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欠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支撑环境优化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以江西省科技型企业为样本,对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技术创新支撑环境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优化企业技术创新支撑环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 支撑环境 中介服务 欠发达地区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但它需要依赖一定的创新支撑环境,这种环境是企业技术创新潜力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欠发达地区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自然资源的约束,其支撑环境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对此进行深入了解,笔者根据原国家经贸委2002年公布的《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体系》)标准,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政策环境、财力支撑环境、中介服务环境、人力支撑环境等方面入手,优选了一套考察企业技术创新支撑环境的指标体系,并以江西的160多家(其中约15%为上市公司)科技型企业为样本,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通过研究,总结出欠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支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欠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从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出发,笔者列举了欠发达地区企业14项常见的困难因素,然后将困难程度与采取5分制的分值相对应,5表示困难程度最高,0表示没有这项困难,让企业分别针对本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状况进行判断,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企业技术创新困难程度排在第2、3、4位的因素都与金融有关,说明资金的匮乏是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瓶颈之一;排在第1和第5位的困难因素都与人力有关,说明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瓶颈之二。而这两个问题都与技术创新的支撑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笔者将主要从技术创新支撑环境的角度探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欠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支撑环境的分析
(一)政策环境
据回收的调查问卷显示,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所处的政策环境较好的占回收数据的57.53%,很好的占8.22%,两项之和为65.75%。认为政府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占回收数据的86.59%。但是,在涉及这种政策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究竟有多大的扶持作用时,认为不大的企业占回收数据的21.43%; 一般的占38.1%; 较大的占35.71%; 很大的占4.76%,前两项之和为59.44%。从优劣比例旋即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中可知,政府主管部门仅有宏观的战略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进一步的深层次的指导、敦促和规范,否则,企业无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明确各自产品具有的科技含量、所处的科技水平以及无视技术创新给企业生存带来的市场风险。
(二)财力支撑环境
企业对此反馈的信息是,认为得到政府贴息贷款和融资担保的为73.75%;认为得到政府的税收减免或优惠政策的为75.31%;认为得到政府技术创新经费的为69.51%。从这组数据可知,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有选择性的对某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财力支持尽了很大的努力。
但由于历史原因,欠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缺口较大,企业对政府设立的创新基金支持的力度普遍感到不满意,对投入时机的选择也存在一定的异议。回收的问卷显示,认为额度太少的企业占41.46%,适中的占12.05%;认为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投入的占33.73%。由此可见,面对企业技术创新巨大的资金需求量,政府所能提供的资金支持力度有限确属事实。
财力的限制严重束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统计数据表明,除了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例比上年增长这项指标有93.75%的企业符合《体系》的基本要求外,其余指标达到基本要求的比例都很低,尤其是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这一项,达到基本要求的比例仅14.81%,即便是上市公司的比例也只有45.46%。
(三)人力支撑环境
反馈数据表明:企业认为政府鼓励引进技术创新优秀人才、肯定科研成果价值可以在企业的股权中体现以及提倡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兼职搞技术创新的数据分别为86.42%、80.25%和90%。可见,政府在营造人力支撑环境的宏观机制建设方面作了较大努力。
但在营造人力支撑环境的微观机制建设方面却不尽如意。从技术创新人才的吸引机制、培养和激励机制看,统计数据表明,除企业专职技术开发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有74.17%的企业符合《体系》的基本要求外,其余技术中心高中级职称人员占中心人数比例、技术中心专家(含博士)人数、当年来技术中心从事开发工作的国内和国外专家数(人月)等3项指标符合基本要求的比例都很低,尤其是技术中心专家(含博士)人数这一项,达到基本要求的仅14.63%,即便是上市公司的比例也只有27.28%,且至少有55%的企业未达到技术人员与国内外的专家同行进行开发交流的基本要求。可见,企业的人力支撑环境的微观机制不到位,严重束缚了企业技术创新实力与能力的提升。
(四)中介服务环境
回收问卷显示,企业认为中介机构、信息网等重要性的占41.67%;非常重要的占10.71%,两项之和为52.38%。说明多数企业认识到了社会中介服务的重要性。
统计结果表明,多数企业认为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大的中介机构排在前5位的是:技术创新基金、新技术推广机构、技术创新融资担保机构、技术创新信息服务机构、技术创新管理咨询机构。这些都充分说明,企业迫切需要技术创新资金中介、新技术中介以及信息与管理方面的中介支持。
有一定比例的企业认为其还没有建立所列的12种中介机构,尤其是与金融密切相关的资本运作机构、风险投资公司、技术创新融资担保机构,认为其未建立的比例竟然超过10%。这一方面说明部分企业对中介机构存在和运作的价值认识不清;另一方面说明技术创新中介服务功能不够完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欠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支撑环境优化对策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来说,以往的不足已成为历史,迎头赶上只能依靠技术创新,而优化企业技术创新支撑环境则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以江西为例,因为江西存在的问题就大多数欠发达地区而言却具有共性。因此,针对上述不足,笔者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财政的内外资源,形成有利的财力支撑环境
规范政府投资,使投资结构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调整地方政府投资结构,设立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引导资金,宗旨是引导社会资金,促使科技成果产业化,真正形成规模。对高技术项目实行地方资金配套制度,对列入国家计划的项目,地方财政按比例进行配套。
坚持科技投入中的效率第一原则。政府在引导资金流向中应根据不同时期产业发展的重点,选择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正在进行的关键项目集中投入,避免采用“撒胡椒面”的办法。根据技术创新在每个阶段的投入不同,政府的专项投入应该区别对待,每个阶段应有不同的支持力度。推行科技项目招投标和评估制度,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重大项目。应本着相对集中布局的原则,培养形成高科技企业群和产业基地。
加大财力支持。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扩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规模,采取多渠道融资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的财力支持。政府有关部门应对技术开发信贷和新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免税政策提供更多的优惠。
规范政府采购,创造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空间。对于创新程度高、风险系数大、较难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高科技成果,可以采取“政府采购”的特殊政策,规定国际采购中本地产品的输出数量,制定在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中如果条件相同则优先购买地方高技术产品的鼓励措施。
(二)充分利用金融的内外资源,形成有利的资金支撑环境
引导企业成为r&d投入的主体。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基金,对生产、研制高技术产品的创新型企业,各级政府应给予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建设方面的财政补贴;支持和鼓励科技型企业提取—定数量的资金集中用于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投人,如对企业用于高科技产业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实行税收抵扣、加速折旧等措施,使企业成为r&d投入的主体。
发展风险投资,增加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渠道。要积极探索和建立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机制,大力倡导和鼓励民营资本、个体资本投向高科技产业;建立和发展风险投资公司、投资担保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并注重加强对现有的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公司的引导、扶持和监督;加速形成集技术、管理、经营、策划等多种人才为一体的创业投资管理层和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创业投资管理公司。
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流向,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部门应定期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指南》,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引导金融机构给予重点发展项目信贷支持;改善融资和服务环境,广泛吸引投资以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依据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原则,鼓励区域外资本强势企业,以资本注入为前提条件兼并区域内的高科技企业;推动企业参与跨国公司的并购,吸引跨国公司参与建设高技术开发区,分享跨国公司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成果;完善欠发达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早日建成布局合理的高技术开发区体系。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反馈信息显示,上市公司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普遍高于非上市公司,这说明依托资本市场能极大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应鼓励、引导、支持和帮助高技术中小企业创造条件到创业版证券市场上市,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本注入高科技企业。
(三)充分利用人力资本的控制型资源,形成有利的人力支撑环境
要加快科技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要通过体制改革,促使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建立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基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
要大力实施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企业家培养计划,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技队伍和懂技术、善经营的企业家队伍。首先要建立由市场机制来选择和调节科技人力资源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内科技人员的自由流动,营造让优秀年轻科技人员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其次,要改革科技人员的报酬分配制度,运用市场机制实现技术创新要素的最佳组合,由市场来决定创新者的劳动报酬。特别应适当加大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人才的奖励力度。第三,要改革和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实行课题负责制,突出重点,加大对重大科技项目的扶持力度,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要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科技成果,对重大科技创新与发明成果要给予重奖。
大力帮助企业提供人才信息和引进人才。鼓励和支持有条件大型企业到发达地区人才密集的城市创办研发机构,吸纳当地高水平科技人员参与科技开发工作。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重点加强引进博士和博士后人员的工作。对于本地区奇缺而又急需的一些“顶尖级”科技带头人,实行“候鸟”或“飞人”计划,定期邀请他们来本地区工作,并在津贴、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优厚待遇,让他们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奉献才智。加大吸引海外科技人才回国创业的力度,设立“海外人员创业基金”和兴建“归国人员创业园区”,完善有关配套设施和服务的建设。
(四)充分利用中介服务的控制型资源,形成有利的中介服务支撑环境
要加快发展和完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要形成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中心为重点,并有科技情报所、技术市场、专利事务所、科技培训中心提供配套服务的社会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为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信息、人才、财务、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在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要支持和鼓励相关科研机构向中介服务机构转制,鼓励科技人员创办各种中介服务机构。要加强创新中介服务的基础设施与工具建设,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信息通信网等。要支持建立能够供各类服务机构共享的重要数据库,如科技成果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等,并应尽可能做到资源共享。
政府管理部门应该设立动态的定期的反映世界各行业前沿的技术指标体系,并参照国际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定期设立动态的《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和产品科技含量参考指标》体系,全程跟踪技术创新项目过程,为企业了解技术创新发展的量化指标,追踪最高水平,明确发展目标,探讨发展思路,权衡自身处境和发现自身不足提供依据。
(五)充分利用制度安排的控制型资源,形成有利的制度支撑环境
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企业制度。要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把国有企业产权落到实处,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和竞争秩序,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使企业经营机制和经营观念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促使企业加大科技开发的投入,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研究机构,完善企业内部技术开发体系,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
要创建技术创新的示范基地。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和产业发展重点,选择一些技术创新条件较好,有市场前景的重点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安排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进入企业以及政府适当投入等形式,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企业技术开发研究机构,使这些重点企业基本具有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的能力以及国际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使它们成为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示范基地。
完善技术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制度支持系统,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政府管理层应设立技术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制度支持系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净化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确保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实现。
综上所述,科学完善的技术创新支撑环境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强大的推动作用。透过对江西这个相对落后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支撑环境现状分析,可以得出全国欠发达地区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坎坷,尽管程度不同,现状各异,但它们都强烈地呼唤着科学、完善的技术创新支撑环境,作为决策者要举一反三,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技术创新支撑环境,促使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freeman c.form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stitutions in the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a].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london: printer publisher,1992
2.刘勃,李拥军,刘庆森.略论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建设[j].山东经济,2003.117(4)
3.邹辉文,帅桥昌,黄建仁等.江西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支撑环境研究[r].东华理工学院,2004
4.朱丽萌.扶持江西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26(2)
5.郑享清.建设江西省区域创新体系刍议 [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0.31(4)
第二篇:优化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结构的思考
优化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结构的思考
预算处课题组
根据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我省经济面临产业升级和地方政府可用财力增势趋缓的新形势,2004年7月份,省财政厅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支持第三产业发展,优化税收收入结构、政府财力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做到控、压、保三个字”的“三个三”的工作措施。实践证明,“三个三”工作措施是我省财税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是推进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有效抓手。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统一、协调的整体,三者互为促进、相互作用。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三产基础薄弱,经济结构欠合理,后续税源不稳,支出刚性大,如何贯彻落实好“三个三”的工作思路,特别是优化收入结构,做大收入“蛋糕”,显得尤为迫切重要。现结合丽水市级收入结构之现状,就如何优化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结构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丽水市级地方财政收入结构现状
据对丽水市级近几年的地方财政收入结构分析,其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主体税种比重趋升,农业税收收入趋降,第三产业收入贡献率逐年提高,股份经济性质收入比重大幅上升,地方财政收入对重点企业依存度较高、占GDP的比重比较稳定等。
(一)主体税种比重趋升,农税收入趋降
2003年以来,丽水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分税种结构情况为:增值税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从2003年的11.4%下降到2005年上半年的9.8%,若剔除出口退税因素,比重基本持平;营业税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从2003年的30.6%上升到2005年上半年的36.3%,提高了5.7个百分点;所得税所占比重前两年基本平稳,2005年上半年有所上升, 从2003年的14.7%上升到2005年上半年的17.1%;其他工商税收所占比重大幅上升, 从2003年的8.3%上升到2005年上半年的13.9%,提高了5.6个百分点;农业二税所占比重明显下降, 从2003年的23.2%下降到2005年上半年的11.4%,下降了11.8个百分点。
(二)第三产业收入贡献率逐年提高
从近几年国地税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分析,分产业基本情况为:第一产业税收收入甚微;第二产业税收收入比重有所下降,对地方财政贡献有所提高,所占比重从2003年的45.2%下降到2005年上半年的40.2%,对地方财政贡献率从2003年的24.7%提高到2005年上半年的26.3%;第三产业税收收入所占比重和对地方财政贡献逐年提高,所占比重从2003年的54.6%提高到2005年上半年的59.8%,对地方财政贡献率从2003年的40.8%提高到2005年上半年的52.8%。
(三)内资企业收入比重大幅上升
分内外资企业看:来自于内资企业的税收收入占绝对优势且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快速提高,从2003年的56.1%提高到2005年上半年的72.4%,提升16.7个百分点;来自于外资企业的税收收入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外资企业对地方财政贡献率从2003年的3.9%下降到2005年上半年的2.4%。分企业类型看:股份制企业的税收收入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最高,从2003年的32.3%提高到2005年上半年的52.1%。
(四)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较为稳定
从近几年市级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情况看,2003年两者增长基本持平, 弹性系数略高于1;2004年收入增长远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弹性系数只为0.39,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收入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弹性系数为1.84。从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看, 2004年略低外,2003年和2005年上半年基本维持在9%左右,均高于全省与全市的水平。
丽水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弹性系数表
(五)地方财政收入对重点企业依存度较高据统计,2005年上半年,国税部门征收税收收入前10位的企业共计纳税8657万元,约占国税税收收入的52.6%,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额为2170万元,贡献率为7.1%;地税部门征收税收收入前10位的企业共计纳税9466万元,约占地税税收收入的34.9 %,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额为6659万元,贡献率为21.7%;缴纳地方财政收入前10位的企业,共计纳税13227万元,其中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额为7383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4.1%。
二、近年来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壮大地方财力,增强地方收入的可持续增长能力,促进财政收入结构的优化,近年来,我们按照“三个三”的工作思路,着力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力求取得实效。
(一)深入挖掘税收征管潜力,努力优化税收收入结构。税收是地方财力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我们坚持“既向经济发展要税收,又向征管质量要税收”的征管思路,在抓好营业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征管的同时,创新征管方式,深入挖掘税收征管潜力,切实加强对各小税种的征管。针对房产税面广、量大的特点,采用社会化的征管模式,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的人员、地域优势,委托各街道办事处负责房产税征收工作,并在城区四个街道办事处全面推行新开发的具有登记、开票、统计、查询、备份等功能的“房屋租赁税收征管系统”,实现了对房产税征收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对企业设立环节、企业购销行为、企业注销环节等多环节控管,切实加强对印花税的征管;通过合理确定征收方式、构建协税护税网络、加强部门协作、适时调整土地等级划分和税款标准等措施,切实加强了对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和城建税等小税种的征管。认真贯彻省局《关于开征建筑用石资源税的通知》精神,从2004年10月1日起,对在丽水境内开采建筑用石的单位和个人按1元/吨的标准征收资源税。各项小税种征管措施的实行收到了一定的成效。2004年,市级房产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城建税等6个小税种收入达5897万元,是2001年的2.17倍,年均增长29.55%;今年1-6月,这6个小税种收入达4255万元,是去年同期的1.68倍,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达1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个百分点。
(二)深化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增加地方政府可支配收入。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财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财政收入结构的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近年来,我们在加强税收征管,优化税收收入结构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各项非税收入的征管,加快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步伐,切实做大收入“蛋糕”。目前我们已将公安、法院、工商、环保、计划生育等部门的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将残疾人保障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等政府性基金纳入政府预算。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收益分配制度,实行非转经资产申报制,严格规范非转经资产经营行为,对未纳入统管的非转经资产收益实行“收支两条线”和综合预算管理。切实加大对土地出让金、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部分汽车号牌拍卖所得等非税收入的征收力度。高度重视社保费征管工作,积极探索和实行社保费“五费合征”的征缴模式,从今年4月1日开始,市级已实现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社保费由地税部门统一征收,从而有效加大了社保费的征管力度。
(三)积极培植后续财源,努力增强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能力。经济的持续增长是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根本保证。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扶持地方经济发展作为促进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的根本途径,落实好各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努力优化各项财政税收服务,积极发挥财政税收对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在地方财政盘子有限的情况下,积极落实各项财政税收扶持政策,及时兑现对工业、旅游业、外贸出口等的财政扶持资金,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了老少边穷地区新办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民政福利企业税收减免政策、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等。从2003年至2005年,我局共落实减免市级地方税收2.92亿元。同时,采取积极措施优化服务,构筑了“一站、一网、一话”的纳税服务体系,开展多形式的政策辅导,实行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努力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周到的财政税收服务,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三、当前财政收入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优化收入结构、壮大地方财力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优化收入结构是一个深层次、长期性的课题,特别是对于丽水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经济基础薄弱,收入征管潜力有限,优化财政收入结构更加任重而道远。就当前而言,丽水市级财政收入结构中主要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工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偏低。据对我市工业企业(制造业、采掘业)上交国地税收收入、地方财政收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市级上交收入占GDP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市级工业企业上交的地方财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0.95%、0.76%、0.87%,均低于同期全市1.10%、1.10%、1.37%的水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级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对经济和财政贡献率偏低的现实。
工业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率对比表
(二)地方财政收入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税收依存度过高。2003年和2004年,市级来自于建筑业、房地产业的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分别达25.4%和30.8%。今年上半年,市级来自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各项税收为1.52亿元,同比增长41%,占地税税收收入的56%,两行业贡献的地方财政收入为1.17亿元,同比增长41.9%,占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61.1%,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为38.3%,比2004年提高7.5个百分点。2003年和2004年,市级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的比重分别为11.8%和14.3%,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12个百分点和
6.8个百分点(包括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2005年上半年,市级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为3546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1.5%,高于全省8.5%的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级收入的缺陷。
(三)财政对重点企业的依存度仍然较大。据统计,2005年上半年市级缴纳税款前10位的企业,共缴纳财政总收入1.50亿元,占总收入的31.5%;缴纳地方财政收入7082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3.1%。前10位中,房地产企业3家;制造业企业4家;电力2家;烟草1家。从这一数据说明,市级收入对前10户企业的依存度过大。
(四)产业结构的调整短期难以见效。地方财政收入结构的调整受税收收入结构的调整制约,而税收收入结构的调整受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大,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项庞大、系统的工程,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要素性制约,要真正调整到位,需要较长的时日。
四、优化财政收入结构的对策措施
财政收入结构的优化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现实条件下,应该有不同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动态的、相对的。对于丽水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由于工业化程度不高、三产基础比较薄弱,其财政收入结构的优化应更多地体现在地方收入盘子的做大做强和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上。也就是说,在现阶段,要优化丽水市级财政收入结构,不但要从加强各项收入的征管入手,更要注重经济基础的培育。要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财政收入结构的优化提供丰厚坚实的财源基础。
(一)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第三产业,大力涵养和培植财源。从经济增长对地方财力的贡献来看,工业是税收的最重要来源之一。从长远看,只要工业有发展,必然带来政府财力的增加。因此,实施“三市并举”(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战略,努力招商引资,吸引低污染、低能耗、高产出的企业来我市投资,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不仅是充分发挥丽水的后发优势,进一步提升工业化程度、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需要,同时,随着工业的发展,也必将带来财力增加、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作为财政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现有各项对工业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协同督促有关部门加快专项资金的支出进度,及时兑付各项扶持资金;同时充分发挥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各担保公司的作用。在大力发展工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同时,高度重视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发挥工业化进程中生产要素集聚所带来的辐射效应,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发展,特别是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按照现行税收征管权限,给予各类现代服务业以必要的倾斜,以提高三产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
(二)运用税收政策,强化征管,不断优化税收收入结构。一是充分运用现行税收政策,合理把握共享税征管,在企业折旧政策选择、企业减免退税、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等方面有所作为。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地方小税种的征管,切实提高小税种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三是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加强与公安、房管、国土资源等部门的配合,积极探索完善出租房屋的房产税征管、车船使用税的代征、土地增值税和土地使用税的征管等,努力形成征管合力。四是坚持税费并重,加强社保费、水利建设专项资金、教育费附加等规费征管,严格水专资金减免。五是加强税务稽查,实行责成自查与重点稽查相结合,提高税务稽查的震慑力,切实防范和打击偷逃税行为。
(三)有效盘活国有资产,着力做大地方财力。现阶段,政府拥有庞大的资产处置权,如何有效盘活国有资产,成为当前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目前,由于部分经济主体经营的需要,为政府掌握的部分特许经营权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市场空间,如通过出租车运营权、汽车牌照选号权、户外广告经营权等特许权的转让,对路桥冠名权的开发利用等,都可取得一定的政府无形资产收益。同时,有效利用政府土地资产,进一步规范出让行为所取得的收益,也成为当前积聚政府财力的一条便捷途径。
(四)积极研究,完善税收制度。建议上级部门加快研究地方税种,从优化税种设置、规范税收优惠的角度出发,调整和规范现行的地方税制。一是完善房产税制,考虑经济的增长以及房产商业价值的提高,将房产税的计税依据由按房产原值计税调整为按现行评估价计税;二是完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现行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采取附征的办法,缺乏征税、费的独立性,长期跟随着“消、增、营”三税政策的变动而变动,影响地方政府财力,建议完善税制,使其收入不因“三税”政策的变化而减收;三是研究开征社会保障税。
(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以帮助欠发达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欠发达地区由于历史、地域及客观条件的制约,产业基础较弱,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如果没有外力的帮扶,很难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因此,上级政府应本着帮助欠发达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原则,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体制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生态保护任务较重市、县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降低困难市、县的配套资金比例,以帮助欠发达地区尽快步入经济发
展的快车道。
组长:何赤峰成员:叶芳儿李连春
执笔:魏叶华方伟英
第三篇: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现实选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有效的激励机制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力量源泉,因此完善激励机制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一、激励不足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
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对激励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后提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加以激励,则可发挥到80%~90%。可见,激励对职工能力的发挥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而从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来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明显不足。
1.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形成。目前企业制度的改革并没有建立起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适应技术创新的经营环境和条件也还没有形成。其主要表现:一是没有建立起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使企业经营者缺乏不断创新、承担风险,把企业办强、办大的内驱力;二是对企业科技人才不够重视。许多企业不了解技术进步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不了解技术进步中人才的价值。在分配上基本没有考虑到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对企业的贡献程度,不能按效率优先的原则拉开差距。尽管多数企业对技术创新有关人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奖励,但企业内部激励措施不力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已成为众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大障碍。
2.财税政策不能有效激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对企业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都有较大幅度的税收优惠,国家财政在科技方面的拨款也在不断增加,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同时,我国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安排上还存在一定缺陷:首先,财政政策没有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设计相应的激励政策;其次,财政政策对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商品化的支持不足;第三,财政政策的一些方面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形成。对企业通过投入创新增加的利润所得,企业在开发高技术产品中承担的风险,财税政策都没有给予重视和规定,这极大地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
3.知识产权的激励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是保护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在缺乏知识产权制度的情况下,企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使创新者不能得到应有的收益补偿,这将抑制企业的创新行为。而知识产权的设立则授予了创新者在一定时期内独占技术创新市场收益的权利,解决了具有公共属性的技术创新成果因“溢出效应”而导致的“搭便车”问题。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由于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较弱,导致这项政策的激励作用还未充分发挥。
4.市场选择、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完善的市场机制是一种实施费用低、效率高的激励制度。在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公平地决定技术创新者的所得,创新者的回报反映了消费者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接受程度;完善的市场机制还可以部分消除基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消极因素;公平、正当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如果市场机制不完善,不正当竞争行为得不到制止,技术创新的权益得不到保护,企业就不愿花力气进行技术创新,而选择利用不正当手段来谋利。目前,我国市场的整体规范化程度
还不高,创新企业与跟进企业、名牌企业与仿冒企业利益差别不大,进一步弱化了创新的制度约束和市场压力,造成企业难以从战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难以增强技术创新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二、增强技术创新的政府激励
从企业角度来说,技术创新应是企业的一种自主行为。但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会给本企业带来利益,而且会给整个行业和社会带来好处。因此政府应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从外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
1.实施积极的财税激励政策,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一是制定更加优惠的财税政策。各级财政要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增长机制,集中用于共性、关键性和前沿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对企业研发投入允许以较大比例直接抵扣税收;二是在选择财政资助对象时,除了要保持政策平衡和加强考察外,还应该向潜在的技术创新企业或受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创新型企业倾斜,在保证政府财政资助效率的同时,保持一定程度的多样化。另外,政府的财政资助应当适度地打破所有制界限,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民营创新型企业,采取同等待遇的政策。
2.完善产权激励机制,保障科技创新者权益。在知识产权的立法方面,中国已经比较完善,相应的立法大都完成,但关键是执法的力度还不够,有法不依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因此,当前要督促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执法不严和对侵权行为处罚不力的现象,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理知识产权侵权和纠纷案件。通过实施打击与防范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扩大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扩大地区之间联合执法的范围和效率的综合性措施,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3.完善市场激励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对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利益激励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培育市场主体;(2)改革价格、工资、利率等的形成机制;(3)建立有效的竞争市场,克服市场垄断;(4)发展拓展型市场和市场中介组织;(5)加强市场法规建设,建立规范的市场规则和正常的市场秩序。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在激励机制
科技人员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整套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真正把技术创新的效益和风险与科技人员的个人利益挂起钩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针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科技人员进行激励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和体系。只有正确地考评人才,才能提供报酬管理、人事调整、招聘和晋升等方面必要的资料与依据。对科技人员的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只有科学、公平的绩效量化考核体系才能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科技人员的工作业绩,使各项考核奖惩有本可依。
2.选择适宜的激励手段。科技人员需要的差异性,决定了激励手段的多样性。具体的激励手段,根据不同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类,即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科技人员的激励应该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
(1)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物质激励是最基本的激励手段,企业要在分配上向科技人员倾斜。可行的做法,一是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把科技开发和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并通过内部经济责任制分解落实,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在晋级、住房、技术职务聘任、退休待遇方面享受优惠政策;三是适度运用产权激励。中国许多企业对科技人员分配科技股份。例如许继电器集团,科技人员根据新技术转化为商品后实现的利润提成,折成科技股。
需要注意的是,物质激励必须公平,不能搞“平均主义”。科技人员对他们所得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且要进行社会纵向或横向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得到了公平对待,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态度。据调查,实行平均奖励,奖金与工作态度的相关性只有20%,而进行差别奖励,则奖金与工作态度的相关性能够达到80%。海信董事长周厚健深知技术和人才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他的倡导下,海信从1992年开始,就在倡导打破“平均主义”,构建技术中心这一人才“特区”,使研发人员平均收入达到整个集团的三倍以上。他们还设计了股权激励方案,绝大多数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骨干基本上都有股份,这让有能力的人受到了更大的激励。在薪酬上,对于技术人员的大力倾斜充分体现了海信尊重人才、创新科技的经营理念。
(2)精神激励手段的运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生理需要,发展到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的演化过程就是从物质需要发展到精神需要的过程。因此,鼓励技术创新就要考虑对科技人员的精神激励。
首先,企业要给予科技人员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可以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面去发挥他们的才能。比尔·盖茨认为,微软的成功将永远依赖于公司能否吸引并保留那些优秀的员工。微软的薪酬并不是特别高,但为个人施展才华和实现个人成就与价值尽量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气氛及更多的机会。
其次,在提高科技人员的综合待遇时,要侧重工作满足感,包括工作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允许创造性和实现个人满足等内容。对于那些年纪轻、干劲足的科技人员来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成功的满足感,比实际拿多少薪水更有激励作用。尽可能地让他们扩大工作范围,允许他们经常调换工作,调剂他们的身心或肢体的工作强度,促使他们对工作产生强烈的乐趣。管理者要根据科技人员的要求,适当授权,让他们参与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工作,一方面是对他们的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满意度。以3M公司为例,公司为了实现其不断生产创新产品的战略目标,建立了一项激励机制:要求公司的科技人员花费其15%的工作时间,在自行选定的领域内从事研究和发明创造活动。在这一制度下,员工被激发出的创造力为公司带来了一连串获利丰厚的创新产品。
第三,委以更多的责任,增强人才的责任感。松下幸之助说:“ 用他,就要信任他;不信任他,就不要用他。”这样才能让下属全力以赴。用人固然有技巧,而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和大胆地委派工作。通常一个受上司信任,能放手做事的人,都会有较高的责任感,所以无论上司交代什么事,他都全力以赴。
第四,给予科技人员参与管理的机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科技人员大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让科技人员在工作中有发言权和一定的管理决策权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第五,加强企业管理者和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企业管理者应尊重理解和关心科技人员,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积极性,激发科技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事业心,使企业产生一种把科技人员凝聚在一起的向心力,使他们产生一种归属感,从而把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融合在一起。迪特尼·包威斯公司是一家拥有1.2万余名员工的大公司,它早在20年前就认识到员工意见沟通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地加以实践。现在,公司的员工意见沟通系统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面临全球的经济不景气,这一系统对提高公司劳动生产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为科技人员创造培训机会。在争取劳动报酬的同时,科技人员往往寻求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培训激励对青年人尤为有效。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实现目标的能力,为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创造条件。在许多著名的公司里,培训已经成为一种正式的奖励。因此,企业要将培训作为激励科技人员积极向上的一种必要手段。给科技人员“充电”的机会,会使他们感觉企业对自己的发展是很重视的,而且在企业培训机会的分配上,必须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使真正有能力、有潜能的人获得应有的培训机会。
在当今市场需求快速多变、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要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只有技术创新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及时和准确地了解用户需求的能力、运用资本市场的能力、进行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创新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这些能力的能力。由此应该明确一点,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是技术创新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运用市场机制造就企业家队伍、培育企业家精神的同时,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利益激励力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经营者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第四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项目代码 : CG0214
完成单位 : 中科院评估中心北京持国技术评估事务所
研究人员 : 连燕华
获奖情况 :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创新活动日趋活跃,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成为各国和企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速建立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技术创新的资源,对于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十分必要。
1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技术创新活动是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和管理实践的三重属性,主要由两大类活动构成,一是管理性活动,包括决策、资源配置、管理与制度建设等活动;二是实体性活动,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活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是由这些活动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体,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构成现实的技术创新活动。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企业中与技术创新活动及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相关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作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活动的整合体,必须具有系统性的特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由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要素的性质或行为都将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和行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统的每一要素都起作用,如果系统的某一要素有缺陷,失去了与它要素恰当地相互作用的能力,不能完成它特定的功能,就会影响整个系统。这就启示我们在进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时,不能仅仅注重某项要素的建设,而忽略其它要素,仅仅变革一个要素有时会产生始料不及的后果,要把各要素建设看作是一个整体而等同对待,共同发展。
其次,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有开放性特征。按照创新体系研究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宏观层面上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观层面上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和微观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其中,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这一大系统的子系统,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占有核心地位。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创新体系其他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开系统。微观层面的各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相互之间也进行着密切的联系与影响,相互之间进行着资源的交换与共享,进行着技术创新的广泛的合作。
另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还具有动态调整的特性,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向动态平衡。自组织理论揭示出,开放的系统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充分的物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获得了足够的负熵,使系统向远离平衡的非平衡态发展,然后通过系统之间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促使系统向熵减方向即有序方向演化,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这样一种开系统,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着物资、能
量和信息的交换,从中获取资金、人才、信息等负熵流,从平衡状态到非平衡状态再到新的平衡状态,不断进行着动态的调整。
2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与有效性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将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好坏的直观表现。有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很完善,但是技术创新能力却很弱,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没有激活,运作效率不高;有的企业暂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缺乏持续创新能力,说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完善。图1直观地表示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度对应于I区时,说明由于企业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没有有效的建立起来,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这是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情况,因此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就成为我国企业刻不容缓的任务。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度对应于II区时,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没有能够通过建立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出来,虽然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是创新体系没有被激活,体系运作效率低下。这类企业在我国较为普遍,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就属于这种类型。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程度对应于III区时,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是一种暂时现象或者是一种虚假现象,这一类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是来源于自身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而可能来自其他的竞争手段,甚至不正当竞争手段。一般而言,II区的情形出现很少,因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舞台,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保障,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要有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不现实的。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度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状况落在IV区时,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度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都比较强,这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高效运作充分发挥出来了。这类企业不仅能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而且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类企业在我国已经发挥同行业“领导者”的作用,如现在国家进行的创新试点的部分企业,这是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3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建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国家经贸委、科技部等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经贸委提出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并印发了《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和《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在1999年初召开的全国企业技术创新大会上,国家经贸委提出了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步伐的意见,要求在2000年底以前,所有国家重点工业企业都要建立技术中心。国家经贸委会同财政、税务、海关在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中陆续认定了近
30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各个省市也开展了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扶持工作,共认定了1000多家省市级的企业技术中心。
虽然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很不健全 ,运转效率较低,产生企业的观念与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技术人才缺乏、科技投入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没有发挥技术创新体系应有的作用,导致创新效率低下,水平不高;二是企业虽然建立了技术创新体系,但仅仅是一空壳,没有把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有效激活,致使技术创新体系整体运作效率低下。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我国企业一定要建立健全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合理组织设置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使技术创新体系能够合理高效的运作。
4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的舞台,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与配套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作为一有效运行的有机体,它首先应该有能完成不同功能的单元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结合而成的一组织系统,是该体系有效运行的“硬件结构”;其次它应该有规定与制约该体系合理配置与有效运作的规则系统;体系的有效运行还要有资源配置系统为之提供能源,是体系运行的“血液”;最后还应该有管理体系运行的决策系统作为体系运行的“大脑”。如同人类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由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心脏等不同组织相互联系共同构成血液循环系统的组织系统,组织系统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与规定下在人体内合理分布,资源配置系统提供在血管与心脏中流动的血液,人的大脑作为决策系统负责循环系统的构建、血液在人体内合理的配置与运行等因素,其中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系统的电泵处于核心地位。同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有机体也应该具有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这四个基本的要素。
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RORD四要素中,组织体系是“硬基础”,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决策系统构成技术创新的“软环境”,它们共同构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系统。组织体系规整了企业技术创新实体性活动与管理性活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为技术创新构筑了坚实的平台;规则系统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制度与文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向正确方向良好运行;资源配置系统负责技术创新资源如资金、人才与信息等要素的筹集与配置,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源与新鲜血液;决策系统关系着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与实施,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灵魂。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是由技术创新相关活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中发挥着“粘合剂”、“结构组合器”与“功能发挥器”的作用:
1)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粘合剂”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包容了所有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要素,并按照一定规则合理的组织与运行。依据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系统性的要求,把所有相关要素统统包容进来,并使每一要素都发挥应有的作用,每样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把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发挥着“粘合剂”的作用。
2)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结构组合器”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各要素不是杂乱分布的,而是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的有机结构体。不管是宏观层面上的国家创新体系,还是微观层面上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都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需要把要完成的任务分解成各项具体的工作;二是要保证这些分散的工作可以结合成整体的工作。通过分解与合成,使创新体系成为一分工协作的系统。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技术创新各要素的“结构组合器”。
3)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功能发挥器”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有机系统,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企业进行持续技术创新,使企业转型为技术创新型企业。为了达到此目的,需要体系内部各要素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与完善,把内部各要素的功能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并通过有效的组织,形成比单部分能力之和大的多的整体能力,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有“放大器”的作用,把体系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系统综合反映,它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如果把企业技术创新看作是一阶段性的线性模型的话,则技术创新能力在各个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仅仅是创新能力的侧重点不同,如图3所示: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平台,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与培育的沃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目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源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反映。根据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可以将技术创新能力简单的划分为:技术创新的组织能力、技术创新的规则能力、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技术创新的决策能力。其中,每一种技术创新能力都是根植在相应的创新体系要素上的,离开了创新体系要素支撑,技术创新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会持续的。
其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作过程中的外在表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体现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好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很强,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合理有效,技术创新能力弱,则表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肯定有问题,因此,很多企业和国家机构都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来检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好坏。
最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要协调发展。在绪论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我国现有企业有技术创新能力滞后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有问题,整个创新体系的效率还没有充分激活,导致了创新能力与创新体系没有达到协调发展。这也反映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误区:偏重创新体系的实体建设,以为建立了企业研发机构就形成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R&D投入就会有高的产出,而最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依然极其低下,逐渐的企业就对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失去了兴趣,而重新回到“经营型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来,对“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道路远而避之。从中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好坏、建设的完善与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小、对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实行“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道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要注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与提高,这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目的之所在,也是决定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
总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根本,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之目的,两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因果相关的联系体。如同处于社会组织中的人一样,创新体系在此对应着个体的人,创新能力则对应着人的生存能力。人是由不同结构与功能的组织所构成的,各种人体组织都相互作用又自成体系,共同构成了人体结构,并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适应生活的能力。如果人的某一组织或子系统出了毛病,或不健全,则肯定会产生某种功能上的障碍,导致人生活能力的下降,甚至会威胁到人的生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就是构建与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保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
6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原则与思路
企业在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时应该遵循如下原则:要有利于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行;要有利于形成核心技术能力,企业生存与发展最关键的技术必须自己掌握,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开展相关的研究,以积累知识和技能;要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研发成本,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多的知识和技术;要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吸引外部资源向企业流动;要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去构建创新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时要注重整体性与有效性,从技术创新体系结构功能的完善与体系各要素的有效配合与激活两个方面着手。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包括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决策系统四个基本要素,因此在构建创新体系时要四个要素同时进行,不能顾此失彼,只抓一头。在进行组织系统建设时,要注重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建设,因为企业研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大中型企业要建立技术中心,进行超前的技术开发,为企业在市场上具有持续竞争力作基础。在进行规则系统建设时,要从企业自身能力出发,选择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规范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要注重对企业技术创新人员的激励,要把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一方面要完善资源的筹集渠道,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企业要定期对技术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价,促使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创新决策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要具有风险决策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企业家精神”,要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各类专家委员会等“智囊团”的建设。
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和绩效来说,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但是创新绩效的最终体现,还有赖于技术创新体系内诸要素的优化组合,激活各要素,这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另一重要问题。关键是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建设,因为技术创新机制是联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促使企业技术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效率的关键环节。政策建议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证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企业、政府、市场多方面共同努力,通过创新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企业内外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知识资源,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最终形成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和企业发展的内在机制。
1、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弱,主要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周期长;企业关键生产技术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档次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单位能源普遍偏高,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这些都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前,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与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1)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是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时,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以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为目的,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技术中心模式。
(2)在进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时,要注重创新体系的整体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由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系统与决策系统等子系统组成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不可或缺。
(3)重视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育。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调动其积极性,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根本所在。应积极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企业内部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和技术创新带头人,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售后服务人才,一批具有较高素质和技术能力的技术工人。在人才的使用上,要坚持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多年不见成果的人要坚决退出来,成果显著的要给予重奖。
2、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主要发挥以下职能作用:
(1)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产业政策和全国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组织编制行业发展纲要和规划,对全国企业创新的重点、结构和方向进行宏观调控。
(2)组织编制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重大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等导向目录,知道政策性银行贷款方向,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引导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3)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引导和投入,以举办高新技术园区为示范,跟踪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发展趋势,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投资研究重大产业先导技术和共同的关键技术,帮助国家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尽快形成技术优势,辐射和带动整个行业,参与国际分共和市场竞争。
(4)做好企业利用外资改造现有企业的规划,对企业股票上市、可转换债券等直接融资进行审核,监督其资金投向,促进企业创新。
(5)研究制定全国性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规范各类投资主体行为,保障投资主体的权益。
(6)积极培育、健全包括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咨询公司、招标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使之在企业项目咨询、技术产业化投资服务方面,本着科学、公证、诚信、可靠准则,在政府、银行、企业间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
第五篇:欠发达地区小企业会计准则运用问题研究
欠发达地区小企业会计准则运用问题研究
胡克训
摘要:《小企业会计准则》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在小企业中执行已经5个多月了。然而,不少小企业并未按时执行《准则》。大部分小企业没有跟进,既然《准则》是立足于小企业的基本情况制定的,能够为企业减负,提高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水平和整个企业管理水平,为何小企业反而“不领情”,对《准则》说“不”呢?本文对此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措施。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运用现状对策措施
小企业是指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企业中集中程度较低,或者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的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欠发达地区的小企业具有知识贫困、技术落后、观念转变滞后、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产出规模小、竞争力较弱、“家族”色彩浓等特点。小企业的经营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只有实行科学的管理,小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并成长壮大,《小企业会计准则》是适合小企业自己的会计制度,提高小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一、关于小企业会计准则
中央高度重视小企业的发展,发布实施了《中化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法规政策,以促进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化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法规政策,财政部于2011年10月18日发布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但下列三类小企业除外:一是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二是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三是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准则》出台的着眼点之一就是促进小企业税负公平。《准则》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保持与《企业会计准则》处理上的一致性的前提下,简化了会计核算方法。《准则》有助于贯彻落实有关扶持小企业的法规政策,加强小企业税收征管,促进小企业税负公平,帮助企业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为小企业减负提供了更具体的保障。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小企业运用《准则》的现状分析
财政部要求小企业在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准则》。现在已进入5月底,小企业已执行《准则》5个月了。然而,不少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并未按时执行《准则》。大部分小企业没有跟进,一些小企业对《准则》并不领情,继续使用《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即便现在《小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废止,但是目前仍旧有小企业因细节繁琐而拒绝更改。既然《准则》是立足于小企业的基本情况制定的,能够为企业减负,提高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水平和整个企业管理水平,为何小企业反而“不领情”,对《准则》说“不”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准则》的实施无能力。社会上一些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大多被工作条件好、薪金待遇水平高的大企业吸引。欠发达地区工作条件差,薪金低,人员来源主是下岗再就业的老会计人员或改行从事会计工作的中年人,这些人员:首先是年龄大、学历低。绝大多数均在中专、高中以下学历,学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能力和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其次是专业基础簿、无证上岗。欠发达地区小企业会计人员绝大多数上岗前没有经过培训,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有的甚至对会计工作一无所知。有的财务人员虽持有
会计证,但缺乏税法政策知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运用能力低,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差。不懂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对新会计准则不熟悉,难以适应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其三是法制意识不足、道德观念淡簿。很多小企业的财务人员不认真学习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相关法律和制度,法制观念不强。因此小企业的财务人员不具备实施《准则》的素质能力。
二是企业管理层对财务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准则》的实施无动力。小企业领导者和非财务专业的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尤其不了解《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有那些变化。企业财务部门组织实施《准则》得不到必要的支持与配合。小企业实施《准则》后,对企业财务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账务处理没有之前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时那么灵活。由此,企业领导者有所抵触。同时,许多企业管理层在观念上存在误区,认为本企业的所有财务及业务资料都是在自己的全程参与和控制之下形成的,对财务状况了如指掌,无需再做什么财务分析。这样财务人员在企业管理序列中的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导致财务人员没有动力实施《准则》。
三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意识不强,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高,《准则》的实施无压力。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讲,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企业的单一的业主或有限的股东,以及国家税务部门等。对于单一的业主或企业股东来说,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模式复杂,管理者自身水平参差不齐,会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他们对于财务会计不一定都熟悉,要完全看懂按照复杂的《准则》提供的会计信息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国家税务部门来说,在个体规模小的客观情况下,税务部门所需要了解的仅仅是企业的纳税情况,而对于其他的会计信息并不关心。导致财务人员没有压力实施《准则》。
四是内部监督缺失,外部监督不全,《准则》的实施无推力。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个控制系统。大多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
善,财务清查、成本核算、财务收支审批等基本制度都没有设立,有些虽然设立了那么几项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从未认真执行过。内部审计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导致中小企业内部监督不力。中小企业除内部监督不力外,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也缺乏一定的力度,主要表现为:国家监督往往偏重于国家利益而不够重视中小企业。社会监督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中小企业内外部监督不力是制约中小企业实施《准则》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三、促进中小企业实施《准则》对策措施
小企业的会计的特性是:会计管理主体与产权主体一致,会计管理工作往往由业主负责;会计管理内容较简单;由于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使会计管理方法的运用受到限制;由于企业失败率高, 企业寿命受很多因素限制,因此会计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简化的核算与报告模式,同时体现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的需要。确保《准则》的顺利实施,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措施:
一是增强小企业管理者财务观念,是实施《准则》的前提。中小企业应按照 “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的财务管理体制。要通过定期举办高级人才业务培训班,广泛宣传新出台的会计法规、会计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使企业的领导者了解会计知识,能够看懂会计资料,进行财务分析并做出科学的财务决策,同时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在会计工作中的职责,判断自己和会计人员的行为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从思想上强化财务管理观念,管理者的财务决策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经验与直觉,要用财务管理观念指导其行为,树立财务管理的价值观,不管是进行资金筹集、投放还是分配都要以企业财务管理思想为出发点,发挥财务管理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监督等方面的作用,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核心地位,真正担当起会计责任主体的重任。
二是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是实施《准则》的关键。《准则》顺利实施的关键是拥有足够而且能够胜任的专业财会人员。现阶段要不断加强对企业已有财会人员的培训,强化对《准则》培训,是《准则》顺利实施的核心。自《准则》颁发以来,为了顺利推行《准则》在小企业内部实施,关于《准则》的培训便相继开始。各地也相继针对《准则》开展培训班。虽然各地进行了《准则》的培训,但是培训的覆盖面依旧太窄。小企业数量太多,目前培训只能算是“星星之火”,还未形成“燎原之势”,并非所有的小企业都能得到这方面的培训。各地财政部门必须重视培训工作,要多多组织培训,尽量让更多的小企业的财务人员能真正了解《准则》,进而在工作中运用,这是《准则》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小企业组织《准则》内训,使企业管理人员对《准则》有必要的了解。当地税务部门应组织小企业财务人员进一步学习《准则》,讨论实施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会计专业技术能力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积累经验、提高素质,为实施《准则》注入动力。
三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运用效率,是实施《准则》的目标。加快会计电算化进程,为会计规范化提供有力保障,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记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某些信息的资源共享,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因此,必须加快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进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分析更加规范,有效克服因手工操作出现的失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为会计信息的使用都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让他们体会到会计信息对加强企业管理的现实意义,迫使财务人员不得不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为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施加内在压力。
四是加大小企业内外部监督力度,是实施《准则》的保证。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 改
变家族管理的模式;同时,要建立健全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形成独立的受企业董事会直接领导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贯彻落实《准则》的监管到位。对严格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小企业,在符合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前提下,要加大财税、信贷等扶持力度,促进这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对执行差甚至违法违规的小企业,要给预曝光,加以惩处。以推动小企业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小企业会计准则释义201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
[2]湖北省会计学会编:《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