任命的筹建负责人申请;

(二)法人设置的,由其法定代表人申请;

(三)个人设置的,由其本人申请;

(四)合伙设置的,由合伙人共同申请并附合伙各方共同签署的协议书。

第十二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意见书、建筑设计平面图及其他有关材料后3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批准的,发给《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并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不批准的,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设置为本单位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由设置单位在该医疗机构执业前,向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下列备案材料:

(一)设置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的设置决定;

(二)《设置医疗机构备案书》。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上述材料后15日内,给予《设置医疗机构备案回执》。

第十四条 《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的有效期为:

(一)不设床位或者床位不满100张的为1年;

(二)100张以上床位的为2年。

超过有效期的,《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自行失效。

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变更《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核准内容的,必须重新办理设置审批手续。第三章 执业登记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执业,应当到批准其设置的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登记,填写《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申请书》,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或者《设置医疗机构备案回执》;

(二)房屋产权证明或者使用证明;

(三)建筑设计、业务用房平面图;

(四)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

(五)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各科室负责人名单及其资格证书或者执业证书的复印件;

(六)主要仪器设备名录清单;

(七)环境卫生和废弃物处理设施验收报告;

(八)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开展静脉用药业务的,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并进行专门登记。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事项:

(一)名称、地址、法定代表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所有制形式;

(三)注册资金;

(四)服务方式、服务时间;

(五)诊疗科目;

(六)工作用房面积、床位或者牙椅;

(七)从业人数;

(八)执业许可证登记号(医疗机构代码)。

开展静脉用药业务的,应当作出专门登记。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45日内,对申请执业和申请开展静脉用药的医疗机构进行审查和核实,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现场抽查或者考核。合格的,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合格的,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分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转让和出卖。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变更执业登记事项(执业地址除外)的,应当在作出变更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变更执业地址,在县级行政区域内迁移的,按前款规定办理变更登记;跨县级行政区域迁移的,应当在取得迁入地卫生行政部门发给的《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并经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后,方可向迁入地卫生行政部门办理执业登记。

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的名称应当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

医疗机构应当使用一个名称,确有需要并经登记机关核准,可以使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名称,但是必须确定一个第一名称。

申请冠以红十字会和红十字名称或者增挂教学医院名称的,按有关规定办理。第四章 执 业

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必须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悬挂于明显处所。

医疗机构应当悬挂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监制的卫生标志。未经许可,医疗机构不得使用红十字标志。

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执业不得聘用下列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一)未取得或者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助理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执业证书及其他相关医疗证书的人员;

(二)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未满2年的医务人员;

(三)被暂停执业期间的医务人员。

取得乡村医生资格的乡村医生只能在行政村以下的卫生所(室)执业。

第二十三条 医疗机构执业使用的各种印章,必须经登记机关审核,并经公安机关批准方可刻制。

医疗机构使用的病历、诊疗手册、处方、卡片、证明票据等单、册,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统一式样。

第二十四条 医疗机构出具的处方、收费单据、收支帐目、证明存根等单据应当保存5年以上,门诊病历保存期不得少于15年,住院病历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

医疗病历必须保持真实、完整,不得擅自修改。

第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假药、劣药,不得从事药品批发零售业务。医疗机构经批准配制的制剂,只能在本医疗机构内使用。

医疗机构未经静脉用药专门登记的,不得开展静脉用药业务。

医疗机构必须建立药品和医用材料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实行药品、医用材料集中招标采购。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医用材料集中招标采购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医疗收费标准,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或者提高收费标准。

第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不得采用医疗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确因科研或者遗传性疾病诊断需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应当经登记机关批准。

从事人工授精技术科研工作或者器官移植,必须经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二十八条 医疗机构不得将医疗场所以出租、承包等方式交由他人从事诊疗活动,不得利用不正当手段诱骗群众就医。

第二十九条 医疗机构未经批准,不得从事接生和治疗性病业务。

第三十条 医疗机构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除技术交流和进修学习外,不得同时受聘于其他医疗机构执业或者擅自兼职。

第三十一条 未经医师亲自诊查病人,医疗机构不得出具疾病诊断书、健康证明书或者死亡证明书等文书;未经医师、助产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出生证明书或者死产证明书。

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及其他专业文书必须真实。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的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三条 为内部职工服务的医疗机构,未办理变更登记的,不得向社会开展诊疗活动。

第三十四条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纠纷,应当及时向登记机关报告,并做好实物的保留封存及调查处理工作。

第三十五条 医疗机构停业,必须经登记机关批准。除进行基本建设外,医疗机构停业不得超过1年;超过1年的,必须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由登记机关收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 医疗机构刊登、播发、张贴医疗广告,必须向县级或者地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在取得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医疗广告证明》,并经工商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广告宣传。

医疗广告内容应当限于医疗机构名称、诊疗地点、从业医师姓名、技术职称、诊疗科目和诊疗时间、诊疗方法、通讯方式。严禁刊播淫秽、迷信、贬低他人及其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严禁篡改经审查核准的医疗广告内容。

医疗机构篡改刊播经审查核准的医疗广告内容,情节严重者,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依法收回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第五章 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七条 医疗机构享有以下权利:

(一)医疗机构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平调、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威胁、殴打、侮辱医务人员,不得妨碍其正常的医疗活动;

(三)医疗机构有权维护诊疗秩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医疗机构就诊、住院等管理制度,不得冲击、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

(四)医疗机构的名称、荣誉、取得的专利受法律保护,有权推广和应用先进科技成果,派遣医务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五)医疗机构有权拒付各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外的收费和摊派。

第三十八条 医疗机构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

(二)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和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

(三)救死扶伤,在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紧急情况时,服从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四)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医疗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收费管理制度,接受财政、审计、价格等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

(五)承担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权:

(一)负责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和校验;

(二)对医疗机构执业活动进行检查指导;

(三)负责组织对医疗机构的评审;

(四)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给予处罚(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条 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评审委员会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和标准,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医疗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

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聘任。

第四十一条 医疗机构监督员在本行政区域内,持证有权对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并有权制止或者责令改正违法、不当行为。第七章 罚 则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对造成危害后果的,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条 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医疗美容,是指使用药物或者手术、物理及其他损伤性、侵入性手段进行的美容。

第五十二条 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在业务范围之外开展诊疗活动的,经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按本办法规定申请设置相应的医疗机构。

第五十三条 香港、澳门、台湾居民或者外国人在本自治区开设医疗机构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四条 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注册资金数额,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0年2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化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化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内 蒙 古自 治 区

内扶组发[2007]1号

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文件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化扶贫项目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为加强全区财政扶贫资金产业化项目管理,使财政扶贫资金产业化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由自治区扶贫办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化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现将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疑问,请及时反馈。

特此通知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化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二00七年七月二十日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化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加强全区产业化扶贫项目管理,使产业化扶贫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切实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的紧急通知》 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区扶贫开发项目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称的产业化扶贫项目,是指由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的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不包括扶贫龙头企业项目贴息。

第三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遵循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特色资源和产业优势为基础,以营销信息为桥梁,逐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以持续稳定地带动贫困农牧民脱贫增收。

第四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围绕农村牧区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进行统筹规划,规模开发,形成区域性的产业化扶贫格局。产业化扶贫开发规划以旗县级为单元,以苏木乡镇嘎查村为基础形成,需确定每个贫困苏木乡镇嘎查村经济发展的扶贫产业定位问题。一次规划,几年实施。按照项目管理程序,自下而上申请,自上而下审定,按立项条件择优确定项目。

第五条 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本地的产业化扶贫项目管理工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是产业化扶贫项目的主管部门,负责产业化扶贫项目的规划、申报、管理、实施和检查验收等工作。旗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本地的产业化扶贫项目规划工作,旗县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编制和修订本区域的产业化扶贫项目规划。各级项目主管部门应建立产业化扶贫项目库,从中择优选项上报。

第二章 项目选择与编制

第六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选择应立足地方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按照面向市场、效益优先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逐步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规模效应,增加农牧民收入。

第七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重点支持产业化扶贫基地建设,把基地建设和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结合起来,加强对重点嘎查村、专业嘎查村、专业小区、示范小区的种养业基地建设。重点建设特色种养殖产业扶贫基地,形成数村一品、多乡一业、一旗县几个骨干品牌的产业梯级结构。产业化扶贫项目不得用于补贴龙头企业等经济实体。

第八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应尽力依托当地的扶贫龙头企业,来促进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并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引导贫困农牧户有序进入市场,有效增加贫困农牧户收入,加快产业化扶贫的实施步伐,提高扶贫效益。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方式,逐步培育贫困地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同时搞好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户的对接,龙头企业要与基地和农牧户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合同收购、利润返还、制定保护价和提供相关服务等方式,维护好贫困群众的利益,努力做到企业发展和贫困农户受益。

第九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支持鼓励农牧民按照自愿的原则,通过资金、技术、信息的整合,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和销售流通组织,搞活产品流通。大力加强对中介组织的引导与扶持,完善其市场信息、运输等配套服务及其他服务功能,准确把握市场定位,真正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合起来。

第十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应按照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上报(内财办农[2005]26号)。投资额度30万元以上的项目,还应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有关附件。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实施单位、项目的必要性、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及规模、投资估算及来源、效益分析等。

第三章 项目申报与审批

第十一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由旗县项目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从产业化扶贫项目库中择优选项,送旗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由旗县项目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上报盟市项目主管部门和盟市财政局。同一项目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第十二条 盟市项目主管部门受理项目申报后,应会同财政等部门组织项目审查,报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会同盟市财政部门报自治区项目主管部门和资金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 自治区项目主管部门和自治区资金管理部门根据上报的材料,结合旗县已形成的产业化格局,发展前景,工作状态,确定项目旗县后,组织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论证后下达项目计划和资金计划。

第十四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建设计划批准实施后,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调整。确需变更、调整的,必须由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四章 项目实施与管理

第十五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应确定项目实施单位和项目责任人,项目实施单位法人和项目责任人对项目工程建设质量及效益承担责任。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前,项目实施单位应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同项目主管部门签订责任书或合同书,落实相关责任。

第十六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应实行公告公示制度。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管理办法》的要求,盟市、旗县项目主管部门或苏木乡镇政府要采取报刊、电视、广播等形式向群众公告上级批复的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内容、资金额度等,嘎查村采取村务公开形式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七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一般由所在苏木乡镇政府组织实施,旗县业务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技术指导;技术性强、工程量大的扶贫项目,可由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项目主管部门必须同项目业主签订扶贫合同,履行扶贫责任。

第十八条 投资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化扶贫项目或项目工程段需要进行招投标的,项目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实行公开招投际,通过招投标选择项目实施单位。招投标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以农牧民投资投劳为主的项目,应采取“一事一议”的形式,经群众讨论同意后实施。

第十九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所需物资,要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由旗县级扶贫项目主管部门进行政府统一采购。不能纳入政府采购的零星物资,也要加强采购环节管理,建立物资领用管理制度。

第二十条 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保证资金专款专用。严格执行《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全面实行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但必须提高报帐效率。

第四章 项目验收与监测

第二十一条 项目实行竣工验收制度。项目竣工后由旗县项目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全面验收,自治区和盟市级项目主管部门每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验,抽验比例不小于30%。

第二十二条 项目竣工后,由项目实施单位向旗县项目主管部门提出项目验收申请,旗县项目主管部门组织人员对项目进行专项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扶贫开发项目竣工验收表》。项目实施单位凭《验收表》及税务发票等材料向财政部门报帐。

第二十三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有:

(一)项目建设情况。包括项目计划和目标完成情况,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项目质量和效益等。

(二)资金管理情况。包括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项目资金公告公示情况。

(三)责任落实情况。包括组织管理、项目责任人落实、目标责任落实、群众参与、项目建档、项目管护措施等。

第二十四条 对验收中发现质量等问题时,项目负责人负全部责任,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返工,对不能补救,又无法返工造成损失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作相应的处理。

第二十五条 旗县项目主管部门验收组在逐村验收工作基础上,分析汇总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完成检查验收总结报告后,每年向自治区和盟市项目主管部门按时上报。

第二十六条 档案管理。旗县项目主管部门要将项目规划文件、项目建设合同、项目工程建设图纸、工程图片、受益贫困户、扶持内容、扶持资金等相关内容归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在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级项目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检查监督项目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建设标准、资金使用等情况,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第二十八条 工程建设和使用资金按计划执行,原则上当年计划当年完成,超支不补。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督、审计,坚决杜绝挤占、挪用扶贫资金。

第二十九条 各级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部门应加强竣工项目的后续管理,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制度,发挥长久效益。产业化扶贫项目坚持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特困嘎查村的项目应由嘎查村民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管护。

第五章 奖惩措施 第三十条 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益情况列入工作考核内容及下年项目安排的依据,对实施较好的项目旗旗县给予奖励,增加项目数或投资额度。

第三十一条 项目验收不合格或者违纪违规使用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的,该项目旗县两年内不安排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并视情况追回部分或全部投资。

第三十二条 未经批准变更、调整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计划的,按调整项目资金额核减下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

第三十三条 对不按时准确上报项目进度和报告的盟市、旗县,上一级项目主管部门将视情况核减该盟市、旗县下一年的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数额。

第七章 附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云南省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更新日期:2008-8-26 11:33:59

索 引 号:532329-006800-20080826-0004

名 称:云南省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云贫开办发〔2010〕108号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现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项目管理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易地开发扶贫是扶贫开发的一个组成部分,服从于各级扶贫开发规划,在村级规划基础上形成易地开发扶贫总项目。凡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的易地开发扶贫项目规均依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三条省、地、县扶贫办按照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负责编制本级易地开发扶贫规划和项目投资计划,协调好各方关系,组织实施好易地开发扶贫项目。

第四条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管理要建立和落实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项目管理的规定,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把好市场准入关,实行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开工报告制、工程监理制等制度,精心勘测、设计,强化施工管理,切实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

第五条总项目的立项。易地开发扶贫总项目的立项包括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环节。

(一)县级扶贫办按照有关规定,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经县政府同意后,以政府文件上报,在经上一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报省扶贫办,省扶贫办组织有关专家和领导对实地进行考察评议后审批。

(二)项目建议书经省扶贫办批准后,由县级扶贫办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按要求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县政府同意后,以政府文件上报,在经上一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初审后,附本级政府配套资金承诺意见,报省扶贫办,省扶贫办在组织有相应资质的咨询机构和专家评估论证后,提出具体意见,报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

第六条子项目的审批。总项目在经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准立项后,各级扶贫办要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评估论证报告,委托有关相应资质的单位,搞好子项目前期的各项工作,编制子项目勘测、设计文件,组织有关相应资质的机构和专家对勘测、设计文件进行评审,并在总项目投资规模内,审批子项目,建立项目库。其中: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子项目,由省扶贫办负责组织评审和审批;100万元以下的子项目,由地(州、市)级以下扶贫办组织评审和审批,并根据省扶贫办备案。各级扶贫办对审批权限内,达不到前期工作深度、不符合技术经济要求的子项目,负有组织领导责任;勘测、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负责。

第七条项目投资计划的编制和下达。省扶贫办每年年初,根据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准的转移安置计划和投资计划,下达各地投资规模控制数。县级扶贫办在接到此通知两个月内,按照项目前期工作的要求,结合安置区建设的实际,依据投资规模控制数,编制项目投资计划,经上一级扶贫办审查后报省扶贫办,由省扶贫办审核后商省财政厅等省级有关部门,形成具体意见报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后下达。

第八条易地开发扶贫产业建设贷款项目,按照《云南省易地开发扶贫产业开发项目贷款申报程序》和农行的有关规定,采取“双线”上报的形式申报贷款。各级扶贫办要认真做好项目的论证、审查和推荐立项工作。

第九条项目的竣工验收。易地开发扶贫项目建成后,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竣工验收。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总项目必须在子项目全部竣工验收合格后,由省扶贫办主持或委托地(州、市)级扶贫办主持验收。投资在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子项目,由省扶贫办主持或委托地(州、市)级扶贫办主持验收;投资在100万元以下的子项目,由地(州、市)级以下扶贫办主持验收。

第十条项目的移交和安置区的考核。验收合格的项目,各级扶贫办要及时按照规定移交给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并办理有关手续;对规定之外的零星小型工程,应移交给农村基层组织。安置区的各类生产生活设施,要建立管理和维护制度,并在竣工项目区设立“标志牌”。总项目竣工验收时、安置区建成满2年时,各级扶贫办要围绕易地开发扶贫目标,对转移安置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进行初期、后期的考核。

第十一条易地开发扶贫资金包括财政扶贫资金、扶贫专项贷款和其它资金。易地开发扶贫无偿资金,主要用于安置区安居房,其它农田地,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文、教、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服务配套工程,科技扶贫和农村生态能源的建设;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的规定进行管理,实行报帐制。易地开发扶贫信贷资金,主要用于安置区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项目,部分有偿还能力的基础设施项目;按照扶贫信贷资金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统计监测制度。易地开发扶贫项目全过程的文件材料,都要按规定收集整理、立卷归档。要建立统计监测的组织体系和内容体系,统一口径和指标,制定科学规范、符合实际的统计监测方法,抓好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交流工作,实行统计年报制和监测季报制。

第十三条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各级扶贫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和资金的组织监督、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实行工程质量报告制,强化施工现场检查,对关

键性项目要进行稽察。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强化对项目资金的监察、审计工作。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由省扶贫办、有关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轻重,缓建或停建项目。

(一)不按政策解决转移安置农民土地、安居、户籍问题的;

(二)转移安置对象不符合标准的;

(三)非不可抗拒因素,不能按期完成转移安置计划或项目建设计划的;

(四)项目建设质量达不到要求的;

(五)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六)配套资金不能足额按归到位的;

(七)未履行报批手续擅自调整项目投资计划的;

(八)项目经考核、验收不合格的。

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玩忽职守、弄虚作假、贪污受贿,截留、挤占、挪用易地开发扶贫资金的,要依法对项目行政领导人、项目法人、参建单位领导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省扶贫办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下载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82002 【发布文号】桂政发[1992]11号 【发布日期】1992-02-28 【生效日期】1992-02-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西壮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易场所管理暂行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易场所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条 为加强我区交易场所监管,保护交易场所参与者的合法权益,规范交易秩序,防范金融风险,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

    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黔扶领(2003)4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5篇范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 为了充分发挥单位、个人建房的积极性,鼓励职工个人加大住房建设的投入,缓解城镇职工的住房困难,改善居住条件,并逐步与住房商品化接轨,必须......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的通知 (桂政发〔2008〕5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

    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国有资产 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桂国资发〔2007〕99号 各市国资委,各监管企业,区直各有关委、办、厅、局: 为了加强广西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

    广西壮族自治区保障性住房管理暂行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保障性住房管理暂行办法 (送审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进一步加强我区保障......

    山西省印发光伏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山西省印发光伏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为规范光伏扶贫项目管理,切实保障光伏扶贫工程稳定运营,确保持续带动农村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支持贫困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根据国家五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