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推荐

时间:2019-05-13 10:5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轩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轩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推荐》。

第一篇:轩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推荐

轩辕小学2012年暑期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推荐 一年级:

1.我身边的动植物

2.在生活中识字

二年级:

1.气象与我们的生活

2.我喜欢的广告

三年级:

1.我对自然灾害的认识

2.我的家庭

3.绿色食品知多少

4.家乡新郑的风景名胜

四年级:

1.珍惜水资源

2.新郑的历史名人

3.新郑特产知多少

4.环保在行动

五年级:

1.关于废物再利用

2.节气与农时

3.姓氏文化研究

4.家乡新郑的自然资源

第二篇: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彩石镇宅科小学 李忠奇

一、指导思想:

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二、学习情况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三、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2、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四、活动主题:

实践课程类以根艺创作为主,结合课程辅助手工制作与手抄报制作。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认真动手做事的能力,针对五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活动进行时将根雕制作理论、手抄报调查创作与折纸创作相结合,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以及热爱生活、实践生活的能力为主题;

生活类主题1:爱护我们的环境

分主题:1;认识我们的生活-生活中的标志 2我们与动物交朋友(爱护动物)3污染水的坏处(我们应该怎样做)4认识砍伐树木的危害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更加便利了,但是我们的生活环境却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癌症、呼吸性疾病的侵害,水与重金属的污染威胁到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校园周边工厂的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我们身边的学生是如何处理废弃物的。

(2)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制定计划,实施方案。(3)各小组全员参与策划活动,并作好记录。(4)谈谈活动的感受

三、活动过程:

一、设疑 激趣

1、设疑导入。上课了,教师走进教室,看见教室外的雾霾,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问: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到的?

2、激发讨论。针对上述问题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顺势撩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谁知道PM2。5?“帮助学生了解污染的根源。

3、揭题课题:“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废弃物的问题”。出示课题。

小结:垃圾应该放进垃圾桶,这个道理学生都懂。为此,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本次活动的内涵,找到活动的生长点,使生活矛盾与学生“已知”知识产生碰撞。这样,以问题设疑,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推动学生向纵深处发展。使学生处于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界中。

二、选择 合作

1、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进行调查研究,以下选题供大家参考:

(1)雾霾是怎么产生的?

(2)污染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危害? „„

2、制定研究计划。自由分小组,确定研究任务,制定研究方法明确分工。

四、自主组合,调查分工,设计活动计划。

1、根据以上归纳,把班上的同学分成5个活动小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能力及居住的地段选择适合自己的调查小组。

2、任务分配:第一活动小组调查空气污染情况,第二活动小组调查水污染情况,第三活动小组调查噪音污染情况,第四活动小组调查垃圾污染情况,第五活动小组调查公共设施受破坏情况。

3、各小组任务落实到人: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生活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设立:组长、记录员、摄影员、采访员、上网员、资料员整理员、调查报告执笔员、调查结果汇报员。

4、指导设计调查活动计划。

镇区环境状况调查活动计划表

5、召开小组长会议了解活动计划制定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前的指导。

空气污染情况: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对所有餐馆的油烟排风扇个数进行统计;在商业最繁华的十字街对机动车的排气量进行观察,统计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机动车的数量。

噪音污染情况: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在交通较容易发生堵塞的百佳超市门前、西菜市入口处、同安街与江滨路交汇处设立三个点,对机动车在单位时间内鸣笛次数进行统计;在小商品批发市场感受其人声鼎沸的场面并对人流量进行统计。

公共设施建设受破坏情况: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建议先实地考察,再到城管大队进行专题采访:都有哪些公共设施受破坏?一年中要花费多少维修费?

三、实地调查 要求:

1、参加小组组织的系列活动,调查并记录调查结果。

2、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了解环境受污染破坏的原因。

五、小组达成共识,提炼观点。

1、要求资料员整理员把小组成员在调查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展示。

2、对小组同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一起寻找改善的途径。

实践类主题1:根雕的前期制作 主题2:认识与鉴赏根雕 主题3:根雕的选材与前期处理

五年级综合实践课程方案实践类:

第一课 根雕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根雕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增强学生对学习更雕艺术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根雕的含义及基本特征,通过讲解完成。

三、教学难点:提升学生对根雕的兴趣,理解根雕的含义。通过欣赏图片完成。

四、学习材料:根雕图片,根雕知识的资料根雕作品。

五、教学过程 ①、②、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导入课题

普通的根和根雕形成的对比,导入根雕的艺术性。③、讲授新课

图片行赏进入讲解根雕含义

1、根雕:“树根造型”,“根艺”:是指一定自然形态的树根以及枯茎的枯朽残木,和竹、腾、灌木的根,经过精心构思、加工而创作出来的根木造型工艺品,简称根艺或者根艺品

2、欣赏部分根雕作品,学生分析根雕的基本特征

问:“这些根雕有什么特点,美么?为什么?”

“七分根三分雕”、“七分天然,三分人工”、根的天然形态是本,人工构思和处理是关键

3、分析根雕和雕塑,分析他们有什么不同。

主要特诊:充分利用根木的自然形态,追求一种近似型中的神韵,它是天然美和雕琢美的奇巧结合。

4、着重强调:“制根雕贵在自然,难再发现,巧在加工,美在传神”

④、⑤、学生座谈,谈想法,谈感受,提问题。课堂小结

安排学生,课后寻找制作根雕的材料

第二课 根雕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了解根雕的大致分类,给生如学习研究根雕技法,发展根雕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了解根雕的分类。

三、教学难点:把根雕结合现实事物分类。

四、学习材料:图片、根雕实物。

五、教学过程:

①、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拿出手工艺品的根雕,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欣赏根雕图片,提出问题

问:“他们分别用什么材料制作”“他们都有什么不同的用途?” ②、欣赏根雕作品,提出问题。问:“他们在造型上有什么不同?创作之初是怎么想的?”

③、细致的观察根雕及根雕工具。问:“他们都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制作成的?”“以上欣赏的作品都可以摆放在那里?”

④、学生总结根雕的分类,教师指导,要求学生写出总结的材料。⑥、教师总结,概述根雕的分类。

课堂小结

安排学生课后对照的材料进行挑选。

实施方案注意事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五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动难点: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六、实施计划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内容、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第三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主题活动教学模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主题活动教学模式

实 验 研 究 方 案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以必修课的形式被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是新课改成功与否的试金石。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丰富学生的体验与经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

2003年我县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在研究指导纲要,本县资源特点、师资力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框架,几年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不断进行探索,对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诸多问题已经形成了清楚的认识。并着重在主题设计、教学指导、活动组织、资源开发与利用、评价等有效性的微观教学上开展积极的探索,从宏观构建到微格研究,体现了我县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已向纵深发展,但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以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原有的模式和研究已不能满足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尤其是学生开展活动的方法和策略、研究热情和参与主动性的缺失,教师对活动目标、活动的指导策略、主题内容选择的曲解等等,更促使我们转变思考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入更深层次的研究。为此,我们提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的教学模式,坚持学生开展活动的“五自”原则,以学生主题活动的研究与开展为主线,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的研究,有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模式研究理论依据。

1、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强调教育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也必须使每个学生达到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规定的合格标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健全的人格。在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的基础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做人”。

2、现代教育理论。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一个过程,但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其所知道的过程,而是师生一起探索其所不知道的过程;探究新的教学方式,目的是引导教师从“教”知识向“教” 方法转变,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要让学生在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一种新的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即教师要把学生片断的学习经验联系起来,使之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是由内向外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灌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注重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展的过程;注重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兴趣;注重创设情境、发展能力;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最终达到使学习者有效地实现当前所学习知识、能力建构的目的。

4、《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独立设置研究性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推动教学方式的转换。本模式强调教师在掌握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注重主题活动设计、过程、组织、指导方法、策略的研究,关注选题方法、开展主题活动的方法、指导活动的策略等的研究与实践,力求使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并把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应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成为一种终身学习的好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人交往与合作能力及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的成长打开另一扇窗子,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从而促使学生用顽强的毅力战胜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通过实践与研究探索一套科学民主高效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师生和谐发展。

3、通过实验研究,研究各种课堂有效教学形式,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实践经验并开始形成课堂教学特色。

4、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大面积提高教和学的效率,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树立起课堂教学的品牌。

四、实验原则

1、发展性原则:实验着眼于教师的发展,特别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努力构建以生为本、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

2、适用性原则。没有一种教学模式能适合所有的教学活动,也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好的教学模式。在实验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活动主题和资源特点,根据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调整、丰富、完善教学模式。

3、实践性原则: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开展实验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为学生创建实践的最根本途径——课堂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发现、认识、理解和发展。

4、合作性原则。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也要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主题活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及操作要点

主题活动一般分为准备阶段---实践阶段---成果展示阶段三个阶段,整个主题活动的教学流程为:

创设问题情境----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计划)----实践探究----汇报成果----活动评价----活动拓展。

针对主题活动的不同阶段及四大领域的内容特点,相互整合分别设计了起始课教学模式,方案设计指导课教学模式、成果展示课教学模式、手工制作指导课教学模式。

(一)起始课教学模式:

起始课的教学目标是:围绕“话题’的讨论与交流,提出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话题逐步过渡到活动主题,通过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对自己要研究的活动内容有了清晰透彻的了解,便于学生确定自己的活动子课题及制定活动计划。具体操作如下: 情境引入---了解旧知---提出问题---整理归纳---提炼主题---选题分组。

情境引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选择恰如其分的方式如以音像、图片、谜语、故事、游戏、现场新闻事件分析、实物模型、学生生活见闻、科学小实验等创设具体的谈话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引出要研究内容的大致范围即“话题”,形成探究活动的问题。

设计情境引入的要求:

(1)情境引入与要研究的内容能够对应起来。

(2)情境引入要能产生问题或能呈现问题,但开放度不能太大,避免产生太多无法研究的问题。

(3)情境引入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不能离他们的生活太远。

(4)情境引入的活动要难易适度,要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要能制造一定的认知困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5)情境引入最好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注意。

了解旧知:了解学生关于“话题”的内容了解、掌握程度,相关知识的获得途径、方法,启发学生对“话题”内容的思考。

提出问题:通过对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的理解、分析,围绕话题,引导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存在困惑和疑问想研究的问题提出来。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1)教师要了解该话题所涉及的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相关知识,能熟练地把“话题”分类,即不同内容的知识点可以包括哪些问题。(2)针对不懂的知识点设计不同的引导方式如观察法、谈话法、实验法、情境回忆法等。

(3)要适当控制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与方向。质量是指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可研究性,即有没有研究的价值,方向是指学生必须在话题内容涉及的范围内提出问题,不能跑题。

(4)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词不达意,没有真正把学生想说的问题表达清楚,教师要适当的引导、调控,要善于从学生的语言表述中分析出学生的表达意图,然后引导学生把真正想问的问题提出来。

强调避免重复问题的提出,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当堂回答,匪夷所思,词不达意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具体指向可能是什么。

整理归纳:把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进行整理、筛选、归类。归纳整理问题的方法:

(1)把简单浅显学生很快就能回答的问题舍去

(2)把相类似的、相包含的内容归为一类

(3)把有研究价值,但在现有的教学条件、经济条件下无法开展研究的问题进行归档记录,有研究条件时在研究。

(4)对同一类问题进行概括、提炼,标明所属即子课题。

提炼主题:把学生感兴趣、有研究条件,切入口小的一类或几类问题提炼升华,确定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选题分组:选择同一类问题的学生划分为一个活动小组,由于学生的研究能力有限,一般要求每个学生只选择一个子课题开展研究活动。

(二)方案设计指导课:

方案制定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是研究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条件。由于主题活动时间、地点较为分散,加之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所以活动计划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活动根本,缺少了它,活动就极易陷入随意性,活动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指导课的教学,让学生对完整的方案有基本的认识,了解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理解各部分的基本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大组交流,逐步完善方案的各个环节,明确活动目标和活动步骤,使学生的活动过程更科学。

制定主题活动方案主要包括:

1、研究哪个子课题?

2、选择哪种研究方法?

3、研究时间怎样安排?

4、小组成员怎样分工才能更合理、更能发挥每个同学的聪明才智?

5、研究成果采用哪种汇报形式?

6、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等等。具体操作模式:

激趣导入---方案预设---合作探究---矫正指引---问题反思---总结提升

激趣导入:教师可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事例或小故事等导入,让学生明白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方案预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策划,初步制定活动计划表。合作探究:各组学生通过汇报、实物投影等形式,分别交流展示本组研究制定的方法操作方案,让大家共享活动成果的同时,针对活动方法的具体操作细节组织小组之间、同学之间的对话、辩论等,论证方案的可行性,指出方案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让学生明白应从哪些方面去完善自己小组的计划。

矫正指引:对学生普遍存在操作困惑的研究方法或操作细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该方法的定义、使用功能、适用范围、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使学生切实掌握该种方法的基本特征和操作要领,形成正确、全面的方法操作模型。

问题反思:学生根据大家的建议和教师的引导,反思自己制定的活动方案问题出在哪里?是方法选择不适当,还是操作不够规范,还是忽视了某些细节,或是时间安排不合理、人物选择不符合实际、方法操作的不清晰等等,根据所提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本组的活动方案。

总结提升:师生对全课进行总结。

(三)成果展示课:

成果展示课是教师根据学生活动开展的情况,指导学生对通过实践、体验、探究、制作收集的大量子课题信息资料进行筛选、整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或把制作的模型、手工艺品等进一步完善,组织学生采取不同的形式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在全班展示、汇报的课型。成果展示课通常是主题活动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课型。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学生展示与汇报自己的成果,包括是成型的小调查、小论文、幻灯片,实物模型、手工艺品,也可以是过程中产生的体会、经验与疑惑。二是对下一研究主题的拓展,可以在学生交流的时机生成新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具体操作模式:

教师导入---活动准---小组介绍---成果展示---互动评价---总结延伸

教师导入:一般采用谈话导入。

活动准备:各小组拿出所有的相关资料,整理、讨论汇报形式与分工。

小组介绍:各小组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汇报调查研究成果.

成果展示:利用大屏幕或直接展示各小组制作的手抄报、幻灯、音像作品、图片、手工作品等

互动评价:

1、学生自我反思:学生们在成果展示完成之后,让每位同学根据自己在研究小组中的具体表现,对自我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工作做出评价。

2、学生互相评价:可以同一研究小组内组员之间互相评价也可以评价其他小组的表现。

总结延伸:教师对整个主题活动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引导学生回忆开展了哪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有哪些感受和体验,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要开展一个活动需要些什么条件、必须做哪些事情,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对活动中新生成的有研究价值、可操作的问题,可引导学生作为新的活动主题开展个人兴趣研究。

(四)手工制作课:

教学流程:

观赏激趣---原型解剖---要点分析(示范讲解)---设计图样---动手制作---评价展示(原理分析)---拓展应用

观赏激趣:

教师通过实物、图片、投影或录像等,让学生欣赏本节课要制作的物品或物品群,意在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

原型解剖:

学生通过观察、分解手工作品,了解作品的组成结构、选用的材料、制作技术、衔接方法等。

要点分析(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讲解制作要点,学生模仿。师生共同分析制作技术、技巧的操作要点,了解、掌握作品的细节操作技巧及主要注意事项(学生容易出现问题分析、点拨)。

设计图样:

学生个性化的整体局部模型设计、材料选择、衔接技术。

动手制作:

学生按照自己的图样设计动手制作作品,教师根据学生操作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集体、个别指导。指导的策略是指导的内容主要针对制作过程中产生的焦点问题、指导的时机选择为学生交流后无所得时进行指导、指导的深度要点到为止,不要包办代替,也不要放任自流。

评价展示(原理分析):

学生作品展示、评价、比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纠错,修正自己的制作技术技巧。评价的主要内容有材料的优化、制作技术的体现、作品各部分的组合与设计、制作目标(工作原理)能否实现、个性化部分的展示、新知识的获得、新问题的产生等。拓展应用:

作品或制作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新问题、新主题的在研究与制作等。

六、模式实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12、3----20012、7)

主要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了解、掌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调查各校的资源特色,了解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活动能力,开展主题活动的态度和困难等。在线方案的框架下制定各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布置安排实验任务。

第二阶段: 实验阶段(20012、8----2012、12)

各校根据实验方案开展课题实验,根据各校的资源特色和教师的教学特色形成本校的主题活动教学模式,把自己的教学案例、教学经验、反思等材料定期在教学交流活动中进行展示,尽快抓点校,及时推广典型实验经验。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3、3-----2013、12)

把各校的教学案例、反思、教育叙事、总结、教学经验、学生活动的成果材料等进行整理归纳,形成论文集、案例分析集、成果集、教学设计集等。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彩石镇宅科小学 李忠奇

一、指导思想:

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

二、学习情况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三、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活动主题:

以手抄报创作为主,课程主要分为两个大类生活类和实践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认真动手做事的能力,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活动进行时将手抄报调查创作与折纸创作相结合,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以及热爱生活、实践生活的能力为主题;如:家庭小档案调查,母亲节贺卡,好看的动画片等等。

生活类主题1:爱护我们的环境

分主题:1;认识我们的生活-生活中的标志 2我们与动物交朋友(爱护动物)3污染水的坏处(我们应该怎样做)4认识砍伐树木的危害

方案1;

爱护环境卫生

一、问题的提出:

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校园垃圾就开始伴随着学生的校园生活,它给班级、学校带来的困扰也越来越大。我根据三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学习生活,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通过调查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校园垃圾的来源、危害,怎样处理垃圾等,建议学生向学校提出建议,让学生以真实的校园生活为背景,在真实的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的:

(1)认识校园垃圾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初步建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2)关注校园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3)思考校园内存在的垃圾管理问题,找出解决减少垃圾的有效办法。

(4)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组织和策划能力。

三、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校园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我们身边的学生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制定计划,实施方案。(3)各小组全员参与策划活动,并作好记录。(4)谈谈活动的感受 四活动过程:

一、设疑 激趣

1、设疑导入。上课了,教师走进教室,看见教室有小纸片,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问:垃圾从哪儿来到的?

2、激发讨论。针对上述问题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顺势撩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垃圾哪有家啊?还是让它躺在地上吧!”随手又丢在地上。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述说自己的意见。

3、揭题课题:“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家在哪儿的问题”。出示课题。

小结:垃圾应该放进垃圾桶,这个道理学生都懂。为此,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本次活动的内涵,找到活动的生长点,使生活矛盾与学生“已知”知识产生碰撞。这样,以问题设疑,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推动学生向纵深处发展。使学生处于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界中。

二、选择 合作

1、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进行调查研究,以下选题供大家参考:

(1)校园垃圾是怎么产生的?

(2)校园垃圾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危害?

(3)同学们面对垃圾是什么态度?他们是怎么做的?(4)垃圾是如何收集和怎样运出校园的?(5)我们可以怎样处理校园垃圾?(6)校园垃圾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

2、制定研究计划。自由分小组,确定研究任务,制定研究方法明确分工。

评析:生活垃圾的来源、处理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只让学生调查校园垃圾的情况,意在让学生从实际出发,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进行研究。教师引导学生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如安排研究时间,分析、创造研究条件,预测研究成果等。

三、探究 体验

1、分小组进行研究 组分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类主题1:家庭档案调查 主题2:我爱我家(爱我家园)主题3:生活中的标志

方案2:

主题提出:我国在高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公共场所的管理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公共设施遭破坏、垃圾随手乱扔、车辆乱停放、摊贩随处摆摊设点、不规范的广告到处乱贴、废气、污水、油烟乱排放等等,这些都有碍于展现小镇的新形象和精神文明建设新风貌。于是有了这样一种想法,让学生通过实践调查活动,了解小镇的环境状况,懂得小镇的形象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维护。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够使学生明确在小镇城市化建设中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于是产生了以上的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的定位 知识能力:

1、通过开展镇区环境调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关注社会的好品质。

2、通过开展环境改善方案设计,使学生学会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3、通过调查和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4、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小组调查研究活动,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

价值取向:

1、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2、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双赢”。活动准备:

调查用具的准备、指导老师的配备、事先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协作、与有关部门事先取得采访联系。

活动重难点:

学生通过环境状况调查、发现问题、在对策大讨论活动中解决问题,掌握思考设计,实践操作的能力。

活动的实施步骤 :

一、因势利导,确立调查着眼点。

1、同学们,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为家乡的哪些变化感到骄傲?

2、小镇以新的姿颜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去珍惜它,保护它。然而社会上却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让我们的小镇姿颜受损,你发现了吗?

3、今年是我们洪濑镇党委提出的小镇“城市化管理年”,你想为美化我们的小镇做点实事吗?

4、提出建议:先对镇区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再考虑该如何为小镇的美化做实事,做哪些实事。

5、提出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对镇区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呢?

6、孩子们各抒已见后加以归纳,确定了如下调查着眼点:空气污染情况、水污染情况、噪音污染情况、垃圾污染情况及公共设施受破坏情况这几个调查范围。

二、自主组合,调查分工,设计活动计划。

1、根据以上归纳,把班上的同学分成5个活动小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能力及居住的地段选择适合自己的调查小组。

2、任务分配:第一活动小组调查空气污染情况,第二活动小组调查水污染情况,第三活动小组调查噪音污染情况,第四活动小组调查垃圾污染情况,第五活动小组调查公共设施受破坏情况。

3、各小组任务落实到人: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生活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设立:组长、记录员、摄影员、采访员、上网员、资料员整理员、调查报告执笔员、调查结果汇报员。

4、指导设计调查活动计划。

镇区环境状况调查活动计划表

5、召开小组长会议了解活动计划制定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前的指导。

空气污染情况: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对所有餐馆的油烟排风扇个数进行统计;在商业最繁华的十字街对机动车的排气量进行观察,统计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机动车的数量。

水污染情况: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寻找街道上的污水来源并对其污染范围进行丈量、统计;对“东溪”进行观察,了解污染情况及污染物的来源。

噪音污染情况: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在交通较容易发生堵塞的百佳超市门前、西菜市入口处、同安街与江滨路交汇处设立三个点,对机动车在单位时间内鸣笛次数进行统计;在小商品批发市场感受其人声鼎沸的场面并对人流量进行统计。

垃圾污染情况: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对生活小区、休闲场所、商业环境进行观察、访谈,发现垃圾来源,并对所有垃圾箱,垃圾屋的个数进行统计。

公共设施建设受破坏情况: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建议先实地考察,再到城管大队进行专题采访:都有哪些公共设施受破坏?一年中要花费多少维修费?

三、实地调查 要求:

1、参加小组组织的系列活动,调查并记录调查结果。

2、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了解环境受污染破坏的原因。

四、小组交流,讨论各自的感受与收获。

1、在调查实践活动中,你采用了什么样的调查方法?遇到了哪些困难并怎样克服?

2、通过你的调查,你了解了些什么?

3、你认为自己在活动中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呢?在今后的活动中有什么新的打算?

4、评价自己所在小组的分工合作情况。

5、每位学生分别写出每次具体活动的收获和活动反思。

五、小组达成共识,提炼观点。

1、要求资料员整理员把小组成员在调查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展示。

2、对小组同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一起寻找改善的途径。

3、调查报告执笔员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表述没有固定形式,一般有“题目、引言、主体、结论、改善对策”组成。因为学生初次尝试,我给他们拟了一个写作提纲,供参考。

六、活动成果交流

1、出示学生调查报告,各组长组织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研究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结果。

2、通过交流信息,你有些什么新的发现?有什么新的想法?

3、在资源共享的条件下,引导学生对每个小组的调查活动进行总结、提升。

4、把授奖权交给每个学生,在他们讨论和评议中产生获奖者。颁发“优秀组织奖”、“最佳摄影员”、“最佳采访员”、“最佳记录员”、“最佳资料整理员”等奖项。

七、环境改善方案设计

1、请资料整理员展示调查过程中拍摄的图片资料等。

2、请调查结果汇报员汇报自己小组发现的问题。

3、请上网员汇报网上获得的信息。

4、请组长汇报自己小组环境改善的对策。

5、欣赏课件:优秀城市的环境图片。

6、开展对策大讨论活动。

7、各小组设计改善方案。

8、把调查成果合并起来制作一期展板。

八、我们的呼吁。

撰写倡议书,向社会发出倡议。倡议书内容如下:

“爱我家园”倡议书

尊敬的叔叔、阿姨们:

当你们满怀欢喜的心情在晨光中健身,在午后悠闲漫步,在黄昏全家溜达欢笑时,你们是否注意到你身边的环境污染状况?由于我们人类的随意破外,我们的家园现在已经伤痕累累,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危害,它提醒我们要意识到环境保护已经是燃眉之急,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明天更美好,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倡导绿色文明,是一种新的时尚、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爱护地球、维护生态、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倡议:

1、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合理进行市场布点,避免交通拥挤。

2、积极、认真搞好校园以及居住社区、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净化,清除或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染,杜绝脏、乱、差;

3、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提倡绿色生活,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回收资源,绿色消费,支持环保;

4、加强绿化建设,净化空气;

5、工业区污水的排放要达标,净化母亲河---东溪;

6、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不做任何破坏生态的事情。

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都能一起努力,总有一天,那些破坏行为会停止的。我们的生存环境明天更美好,希望大家有所行动。此致

敬礼!

实施方案注意事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动难点: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六、实施计划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内容、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第五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家乡粮油作物》研究性学习方案

一、设计意图

粮、油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可是,2008年世界上不少国家粮油紧缺,部分地区甚至造成粮荒。而我国粮油产量也不容乐观,据海关统计,去年1-5月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357.3万吨,价值39.8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1.1%和94.7%。进口平均价格 1114美元/吨,上涨75.2%。5月当月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65.8万吨,下降4.1%;进口平均价格1223美元/吨,上涨80.2%。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如何提高两油产量,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这是当前迫切研究的课题。张甸中心小学地处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根据六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组织学生围绕庄稼这一课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符合乡情、国情。本活动农村实际设计一系列主题活动,通过观察、调查、表演、手工制作、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认识了解庄稼、学习关于庄稼的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农、学农、务农、长大做一名新型农民的意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诸项多元智能。

二、活动目标 认知:

1.认识各类庄稼,知道家乡粮油作物的名称、形态、特点、生长规律等。2.走近田野,增进学生对庄稼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庄稼的内在联系。3.掌握制作几种食品的基本方法。能力:

1.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懂得与他人交往的社会交际能力,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3.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4.培养学生管理庄稼的基本技能。情感态度:

1.通过小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等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帮助,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通过对庄稼的认识和研究,激发学生爱庄稼、护庄稼的情感,培养学生爱粮、惜粮的意识。

4.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实践出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

5.培养学生科学地对待问题、解决问题,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6.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三、活动准备:

1.收集庄稼的图片、资料,以及粮食对人类的贡献事例。2.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庄稼。

3.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等途径,了解粮油对人类生活的影响。4.寻找赞美庄稼的文章、诗歌、歌曲等。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激发农趣,确定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研究性学习

(一)激发农趣 走进田野

活动过程:

一、展示田野丰收景象的录像及图片,让学生为为农户家庭子女而自豪,告诉学生,本学年我们研究的课题------庄稼(粮油作物)

二、让学生说说研究粮油作物的意义。1.粮油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 2.民以食为天;

3.农田可用种植面积在逐渐减少; 4.目前粮食价格不断上涨;

5.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引起其他价格的不稳定; 6.世界不少国家已现粮荒现象; 7.无农不稳,无粮则荒;

8.粮油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 9.粮食是人们的命根

10.粮油产量,庄稼人的收入。„„„„

三、欣赏袁隆平稻田研究水稻画图,畅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人类做出了贡献的故事。突出“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四、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谈谈如何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树立学农、爱农、做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决心。

五、到学校附近的农田参观,欣赏田野美,大自然美。

六、作业:

调查了解家乡有那些浪油作物,做好记录。

(为下一堂课制定活动方案做好铺垫。)

(二)初步认知 制定方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类庄稼,知道家乡粮油作物的名称、形态。

2.走近田野,增进学生对庄稼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庄稼的内在联系。3.向家长学习,不动就问,以防小麦当韭菜,水稻当小麦的现象再次发生。活动准备:

1、收集庄稼的图片、资料。

2.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庄稼名称。活动过程:

一、芝麻开门,出示教材中的儿歌。秋天的田野

秋天到,秋天到,地里庄稼长得好。高梁涨红了脸,玉米露齿笑。山芋挺起肚,稻子笑弯了腰。

研究性学习

秋天到,秋天到,地里庄稼长得好。花生宝宝藏地里,大豆挂千刀。田野一片丰收景,农民乐得哈哈笑。

二、讨论:

1.说说农民为什么为什么乐得哈哈笑,粮油高产你的感觉如何? 2.这首儿歌里面提到几种作物,给粮油作物分分类。

三、观察在线

仔细观察家乡秋天的田野,完成下列作业。

四、制定活动方案

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农作物生长、成熟特点制定活动方案。3月份~3月上旬:关于水稻的综合实践活动。4月中下旬:关于花生、大豆的综合实践活动。5月份:关于山芋的综合实践活动。5月中旬起:关于小麦的综合实践活动 1.山芋是吃根吗?

2.家乡现在有哪些成熟的粮油作物? 3.水稻是不是整个生长过程都要灌溉? 巧手作坊

搜集家乡“农”字当头的谚语。

(由于活动方案篇幅之大,以下仅提供关于水稻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第二阶段:研究问题,实施方案 认识水稻

第一课时:(课堂完成)

一、欣赏水稻画图:板书“水稻'。

二、出示水稻的全株秆实物,让学生初步认识。

三、你对水稻方面的知识了解多少?(让学生交流,然后介绍关于水稻方面的相关知识。)展示: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物之一,也是占地球半数以上人口的重要食粮。我国是世界水稻发源之一,其栽培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相传,神农、黄帝时代已开始栽种,到唐宋时,稻谷产量已占全国粮食的首位。我国的稻米可分为三大类:籼米、粳米和糯米。

四、你还想知道水稻方面的那些知识?(讨论归纳,师生合作,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问题写在黑板上。)

五、归纳需要调查的问题:

1.家乡有那些水稻品种?你认识几种?(实地观察。)

2.目前稻田里由那些杂草?你知道哪些名称,认识形状吗?(认识形状,参加拔草。)3.家乡水稻都有那些病虫害?(看看老农治虫,了解都用了那些农药。)4.水稻如何施肥,家乡稻田施肥都用了那些肥料?

5.向放水员请教,如何给稻田放水。几天放一次水,每次放水要达到怎样的程度? 6.了解今年种水稻需要的成本及其产量、水稻的价格。农民种稻子的实际收入。(数一数不同品种的水稻的分岔数,稻穗的粒数。)

7.各种水稻的米质特点,可以做那些食物? 8.你所在村组,种水稻面积有多少?

研究性学习

9.插秧十多天后,农民为什么要大量施肥? 10.水稻生长为什么要“三黄”? 11.水稻为什么要两次搁水?

12.从水稻落谷——收获——大米需要做几件事。13.如何给稻田化学除草?(参加田间拔稗草劳动。)

14.能否充分利用稗草,将其变害为宝?(学习用稗草制作掸子的技能。)„„„„„„

六、进行分工,小组合作,明确任务。

七、提出实践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观察在线:走出学校,参观田野,实地考察稻田,现场知识问答。1.去稻田看水稻的长势,看看杂交稻、粳稻、糯稻的生长特征。2.到田里拔稗草。

3.数一数不同品种的水稻的分岔数,稻穗的粒数。了解其产量。4.找出水稻抽心、白穗的稻杆,看看是什么害虫在作怪。巧手作坊

1.画一画水稻螟虫的成虫、虫卵、幼虫、虫蛹。2.跟家长学包粽子。3.学制稗草掸子。

第三阶段:成果交流,总结评价 活动过程:

一、展示秋天田野录像,概述活动情况,导入活动主题。

二、各小组交流活动成果。

1.各小组分别回报调查的内容,调查人员,调查方式,调查结果,出示调查报告。第一组:重点回报:

(1)回报家乡有那些水稻品种,说说不同水稻品种的特征。知识链接:泰州优良粳稻有:武运粳7号、武粳13号。(特征特性、栽培要点略。)(2)回报目前稻田里有那些杂草?说出名称,展示不同杂草实物标本。(3)家乡水稻都有那些病虫害?(展示害虫标本,说说危害方式。)知识链接:

二化螟为害特点:水稻分蘖期受害出现枯心苗和枯鞘;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出现枯孕穗和白穗;灌浆期、乳熟期受害,出现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增多,遇刮大风易倒折。地融会贯通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幼虫先群集在叶鞘内侧蛀食为害,叶鞘外面出现水渍状黄斑,后叶鞘枯黄,叶片也渐死,称为枯梢期。幼虫蛀入稻茎后剑叶尖端变黄,严重的心叶枯黄而死,受害茎上有蛀孔,孔外虫粪很少,茎内虫粪多,黄色,稻秆易折断。别于大螟和三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

稻灰飞虱发生规律:一年发生6代,以2、3龄若虫在绿肥田、小春田、田边、沟边等杂草地越冬。第一代若虫主要为害小麦,后于7-9月份陆续迁入稻田为害.长翅型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嫩绿性,若虫多栖息在稻丛基部近水面处,受惊后落水横行它处。

第二组:重点回报:

(1)回报水稻如何施肥,家乡稻田施肥都用了那些肥料,找出家乡关于肥料方面的谚语。如:“肥是庄稼宝,庄稼少不了”等(说说家乡主要肥料名称。)

(2)展示采访放水员的录像:如何给稻田放水。几天放一次水,每次放水要达到怎样的程度。说说不同时期防水的深度。

(3)回报种水稻需要的成本及其产量、水稻的价格。农民种稻子的实际收入。(运用数

研究性学习

学方法让学生算一算。)

(4)回报各种水稻的米质特点,可以做那些食物。取出不同米,让学生看米的形状说说米的名称。

第三组:重点回报:

(1)回报各自调查村组的稻田面积及国家补贴数额。

(2)回报插秧十多天后,农民为什么要大量施肥,说出其科学道理。(3)回报水稻生长为什么要“三黄”,请老农介绍不同时候黄的原因,做适当评析。(4)水稻为什么要两次搁水?放录像,再现采访场面,让学生知道稻田几次搁水的科学道理。

第四组:重点回报:

(1)介绍从水稻落谷——收获——大米需要做的几件事。

(2)介绍如何给稻田化学除草,说说常用化学除草剂的作用及使用方法。(3)展示学习用稗草制作掸子的技能,举行制作掸子的比赛。汇报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展示学生的活动录像、活动照片。2.欣赏同学们搜集到的关于水稻的古诗、谚语、故事等。3.展示同学们在家里包的粽子。介绍哪些食品是由米制成的。4.讲《千人糕》的的故事,理解“千人糕”的含义。5..举行关于水稻方面的知识竞赛。

6..雏鹰争星你能行!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家长参与)7..颁星活动。农业专家、学生家长参与颁奖。

8..请农业专家,学生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反思

思考一:开展“农”字当头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理由有六:1.张甸中心小学地处张甸老区,这里是孩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好地方,这里有孩子们获取知识的好课堂。2.孩子的家长绝大多数是庄稼人,家长们是指导孩子们综合实践活动的好老师。3.从当前农村参与种庄稼的人员结构来看,种田人大都数老年人,年轻人、中年人大部分外出打工。4.农业坚持科学发展观,对科学种田、合理养殖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需要一大批新型的农民。5.农村中不少家长寄希望于孩子升学,早日脱离“扁担”,使得一些孩子从小鄙视农业,对农村的一切熟视无睹,孩子们“农”的意识亟待增强。6.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提出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此种种,更突显在农村学校开展“农”字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了。

思考二:让“农”字当头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整合学科知识的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在内容、形式、目标上是互为补充、有机渗透、彼此促进的关系。笔者在多年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学科知识应用的平台,有效的进行学科知识的整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彰显学科课程,使其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一、在活动中拓展语文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有很多引领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利用图书室让学生大量阅读;利用网络等渠道让学生获取综合信息;在活动中开展小组学习也培养学生合作、研究性学习

探究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笔者在组织学生围绕农村粮油作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同学到田间观察,深入农户调查,初步了解秋天的粮油作物。在汇报报调查结果的过程中,有同学回报:“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家乡秋天的粮食作物有水稻、粳稻、糯稻、杂交稻、高粱、荞麦、芝麻等作物”。很显然这是一个病句。为了使这位同学的积极性不受打击,又能帮他纠正存在问题,我首先对这位同学善于观察、积极发言的精神作了肯定,然后提问:“从这位同学的发言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马上有同学举起了小手:“„„芝麻是油料作物,不属于粮食作物范畴。” 我紧接着:“那么该怎样表述?”这位同学脱口而出:“家乡秋天的粮食作物有水稻、粳稻、糯稻、杂交稻、高粱、荞麦等作物。”话音刚落,又一位同学抢着说:“依我看,你只说对了一半,因为粳稻、糯稻、杂交稻他们都同属于水稻类,应该把“水稻”一词删除,或者删除‘粳稻’、‘糯稻’、‘杂交稻’三个词。这句话应改为“家乡秋天的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高粱、荞麦等”。一句话不仅修改了病句,还增补了玉米这一粮食作物。我趁热打铁出示了上届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共同创作的儿歌:

秋天的田野

秋天到,秋天到,地里庄稼长得好。高梁涨红了脸,玉米露齿笑。山芋挺起肚,稻子笑弯了腰。秋天到,秋天到,地里庄稼长得好。花生藏地里,大豆挂千刀。田野一片丰收景,农民乐得哈哈笑。

同学们在欣赏儿歌后兴趣盎然,有的赞扬此儿歌写得好,有的则也搞起创作来。一位同学将儿歌中的“田野一片丰收景”改为“芝麻开花节节高”。太漂亮了,真是一举两得!既补充了油料作物——芝麻,有暗示着农民的生活水平一天天在提高。这是没有预约的精彩,是学生文学之路的良好开端!在一片掌声后,我马上要求同学们将这首儿歌里的农作物分类,一名同学立即在黑板上写下“粮食作物:高梁、玉米、山芋、稻子;油料作物:花生、大豆、芝麻。”

综合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大语文空间,使同学们学到很多语文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在活动中不仅认识了粳稻、糯稻、稗草、螟虫等动植物,还学会了“粳”、“糯”、“稗” “螟”等字的读写。不少同学在查阅资料中写下了关于水稻的诗文,在观察调查后写下了《美丽的田野》、《稻花香里说丰年》、《拔稗草》等优秀作文。

二、在活动中渗透科学知识。在关于小麦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笔者在秋播季节让学生做了一次小麦种子发芽试验,并把试验结果向老农宣传,让农民知道今年小麦的发芽率,以指导农民小麦播种的用种量。在试验前,笔者向学生详细交代了种子发芽试验的要求。一个星期过后,同学们带来了试验成果,在成果展示中,笔者发现班上大部分同学发芽率都在90%以上,这是正常值,但有五位学生发芽率仅有8%,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刨根究底,在大家仔细观察后,让同学们找出其失败的原因,一位学生说:“据我观察,有四位同学在试验中放水太多,水漫过了种子,造

研究性学习

成严重的烂种现象”。“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师紧接着问。“小麦发芽需要空气,而水漫过小麦,使得小麦吸收不到空气而造成烂种现象。”一位学生捧着一个盘子,指着里面的小麦说,“看,这里的小麦不少还是干的呢,这是因为缺水,种子没有水是不可能发芽的。”马上有一个同学做了一下总结:“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温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番交流后,有位同学惭愧地说,“原来种子发芽还有这么多的讲究,今天的活动使我明白了不少科学道理。”

三、在活动中发展美术技能。

金秋十月,正逢山芋的收获季节,同学们在山芋地里搞起综合实践活动来,有的拉起山芋藤,观察山芋藤、茎、叶子那特有的形状,有的看农民伯伯收获山芋,那一个个不同形状山芋勾起了同学们的联想:“看,这个山芋像老鼠!”“这个像胖娃娃”,“啊,宝岛台湾„„!”关于山芋的综合实践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了想像的空间,为同学们提供了美工素材,也极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同学们充分运用活动中得到的素材,描绘优美的山芋画图,精心挖刻山芋,制作帆船、飞机、各种动物及生活用品模型。一张张优美的画图,一件件精致的雕刻作品让师生们一饱眼福。看到这一切,笔者大为感叹。啊!这难道不是美术课的延伸、劳技的应用和发展、学生创作思维的升华吗?

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整合学科知识的案例还有很多,诸如:在水稻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让学生根据水稻亩产量,结合市场价格、以及农药、化肥、耕作、收割等费用,算出农民每亩纯收入。在学生提及到大米的营养、农药、化肥、除草剂时有效的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萌芽,为学生将来学习化学作铺垫;还有稻草的综合运用,稻田的合理灌溉等都是整合学科知识的好机遇。

笔者在实践摸索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紧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它学科具有的内在联系,整合学科知识,既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到实处,又拓宽了相关学科的知识空间,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下载轩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轩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课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2011-05-25 08:48:00 ]阅读:610作者:吴建强 编辑:studa090420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上册《关注饮食健康》活动二 “制作家人水果食用单”认识水果 一、活动主题提出背景 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学习热情高但是研 究性学习的能力却......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方案 中国传统节日 娄丈子中心小学六年级指导教师:张淑芹、李艳青 【主题背景】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方案设计范文合集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方案设计-走进中国饮食文化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走进中国饮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方案适合四年级学生开展活动。 (一)设计意图: 任何一个国家都......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方案(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方案  一、 活动主题 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 二、近年来,环境宛然日益严重,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因此,提出“白色污染的调查。 三、 活......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方案-中学生怎样参与环境保护探究一、活动主题: 中学生怎样参与环境保护探究 二、设计背景: (一)、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 关于私挖滥采现象的调查 二、主题提出 近年来,私挖滥采的现象日益严重,屡禁不止,乱挖滥采造成了国家非再生资源的严重浪费,且造成了环境......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方案格式_

    一、主题名称(班级实施小主题) 二、适用年级、班级三、主题背景四、活动时间(以周为单位计算)五、本主题活动目标六、活动过程设计七、评价方法八、学生安全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