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课程理念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时间:2019-05-13 10:5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新课程理念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新课程理念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篇:从新课程理念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新课程理念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用新课程理念构建中学历史高效课堂

略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备课新思维的探索与思考 历史教学论文-新课改下农村中学历史课教学的出路

高中新课程改革下历史课堂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思考 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学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第二篇:从新课程理念看教学反思

从新课程理念看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是在不断实践、大胆的创新中进行的,每个教师都处在探索提高阶段,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学反思尤为重要。反思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活动,是对过去行为再认识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实施教学和研究的基本手段,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与总结,认识和找到自身教学的不足,适时积累经验,以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

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第一,反思态度。也许有人会心生疑窦,反思已经是在努力查缺补漏了,何来态度好坏之分?其实,现在的教学反思除了部分都是能自动自觉之外,很多是由于学校的大力提倡,甚至明文规定篇幅字数而写,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寥寥几笔,纯属应付;有的东拉西扯,反思不到点上;即使有洋洋洒洒一大篇者,也不过是重复他人之言,毫无实际意义和价值。这样的反思,与我们的初衷相去甚远。长此已往,徒费时间笔墨而已。我想,反思贵在真实。反思的落脚点应是我们自已的教学行为。教学进程完毕。我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问,与组内的教学老师一起研究讨论,随机刻录即成。千万别把它当成一项任务、一种负担。用心感悟、用心反思,这才是反思的真谛所在啊!第二,反思内容。反思教学内容固然非常重要,但与之息息相关的教学行为与现象更值得我们深究。比如,我们时常感叹现在的孩子变得功利,不用奖品吸引不给什么鼓励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可反思即知,这种现象未必不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无意识的引导造成的。一个教师所呈现出的每堂课都与他自身的人文积淀有关。学识浅薄,无以支撑,自然会和优秀课例产生差距。坚持用一颗反思之心来看人待事,对我们的教学都是不小的促进。第三,反思效果。对教学效果的反思,除了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外,还要分析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以及在听课的同时是否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是否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等。教师通过课常观察。个别访谈。形成性测验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自已的教学效果。反思这些方面,对自已的后续教学有很大的好处。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而教师素质的高低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任何知识都是不断更新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更要有超前意识,具有前瞻性,积极应对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以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第三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姓名:张 传 杰

单位:龙江县第一中学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江县第一中学 张传杰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学的很多问题不断涌现,如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学生学习方式的问题、教师教学方式的问题等等,而这些问题又汇集于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上。因此,本文从转变历史教学观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的角度论证这一问题,与同仁共勉,不正之处请指教。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观 教学方式

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创设丰富的历史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宽松、和谐、促人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

一、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的中心在课堂”,而“学校改革倘若不以课堂改革为中心,就不可能有丰硕的成果”。因此,追问、梳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当前推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最为迫切的任务。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知识要求具体、能力要求泛化、情感目标缺位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其突出特点在于,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同时把政治思想教育拓展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从而实现了历史教学中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统一。

2.教学过程:教师中心,以本为本,模式化备课

当前,大多数学校采用的历史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个连续的教学步骤在课堂中有板有眼地上 演着。在这一模式下,教师预设教学目标、规划反馈问题、左右教学流程、控制课堂讲坛,学生完全处在“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教我学”的被动状态。

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

二、转变历史教学观

1.树立新的教学目的观

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了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改革课堂教学首先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从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接受的普及性教育。它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我们常常能在启人心智、促人感悟的历史中寻找到先人留下的借鉴和启迪:人的本质和价值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什么是健康美好的人性?我们可以从原始人钻石取火、农人戴月荷锄归的历史场景中体会到劳动的伟大;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事迹中感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从苏轼一生虽然宦海沉浮,但身处顺境,不骄不躁,陷入逆境,不恨不怨;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的心态中感悟到为人应有的达观、充实与平和。我们认为,一个现代的中学生去阅读一本历史书,包括教材,只有他真切感到他所读的是一本对他当前的生存和幸福有益的作品,他才有阅读下去的兴趣,由“论他”变为“论我”。同时,中学生只有从史学中领悟到真实深刻的人生,只有从对历史的探寻中引发出自己的泪水和笑声,只有通过史学拨动自己的心弦而把个体有限的生涯化进无限的永恒中,他才能体验、领略到历史的风采。当史学成为人对自己生命的领会和意义阐释时,知识就会与热烈的人生相结合,就会带来极高的学习热情。

2.实现教学“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过去,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了知识的来龙去脉,省略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记诵“标准答案”。历史教学的确需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正确的历史结论,但如果不经过学生对历史现象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与认知过程,即没有一个丰富的思维过程,没有多种史学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真正理解。可以说,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 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归纳、比较和概括,并做出自己的解释。历史教学必须使“结论与过程”相结合,那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实际上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消化,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3.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大显身手

知识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知识最终是在使用中获得其意义、效果和价值的。实际上,对社会有用的并不是我们头脑中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所恰当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遗憾的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注重学生是否拥有知识,拥有知识的量有多大,并没有关注拥有什么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只关注知识的静态存在,而没有注意到知识的动态运转。同时,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无法从实际面临的多种不确定性中获得直觉和激发洞察力,以及从排除实际困难的失误中发现新问题、开拓新思路。脱离社会生活实践的学习,难以带来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跃升。

4.关注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此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可能是彼种教学方法的不足;反之亦然。故巴班斯基认为:“有关最优化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概念永远是具体的(不是包罗万象的),那些对于一些条件来说是很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对另一些条件、另一些专题、另一种学习形式来说就可能是不适应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选择、使用教学方法时应具有整体化、最优化的意识,注意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有机配合,充分发挥教学方法体系的整体功能。广大教师应认识到: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教师素质的不同,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各种教学方法各有其适应性,又有其局限性,博采众长,综合运用才是成功教学之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的综合化与多样化应是广大教师改进、深化、追求的。

三、探索历史教学方式

1.对传统讲授法的扬弃

在目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出现了历史课堂教学有意淡化讲授和课堂教学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等对讲授法的躲避及对讲授法低评价的现象。不可否认,讲解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式,在它沿用的历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教学活 动背景——社会的变化,逐渐显露出其不适合现代教学的弱势一面。但讲授法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将来都会长期存在于中学课堂教学之中,并依然会成为广大历史教师乐用和善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认为对讲授法明智的态度与做法不是抛弃,而应是对之加以改造并使之趋向完善。

2.再现历史的情景复现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试图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如音像器材、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多功能教室等来复原、营造历史场景,让学生走近历史、感受历史。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历史图片、历史档案材料、历史电影的丰富,给开展这种教学方式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3.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模式”是指在一定问题情境的支持下,师生从背景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一种教学范型。这一模式的教学进程往往是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问题来进行,并且是以“问题”的驱动作为课堂教学动态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同时,课堂上的问题应当是有层次的,由浅入深、连续不断的,学生由“问题”学习始,终于更多的问题的形成和探究。

“注重消灭问题”是我国传统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师判断学生知识掌握与否是以有无问题为标准的,判断教学成功的标准则是学生没有问题。然而提出问题是深入思考的产物,结束问题则意味着停止思考。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是始于新问题。知识发展的推动力正是来自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因此,成功的教育是使学生在存疑、思疑、质疑、解疑、释疑、答疑的过程中,能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同时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是一种最优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的过程。

4.理想的“无模式”境界

以往的教改经验告诉我们:历史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推广可以使历史教师扭转陈旧的教学观念,摆脱单

一、传统、粗放型的教学手段,合理地控制与调节自身的教学行为,并寻找到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教学模式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其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由于诸多原因,也容易滋生出严重的模式化教学现象,使一部分教师患上“模式瘾”,随之出现所谓的“模式化教学”(所谓“模式化教学”,一般是指教师不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或简单套用某些教学模式,或缺乏合理、有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模式,而形成的僵化和程式化的教学)。聂幼犁先生在《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中认为:(所有历史教学模式)“仅仅相当于武术套路中一个个的‘招式’,是分散的而不是组合的,是‘标准’的却又是‘静止的’,要使一招一式在真正的‘实战’——也就是教学中发挥效用,就离不开‘活动’的因素——人的因素,也就是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因此,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出发,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原则出发,从‘一切为了学生而教’的目的出发,教师必须针对教学中学生的实际反应和需要,既要对各种教学模式优化组合,又要及时对既定的教学模式作及时的调整。‘组合拳’和‘随心剑’的比划,真所谓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教育在发展。历史教学模式也正以动态、开放的形式不断向前发展,他们在不同的教学时期,在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着不同的使命。教学模式的发展折射出课程改革的步伐,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教师成长的轨迹。在当前的历史教学改革实践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动态、开放、发展、多样的特征给新时期历史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历史教学模式也必将伴随着新时期历史教师的成长而发展。我们坚信:这个过程虽然艰辛而又漫长,但我们必然会走向理想的教学“无模式”境界。

第四篇:从新课程理念浅谈儿童水墨画教学

从新课程理念浅谈儿童水墨画教学

少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造就成艺术家,而是着眼于素质和品位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和艺术敏感。少儿美术尚未受到一系列规则原理为指导的系统训练的影响,显示出原始的、未开化的特性,其精彩之处在于率直、天性、非理性。表现出对色彩、线条、形式、形状等元素的直觉。对于儿童来说,只要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初步了解水墨的浓淡变化和水分的控制,具有简单的造型能力,儿童完全可以像用其他媒材一样,在宣纸上自由挥洒,表现出色彩的绚丽多彩、水墨的干湿浓淡变化,在水、墨、色的交融中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

儿童水墨画教学是我多年探索的课题。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及国画兴趣班辅导中),我注重用现代教育理念来进行水墨画教学,打破传统水墨画从临摹梅、兰、竹、菊入手的僵化模式,注重绘画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水墨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个性,完善人格。重视通过水墨游戏活动,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在游戏式练习中让学生,逐步掌握水墨画的笔墨技巧。

每个画种都有自己的形式特色,而这些特色是因为使用各具特色的材料而产生的。对儿童的辅导要强调掌握水墨画的技法精神,重视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不能像对成人培训一样苛求。但在水墨画最基本的用笔、掭墨、蘸水、调色等基本方法,要认真对待并使之养成良好习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要多进行身教示范,设计好学习的形式和内容,激发起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1.让儿童体验线条之流畅美

初学水墨画,让学生动手勾画长短、粗细不同的直线、波浪线、折线、弹簧线及螺旋线等,可以增强学生对毛笔的控制能力,体验到柔软的笔毛在宣纸上画过时产生的顺畅感,初步获得对用笔方法的感悟。可以利用线条构成一些图形,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如图

1、图2)

2.让儿童体验笔墨之层次美

儿童对浓淡变化的墨色充满了好奇心,老师适时引导点播,用小魔术等方法,鼓励他们自己试一试,调一调,边涂抹边体会,边练习边掌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知水和墨的调和方法。

3.让儿童体验用笔之变化美

中侧锋、顺逆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师可将毛笔从中锋到侧锋依次示范,让学生观察线条的变化并尝试练习。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的装饰画来调动儿童的练习兴趣。图3就是要求学生在四个小三角形内用不同的图形来装饰,如动物的脚印、皮毛的斑纹、树干的纹理等,在轻松的游戏中领会用笔的变化之美。

二、巧妙设计练习形式,以新颖的结构形式教学代替单一化形式教学。

多样的练习形式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疲劳:而且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成为练习的主人。我将水墨画练习分成以下七种形式,使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1.演示练习作基础

范画演示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练习方法,但应避免那种照葫芦画瓢式的全步骤演示方法,把着重点放在有难度的笔墨演示上。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将学生从单纯的机械模仿变为有独立个性的意象练习,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作潜能。

2.儿歌助记促兴趣

在学习中常常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儿童容易将已学过的知识遗忘。为此我将儿歌融入水墨画教学,调动多种感官来加深印象,活跃课堂气氛。如在画熊猫时,我将作画方法编为:中白云笔淡墨画,左右两笔椭圆大,浓墨画上绒绒耳,八字眼睛两边画,小笔浓墨画嘴巴,大笔再把前肢加,后肢两笔画在下,行笔流畅水分大。(图4)

在作画时播放一些优美的背景音乐,也容易使儿童进入角色。

3.以点带面提效率

鼓励学得较好的显示当场作画示范,这样既提高了表演者的绘画水平和心理调控能力,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是一种儿童自我教育和提高的练习形式。

4.小组合作融气氛

一个学习单元结束后,我采用这种同学间相互切磋的练习形式,两人或多人合作,一人画一部分,在共同研究、相互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一幅画。如荷花可一入画叶,另一人画花,以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效果。同时也可培养儿童团结合作的精神。

5.师生结合解疑问

练习中儿童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色墨渗化过分),也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偶然现象或效果,教师不妨接着画几笔,借题发挥,因势成形,使之成为妙趣横生的形象。反之,也可以老师先画上几笔,让学生接着画。经过这种练习,促使学生应对学习中出现的预料外的变化,提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6.写生、默写和创作激兴趣

要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表现,必须具备独特正确、敏锐细致的观察力。进行写生练习对提高儿童的眼手脑协调能力帮助很大。如盆栽是儿童较为熟悉的观赏植物,我专门设计了——个单元练习,让他们仔细观察植物的枝、茎、叶、花、果的特征,用勾线染色的方法加以表现。(图5)使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技法应用融为一体。默写和创作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藉以培养即兴挥写的艺术表现技能,一般以小品形式出现,笔墨要简练,富有诗意和韵味。

三、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让每个儿童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儿童画水墨任何内容都可以归于他的笔端,甚至是成人不好表现的内容,他们都能挥洒自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积极的建构,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是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基础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一种生活美术教育。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

1.传统题材出新意,生动活泼见情趣

教学中以听一听、讲一讲、议一议、画一画、评一评、创一创等活动,积极创造调动儿童内在情感和动机的情境,在多层面参与中,建构起新的知识,实现传统题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新链接。

2.现实生活找题材,挥毫泼墨乐趣多

要真正在教学中实现自主学习,有效合作、多元创新,直面生活是一条有效途径。现实生活是儿童画取之不尽的源泉,要运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刺激孩子的绘画愿望。儿童使用毛笔作画时容易克服物象画得较小的问题,而且出现一些奇特的布局和效果。

3.古诗配画乐陶陶,幅式多样形式新

儿童对琅琅上口的古诗情有独钟,用水墨画来表现诗歌境界也十分契合。教师要鼓励儿童积极调动中国画诸多的审美因素加以表现,包括题诗、题字、用印等,使作品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首诗、一曲优美的歌。

求变、求异是儿童的天性,中国画的表现技法丰富,幅式多样,如扇面、斗方、屏条等也可让儿童尝试,运用全新的构图形式来拓宽视野。经常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欣赏一些古今大师的优秀作品,举办水墨画展评交流等,都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很有帮助,并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创作能力。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审美、认识、教育的功能。

水墨画教学必须应时代的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新课程、新课标的要求代替旧的教学观念,在弘扬优秀的民族艺术形式这个基础上,结合更广泛的艺术语言,发展传统艺术,完善儿童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下一代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精神。

第五篇:从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念上说

从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念上说,启发式教学是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领会知识,陶冶品德情感,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创新和实践,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启发式教学有着深刻的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我国传统教学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关于“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的精神实质。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广的背景下,我们很有必要返璞归真,继承与创新地运用好启发式教学,让新课程改革充满着生命力。

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几下几个方面: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我先给同学们说昨天啊老师被风吹得差点成了雕塑,为什么呢?因为老师的一个好朋友要到南溪来玩,说是7点钟到,结果我一大早就起床到车站去接她,结果等了一天也没接到,同学们替老师分析分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学生马上开始思考,是怎么回事呢?是老师听错了还是老师理解错了。由此激发学生兴趣引入今天的课程。

2.组织讨论,激发兴趣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我给学生出了一道这样的题:小明今年a岁,爸爸比他的3倍小11岁,猜猜小明今天可能几岁?A.5岁B.12岁C.50岁 学生开始作答,有的同学认为三个似乎都行,有的又开始有疑问了,究竟爸爸几岁呢,孩子们急切想知道答案。于是我让小组讨论,并分别说出原因。孩子讨论的热火朝天。终于大家发现A时不可能的,那时爸爸太小了,才2岁,不可能,C也不行,那时爸爸都100多岁了,按照现在人类生存的极限,爸爸可能活不了那时,最后同学都认为是B。这个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题,通过学生讨论,在欢声笑语中得出答案。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疑问开始解答,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采用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让学生动起来,不仅能把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还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

在学习《东南西北》后,我采用听口令做动作游戏来巩固联系方向如:面向东点点头……面向西,踢踢腿……面向北相对的一面,拍拍手……如此下来学生在参与了游戏,又都认识了方向。

4. 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在教学完轴对称图形后,我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大胆发挥,制作出不同的形状,最后我还让同学们当评委,评选出最没的图形。这一教学,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学生要有兴趣,要靠老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应从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好呢学生的指导者,引导者,启发者。

下载从新课程理念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新课程理念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从新刑诉法看技术侦查的监督问题

    浅析从新刑诉法看技术侦查的监督问题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佘景妮编辑:studa1211论文摘要 新刑诉法用专节明确规定了技术侦查措施,对侦查活动监督提出了新课题。本文通过分......

    你认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提供一个

    你认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提供一个解决该问题的方案。 具体要求: 1、结合课程学习的内容和个人教学实际。 2、不得抄袭,雷同严重者不给分。 3、不......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摘 要:历史是高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历史学科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教育改革的方向对历史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和......

    从新课程标准看高师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

    从新课程标准看高师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引发的教育改革给师范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是高师数学教育专业一门重要基础课,具有很......

    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2010 1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一是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 二是评价重心仍过分关注活动结果,忽视被评价在活动的各个时期......

    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一 课程管理体系1.课程管理体系。教务处(上层建筑);文理学院(起关键作用,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开放教育学院、各分校及继续教育学院(起到基础性作用)。2.课程管理主......

    从课堂教学看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从课堂教学看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第七届全国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评析 王蔷 【专题名称】中学外语教与学 【专 题 号】G381 【复印期号】2008年07期 【原文出处】《......

    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地理教学中离不开地图,但是由于我们的学生对地图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因此对于课本中和地图册上出现的各种地图及图表不会阅读,遇到问题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