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特点(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0:5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特点》。

第一篇:农业特点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

新西兰农业受到其社会、经济、劳动力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与欧美和邻近的澳大利亚都有所不同。概括地说,其独特之处有三点。

1、以畜牧业为主。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是新西兰经济的支柱行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也约占农业人口的80%,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羊、养牛头数最多的国家。

2、以家庭农场为主,但经营规模比澳大利亚小。新西兰家庭农场占农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占农场劳动力的3/4。总体上看,新西兰属于人少地多的国家,牧场尤其辽阔,全国人均3.8公顷。新西兰家庭农场的规模只有澳大利亚的1/10 左右,也比美国的要小些。新西兰饲养牛、羊的农场的平均规模为538公顷,拥有3475个牲畜单位,即2600只羊和214头牛(1头奶牛相当于5.5个牲畜单位)。

3、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外贸依存度也高。新西兰的农业已经高度机械化,专业化比较明显,经营集约化,不但单产比较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非常高。2001年新西兰谷物单产水平为6208斤/公顷。1999年牛奶产量为1137.2万吨。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奶63.3吨,羊肉3.8吨,羊毛2吨,奶酪1.1吨,黄油2吨。由于新西兰的许多产品必须出口,所以外贸依存度很高,国际市场的波动有时会对农业经济产生一些影响。

二、农业生产结构与对外贸易

1、畜牧业 新西兰的畜牧业是国家最重要的产业,是经济的基础。全国有牧场1365万公顷,有牧羊场24400个,奶牛场16670个。养牛和养羊农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占总数43%的大农场拥有66%的牲畜,而其余57%的农场只占到33%。畜牧业以牛、羊为主,2002年牛屠宰量358万头,产量61万吨;山羊及绵羊屠宰数为3076万只。产量54万吨;年产肉类135万吨,奶产量1300万吨。

(1)养牛业。新西兰养牛的头数最多的年份是1974年,达到931万头。现在养牛的头数下降,但是肉奶产量均有上升。新西兰的肉牛生产受到世界市场的刺激,从过去奶牛为主转而成为重要的肉牛生产国。现在肉牛的数量大约比产奶的奶牛头数多一倍。新西兰肉牛的主要品种是安格斯牛,占总头数的3/4%,毛黑色,无角,耐粗饲,肌肉发达,胴体质量高,适合集约化经营。奶牛业在新西兰农业总产值中仍占首位,2002年共有奶畜375万头。2002年的产量,黄油40万公吨,各种干酪31万公吨,奶粉51万公吨。奶牛业的90%的奶牛分布在北岛,主要也在人工草场上放牧。品种主要是乳脂率高的娟栅牛、黑白花牛和爱尔夏牛。

(2)养羊业。新西兰羊的总数近年来有所下降。2002年,绵羊和山羊的存栏数分别为4300万头和18.2万头。羊毛侧重以中细毛为主,占全国毛产量的70%,占世界总产量的40%。新西兰以品质优良的羔羊肉驰名于世,2002年羊肉及小羊肉的产量为53万公吨,居新西兰各类肉产量的首位,是重要的外汇来源。新西兰每头羔羊的产肉量达到15公斤,成年羊为20.5公斤。新西兰的羊皮产量2002年生绵羊皮和生山羊皮的产量为10万公吨。新西兰制定有各个品种羊的育种标准,对种羊的登记十分严格。其中,最重要的品种是罗姆尼羊,大约占总头数的2/5,考力代绵羊以毛肉兼用而著名。

(3)养猪业。新西兰的养猪业受到精饲料生产的限制,一直处于次要的地位。养猪头数最高记录是在1964年,达到77万头,产肉4.7万吨。现在猪的头数已经有所减少。2002年,猪的存栏数为35万头。不过猪肉的产量仍然保持平稳,2002年,猪肉总产量为4.6万吨。

(4)养马业。据说,新西兰的纯种马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品种之一。新西兰马在比赛中的获胜率达58%,并获得多项国际赛马奖。新西兰良种马的出口额超过了1亿新元。

(5)养鹿业。近年来养鹿业发展较快,已经达到106万只。产鹿肉1.4万吨,其中出口约9000吨,创汇9040万新元;鹿茸产量460吨,其中用于出口的鹿茸共计4500万新元(均为离岸价)。

(6)养禽业。家禽也有一定的发展,现有养禽场480个,2002年屠宰7112万只鸡,产肉12万公吨。鸡蛋产量4.4万公吨。

总起来说,新西兰的畜牧业有以下特点:(1)生产发展迅速,波动较小。新西兰农业发展中,畜牧业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在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史中,没有大的波动,基本上保持着增长的趋势。(2)以牛、羊、鹿等草食家畜为主。这些草食牲畜类在畜产品总值中占90%以上,请介绍新西兰农业发展状况

1、以畜牧业为主。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是新西兰经济的支柱行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也约占农业人口的80%,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羊、养牛头数最多的国家。

2、以家庭农场为主,但经营规模比澳大利亚小。新西兰家庭农场占农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占农场劳动力的3/4。总体上看,新西兰属于人少地多的国家,牧场尤其辽阔,全国人均3.8公顷。新西兰家庭农场的规模只有澳大利亚的1/10 左右,也比美国的要小些。到1995年6月底为止,新西兰饲养牛、羊的农场的平均规模为538公顷,拥有3475个牲畜单位,即2600只羊和214头牛(1头奶牛相当于5.5个牲畜单位)。

3、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外贸依存度也高。新西兰的农业已经高度机械化,专业化比较明显,经营集约化,不但单产比较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非常高。以1993年的产量计算,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奶63.3吨,羊肉3.8吨,羊毛2吨,奶酪1.1吨,黄油2吨。由于新西兰的许多产品必须出口,所以外贸依存度很高,国际市场的波动有时会对农业经济产生一些影响。

新西兰农业类型

新西兰农业类型:

1、大牧场放牧养殖及乳畜业养殖;

2、混合农作物种植。

新西兰草原占农业用地的比例居世界第几

新西兰家庭农场占农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占农场劳动力的3/4。总体上看,新西兰属于人少地多的国家,牧场尤其辽阔,全国人均3.8公顷。新西兰家庭农场的规模只有澳大利亚的1/10 左右,也比美国的要小些。

第二篇: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点

一、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点

近年来,各地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以下特点: 一)主导产业日趋明显。近几年来,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各地充分发挥农业区划的成果,因势利导,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等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引导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大力挖掘和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传统特色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规模经营,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全省有60多个县开展了土地流转,面积达340万亩,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势头良好,有各类种养专业大户23万余户,其中种植业专业大户16万户,经营面积408万亩。全省以粮油、水产品、茧丝绸、果品、竹木、畜禽、蔬菜、茶叶、食用菌、花卉等十大主导产业逐步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如衢州市每县都形成有一定规模、知名度和品牌的主导产业,全市粮油、生猪、白鹅、水产、柑桔、食用菌、笋竹、名优茶、蔬菜等9个主导产业产值达36.84亿元,占农业产值的80%,农民收入的65%来自主导产业。

三)市场体系初具规模。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促进了市场建设投资主体和农产品流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14年底,全省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362个(据省工商局统计),年成交368亿元。从城乡布局来看,位于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32个,2014年成交210亿元,农村的230个,成交158亿元。全省以销地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重点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开始形成。市场带动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据统计,到9月底,13家市场拥有资产10.2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7.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3%和17.6%。1—9月份成交各类农产品371.4万吨,成交额148.1亿元,同比增长51.4%和33.4%,带动农户54万户,建立基地221.2万亩。有15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列入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六)订单农业开始起步。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一体化经营程度明显提高,企业与农户的分工协作和利益联结机制有所紧密,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契约、合同方式,采取保护价收购农民的农产品,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产销关系,一定程度上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我省今年粮食市场化改革之后,订单农业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一大新亮点。据统计,全省粮食、经济作物订单面积达到531.3万亩,总量252.75万吨;畜牧业生猪订单184.3万头,家禽订单1670万羽。如浙江新市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去年8月召开新闻发布会,郑重承诺,对全省种植的“双低”油菜籽,按每50公斤到厂价95元保护价收购,并通过乡镇、村经济合作社、农民等多种形式签订了保护价收购合同,共发展订单农业基地118万亩,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双低”油菜的快速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难点。

一是总体规模小。经过近年发展,我省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在增加,规模在提升,但与其它行业、兄弟省份相比还相对落后,与经济发达省份不相符。受自然资源和生产规模的影响,“小而散”、“档次低”的问题突出,上规模上档次的少,带动力不强。全省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只有十多家,至今还没有一家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也仅有三家。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科技进步与经营管理机制创新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特别是随着加入wto日趋临近,农业产业、地区、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我省企业如何应对、增强竞争能力应引起企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二是加工能力弱。适宜加工的初级农产品品种较少,农产品产后保鲜、贮运、加工环节科技攻关滞后,特别是深加工、精加工相对薄弱。以柑桔为例,全省柑桔总产量达200万吨左右,但经过加工的仅17万吨,占7%,与世界柑桔鲜果与加工比例的65∶35相比,差距很大。加工环节薄弱,不仅限制了对初级农产品的消化吸收,同时也造成了农业产业链不长,难以实现拉长销售时间、拓宽销售空间和加工增值。初级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过多,成本高。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主体分散,力量不集中,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份额的知名品牌更少。

三是利益联结松。当前,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处在初级阶段。据调查统计,目前我省3/4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和农户之间还停留在以产品买卖关系为基础的低层次产销合作上,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企业返利于农户的很少。“订单农业”由于受市场行情变化和企业、农户信用程度的限制,很不规范,普遍存在订单好下,兑现难问题,纠纷较多,农业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四是政策到位难。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和诸多部门,一些地方、部门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要性认识不足,合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一是现有的政策落实难,一些政策虽好,但操作性不强,对政策的实施对象和主体不够明确。一些政策由于涉及部门利益,如税收、信贷、绿色通道等,落实起来更加难。二是一些政策本身存在不科学性,如很多扶持政策往往限定特定的对象,忽视面上情况。三是农产品加工增值税环节税赋过高,粗、精加工标准界定不清,税率设定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龙头企业的资本积累,发展进程不快。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措施

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产业化组织的实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户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利益联结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今后按照大发展、大提高的思路,着重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坚持以发展效益农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重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为动力,以建立与国际市场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为保障,全面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使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为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扶强扶大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它肩负着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规模和成效,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业,扶持农民。

一是打破所有制界限,只要与农民有比较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建立生产基地,能够带动农户,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要一视同仁地给予扶持。要根据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及建立基地情况进行扶持,逐步把目前由政府和部门建的示范基地转变成在政府规划引导下由龙头企业作为运作主体实施的农产品基地。省重点扶持50家带动农户1万户、建立基地面积1万亩以上、与当地主导产业关联度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市县要对经营机制好、科技含量高、产品有特色,有发展前途的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扶持。

二是把培育、催生农业龙头企业与“扶强、扶优、扶大、扶特”结合起来。鼓励国有企业、工商业主、个私经济等多种成份通过多种途径创办农业龙头企业。推广万向集团通过控股临安人长久投资开发农业的经验,引导有品牌、有实力的知名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途径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如蛙哈哈、旺旺食品、农夫山泉等。

四是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应对我国加入wto,引导同类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商会、协会等途径组建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提高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今年开展以蜂产品、茶叶、出口蔬菜加工经营为主的行业协会试点工作。重点在规范经营行为、价格协调、调解利益纠纷等方面发挥作用。要加快培养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加快农业龙头企业股份制改造,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要在用人制度、产品品牌、科技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有所突破。今后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对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领导轮训一遍。

五是对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每年根据考核评价指标,对建立基地面积大、带动农户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出口创汇能力强的十佳农业龙头企业给予奖励。对确已不符合基本条件的,取消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称号。

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是统一规划,加强立项管理。逐步在全省形成布局合理、产销结合、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重点培育农村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如台州、衢州、金华的果品市场,庆元、磐安的食用菌市场,舟山、象山、温州的海产品市场,新昌的茶叶市场、嘉兴的仔猪市场等。

二是要扶持市场进一步发挥服务功能。重点支持市场的冷冻、冷藏、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系统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推行电子统一结算管理系统,提高交易和管理效率。鼓励探索竞价拍卖、直供配送和网上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引导优质、有品牌的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发挥市场的信息发布窗口作用,建立多元化的市场价格、供求信息采集、整理和发布系统,为农民、经营户、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三是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促进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发展。重点以果菜等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为窗口,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从加强管理着手,配置检测设备,规范检测手段,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进场交易。在加强农业产前、产中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农产品产后流通环节的抽检力度,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确保居民吃上安全、卫生的农产品。

四是加强市场开拓。加大农产品贩销大户、经纪人队伍培育,以市场为依托,通过组建农产品贩销户行业协会的途径,提高农产品经营户的组织化程度。引导贩销大户与基地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以市场为中介,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牵头与大中城市市场建立业务关系等多种途径,扩大当地农产品对外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使更多的农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

三)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制定制度,加强规范,推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首先要明确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条件。从我省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具备以下一些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明确的发起人和一定数量的会员,会员数一般在5人以上。二是要有共同的专业生产经营项目和具体的合作内容。三是要有一定的经营基础,具备一定的资金、技术等生产经营和服务要素。

其次要制定示范章程,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组织建设。示范《章程》应包括: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宗旨、性质、原则;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业务活动范围;会员的资格和会员的权利、义务;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来源、股金设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机构设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方式;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盈余分配原则;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变更、解散、清算等规定。

其三要明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业务指导部门和确认部门,形成统一指导、多部门多形式兴办的格局,改变目前的多部门指导和确认混乱的状况。社团性质的合作经济组织由民政部门登记,专业合作社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确认后如需开展经营活动,应当允许进行工商登记。

其四要抓紧制定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办法,通过法规或规章形式,使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建议省政府制定政策,加大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除财政支持外,要明确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税收优惠,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输社员的农产品开通绿色通道,免缴过路、过桥费。在用地、用水、用电方面要对专业合作组织给予一定的照顾和优惠。

四)努力提高产业化科技水平

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是以省级五大种子种苗工程为龙头,加大新品种研究开发、引进、繁育和推广力度,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 品质,发展名特优新稀农产品。二是要加快建设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使之成为农业 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引进、试验和示范的窗口及种子种苗繁育中心。三是加强农产品质 量管理。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订,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逐步把 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成为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主体,重点加强省级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机构建 设,逐步在全省开展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逐步把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成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生力军,支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实行 产学研结合。五是鼓励农技人员、科研单位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和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重点培训50万户农业专业大户。六是加快信息化系统建设,重点抓好“一库二网”建设,即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项目库和农业产业化信息网、农产品市场信息网建设。

五)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

针对我国加入wto的现状,着重发挥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一是进一步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外良种、技术、设备、资金、人才及经营管理经验,吸引国外客商到我省建基地、兴办加工企业,改造和提升我省的传统产业,实现与国际水平接轨。二是提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出口产品比例,尽快改进我省加工、贮存、保鲜、包装等技术,进一步完善出口机制,重点扶持和发展外向型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出口产业。三是积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自营出口,建立出口创汇农产品生产基地,参与国际竞争,鼓励有条件的龙头组织到省外和跨国经营,开发农产品原料基地和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四是通过国际性的农产品展示会、博览会,加大我省农产品对外宣传力度,使我省更多的农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

六)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核心。一是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农户与企业之间签订规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由企业提供销路,农户按订单发展生产,有条件的企业可通过最低保护价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二是鼓励和提倡向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方向发展。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农业龙头企业可以吸收农户以土地、资金等入股形成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逐步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建议

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根据wto的有关规则,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点地进行扶持。

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1)针对农产品季节性强,龙头企业收购资金紧缺的现状,建议每年召开银企座谈会,由各银行根据农业龙头企业资产、经营状况确定授信额度。(2)对具备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优先安排发行债券,优先推荐股票上市。

四是建立风险基金及组建担保公司。(1)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立风险基金,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允许按订单额度的一定比例建立风险基金,在税前列支,用于抵御发展订单农业承受的自然和市场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资金来源让企业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办法。省政府重点对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建立风险基金给予一定的补助。(2)鉴于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难问题,建议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运作的方式,通过政府出一点,企业筹一点,运作公司拿一点组建担保公司,重点解决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担保问题。

五是开通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对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专业合作社运输本组织主营的农产品,常年开通“绿色通道”,免收过路、过桥、过隧道费。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对我省生产的柑桔、西瓜、杨梅、草莓等不耐贮存的大宗鲜活农产品,按照上市季节开通“绿色通道”,除防疫检疫外禁止对农产品运销设卡检查收费,确保农产品流通环节畅通。

六是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考核。农业产业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难度大,涉及部门多。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从上到下,加快建立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和职能机构,各地要明确职责,加快落实。要把农业产业化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目标考核体系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对出台的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要进行督查,确保及时落实到位,产生效益。省级安排一定的资金对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单位给予奖励。各级要加快制订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特别是县(市)按“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实施办法”的方式,扎扎实实抓落实。

第三篇: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特点返回

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正在步入新的阶段,形成了从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到发布的健全的、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再局限于某一独立的农业生产过程,或单一的经营环节,或某一有限的区域,而是横向和纵向拓展。农业信息化不仅使发达国家农业的原有优势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而且使其原有的劣势逐步改善以至消失,极大地提高了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实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一、发达国家农业信息体系

由于不同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模式和目标不同,农业信息体系的模式也各不相同。

(一)美国农业信息体系的主要特点

1.以国家为主体的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美国以政府为主体构建了庞大、完整、规范的农业信息体系。美国农业部认为,如果大量的市场和生产信息不由政府部门来组织,就无法保证信息使用的公平性、及时性、真实性。所以,尽管有很多私人公司向社会发布市场信息,但农业部仍然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市场信息网络,收集和发布官方的信息。美国农业部有五大信息机构,分别是国家农业统计局、经济研究局、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农业市场服务局和外国农业局,这五大机构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国家农业统计局为美国农村社会提供有意义的、准确的、客观的统计信息服务,该局每年发布大约340种报告,涉及120多种农产品。报告内容包括生产、存栏、分配、利用、库存、农业投入品价格以及劳动力、农场数量、农业化学品的使用等项目。经济研究局的工作包括市场研究、现状和展望分析,以及开发商品农业、食物和消费者经济、自然资源和环境、农村经济、能源和新用途五个领域的经济和统计指数。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协调美国农业部的商品预测项目,监视全球气候和分析其对农业的影响,协调美国农业部的气候、天气和遥感工作,改进和加强美国农业部预测的一致性、客观性、可靠性。农业市场局为农业行业提供广泛的市场营销服务。农业市场局的市场新闻报告为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等提供了准确的信息,以帮助他们在市场上的营销活动。外国农业局代表美国农民、食物和农业部门在海外的各种利益。它通过驻外农业专员、美国农产品商人、遥感系统等信息源收集全球作物和畜牧业生产数据和进出口信息。它利用这些信息来进行生产预测和评估出口机会,追踪美国农业进出口的变化,为美国出口商分析国际贸易条件的变化并指出贸易机会。

2.全面、详细的农业信息调查内容和规范的调查方法。美国农业部的信息调查主要内容有12个系列:(1)农产品价格、农业支出、农业劳动力及其工资情况;(2)农业生产与效率情

况;(3)农业收入情况;(4)农产品流通中的成本与开支情况;(5)农产品的消费与利用情况;(6)土地价值与土地使用情况;(7)种植业与畜牧业生产测算;(8)农场合作组织情况;

(9)市场新闻;(10)国外农业情况;(11)农业资金平衡情况;(12)农业生产成本情况。美国农业部对每一种调查工作,都统一编写了工作手册,规定调查内容,说明收集方法、适用性和局限性以及对历史信息利用和折算的方法。美国农业部统计信息调查方法主要有:面积结构和列表结构相结合的样本调查方法、全国性的抽样调查、客观产量调查方法、遥感调查方法。多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依靠农业部有关业务局在全国各州派驻的职员和雇员获取。信息调查的方式以直接向农户面对面询问、定时定点派员观察、用长途电话询问以及让被调查人填写邮寄表格等方式为主。采集和报告的时间都有严格规定,不能随意变更。农业部每十年组织一次全国性普查工作,另外每五年组织一次补充调查以更新资料。

3.规范的农业信息处理和严格的农业信息发布制度。美国农业部的各个部门对从国内外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要做适当的数据处理。几乎所有的经济信息都以数据资料为基础,按时间序列来组织。美国农业信息的第一手资料大多依靠农业部有关业务局的抽样调查得出,对抽样数据按照一定比重推算得出全国的数据,然后依照普查数据验算校正。

美国农业信息的分析和发布有着严格的制度和规定。美国国会要求,美国农业部每个月都对世界农产品的供求形势进行一次预测。在每个月的第2个星期四,来自农业部各部门的专家,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内进入一个全封闭的会议室里,先将国内各州送来的生产调查资料开封,再配合全球市场产销态势,审定各产品的预测数字,最后达成代表农业部的官方预测,以报告方式对外公告。公布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世界主要谷物、油料作物和畜产品的供求预测,同时分析上月发生的影响各种农产品供求数量的事件及影响程度。正式报告经部长签字后,在当日的东部时间8:30向外界公布,全球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国新闻媒介都可转载报告内容。

(二)日本农业信息体系的特点

1.建立了完善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系统。日本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主要由两个系统组成。一个是由“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联合会”主办的市场销售信息服务系统。日本现在已实现了国内82个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和564个地区批发市场的销售数量及海关每天各种农产品的进出口通关量的实时联网发布,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商可以简单地从网上查出每天、每月、的各种农产品的精确到公斤的销售量。另一个是由“日本农协”自主统计发布的全国1800个“综合农业组合”各种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和价格行情预测系统。凭借着两个系统提供的精确的市场信息,每一个农户都对国内市场乃至世界市场什么好销、价格多少、每种农产品的生产数量了如指掌,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确定和调整自己的生产品种及产量,使生产处于一种情况明确、高度有

序的状态。

2.完成了农业科技生产信息支持体系。日本的农户自身基本不具备科技开发能力,生产所需的各种科学技术大多来自于国立和民间的各种农业科研机构。为此,日本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作为载体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日本现已将29个国立农业科研机构、381个地方农业研究机构及570个地方农业改良普及中心全部联网,271种主要农作物的栽培要点按品种。按地区特点均可在网上得到详细的查询。其中,570个地方农业改良普及中心与农协或农户之间可以进行双向的网上咨询。

3.正在逐步完善农用物资及农产品销售的网上交易系统。日本对于电子交易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十分重视。日本于1997年制定了“生鲜食品电子交易标准”,建立了生产资料共同定货、发送、结算标准,并正在对各地的中央批发市场进行电子化交易改造。

(三)法国、德国的农业信息体系特点

法国的农业信息主体很多,但不同主体在服务内容上侧重点各有不同,服务对象和群体规模也有所不同,具有良好的互补性。

第一,国家农业部负责向社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政策(法规)信息、统计数据、市场动态等。法国农业部门分三级,即国家的、大区的、省的。国家农业部下达农业信息收集任务,大区农业部门负责组织和完成信息采集、汇总和上报任务,省农业部门协助大区农业部门完成信息采集任务。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汇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然后在本组织内共同享用。第二,农业商会在法国农业信息服务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主要是传播高新技术信息,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专家、学者讲课和发表文章,协助农场主做好经营管理。

第三,研究、教学系统产生、传播和直接利用大量农业科技信息,通过培养学生和面向社会咨询两大方式实施信息服务。

第四,各种行业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都尽量地收集对本组织有用的技术、市场、法规、政策信息,为组织本身及其成员使用。

第五,民间信息媒体也是重要的农业信息主体之一。法国的信息媒体一般都是私营的(含股份制),例如《法国农业》杂志社,其订户约占法国农场主的40%。它办有综合刊和专刊,综合刊上宏观、微观信息都有,包括欧盟政策、政府法规、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分析报告、新品种和新技术信息;专刊上有的一期只谈养牛,有的只谈养猪或养鱼。

第六,各种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社,例如粮食生产合作社、葡萄生产合作社等,也广泛收集对自己组织有用的信息,需要其成员知道的事情,它们一般都马上告知(通常使用的传媒是传真)。

德国的农业信息系统由两个体系组成。生产信息的调查和收集由国家统计总局进行,在联邦、州、县、乡各级都有相应的统计信息机构;而市场信息的调查和收集则由半官方性、非赢利性的农业和食品市场价格信息报告中心负责。

二、发达国家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运用

农业信息技术作为新的农业技术革命的先导,可以将现有单项农业技术综合组装配套,实现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的总体水平。农业信息技术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业资源管理利用水平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在发达国家,农业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一)3S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上应用最早的是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简称3S系统)。目前,在美国、加拿大等国,3S技术普遍已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例如作物估产、动植物生长长势监测、气象和病虫害预报、精细施肥、灌溉、农业综合发展的动态仿真模型等。通过3S综合集成,一体化地为农业系统管理服务,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二)精确农业(Precision Farming)的发展

精确农业首先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起步。它是基于农田条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的事实,旨在利用多种高新技术的集成,使对土地的经营操作能比较准确地响应这种差异,达到有效地节约投入、降低成本、减少环境不良后果的目的,即农业管理是针对土壤而不是针对田块。其依托的技术包括:田间车辆定位系统,与作物栽培有关的数据库,GIS和栽培模型,田间信息采集传感与机械控制技术等。迄今为止,美国已有5%农场在实践使用Precision Farming系统,精确农业已预示着人类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潜力、智慧与能力。

(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农业信息技术中发展最快的。美国农业信息化强度高于工业81.6%,作为信息时代象征的电子计算机正在普及。农民使用计算机来记帐,做出如何经营的决策,利用天气预报程序可以知道天气状况。计算机还可以告诉农民在什么时候种植何种作物产量最高,采取什么种地方式效益最高等。

据1997年的统计调查,美国有40%的农场有计算机,其中,47%的农场主使用互联网,20%的大型商业化农场已经进入互联网。美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AG-NET,该系统覆盖了美国国内的46个州、加拿大的6个省和美国以外的7个国家。英国也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农业计算机网络AGRINET。此外,日本的CAPTAIN,澳大利亚的CISC,荷兰的EPIPRE等都是较有名的农业信息网站。

2000年,日本有34%的农户拥有PC机,其中12.2%接入互联网。在日本,计算机已广泛

应用于耕作、作物育种、农作物与森林保护、蚕业与昆虫利用、农业气象、农业经营、农产品加工等方面。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了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全国联机网络,即电信电话公司的实时管理系统(DRESS),其大型电子计算机可收集、处理、贮存和传递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技术信息。每个县都设有DRESS分中心,可迅速得到有关信息,并随时交换信息。近两年开发的农业技术情报网络系统,借助公众电话网、专用通讯网、无线寻呼网,把大容量处理计算机和大型数据库系统、互联网网络系统、气象情报系统、温室无人管理系统、高效农业生产管理系统、个人计算机用户等联结起来。政府公务员(从官房长官到普通职员)、研究和推广公务员(从高级研究员到一般技术员)、农协和农户,可随时查询、利用入网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有农业技术、文献摘要、市场信息、病虫害情况与预报、天气状况与预报、世界或本国或县甚至町村地图、电子报刊、音像节目、公用应用软件等,几乎无所不包。

德国的农业技术信息服务通过三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来实施。一是各州农业局开发和运营的电子数据管理系统(EDV),用户只要将计算机或电视机通过电话线与EDV系统联机,并交纳一定的费用,就可随时获得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预防和防治技术以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等。二是邮电局开发运营的电视文本显示服务系统(BTX),用户只需购买BTX主机和键盘,将其与电视、电话连接,即可通过邮局的通讯网络,获得农业技术信息服务。三是德国农林生物研究中心开发建设的植保数据库系统(PHYTOMED),以德国计算中心的大型计算机为宿主机,凡与宿主机联网的计算机用户,可联机检索有关农业技术信息。

(四)专家系统、模型系统、智能信息系统的开发

发达国家已研制出大量作物模拟模型、作物生产管理系统和病虫害管理系统,以及其它与农业相关的模型、专家系统和管理系统。目前,国际上已有近百个农业专家系统。农业模拟模型的研究在国外也有30年的历史,其中,作物管理技术已达到实用程度,出现了各种综合性的模拟模型。

(五)农业信息服务技术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信息服务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科技文献网络和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发展更快。现在,每年有1200多种期刊、30多万篇文献入网,大型的农业数据库越来越多,例如AGRICOLA、AGRIS、CAB等。

三、健全的有关农业信息化的政策法规

美国在农业信息的采集、传播、发布等方面有着规范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①严格的信息资料保密制度。美国农业部对所有的农业信息资料都分门别类制定了保密和公开发布的时间,任何个人和团体不得随意传播尚未公开的信息资料,否则要受到法律和各种条例的制裁。②积极促

进信息资料共享。美国既限制对机密资料的传播,同时又反对对信息资料的垄断,积极促进信息资料的共享。一旦信息资料经农业部公开发布,该资料就为全社会享有共用。此时,农业部将无偿提供这些信息,不得获取利润,只能收取资料加工和印刷的工本费。③不得发布虚假信息。美国农业部对公开发行和出版的信息资料层层把关,严肃编审工作,在一份报告正式发布之前,要经多位同行专家审议,以期杜绝错假资料的发行和出版。

日本政府在农业信息化方面的一项首要职责就是抓好信息市场规则及发展政策的制定。日本政府根据农业生产的市场运营客观规律要求,建立了若干个专门咨询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性规则和运行性规则,约束市场各方的行为,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了发展政策,促进市场的有序发展。日本农业市场经营性信息是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及时,政府为批发市场的运行制定了一套严密的法律。根据这些法律,批发市场有义务及时地将每天各种农产品的销售及进货数量、价格上网公布。

法国有关法规规定,所有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有义务如实填报自己的生产经营情况,违者按偷税行为处罚。农场主的财务、税务甚至一些经营方面的事情,一般都由社会上的相关协会(或称事务所)帮助料理,按有关法规规定,这些相关的协会(或事务所)必须帮助农场主如实填报生产经营情况。为了保证信息采集的质量,大区农业部门一般都严格选拔信息采集人员,拥有会计师资格等专业条件的人才能人选,并且对他们进行专题培训,要求他们必须到农场主家里填表,一定保证信息的质量。

——摘编自赵元凤的文章

第四篇:农业保险特点和理赔细则

第一部分 农业保险特点

农业保险是指由保险机构经营,对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因遭受约定的自然灾害、事故或者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的保险活动,分为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两大类。

一、标的生命性

1、标的价值的最终确定性。

2、标的的生命周期性。

3、标的的鲜活性。

4、标的受损后自我恢复性

5、标的繁杂多样

6、标的市场价格的波动性。

二、地域性

三、季节性

四、专业技术性

五、政策性

第三部分 理 赔

第一节 农业保险理赔关注点

一、对条款内容的理解

(一)深刻理解条款的“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这是处理农业保险理赔首先必须了解的第一要务,只有对条款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在理赔过程中明确该事故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条款,正确理赔将无从谈起。

保险人有必要防范养殖场主隐瞒病情、故意误报套报疾病种类等情况的发生,所以在查勘时,要对疾病的具体症状了解和熟悉。

(二)理解“赔偿处理”条款。该条款明确了保险公司承担赔偿的具体方式和具体赔偿标准,有助于确定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范围,哪些应该赔、哪些不应该赔,从而做到“不惜赔,不滥赔”。按条款执行,才能减少理赔当中不必要的纠纷,确保理赔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了解“具体术语”条款。对“具体术语”的解释将有助于确定发生的事故是否属于保险责任事故,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灾害标准,从而确定是否该赔,对理赔工作的开展来说是必不可少。

二、对理赔流程的理解

(一)农险基本理赔流程

1、报案:出险后,请及时拨打人保公司专线电话“95518”报案;也可以直接向人保公司农村保险网点营销员报案。

2、查勘定损:保险公司在接到报案后,将尽快派理赔人员赶赴现场,对受损情况进行查勘定损。

3、提交索赔材料:被保险人应根据保险人的提示,按承保险种的不同,提交相关的索赔资料。

4、赔款理算:保险公司收齐索赔资料后,即按条款约定进行赔款理算。

5、支付赔款:保险公司在完成赔款理算后,即通知被保险人领取赔款,或将赔款送达被保险人。

(二)农险主要理赔流程

1、二次定损

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不同于其他财产的保险标的,它具有生命特征,标的遭受灾害后的恢复生长特性以及自然灾害对作物具有利弊双重性(疏花、疏果、疏苗而减轻或不构成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种植业保险的核定损失应设立一定的观察期,观察期具体时间长短要根据不同的保险标的、灾害种类和损失情况确定。种植业生长期农作物保险一般采取二次或多次查勘制度。我们通常称之为首次定责,二次定损,收获前最终核算赔款。

一般情况是:首次查勘,接到报案后要立即进行现场查勘,本次不宜现场确定损失金额,应根据保险标的的特性以及条款的规定,只确定相关被保险人、保险标的、受灾面积、保险责任;并记录在案。

二次查勘,出险十日左右进行第二次查勘定损,待作物在约定时间内恢复生长后,对作物恢复生长的情况定期予以查勘。根据首次查勘记录,重新对保险标的、受灾面积、保险责任进行确认,但主要是损失程度、损失数量等内容。也需记录在案。

收获前核算,种植业保险尤其是政策性种植业保险一般都有“封顶赔付”之约定。因此,赔款理算只能在收获前封顶区域损失全部确定完毕好后才能进行。这样也给保险人一次收获前再一次现场核定损失的机会。

作物收获前的田间测产、评估收获产量,并根据条款确定损失数额。若作物已经无再生能力,应根据条款及时予以结案。但在首次查勘时能够确认损失,尤其是全部损失而且具备改种、毁种气候(季节)条件的,应该直接定损,不必拘泥于二次定损。

2、赔款公示与抽查

准确、及时地向具备理赔条件的受灾参保农户发放赔款,是保险经办机构取信于民的关键。赔款发放前,保险人要按照赔案中被保险人数量及行政区划安排公示。公示最大单位不得超过行政村,若受灾农户过多,可适当下调至组。公示内容须包括赔款分户清单上全部内容。有条件的分公司可采取将赔款存入被保险人(农户)银行卡的方式,也可采取其它方式将赔款发放到保户手中。

3、预付赔案的处理

对于预付赔款的处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严格控制预付赔案类型。不是任何赔案都可以进行预付的,按照公司相关规定的要求,只有四种类型的赔案可以进行预付赔款,分别是大面积自然灾害的赔案、优质客户的赔案、有重大影响的赔案和达到法定索赔时限的赔案。

二是要严格控制预付赔款金额。对于预付赔款的金额应有严格的比例限制,一般按照赔案性质的不同掌握在损失金额的30%-50%左右。

三是要严格履行预付赔款的报批程序。对于损失金额超过本级公司理赔权限的预付赔案,应该严格按照公司关于预付赔款的审批手续向上级公司上报审批,经上级公司同意后,方可支付预付赔款。

4、代位追偿

农业保险涉及的追偿案件比较少,一般在林木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和集约型、规模化生产的农业企业可能发生。当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造成损失后,根据国家法律或有关规定,应当由第三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应向第三者进行索赔;如果被保险人或投保人要求保险人先行进行赔付的,保险人赔付后,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应出具《权益转让书》将其向第三者索赔的权利及有关索赔资料转交给保险人,保险人依法享有代位追偿的权利;被保险人或投保人还应积极协助保险人向第三者进行追偿。

三、协调与各方面的关系

(一)与保户进行沟通

1、做好沟通与协商

谈判与沟通在理赔过程中必不可少,一名优秀的理赔人员,沟通、谈判能力与理赔技能并重。掌握有关知识和能力,需要学习和训练,并在实践中注意总结和提高。涉及沟通、谈判的调查和评估必须事先完成。

2、创造良好的氛围

耐心倾听,先听后谈。在与保户的交谈中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对方充分表达意见,以体现你对他的足够尊敬和重视,并适时提问,让他谈到你所关心的问题。

理赔就是服务,谈判不能演变为对抗,在双方存在明显分歧时,应当保持镇静和从容,以得体的言行赢得对方的尊重,以幽默的趣闻陈述自己的观点以轻松气氛,以可行、合理的方案得到对方的信任。

3、不宜与农户直接确定损失

大面积灾害受损时不宜直接和农户确定损失,特别是不能在现场计算赔款,应尽量避免赔偿意见正面的分歧和冲突。在理赔过程中,难免会有保户对公司的理赔产生不理解,对此,理赔人员必须以平常心对待之,认真解释公司有关保险条款的规定和理赔规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其知晓条款的内容,从而理解理赔的正确性,让保户满意,以便为今后承保等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协调好与政府部门的关系

在遇有重大灾害发生时,要积极争取当地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农业技术部门的支持和帮助,避免直接接触保户而产生纠纷。在与政府协调方面,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在平时就要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让政府了解农业保险的性质及我们的工作态度,发生大灾后,要主动与政府部门联络,提出行之有效的理赔方案与政府部门共同协商,让地方政府感到我们是在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尽保险公司的所能。

同时,还可采取与当地政府部门人员一同成立查勘、定损小组,共同对受损面积、数量、程度等进行确认。然后依据损失与当地政府协商确定赔付金额,最后与政府部门一同出面采取兑现会、张榜公布、媒体宣传等方式确保赔款到位,赔款兑现时涉及千家万户,应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由乡、村政府直接兑现赔款。这样一方面避免了赔款被截留,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公司的企业形象和社会信誉度。

(三)密切保持农技、畜牧兽医等与农险有关部门的联系

一旦发生保险范围内的损失,要把好理赔技术关,对于责任和损失难以确认的疑难案件,可以聘请相关专家或技术人员协助确定保险责任和损失数量,做到责任界定的准确,损失计算的合理,杜绝道德风险的发生。第二节 农业保险理赔环节的关键点

鉴于农业保险的特点、风险特征以及赔案的特殊性,在农险赔案处理中要把握保险责任界定、现场查勘、损失确定、理算等关键环节。

一、定责环节

保险责任认定是保险人根据现场状况和相关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确定的损失原因与执行条款中的保险责任和核对认证的过程。由于事故原因复杂多变,故保险责任确定也非常复杂,保险责任认定将贯穿报案、现场查勘、立案、理算、核赔整个理赔过程的始终。对被保险人来说,他决定着是否获得经济补偿,对保险人来说他决定着赔偿的正确与否进而影响经济利益以及保险人的信誉。因此,认定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避免片面性和盲目性。

(一)种植业的定责环节

首先,要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和鉴定。种植业保险发生事故的原因较多,一般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管理原因、责任原因,外因、内因等多个方面,因此,作为保险责任认定的第一步,理赔人员要对事故的原因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分析,确认事故发生的近因。事故原因分析一般可分三种情况:

1、对比较明显的原因,如大面积涝灾、风雹灾害等造成的损失,理赔人员可根据现场情况及相关媒体报道直接认定,不一定要求有相关部门的气象证明材料。

2、对局部地区造成的灾害事故,需要由农业技术等部门进行责任认定的,应根据相关的责任认定报告确定事故原因。

3、对一些技术含量高、理赔人员难以把握的原因,可委托专门的技术鉴定部门或科研机构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鉴定。

二、查勘环节

现场查勘的目的在于核实事故和保险合同的真实性、初步判定保险责任、损失大小,协助施救。现场查勘是理赔的关键环节,查勘工作质量的好坏,对及时、准确、合理地处理赔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大范围的种植业损失,一般采用抽样法或等距抽样方式来确定损失程度,抽样时应尽量使各样本段在总体中分布均匀,同时还应考虑不同损失程度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为了使得查勘工作的高效、获取资料的准确性,查勘人员必须在查勘前对承保情况有较为详尽的掌握,要查抄保单抄件以及承保明细,携带照相或摄像器材以及其他的现场工作用具,如卷尺、雨具等。如有需要可以聘请技术专家共同查勘现场。

现场查勘工作要讲工作技巧,既保证查勘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查勘现场中不要过早涉及赔与不赔的保险责任认定问题,以免被保险人过早的不配合提供有关资料和证据;又要保证查勘的准确性,及时发现赔案中的虚假成分,如在处理生猪赔案中,除了根据保单核定承保数量,查勘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完成现场查勘报告,查勘报告要对事故的真实性、标的受损情况(损失范围、估计损失大小)以及保险责任是否成立等给出初步意见。查勘报告还需附有现场查勘的照片、录像以反映损失的真实性,必要时要绘制现场草图,反映损失的范围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一)种植业的查勘环节应注意以下方面:

1、查勘时,应根据种植业险种的特殊性,要注重对致损的原因、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和损失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反映和记录,注重证据和信息的收集,对查勘中能确认的损失清单、损失数量(面积)或损失程度等内容均要求被保险人当场签章确认。

特别是一些灾害(如水灾、雹灾、风灾)的查勘定损不要操之过急,因为种植业的风险多为自然风险,持续时间长,急于现场查勘不但无法了解灾害损失的最终结果,有时也影响对损失的最终判定。所以,现场查勘中要督促被保险人及时施救,切不可仓促定损。

2、查勘时,不仅要查明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受损面积、损失程度、承保率、重复保险情况,而且要查清事故损失是属于直接原因还是间接原因,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合理区分保险责任与非保险责任造成的损失。对事故人、证人做好调查询问工作,做好笔录,请被调查人签字。对共同查勘人要核对相关记录并签字留存。

3、在初步查勘现场后开展定损工作前,应要求投保人、被保险人或乡、村地方政府提供受损标的清单,损失清单应详细填写到村到户到坐落地点(包括小地名)、受损标的名称、损失数量、损失程度、施救情况等。同时,要求保户尽快一次性提供,尽量避免不断追加索赔情况的出现。

4、施救整理受损作物。

理赔人员到达受灾现场后,如果灾害尚未控制继续蔓延,应立即会同被保险人及有关部门共同研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施救,尽量减少保险标的损失。在未能明确确定受损标的是否属于保险责任或责任范围的情况下,对施救费用不能轻易答应负责。如灾害已得到控制或已消除,在完成拍照、现场记录等工作后,与被保险人共同研究整理和保护受损标的措施,防止损失加重。

5、估计损失金额。

由于估损工作直接关系到未决赔款的大小,因此,切忌随便杜撰一个数据应付了事。应根据保险标的的损失程度、损失面积、残值、生长时间等因素估计损失金额,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记载。

6、大面积自然灾害或复杂的疑难案件的处理。要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及有关科技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查勘定损工作应结合各险种的专业技术要求进行,在条款规定的范围之内,准确、迅速、真实地确定损失。

(二)、养殖业的查勘环节

1、查勘前,要注意收集掌握有关承保信息,及时查抄保单,明确出险地点,事故原因,以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针对养殖场所的环境,应携带必要的防护用具,如口罩、(皮)手套、雨鞋、雨披等。

2、要及时查勘。动物尸体不宜长时间保留,被保险人可能会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理,不及时查勘,会给定损带来困难。

3、查勘过程中,要注意对损失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和记录,注重证据和信息的收集。包括查阅畜禽(动物)等舍(栏)的饲养记录、兽医巡视日志、防疫记录、病理记录、编号记录簿等材料,必要时征得被保险人同意进行封存或予以复印,以便掌握第一手材料。一般而言,投保养殖业保险的被保险人应具备上述日志和记录,在缺失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人工查点和登记。数量的清点和记录,在被保险人在场的情况下,对存栏的数量进行分类统计和确认,以便与保单核对确定承保比例。对于查勘所形成的书面记录,应由被保险人签字确认,锁定受损范围,以避免在定损和谈判过程中陷入被动。发生事故后,查勘人员不能轻易过早涉及赔与不赔的保险责任认定问题。

4、仔细观察畜禽(动物)的外观和体形特征,辩认尸体表面有无外伤、淤血等异常情况,通过体温、尸体僵硬程度和臭味大致判断,发生事故的时间。尸体有外伤和淤血等情况,说明是外力所致,可以分析判断为非保险责任范围。推测事故发生的时间,如果在观察期附近的日期,必须进一步核实和调查准确的出险时间,以防道德风险的发生。

5、因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疾病导致畜禽、特种动物和水生生物死亡时,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大批量死亡,有个时间过程,在查勘后,应将畜禽(动物)做上记号以便辩认,或在现场监督深埋(根据需要),以免下次查勘时重复核损。

三、定损环节

定损就是根据查勘所取得的信息,对保险标的的损失面积、损失程度、损失数量等损失内容进行确定的过程。

(一)种植业的主要定损环节

1、采取二次或多次查勘定损方法核定损失。

鉴于种植业险种的特殊性,应设立不同的观察期,科学开展二次或多次定损。南北方可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确定二次观察期的时间,待保险标的恢复生长特性后,再进行查勘测产、评估收获产量,并根据条款确定损失数额。

2、统一定损标准。在发生大面积灾害时,由于涉及的受灾农作物较多,为保证定损客观公正,首先应就同一农作物制定统一的定损原则、定损标准,如统一定损单位、损失面积、程度的确定方法等。并征得被保险人的同意,以避免农户之间在理赔上相互攀比。

3、借鉴专家经验科学定损。发生性质复杂、损失严重的赔案,可聘请有关农业专家协助进行现场查勘、定责、定损。但公司理赔人员不能因此就对赔案处理不闻不问,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积极参与,掌握理赔工作进程,并主动向专家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定损技巧,以便在日后独立处理类似赔案时能以更科学、更专业的语言、方法对受损标的进行准确合理的定损。

4、比例赔偿。种植业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对于保险数量或面积大于实际数量或面积的,以实际数量或面积计算赔偿;对于保险数量或面积小于实际数量或面积的,要按比例计算赔偿。

四、理算与核赔环节

在保险中,损失金额与赔偿金额不同,理算与核赔均应注意的事项有: 从损失金额中扣除不属于保险标的或保险责任损失内的金额; 从损失金额中扣除残值;

对不足额保险和重复保险进行比例分摊;

我公司保单中规定的免赔额一般为绝对免赔额,即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赔偿责任,而应由被保险人自负的金额,所以应在保险人最后的赔付金额中予以扣除;如果保单规定“免赔额为损失金额的一定比例”,则应根据“损失金额”先计算出免赔额的绝对数值,然后再在最终赔付金额中予以扣除。

(一)种植业的理算与核赔环节

经过定损环节,被保险人因遭受保险事故造成的直接农作物损毁和费用的损失金额就已基本确定,在此基础上,理算、核赔环节主要是结合保单内容和保险原理,对保单责任认定、定损原则、损失计算方法和依据等内容进行审核,并根据定损金额按照一定顺序计算保险人的最终赔款金额,一般需注意以下方面:

1、按照损失程度比例赔偿方式。

这种赔偿方式适应于种植业成本保险。根据农作物种植物化成本是随着生长进程逐渐投入的特点,将农作物生长期分为几个阶段,如苗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不同生长期实行不同的赔偿标准。保险农作物无论发生全损或部分损失,均按当时的赔偿标准和损失程度比例赔偿。在保险有效期限内,每次发生赔款,保险金额均相应减少,累计赔付金额以不超过保险金额为限。

2、按收获产量与保险产量的差额赔偿方式

这种赔偿方式适用于农作物产量保险。发生绝产损失时,按不同阶段确定的最高赔偿标准赔偿。苗期发生损失时,可重播的,按重播的种子秧苗费计算赔偿金额,经一次赔付后保险责任并不终止;不可重播的,经一次赔付后保险责任即行终止。生长后期和成熟收获期发生绝产损失,经一次性赔付后保险责任即行终止;发生部分损失时,按实际收获产量与保险产量的差额赔偿,通用的赔款计算式为:

赔款额=受损面积×(保险产量-收获产量)×保险价格×(1-免赔率)第三节 单证管理及赔案缮制

农业保险理赔业务单证,由总公司统一设计格式,分公司统一印制。

二、理赔案卷单证排序及装订

(一)案件结论、决定在前,其它单证按理赔工作程序排列。案卷内有批复的,批复在前;诉讼性案件判决材料在前;

(二)各种单证装订,要求整齐、美观、方便使用;

(三)赔案根据案情大小、复杂程度可一案一卷或一案数卷;

(四)原则上,案卷归档的装订顺序为:

1、卷宗目录

2、批复申请(超权限赔案)3赔案审批表

4、理算说明

5、承保材料(包括:投保单、保险单及保险批单、保费收据、超权限业务审批表复印件)

6、出险及索赔通知书

7、保险标的损失清单

8、现场查勘报告

9、相关技术鉴定材料或定损标准

10、出险证明材料

11、现场照片

12、现场平面图

13、赔付协议书

14、赔款计算书

15、赔款收据 第四节 防灾防损

一、种植业防灾防损工作

种植业保险防灾防损需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做好“三查”。即保前调查、保时审查、保后检查,这是商业保险经营中的基础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

(1)保前调查:在承保前,要对投保人申请的投保标的展开详尽的调查。可以通过实地勘察和保户自愿填写保险问询表的形式,了解标的现状,当地气象和水文资料、以往投保情况和出险情况。

(2)保时审查:主要审查投保单中的各项要素是否填写齐全、投保金额的确定是否科学、合理、特别约定事项是否列明,从而确定承保方式、承保比例、保险费率、赔偿方式等。

(3)保后检查: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要经常深入保户对保险标的的安全情况、危险隐患、防范措施等情况进行检查,还要检查保险条款中规定的被保险人义务是否得到履行,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关注和和呵护程度等。在灾害性天气到来之前,要同保户一起研究如何应付,及时采取措施,争取消灭危险隐患,把可能发生的损失率降到最低程度。

2、以防为主、防赔结合。

(1)借助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社会力量,对农业灾害进行预防,建立防灾、抗灾体系,实现综合治理,特别要把遥感、通信信息、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密切配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

(2)结合当地经济状况和自然条件,引导被保险人对防灾防损的投入,开展有针对性防灾防损措施。如实施人工降雨和防雹增雨,筑堤防洪和开渠引水,喷洒农药和除草剂,在冬季采取一些防冻措施等。

(3)依靠科技手段做好防灾工作。如因地制宜选好种籽、树苗、幼苗,使用高效农药、普及抗灾抗病能力强的农作物,在收获季节采用机械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等。

3、制定防灾预案,签订防灾协议,建立防灾防损工作责任制,增强做好农业保险风险防范工作的目标性。同时应加强定期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把灾前要预防、灾中抢救和灾后补偿结合起来。

4、建立农业保险防灾防损工作责任制,成立防灾领导小组,使各级各类人员对防灾防损工作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有章可循。

5、建立重大赔案汇总分析制度。定期分析重大赔案,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及时指导农业保险的管理工作。

第五篇:都市农业的概念、特点和主要类型

都市农业的概念、特点和主要类型

一、都市农业的概念

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

二、都市农业的特点

1、它所包括的范围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的农业,不同于一般城郊型农业。

2、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农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等,必须首先服从城市的需要并为其服务。这种由城市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体现了都市对农业的依赖性,并进而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关系。

3、都市农业不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而且要进行生态、社会等功能的开发,并进而实现全功能性的大农业。

4、农业生产经营明显的表现为高度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进而达到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都市服务的特殊功能。

三、都市农业的主要类型

1、农业公园。这种类型的特点是把公园与农业生产场所、消费场所和休闲场所结合起来建设,利用农业生产基地来吸引市民游览,主要是供观赏和旅游,面积比较大。一般选择依山傍水,有林草的地方,以地形和农产品种类而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农业公园分专业性农业公园和综合性农业公园。

2、观光农园。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开放农业园地,让市民观赏,采摘或购置。有的主要是供观尝农村景观或生产过程,有的可以购买新鲜产品(如花卉),有的还可以参加采摘果实。有的农户开放自家的花卉种植温室,有的观光农园集中区建立了展览室,让游人在观赏之余还能增长知识。

3、市民农园。这种类型特点是,让没有土地所有权的市民承租农地,直接参与农业植栽,亲身体验农业劳动过程。市民家园一般设在市区较近、交通、停车都便利的地方。农园经营者把整个园地划分若干块,分别租给不同的市民,供他们进行耕作体验,有的可以解决一些吃菜或就业问题。

4、休闲农场。这是一种综合性休闲农业区,以吸引旅客住宿为特点。农场以生产果、菜、茶等农作物为主,经过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农场原有的多种自然景观资源,如溪流、山坡、水塘,以及植物、动物、昆虫,引进一些游乐项目,开发为休闲农场(或度假农庄),把市民的观赏景观、采摘果实、体验耕作、住宿餐钦和娱乐等多种活动结合在一起,适应他们度假游乐的需要。如日本的“民宿 — 1 —

农场”,澳大利亚的“度假休闲农场”。

5、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热带植物、农耕设施栽培、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授游客农业知识。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北京的少儿农庄。

6、高科技农业园区。这是采用新技术生产手段和管理方式,形成集生产加工、营销、科研、推广、功能等于一体,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种植区或养殖区。这些园区有的可以对外开放,接受游人的观尝,有的属于封闭型,不接待游客。

7、森林公园。这是一个以林木为主,具有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多景观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群体。以森林风光与其他自然景观为主体,在适当位置建设狩猎场、游泳池、垂钧区、露营地、野炊区等,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旅游、野营、避署、科学孝察和进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8、民俗观光园。选择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村庄,稍加整修提供可过夜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游憩场所,让游客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浓重的泥土气息,以及别居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

9、民宿农庄。主要是为已退休或将退休的城里人租住农村房屋,迁居农家。这些人中有教授、导演、设计师、工程师等,他们在城里均有较好的楼房,但非常向往农村的风光,游览田园景观,希望在林间散步,呼吸着农村新鲜空气,过着宁静淡泊、无噪音、无污染的世外挑园式生活。

部分城区发展都市农业的经验做法

北京市通州区:

1、加强政策扶持。一是扶持设施农业。对连片集群式的设施农业基地、唯一性的农产品设施生产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设施农业专业村给予不同额度的资金支持。二是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原有合作组织进行整合,建立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的区级行业协会,加以扶持、规范、完善,同时分区域、分行业建立行业分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对能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带动农户能力强的合作组织给予重点扶持。三是扶持农产品品牌及认证。培育和引导生产加工单位树立质量观念和品牌意识,重点在农产品商标注册、广告宣传和认证方面给予扶持。以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组织为带动,采取“公司+农户+商标”和“合作组织+农户+商标”的方式,吸纳农民成为品牌农产品的直接生产者,降低农民市场风险。四是扶持都市农业走廊建设。重点扶持设施农业产业群、观光休闲区、农业结构调整、实用技术、农田治理等。五是扶持籽种产业。对种植、养殖的品种进行改良换代,重 — 2 —

点是蔬菜育苗、小麦良种繁育、乌鸡、祖代种猪、优质肉羊种羊、观赏鱼的引进等。六是扶持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对采摘、观赏、垂钓等园区的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给予一定财政补贴。七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采取银农合作、贷款贴息、项目资金扶持等方式,重点扶持现有和新进的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配送、观光农业等类型的龙头企业。

2、搭建农业重点项目工作平台。为整合农业政策、资金、技术等资源条件,搭建了由政府主管区长牵头,农委统筹协调,发改委、财政局、科委、水务局、林业局、种植中心、养殖中心、农机中心、经管站等涉农部门参与的农业重点项目工作平台。平台主要负责设施农业使用菌类生产,中低产田改造,农业节水,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民科学技术培训,农村新能源开发,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等12项重点工作。每一项工作都分别确定了负责人、牵头单位、参与单位,同时明确了工作任务。

3、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在全区推行以大额资金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主要是在村级设置基本账户,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单独开设一个“集体大额资金专储账户”,对集体资金实行转户储存,规范管理。

成都市温江区:

(一)推进园区建设,搭建发展平台

1、突出抓好策划规划工作。编制了《温江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策划规划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城、现代花卉产业基地、高新农业示范基地等功能区。依托四川农大研究生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集中发展以现代农业科技为主导的泛农业总部经济;依托“鱼凫田园”项目,挖掘成都平原大田风光、川西林盘景观和古蜀鱼凫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成都平原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基地”;依托花卉基地,打造以花卉生产、展示、交易以及花卉文化为基础的花卉景观区和旅游、休闲、度假基地,重点建设4A级农业旅游景区。

2、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亿多元,建设园区道路、渠系、给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同时鼓励和引导园区企业搞好门前景观绿化。

(二)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主体

注重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多层次的农业市场主体。目前,该区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61家,成功培育了四川华侨凤凰集团、成都统一企业2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成都万花公司、成都艾文博花卉世界有限公司等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区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128个,其中省级示范专合组织2家。

1、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实施土地租赁和规模经营的财政补贴、风险补偿等制度,以及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专合组织负责人进修学习的奖励补贴制度,对农业产业化项目、龙头企业在 — 3 —

项目建设用地、税费减免、财政奖励、信贷、技术推广和品牌认证等方面进行扶持。组建农业担保公司,在推行大树抵押贷款的基础上,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了农村产权的抵押担保贷款。

2、做大做强专合组织。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引导和推动农村各类生产大户、贩运大户和经纪人,成立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培育在生产、加工、流通、信息型等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优化资源配置,突破发展瓶颈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该区实施了 “两股一改”,即通过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集体土地股权化和以转变农民身份为主体的村改居,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科学合理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推动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

1、多形式推进土地流转。鼓励、支持业主与农户采取转让、租赁、入股等方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农村土地流转和其他产权转移提供服务。目前,该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9.76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57.61%。

2、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和合理利用。坚持产业规划与建设规划、规模利用与节约资源相结合,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辖区农业投资公司参与,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理,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

(四)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发展保障

1、加强项目投资服务。主要引进充分体现温江本土文化特色和花文化特色的休闲旅游项目、都市生态农业体验旅游项目、以中高端家庭市场和高端商务客户为目标的旅游项目以及针对专项市场的顶级乡村度假旅游项目。同时,建立现代农业投资服务中心,制定入驻项目流程图,对入园项目审批程序、在建项目管理办法、项目退出机制等做出了相应规定,并按规定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代办服务。

2、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农信通”短信平台,并依托短信平台建立了全区信息互通及信息服务联动体系。在整合各类协会的信息资源基础上,建成了网上虚拟市场,以虚拟市场促进实体市场交易。2009年,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网络带动全区农产品销售达2亿多元。

3、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借助市场、交通、信息等优势,对农业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等资源进行聚集发展,在全区统筹建设5个区域性农业服务中心,并依托区农业投资公司搭建投融资服务中心,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同时,按“1+13”的标准配套建设文体、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套设施,促进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济南市历城区:

(一)突出特色,打造亮点

长期以来,历城区坚持用旅游的理念来包装和提升农业,围绕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消费需求,突出好看、好吃、好玩等方面的特色,大力发展生态景观型农业、体验参与型农业、旅游度假型农业。

1、围绕“好看”,按照“点上求突破,面上成景观”的要求,着力打造局部看点,营造整体景观。在农作物品种选择上,突出“先观后用”,每年引进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观赏性高、适销对路的农业新品种近百个;在生产基地建设上,突出“基地园区化、园区景点化”,大力建设农业生态园、大樱桃观光采摘园、百菜观光园、草莓文化科技园等集生产、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业观光园区;在大型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上,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利用“四荒”、森林等资源,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和综合开发力度,累计投资20多亿元,先后建成红叶谷、九顶塔、九如山瀑布群、卧虎山国际滑雪场等特色鲜明的景区景点19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市级“十佳”旅游景区6个。

2、围绕“好玩”,按照“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滑雪、全年农家乐”的要求,策划推出特色游乐项目,构建四季旅游大格局。依托各大景区景点、农业园区、生产基地、农家乐等观光休闲场所,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赏农家景、购农家物”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特色旅游项目,举办形式各异、各具特色的休闲娱乐活动。近两年,该区先后推出了桃花节、梨花节、果品采摘节、草莓文化节及休闲垂钓等特色旅游项目50余项。2009年该区仅举办果品采摘活动,就接待游客300万人次,采销农产品2000多万公斤,实现综合收入1.5亿元。

3、围绕“好吃”,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为满足游客购物需求,出台了《关于做好农产品包装工作的意见》,促进农产品由商品向礼品化转变,努力达到“寓销于游、游中促销”的效果。

(二)经营生态,夯实基础

1、以“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民更富”为目标,实施了绿山治水工程。在山区,搞荒山绿化、植树造林,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旱作农业项目;在平原地区,建设农田林网和绿色通道,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绿色”支撑。

2、为解决农村环境面貌较差问题,该区推广“猪—沼—果”生态模式,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规范“农家乐”饭店,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规模化养畜区粪便治污项目。

(三)健全机制,强化支撑

在组织领导上,建立区镇两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组织体系。在社会宣传上,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平台,对农业园区、节庆活动、特色产品等进行宣传,每逢“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来临,都要举办“旅游暨绿色农产品展 — 5 —

示招商会”,对全区上千种特色农副产品和19大景区景点进行集中展示,对旅游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项目进行集中招商。在资金投入上,一方面,持续加大政府投入。2008年以来区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每年净增1000多万元。另一方面,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参与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同时,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要求,对区直各部门对上争取的扶持资金,在不改变使用方式和用途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捆绑使用。

淄博市张店区:

1、围绕生态宜居、体验参与和休闲娱乐三大功能,重点规划建设“四个片区”:一是优质粮食生产片区。主要发展精准农业生产,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二是生态涵养发展区。挖掘山区独有的资源潜力,发展以特色农产品培育、山区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三是生态经济林果带。重点发展经济林、林果等产业,积极引导规划建设休闲农业观光园区。四是城市绿地生态体系。主要沿主干公路、主河道建设绿色通道防护林带以及环企、环村生态林,大力发展生态和经济效益兼备的经济林果,提高森林覆盖率。

2、为创造良好的宜居环境,该区实行“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发展都市农业。在“点”上,以市场运作为主,发展各类都市农业园区,建设都市农业园区。在“线”上,以政府投资为主,大规模实施沿路、沿河绿化,以及河沿岸生态经济林带、公路沿线经济林带、花卉苗木带等工程建设,构筑绿色生态长廊。在“面”上,围绕重点区域,实施生态修复和植树造林,同时建设历史文化、休闲体验等项目,打造城市近郊休闲旅游区。

3、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企主办、社会参与”的都市农业发展机制。一是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出台推进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股份合作制的相关政策,举办培训班,指导农民做好土地流转工作,鼓励引导农民将土地向资本和技术雄厚的企业和经营大户流转,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二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旅游企业投资开发现代农业项目,发展主题突出、科技含量高、配套齐全的品牌农业项目和配套产业。三是与科研院所联系,引入先进的科技项目,带动都市农业向名、特、优方向发展。

4、制定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相关扶持政策,每年投入3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集中扶持推动都市农业发展。对长期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镇村,给予每亩每年300元补助,连续补助3年,同时每亩给予300—500元的苗木补助;对进行都市农业园区建设的镇村,按照其投资额的5—10%予以补助。此外,积极鼓励支持对废弃园地、林地、荒地、荒山等进行开发整理,盘活集体存量土地,发展都市农业园区。对现代农业园区管理用房、配套设施用房等所需的土地指标,优先予以安排。— 6 —

下载农业特点(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特点(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上农业强国的农业现状以及特点

    世界农业强国的农业现状和特点调查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滞后也引起了国家的积极关注,给农民在政策、资金......

    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特点

    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特点 中国食品产业网 (2006年11月21日11:18) 农业是人类生存之本,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农业也是一种弱质产业,农业生产既要面对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又......

    替代型农业的类型及特点

    3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Fairness)内涵。“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然而,在人类需求方面存在很多不公平因素。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涵义是:一是......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特点分析[五篇]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概述 一、概况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边陲,地域辽阔,是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全省土地面积为45.48万平方公里,辖内设哈尔滨、齐齐哈尔、鸡西、鹤岗、双鸭......

    学习台湾休闲农业的20个特点

    学习台湾休闲农业的20个特点 壹贰叁农业规划服务有限公司 张好记 一、融入感情,彰显个性。 台湾休闲农庄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特别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建设休闲农庄的初衷,有的甚......

    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特点归纳5篇

    特点是与其他同类事物相比,有独特之处。比如说与欧洲农业、西亚农业等。角度是多方面的。基本就是根本的、本质的。1.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其一:生产规模—— 其二:......

    学习台湾休闲农业的20个特点(精选5篇)

    学习台湾休闲农业的20个特点(一) 2012-03-23 11:11 来源:壹贰叁农业规划 发布者:王丽 评论:0 浏览:87 台湾休闲农庄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特别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建设休闲农庄的初衷,......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特点和新要求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特点和新要求 李瑞芳 摘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领域的具体体现,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有一些基本特点和新要求。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