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作文多一点抒情性的语言
让作文多一点抒情性的语言
训练目标:
1、明白在作文中学写一点抒情性语言;
2、在作文赏析中懂得抒情的方法;
3、写一篇有抒情味的作文。训练重点:作文中恰当的运用一些抒情的方法 训练难点:
写一篇有抒情味的作文
课前准备:
[解说]表达、抒发作者自己的情思、情感就叫“抒情”。抒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直接抒情往往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例如柯岩的《周总理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课时建议:1—2课时 训练过程:
一、活动导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的我们有的是丰富的想像,敏感的心灵,敏锐的视角,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思考。青春的我们已经学会了在成功和失败中品味人生,在希望和迷惘中放歌抒怀。但是,作文中,同学们常常不能做到说真话,诉真情,文章显得矫揉造作,或者不论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一律是一般性概括叙述,干巴巴的鉴定式的介绍,不会抒情,不会议论,文章中人物形象概念化,难以引人注目。因此,学会在作文时多一点抒情性的语言,是十分必要的。今天我们学习“让作文多一点抒情性语言”
二、例文导学
1、教师质疑:阅读以下三个语段,找出各段中的抒情句子,并说说各在什么基础之上进行抒情?
[示例1] 今天早上,语文老师来上课,课前发下了第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的劝告,我头痛得要命。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示例2] 数学考试刚结束,语文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他推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整个班级,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要加油啊,离中考只有28天了。”这句话差不多每个教师都要说上几回,偏是我的心理稳定性不够,每次听到类似的话,心都会像小鹿似的“怦怦”跳上一阵子。这不,语文老师话还没说完,我的心已跳个不停。我偷偷地瞥了一眼语文老师,他依然是一脸的严肃,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发下第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雪片似的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我的头像套上了一个金箍,痛得要命。我死劲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暗自长叹了一声: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示例3] 数学考试结束,语文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他
推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整个班级,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要加油啊,离中考只有28天了。这句话差不多每个老师都要说上几回,偏是我的心理稳定性不够,每次听到类似的话,心都会像小鹿似的“怦怦”跳上一阵子。这不,语文教师话还没说完,我的心已跳个不停。可是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心呢?谁会来抚慰我躁动不安的灵魂呢?我偷偷地瞥了一眼语文老师,他依然是一脸的严肃,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发下第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雪片的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我的头像套上了一个金箍。痛得要命。难道我们就注定要经受这炼狱般的磨难?难道我们的青春只能在考不完的试卷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我死劲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暗自长叹了一声: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2.学生讨论
3.集体交流:三段的最后一句都是抒情句子。(例1)是告诉了读者“我”因为什么事情而产生的情感。(例2)是在叙事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描写之后所抒发的感情。(例3)是在(例2)的基础上多了四个反问句。
三、要点点拨:
(例1)显然有了前面的一段叙述文字,最后一句的抒情才有了依托。由此可见,叙述是抒情的情感基础,(叙述必须告诉读者4个问题,即“谁”“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什么”)抒情是叙述的思想升华。叙述和抒情一结合,不但使读者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且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触摸到作者的思想脉搏。【叙述基础上的抒情】
(例2)是建立在描写的基础上(语段中的划线句),光有叙述、抒情,就好像人有了一副骨架和一点灵魂,但还欠血肉。这血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描写”。描写可以更具体地告诉读者某种实际内容,而且可使作品更形象、更生动。【描写基础上的抒情】
(例2)主要加上了一点描写的内容,但我们可以看出,它比原稿要生动多了。那么,是不是做到这一步就算是最好的了呢?也不是。尽管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和抒情,但是如果能在其中加一点议论,有时会使文章显得更有深度,更有灵气,更有感染力。特别是议论与抒情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例3)加进去的虽然只有四个反问式的议论句,但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应试教育的不满与反抗,使整个一段文字的立意变得更深刻,作者的观点更显突出,思想性也进一步加强了。【与议论想结合的抒情】
【总结】
通过上面一个实例的反复演练,同学们可以看到,融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为一体进行间接抒情,较单一的直接抒情更具艺术魅力,这正是我们写好记叙文的重要法宝。要写好一篇记叙文,首先必须确定自己的情感,然后根据自己的情感选择提炼材料,再加以细致的描写,在必要的地方画龙点睛地穿插一点议论。对任何一篇记叙文而言,叙述是骨架,描写是血肉,而抒情与议论则是灵魂,这四者是缺一不可的。总之,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手法,使我们笔下的文字显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醒人耳目、启人深思。同学们,除了以上三种方法外,抒情时,可以多用排比句、排比段、比喻句、拟人句等,或是一些引用句以增加文章的节奏感、气势和生动性。
四、拓展阅读
(一)“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
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留下来了。
----朱自清的《背影》
此处是望父买橘的背影,快要写到父亲攀爬的背影,先做铺垫,一处说,“父亲是一个胖子”,一处写他的衣帽——“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两处肖像描写安排在描写背影之前,就是要让读者把他们跟背影的特写镜头整合起来。背影的特写镜头,写了手、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处动作描写只写攀爬的起始动作,不再写下去,在强光聚焦中,成了形象的定格。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留下来了”,感情的强烈表现将这个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点评式)
(二)学会欣赏,在欣赏中懂得抒情的手法运用
下边是赵越同学的一篇《牵挂》,感受一下文章的抒情性语言和表情达意的手法。
牵挂 江苏赵越
一直认为,牵挂是远远高于爱的。因为,一定是爱极了才会去牵挂,去思念。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终于有了牵挂,体验到那比爱还珍贵的滋味。
“天上的暴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您的怀里。”这是冰心写给母亲的诗句。牵挂,像一根看不见的线,把我这只离家的鸟紧紧地和巢系在一起。我没有一对顺风耳,可我能每时每刻听到巢中鸟妈妈那焦急、慈爱的呼唤;
我没有一双千里眼,可当我因牵挂而满眼泪花时,我能清楚地看到鸟妈妈眼中也满是泪花!
(黑体部分是冰心的诗句,你还记得她另外一句么?不妨写下来!
上边的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来抒情?)妈妈是春天,有妈妈的孩子就像时时刻刻拥有春天一样,多么幸福!可是,当妈妈在身边的时候,唠叨也在我们身边:“起床要快,吃饭要文雅,走路要如风……”“上课要好好听,要团结友爱,要……”要是哪天腿上蹭块皮,妈妈又是一串“炮弹”。这真让人饭吃不香,觉睡不好,没病也会逼出病来。
(这是一个细节吗?)
可是,一旦爱唠叨的妈妈不在身边了,那个春天也就顿时消失了。太阳不出来,一天阴沉沉的,鸟不叫了,花不开了,叶子也不绿了,小草也不长了。这时候,才喜欢上了妈妈的唠叨,觉得那些都是最美妙的音乐,只可惜从前没有听清它;等到妈妈又在自己的身边时,才觉得阳光明媚,小鸟又欢唱了……
看来,那句话真是不错:只有失去的,才能感到它的珍贵。的确,只有失去它,才会牵挂 它;只有牵挂它,才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地爱它!
(体会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在本文中还有哪些?你准备在今后怎么收集和感悟这样一些话?说说看,你现在记得几句么?)
父爱是一本书,深奥含蓄。也许,只有等我长大了,才读得懂。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炽热的火光。他们总把自己的光和热,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照亮两代人。
小时候,外公每月值一次夜班,途中要路过一条小河,每个月的那一天,外婆总是很忧虑。我问为什么,妈妈轻轻地告诉我:“外婆挂念你外公呢,他不会游泳。”我奇怪,那么大的人也会掉到河里吗?(这又是一个细节!)
每天晚上,万家灯火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总是蹦出几个莫名其妙的问号:家里的大门锁了没有?外婆的药吃了没有?爷爷一盘棋下完了没有……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无法回答。夜深人静,只有我在静静地想。(像这样的排比还有吗?)
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了我为什么会想这么多问题,还有那个谜,慢慢地,我悟出,那是因为我心中有爱,有份亲情的爱。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有爱,因为我有牵挂,如丝线般的牵挂,线的那一头,是我那温馨可爱的家。
(优美抒情的语言,恰切生动的比喻,这样的结尾真是耐人寻味,余味悠长啊!)妈妈的手套
冬天,天气的确很寒冷。妈妈总是戴着手套,似乎从没见她摘下来,甚至是到了天气转暖的时候,依然还戴着那双手套。
在我的印象中,妈妈的手是非常漂亮的,既修长又匀称。所以,我更加疑惑,妈妈为什么不让手“见天日”呢?有一次,我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老是戴着手套啊!天已这么热。”我伸手想替妈妈摘下手套,她赶紧捂住,急忙说:“没什么,摘下来多冷啊!”嗯,我想想也是,就没再追问。
有一天,妈妈在洗碗,也是戴着塑胶手套洗。我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没说一句话。等碗洗好后,妈妈摘下手套的那一刻,我惊呆了。我一把抓住了妈妈的手——那只泛着苍白、关节处龟裂的手。我凝望着妈妈的手,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息。妈妈挣开我的手,迅速的戴好手套。我说:“妈妈,你的手怎么变成这样了。”妈妈沉默不语。看着碗,看着这整洁的家,我顿时明白了,大冷的冬天妈妈还老是把手浸在冷水中,能不这样吗?我埋下头,眼泪不争气的淌了下来。
妈妈缓了缓情绪,说:“傻丫头,哭什么,又不是没手了。到了春天,就会好的。嗯,别哭了,没关系的。”谁说没关系呢?不知多少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看到妈妈一个人在涂抹药膏。以前的我不知道,现在我才发现,我这个女儿当得是多么的不称职呀。妈妈又说:“还有,千万别把这件事告诉给别人,特别是你爸爸,就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行吗?”我点了点头,却又像在摇头。
从那时起,我不再“养尊处优”了。我试着帮妈妈做些家务。别人都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性情有了那么大的转变,只有妈妈欣慰地望着我,眼眸中蕴含着感动。在我心里,妈妈的手套是最美丽的饰物。因为这里包含着妈妈对我和爸爸的爱,还有对这个家的爱。
分享
我是从什么时候懂得分享的?是从姐姐分苹果的那一次吗?是从外公外婆分荷包蛋的那一次吗?
那一次,姐姐脸上的笑容像太阳和花儿一样绚烂,她从包里掏出一个青红相间的大苹果,用袖子擦了擦,然后笑着递给我。我狠狠地咬上一大口后还给她,紧张兮兮的盯着苹果和姐姐的脸,当姐姐很淑女地咬了一口又递给我时,我这才松了一口气,又在姐姐含笑的目光下再咬一大口……
我从小一直生活在外公外婆家。乡下的生活简单而朴素,但是简朴的生活中也有爱和快乐。记忆中外婆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和外公,而她自己总舍不得吃的。记得有一次,祖孙三人一起吃着晚饭,气氛和谐而宁静。晚饭很简单,一人一碗面条,我和外公的碗里各有一个荷包蛋,而外婆的碗里却没有。外公发现后,像往常一样,用筷子把他碗里的荷包蛋夹成两半,将另一半夹到外婆的碗里。“你要多吃一点。还是你吃吧。”外婆边说边把那一半蛋又夹回到外公的碗里。外公怎么会肯让呢!于是,夹起来又放到外婆的碗里。就这样,谦让了半天,最后外婆又像往常一样把那半块荷包蛋夹到我碗里:“你正在长身体,你吃了它。”
看着慈祥而清瘦的外婆,我觉得自己不应该接受这半块荷包蛋,脑袋里在迅速地盘算着怎么才能把它轻松地送出去,突然一个激灵,想起了从书上看到的一招,于是计上心来。
“蛋好咸啦!”我夹一小块尝了尝,然后对外婆叫喊道。“好咸?”外婆惊奇地看着我。
“不信?你尝!”我边说着,边迅速地把那半个荷包蛋转移到外婆的碗里。外婆尝了一小口,正要说什么,突然看见我在偷笑,立即就明白了我的计谋,“你这个小精怪!”说着,就要把蛋弄回我碗里。
“我顶多只要一半,不然我一点都不要。”我撒娇道。最后,外婆没法,只得和我分享了那半块荷包蛋。
那天晚上,是我生平第一次主动与人分享东西。在泛黄的灯光下,我们祖孙三人静静地吃着,可我觉得空气中充满了爱和关怀……
那一天,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分享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小结:
请同学们就以上赏析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二篇: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学案)让作文多一点抒情性的语言_.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学案 让作文多一点抒情性的语言 训练目标 :
1、明白在作文中学写一点抒情性语言;
2、在作文赏析中懂得抒情的方法;
3、写一篇有抒情味的作文。训练重点: 作文中恰当的运用一些抒情的方法 训练难点: 写一篇有抒情味的作文 课前准备: [解说 ]表达、抒发作者自己的情思、情感就叫 “抒情”。抒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抒 发感情。直接抒情往往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例如柯岩的 《周总理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 人民想念你!课时建议:1— 2课时 训练过程:
一、活动导入:
二、例文导学
1、阅读以下三个语段,找出各段中的抒情句子,并说说各在什么基础之上进行 抒情? [示例 1]今天早上,语文老师来上课,课前发下了第 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 抽屉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的劝告,我头痛得要命。唉,这几天心里实在 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示例 2]数学考试刚结束, 语文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 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他 推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整个班级,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要 加油啊,离中考只有 28天了。”这句话差不多每个教师都要说上几回,偏是我的心 理稳定性不够,每次听到类似的话,心都会像小鹿似的“怦怦”跳上一阵子。这不, 语文老师话还没说完,我的心已跳个不停。我偷偷地瞥了一眼语文老师,他依然是一 脸的严肃,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发下第 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雪片似的未完 成的练习卷, 想想一个个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 我的头像套上了一个金箍, 痛得要命。我死劲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暗自长叹了一声: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
烦比较烦。
[示例 3] 数学考试结束, 语文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 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他推 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整个班级,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要加油 啊,离中考只有 28天了。这句话差不多每个老师都要说上几回,偏是我的心理稳定 性不够,每次听到类似的话,心都会像小鹿似的“怦怦”跳上一阵子。这不,语文教 师话还没说完,我的心已跳个不停。可是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心呢?谁会来抚慰我躁动 不安的灵魂呢?我偷偷地瞥了一眼语文老师,他依然是一脸的严肃,一边侃侃而谈, 一边发下第 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雪片的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 苦口婆心的劝告,我的头像套上了一个金箍。痛得要命。难道我们就注定要经受这炼 狱般的磨难?难道我们的青春只能在考不完的试卷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我死劲地揉 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暗自长叹了一声: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2.学生讨论
3.集体交流
4.如果你是例文中的 “我” , 此时此刻又有何感想呢, 选用上例中的任一写法写下 来,也可以写自己平常生活中的小事来抒发情感。
—————————————————————————————————— ——————————————————————————————
三、要点点拨:(例 1 显然有了前面的一段叙述文字, 最后一句的抒情才有了依托。由此可见, 叙述是抒情的情感基础,(叙述必须告诉读者 4个问题,即“谁” “什么时候” “什么 地方” “干什么” 抒情是叙述的思想升华。叙述和抒情一结合,不但使读者知道发生 了什么事,而且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触摸到作者的思想脉搏。【叙述基础上的 抒情】
(例 2是建立在描写的基础上(语段中的划线句,光有叙述、抒情,就好像 人有了一副骨架和一点灵魂, 但还欠血肉。这血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描写”。描 写可以更具体地告诉读者某种实际内容,而且可使作品更形象、更生动。【描写基 础上的抒情】
(例 2主要加上了一点描写的内容,但我们可以看出,它比原稿要生动多了。那么,是不是做到这一步就算是最好的了呢?也不是。尽管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 叙述、描写和抒情,但是如果能在其中加一点议论,有时会使文章显得更有深度,更 有灵气,更有感染力。特别是议论与抒情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例 3加进去的虽然只有四个反问式的议论句,但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应试教育 的不满与反抗,使整个一段文字的立意变得更深刻,作者的观点更显突出,思想性也 进一步加强了。【与议论想结合的抒情】
【总 结】
通过上面一个实例的反复演练,同学们可以看到,融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 式为一体进行间接抒情,较单一的直接抒情更具艺术魅力,这正是我们写好记叙文的 重要法宝。要写好一篇记叙文,首先必须确定自己的情感,然后根据自己的情感选择 提炼材料,再加以细致的描写,在必要的地方画龙点睛地穿插一点议论。对任何一篇 记叙文而言,叙述是骨架,描写是血肉,而抒情与议论则是灵魂,这四者是缺一不可 的。总之,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手法,使我们笔下的文字显得生动活泼、栩 栩如生、醒人耳目、启人深思。同学们,除了以上三种方法外,抒情时,可以多用排 比句、排比段、比喻句、拟人句等,或是一些引用句以增加文章的节奏感、气势和生 动性。
四、实战演练
题目:告别九年级,在最真实最本质的意义上,告别的其实并非一个学年,而是告别 一个天真浪漫的年代,告别一段无忧无虑的岁月,告别一种将心事写在脸上、挂 在嘴边的单纯日子,因为„„
请以“告别九年级”为话题作文, 600字左右,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五、拓展阅读
(一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 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 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的 《背影》
此处是望父买橘的背影,快要写到父亲攀爬的背影,先做铺垫,一处说,“父亲 是一个胖子” , 一处写他的衣帽—— “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两处肖像描写安排在描写背影之前,就是要让读者把他们跟背影的特写镜头整合起 来。背影的特写镜头,写了手、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他 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值得 注意的是,这一处动作描写只写攀爬的起始动作,不再写下去,在强光聚焦中,成了 形象的定格。
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留下来了”,感情的强烈表现将这个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点评式
(二学会欣赏,在欣赏中懂得抒情的手法运用
下边是赵越同学的一篇 《牵挂》 , 感受一下文章的抒情性语言和表情达意的手法。牵挂
江苏 赵越
一直认为,牵挂是远远高于爱的。因为,一定是爱极了才会去牵挂,去思念。我 是幸福的。因为,我终于有了牵挂,体验到那比爱还珍贵的滋味。
“天上的暴风雨来了, 鸟儿躲进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躲进您的怀里。” 这是冰心写给母亲的诗句。牵挂,像一根看不见的线,把我这只离家的鸟紧紧地和巢 系在一起。我没有一对顺风耳, 可我能每时每刻听到巢中鸟妈妈那焦急、慈爱的呼唤;我没有一双千里眼,可当我因牵挂而满眼泪花时,我能清楚地看到鸟妈妈眼中也满是 泪花!(黑体部分是冰心的诗句,你还记得她另外一句么?不妨写下来!上边的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来抒情? 妈妈是春天,有妈妈的孩子就像时时刻刻拥有春天一样,多么幸福!可是,当妈 妈在身边的时候,唠叨也在我们身边:“起床要快,吃饭要文雅,走路要如风……” “上课要好好听, 要团结友爱, 要……” 要是哪天腿上蹭块皮, 妈妈又是一串 “炮弹”。这真让人饭吃不香,觉睡不好,没病也会逼出病来。
(这是一个细节吗? 可是,一旦爱唠叨的妈妈不在身边了,那个春天也就顿时消失了。太阳不出来, 一天阴沉沉的,鸟不叫了,花不开了,叶子也不绿了,小草也不长了。这时候 ,才 喜欢上了
妈妈的唠叨,觉得那些都是最美妙的音乐,只可惜从前没有听清它;等到妈 妈又在自己的身边时,才觉得阳光明媚,小鸟又欢唱了……
看来,那句话真是不错:只有失去的,才能感到它的珍贵。的确,只有失去它, 才会牵挂 它;只有牵挂它,才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地爱它!(体会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在本文中还有哪些?你准备在今后 怎么收集和感悟这样一些话?说说看,你现在记得几句么? 父爱是一本书,深奥含蓄。也许,只有等我长大了,才读得懂。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炽热的火光。他们总把自己的光和热,毫无保留地贡 献出来,照亮两代人。
小时候,外公每月值一次夜班,途中要路过一条小河,每个月的那一天,外婆总 是很忧虑。我问为什么,妈妈轻轻地告诉我:“外婆挂念你外公呢,他不会游泳。” 我奇怪,那么大的人也会掉到河里吗?(这又是一个细节!每天晚上,万家灯火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总是蹦出几个莫名其妙的问号:家里的 大门锁了没有?外婆的药吃了没有?爷爷一盘棋下完了没有……一连串的问题, 让我 无法回答。夜深人静,只有我在静静地想。(像这样的排比还有吗? 有一天, 我突然明白了我为什么会想这么多问题, 还有那个谜, 慢慢地, 我悟出, 那是因为我心中有爱,有份亲情的爱。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有爱,因为我有牵挂,如丝线般的牵挂,线的那一头,是我 那温馨可爱的家。
(优美抒情的语言, 恰切生动的比喻, 这样的结尾真是耐人寻味, 余味悠长啊!小结: 请同学们就以上赏析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三篇: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让作文多一点抒情性的语言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
让作文多一点抒情性的语言
训练目标:
1、明白在作文中学写一点抒情性语言;
2、在作文赏析中懂得抒情的方法;
3、写一篇有抒情味的作文。训练重点:
作文中恰当的运用一些抒情的方法 写一篇有抒情味的作文 训练难点: 课前准备:
[解说] 表达、抒发作者自己的情思、情感就叫“抒情”。抒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直接抒情往往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例如柯岩的《周总理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课时建议:1—2课时 训练过程:
一、活动导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的我们有的是丰富的想像,敏感的心灵,敏锐的视角,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思考。青春的我们已经学会了在成功和失败中品味人生,在希望和迷惘中放歌抒怀。但是,作文中,同学们常常不能做到说真话,诉真情,文章显得矫揉造作,或者不论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一律是一般性概括叙述,干巴巴的鉴定式的介绍,不会抒情,不会议论,文章中人物形象概念化,难以引人注目。因此,学会在作文时多一点抒情性的语言,是十分必要的。今天我们学习“让作文多一点抒情性语言”
二、例文导学
1、教师质疑:阅读以下三个语段,找出各段中的抒情句子,并说说各在什么基础之上进行抒情?
[示例1] 今天早上,语文老师来上课,课前发下了第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
抽屉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的劝告,我头痛得要命。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示例2] 数学考试刚结束,语文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他推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整个班级,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要加油啊,离中考只有28天了。”这句话差不多每个教师都要说上几回,偏是我的心理稳定性不够,每次听到类似的话,心都会像小鹿似的“怦怦”跳上一阵子。这不,语文老师话还没说完,我的心已跳个不停。我偷偷地瞥了一眼语文老师,他依然是一脸的严肃,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发下第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雪片似的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我的头像套上了一个金箍,痛得要命。我死劲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暗自长叹了一声: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示例3] 数学考试结束,语文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他推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整个班级,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要加油啊,离中考只有28天了。这句话差不多每个老师都要说上几回,偏是我的心理稳定性不够,每次听到类似的话,心都会像小鹿似的“怦怦”跳上一阵子。这不,语文教师话还没说完,我的心已跳个不停。可是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心呢?谁会来抚慰我躁动不安的灵魂呢?我偷偷地瞥了一眼语文老师,他依然是一脸的严肃,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发下第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雪片的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我的头像套上了一个金箍。痛得要命。难道我们就注定要经受这炼狱般的磨难?难道我们的青春只能在考不完的试卷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我死劲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暗自长叹了一声: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2.学生讨论
3.集体交流:三段的最后一句都是抒情句子。(例1)是告诉了读者“我”因为什么事情而产生的情感。(例2)是在叙事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描写之后所抒发的感情。(例3)是在(例2)的基础上多了四个反问句。
三、要点点拨:
(例1)显然有了前面的一段叙述文字,最后一句的抒情才有了依托。由此可见,叙述是抒情的情感基础,(叙述必须告诉读者4个问题,即“谁”“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什么”)抒情是叙述的思想升华。叙述和抒情一结合,不但使读者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且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触摸到作者的思想脉搏。【叙述基础上的抒情】
(例2)是建立在描写的基础上(语段中的划线句),光有叙述、抒情,就好像
人有了一副骨架和一点灵魂,但还欠血肉。这血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描写”。描写可以更具体地告诉读者某种实际内容,而且可使作品更形象、更生动。【描写基础上的抒情】
(例2)主要加上了一点描写的内容,但我们可以看出,它比原稿要生动多了。那么,是不是做到这一步就算是最好的了呢?也不是。尽管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和抒情,但是如果能在其中加一点议论,有时会使文章显得更有深度,更有灵气,更有感染力。特别是议论与抒情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例3)加进去的虽然只有四个反问式的议论句,但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应试教育的不满与反抗,使整个一段文字的立意变得更深刻,作者的观点更显突出,思想性也进一步加强了。【与议论想结合的抒情】
【总 结】
通过上面一个实例的反复演练,同学们可以看到,融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为一体进行间接抒情,较单一的直接抒情更具艺术魅力,这正是我们写好记叙文的重要法宝。要写好一篇记叙文,首先必须确定自己的情感,然后根据自己的情感选择提炼材料,再加以细致的描写,在必要的地方画龙点睛地穿插一点议论。对任何一篇记叙文而言,叙述是骨架,描写是血肉,而抒情与议论则是灵魂,这四者是缺一不可的。总之,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手法,使我们笔下的文字显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醒人耳目、启人深思。同学们,除了以上三种方法外,抒情时,可以多用排比句、排比段、比喻句、拟人句等,或是一些引用句以增加文章的节奏感、气势和生动性。
四、实战演练
题目:告别九年级,在最真实最本质的意义上,告别的其实并非一个学年,而是告别一个天真浪漫的年代,告别一段无忧无虑的岁月,告别一种将心事写在脸上、挂在嘴边的单纯日子,因为„„
请以“告别九年级”为话题作文,600字左右,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五、拓展阅读
(一)“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的《背影》
此处是望父买橘的背影,快要写到父亲攀爬的背影,先做铺垫,一处说,“父亲是一个胖子”,一处写他的衣帽——“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两处肖像描写安排在描写背影之前,就是要让读者把他们跟背影的特写镜头整合起来。背影的特写镜头,写了手、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处动作描写只写攀爬的起始动作,不再写下去,在强光聚焦中,成了形象的定格。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留下来了”,感情的强烈表现将这个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点评式)
(二)学会欣赏,在欣赏中懂得抒情的手法运用
下边是赵越同学的一篇《牵挂》,感受一下文章的抒情性语言和表情达意的手法。
牵挂 江苏 赵越
一直认为,牵挂是远远高于爱的。因为,一定是爱极了才会去牵挂,去思念。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终于有了牵挂,体验到那比爱还珍贵的滋味。
“天上的暴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您的怀里。”这是冰心写给母亲的诗句。牵挂,像一根看不见的线,把我这只离家的鸟紧紧地和巢系在一起。我没有一对顺风耳,可我能每时每刻听到巢中鸟妈妈那焦急、慈爱的呼唤;我没有一双千里眼,可当我因牵挂而满眼泪花时,我能清楚地看到鸟妈妈眼中也满是泪花!
(黑体部分是冰心的诗句,你还记得她另外一句么?不妨写下来!
上边的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来抒情?)妈妈是春天,有妈妈的孩子就像时时刻刻拥有春天一样,多么幸福!可是,当妈妈在身边的时候,唠叨也在我们身边:“起床要快,吃饭要文雅,走路要如风……”“上课要好好听,要团结友爱,要……”要是哪天腿上蹭块皮,妈妈又是一串“炮弹”。这真让人饭吃不香,觉睡不好,没病也会逼出病来。
(这是一个细节吗?)
可是,一旦爱唠叨的妈妈不在身边了,那个春天也就顿时消失了。太阳不出来,一天阴沉沉的,鸟不叫了,花不开了,叶子也不绿了,小草也不长了。这时候,才喜欢上了妈妈的唠叨,觉得那些都是最美妙的音乐,只可惜从前没有听清它;等到妈妈又在自己的身边时,才觉得阳光明媚,小鸟又欢唱了……
看来,那句话真是不错:只有失去的,才能感到它的珍贵。的确,只有失去它,才会牵挂 它;只有牵挂它,才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地爱它!
(体会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在本文中还有哪些?你准备在今后怎么收集和感悟这样一些话?说说看,你现在记得几句么?)
父爱是一本书,深奥含蓄。也许,只有等我长大了,才读得懂。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炽热的火光。他们总把自己的光和热,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照亮两代人。
小时候,外公每月值一次夜班,途中要路过一条小河,每个月的那一天,外婆总是很忧虑。我问为什么,妈妈轻轻地告诉我:“外婆挂念你外公呢,他不会游泳。”我奇怪,那么大的人也会掉到河里吗?(这又是一个细节!)
每天晚上,万家灯火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总是蹦出几个莫名其妙的问号:家里的大门锁了没有?外婆的药吃了没有?爷爷一盘棋下完了没有……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无法回答。夜深人静,只有我在静静地想。(像这样的排比还有吗?)
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了我为什么会想这么多问题,还有那个谜,慢慢地,我悟出,那是因为我心中有爱,有份亲情的爱。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有爱,因为我有牵挂,如丝线般的牵挂,线的那一头,是我那温馨可爱的家。
(优美抒情的语言,恰切生动的比喻,这样的结尾真是耐人寻味,余味悠长啊!)小结:
请同学们就以上赏析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四篇:《怎样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教案.
《怎样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教案
山东省沂水县马站镇初级中学 蒋清杰 张德凤 课题:怎样使作文语言亮丽起来
目标:
1、体会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的妙处
2、体会各种修辞的表达效果
3、体会诗词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4、体会各种句式的妙处
5、学会活用化用
一、精选用词,为语言增添文采美
写文章首先要选用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那个词语。使用应精当, 鲜明生 动,且富于变化,以增添文章的文采。
1、锤炼动词
A、准确、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心理。如: 抓 —— 掷 —— 踏鲁迅《风筝》生动、传神地表现出 “ 我 ” 愤怒专横、残暴的特 点。
扫 —— 支 —— 撒 —— 系 —— 牵 —— 拉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准确生动 传神地写出了 “ 我 ” 捕鸟技巧的娴熟。
B、准确生动地表现景物的特点。如: “ 长吟 ”、“ 伏 ”、“ 蹿 ” 等动词准确生动传神地写出黄蜂的慵懒, 叫天子的敏捷。写静物用上动词,可化静为动,表现出景物的动态美如:“ 踊跃的铁的兽脊 似的 ……”“ 踊跃 ” 一词赋予山以动态美。
C、拟人化了的动词,这类动词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行为,显得美好可爱,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1、善用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现人物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这类词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 力, 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人或物的特点, 所以用好形容词, 可以让作文语言亮 丽起来。
如: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 它使疾病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它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2、妙用叠词
叠词可突出某个词的意义,在朗读上富于韵律美。
如:那些麦子萌发出来的 “ 小脑袋 ” 怯生生地立在褐色的土壤上面,尖尖的, 嫩嫩的。
3、巧用拟声词
拟声词可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 人物的心情, 动作的状态, 使读者产 生联想,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如: 哗啦哗啦 吧嗒吧嗒 叮叮咚咚 叽叽喳喳 咩咩 哞哞等。
一、巧用修辞,为语言增添情趣美
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能勾勒出事物的立体特征。状难言之物如在眼前, 能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这样就把事物写活了。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能增强语言的文学性,增强 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是语言富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方面。
“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珠宝,如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刘鹗《老残游记》 用博喻刻画白妞的眼睛清澈、晶莹、圆润、黑白分明、水 灵生动。读者从这些比喻中能真切感受到这双眼睛顾盼有情,美丽动人。
二、妙用诗词,为语言增添典雅美
我国是诗歌大国,几千年丰厚的文化积淀是滋长语言的沃土,借经典诗歌, 吸取传统精华, 抒发胸臆, 会使语言在机智中不乏冷静,活泼中不乏雅致, 从而 多一分古典美。
如:陆游名句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堪称绝唱;苏轼写雨中 西湖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艳美至极;韩愈写春雪 “ 春雪却嫌春色 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新奇巧妙。
三、句式灵活,为语言增添变化美
设问句有问有答, 可引起读者注意;反问句只问不答, 可增强语气;对偶句 对称工整, 可增加韵律美;排比句整齐划一, 可增强气势, 有利于作者表情达意;感叹句含蓄抒情;反复句余韵悠然;回环句耐人寻味 ……
四、善用整散句,为语言巧添音韵美
不同的语言风格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长短不齐的句子是一种参差美, 两两相 对的句子是一种匀称美, 二者巧妙结合, 使文章语言在整齐中透着变化, 参差中 现出匀称,柔美中带有活泼,从而增添语言表达的音韵美
五、活用化用,为语言增添机智美
在我国古典文化大餐中,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是最具生命 力的景观之一。事实证明,活用俗语能贴切此然;化用诗歌可妙趣横生。
如 “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五岁进小学,九岁入省中,十五游南大,二 十研究生。此生条件好,工作不愁找。东家婆也夸,西家婶也赞。姐弟笑盈盈, 父母乐呵呵!好事人相承,传遍南京城。”
以上文章中,小作者巧妙化用《孔雀东南飞》中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文 采,显得妙趣横生。
第五篇:让语言神采飞扬
让语言神采飞扬,让思维尽情翱翔——语文课堂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的培养”初探
语言是灵魂的宴请,是情感的宣泄,若想和学生有心灵的共鸣,情绪的共振,相互知心知意,需要教师做到真正的民主平等,并且以学生的学习利益为第一利益。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主动的探求真理,体悟世事。学生若想明辨事理,首先要拥有自己的观点,并且要善于表达;教师若想了解学生,和他们打成一片,适时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同样需要聆听学生内心的语言。现今的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个性鲜明。因此,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敢讲敢说,愿讲愿说,将会使教学呈现出一片绚烂的景象。那么,语文课堂中如何营造丰富自主的空间,通过语言活动展现学生的思想、才华、素质,使他们开心的面对学习,轻松的享受语文呢?通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我采用了几种“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我的原则是:尽可能的将时间交给学生,把语言还给学生。我和学生一起设计了几种形式自由、内容轻快的说话交流节目,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环境、氛围来阐发自己的思想见解。
一、放飞自我。
这是上课伊始就进行的面向全体师生的演讲活动,按学号顺序轮流上台,一节课只安排一位同学。在决定开设这一活动之前,我综合了全体学生的意见,设计了几个层次——
首轮:最好自定演讲内容,选择话题,如果感觉确实无处着手,就由老师指定一个演讲范围,自己搜集资料,写出演讲稿,三分钟左右,要求背诵,其他方面暂不做要求。第一次演讲我指定的范围是“谈谈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或一位作家”。初次登台的同学们大多表情拘谨,心情紧张,语音语调不够洪亮,且经常忘词。所讲内容也多是我确定的话题,虽然涉及的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不少,但几乎都是选择现成的书评或从前言中摘录一段,背下来了事。自己确定讲题,亲自动手写,能发表个人独特观点的学生凤毛麟角。在我所保存的首轮演讲稿中,82%属于前者。当然,也有表现出众的:情绪镇定自若者有之,感情充沛自然者有之,声音洪亮顿挫者有之。例如,有学生谈到2002韩日世界杯,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中国足球队誓词;有学生以自己的真实体验,探讨中学与小学的差异问题;有学生向大家介绍生活中的小窍门;有学生介绍流星雨的成因、景象和相关传说;有学生给大家讲聊斋故事,惟妙惟肖,极尽语言和表情的渲染之能事等等,学生在听这些话题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演讲者也成为获得掌声最多的同学。由此我们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如何演讲才能吸引听众?经过反复研究,同学们都统一了认识,对自己的首次演讲作了全
面反思。
第二轮,第三轮,我们沿用这种形式,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语言、内容、声调、感情、语速、表情手势、流畅程度等多个方面予以评价,学生演讲结束,立即自评互评,大家共同参与,既练说,又练听,还加强了交流与沟通。依靠我指定范围的学生越来越少,自己写作的学生越来越多,也有学生按我选定的话题“我欣赏的格言”“细微之处见真情”设计演讲稿,但内容已有极大的改进和充实,优秀的演讲者和稿件层出不穷,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思想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许多真知灼见闪现在演讲中: “自卑往往被‘谦虚’包装,他的附属物是怠惰。在‘谦虚’的遮盖下,自卑者只会不求进取,自我禁锢。”
——《论自卑》
“爱因斯坦说过:‘我从来不欣赏一天到晚呆在实验室里的科学家,正如我从来不鼓励盲目用功的学生,只要用一点点技巧,我们就能用最短的时间,做出最大的成绩。’这也就是说,在漫长的求学路上,需要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很多老师鼓励学生‘笨鸟先飞’,在学习态度上,这是可取的,但作为学习方法,则一无是处,有谁一开始就给自己扣上奔鸟的帽子呢?或许,只要讲究一点学习方法,苯鸟反而是
最聪明的鸟呢!”
——《要科学的学习》
“父母作为天真无邪的孩子的第一任师长,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言而无信,否则,孩子的心灵将会受到伤害,对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曾参教子”的启示》
“原来我们都是一只只大大小小布满裂痕的木桶,可以选择躲在自卑的低谷中哀怨哭泣,也可以选择锲而不舍地播撒奋进的汗滴,浇灌饥渴的希望之种,等待鲜花烂漫的一刻„„”
——《破桶与鲜花》
“当你无法改变现实的状况,不妨试着换一下生活的视角,或许,你会发现上天并不是如此不公,在这一方面得到极少但会在其他方面硕果累累,失败可以造就另一片美丽!”
——《换一种视角》
当这项活动已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强烈的需求时,我立即调整要求:取消单独上台,而是要寻找合作伙伴,少则两人,多则不限,共同确定演讲话题,集体表演,时间也相应延长。于是,有五人组合介绍欧洲五大足球联赛;有两人模拟校艺体节的开幕致辞;有几人通过小品的形式,展示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友爱;还有表演自编自导的相声——因错用成语引发的笑话等等。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表现也愈来愈出色。几
分钟的自由“放飞”,是他们课堂兴奋的开始。
二、灵感速递。
这是一个即兴发言活动,当某些课容量略少,规定内容提前学习完毕后,由老师或学生现场说一句话作开头,在规定的一分钟思考之后,抽签选定两三个发言人,作一分钟的即兴演说,再由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说的开头千奇百怪,妙趣横生:
山崩了,地裂了„„ 课间,大家激烈的讨论着„„
我站在高山之巅„„ 仰望星空„„
动物园里的大猩猩突然失踪„„
听着这首歌,„„ 这世界变化太快„„ 我并不想哭„„
早晨醒来,我变成小米粒那么大„„
美军遭遇炮火袭击„„ 其实苍蝇也很可爱„„ 迎面走来一个„„
实在不胜枚举,学生的接述也饶有兴味,充满着幽默和智慧。很多未被抽到名字的学生都强烈要求发言,这个活动经常变成多人的即兴演讲,甚至变成故事接龙的游戏。
三、321直播。
“3”是指3分钟“视听新感受”,由学生介绍一些好书好文章或者自己喜欢的音乐、影视作品等;“2”是指2分钟“自由畅想”,学生自己选择图片、文字、图形等,展示出来,由其他同学进行联想和想象的练习;“1”是指1分钟“课堂总结”,让学生针对本课所学,从知识吸收、个人感想、意见建议等几个方面选择其一用一句话总结概括。在每节课剩余的六分钟里,这项活动又是一个小小的高潮。“视听新感受”中,学生特别热衷于介绍流行歌曲和电影电视,他们谈F4、周杰伦、小甜甜、TWINS;谈《哈里·波特》、《英雄》、《指环王》、《还珠格格》、《红萍果乐园》,我也热心的倾听,发现在学生感兴趣而成人或许不屑谈之的这些话题中,居然也蕴涵着许多思想,因为有学生在周杰伦的歌声中听出生命的坚韧与执着;在《哈里·波特》中感受伟大神奇的想象力量;在《还珠格格》中体会出许多庸人
自扰的窘境„„
“自由畅想”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之门。有这样一次想象练习,颇耐人寻味。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黑点,举起来问同学们:这是什么?——眼睛、雨点、粉刺后留下的黑头、靶心、弩圆的嘴、豹的斑点„„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但主持的同学却暗暗摇头,最后,她问道:“为什么有这么多同学描述这个‘点’呢?为什么如此多的同学只看到这个‘点’而没有意识到这张纸的存在?”整个教室突然由热闹转入静默,大家都怔住了。“其实,或许只是因为这个黑点摆在这张纸最醒目的地方,又或许是因为大家想当然的认为无非又是一次想象练习。这就证明了许多人看事物的单一性和惯性。看到了最前面的黑点,就不假思索的认定它就是一个黑点,以前做过类似的练习,就按部就班的照做不误。其实,凡事只要仔细观察一下或认真思考一下,你就会立即发现,‘点’的后面有更值得肯定的东西„„”我相信,这次的“自由畅想”对我们每个人都产生了不大不小的震撼,我也由此对学生升起一种由衷的赞叹,真是藏龙卧虎啊!集这样的“天下英才”而教之,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课堂总结” 不仅仅是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方式,也是了解学生思想境况、真实需求的阵地。曾有学生在作文讲评课之后提出:能不能进行一些专项的片段性写作训练呢?我立即采纳了这个建议,展开了观察力训练、理清思路训练、润色语言训练等。比如,我出示过这样一个句子:“一只鹰在天空中飞”。要求学生不改变句意,加以修饰、换词,使表达效果更好。这次练习评选的最好句子是:天空在鹰的翅膀下
翱翔。
四、我来执教。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已经习惯了给我放假,自己上台讲课。两册语文书中的自渎课文都是学生自己设计教案,查找资料,上台讲授的。长篇课文,由几个同学分工合作,一至两人负责查阅相关材料,一至两人负责编写教案,一至两人负责讲课;短篇如诗歌,则由一人全权承担。最后书面写出课文教案、相关材料汇总、读后感、重点字词句的个人见解等。尤其是古典诗词,学生已经完全把我“解放”出来,他们自己讲的内容比我准备的还要多,还要好。如《送灵澈上人》,学生在讲这一课时,总结出古人写送别的几种方式:以景写别、以酒写别、以雪写别、以杨柳写别、以水写别、以想象写别、以情感写别。当然,这样的划分还显得粗糙稚气,但却显示出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另外,我和学生还一起选择了许多名家名作、精美散文、哲理小品等文章集体阅读,这些作品,也由学生自己制定讲课重点,确定难点,遇到难以理解的语句,我们就共同商量着解决,学生在讲完听完后,自己作摘记,撰写阅读心得。八个多月的时间,已累计印发六万三千多字,学生的摘抄和评论平均已达五万余字。
五、另类观察。
这一环节分两类,一类是扩大对课文的理解范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在学习《邓稼先》之前,先组织了一堂“科学在我身边”、“我国的军事国防力量”“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三大版块的小组讨论会,然后依据课文和查找的材料,写出了《邓稼先事迹报告》。《社戏》一课后,我组织学生参与:“找寻社戏之美”的活动。学生提出《社戏》中的人情美、景物美、纯真的童心美、“偷豆”的野趣美、行文的波澜起伏美、记忆沉淀美、结尾的余音绕梁美、心理刻画美等多种美感研究。日本学者比嘉佑典说:“我们应当学会从各个角度去看问题,一样东西,做着、站着、蹲着、躺着、站在凳子上„„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对课文的理解,同样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强求统一只会压制学生的思想,扼杀他们的兴趣。因此,我引导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加入自己独特的感受和领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除非出现常规性或原则性的错误,我一般都给予认可,并且尽可能的让他们多思考,多发言。学习《木兰诗》,对文中极力铺陈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
句,学生就有多种多样的理解:
表现木兰出征前的紧张准备; 木兰四处购置行装,体现一种繁忙的景象; 木兰一旦作出从军的决定,就一丝不苟谨慎对待各种细节,物品都要求最好最精良;
是木兰对家乡的留恋情感的体现; 木兰具有反间谍的意识,为了躲避敌人的耳目;
„„
这些措施使学生开拓了感性认识,加强了知识吸收,锻炼了多项思维。使学生以课文为基石,全面扩
展知识系统,提高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我引导学生对某些传统认识作逆项思考,比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否有其正确性,从哪个角度可以讲得通?学生在积极考虑后,回答说:“曾有科学证明:7+1>8,即适当的休息,可以更精力充沛的工作。‘艾氏遗忘曲线’也说明,适当的休息所造成的学习上的间隔,有利于增强记忆力。当然,打鱼与晒网的比值要合理。”再如,“任何改正,都是进步”这则名言,是否有其局限性?学生回答:“许多名言有其特定的语言背景,脱离语言环境单纯的解释,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颇。有些时候,不分原则的改正反而是退步,如袁世凯登基,张勋复辟等,是典型的逆潮流而动,遭千万人唾骂。” 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我们的课堂从来不是一潭死水,它像大海,永远变幻,就是在宁谧的时候,也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波澜,创造性思维的浪花随时跳跃奋飞、奔腾四溅„„。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信息交流、情感交流以及学生自身进行的各种思维活动,始终不断地进行。以语言激活兴趣,以兴趣激活思维,以思维激活能力。这诸多的练习活动,使学生把语文看成最可信赖的朋友,敞开
心扉,以一种亲切轻松的态度与它对话、畅谈。
我将始终执着地追寻这样一种境界——教师、学生、文本完美的融为一体,像一泓清溪,像一曲牧歌,带着情感的激荡,带着知识的镌刻,带着心灵的净化,在语文的广博天地中,自由、舒展、灵动、快乐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