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
9月23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河北省,全程参加并指导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他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以此促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促进党内生活的严格规范,促进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批评与自我批评一直以来都是我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武器之一。作为党的基层干部,在面对形形色色的批评时,如何认识,如何处理呢?
俗话说的好“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批评虽然会引人不快,但用心是良苦的。
首先,批评包含着一种希望。领导、同事对一个人的批评,往往包含着希望。因为对一个人寄予厚望,所以对其要求也高。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领导都会注意到;你的一点一滴的缺点和不足,领导都不能容忍,都会提出批评。因此,通常情况下,领导对某人的期望值越高,对他的批评也就越多。
其次,批评包含着一种关注。再聪明的人也会犯错误。一般人犯了错误,不容易引起领导的注意,可能很少招致批评,但对于那些骨干同志,因为他们工作涉及面广、影响大,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工作中有点漏洞,领导和人们批评也多。一般规律是,领导和人们对某人的关注度越高,对他的批评也就越多。
第三,批评包含着一种肯定。“孤家寡人”是听不到批评的。批评你,是看重你,信任你,认为你还有进步的空间,甚至有肯定你过往工作成绩的含义,不是任何人都能得到批评的。
第四,批评包含着一种促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工作都有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有了批评,可以使我们及时发现自身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弥补我们的缺陷,促进我们进步,这样工作也才有动力。
因此,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正确看待批评,坦然面对批评,真心接受批评。同时还要严于解剖自己,经常审视自己,敢于剖析自己,不断修正自己,努力提高自己。要做到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经常想到自己的缺点、弱点和不足,养成严以律己,广纳善言的好习惯。古人云:“闻过则喜”,要勇于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进行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各级党的领导班子才能够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第二篇: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解决党内思想不纯、动机不端、意识不清、作风不正等问题的有力武器。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指出:“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有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有力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所以,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
一是要勇于开展自我批评。在当前,每个领导干部对照党中央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英模人物的表现,都有需要改进的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对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缺点和不足进行自我批评,并剖解原因,提出应对之策,不能避重就轻、含糊其辞,必须重点突出、触及思想。领导干部还要带头自我批评,这样其他党员干部也自然会仿效,工作就容易改进,班子也能团结融洽。否则,功劳都是自己的,问题都是别人的,班子决不可能团结,人家也不愿意跟你共事。所以,能否开展自我批评,不仅关系到党性和党风,更是领导干部品行和修养的体现。自我批评也是开展批评的基础和前提,肯进行自我批评的人,才有资格批评别人,批评才容易为别人所接受,否则,只批评别人,不自我批评,批评就很难被别人理解为善意。
二是要诚恳接受他人批评。领导干部要听得进逆耳之言,包容有棱角之人,具有广纳善言和闻过则喜的气量,采纳正确的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领导干部只有勇于听真话,敢于听真话,才能获得更多的赞同和肯定。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再聪明的人也会犯错误。批评你,是信任你、看重你、爱护你,希望你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总有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明白其中道理,对来自他人的批评之声嗤之以鼻,而对来自他人的阿谀奉承却受之无愧。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听不得半点批评之声,终究会贻笑大方。作为领导干部接受他人的批评另一层面的意思也是对自我优缺点的再次认知过程。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接纳批评的勇气,更应学会从批评中获取营养,才能不断进步。只有不断要求进步的人才会虚心接纳并采用他人的批评之声,这是一个理解和升华的过程,也是提高自我水平不断完善的过程。
三是要敢于开展相互批评。广大党员干部生活在一个集体里面就应该相互关心、相互提醒、相互监督才能相互进步。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坦诚相待,相互沟通,心平气和地进行思想交流。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顾虑重重,怕得罪人,怕有损团结,说起话来云山雾罩,批评起来蜻蜓点水……这些走过场的做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也损害了真正的团结。在批评他人时,要有理有据,不能空穴来风,要指出要害,不能顾左右而言他,克服老好人主义思想,不要怕得罪人。有的官员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不是一朝一夕就走上的,而是一步一步的步入深渊的,如果他周围的同志能及时予以提醒,做好监督,也许事情又是另一种情况。因此,领导干部之间要敢于揭他人之短,勇于接受批评,真批评才能达到真团结。
领导干部只有认真开展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尘就扫,有病就治。使教育活动成为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生动实践、加强党性锻炼的严肃课堂,只有这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会扎扎实实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三篇: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在对待批评问题上,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他曾经说过:“对来自上头的批评,你要敢揽进来。对来自下级的批评,你要听进去,要当下级干部的出气筒。”
正确对待批评。每个党员都要正确对待批评,提高对批评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胸襟宽阔,自觉的接受批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虚心接受批评,丢掉思想上的各种灰尘,不是没了面子,而是进步。兼听则明,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即使听到与事实有出入,分析不准确,方法欠妥当的批评意见,也应坚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批评中正确的成分认真吸取,与事实不符的看作是一种提醒。
认真自我批评。反省自我,要端正态度,勇于承认和承担错误。一个人有缺点毛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以致“小疾”拖成“大病”,甚至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前新旧体制交替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经济多元化和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所导致的思想多元化。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认识的一些便差、影响和侵蚀,也会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我们党内来。因此,坚定党内理想信念,实事求是地保量自己,正确地对待自己。勇于自我暴光,严于解剖自己。做到“讲党性、讲原则、讲真话、讲实话”,讲出来是好事,得到的教训才会更深刻。一般说来,勇于自我批评的人,往往容易接受别人的批评,从别人的批评中吸取正确的东西。
第四篇:如何正确对待差生
如何正确对待差生
在现在的课堂里,几乎每个班级都会产生一些所谓的“差生”,因为他们成绩差,所以被学生和老师瞧不起,给他们起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差生”。有些老师为了提高班级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就拼命地给这些学生补课,可效果甚微。所以,到最后有些老师就干脆放弃这些学生,让他们自生自灭。所以,放弃这些差生是不可取的,每一个有良知的老师都不会放弃这些学生,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要改变这些“差生”,我认为老师应有这三心:
1、爱心
作为一名教师,从事的是“传道、授业、解惑”,传播人类文明的职业。一位良师不仅要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管理艺术、还要有一颗爱心。教师的爱心是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要付出真诚的爱。处于学习后进状态而又有过错的学生往往有沉重的思想负担,他们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人们严厉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地认为教师不喜欢自己、轻视自己、厌弃自己,所以他们对待教师,即使真正关心他们的教师也不愿意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
为了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教师应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他们温暖和疏导,以诚相待,付出心灵的关爱,使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亲身体会到教师的善意,相信教师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真心实意,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能把教师当成知心人,心悦诚服的接受教育,因此教师应像园丁爱护培育每一株花木那样关爱呵护每一位学生。
2、信心
后进生落后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极少获得成功的喜悦,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使他们的心理产生障碍,失去了自信心和进取心。我们知道,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正如俗话所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鼓励、因势利导,以此作为促其进步、转化的诱因,那么差生就有可能向不差、很好方面转化。与此同时,向差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以其获取的成功消除他们的压抑感和自卑感,从而增强搞好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抬起头来走路”,这样就可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差生一般学习兴趣较差,但他们往往对其它事物感兴趣,因而,我们应注意观察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使他们树立能够学好的信心,并加倍努力把学习搞上去。比如:有的学生虽然纪律差学习不好,但字写得很好,有的学生爱干净、喜欢集体活动,有的学生对父母孝顺,重义气、说实话。
所以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不提问或很少提问后进生而经常提问尖子生,这是司空见惯的。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加重了后进生只能陪坐陪听的自卑感,因此教师应多给后进生一些“偏爱”。让他们觉得在老师的心目中他们并不是“弃儿”由此看到希望,而希望之火一旦点燃,就会产生自信心,就会推动后进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向良性方面转化。②对待差生,我们应该多多鼓励他。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自己已经是差的,还要被人忽略,这样,就会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我们应该要跟差生多多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因为,学习,可以从他们的兴趣开始。这样,他们才喜欢学习。
3、耐 心
学差生在班级中常被学生鄙视,有些教师也指定他们是班级的“败类”、“包袱”。在社会上遭到冷眼,在家也受到家长的训斥。心里有一种压抑感,存在厌学情绪,自信心不强。对于这些差生,首先要动之以情,然后才能晓之以理。要鼓励同学们多亲近、多任、多关心、多鼓励他们,并对他们进行热情帮助。当我看见学差生抄袭其他同学作业时,我不但不责备,还主动将最好学生的作业本借给他们抄,并叮嘱他们要“一抄、二读、三背”,第二天上课,有意识地叫学差生站起来口头做一遍,同样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每次单元测验,我都将成绩有进步的差生名字提出来及时表扬,让他们也享受一下成功的欢乐及喜悦,有些学差生的头脑反应稍慢,有时一个简单的时态讲几遍还不理解,我不厌其烦地再多讲几遍;有时想办法编成顺口溜,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直到他们听懂为止。无数事实证明,学差生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有违反纪律的行为,也有守纪律的愿望。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燥,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切忌向家长告状。只有我们给他们以无私的、真诚的爱,我们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
当然,上面讲的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做起来却很难。并且要求老师能够持之以恒,并要做到三心合一。因为,只有你心中有学生,爱这些所谓的“差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宝贝”,你才能去感化他们,才能让他们改变自己,才能让他们去努力学习。但我想,只要你能够改变一个“差生”比教好十个“好生”更重要,因为由于你的努力,能够改变一个“差生”的一生,能够改变他的命运,甚至能够改变一个家庭,或者更多,所以,你的努力和付出是值得的。
第五篇:正确对待网络游戏
正确对待网络游戏
一、应对网络游戏问题的策略
(一)增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引导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孩子能从家庭获得足够的精神满足,则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能增强抵御外界的各种不良影响的能力。所以,父母应积极的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足够的理解,提供精神上的帮助。家庭也可以提供一个小的监督环境。学校不仅仅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还可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学校可以长期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兴趣小组、特色培训班等,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各方面的兴趣,将他们的视线从网络游戏中转移出来。社会各部门可以增加大学生活动场所,创设积极健康的环境,满足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行业主管部门可以对网络游戏产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范,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增强网络游戏制作者和运营者的社会责任心,使网络游戏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传授必要的心理调节技巧,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开设心理咨询室,可以排除大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消除心理疾病。若想真正将心理课程和心理咨询室付诸实现,则必须有心理健康、水平专业和敬业的专职教室和心理咨询师。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心理教育咨询队伍的建设,才能做好对学生的心理指导,进而形成良好的外界环境,使大学生潜移默化的陶冶健康的心理品质,才能抵抗网络游戏的不良影响,健康的游戏。
(三)强化“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教育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正确认识和面对网络游戏,了解网络和网络游戏的特点,了解网络游戏为什么让大学生如此痴迷,才有可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地对网络游戏上瘾的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事实证明,对网络游戏一味封堵和声讨是不现实的,效果也是不明显的,应正视网络游戏作为新兴产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但是也不能过分夸大网络游戏的功能,甚至把电子竞技作为校园文化活动来大力开展。
(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职责,只有使学生真正懂得大学阶段应以学业为主,正确处理学业与游戏的关系,形成正确、积极、健康的网络观,他们才不会因沉迷网络而形成自私等不良的品性。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不能因为网络的隐蔽性而随心所欲,忘记了起码的行为准则。要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有关道德伦理和法律知识,做“网络社会”遵纪守法的公民,成为网络道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积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