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经济强县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经济强县
□ 定襄县人民政府县长 贾玉文
编者按山西省定襄县素有“中国锻造之乡”的美誉,其制造的在管道工程中运用的许多锻件产品深受用户好评,近年来远销欧洲、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贾玉文由一个村支部书记通过自己艰苦的奋斗逐步成长为一县之长的传奇经历更是让人敬佩。
本版第一篇文章是定襄县人民政府县长贾玉文以定襄县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为例,从加强县、乡、村三级领导,精心组织推进;实施“产业强村、企业富村、科技兴村、组织带村”四大战略,抢抓经济发展;综合协调,形成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3个方面,就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经济强县进行了深入阐述。第二篇文章是贾玉文的一篇研讨文章,对“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如家酒店和春秋航空为例,分析了其特色服务的优势和特点,提出了目前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机遇,预测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山西省定襄县作为传统农业县,始终把新农村建设当作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提出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化农业为重点,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抢抓各种政策机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力求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迈出坚实步伐”的新目标,经过近两年多的实践,全县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定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专门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各乡镇、各试点村、推进村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形成系统的领导、有步骤地展开。县委书记邱维邦、县长贾玉文把新农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深入到试点村、推进村进行调查研究和检查指导,召开新农村建设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积极开展内外交流,先后4次组织了乡村干部参加省市县举办的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在2007年组织各乡镇分管新农村建设的副书记以及15个新农村试点主任对皇城村、东四义和刘庄3个全国知名的小康村进行学习考察的基础上,2008年又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志伟亲自带队组织参观了繁峙县5个试点村,晋昌镇、神山乡、崔家庄、城内村等10多个乡村也分别组织本乡镇和村干部到全国新农村建设先进村进行考察学习。同时,也组织各个试点村、推进村的干部参观本县的先进村庄。通过组织培训参观学习,开阔了乡村干部的视野,借鉴了经验,形成了共识,明晰了思路,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指导作用,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还创办了《新农村建设动态》,及时报道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做法;在县电视台开设了“一周一村”专题节目,报道试点村建设情况;各乡镇分别召开形式多样的动员会,并在主要路段书写标语400余条,悬挂横幅标语99条,编印新农村建设宣传资料5万余份,开展了“百村千人问卷调查”,使新农村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定襄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确立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容村貌、兴办公益事业、发展社会事业为重点,突出“产业强村、企业富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组织带村”,坚持以城镇化改造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富裕农民,一手抓示范,一手抓整治,重点突破,稳步推进,逐步建设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这一思路,他们确定的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
二、突出重点,发展经济
一是抓产业强村,农村产业突出发展“一村一品”保证每村有一个叫的响的产业,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渠道。全县已有42个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15个,如北林木的长山药,马城的香瓜,南庄的核桃、花椒、柿子,北社西的水果,横山的西瓜,邱村的辣椒,东霍的莲藕,崔家庄的锻造等。季庄乡邱村全村400户,1230人,有耕地3600亩,村集体在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引导农民大搞经济作物种植和特色种植,2007年全村种植辣椒2000亩,玉米套种制种南瓜600亩,玉米套种西瓜400亩,玉米套种商品瓜300亩,农民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成为全县纯农业村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村。
二是抓企业富村。大力发展民营企业,通过这些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地向非农产业转移,以此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增收步伐。2007年全县民营企业总数近2400余户,年产值80亿元,有5个乡镇营业收入超3亿元,8个村营业收入超亿元,4户企业营业收入超亿元,民营经济为农民人均纯收入提供2680元,占到53%。神山乡崔家庄村650户,1970人,耕地3200亩,他们实施民营经济领航,一、二产业换位的发展战略,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全村现有企业89家,2007年全村工业总产值实现4亿元,上缴财政税收1200万元,人均贡献税收6000元。民营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村级经济壮大,人民富裕。他们先后投资198万元,硬化村中路8.5公里,建成村委办公楼、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便民服务中心。投资22万元对全村进行了绿化,栽植各种树木224740株。全村主要街道安装了路灯,建起了村级卫生服务所,购买了小铲车、三轮车等设备,进行了环境卫生的清运。投资20万元建起了健身器材厂和村幼儿园。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2007年崔家庄引进了千亩枣园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
三是抓科技兴村。立足自然优势,依托原有产业的发展,通过技术支撑、中介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措施推动,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实施科技兴村,加快了全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格局的形成。
为准确定位定襄“一村一品”优势品种,把握发展对策,加快发展进程,县委、县政府还组织聘请山西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召开了“定襄县农村经济专家研讨会”,重点就全县发展“一村一品”的资源优势、区域布局、产品前景、市场销路、加工目标进行了研讨,为全县“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县政府还同山西农大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为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提供了科技保障。各乡镇、各涉农单位也召开以“促进农村发展”、“振兴一村一品基地”为主题的专业会、研讨会64场次,参会人数达1200人次。
四是抓组织带村。为使试点村真正起到典型示范典型引路作用,县委、县政府加大对试点村的支持力度。从资金上、项目上予以支持。涉农口各重点项目和专项资金的使用,采取集中捆绑、专款专用的办法,重点向试点村倾斜。县林业局两年来为全县24个试点村、推进村争取绿化费72万元,县交通局集中使用村镇道路建设资金为15个试点村解决村中路硬化经费150万元,新农办还给每个试点村筹集规划费3万元,建设费10万元,县水利局争取了135万元资金,解决了人畜饮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从人才上予以支持,两年来全县选拔的大学生村官,全部派往试点村和推进村任职,即加强了这些村级组织的力量,又能把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传播到最基层,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从组织上予以支持。按县委四套班子领导包村、县级机关定点扶持、规模企业挂钩帮扶的办法进行。从企业上予以支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村企联动、合作双赢”的原则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引导规模企业与村联姻挂钩。全县有25个企业自愿参与帮扶25个村,启动各类项目40个。
三、齐抓共管,综合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村镇建设、民主改革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方面都有具体标准和硬指标。定襄县委、县政府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涵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
定襄在新农村建设中,特别注意调动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部门的积极性。通过部门协作、机关帮扶、村企挂钩、专人蹲点等多种形式,形成共同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力。还把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内容细化分解到城建、交通、电力、卫生、教育、文化等31个部门和单位,由各部门根据自身承担的职责和任务,采取措施,加以推进。
在具体工作中,既要重视经济发展,又重视农村社会发展;既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又改善生产条件;既抓组织建设,又抓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全县已有108个村实现了油路村村通,占全县总数的70%;有68个村4.95万人吃上了安全水,有124个村通了公交车,占全县总数的80%,有30个村新建了教学大楼,136个村建起了农村卫生保健站。全县开通了程控电话用户4.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8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3500户,光缆电视用户1万多户。
更新日期:2011年02
第二篇:发展现代农业做强县域经济
发展现代农业做强县域经济
2012-12-18 06:32:32 来源: 江西日报(南昌)有0人参与
(0)
本报安义讯(记者魏星)12月17日,省委副书记尚勇深入安义县,就加快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城乡统筹、镇村联动、产业带动、设施连通、政策扶持、改革驱动、服务均等、环境秀美、均衡发展、富民强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做强做优县域经济,大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尚勇来到安义县长均乡“南昌菜园”、新福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从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仔细询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运行经营以及吸纳农民就业和农户收入等,鼓励龙头企业与合作社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市场、信息、技术等服务,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在荣凯不锈钢和锦鹏铝业等企业,尚勇走进生产车间,了解企业产品销售、经营效益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等情况。在调研座谈会上,尚勇听取了安义县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希望该县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勇于探索、作出示范,实现富民强县。
尚勇指出,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联结点,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在发展特色工业的同时,强化现代农业发展,始终把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作为第一目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展专业化、集约化和适度规模经营。加强镇村联动,以小城镇建设带动产业集聚、商业集聚、就业集聚、公共服务集聚、人口集聚,把推进城镇化与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有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实行改革驱动,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入股、土地增减挂钩等形式,进一步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开展好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确保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基层落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作者:魏星
(本文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第三篇:发展农业科技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业科技建设现代农业
——绥德县农业科技发展调研报告
□ 杨崎筠
为了促进我县经济跨越发展,全面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以及省、市、县关于发展农业科技的精神,提升我县农业科技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按照县委的要求和指示,我和县政协一些委员,于今年7月份开展了为期15天的关于绥德县农业科技发展的专题调研。在听取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科技、老区等涉农部门情况介绍的基础上,我们深入16个乡镇、16个村、13个专业户、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集中座谈、个别走访、现场观察等方式,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农业科技发展态势强劲
近年来,绥德县委、县政府一直把农业科技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不断优化发展战略,完善政策措施;各乡镇、各部门依托项目,争取资金,增加科技投入;全县的各级农技单位、农技人员转变方式,拓宽渠道,推广实用技术,传递科技信息,帮助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的农业科技取得了显著成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科技项目为支撑,不断增加农业科技的占有率,引领现代特色农业快速发展近年来,为了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培植主导产业,壮大特色产业,有序引导农业产业化进程,县上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围绕“立足优势,突出特色,面向市场,形成品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兴县富民”这一目标,将全县现代特色农业规划为“一带两园三区四产”布局,推动全县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苹果产业种植面积达到了8万亩,年产值8亿元,全县红枣面积达到14万亩,年产值达到了1.2亿元;全县畜牧业年产值达3.1亿元;马铃薯和小杂粮,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16万亩和10万亩左右,年产值分别达到1.8亿元和0.5亿元。区域内的千亩山旱地马铃薯平均单产达3261公斤,创全市山旱地最高纪录,千亩高产示范谷子平均亩产达到368.7公斤,单产创全国最高纪录;全县以蔬菜为主的高效设施农业达到2万亩,年产值达到1.14亿元。其中日光温室1600棚,棚均产值1.5万元,年产值0.24亿,大拱棚、小弓棚1.8万亩,年产值0.9亿元。我县的棚室芝麻蜜甜瓜,创造了全市五项纪录:创全市上市时间最早、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设施面积最大、品质最佳等五项全市第一;百亩川地花生,平均产量606.52公斤,创全国百亩单产最高纪录。同时县上也加大了农业加工的集群化、品牌化、流通化建设。全县已发展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3个,有近3500名农村经纪人活跃在农产品流通市场,建立了661个农业信息化行政村,实现农业信息全县100%覆盖,新建农业产业化生产企业31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9个,农业产业化企业总资产达到了11872万元,年商品销售收入11197万元,注册了“兰花花”、“绥德汉”等一大批叫得响的特色品牌,提升了农业科技占有率,农业优质品种的占有率由过去的68%提高到现在的75%,提高了7个百分点。
(二)以科技推广为目的,不断增强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率,全面提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近年来,通过推行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开通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搭建了农业科技研究、示范、推广、培训和产业开发的平台,实现了科技人员与农民、科技与经济、生产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由过去的57%提高到现在的65%,促使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在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方面,紧紧围绕我县特色产业的发展,全面加强优质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普及,推动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几年来引进推广各类农林牧新品种158个,其中,粮食作物52个,果树8个,红枣24个,瓜菜38个、畜禽37个,推广应用率达到了90%以上,平均增产幅度10—30%,发挥了优良品种的抗病、优质、增产的效果。以马铃薯为例,主要引进紫花白品种,全县新品种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了15万亩,占到全县马铃薯总面积的90%以上,平均亩产达到了1500公斤右右,比传统的老品种每亩增产在300公斤以上。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全县共试验示范各类科技项目20多项。其中,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旱作农业等关键技术和新技术6项;示范推广红枣高接换头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丰产园科学施肥、红枣加工贮藏技术等6项;建立猪人工授精站l个;示范推广小拱棚种植技术3项;示范推广苹果整行修剪、套袋等科学管理技术4项;在设施蔬菜方面,推广了工厂化蔬菜育苗技术、有机型无土栽培技术,使大棚里的芝麻蜜甜瓜亩产达10万元以上;日光温室高温消毒土壤改良技术,使根结线虫防治率达到了95%。新建省级科技示范园两个,市级1个,县级16个,建立科技示范点58个、科技示范户130个、示范村35个。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了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提升民营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专利、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近几年来,我县共组织申报省市科技创新项目4个,实施技改项目8项,自主研发和引进新技术6项,开发新产品4个,从2008年开始,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大大地提升了我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的推动力,展示了我县农业科技的对外新形象。
(三)以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为支撑,不断增加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增强现代特色农业的综合能力
近几年来,我县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开搞活经营性服务职能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科技贡献率明显增加,科技的覆盖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了48%和80%,基本建立起政府公益性职能服务和主体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格局。一是拓宽科技推广网络。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技术服务。鼓励种养大户、科技带头人、专业技术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积极向会员及广大群众开展技术服务,促进科技由点向面的辐射推广。鼓励涉农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如绥德县农业科技协会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向农户推广种养技术,相继与4300多个农户直接开展了生产合作,建立基地28个、种植芝麻密甜瓜0.3万亩。二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整合农业、科技、劳动、人事、扶贫、农民素质教育办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建立了全县统一的农民素质教育科技培训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农民科技培训“十二五规划”。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共培训农民13912人次。三是加强科技推广队伍建设,整合县乡科技人才。县科技局积极开展“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活动,水利、畜牧、农业、农机等单位常年选派技术人员50人深入16个乡镇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累计培育科技致富典型96个。同时积极加强村级科技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和利用好农村土专家、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推广作用。目前,全县拥有农业技术人员1231人,农村土专家2103人。
二、我县农业科技存在的问题尖锐突出
我县农业科技的运用和推广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农业科技推广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二差三缺失”。
(一)农业科技的推广能力较差
我县在农业科技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树立起了很多典型,创造了二项全国纪录、八项省市纪录,但是都没有全面推广。从农民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资价格上涨,农业投入加大,比较效益低;二是农产品价格低,销售不畅,且劳动强度和风险性大,挫伤了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从政府角度来看,存在着干部的短期行为和偏悖的政绩观,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县、乡干部多数愿意搞基础工程建设,既有利于突显政绩,又有利于改变农村现状,还能赢得群众的口碑。而农技推广难度系数大、周期长、加之自然灾害、市场经济等作用,有时会给农业科技推广带来风险,影响了干部的推广热情。另外干部考核中未将农业科技的推广列入其中,况且农业科技推广是个软指标,难以制定考核标准。从农技干部的角度来看,我县没有出台农技人员推广工作的激励政策和考核机制,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把工资待遇、职称和个人提拔与农技推广的工作实绩结合起来,再加上农技人员待遇低微,严重影响了农技人员推广工作的积极性。
(二)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较差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项具有较强公益性的工作,需要政府大力投资,才能保证各项农业实用技术的有效供给。按国家规定,每年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0.5-1.0%,也就是说我县年投入要在1600万元以上。可事实上,我县由于财政困难,每年三项经费的投入资金不足20万元,根本无法安排农业科技项目,其它涉农部门项目资金也很有限。即便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上,县上也在宏观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三大“缺”:缺规划、缺整合、缺连续。相当一部分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统筹,加上投入很分散,不连续,造成“统筹性”不够、“集中性”不足,“连续性”不强。从微观上看,我县的农业科技投入资金主要依靠项目,而我县项目管理又十分乏力,使项目上本来十分紧缺的资金没有用在点子上,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例如集雨窖项目,近年来全县投入6000多万元,分别由老区、水利、林业、农业、农发等部门实施,但是使用情况不容乐观,有的只能看不能用,大大地浪费了资金。再如红枣加工,今年我县大部分进行了旧式烤炉改造,旧式烤炉改造了,工艺还是落后的,加工产品质量仍然很差,如果重点投资,建一些新式烤炉,则随着科技含量的提高,经济效益会成倍增长。
(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缺失
目前,我县农业技术体系有严重缺失。深层次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镇农技推广站可以说是网破线断人散,机构改革使乡镇在编的农技人员围着行政工作转,造成农科人员职能错位,没有时间和精力搞农技推广工作。二是县上的农技推广单位没有推广经费,技术设备和服务手段落后,农业科技所必需的培训设施、实验仪器、检测设备等残缺不全,现有的科技人员不能外出学习掌握最新科技成果,农业科技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农技人员很难真正“沉下身子”到基层开展农技推广活动。三是农业科技人员严重短缺,出现了断层现象,近十年来,农业系统没有分进一个专业人员,农业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年龄老化。县种苗管理站在编人员26名,技术人员仅4名;县种子站,在编人员27名,有专业技术人员4名,50岁以上的占到50%,40岁以上占到了100%,40岁以下的没有1名专业技术人员。
(四)农业科技推广对象的缺失
作为农业劳动力的资源大县,近年来,我县劳务产业开发不断深化,劳务输出逐渐由短期性转移方式向长期性转移方式转变,务工人员就业岗位类型增多,劳务输出的效益和质量都有了很大进步。全县661个行政村,其中三分之一人口常年外出的村有262个,二分之一人口常年外出的村有151个,三分之二人口常年外出的村有111个,分别占39.6%、22.8%和16.8%。全县农户数为8.04万户,其中举家外出户数有3.19万户,占39.7%,足已可见劳务经济已经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多为青壮年劳力和农村中的精英分子,留在农村经营土地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出现了较多的“空心村”,这种现象在我县极为普遍,如定仙焉镇井焉村有110多人,现在只留7人。我县劳力外出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的效益太差,二是农村撤并学校对举家外出有很大影响,三是农村的就业难、成家难,生产、生活、生存的质量低、环境差,年轻人凭自己的努力在城市安家落户,离开农村。
(五)农业科技经营载体的缺失
我县农村技术推广、经营、生产、融资四个体系存在着严重缺失,虽然注册了103家专业合作组织和31家龙头企业,但是发挥作用的占不到总量的5%。在服务方式上,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都主要还是在产品的销售上为农户提供服务,或者是简单的技术指导和物资采购等服务,没有起到连接农业科技研发单位和农户之间桥梁的作用。
三、推进我县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一)完善和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的长效机制
1、要以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为主导,围绕我县果、畜、薯、菜四大主导产业,出台农业科技的整体规划、扶持措施、宏观决策、项目的确定、资金的整合、技术的支撑、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等相关政策,确保农业科技科学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2、要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信贷为支撑,社会团体投入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机制。在投入方面,政府一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各负其责”的原则,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各类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和统筹安排,集中投入,连续支持,板块推进,提高农业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决不能撒胡淑面;二要紧紧围绕我县的主导产业,科学界定农业科技的投资范围,明确投资方向和重点领域,长期和连续投资决不能盲目和跟风;三要管理好项目,我县财力十分紧张,农业科技的投入基本依靠项目支撑,因此要出台政策,鼓励部门单位向上争取项目,同时在项目申报时,县上要按规划,宏观把握,为实施好项目作好基础,在项目实施时,县上也要优化环境,规范管理,确保项目能顺利实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围绕农业科技,着力加强以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改变农民的生活状态,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加强市场流通设施建设,构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生产、流通与消费对接,强化贮藏库建设,延伸我县主导产业产后链条。
(二)建立农业科技的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现代农业,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必须全力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1、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培训现有的农业技术人员,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县政府要建立专项基金,专款用于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和推广经费,保障农技培训和推广经费不紧缺,同时要清理占有农技推广人员编制却没有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空出编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聘农学专业的大学生加入农技推广队伍。
2、要充分发挥农村乡土人才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我县农广校、农机校、职教中心等培训机构,着力培养一大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同时,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人、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组织带动、专业服务和市场营销能力。另一方面,县上要给政策给项目,让现有的土专家直接参与和实施农业科技项目,以此引导和鼓励现有的土专家、田秀才发挥作用,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3、县上每年应召开一次科技工作会议,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农技人员披红戴花,给予重奖,对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一线又成绩突出者,也要做出奖励规定,晋级晋职。对在农技推广工作中有贡献的“土专家”、种养能手、能工巧匠,都应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此激励农业科技者的工作热情。
(三)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在推广体系建设上,要鼓励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逐步形成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在农业科技干部服务方式上,要逐步变过去的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要鼓励、支持我县的农技人员下乡搞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或领办农业科技产业、创办经济实体。对从事上述活动的农技人员,单位要保证工资,所得效益或公私分成、或全部归承包者;对从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的,县上应给予一定的风险保证金。通过制定激励政策、设立奖励基金,量化补贴奖励标准,鼓励农技人员,走出机关,到农户、到田间地头开展工作,鼓励他们向产业化一线流动。
在农业科技推广路径上,要以我县的果、畜、薯、菜四大主导产业为切入点,以示范园的建设为载体,围绕主导产业,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确定一批农业科技的主推项目和主推技术,建立省级、市级、县级、乡村级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好“万、千、百”工程(万亩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千亩主导产业丰产示范建设,百亩科技攻关试验田建设),集聚科技要素,彰显示范引领作用。
在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上,目前省农业厅推广的是“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平利模式,省科技厅推广的是“政府引导,群众点菜,企业埋单,科技送餐”的大荔模式。我县要结合实际,解决目前存在的“农技单位有人才,缺经费,技术进村入户难;民营企业有资金,想服务,缺技术支撑;农技人员有技术,缺平台,深入实际难;农民群众想致富,缺技术,产业效益提升难”这四大农技推广难题,逐步探索一个以政府推广组织为主体,推广队伍多元化,技术服务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适合我县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
(四)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经营主体体系
按照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目标,推进经营主体和技术推广主体相结合的步伐,发展我县各类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培育多元化农业科技经营主体,不断满足农民的多样化技术需求。一是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县上的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开展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物结合、技术咨询等服务。二是提高现有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以企业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能力强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和企业示范基地,示范推广一批适合于我县农产品加工的重大关键技术,使其成为最重要的经营主体。三是县政府在涉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招标中,应允许各类农业科技经营组织享有平等权力,公平竞争,参与政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竞标,打破行政事业单位一统天下的格局,以利于农业科技的快速推广。
(作者系绥德县农业局副局长)
第四篇:清水河县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
清水河县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兴县富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清水河县(2006-2010年)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
一、区划依据:
1、自然条件:清水河县地处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最南端,全县辖11个乡镇,102个行政村,280多个自然村,总人口1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6万人,全县总面积为2859平方公里,宜农耕地103万亩,水浇地不足3万亩,97%以上为坡梁旱地,全年降雨量在410mm左右,年平均气温7.1℃,无霜期110-160天,≥10℃的有效积温2900℃,是一个典型的雨养农业县。
2、农村产业结构:全县农村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为辅,其中第一产业中,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主要作物有:玉米、马铃薯、中药材、特色小杂粮、蔬菜、紫花苜蓿等,多种经营主要以林果业、水产业为主,2005年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70.3万亩,粮食作物35.3万亩,其中小杂粮(豆)11.8万亩,马铃薯9万亩,经济作物15万亩,饲草作物20万亩,粮、经、饲比例基本稳定在5:2:3。经过多年的努力,清水河县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改善,农村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截止2004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1436万元,粮食总产量达7万吨,马铃薯总产量达7.5万吨,小杂粮豆总产量达2.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82元,其中种植业收入达1400元,现在农民人均收入以8-9%的速度递增。
3、存在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容易造成减收,部分作物甚至绝收;二是农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仍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三是大宗农产品多,特色品牌产品虽多但未形成规模,缺乏有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四是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滞后,生产经营粗放,没有形成更大更长产业链条,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组织化程度低;五是农业推广体系薄弱,服务能力不强,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还没有真正增强;六是农民素质较低,特别是接受现代农业程度差。
二、指导思想
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初步确定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立草为业、为养而种、发展农区畜牧业”的战略;努力打造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做强做大“六大产业”,全面提升清水河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构建农村小康社会。
三、建设的总体目标
通过挖掘农业现有潜力、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改造中低产田、配套农田旱井、努力培肥地力,大力提高单产,可望在2010年新增节水灌溉5万亩,水浇地2万亩,加上原有水浇地面积人均1亩清水河式的水浇地;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50%以上耕地实现机耕、机播,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达到2400元。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和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小杂粮、马铃薯、草业、中草药材、水产、蔬菜六大主导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得到安置和转移,以彻底改观我县农业滞后的局面。
四、农业产业化项目
本着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和规模化经营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和地区优势,全县要抓好小杂粮豆、马铃薯、草业、中草药材、水产业、蔬菜等六大主导产业,作为今后我县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重点。
(一)小杂粮产业。1、要进一步扩大县农苑特色小杂粮精加工厂规模,建立健全我县特色小杂粮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带动特色小杂粮生产走产业化之路。区域布局主要以县中西部地区为重点,重点分布在单台子、窑沟、宏河镇、五良太等乡。2、以内蒙古可食可健有限公司为龙头,开发豆制品产业加工,建立优质黄豆基地13万亩,到2010年全县小杂粮豆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00元。3、基地建设:2006年全县种植以小香米、绿豆、小红豇豆、荞麦为主的特色小杂粮8万亩,2008年达到10万亩,到2010年达到12万亩。
(二)马铃薯产业。
1、以鸿宇有限公司、以及农民经纪人队伍为龙头,提高马铃薯转化率和商品率,到2010年加工能力达到4万吨,带动农户18000户。
2、区域布局:以艽菜庄、杨家窑、北堡等乡为重点。
3、基地建设:计划2006年全县种植优质马铃薯面积达到12万亩,其中马铃薯原原种网室生产15亩,完成原种扩繁600亩,2008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保有14万亩,其中完成马铃薯原原种网室生产20亩,原种扩繁达到800亩,使马铃薯繁育体系逐步完善,马铃薯达到脱毒种薯化。到2010年,优质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6万亩,鲜薯产量达到14万吨,建立马铃薯保鲜窖100个,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得到的收入达600元。
(三)草产业。
1、以县香香饲料加工有限公司为龙头,扶持扩大该公司生产规模,到2010年,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带动全县农户。
2、区域布局:以全县退耕地为重点。
3、基地建设:计划2006年全县新增种植优质牧草3万亩,粮饲兼用、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2008年全县种植的优质牧草累计达到45万亩,粮饲兼用、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保有15万亩,2010年全县种植优质牧草累计达到50万亩,粮饲兼用、青贮玉米种植面积18万亩,农民人均从草产业中得到的收入达500元。
(四)中草药材。
1、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先进管理经验、技术、资金发展中草药材深加工企业,2006年初步建立起以黄芩、甘草为主的中草药材初加工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计划到2010年企业初具规模,年加工、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
2、区域布局:黄芩、甘草育苗、育种基地建设在杨家夭、小庙子、五良太、王桂夭等水源比较充足的地方。生产基地建在清水河县有配套农田旱井的旱作农田上。
3、基地建设:计划2006年建立人工种植黄芩(山茶)、甘草生产基地1万亩,2008年建立人工种植黄芩(山茶)、甘草生产基地3万亩,到2010年人均种植0.5亩,达到5万亩,农民人均纯收益400元。
(五)水产业。
1、通过对石峡水库、刘老婆夭大坝、喇嘛湾黄河段库区等较大水面,进行水利、水产、农业综合治理,为大面积发展水产业提供保证。
2、区域布局:以清水河黄河库区为重点。
3、基地建设:2006年年产鲜鱼达200吨,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000亩,2008年年产鲜鱼达300吨,全县中小水面养殖面积达到4500亩,池塘面积达到1000亩,到2010年,水产品总产量将达到600吨,产值达1200万元。农民人均从水产业中得到的收入为100元。
(六)蔬菜产业。
1、以县脱水蔬菜厂为龙头,抓好中介组织、市场载体、信息体系建设。
2、区域布局:城关镇、小庙子乡为重点。
3、基地建设:在进一步巩固提高供应本县市场能力和水平的同时,立足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蔬菜,不断扩大优质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逐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丰富品种,延长供应期,到2010年人均从蔬菜产业中得到的收入达到200元。
五、重点工程项目
(一)旱作节水农业工程。旱作节水农业工程是在原“农田旱井,秋雨春用;作物覆膜,坐水点种;节水补灌,精种高产”的旱作农业模式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有限水(雨)资源,配合节水新技术,完善节水设施,结合旱作农田基本建设,综合运用抗旱品种选育、土壤肥力墒情监测等技术而采取的一项综合性措施。今后,要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以农田旱井(水窑)为水源的集雨节水的灌溉工程,以及高标准旱作田建设,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到2010年人均建成旱作高标准农田达到5亩,其中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0万亩,人均1亩;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0万亩,人均1亩;旱作基本田面积达到30万亩,人均3亩,使全县50%的农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农村农源(户用沼气)建设项目
我县属老、少、边、贫地区,是国家退耕还林县,进行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符合我县农村能源发展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生活实际需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是以沼气池为中心,连接种养业和农民生活为一体的生态模式,是以“一池三改”为基本建设,即沼气池与改圈、改厕和改厨同步建设,为农村达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全县计划完成 “一池三改” 项目1300处,2008年完成 “一池三改”项目2000处,“四位一体”和“五配套”等生态家园模式1000处,使农户人均从该项中增收200元,到2010年全县40%的农户得到推广应用。
(三)“461”农牧业综合科技示范工程
“461”农牧业综合科技示范工程。即在全县建立41个农牧业综合科技示范点,在示范点实施“六配套一服务”,每个农户建暖棚1座,建青贮窖1个,配套饲草加工机具1台,每个农户养羊20只以上,种植饲用作物10亩以上,抓好防疫等行政技术服务工作。
2006年计划建立“461”农牧业综合科技示范点100个,2008年累计完成“461”农牧业综合科技示范点300个,每个乡镇发展30个,带动农户3000户,农民人均从该工程中得到的收入为200元,到2010年,全县80%以上农户普遍得到应用推广。
(四)种子工程
1、“十一五”期间引进、试验、示范名、优、特、新品种35个;
2、每年繁育特色小杂粮豆优良品种1000亩;
3、每年培育以山茶为主的中草药材种苗基地1000亩;
4、建立马铃薯繁育体系,每年生产原原种15亩,原种生产达到800亩;
5、每年建立优质饲用作物种子基地800亩。到2010年,玉米良种、马铃薯良种、中草药材种苗基本达到自给,全县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六、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切实把农业中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对农业工作的领导。要把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所确定的各项任务,作为本地区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规划的要求加以部署和落实,根据农业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进一步转变职能,积极为农民搞好市场、技术、信息、农业法律等方面的服务,不折不扣地把有关农业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首先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建成管灌、滴灌农田,特别是象浑河两岸、清水河县、杨家夭滩要力争把旱作田建成保灌农田。其次是种子工程建设。要依托现有几个农业良种场,以建设农作物良种繁殖户为重点,要加强优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力度,每年县财政要把种子工程建设列入专项预算,保证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要把新优良种的引进示范做为工作重点,要责成专人负责,确保引进数量、质量和效果。
(三)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后我们要按照规划,充分发挥我县比较优势,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产品,走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发展道路。要进一步推进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积极扩大优质、高效农作物种植面积。按照“为养而种”这一要求,扩大饲用作物和优质牧草种植规模,围绕龙头企业的加工需要,大力发展特色小杂粮、马铃薯、草业、中药材、水产业和无公害蔬菜等六大主导产业,为加工转化提供充足原料。
(四)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紧紧围绕六大产业规划,按照“扶优、扶大”的原则,在继续发展壮大现有龙头企业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一批有一定规模,带动辐射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把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起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扶持。到2010年农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围绕六大产业的开发,继续加大农产品基地建设规模,努力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小杂粮产业要立足地区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马铃薯产业要围绕龙头企业积极推广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品种,扩大订单生产、商品薯要改善品种品质、提高商品率。草产业要进一步牢固树立“立草为业、为养而种”的思想,按照增草增畜,草畜平衡,共同发展的原则,继续扩大粮饲兼用玉米、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的种植比例。中草药材产业要加大种苗生产基地建设。水产业要大力发展具有我县特色的渔业经济,突出发展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稳步提高渔民收入。蔬菜产业重点抓好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全面推广,及其保护地丰产栽培技术。
(五)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非农产业。
要通过培育龙头企业,进一步开辟增收渠道,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产品的加工、流通等多个领域中,既务农又务工、务商。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逐步拓宽农业就业空间,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努力减少农业人口,变富余农民为富裕农民。到2010年,农民剩余劳动力基本得到安置和转移。
总之,今后五年,是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只要保证投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我县农业一定会再上新台阶,从而实现规划所制定的目标。
第五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范文模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已经公开发布,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4份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份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围绕这一“首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具体部署,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在前几份一号文件中也有所强调。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状况有所改善,但正如文件指出的那样“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现在中央从发展现代农业的高度再次强调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笔者及3位同事于2006年9月至11月曾到我省巢湖、宿州、马鞍山、宣城等地农村就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既欣喜地看到了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也看到这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现将调查中的所见所闻与自己的思考整理成此文,以期与关注“三农”问题的同志交流,并希望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
一、取得的成绩及经验总结
2006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我们在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调研考察,处处感受到新局面、新气象。各个市、县、乡镇都在宣传贯彻中央有关方针政策、制定规划、建立相关组织、确立示范村镇,修路建桥、开渠挖河、整治环境等具体的工程项目正在开展。在与干部、群众的交谈中了解到各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有许多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有以下方面:
1、兴修水利,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大项目。各级政府均对水利设施建设予以高度的重视。宿州市近几年来通过整治境内的浍子河等河流以及开渠、打井等办法,使324万余亩耕地得到旱涝保收,还有165万亩做到节水灌溉,分别占总耕地面积750 万亩的44% 和22%。马鞍山市位于长江边,境内有两湖九河,容易受洪涝灾害。为了抗御洪涝灾害,该市近几年共投入各类资金10余亿,实施完成了一批重点防涝除涝工程,如加固长江堤防,使江堤基本达到安全防御1954年型洪水的能力,内河堤防加固后也已达到防御10年一遇暴雨标准。全市74万亩耕地,其中有效灌溉面积7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66.8万亩。宣城市下辖的五县一区一市大部处于皖南山区,在暴雨季节容易发生山洪导致破圩受灾。该市近几年在宁国山区修建了港口湾水库、整治了境内的水阳江并建设了诸如涵闸沟渠等一系列设施,大大减轻了暴雨山洪带来的灾害。
2、兴建饮水安全工程,造福于民。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导致部分地区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已引起中央领导的关注。我省部分农村地区也存在饮水难的问题,现正在着手解决。宿州市2006年计划投资1670万元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7处,解决农村4.7万人饮水氟超标问题,解决全市18个乡镇24个行政村中49个自然村村民用水安全问题。现已解决26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宣城市将山区饮水砷含量超标问题作为治理的重点,同时在圩区兴建自来水厂,已投资1100万元,大大缓解了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巢湖市庐江县也已着手在农村建造自来水厂,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目前主要集镇已通了自来水,但大部分行政村和自然村尚未用上。马鞍山市近几年非常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市级财政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2.12亿元,共新建水厂7座、改扩建水厂16座、打井114眼,基本上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3、积极实施“村村通”工程,为新农村建设打基础。“要想富、先通路”的道理已广为所知。过去农村大部分地区没有公路,有的只是简易的土路,晴天扬灰雨天泥泞,给农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外运带来很大困难。自2005年国家交通部提出在全国农村实施“村村通”工程,我省积极响应,省政府及时出台了每公里农村公路补贴10万元等相关政策。此举大受农民欢迎。在省给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市、县、乡镇以及行政村都在积极想办法多方筹措资金修路。宿州市计划在2006年修建农村道路1160公里,由交通部门牵头负责实施。9月份本人去调研时,已完成招标项目211个,计396.6公里,开工建设项目105个266.8公里,完工35个项目86.8公里。马鞍山市由于经济实力较强,早在“十五”期间就已完成县乡公路建设投资56300万元,到2005年底新建改建县乡道路1544公里,所有乡镇均通沥青或水泥路,所有行政村均通沙石以上道路,其中约一半行政村通沥青或水泥路。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宣城市和巢湖市的庐江县也在开始实施“村村通”工程。庐江县城关镇已修建一条8.4公里长的水泥等级公路。笔者还在庐江县泥河镇竹园村(该村为庐江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看到村党支部书记正在带领村民修
路。老书记很有信心地告诉我们:上面给一点,自己筹一点,力争在三年内铺设村级水泥路4.2公里,村组沙石道路8.9公里,彻底解决行路难的问题。
4、发展清洁能源,整治脏乱差的环境。农村历来是家禽家畜散养,做饭生火用柴草。这就必然导致环境的脏乱差,还会破坏山林绿化和生态环境。自从中央提出“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
极推广沼气、秸杆汽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的号召后,我省积极响。近几年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每户修建一个沼气池政府给补贴800元。宿州市已有2万农户用上了沼气,准备再发展1万户。宣城市已有3万余户用上沼气,准备再发展1500户。马鞍山市不仅推广了沼气,还兴建了秸杆气化试点工程三处,有300多户受益。沼气池建设可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有利农村环境的整治。废渣、废液可作肥料和饲料,节约种养业的成本。因此,很受农民欢迎。我们在庐江县城关镇一个农业社区看到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沼气。有一个养殖大户建了一个特大的沼气池,用猪粪作原料发气,气可煮猪食、照明,再用沼渣喂鱼。每年可节约成本数万元。
5、电网改造及信息化建设也均取得明显成效。我省自1999年启动至2003年结束的农村大面积电网改造工程,优化了农村电网结构,特别是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给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带来了好处,也基本满足了需要,深受好评。电话电视基本普及,只是有线电视及网络建设尚未普及,一般只在较大的建制镇才有。
总之,在调查考察中我们看到并深深感受到我省近几年来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进步。总结经验,我们认为这与各级党委与政府的重视是分不开的,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也是密切相关的。但各地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发展得又快又好;有的地方发展得则比较慢而且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与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有关,与干部的素质和积极性的高低也有关系。在我们调查的四个市八个区县中,马鞍山市由于经济实力较强,是我省的工业重镇,全市125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65万,而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亿,市级财政达到72亿元。这样,就能做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因此,该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较快、成绩较显著。宿州市604万人口,85%以上为农业人口,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市。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13亿元,市级财政收入仅为13.4亿元,基本上属吃饭财政。因此,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显得力不从心。宣城市和巢湖市人口分别是
>275万和453万,比宿州市规模略小,但工业基础薄弱,以农业为主,因此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是欠帐较多。尽管经济基础较差,但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某些方面也仍然可以做出成绩。如宿州市泗县一个乡严重干旱缺水,2004年连群众饮水都发生了困难,地方政府投资10万元用来打井,但却不见水,群众意见很大。市水利局专家型副局长苏亚闻讯后亲自赶赴现场指导打井,又到省水利厅要来20多万元资金,终于帮助当地打出一口深水井,解决了几千人的饮水问题,受到群众的赞誉。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调查考察中,我们发现尽管近年各地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出很大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仍然很多。
1、水利基础设施老化陈旧配套设施不全,不能有效保证粮食稳产高产。已修建的灌排工程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一些灌排工程标准低,配套不全,经过几十年运行,存在工程存在老化严重、效益衰减等问题。如宿州市83座水库就有56座存在病险,堤坝渗漏、涵闸损坏严重,需要除险加固。正因为水利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一有大的自然灾害便会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如2003年我省淮河、滁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和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干旱,使粮食产量大幅回落。全年粮食总产量2214.8万吨,比上年减产550.2万吨,下降19.9%。
2、沟渠塘坝淤塞严重,存在水多水少的问题。各地对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都比较重视,但对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则有所忽略,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后,集体经济力量削弱,集体的组织能力下降。因此,许多地方的支流、沟渠、池塘多年得不到疏通加固,淤塞严重,容积减少,调蓄能力降低,连续几天下雨就显得水多,产生内涝;十来天不下雨又会缺水,产生干旱。这样一来,农民不得不经常在田间排灌,既加大了生产成本,也不利稳产高产。
3、水质下降和土壤污染严重,影响了饮水和食品安全。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有害农药和化肥以及水乡无节制地发展水产养殖投放人工饲料,使得许多地方的水质下降、土壤板结并受到严重污染,以至谷物和水产品内残存农药超标严重。这就带来饮水和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在调查期间,就听到农技干部反映某乡曾因饮水不洁而发生大范围的肠道疾病,以至一度农民家家户户不得不喝纯净水。
4、沼气推广进程缓慢,不能满足需要。尽管每个市县都在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但大都处在起步阶段,一个市有一两万口沼气池似乎很多,但与几百万人口、几十万农户相比则显得微不足道,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大部分农户仍然在使用传统的柴草灶或使用价格昂贵的液化气。究其原因,一是地方政府拿不出更多的钱补贴农户;二是目前技术尚未完全过关,缺少有效技术指导;三是宣传发动不到位,农民对使用沼气的意义认识不足。
5、农村道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难以实现计划目标。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农村道路建设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尽管各市县以及乡镇都在积极实施“村村通”工程,但由于资金严重短缺,除像马鞍山市这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外,大部分地区恐难实现中央提出的修路目标。据基层干部反映,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修一公里公路,在淮北平原地区最少也得需要15万元,在丘陵和山区则需要18万元,而在河网密布的圩区水乡则需要25万元以上。现在省级财政每公里只补贴10万元,差额部分要市、县、乡镇三级政府及行政村予以解决。可是大部分市县是“吃饭财政”拿不出钱,乡镇和行政村大多负债累累更拿不出钱。因此,许多地方的“村村通”规划只能停留在纸上,难以付诸实施。勉强上马的项目也是难以达标,如规定路面是4.5米,只能是3.5米,水泥厚度也不够,工程质量难保证。
6、文化卫生以及市场建设等公共服务性基础设施项目基本上未列入议事日程。我们在宿州市灵璧县渔沟镇调研时,该镇文化站站长向我们抱怨说:除了一个人几乎什么都没有。该镇纸坊村大棚蔬菜搞得好,这里的黄瓜品质好产量高远近闻名,村上想建一个黄瓜交易市场,但苦于资金不足迟迟无法建成。渔沟镇是著名的灵璧石产地,还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渔钩镇尚且如此,其他地方也就可想而知了。
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还有一些,如农田基本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修机耕路、平整土地等)几乎还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农村水利设施和道路均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从而大大影响了工程的使用寿命。在有的地方还存在挪用、贪污专项资金的问题。如将上级拨给的用来修建农村道路和水利工程的资金转用到城市建广场修道路。少数承包商与腐败官员勾结玩弄伎俩套取高额建设资金后却不把全部资金用到工程上,而是将部分资金瓜分掉,因而使工程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甚至成为豆腐渣工程。这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也值得警惕。
问题与困难产生的原因,有的已作了具体分析。最根本的原因有三条:
一是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导致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历史欠帐太多。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无需作过多的分析。
二是近二十多年推行的市带县这一新的行政架构带来的问题。作为中央及省推行市带县的初衷,是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县乡农业发展的功能,但由于我省的许多城市本身经济实力不强,大部分是由县城或专署所在地升格而来的。由这样的新建小市来带三四个乃至六七个县,如同小马拉大车是难以胜任的。而市的领导者为了使新建的城市有一定的模样,必然要将主要精力和财力用到城市建设上,甚至不惜以牺牲农村为代价,将有限的农业基础设施资金用于城市建设。这也就是近二十多年来城市发展较快而农村发展缓慢的原因所在。
三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应当承认这一体制在它的初期阶段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对解放农村生产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一体制在调动农民和农户积极性的同时却削弱了集体的经济力量和组织能力,以至具有鲜明公共产品性质的农村基础设施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供给和维护。
三、进一步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如何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央2004年以来连续下发的四个一号文件中均有明确的部署,国家发改委在2006年第2325号文件(《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也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应该说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主要内容及措施也是清楚的。这里,笔者仅根据在调查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基层干部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就我省进一步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充分认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并将之摆到应有的位置。基础设施,顾名思意就是基础性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设施。它如同运动员的基本功。一个运动员基本功不练好,绝对不可能成为优秀运动员,更不可能取得优异成绩。同样道理,农业生产方面的基础设施不建好,就谈不上“生产发展”,更谈不上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其他基础设施不建好,也就谈不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像重视城市的基础设施那样来重视农村的基础设施,像抓开发区的“三通一平”建设那样来抓农村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没有配套齐全的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不可能发展现代农业的。因此,要改变目前存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盖新房建新村的片面认识,必须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放到优先考虑的位置。
2、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产品的性质,加大政府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大部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属于完全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公共产品应当主要由政府提供。现在城市的公共产品基本上是由政府提供的。那么,作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农村基础设施也应当由政府提供。现在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我们的省市级领导干部应当改变过去“重城轻乡”的观念和做法,真正按中央2007年一号文件的要求去做,即“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能停留在文件上,而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如当前基层反映最强烈的是每公里公路补助10万元远远不够的问题,应当得到解决。我们建议每公里由省财政再增加5万元,不足部分由市、县和乡镇筹集。这样,必将大大加快农村道路建设。
3、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制,多方筹措资金。我们国家近20多年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但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需要投入的地方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完全由国家包下来。这就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制,多方筹集资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地方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探索。如庐江县有一个行政村修路资金不足,村干部组织群众通过“一事一议”拿一点,动员“大户”及在外地工作的人捐一点,再请县城帮扶单位帮一点,基本上解决了一期工程所需的资金。马鞍山市在发展农村自来水事业时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政府财政给予工程造价30%的补贴,特许经营30年。这样就大大促进了该市农村自来水事业的发展。此外,像一些小型的水利设施如机井、排灌站、当家塘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调动民间资本来参与建设与管理。目前基层干部反映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是种粮补贴,每亩十多元,每户也就是五六十元,对一个家庭来说意义不大。而且统计发放很麻烦。如果将这一项补贴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还能解决一些大问题。这个意见是值得考虑的。
4、制定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各地应在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明确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规划,再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经研究,我们认为农村基础设施从性质上可分为生产类、生活类、文教卫生类、服务类四种。生产类如水利设施;生活类如沼气、自来水;文教卫生类如学校、医院、文化站;服务类如交易市场、测土配方等。农村基础设施还可从层面上划分为核心层和拓展层。所谓核心层是指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如水利工程和乡村公路;拓展层如林业、水产业、农村消防等所需要的相关设施。各地农村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农村基础较好、经济发达、实力较强、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较高,可称为发达地区;有的农村基础较差、经济落后,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可称为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发达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可全面铺开,而且可以由核心层向拓展层延伸。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则应循序渐进,先着重搞好与生产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核心层基础设施的建设,然后再向其他方面拓展延伸。各级政府应对不同地区分类指导,在资金投向上则应更多地向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农村倾斜。
5、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技术等级。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由于缺乏技术指导与服务,许多地方的沼气建设进展缓慢或质量不过关,影响了农村沼气的普及。许多乡村道路建设也由于得不到技术指导,基本上是土法上马,路面窄、质量差,不能满足需要而且不长时间可能就要返工,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以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技术等级。在这方面应当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组织他们到农村去开展义务性指导或有偿服务。在现有技术人员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动员组织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去农村服务,也可就地培养农民中的能工巧匠成为专业技术人员,以弥补农村技术人才的不足。
6、加强管理与维护,确保基础设施长期发挥功能。重建轻管、重建轻养使得农村基础设施使用年限缩短,不能长期发挥功能。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一定要扭转重建设轻养护的思想,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认真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与维护。要做到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如省道由省交通部门负责,县道由县交通部门负责,乡村道路分别由乡镇政府和行政村负责。管理维护要做到有制度、有人员、有经费、有检查、有赏罚。有些小型的基础设施可通过承包、拍卖、转让等形式交给企业或个人去经营管理,但要确保其公益性功能的发挥。
7、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与监督,切实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农业问题专家李昌平在《当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五个问题》一文中指出其中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中央财政给农村的资金在转移支付过程中存在着“雁过拔毛”(挤占、挪用、截留)的现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官商合谋招标”的暗箱操作行为,结果是专项资金到该用的时候,已经是“钱到田头干”了。我们在调查时对此类问题也有所耳闻。因此,必须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与监督。要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度。有的要在媒体上公布资金的额度和使用去向,以接受社会的监督。监督、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管,切实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并做到使用合理。
8、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现在农户分散经营,许多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而且留下的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这种状况对新农村建设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颇为不利。但有外出打工人员的农户大多数土地并没有放弃。既然有土地在经营,就必然需要水利工程为其服务。那么,根据“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每一个农户都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大中型基础设施作为完全公共产品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负责供给,小型的基础设施则属于半公共产品如自然村之间的道路、灌溉渠的支流、当家塘等可发动农民自己筹资筹劳建设与维护。当然,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还必须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方面,要落实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可以学习韩国的一些好的做法,动员和鼓励效益好的企业到农村对口帮扶,如帮助修一段路、架一座桥、打一口井、盖一所学校等等。
加强加快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条件、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也是扩大内需、消化工业部门一些过剩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我省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尽管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群策群力、认真对待、千方百计,就一定能克服这些问题和困难,将我省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进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