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一次梦想访谈活动
与新农村建设辅导员——刘二辉面对面访谈记录
今天我们采访到了定江镇金灵村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刘二辉,在和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对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了更深刻地认识,通过采访,我们也了解到他在新农村建设相关问题上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刘二辉认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当好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注重三个方面:一要以身作则。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从担任新农村指导员的第一天起,刘二辉就认
真学习了
中央
和区、市、县
“三
农”工
作的相关
政策
和重
要部
署,积
极借
鉴领
导、同事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方法,提高自身的农村工作能力。他利用所在单位优势,积极掌握领会各种新的方针政策,为做好宣传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要方法多样。刘二辉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一切场合、依靠一切条件,积极宣传方针政策。在开展“十八大”精神宣传活动中,他利用“三会一课”等场合,通过集中学习、交流讨论等形式,形成了党员带头学、干部主动学、群众踊跃学的良好局面,确保十八大精神入脑、入心,增强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三要紧扣实际。脱离了实际就等于纸上谈兵,刘二辉坚持走村串户接触群众,不失时机地宣传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大政方针。他认为只有真正走进田间地头,坐在村民的小板凳上,用真诚的心和他们交流,才能了解农民内心真正的想法,才能开展有针对性、有实用性的政策宣传,从而真真正正将党和国家的政策传达到千家万户。
新农村建设最终的目的是农业增效,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生产。组织、推动和抓好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驻村工作的第一任务。刘二辉所在的定江镇金灵村委处在灵川县潭下镇、定江镇、公平区的交界地带,又是灵川与临桂接壤区域,是定江镇最偏远的村委。相对于那些有项目落户和征地补偿的村委而言,金灵百姓生活算不上富裕。在目睹其他村委迅速发展的时候,金灵群众求发展、盼富裕的情绪异常高涨。刘指导员通过走村串户调查村情民意,汇集群众智慧,最终形成了在如何帮助所驻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规划发展项目,服务经济发展
这方面上的总体工
作思路。
一是
大力发展
桂花树和
黑皮冬
瓜、辣椒
等经济作
物种植,增加群众
经济收
入;二是
探索水库
承包、发
展休闲观光农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村集体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三是完善村级活动阵地,健全村委配套设施;四是加快道路、饮水工程、文化活动是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活质量,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作为一名从“校门”直接进入“机关门”的选调生,刘二辉深深懂得基层工作经验的极端重要性,因此他主动要求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后又被委派担任定江镇新农村指导员工作组组长。他认为要住进农村、贴近农民,当好一名合格的新农村指导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一年多的驻村经历,他深刻体会到,对于年轻干部而言,农村是广阔的舞台,入乡住村服务“三农”是年轻人成长的难得机遇和光荣职责,只有把自身的知识和基层实际相结合,提升能力素质,做出实事好事,才无愧于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支持。
刘二辉说,他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焕发干事激情,挥洒青春汗水,继续按照既定思路,积极帮扶群众增收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根据“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部署,做好坏境治理,建设干净卫生、美丽清洁的新农村!
第二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活动
第二部分教学实录
一、导入: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都学了哪几篇课文?(生:《枣核》、《最后一课》、《始终眷念着祖国》、《古诗四首》、《晏子使楚》。)纵观这几篇课文,不难发现,它们都体现出一个共同的主题——爱国。(板:爱国)
这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爱国这一主题并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爱国的知识。
二、整体感知,先明概念:什么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语)
过渡:“爱国主义”只是一个抽象的、空泛的概念,建议同学们从文学的角度和客观现实的事物中去挖掘“爱国主义”的元素,触摸“爱国主义”的脉动,好不好?请大家按这样的思路来展示你的搜集的成果。
1、学生纷纷汇报。
2、师引导肯定:说得很好,是的,可以考虑与爱国有关的人、事、景、物、诗词、名句、影、视、歌、书、基地等。
三、局部引导,各个击破,分组打擂,“正”字记分。
1、过渡引疑:同学们,我个人认为,热爱祖国,首先要热爱祖国的英雄人物。古往今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发展和富强谱写了一页页华美的篇章,他们的故事也必将指引和鼓舞着我们。让我们来一个“爱国英杰榜”的大比拚吧。按四个自然组,来一次擂台赛,看哪一组说出的英杰多?
(板:人、事)
学生纷纷作答,分组登记成绩:文天祥、周恩来、郑成功、岳飞、林则徐、邓世昌等爱国名人以及相关爱国故事。
2、师过渡:爱国,就要学习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也要多积累一些有关爱国的诗词名言,来滋养我们的灵魂。(板:诗、词、名句)
生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生
4、位卑未敢忘忧国;
生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生
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生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生
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生
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准备充分,发言积极,诗词迭出,群情激昂,掀起这堂课的第一个小高潮。)
3、过渡:同学们搜集的爱国诗词名句真不少,我为你们感到骄傲。热爱祖国,除了要记住爱国的英雄,爱国的诗词名句之外,还应热爱祖国的山川草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我们认为,哪些具有代表性的自然风物、山川胜迹能让我们油然而生爱国之情呢?(板:景、物)
生答:泰山、黄河、长江、珠峰、三峡、长城、都江堰、万泉河、天涯海角、南京、北京故宫、天安门等等。
4、过渡:同学们,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资讯发达的社会。要想吸收爱国主义的精神养料,可以从更广泛的渠道获得。想想看,还有哪些渠道?
(1)、师生共同思考。(板:影、视、歌、书)
(2)、逐一回顾经典的爱国主义影视、歌曲和书籍。并提议师生同唱《我的中国心》。(群情激昂,歌声雄壮,掀起了第二个高潮)
5、过渡:同学们,我们仅仅从课堂上体会爱国主义是不够的,而是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实实在在地掂量一下“爱国主义”的份量。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且,“纸上得来终觉浅”。建议同学们如果有机会多去瞻仰革命者的故居,参观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实地体验,让爱国主义情感点点滴滴地积累,使爱国主义的根基扎得更深些。
生:南京雨花台、红岩纪念馆、抗战纪念馆等等。
6、过渡:我们说,祖国是母亲。在母亲的生命中,有些日子是不能忘记的。热爱祖国,历史不能遗忘。
(板:1840年、1900年、1931年9月18日、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1949年10月1日、2005年10月12日、2008年5月12日、2008年8月8日)
师逐一点出每一时间所对应的事件,特挑出其中几个事件激情演说:
——九.一八:77年前的9月18日,正是农历的八月初七,所有的中国人都在期盼着八天之后的那个团圆之夜,就在月亮日渐圆满的时候,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他们炸毁了伪满洲柳条沟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炮轰沈阳。中华民族长达14年的国难由此开始,一个民族长达14年的抗争也由此展开。
——2005年10月12日,聂海胜、费俊龙二位英雄继杨利伟之后再次把祖国的荣耀写入太空,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参与的太空试验。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每个中华儿女为之伤恸。一方有难,八方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而事实证明,任何苦难都吓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2008年8月8日,中国将迎来举世瞩目的彰显国力的奥运会开幕。
四、切合现实,讨论思辩。
过渡:同学们,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伟大的祖国而骄傲。爱祖国通常有两种感情方式:一是爱到深处皆是情;二是爱之深则责之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同样,要问,为什么我的胸中常怀忧愤?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爱祖国,不只是爱,也要反思。反思历史,反思自己。有了反思,才有深爱。
请讨论以下话题:
讨论一:请给我一个不愤怒的理由:中国人,你站直了吗?就西藏打砸抢事件和圣火被扰事件谈感受。(也可就古今之卖国求荣的汉奸、卖国贼的卑劣行径和矢志不渝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志士的英雄业绩加以比较,发表看法。)
讨论二:中国人,你真富了吗?(就一些在国外大把花钱浪费和平时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反思讨论,得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爱国。)
讨论三:我应该为祖国做什么?(一人说一句爱国宣言,同时,这一环节气氛也正适合于本堂课的自然的总结。)
师结合板书“爱国树”(略)的设计总结:同学们,爱国主义虽然是一个抽象空泛的概念,但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在我们的心里已经有了一棵爱国树苗了,希望同学们今后多浇水、多施肥,为这棵爱国树苗早日茂盛参天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课后建议读一本有关爱国主义的书籍。
第三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详解
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这次说课内容简单分为以下几项:
1.教育活动目的 2.教育活动交流 3.教育活动题目 4.教育活动思路 5.具体活动过程 6.教学成果展示 这次说课的具体流程:
一、活动目的:
1.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情感及其地位和价值
2.过程与方法——充分做好活动准备,学会定向搜集、查找和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
3.情感与价值——陶冶情操,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二、活动内容:
1.什么是爱国主义情感,这种情感有什么价值和地位?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爱国主义是人类所有道德中最崇高最神圣的美德。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优秀儿女为祖国流血献身。
2.访问前应做的准备
<1>小组讨论,指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计划”,考虑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分配。
<2>采访学校或部门的负责人,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如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国耻教育、爱国名人教育和科教兴国教育等;了解当地爱国主义教育自愿的具体形式、名称、地址、联系人或联系电话等。
<3>了解背景资料,如有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情况,历史的评价,有关地区的历史和地域风貌等,被纪念的人物如果有诗文著作,可阅读一部分。
三、活动题目:
组织同学们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从中汲取丰富的养分,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思想的洗礼,增强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自己的前途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活动思路:
1.整理参观访问的记录,写下最深刻的感受。
2.以班级为单位,举办“XX在我心中”专题汇报会,汇报交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收获。可以用口头汇报形式,也可以用图像汇报形式,最好能邀请到老师,外班同学和家人参加。
3.就这次专题汇报会的盛况写一篇小通讯,在校内外有关媒体上报道。
五、活动过程:
1.搜集爱国主义诗人的介绍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所写的“三吏”和“三别”是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春望》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歌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和词人。诗的前两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中“不自哀”是对复国大业仍充满胜利信心,“不自哀”则显得坚定不移。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十一月四日的风雨之夜,他深夜听得风雨之声,触景生情,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以及统一祖国,收复失地的决心。
2.听取《始终眷恋着祖国》的课堂报告
<一>目标全解:
①知识与能力,预习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②过程与方法,学习人物通讯的写法,理解本文选材精当,条理分明的特点。
③情感与价值,学习钱学森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文题全解
①题目解说:这篇课文属人物通讯,主要事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二是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对祖国的巨大贡献。
②作者简介:刘敬智,当代作家,代表作《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
③背景资料: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④正文全解(主题思想):这篇通讯记叙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⑤结构全解 始终眷恋着祖国
第一部分
成才简历 成绩优异
学术成就 条件优越——眷恋祖国
第二部分
决意回国 遭受迫害——艰苦历程
求救祖国 胜利回国——祖国强大
眷恋祖国 赤字之心
<三>1问题研究
2.写法归纳
①线索清楚,脉络分明
②选材精当,有详有略
③重点难点
如何理解“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曾经说:“我宁愿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中的次长的态度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所起的作用: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不仅说明了钱学森的价值,更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艰难而曲折,会受到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同时也反衬了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
<四>活动与探讨
课后了解钱学森回国后为祖国科学事业做出的主要贡献,结合课文,用一幅对联或用一句比较精彩的话评价他的功绩。
六、成果展示
西柏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总结
2004年4月,信息办机关团委经各支部推荐,党支部同意和团委讨论推选出红旗团支部一个,优秀团干部2名,优秀团员5名。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和教育广大团干部,团员青年奋发进取,推动我办系统团工作进一步发展,办机关团委组织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西柏坡是滹沱河畔,太行山麓,柏坡岭下一个普通的小山村。20世纪40年代后期,刘少奇同志率中央工委驻扎在这里。解放前夕,毛泽东同志又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进驻此地,使这里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指挥中枢。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狭小简陋的土坯房里,领导了轰轰烈烈的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筹划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社会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建设,从农村到城市的伟大历史转折。在这一辉煌的历史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并铸就了一中代表时代要求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
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期间,团委组织了全体团员前往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在西柏坡纪念馆参观了西柏坡革命图片展,并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使团员青年对西柏坡的这段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随后又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西柏坡旧居以及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军委作战室等革命旧址。并在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址处召开了“学习革命先烈事迹,争做信息化全息人”座谈会。
在西柏坡革命教育基地,近距离的接触历史,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无产阶级思想和崇高精神,接受爱国主义熏陶,极大地丰富了青年团员的革命历史知识,并对我们年轻一代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领会和弘扬西柏坡谨慎,不断抓住机遇、振奋精神、迎接挑战、开拓前进,具有重大意义。
说
课(八年级语文上)
讨论话题
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董海峡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特殊教育学校
第四篇:学生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学习目标:
1.引领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内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语文,综合地运用语文。
3.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参与意识、相互合作意识等,形成并获得个性的感受和体验,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
学习重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语文,综合地运用语文。
学习难点: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
学习准备:演讲会场的布置.一、活动准备:
1.阅读讨论:课本内容,明确爱国主义的有关内容。
2.小组合作: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计划”,确定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写出具体的安排表。
3.调查采访:当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并主动联系、实地考察,收集有关文字、图片、实物资料等。
4.生动表述: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以演讲稿的形式,生动地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独特感悟。
5.选出班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演讲会的主持人,并做好主持演讲的准备工作。
二、活动流程:
1.创设情境,点燃热情
电视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片断,营造演讲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2.演讲竞赛,学生点评
演讲要求:脱稿,重点介绍当地爱国人士的事迹;
点评要求:从选材内容、个人的感悟、演讲技巧等方面综合评价
3..明确活动的主题、具体活动的组织、联系工作。
4.认真阅读书中76页“导语”部分。
5.扩展思维训练,请同学们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古今中外的爱国者形象,并谈谈这些形象给自己的影响。
6.活动安排
(1)听取当地有关爱国人士的事迹报告或介绍。
(2)收集当地爱国人士的文献资料(包括图片、文字资料),并摘抄重要的内容。
(3)访问爱国人士或爱国人士有关的人员。
(4)在活动过程中,同学间互相交流。
三、反馈总结:
1.成果展示:以展览会的形式,相互交流收集到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交流演讲稿。
2.反思感悟:联系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3.通讯报道:就这次活动情况,写一篇小通讯,在媒体上报道。
四、拓展延伸:
1.结合这次活动的感受,谈谈自己的远大理想,谈谈以怎样的态度来认真学习、热爱集体、报效祖国。
2.收集有关爱国的诗句: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唐·李白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明·于谦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唐·李梦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第五篇:建议开展一次支部活动
建议一:本周六开展一次社区服务(打扫卫生)活动。建议全委干部分为三个组,每组6人,每次由一组参加。
建议二:下周开展一次支部活动内容有:
一、1、重温入党誓词或参观传统教育基地(如白公馆)
2、传达《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考核办法》
文件精神
3、请党党工委书记(副书记)或邀请区纪委领导讲授《廉
政准则》
4、唱一首革命歌曲如《团结就是力量》、《歌唱祖国》
二、1、每名党员讲述上月工作情况和本月承诺事项(时间2分钟)
2、支部书记对每名党员(或每科室队)进行点评
3、党工委书记(副书记)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