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云南省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经验交流
---2011年云南省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
立足教材结合学校实际抓好课堂教学上好劳技课
文山大同中学戴汶洁
我国发展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明确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作为基本技能学科,承担起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基本劳动技能的重任。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给全国广大的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希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校对劳技学科的教育管理做到有长远规划、有近期目标,有得力措施、有实施步骤。由于我们目标准、方向明、路子对,使我校劳技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一、学校基本情况
文山大同中学前身是文山州第一中学初中部,始建于1916年,当时称“四县联合中学”,后来曾先后更名为“云南省立第四中学”、“云南省立开化中学”、“省立开化简易师范学校”、“省立开化简易师范、文山初级中学”、“云南省立开广中学”,1959年命名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04年6月16日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同志、副省长吴晓青同志率省教育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到文山视察,并为“文山大同中学”奠基。2005年春季学期,大同中学落成,学校正式开班上课,面向全州招生。
文山大同中学坐落于文山州一中田径运动场旁,环境优美,校 1
园占地3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1708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教学主楼两幢,教学附楼两幢,阶梯教室一幢,配备有40个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室、语音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并与州一中共享现代化的图书馆、室内体育馆、四百米八跑道塑胶运动场等优质教学资源。文山大同中学是一所全新的民办公助学校,办学时间虽短,但办学条件完善,承接文山州一中办学的传统,教育、教学硕果累累。目前学校有教职工146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45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0人,中学一级教师65人)学校办学规模为每个年级12个班,全校36个教学班,预计在校生规模为2200人左右。几年来,学校教师共有3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并多人次获州级以上各类表彰奖励。200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2007年学校被评为“云南省劳技先进学校”,2007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8年学校被评为“国家教师科研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科研单位”,2008年学校被评为“云南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2010年评为文山县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达标单位,2010年学校被评为绿色环保学校,2011年学校被评为州级文明学校。我校把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读得上定为学校办学的努力方向。近几年中考,我校无论是高分段学生、中考总平均分,还是重点高中录取率,均名列全州前茅,教学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学校开办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逐步形成高标准、高层次、高品位的办学风格。
二、学校劳技课开设情况
早在1984年文山大同中学作为文山州第一中学初中部时,就开设
了劳动技术课。分别开设过花卉栽培、根雕、手工、泥工、三七栽培、家政、摄影、家用电器等20多种校本、地方和云南省编劳技教材。劳技课教师有专职和兼职两种,兼职教师多为生物、物理和美术教师担任。现有劳技专职教师1人,兼职教师4人,属于理化生劳大教研组下的劳技和信息技术备课组。
课程设置,初
一、初二每周每班1课时,上课学生1530余人。
三、劳技课堂教学情况
劳技学科课程目标首先要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教学目标是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针对学校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部分修改。我校劳技课教学主要为“五段式”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模式。
1、课前收集知识信息
根据学生要开展的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知识的信息资料。收集的渠道可通过查阅文本资料、网络或走访专家等形式进行。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同时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准备一些材料。
2、集体备课讨论交流
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集思广益提出自己的的课堂设计思路
或建议,教师资源共享大家互相参考,讨论气氛热烈,激发出集体智慧的火花。使教学设计更加完美,从而加强教师的合作交流。
3、认真设计制作教案
教师精心设计制作教案,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
表达能力,加强学生信息互相交流、补充。让学生或小组把收集到的信息在全班上交流,使每名学生都获得大量的信息互补,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在讨论中都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或建议,供大家互相参考,教师可适时点拨、启发,能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使学生个人的设计更加完美,从而开发学生的潜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课堂教学实作展示
课堂教学实作是实践体验、解决问题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亲身体会和感悟的过程。学生个体或小组根据大家提供的信息,参与设计方案,并选好材料,教师可帮助设计选材,选择安全可靠、科技含量较高的材料,做好制作准备。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阶段。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制作,受到挫折训练和成功的喜悦之感。同时使技能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这一环节中正确处理好教师的示范、讲述与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的关系,教师或专业人员的演示操作应根据操作的难易程度适时进行,突出技术中的重点和难点的指导。
5、学生实践综合评价
学生实践综合评价这一环节是学生对作品的自我欣赏和相互欣赏的过程,完美的作品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励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评价要注意全面性,不能过于注重结果,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如何、技术运用的是否合理、是否有创新等内容进行的全面评价,同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定。评价重在指导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注意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凡是参与劳动技术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的,都应给予肯定。对那些设计与制作成果特别优秀,或有所创新、发明者,应给
予特别的鼓励。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包括学生、教师、家长以及有关的专业人员。评价的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谈体会、考核、互相交流、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日常观察等形式。“五段式”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使用,不能生搬照套。希望通过这次与各位同行的交流,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第二篇:观摩云南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之心得(修改版)
观摩云南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之心得
泸西县中枢小学汪云发
这次有幸到教学现场分别观摩了贾志敏老师、于永正老师、吉春亚老师和薛法根老师的公开教学授课,开阔了教学视野,对笔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震动非常大,感受非常深,受益匪浅。
如:贾志敏老师在教学《掌声》一课时,首先从纠正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入手,然后再进行课文导入。以“掌声”为着入点,通过主人公 “小英” 得到“掌声”的前后变化,使学生明白了:人人都需要“掌声”,既要珍惜别人的掌声,更要把掌声献给别人的美好人性教育,从而达到“育人”与教学的目的。
于永正老师的《对话》习作教学,通过课件出示中央电视台的一段公益广告——以公共汽车上一对男女主人公的冲突对话作为教学启发素材。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从立题到学生写作,再到教师对学生作文的面批,使我有耳濡目新的感觉。最后又通过师生间表演“哑剧”,使整个习作教学达到了高潮,把学生的参与习作、尝试习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吉春亚老师在教学积累运用中的《对联》时,师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使我大为震惊。我从来没有想到原来《对联》也可以上得这样出神入化。吉老师通过课件出示一些学生常见的对联,然后根据图画及意境补充空白的部分,再适时地引导学生发现对联的基本特点,最后进行扩展教学,巩固学生已经学到的对联常 1
识,达到了教学目的。
薛法根教师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通过课件出示了动物类、农作物类、人的动作这三类词语,由此引入对课文的教学,使学生产生了想从课文中发现这些词语是怎样穿插人物故事情节的?达到学习探究的目的,很好地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可以这样说,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课改的教学宗旨及其精神。他们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平实而生动、宽松而紧凑,在课堂上与学生能够朋友式地自如交流,课堂教学中现显出六个“开放”亮点,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第一,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在紧密结合教材的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了必要的课外知识,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结合任教班级的学生状况,采用适应差异,注重个性的教学形式,以“活动化”教学模式为主,弥补陈旧的教学方式的先天不足;课堂教学中尝试问题教学法,如讨论式、辨论式,演讲、表演、实践操作、劳动制作等活动形式;积极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打破原有的空间形态,重新构建一种新形态,这种非传统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生动有趣,使不同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动用“五官”,达到动智、动情的教学境界。
第三,开放式的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传递教学信息,实现了教学的优质化。借助投影仪、电视机、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适时、适度地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实现现代媒体的辅助教学功效。
第四,开放式的课堂训练。结合新课程的相关要求,在作业上安排了开放式的变式习题:强调答案的不唯一,如问题的结论、条件、推理及本身开放;开放式训练:或书面作业,或口头表达、动手操作、思维训练、设计型作业,小组竞赛活动等。
第五,开放式的教学评价。在班级内摆脱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应试教育评价模式,做到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从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并注意评价的层次性和发展性,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使学生从评价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原本班风学风很差的情况得到好转,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六,开放式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理论联系实际,把新课程理念引入课堂,放下传统教学观中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师观,走到学生中去,“蹲下去与学生交流”。对学生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帮助、鼓励学生,甘为学生创造才能的发现者、保护者,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努力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学习气氛。教师以传道授业者,学习者,意见倾听者,长辈、导师,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奔放状态。从而,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其乐融融也。
家丑不怕外扬,结合此次学习观摩,我想自己对这么些年的教学作一下自我评价:说实话,我原本学的是体育师范专业,当时对文化课的学习有所忽略,所以文化知识比较欠缺。参加工作后的第一堂文化课是怎么上下来的,至今真的是难忘、感慨。摸爬滚打至今,一直都自认为教学方法及其教学模式还可以,也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加上这些年没有出去接触学习外界的先进教学,这次出去才发现自己的“闭门式”教学已经远远落后了,自己站在讲台上就好像是街边小贩吆喝的“地摊式”教学。通过这次学习,开阔了我的教学视野,找到了解决“课堂教学不紧凑,失误出现比较多”的教学困惑。
第三篇: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汇报材料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汇报材料
一、介绍情况
本次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是由“优质课程资源评价与推广”课题组和安徽省教育学会共同举办。为期两天(10月4号-------5号)研讨会议程:
1、魏书生老师一个学术报告
2、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语文学习》和《语文教育通讯》的专栏特约编辑程红兵老师上一节作文演示课并做了题为《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报告
3、北大附中副校长、“全国青年语文教师教学研讨会”发起人之一的程翔老师上了一节示范公开课《再别康桥》,并做了一个学术报告。
下面就这次参会的有关情况,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二、谈几点感受
1、对教育形式的再认识
2、对新一轮教改的重新审视
3、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1、对教育形式的再认识和对新一轮课改的重新审视 从几位老师的报告和课堂教学实例来看,现代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对建国以来传统教育、各次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潮的反思阶段。
魏书生老师的报告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思想,就是要坚守自己已经拥有的教学经验,并把它做实做牢,就有收获。他阐述了三个守住:一是守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二是守住建国以来的教育经验,三是守住传统教学的长处。强调四点:1是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2是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3是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4是决策过程要民主。
对教育管理,魏老师阐述了几个系统的建立。一是计划系统,二是监督检查系统,三是总结反馈系统,四是五是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反思。
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新一轮教改的影响,魏老师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说: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的一种学术思潮和哲学思潮,是海归派拿来进行教育改革的一个理论依据。是对传统教育的彻底否定。我查了一下资料。
后现代主义:要理解后现代主义,必须要先理解什么是现代主
现代主义是近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实践在文化、意识领域内的表现。它的核心是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他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理性,主张用理性战胜一切、衡量一切。相信历史的进步和发展,相信人性和道德的不断改良和完善,相信人类将从压迫走向解放,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和力量就是理性。
“后”与“现代主义”之关系
现代主义之后:“后”即“在……之后”之意。亦即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包含有时间顺序上的前后相继,或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之后发生的事情。
非现代主义:“后现代”是指“非现代”、“反现代”,与现代相对立、相对抗。亦即后现代主义要与现代的理论和文化实践、现代的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彻底决裂,反其道而行之。高级现代主义:“后现代”即“高度现代化”、进一步发展了的现代化、更加完善的现代化。亦即对现代的继续和强化,是现代主义的一种新面孔和一种新发展。后现代主义
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论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和理论的主要贡献
摘要: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学者将后现代主义引入教育领域,为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引发了检讨和批判现代教育理论的热潮。后现代主义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对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现代主义批判教育的话语霸权和研究范式,同时倡导创新和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解构教育理论的理性主义和主体性,弘扬人的非理性和主体间性;批判性地探讨了现代的教育目的、制度和课程体系等,强调教育的差异性和多变性。分析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和教育理论的影响,有利于我们厘清它们的发展路向。
------------《教育学报》XX年第4期作者:郑淮杨昌勇
所以说新一轮教育改革到底本质是什么?
有句话叫“把课堂还给学生”,杨红兵老师认为:课堂还给学生了,还要你老师干什么?
2、现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教师的发展。魏老师在谈到教师素养的时候,总结了四个字:松(身体放松)、静(心灵平静)、匀(呼吸匀称)、乐(情绪快乐)
杨红兵老师做了题为《提升教师素养,成就精彩课堂》的报告。在报告中,杨老师以为:现代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有三:一是专门知识,二是特殊技能,三是职业技能
一、专门知识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汇报材料
第四篇: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模式
万州区中小学写字(书法)合格课
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前激趣,导入新课。(2分钟)
作为导入环节,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引发学生学字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导入新课要符合教学需要,体现出简约性、技艺性、趣味性和思想性,让学生普遍产生学好本课教学内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讲解领会,示范摹仿。(10分钟)
针对教学重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讲解和领会习字知识要领和规则,教师书写示范,学生伴随模仿实践性书写。讲解要要清楚明确,条理分明;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要抓住重点难点;要以感性为基础,把感性和理论结合起来。
三、充分练习,巡视指导。(20分钟)
练习是写字课的中心环节。写字是技能训练,要让学生写好字,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练习。指导分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两种。常用的练习形式主要有:①分解-整体练习;②分散-集中练习;③临摹-比较-校正练习。
四、讲评改正,课堂总结。(5分钟)
讲评改正是在指导练习之后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主要是对学生的写字技能和学习态度做出评价,以进一步改正写字技能和态度上出现的问题,分教师讲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师生共评等,并对教学内容及汉字的书写要领规律进行归纳、提炼和升华。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3分钟)
结合教学内容,以欣赏名家作品、介绍书法文化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并布置适量课外作业。
第五篇: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沙河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017学)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课堂教学有模式,但不能唯模式,更不可模式化。课堂教学的模式应随着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发展而发展,尤其是应依据教育对象的变化而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新的精神。
为了响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推进教学改革,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沙河乡中心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讨论制定了我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为指导,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实施背景
1、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老师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是时代赋予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2、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要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教师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是教师自身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是新时代全体教师的共同心愿。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娴熟的课堂驾驭技巧以及灵活的课堂应急本领都是一个教师教学“内功”的具体体现。学习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把师生从“苦教苦学”中解救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改原则
1、要无限地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向善”的本性,相信学生有发展自己的愿望,相信学生能够自立,能够自治,相信学生能够学会,相信学生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
2、要敢于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思想,否定自己的经验,否定自己的秘诀。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备课、讲课、复习、提问、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课堂用语、授课方式等习惯,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3、要与“讲”彻底决裂。把课堂还给学生,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学生在自主中快乐学习。
四、改革目标
1、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让教师更新观念,不仅注重知识结论,更要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让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者。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质和学习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探索以“切合自身实际、适应学生特点、提高课堂效率”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优化学习知识的过程,保证课堂教学轻负高效,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通过课堂质态的改善,改变师生的生存状态;通过课堂效率的提高,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
五、教学模式
(一)初中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篇
① “136”教学模式的确立
一个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三个原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学相长” 六个环节:学案引领自主先学; 组内交流合作探究; 组间展示能力提升; 课堂小结形成网络; 当堂检测查漏补缺; 评价反馈形成激励;
②“136”教学模式的特征——以学定教
学:让学生学习前,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使之心中有数,方向明确,激发学生追求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并通过学案完成; 学生积极动脑,挖掘潜能,学生查找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教:教师察言观色,了解学情,收集学生自学后暴露的疑难问题,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反之教师指导、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误原因及更正道理,指导学生归纳,然后运用,巩固所学知识和收获,通过训练,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或强化所学知识
③“136”教学模式体现的核心思想
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书,就不需要老师再多讲了。
学生自己明白的事,就不需要老师再反复罗嗦了。
学生自己能想出的答案,就不需要老师再提示了。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就不需要再让老师帮助了。
不论学生怎样依靠老师,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性。
教学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 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④“136”教学模式特色——“学案导学” 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2、“136”课堂教学模式六环节 第一环节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操作】 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阅读或教师讲解等形式使每个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方法、时间和自主学习后的要求。
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意义】学生不再等待教师的灌输,不再记忆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而是通过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长期训练能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这远比知识本身重要得多。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了第一次学情调查,清晰地了解到哪些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已经会了、哪些问题学生需要相互讨论才能解决。然后,教师在自己的导学案上进行二次备课,对原先的教学预设进行相应地补充、调整,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第二环节组内交流合作探究 【操作】
①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各组分析问题情境,讨论交流,解决探究问题。
②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调动每一个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意义】在这一教学环节,每个学生都有了发言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成为了学习主人,“面向全体学生”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同时,教师完成了第二次学情调查,根据各小组讨论的情况收集问题,教师将问题进行分类处理。第一类是交叉问题,即各小组存在的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可通过交叉分配让各个小组进行全班大展示。第二类是共性问题,即几乎所有小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对此,教师可以立即调整教学方案,通过铺垫、启发、提醒,使问题呈现一定的梯度,让学生循序渐进。这里又一次体现了以学定教的原则。
第三环节组间展示能力提升
【目的】展示交流探究成果,巩固深化学习目标,共享学习成果。【操作】
①各小组开始进行展示,分组进行板演、讲解。展示课上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师生互动,展示的主体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是学生的。
②展示中教师予以引导、点拨发现问题完善拓展、激励拔高。③师生共同对展示内容进行质疑、评价。非展示学生要认真倾听,在倾听的基础上进行纠错、质疑、补充,要学会欣赏、赞赏别人。【意义】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只要有一个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而是让每个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动手、感悟,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个上台展示的学生都会得到一定的分数,而基础越弱的学生得到的分数越高。为了使小组得分最大化,大展示前,几乎所有的小组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拼命地辅导本组成绩最差的学生,直到把他教会,才放心地目送他上台展示。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自信从容地走上讲台,他们在突破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形成网络
【操作】通过自学、课堂交流,学生将自己的收获进行小结,并构建出知识框架。教师让之前得分最少的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意义】这里的小结是由学生来完成的,每个学生通过几分钟的思考后将自己的收获写在导学案上,这既是对本次学习的回顾和梳理,又是学情最真实的反映。
第五环节:当堂检测查漏补缺
【目的】检测学生本节课三维学习目标达成度。培养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使知识系统化,能力升华。
【操作】
①在学案中精选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和一定综合度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进行训练。及时发现错误和学生不良的答题习惯,并予以反馈纠正。
②用多种形式检测题目达标情况。如小组内检查、小组间互相批阅、教师收取部分学生的答卷批阅等。
③设计的题目在紧扣双基目标的基础上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实际,能够让学生通过解答这些题目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长的幸福。
【意义】学以致用,趁热打铁是巩固所学知识最好的方法之一。让学生及时地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对其巩固所学、加深理解、提升能力、查漏补缺无疑是十分有效的。同时,教师完成了第三次学情调查,并根据学生练习的正确率高低及错误集中点进行课后反思,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设置补充训练,再对导学案进行修改、完善,以便下次使用。
第六环节评价反馈形成激励
【操作】依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对每个小组的各项得分进行汇总,并在下课前对优胜的小组及个人进行表扬。课后,课代表再将分数记录在“评价表”中。
【意义】传统的学业评价形式相当单一,基本都以终结性的考试评价为唯一的标准,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而现在这种过程性的评价是伴随着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它对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进行肯定,鼓励其坚持不懈,对其每点不足也能进行及时的校正和帮助,让其步入正轨。其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3、“136”教学模式改革的三个保障(1)导学案(2)小组合作(3)过程评价
(二)小学教学模式
1、“1.333”主体教学模式
六、具体措施
我乡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学习和研究,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效益。
1、抓组织,进一步强化对课改工作的领导,各科成立中心教研组。
组 长:廖大斌 副组长:王德成杨文华
成 员:魏才春梅邦华聂有春刘礼学史成友 小学语文组组长:路仕明 小学数学组组长:梅亚男 中学以各教研组为主开展活动。
2、抓学习,进一步提高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1)从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等角度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引领,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水平,推动我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有重点有选择的深入学习外地的成功经验。请房县实验中学和实验小学来讲示范课,借鉴其成功经验,各科在校内讲公开示范课,让相应学科教师学习,再由相应学科教师上公开示范课,逐步学习,逐步推广,最终在全乡推广。
3、抓研训,逐步掌握各教学模式操作技术。
(1)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引领作用,坚持大胆实践,不断创新。
(2)坚持“自修+反思”式培训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通过各模式教学过程,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抓实校本教研,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围绕“五看”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一看”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二看”教学模式的突破;“三看”手段方法的运用——教学相长、快乐课堂;“四看”教学效益的提高——做到“堂清日结”;“五看”面向全体——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各学校要以“五看”为标准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4)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资源的现代化。
4、抓制度,加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管理。
重新构建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校本管理制度、校本研训制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六、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制定《沙河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
2、组织教师外出借鉴学习。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制度完善推进课改。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对课改工作的制度要求。制定《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考核方案》。
2、领导带头引领课改。按照《沙河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带头引领课改。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校长会议和行政办公会将课改的落实推进作为会议的重点内容,所有学校行政人员落实责任,蹲点班级,率先垂范,为教师做出示范。
3、借助活动深化课改。积极组织教师到课改名校听课学习活动,可以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可以召开各种会议如现场会、推进会、课改故事会、汇成果汇报会等来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的阶段成果,可以设计各种开课活动来将教师的视线引向课堂。
(三)第三阶段:总结交流推广阶段
1、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乡全体教师将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通过集体备课、小组研讨、总结成果、经验交流等形式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再实践、再研究,不断巩固深化所取得的成果。
2、召开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会,全面总结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分享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引导广大教师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