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年干部加强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0:2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青年干部加强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青年干部加强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

第一篇:浅谈青年干部加强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

省、市、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实施下派干部、“三门”干部、工作队和挂钩联系村等制度,是新农村建设和锻炼干部的双赢之举,这些措施有力推动着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向我们青年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面对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每个立志有为的青年都不得不要考虑自己怎样才能发挥好作用的问题。但客观地讲,青年干部,尤其是参加工作

时间不长的青年干部不是农村工作专家,甚至都普遍缺乏基层农村工作经历。从人的因素来说,要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辱使命,有所作为,自身的努力始终是内因。因此,青年干部首先要重视的问题是,怎样努力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江泽民同志在《论加强和改进学习》一文中讲,“年轻干部要尽快成长起来,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勤奋学习,深入实际,努力吸收各种知识营养,经受艰苦锻炼。”(《江泽民文选》第二卷第309页)这句话用在这里是我们最好的行动指南。具体而言,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必须增强时代责任感,努力培养全局观念。建设新农村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历史任务,从长远看,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终将要由我们这一代及后几代人来完成。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们要坚决杜绝新农村建设是上级领导要做的事,与己无关的错误观点。在工作中,要把思想统一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努力站在全局高度,时刻关注新农村建设的热点、难点,关注和把握上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县委和县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新思路、新决策和新方向。养成对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思考的习惯,并对现实工作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调研,积极为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

必须主动学习,切实提升政策理论水平。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提出,要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并把学风问题摆在了突出位置。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我们不可能样样精通,但作为青年干部,掌握一定的政治理论、经济知识和法律常识是必不可少。为此,我们只能不断进行学习。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彻底摒弃理论学习上的被动局面和形式主义,真正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主动性。在学习内容上,主要是要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围绕县委和县政府发展战略及发展矿电、烤烟、畜牧业、经果业等重要决策部署,自主开展学习,真正学懂弄通,提高理论素养,不断加强科学理论对工作的指导。

必须投身实践,不断提高农村工作能力。我们大多数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青年干部,接触实际、接触群众的机会比较少,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考验和基层工作的锻炼,农村工作经验十分缺乏。所以,青年干部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能力,最终还是要靠到农村实践。现在的基层农村,已经成为锻炼青年干部的一所大学,我们要珍惜各种农村工作机会,把新农村建设当作个人成才成长、建设功立业的大舞台,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不断熟悉基层工作方法,积累组织、管理、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

第二篇:服务能力建设

对加强党的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党员干部服务能力的探讨

乌苏市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将“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确定为会议的主题,这是市委、市政府深刻把握乌苏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乌苏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急需抓好的重点工作。“提升服务能力”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做好基层的各项基础性工作。

一、乌苏市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欠缺的表现及成因 乌苏市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欠缺的表现:

一是服务意识缺乏。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化,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的思想意识。有的干部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有些党员干部面对涉及百姓利益的问题,处理起来不认真;个别部门衙门作风未改,办事效率低下。

二是服务确失。部分党员干部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工作方法,不能很好的为企业、群众服务;有的部门一味强调办事条件,不能主动、创造条件为企业、群众服务;有的部门和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存在以部门利益为重的现象。

三是服务能力不高。首先缺乏协调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部分党员干部对当前群众内部矛盾不熟悉,在工作中不敢碰硬,回避、上交矛盾。其次缺乏创新精神。部分党员干部满足于现状,凭经验办事,出现能力与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现象;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创新精神,奉行“本本主义”,不重实际;一些部门和党员干部奉行“拿来主义”,习惯于照搬照套。再次是经济口部分干部“所学非用”或“学非所用”的比例较大,专业知识欠缺。

党员干部队伍服务能力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分析起来有以下原因:

一是部分党员干部自身学习不够、掌握知识不够全面。个别中年干部出现老知识不管用,新知识不会用的现象。目前多数青年干部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但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就进入机关工作,社会实践不多,缺少科学管理办法。

二是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西方思想、观点、信仰及价值取向,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金本位、等价交换等思想和意识在一些干部的头脑中产生,干工作论报酬、讲“实惠”,在某些干部头脑中占了上风。

三是在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上缺乏有效机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多项有关基层干部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效果不够理想。特别是干部的管理上,重使用、轻管理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个别干部在工作上急功近利,为了出政绩,不惜虚报浮夸,损害群众利益。

四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措施不够完善,客观上也诱发了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公开、公正、平等、择优的竞争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致使一些干部工作积极性不强,有的甚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五是政府体制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乡镇和街道社区承担了很多的职能。但当前乡镇和街道社区人员紧缺的现象依然存在,与他承担的职能不相匹配。每个干部都分管几项工作,疲于应对、分身乏术,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放在扎扎实实的做实事上。

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的思考

(一)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

中央下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必须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服务意识。理想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内在需求,其实质上是用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观察和认识世界的问题。党员干部的信念如何,关系到一个党员干部能否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能否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

二是必须做到使党员干部的思想真正解放,提升服务能力。解放思想是永恒的主题,没有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就没有服务能力的提升,更难有改革发展的突飞猛进。我市党员干部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想问题、办事情习惯于传统思维、常规动作,对新事物反应迟、接受慢,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满足于和自己比、和过去比等现象。而这些又都造成了在现实中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办法不多等问题。因此,必须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决摒弃一切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进一步理清思路,积极尝试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三是必须想方设法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学习是党员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面对繁重复杂的发展稳定工作任务,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增强“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把党员干部的学习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营造浓厚的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良好氛围。要真正把坚持勤奋学习作为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开阔眼界、增强素质、提升能力。

(二)以完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制度建设,提升党员干部服务能力

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是把党员干部服务工作“软”件做“硬”、“虚”事干“实”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各个层面上都不缺乏制度,但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当前制度建设的重点在于要增强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要明确规定违反规定该怎么处理,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

一是结合实际建设制度。要建立和优化完善服务机制,结合党员干部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建立健全岗位责任、首问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失职追究、绩效 问责、公示制等一系列制度,严格实施绩效考核,充分运用组织措施、纪律追究等手段,下大力气突破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解决目标不明、职责不清、效率不高、工作不实等问题,以严明的制度规范杜绝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违纪违规行为。

二是强化管理抓好落实。强化管理,抓好制度落实和工作落实是实现优质高效服务的关键环节。抓落实的重要方法是抓实事、抓关键、抓重点。抓实事,就是全面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推动乌苏快速发展

和长治久安的工作部署,吃透精神、凝神聚力,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动态跟踪、狠抓落实。抓关键,就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超前谋划各部门、各岗位事关长远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全局性、深层次问题,抓住关键、科学论证,解放思想求突破,千方百计解难题。抓重点,就是要对各项工作分类排队,在千头万绪中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三是严格考核落实奖惩。绩效考核是推进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要确保服务能力建设不走过场,必须严把考核关。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科学的、量化的、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办法,把考核重点放在党员干部抓落实、办实事的工作实绩上,提拔、重用、奖励那些有干劲、有才能、干实事、有成效的人,查处个别极端不负责任、空谈误事的严重官僚主义者。其次要出台实施细则,并把绩效考核与工作目标考核、党风廉政责任考核、干部年终考核等结合起来,通过组织考评、社会评议和明查暗访等多种方式,实施对干部的有效管理和科学考核。要把考核的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提升党员干部服务能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员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属于党的一个基层组织。因此,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要有利于党员干部发挥服务群众的作用。各类基层党组织都要围绕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积极开展活动。

一是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要以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为原则,以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为重点,以活跃基层、打牢基础为目标。

二是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要围绕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从活动内容上进行创新;要结合开

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从活动载体上进行创新;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从工作和活动方式上进行创新。

三是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首先要突出党员发展工作重点,注重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其次,要开展好党员集中性教育活动,落实好经常性的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再次要加强党员管理和服务,探索建立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的机制。

第三篇:信访工作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推荐)

信访工作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

信访工作是直接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稳定大局和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接待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是各级党政机关的一项共同性工作。信访工作是了解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窗口,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作开展的好坏对服务新农村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笔者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更新信访理念,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信访工作是基层工作的“寒暑表”、“恒温器”、“减压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程度,如果处理不当将直接损害党委政府的形象,激化社会矛盾,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必须树立四种观念。一是要树立信访既是法律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理念。在坚持依法办事的同时,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信访工作的认识。牢牢把握信访工作密切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这三项基本任务,切实履行职责,不辱使命,把信访工作放在工作全局中去思考,放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去推进。二是要树立处访是行政行为的理念。要严格依法行政,做到大问题大解决,小问题小解决,坚决控制无理上访,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解决正当的信访问题中。三是要树立信访工作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理念。通过认真及时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社会稳定隐患。

二、认真对待初信初访,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实践证明,初信初访解决不好,会导致一些当事人由“信访”变为“来访”,由“初访”变为“重访”,由“逐级访”变为“越级访”,严重扰乱信访工作的秩序,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新农村建设。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初信初访,把初信初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接待群众来访要有“四心”。一是“热心”。对来访当事人不论有理无理,不论是不是本单位管辖范围的事情,都应热情接待,让其讲完讲清,以礼待人,以理服人。二是“耐心”。因来访人往往不懂法,文化水平亦不高,有时反映一个问题往往表达不清,一时半刻不能讲清问题,我们的信访人员必须耐心倾听,不要以“急”对“急”,以“硬”碰“硬”。三是“专心”。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要换位思考,梳理清头绪后认真解答,依法处理,决不能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四是“诚心”。对一些反复缠诉的来访者,要做好开导工作,抓住其反复上访的原因向其讲明不能再上访的理由,做好说服解释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之以法。

(二)处理群众上访应做到“五不”。一是要做到“不怕”。解决信访问题有难度,但难题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合理解决,并取得良好效果。二是要做到“不推”。对于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无论是否属于本单位管辖,信访部门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及时组织力量,做好接待工作。接待过程中,要注意稳定上访群众的情绪,在心平气和的气氛中弄清他们上访的动机和目的,请求事项,对于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处理的问题要义不容辞,对不属于自己处理的问题要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交接,切不可躲躲闪闪,一推了之。三是要做到“不拖”。时间也许是扶平伤痛最好的药,但是用到处理信访问题上,久拖不决也许不是一个好的办法。有些问题刚刚暴露的时候,趁热打铁,积极做工作,也许就将问题处理在萌芽中,如果久拖不决,有些案子当事人四处上访,时间一久再处理就容易造成工作的被动。四是做到“不压”。对待信访群众,说服教育保护是必要的保护措施,但决不能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综合措施进行压制。五是做到“不激化”。群众上访本身就带着比较激烈的情绪,看待问题的倾向性比较严重,如果接访人员不能掌握这种心理,说一些无助于问题的话,很容易激发上访人更加强烈的逆反心理,非要向上级部门讨个说法。千万不要说一些“莫说你上访到省里、到中央,你就是到了联合国,你也要到我们这里来解决”,“我们就是这么一个意见,不服到上面去说”等毫无意义的话,将上访人推到越级上访的路上。要在坚持上述“五不”方法基础上,抓好以情接访、分级处访、以法治访、综治息访,来积极化解涉访信访问题。

(三)宣传法制,提高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由于我国社会法律文化的相对贫乏,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不多,来访当事人是弱体群众居多,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法律意识薄弱。针对来访当事人的特点,正是宣传法制的好时机,结合实际反映的问题在法律层面上分析,当事人听得进、记得住,加之思想工作疏导,往往效果比较好,能够不失时机地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所以在接待工作中宣传法制,对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群众法律意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是要认真宣传国家《信访条例》及有关信访政策法规。教育群众要依法有序上访,要让群众明白处理信访问题在基层而不是在上级、解决信访问题靠法规而不是靠领导。二是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力求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有过高要求和过激行为者放弃过高要求、纠正过激行为,接受合理解决办法。三是疏与堵相结合。对于一般性的群众上访,采取教育疏导的方法,以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对于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不良后果的上访,必须坚决批评制止,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可移交公安部门依法处理,运用疏堵相结合的办法,妥善的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

三、妥善处理“三访”案件,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认真处理“信访老户、集体访、告急访”等疑难案件,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各级党政机关缠诉缠访问题,是一项事关人民利益、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因此,通过迅速解决一批突出的上访案件,有效遏制“三访”案件增多的势头,恢复正常的上访秩序,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意义。(一)慎重处理信访老户上访问题。信访老户一直是困挠党政领导、搅乱正常工作秩序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必须把解决信访老户问题作为稳定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大事来抓。首先是定期不定期对信访老户进行排查。通过从信上摸,从案上排,从访上查,做到不疏不漏。其次是对排查出来的信访老户要进行分析。认真剖析其“信访史”,看其信访的起因和要求的变化以及上访期间的思想变化,全面具体分析其理由是否充分,要求是否合理,并剖析对上访老户问题的处理过程,处理依据是什么,是否合法等等,针对性分析,摸清症结,对症下药,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二)高度重视集体上访的处理。由于集体上访涉及人数规模大,处理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更要高度重视。在处理集体上访策略上要坚持“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观不可激”的原则,努力化解纠纷、缓解矛盾,避免事态扩大酿成事端。要做好来访集体的工作,重点要做好组织者的工作,促使他们在群众中起到好的影响,并通过他们做好随访者的思想工作。对随访者要向他们讲清法律,讲清政策,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为暂时缓解矛盾而做无原则的让步和迁就,更不能乱开口,胡开口。该批评的要敢于批评,该教育的要敢于教育,情节严重、恶劣的要移送公安机关处置。(三)及时稳妥处理告急访。由于告急访突发性较大,如不及时解决,矛盾随时可能激化,容易引起较为恶劣的暴力事件,所以这类上访必须及时稳妥处理。对于这类来访者,其心理负担较重,言辞很是偏激,此时接待人员要热情接待,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文明,尽量消除对方敌对情绪,使他们相信政府能依法办事,处理好事情,待他们情绪稳定后,再慢慢启发来访人讲出事情的详细经过,弄清来访人的诉求,掌握矛盾的症结。然后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防患于未然。

基层是信访问题产生的源头,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信访最终就是要解决问题。我们务必要做好信访工作,努力为群众解决实际需要解决的且是党委政府能办到的事情,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全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第四篇:加强档案管理 服务新农村建设

加强档案管理 助推新农村建设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产生了大量档案资料。这些档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实记录,同时又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必要保障。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特别是村级档案工作,既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档案工作为现实服务的又一崭新平台,更是档案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和谐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最终的目标是建立起资源丰富、设施齐全、管理规范、利用高效的农村档案事业发展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一、要提高认识,摸清情况,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行政村档案工作是新农村档案工作中的基础,开展行政村档案规范化建设活动是农村基层档案工作重点。要深刻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推进行政村档案规范化建设,巩固村级建档成果,提高行政村档案管理水平,并进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效的服务。村(社区〉档案中,涉及大量的民生档案,尤其是大量征地拆迁、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土地管理、股份合作制等工作中形成的涉民档案,这些档案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调解各类纠纷、提供科技信息支持等方面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做好这些涉民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开发利用等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一件服务于民、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大事。然而,当前村级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总体上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村干部 1

档案意识差,不重视村级档案工作,对档案工作的经费投入少。二是档案管理人员多由村文书兼任,一部分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三是立卷归档不及时,其原因是材料收集不齐全,村支书、村主任、计生专职村主任等经办人手中的资料不能按时交给村文书统一立卷归档,认为各自的材料各自保管利用方便。这样,久而久之又形成“包包”、“捆捆”档案。四是行政村完成建档任务后,有部分村能按按时归档,还有一部分村没有继续整理归档。五是档案保管条件差,有的村无专用档案柜,档案随便放在办公室里和村文书家里。这样长期下去对档案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更谈不上行政村的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方便利用,与档案事业发展的目标要求相去甚远,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二、要规范管理,夯实基础,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要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切实加快行政村档案规范化步伐,达到“有组织机构、有专人管理、有管理制度、有保管场所、有档案室牌子、有档案装具、有档案实体”的标准。

一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网络。组建村级档案工作机构,明确档案管理人员,落实档案工作责任制。

二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要根据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新特点,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保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使档案工作有章可依,并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是要规范整理好档案资料。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建档

工作,重点抓好农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收集整理好有关民主选举、民主理财、民主议事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档案;重点抓好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档案管理工作,收集整理好有关林权改革、土地流转、公益事业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档案;重点抓好农村新领域档案管理工作,收集整理好有关农村税费改革、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农民低保、农民诚信、农民劳动力输出、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农产品销售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领域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及时进行归档整理。

三、要有效利用,开发资源,服务新农村和新任务。

档案的作用在于利用,为现实服务是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是积极转变观念,拓宽服务范围。在利用服务上,由主要面向镇村干部向主要面向广大农民群众转变,增强农村基层档案工作的公共服务能力,适应农民多方位、多层次的利用需求,保证农民查档所需。同时,要做到新农村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有效服务就拓展到哪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适时的服务。

二是利用典型事例,发挥带动效应。大力开发当地涌现的各类先进模范典型事迹,以及先进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遗迹,加以编辑和整理,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和颂扬,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要坚定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弘扬崇尚科学的精神,广泛宣传尊老爱幼互助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教育农民自觉学习先进文化和法制知识,树立积极投身当地建设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农

民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

三是搞好专题汇编,提高服务效能。要逐步开展编写大事记、编写村史村志等工作,把农村发展变化的过程真实、准确地记忆、保存下来,把农村深厚的文化通过征集、整理、保存下来,及时编出一些高质量的实用的专题汇编,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档案的人文价值,发挥档案借鉴历史和教育后人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服务。

总之,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刻不容缓,必须认清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村级档案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篇:提升服务能力优化金融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

提升服务能力优化金融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

陈奇

建设新农村,需要金融支持。近年来,包括农行在内的我省金融部门积极发挥金融杠杆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全面的金融服务,有效促进了我省新农村建设发展。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支持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不断加大信贷投放:2009年,湖南省新增涉农贷款652亿元、同比多增593亿元,余额同比增长33%、增速比2008年提高30个百分点;改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先后推出惠农卡、“客户一证通”、“信用一证通”等支农新产品,极大地满足了农民金融需求;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截至2009年末,全省新增大小额支付系统网点271家,新增POS及电话支付终端11626台、ATM机415台,开通“惠农直补”汇道80个县(市)、“直补”资金87.2亿元,省内137个无金融机构网点的乡镇中有124个解决了支付服务缺失问题;推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创建“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信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加强和金融环境的改善,使农民分享到现代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促进了农民增收,2009年湖南农民收入同比增长10%,领先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农村地区资金投入相对不足、金融服务能力相对滞后、金融环境建设还相对欠缺的现实,这对农村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因此需要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增强农村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一、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提升金融服务的关键在于畅通涉农资金投入渠道。为避免投入资金的同质化和完全商业化,应建立法定的“三农”资金投入机制,增加投入渠道,完善投入方式。“三农”资金投入渠道要合理分工,分别确定重点支持对象和范围。通过合理界定,从而建立以财政资金和政策性金融为导向,合作金融、商业金融为主体,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形成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的问题。

农村金融需求是多层次和全方位的,资金和投入并不是金融服务的全部。而农村金融资源的稀缺性也表现在与这些需求相对应的多个方面。因此在促进机构多元化的同时,也要努力促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既要创新面向农村生产的信贷产品,也要为农村消费增长创造条件,提供适合农村消费者特征的、包括消费信贷在内的各类金融创新产品;既要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应用,也要加大农村地区金融知识的普及,发生在城市的各类金融服务创新也应该惠及农村,如通过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改善,在汇兑、清算结算等方面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金融便利。

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原因还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应通过政策引导、差异化监管、设立多种形态金融机构等综合手段,鼓励各种金融服务和资金流入农村,在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多主体、多来源、多方面的有序竞争,从而刺激各金融机构加速进入、加快创新、加大投入、降低价格,使“三农”直接受益。

二、解决资金投入瓶颈制约

目前,在农村资金投入方面面临的突出矛盾是,财政有意愿但财力不足,银行有资金但手段不足,农村有需求但条件不足。对银行来说,满足商业运营的有效需求不足。农业整体上仍然是高风险的弱质产业。作为农业生产资金的主要供应者,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农业的信贷资金往往因农业风险而形成损失,使得农业信贷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农业贷款风险收益的这种不对称性成为制约农业信贷增长的主要因素。

农村信贷服务成本高、风险大,单靠银行机构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是不够的,必须加强金融与财政、信贷与保险等方面的合作,建立、完善风险分担机制,降低支农金融投入的风险。一是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二是积极探索发展基于订单与保单的金融产品,分

散农业信贷风险。三是积极创新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降低贷款的信用违约风险,以此完善农村小额信贷增长机制。

农村信贷投入不足的一个关键问题还在于双方信息不对称,而农村企业和农户又难以提供有效合法的担保抵押。为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农村信用担保模式,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其次,应扶持建立政府牵头、有关涉农企(事)业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基金。再次,拓宽融资担保方式,扩大抵押担保品范围。对拥有一定资产或质权、信用记录好、还贷能力强的农村自然人,可试行宅基地(住房)抵押贷款、耕地经营权、养殖水面使用权、经济林权质押贷款等多种贷款模式;对市场化运作、收益稳定、有还贷保证的农村企业,可推出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存货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要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提高农村资产的流动性。

三、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业发展的质量。一是广泛开展农村信用评级活动,促进农民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二是完善农村信用的征集、评估、发布与服务体系。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与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建立农村企业和农户信用信息库,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提高失信者的违约成本。四是建立健全维护金融债权的法制保障体系。

在完善农村金融信用激励的同时,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建立健全涉农贷款贴息制度;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的转移、分担和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空白乡镇新设网点税收减免、费用补贴等办法;建立健全县域内银行业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财税补贴制度;尽快扩大财政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范围;逐步降低并最终取消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税。要充分发挥国家对农户各种直补的作用。可否试行直补资金与农户信用状况挂钩的作法,以此促进信用整肃和环境改善。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力度,支持、鼓励农村金融创新,也可尝试以财政贴息资金为来源,将分散在政府各个部门的支农财政资金整合成统一的农业风险补偿基金,借以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扩大农村资金有效供给。作者系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副行长

下载浅谈青年干部加强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青年干部加强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服务能力建设(讲话稿)

    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兴国县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兴国县位于赣州市北部,辖25个乡镇,304个行政村,总人口77万。全县有医疗卫生单......

    新农村建设档案服务整改措施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区“三农”工作,根据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和《社会主义......

    工商局服务新农村建设纪实

    近年来,××县工商局始终把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紧紧抓住地域经济特点,在"农"字上做文章,不断创新服务"三农"途径,制定了《开展"五农"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推出......

    浅谈司法所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谈司法所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针对优化环境暨“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听证会有评议代表提出我局工作人员素质差、农村司法所不发挥作用等问......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题目: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终工作总结栏目:年终工作总结近年来,**市朝天区司法局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大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

    当好七员,服务新农村建设

    文章标题:当好七员,服务新农村建设当好七员,服务新农村建设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2004年9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决定》,提出了用5年时间把赣南......

    服务海西,安溪县新农村建设

    服务海西,安溪县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安溪县隶属泉州市,地处泉州、厦门、漳州的中间结合部,是闽中与闽南的重要交通走廊。2004年以来,我县先后六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

    做好统战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