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州市新农村建设发展
河南工业大学
明德
求是
拓新
笃行
郑州市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
及“三化”协调发展调研
策
划
书
河南工业大学
明德
求是
拓新
笃行
一、调研主题:
郑州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三化’协调发展模式调查研究
二、调研背景:
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活动宗旨,紧密围绕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围绕“十一五”规划的事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科技服务为主,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当地农村建设、企业发展,使之落实新农村建设情况,服务基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作为理工青年,我们要积极响应胡锦涛主席的号召,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三、调研时间:
2012.4.10--2012.4.25
四、调研地点:
郑州市惠济区南阳寨
五、调研目的
1、学习考察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新思路,新成效。
2、深入学习“八荣八耻”,关注两会问题、贯彻两会精神。河南工业大学
明德
求是
拓新
笃行
3、紧紧围绕“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风建设展示我系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与专业特色。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社会交际能力。
5、激发学生的爱心,感恩社会。
6、加深对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理解。
六、调研意义
通过切身调查,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增强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志愿者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投入新农村调查中,并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另外,是大学生加深对新农村建设“三化”协调发展的理解,以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
七、调查内容
1、城镇化的调查
(1)、走访调查新农村的发展模式,了解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促进度;
(2)、了解农户在企业的就业情况;
(3)、从企业所得收入占家庭收入比;(4)、企业对社会的关心度;
(5)、走访农户,了解老百姓的生产与生活如何安排和对国家政策 的了解。河南工业大学
明德
求是
拓新
笃行
2、农业现代化(1)、调查走访
为了解当地未成年人生活成长情况,团队队员将采用调查问卷,走访农户、采访教育主管人员等形式对当地的未成年人状况进行广泛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到当地未成年人的教育状况以及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的生活状况等。同时结合对当地农民、教育部门、政府主管部门的走访等形成书面材料并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并将论文提供给当地教育或政府部门作为改善现状的有力依据,同时在征求当地同意的情况下将论文转发给新闻煤体,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的更为广泛的关注。
(2)、新农村整体进展情况
为了了解新农村发展发的整体情况,我小组计划于4.17去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农村建设指挥部调查新农村整体发展状况,新农村部分发展模式,以及取得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即使我们国家城镇化提高到60%以上,那还有6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民仍然是庞大的群体,解决好这些人的问题仍然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任务。同时要看到,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也有利于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与生活水平相适应。我们在解决“三农”问题里,要汲取国际上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这样一个重大战略任务,绝不意味着河南工业大学
明德
求是
拓新
笃行
反城市化、反工业化,而是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贯彻和执行“三步走”战略的重要一步,是我国到二十一世纪中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过渡期,所以我们要切实执行新农村建设新方针,加快社会进步步伐。3.工业化
工业化能够加快城市的发展,同时能够增加就业岗位,还能增加自己的收入,所以工业化是相当重要的。此活动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关注新农村建设,关注民生,关注当代农民的生活现状,道路修建、生产投资及设施设备以及农民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
(1)、调查村民的文化程度和月收入水平以及与职业的关系。
(2)、村民对于政府对工业化政策的了解和领悟程度。
(3)、工业化的实施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包括科学技术的研究
和推广,优化生态环境,提高劳动力素质,信息技术的发
展,推进企业信息化等。
(4)、惠济区南阳寨工业化推行的现状,以及是否取得了理想成效。
4、践行“孝道”,体恤老人,关爱残疾人群
在关注留守孩子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的情况下,显现了以老人,残疾人为主流的人群。作为老人,残疾人,他们本来就是年龄过大,或是由于身体的缺陷导致自己的生活就有一定的困难,有的还要照顾年纪很小的孙子,孙女等。河南工业大学
明德
求是
拓新
笃行
这给他们生活带来更大的压力,更大的困难。我们调查队伍,将行好一次“孝道”,做好“七个一”活动:为他们梳一次头;为他们打扫一次卫生;为他们洗一次衣服;陪他们散一次步;陪他们给外出的家人打一个电话;为他们讲一个当前的时事;给他们讲一次外面精彩的世界。在新农村快速发展的步伐中,社会要整体进步和发展,让每个人都享受到新农村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愿我们大家庭的弱势群体得到更过的关爱和呵护,也愿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双成提到。
八、团队介绍:
本活动由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0901班承办,主要成员有李伟、柳阳、王宾宾、孟帅、吕杰冰、李立霞。团队成员平时对待工作积极热情,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农村,了解新农村建设,调查近年来在我党的号召和带领下,农村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
九、调研流程:
前期准备 → 调查调研 → 调研结果处理 → 调研总结
1、前期准备:
(1)、制作详细的调研策划书以及调查问卷
(2)、准备前期所需物品:
相机、志愿者帽、书写笔、记录本、文件夹、校徽、自行
车等。
(3)、确定人员分工
(4)、查询相关资料及联系好当地村委会 河南工业大学
明德
求是
拓新
笃行
2、前期人员分工
(1)、孟帅负责整体策划,并负责志愿者帽的借还工作。
(2)、吕洁冰、李立霞负责制作全面的调研策划书。
(3)、柳阳负责制定全面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覆盖面广,侧重于
新农村发展模式及新农村建设前后村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以
及村容村貌的改变,另外负责相机充电及携带工作。
(4)、李伟、王宾宾负责确定往返途径及路线,预估路程所需时间,并确定出发时间。
附:每位团队成员佩戴河南工业大学校徽,并带上一个记录本
或者文件夹,两支书写笔,每人一辆自行车,没有自行车的队
员借到一辆自行车,并在出发前天保证车胎气体充足。
3、调查调研:
(1)、首先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研。调研中一人负责摄影,其余五人每人负责20份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调查中要与当地民众及游人进行充分交流,最大限度的收集有效信息,调查中拍摄适当多数量的照片。
(2)、采访当地民众、游人以及村委领导。分别从不同类别人群中了解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以及他们对新农村建设前后生活水平、经济水平变化的切身感受,及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及新农村建设农村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以及结合本村实际,新农村建设以后的发展方向。采访中拍摄有效的照片和录像。河南工业大学
明德
求是
拓新
笃行
(3)、采访前,孟帅负责联系领导。
(4)、采访时,李伟、孟帅负责与领导交流及提问,吕杰冰、李
立霞负责书面记录,柳阳、王宾宾负责摄影工作。
十、感受新农村
参观考察产业化建设园区,切实感受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
果,思考新农村发展模式中的优势及不足。
1、参观考察该村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果,了解该村在此进
程中遇到的遇到的问题和不足。
2、参观考察该村城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考察该村在住房、医
疗、教育水平、老人养老等方面的改善程度,了解发展中的优势
和不足。
3、参观考察该村的工业系统,考察该村在工业发展方面的重点以
及工业覆盖范围,原料利用程度,企业效益以及工人福利待遇,当
地居民就业情况。
4、观察该村环境状况,与村民交流,了解该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
环境的变化,以及村面对环境的满意程度及生活舒适度。该项调查
及调研过程中,李伟、王宾宾负责与村民交流并询问有关情况等,孟帅、吕杰冰、李立霞负责书面记录,柳阳负责摄影工作。
十一、调研结果处理:
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类,然后以适当的方式对调查结果进行处理,使调查结果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对采访结果及收集到的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吕杰冰、李立霞、柳阳对调研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河南工业大学
明德
求是
拓新
笃行
并对结果进行处理,通过合适的方式使之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十二、调研总结:
结合当前全国及郑州市新农村发展现状及模式做出正确合理的分析,辩证的看待新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模式做出合理的建议,对新农村的发展做出展望,并对摄影进行合适的筛选,使整个调研报告呈现为优美、明了的文档形式。
2012.4.8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发展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七坊村位于**县城东北部,是**县城“北扩、南拓、西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北扩”的重要的地理位置,全村24个村民小组,1601户5492人。全村有七个自然村,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74亩,林地5024亩。结合本村所处地理位置与自然村分布广、人口多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党中央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各项新农村建设。围绕社区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新村为主线,以点带面有序进行,逐步推进。2011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212万元,其中第三产业产值43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83元,村财收入69万元,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增长。现将我村一年来开展新农村建设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推进自然村社区管理建设,优化村庄环境,建设和谐文明幸福新村。
我村充分调动村民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县委县府“以奖促建,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开展“一事一议”进行村庄环境建设,发动村民按照《福建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进行筹资筹劳,推进社区环境整治和建设。
1、进一步完善观音堂社区,农民之家周边道路硬化及环境整治绿化。观音堂社区、农民之家、社子下新村位于七坊村中心地段,小区面积20700平方米。在2009年完成观音堂第一期道路硬化,环境整治、绿化基础上,继续完成小区第二期社子下新村道路硬化、环境整治、绿化工程。由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负责实施,按照《福建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发动村民投资投劳,筹资36.62万元,争取上级奖补资金24.65万元。完成了道路硬化4012平方米,在小区新砌花池150座,绿化带620米,种植冬青球65株,山茶花165株,桂花184株,金玉满堂146株,竹柏42株。
2、实施了与观音堂社区相连的古山路至台湾新村的道路建设及绿化工程。共投入资金22.99万元,完成道路硬化2080平方米,种植**等花木165株。如今,呈现在村民面前是一个崭新整洁的观音堂社区,与东方新城、林化新村、嘉亿花园连成一片。在小区内设立了篮球场、汽排球场和各类健身器材,农民之家还设置了棋牌室、电教室、图书室等供村民健身、休闲、娱乐、充电。建立小区管理机构,制订管理公约,整个小区环境优美,居民****,成为我村的一个亮点。
3、在完成观音堂小区建设后,根据村新农村建设目标,着手进行第二步实施的寨子岭、天坪形、坑塘里的道路硬化。目前,共筹资39.74万元,实施道路建设1530平方米,解决了本小区出行道路的困难,小区建设已现雏形。
二、以点带面,开展各自然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
1、解决乌石坑、瑶前自然村道路及排水排污问题。乌石坑、瑶前自然村离村部约1公里,村民对行路难、排水排污不畅反映强烈,是一个十多年来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村两委急村民之所急,将解决这一问题的任务交给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理事会负责全程实施解决。理事会接到任务后,立即对该小区的道路、排污进行实地勘测、丈量,动员村民投资投劳,同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扶助。筹集建设资金18.25万元,建设了挡土墙53米,排污圳150米,道路硬化2037平方米。道路排污设施的建成彻底改善了该二个自然村的环境面貌,大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得到村民一致好评。
2、实现全村亮化工程。为实现全村亮化,在村财困难的情况下,出资8.68万元,首先在7个大的自然村安装巷道节能灯186盏。2011年又为偏远的坑里、金鸡寨、田心里、瑶前等较小自然村架设路灯专线,新安装巷道节能灯40余盏,基本实现全村亮化。
3、加强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的建设。以创建文明县城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全自然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对已建立的东门坝、大楼村、陈凤岭、坑塘里、寨子岭、观音堂等自然村的垃圾清运队伍进一步完善,还在腾里、田心里新建垃圾池,对垃圾定期进行清扫,并建立“门前三包”制度,卫生环境得到解决较大改观。大部分自然村都建设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
4、积极协调解决纠纷。我村由于人口多,自然村范围广,开展各项工作中时有矛盾纠纷发生,村理事会、老调委会、村调委会都能及时深入村民中进行了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全年顺利调解纠纷60余起,得到上级检查组的肯定,全村的和谐气氛日益浓厚。
5、继续实行对60岁以上老人每年补助100元,全村全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全部由村财支付。
三、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1、我村在古山段、金鸡寨、小江坝等地引导村民种植草莓、烤烟、蔬菜等,单经济作物一项,每年可增加收入100余万元。
2、在麻陂坝、牛角窝等地利用坑田湖洋田增挖渔塘50余亩,利用山地、鱼塘的有得条件养殖鸡、鸭、鱼,种殖莲藕,每年可增加收入50余万元。
3、根据本村人口多,耕地面积少的村情,我村为保证农业丰收,首先对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倍加重视。村每年出资2万余元,投工300余工,保证全村四大陂圳的水路畅通,彻底解决了因农业用水引起的各种纠纷。
以上是我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所做的一些工作,离上级要求仍然有一定差距,不足之处,敬请上级批评、指正。今后,相信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我村必将在新农村建设中更上一层楼,更加文明和谐,更为靓丽。
**县**镇七坊村民委员会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就是发展农村经济
新农村建设就是发展农村经济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千头万绪,任重道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条主线,并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一、新农村建设要有完整的思路和准确的定位,因地制宜编制发展规划
建设新农村,规划要先行。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结合当地实际,从产业发展入手,充分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充分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的充分就业。离石区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要求今年启动的新农村建设必须与产业建设挂起钩来,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农村建设一律不批。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到各县市调研新农村建设时,我们了解到一些情况。有些县市,编制一个村的规划就花掉10-20万元,不切实际地把农村绘制成城市化,处处高楼洋房,娱乐设施齐备,惟独没有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没有百姓养鸡喂猪的场所,没有农村特点。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农村建筑,曲解中央村容整洁的精神要求,严重脱离农村农民的实际,使中国房产农村化,城乡房产齐开花。如果这种想法不加以制止,即使新房盖起来了,各种娱乐设施配齐了,也建不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农村改善住房条件是重要,但还不是当前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当前最重要的是发展农村经济,充分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的充分就业,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让农民有较高的收入。
二、新农村建设要有多元投入的新机制
现在多数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靠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全部依靠国家投入也不现实,必须争取多元投入,形成以工补农,以财扶农,以城助农的合力兴农的氛围。
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投入,用足用活国家扶持政策。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达到3917亿元,全国人均300元,农民人均约500元。我省新增财力的60%、市新增财力70%都将用于三农建设,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是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各级领导应尽职尽责积极争取资金。
二是要突出企业帮扶,抓好村企互动工作。由于我市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普遍滞后,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历史欠帐太多,单靠国家投资远远不够,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突出抓好企业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认真总结推广孝义、柳林等县实施的行之有效的村企互动、企业帮扶,一矿一企帮扶一个贫困村建设一个新农村的经验。柳林县确定了68户企业结对帮扶40个新农村和28个贫困村,全县已掀起了村矿互动建设新农村的热潮。有条件的县也应学习他们的经验。
三是建立龙头企业带动新农村建设。广东省实施千龙带千村,收到良好的效果。河津市西卫村的两户龙头企业带动了整个村的经济发展,全村农民离土不离村,由农民转变成工人,实现了劳动力的全部转移,农村劳动力得到了充分的就业。社会事业基础建设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我市应鼓励每个龙头企业拿出部分资金帮助新农村建设,扶持发展一项产业。以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方式达到双盈的目的。同时市县政府应扶持建立几个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小杂粮加工龙头企业、干果加工龙头企业、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扶持,让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我市农村丰富的资源,引进外来资金和项目,加速我市新农村的建设。高平市引进雨润集团200万头生猪冷鲜肉项目,达产达效后,每年可实现产值20亿元,上缴税金300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1500人。每年可直接拉动农民增收4000万元。我市在招商引资时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工作,引进外资项目,带动本地农业、畜牧业、林果业、小杂粮等产业的发展。
五是鼓励农民投资建设自己的新农村。要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引导致富能人回村投资,借智生财,借资兴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把农民看作帮扶对象,而要把农民作为农村建设的主体。目前,贫困地区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到城市经商打工,农村已呈现出缺乏劳动力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我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9%,再加上打临工的约20万人,就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8%,尤其是有包工头的村庄,如临县阳宇会村,外出务工人员占到该村劳动力的80%以上。市委二届二次全会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5485”总体发展目标,稳定转移劳动力80万人,届时转移的劳动力将占到劳动力总数的80%左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全部转移,农村留守人员大部分是老弱病残,有拖累的妇女劳动力。农村将缺乏懂技术、有知识、会管理的人才,甚至缺乏熟练种地的农民和身强力壮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农业是天生的弱质产业,弱质产业靠弱势群体经营。这样的人口结构、生产力结构,即使国家再加大农村建设的投入,投入的资金也未必能真正用到刀刃上;投入的科学技术不一定能真正被掌握;农机具等先进生产设备未必能被很好地使用。
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作规划时,既要考虑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输出渠道,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平,又要充分考虑到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必须依靠大量的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在农村劳动力输出的同时,一定要留足足够的青壮年劳动力,让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人建设,有人管理。
四、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耕作的有限土地不足以使他们致富,且时刻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民要生存,要发展,不得已才外出谋生,要想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就必须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产业。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它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有利于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工农之间协调发展;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抓住两区开发机遇,认真实施产业化项目。农业产业化是运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本途径和重要经营方式。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经营方式,必须抓住产业化经营这一关键,以产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抓住两区开发机遇,抓住“1215”农业产业化工程的机遇,全力抓好双百双千项目范围内的58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创造条件,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既要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的模式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更要创造条件不拘一格地推进适合本地的产业化的发展。石楼县种树专业队、柳林县红
枣嫁接专业队、交口县石头饼、柳林县真空包装碗托都是一种产业,只要有经纪人队伍或能人牵头,把它们做好,做大做强,就能带动一个县城或一个区域地方经济的发展。
五、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目前,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建设新农村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农村基层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尤其取决于他们创造性的工作。一个好的基层组织关键是做好两委班子的配备。特别是班长的配备,要从政治上可靠,发展农村经济有能力、百姓信得过的人员中选择。可拓宽选人视野,从农村能人中选择、从大学生中选择、特别是从我市各县切掉职务50岁左右的科级干部中选择。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没有强有力的基层干部队伍作支撑,就没有农村工作的发展,建立一个好的基层组织,对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篇: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发展报告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发展报告·永州卷》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助推农业规模经营
李 建 民
近年来,我县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因势利导,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截至目前,全县共流转耕地面积12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9%,流转林地面积21.6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14.12%。参与流转农户为
6.58万户,流转农户占全县总农户的29.92%。在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我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引导,扎实推进。通过采取宣传教育、典型示范、政策扶持等形式,积极鼓励、引导土地向大户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一是注重宣传鼓动。结合实际,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农民从传统的土地观念中解放出来,增强发展意识,克服小农意识,消除疑虑,放心流转。切实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群众明白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方式,使他们明确推进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广泛宣传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创业成功的先进典型,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性。二是注重示范带动。针对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的现实情况,我们发动各级干部做典型、当标杆,领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大江水库管理所职工谭沂城,从2007年1月开始,在肖家村镇护民村租赁稻田319亩种植优质稻,发展规模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2009年种粮收入达71.6万元,在当地粮食生产中发挥了较强的示范 1
带动作用。白水镇农机员周祥连近几年在该镇福田村承包经营200多亩稻田进行优质稻种植,添置了水稻生产各个环节的农业机械10多台套,并以自己承包的稻田为示范园,开展机械化育插秧、植保、收割示范表演。在他的带动下,白水镇土地流转面积达3500多亩,涌现了王黑生、王伟和刘爱民等一批上规模的机械化种粮大户。目前,全县各级干部职工有相当一部分人员都参与到土地流转当中,较好地发挥了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土地流转升温加速。三是注重政策推动。坚决落实惠农政策,按照“谁种粮、谁受益“的原则,不折不扣地兑现中央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补助资金。对受让土地面积多、发展农业生产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给予重奖。2009年,我县对26名种养大户进行了表彰,其中,种粮大户每户奖励大型农业机械一台,最高奖励价值达10万元。同时,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县内金融机构普遍加大了对参与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种养大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县信用联社积极推行小额商户信用贷款和农户小额信贷,并对一批诚信度佳、经济实力强的大户,有针对性地提高了授信额度、延长了授信期限,支持他们扩大生产规模。潘市镇的造林大户杨植林,承包2100亩荒山发展规模经营,信用社通过林权抵押,给该户发放贷款200万元。县村镇银行创新信贷产品,着力为大户破解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难题,截至2009年12月底,已累计对142户种养大户发放个人联保循环贷款2282万元。通过银信部门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土地流转。
二、积极探索,创新形式。针对本县农村实际,对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目前,全县范围内的土
地流转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自由流转。具体表现为委托经营和互换两种方式。委托经营,主要是在亲属朋友之间进行的土地流转。这种形式大部分为村民举家外出务工,将土地交由亲属朋友代耕代种,租金一般较低,甚至不需要交租金,而且租期较长。互换,就是农户之间通过协商的办法,以调换、互串的方式把各自座落在不同地块的土地集中到一起,实现小范围的规模经营。二是出租流转。有大户承租型、反租倒包型、公司租赁型等。我县种养大户通过承租土地发展规模经营的趋势逐年加快,下马渡镇上赤湾村种植大户王全,2005年开始在本镇大湖塘村租用300亩稻田种植蔬菜,租期8年,每亩稻田年租金为400元,另外,政策性补贴全部发放给发租农户。大忠桥镇罗果村种粮大户邓冬圣,2008年承包稻田380亩,种植双季优质水稻,2009年种植面积450余亩。近几年来,全县共涌现各类种养大户3527户,涉及土地流转面积21万亩。“反租倒包”型流转是我县近年来重点推广的一种流转形式。所谓“反租倒包”,就是由村委会或合作社牵头,把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以“高价”连片反租到集体,租期一般在十年以上。然后村委会或合作社再以同等价格转包给经营者,搞统一规模经营,譬如我县文明铺镇近年来对各村山地实行“反租倒包”流转方式,由村委会牵头,把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以“高价”连片反租到集体,租期三十年,然后村委会再以同等价格转包给老板,搞统一规模经营,重点发展良种油茶生产。2009年全镇共发展油茶基地1万亩。“公司租赁型”的土地流转形式在我县也出现较早,比较典型的如深圳市顺达林牧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于1995年租用龚家坪镇萝卜塘村1100多亩山地进行生物能源林开发,租期20年,租金20万元,一次交清。三是股份合作流转。由村委会将农民组织到一起,成立合作社,农户以自有土地折合资金作为股份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组织少部分人员对社员的土地进行连片经营,社员按照股份进行生产利润分红。我县金浩茶油的油茶种植子公司就是以这种形式运作的。
三、强化服务,提供保障。充分认识农村土地流转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特征,综合运用多种服务手段,为土地流转有序、深入开展提供切实保障。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在县农村经营管理局设立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土地流转信息收集发布、政策咨询、部门协调、技术服务和考核督查等日常工作。积极推动镇(乡、场)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把按照“五个一”标准建设好土地流转中心列入全县(乡、场)农业农村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镇(乡、场)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辖区内流转的供求信息搜集及发布、土地评估、政策咨询、合同签订、档案管理、矛盾调解等指导服务工作。另外,在各村聘用了以村干部为主的土地流转服务员。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县、镇(乡、场)、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确保了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上下衔接、有序运作。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个体)充分发挥服务功能,近几年来,累计发布土地流转信息1250条,接待土地流转咨询15万余人次,帮助协调解决土地流转纠纷421起,落实土地流转面积73981亩,涉及流出户4万余户,涉及流入户(企业)351户(家)。二是指导规范发展。在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把握以下四条基本原则,加大指导和监管力度,确保了土地流转规范发展。坚持依法自愿的原则。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定开展土
地流转,完善土地流转合同,有效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始终把土地流转建立在农民充分自愿的基础上,不强迫农民流转,不搞行政命令,村、组集体未经农民同意或委托,不得擅自流转土地或代签流转合同。坚持“三个不得”原则。即坚决做到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超前防范农民失地的风险和某些公司实质性控制农用地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切实保护农业耕地资源。坚持有偿协商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流转的条件、方式、期限、价格由流转双方自主协商。流转收益归承包农户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坚决避免流转事宜由当地政府和村级组织说了算、不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的情形发生。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足当地实际,在充分考虑镇情、村情、民情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不搞一窝风,平稳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三是促进转移就业。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服务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条件。几年来,全县累计培训农民工37794人,其中免费技能培训18137人。积极参与区域劳务协作,同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56家职业介绍机构和用工企业建立长期劳务输出协作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每年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组织农村劳动力集中跨省转移。以县人力资源市场为依托,及时发布本县用工信息,组织县内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帮助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富余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共33.7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7.3万人,本地就业人员6.4万人。通过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切实巩固了土地流转成果。四是
优化农技服务。持续开展农技培训服务。以县、镇(乡、场)村三级联动为载体,以种养业生产大户及基层农技人员为培训范围及重点,以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年受训人员达6000余人次。广泛开展农技生产服务。全县现已组建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20个,每年与农民签订机耕、机灌和机收服务订单10万余份,完成作业面积80多万亩。各级农技人员经常深入生产一线,通过示范操作、现场指导等方式,为规模经营大户提供农机操作与维修、病虫专业化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各方面的技术服务,实时解决大户生产中碰到的难题。积极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和水稻等农作物良种供应上全力做好各项服务,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益。
(作者系祁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第五篇:村新农村发展建设规划
村新农村发展建设规划
村新农村发展建设规划
村新农村发展规划 村隶属于市区镇,位于市东北部近郊,距市中心12公里。全村现有总人口2890人,其中农业人口2750人;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206亩,山峦6000亩,村级道路20公里,其中7公里实现了油路化;有民营企业10户,年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农民主要从事果树、花卉、绒山羊等种养植业和汽车运输业,农民纯收入达到4000元;村集体年收入可达到40万元。
村现有果园4000亩,年水果销售量200万公斤,年产值达到300万元;有杜鹃花日光温室150栋,占地面积300亩,年销售量达到80万株,实现销售额
400万元人民币。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条件。
村距边境口岸12公里,距机场20公里,距港口35公里,距火车站12公里,距高速公路17公里,三维交通十分便利;距沿江景观路直线距离3公里,距虎山长城10公里,距河口渡假区50公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交通条件。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都市农业的大力发展,园艺型农业、示范型农业、观光型农业将是今后城市近郊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党的十六大适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对镇村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发展现代近郊农业为重点,以建设和谐村镇为目的,以农业旅游观光为手段,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经综合分析,认真论证,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确定村新农村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及发展思路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
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结合我村实际,确立今后五年发展思路为“三个牵动”,即:以特色农业资源牵动我村农业结构调整便捷化;以生产专利产品的企业牵动我村工业生产集团化;以旅游业牵动我村特色农业资源产业化。[本文出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
二、目标安排及结构规划
总体目标安排
到2010年,要实现社会总产值一亿九千万元,营业收入二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一万元,村集体收入一百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八百万元,第二产业产值一亿六千万元,第三产业产值二千二百万元,五年总投入为二千万元。
产业结构规划
1、总体规划
充分利用我村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用足用活政策。经五年努力,使我村形成“
二、四”的格局。即培育两大
园区,做强四大支柱产业。
培育“两大园区”就是指培育生态农业旅游园区、镇东山工业园区。做强“四大支柱产业”就是做强新型建材、食用菌、果树、杜鹃花卉产业。[本文出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
2、农业产业规划
我村有耕地2206亩,山地6000亩,今后五年,我们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以“一园两带”为农业发展的中心。“一园”即建成生态旅游观光园;“两带”指蔬菜、花卉、瓜果经济带、以艳红桃为主的林果经济带。
3、工业规划
今后五年,我村工业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两个推动、一提高”,即: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化发展;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到2010年,要建成完善的镇东山工业园区。同时要形成我村工业的两大支柱产业:以为骨干的新型建材产业;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食用菌产业。
4、第三产业规划
日、俄战争遗址—日本碑、俄国坟就坐落在我村。充分利用和开发我村的旅游资源优势,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总的思路是“一园多点”。即开展以生态旅游观光园为重点,以自然历史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辅助的“新型农村一日游”活动,全面展现我村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点壮观、村民思想进步的全景图。
三、实现规划的保证措施
采取“三动”战略,用活资源、用足政策
1、坚持优势产业牵动,促进经济发展。一是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开发旅游资源,建餐饮、娱乐、服务区。二是吸引外资开发我村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调动农民种果菜的积极性,实现玉米退粮田的计划;三是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牵动地区经济发展。今后五年,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帮助农业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扩大再生产,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深加工企
业,以此牵动我村及周边地区高效农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四是通过镇村各类基地的示范、服务作用,引导农民走高效农业,并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开发观光农业。
2、坚持两个启动,促进经济发展。一是坚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地理优势来招商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外来人员在我村投资,采取“村企联动”的方式,即村集体以土地和厂房为条件,吸引投资者投入资金、技术和设备。通过这些办法吸引投资者,使投资者能够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起来,为长远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坚持为企业全程服务,做好现有企业的各项服务工作,做企业的“勤务员”。[本文出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
3、搞好三个资源的开发推动。一是搞好旅游资源开发;二是搞好蔬菜花卉瓜果资源开发;三是搞好林果资源开发。将三种资源优势开发成产业优势,推动我村经济向高速、高质、高效发展。
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奖罚分明,确保目标实现
真正做到目标层层分解,人人分担的局面。首先是按照五年规划的总体目标,按产业格局分解到村两委成员身上。负责工业发展的实施工业五年规划;负责农业结构调整的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规划;其它两委成员要为五年规划的顺利实施做好保障服务工作;二是按照五年规划,每年将指标分解到村干部身上;三是制定出严格的考核制度,真正做到超额者奖、完不成任务者罚。
综合上述规划,可将我村今后五年规划框架概括为:精心打造“
二、四产业新格局,全面建设新”。到2010年,全村一、二、三产业实现产值一亿九千万元,营业收入二亿元,村集体年收入一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一万元。在全体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民健康水
平、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中共镇村支部委员会镇村民委员会
年十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