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险学结课论文
可保利益原则
案例:雷松与王丽在大学相识,因为志趣相投而结成好友,并且两人的恋爱关系也得到了各自家长的首肯。毕业后,两人虽然没有分在同一个地方,但仍然书信往返。雷松的生日快到了,为了给他一个惊喜,王丽悄悄为他投保了一份人寿保险,准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谁知当雷松从外地匆匆赶到王丽所在的城市时,却遇到了翻车事故,雷松当即死亡。得知这个消息后,王丽伤心欲绝,随后想到半个月前曾为雷松投保的人寿保险,于是到保险公司要求支付约定的保险金2万元。保险公司在核保时,得知雷松这份人寿保险是在他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由王丽擅自买的,于是便以王丽违反了保险利益原则为由发出了拒赔通知书。一气之下,王丽走向了法院将保险公司给告了,谁知判决结果却让她失望了,法院支持了保险公司的主张。
本案分析:
本案例涉及到保险原则中可保利益原则。我国《保险法》第31条规定: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
(一)本人;
(二)配偶、子女、父母;
(三)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
(四)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除前款规定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订立合同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的,合同无效。案例中雷颂对王丽为其购买的保险并不知情,同时王丽不属于雷颂的配偶,因而保险不具有法律效益。
最大诚信原则:
案例:1995 年11 月12 日, 某单位为全体职工投保了简易人身险。1997 年5 月, 该单位职工付某因交通事故不幸死亡, 他的家人带着单位开出的介绍信及相关的证明资料, 到保险公司申领保险金。保险公司在查验这些单证时, 发现被保险人付某投保时所填写的年龄与其户口簿上所登记的不一致, 投保单上所填写的64 岁显然是不真实的。实际上, 投保时付某已有67 岁, 超出了简易人身险条款规定的最高投保年龄(65 岁)。于是, 保险公司以单位投保时申报的被保险人的年龄已超出了保险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为理由, 拒付该笔保险金, 并在扣除手续费后, 向该单位退还了付某的保险费。
分析:
我国《保险法》第54 条第1 款规定: “ 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 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 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 并在扣除手续费后, 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 但是自合同成立之日起逾二年的除外。” 人身保险合同是最大的诚信合同, 这就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时, 如实告知被保险人的真实年龄, 否则, 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但是为了防止保险人滥用这一权力,《保险法》对保险人拥有的合同解除权利做出限制, 即自合同订立之日起满2 年后,除非投保人停止交纳保险费, 保险人不得以投保人不如实申报被保险人的真实年龄为由, 随意解除合同。
赔偿损失原则
案例:郑旺之子郑晓旺正在上小学。学校集体为学生保险,是平安保险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2003年5月12日下午,郑晓旺在学校操场上活动,被另外一个学生抛来的石子击中右眼睛,马上送医院抢救。医院多方医治,无奈眼球已经被打坏,最后,只能将眼球摘除。保险公司根据合同,支付了保险金,和医疗费。有人说,还应该找肇事孩子的家长,要求其赔偿损失。有人说,保险公司已经赔了,因此没有权利再要求事故责任方进行赔偿。于是郑旺请教律师,计划起诉。
对本案的分析:
本案涉及2个法律关系:一个是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另一个是郑晓旺与与事故责任方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46条规定:“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金后,不得享有向第三者追偿的权利。但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权向第三者请求赔偿。”如果是在财产损失保险中,涉及第三人的问题,可在其赔偿金额以内代位取得对第三人的追偿权利。但人身的死亡、伤残给予被害人所造成的损害,是金钱难以计算的。此案中,保险公司的赔付行为,对保险人与事故责任方之间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郑旺父子从保险公司得到赔偿以后,仍然有权追偿全部损失,请求事故责任方予以赔偿。
第二篇:保险学论文
虽然自己并不是保险专业的学生,但是简短的保险学学习使我们在校期间就能通过案例学习熟悉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实务;切实理解保险概念、理论和原理。能够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和保险改革发展实际,吸收保险研究的新成果,反映保险市场的新动向,使我们不仅掌握保险专业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能紧跟保险业发展的脚步,站在时代的前沿,拓宽专业知识视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对保险学科的基础理论、保险学的基础知识、保险基本业务以及保险市场基本运行方式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学习本课程后,同学们对保险业在市场经济、金融经济中的特殊作用有宏观上的认识,对各种具体的保险业务的具体业务程序、市场操作等也要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把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掌握保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各项保险业务的实际操作手段和方法,熟悉保险市场动作的基本规则,知悉保险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使学生能够了解保险理论和实务的变化与发展历程,将保险专业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保险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之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就业所需的与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等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相关的保险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我认为,保险学这门学科是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问,学好保险知识,不仅是我们就业的一条途径,也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生活中选择出真正适合我们的保险产品,让学有所用,让知识不仅仅停留在书本纸张上面
对于“保险”这个词眼,第一次听到大概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只记得当时一个穿西装模样的人上我家来推销一样东西,这个东西的名字就叫“保险”。从此,我对保险的理解就是,一份可以在你遇到意外时候给你金钱补偿的合约。直到这个学期选修了“保险学”这门课才知道,原来“保险”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保险”一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下面我就从保险学的基本框架,体系结构,和这门学科跟金融类学科的联系,以及中国国内保险市场的现状,谈谈我个人的认识与看法。总地来说,保险学(Insurance)是一门研究保险及保险相关事物运动规律的经济学科。保险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升华的过程,从保险法学到保险数学,从综合保险学到微观保险学,总体保险学,保险学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保险商品关系。作为保险学研究对象的保险商品关系是指保险当事人双方之间遵循商品等价交换原则,通过签订保险合同的法律形式确立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实现保险商品的经济补偿功能。在保险商品关系中,一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的规定向另一方缴纳一定数额的费用,另一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的规定承担经济补偿责任,即当发生保险事故或出现约定事件时,保险人按照合同规定的责任范围,对对方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或给付,以保障对方的生产或生活的正常运行。保险商品关系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法律关系。保险商品关系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
损失赔偿原则损失赔偿原则是指在保险标的遭受保险责任内范围的损失时,保险人应按照合同规定,以货币形式赔偿被保险人所后的损失,或者以实物赔偿,或修复标的。无论以哪种形式赔偿,应能、也只能使被保险人在经济上恢复受损前同等状态。当然,如果赔偿不足,则达不到实施经济补偿、安定生活的目的;反之,若赔偿查过实际损失,将使被保险人获得额外利益,这同样是不妥当的。因此,在我们小组看来,损失赔偿原则的核心是对可具体定价的事物的保险,并且赔偿绝不可能使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得到额外利益。以下从三个小例子来加以说明。首先,最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损失赔偿原则不可能会使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得到额外收益,从以下两个小案例来看。
1、重复保险周先生于2008年5月向A保险公司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及附加盗窃险,保额为10000元,保险期限为一年。而后的两个月,周先生所在单位为职工在B保险公司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和附加盗窃险,其中周先生的财产保额为10000元,保险期限为一年。2008年10月的一天,周先生家被盗,他发现后
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并同时通知了A保险公司和B保险公司。经公安机关现场勘验后认定,周先生被盗物品价值8000元。因公安机关未能破案,周先生同时向A保险公司和B保险公司索赔,但两保险公司均以周先生重复保险为由拒绝赔付。于是,周先生立即诉至法院,要求A、B两保险公司各向其赔偿8000元。法院经审理认为,周先生与两家保险公司分别签订的财产保险合同均为有效合同,根据《保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由A、B两家保险公司分别向周先生支付保险金4000元。这里是重复保险的问题。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向二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由于财产保险合同系补偿性的合同,被保险人获得的保险赔偿不应超过其财产的实际损失,当然也不能通过重复保险而取得超过其财产实际损失的额外利得。保险法规定比例赔偿原则,即是将各保险人保险金额相加,去除各个保险人的保险金额,得出每个保险人应分摊的比例,然后按比例分摊损失金额。这是为了防止被保险人通过重复保险而获得额外利得。上述案例中法院要求A、B两家保险公司各赔偿周先生4000元,即是根据该原则作出的判决。这里虽然周先生买了两份保险,若是都得到8000的赔偿,那么周先生会得到16000,比自己损失的得到更多,显然他会相较获益。这个原则也是为了防范道德风险,若是没有这个原则,恐怕不少人会故意犯罪来从保险公司获益,这种行为不仅不会使社会得到保障,反而让人们变得不诚实和犯罪率增高,甚至相互勾结做坏事。因此财产保险具有补偿性的基本性质,无论向几家保险公司投保,获得的保险赔偿总和不会超过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因而被保险人不应该有通过重复保险获得不当利得的想法。
2、委付1998年3月2日,个体运输专业户张某将其私有东风牌汽车向某县保险公司投保了足额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保险金额为4万元,保险期为1年。同年6月8日,该车在途经邻县一险要处时坠入悬崖下一条湍急的河流中,该车驾驶员(系张某堂兄)随车遇难。事故发生后,张某向县保险公司报案索赔。该县保险公司经过现场查勘,认为地形险要,无法打捞,按推定全损处理,当即赔付张某人民币4万元;同时声明,车内尸体及善后工作保险公司不负责任,由车主自理。到8月10日,张某看到堂兄尸体及采购货物的 2800 元现金均在卡车内,就将残车以4000元的价格转让给邻县的王某,双方约定:由王某负责打捞,车内尸体及现金归张某,残车归王某。8月20日,残车被打捞起来,张某和王某均按约行事。保险公司知悉后,认为张某未经保险公司允许擅自处理实际所有权已转让的残车是违法的,遂成纠纷。最终判决为保险公司获得残车收入4000元,王某获得残车。在此案例中涉及的问题是委付,委付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将保险标的物的一切权利转移给保险人,并请示支付全部保险金额的权利。这中,保险公司已经推定该车全损,说明保险人已经接受委付并给予车主张某全额赔偿,此时保险公司已取得残车的实际所有权,只是认为地形险要而暂时没有进行打捞。因此,原车主张某未经保险公司同意转让残车是非法的;第二、保险公司对车主张某进行了全额赔偿,而张某又通过转让残车获得4000元的收入,其所获总收入大于总损失,显然不符合财产保险中的损失补偿原则,因为王某已经得到了全额赔偿的4万元,若再获得4000元,明显他就有额外收益了,因此保险公司追回张某所得额外收入4000元,恰似代表着残车的市场价值,因其所有权归保险公司,所以残车所卖的钱也是归保险公司,这正是保险损失补偿原则的体现。从以上两个小案例可以看出,保险都有赔付限度。若是保险财产遭受部分损失,计算赔款时应扣除残值,若是多家保险人投保,则事故发生时获得赔款不得超过其财产的总价值。根据以上的分析,投保人不得通过赔偿而额外获利,那么有没有“例外”呢?我们小组再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损失赔偿原则包括被保险人遭受的损失必须能用价值来衡量。因为如果被保险人遭受的损失不能用价值衡量,也就谈不上赔偿。对物来说,基本上可以明确价值是多少,即使面对不定值保险,也有以实际损失为限而根据市价来定,不能以具体的价值来定的,因此可以看出损失赔偿原则只能使用于财产险。以下来看一个案例。杨峰系四川省宣汉县双河小学一年级学生。2005年3月1日,在学校的组织下,杨峰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达州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达州保险支公司)签订了《学生平安保险合同》。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住院治疗、门诊治疗医疗保险金的赔偿进行了约定,附加门诊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额2000元,附加住院医疗保险金额60000元,疾病事故保险金额2000元。原告交纳保险费27元。保险期限自2005年3月1日零时起至2005年8月31日二十四时止。2005年8月1日18时05分,原告在宣汉县双庆路过公路时,被无驾驶证的宣汉县马渡乡二村四组村民欧大帮驾驶的自用未上户的宗申牌150型摩托车撞倒致伤。2005年12月14日公安机关作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欧大帮负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杨峰无责任。杨峰先后在宣汉县双河医院、达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用去门诊治疗费198.60元,住院治疗费19906.39元,共计20104.99元。2006年8月16日,经宣汉县人民法院调解,确认欧大帮赔偿杨峰医疗费20104.99元。事故发生后,杨峰及时给达州保险支公司报案索赔,该公司拒赔,并于2006年9月8日给原告送达了拒赔通知书。杨峰起诉至宣汉县人民法院,请求判令达州保险支公司给付原告门诊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和住院医疗保险金18004元及要求被告理赔发生的交通费、差旅费、食宿费。被告达州保险支公司辩称,原告诉讼请求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及住院医疗保险金属于补偿性质,应当适用补偿原则,而原告的医疗费20104.99元,已由撞伤原告的肇事方欧大帮全额赔偿,故被告就没有再理赔原告的义务。宣汉县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
一、损失补偿原则不适用人身保险,当然也不适用本案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险。
二、本案中,被告没有举证证明自己对该免责条款已经向原告尽到了明确充分的说明义务,所以,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门诊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和住院医疗保险金的诉讼请求理由成立,本院应当予以支持。但本案被告赔付的数额应当为:原告实际支付医疗费共计20104.99元,其中门诊治疗费198.60元,减去免赔额50元后剩余金额的90%,即133.74元;住院治疗费19906.39元,减去免赔额100元后剩余金额的90%,即17825.75元,两项合计17959.49元。一审宣判后,被告达州保险支公司不服,提出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维持原判。在此例中,我们小组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即损失赔偿原则是否适用于人身保险。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人身保险中关于医疗费用的保险,其目的在于填补被保险人为治疗疾病所产生的费用,应认为其属于“损失补偿性质”保险。从财产保险“无损失则无补偿”原则出发,保险人不能因疾病或受伤治疗而获得费用以外的利益,保险人有权在给付保险金范围内向第三者进行追偿。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属于人身保险,如果适用财产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与现行保险法的规定则相矛盾。因此,在现有保险法对于医疗保险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保险合同中的约定最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保险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不赔,保险公司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商业医疗保险是否适用“损失补偿”原则,在司法界与保险界是有不同认识的。即保险界是认同第一种观点的,而司法界是认同第二种观点的。我们小组暂且站在保险界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人身保险合同可分为定额性合同和补偿性合同两种。所谓补偿性保险合同,是指在保险事故发生时,由保险人评定其实际损失额而支付保险金的合同;而在给付性保险合同中,事先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一定数目的保险金额,当保险事故发生时,由保险人按照约定负给付责任。前者以财产保险合同居多,后者主要是人身保险合同,如人寿保险及年金保险等。损失补偿原则中通常是与确定的保险价值联系在一起的,而人身保险的标的是被保险人的生命和身体,在性质上与财产的性质不同,其价值难以估计和衡量,没有确定的保险价值,因而不存在发生获得多重利益的问题。即使是基于经济上切身利害关系或债务关系而取得的人身保险利益,也只能作主观的估计,而无法以金钱为客观评价。因此,如前所述人身保险通常为定值保险,事故发生时即按照合同中约定的金额给付,而不计较实际损失如何,此种情形多发生在人寿保险合同中。但是,人身保险并完全不等同与给付性保险。因为有的保险并不是定值保险,如疾病保险、意
外伤害保险等险种,对此类险种中涉及的治疗及住院等的医疗费用支出,所以仍然要适用损失补偿原则。即对于医疗费用的损失,不允许医疗保险金的赔付超过被保险人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用数额。又因为疾病或意外事件发生导致被保险人遭受实际损失的医疗费用是确定的金额,可以用货币来衡量,与财产保险具有相似性,存在多重获利的可能。因此,在涉及医药费用的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保险事故的,由此产生的医疗费用的支出,在保险人先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金后,享有向第三者追偿的权利。在第三者先行赔付的情况下,保险人可以在保险金给付中作相应的扣除。从这里来看本案例,保险公司可以拒赔,可为什么出现了法律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呢?我们来看《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09年修订)第四十六条: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金后,不享有向第三者追偿的权利,但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权向第三者请求赔偿。第十七条 订立保险合同,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的,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单应当附格式条款,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司法中法院的判决理由主要集中在公平原则、保险合同解释规则等方面,以期最大限度地保障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而抓住法律中不清晰的部分,例如,第四十六条,“禁止人身保险保险人代位追偿”的规定,而非关于“禁止人身保险适用损失补偿原则”的规定。“代位追偿”并不等同于“损失补偿”。换言之,禁止代位追偿并不等于禁止适用损失补偿原则。而第十八条,更是对判断的不明确性,例如,法院以这样的理由:仅仅采用将保险条款送交投保人阅读的方式,不构成对说明义务的履行。保险人对自己是否尽到明确充分的说明义务负有举证责任。本案中,被告达州保险支公司没有举证证明自己对该免责条款已经向原告尽到了明确充分的说明义务,故《学生平安保险合同》第七条对被保险人即原告杨峰没有约束力。因此杨峰因第三方而发生车祸,保险人向被保险人人给付保险金后,被保险人仍然有权利向保险公司索赔,从而获得多重利益。因此究其原因,是我国现行《保险法》及其相关配套法规均未对医疗费用类保险适用补偿原则还是给付原则作出明确规定,这导致长期以来,人身保险中医疗费用类保险是否适用损失补偿原则,在保险理论界与司法审判机关均存在较大争议。综全文所述,损失补偿原则是针对可衡量价值的保险标的遭受损失后以被保险人不得通过赔偿而获得额外获利的原则,对于人身保险中,保险界认为适用于此原则,而由于法规的关系,全国此类案件的判决结果均有所不同。
第三篇:保险学论文
中国企业财产保险市场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报告
摘要:从1980年我国开始恢复保险业务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财产保险一直占据我国保险业的主导地位,而企业财产保险曾一度是主体业务。但自1988年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首度超过企财险之后,尽管企财险的保费绝对数额逐年递增,但占财产保险的总份额基本上处于下降的状态。本文基于我国企财险市场的现状,从供求错位和赔付困境两个方面,对企财险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 中国企业财产险 现状 供求错位 赔付困境 对策 相信大家对2008年汶川大地震仍然记忆深刻。根据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5月18日,保险业共接到地震相关保险报案10万件,已支付赔款1462.9万元。其中,企业财产保险接报案1667件,已支付赔款165.5万元。不少人对此统计数据持不解态度,认为企业财产保险赔款总数实在太少,相对于地震的损失可谓杯水车薪。这足以看出我国保险市场存在很大的缺陷。下面我将以中国企业财产保险市场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现状及现状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企业财产保险市场的现状
1.企财险保费收入规模不断增大。通过历年来的数据可以知道,企业财产险的保费绝对数额逐年递增,1998年,企财险保费收入为112.6亿元,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2011年,其保费收入为329.8亿元,保费收入规模增大了两倍,平均年增长率为8.86%。
2.企财险在财产保险市场的份额不断萎缩。2010年,企业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占财产保险市场总保费收入的7%,虽然位列第二,但是与占比77%的保费收入最多的机动车辆保险相比,相差70个百分点。
3.企财险市场竞争度不断提高。来自于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与中国太保的保费收入占据了国内企业财产保险中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68%),另外28%来自于国资保险公司,4%来自于外资保险公司。尽管人保、平安与太保依然占据了大半市场份额,但是可以看到,这三家保险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
4.企财险赔付支出与保费收入趋势大体同步,但在巨灾年份赔付激增。从赔付支出的角度来看,2002年保险公司在企财险的赔付支出为60.38亿元,到了2010年时上升到了121.14亿元,与十年前相比翻了一番。
二、我国企业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问题
(一)供求错位
1.从企财险需求方面来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现象十分明显。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我国经济总体增长率等各项相关经济增量指标均飞速上涨,成就举世瞩目,目前以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也是逐年递增。
2.从企财险的供给方面分析,品种和规模都有待加强。
1)对中小企业的供给不足。2)保险供给主体的服务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有待加强。3)保险公司企财险品种单一,条款狭隘,可选择性小。4)产品销售渠道单一,中介市场发育不健全,多层次销售渠道还不成熟。
(二)赔付率困境
1.企财险费率连年下滑。
伴随着越来越高的市场化程度,保险公司为了完成经营指标,主要把精力集中于大型企业,因为这些大客户的保费规模大,管理水平高,风险小,因此保险公司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争夺和留住他们,包括组建由营销、承保、理赔、再保等各类专业人才组成的大客户服务团队,由专人为其提供保险服务;为客户量身定做更适合客户的承保方案;提供优惠的承保费率;设立大客户的快速理赔通道等等。为了吸引这些大客户、占领市场,有些保险公司甚至“贴费承保”,费率则已降至0.1‰,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企财险业务分保难以分出。
再保险是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通过再保险,可以细化风险,稳定保险公司的经营。但是,由于企财险业务的恶性价格竞争,目前市场上的保险费率不仅严重偏离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概率,也远低于国际再保险市场的分保价格。因此,很多保险公司的企财险业务承保后却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分出,没有再保险公司愿意接手。
3保险公司对中介费用管控能力的下降。
近年来,各大工商企业纷纷采用委托保险经纪公司和其他中介渠道的方式购买企财险。由于保险公司行业力量分散和恶性竞争,招投标双方的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无论是招标方案的制订、投标公司范围的圈定,还是保险费率和中介费用的厘定,主导权都掌握在中介公司手中,保险公司丧失了对中介费用的管控权力。这种管控力的丧失造成保险公司无法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并且可能进一步导致手续费竞相上涨。一部分经纪公司在为客户选择承保公司时,重费率轻综合实力,将为客户取得低费率作为自身的“卖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三.解决我国企业财产保险问题的对策
(一)对于保险公司
1费率制定的合理化。
保险公司在制定费率的时候,应该根据保险标的面临的风险大小、承保范围和保险限额等因素合理地进行定价。因此,针对不同的保险标的和风险,保险公司应该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定价。有必要在进行定价方面,按照风险大小等因素将保险标的风险程度等级进行细化,并且根据日后的承保经验不断进行调整,使保费制定趋于合理。
2提高理赔时效,加强理赔管理,提升理赔服务质量。
针对目前存在的理赔难问题,保险公司自身应该提升理赔时效。企业可以采用每月召开理赔协调会,提出未结赔案的原因和难处,发现处理赔案上的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规范操作,有目的、有效果地促进各项理赔工作的进度。对于损失金额大的重点赔案,要积极跟进赔案变化情况,保持与投保公司的密切沟通,取得每一阶段的共识,从而促进企业之间长期的客户关系。
3设计针对小企业的财产保险产品,开拓中小企业的企财险市场。
目前保险公司对小企业财产保险产品供应不足,过高的保单费率和投保门槛,极大地打击了广大中小企业主投保企财险的积极性。保险公司可以开拓中小企业的企财险市场,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促进企财险市场的发展。
4保险公司应加强对被保险人财产保险的防灾防损检查工作,从而减少损失发生的概率和损失。
保险公司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进行防灾防损检查,查找出安全的隐患,为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帮助企业把握风险点,减少危险隐患,增强防灾抗灾能力。
5保险产品的创新。
一方面对原有险种进行改造完善,对相对不合适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地修订和完善。另一方面针对新生的保险需求,积极开发有自己特色的保险产品。6保险公司应该提高企业员工的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通过自身优质的服务提高企业的口碑和形象。
在提高保险公司相关服务等方面,中国保险公司可以向目前国内的外企保险公司学习。总体而言,外企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远远高于中资保险公司。特别是在保险的销售和理赔业务等方面,这是需要我国保险公司学习的地方。
(二)对于政府
1.逐步淡化保险公司的国有色彩, 实行严格的政企分开政策,逐步放开管制,从而促进中国保险公司在国内的成长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政府通过鼓励企业创新、强化企业内控、建立健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引进信用等级评定制度等方式,推动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方式的改善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从而推动中国金融企业做大做强。
2鼓励保险中介的发展。
目前我国保险专业中介公司的规模偏小、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保险中介公司与保险公司的业务匹配性较差。政府鼓励保险中介机构的发展,中介机构市场业务的扩展可以促进中国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
3鼓励再保险行业的发展,实现原保险与再保险的发展平衡,使原保险和再保险业务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完善中国保险市场。
再保险业务的发展状况对原保险业务有着巨大地推动作用。政府一方面可以鼓励中资再保险公司的建立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中国保险公司在国际金融中心进行分保。这样既可以促进我国保险业务的扩大,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另外,通过技术外溢,又可以促进国内保险市场的完善。
4完善法律及其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业务规章, 将保险业纳入法制化轨道,从而完善我国财产保险市场。
现行的《保险法》在具体规范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和盲点。另外,我国关于再保险,保险中介等方面的法律比较欠缺。一些保险法规由于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在执行过程中也是问题重重。因此,政府应该不断完善保险法等相关保险法律,从而为保险行业的日常经营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规范。
参考文献:
[1] 杨克泉,副教授,钟钰,吕立伟.企业财产保险相关问题研究[R].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会计研究院, 2003:1-3
[2] 朱铭来 奎 潮.我国企业财产保险经营与发展战略分析[J].中国金融,2010(5):52-53.[3] 朱铭来 奎 潮.我国企业财产保险需求分析[J].中国保险,2009(8):21-23.[4]曹红欣.浅析中国企业财产保险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36):107-108.
第四篇:经济法结课论文
经济法学结课论文
学院:经贸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学号:1124130 班级:11241 姓名:贾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有限公司与股份公司相比,由于其具有设立门槛低、组织机构简便灵活、经营具有封闭性等优势而更受青睐。而有限责任公司兼具资合与人合性,其人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对股东转让出资应进行限制,这是保障公司股东的稳定性和公司健康运行所不可缺少的,司法实践中常常因立法的欠缺,不能真正保护股东的权益及维护公司正常的运行。本文,作者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 股权转让 问题研究与分析
引言:
《公司法》第72条第1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第2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第3款规定:“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第4款规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有明确规定,但并不全面,个别条款甚至有失偏颇。本文将就《公司法》相关不足之处及实践中经常出现的现象进行论述和分析。
一、股权与股权转让:
1、股权:
股权又称股东权,指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取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股权既是财产权,又是社员权。以其行使目的为准,股权可分为自益权和共益权。此种分类方法是股东权最为重要的分类方法,为日本学界通说,也逐渐为我国学术界广泛采用。
2、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权原则上归属于股东的自益权,但具有特殊性,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限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股权,主要通过股权的买卖来实现,狭义的股权转让仅指股权买卖行为,而广义的股权转让则还包括赠与、继承、互易、夫妻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法院强制执行以及公司收购等特殊形式。
二、公司股权转让的基本原则:
1.股权转让自由原则——公司股权转让的基本原则:
“股份的自由转让和股东的有限责任一起,被誉为现代公司制度的两大基石”。股权转让自由和股东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区别于其他企业组织形式的本质特征,也是公司制度赖以存在的理由。因此,即使是在兼具人合、资合双重属性的有限责任公司中,股权转让自由仍是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股权转让限制仅为例外。
2.股权对外转让法定限制制度——股权转让自由原则的例外: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按受让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股东之间的股权转让(下称股权对内转让)、另一类是第三人与股东之间的股权转让(下称股权对外转让)。对于股权对内转让,《公司法》未作特别要求,只是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根据该规定,在我国,除非公司章程另有约定,否则股权对内转让只要出让方与受让方协商一致即可。而对股权对外转让的限制性规定则占据了《公司法》第72条的主要篇幅。因此,如果我们从现行立法角度出发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进行研究,就不难发现法律对股权转让的限制主要体现为对股权对外转让的限制。
三、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1、存在瑕疵出资的股权转让:
瑕疵出资指股东未缴纳出资、未足额缴纳出资或抽逃出资。瑕疵出资的股权转让是否有效,实践中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瑕疵出资股东是否具有股东资格,其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是否有效。目前,我国理论界也是观点不一:一种观点认为,股东权的原始取得以对公司的出资为必要条件,股东不出资,即没有股东权,也不享有股份,其所签的股权转让合同当然无效;另一种观点认为,出资瑕疵的股东仍具有股东资格,股权转让合同不因出资瑕疵而无效.我国《公司法》第28、200、201条将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发起人、股东应承担的责任规定为补足出资以及向已出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从这三项条文分析,我国《公司法》没有否定瑕疵出资者的股东资格,但对存在瑕疵出资的股权转让的效力未作规定。
2、转让部分股权权能的股权转让:
近几年来,在审判实践中,出现了股东转让股权的部分权能而引发的股权转让纠纷。例如,股东仅将其股权中部分或全部财产权益转让,而保留公司经营管理权,或者,将公司的经营管理权转让,仅保留股权中部分或全部财产权益。对于此类新型案例,我国《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
我国的施天涛教授认为股权的转让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可见他认为不能仅仅转让股权的部分权能。韩国学者也认为,虽然股份是由盈余分配请求权、表决权等多种权利组成,但不能分离其中一部分进行单独转让.美国学者克拉克对此有不同观点,他认为,“如果没有相反协议或特许条款,所有这些权利都可以作为一个单元转让,而无需公司的其他股东或董事和高级职员的同意。
股权的部分权能能否转让,或者说,以转让股权的部分权能为内容的股权转让合同是否有效,将打破传统的“股权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理论,很值得探讨。
3、侵犯股东优先认购权的股权转让:
我国新《公司法》规定,股东向外转让股权时,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认购权。但是立法没有规定其他股东如何行使优先购买权,及其优先购买权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措施。对股权强制执行时股东如何主张优先购买权,《公司法》也未作具体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很可能造成强制执行中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受到侵害的现象。
4、股权的非协议转让问题:
上述几种情形均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协议转让。除此之外,实践中还有股权的非协议转让,即由于一些法定事由的出现导致股权的转让。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情形:一是由于夫妻离婚分割共有财产而导致的夫妻共有股权的分割;二是由于股东死亡而引发的股权继承问题;三是因股东生前对股权的遗赠行为而发生的股权转让问题;四是股东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发生的依法强制转让股权的问题;五是因股权出质所导致的股权主体发生变动的问题。新《公司法》只对股权继承和强制执行这两种情形做了规定,没有涉及其他情形。我国《公司法》中有关股权非协议转让的规定还存在以下问题:(1)夫妻离婚分割共有财产、股权的赠与或遗赠等,也可能导致股东的增加或变更,是否当然允许,我国《公司法》没有涉及。
(2)对股权出质导致股权转让的情形,《公司法》没有规定。我国《物权法》第226条第1款的规定明确了以有限公司股权出质的,以公示(即工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为质权成立时间。根据《物权法》第229条及208条,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股权优先受偿。那么,此时债权人能否取得股东身份呢?《公司法》的失语造成了另一个法律漏洞。
5、因股权转让导致的股东人数超过50人上限的问题: 我国《公司法》没有规定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这将致使此种情形下的公司面临“违法还是死亡”的两难选择。法国针对此问题的做法是,股东超过100人的,原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在一年内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否则公司必须解散(法国商法典第二卷《商事公司与经济利益合作组织》第223-3).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也有类似规定(《澳门商法典》358条.但是这种做法并不适合我国。首先,公司转型将使公司在短期内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增资一项,由于我国有限公司与股份公司的法定最低注册资本额差距很大,大部分有限责任公司在短期内将难以解决融资问题。其次,解散公司不符合商事营业维持原则,不利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对因股权转让导致的股东人数变更问题不作规定,会使法定的50名的股东人数上限很容易被规避,同时也对有限公司的人合性造成冲击。
相比之下,日本的方式值得借鉴。日本《有限公司法》第8条规定除非有特别事由并经法院认可以外,股东总数不得超过50人,但因继承、遗赠致股东人数发生变更时,不受前款限制。第19条第8项规定:“因转让致使股东总数超过了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的限制时,除遗赠外,其转让无效.这样既考虑到继承和遗赠的特殊性,又避免了公司的解散或变更形式,同时也维护了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
四、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理论基础:
1、资本多数决与小股东利益保护的权衡:
大股东的出资多,承担的风险大,资本多数决的原则体现了对大股东利益的保护。大股东也会积极的行使其权利,规范的运营公司,以期实现其出资收益。由于实行资本多数决原则,公司股东会的决议通常反映并代表着大股东的意志和利益,公司董事会也为大股东所控制,按大股东的要求和愿望行事,少数股东的地位越来越弱化,为体现公司的民主与公平,应赋予小股东相应的权力以回应大股东可能发生的滥权或对其产生侵害行为。
2、股东利益保护的权衡:
资本维持原则,又称资本充实原则,是指公司成立后,必须保持与其注册资本相当的资产,以保证公司经营能力及偿债能力,维护债权人利益。资本充实原则体现在各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中,如为防止公司资本实质减少,各国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回出资,非法定情形,公司不得认购自己的股票等。资本不变原则是指公司注册资本一经确定,非依法定程序不得增减,公司资本的任意减少,会削弱公司的偿债能力及股东对公司的责任。因此公司资本的增减须依法定程序进行。尤其是减少资本时,必须经股东会决议,修改公司的章程,通知公司的债权人。允许债权人提出异议,或应债权人的要求提供担保,最后到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3、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及我国学者的观点:
股权转让即出资转让不会改变公司股份的总数,只是改变公司的股东,公司的注册资本等不会因此减少,从资本不变原则而言,不会给债权人造成损害,所以无须债权人同意。但是其人合性的特点要求对公司股权转让有一定的限制。在国外立法中,有限责任公司的转让有不同的规定或限制,但总而言之,对内转让并无太多的限制,但允许章程加以限制。差别主要在于对外转让的限制上,有些国家的公司法对转让出资的价格也做了规定。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对外转让须经过半数以上的股东表示同意,但未对可否由股东指定他人购买,优先权行使的期限,不同意转让自行购买的期限及价格的确定等问题做相关的规定。
虽然综观以上可知多数国家做了相对严格的限制,以维护公司的人合、封闭性。但我认为公司成立是基于股东间的彼此信任合作,股东退出公司,不一定是对设立公司时自己承诺的一种违反。面对控股股东的危害,小股东无义务对自己的承诺,承担全部的后果和责任。所以在严格限制的同时,应给小股东留好救济通道,这样才能保障投资者的积极性,及维护公司内部良好的合作关系。
结语: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是公司法的重要制度,公司法赋予公司自治与股东自治的权利,股东可以自由地转让其持有的股权。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分析,认为股权转让制度仍处在发展之中,需要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
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迅猛发展要求每个国家都要有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其成长。公司企业法律问题的研究还会继续下去,新问题还会不断产生,由此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并注重实践,讲法律与经济完美的结合推动经济腾飞。
第五篇:报关结课论文
浅谈报关员记分考核
桂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英语07-2班
记分考核是海关对报关员实行岗位考核的一种教育和管理措施,对于无法区分责任主体是报关员还是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海关不予记分。报关员享有申辩权、复议权、诉讼权等权利。
所谓报关员记分考核管理,是海关在注册登记、检验等传统管理手段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程序加强对报关员曰常动态监控,并对其报关单填制不规范、报关行为不规范以及违反海关监管规定或者有走私行为未被海关暂停执业、撤销报关从业资格的行为进行量化记分考核的管理方式。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取得报关员资格的约有13万人。虽然自实行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后,报关员业务素质普遍有所提高,但受利益驱动而违规操作的情况仍十分普遍。报关员业务和服务水平不高、超范围报关、私自报 关、借权报关、无序流动、诚信缺失,甚至参与走私违法等,已成为增加海关监管成本、制约通关效率、影响海关对外贸易统计、扰乱进出口秩序、阻碍国家投资软环境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在海关行政管理实践当中,已有部分海关开始尝试实施报关员记分考核管理,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深圳海关2003年7月报关员扣分管理系统启用以来,该关预申报质量较启用前提高了一倍,全关区报关单电子报关退单率从4月的2.82%下降到11月的1.04%,降幅达63.1%;全关被扣分报关员人均扣分值从8月的5.01分下降到11月的3.8分,降幅达24%。其中成效最为显著的文锦渡海关报关差错已从2002年3月的1126条下降到目前的每月30条以下,降幅达97.3%。
实践证明,这是一项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促使报关员自觉增强诚信守法意识,努力提高报关单填制质量和业务素质、服务水平,积极减少报关差错;并对规范报关服务市场秩序,降低海关行政成本,提升监管效能和通关效率,有效预防走私违规行为发生等作用明显。
与行政处罚不同的是,记分考核是海关对报关业务水平不高且记分达到一定分值的报关员实行岗位考核的一种教育和管理措施,提供的不是惩罚手段。海关对在记满分至考核合格期间的报关员,中止其报关员证效力,不再接受其办理报关手续,是基于报关员的报关行为无端浪费海关管理资源、影响通关效率,海关必须加强管理的需要,是具体的行政行为,而非行政处罚,其目的和意义在于海关向企业、报关员发出了一个警示信号,时刻警醒和督促企业和报关员自觉增强诚信守法自律意识,努力提高报关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主动减少报关差错和报关不规范、走私违法行为发生,促进通关效率提高。
哪些行为将被记分?不少报关员都害怕海关记分范围无限扩张。根据《办法》规定,并不是报关员的所有行为都列入记分范围。目前,列入海关记分范围的都是报关员曰常报关工
作中与通关业务紧密相关的行为,这些行为往往直接影响海关通关效率或增大了海关监管成本和风险。
记分的类型主要分为四大类:
一是报关单填制不规范。包括海关电子审单系统接受电子数据报关单后进行逻辑处理,发现差错自动将报关单退回的;海关接受纸质报关单申报后,报关单证及其内容因报关员填制不规范导致需要修改或撤销的;影响海关统计的。
二是报关行为不规范。包括未按规定在纸质报关单及随附单证上加盖报关专用章及其他印章,或者使用印章不规范的;未按规定在纸质报关单及随附单证上签名盖章或由其他人代表签名盖章的;出借本人报关员证件、借用他人报关员证件或者涂改报关员证件内容的;因报关员原因,导致海关退回或撤销报关单的。
三是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被海关予以行政处罚,但未被暂停执业、取消报关从业资格的。
四是因走私被海关予以行政处罚,但未被暂停执业、取消报关从业资格的。
值得注意的是,对这些行为的认定应当遵循责任明确的原则,仅对报关员在报关单填制不规范、报关行为不规范以及违反海关监管规定或走私但未予资格处罚的行为实施记分,对不在此范围之列的其它行为则不予记分。在记分时,海关有责任认定报关员是否对该记分情事负有责任,而对于无法区分责任主体是报关员还是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海关不予记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报关员记分考核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19号,以下简称《记分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以来,效果良好。对提高报关员申报质量和业务水平,减少报关差错,提升监管效能和通关效率,规范报关服务市场秩序,降低海关行政成本,有效预防走私违规行为发生等作用明显。
但随着海关业务以及报关服务市场的发展,《记分办法》已不能很好的适应海关对报关员和报关服务市场的需要。一是报关员记分项目不够全面,未涉及报关业务所有内容,如加工贸易方面;二是记分标准不够细化,只有大类的描述,海关原因还是报关员原因无法准确区分;三是积分返还操作全国不同意,容易引起行政争议;四是记分结果仅作用于报关员(除影响企业的报关差错率和企业分类外),未对企业加强报关员管理形成压力;五是报关员IC卡借用现象严重,出现考场“枪手”,一些企业报关往往使用一个人的IC卡申报,并由该人专门负责记分超限后的考试。为了进一步规范报关服务市场的发展和报关员的报关行为,有必要对《记分办法》进行修订。为此,海关总署主管部门已将该办法的修订列入工作日程,并计划配套的报关员IC卡管理系统程序进行同步修改。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规定对报关员有法定的管理职责。报关员代表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企业办理报关手续,其行为是否规范对海关通关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