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众角度试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10:5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受众角度试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受众角度试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

第一篇:从受众角度试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

一、述而不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存在的问题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中国电视节目中“大器晚成”的一种节目形式。80年代中期,随着报纸深度报道的日益繁荣,中国电视新闻界开始涉足这一崭新的领域。1980年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开播,这是中国电视新闻中较早进行深度报道的栏目。大规模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出现应该从1993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改版算起。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创办,其中的小栏目《焦点时刻》是一个社会焦点类栏目,对深度报道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又推出了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很快受到了观众的肯定和欢迎,其收视率长期稳定在30%。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队伍不断壮大,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正式开播,它定位于“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每期片长45分钟,是迄今为止中央电视台播的片长最长、最有深度的新闻栏目。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把这些深度报道栏目的风格表述为“把编辑记者对事实本质的认识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对事物内在逻辑的揭示,达到引导观众思考判断的目的”。因此,它提倡“多报道,少评论”。如对1996年6月26日至7月7日的《焦点访谈》作的统计分析表明,从内容上看,纪录事件和人物的11条,占总数的78.6%;从访谈形式上看,“访”多于“谈”的10条,占总数的71.4%,由此可见,《焦点访谈》“以叙代议”。在《新闻调查》中也存在“重报道轻言论”的倾向,为了显示节目的公平、公正,记者和主持人时常摆出一副绝对公允的面孔。

从电视形态的发展历程来看,对评论的排斥是由纪实热曝光热的误导造成的。热衷于纪实热和曝光热的电视编导或认为电视应该忠实生活的原型(以前《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栏目为代表);或认为电视还原生活是不够的,应该达到干预生活的目的(以《焦点访谈》为代表)。这两种看法都认为主题先行似的电视形态不可取,认为电视不能成为附属于思想的画面工具。有些编导甚至把电视评论与主题先行划上等号。主题先行是事先有一个结论,然后再到生活中找事实注脚(先有思想,后有事实),而电视评论是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评价(先有事实,后有思想),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电视形态。既然报纸有社论,有述评,为什么电视就不能有台论,不能有述评呢?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一种,不仅仅要传播事实,还应传播声音和观点。这也是当代受众的客观需要。

二、报道与评论相结合——当代受众的客观需要

在1999年北京地区电视观众收视情况和收视意愿的抽样调查中,显示观众期待度很高的节目类型首先是时事新闻类和热点话题访谈类节目,其次才是影视剧和现场直播。这一调查结果表明,重大的时事新闻,热点话题,是当前受众之于电视传播的“重中之重”。这两类节目也正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头戏”。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多元化的环境中,一方面新闻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也同时培育、锻炼了受众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的独立评判意识、主观选择意识、不满足感和参与感都日渐增强。表现为受众在接受信息阅读新闻是,已经不满足于仅仅知道新闻事件本身,还有着对这一事件背后的深层“探究”: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事件的背景情况如何?其中蕴含了什么意义?对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会波及到什么程度?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不仅能满足受众的“知晓权”,在社会变动加剧、社会转型期的现阶段,还能有效地平衡受众心理,起到心理宣泄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受众的新闻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对新闻报道中主客观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表现为以下三点

1)受众逐步认识到,要求新闻事件传播的纯粹客观是不现实的。新闻的客观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报道事件的过程本身就包括报道者对事件的发现和解释过程,主观介入不可避免。因此,受众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调动主观的能动性保证事实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要对客观发生的事件有主观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

2)受众需要新闻媒介对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工作。今天面对信息传播的几何级的增长,信息量的日益扩大,生活在信息洪水中的受众对信息的吸收已经从渴求转向疲惫。受众开始对媒介有了一种新的需求。他们不仅需要纯客观的信息,还需要媒介能够对纷繁芜杂的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后,再传授给他们。所谓媒介的梳理与整合,是指对无效信息的排除,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并包含自己的观点和声音,向受众提供更简便的选择,从而提高受众吸收信息的效率,提高信息转换的效益。

3)受众希望在了解新闻事实同时能听到社会各方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受众在声画一体的电视传播中已能体验到对新闻事件的亲历感,但是同时,他们需要倾听见解、分析、评论,需要了解报道者的主观内涵。因为他们对分析和见解已有不同的承受能力,他们不再认为媒介的意见是必然听从的“真理”,而是将它作为一种事件性的存在,也是一种客观事实。在认识了解了客观事件,又倾听了各方面的见解之后,自己作出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由信息的被动接受到主动寻求和研究信息,进而要求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与对事件的评价和见解并行,当代受众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提出了近一步的要求:即在保证报道事实尽可能客观公正同时,将主观见解作为另一种客观存在体现在报道中,为受众提供一个完整的认识系统,使受众在事实和见解的同步接收中,开拓自己判断的思路,增强判断的依据,提高信息的价值,同时获得一种交流和愉悦。简而言之,就是报道要与评论相结合。

那种强调客观报道事实,避免记者主观意见介入的观点已不和时宜;那种标榜客观、公正、而将事实与意见严格区分,报道就是报道,评论就是评论的做法也已不符合当代受众变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报道和评论在不同方式和不同层面上的结合,将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一种趋势:客观报道与主观见解相互补充,客观报道不排斥主观的见解,主观的见解也不妨碍客观的展示,将思想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融入报道中。

三、如何顺应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新趋势?

1)首先,扭转采访报道的思维定势。

在深度报道中,分析评论的严重缺乏在思维方式上具体表现为:记者在挖掘事实、揭示事实本身逻辑时显示出的报道强势;而在提炼主题,把事实上升到理性层面,揭示事实的普遍意义时显示出的报道弱势。所谓报道强势不仅仅表现为记者迷恋纪实手段,迷恋对事物本身逻辑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它使深度报道成为一盘散沙,成为相关细节的堆砌。思维弱势也不仅仅表现为记者放弃理性思维,使报道思想贫乏,更重要的是,它导致整个节目游离主题,结

构混乱,思路不清,甚至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

扭转采访报道时的思维定势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提高采编人员的理性思辩力,要求采编人员在报道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与新闻五要素的展现,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多层次、立体化的透视,通过对事件横向和纵向的开拓、比较,展现记者对事实的深层次思考,并引导观众去思考。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过多迷恋形式和手段而忽视了由于节目形式变化带来的整个采访报道方式方法、思维方式的改变,也就是整个方法论的改变。

2)其次,以核心论点为中心。

任何一则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都有一个核心论点。否则,就不能算作一则完整和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报道。这一核心论点,是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或讲述一个道理,或吁请人们的重视,或反映一种现象,或预测某种趋势,是整篇报道的立意。打个比方,作深度报道如同作“论说文”,“论点”就是报道的核心。所谓“新闻背后的新闻”实际上就是核心论点的具体表现。

现在许多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强调由观众自己得出结论,淡化主持人、记者的主观意见,就容易由以论点为中心转向以事件为中心。由于过于关注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不必要的细节,记者在采访报道和谋篇布局中追求揭露事实的快感,使整个报道呈现多头绪、多论点的状况,相当程度上弱化了深度报道的理性力量。

以核心论点为中心要求记者在一切的采访拍摄和制作活动中,都要从纷繁芜杂的材料中理清思路,牢记报道的中心目的,不至于偏离主题,在各种情况下迷失报道的方向。

再次,要有个性化的主持人和记者。

新闻深度报道要想占领更多的领地,必须要办出特色和个性。个性化的深度报道栏目少不了个性化的主持人。主持人、记者个人的学识、风度、气质、亲和力及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成为深度报道节目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报道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主持人和记者的素质来决定。

一方面,媒介自身要更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和造就独具风格的、有鲜明个性的主持人,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个人特色和个人魅力的舞台,用他们的人格魅力来塑造媒介形象;另一方面,社会对主持人和记者的个性化参与也应给予宽松的环境和氛围,鼓励他们以自己的见解和语言来发表意见,只要不违反党的政策、法律和全社会的利益,要允许他们有展示自己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乎自己个性的语言的机会。

最后,要追求主客观结合的表现过程。

新闻深度报道要追求一种主客观形式有机结合的表现过程。一方面,整个节目以新闻事实的报道为基础和先导,是深度报道真正具有客观实证的效果;另一方面,主持人和记者的主观评述和新闻化的论证方式,来加强整个报道的主观性。两者互为补充,互为支撑。主观评述失去了客观事实只能是无本之木,空穴来风;客观事实失去了主观因素的加入只能是一盘散沙,很难体现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过分地强调“述”,导致肤浅;过分地偏重“评”,则导致空谈。

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由于追求新闻的客观性,盲目夸大纪实的作用,陷入就事论事之中难以自拔;也不能以偏该全,引申发挥,用主观意向来代替客观倾向。要将客观新闻事实和主观分析评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的辨证统一。

随着受众主体地位的增强,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发生变化。受众在阅读收看新闻时,越来越需要参考性评论,需要适应多元化文化价值取向的个性化评论,需要有多种不同意见的人际化评论。受众需求的变化预示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趋势,在报道新闻事件同时,辅以分析和评论,形成一种有利于受众作为自己个人判断的信息体系。这是值得每一位电视新闻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何勇:《由事物的逻辑到理性的逻辑——对电视新闻述评的思考》,《现代传播》1998年3月。

2.朱羽君:《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南方电视学刊》1999年4月。

3.王晴川、海贝、黄泓一:《论电视新闻报道的几个问题》,《新闻大学》2000年秋。

4.陈旭东:《论电视深度报道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新闻大学》1999年夏。

5.张静民、郑晓蕾:《〈新闻调查〉选题艺术论》,《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4月。

6.张锦力:《解密中国电视》,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

7.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8.刘京林、罗观星:《传播·媒介与心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第二篇:电视新闻 策划 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

统摄性思维与结构化演绎: 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

深度报道理论的提出

深度报道理论的产生,是对客观报道理论的重要补充和修正。

新闻媒体间的竞争促进了深度报道的诞生。

读者文化水平和基本素质的提高,要求报社、通讯社提供有深度的报道。

深度报道理论的基本内涵

深度报道通过系统地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客观地解释新闻事件的含义和分析展望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向,延伸和拓宽新闻报道领域,更为详细、全面、深度地报道新闻事实。

深度报道要求“以今日之事态校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天的意义来”。

深度报道是在“五W”理论的基础上,将五个W和一个“How”的内涵加以扩大

深度报道的特点

立体化、多层次的剖析 理性思辨色彩 现代新闻理念

深度报道的表现形式

解释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 预测性报道

连续报道

系列报道

深度报道的要求 选择重要题材

从多侧面、多角度展开新闻事实,开掘报道的纵深感

叙事与论理有机结合深度报道的操作要点 补充历史性的事实

展示环境性的事实

提供简历性的事实

引用数据性的事实

搜集反映性的事实

深度报道的结构方式:聚焦法 导语

过渡到主题

发展主题

有力的或意味深长的结尾 独家新闻与深度报道

独家新闻 :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

以深刻和全面为理念的深度报道,承担起追求独家新闻、使媒体在竞争中立足的重任。网络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方向 以“整合”创造全新的深度报道模式 打造网络深度报道品牌栏目

客观报道理论 客观性理论 “客观性”的视觉象征,是一个360度旋转的人眼——它意味着脱离了任何个人偏见、情感和观点的观察。

对事实进行准确的报道;同时,它禁止在报道中公开地采取立场。将“客观事实”和“主观意见”区别开来

客观性的要求是,全面地、中立地、平衡地报道争议的问题,让人民了解各方面的意见,以便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也就是说,新闻媒介是观点的报道者,而不是意见的鼓吹者。

客观报道方法

以适当的(符合事实的)逻辑结构和组织信息;

对公共议题表达所有相关方面的观点; 记录事实、免除夸夸其谈和添油加醋

将新闻报道与意见写作分开,排斥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和选择性

对客观报道理论的批判 局限性

客观性是值得追求但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的目标

事实是可以操纵的,绝对的客观公正是不可能的

学术界也普遍接受这样的观点:没有纯粹的事实,只有人对事实的构造和解释。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无人相信“纯客观”的新闻了。

左翼批评家说新闻媒介以“客观公正”的面目服务于政府和大企业的利益

社会科学学者说,新闻不是客观的;新闻不可能是客观的;新闻也不应该是客观的。新闻客观性是危险的理想,是一种控制策略,是社会中一部分人用以掌握其他人的方法。积极意义

客观性已经成为一种世界公认的新闻语汇和报道模式。它代表了现代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常识、期望,是人们构思、定义、安排、评价新闻文体、新闻实践和新闻机构的标准。

在全球化的今天,“客观公正”已成为国际新闻业的共同标准,是当今统治性的新闻信条,是记者必须遵守的常规做法

客观性的可能和价值在于——它是理解世界的途径。客观性是判断信息可信性的多元标准和可行方法

客观性能较好地解决媒介与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媒介与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客观性是新闻从业人员抵御攻击性批评的一种策略程式

客观性“强调的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为即使是事实也不可能被信任的世界设计的。” 补充和修正

它突破了“一事一报”的局限,不是简单地、平面地、就事论事地报道新闻事件,而是深人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挖掘,特别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新闻事件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新闻事件的影响和发展趋势等进行深人挖掘,给受众以全方位的信息。

深度报道方式摆脱了单纯用事实说话、不评述新闻事实的表达方法的限制,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对新闻事件的思想内涵和隐含的意义进行揭示,帮助受众深人认识新闻事件

深度报道的报道内容具有广延性的特点

解释性报道

侧重于揭示和说明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重点在“为什么”这个新闻要素上做文章,向受众提供比较充足的背景材料,着重回答这一新闻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它的意义、影响及发展趋向等问题。

调查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较为系统、深人地揭露问题为目的的报道形式,起源于美国新闻界。它专门用来揭露政府和公共机构中的腐败行为和不法行为,故也被称为揭丑式报道。调查性报道是记者深人调查的产物。它要用具体翔实的事实性材料,指出丑闻、丑行的具体表现,揭露它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探寻它所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应该从中吸取的教训。预测性报道

预测性报道是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和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性报道。从写作特点上分析,它与解释性报道极为相似,即都立足于对已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和解释,揭示其背后的新闻和所蕴涵的深层次的东西。所不同的是,解释性报道是对已经过去的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和解释,重在揭示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预测性报道则是对刚刚出现或未来将要出现的新闻事件、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预测出其最终结果和发展趋向。

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是对新闻事件在一定时期内持续进行的报道。通过持续报道,不断从新的角度反映新闻事件的进展情况及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映,达到集中、突出的效果,引起受众的关注。连续报道是一种快捷、深人报道新闻的报道方法,多用来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或比较突出的典型人物。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指的是围绕同一个主题或问题,把相互关联的典型人物、典型事物组合起来联为一体进行报道的报道方法。这种报道方法,通常把一个大主题分解为若干个小主题,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去表现大主题。选择重要题材

深度报道被西方新闻界称为“大报道”,题材重大、篇幅宏大便是题中应有之义。深度报道所选取的报道题材,往往是重大国际问题或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问题。展开新闻事实 叙事与论理

补充历史性的事实 展示环境性的事实。提供简历性的事实

引用数据性的事实

搜集反映性的事实

导语

它可以是一段感人的情节,也可以是某人的独白或引语。其任务是提供一个生动的个案或场景,激发受众的受传兴趣。

过渡到主题

发展主题

结尾

这是采用聚焦法进行报道的一个特色。聚焦法特别讲求首尾的连贯性,它要求如果报道从某位人物写起,就一定要以这个人物收尾,如果报道以一个戏剧性的场景开场,结尾也一定要回到这段场景中,使受众在对一个具体的人物或场景的感受中,再次回味大问题

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实践扫描

关于新闻策划的争论及其概念界定 新闻策划的动因 如何进行报道策划 新闻策划实践扫描 新闻策划的两个案例 新闻策划概念引入过程 当今媒体对新闻策划的重视 新闻策划带来的一些问题

新闻策划带来的一些问题 老问题:主题先行; 恶性炒作,过度炒作; 商业味道浓厚的策划; 策划带来的新闻失实; “新闻策划”的三个层面 对事实的策划 对报道活动的策划 对媒介运作的策划 新闻策划概念的界定

关于新闻策划的含义,我们采用蔡雯的界定,即所谓“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指的是媒介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从事的决策与设计性工作,以及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具体说来,这项工作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媒介定位与新闻编辑方针的确定;

二、媒介新闻单元(指媒介产品中以传播新闻资讯为主要职能的那一部分)的设计与采编机构的设置和管理;

三、新闻报道的设计与组织。本课程是采访课,因此主要侧重于最后一个方面,即新闻新闻报道活动本身的需要报道的设计与组织 新闻报道活动本身的需要

新闻报道活动是主观认识客观、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既然有人类主体活动,就必然会有目的性、主动性,就必须进行计划。

媒体市场竞争的需要

对独家新闻的渴求刺激了新闻策划

充分发掘新闻价值,把新闻做足、做绝的需要 广告、发行要求内容方面的配合 如何进行报道策划

报道策划的五原则 报道策划的类别 报道策划运作流程 报道策划中的选题策划 报道结构 报道方式 报道方案设计

报道策划的五原则

媒介策划的底线:准确、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五原则: 事实为本 不断创新 可调整 追求实效 可执行

报道策划运作流程 前期

确定选题,设定目标 收集处理信息 设计报道方案 后期 实施方案 搜集反馈 调整方案

报道策划中的选题策划

可供报道的客体(事实)受众获知的需要 实现传播的条件 报道结构

报道结构要素:时间、空间、角度、广度、深度、符号 报道方式 集中式 系列式 连续式 组合式 受众参与式 媒介介入式 媒体联动式 报道方案设计 报道目的

报道范围与重点 报道规模与进程 发稿计划

报道方式与表现形式 报道资源配置与运作机制

采访策划 确认选题 对主题的思考 ☞主题是记者在反映客观事物时,通过具体报道的内容所表达的中心观点中心思想。☞主题与问题 ☞主题与内容 ☞主题与标题 ☞主题形成的基本过程 ☞主题的提炼与表现 对角度的选择 ☞角度是记者采访报道中发掘事实和表现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角度与客观事实 ☞角度与报道形式 ☞角度与电视特色的发挥 ☞角度选择的着眼点 对形式的考虑 ☞形式指事物的状态结构。新闻报道的形式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报道方式 ☞形式与节目形态 ☞形式与采访方式(在节目中结构全片)

展现采访的全过程(人物专访、现场报道、电视讨论、以采访为拍摄主线的纪录片)插入采访片断(动态新闻、现场快速采访)采访准备 全面准备 ☞理论准备 ☞政策准备 ☞情况准备 ☞知识准备 ☞心理准备 ☞事务准备 确定重点 ☞重点范围 ☞重点对象 ☞主要画面 研究背景 ☞目的和作用 ☞研究背景的基本环节 ☞广泛浏览 ☞分门别类 ☞综合分析 ☞消化吸收 ☞存贮积累 设计问题 ☞通用原则 ☞辅助公式(GOSS)☞总体设计 ☞屏幕后问题的设计 ☞屏幕前问题的设计 拟定方案 ☞先期采访方案 ☞具体摄制方案 调查性采访 调查性采访界说

调查研究与调查性采访

广义讲,所有的新闻采访都是调查研究

调查性采访,在采访现场,记者以一个对事态未知的角色,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组织问题,挖掘出事实真相,揭露问题实质的采访活动。选题原则

重大:从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的新闻事件入手来选题。紧迫:从最紧迫的社会问题入手来选题 适时:选择适合形势需要的题材。

独特:抓热点中的冷门,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找角度。近核:题材选择要能实现揭示事物真相本质的最终目的。采访要求

采访准备:掌握翔实的材料 采访实施:展现调查过程

客观:融观点于调查过程中,让观众从事实的逻辑力量中自己得出结论。魅力:观众参与思考。

社会责任心:冷静、勇敢地深入深入到社会矛盾中去。客观、缜密的考虑报道效果。题材分类

批评揭露性调查

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调查 新问题、新事物调查 人物心态的调查 消费生活的调查 取证材料

注意材料的典型性 展现调查过程 制造兴奋点 全感采访

三、论证与论点----观点性采访

观点性采访是事实性采访的进一步升华和精炼,是调查性采访的评论部分的基础。调查性采访报道的结构

采访结构

事实性采访+观点性采访

报道结构

陈述部分+评论部分

事实与观点的关系

事实是观点的基石

观点统摄和深化事实 调查性采访的论证

1、论证寓于展示事实的过程中

2、恰当安排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运用事实的逻辑力量来完成说理过程。

3、调查性采访的论证强调的仍然是展示过程,在过程中说理,而非记者或主持人的逻辑推理。

4、在结构安排上,当事实的调查、事实逻辑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适时引出不同阶层人士对事件发表观点见解,完成报道的主导传播意向。

5、请记住:论据的形象性、论证的群体化是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两大特点。

调查性采访的论点

1、论点与论据相辅相成,论据支撑论点,论点升华论据

2、论点源于论据,但要能跳出事实,把具体问题向更广的范围、更宽的思路扩展。

3、论点的提炼

既不能重复镜头语言已经表现过的,也不能跳出节目高谈阔论。力求既点到为止,又说清观点;既短小精悍,又有回味余地 跳出细节和过程,站到适当高度去总结,或引申开来。调查性采访的要求

1、充分准备与随机应变

2、感性印象与理性思考

3、舆论导向与客观公正

4、交流式采访与思想交锋

5、明察与暗访

6、心理较量的技巧 抓住矛盾,紧追不舍 有意设套,引出真相 有意停顿,施加压力 实物取证,追问真相

《新闻调查》 节目要求

1、问题意识:对于调查性采访报道来说,所有进行调查的人和事,都有问题。

2、调查样式:新闻调查报道的不是单个时间或事件的局部,而是对整个事件进行调查的过程

3、调查手段:调查通过记者来完成,记者既是主体,也是节目的一个结构元素。调查记者,他是调查的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是节目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

4、调查路径:记者的调查是围绕悬念展开的,每一次调查都是通过悬念的提出、悬念的求证、悬念的解决来完成的,悬念的开始是调查的开始,悬念的结束时调查的结束。

对记者的要求:

1、质疑精神:记者要有怀疑一切的介入态度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工作作风。质疑是他们的生存方式。

2、平衡意识:应该让事件中冲突的各方和不同观点的组织(群体)有同等的发言机会。

3、平等的视角:在调查记者面前,只有被调查者这一相同的身份,没有尊卑贵贱之分。

4、平静的心态:记者要多一份理性,少一份冲动,这会有助于你对事物作出更准确地判断。

选题要求

1、有没有真相?是不是有需要反证和澄清的事实。

2、这些事实有没有关切度?你所调查的问题,老百姓是否关心?

3、这一事实有没有价值?它是否反映出社会发展变革中的某些典型特征?

4、它是不是有区隔性?这样的选题会不会同时也被其它栏目选中 关于调查性采访中体验式采访报道和暗访的讨论 体验式采访 优势(略)质疑:

1、对新闻真实性准则的挑战

2、变客观报道为主观感受

3、新闻选择摒弃了新闻价值观

4、在法律、道德和真切感之间摇摆

正确的态度

不能事事体验,一般应选择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或在社会上已存在较长时间的典型问题,但又使凭常规难以采访到的。

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及传播道德的。

既要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避免片面性 暗访的准则

暗访必须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公民的隐私权不受暗访的伤害 国家秘密不受暗访的伤害 必须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暗访的目的应该是善意的

暗访不得违背正常的新闻采访原则

第三篇: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浅议

深度报道又称之为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或分析性报道等,和一般新闻报道相比,它是一种更为全面的、深入的报道方式。它不仅向受众交待所发生的新闻事实,更侧重于揭示、说明新闻事实所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新闻事实背后的新闻以及最后的结果,从而给人新的启示。

大兴安岭2003年发生的那场罕见的森林草甸火,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里大兴安岭新闻,就以一篇动态性消息播发出去了,观众反响强烈。接下来我们又派出记者做出后续报道,把火灾发生的原因、扑火情况、火势及有关方面的反映等做了深度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要搞好电视的深度报道,我们的体会如下:

(一)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采访作风是否能够深入。

电视新闻记者是用摄像机去观察世界、反映社会,他必须在新闻事件的现场,用摄像机把发生、发展、变化的事态无一遗漏地记录下来,然后制作出生动的、有血有肉的新闻报道,并通过现代化的传送技术手段,传播到千家万户。

有的电视人利用平面媒体上的报道,摘摘抄抄配上画面,不做深入采访,不做客观分析,不到第一现场就报道出去,以至于引发出新闻官司。这些原因,也使得电视传播媒介在一段时期内没能发挥出特有的优势。

记者采访作风要深入,既要“身”入也要做到“心”入。就是要在具体的生活实际中进行深刻的思考,对了解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看它们是不是在实际生活当中普遍存在的而又等待解决的问题。在采访中,还要看看问题的核心抓住没有。要围绕问题的中心,从侧面、反面以及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入细致了解。用心深入现实生活的记者既不会出现让有重大价值的新闻从身边溜走的终生悔恨,也不会出现把重大新闻处理成一般消息的终身遗憾。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需要众多的既能深入实际又能做到用心深入实际的电视新闻工作者。

(二)电视新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电视意识是搞好电视深度报道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1.电视深度报道要强调时效性。我们知道,深度报道是针对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成就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见解、新观念所做的详尽的报道。出色的深度报道,一般地讲都是时效性比较强的报道。

2.注意展现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让过程说话。事实的过程可以使新闻事实得到丰富,展示新闻事件的过程还可以对观众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或向观众揭示更深层次的内容。

3.把新闻做“新”。有的记者则不同,深而不露,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从他的新闻报道过程中品出深度来,新闻播完依然有所回味,让你觉得这个报道既有深度又有新意,让人看过久久不忘。

4.用好同期声至关重要。这里的同期分现场同期和被采访者同期,前者是新闻事件过程的片断展现,运用得恰如其分的现场同期会使深度报道更具可信性,更有深度,比文字描述

更具说服力,是充分发挥电视优势的最具代表性的体现。采访到最恰当的被采访者,采用最恰当的截取同期片段也是成功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环节。

5.向观众提供更多的、生动的、典型的电视画面,发挥电视技术的特长。

全方位调动电视的所有特长,充分运用现代化电子技术,兼容视听多种表现形式,调动资料、图表、字幕各种功能,满足观众的多元信息需求,都是搞好电视的深度报道的重要保证。-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广播电视局)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新闻传播编辑:于单作者:李茹陈冬梅

第四篇:从受众角度看台湾综艺节目特色

2004年开播的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在台湾每晚收视率为12%—13%,每周吸引了超过500万观看人次,是台湾收视率最高的有线电视台综艺节目。其受欢迎的原因首先在于名称奇特。台湾自康熙皇帝之手收归清朝,完成统一,康熙的名号在台湾人人皆知。《康熙来了》的另一层含意是主持人蔡康永与小s(徐熙娣)的名字集合。蔡康永是台湾知名作家,出身沪上书香门第,又是留美硕士,可以说代表着文化、知性的一面;女主持徐熙娣以搞怪、调皮、反应快著称。

台湾综艺节目为了迎合现代受众喜新厌旧的心理,颠覆了受众分析理论中“精品节目要慎重改版、尽量保持”的原则。无论是《我猜》还是《全民大闷锅》,都在收视率很高且获得电视大奖的时候不断改版。这两档节目的制作人王伟忠有着非常强的创意能力,在《我猜》,除了常有的“真的假不了”、“人不可貌相”两个单元之外,还使用过“男人心海底针”、“学校沒教的事”、“你脑部卡好”以及不定期的特别企划等30多个单元。这种短时间内小范围不断更新、长时间内大范围更新单元的节目制作模式,使改版成为常态化,让受众保持了新鲜感。另外,节目内容的“放任自流”也让《康熙来了》走红。当代年轻人个性解放、自由,《康熙来了》话题不受限的特点正好契合年轻人的个性。大多大陆的综艺节目,都有事前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但是台湾的综艺节目,现场的即兴表演占多数,很少在事前规定节目或者进行节目彩排。《康熙来了》在节目录制现场完全是“放任自流”,几乎没有设计好的问题,完全随着主持人和嘉宾的即兴思路进行。放任自流的风格,让观众在放松的状态获得更大的惊喜。

第五篇:试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待春晚的创新

试从美学角度分析春晚的创新问题

文学与传播学院

高级文员专业 100104048 李可心

指导教师 宋妍 讲师

【摘要】 春晚作为中国的一种文化品牌,三十年不断进行自我突破和创新,本文分别从节目内容的创新、植入广告到取消植入广告、舞美灯光的创新三方面来看春晚的变化,试从后现代主义观念、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和大众审美趋向来分析春晚的创新依旧不能让它得到人心的原因。最后得出:春晚想要赢得受众,就必须充分了解受众,敢于推陈出新。

【关键词】春晚 创新 受众 后现代 大众审美趋向

自1983年第一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办到2013年的春晚结束,在不知不觉,这场文化的盛宴已经成功的举办了三十次,春晚,被誉为中国的狂欢节,一直以来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个传统的活动或者说是精神寄托, 它已经融入到了中国的年文化当中。央视凭借其推广的普遍性,使春节晚会已经同广大的中国观众建立起了“约会”概念。三十年来,在年三十的晚上播出央视春晚,意味着它不仅是一般的联欢会,而是承载了和春节有关的一切文化内涵,人们将对新年的盼望融入了对联欢晚会的期待。看春晚和吃饺子、放鞭炮一样成为人们心中过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实也许就是人们这种执着的盼望和过高的期待值,才让人们对春晚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期待着不断创新,而央视春晚也在人们不断的欢呼和质疑声中不断自省,不断的进步。

一、春晚三十年的创新

古人云,三十而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在它三十年的岁月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它有了自己的一套演出体系和较为完整的演出模式。在除夕夜里它承担着传递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责任。而且不可置疑的是,它潜移默化之后成为了中国人的精神大餐,无论人们爱它或者恨它,它都已经成为人们在除夕夜的年夜饭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虽然现在休闲娱乐的方式丰富了,看电视不再是唯一选择,但是每年依旧有几亿的观众仍然彰显了央视春节晚会的影响力。除夕之夜,难得团聚的一家人围在①桌子旁看电视、嗑瓜子、谈天说地,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难怪乎有人说春晚已经形成一种新民俗。”

三十年来,春晚也在为了迎合人们不断更加挑剔的口味,改变着,提高着自己,它肩负着营造春节期间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和舆论氛围,具有一定的艺术追究和审美情趣。

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炫丽的灯光,没有夺目的服装,有的是演员们竭尽全力的精彩的节目,真诚的情感表达,真挚的节日祝福,那一年是1983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而“改革开放”也刚刚拉开序幕,这一年的春晚如同从天而降的春雨,滋润着中国大地上的人们,每年的春晚都有变化,接下来我们以2013年的春晚为例来看下春晚的变化。① 宋号盛,胡小琼.春晚盛宴群雄逐鹿.广告导报,2006年2期:102-103页 1.节目内容的发展趋势

从1983第一届春晚至今,春晚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春晚都充当着文化风向标的角色。在不断的求新求变的过程中,春晚的节目内容、节目形式乃至辅助这台晚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异彩纷呈而不可抗拒的变化。

(1)歌舞类节目的发展变化历程

歌舞类节目是春晚节目的重头戏之一。三十年来,春晚舞台上流传出无数经典歌曲和舞蹈。这些歌曲或舞蹈,极大地充实和满足了亿万电视观众的精神需求。纵观春晚三十年的歌舞类节目,首要的特点是主旋律色彩浓重。八十年代的蒋大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郁钧剑《说句心里话》,九十年代宋祖英《爱我中华》,张也《走进新时代》,新世纪之后王宏伟《西部放歌》、戴玉强《走向复兴》这些歌曲,抒发了中华民族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极大的满足着亿万电视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其次,在春晚舞台上的另一大趋势是港台歌星的参与演出。八十年代张明敏《我的中国心》,费翔《冬天里的一把火》,九十年代王菲、那英《相约九八》,毛宁、张信哲、刘德华《大中国》。新世纪之后,周杰伦《青花瓷》,林俊杰《一千年以后》等等。港台明星所代表的流行文化和娱乐精神也借助春晚走进千家万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春晚歌舞都成为了电视观众满足精神需求和追求自我认同和满足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2)语言类节目的发展变化历程

春晚的另一大特点是语言类节目占有极大比重。在一般的分类方式中语言类节目一般包括大众最喜闻乐见的相声和小品。相声作为传统的的曲艺样式,小品作为话剧舞台的衍生品,在给千家万户带去欢乐的同时,也引领着电视观众的审美情趣和诉求。纵观春晚三十年,相声和小品都经历着从极端繁荣到逐渐减弱的发展历程。相声方面,八十年代相声大师马季把相声搬上电视屏幕,留下了《一个推销员》《五官争功》等经典,姜昆、唐杰忠、李文华所合作的《虎口脱险》《如此照相》也是八十年代的经典作品,九十年代牛群、冯巩将相声在春晚舞台的影响力推向了极致,《瞧这俩爹》《明天会更好》等等都成为春晚经典。新世纪之后,相声发展逐渐式微,贾玲、白凯南《大话捧逗》是为数不多的为人所记的相声作品。而在在小品方面,八十年代朱时茂和陈佩斯所搭档的《吃面条》等经典小品至今为人传颂,九十年代赵丽蓉系列小品,世纪之交异军突起的赵本山系列小品都成为每年春晚观众必然期待的内容。语言类节目作为春晚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将汉语的博大工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极大的满足了电视观众的精神需求。

(3)戏曲类节目的发展变化历程

春晚戏曲类节目的分类一般包括传统戏曲、魔术、杂技等内容。在这个类型当中几乎每年春晚都集中了戏曲方面的精华节目,成为春晚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桥梁。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春晚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杂技方面,一大批接触的杂技演员和演出团体为春晚的观众奉献了很多精彩作品。值得一提的是09年春晚魔术师刘谦的表演,引领了红极一时的魔术风潮。这些节目样式和内容,一方面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方面也极大的丰富了春晚的内容。

(4)其他

以上是以节目内容和样式的简单分类和解析。春晚作为一台文化盛宴,绝非这样的分类可以局限。还有很多分类切割方式和别样的亮点在其中。如科技元素的入侵。最直接的体现就在舞美效果上。早年春晚舞台效果简单,色彩单调,科技含量不高。而近几年春晚的舞美一直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首肯,虚拟的灯光和舞台效果,在带给观众一场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彰显了科技元素对春晚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主旋律之外,草根明星也逐渐进入了春晚舞台。2005年,网络歌手杨臣刚《老鼠爱大米》成为网络文化入侵春晚的先河,2009年黑龙江和大连的两位农民歌手马广福和刘元喜成为民间草根登上春晚舞台的代表。这样的改变,也使得春晚的主旋律色彩有所减退,春晚由此更加富有亲和力。此外,网络媒介对春晚的影响也逐渐增强。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全面入侵也直接作用于春晚,春晚引入了网络直播,很多网民在互联网上收看春晚,对春晚进行即时点评乃至给春晚纠错,也显示着当代国人审视春晚的角度和心态。

二、分析春晚不被受众喜欢的原因

弹指一挥间,“春晚”已经从一台单纯的节日庆祝的内部晚会,发展成为一场代表民族文化最高成就的节日仪式,这个舞台,体现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在中国人三十年的生活,更像是一面镜子是整个民族三十年生活的反映。它已经30岁了。从一台电视台内部的小型联欢,到全国人民的春节新民俗,春晚本身就是一个见证奇迹的过程。《新闻联播》给春晚的定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形态”。当一台文艺晚会,可以被冠上文化形态这一高度定位,这足以震撼国内外电视发展史。

已经不知道是从这30年中的哪一年开始,每次春晚除了在舞台上奉献四个半小时的欢歌笑语之外,还附赠一个小游戏,那就是“大家来找茬”。哪个节目穿帮了,某某明星是假唱,哪个段子是抄袭,哪句哪句预测会是流行语„„为春晚挑刺成了我们在春晚这个传统习俗中大家争先恐后忙得不亦乐乎的必修课,而每年的挑错带来的欢乐甚至超过了晚会相声小品带来的笑声。今年的春晚当然照例如此。晚会结束没几个小时,已经有段子在微博上流传:

一、刘谦表演的不是魔术而是找饺子,二、同时还有人调侃说:今年春晚好奇葩啊,演电视剧的去唱歌了,唱歌的去说相声了,说相声的去演小品了,演小品的不来春晚了„„

不管我们喜欢或者对现在的春晚略有菲论,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春晚的自我创新,可是问什么人们对找茬的关注度超过了节目本身。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种节目本身忽略的原因:

1.从后现代的角度看

(1)网络流行语在春晚中流行

“后现代主义者主张的是兼容并包主义、拼凑和诙谐的模仿而不是大胆的创新和原创性”。在近两年的春晚中,语言类的节目即那个网络流行语进行了诙谐的模仿和表演,将其演绎在作品中,并且用自己的理解来表现幽默感,增强喜剧效果。同时,现在的作品很多元素都是由网络语拼凑而成,这体现了一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例如 2010年的“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一个传说”、“哥唱的不是歌,是寂寞”。2011年的“此处略去XX字”、2012年春晚中的“拿扫帚不一定是清洁工”,也可能是哈利。波特。2013年中“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但是我们进一步去思索这些网络流行语,我们发现这些话其实并没有什么更深的含义,但是这正是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消解意义。“后现代是一个告别了整体性、统一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权威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人们更青睐于个性的喜好。从这种现象中我们看到了这种后现代主义氛围,并且用一些已经或者行将要过气的网络流行语来结构作品,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讨好观众,但是我们看到实际上的效果事与愿违,观众对此并不以为然,因为里面的台词对于非网民的观众很多都是听不懂,网民观众认为它并不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并不能因为加了这些网络用语,这个作品就具有了后现代主义的品质,只能说它初步具有了一些后现代主义的倾向。

(2)植入式广告植入春晚

2010年的春晚被称为被商业化的春晚,其表现形式就是广告,广告形式各异,有的巧妙或者笨拙的被安插在晚会的各个角落,但是这也恰恰是春晚的另外一个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在许多后现代主义者的眼中,文化就是一种商品,文化与商品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这样说来,春晚植入广告就是顺应了后现代主义的商业大潮。

但是植入广告进来,并不成功,究其原因是太直接,会让观众感觉到反感。而在2012年时哈文承诺将实现“零广告”,往年饱受诟病的“广告植入”今年几乎绝迹,有人认为2012年的春晚是“最干净的一届春晚”。而在今年的春晚中,由美的承办播出了一个“美丽中国”的公益广告作为今年的零点报时的广告,也并没有引起观众大量的反感。将一些后现代主义的元素生硬地对齐到一个现实主义的作品华总,这总给人以一个“四不像”的感觉,所以这两年的春晚评价也略有上升,但是失去民心太久,也不是这一两次的做法可以改变的。

2.从文化传播的多元化角度看 ①

① 斯蒂芬·贝斯特,道德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M].陈刚,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0.随着后现代传播时代的到来,春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经历了短短年的网友推荐从“山寨春晚”摇身一变成 为了“网络春晚”而且得到了网友的参与和大力推捧,春晚看到了网络的力量,和网络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在2011年的春节,由中央电视台与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举办了《2011年首届中央电视台网络春晚》,从大年初一至初六在中国网络电视上播出,它在紧扣网络的同时,也以最高的央视标准大量筛选和包装网络精品节目,使得人们看到了比平时看到的节目更高质量的表演。

与此同时各大电视台,也争相办起了各台的春晚,而且为了保证央视的收视率,各电视台都会和央视错开时间,选择更恰当的时间来播出,而在邀请明星上,各大电视台也绝对不输给央视,成了众多观众追星的热潮。

而每年的跨年演唱会,是最近几年渐渐兴起的一个晚会,每年各地方台砸金的热点也就在于此,从一开始央视春晚的“一枝独秀”到几年前和春晚来争宠的地方春晚,到现在“百家争鸣”的跨年演唱会,各地方台可谓是用心良苦。而这是这些越来越多的表演形式丰富的观众的眼界把大家的嘴给弄刁钻了。

其实我们没有办法否认春晚早起的成功,在七八十年代短缺经济时代,正值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市场是以供给为主导,消费者的需要差异性往往被忽略,从文化的角度讲,从工业革命之后,个人成了大众文化中无足轻重的东西,人们只能看到文化的流行,而却忽略了个性和特色。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这一媒介的横空出世,让大家的眼界更加丰富,让观众有了更加自由的表达空间,网络将人们彻底带入了后现代的传播时代,而后现代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文化中心的消散和传播主权的的消解,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话语中心被分话,希望在为众多自由的话语单元。”人们开始希望能有一种表现自身独特位置的方式来表,现自己,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打破大众的找到个人的归属感。但是春晚不同,它是“国家之声”在这样的环境下似乎无法避免分化为众多节目单元,而一年一次的仅仅六个小时,满足十四亿人口的不同需求,这也就是为什么央视的频道越来越多,而春晚每年就举办三场。

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电视观众毫无选择而言,因为所有都一样,早期的春晚可以红遍全国是因为全国受众“饥不择食”,而现在的人们不再处于饥渴的状态春节晚会需要靠不同口味来吸引观众,可是还没有创新出来,所以得到了骂声一片。

3.从大众审美上分析原因

春晚是一场晚会,也是一场中国最高艺术水准的盛典,这也是中国民众一年一度的审美活动,一场全民鉴赏盛宴。

审美这个词语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审美,动词,欣赏、鉴别食物和艺术品的美。”而审美的过程氛围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包括审美主义和审美期待;第二个阶段包括审美知觉,审美领悟,审美想象,审美情感;第三阶段,是审美回味。我们对春晚的有着完整的审美过程,在春晚没有开始时候我们就处于一个准备过程,报纸网络媒体,大量的对春晚进行宣传,报道,我们对春晚有着异常的期待。接下来春晚到来我们就是一个欣赏美,感慨美的一个过程,这也是一个一个审美知觉,审美领悟,审美情感的过程。当春晚结束成了人们的茶余饭后,这就是我们审美回味的过程。所以观看春晚这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我们透过人们对春晚的态度可以看到大众审美趋向。

我们对于事物都有一个追求新鲜的愿望,而春晚作为十数亿观众热烈期待的一台晚会,在这个方面是一样的,而当今的大众,也越来越崇尚能带给我们“新鲜感”的东西。我们可以从近两年来很受大家喜欢的节目做个例子来看下。这两年的春晚中,备受人们喜欢的节目是刘谦的魔术表演,究其原因,刘谦的近景魔术是在之前的节目中没有出现过的,带给大众耳目一新的感受,带给大众“新鲜感”,可以说正是这样的新鲜感,让刘谦的近景魔术在所有的节目中脱颖而出。2013年的春晚中宋祖英和席琳迪翁的组合也备受大家关注,宋祖英和席琳迪翁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任务,有着不同的国籍,不同的领域,而在今年的春晚中导演将这两个歌手组合在一起,我们不评价这样的组合好不好,但是这样的组合形式,让大家投以极高的关注度。其原因也是由于一种新鲜的组合形式,带给大众新鲜的感觉。

审美有着不同的形态,作为审美中最显著的特征——审美活动的愉悦性。所以当今的大众审美更多的崇尚“欢笑”。这首先是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从古至今,中国人民把春节当做一个合家团聚的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喝谈笑,人们也习惯在过春节时候说吉祥话,作为来年的祝福,所以在除夕夜的春节晚会中,大家更希望看到让人轻松发笑的节目。

审美的第三个阶段是审美回味和审美心境,在这个阶段中,审美主体在特殊的审美心境中,展开审美回味,也只有引起大众充足审美回味的艺术作品才是一个好的作品。所以当代审美也会崇尚“经典”。春晚就是一场盛宴,从“春晚”我们可以看出当今大众的审美趋向,我们可以看出大众还是喜欢“新”的东西,“乐”的东西,“经典”的东西。

四、展望春晚的未来

春晚做了这么多努力,还是没有办法满足大众的口味,我们是不是可以深思,我们可以离开春晚么?多年人们对春晚的习惯性期盼证明了:“娱乐受控如同精神受控一样,是产生于盲从和垄断的联手”。就算春晚诟病依旧,可是它的地位依旧是没办法取代的。那春晚的未来该怎样呢?

1.引入市场机制,让所有有条件的电视传媒都来竞争,让所有有能力的人都来竞争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和选择。只有这样电视这种传统媒介,在面对网络这种更为典型的后现代传播媒体是才能有所收获。我国电视除按摩现有的高效益和高增长,很大情况下,是借助国家对于媒介市场准入放号现实所赢得的垄断和部分垄断优势所获得的。并非是市场经济竞争的产物,这多少掩盖了中国不少电视台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上的弊端。因此有必要为春节晚会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多元化办春晚,允许有实力的电视台办春晚,给观众更多的选择。一旦观众有了选择权,春晚就会精彩纷呈。

2.采用“分众”的理念

做好市场调查。美国阿尔文·托夫勒指出:有科技带动的社会整体的迅速变化和多种媒介的兴起,不断更新着人们已有的思维观念,我们已经进入“分众”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人们的口味是挑剔的,苛刻的。仅仅依靠“我最喜欢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来了解受众的需要,是远远不够的。想要获得受众的好评必须做好关注观众的需求。知道观众到底是需要什么样的节目,要充分做好市场调查,仅仅依靠评选,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它一般只能解决节目好不好,并不能知道需要什么样的节目。

3.敢于推陈出新。

推陈出新,就是要多推出新人,新作品,新形势。在弘扬中华名字博大精深的文化的基础上,力求推出一些“新”让观众感受到春晚的娱乐性,并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娱乐中,感受中华情节,更好的成为过节的传统。让观众多一些新奇的期许,少些被动的等待接收。但是推出“新”要遵循现实生活,真正的在人们的需要上创新,而不仅仅是用堆砌笑料这样的方式来支撑。

春晚的过去是辉煌的,未来还有更久的路要走,作为春晚的忠实受众主体,我们不得不思考春晚的未来。春晚的大厅是越来越富丽堂皇,场面也越来越气势恢宏,服装业更加新颖,舞美也越来越炫丽,但是留在受众心理的印象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好,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春晚未来的路该如何取走,是春晚策划者要思考的,也是哦我们每个受众该思索的,不仅仅因为这是我们想世界展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舞台,更是我们大年夜的团圆饭。

参考文献: [1]吴斌.后传媒时代电视文化的选择.[2]南方都市报.勿以成败论春节晚会.5 [3]成茹.浅析春晚品牌老化的原因及其出路.新闻知识,2007年第五期.[4][美]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M].章国锋,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4.7.[5]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6]陶春风著.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2年01月.[7]余虹主编.审美文化导论[M].高级教育出版社.2006年.From an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of the show trial of Innovation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School senior clerk professional 100,104,048 Li Kexin

Instructor Lecturer Yan Song

【Abstract】Chinese Spring Festival as a cultural brand, three years of continuous self breakthroughs and innovation, respectively, from the content of this innovation, product placement to cancel the placement, stage lighting in terms of the show's innovative three changes and try postmodern values,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esthetic innovations tend to analyze the show still can not let it get people's cause.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e show you want to win the audience, we must fully understand the audience, daring innovation.【Key words】New Year party;Innovation;Audience;Postmodern;Volkswagen aesthetic trends

下载从受众角度试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受众角度试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