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山东考察学习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赴山东考察学习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编辑日期:2011-05-05 作者: 来源:凤阳县旅游局 阅读次数: 60 次
------------------
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发展,2011年4月25—27日,副县长高有才率旅游局、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财政局有关人员一行九人,先后实地考察了枣庄市的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区、台儿庄古城和沂水县的天然地下画廊等主要景区。期间,并就旅游体制、组织建设、市场营销等问题与两地旅游主管部门召开了座谈会,就旅游业发展思路与经验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介绍
枣庄市、沂水县两地政府通过大手笔开发、大力度建设、大市场营销,以超乎寻常、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仅用几年的时间就快速成长为山东省乃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一)枣庄“实践”
枣庄市近年紧紧围绕“一大战略、三大战役”这一工作重点,以“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为目标,把握旅游业发展规律,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强化责任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强力推进枣庄二日游,成功开创了政府培育市场、市场拉动消费、消费带动投资、投资助推转型的“枣庄实践”旅游发展模式,助推转方式、调结构、城市转型进程。
2010年枣庄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09万人,同比增长36%;旅游综合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41%,旅游收入和人次继续呈大幅增长,真正实现了“旅游促进发展,发展反促旅游”的良性循环。
(二)沂水“黑马”
沂水县旅游资源体量小,历史人文文化底蕴不足,2002年前没有一个A级景区,沂水被专家定位为弱势资源区。2003年,沂水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全力把旅游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来抓,仅仅7年多时间,沂水旅游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沂水旅游一跃成为山东县域旅游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现拥有4A级旅游景区6处,3A级旅游景区3处,构建了“地质奇观观光、地域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三大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了独特的“沂水旅游现象”,被誉为山东旅游的一匹“黑马”。
2010年,沂水旅游实现了360万的客流量,32亿元的旅游总收入,其中景点门票收入1.8亿元,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荣获“山东省旅游强县”称号,并在2009年中国城市建设峰会获得“中国最佳红色生态旅游资源城市”的荣誉。
二、考察体会与启示
通过三天时间的考察学习,所见、所闻、所感,可以说收获颇丰,触动很大。枣庄市和沂水县在旅游业起步阶段以清晰的思路、超强的力度、风行的效率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一)大领导上阵。枣庄市、沂水县旅游业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领导高度重视。市(县)委、政府两个一把手是旅游业发展的引路人和重要推手,不管主要领导怎么变迁,班子怎样调整,县委、政府发展旅游业的思路始终不变、决心始终不改、力度始终不减,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放在第三产业的龙头地位,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做精。凡涉及旅游的事情,主要领导亲自抓,事必躬亲。
(二)大部门配合。枣庄市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突出了政府主导职能,旅游部门在很大程度上享有政府合理配置资源的行政优势。旅游局升格为旅服委(旅游工作服务委员会),市长任主任,旅游局局长任秘书长。并成立了“枣庄市两日游”工作委员会,涉及到旅游各项管理职能的建设、林业、水利、交通、国土等十几个部门及景区所在的行政管辖区主要负责人均为成员单位,大力推行旅游产业一体化管理,实行“旅政合一”的大部门管理体制。真正做到政令畅通、步调一致,从而为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大气魄规划。旅游规划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景区的成败。枣庄市、沂水县旅游开发建设之初,规划直接定位在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端旅游产品,他们在原先低水平开发的基础上,邀请相关专家对旅游产品重新进行定位,高起点编制控制性规划和深度开发规划。所有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实施,不准随意改动。正是他们在景区规划上的超前性、专业性、权威性,才使得景区始终处于高水平、高起点的发展轨道上。
(四)大手笔建设。枣庄市、沂水县在道路基础建设上,优先考虑旅游道路的大建设,所有进出景区的道路要宽敞明亮、快速通畅。在景区开发建设上,枣庄市集政府、大型国企和招商引资等多种办法聚集财力,重点打造台儿庄“运河古城”和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区,一期投资10亿元全部到位,总投资预期将超过30亿元;沂水县先期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旅游大开发,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采取滚动投入的办法,先后累计投入9亿多元进行了高标准的景区配套设施建设。
(五)大投入宣传。打造精品景区和提供优质服务是实现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宣传营销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强有力保障。在宣传促销上,枣庄市政府每年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巨资,在央视、省台卫视、人民日报、国家旅游报等各大媒体上进行品牌形象宣传,并开辟了旅游市场营销方法的先河,按照招商引资的工作要求,把锁定的66个目标市场层层分解到各部门,明确任务指标,年终一票否决制;沂水县采用政府和企业合力的宣传模式,即政府每年拿出500万元宣传专项经费,企业除上缴3%的营业税外,另配套2%的资金,由旅游主管部门统一做品牌形象宣传。
(六)大品牌战略。2010年12月24日,沂水县成立了“山东亲情沂蒙旅游集团”,是全省第一家整合政府控股旅游企业和民营旅游企业资源重组成立的县域民营旅游集团,也成为沂水县整合产业优势,借力智库机构、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和切入点,集团公司计划三年运作上市。
(七)大人才使用。沂水县目前旅游局在岗25人,其中科级干部6人,近期,编委又决定为旅游局增加10个事业编。另外,县委、县政府还高薪从外地聘请一批旅游管理人才。
三、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综合性产业,很多地区已经把旅游产业升级作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作为推动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来抓。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县旅游业必须高度定位,找准着力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力突破,才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我县旅游资源整合以来,虽然旅游经济各项指标呈快速增长,但发展后劲不足,存在产品不够硬、基础设施差、服务不完善等现实问题。为此,借鉴枣庄市和沂水县的经验和作法,建议我县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统一认识,高效发挥旅发委调度作用
旅游业发展牵涉交通、城建、林业、土地、环保、公安等相关部门,需要高度统一认识来解决旅游发展中遇见的实际困难。枣庄市、沂水县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归根结底得益于市(县)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得益于体制的大转变和认识的大提高。
建议定期召开旅游发展工作协调会,高效发挥旅发委的调度指挥作用,协同各相关部门,营造好旅游发展环境。同时,增加旅游局编制(现有编制5人,其中后勤2人),充实旅游业管理人员力量,共同推进旅游事业健康发展。
(二)编制规划,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
旅游规划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旅游规划在实体性、强化性和运筹性等不同层面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我县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拥有“红、皇(黄)、绿”三色旅游板块。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过去的整体规划已显得不合时宜。
建议尽快形成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旅游产品规划、旅游功能分区与建设规划、旅游景区设计方法、旅游市场分析与营销对策规划等一个完整体系。
(三)优化环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整体环境打造与旅游业良性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环境、道路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目前是我县旅游发展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
建议用二年的时间,拓宽前往景区的循环通道,实现路面硬化、黑化、美化;用三年的时间,完善旅游沿途城镇配套功能建设和环境美化,彻底改变旅游沿途城镇脏、乱、差现象。
(四)创造条件,强力推进旅游业招商项目
我县社会影响力大、知名度高,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旅游项目招商具有很多优势,然而近几年大型旅游招商项目难以落地,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思想不解放,政策不优惠所致,相对招商力度大的区域政策,我们的优惠政策已失去了吸引力。
建议制定一套有利于旅游项目招商的优惠政策,吸引大型项目落户,用项目促发展,用发展保经济,从而实现我县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政策扶持,加大对旅游业引导性投入
加快旅游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在吸引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同时,要加大政府对旅游基础设施引导性投入。
建议逐年增加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按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幅递增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旅游形象宣传、旅游公益设施建设和重大旅游促进活动的组织及及重点旅游项目的引导性投入
第二篇:赴山东考察学习
赴山东考察学习有感
9月20日,我们一行10人有幸去了全国第一批实施新课改的省份之一山东省。我们参观了昌乐二中、清怡中学、黛溪双语中学、杜郎口中学、济阳竟业园学校,这些山东的名校。虽然短短几天时间,但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亲身感受到了新课标理念在这些学校的贯彻落实。他们的课堂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处,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管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主动探究并有实效,围绕某一问题彼此间能交流、讨论、倾听,提出有效建议。
给我最震憾的是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教育模式,即:
1、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学生自学能会,70%的知识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会,10%的知识由老师教会。
2、学生组成方面,20%的学生为特优生,70%的学生为优秀生,10%的学生为待优生。
3、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20%的时间(约10分钟)老师诠释学习目标,组织课堂教学,课堂点拨,70%的时间(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10%的时间(约5分钟)学生总结,当堂检测。为了有效达成目标,昌乐二中着力建设班级“三驾马车”,即班级行政管理,高效学习小组,高效学习科研小组。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每天对自己进行规划、总结,实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通过深入教室听课我发现,学生早已适应并习惯了这种方式,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课上的积极性、答题的思路、方法和总结、知识的全面和拓展等方面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271”模式实现了教育的三个突破:教师角
色的转变,“师长”变成“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教室功能的转变,教室变成“学室”,讲堂变学堂。我在昌乐二中看到的完全释放了的课堂,是一个完全没有搭花架子的舞台,目睹的是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授课模式,使学生在充分自主的课堂上,协作学习,分享成果,这种课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永保高涨的学习状态。
通过本次学习参观我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是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探求新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审学会健体的一个综合过程。教师一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唯一执行者,更多的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激励者。教师的责任更重要的是鼓励与唤醒,鼓励学生进步,唤醒学生的潜能。教师既是学生的教练,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因此,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已是当务之急,它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第三篇:关于赴西安等地学习考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报告
关于赴西安等地学习考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报告
雅砻文化大观源赴内地学习考察组
(2011年4月)
地委、行署:
为了全力打造山南雅砻文化大观源,全面落实张庆黎书记等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的批示精神,深入学习借鉴内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根据2010年12月29日自治区关于雅砻文化大观源专题会议精神,经地委、行署批准,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和山南地区行署办公室、雅砻文化大观源办公室、文化局、旅游局、乃东县和雅砻文化产业开发责任有限公司组成的雅砻文化大观源赴内地学习考察组一行8人,于3月19日至4月1日赴陕西、云南、海南、江苏四省,对西安大唐芙蓉园、丽江市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迪庆普达措国家公园和独克宗古城、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和槟榔谷、江苏灵山梵宫等文化旅游景区进行了学习考察。
此次学习考察,地委、行署高度重视,所到地(市)大力支持,特别是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给予了有力协助,确保了学习考察活动顺利、圆满完成。学习考察前,其美仁增书记、赵宪忠专员十分重视,对此次学习考察提出了明确要求;行署副专员云丹召集考察组人员对此次学习考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目的和任务、具体事项和考察要求进行了部署、强调。学习
(二)注重基础建设。各地始终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跳出旅游办旅游,把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旅游产业发展范围,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他们集中财力,狠抓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使得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公路、铁路、航空、通信、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很大改变,宾馆、饭店、旅馆、商店等满足了各层次游客的需求,景区观景台、休息亭、厕所、安全防护、排污治污等服务功能十分完善,为旅游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硬环境”。西安市不用政府资金,而采取先举债投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再卖地回收资金的办法,使城市功能和价值同步提升。丽江市十几年累计投资近20亿元,实施了改善交通、供水、供电、通讯、卫生等基础设施,古城处处蕴含着“小桥流水人家”的千古意境,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城市品位极大提升,四面八方旅客纷至沓来,呈现出人兴业旺的大好局面。三亚市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各类酒店254家,拥有家庭旅馆1000多家,共有床位近6万间,适应了游客不断增加的需要。
(三)注重文化内涵。文化是旅游之魂。学习考察中,各地在文化旅游挖掘、传承、包装、创新方面都给人以全新的、震撼的感受,不论是景区景点、房屋建筑、人物雕塑、标志符号,还是文艺演出、民族歌舞、风土人情、衣着服饰、民间故事等,都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声、光、电等科技手段生动再现了各少数民族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等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山、水、物、人、歌、舞等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被称为“民族文化和旅游对接”的“丽江印象”大型实景演出确属一绝,500多名当地少数民族组成的演员,在象征着云贵高原红土的红色沙石砌成的12米高、迂回艰险的“茶马古道”上,以玉龙雪山的神奇风光为天然背景,以纳西民族为主的当地民俗民风为主调,气势磅礴的演出构成了整个场景;《椰岛谷歌》实境演出以古乡古色的黎族村寨和秀丽挺拔的百年槟榔林为背景,以纹身纹脸阿婆织锦绣花和悠悠水车、轻淌溪水、和谐山水为衬托,200多名土生土长少数民族演员,以独特的演出演绎和再现了勇敢、勤劳、淳朴黎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身入其中,让人叹为观止。还有108米高的南海观音、88米高的灵山大佛、无锡的九龙灌浴,创意大胆,设计宏伟,非常震撼,令人敬畏。这种大手笔、大品牌、大文化、大旅游的做法,无不让人折服。
(四)注重经营管理。这些城市文化旅游之所以发展很快,得益于有好的运作模式。其共同之处,主要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各主要景区以成立管委会为龙头,以管委会下设公司为经营主体、下设处室为管理单位,管委会主要行使规划的编制与实施、项目立项、土地开发与用地管理、协调服务、劳动用工、监督管理等职权,公司在资金筹措、景点开发、经营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西安市坚持“把城市当景区打造”的理念,走“文化—
6项公用信息图形符号、标识标牌设立醒目、安全措施保障有力,绿化、净化、美化到位,酒店、旅行社、旅游车船、旅游定点购物商店、文化旅游经营单位齐全,为游客消费提供了平台。丽江市实行文化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文艺演职人员全部买断工龄,其身份由事业单位人员转变为股份制企业职工,完全走向自我经营、自负赢亏、自我发展的路子,同时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集团公司,迅速形成产业规模化,其人员工资远远高于以前。特别是各地投入巨资打造的文化旅游精品节目,成为当地旅游中极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大餐,西安的《大明宫传奇》、丽江的《印象丽江》和《丽水金沙》、海南的《椰岛谷歌》等等,为旅游产业注入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也是各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一大亮点,变文化资源优势为商品价值体现,形成了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加工、生产、销售与旅游线路一条龙,少数民族字画、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等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种类繁多,政府“有形之手”抓管理和市场“无形之手”抓整合的旅游行业协会新体系十分完善,当地群众增收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推进、和谐发展。
二、学习考察文化旅游产业的启示
此次学习考察,各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为打造雅砻文化大观源提供了如下有益启动:
(一)领导重视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可靠保证。学习考察地把文化旅游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从战略定位、规划设计、资金投入、政策措施、领导力量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并动员各方面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大办旅游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打造雅砻文化大观源,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地委、行署全力以赴,社会各界热切期盼,山南旅游大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
(二)创新体制机制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强大动力。从各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经验看,实行景区(点)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采取“政府主导、名家打造、市场运作”模式是成功之举,基本规律是起步阶段政府主导的多、发展阶段政府推动的多、兴盛阶段政府放开的多。打造雅砻文化大观源,完全可以借鉴和推广这一模式,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吸收、完善,开创符合山南实际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以经营管理体制创新实现园区大发展。
(三)依靠资本运作是破解文化旅游产业资金难题的基本手段。办旅游,靠社会。在学习考察地,到处可以感受到市场化运作发展文化旅游的活力:景点经营是企业的、车是个体的、酒店是股份的,就连极负盛名的大唐芙蓉园、南山文化园和玉龙雪山等景区,政府只提供政策和土地,市场化运作相当成功、富有活力。打造雅砻文化大观源,既有中央、自治区和对口援藏省市的支持,又有社会广泛参与,加之园区建成有其很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采取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融资方式既有利于政府掌握主导权,也有利于社会力量办旅游。
10观源项目的定位是:公益性兼具经营性,坚持以文化为脉络、以景点串珍珠、以水系增灵气、以生态为衣冠,突出文化体验、民俗观光、休闲度假的文化旅游园区创意,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兼顾公益、权责明确”的运作模式,立足西藏、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着力打造藏民族文化传承基地、西藏历史展示基地、藏汉民族团结象征基地、特色文化旅游重要基地、西藏影视文化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其成为独具魅力、气势恢宏、历史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西藏文化窗口、山南旅游品牌,最终实现最佳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二)要高起点、大手笔规划。规划是纲,纲举目张,规划的标准还要提高。对现有规划方案和详细规划,要按照“做绝世精品、做旷世之作”的理念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和单个项目设计边施工边完善”的思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再次反复论证、反复修订,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体现雅砻文化独具特色魅力,切实把规划做特、做精、做亮。目前,我们的规划还处于中、低层次,还不够大气、不够震撼。下一步,一是要提高顾问和专家层次。邀请更高层次的领导和专家作为项目顾问,指导和参与规划,全力提高规划标准和档次。二是要优化规划方案。树立“大气势、大气魄”的理念,面向全国甚至国际,以更高的标准,聘请藏文化、旅游、建筑、声光电、绘画、节目打造等方面顶尖的专家名人,对整体规划和每一个规划项目进行再优化设计,确保园区建筑既与文化相协调、又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三是规划要体现超前性。充分考虑今后节目打造、游客参与等项目,以特殊的标志性建筑和雕塑、有特色品位的节目吸引游客,使之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四是区域布局要合理。按照旅游、城镇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的思路,把昌珠历史文化名镇作为一个景区进行规划,雅砻文化大观源要在区域布局、功能互补、设施共用、文化特色上与之相协调、相呼应。按照特色互补、风味兼顾、合理搭配的原则,根据功能和产品特色,突出园区各区域的主打品牌,形成既互为补充、又独具个性的旅游产品。五是旅游要素要齐全。做好交通、昌珠镇、文化娱乐场所、宾馆饭店等配套功能的规划,形成十分完善的规划体系。六是政策界限要把准。特别是园区内的建筑、标志性符号要正确处理好宗教与文化的关系,使藏民族历史文化得到充分展现。具体上,历史博物馆建设可借鉴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展示方法;歌舞博览馆可借鉴丽江《丽水金沙》剧场和海南《椰岛谷歌》舞台;功德园可借鉴无锡灵山婪宫建设理念;情歌长廊可借鉴西安大唐芙蓉园;商业文化街可借鉴海南槟榔谷和丽江古城;所有建筑可借鉴香格里拉的藏民族建筑风格。
(三)要高水平、多元化融资。综合各地在融资方面的有益经验,结合起步、发展、兴盛期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融资模式。起步阶段,要采取政府、企业和社会、投资公司和群众多元并举的办法,政府投资以争取中央、自治区文化旅游项
314设计、包装打造。二是要立即着手精品打造。这是园区活力的引爆点,必须在项目建设前谋划,通过邀请著名导演打造一部有影响力的影片、策划一部有特色的舞台剧、创造一部唱遍全国的主题歌,制造亮点,形成看点。三是要同步开展运营后相关工作。成立雅砻文化研究委员会,下设园区经营课题组、文化节目打造组、旅游商品开发组、建筑风格审查组、非物质文化保护开发组、景点队伍建设组等研究组织,明确职责、任务和时间,重点就园区如何运营进行研究,确保项目建成后,立即投入运营、发挥效益。四是要科学编制旅游线路。以雅砻文化大观源为中心,以昌珠寺、雍布拉康为支点,形成“三点一线”旅游精品线路。五是要充分挖掘藏民族文化特色,结合特色农副产品优势,通过本地企业自主研发和借助外地企业加工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推出质优、款新、价廉、富有创意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和游客放心的消费品,对不符合藏民族特色的商品要引导退出市场,对假冒伪劣商品要坚决予以打击。六是要开发适应现代旅游消费者需求的互动性、参与性、刺激性项目,大力发展农家乐、藏家访等农家旅游,以改以往“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现状,真正把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精、做活。
(六)要高规格、大声势营销。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唱、集中优势、整体出击”的营销策略,确保雅砻文化大观源一炮打响,产生巨大社会效应。营销经费上,起步阶段,政府占主导,而后逐渐转变为以企业为主、政府为辅。营销方式上,一是借助名人搞促销。重点在项目规划、项目建设、节目打造等方面,邀请中央、自治区有关领导和知名专家、导演,以名人效应扩大雅砻文化大观源对外知晓度、知名度。二是借助名媒搞促销。通过邀请中央、自治区电视台和对口援藏省市电视新闻媒体,大势宣传,大力促销,特别要做好开园仪式的策划、包装和宣传,以强烈的宣传效应轰动全国,感召和吸引四面八方游客。三是借助名社搞促销。重点是加强与区内外旅行社的联系,制定促销策划方案,把雅砻文化大观源作为游客的重要旅游线路之一,以旅行社和游客的增加形成良好的宣传链。四是借助名刊搞促销。与旅游知名刊物和知名发行社联手,精心策划、科学包装,制作一批反映雅砻文化旅游特色的高质量的宣传品,如书籍、光盘、旅游导示牌等,并在车站、机场等人群密集处设立宣传栏,在一些宾馆和饭店无偿提供《雅砻文化大观源旅游宣传手册》,切实扩大宣传面。五要利用名导搞促销。组织编写能充分体现景区内涵、适应游客需求的讲解词,并对所有上岗导游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导游各方面综合素质,通过导游的衣着外冠、言谈举止和温馨讲解,实现旅游者的口碑效应。
(七)要高质量、人性化管理。管理出精品、出效益,关键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要强化旅游部门的职能。旅游行政部门要将工作重心转到抓政策、制规划、定标准、提思路和普查资源、建项目库、强化监管、规范市场、策划宣传上来,对旅行社和导游履行执法权和
718-
第四篇:赴山东寿光市考察学习报告
赴山东寿光市考察学习报告
4月3日至6日,县委政府安排涉农部门、乡镇、企业共计36人,由政府辛县长带队到山东省寿光市进行考察学习。寿光市在现代农业方面的成功探索与实践为广大农民增收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是现代高效农业的一个成功示范。
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因资源缺乏、区位条件差,一直是山东省最穷的县之一。但该市率先试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并以此为突破口,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地区竞争力,走出了一条农业富民的成功之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园区借鉴。为此,将学习山东寿光市农业富民经验的总结如下,以飨读者,并启发园区农业产业的发展。
一、冬暖大棚开先河,蔬菜之乡美名扬——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山东省寿光市被誉为中国蔬菜大棚之乡,总面积为2072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街道),人口102万人。寿光农业优势突出,是国家确定的粮食、蔬菜、果品、棉花、水产、畜牧综合商品基地市,形成了60万亩粮食、84万亩蔬菜、18万亩果品、30万亩海淡水养殖和300个饲养小区的格局。寿光市是山东省确定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市,农业现代化建设起步早,科技含量高,现已建成国家级万亩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万亩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农业高新技术走廊、高效林业示范园、农业生态示范园等五大示范样板工程,引进推广了3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新品种、200多项新技术。寿光市是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被国家命名为唯一的“中国蔬菜之乡”,先后发明推广冬暖式大棚蔬菜生产等300多项新技术,引进推广1000多个名优新品种和30多项种植新模式,吸引20多家国外种子公司投资建立良种示范基地,成立了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研究院,并培育出4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新品种,培植了乐义蔬菜、欧亚特、燎原、农圣庄园等十几个规模化高效种植园区和“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豆瓣生产专业村等587个蔬菜生产专业镇村。全国最大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区。上世纪80年代初,寿光市率先试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使蔬菜深冬生产成为现实,推动了一场遍及全国的“绿色革命”。目前,全市共推广应用蔬菜生产新技术24类300多项,引进荷兰西红柿、日本伊丽莎白甜瓜、韩国苦菜等3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蔬菜新品种。近年来,寿光市以“农业富民、工业强市、城乡一体发展”的发展思路,使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连续9届进入“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2008年,全市完成国民生产总值406亿元,财政收入4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54元。当地群众将农业富民政策通俗地称为:“发展一片菜园子,消费众多菜篮子,科技支撑脑瓜子,口袋装满钱票子”。
二、抓生产、促流通、科技服务作支撑 ——寿光市农业富民的做法
1、抓流通——靠市场推动
寿光市30年前农业总产值只有2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74元,从1984年起,寿光县委、县政府(1993年寿光撤县改市)看到蔬菜由于上市过于集中、销售区域狭小,如果流通只靠农贸市场只能菜贱伤农,就修建了占地680亩的长江以北最大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县上从资金设施方面都予以重点扶持,将寿光第一部程控电话给了蔬菜市场,时至今日,该市场以规模大、档次高、品种全闻名全国。年成交蔬菜40亿公斤,交易额56亿元。市场交易品种齐全,年上市蔬菜品种300多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蔬菜来此大量交易,是中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
该市场配套设施完善,建有10万平方米的交易服务大厅和大棚,设有冷冻、仓储、电视监控、电子银行、客户服务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市场交易方式领先,交易流程实行“一卡通”结算方式,蔬菜交易实现了全程电子化;2003年10月,市场投资4000万元,建立了国内第一家蔬菜电子拍卖市场,以其“包装规格化、重量标准化、质量等级化、客户会员化、交易电子化”的五化模式促进了蔬菜标准化的发展;市场检测手段先进,国家蔬菜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市场设立了检测站,每天对上市蔬菜进行普检,保证了交易蔬菜的安全;是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蔬菜批发市场十强”。在国家最早开通的4条主要蔬菜运输绿色通道中,“寿光——北京”、“寿光——哈尔滨”两条绿色通道的源头就是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蔬菜行业对该市场有“买全国,卖全国”、“没有买不到的菜,没有卖不出去的菜”的评价。
目前,寿光已形成了以蔬菜市场为骨干,每个乡一个专业市场,587个村都形成了一个村级市场,农民在田间地头就可以将自己种植的蔬菜卖掉了,全市已有1.7万个农产品运销专业户,流通大军达10万人。
1995年,为了让北京市民吃上新鲜菜,寿光通过多方努力向国务院反映,之后,北京市政府向寿光运输车队发了200个绿色通行证,目前已形成了“今晨寿光园中菜,中午京城桌上餐”的局面。
2、抓规模——靠利益驱动
农民群众是最讲实际的,“这道理,那道理,赚钱才是硬道理。”寿光在蔬菜发展中率先实验成功种植高温塑料大棚,掀起了北方蔬菜种植的一场革命。这次考察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寿光像我们墙头一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肥水美、人杰地灵。80年代前,寿光是山东省第二大高产粮区,和我们一样种玉米、麦子、高粱等。典型的高产穷县,当时老百姓编的顺口溜是:麦子、棒子,穷一辈子。1978年10月,从农民一步一步干到县委书记的王乐泉任县委书记,同年12月大胆改革开放,学习安徽小岗村搞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当时是山东省第一个搞承包土地到户的县。79年,县委书记利用一年时间搞调查研究,转升发展,80年春,号召寿光农民种棉花,全县150万亩土地,当年大面积种植50万亩,每亩收入160元,在当时收入很高,老百姓又编出了个顺口溜:要发家,种棉花。因为发展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收入,82年3月,王乐泉提拔为山东省团省委书记,后成为新疆一把手,最后为国家领导人。83年,新任县委书记李汉山,经过充分调研,进行了第二步种植机构调整,发展种果树,从83年——89年发展26万亩果树。当时老百姓又编顺口溜:要想富,种果树。这6年当中,寿光老百姓收入一直居全国之首。英雄人物总是出现在农村,农民是最讲实惠的,有头脑的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这一公道、正气、一心为民的铁手腕式农民,在1988年得知辽宁省户瓦房店市陶村一个叫韩永山的农民,做了200多次试验,发明了一种不需烧煤,且能在冬季种植黄瓜的冬暖式大棚,1989年,王乐义千里迢迢去辽宁三请诸葛亮,向韩永山请教,引进这一技术,年工资5万元,管吃管住,管孩子上学。在王乐义的带领下,16名党员建起了17个冬暖式大棚种黄瓜,第二年5月,每个大棚产值达2至3万元,(每个棚大60米*10米*3.6米),三元朱村一下冒出17个“双万元户”,寿光县委、政府紧紧抓住这一机遇,90年,全县推广发展了5000多个大棚。县政府动员老百姓,将它们的耕地承包权全部收回,根据发展蔬菜大棚要求进行整体规划之后,再下放到农村农户。为解决资金难问题,一方面政府给予建棚补贴,另一方面动员银行,给农民贷款,另一方面在大棚产区建蔬菜批发市场,吸引各地商贩入驻市场。91年开始不仅种黄瓜,种葡萄(每亩收入12万元)。93年李家村一妇女种绿色豆芽(每亩收入5万元)7到8到种一茬。94年杨树村植大棚桃,每斤卖价40元,大棚养鱼,每亩收入30万元,99年列成德发明了果树“一边倒”技术等等。这些都寿光农民不断解放思想调整思路的过程。86年到现在调整方向都是发展蔬菜,寿光150万亩土地,发展80万亩大棚,其中冬暖式大棚49万个,大号棚15万个,小号棚12万个,年收入87亿元,农民70%收入是大棚菜。从寿光发展来看,主要经验一是科技推动,二是市场拉动,三是示范带动,四是利益驱动。
一、科技推动:一是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聘请全国性专家技术人员当顾问。二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到村培训每年80—90次,同时培养农民市场经济意识,什么挣钱种什么,怎么挣钱怎么种。根据市场去种植,种什么什么挣钱,寿光农民围着市场转,跟着价格变,不断调整自己种植结构,让农民自己干。他们的根本经验是培训一个人,致富一个户,带动一个村,示范一大片,跟着学,跟着干。三是吸引了国外20多家种子公司,在寿光种植。美、法、荷、德、瑞士等国家都纷纷在寿光发展基地,真可谓是蔬菜生产的联合国。
二、市场拉动:寿光83年县政府采用行政命令发展15万亩蔬菜,其中8万亩白菜,结果秋后卖不了,全部烂在地理,发生了当时的大白菜事件。通过这一事件让领导们认识到。抓生产,不抓流通是不行的,没形成市场,就搞不好流通。84年建了全县唯一占地10亩的蔬菜批发市场。有了市场,有了入驻的商家,促进了销售。到了93年发展到680亩的大市场,到2009年投资20个亿,建成占地3000亩蔬菜物流市场,8个乡镇都有大市场。最后开通蔬菜销售全国4条绿色通道,其中寿光就有3条,通往北京、哈尔滨、深圳。从那以后寿光蔬菜占到北京市场的1/5,也就是说北京每天有600多万人吃寿光菜,早上来摘寿光的菜园子,晚上盛到北京市民的菜篮子。到现在已和全国350个大中城市形成销售网。海上蓝色通道涉及13个国家,电子网上交易每年交易100多亿公斤。真正形成了绿色,蓝色,网上立体销售的强大网络。
三、示范带动。不搞行政命令,让市场去决定。有人说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也有人说共产党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为何不搞行政命令?因为当时政府为发展新品种,要求全县每个单位建10个大棚,干部都种菜,目的是让干部了解种植,推广种植,和农民打成一片。后来发现干部干活不行,中午、下午还要喝酒吃饭,2年后不挣钱。所以当全县单位建的大棚全部改成了博览园,也就是我们去山东参观的那些地方,主要用于引进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用于各玩来的领导、农民参观学习。每年参观人数达200多万人次。这些博览园推广新品种,搞示范,让农民自己决定种什么。
有了第一步,就能走出第二步。就像我们今年的大棚育苗西瓜,刚开始群众不接受,不相信,现在看来我们成功了,明年我看不用我们动员,百姓会主动种育苗西瓜。所以好事要办好,不出问题最重要,挣了钱群众才能政府好,不挣钱就会说你胡搞。所以在在新品种,新技术上要示范带劲,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发展。我们去山东学习的回来后,看了就要有想法,有想法就有有办法,通过你们示范带动,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我看才能起到示范作用。
四、利益驱动。寿光每年都要大张旗鼓的表彰农民,奖励先进,每个村选先进,每年500多个先进戴大红花,奖励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全部敲锣打鼓送到村,就是让村里的人向先进学习,学有方向,干有榜样,每年评十大种植能手,奖彩电,99年奖汽车。实际上评选过程就是宣传过程,再通过电视媒体报道,让全县人民都知道,让种地的农民看了心动,想着激动,马上行动,这就是利益驱动效应。2002年,寿光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路:“农业农场化、农民职工化、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贸易国际化。”由于规模化种植和一乡一品的发展,每村都有合作社,菜贩子每年跟合作社签订协议,需要蔬菜种类,统一价格,统一供菜,每天按量配菜发给供货商。农民听从合作社指挥,安排每一时期一个统一价,自己内部不搞恶性竞争,为抢卖蔬菜随意降价,不自己扰乱市场,不像我们去年卖西瓜今天8毛的价,就有个别老百姓7毛就卖,不到三天,自己就把自己的价降了下来,让人心痛,这种人只顾自己,害了全村,价格不稳定,也损害了瓜贩子的利润。今年这样的人我们要去制止,全民声讨,全民唾骂。我们要根据市场统一定价,3—5天一降价,每次降价幅度不能太大。以后各村也要成立合作社,形成我们的规范经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相互竞争,确保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3、“抓合作——靠联合带动
如果说,从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中国农民的温饱的话,随着中国与世界大市场接轨,一家一户的分散型盲目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则显露无遗,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发展缓慢,与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不断拉大,要使这一局面得到改观,就必须走农业产业化之路。从1992年起,寿光便开始了产业化之路的探索,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对支柱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实现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截止目前,已成立各种协会300多个,先后成立了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个联合协作模式,使公司、农户、协会共同体以利益为目标,做到菜农受益、企业受益,从而大大化解了单个农民进入市场的风险。通过这种规模化的种植经营,万亩西红柿、万亩胡萝卜、万亩辣椒、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脱颖而出,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
4、抓标准——靠科技推动
寿光把标准化生产视为“寿光蔬菜”品牌的生命线,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检测体系,进一步加快了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寿光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环节来抓,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工、生产加销售、贸工农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格局,目前,寿光全市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80多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0多家,带动生产基地40万亩,8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寿光对生产基地实行了技术培训、检测仪器、制度规范、注册商标、标识销售“五统一”管理,推行了蔬菜大棚准建制、蔬菜质量编码追溯制、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基地产品准出制,将蔬菜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全部纳入标准化生产档案,蔬菜质量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在全国名列前茅。
寿光在打响“寿光蔬菜”品牌的过程中,始终抢抓机遇。在2003年,寿光抓住了“非典”期间进京免费送菜的机遇,提高了寿光的影响力。“非典”时期进京免费送菜的行动,让北京人民、国家各部委感受到了寿光人民的真情厚意,在全国范围内、国家高层次中提高了寿光的知名度,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寿光人深知,市场经济千变万化,但不变的是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的是对品质的需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寿光人就重视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现在已做到每年对农民轮训两次,费用由政府买单,95%的农民已掌握一门以上的农业新技术,有10万农民获绿色证书,有1万人到外地当专家。并充分利用报纸、电台、视频网络,对农民传授实用技术。对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农民打开网络,直接和专家可视对话,实行网上门诊,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寿光在科技推广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借助农业园区来搞好科技推广,让新技术在园区里试验,做给农民看,尽量将风险留给政府,把实惠交给农民。同时,寿光要求每个机关单位都要花钱办试验园,推广农业新技术,试验成功后就在广大农民中推广。寿光市十分注重科技投入,每年科技三项经费达5000万元。他们还专门聘请了46名全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专家、教授当顾问,其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工程院院士13名。从1999年起举办的一年一届的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使寿光完成了一个从区域性蔬菜产地到具有国际性影响的蔬菜产地的大跨越,借助举办蔬菜博览会聚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充分利用各类示范基地搞好试验、示范、推广,推行大棚滴灌、臭氧抑菌、无土栽培等标准化新技术200多项,新发展无土栽培大棚蔬菜5000多亩,蔬菜质量全部达到A级或AA级标准。25家国外科研院所被吸引到了寿光,瑞士先正达、以色列海泽拉、荷兰瑞克斯旺等跨国种子公司纷纷在这里建立了基地,他们不仅为“菜乡”带来了优质的蔬菜品种,更带来了全新的种植理念,作物组培、植物克隆等最新的生产技术已成功实施,工厂化育苗引领全国种苗产业走向更高层次,寿光的菜农在接受世界前沿技术品种的同时,也接受了这些新观念。
寿光市在蔬菜种植中,将质量意识和标准贯穿始终,由农业局派人负责蔬菜基地的档案化管理,推行产前蔬菜大棚准建制,生产过程中的抽检制,产后基地产品准出制和蔬菜产品追溯制,做到了蔬菜从产地到餐桌的无缝覆盖。正是这种严格的标准,寿光蔬菜不再是低层次的竞争,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达到60万亩,寿光蔬菜已有中国驰名商标10多个,注册商标达116个,有322种获国家优质农产品称号,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认证数量在全国均位居前列。其中“乐义蔬菜”、“欧亚特菜”成为2008年奥运会特供菜。
第五篇:赴山东考察学习心得体会(模版)
赴山东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会宁县平头川初中
南文博
2014年5月20日至3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白银市教育局牵头组织的全国初中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赴山东“三地四校”考察学习活动。本次活动,虽然时间较短,但组织安排严谨、有序,学习考察的容量大,节奏紧,效果好。各具特色的四所学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带给我太多的思考。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把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发挥到了极致,神话般的演绎了高效课堂的高境界、高质量、高水平。
潍坊市广文中学生本化、个性化、特色化的办学思想和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学校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以学生为本,以课程为纲,以339综合素质评价为抓手,首先将学生的学习、生活、交际等多方面需求有机整合在灵动、高效的课堂当中,通过高效的交流学习,再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蜕变成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洋溢着青春、阳光的个性。
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谐互动”教学策略,以师徒结对的形式,以最小化的2人学习小组,更加有效地提高了课堂互动和互助的几率,“师傅”与“徒弟”的有效展示与补充,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了人性化的和谐与欢愉。
青岛市经济开发区实验中学的高效管理机制与扁平化管理方式,更是让人耳目一新,“问题导学式”高效课堂模式,以科学合理的问题为主线,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整个课堂自始至终都能给人探究求知的欲望与动力。
什么是最好?我认为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四所学校,无论从办学理念、学校文化、综合管理方面,还是从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来看,都是各具特色,各有成就,都有十分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价值。透过他们成功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具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有一个有胆识、有学识、有谋略、有创新、有坚持、有魄力、有定力、有耐力、有信念、有追求的“十有”校长,这也就再一次论证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说法。
相比之下,我不得不承认我们存在的差距。客观的讲,经济是教育的重要支撑,我们的经济水平低下,很多硬件设施赶不上人家,还有就是教育体制的差异,导致引领教育的总体方针、总体追求不同;但从主观上来讲,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的观念、理念和思路滞后,我更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没有做到,而是根本就没有想到。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新时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让我们不得不改变传统的育人观念和育人模式,也就不得不改变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去探索和追求确实能让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的高效课堂。不改革就绝不会有发展,不改革一定会被淘汰,但如何改?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
本次所参观的四所学校,都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的示范化名校,他们在课堂教学方面不拘一格,各有特色,但他们最终追求的目标是完全统一的,那就是让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全面健康地成长,将来能成为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我想这一点也是天下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校长和老师,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想得到的结果。但太多的时候,思想和理念远比行动重要,过程和行动又远比结果难得多。
全县推行高效课堂已经两年时间了,但截至目前各个学校的收获都不多,不要说可以操作的成型的模式,就连最基本的思路,我敢说有些学校怕都没有,当然更包括我自己。本次考察学习,给我的震撼很大,彻底转变了我的观念,更新了我的思想,结合自己的学校,就如何进一步强化综合管理,如何有序有效的推行高效课堂,我做了如下思考:
一、切实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不做“无知、无能”的校长,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多方面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人格魅力,用先进的理念和理论充实自己,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当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考察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四所学校的校长对教育工作的执着追求和深深情结。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培养品德、极具爱心、有良好习惯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他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所以我觉得作为校长,就应该站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
一所学校的发展,校长是责无旁贷的,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近观其人便可知其学校的底蕴是否深厚,到学校若能走上一遭便也可知学校管理及质量的高低,那都是其内涵建设的一种潜意识的外化。平时我们都要求教师课堂上需要激情饱满的,对一所学校来说校长更应该是激情常驻的,那种对教育理想、教育信念的执着与追求,将是支撑教育发展的牢固基石,致力于构造学校人文环境和关爱师生的人文情怀是学校发展的最根本。立足实际、准确定位,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将是快速发展、永不停歇的制胜法宝。
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他是一个慢过程,端正教育思想,是校长的第一责任。实践证明,全面发展育人的学校,它的教学质量一定不会低,学校本身和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在推行素质教育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终极目的”。教师的所有聪明才智都应该用在让学生“愿学、会学、学会”六个字上,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为学生提供思维、兴趣空间和发展空间。“尊重学生”应成为今天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具有爱心比具有知识更重要,学生首先是一个快乐人的人,这种尊重教育是“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校长只有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站在教育的前沿上,紧紧抓住了“人本”规律的核心,深刻的理解教育,方能办好一所好学校。
二、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四所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长和教师们的高瞻远瞩和博大胸怀,那种豪情、那种勇气确是令我感到了由衷的叹服的,也真的是让我看到了曾是自己想象过的、文章里所表达和展示过的真实的课堂和真的教育。课堂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学习,教师和学生一样也在学习,而课堂上看到的组织者却是一个个不同的学生,他们的课堂真的是活跃的、高效的,老师退到了暗处在看着每一个学生在表演、在进步。老师真的由单纯意义上的演员变成了亦演员亦导演的角色,可能其导演的定位更准确、更到位,促成学生成长进步的作用发挥的更为充分。
对比我们的课堂,他们的课堂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是那样的无拘无束,他们勇敢的承担了责任、张扬了个性、锻炼了能力,显得自主、生动、活拨、有效率,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提供了不可想象的远大前景,其意义深远将是无法比拟的。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是我校课堂改革的重点。
三、加强家校联合
广文中学的家长学校特别值得学习,“家长监考、家长进课堂”等等。他们的家长学校真的是原滋原味,体现着一种朴素、一种自然、一种真实的需求,因而也真的推动着学校的发展、促进着师生的成长与进步。我们开展各项工作也需学习广文中学的务实之风,要的是一种真正的心灵需求、一种发自内心的源动力,一种教育的境界、一种一往无前的创新精神。
实际上并没有哪一种模式可以说是万能的、经久不衰的,再好的东西也是总有其地域性、时间性所限制的。我们要学习的不是他们的具体做法,而是要吸收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加强家校联合。教育的发展就在于运动、在于成长,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中才会有平衡所显现、才会立于不败之地,一切要源于自己发展的实际了,“做最好的自己”才是图谋能够永恒发展的根本。
四、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参观每所学校,一走进校园都会被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所包围:“会说话”的墙壁,“有灵性”的小草,教室内读书角里琳琅满目的图书,仿佛闻到了弥漫在空气里浓浓的书香;浏览着学校几年来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就会让你深深感觉到,这里是老师和学生们享受成功喜悦的美好舞台„„可以这样说,每一座学校都是一座设计精美的园林,一树一草都成景,一砖一瓦皆育人。真是校校有特色,处处有文化。在追求教育均衡发展、和谐发展的今天,学校的办学特色倍受社会的关注,特色就要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支撑。如何才能构建“适合自己的”校园文化?值得做深刻的检讨和反思。
反观我校,目前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如:学校校舍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教师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亟待提高。
学无止境,反思更重要,在学习中提升,在反思中实践,进步是必然的。
2014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