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发展横幅标语
新农村建设发展横幅标语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标语很是熟悉吧,标语肩负着“社教”的'使命,在影响社会舆论和文化传播中,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标语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横幅标语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天地之间是人心,山水之间是灵性,邻里之间是诚心,穷富之间是爱心
2、爱岗敬业勤劳富,精打细算聚财富,遵纪守法健康富,家庭和睦同心富,邻里相亲互相富
3、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4、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构筑和谐发展新农村
5、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7、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8、知荣辱,讲礼仪,树新风,促和谐
9、文明从脚下起步,创建从你我做起
10、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新农村建设物质条件
11、不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积极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
1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新风
13、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
14、好心总有好报,帮人就是帮已
15、金乡邻,银亲眷;邻居好,赛金宝
16、春耕不好害一春,育儿不严害一生
17、勤劳是幸福的右手,节俭是幸福的左手
18、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积极推动新农村活动开展
19、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20、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
21、美丽村落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
22、人人都会老,家家要尊老
23、治安防范个个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受益
24、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化文明向农村传播。
25、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展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26、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建新机制,树立新风尚
27、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新展望
28、创新集团经济发展思路,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29、深入开展清理垃圾,清洁河道,改厕改圈和村庄绿化活动,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
30、道路通达河塘清,改水改厕饮水净,垃圾集中“无四乱”,绿色乡村面貌新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发展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七坊村位于**县城东北部,是**县城“北扩、南拓、西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北扩”的重要的地理位置,全村24个村民小组,1601户5492人。全村有七个自然村,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74亩,林地5024亩。结合本村所处地理位置与自然村分布广、人口多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党中央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各项新农村建设。围绕社区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新村为主线,以点带面有序进行,逐步推进。2011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212万元,其中第三产业产值43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83元,村财收入69万元,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增长。现将我村一年来开展新农村建设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推进自然村社区管理建设,优化村庄环境,建设和谐文明幸福新村。
我村充分调动村民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县委县府“以奖促建,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开展“一事一议”进行村庄环境建设,发动村民按照《福建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进行筹资筹劳,推进社区环境整治和建设。
1、进一步完善观音堂社区,农民之家周边道路硬化及环境整治绿化。观音堂社区、农民之家、社子下新村位于七坊村中心地段,小区面积20700平方米。在2009年完成观音堂第一期道路硬化,环境整治、绿化基础上,继续完成小区第二期社子下新村道路硬化、环境整治、绿化工程。由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负责实施,按照《福建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发动村民投资投劳,筹资36.62万元,争取上级奖补资金24.65万元。完成了道路硬化4012平方米,在小区新砌花池150座,绿化带620米,种植冬青球65株,山茶花165株,桂花184株,金玉满堂146株,竹柏42株。
2、实施了与观音堂社区相连的古山路至台湾新村的道路建设及绿化工程。共投入资金22.99万元,完成道路硬化2080平方米,种植**等花木165株。如今,呈现在村民面前是一个崭新整洁的观音堂社区,与东方新城、林化新村、嘉亿花园连成一片。在小区内设立了篮球场、汽排球场和各类健身器材,农民之家还设置了棋牌室、电教室、图书室等供村民健身、休闲、娱乐、充电。建立小区管理机构,制订管理公约,整个小区环境优美,居民****,成为我村的一个亮点。
3、在完成观音堂小区建设后,根据村新农村建设目标,着手进行第二步实施的寨子岭、天坪形、坑塘里的道路硬化。目前,共筹资39.74万元,实施道路建设1530平方米,解决了本小区出行道路的困难,小区建设已现雏形。
二、以点带面,开展各自然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
1、解决乌石坑、瑶前自然村道路及排水排污问题。乌石坑、瑶前自然村离村部约1公里,村民对行路难、排水排污不畅反映强烈,是一个十多年来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村两委急村民之所急,将解决这一问题的任务交给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理事会负责全程实施解决。理事会接到任务后,立即对该小区的道路、排污进行实地勘测、丈量,动员村民投资投劳,同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扶助。筹集建设资金18.25万元,建设了挡土墙53米,排污圳150米,道路硬化2037平方米。道路排污设施的建成彻底改善了该二个自然村的环境面貌,大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得到村民一致好评。
2、实现全村亮化工程。为实现全村亮化,在村财困难的情况下,出资8.68万元,首先在7个大的自然村安装巷道节能灯186盏。2011年又为偏远的坑里、金鸡寨、田心里、瑶前等较小自然村架设路灯专线,新安装巷道节能灯40余盏,基本实现全村亮化。
3、加强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的建设。以创建文明县城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全自然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对已建立的东门坝、大楼村、陈凤岭、坑塘里、寨子岭、观音堂等自然村的垃圾清运队伍进一步完善,还在腾里、田心里新建垃圾池,对垃圾定期进行清扫,并建立“门前三包”制度,卫生环境得到解决较大改观。大部分自然村都建设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
4、积极协调解决纠纷。我村由于人口多,自然村范围广,开展各项工作中时有矛盾纠纷发生,村理事会、老调委会、村调委会都能及时深入村民中进行了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全年顺利调解纠纷60余起,得到上级检查组的肯定,全村的和谐气氛日益浓厚。
5、继续实行对60岁以上老人每年补助100元,全村全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全部由村财支付。
三、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1、我村在古山段、金鸡寨、小江坝等地引导村民种植草莓、烤烟、蔬菜等,单经济作物一项,每年可增加收入100余万元。
2、在麻陂坝、牛角窝等地利用坑田湖洋田增挖渔塘50余亩,利用山地、鱼塘的有得条件养殖鸡、鸭、鱼,种殖莲藕,每年可增加收入50余万元。
3、根据本村人口多,耕地面积少的村情,我村为保证农业丰收,首先对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倍加重视。村每年出资2万余元,投工300余工,保证全村四大陂圳的水路畅通,彻底解决了因农业用水引起的各种纠纷。
以上是我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所做的一些工作,离上级要求仍然有一定差距,不足之处,敬请上级批评、指正。今后,相信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我村必将在新农村建设中更上一层楼,更加文明和谐,更为靓丽。
**县**镇七坊村民委员会
第三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报告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贵阳市立足于城乡统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划为基础和龙头,以建立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保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工作持续推动,阶段性成效明显。
一、2007年全市推进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全市一产增加值2005年为34.85亿元,2006年为38亿元,实际增长7.6%;2007年达到45.07亿元,实际增长8.2%。农村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为3135元,2006年为3442元,增长9.8%(实际增长8.8%);2007年达到4088元,增长18.77%,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05年的120元缩小到2007年的52元;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2005年比全省高出1258元,2007年高出1714元。
三是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蔬菜产量从2005年的93.26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25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13.1%和18.8%;水果产量从2005年的6.86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8.65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14.1%和10.45%;禽蛋产量从2005年的1.39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2.02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8.3%和33.6%;肉类产量从2005年的18.06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20.54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6.7%和6.6%;水产品产量从2005年的1.05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19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8.9%和3.4%。四是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2007年,蔬菜基地面积达45万亩,花卉苗木面积达2.1万亩,水果基地面积达24万亩,中药材核心基地达7.6万亩,建成养殖小区累计达726个。同时,坚持以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到2007年,全市已发展龙头企业7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19家,市级龙头企业46家;扶持培育农业经济合作组织371个。
五是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自2003年以来,我市坚持实施“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十字方针,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共解决了32.69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修建乡村公路2550公里,村寨串户路2958.9公里;完成植树造林等农村环境建设工程72.41万亩;修建小水池4.14万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404户,户均面积达81.2平方米;完成沼气池建设106750口;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5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电时;实现固定电话、移动座机、移动电话等通讯方式对农村的多层次覆盖。
六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从2005年起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不断加大推行力度,2007年农民参合率达92.63%;从2006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全市农村在面杂费、免书本费、补助生活费、补助农村学校公用经费这四个项目中受惠的学生数量从2006年的46.9万人提高到2007年的57.6万人。对8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实行义务教育补贴,完成32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二)贵阳市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亮点纷呈
2007年,全市新增新农村建设市、区(市、县)共建点21个,新增区(市、县)自建点83个。全市各级试点示范村寨总数达212个,其中省级点12个,市、区(市、县)共建点31个(注:2006年的11个共建点中,含金山村1个省级点),区(市、县)自建点169个(注:2006年的97个自建点中,含水塘、磊庄、立碑、水尾、中哨、折溪、右
二、杉树、刘育、龙广、黑石头等11个省级点)。通过建设,试点村寨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亮点纷呈。
一是村寨面貌成亮点。修建进村公路317公里,其中省级点35公里,共建点56公里,自建点226公 1
里;修建串户路456公里,其中省级点66公里,共建点106公里,自建点284公里;实施“四改一气”10118套,其中省级点555套,共建点722套,自建点8841套;建设综合楼21栋,其中省级点3栋,共建点3栋,自建点15栋;完成危房改造1269户,其中省级点72户,共建点200户,自建点997户;实施庭院改造1371户,其中省级点332户,共建点696户,自建点343户;修花池1280个,其中省级点190个,共建点446个,自建点644个;建设和配置垃圾池(桶)895个,其中省级点73个,共建点216个,自建点606个;实施通广播电视工程9559户,其中省级点911户,共建点2951户,自建点5697户。通过建设和整治,试点村寨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支撑产业成亮点。发展蔬菜169139亩,其中省级点9350亩,共建点15094亩,自建点144695亩;完成果树种植24466亩,其中省级点4800亩,共建点3903亩,自建点15763亩;建成花卉基地3180亩,其中省级点110亩,共建点1348亩,自建点1722亩;建成中药材基地5970亩,其中省级点200亩,共建点600亩,自建点5170亩;种植葵花30000亩,其中省级点130亩,共建点218亩,自建点29652亩;种植烤烟4424亩,其中共建点2058亩,自建点2366亩。新增商品猪16360头,其中省级点3029头,共建点7457头,自建点5874头;养殖肉牛13352头,其中省级点1500头,共建点990头,自建点10862头;养殖肉鸡1697076羽,其中省级点540000羽,共建点357315羽,自建点799761羽;养兔57540只,其中省级点8500只,共建点19040只,自建点30000只。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为农民稳定、快速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农民增收成亮点。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强化减免和财政补贴等多种措施,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88元,增长18.7%,增幅首次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其中,清镇市达3628.43元,增长15%;修文县达元,增长21.62%;开阳县达3601元,增长18.9%;息烽县达3120元,增长20.1%;花溪区达4082元,增长16.6%;白云区达5020元,增长15.8%;乌当区达4258.6元,增长12%;小河区达5136元,增长29.3%。
四是文明新风成亮点。各试点村寨都修建了文化综合楼、农家书屋,少数民族村寨还建起了歌舞表演场所,为农民群众开展读书和文艺活动搭建了平台。在全市组织开展了首届“百村农民篮球赛”,共举办800多场比赛,广大农民踊跃参加和观看,丰富了农村业余文化体育生活。组织开展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培养村民尊老爱幼、邻里友善的新风尚。实施强素质工程,对试点村15万多农民进行了实用科技和技能培训,提高了科学生产和非农就业的能力。把文化活动与打造农产品品牌结合,开展了系列“农产品大王”评比活动,既活跃了农村文化,又推介了农产品品牌。通过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文化活动载体,文明新风吹进万家。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本做法
1、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培育发展新产业。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植特色主导产业。在坚持区域化布局和规范化生产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选准有优势的蔬菜、花卉、畜禽、水果、中药材等作为主导产业,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养殖小区,建设了一批特色新、规模大、档次高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养殖小区。二是以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对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建设、技术改造、质量认证、市场开拓等方面予以扶持,培育壮大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同时,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形成龙头企业带基地、农民合作组织建基地的专业化生产格局。三是推进农产品市场和“农家店”改造和建设,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产品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继续抓好“农改超”试点建设,推进“名店下乡”工程,加快发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完成改造村级农家店、乡级超市和农村集贸市场。健全和完善“绿色通道”机制,保障农产品畅通。四是挖掘农业新功能,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加强“吃、住、行、游、购、娱”六位一体的软硬环境建设,加快“农家乐”发展。
2、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突破口,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一是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管理新体制。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城乡一体发展的各项规划。二是突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寨规划,体现特色。根据村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风俗特
点,按照风格各异、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搞好村寨建设规划,防止千村一面。2006年全市选择了108个村寨进行规划建设,2007年又选择了104个村寨进行规划建设。三是重点倾斜,加快试点村寨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字方针”,加大投入力度。每年安排小城镇建设资金、村寨道路建设资金等不少于上年。四是建立激励机制,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制定了《贵阳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寨村庄整治以奖代补试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试点村寨的串寨路、串户路、排水沟、集中垃圾池、沼气池建设和绿化美化、农房建设、房屋立面整治等进行奖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开展人均环境整治的积极性。通过规划建设,试点村寨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3、以培养新型农民为抓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是推进农民素质工程建设。2006、2007年共计完成新一轮农民技术培训82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20409人,颁证17340人,完成农业科技培训25万人;完成非农技能培训13万人,有序转移10万人。全市有5000多农民专门从事农产品运销,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经纪人。二是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真正让农民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三是走群众路线,在示范点的选择上,要求必须有90%以上群众同意才能确定,使示范点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规划上,既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体现群众要求,又广泛征求专家意见,使规划科学合理。四是立足于实惠、实效,坚持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举债建设,不搞形象工程,真正让农民群众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信心。
4、以突破城乡二元体制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定》,明确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我市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贵阳”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针对我市城乡二元体制的现状,为构建城乡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制定出台了24个配套政策文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启动区划调整,完成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划归云岩区管辖,其他区划调整正在按程序进行,将“一市三县”改区的工作已列上议事日程。三是成立了贵阳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城乡一体化相关规划已经启动。四是户籍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步伐,实现了首批农民身份整体向市民身份转变。
5、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一是突出以解决农村“上学难、看病难、看电视难”等民生问题为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实施新一轮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和农民书屋工程,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活动。三是加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不住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健全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长效机制。
二、2008年推进新农村建设展望
(一)坚定不移的推进城乡一体化
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是统筹城乡发展。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突破城乡二元体制,构建平等的新型城乡关系,建立城乡开放互通、互补互促的机制,整合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推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加快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农民与市民的差别。
(二)科学制定规划
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统揽,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抓手,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于各项规划中。在抓紧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完成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等规划。完成以县城、重点乡镇、中心村为载体的规划。在加快城镇化步伐的同时,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促进农村就地城市化,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三)夯实农业农村基础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配套浇灌设施,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善配套渠系,推进农田水利化。继续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工程、生态林建设工程、“四改一气”配套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和庭院绿化,不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四)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积极引进、扶持、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努力建设一批符合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要求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实施菜、果、烟、花、药、茶、蚕、猪、牛、禽十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工程,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一批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推广“猪-沼-果”、“粮-猪-沼-菜”、“稻-鱼-菜”等循环农业模式,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逐步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开发乡村旅游,充分挖掘民居民俗和民族风情文化,依托自然山水,利用森林、果园、菜园等,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和“农家乐”,延伸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五)提升新农村试点村寨建设水平
继续加大对12个省级点、38个市、区(市、县)共建点(其中移民新村示范点7个)的投入,把规划建设的重点向“两点一线”倾斜。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示范村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试点村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把试点村寨建设成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农民增收致富的示范、农民和谐幸福的示范、农村文明新风的示范。
(六)加大农民向城镇转移力度
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落实和完善统筹城乡就业、城乡社会保障的政策,建立健全农民工的利益保障机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县城和建制镇要率先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逐步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从2008年开始,全市力争5年内每年引导5万以上有条件的农民工举家迁入城镇居住。
(七)切实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突出以解决农村上学难、就医难、文化生活贫乏等民生问题为重点,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同等享有公用义务教育经费。切实加强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农业人口参合率达95%以上。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加强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建设,扶持“农家书屋”发展,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敏村镇、文明户创评活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贯彻和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策措施,建立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实现公共财政、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发展。建立健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进一步把城市经营的理念和有效办法向县城和优先发展重点镇推广,筹集更多的项目、资金加快城镇化步伐和新农村建设。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争取信贷支持。积极引导、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稳妥推进机构改革,调整部门机构设置和部门内设机构,加快乡镇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
第四篇:村新农村发展建设规划
村新农村发展建设规划
村新农村发展建设规划
村新农村发展规划 村隶属于市区镇,位于市东北部近郊,距市中心12公里。全村现有总人口2890人,其中农业人口2750人;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206亩,山峦6000亩,村级道路20公里,其中7公里实现了油路化;有民营企业10户,年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农民主要从事果树、花卉、绒山羊等种养植业和汽车运输业,农民纯收入达到4000元;村集体年收入可达到40万元。
村现有果园4000亩,年水果销售量200万公斤,年产值达到300万元;有杜鹃花日光温室150栋,占地面积300亩,年销售量达到80万株,实现销售额
400万元人民币。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条件。
村距边境口岸12公里,距机场20公里,距港口35公里,距火车站12公里,距高速公路17公里,三维交通十分便利;距沿江景观路直线距离3公里,距虎山长城10公里,距河口渡假区50公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交通条件。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都市农业的大力发展,园艺型农业、示范型农业、观光型农业将是今后城市近郊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党的十六大适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对镇村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发展现代近郊农业为重点,以建设和谐村镇为目的,以农业旅游观光为手段,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经综合分析,认真论证,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确定村新农村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及发展思路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
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结合我村实际,确立今后五年发展思路为“三个牵动”,即:以特色农业资源牵动我村农业结构调整便捷化;以生产专利产品的企业牵动我村工业生产集团化;以旅游业牵动我村特色农业资源产业化。[本文出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
二、目标安排及结构规划
总体目标安排
到2010年,要实现社会总产值一亿九千万元,营业收入二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一万元,村集体收入一百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八百万元,第二产业产值一亿六千万元,第三产业产值二千二百万元,五年总投入为二千万元。
产业结构规划
1、总体规划
充分利用我村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用足用活政策。经五年努力,使我村形成“
二、四”的格局。即培育两大
园区,做强四大支柱产业。
培育“两大园区”就是指培育生态农业旅游园区、镇东山工业园区。做强“四大支柱产业”就是做强新型建材、食用菌、果树、杜鹃花卉产业。[本文出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
2、农业产业规划
我村有耕地2206亩,山地6000亩,今后五年,我们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以“一园两带”为农业发展的中心。“一园”即建成生态旅游观光园;“两带”指蔬菜、花卉、瓜果经济带、以艳红桃为主的林果经济带。
3、工业规划
今后五年,我村工业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两个推动、一提高”,即: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化发展;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到2010年,要建成完善的镇东山工业园区。同时要形成我村工业的两大支柱产业:以为骨干的新型建材产业;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食用菌产业。
4、第三产业规划
日、俄战争遗址—日本碑、俄国坟就坐落在我村。充分利用和开发我村的旅游资源优势,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总的思路是“一园多点”。即开展以生态旅游观光园为重点,以自然历史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辅助的“新型农村一日游”活动,全面展现我村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点壮观、村民思想进步的全景图。
三、实现规划的保证措施
采取“三动”战略,用活资源、用足政策
1、坚持优势产业牵动,促进经济发展。一是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开发旅游资源,建餐饮、娱乐、服务区。二是吸引外资开发我村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调动农民种果菜的积极性,实现玉米退粮田的计划;三是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牵动地区经济发展。今后五年,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帮助农业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扩大再生产,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深加工企
业,以此牵动我村及周边地区高效农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四是通过镇村各类基地的示范、服务作用,引导农民走高效农业,并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开发观光农业。
2、坚持两个启动,促进经济发展。一是坚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地理优势来招商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外来人员在我村投资,采取“村企联动”的方式,即村集体以土地和厂房为条件,吸引投资者投入资金、技术和设备。通过这些办法吸引投资者,使投资者能够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起来,为长远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坚持为企业全程服务,做好现有企业的各项服务工作,做企业的“勤务员”。[本文出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
3、搞好三个资源的开发推动。一是搞好旅游资源开发;二是搞好蔬菜花卉瓜果资源开发;三是搞好林果资源开发。将三种资源优势开发成产业优势,推动我村经济向高速、高质、高效发展。
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奖罚分明,确保目标实现
真正做到目标层层分解,人人分担的局面。首先是按照五年规划的总体目标,按产业格局分解到村两委成员身上。负责工业发展的实施工业五年规划;负责农业结构调整的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规划;其它两委成员要为五年规划的顺利实施做好保障服务工作;二是按照五年规划,每年将指标分解到村干部身上;三是制定出严格的考核制度,真正做到超额者奖、完不成任务者罚。
综合上述规划,可将我村今后五年规划框架概括为:精心打造“
二、四产业新格局,全面建设新”。到2010年,全村一、二、三产业实现产值一亿九千万元,营业收入二亿元,村集体年收入一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一万元。在全体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民健康水
平、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中共镇村支部委员会镇村民委员会
年十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南郑县黄官镇水井村发展藤编业富民富村情况调查
水井村地处南郑县以南17公里的浅山丘陵地带,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450户,总人口1450人,有耕地面积585亩,人均耕地0.4亩。改革开放以来,该村立足山区优势,把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藤编业做为全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现已形成了一个由龙头支撑、大户带动、农户参与、产供销一体的藤编工艺品生产基地。2005年全村藤编工艺品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850元,极大地促进了村民就业和增收,为构建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定的产业基础。
“一花”引来“百花开”
水井村的藤编业起源于70年代初期。最初由该村村民李汉福从四川引进藤编技术,带领5户村民编织藤椅。随着土地联产承包到户和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村两委统一思想认识,认真分析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决定通过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把藤编做为全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动员和组织老百姓人人学技艺、户户搞藤编,建设藤编工艺品专业村。通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使藤编工艺品这个家庭“小副业”发展成为全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村民的“摇钱树”。现在全村从事藤编工艺品生产的专业户380户、从业人数750人,分别占全村总户数、总劳动力的84%和85%,其中专业 -1-
大户16户、专业公司3个,被县政府授予“藤编专业村”称号,被省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促进局授予民俗工艺品“十大旗帜村”称号,成为全市的脱贫致富示范村。
促协作抓销售搭建创业致富平台
为了促进该村藤编业快速发展,更好地解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问题,有效增加村民收入。村两委对农户逐户分析,针对各自情况,落实村委会成员工作责任,实行包户责任制。同时要求党员带头创业、率先致富,开展“一帮一”“一带三”活动。全村32名干部、党员和大户共落实帮扶对象75户,协调资金10余万元,帮助购进原料500吨,累计帮助销售产品2000万元套(件),使全村村民都学起来、干起来、富起来。为了提升藤编业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村委会成立了“藤编协会”,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分工协作,建立了销售网络,在村内组织了15人的专业销售队伍,还在汉中及西北地区开辟了3个专业市场,把小山村的藤编工艺品推向市场,走出国门。藤编工艺品现销售西北12个城市和日本、美国、荷兰、英国及东南亚各国,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其中出口交货值580万元。
抓技术促创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为了增强藤编工艺品的市场竞争力,黄官镇政府组织技术培训50场(次),接受培训2000多人(次)。还组织大户到外地考察学习,引进外地的能工巧匠到水井村传授技术,进行工艺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现在,全村已由过去的手工生产转为半机械化生产,产品由原 -2-
来单一的藤椅发展到精编藤桌、凳、茶几、屏风、沙发、躺椅等13个系列,花色也发展到菊花、胡椒眼、二龙戏珠、龙凤呈祥、仙女散花等100多种工艺品。“龙凤藤编厂”聘请浙江师傅开发的精品,有的一套价值上万元,成为高档市场和外销的主打产品。通过有效组织、培训技术、开拓市场等措施,水井村的藤编业实现了“三个转变”,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由分散经营向集中经营转变,以大户牵头,典型引路,形成公司带农户的发展模式;二是由传统工艺向现代工艺转变,不断适应新时代发展和市场需要,大力开发新品种、新款式;三是由分散销售向联合销售转变。组建专业销售队伍,不断开发新市场。通过“三个转变”,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实现了产品增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水井村藤编业使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该村四组的余德忠是当地脱贫致富的典型。去年实现产值16万元,其中藤编工艺品860套(件),产值12万元,纯收入达到5.8万元。藤编大户郑富学,仅去年就编藤椅800套(件),产值10万元,纯收入3万元,他还帮助郑富礼去年生产藤椅150套(件),实现产值5.5万元,纯收入达到2万元。
建设新农村,旧貌换新颜
藤编业的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找到了产业支撑点,也使水井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近年来,在镇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按照新农村规划的要求,分别对村内主干道及人行道实施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对村内住户的房屋实施了饰面改造。截止目前,已累 -3-
计投资64.2万元,打通新村内长730米的街面水泥路,完成人行道硬化4125平方米,粉饰刷新房屋73户280余间,砌筑挡墙护坡230米。建成公共休闲绿地两处,约350平方米,安装路灯21盏。全村有360户新建楼房1100间,占总农户的80%以上。农户住宅内供水、排水、有线电视、卫生厕所等设施齐全。一个村容整洁、村民富裕、和谐发展的新农村正在水井村形成。(市乡企局李毅)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