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科技部、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开展的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多功能优势,更好地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教育部、科技部决定联合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
一、建设意义
1.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行动。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中分别指出,要鼓励和支持多种模式、社会化的农业科技推广,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要积极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高等学校主动服务社会意识,强化科教资源的统筹协调与综合利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提升高等学校服务“三农”能力。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是以区域创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机制体制改革和服务模式创新为重点,加快涉农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转变,组织和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切实解决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创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2.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我国现有的专职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仅依靠专职化技术推广队伍,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综合需求。近年来,在党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涌现出许多适应市场需求、广受基层欢迎、富有活力的科技服务模式,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农村科技服务的内容与范畴,逐渐形成了公益性推广服务、社会化创业服务和
多元化科技服务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格局。
高等学校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探索建立了“太行山道路”、“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大篷车”、“湖州模式”、“百名教授兴百村”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大力推进校地、校所、校企、校农间的深度合作,构建以高等学校为依托的“大学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使之成为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
3.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推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高等学校从传统个体化、自发性为主的服务,向系统化、有组织的服务转变;迫切需要从间接式、短期性的服务,向与农村发展相结合、长期性服务转变;迫切需要从单纯依靠涉农高等学校,向多学科集成、多校联合、政产学研用融合的方向发展。
以服务为导向、以改革促发展,通过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一方面加快推动高等学校内部的改革,另一方面推进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社会间的协同创新和服务,促进资源共享,发挥合力优势,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社会服务和高等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道路。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与新机制,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三、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制定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统
筹部署,协调发展。支持地方政府、高等学校先行开展建设,汇聚相关资源,落实建设条件和配套措施,在充分完善建设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申请,成熟一批,启动一批。
2.省部联合、校地共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牵头组织申报和建设,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审批。依托高等学校通过与县、市级人民政府共建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分布式服务站等,建立稳定、实质性的合作,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3.综合服务、融合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农业生产、村镇建设、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医疗卫生、政府咨询以及农民培训等综合需求,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整合地方政府、企业、研究院所、农民合作社等多方资源,促进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高等学校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
4.机制创新、模式探索。加快高等学校在人事管理、科研组织、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提供制度保障。鼓励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立适合区域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
四、建设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需求,通过逐步建设一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推动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革与机制体制创新,建立基于农村基层多种形式的服务基地和跨地区、跨校的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形成“多元、开放、综合、高效”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成为带动和引领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重点任务
1.建立多种形式的新农村服务基地。(1)综合示范基地。充分利用高等学
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和特色,通过校地、校所、校企、校农间的合作,共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集科研中试示范、成果推广转化、农民技术培训以及学生实习创业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加快成果的孵化与转移,使之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辐射中心。(2)特色产业基地。紧密围绕当地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创新校地、校企、校农等合作方式,从共性关键技术出发,切实提升特色产业的产品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益,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县乡特色产业的发展引擎。(3)分布式服务站。依托村镇建立分布式的服务站,及时掌握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等活动,组织高等学校力量和资源解决实际问题,为专职推广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为当地农民和生产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使之成为连接高等学校与农村发展的桥梁。
2.开展新农村建设宏观战略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通过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和理论创新,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作出积极贡献,成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智库。对推进区域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科学研判,重点开展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农业产业体系规划、村镇建设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中心。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载体,推动学科交叉,培育新兴学科,加快学科集群的形成。
3.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提供产业指导、商情分析、科技推广、成果展示、农民培训等综合服务,形成高等学校专家与村镇、企业、农户间的纵向联系。同时,以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基础,实现互联互通,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构建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体系。
4.创新体制机制。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高等学校人事聘用与管理制度、教师考评与激励机制、学生培养与创新创业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间
实质性的长期合作关系,明晰参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各方的定位、责权以及成果、利益分配机制,构建校地、校企、校所、校农之间协同服务的新模式,加快高等学校办学模式转变。
六、组织管理
1.启动时间。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从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成熟一批、批准一批,每年的申报时间另行通知。
2.管理形式。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领导小组,由科技部、教育部分管部领导共同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政策设计、总体规划、项目立项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科技部农村司、教育部科技司联合组成,负责处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规划制定、经费筹措、项目评审以及检查、验收等日常事务,办公地点设在教育部科技司。
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由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专家组成,负责对重大政策、规划设计、实施方案等进行咨询,提出咨询意见等。
3.申报评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牵头组织高等学校和其他参与单位共同设计建设方案,在前期充分培育和论证的基础上,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报的建设方案进行初审,并组织咨询专家对初审通过的方案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经由领导小组审定批复开展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运行一段时间后由教育部、科技部按照批复建设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对于建设成效显著的,国家给予追加奖励;对于执行成果不佳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要及时予以整改或停止建设。
七、保障措施
1.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和开创性工作,建立相关职能部门、依托高等学校联合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落实相关政策和支持条件,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创造良
好的条件。
2.依托高等学校要本着为新农村建设切实服务的根本原则,充分调动和利用学校自身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加强联合,开展协同服务。明确负责机构和人员,制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方案、管理办法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特别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要有具体举措。
3.教育部、科技部将在政策、经费以及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地方、高等学校作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主体,在整合现有资源重点支持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鼓励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
第二篇: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开展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技〔201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教育厅(委、局),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科技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探索建立以高校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科技部决定联合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现将《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地方、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立足机制体制创新和长远发展,认真做好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各项筹备和组织工作。
附件: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一二年二月三日
第三篇: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开展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技〔201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教育厅(委、局),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科技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探索建立以高校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科技部决定联合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
现将《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地方、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立足机制体制创新和长远发展,认真做好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各项筹备和组织工作。附件: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一二年二月三日
附件: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科技部、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开展的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多功能优势,更好地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教育部、科技部决定联合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建设。
一、建设意义
1.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行动。
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中分别指出,要鼓励和支持多种模式、社会化的农业科技推广,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要积极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高等学校主动服务社会意识,强化科教资源的统筹协调与综合利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提升高等学校服务“三农”能力。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是以区域创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机制体制改革和服务模式创新为重点,加快涉农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转变,组织和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切实解决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创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2.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
我国现有的专职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仅依靠专职化技术推广队伍,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综合需求。近年来,在党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涌现出许多适应市场需求、广受基层欢迎、富有活力的科技服务模式,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农村科技服务的内容与范畴,逐渐形成了公益性推广服务、社会化创业服务和多元化科技服务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格局。
高等学校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探索建立了“太行山道路”、“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大篷车”、“湖州模式”、“百名教授兴百村”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大力推进校地、校所、校企、校农间的深度合作,构建以高等学校为依托的“大学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使之成为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
3.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推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高等学校从传统个体化、自发性为主的服务,向系统化、有组织的服务转变;迫切需要从间接式、短期性的服务,向与农村发展相结合、长期性服务转变;迫切需要从单纯依靠涉农高等学校,向多学科集成、多校联合、政产学研用融合的方向发展。
以服务为导向、以改革促发展,通过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一方面加快推动高等学校内部的改
革,另一方面推进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社会间的协同创新和服务,促进资源共享,发挥合力优势,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社会服务和高等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道路。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与新机制,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三、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制定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部署,协调发展。支持地方政府、高等学校先行开展建设,汇聚相关资源,落实建设条件和配套措施,在充分完善建设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申请,成熟一批,启动一批。
2.省部联合、校地共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牵头组织申报和建设,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审批。依托高等学校通过与县、市级人民政府共建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分布式服务站等,建立稳定、实质性的合作,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3.综合服务、融合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农业生产、村镇建设、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医疗卫生、政府咨询以及农民培训等综合需求,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整合地方政府、企业、研究院所、农民合作社等多方资源,促进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高等学校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
4.机制创新、模式探索。加快高等学校在人事管理、科研组织、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提供制度保障。鼓励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立适合区域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
四、建设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需求,通过逐步建设一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推动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革与机制体制创新,建立基于农村基层多种形式的服务基地和跨地区、跨校的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促进资源
共享和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形成“多元、开放、综合、高效”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成为带动和引领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重点任务
1.建立多种形式的新农村服务基地。(1)综合示范基地。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和特色,通过校地、校所、校企、校农间的合作,共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集科研中试示范、成果推广转化、农民技术培训以及学生实习创业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加快成果的孵化与转移,使之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辐射中心。(2)特色产业基地。紧密围绕当地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创新校地、校企、校农等合作方式,从共性关键技术出发,切实提升特色产业的产品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益,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县乡特色产业的发展引擎。(3)分布式服务站。依托村镇建立分布式的服务站,及时掌握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等活动,组织高等学校力量和资源解决实际问题,为专职推广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为当地农民和生产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使之成为连接高等学校与农村发展的桥梁。
2.开展新农村建设宏观战略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通过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和理论创新,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作出积极贡献,成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智库。对推进区域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科学研判,重点开展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农业产业体系规划、村镇建设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中心。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载体,推动学科交叉,培育新兴学科,加快学科集群的形成。
3.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提供产业指导、商情分析、科技推广、成果展示、农民培训等综合服务,形成高等学校专家与村镇、企业、农户间的纵向联系。同时,以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基础,实现互联互通,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构建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体系。
4.创新体制机制。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高等学校人事聘用与管理制度、教师考评与激励机制、学生培养与创新创业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间实质性的长期合作关系,明晰参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各方的定位、责权以及成果、利益分配机制,构建校地、校企、校所、校农之间协同服务的新模式,加快高等学校办学模式转
变。
六、组织管理
1.启动时间。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从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成熟一批、批准一批,每年的申报时间另行通知。
2.管理形式。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领导小组,由科技部、教育部分管部领导共同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政策设计、总体规划、项目立项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科技部农村司、教育部科技司联合组成,负责处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规划制定、经费筹措、项目评审以及检查、验收等日常事务,办公地点设在教育部科技司。
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由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专家组成,负责对重大政策、规划设计、实施方案等进行咨询,提出咨询意见等。
3.申报评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牵头组织高等学校和其他参与单位共同设计建设方案,在前期充分培育和论证的基础上,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报的建设方案进行初审,并组织咨询专家对初审通过的方案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经由领导小组审定批复开展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运行一段时间后由教育部、科技部按照批复建设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对于建设成效显著的,国家给予追加奖励;对于执行成果不佳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要及时予以整改或停止建设。
七、保障措施
1.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和开创性工作,建立相关职能部门、依托高等学校联合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落实相关政策和支持条件,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依托高等学校要本着为新农村建设切实服务的根本原则,充分调动和利用学校自身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加强联合,开展协同服务。明确负责机构和人员,制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方案、管理办法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特别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要有具体举措。
3.教育部、科技部将在政策、经费以及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地方、高等学校作为新农村发展研
究院的建设主体,在整合现有资源重点支持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鼓励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
第四篇:新农村发展研究院2017年工作总结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共同努力和密切协作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及横向合作项目、综合试验站建设、大学农业推广模式的构建、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全面完成了工作目标。
一、党建工作
新农院党总支按照“抓主线、强特色、重实效”总体思路,党建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到位。倡导“及时学”、“送教学”、“实践学”、“培训学”和“网络学”等“五学法”,开展学习实践活动13次。二是“两学一做”、“讲重作”专题教育和“四个专项治理”落实。制定整改“三个清单”;“三个一”活动、“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有效开展。三是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形成 “3+X”、“活动+学习”、“线上+线下”的支部学习教育模式。四是党务政务透明公开。制定了8项制度,通过会议与公示制度党务政务全面公开。五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得到加强。制定了意识形态工作实施办法,规范了网站、微信、课堂、试验站和函授站等思想文化阵地。六是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履行“一岗双责”,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开展廉政专题会议与党课4次;完善了党风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七是创新型党总支建设特色明显。创新型党总支建设获批学校重点项目。有效开展精准扶贫“6个1”活动。一个党员联系一个贫困户;一个党支部对接一个贫困村;为贫困县区组织100余名专家,推广100余项实用技术,培养 “村大”学员超过1000人,开展各类培训超1000人次。八是党群与外宣工作取得新成效。获校运动会优秀组织奖一等奖。发布党建新闻稿件32篇,安徽先锋网转载6篇,学校党建通讯收录3篇。
/ 5
二、技术转移与横向科技合作工作 1.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增幅明显
2017年, 我校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在全省45家国家级、省级技术转移机构综合绩效考核中,跃居全省第2位,仅次于中国科技大学,位次再创新高,获得省科技创新绩效奖励25万元。
全年共计签订新品种、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技术成果转化合同20项,合同金额578.75万元,比上一增长80%以上。获得省级技术转移补贴42万元。
2.横向合作项目持续增长
2017年,我校共签订横向科技合作协议459项,实际到账经费预计达到4700万,办理免税合同45项,涉及金额920.34万元。金寨、临泉、定远、明光、埇桥、庐江、黄山区等七个县市区产学研合作专项经费累计到账总额为1020万元。至此,2017年,我校横向科技合作经费累计达到5720万元,再创历史新高。
三、新型大学农业推广模式构建取得重要进展 3.综合试验站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皖中、大别山试验站综合大楼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实验室、教室、会议室的仪器设备全部安装到位,食堂、学生宿舍等生活设施业已完成,并逐步投入使用。皖南、皖北、皖东、皖西北、江淮分水岭的5个综合试验站的3.3万平方米的综合大楼主体工程如期竣工。皖北、皖西北、江淮分水岭试验站的1650亩的试验示范基地已完成高标准农田整治,地方政府为此投入2200万元。
各个试验站按照硬件建设与科技服务同步推进,成效显著。在2017年省级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绩效考评中,皖中、皖南、皖北、皖东、皖西北、大别山、江淮分水岭等7个综合试验站,分别获得了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绩效奖补资金100万元(合计700万元)。
4.特色产业试验站建设稳步推进
/ 5
2017年,我校与潘集区、颍上县、泗县、井冈山市合作共建的酥瓜产业、农区草牧业、山芋产业等特色产业试验站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到账经费160万元。校领导与专家团队先后4次赴井冈山茶产业试验站开展工作,帮助井冈山市完成了标准化茶园、茶旅融合示范园和茶树种质资源圃先期规划工作。
5.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运行良好
2017年,与地方人民政府联合组建政产学研推紧密结合的76个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 共计选派首席专家49人,岗位专家146人,吸收地方选派专家320多人,服务新型经营主体860余个,产业联盟的结构不断优化,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推广成效逐步显现。76个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累计获得地方政府1280万元的资金支持。
四、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6.定点帮扶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我校对口帮扶的金寨县双河镇大畈村、颍上县红星镇吴寨村,经过全校的共同努力,大畈村顺利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成为金寨县首批出列的重点贫困村;2016年出列的颍上县吴寨村的脱贫成效得到有效巩固。
7.产业扶贫整村推进试点工作成效凸显
2017年,依托大别山试验站,在金寨县双河镇大畈村、古碑镇迎河村与宋河村、吴家店镇东高村与竹根河村计5个重点贫困村开展了产业扶贫整村推进试点工作。试点工作按照“长短结合、以短促长”的思路,在首席专家负责制的产业联盟框架下,分村制订产业扶贫方案,组织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截至2017年12月20日,5个产业扶贫试点村发展特色种养业实现年收入4289.33万元,其中大畈村1800万元,宋河村1095万元,迎河村446万元,东高村576万元,竹根河村372万元。
8.顺利完成脱贫攻坚成效第三方评估工作
/ 5
2017年12月,组农学、林学、经管、人文和马院共1163名师生,到利辛县开展了为期7天调查,圆满完成评估任务。
五、推动中美大学农业推广领域的深入合作 9.发起成立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
2017年经我校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倡议,联合中方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高校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普渡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5所高校,联合成立了“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3月23日,我校牵头在浙江大学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中方10所高校的领导、美方5所高校的领导出席了此次大会。
10.不断深化中美大学农业联盟成员高校双边多边合作 2017年9月,联合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举办了三届“大学农业推广与技术转移国际会议”。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网站上线运行,创始成员高校之间往来日益频繁。
六、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11.“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校县合作模式及“四体融合”的新型农业推广模式受到广泛认可
2017年,“一站一盟一中心”共建模式和“四体融合”服务模式得到有效推广。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给予我校“一站一盟一中心”校县共建模式和“四体融合”新型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高度评价,并在全国农林高校“科技三会”、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交流会等重大会议上重点推介。
12.新闻媒体多次报导
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均以长篇通讯的形式报道了学校探索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成效和做法,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七、问题与打算
/ 5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围绕新型大学农业推广模式的制度创新落后于实践,综合试验站运行机制尚未健全,综合试验站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创业孵化四大功能的发挥还未实现,社会服务的显示度还不高,从事社会服务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尚未建立等。
2.2018年的打算
2018年,我们将围绕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国家战略导向,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学校的五年规划,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推进综合试验站各项功能的发挥,为“四能统一”的全面实现奠定基础;二是进一步探索综合试验站、特色产业试验的运行机制;三是强化横向科技合作的制度创新,推动产学研合作、横向合作经费再上新台阶;四是大力推进AAU-CSU农业推广联合研究院的各项工作的展开,为安徽农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2017年1月2日
/ 5
第五篇: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
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
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是山东省建设厅直属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和建设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工作,是服务于政府主管部门宏观决策的综合性、高层次、战略性发展研究机构。主要业务范围:
1.城市化研究所:主要从事建设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城乡统筹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城镇化发展规划编制;国内外城市化发展动态研究;城乡建设领域专题发展研究等。
2.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研究所:山东省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设在该所,主要从事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研究;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政策法规研究;新型墙材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与推广;建筑节能监督检测与节能建筑评定;能源监管与能效测评;新型墙材建筑节能技术咨询与培训等。
3.住宅产业化中心:主要从事住宅产业化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住宅性能、部品认定评价;住宅产业化基地与示范项目评审;住宅建设成套技术体系研究推广;住宅产业化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等。
4.建设科技中心:主要从事建设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新技术新产品认证评审;技术资料翻译与国际交流;建设行业科技协作与交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建设工程咨询与工程监理;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咨询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