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乐于享受“美味”的文言大餐[推荐]

时间:2019-05-13 10:1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让学生乐于享受“美味”的文言大餐[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让学生乐于享受“美味”的文言大餐[推荐]》。

第一篇:如何让学生乐于享受“美味”的文言大餐[推荐]

如何让学生乐于享受“美味”的文言大餐

吕琰

(宁波市翠柏中学,浙江 宁波 315000)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应从导入新课、立足吟诵、内容理解、复习延伸等方面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兴趣;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60(2006)so-

当了五年的初中语文老师,有一个感受最强烈,那就是上文言文课最累,有改不完的练习和默写,可又最难出成绩。在大部分学生看来,文言文意味着没完没了的背诵、练习、翻译和默写,化的工夫最多,可考试时候出错最多的仍是文言文。总之一句话,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文言文就是枯燥无味且低效率的代名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而且新课标还规定了初中阶段要求背诵的篇目有50篇之多。为了中考的16分,师生不得不一起在文言文的“苦海”中挣扎着。其实对于满怀好奇心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又何尝不想透过文言文这扇认识我国古代文化的窗户,去看看那个遥远又神秘的世界。可是文言文距离学生时代遥远,学生没有那个时代的生活体验,极少古汉语基础,且缺乏语感,因而不易读懂,容易遗忘,再加上老师教学方法枯燥,这使得学生只好望“文言文”而兴叹,不知如何是好。

学生为什么会对祖国语言文化中精华的精华持这样的态度呢?这很大程度上因为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现如今学习文言文毫无意义,而老师学生只是把学习当作应付考试的工具,只是被动地去教去学。没有认识文言文学习的意义,自然不可能提高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这使得今天的文言文教与学走上了“歧途”。

要使文言文教学从怪圈中走出来,就要求老师解决学生的思想偏差,并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怎样才能让他们乐于享受我们为他们精心奉献的“文言大餐”呢?

针对现在学生中流行的“文言文无用论”,老师应要让他们认识到多读文言文大有裨益。如它能增强语言的运用能力。我们所选学的文言文篇目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含蓄精练又色彩鲜明。多读这些精妙的文句并将其纳入自己的语言库,潜移默化,语言自然会丰富形象和简练起来。又如它能增加人文积淀。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孟子的“舍身取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岳飞的“精忠报国”这些超越时空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品质正是通过文言文这一载体代代相传的。惟有多读,才能逐渐领悟文言文的内在魅力,领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但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激发兴趣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树立学习的自主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好的刺激力量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文章再好,老师文言文水平再高,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无法引导他们欣赏文言文这一“大观园”的无尽的美。收稿日期:2006-03-27

作者简介:吕琰(1979-),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市翠柏中学二级教师。

一、一下子迷住学生——导入新课

刚开始上课,老师不要着急进入课文讲解,最好先把他们迷住再说。“迷”住以后,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什么费力,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苦也变成了甘。“迷”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了解作家生平与文章的写作背景,上课时当堂交流,不足之处由老师或同学进行补充。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也可以用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引出课文。如上诗歌《观沧海》时,由于学生对曹操的故事很熟悉,就让他们讲讲有关曹操的故事及对他的看法。一般学生所了解的都是曹操作为政治家与军事家的一面,而其诗歌则体现了他的文才。这样导入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全面把握历史人物。还可以用熟知的成语、名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解“温故知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心旷神怡”、“世外桃源”前,可以先询问学生是否了解本意、引伸义及出处,这样既考察了以往的知识又增强了学习《论语六则》、《出师表》、《岳阳楼记》、《桃花源记》的兴趣。此外还可以适当采用一些现代化技术,如学习《木兰诗》时,可以给学生播放迪斯尼动画《花木兰》的片断,学习《三峡》时可以出示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三峡风景图片,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再对照课文比较。这样能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语言的凝练。学生的兴趣犹如干柴,只要老师善用“火种”,定能燃起熊熊烈火。

二、深切体会音韵美——立足吟诵

以前的文言文教学把字词句翻译当作重中之重,孰不知,韵味是从吟诵中体会的,兴趣是从吟诵中产生的,语感是从吟诵中积累的,素养是从吟诵中培养的。所以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忽视诵读是造成学生文言文语感差的直接原因。先可以通过预习扫清字音障碍,然后让一个学生试读,对于字音、停顿、节奏、语气方面的错误可以由学生进行纠正,然后老师总结。诵读障碍都扫清之后可以采取多样的吟诵方法,如学生齐读,分组朗读,有对话的篇目如《公输》、《唐雎不辱使命》、《两小儿辩日》等则可以分角色朗读,而有的写景抒情散文如《三峡》、《小石潭记》、《湖心亭看雪》等则可以配乐吟诵。等读到一定火候时,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进行朗读比赛。熟读才可以成诵,背诵不可死背。可以教给学生“肢解课文抓脉络”的方法,如《岳阳楼记》的2、3、4小节的背诵是个难点,其实这三小节是总分关系,每个小节中都是先写景后抒情的结构;又如《醉翁亭记》第一小节的写作顺序是由全景到远景,到中景,到近景再到特写,这样先概括框架再填以血肉就容易背诵记忆了。只要学生把美文读通了,读顺了,读出韵味了,那么就能渐渐感受到文章的美,也就容易对这些“美”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主动去诵读,去体味。

三、开放地感受文之意韵——内容理解

许多老师认为学习文言文会读会翻译就够了,有的则机械地把教参上的理解塞给学生就完事了,没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无论读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会有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只要合理的,我们老师都要予以尊重和肯定。例如学习《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时,有的学生就认为既然友人已经“惭,下车引之”,元方就不该“入门不顾”,这是没有礼貌的表现。学习《狼》一文时中有的学生就觉得狼比屠夫机智,会采用“暗渡陈仓”之计,屠夫一开始就可以把骨头同时扔给两只狼,这样就可以脱身逃走,一根一根地扔是愚蠢之举。有的学生指出,《湖心亭看雪》中张岱明明是与舟子一起往湖心亭,却说是“独往湖心亭看雪”这种歧视劳动人们的思想应该予以批判。这些看法都有自己的合理之处,表现了学生独特的个性。有个性才会有创新,老师要充分尊重这些可贵的思想“火花”,学生感受到这种尊重才会更积极更有兴趣地学习。对于文章中的理解难点,老师要善于点拨指导。例如《童趣》中的“物外之趣”,许多学生难以理解。老师可以让学生联想到小时候看云及旅游时看山时想象所产生的乐趣。这样不仅能加深理解,也有利于学生与古人产生共鸣,使历史与现实相通。适当地

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也是帮学生解难的办法之一。如《醉翁亭记》中“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一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出示能表述这句话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是十分有利的。这样用直观画面突破抽象文字所包含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适当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让他们对文言文不产生畏惧心理,这是使学生学习兴趣常存的必需。

四、启发想象,贴近现实——复习延伸

文言文复习的作业不应该只有抄写、背诵、翻译与默写。这些枯燥机械的作业,适当地布置,有助于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但如其过多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兴趣全无。作业完全可以多样化,可以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文言文短小精悍,语言凝练,这足以给人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对教材中的空白领域进行合理的发挥创造,这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熟悉的同时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也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让学生扩写《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四时之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想象渔人的所见所闻。作业也可以在文言文中掺和现代元素,做到古今结合。例如,可以为《三峡》写个导游词,可以创编现代版的《智子疑邻》,可以仿《五柳先生传》给自己写传记等等。这些时代元素与教材内容的巧妙结合会大大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提倡开展综合性学习,文言文教学同样也可以结合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实践。虽然学生的研究能力有限不可能在深度上过于讲究,但是可以充分他们的调动积极性,在广度和形式上大做文章。例如《桃花源记》可以让学生改编成课本剧,排练后在全班公演,并进行评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给学生提供多方面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且同学之间有比较,也会产生一种成功欲。《醉翁亭记》中的景物描写可以让有绘画能力的同学进行想象创作,以展现自己的才华。“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有必要给学生引荐一些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有适当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在关键地方予以点拨,使学生能把学过的文言词汇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爱莲说》之后,为了更好理解莲的形象,引用李渔的《闲情寄趣·芙蕖》以进行比较,便于学生理解。将苏轼的《水调歌头》与《赤壁赋》进行综合阅读,更能帮助学生体味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组,以组为单位开展朗读竞赛、背诵接龙竞赛、文言故事演讲竞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通过竞赛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这会让学生从中学到许多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团体荣誉感和好胜心。这类开放性的作业与传统作业相配合既能巩固学过的知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善于学习更乐于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把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老师如果能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方法和途径予以引导,文言文课堂一定会如春天的田野般生机勃勃,学生会乐于享受我们为他们精心奉献的“文言大餐”并和“之乎者也”成为好朋友。

(责任编辑 余群)

第二篇:给学生烹饪一道美味的习作大餐

给学生烹饪一道美味的习作大餐

——浅谈习作与其他学科整合的研究

内容摘要:

小学生习作就是把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写下来,而纵观目前的习作教学,我们发现,习作教学是难点,学生对习作的感受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学生的生活基本上是两点一线,而他们对于社会的感受受到认知水平的影响,他们的头脑中没有多少客观事物的真实表象,所以就形成不了习作的材料。李白坚《大作文——写作教学中的新观念与新方法》中提到“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反之,作文也就可以从任何生活和学科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前苏联教育论专家斯卡特金和聂恰耶娃也强调作文训练与各学科教学的联系。针对这些方法和理论,我尝试将习作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形成独特的教学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习作

学科整合素材

资源

把习作比喻为“什锦菜”,一定很新鲜。我们知道,生活中的“什锦”指的就是“什么都有、五花八门、大杂烩”的意思。那么,把习作为什么比喻为“什锦”呢?其实,我指的是习作与其他学科的相结合,也许就像一道“什锦菜”一样,让学生尝这道“菜”的时候,能感受到其中各种各样的美妙滋味。让他白吃不厌。成为最爱。

作为语文老师,我想说,最令人头疼的就是教学生习作了。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往往会陷入习作教学难的困境。教师指导难,学生写的时候就更难。让我们的学生常常感叹“习作,想说爱你不容易!”。据调查表明:城市约39.5﹪,农村约52﹪的学生害怕写作文,且年级越高越害怕。这样的数字令我们惊讶。为什么数字如此的高?据作文网的网上调查,55.736﹪的学生是因为不知道写什么。

让我们来看看学生的一天生活,早上一起床就背起书包上学,上午3节课,下午3节课。晚上回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剩下自己支配的时间就不很少了。还有不少的孩子双休日的时候被迫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因此,学生对社会的接触时间比起在校时间真是少之又少。而在与社会接触的这一点时间里,因为学生的年龄关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缺乏相关的指导,导致学生对客观事物不会感知,或者感而不知、感而少知,结果在头脑中没有多少客观事物的真实表象,所以就形成不了习作的材料。这也许也是学生习作难的重要原因吧。

针对这样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再来看看学生在校的生活,你会猛然发现,学生的在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可提供习作素材的其实有很多很多。我们常常发现习作要写小制作,小发明,写一次活动,写大自然的气候,而我们也经常发现体育课、艺术课、科学课、品德课有很多的活动,需要学生动手、思考、观察、体验,如果我们能把习作教学与这些学科联系起来,学生能写的东西不是很多吗?学生还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新课程标准“小学淡化文体,鼓励不受拘束地表达,少写命题作文,提倡多写观察日记、生活笔记、书信和随感;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重在激发学生练笔兴趣”的要求,我想谈谈习作教学怎样与学科的整合,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习作素养。

一、习作教学与《美术》的亲密接触

美术教材有很强的趣味性,它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像《剪纸艺术》,《会动的剪影》,《我设计的鞋》,《爱护古建筑》《宇宙之旅》等等,本身就又很强的发散性,学生如果以此为切入点,挖掘素材,那么学生的习作可谓手到擒来。

在学习《宇宙之旅》这一课时,教材上首先讲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进行了宇宙之旅,实现了中国人飞天梦这一历史性事件。接下来让学生利用废弃的材料制作各种宇宙飞船,最后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各种宇宙飞船。针对本节课的环节安排,那么在老师上完第一个环节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写一写飞天梦实现时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因为学生都已在电视或其他渠道看到了这一报道,感受很深。因此,写起来就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中国人的飞天梦》、《今夜,无人入睡》、《自豪吧,中国人》、《我为你骄傲》等等一篇篇激情澎湃的佳作在学生的笔下诞生。当学完用废弃的材料设计完宇宙飞船的时候,看着学生手中那一个个栩栩如生又形态各异的宇宙飞船时,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设计的宇宙飞船呢?但是如果仅仅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设计理念,宇宙飞船的用处,学生肯定会有点索然无味。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对学生说将利用班队课的时间对自己设计的宇宙飞船进行展览,并评出“最佳设计奖”。学生一听,来了兴致,个个跃跃欲试。我趁热打铁,说:“要想获得‘最佳设计奖’,首先要对你的飞船进行介绍,比如介绍它的材质,功用,性能等等,只有这样,别人才会更加了解你的飞船,你才有可能获奖”。学生听完,顿时奋笔疾书,个个都很努力地用最精妙的语言介绍自己的飞船,就这样,一篇篇构思巧妙,精彩纷呈的习作又一次从学生的笔下诞生。而且和我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甚至更好。

展览会开展得如火如荼,同学们激动万分。获得‘最佳设计奖’的学生更是欣喜若狂。而更令我欣喜的是,很多学生又以此为切入点,写出了精彩的文章。

二、习作教学与《品德与生活》的心有灵犀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原来的《思想品德》改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融所渗透知识与日常生活于一体,做到内容源于生活,指导于生活。以“生活理念”、“社会理念”为基点,为学生构建可供品德熏陶,感染的沃土,那么势必激起学生的情感,打通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佳节,学生对于春节的习俗多少会了解一点,对春节的印象是愉悦的,是快乐的。因此,在学习《春节和圣诞》时,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到许多春节习俗的来历,并且共同回忆整理家乡一些特有的习俗,然后议论大城市对于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要在指定地点这一规定,最后回忆自己过春节的时候有哪些难忘快乐的记忆。课上完的时候,我从学生的脸上分明看到了满足,看到了喜悦。因为他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了解了更多的知识。情感得到了共鸣。学生已经进入“情动而辞发”的境界,只要顺势引导,情真意切的习作必将再次从学生的手中诞生。因此,趁此机会,我让学生针对本堂课所学的令他感受最深的版块写一篇文章,学生因为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了解得深刻,所以文章是信手拈来。《年的来历》,《伤心的压岁钱》《家乡的习俗》,《拜年》,《文明安全过新春》,《快乐的新年》等一篇篇个性鲜明、独具特色、情真意切、发人深思的习作便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三、习作教学与《劳动与技术》的热情拥抱

《劳动与技术》立足生活,其内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养成学生劳动习惯,形成技术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凭借,也是学生体验创造乐趣、锻炼实践能力、追逐快乐童年、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渠道。在这个过程里,学生将运用自己的手,开动自己的脑,调动起自己的眼、耳、鼻、嘴等所有感官,细心观察,用心聆听,仔细品味,在此过程中,也为我们提供许多可供习作的素材。

《劳动与技术》涵盖家政类的手缝、洗涤、烹饪、编织、家用电器、种植等内容;学习技术类的纸工、泥工以及其它多种材料制作等项目,操作起来简便快捷,学生善于动手,对劳技的学习也表现得兴趣盎然。在学生的动脑动手中,他们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只要把这些知识内化为语言,不又是一篇篇上乘的佳作吗?在学完《美丽的中国结》一课时,学生对中国结的制作,对中国结的寓意了解得很透彻。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写出了中国结的制作过程,而且有的学生还对中国结展开了美丽的想象,妙趣横生的童话,神秘莫测的神话故事在学生的笔下呈现。《跟我学做中国结》、《中国结的动人传说》、《中国结的含义》等等个性化的习作让我们感慨不已。学生的想象力真的令我们感动和赞叹。他们这样的认真,我们又何愁习作教学难呢?

四、习作教学与《体育》的美丽约会

体育课一直是学生所喜爱的课程,因为体育课学生的活动特别多,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体育课上的跑步比赛,广播操比赛,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等等精彩纷呈的比赛恰恰是学生们的最爱。但是,我们以前都忽视了这些比赛所提供给我们的习作素材,让这一资源白白浪费了。现在,当我们想到习作与别的学科结合的时候,我们发现,学生真的是有话可说。因为所有的活动都是他们亲身体验的,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写出自己体验和感受,而且更不用愁文章的真实性,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班学生和另一班学生在体育老师和我们两班语文老师的带领下,在学校的操场上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拔河比赛。那次拔河比赛,学生特别激动,每个人都拼命为自己班加油,希望自己的班级获胜,最后连我们老师也被学生的热情感染了,也投入到比赛当中,为自己班贡献一份力量。比赛结束后,趁着学生的激情未消,在老师的简单指导下,关于这次拔河比赛中学生的表现,胜利班级的喜悦,失败班级的感受,拔河比赛引发的思考等等相关的文章一篇接着一篇出现在老师的面前。除了欣慰,我们老师只剩下了感慨。习作教学,想说爱你其实也很容易啊!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就能达到欲罢不能,文思泉涌的喜人境界。

当然,习作教学与《音乐》、《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和谐地整合,同样能为学生开辟一片通向成功写作的晴空。学生在这片晴空下一定会直抒胸臆,文如泉涌。因为“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淌。”

终上所述,我们发现,习作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有教师潜心研究作文教学的现状,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能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加大习作与生活、习作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力度,开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写作题材,烹饪出习作什锦菜,学生对这道菜一定是赞不绝口,成为最爱。

参考文献:

语文课改《作文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互联网 2003—07—27

第三篇:让学生乐于作文

让学生乐于作文

作文是什么?大纲指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小学作文教学应定位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不说假话空话。”我认为,只有让学生“不拘形式、自由地写”,才能达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的目标。“不拘形式,自由地写”正视了学生个性的差异,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反映了教学活动的本质。古语曰:“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可以说,个性是作文的灵魂,展示个性是写作文的动力。因此,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改进作文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张扬“我”,“以我手写我口,以我手写我心”,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

一、适度确定目标,讲究题目情趣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情绪的利用可以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促使学生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在这方面,教师能否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切实可行的作文目标,是调动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方面。如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要促使其向更高的目标发展,要求可以高一些,对基础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以鼓励为主,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写作氛围。

首先,我的命题策略是一个主题,多个题目,有难有易,让学生自行选择。如第九册的一次习作训练,主题是记一件生活中的事,就可以出多个题目,如《这件事叫我烦恼》(较难),《这件事真叫我快乐》(较易)„„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各得其所。同时,学生还可根据自己写作的兴趣爱好,可另找好题《这件事》,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一定“要有意义”,“记忆深刻”。既可写真善美,也可写假恶丑;既可写生活的真实,也可写合理的想象。

其次,在命题时,注意设计符合学生知识与生活实际心理特点、范围大、涉及面广且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的题目。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命题,使文章的题目新颖,有趣。如《假如我是„„》《我真》、《我爱》、《生气了》,在指导这类作文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调动生活积累和感受,写出具有个人特点,富有个人生活气息的好文章。

再次,让学生自主命题。教师对学生的题目、内容、文体、表现方法等不作任何限制,完全让学生放胆作文。这样,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写,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个性,尽情描绘想象中的天地万物,把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符合“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习作宗旨。这样就赋予命题创新的意义,真正达到俗话说的“好题一半文”的作用。

二、广辟素材渠道,在参与中产生意趣

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简言之,就是将客观现实生活按照题目要求,经过组织后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学生惟有先接触社会客观现实生活才有对它的心理反映,再把心理反映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和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感官和思路,发掘生活的素材,创设生活的情境,捕捉新鲜独特的感受和思绪,使每一个学生的习作都由于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而显示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由上所述,我在教学实践中,从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关联出发,增设了作文活动课,让课堂教学生活化,找到了激活学生写作欲

望,提高写作水平,充分展示学生自己兴趣爱好的结合点。

看看写写: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生活、大自然常常令学生好奇、惊讶、兴奋,同时大自然中有许多孩子感兴趣的地方,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玩玩看看,看看写写,轻轻松松,这是孩子最喜欢的。这样,看为写激发了兴趣,又为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画画写写:选择有趣的一景一物,让学生画画。(有时也可结合美术课进行)画画对学生来说,有基础有趣味,容易抓住特点,画好后再在边上写写画儿的意思,用画画的乐趣消除作文的枯燥,长期训练,就能使画画与作文趣味相投,图文并茂。

演演写写:在作文活动课中可通过开展生活模拟、小品表演、学做小导游、课本剧表演、古诗配画再作文等形式,将课堂变成一个微型社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更加有利于我们生活中的某种情境。

做做写写:在动手实践中丰富生活,增长见识,积累写作材料。做可以是制作小物件,如写《我最喜爱的小物品》,有的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生活实践,就可动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手试一试、做一做,或让学生拆拆拼拼重新组装等。也可以是做小实验等,如《一次有趣的小实验》,就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实验小组,动手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动手中细观察、勤体验,有助于写出真情实感。

逛逛写写:让学生走走逛逛,深入社区,调查社会,采访人物。如学校开展了“保护地球,捡废品,献爱心”活动,先让学生走走逛逛,调查考察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特别是河道,接着根据调查情况请他们写出这次活动的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行动起来,收捡废品,保护地球妈妈,并把回收废品的得来的钱捐给希望工程。最后,请同学们把自己是怎样参加这次活动的过程写下来。由于是自己所做,因此写来条理清楚,感情真挚。学生的写作兴趣高涨,写作能力自然会逐步提高。

总之,习作要能展示学生的兴趣爱好,必须打破封闭的课堂教学,实施大作文教育,让学生用其具有个性的眼睛去看,用具个性的耳朵去听,用具个性的心灵去感受和认识自然事物,从而细心地观察并熟悉记叙、说明、描写或议论的对象,使学生“见多识广”从而转化到“胸有成竹”。

三、沟通读写关系,激发生活乐趣

有人曾说:“阅读是土,作文是苗,土沃则苗壮”。从读到写,通常是让学生借鉴阅读材料学写作文,以此沟通读写训练。读写结合,读中学写,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它有利于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学会写的方法。由于阅读为孩子提供了范例,开阔了思路,也就提高了写的积极性。

首先让学生学习阅读材料中的个性语言和表达方法。教师在儿童习作的准备过程中,最重要的首先是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认真地细读课文、揣摩课文、读活课文。另外让学生在课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摘抄自己认为写得美、用得精的句子、词语,然后按要求或自己的兴趣与需要积极背诵具有特色的词、句、段、篇,扎扎实实地占有语言本身,从中接触多种语言风格,了解和积累个性化语言,再经过理解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学生的语言个性在循序的积累中渐渐丰腴起来,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逐步能顺手拈来,左右逢源。在阅读教学中,还应注重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并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写作基本功,学会善于表达,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其次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即把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自己想说的话通过“日记、周记、随记、书信、解说词”等记下来。自己选题,自由发挥,畅所欲言,不限时间、内容、体裁、篇幅。这种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使儿童能畅所欲言,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在作文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

最后开导学生独立思考。因为“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只有勇于独立思考,学生才能充满灵性,才能有真正的我和有个性的我。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而在习作指导中,“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允许他们异想天开,别出心裁,以充分发展个性,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在阅读教学中可结合课文内容,对课文的续写、扩写、缩写和改写作为一项重要的习作内容。如扩写《我的战友邱少云》烈火烧身直到壮丽牺牲的经过;续写《穷人》、《东郭先生》、改写《帽子的秘密》、缩写《景阳岗》„„另外,还可通过实物漫画图画等材料让学生想象作文,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想象的潜力,促其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进而挖掘内部的灵性使其更大地生成和发挥。这样充分尊重了孩子的主体地位,给儿童的创新思维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激发起创新灵感,写出有独到见解、有新意的展示自己兴趣爱好的佳作。

四、建构双批双改,寻求评价兴趣

学生作文完成后,对提高作文兴趣关系重大,为此,必须建立一种“愉悦评价机制”,以增加作文兴趣,放宽学生写作的自由度,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童心去感受生活,用特有的童言去描绘生活,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独特的个性,写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童趣。

首先,在作文评价中允许学生表情达意自由。学生情感丰富,个性特色浓郁,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学会“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头脑中留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在纸上。”(冰心语)。而决不能引导学生说那些没有真实体验的空话、套话,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在自己对生活的自我认识和体验中完成自己的个性化。其次,作文评价中允许学生表现形式自由。自己的意思自己最清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自己的方法最现实,最有效。

因此教师修改时,要尽量尊重儿童,少划少改。非改不可的,要尽量顺着儿童原来的意思少改几个字。特别涉及到写作技巧立意深刻等方面的要求要放宽。作文修改要富有启发性,对每个层次的学生作文均应进行纵向比较,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有进步就给予鼓励。特别是对中下学生的作文,尽量地找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每次修改作文后,学生如果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还可以认真修改,重新评定成绩。这样,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肯定中充满自信,产生进一步尝试的欲望。并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以“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五、展示成果,体验创造的有趣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实践证明,只有心有所感,情有所动,学生才想说、想写,流露于笔端的也才会文通字顺,生动活泼。因此,激发亢奋的情感抒发对于习作展示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应准确地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努力地寻找学生表达喜、怒、哀、乐的突破口,利用一切能够引发学生亢奋情感的刺激手段,开掘出他们潜在的情感,将学生的习作情感唤醒到最佳水平。

汇编《班级习作集》,鼓励学生汇编“个人优秀作文集”,让学生自己组稿、编校、打印、美化„„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彩绘封面和封底,写上“前言”或“后记”。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汇编成册后,成功的愉悦感对他们来说确实珍贵。此外,可推荐其中的优秀作文在校报及各类报刊上发表,每当学生的习作在报刊发表,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了铅字时,他们就真正体验到了创造的喜悦,成功的喜悦。同时还可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定期“出版”小小组的小报也是有趣的活动。小小组里,自己当记者、作者、编者,自己当美术编辑,并定期交流、张贴、评比。这也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另外,在编辑的过程中,他们除了把所学的修改文章的方法大胆运用于实践,还在考虑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臻完美,于是,他们有如饥似渴地汲取书籍中的甘露,用更透亮的已经去透视生活、记录生活。这时,孩子们的作文已是真正的为生活而作为人生而作了。

这样将作文的训练有机地化解到课外活动中去,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能不断地提高,视作文为乐事也自在情理之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培养,个性也在习作中得以活动中得以进一步的发挥。

第四篇:如何让学生乐于开口说英语

如何让学生乐于开口说英语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这个角度看,英语的听、说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只有会听、会说英语,才能用英语交际,从而体现学习英语的实用价值。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呢?

在教学中要围绕教材内容多角度拓展语言学习,营造丰富的英语语言环境,这样才可以保证大量语言信息的输入,为学生个体语言的积累提供素材。例如安徽外研版小学英语第四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Family Fun”,教材安排了八个词汇:zoo, playground, beach, park, raincoat, sweater, shorts, pants.一个主要句型:I’m/ He’s/ She’s wearing „„。一组关于提出建议和说明理由的功能性对话:Do you want to go to the(beach)? No, maybe not.It’s cloudy./ Yes, great idea.如果仅仅教学课本内容,学生的语言会很单薄,只会描述某人的穿着。教学时,我不但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大量已知信息的操练,还在语言运用上进行拓展:用学过的语言对某位同学进行综合描述,He’s wearing „„,He’s tall(short), He has „„, He likes „„,He wants to go to „„。

课文模仿朗读与背诵过关是有效的训练说的途径。跟磁带模仿朗读课文能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训练学生优美、标准的语音语调。背诵课文则能够帮助学生储存大量的词句语言,并形成快捷的语速和良好的语感,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可以用学过的语句来交流,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听力(因为语言会说就会听)。值得注意的是,跟磁带仿读英语时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大声说读的习惯,底气十足的说出来,只有这样学生才容易背下来,而且交流的时候才能流利地表达。其中,及时的激励也非常重要,激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在语言表达交流过程中,如果没有自信心,就会导致说话人声音小,吐字不清,胆怯和怯懦,严重影响语言表达和学习效果。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缺乏语言运用的真实环境,教师要多创设语言交流的机会和情境,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如:利用道具设场景,创设准真实性的场景,或安排常规性活动——值日报告、话题训练等。

第五篇:让学生享受语文

让学生享受语文

有人说,能把工作当成享受的人是幸福的。我要说,让学习语文的学生享受语文,那这样的学生也一定是幸福的。让学生享受语文,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语文中参与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不仅可以使人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温馨。所以,从教近三十年来,我总是时时处处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

一、突现教材之精美,让学生在美读中享受

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选的,而每一篇好文章,总是以它的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从而激发读者心灵深处闪光的东西,使读者的感情受到共鸣而得以升华,变得更加纯洁、高尚。老师对经典名篇名诗示范美读背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和想象力,在顿挫有致、声情并茂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情到深处,先声夺人。同时再随着语言基调的不同变化,急与缓、轻与重、长与短、快与慢等,力求使变化的语言去真实、清晰、明白、亲切地表达好课文的思想内容。在读中突现诗歌语言的凝练,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风趣„„

在一遍遍的阅读中,我总是努力让学生看得见花开花落,听得到潺潺流水,悟得到灿烂人生„„篇篇课文,段段文字,让学生一遍遍咀嚼回味,就像一把犁耕耘在荒芜的心田,让他们的心胸慢慢被一种叫做享受的东西填满。不是吗?《桂林山水》告诉你桂林有多美,《西湖的绿》告诉你西湖有多美;《燕子》告诉你春天有多美;《第一场雪》告诉你冬天有多美;《林海》美,《草原》也美;《荷花》美,就连《丑菊》也美„„一本语文书就是一个美不胜收的世界。漫步其中,不仅享受文章中显现的美、蕴含的情,更重要的是享受着探索语文真谛的乐。伴着淙淙的流水声与动听的乐曲,朗读一段《可爱的草塘》,你心中自有一丝惬意;欣赏着大屏幕上播放的五彩池的神奇风光,聆听着画外音的朗诵,你心中自有一些快意;目睹着爬山虎的脚怎么爬的动画演示,品味着老师精美的诵读,你心中自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满足。

二、搭建民主之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中享受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尊重每个学生,搭建民主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把讲台让给学生,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成功自我的平台,把我自己定位为一个他们学习活动的服务者。

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首先让同学们汇报预习的情况,展示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让同学们结合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最后让同学们自己总结,一起完成课后的练习。这其中,我只是在他们表述不清时加以示范,在他们思维受阻时加以开导,在他们碰到疑难时加以帮助。我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只要是学生切身体验,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对那些所谓的“差生”,给予特别的关爱,哪怕他们有些许的进步,我都让他们一样享受成功的欣喜,收获的喜悦。

为了使教学情景真切地再现学生面前,我还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景,模拟课文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使教材的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能很快地理解。文中的“事”好像是自己做的,文中“话”好像是自己“说”的,扮演得越真就越感到亲切。我分配课文中人物的角色,学生自由组合模拟角色,另外有一名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朗读,连缀角色之间的关系,使各角色朗读构成一个整体。这样朗读,学生可以听到教材各种人物不同的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我在教《军神》时采用此法,刘伯承、沃克医生等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眼前,使学生们感到书上的人物立体起来,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三、体验生活之甘甜,让学生在习作中享受

小学语文中无论是低年级的写句,中年级的写片段,还是高年级的作文,都是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书面表达的实践。其中的难度和教学中的个中辛酸就不言而喻了。在习作教学中我不但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让他们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让他们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让他们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还努力使学生轻松表达,快乐作文。

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走进都市,在这个大课堂里学习课本里没有的东西。春天,让学生去河畔看“依依杨柳青青草”,来一场咏春诗词朗诵会;夏天让学生去湖边观“接天莲叶无穷碧”,品万物郁郁葱葱的勃发;秋天,让学生郊外去 “望天上云卷云舒”,漫步万顷良田千层浪的田间,感受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冬天让学生登上山巅,去“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壮丽山河„„让学生用眼去寻找美,用心去发现美,去体验“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感觉,去品味“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情景,去享受 “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惬意。这样,不但实现了课本与生活的对话,而且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孩子们的笔下就会有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就会有快乐的童年,有多姿多彩的世界,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就有血有肉,丰富多彩了。我还常常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交流作文的方法和感受。让成功者增强信心,让欣赏者产生兴趣,让不甘落后者奋起直追。

让学生享受语文,就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民主、和谐、温馨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心灵鸡汤,让孩子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着终身学习

所带来的快乐。一句话,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享受!

生命的本质

夜幕降临,对门那人家又传出熟悉的或生疏的音乐,响起时紧时缓的舞蹈脚步。

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妻,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那天初次见到他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怎样艰难!这不是我鄙视他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怜悯之心的。

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我大吃一惊,这些天来,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聚会,空气里传来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

面对着这样的一群人,我感到世上所有的词汇都变得苍白、不贴切。说残疾人也爱生活,也需要音乐和舞蹈,这样的解释是那么的无力,词不达意。只有用火的舞蹈,才恰如其分。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的张力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熟悉的或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我透过遥远岁月重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种形式下的舞蹈:那是在一座简陋的砖瓦窑,我三十年前下放劳动的地方。窑师傅的小女儿才七八岁,就开始帮大人做事了。这个小姑娘一身衣服缀满补丁,正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就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当时我也以怜悯的目光注视这个小女孩,但艰辛的劳动在小女孩身上却成了舞蹈,她蹦蹦跳跳舞着工具,全无一点悲愁。她一下子就让我陷入对生命的沉思和叩问: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式前行呢?

用童心无邪、用不谙世事、用乐观主义来解释都是不够的。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

人类的生命史穿越了数千年,其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都阻挡不了生命欢乐的舞蹈。废墟上一次又一次出现辉煌的殿宇,灾难之后,人类又一代代繁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悲观,生命就这样一路舞着唱着前行,这一切都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

下载如何让学生乐于享受“美味”的文言大餐[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让学生乐于享受“美味”的文言大餐[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让学生乐于开口说英语5篇

    如何让学生乐于开口说英语 关键字:如何让学生乐于开口说英语 摘要:如何让学生乐于开口说英语 主备人: 集备人: 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因各人的气质、性格......

    浅谈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作文

    浅谈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作文 作文在教学中,是学生语文的素养集中体现。但每次作文课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冒出这样的一句话来“又要写作文„„”。可想而知,作文成为许多小......

    让学生享受学校生活(模版)

    让学生享受学校生活 学校对于学生来说,首先是生活的场所,其次是成长的场所。生活和成长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但在具体的学校工作中,对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理解往往狭窄或片面。对......

    让学生享受完整的教育

    让学生享受完整的教育 一 今天,面对极端应试教育的猖獗,人们都在呼唤教育的回归。教育回归的本意何在?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就是让教育回到其本来的功能定位——育人为本上来。 让......

    如何进行拼音教学 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

    如何进行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言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后的首要学习内容。要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

    中年级作文指导拾趣-让学生乐于作文

    让学生乐于作文 中年级作文指导拾趣《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有八条,其中第一条就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可见,让学生有内容可写,保持乐......

    改变思路 让学生乐于吃“苦”

    改变思路 让学生乐于吃“苦”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学生的吃苦精神比以前差了很多。在体育课中发现学生怕苦、怕累现象较突出,对一些项目(如中长跑)产生厌恶、消极情绪。针......

    如何让学生乐于合作课题研究计划

    如何让学生乐于合作 一、实验的可行性分析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即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理解,而又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增进数学的学习情感,学会与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