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题2力
专题二 力
【知识梳理】
一、常见的几种力
1.重力
⑴产生:重力是由于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但两者不等价,因为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要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而另一个分力即重力,如右图所示。⑵大小: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在两极:G=F万在赤道:G= F万-F向
一般情况下,在地表附近G=mg
⑶方向:竖直向下,并不指向地心。
2.弹力
⑴产生条件:①接触②挤压③形变
⑵大小:弹簧弹力F=kx,其它的弹力利用牛顿定律和平衡条件求解。
⑶方向: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若接触面是球面,则弹力的作用线一定过球心,绳的作用力一定沿绳,杆的作用力不一定沿杆。
3.摩擦力
⑴产生条件:①接触且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
⑵大小:滑动摩擦力fN,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静摩擦力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求解。
⑶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且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4.电场力
⑴电场力的方向:正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负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
⑵电场力的大小:FqE,若为匀强电场,电场力则为恒力,若为非匀强电场,电场力将与位置有关。
5.安培力
⑴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F一定垂直于I、B,但I、B不一定垂直,I、B有任一量反向,F 也反向。
⑵大小:F安BIL
①此公式只适用于B和I互相垂直的情况,且L是导线的有效长度。
②当导线电流I与 B平行时,Fmin0。
6.洛伦兹力
⑴洛伦兹力的方向
①洛伦兹力的方向既与电荷的运动方向垂直,又与磁场方向垂直,所以洛伦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和磁场方向所确定的平面。
②洛伦兹力方向总垂直于电荷运动方向,当电荷运动方向改变时,洛伦兹力的方向也发生改变。
③由于洛伦兹力的方向始终与电荷运动方向垂直,所以洛伦兹力对电荷永不做功。
⑵洛伦兹力的大小:F洛BqVsin
当90时,F洛BqV,此时电荷受到的洛伦兹力最大
当0或180时,F洛0,即电荷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洛伦兹力的作用。
当v0时,F洛0,说明磁场只对运动电荷产生力的作用。
【典例分析】
[例题]
1、质量为m的物体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而木板静止。已知m与M之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μ2,M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则桌面对M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A、μ2mgB、μ1MgC、μ1(m+M)gD、μ2mg+μ1Mg
[例题]
2、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右
图所示,今对小球a持续施加一个向左偏下30°的恒力,并对
小球b持续施加一个向右偏上30°的同样大小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下图中的: []
[例题]
3、图示ABC三个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A、B的质量相等,C带正电,三球静止时三细线均竖直且在同一平面内。问将C球移走后,AB两球最终静止时的位置在乙图中哪张图可能是正确的[]
[例题]
4、有一个直角架AOB,OA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OA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个环的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何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OA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A.N不变,T变大B.N不变,T变小 C.N变大,T变小D.N变大,T变大
[例题]
5、如图所示的物体P和Q的质量相等,P用与斜面平行的细线系住,且P与Q、Q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若Q沿斜面匀速下滑,已知斜面的倾角为θ,求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
[例题]
6、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30°,物体A的重力为50N,A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0N,问B的重力为何值时A可在斜面上静止不动。
【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1(2011安徽卷第1题).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则物块()A.仍处于静止状态B.沿斜面加速下滑C.受到的摩擦力不便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2.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
斜面向上,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C中F竖直向上,D中F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不变的是()
3.如图1所示,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一运送救灾物资的直升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已知物资的总质量为m,吊运物资的悬索与竖直方向成θ角.设物资所受的空气阻力为Ff,悬索对物资的拉力为FT,重力加速度为g,则
()
B.Ff=mgtan θ
图
1A.Ff=mgsin θC.FT=
cos θ
mg
D.FT=tan θ
mg
4.如图2所示,轻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下端悬挂一个重为10 N的 物体A,B是固定的表面光滑的小圆柱体.当A静止时,轻绳与天花板的夹角为30°,B受到绳的压力是()A.5 NC.53 N
B.10 N 3 N
图
25.如图3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A.球B对墙的压力增大
B.物体A与球B之间的作用力增大 C.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减小 D.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6(2011山东卷第19 题).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至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fa0,b所受摩擦力Ff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Ffa大小不变B.Ffa方向改变 C.Ffb仍然为零D.Ffb方向向右
7(2011江苏卷第1题)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旵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图
mgmg
B.
2sin2cos1
1C. mgtanD.mgcot
2A.
8.如图6所示,在绳下端挂一物体,用力F拉物体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α的夹角,且保持其平衡.保持α角不变,当拉力F有极小值时,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应是(○A.0C.α
B.π2
D.2α
图
69.如图7所示,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物块相
对小车静止.小物块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为FN,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为Ff,关于此时刻物块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车向左运动,FN可能为零 B.若小车向左运动,Ff可能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FN不可能为零 D.若小车向右运动,Ff不可能为零
图7
()
10.如图8甲中abcd为导体做成的框架,其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质量为m的导体棒PQ与ab、cd垂直且接触良好,回路的电阻为R,整个装置放于垂直框架平面的变化的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棒PQ始终静止,在时间0~t0内,棒PQ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是 A.一直增大
()
B.一直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图8
二、解答题
11.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5.0 kg的磨石A对地面和斜壁进行打磨,已知A与地面、A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相同.(g取10 m/s)(1)当A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F1=25 N打磨地面时,A恰好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若用A对倾角θ=37°的斜壁进行打磨(如图9所示),当对A施加竖直向上的推力F2=60 N时,则磨石A从静止开始沿斜壁向上运动2 m(斜壁长>2 m)所需时间为多少?(sin 37°=0.6,cos 37°=0.8)
图9
12.如图10甲所示,质量m=6.0×10 kg、边长L=0.20 m、电阻
-
3R=1.0 Ω的正方形单匝金属线框abcd,置于倾角α=30°的绝缘斜面上,ab边沿水平
方向,线框的上半部分处在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周期性变化,若线框在斜面上始终保持静止,取g=10 m/s.试求:(1)在0~2.0×10 s时间内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2)在t=1.0×10 s时线框受到斜面的摩擦力;(3)一个周期内感应电流在线框中产生的平均电功率
.-2-
2甲乙
图10
答案
【典例分析】
1、A2、A3、C4、B5、μ=tanθ
/
36、GB5N,45N
【针对训练】1.A2.AB3.BC4.B5.C6.AD7.A8.C9.BC10.A
11.(1)0.5(2)2 s
12.(1)0.20 A(2)3.4×10 N(3)6.0×10 W
-2
-2
第二篇:《力》教案设计
《力》教案设计
洛南县庙坪中学韩鹏
教材依据: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四节《力》 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前让学生建立力的概念,了解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涉及力的实例中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实验,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有关,体验力作用的相互性。由于在生活中学生对力的概念并不陌生,本节课教学依据“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物理理念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的概念;
2、认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认识力,学习归纳概括的方法,通过常见的实例和实验,认识、体验力作用的相互性和作用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力的认识、探索,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热爱的感情,使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情中获得探索科学规律的乐趣,培养他们勤动手、多体验、善思考的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从生活实例认识力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力并应用其解释有关现象。
教法选择: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练习巩固法。
学法指导:从生活实例中归纳概括物理知识,通过生活实例帮助自己理解所学知识,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理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举重、人推车、拔河、起重机吊重物、推土机推土等幻灯片的制作;磁铁吸引铁钉实验准备;充气的气球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举重、人推车、拔河,这一切都给人以“力”的美感。那么,生活中的力和物理中的力一样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节《力》。
二、新课教学:
1、力是什么?
继续分析刚才举的例子:人举重,人对重物用了力;人推车,人对车用了力;人拔河,人对绳子用了力.是不是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加作用呢?
出示图片:起重机吊重物,推土机推土,木块将弹簧拉长。教师演示:磁铁吸引铁钉。
通过分析以上事例,归纳: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
由此引出“力的作用”这个概念。让学生讨论并找出以上事例的共同点:在这些例子中总有两个物体存在,我们将其中一个物体叫施
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
大家分析以上事例哪些是施力物体那些是受力物体。根据分析你能得出力是什么吗?
归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在物理学中一般用F来表示力。它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注意:力的产生不能脱离物体,且需要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磁铁吸引铁钉实验)。
2、力的作用效果:
试验一:用手指压自己的脸蛋。
实验二:挤压气球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三:捏碎粉笔头你发现了什么?从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请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实例)
实验四:磁铁之间的排斥作用,使磁铁从静止到运动。
结论:(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请学生再举一些生活实例)
3、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有关?
学生活动:请几位学生用手推门轴上不同位置关门,观察、体验、思考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然后归纳: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同时明确: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通常被叫做力的三要素;我们通常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箭头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
头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活动一:让两个学生上讲台玩扳手腕的游戏。
活动二:用手推墙壁。
由活动分析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而言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什么时候是施力物体什么时候是受力物体要根据研究对象而定。
三、课堂练习:
1、在“带静电的橡胶棒吸引小纸屑”中,如果施力物体是带静电的塑胶棒则受力物体是。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中,如果施力物体是手中的磁铁,受力物体。在“把书箱放在桌面上”书箱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中: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用手将弹簧拉长,弹簧受力,力的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用力推桌子,桌子动起来,力的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
3、简答:
(1)、一个鸡蛋掉在地上,会出现什么结果?是何原因呢?
(2)、一个玻璃杯掉在地板上又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呢?
(3)、用手将气球改变形状,用手将刻度尺变弯曲,说明了什么?
4、“鸡蛋碰石头”,鸡蛋破了,而石头却完好,对这个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鸡蛋受到较大力的作用,石头受到的力较小。
C、它们相互作用的力大小一样,只是鸡蛋没有石头硬。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用手提水桶,手感到有向下的拉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A、手B、水桶C、水D、人
四、总结新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几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回顾本节课知识要点。
五、布置作业:课后1、2题
附:板书设计:
第四节力
1、力是什么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必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有关?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三要素)。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教学反思: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例,激发了学生学习物
理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使其逐步树立“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的物理学习理念。这是本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但是,课堂的活动、实验,都是教师提前准备好的,没有给学生设计活动和实验的机会,他们学习的能动性还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所以,今后教学中,活动和实验设计应更多的给学生开放和想象的空间。这样,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创造性完成任务的能力。
第三篇:学习力
学习力论文
学习力=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时刻学习,终身学习,开拓创新,使自身的价值不断的得到提升和增值,用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不被社会所淘汰。然而,学历与社会、经济地位极不成正比的人,在拿到优异的毕业成绩时,就已注定了自己一生不断贬值的命运,从而成为那种灌输式教育的牺牲品。那么,学习到底学些什么?如何学会学习?如何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如何独立思考问题?如何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来解决问题等等?作者都对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解读,总和的说要我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和平共处,学会生存,学会思考创新,学会持续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竞争力,拥有self-confidence自信心,warmth of personality热情,intellectual creativity创造精神,intellectual curiosity学习欲望,initiative学习的主动性,sense of responsibility责任感,reaction to setbacks对失败的态度,energy活力等等的高尚品质。
一个人的想象如果不能超越他现实的能力,他就会停止学习,他的生活就会变成简单的求生。
哈佛的学习告诉我们,对于问题的解决,我们要深刻剖析,间接挖掘,享受过程,突破极限,更有甚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出更高的问题,同世人一同探索研究。第一章,学什么自己决定。学习的范围很广很宽泛,我们绝对不可能在一个时间里对自己进行定位,就连爱因斯坦也做不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决定自己做一本《相对论》。作者也因此慢慢带领我们一步步接近我们的学习目标。
首先要我们认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很多的人认为学习是一件义务,只要完成国家规定的9年制义务教育就算完成,另外还有人认为,学习是被父母逼迫的,是为了以后工作需要的文凭,只有少数人认为学习是一种方法,一种态度。自我学习,自我变革,自我超越,自我发展是作者提出的学习,不能独立思考的人将会是学习的奴隶,没有创造力也将会是学习的模仿者和抄袭者,我们需要学习认识自身和世界的多种视角,以此来赋予我们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和生活基础,让我们终身学习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拒绝“跳蚤人生”。现在我们就要改变这种被迫学习的想法,纠正态度,树立危机意识,对未来充满好奇心,拥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在实践生活中确立目标,勇往直前。其次作者又提出了一问,10年后希望自己做什么?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与目标,也许还会有人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用担心,我们可以边学习边选择目标,在选择目标的同时也学习了很多的知识,目标是前进的灯塔,计划是行动的方案,所以在确立目标后就要制定计划。我们要始终坚信学无止境。终身学习。还要在学习中培养学习兴趣也是很重要的,兴趣是最充沛,快乐,轻松,美好,活泼的,新鲜刺激,生动形象,节奏感强,真实的,学习内容难度与原有知识水平和实际需要相适应的。最后好奇心也将是探究问题的关键,人的好奇心是在慢慢减弱的,所以我们就要化减弱为升华。一个总是能提出为什么的人,是活着的;一个不再提出为什么的人,是活着的死人。要相信你是等待开发的金矿,人生来就平等,就拥有各自的潜能,认识自我,相信自己,挑战自己,激励自己勇敢面对挫折。世界由信心创造出来。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在压力中使自己的能量,得到最大发挥,高度紧张的环境能调动多种潜能。第二章,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成功的基础。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就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瘦骨嶙峋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打到一条鱼,在旁人眼里他是一个走背运的倒霉蛋,但他没有为之叹气,在新一天的清晨,他带着信心与果敢出了海,在第二天的黎明,比他驾驶的船只还要大的箭鱼上了他的鱼钩,箭鱼拖着渔船走了很远,他耐心地等候,直到鱼筋疲力尽,他捕到了这条有生以来最大的鱼。但是鲨鱼又一次次的围袭上来,老人使出了浑身解数与之搏斗,鲨鱼把能吃到的鱼肉都吃了,结果等他驾着小船回港时,大鱼只剩下鱼头、鱼尾与一具躯壳,他用自己的硬骨头受到了所有人的赞颂。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靠的是什么?不就是这种永不言败的硬骨头精神吗?这种拼命的态度。
先来看个哈佛定律w=x+y+z,就是成功=勤奋学习+正确的方法+少说废话,每个人产生的惰性是学习中的消极力量,有了勤奋就能抵制这种阻碍学习的消极力量。绝对不要相信学习有什么捷径,只要专注,执著,以及锲而不舍的努力,才是学习的捷径。在挫折中进步,从挫折中获得学习的力量,坚持,坚持,再坚持。成功的秘诀有两个,第一,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回过头来再参照第一个秘诀去做: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水滴总会石穿。同时,我们要有良好的学习、读书习惯,勤于观察,善于质疑,学会自学,善于将知识融会贯通,以及有效管理自我。最后,我们要珍惜我们的大学时代,大学是袖珍型的小社会,虽然比现实平静、安宁的多,但是总会有很多小小的竞争,值得我们累积经验。在这里,我们的大学-大红鹰,虽然有很多人会抱怨,其实细心想想我们学校的教学理念就有点类似于哈佛的教育理念,只要用心,我们也可以拥有同哈佛学者一样的学习力。
想要拥有强大的学习力,在学习上就不能盲目地,无目标的学习。给自己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创造一个长久可行的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多多创新,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习兴趣。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兴趣,就会乐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而忘记身上流过的汗和泪,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身潜能。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过程,而学习的兴趣就是黑暗中的萤火虫,带着你一步一步走向黎明。
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学习力和不是一下子就能提升的。所有巨大的成果都由一点一滴的小成果积累起来的。不言弃,不放弃,学习贵在坚持专注。坚持是学习中最执著,最顽强的品质。学习应该是人一生的事业。一点点积累,一点点蓄力。
第三章主要说的是我们生活在21世纪最重要具备的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的最大资本。学习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方法,大多数人仍然有很大的误解。学习方法是运用智商这种潜能的技巧,正如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早在20世界级的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
最大价值的知识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它是学习中最讲科学分量,最讲技术操作的品质,方法的优劣决定着一个人学习的成败。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学习过程所用的技巧和工具,所有的学习方法并不是对任何人都适合,要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来灵活所用。最重要的学习技巧。就是善于利用自己喜欢的模式。心情能控制学习效果,谁能够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心情,始终保持愉快轻松的状态,谁就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适当调整原来的学习计划,把心中介意的小事尽快处理掉,这也是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方法
《学习力》中描绘的哈弗大学并不是一个学习的牢笼,流水作业班的机械学习。书中介绍哈弗大学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并且极其富有特色,并且很有足够的优越性
读课本在哈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自我学习,比方扮演角色。融入学习的角色中,更深刻的去体会理解,自己亲身感受所要学的知识的方法对学习有良好的效果。而这,正式可爱又可贵的“婴儿原则”带给我们的重要的方法。观察是学会学习的人需要注重的。书中介绍了像长期观察法,重复观察法,比较观察法,简介观察法,隐蔽观察法,整分观察法。我觉得我个人需要加强重复观察法,因为我缺乏来年更好的心理品质,观察不深入,忽视了对主要现象。观察使获取信息的方式之一,倾听同样在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如书中所言,上帝给了我们每个人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因为他想让我们少说多听。倾听有时比诉说更重要。
书中认为我们要做一个质疑者,而不是一个傻呆呆的接受者。一个问题永远没有确定的答案,我们要学会多思考,去探索它的正确性以及多样性,而不是拘泥于书本上教条式的 答案,机械式的统一回答。那样,会作为一个引子,为你打开另一扇大门,进行一次头脑风暴。而且我们要学会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失败乃成功之母。要学会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避免下一次的犯错,而不是在同一个地方不断的摔倒,永远无法完美的跨过这个坎。
第四章说的学习方法上主要包含五类,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创造力;三,发掘自己的潜力学习;四,学习团队合作;五,珍惜时间。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哈佛之所以创造很多奇迹,是因为哈佛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哈佛注重培养学习的创造能力及品德行为,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人。
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创造力。学习源于一个人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上的创造力,培养学习兴趣,使学习部再枯燥无味。
发挥自己潜力学习:每个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关键是自己发挥多少开发多少。
学会团队合作: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要多听,多读,多观察,学会团队学习
珍惜时间,做个高效能的学者:在最短时间中,从各种资源中学到新知识,获得新信息。全世界的人有一样财富是一样的,一天24小时,谁也没多一分,谁也没少一秒。然而,聪明的学习者,能把时间变成多,让别人羡慕无比。其实,他们并没有被上帝偏爱,他们只是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充分利用了时间。
要知道,现在知识总量的翻番周期愈来愈短,因此,要求学习者必须使学习的速度大于或等于实际变化的速度,这样才不至于遭受被淘汰的命运。
一流的学习者总将时间挂在嘴边,用分计算学习的时间,这样,能避免更少的浪费时间。充分利用你生活的零碎时间,不浪费那些时间间隙,积少成多,你将获得意外而惊人的巨大财富方法有很多,书中列举了像处理学习中的杂事,做摘记或做学习卡,读短篇或看报纸杂志,背诵诗词外文单词等。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哈弗大学文理学院的院长,那个石头,小石子,沙,水逐渐填满瓶子的实验相信众所皆知,他充分向我们说明了要学会分配自己的精力,制定列表分清主次来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另外,我们要有选择的学习,而不是像倒垃圾一样,一股脑全部装到脑子里,却不能良好的吸收努力尝试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发现自己的优势,然后发展它。有的学生白天记忆力好,但是有的学生开夜车才能充分利用时间。因此,要找到自己的黄金时间段,有计划的充分利用自己的黄金时间,利用该时间段创造价值。因为黄金时间段,人大脑的学习效率是成倍提升的。
当然,我们不单单要从内在提高自己的效率,当遇到外界的干扰因素时,学会说不,拒绝别人或者自己的干扰或者休息下,要知道,休息是为了走得更远。
以前的教育是少走弯路,然而当你勇往直前时,无法前进时你或许应该试试迂回。而不是钻牛角尖,避免进入“循环圈”,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当然,学习不单单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生活中,学习无处不在。哈弗不想培育书的奴隶,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他们支持学生参加社团等,不单单为了减轻课业的重担,还能锻炼社交能力等。第五章
哈佛惟一不变的就是“变”面对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要想在学习方面获得成功,经验并不是最重要的,知识也不再是唯一的,机遇对我们的帮助毕竟有限,所以创新思维是机器重要的,它会让你持久拥有竞争力,创造性思维便是学习中的核心竞争力。
而这里所说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对事物间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发现和创造出新事物的创造方法,它体现机动灵活,远离传统,独具创造。
这让我们想到了现在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中国的教育方法,中国式的教育一直是受到外国人的批判与鄙视。从古代学习四书五经、考八股文,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在中国人看来,不是一直在进步吗?我们放宽视野,外国人的教育,他们注重的是实践性。举个例子吧,同样是上美术课,外国人的美术课,老师拿来一篮水果放在讲台上,叫学生门画,但是中国的美术老师呢?他们会吧苹果香蕉放在黑板上,然后让中国的学生照着样子画,无疑,画出来的都是一样的,没有自己的创造性。这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认为教育不是培养掌握知识的人,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君子。在现代社会呢?教育自然是希望学生适应社会,适应这个世界,而不是为了适应大学。显示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不是照搬书本中的知识就可以解决的。所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很重要,这需要你有知识,有欲望,有对揭开事物的浓厚兴趣和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现代教育的弊端,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许多学生不敢指出老师的错误,不敢挑战权威。在《学习力》中,把这称为“迷信式的学习”,而书中也提到,“迷信式的学习”是你最大的敌人。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很优秀,每一次考试固然取得优异的分数,可就是很大这一部分人,他们只知道对着书本,他们不会去猜疑老师的答案,不会去怀疑书本的不妥之处,即使老师讲错了,他们也认为那是对的,因为那是老师讲出来的,这就是典型的“迷信式的学习”。联系到社会,也有许多青年的科学家做一些研究报告,他们即使有了自己的研究数据,但有时会因为与权威的科学家的理论不符合,以至于并未真正采用自己的研究结果。而在知识更新的现代社会,显然这样的学习方法是要被淘汰的。
哈佛最为戏剧性的人物-----比尔·盖茨,他在哈佛读大学时是怎样学习的呢?其实他读本科时的课程也和其他人一样,他特别喜欢看经济类的书刊,他曾经还想过做一个数学家,然而对于未来事业的选择,他的想法很开阔。后来他也并未顺应大多数人的想法,而是把精力花在计算机上,现在他的成功无疑说明当初的他是有先见的。
学会做梦也许就能发现真理。历史上,在睡梦中解决学习、研究、文学创作的问题屡见不鲜。现代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唯一可以好好休息的时候就是睡梦中。所以在梦境出现的灵感很多。所以现在灵感思维对学习的重要性已经收到了人们的重视,这是让人值得开心的事。相信自己的直觉,你就会成功。直觉思维有三个明显的基本特征,把握整体,直观透视与空间整合,快速判断。人具有思维,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内在的判断与选择。
第六章注重的是创造。“创造是学习力的最高境界,如果一个人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范和抄袭。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尽快达到这种最高境界。”(——哈佛学习格言)这句格言让我受益匪浅。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学会如何创造,而不是死记课本上的内容,应该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学习方向。文中也提到了学习分为三个目的: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得轻松。主动探究,深思问题。文中提到,学生早点参与科研将影响学生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帮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与能力所在,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选择。总之,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不要一味地给自己填充知识,记住的都是死的东西。将基础的知识全面掌握,再加上自己的创造思维。将知识不断地扩大,变成更具价值的财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才是学习的结果,将知识真正的转化为自己的。当小孩子遇到问题,他们总是会问十万个为什么,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而随之长大的我们不应该让这份想象力散失。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时刻具备问题意识。充满好奇的心去探索生活。许多伟人都因具有创造的学习力而胜于他人。学习力就是评估一个人的素质。让每个人都因具有学习力而成为一个不断“增值”的人。
学习有三重目的,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你反复分析、仔细推敲,在比较的基础上决定取舍。
现在我们身边出现了许多“天才”之说,不过,所谓的天才真的是天才吗?《学习力》中提到天才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们比那些仅仅有天赋的人构建了更多的新奇组合。书中对笔的产生与使用做了介绍,说明组合也是一种创造,把原有的科技方法进行改进,从而获得新技术、新功能、新产品。如果一个人能够把一个个的想法组合陈更多更好的想法,这就将达到创造的最高峰。然而创造也要有条件,那就是掌握全面的基础知识,再加上自己神奇的思维,一定能够创造出游价值的东西。
中国有句古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力》中也重点提到给自己提问。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可能诶个人采取的方式不同,有人不懂就大胆提问,但更多的是不懂装懂。所以,这里有必要提出----永远不要停止给自己提问。如果你的疑问永远都是留着自己享受,那么疑问就永远都是疑问。更可惜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提问越来越少,人们长越大就把它丢的越远。不过,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对此进行重视。
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现在广泛使用,中国的高校也都开设了英语课程。而我们是怎样学习英语的呢?从字母到单词,从单词到句子,再到一篇篇文章。我们死记单词,我们硬背单词,我们可以把分数考的超过外国人。但这只不过是笔上功夫,而一种语言更重要的是学会说。爱德华,作为哈佛学生代表之一,他在学习外语方面有惊人的能力,他学习外语,只是把外语作为自己的一种工具,帮助他有所收获。最后,他并未成为翻译家,而是一位有名望的建筑设计师。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要引出一种学习方法----移植。这种方法是将某领域的原理、技术、方法,引用渗透到其他领域,用以改造或创造新成果。
很多事情都有利与弊,但你是否发现,利用弊端也可以创造出有用的东西。《学习力》中举例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1912年的泰坦尼克号的悲惨结局,给人们提供了逆向思维,创造出低温切削法。“事情没有好与坏,只在于你如何看待”,这准确表达了这个道理:充分发挥创造力,坏事也能变好事。有些无所谓的东西,本身可能就是有价值的。比如现在提倡的循环利用,就是变废为宝,把垃圾处理后再次利用。
从相似中产生一系列的联想,这是创造性天才的一个主要特点。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创造力,你只需要知道如何去发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有很多的想法,但有多少人意识到把想法联想起来,克服他们之间的差距,我们一定会从中找到现在所料不到的事物。而《学习力》并不是分数和学历所能够代表的,它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素质。在即将踏入社会的时刻,我们共同上完最后一课,希望们真正具有学习力,做一个奉献的人!从这本书中我得到了很多对学习有帮助的方法,虽然我们国内的教育方法与国外的教育方法有很多不同之处,更不用说是高手如云的哈佛。但这本书中的很多方法是可以借鉴的,正如这本书所说的要懂得变通,学会真正的思考和实践后的创造。这本书所提到的勤奋和中国从古至今的勤奋有不同的意义,要懂得掌握勤奋的尺度,最重要的是会把握和安排自己的时间,知道自己需要的什么。我们要继承中国的传统和特色学习方法的同时学会借鉴外国的学习方法,融会贯通,创造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不要盲目的崇拜和遵从,选择自己需要的。
第四篇:《力》说课稿
《力》说课稿
《力》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
第二,物体的浮沉;
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的木头的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的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的错误观点,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的。
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
(1)将石蜡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的目的。
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反馈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三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的区别。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浮力大小的决定式。
《力》说课稿2
本节课我从下面三个方面谈一谈教学的构思。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认知目标:知道摩擦力的种类,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3、重点、难点的确定
重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难点:摩擦产生的原因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教材对滚动摩擦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讲,这在初中还是适当的。
二、教法和学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的把“启发式教学”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去指导教学。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具体操作:
(一) 创设情境,实验引入:今天上课之前,我带了几个小玻璃球准备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科学研究。但在来学校的路上,小玻璃球变脏了。老师给他们洗干净了。现在,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请出来。(请两个同学上台20秒夹球)
提出问题:玻璃球为什么不好夹?——学生讨论回答
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二) 新课学习
1、认识什么叫摩擦。
先请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来做几个动手实验。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2. 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3. 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进而引入摩擦力的定义及种类。并进一步指出,在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中,滑动摩擦是初中学习的重点,自动导入到本节第二个环节“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的学习。
(三) 关于第二个环节的学习,我打算请学生上讲台来完成书本上138页的“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一个学生上台实验过程中,其它学生仔细观察,如发现台上学生操作有误,即可举手取而代之。这样做有几点好处:其一、台上学生得到了动手的机会;其二、台下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也由于有了驱动力,就不仅仅只是看“热闹”,而转为聚精会神看“门道”了,这样即使他们没有上台,但对这个实验也绝对印象深刻;其三、实验是同学动手做的,而不是老师包办的,故而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其四、实验装置只须一套,对实验器材简陋的部分学校,这个方案应该是可取的。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起着从旁引导的作用。一开始提出问题:如果要测一个力,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什么力的?(拉力);如果想让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让木块在长木板上做怎样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这里运用了什么知识?(二力平衡知识)。这时再让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的这一实验,然后再点一位同学上台操作实验。完成书本138至139的实验后,再让同学开动脑筋想想:如果想通过实验知道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谁大谁小,可以怎样来设计一个实验,谁想到谁就上台来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四) 第三个环节是“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我打算由身边事例进而总结得出理论。
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脱离。
接着顺带提问:我们观察到一般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火车都装有轮子,这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小摩擦?而现在有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它是没有轮子的,但它的时速可达到500公里以上,是当今世界最快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它又是利用什么途径来减小摩擦的呢?
(五) 以分组抢答形式完成一些课堂反馈题:
1. 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之前,双手为什么先要擦上镁粉?而当他想要做回环动作时,双手又不能抓得太紧,为什么?
2. 某乡亲想清除黄豆中的砂粒,他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斜面滚下桌面,而砂粒都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由于
A.砂粒比黄豆密度大 B.砂粒比黄豆体积小 C.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受到的滚动摩擦大 D. 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受到的滚动摩擦小
3.一辆重100牛顿的小车,使它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需用推力10牛顿,这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
4.下列事例各是哪种类型的摩擦:
用黑板擦擦黑板时的摩擦
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行驶中的汽车轮子与地面的摩擦
(六) 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面小文章,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
小议摩擦力
在人类生存繁衍的自然界,无处不存在着摩擦。那么,在我们的身边究竟有哪些常见的摩擦呢?
当太阳重又点亮一个新的黎明,你睁开双眼,此刻你的眼球和眼皮之间已经完成了今天的第一次摩擦而你却全然不知。
接着,你撩开被子伸手去抓衣服,衣服被抓过来靠的是它与手之间的静摩擦。如果这力消失了,即使你勉强将衣服揽在怀里,但鬼才知道你如何才能将它穿到身上,因为你根本抓不住衣襟,纽扣一个都甭想扣上,姑娘的裙带是永远系不住的。
穿好衣服蹬上鞋子,你迈步走向洗漱间。这时,鞋子与地面及鞋子与脚之间都产生了较大的摩擦力,使你稳步前进。
接下来牙刷又利用它与牙齿之间的滑动摩擦帮你除去牙垢。我们口腔中的牙齿根据功能可分成切牙、磨牙、尖牙等不同种类。其中磨牙(口腔里侧偏乎的牙)的作用是磨碎食物,有人认为食物是被压碎的,这纯属错误,不信你可以做一个咀嚼动作体会一下。这使我们马上意识到一个正常的人用餐是离不开磨牙的,而磨牙的工作是离不开磨擦力的。
完成上述事情之后,你可能去上学或去上班。当你登上自行车时,你可曾知道,它的后轮是主动轮,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是向前的,起动力作用;而其前轮则是从动轮,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是向后的,起阻力作用。当你拐弯时千万要减速慢行,因为拐弯所需的向心力是由地面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提供的。因为这种摩擦力是有限的(最大值叫最大静摩擦力)故车速也是有限的。如果地面上有冰雪,更要注意,因为这时摩擦力是很小的,弄不好会人仰车翻造成交通事故。如果你想刹车,千万不要误认为只有轧皮与车轮之间才有摩擦力。车轮与地面之间摩擦力也起制动作用。
如果你在机关、学校工作或学习;那么写字和画图是常用铅笔和圆珠笔的。用铅笔时,“铅”是靠纸将其磨掉而在纸上留下径迹的;圆珠笔笔端的“圆珠”只有受到纸的摩擦力才会转动,从而把油墨引出来,留下印迹。在特别光滑的纸面如油纸上是无法使用铅笔或圆珠笔的。
如果你在工厂、仓库或码头上工作,那么传送带该是一件常用的工具了。正是传送带给了物体一个静摩擦力,才使物体随其所动,达到传送的目的,如果,失去此力,就会只是皮带走,不见物体动,即原地打滑。
你知道砂轮、砂纸、砂布都是做什么的?它们都是专门制造摩擦的。如果你做的是金属器件的抛光工作或油漆工作,你肯定离不开它们。
如果你是车工,会发现车刀工作一段时间就变热了。这是因为车刀与工件之间产生了摩擦力,木工也会发现锯子或钻头工作一会时间变热的现象,这也是它们与木料之间产生了摩擦所致。
牢累了一天,你可能打算痛痛快快的洗一个热水澡。当拿起搓澡巾时,你会想到为什么它的表面非常粗糙吗?它也是为了和你的皮肤产生一点不可忽视的摩擦啊!
当你上床脱去毛衣时,会听到“霹、啪”的轻响,有时还刺疼了你的皮肤。这是因为毛线之间摩擦产生了静电的原因。接着,你将合上双眼酣然入梦,这样你的眼球与眼皮就完成了一天的最后一次摩擦。
如此看来,摩擦无时不有,无所不在,它渗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工作当中,离不开,甩不掉。它有时十分可爱,有时又相当讨厌。我们应当经常观察它、研究它、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很好地驾驭它。
(七) 课后作业:
(1) 以“假如没有摩擦”为题,写一篇科幻小文章。
(2) 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你能想出哪些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
《力》说课稿3
1.说教材
“研究摩擦力” 是粤教版高一物理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章讲述力的基本知识,它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垫基石,所以本章知识教学的好坏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成败,因此本章的教学尤其重要。本节内容放在学习了弹力之后,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摩擦力是常见的三种力之一,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学生下面对物体受力分析的学习。此外,摩擦力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本节的知识与初中的相关知识相衔接,降低了初高中的台阶;特点之二是,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直接使学生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体验学物理的乐趣;特点之三是,先研究比较形象的滑动摩擦力,后研究较抽象的静摩擦力,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
2。说目标
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1.知道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它们的方向。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应用公式f=N解决实际问题。
3.知道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及其与N和有关。
⑵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⑶情感目标: 向学生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辩证思想。
3.说重点难点
如果能抓住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从而判别摩擦力的类型和方向,也就把握了本节课的要领。所以在本节的教学中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规律,会应用公式f=N解决实际问题。
2.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他们易接受相对形象的滑动摩擦力,而对相对抽象的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普遍感到有些困难,因此对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难点的突破着重介绍“假设法”即假设接触面光滑,则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相对运动,那么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就不难判断了。
(2)教学难点:静摩擦力方向的确定。
4。说教法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感受到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存在,并引导学生分析其规律和区别,使学生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另外做演示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发现f=N的规律并理解其物理内涵,使学生全面理解教材。因此,这节课可采用综合运用直观演示、讲授、讨论并辅以电教手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5.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初中学过的摩擦力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将正压力与上节课弹力的知识相联系,在实验中总结出摩擦力的规律。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最后让学生自由发言,举出生活中一些有关摩擦力的例子,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
6.说程序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3分钟。)
(多媒体)看一则消息(日常生活中人踩西瓜皮滑倒的例子)和两个图片(有关工业上传输带和气垫船、磁悬浮列车)提出问题:看了一 则消息和两个录象它们告诉了我们哪些物理知识?--学生讨论自由回答 ,再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身边同学们能不能举出一些有关摩擦的例子? 学生自由回答课堂的气氛活跃。例如可以让学生把手掌平放书桌上,不断加大压力并向后拉,从而感受不同类型摩擦力的存在,启发学生体验思考不同摩擦力的区别和产生条件,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新课的轨道。
2.新课教学程序如下(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30分钟)
(1)滑动摩擦力:
实验探究→导入新课→控制变量→相关运用。实验探究,得到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及其产生条件→实验分析,得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辨析物体的运动方向和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的区别→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得到滑动摩擦定律→课本例题。
(2)静摩擦力:
实验演示→得到什么是静摩擦力及其产生条件→实验分析→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着重介绍“假设法”(即假设接触面光滑,则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相对运动,那么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也就不难判断了)→由受力平衡状态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具有被动性。实验探究→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之间的关系→强调正压力就是上节课的弹力,但是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3、巩固与练习
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稳定性,并使知识顺利迁移,在本节课上安排 5~10分钟的时间进行巩固和练习。具体做法是:先留2分钟时间让学生回顾一下课本和黑板上的知识内容,接着做这两个练习:练习1、2、3题。然后评讲。
4、布置作业
练习第3、4题。并预习下节教材.
7。板书板画
板书、板图的直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较强,在黑板上保留的时间较长,对学生视觉的刺激作用明显。教学中将整块黑板一分为二,一半简写概念、规律,一半留作分析作图。以上是对本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结束语
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征,积极倡导“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氛围中学习,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当然,教学中情况千变万化,这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活动,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领导、同行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力》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力的合成》是人教版必修
(一)第五章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是对以前所学内容的延伸扩展,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在高中已学习了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学习了力的图示和三种基本性质力,这些都对本节内容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本节内容进一步介绍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这是矢量运算的工具,同样是高中物理的基石。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工具。后续课的学习中,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平衡理解和应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这节课在物理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2、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通过实例,理解等效替换、分力、合力、力的合成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索“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则。
难点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从力作用的等效性角度说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指明合力大小和分力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说出等效思想的价值。
(2)评价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所用到的探究方法,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列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到力的合成的现象,并建构起简单的物理模型加以分析。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在高中已学习位移、加速度等矢量,学习了力的图示和三种基本性质力,这些都对本节内容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四、教学方法
高一学生具有一定抽象思维,但也需要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我采用探究实验法为主进行教学,同时辅以启发式教学,并辅之以电教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探究、去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真实情境导入新课。由两个小孩提水为什么会和一个大人提水产生相同的效果的漫画,引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列举生活中遇到的利用等效替代来解决问题的例子,加深对等效替代思想的理解,最好是教室内存在的和生活中常见的,比如灯棍、风扇、自行车的结构等。以此完成重点内容“等效替换”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合力和分力。学生完成初中所学二力合成内容后,再通过设问:在提水的例子中大人用的力与小孩用的力在大小和方向上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引出下一个环节:探究活动
2、探究活动:
通过亲身探究,完成探索过程。解决重点内容二。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猜想,可能会有学生猜想合力一定大于分力,合力等于分力之和等。为打破学生对‘合成就是求和’的思维定势,这时教师适时的进行实验演示,学生读数:用弹簧测力计拉钩码,模拟大人、小孩提水桶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合力与分力不是简单的代数和的关系,似乎还和夹角有关,如何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呢?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3、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实验问题:
①为什么两次要拉到同一点O呢?
②为什么要作力的图示而不是力的示意图?
③为了尽量减小实验中的误差,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④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实验,互相合作,记录角度合力,分力,及分力方向等。教师巡视解惑。
4、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学生探究之后,请每一组同学在白纸上作出分力和合力的图示,猜测存在的关系。教师补充总结。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定则(播放动画)加深理解。
5、例题分析,强化主题
例题: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用作图法求解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作图,得出合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作图习惯。通过过程探究,动画播放和练习,解决学生存在的难点问题。
6、问题扩展
取一较大质量砝码,用细棉线提起,学生讨论用一根线易断还是用两根易断。
教师:为什么两根线的效果不如一根线呢?
引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和分力的关系学生预测:分组完成计算
力F1=60N,力F2=60N。当两个力的方向夹角为0°、60°、90°、120°、180°时,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总结出二力合成的合力范围并完成探讨:合力和分力间存在什么关系。回扣现象解释。
教师多媒体演示,实物演示加深印象例
3、求下面几种情况下合力的大小范围
(1)、F1=8N、F2=10N(2)、F1=2N、F2=10N(3)、F1=10N、F2=10N
7、引申:生活中还存在大量的想象: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多个力的合力如何求出?。学生讨论的出,教师再次展示课件以加深印象。
8、共点力。简单给出即可,不做重点解释。
共点力分析,指出高中研究范围和平行四边形定则适用范围
9、学生交流,小结
10、作业
《力》说课稿5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又是力学中的重点之一。力的概念和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为学生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而二力平衡的学习是学生探究摩擦力、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浮力、压强知识的重要基础,更为高中学习多力平衡以及力矩的平衡做铺垫,所以,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2)对教材的处理
关于平衡状态的概念,本教材是直接给出。但是生活经验和直觉告诉学生:静止的物体是平衡,而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是平衡状态却没有这种认知。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先由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得出静平衡,通过老师的演示实验,发现受平衡力的物体也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来完善平衡的概念。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我根据初二学生的好奇心,将书上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打了八个孔,学生用两端带有挂钩的细线,根据自己的意愿任意选择两个受力点,实验操作简单方便,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增强了实验的全面性。
课本中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这种平衡状态的受力情况没有探究,为了帮助学生能直观理解,我在课件中增加了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会对平衡的概念形成完整的认识。
通过探究和演示实验,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演绎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今后研究问题奠定了能力基础。
2.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观察,热衷于动手实验。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相关概念和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铺垫;他们也经历了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说出什么是平衡状态;
②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能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平衡力的概念;
③会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简单平衡问题。
【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
②通过分析与讨论生活中的平衡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中领略物理的简捷之美,获得成功的喜悦;
②通过分析生活中平衡的物体受力情况,培养关注科技的意识;
4.重点难点
二力平衡条件是本节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和后继学习的基础性;而学生刚刚接触到力,对实际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分析,学生感到比较生疏,因此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5.教法分析
为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情境引入、引导探究、指导讨论、演示突破的方法为学生搭建支架,学生主要以观察现象、亲历实验探究、组间协作、讨论归纳等方式来获取新知识。
6.教学资源
教师:多媒体课件、示教板、弹簧测力计
学生:两端带有定滑轮的木板、带孔的硬纸板、细线、钩码
二、教学过程分析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设计为以下六个环节:
环节一: 图片引入
从学生感兴趣的真实情景出发,激疑生趣,引发学生思考,很直接的引出平衡的概念。
环节二:观现象、究本质→认识平衡与平衡力
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结合对周围物体的观察,列举出他们认为平衡的物体,例如:桌面上的物理书,悬挂的灯管等,进而得出静止的物体是平衡状态。这是学生看到的表面现象,究其本质是什么呢?老师立刻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对他们所列举的几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对平衡物体的受力有个全面地认识,进一步指出一个物体如果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平衡叫二力平衡,既澄清了概念,又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环节三:师生合作、解读探究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活动一:学生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猜一猜] 引导学生从力的三要素方面考虑,猜想二力平衡的条件。
[议一议] 在猜想的基础上,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设计实验,并说明合理的实验步骤;
[做一做]在老师的指导下,参照老师提供的实验探究卡,分组合作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具体做法:让学生按照投影上的步骤去操作,根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填空。然后让学生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关系和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以及合力。
活动二:对比演示、观察归纳
◇ 与学生实验对比,老师对硬纸板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学生观察硬纸板的运动状态,进一步体会同一直线的深刻含义。
◇ 硬纸板处于平衡状态,用剪刀将硬纸板一剪两半,钩码和半张硬纸板会向两侧掉下,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学生通过讨论、补充的方式完整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一个物体、同一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活动三:深入探究、完善概念
◇ 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受平衡力的物体一定静止吗?老师演示钩玛在拉力和重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学生通过观察,深信不疑的得出: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也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学生熟悉的厢式电梯中间的运行过程就是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结合生活,学生清楚了平衡状态,不仅局限于静止,也有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但完善了平衡状态的概念,更清晰了平衡状态与平衡力的关系,为学习力和运动的关系作了很好的铺垫。
环节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为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稳定性,实现正迁移,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的讨论问题,检测不同层次学生达标情况,面向全体,激励内化。
【议一议1】:为什么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表示物体所受重力?
既学习了竖直方向的受力分析,又实现了测量物体重力方法上的逆向迁移;
【议一议2】播放视频
起重机竖直匀速吊起重2×104N的货物,在空中水平匀速移动3m,又竖直匀在这三个阶段,起重机的拉力大小关系:
注重方法教学,指导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议一议3】利用二力平衡知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一下物理课本沿水平桌面移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目的:应用知识、迁移能力
环节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以解决杂技椅子顶为话题,总结出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二力平衡条件,又结合图片,利用平衡知识解释生活中其他的平衡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应用意识。
环节六:巧布作业,动手动脑
作业的布置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层布置,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不但巩固新知,而且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总之,这节课学生从已有认知出发,以观察平衡现象为切入,经历探究、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和动手活动,不但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提升了情感。
以上是对这节课教学设计的阐述,谢谢各位!
《力》说课稿6
我的说课题目是《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苏科版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内容。我将从教材、本节课的教法、学法指导、课堂教学过程,展开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的地位
本节教材内容是对第八、九两章中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关系的一个总结,是学生建立力与运动的关系关系的关键。
本节教材特点:一是通过生活实例和演示实验进行分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二是书中的插图有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较以前的编排有很大的改变,将力的作用效果,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关系放在一起使知识相对集中,并且便于将力与运动的关系关系讲述的更加透彻。
学生情况分析分析: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这一观点恰好和建构主义理论相符合,所以,我们就必须分析学生的原有的认知结构,
①第八章学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条件为本节课的深入讨论奠定基础。
②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许多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对二力平衡现象也比较熟悉。
③但学生在生活中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关系可能有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认为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不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等其它一些错误的认识都是我们这一堂课要解决的问题。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②通过观察和分析,激发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③知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如何改变
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能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②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学会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拉近生活、社会、科技与物理的距离;
②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教学的指导思想。
③通过对情景、图片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单靠一个人的能力,很难取得成功,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共同发展。
二、说教法
分 析教育哲学主义认为:教学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强迫,而是一种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 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使合作过程成为一个愉快和充满智能挑战的过程,营造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淡化课本结论,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再现知识的探究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的理智过程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
在这知识的再生产中学生经历了改造自己头脑的创新训练。学生在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整合、推演,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策略,竞争中取胜的创新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所以本堂课采用:讲授、讨论、概括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学 生在经历了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一些学习过程,从中总结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关系,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 识。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由对科学的好奇而产生的锲而不舍的执着追求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无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份厚 礼也会回报给勇于探索的学生。
四、教学过程
“引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维护自己的观点或信念的一致,以保护心理平衡。倘若在某种新的情境中,出现了与人们原有的观点和信念不一致的地方,这时就出现了认知冲突,问题意识便油然而生,人们就要力求改变自身的观念或行为,以达到认知平衡。
所以在引题时,我先利用学生熟悉的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实验,使学生回忆起这一知识,然后再利用几个视频设置新的问题,因为在这些图片中力并没有改变物体的形状,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望。
1、关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教学
(1)通过引题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分析各视频的含义分别得出,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快变慢、由慢变快。这一过程总教师主要提供素材、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并能对知识进行总结。
(2)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方向的改变,这一点学生不易接受,原因有二,其一学生不知道速度是有方向的物理量,其二源于学生的前意识,他们看到物体速度不变 时,就自然而然产生状态不变的想法。所以,这里应该是本堂课的一个难点,我的突破办法是设计一个用磁铁改变小球运动方向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在获得感性 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方向改变也属于运动运动状态改变的正确观念。
(3)学法指导
教会学生学习是每一个老师的梦想,其实这些梦想的实现就是在平时下功夫,在上面的分析过程完成之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回顾,帮助学生梳理我们的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教会学生遇到问题该怎样分析,从哪些角度去分析,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关键。
2、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关系
(1)整体思路:这一知识点分三步讲述,首先分析物体不受力的情况,其次分析受平衡力的情况,最后分析受非平衡力的情况。
(2)不受力的教学安排
先提出问题,然后复习牛顿第一定律,引导学生分析,最后得出运动状态。
(3)受平衡力的作用
给出条件“物体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会怎么样运动?”,结合实例“静止在课桌上的书本”、“悬挂的电灯”得出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再结合实例匀速运动的火车,分析得出物体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这里分一下几种情况讨论
①非平衡力,但有两个力
A、提问:“车要加速运动应满足什么条件?”,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力大于阻力,物体加速运动”
B、提问:“车要加速运动应满足什么条件?”,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力小于阻力,物体减速运动”
②非平衡力,但只一个力
A、以自由落体(不给学生提这个概念)为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球的受力情况,观察它的运动情况,得出结论。
B、以平抛运动为实例,先让学生分析受力情况,在复习受力分析、惯性的同时,再观察球的运动状态,然后进行总结。
(5)学法指导
①先对这一部分的讨论进行总结,得出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关系。
② 提示学生注意我们的学习方法,先分析物体不受力的情况;再分析受平衡力的情况,这里面又分析了运动和静止两种情况;最后分析受非平衡力的四种小情况。这样 做有两个目的,其一使学生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知识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其二教会学生怎样讨论问题,从简到繁,逐条讨论。
五、小结
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过的主要内容,让这些知识同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力》说课稿7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运动与力第1节二力平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又是力学中的重点之一。第八章《力》,为学生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而二力平衡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压强和浮力知识的重要基础,所以,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观察,热衷于动手实验。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相关概念和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铺垫;他们也经历了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进一步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并对物体受力分析,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
(2)通过组织实验探究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3)通过运用知识分析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4)形成从实际现象中分析并获得物理规律的推理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四、重点难点
二力平衡条件是本节的重点,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
情境引入、引导探究、指导讨论、演示突破的教法,
观察现象、亲历实验探究、小组协作、讨论归纳的学法。
六、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几幅图片(如静止在桌上的花瓶、黄山飞来石等)引导学生分析它们分别处于怎样的状态?它们分别受到那 力的作用。引出凡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生活中见过的事物和手指支撑起杯子和伞的有趣实验引入新课,觉得新奇有趣,学习积极性被调动。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目的明确,引出二力的平衡的概念。
2、新课教学
(1)二力平衡概念的教学
分析课本图9-1中的各种物体的状态、受力情况。学生上黑板画受力示意图,既复习了上一章“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又调动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由学生分析概括出“平衡状态”及受力情况。教师适时进行引导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概念。
这时用“抢答”的方式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并加深对“平衡状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的教学
日常生活中体会到物体的其它状态,例如,火车刚出站或将要进站的时候处于平衡状态吗?显然不是!那么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设置这样的过度语能够为学生探究新知留下悬念,激发其解决问题的欲望。
1、实验步骤:重点放在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上,不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实验,而是引导学生“探究木块或小车在木板上有摩擦力;挂在空中小车重力太大,不是二力平衡了。考虑不受摩擦力和重力影响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呢?”展开讨论,考虑摩擦力、重力等因素,最后制定用硬纸片、钩码等作为实验器材。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步步诱导,层层递进的方式深化思路,引出问题。
让学生更多角度地参与学习活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变灌输教学为引导学习。
2、进行实验:为了克服学生实验的盲目性,实验前按①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相同的钩码;②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同的钩码;③把卡片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④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四步对学生提出要求,使学生思维清晰,明确目的。
在整个学生的探究实验中,教师的及时引导再加上前面演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3、在得到二力平衡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提炼处理,使学生易记、易用。教师最后总结成八个字:同体、等大、反向、共线。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条件的记忆和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趁热打铁,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随堂练习,能够起到紧扣重点、化解难点的作用,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说小结
这节课学生从已有认知出发,以观察平衡现象为切入,经历探究、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和动手活动,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发展了能力。
六、说作业
作业要尽量少而精,既达到巩固本节课重难点的目的,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力》说课稿8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 号,我今天说课的教材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摩擦力的秘密。本课是在前三节课的基础上,专门介绍一种特别又普遍存在的力——摩擦力。我打算用二个课时来安排本节课的教学。现在请让我用说课的方式说一个教学片段:
(一) 游戏导入,感受摩擦力
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请2位同学上来玩个游戏,比赛用筷子夹玻璃珠,看看一分钟内谁夹的多。谁来?
好,小红和小明上来。现在小红这边是A组、小明这边是B组,准备,开始。
时间到,现在老师请个同学来跟老师一起数数看哪队夹到的珠子更多呢?来,小军上来跟老师一起数。小军告诉同学们比赛结果,谁夹的多?
小红的比小明的多好多。
哈哈,老师听到下面有男生不服气了,说要他们2个人交换再比一次。好,那就交换再比一次。来,预备,开始……时间到,小军再帮老师数数,谁的多?
小明多。
这回怎么又变成小明多了呢?
哦!小华同学说:老师提供的筷子有问题,两边的筷子不一样。
有的同学观察的很仔细,发现两边用的筷子不一样,来,看看,A、B组的筷子毕竟有什么不同?
嗯!小明同学说:A组的筷子套有橡胶,B组的没有。
A组的筷子老师是给套上了橡胶,而B组的筷子老师给涂上了一些洗洁精。
通过刚才的2次比赛,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比赛取胜的要害是什么?
嗯!很多同学都说是套上橡胶的筷子
恩,很好,橡胶是关键,那同学们知道橡胶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老师提示一下,橡胶提供了一种力来帮忙夹珠子。同学们开动脑筋好好想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
很好,小晶同学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她说:橡胶增大了筷子与珠子间的摩擦力。
同学们觉得对不对啊?有没有不同意见?都没有啊?可见大家都很智慧,小晶同学说的很对,橡胶就是起到了提供摩擦力的作用。
老师接着教你们做个实验:来大家把手拿起来,放在自己的大腿上,由前向后移动,同学们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啊?
哦!小乐同学说:裤子被搓起来了;越用力移动越慢;感觉移动的过程中手变热了;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易……
恩,老师听到了好多答案,大家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现象吗?
嗯!很多同学都说是摩擦力的作用
恩,现在大家对摩擦力有没有一个详细的印象了?
(二) 从生活中发现摩擦力,建立摩擦力的概念
好,同学们大家还能不能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摩擦力?有没有同学能举例说明呢?
也许很多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意识到有些现象就是摩擦力,那我们现在来看段录像资料,同学们一边看一边试着想想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
好,录像看完了,有没有同学自告奋勇举手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很好,小辉同学来,试着回答一下。
嗯!小辉同学说: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产生的力就叫摩擦力。好,请坐,回答的还有些不完整,有没有同学要补充的?好,小军你说。
嗯!小军同学说: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产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还有没有同学要补充的?都没有啊?那老师来说。小军同学刚才补充的很好,点出了摩擦力的特点是阻碍物体运动,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点,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啊?
哦,接触面。
所以准确的是应该是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摩擦力神秘的面纱。
(三) 入情入景,发现问题。
大家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摩擦力,那老师想问问大家知不知道摩擦力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嗯!要运动;要有接触面
恩,很好,同学们这次考虑的很全面,既然这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老师这里有火柴盒、粉笔、木块、橡皮擦,老师把它们这样平放在讲台的一块木板上,大家想一想:这时候有没有摩擦力产生?
嗯!没有
那么,要怎样做才能使这四个物体与木板之间产生摩擦力?
嗯!小辉同学说:用手推动他们
老师只有2只手,没办法一下推动4个,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小军同学说:把木板的一边抬起来
恩,这是个不错的好办法,那我们来试试。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在抬板的过程中,4个物体有没有要运动的趋势,有的话赶快告诉我。
老师,要动了,要动了。
嗯!好,那我们先固定在这个角度,同学们来猜测一下,老师再继承抬高的话是哪个物体先滑下来?
粉笔;火柴盒;橡皮擦……
好、好、好,老师闻声了好几种答案,大家记住自己的答案,老师来继续抬高木板看看哪种物体最先掉下来。
大家看到了吗?最先掉下来的是粉笔,之后是火柴盒,然后是木块,最后是橡皮擦。老师想先问问大家,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产生摩擦力?
嗯!有
那为什么不同的物体下滑的速度不一样,会有的快,有的慢呢?
很多同学都说因为它们的摩擦力不一样。
摩擦力的什么不一样?
嗯!大小不一样。
很好,所以说摩擦力的大小会影响物体下滑的速度?
(四) 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根据刚才的4种物体,你们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嗯!物体的重量、接触面积、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外形
正好我们班分成了4组,一组挑选一个你们组觉得最值得研
究的假设进行验证,但是每组挑的不能一样哦,然后小组讨论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所选择的假设。讨论好了以后,各小组进行研究方案的汇报,大家互相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
恩,经过汇报和同学们间相互提意见,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有水平的选择了对比试验,那老师要再跟大家强调一下对比实验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哪些条件是要保持不变的,哪些条件是需要改变的,还要注重改变的方法。而且要留意各小组要有专门记录数据的同学。各组根据自己所研究的问题,选取好试验器材后,就可以开始动手实验了,老师这里提供一个实验记录的基本格式给大家,记录的同学就按照这个格式经行记录。
老师刚看了看大家的实验都做的差不多了,那现在请各小组往返报下实验说明了什么?
第一组研究的因素是物体的轻重,结论是: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第二组研究的因素是物体的接触面积的大小,结论是: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
第三组研究的因素是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结论是: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第四组研究的因素是物体的形状,结论是:摩擦力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由此可见,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轻重和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五) 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同学们看老师展示出来的图,路面上油罐车漏油了,经过的自行车和摩托车都滑倒,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刚刚得出的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结论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嗯!用水把油冲洗干净;在油上面撒上几层沙子把油盖住……
同学们说说哪个办法好?为什么好?
哦!在油上面撒沙子,使得轮胎和路面的接触面变得更粗糙,就增加了摩擦力。
恩,回答的不错,撒沙子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用水冲行不行啊?其实也是可以的,只是用水冲洗没有铺沙子快,不过最终解决的办法还是要用水冲洗。
同学们看,老师这边有一把生锈的钳子,用起来已经很不顺手了,同学们有没有办法帮帮老师?大家观察下生锈的地方,发现什么?
生锈的地方是摩擦最厉害的地方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就是要减小摩擦力咯?怎么减小?
把油滴在生锈的地方。
不错,看来大家对摩擦力已经有一定了解也知道摩擦力有好有坏了,就像上面的2个例子,有时摩擦力会带给我们好处,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摩擦力会带给我们麻烦,需要减小摩擦力。我们只有科学的动手、动脑,恰当的运用好摩擦力,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由于时间关系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就说到这里,谢谢!
《力》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力的合成》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内容.。本节内容是对以前所学内容的延伸扩展,是高中物理理学部分的一个重点。进一步介绍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这是矢量运算的工具,同样是高中物理的基石。
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工具。因此这节课在物理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2、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分力、合力、力的合成的概念贯穿本章始末,所以这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重点。
2.对 “力的合成”所遵循法则的研究,需要运用以前所学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因此这个知识点也是本节课的。
难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运用对学生的迁移知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这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从力作用的等效性角度说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运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
(4).指明合力大小和分力的关系
B、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说出等效思想的价值。
(2).评价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所用到的探究方法,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列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到力的合成的现象,并建构起简单的物理模型加以分析。
三、学情分析
任教班级学生是高一学生,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在高中已学习位移、加速度等矢量,学习了力的图示和三种基本性质力,这些都对本节内容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四、教学方法
高一学生具有一定抽象思维,但也需要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我采用探究实验法为主进行教学,同时辅以启发式教学,并辅之以电教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探究、去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真实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由书上两个小孩提水为什么会和一个大人提水产生相同的效果的漫画,引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列举生活中和教学中遇到的利用等效替代来解决问题的例子,加深对等效替代思想的理解。再通过设问:在提水的例子中大人用的力与小孩用的力在大小和方向上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引出下一个环节:探究活动
2、探究活动: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猜想,可能会有学生猜想合力一定大于分力,合力等于分力之和等。为打破学生对‘合成就是求和’的思维定势,这时教师适时的进行实验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拉钩码,模拟大人、小孩提水桶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合力与分力不是简单的代数和的关系,似乎还和夹角有关,如何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呢?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如何进行实验?学生面对器材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
此时教师首先演示互相垂直的两力的合成,为学生的探究作铺垫。然后让学生讨论
A实验的目的是什么B怎样保证合力与分力等效
C力的大小怎样知道D力的方向怎样确定
对四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对探究的各个环节印象开始清晰起来。
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记录角度合力,分力,及分力方向等。教师巡视解惑。
3、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学生探究之后,请每一组同学在白纸上作出分力和合力的图示,以分力为邻边做出平行四边形,画出分力所夹的对角线,看看合力与对角线是否重合,汇报结果,教师补充总结。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定则 (播放动画)加深理解。
4、例题分析,强化主题
1、例题: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
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用作图法求解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作图,得出合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作图习惯
2、阅读课本63页两图,强调: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5、课堂互动
带同们玩一个游戏,准备一根绳子,两边分别站着四五位同学,同学们分别往两边拉,教师在绳子的中间轻轻往自己这边一拉,两边的同学都被我给拉过来了,让同学们建构起简单的物理模型,并加以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布置作业
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时间,作业量控制在一般学生15分钟的时间,因此,作业为课后第二题和自作合力随着分力的方向变化而变化的演示教具。
《力》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运动与摩擦力》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运动与力》单元中承上启下的一课。本节课主要包含两个学习内容:1、感知摩擦力。2、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要求学后明确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它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物体的总重量等因素有关。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在探索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问题,训练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运用,同时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培养科学的探究态度:敢于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并积极用实验去验证猜想的科学行为习惯。
本课的探究活动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感知摩擦和摩擦力。第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第三、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探究技能:通过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发展识别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和记录并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研究问题作出合理解释的探究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本课的重点:认识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物体重量的关系。
本课的难点:掌握测定摩擦力大小关系的实验。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以学生为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猜想、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同时充分利用各小组的相互合作,使学生之间有更好交流,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重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相互合作,把大部分时间给学生实验,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教师只作适当点拨,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小结,真正做到“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
三、说教学程序
1、认知摩擦
多媒体出示两物体经摩擦后的对比图片:一幅是新旧轮胎对比图片;一幅是新旧鞋底对比图片。通过图片的直观感知,让学生比较容易地认识“摩擦”现象,并让学生思考,举例说说生活、学习中的摩擦现象。我预设学生可能会想到粉笔写字、拉桌子、橡皮擦擦字等现象,最后,再强调指出“两个物体的接触面有相对运动时都会发生摩擦”。通过这一引入教学,为学生理解“摩擦力”这概念作好铺垫,因为这个概念是建立在学生刚刚形成的“摩擦”概念上的。
2、感知摩擦力
认知了“摩擦”现象后,马上引入“摩擦力”这一知识概念。在教学中我以提问渗入:在前两课我们知道了当橡皮筋被拉长时产生了弹力;气球吹大后喷出气体,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两物体摩擦时是否也存在一种力?为什么这样引导?因为我想对“摩擦力”这个概念虽有“摩擦”现象做铺垫,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知理解,作一个很好的引入渗透,我觉得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如果将书上的摩擦力概念出示,直接让学生理解掌握,我觉得比较勉强,学生也必定理解不深。在此,以这样的提问引导,就能让学生较容易去思考联系,然后会尝试感知寻找“摩擦力”。在学生自己感知摩擦力的活动中,我就及时给予学生引导,比如:让学生比较手掌按在桌面拖动和离开桌面拖动时的用力大小来感知摩擦力,同时提问还能用什么方法感觉到摩擦力?从而希望学生自己去发现更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摩擦力。这样设计也是为让学生汇报结果并分析时引起学生的思考(接触面关系)。然后老师提出疑问: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让物体运动起来的摩擦力大小不一样,是什么原因?什么因素引起的?
3、推测猜想: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讲述: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现象,产生的摩擦力大小也不一样,我们来重点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当学生提出猜测后,给予小结: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状况有关;摩擦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量有关。
②引导提问:要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如何验证?
4、设计实验
①实验探究“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哪个摩擦力大”
由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实验计划。首先,明确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让学生思考设计实验。如果在设计实验计划时出现困难,就及时给予点拨:从中也可以出现结构性材料加以引导。因为实验计划的制定,对于学生来说是探究的一个重点,同时可能也是一个难点。所以教学中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全班集体交流。这样我想学生在交流时才会每个人都有话可说,因为交流之前给了每个人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在探究设计“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实验计划时应强调哪些条件改变?哪些不变?并明确实验方法,集体交流统一标准后教师可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结论得出要通过实验数据作为依据。所以,学生实验是重点,但实验过程中对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却是结论得出关键点。当学生实验探究时,要求小组实验过程中对同一物体拉动粗糙面和光滑面时的拉力大小进行记录。再对每组的数据进行板书,分析每组数据得出结论。结论的得出我想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所以对全班同学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十分关键,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也必须在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所以在分析全班同学的数据前应该让学生先分析小组内实验现象,这样更有利于让学生得出结论。
在得出“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这一结论后。
②再让学生思考设计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的对比实验,因为有了第一个实验计划的制定。对这个实验计划的制定学生会比较容易得出。所以教学时可让小组直接讨论,汇报设计方案。明确实验方法后让学生比较物体间接触面一样但轻重不同时的运动摩擦力,最后记录分析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4、课后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知识
2、师: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力》说课稿11
《力的合成》是司南版必修1第五章”力与平衡”第1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力学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内容教学的好坏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成败,因此本章的教学尤其重要。本节在学习了力的初步概念和常见力的基础上来研究多个力的合力问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初中已经学习了二力平衡,作为基础;2、学生在标量与矢量方面已经有所了解;3、在《重力》那节课上学习了力的图示等。所以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合力、分力、共点力、共点力的合成,合力F的大小与分力F1、F2的夹角α的关系。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从力作用的效果来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
2、能区分矢量和标量,能通过实验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
3、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会计算在同一直线上的几个共点力的合力
4、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原来两个共点力间夹角的关系,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共点力的合力
过程与方法
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和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运用等效的物理思想来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本节的重点是通过实例理解力的合成与合力的概念;教学的难点是: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二力平衡已有自己的认识,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什么是共点力,并通过归纳总结区别合力与分力,并通过实验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再进一步联系生活,扩展到多个共点力的合成;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讲授法、归纳总结和实验探究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合理提问、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初中的基础上,复习二力平衡,来引导学生学习合力的概念,强调力的合成不是简单的代数相加、减;进而让学生探究力的合成满足怎样的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平行四边形定则;观察及归纳总结。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投影(展示自然界的平衡之美)让学生体会到力与平衡的现象随处可见,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提出问题(什么是共点力)让学生阅读课本在回答问题,教师利用实例讲解共点力的概念,强调几个力的延长线会交于一点就是共点力。
教师复习初中“二力平衡”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回顾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分力、合力的基本概念。教师举例(墙上挂画,一个人提一桶水与两个人合提一桶水等)并作出受力分析的示意图,指出各个作用力并不在同一直线上。怎样进行力的合成?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供学生:橡皮筋,测力计,直尺,白纸等让学生阅读82页的实验探究,并进行分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归纳和总结。进而得到: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师讲解探究实验中的分力与合力的区别,合力与力的合成的区别。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来体验合力的大小与原来两个力大小及夹角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好掌握矢量不同于标量的计算法则。
教师给出例题(水平向右力F1=45N;竖直向上的力F2;用作图法求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让学生分析回答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在进一步的扩展到多个共点力的合成。这样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力》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二力平衡”这节的内容涉及到最简单的受力分析和最基本的运动状态分析,它也是将来学习多力平衡的基础,因此它是初中物理的学习重点之一。
二力平衡这一节内容安排在第三章《运动和力》的第五节,它的前面是力、力的测量、重力和同一直线的二力合成,后面是摩擦力、力和运动的关系。本节内容需要以机械运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力的作用效果和重力等知识为基础。
关于平衡状态的概念,教材是直接给出。但是生活经验和直觉告诉学生:静止的物体是平衡状态,而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是平衡状态却没有这种认知。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先由学生根据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将运动状态进行分类,通过老师引导,得出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都是平衡状态。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根据教材要求,要分别探究静止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对于静止物体的平衡条件比较容易探究,采用学生实验寻找结论;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探究,由于匀速直线运动不好控制,因此本节课采用DIS探究实验进行研究,学生通过观察图像,分析匀速上升的钩码受到的拉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得出平衡条件。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的三维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物体的平衡状态。②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③会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一对平衡力。
【过程与方法】①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感受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科学方法。
②通过DIS实验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感受用图像来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习带来的变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新课引入时,通过直升机空投救灾物资的情景,感受生命的重要性。②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分工合作做实验,交流、归纳结论,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③通过了解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激发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兴趣。
3、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难点是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
二、说教法
为突破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本节按照以下思路进行教学:以实验和实例分析为基础,以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学生探究静止小车所受的拉力关系和老师演示用传感器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拉力与重力的关系的实验,归纳得出二力平衡条件;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要突出的重点是:二力平衡条件。方法是: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得出二力平衡条件;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加深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要突破的难点是: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本节课就是通过DIS演示实验突破难点,通过DIS演示实验,得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F—t图像,组织学生对图像进行讨论、分析,逐步归纳得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
三、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设问,猜想,实验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逐步得出静止物体的二力平衡所要满足的四个要素,即:同体、等大、反向、共线。进而演示实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F-t图像,进一步得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整个过程中,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的找到结论。运用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以及喜欢动手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感悟科学研究中实验探究的重要性和作用。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最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二力平衡的实例。感受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环节一:情景引入: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对运动状态的分析,提出平衡状态的概念。
环节二:认识平衡与平衡力
要求学生对所列举的几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对平衡物体的受力有个全面地认识,进一步指出一个物体如果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平衡叫二力平衡,既澄清了概念,又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环节三:实验探究
活动一:学生探究实验
设问:物体受两个力要处于静止状态,两力满足怎样的条件?
猜想:引导学生从力的三要素来考虑。
在猜想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结合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设计实验,并合理的完成实验:交流实验结论,得到静止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
活动二:演示实验
设问:用绳拉着物体匀速上升,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又满足怎样的条件呢?
演示:分析F-t 图像,得到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
归纳两个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环节四:实际应用,巩固提高
利用二力平衡知识,联想生活中二力平衡的实例.解释杂技表演中的平衡道理。提高应用意识。
环节五: 归纳总结
总之,这节课学生从已有认知出发,以实验探究为主线,通过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活动得出结论,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还提升了情感。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设置了两个实验,分别探究物体静止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条件,课堂实验气氛较活跃,教学内容能够顺利的完成。
对于学生实验: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猜想两个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学生基本能够猜想正确,并且能够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对猜想加以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找到了静止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
对于演示实验: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关于这节课,有以下不足之处:
1、新课引入时,分析匀速吊起的货物受力情况时,没有很好引导,以致学生分析时有点偏离主题。
2、在用所学知识举出生活中的二力平衡实例时,学生举到了教室中的电灯,此时电灯受到了两个拉力作用,涉及到了多力平衡。而此时我为了把学生引入到上课的主题,也没有很好的扩展。使得教学过程流于完成教学任务的形式。
本节课完全是以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物理规律的探究课,上完这节课,我感到了要上好这节课的难度。因为要把握好此类课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需要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需要教师转变观念,用新的思想和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正确的引导与分析,这样才能上好一堂有质量的好课。
《力》说课稿13
1教学目标
① 知道摩擦力的定义方向
②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③ 知道摩擦力在实际中的意义
2重点难点
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摩擦力的定义
3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班力气最小的女生将要和班里力气最大的男生大力士利用一根不锈钢棒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请二位运动员上场.
比赛结果:女生获胜.
[师]知道男同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吗?请大力士自己说说.
[生]钢棒这端特别滑,握也握不住.
[师]表面上是老师帮助了女同学,在男同学握的棒的一端事先涂上了润滑油.实际上是谁帮助了女同学呢?是摩擦力!可见摩擦力就在我们身边.
二、新课教学
1.摩擦力
[师]请同学们把手掌贴在桌面上,使手掌沿桌面滑动,体验手掌的感觉.
[生]手掌与桌面间产生了摩擦.
[师]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讨论某一个力的时候,一般讨论力的什么内容呢?
[生]讨论一个力的时候,我们一般要了解力的三要素.
[师]我们首先来了解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演示]
一长方体海绵,下端间隔镂空,在桌面上推,(分别演示向左推和向右推)底边显示出因受到摩擦阻力而倾斜.
[师]请同学们说说从演示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摩擦力阻碍海绵相对于桌面的运动,与海绵相对于桌面的运动方向相反.
[生]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海绵和桌面接触的接触面上.
[师]大家都同意这两位同学的结论吗?
[生]同意.
[师]我们把两位同学所讲的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合在一起,就得到了摩擦力的定义.
[板书]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friction force)
[师]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与摩擦力有关的例子.
[生]人走路的时候要用到摩擦力.
[生]自行车或汽车在刹车的时候要用到摩擦力,
[生]扫地、擦黑板的时候都要用到摩擦力.
[生]滑雪的时候有摩擦力.
[生]用手抓起东西的时候也有摩擦力.
[师]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与摩擦力有关的例子,太棒了!现在老师有这么几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助解决,请同学们想出尽可能多的办法来.
[投影]
问题1:小明让妈妈他买了一瓶水果罐头,可小明怎么也打不开盖子,你能帮助他吗?
问题2:小华星期天要去参加学校的攀岩比赛,你认为小华怎样做才不易滑下来而尽快到
达终点?
问题3:小红的妈妈去市场买回了几条泥鳅,可小红怎么也抓不住,怎么办呢?
(同学们讨论后交流)
问题1:
[生]拧盖子时垫上一块毛巾或棉布.
[生]找一个力气大的人去拧.
[生]用螺丝刀撬一下盖子再拧.
[生]用一个工具夹住盖子使劲拧.
问题2:
[生]让小华穿上一双有花纹的鞋.
[生]向上攀的时候用力抓紧绳子.
[生]戴上有花纹的粗布手套或在手上抹上防滑粉。
[生]在绳子上打上一个一个的结.
问题3:
[生]抓泥鳅时戴上防滑手套.
[生]抓以前在手上沾上沙子,然后用力抓.
[生]把泥鳅打死后再抓.
[生]给泥鳅前裹上一层布,再用力抓.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主意,大致归纳一下,比如垫毛巾和戴防滑手套基本上是一类,可以归纳成几类呢?同学们讨论.
[生]我们认为垫上毛巾、棉布或在手上沾沙子、抹防滑粉等是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生]力气大的人或用力抓等是增大了力的作用.
[师]这种力是我们以前了解的哪一种力?增大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目的是什么?
[生]这种力是压力.增大压力和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师]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要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可以采取什么办法呢?
[生]增大摩擦时可以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减小摩擦时可以减小压力或使接触面更光滑,因此,我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应该和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生]我认为摩擦力的大小还和接触面的大小有关系.
[生]我觉得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拉动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系.
[师]对于摩擦力的大小,同学们大致作出了四种猜想,你的猜想到底对不对?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师]我们把同学们的四种猜想分成四个研究课题,各小组自由选取其中之一,探索之后每个课题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研究结果的交流和答辩.
[师]实验前请同学们注意下面的问题.
[投影]
(1)怎样测量摩擦力?
(2)你计划采取什么方法来研究自己选择的课题?
[生]摩擦力不能直接测量出来.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此时在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可知摩擦力的大小.
[师]哪位同学可以演示操作,并说明操作技巧?
[生](演示并解释)拉动木块时,木块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弹簧秤的指针不动,这时拉力等于摩擦力.
[师]第二个问题,大家讨论.
[生]我们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多个,因此,在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某一个因素时,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即用“控制变量法”.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设计实验及实验数据表格,完成实验后,写出探究报告和其他组的同学交流.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同学们的活动)
课题一: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投影](展示)探究报告
演示并讲解:首先,在光滑的长木板.上匀速拉动木块,记下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分别将棉布和毛巾铺在木板上,再在棉布和毛巾上分别匀速拉动木块,记下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填入数据表格中.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接触面越粗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师]其他课题组的同学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生]问:实验过程中,你们如何控制其他变量不变呢?
[生]答: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始终使用同一个木块的同一个面作接触面,用相同的速度拉动木块,保证了压力、接触面积等因素不变.
课题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投影]探究报告
演示并讲解:在木板上匀速拉动木块,当压力是3 N时,测出的摩擦力是0.8 N,然后在木块上加一个砝码,压力是4 N时,测出的摩擦力是1.1 N.再在木块上加2个砝码,压力是5 N时,测出的摩擦力是1.4 N.分析这组数据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师]其他课题组同学提问题.
[生]问:为什么在木块上加砝码可以改变压力?压力的大小是如何知道的?
[生]答:因为木块是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所以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就等于物体的重力,因此改变物体的重力就改变了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木块、木块和一个砝码、木块和两个砝码的重力,也就测出了压力.
课题三:研究接触面的大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投影]探究报告
演示并解释:我们将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分别平放、侧放、立放在同一块木板上,匀速拉动木块,测出的摩擦力的大小基本相同.我们的结论是:在接触面和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注意:“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是在“正压力一定”的情况下说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物体相接触挤压时,实际接触部分的面积越大,其摩擦力也越大.而两者的实际接触面积只跟正压力的大小有关,跟它们的表面接触面积无关.在物体的材料性质和表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正压力越大,实际接触面积也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正压力相同时,改变物体间表面的接触面积,如将一块砖从竖放改为平放,由于正压力没有改变,并没有改变实际接触面积,故摩擦力保持不变.如一块砖变成了半块砖,则正压力改变了,实际接触面也变了,那么滑动摩擦力也变了.
说明:对于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由于要求物体匀速运动.又要用不同的速度拉动,实验难度大.实验效果很难观察,不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教学中可模糊化处理或放在课外探究.
[师]我们将各个课题小组的结论归纳一下,能得到什么结论?同学们讨论.
[生]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师]归纳得很好,同学们再一起回忆一下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
[生]“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师]“控制变量法”同学们已经很熟悉了,哪位同学能进一步说明哪些地方用了“转换法”?
[生]实验中有两个地方用到了“转换法”.通过测拉力来测摩擦力,还有通过测物体的重力来测压力.
[师]通过探究实验,同学们不仅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还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现在同学们一起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3.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
[师]还是老师的这块海绵,想要减小它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你有什么办法吗?
[生]可以在桌面上铺上一块玻璃板,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生]在海绵和桌面间放几枝圆铅笔,让海绵在铅笔上滚动.
[师]这位同学说的是让滚动来代替滑动.能减小摩擦吗?同学们试试.
[生]同一个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的摩擦力是1.2N,滚动时的摩擦力是0.3N,说明用滚动代替滑动能减小摩擦.
[师]同学们还有其他的可以减小摩擦的方法吗?
[生]还可以用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比如磁悬浮列车.
[生]还有气垫船,也可以加润滑油.
[师]同学们列举出了这么多减小摩擦的方法,也一定知道更多的增大摩擦的方法.请同学们课后阅读“科学世界”,了解更多的摩擦的利用和防止的办法.现在请同学们回顾这节课哪些知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小结
1.摩擦力的概念.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4.“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力》说课稿1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是#号,来自#。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
我的说课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总结。
一、教材分析:
指导思想:
按照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题既是对第一单元学习感悟的深化,又为第二单元的学习作了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理论依据: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
文化对人的重大影响和作用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文化竞争力的含义和表现
能力目标:明确文化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感受各国日益激烈的文化竞争力;探讨如何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学习意识、责任意识、科技意识和成才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难点:感受文化竞争力、提升文化竞争力
突破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对比法
四、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参与了不少的文化生活。感悟到了文化的力量。90后学生整体上信息技术水平较高,但发展不平衡;在学习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习惯于被动接受,探究精神较差,合作精神不强,注重书本,实践能力较弱等。
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探究活动课中让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资料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合作探究中来。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复习第一单元内容;
2、分小组查找相关资料:中国的文化实力 VS 发达国家文化实力
要求:查找相关资料,并加以对比。
教师活动:
选取做得最好的一个小组,在课堂上展示。设计探究活动的“评价量表”,通过“评价量表”指导学生的探究,并对小组探究作出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亲自查阅资料,将资料整理对比,感受中国文化实力和发达国家文化实力的差距,从而认识到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性。评价量表用于指导及评价学生的探究活动,评价的过程中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
六、整个课堂教学设计分为三个环节:
课堂情景导入:
播放《铁达尼号》3D视频的经典片段,显示材料:
,该片在全球的票房累计收入为18.45亿美元,在中国有3.6亿人民币票房收入。
20xx年,3D版《泰坦尼克号》自4月1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以来,已经创造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中国成了《泰坦尼克号》全球第一大市场。
思考:同样的演员、同样的情节,十几年之后还能在中国有如此的票房收入,为什么?凭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数字对比引出学生对文化竞争力的思考)
环节一:
课堂探究一:
请第X小组展示课前探究成果并根据探究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将搜集的材料数据制作成曲线图,横轴是年份,纵轴是文化实力数据,使学生一目了然:既看到我国近年来文化实力的不断提升,又看到我国文化实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悟文化竞争力,并对文化竞争力有初步认识,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文化竞争力的差距。
环节二:
含义
文化竞争力 文化创新能力
表现 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高素质的人才
教师活动:解释文化竞争力、文化产业的含义
学生活动:例举文化产业,归纳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文化竞争力的含义和表现。)
环节三:
课堂探究二:
材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国越来越注重对外文化战略……
韩国: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不遗余力
新加坡:建设强大的亚洲第一文化都市
小组讨论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述这些国家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做法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掘发达国家提升文化竞争力的经验,以供借鉴。)
课堂探究三:倾听中国的声音
材料一:让世界感受文化中国
材料二:全球“汉语热”扑面来 孔子学院“遍地花”……
小组讨论二:
中国文化为何能在世界各地赢得尊重和喝彩?找出中国提升文化竞争力的优势,并思考:我们拥有这么多的优势,为什么文化竞争力还是落后于人?
(设计意图:发掘中国的文化优势,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自豪的同时引发思维碰撞:有那么多优势却落后于人,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创新能力、科技含量、高技术人才等方面寻找原因,落实对文化竞争力的理解。)
小组讨论三:
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做出怎样的贡献?
(设计意图:前一环节已经找到原因,可以对症下药,从创新能力、科技含量、高技术人才等方面来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同时,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只要是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做法都给予肯定。)
课后探究:
分小组整理收集并补充相关资料,出一期关于文化竞争力的手抄报。
七、板书设计
(一)感受文化竞争力
中国的文化实力 VS 发达国家文化实力
(二)认识文化竞争力
含义
文化竞争力 文化创新能力
表现 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高素质的人才
(三)提升文化竞争力
创新能力
科技水平
高技术人才……
八、总结:
总结这节课的设计,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
1、设计课前学生分小组探究活动,充分体现了综合探究课的特点和用意,让学生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搜集信息,又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培养了学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总结材料得出结论的能力,达到在探究中提高能力的目的。
2、探究活动中提供了评价量表,既指导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作出了评价,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评价)使评价更合理、客观、全面。
3、从教学过程的三个环节看:遵循了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无论是我国和发达国家的文化实力差距,还是要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始终都围绕一个中心:文化竞争力的三个表现——创新能力、科技水平、高技术人才来展开,使学生落实了对文化竞争力的认识。
4、探究问题的设计针对性强,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还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力》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力的合成》是高中物理新教材第一册(必修)第一章第五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图示和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种基本性质力,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力的合成部分,是前几节内容的深化,依据等效思想总结出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同时,矢量运算始终贯穿于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能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知道合力大小与分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知道合力的大小与两分力间夹角的关系;知道矢量,标量的概念,知道它们有不同的运算规则;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合力;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之一——等效法。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物理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结果要符合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通过加强图解法和计算法的练习突出重点。
难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通过实验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指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激学法、比较法、目标导学法、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及总结归纳等六种方法。对于学法指导主要是提供学生观察、思考、及尝试表达的机会。
三、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举例)一个人用力F可以把一桶水慢慢地提起,两个人分别用F1、F2两个力把同样的一桶水慢慢地提起.那么力F的作用效果与F1,F2的共同作用的效果如何?
学生:效果是一样的。
老师:那么力F就叫做F1与F2的合力,如果我们要求F1和F2的合力,就叫力的合成。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力的合成符合什么规律。
(二)新课教学
1、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共点力的概念
(2)知道合力和分力是从力的效果的角度区分
(3)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法则
(4)会用图示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5)知道矢量和标量的概念,知道它们有不同的运算规则
2、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1《力的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与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的一样,那这个力就是这个力的。
②如果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2)如何进行力的合成呢?请同学看下面实验,
①通过演示实验的结果,用三角板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在误差范围内,F几乎是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经过人们很多次的精细的实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对角线与合力重合,也就是说,对角线就表示F1、F2的合力。
②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观察学生实验情况,数据处理,要求操作的规范,遵从实验结果,尽量把误差减小到最小。
要求同学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F1、F2的合力,与实际合力对照,相距多大。
总结:可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不是简单的把两个力相加减,而是用表示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后我们还要利用这个定则进行速度、加速度等合成,只要是矢量的合成,就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如果在实验中,对角线与合力相距较远,那就找一找原因,是否有错误操作,即使操作完全正确,也会有实验误差,也不会完全重合。这种情况很正常,一个规律的得出要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进行多次实验才总结出来,并不是一次实验就能得到的。
(3)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
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用作图法求解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解:选取某一标度,利用0.5 cm的长度表示15N的力,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用刻度尺量出对角线的长度L,利用F=15L/0.5N,即可求出。(教师要在黑板上板演)
巩固训练:
①两个力互成30°角,大小分别为90N和120N,用作图法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如果是三个共点力作用在物体上,又如何求他们的合力呢?为什么可以这样求?
学生讨论会得到:先求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就得到其合力。因为每一次合成都遵从每两力与其合力产生共同效果的思想,所以可以这样合成。
③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63的思考与讨论
提问:如果两个分力F1、F2大小一定时,合力与它们的夹角有什么关系,合力的大小与两个分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自行设定F1和F2的大小,并用作图法求出0°,60°,90°,
150°,180°时合力F的大小,学生用作图法得到:
Fmax=F1+F2 (两力夹角为0°)
Fmin=︳F1-F2︱(两力夹角为180°,F合与F大的方向一致)
Fmin ≤ F合≤Fmax ( 0°≤θ≤ 180°)
总结:①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于等于二力之差,小于等于二力之和【来.源:全,品…中&
②合力F可以大于某一分力,也可以小于某一分力
(4)作业:
①课本P64 3、4
②有F1=5N,F2=8N,F3=10N,它们之间的夹角可以任意改变,求它们的最大合力和最小合力。【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5)板书:
1、概念:合力
力的合成
共点力
2、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五篇:执行 力
执行力决定企业竞争力
执行力,就个人而言,就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对于企业,则是将长期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执行力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好的执行力,当企业的战略方向已经或基本确定,这时候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战略与执行就好比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给予实践方向性指导,而实践可以用来检验和修正理论,一个基业常青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战略与执行并存的企业。我想,造成执行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是管理者没有持续地跟进、跟进、再跟进。大的方面是: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常常虎头蛇尾;小的方面是:有布置没检查,或检查工作时前紧后松,跟进不力。
二是制度出台时不够严谨。有些方赢在执行案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就出台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结果导致政策变换比较频繁,连续性不够。
三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业务流程过于繁琐,形式的东西增多。当企业成功赢在执行读后感与发展时,常常更加注重形式、更加官僚化、离客户更远。
四是在执行过程中缺少良好的方法。表现之一是沟通协调不好;二是员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对一些作业模版的点滴积累不够,经常性的从头开始;四是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不够。
五是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六是公司的执行文化还没有完全形成。
领导者的真正任务是领导战略、运营、人员这三大核心流程,而不仅仅是描绘“愿景”和制定“目标”。执行,则将商业的三大核心流程结合起来的最佳途径。执行的概念已被世人瞩目,今天,执行的思想、案例被广为流传,而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执行的系统,仍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和高层经理们拭目以待的制胜法宝。
那么如何提高执行力呢?
首先,要设立清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进度表:这个目标一定要可衡量、可检查,不能模棱两可。目标一旦确定,一定要层层分解落实。
其次,找到合适的人,并发挥其潜能:执行的首要问题实际上是人的问题,因为最终是人在执行企业的策略,并反馈企业的文化。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特别提到要找“训练有素”的人,要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其三,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搭建好组织结构:企业做大之后,只能通过规则来约束,规则是一个组织执行力的保障。“锡恩4r业务管理系统”中的“4r”说的就是制度制订与执行、检查和绩效四者间的互动关系。
其四,倡导“真诚·沟通”的工作方式,发挥合力:一项调查表明,企业内存在的问题有70%是由于沟通不力造成的,而70%的问题也可以由沟通得到解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李强 赢在执行起,看到别人的优点,接纳或善意提醒别人的不足,相互尊重、相互激励。
其五,关注细节,跟进、再跟进:制定战略时,我们更多是发挥“最长的指头”的优势,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就要切实解决好“木桶效应”的问题。执行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认真、再认真;跟进、再跟进。
最后,要营造执行文化:应该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执行文化:①讲求速度:崇尚行动,雷厉风行,允许小的失误; ②团队协作:沟通直接,拒绝繁琐,各司其职,分工合作;③责任导向:提倡“领导问责”,出了问题要找出其原因并分清主要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起责任心;④绩效导向:拒绝无作为,关注结果,赏罚分余世维 赢在执行明;⑤继承文化:对企业中优秀的传统、规章及成果要注意继承,继承基础上的革新才会事半功倍;⑥用人文化:文化始于招聘。人才引进要严把关,力争将不认同企业文化的人挡在门外;⑦要营造爱心文化:相互尊重、相互鼓励、乐于分享、共同成长。
要提高管理者执行力,我们还需要具备执行力的素质要求: 其一,识马、赛马、追求团队成功——对管理赢在执行者而言,团队的成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其二,指令明确——指令是否明确也是当领导最重要的功夫之一。有歧义或自己想当然的认为下属已理解,后果是严重的。其三,关注细节,身体力行,跟进、再跟进——管理一定不能将管理的问题形而上学,过程、细节一定要关注、要督促、去指导。
其四,有坚韧的情感强度——首先是“有性格”的人,总是坚决拥护某种事物——一种价值、一个理想、一项赢在执行 有感事业,另一方面,表现在有韧性上。认准的事,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忍受压力、自我调节、自我激励。
其五,掌握节奏,必要的时候善于转大弯——执行力要求行动迅捷、简洁明快。因为形势在瞬息万变,速度常常决定成败。但是,该快的时候要“动如脱兔”,该慢的时候要“静若处子”。
通过学习执行力,我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结合我们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强化执行,有效执行,为公司创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