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研究综述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研究综述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起步很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内学者才开始关注民族地区旅游。
一、民族地区旅游研究分期
通过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历程和历年来所发表的有关民族地区旅游论文数量、内容等因素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学界关于民族地区旅游研究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即起步期(1987年至1992年),渐进期(1993年至2000年)、调适期(2001年至2004年),繁盛期(2005年以后)。
1. 起步期。从1987年到1992年,研究多以经济服务为目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民族地区旅游是发展民族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一期间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的一些战略思想。
2. 渐进期。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全国各地再一次掀起经济发展热潮。一些民族地区积极并卓有成效地进行了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民族地区旅游研究主要关注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旅游者)以及旅游影响等三方面内容。其中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最为集中,研究领域拓展到了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精品线路等)和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区纪念品和工艺品等)。
3. 调适期。2001年至2004年由于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过热,部分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不注意调研,缺乏科学规划,造成旅游资源重复建设,旅游产品商业化、庸俗化,旅游产业整体质量下降等严重后果。同时,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衰退、破坏成为我们面l临的严峻事实。过热的旅游业对自然、生态、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逐渐暴露。这一时期学者们以理性的态度,下到田野做实地调研,运用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4. 繁盛期。2005年以后,民族地区旅游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学者们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民族地区旅游研究当中,民俗学、经济学、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领域渗透到了旅游研究的各个方面,出现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现象。同时,专项旅游课题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 了区域经济、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并立的局面。
二、民族地区旅游研究主要范式
1.社会科学的宏观研究范式。
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宏观地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可行性,倡导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提出了全局的和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战略的设想。后来又提出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加强民族地区旅游理论研究、培育旅游人才、树立民族地区旅游形象等宏观开发措施。这些论述由于没有深入旅游地区实地作长期细致的调研,缺乏田野实证资料作支撑,讨论略显空泛,没有可操作性。早期民俗学和社会学都表现出了这种宏观性的研究。
2. 社会科学的微观研究范式。
由于宏观研究无法解决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一些实际问题,一些学者对民族地区旅游作了一些微观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观点,通过对民族地区旅游事项的详细调查,为宏观理论找出实证。这种将微观考察和宏观视野相结合的研究,突破了以往民族地区旅游研究中的空泛议论、缺少实证依据的局限。但是,这种以实践验证理论的研究范式,容易将研究引向理论极端,而于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少有实用性。
3. 人文主义的微观研究范式。以微观个案人手,运用各学科理论方法,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学者的介入,一些原属于学科的研究方法被广泛用来研究民族地区旅游。民族地区旅游个案研究呈现出新的局面:从村落进入,运用学科方法作详细而整体的调查分析,以丰富的和典型的实 例来揭示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思考和检验前人的观点,进而尝试提出具体解决方法。
三、民族地区旅游研究成果综述
1. 旅游与区域经济开发。
第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意义及开发战略研究。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需要。早期学者多从经济开发的角度来看待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认为旅游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李竹青在《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 中分析了旅游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旅游资源是我国民族地区普遍的优势资源;旅游业以其低重心启动经济的先导性和高度关联的辐射带动功能,而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廖日裕和曾大伟在《略论把旅游业纳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一文提出了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的战略思想。吴昌考、李培林、张佑林等对中南、川西北、云南、湘西等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战略开发作了有益的探讨。
第二,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突出了区域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核心价值,强调了区域民族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了政府在区域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区域协作的战略思想。李竹青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把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分为13个重点地区。2001年,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 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L3 明确提出了中国区域旅游(西北、西南、北方、东南四个片区)发展大思路。随后,学者们在此框架下,进行了区域旅游的研究,提出民族文化圈、经济圈等跨行政区的区域旅游研究,如林岚对闽东南畲族旅游“文化圈” 的重建构想,云南省社科联课题组对“泛珠三角” 区域旅游合作背景下的云南旅游资源开发的探讨。
第三,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的成果。一方面,从旅游资源的分类、开发、利用和保护上着手,重点依据区域资源特点,进行旅游业现状分析和评价,论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其中黄少辉对海南少数民族专项旅游开发的研究,徐飞雄关于湖南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的研究,管宁生对云南丽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 等具有典型性。他们提出了具体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措施:如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建立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和立体的开发风格;加强民族地区旅游理论研究;培育旅游人才和树立民族地区旅游形象等。另一方面,对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研究和设计,包括旅游路线设计和旅游商品开发设计。首先,一些易为旅游者所直接感受的旅游产品— — “民俗风情游”、“民俗村” 等类似产品— — 完美展示少数民族风情。金颖若指出“集市旅游” 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新形式,《梁敏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节日与旅游经济结合模式的初探》,对这类旅游产品开发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其次,从非物质文化层面开发旅游产品。在发扬继承民族文化传统、保持民族特色和满足现代旅游审美需求之间找到一个有机结合点。积极发掘各种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宗教信仰、人物掌故等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使它们更具浓郁的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而展现在游人面前。李坚的《现代审美心理与民族舞蹈文化传统》、金毅的《论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作了此方面的研究。再次,旅游商品开发作为民族地区旅游的象征符号,既要强调民族文化特性,还要对旅游商品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
2. 旅游与民族文化开发保护。
第一,民族地区文化开发新路的探索。学者们认为,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应该实施集中开发“亮点” 和高起点、新思路的发展战略; 突出文化的民族与地域特色; 大力营造民族文化旅游的氛围和加强区域协作以求得优势共享。较为成功的案例是云南丽江,周智生以云南丽江为例,指出类似丽江的诸多西部多民族交错聚居区在文化旅游二次创业过程中突出自身区域主体民族文__化特色的同时,必须要重视非主体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让各民族社区参与能力的塑造和培育都能在旅游开发中得到协调发展。孙九霞分析了节日在原生地直接展示和在异地进行移植性的集中开发,认为丧失节日民俗的民族由于旅游开发的需要而重新建构。
第二,旅游中的民族文化保护。薛群慧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探析》和马晓京的《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等都曾论述了旅游对旅游地的影响问题。刘红梅在《关于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中提出“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的民族文化保护措施,明确保护对象,正确分析民族文化保护的主体体系,推动民族文化和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周星从1997年开始对黔东南的苗族民俗旅游村进行了实地考察,他的《旅游产业给少数民族社会带来了什么》02]专门论述了贵州黔东南的民族风情村寨游。他除了对如何开发和建设旅游村寨、旅游村所要具备的条件、民俗文化展示的逻辑等给予了独到的关注外,还提出对旅游带来的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研究,如传统复兴、文化再生产、文化商品化、民族意识等。
3. 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第一,关于旅游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误区的探讨。吴晓萍在《浅析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某些限制性因素》中指出,民族地区旅游业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民族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都受到了威胁和破坏。李曦辉在《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认为,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收效不大的原因是体制、利益和结构三方面的深层制约。第二,生态旅游开发的有效探索。刘玉安等人以石河子地区为例,介绍了生态旅游的出现、内涵及发展,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业。谢杰和李幼妮论证了我国西部地区绿色旅游生态景观战略,建议景观建设首先应该从保护和发展原生态人手,结合西部地区的发展绿色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优势,完善生态景观。和勇在《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 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为例》中认为,生态旅游产品应该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民族地区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应该认识自然生态的文化因素,重视保护民族文化资源。邓光奇进行了民族地区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对旅游与环境的理论基础、旅游与环境关系和环境问题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我国旅游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体对策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原则,并对生态旅游前景作了预测。
第三,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实践。民族生态博物馆是把少数民族自然、社会和文化进行整体保护、传承和研究的生态博物馆。1998年,我国和挪威政府联合在贵州省六枝梭嘎乡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李波对这个生态博物馆作了民族与生态社会研究。刘艳以贵州地扪侗族生态博物馆为例,对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保护的新思路,即将地方生态博物馆与文化旅游的发展相结合,同时注入民间资本,由社区居民来管理社区文化、解释自己的文化并选择其发展的方向,从而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实现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笔者从民族地区旅游研究的发展轨迹、研究范式和研究成果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可以清楚地看到民族地区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一方面经受着商业化、表演化、异文化植入等文化冲击,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正固守着自己的传统,极力展示文化的多样性。在任何情况下,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要避免走弯路,必须树立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全方位的协调发展观,努力实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 李竹青.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2] 廖日裕,曾大伟.略论把旅游业纳入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J].民族研究,1989(1).
[3]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一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4] 黄少辉.开展海南岛少数民族专项旅游[J].热带地理,1989(3).
[5] 徐飞雄.我国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试以湖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1990(3).
[6] 管宁生.云南丽江纳西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6(3).
[7] 金颖若.集市旅游——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新形式[J].贵州民族研究,2003(3).
[8] 梁敏.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节日与旅游经济结合模式初探—— 以理塘县“八·一”国际赛马节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9] 周智生.多元文化资源整合与区域文化旅游创新发展—— 以云南丽江为例
[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1).
[10]孙九霞.节日符号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运用及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11]刘红梅.关于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J].开发研究,2004(3).
[12]周星.旅游产业给少数民族社会带来了什么[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5).
第二篇:我国民族地区金融优惠的法治化研究
我国民族地区金融优惠的法治化研究
摘要:金融优惠是国家履行其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方式,是国家在民族地区实施的一种宏观调控。当前对民族地区实施的金融优惠政策主要有对民族用品、民族贸易提供贷款优惠、对民族地区金融机构提供政策优惠、为民族地区金融信贷提供补贴等。当前我国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的实施存在优惠政策的合法性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民族地区企业获得融资的法律扶持不够的问题。我国应在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强化政策的合法性和市场化程度,完善民族地区企业融资的法律体系。
关键词: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法治化;合法性;市场化
金融优惠政策的目的在于弥补市场运作的缺陷,但金融优惠手段的运用仍需要依市场规律进行。而市场经济本身即是法治经济,其要求国家在市场中规范其行为,杜绝国家滥用其调控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受到了法律的严格限制。在法治国家建设的背景下,国家对市场的调控一般是通过法律手段来进行的――促进民族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优惠政策也不例外,需要纳入法治的轨道内。这即是本文研究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问题并提出金融优惠政策法治化措施的目的。
一、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概述
(一)金融优惠的内涵
“金融优惠”产生于国家被赋予经济管理职能之后,是国家履行其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方式。因此,“金融优惠”这一概念即包括了以下内涵:其一,就其属性而言,金融优惠属于宏观调控手段的一种。如上所述,市场的良好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有序发展更是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对经济进行干扰的机制即为宏观调控机制,这个机制由多种调控制度和调控手段构成,金融优惠是其中的一种。其二是金融优惠是国家履行其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方式,因而金融优惠的运用主体为国家的代表者,即政府,包括中央政府也包括地方政府,包括立法机关也包括行政机关。其三,金融优惠运用的目的在于维护经济的良好运转,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方式干扰经济运行之目的在于弥补市场的缺陷,维护市场的良好发展,这也是民主政府实现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必然要求。
(二)现行民族金融优惠政策
1、对民族用品、民族贸易提供贷款优惠。对民族用品和民族贸易提供货款优惠是我国政府实施的民族优惠政策之一。所谓的对民族用品和民族贸易提供货款优惠,即是指针对民族用品和民族贸易等行为所提供的货款优惠待遇。民族用品、民族贸易提供贷款优惠体现于《关于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继续实行优惠利率的通知》。该通知由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颁布。依该通知的规定,民族贸易贷款实行优惠利率的范围为,县内国有商业企业、供销社、医药公司和新华书店经销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生活必需品、药品、书籍及收购少数民族农牧副产品所需要的流动资金贷款。
2、对民族地区金融机构提供政策优惠。对民族地区金融机构提供的政策优惠主要实施于西藏。2001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西藏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即是讨论和决定对西藏所实施的系列优惠政策,据此维护西藏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平衡发展。这次会议形成了《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对西藏实行的优惠政策》,这个文件对西藏在金融方面所获得的优惠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其一,西藏各商业银行资金头寸不足时,中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有权发放贷款;其二,保险公司执行优惠费率政策,其费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所造成的损失则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报财政部核定后给予补贴。
3、民族地区金融信贷支持。金融信贷支持也是政府对民族地区所实现的金融优惠政策之一。2001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该通知即规定了诸多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另外,《国家开发银行技术援助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也规定了诸多的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当然,这两个文件所规定的金融信贷支持主要是针对项目建设的支持。
二、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优惠政策的合法性问题
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在促进特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金融优惠政策的实施需要动用到大量的财政资金,因而救市计划一般是作为一个预算案由立法机关批准的。①从中也反应了国外在促进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其金融优惠资金的运用需要编制成财政预算案并经立法机关批准――只有这样政府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手段运用也才有足够的合法性。就我国政府而言,尽管国务院依宪法之规定负有管理经济事务的职权,但促进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优惠政策的做出并没有经全国人大进行批准,而是由国务院常务会议予以决定。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国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合法性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民族地区政府对金融优惠政策的使用也缺乏合法性。具体而言,依人民主权的一般原理,财政支出应经人民代表大会予以审批。而民族金融优惠政策的实施则使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之外获得资金来源,而此笔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又没有经人民代表大会审批,这即与人民主体的原则不相符合。当然,《国家开发银行技术援助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也规定了相应的监督机构,但这种监督并不能弥补因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缺乏所造成的合法性困境。
(二)金融扶持的市场化问题
在我国,促进民族经济发展中金融优惠措施更多是依行政方式进行,而非依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具体而言,在我国,政府金融优惠的手段主要包括提供低息货款和进行货款补贴等手段,其目的在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兴建公共工程。其中,兴建公共工程和货款补贴体现了强烈的行政性。也就是说,就公共工程的兴建而言,政府在此方面进行救市资金分配时,并不是由市场决定兴建何种公共工程,而是由行政系统进行决定。这种情况即决定了兴建公共工程中的金融政策实施时的资金分配缺乏市场性。就货款补贴而言,补贴资金的发放同样也是由行政命令所决定的,而非运用市场化的方式调动民族地区生产的积极性。因而,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国在实施金融优惠政策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手段缺乏市场性,从而导致了资金的分配依行政命令而决定,而非由市场规律决定。
(三)民族地区企业获得融资的法律扶持问题
应该说,当前我国立法对中小企业之发展还是给予了必要的关注的,我国当前制定有《中小企业促进法》、《乡镇企业法》,国务院的工作部门也制定有《关于培育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若干问题意见》、《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在很多方面给予了中小企业以优厚的待遇,帮助中小企业寻找销路、获得市场。然而,遗憾的是,以上立法和相关规范性文件中包括的扶助手段并没有与金融制度进行对接,从而使在获得银行融资方面并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这种情况即造成了民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三、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的法治化进路
(一)提高金融优惠政策的合法性
我国实施金融优惠政策需要运用财政资金的,则首先需要明确在预算法或者其他法律规范中规定,国务院救市资金的运用,需要编制预算案并经全国人大的批准――只有这样,才符合财政民主主义之要求。②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我国预算法即应当规定,国务院进行大规模预算支出的,应当先征得全国人大同意。据此,我国需要对预算法中的预备费制度进行修改。具体而言,我国预算法第32条规定,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1%-3%设置预备费。笔者认为,随着社会风险的增加,预算中的1%-3%的预备费是不足以应付各种意外情形的。因而,我国应当提高预备费额度,并建立起预备费积存制度。具体而言,我国预算法可以将预备费提高到5%,并规定本没有使用的预备费即予以积存。这种制度的建构,即可提高政府所能够支配的预备费额度,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时,政府即可一方面动用预备费进行应对,另一方面启动救市预算编制程序,争取其金融优惠方案尽快获得全国人大的批准,从而兼顾了效率与正义的要求。
(二)金融优惠手段选择上注重市场化
在当前的金融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主要通过低息货款等方式支持民族贸易的发展,或者为公共工程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这在这些方式中,政府即直接决定了资金的流向,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未来的金融优惠政策实施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以增加金融优惠的市场化程度:其一是设立具有政府背景的专门性投资担保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担保机构的作用即在于,在企业需要获得融资而无相应的财产予以担保或其所能够提供担保的财产远远少于其所需的融资时,企业即可以向投资担保公司申请担保,在企业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时,投资担保公司即可以以保证人的身份为企业提供担保,从而使其获得银行的贷款。当前市场中是存在各种各样的投资担保公司的,但许多投资担保公司由私人设立,其为减少风险,往往不愿意向民族企业提供担保。此种情况下,民族企业即难以利用市场中的投资担保资源来为本企业进行融资。为弥补市场的缺乏,政府即可通过设立政府性担保机构的方式提供政策优惠。其二是设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即逐步实现了商业化的运营,商业银行具有高度的经营自主权,可以依自己的意愿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为解决民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家可以设立专门性的开发银行,开发银行的资金虽由国家提供,但资金的流向则主要遵循市场规则,因此可以解决金融优惠政策市场化不足的问题。
(三)完善民族地区企业融资的法律体系
融资制度的完善是解决民族地区企业融资难问题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而在我国金融领域,所有制歧视依然存在,民族地区企业无法获得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同等的对待。国家尽管制定了诸多法律规范和政策予以支持民族地区企业的发展,但这些法律政策较少涉及对民族地区企业融资的支持。为此,笔者认为,我国应当把《中小企业促进法》落到实处,特别是在金融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全方面的支持。为此,我国即应当在《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制定《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产业投资基金法》等法律规范,形成完整的企业融资体系,在融资方面给予中小企业获得与大型企业同等的待遇。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涉及金融事务的其他法律规范和制度进行修改。例如,我国应当取消对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限制,鼓励其进入到我国金融市场中,从而加大金融市场中可贷存款的数量;③另外,我国还应当进一步完善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取消金融机构设立审批制度,而改为金融机构设立登记制度,从而放开金融市场准入,提高金融市场的供方数量及市场的竞争程度,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充足的贷款来源。
四、结语
当前我国政府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而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金融优惠政策。这些政策被当前是政府调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前,作为政府所实施的宏观调控手段,金融优惠政策的实施应纳入法治轨道内,这即是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也是以法治力量保障金融优惠政策实施的要求。在法治政府建设和市场体制改革同步推行的背景下,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既要考虑到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合法性,也要考虑到政策实施与市场运行之间的关系。是以,我国应在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强化政策的合法性和市场化程度,完善民族地区企业融资的法律体系。(作者单位: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注解:
① 谭正航,尹珊珊.论民族地区发展与民族地区金融发展权的法律保障[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② 王欣.当前金融危机中全球救市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5).③ 吴琼.浅析民间借贷合法化[J].商品与质量?教科与法,2011(10).
第三篇:我国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国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该课题共分为六大部分:首先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及体育旅游理论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接着对中国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系统的调查、分区、归类和评价;然后重点就中国体育旅游资源整合作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了构建相关的保障体系的思路。
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和体育旅游理论研究进展。其中,国外对体育旅游的研究目前已不仅仅限于对体育旅游参与者、旅游项目、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更深入到体育旅游具体内容和体育旅游市场相关方面的细节性研究,呈现多视角、多学科研究趋势。中国体育旅游研究活动起步相对较晚,对体育旅游研究的焦点目前还局限在对体育旅游相关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包括体育旅游的内涵、特征、分类和影响等。具体而言,关于体育旅游内涵,目前,在众多对体育旅游的阐述中,其共同之处都表明人们必须参与某种体育活动,而不同之处主要是对体育旅游参与者的内容、形式的概括与表述的差异;对于体育旅游特征研究,不少学者是根据旅游者的特征,进而给出旅游的特征。体育旅游分类研究是基于体育旅游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而确定的。大致可从旅游主体(参与程度和出游目的等)、旅游客体(资源特征、活动场所等)出发进行研究。关于体育旅游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虽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基本都是积极方面进行研究,很少涉及其消极影响。总之,中国体育旅游研究在以上四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国外体育旅游研究相比,国内学术界对体育旅游的研究仍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其基础理论体系仍有待于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在资源整合方面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都不够,尤其是把体育活动与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体育旅游资源整合以及区域体育旅游联动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因此,体育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关于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课题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方面,中国发展体育旅游存在资源等优势,另一方面,中国体育旅游产业起步较晚,体育旅游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可开展的项目呈多样性发展趋势,这就为项目和区域的整体发展造成了不便。目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体育旅游资源分散化、体育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体育旅游市场开拓不足、体育旅游设施有待完善等方面,因此需要在体育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进行有效整合,以发挥整合效应,实现旅游产品的配套成龙,实现整体联动,整体发展。
第二部分对中国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区、归类和评价,是课题的主要部分。该部分首先分别依据旅游者参与的目的和体育旅游活动的场所对体育旅游的类型进行了划分;然后又提出了几种不同的体育旅游资源分类方法,包括袁书琪等的类似于《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的体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柳伯力等根据体育旅游特性和旅游活动性质的分类体系等。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国家级及其以上级别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旅游度假区、水利风景区、4A级景区(点)作为体育旅游目的地,并根据目的地不同的运动项目结合其所对应的活动场所(陆地、水域和空中)和所属旅游资源类型对中国四个直辖市、二十一个省和五个自治区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评价,最终归纳出“中国大陆体育旅游资源统计表”来描述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六大区域(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分布状况,共计6类911种体育旅游资源(注:6类分别代表陆地、水域、空中休闲与竞技运动景区(点)的各种单独和组合类型,单独空中景区除外),并得出如下结论:我国体育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民族特色明显,体育场馆众多,可以开展多种旅游活动,开发潜力巨大,但地区分布不均。
第三部分就中国体育旅游资源整合作了较全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是整个课题最为重要的部分。在理论研究上,侧重于对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的内涵和整合内容的研究。
关于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的内涵,课题首先对资源整合的含义和特点、旅游资源整合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并结合体育旅游资源的定义,对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的概念进行了阐释,提出“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就是出于对整个或者局部体育旅游市场的预期和总体目标的实现,通过市场主导,将不同类型的体育旅游资源统一开发,整体利用,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资源的整体优势,获得体育旅游的最大规模效益。
课题阐述了我国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的基本思路。实施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的主体是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民间组织,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的客体是体育旅游资源(狭义)和体育旅游产品,体育旅游整合的媒介是由主、客体进行旅游交易所形成的体育旅游市场。因此,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政府层面的旅游环境整合,产业层面的旅游产业整合,产品层面的旅游产品整合,市场层面的旅游市场整合。这四个层面的整合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的主要内容。其中整合的旅游环境是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的宏观保障,包括旅游政策、旅游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整合;整合的旅游企业是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的经营主体,包括从低端走向高端的整合、从空缺填补走向成熟领域竞争和从联盟借鉴到外向拓展;整合的旅游产品则是体育旅
游资源整合的资源载体,包括空间层次整合、主题线路整合和龙头旅游资源的整合;而整合的旅游市场是实现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和形成市场机制的重要场所,需要在体育旅游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市场细分,并针对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区域发展特征进行市场营销,形成强有力的包括形象力、销售力和产品力在内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部分是体育旅游项目整合,主要是将分布在六大区域的中国体育旅游资源,根据其各自的特色进行体育旅游项目整合设计。
根据华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特点,可以重点整合观光探险类、山体健身类体育旅游产品,辅以赛事观光类、民俗体育类产品,打造华北区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具体的旅游活动分别包括森林探险、徒步长城、驾车,登山、攀岩、高山速降,赛事观光、赛事参与和民族体育活动、民俗节庆,主要分布地区为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和山西。东北体育旅游产品由于其竞争性和互补性,需要形成能够满足不同市场群体的基于不同资源形式的综合体育旅游产品体系。一类是资源依托型体育旅游产品体系。该体系依据东北明显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形成以冰雪体育旅游、民族体育旅游、温泉健身旅游、山林河流探险旅游、体育赛事观赏旅游、滨海体育旅游产品。另一类是需求差异型体育旅游产品体系。依据体育旅游产品的强度,划分出休闲娱乐健身体育旅游产品和刺激探险竞技体育旅游产品。
针对华东旅游区的水域和陆地项目的优势,在进行体育旅游项目整合设计时,以“立足华东、面向全国、跨越国界”为发展思路,将上海、杭州、青岛作为中心点辐射全区,主打四类体育旅游产品和两条精华旅游线路。四类旅游产品包括:健身体育旅游产品、赛事体育旅游产品、刺激体育旅游产品、休闲体育旅游产品。两条精华旅游线路包括:休闲探险旅游线路和健身度假体育旅游线路。
中南地区地形多样,除海南以平原为主外,其余五省山地资源丰富,所占比重大,因此应大力打造区域登山探险旅游,整合区域资源,实现大旅游的模式;海南、广东、广西三省应充分发挥临海优势,发展休闲娱乐型体育旅游,以此推出体育观战旅游产品、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刺激体育旅游产品、综合性体育旅游产品。
西南体育旅游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应依托本区优质体育旅游资源,推出四类体育旅游产品,包括民族风情体育旅游产品、休闲健身体育旅游产品、尝试刺激体育旅游产品和观战体育旅游产品。
西北区体育旅游资源多为陆地休闲与竞技运动景区,以独特的地形特点如盆地、沙漠、黄土高原以及我国陆地最低地——吐鲁番艾丁湖等著称;又有特色的人文资源如丝绸之路古道,红军长征线路,少数民族风情等,所以要以这些资源为依托开发出有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主打
四类体育旅游产品,包括:健身体育旅游产品、赛事体育旅游产品、刺激体育旅游产品、休闲体育旅游产品。
第五部分对奥运资源进行了分析,包括奥运资源的涵义,奥运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我国奥运资源概况、分布及特点等,提出了我国奥运资源整合的基本思路,并进行了具体的奥运会产品线路设计。对于奥运资源的整合包括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其中横向整合是以奥运场馆、设备设施为立足点,进行分项整合。奥运场馆可开展3类奥运资源产品:徒步观赏类、会展旅游类、婚庆旅游类、主题娱乐活动(演唱会、晚会、节庆活动)。奥运设施设备可开展2类奥运资源产品:体育健身类、社区主题休闲广场。纵向整合是以地区为中心点进行整合。针对区域、气候、文化和场馆的特点,进行体育旅游相关项目的整合,具体包括:赛事类和培训类的项目整合。
第六部分提出了相关的保障体系的构建思路。提出中国要进行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保证一定的制度供给与制度创新,特别是需要建立包括政策与法律、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人才、安全管理与救援措施、资金、科技等的完善的支持体系给予充分保障。
政策与法律保障方面,制定体育旅游发展战略,加大对体育旅游的扶持力度;实行财政、税收、金融优惠政策;促进体育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政策和体育旅游人才培养使用政策。同时要建立相关法律,通过调整旅游各利益主体关系来达到推动体育旅游事业更快发展的目的。
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保障方面,一要有统一的管理机构,统一出台体育旅游发展的倾斜政策,对产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规范旅游行业管理。二要完善运营机制,在建立统一规范的旅游市场,形成秩序井然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同时,对旅游开发项目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组织旅游企业的创建和发展。
人才保障方面,应建立体育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加大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普及岗前培训,加强在岗培训,鼓励自学成才等,确保体育旅游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促进体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安全管理与救援措施保障方面,一要认真贯彻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安全管理办法》,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教育;二要建立对各种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制度;三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旅游紧急救援体系;四要认真抓好旅游保险体系建设工作,在继续贯彻实施《旅游意外保险规定》的同时,配合有关部门,研究设立旅行社责任保险;五要组建全国统一或区域性的“体育旅游资讯网”。
资金保障方面,应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通过增加政府投资、广泛吸引国内外资金和建立体育旅游发展基金来组建多渠道、立体式的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系,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政策保证,市场化运作的招商引资机制。
科技保障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体育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科技手段的应用,不断推出高科技产品,并不断增强对从业人员的科技培训以满足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第四篇:14.3.11我国假日旅游现状研究
我国假日旅游现状研究
一、绪论
假日经济是在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假日经济的出现对于我国长期疲软的消费市场产生了无可比拟的拉动作用。假日旅游是假日经济的主角,假日旅游对假日经济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旅游业是内涵深、外延宽、关联性强,牵涉面广的经济产业。假日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如交通运输业、商业、饭店餐饮业,旅行社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完善和优化.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假日旅游的发展,对于广开就业门路,吸纳劳动力也有重要的作用。据专家测算,旅游业的收入每增加1元,第三产业产值就相应增加10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者,社会间接就业者至少可增加5人。而1998年末至1999年末(该首次有长假旅游),全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就由183万人增加到513.8万人;间接从业人员也由约900万人增加到2500万人。其次,假日旅游是我国国内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突出的龙头的作用。据统计,1999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7.1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831.92亿元人民币,而该仅有的一次长假(国庆)的国内旅游人数就达到4000万人次,约占总数的6%,旅游消费也达到141亿元人民币,可见假日旅游在国内旅游中的重要地位。第三,满足了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许多人首次有七天时间出门旅游,通过观各地的建设成就、访历史古迹,游自然景色、寻民俗风情,不仅锻炼了体能,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而且提高了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假日旅游作为一种动态的教育形式,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第四,有利于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面对如此之大的假日旅游市场,加快本地人文自然资源的开发,或挖掘旧景区(点)的潜力,或开辟新的景区(点)和新的旅游线路、项目。另外,由于热点城市、景区爆满,一些旅游者退而求其次,转向温点、冷点城市、景区(点),从而有利于这些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促进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二、关于我国假日旅游现状的研究
(一)我国假日旅游的现状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势不可挡,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旅游业日显重要并不可替代。时至今日,全国已有25个省、区、直辖市把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或龙头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国际旅游人数将增至15.61亿人次,旅游收入将增加到2万亿美元。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旅游接待人数将有一个大跃进,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扩展空间广阔。而目前假日旅游又呈现出一片火爆的场景。假日出游人数居高不下,尤其是在“黄金周”各景区应接不暇,经济收入非常可观,使假日旅游经济在整个旅游经济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如旅游时间和景区过于集中等问题也普遍存在。总体来讲,就是假日旅游现状喜、忧并存。
1.假日旅游的积极作用
假日旅游推动了我国旅游业以及铁道、交通、民航、城市出租车和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内需增加了财政收入;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丰富了节日生活,对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欢迎;繁荣了地方经济,促进了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的转化以及一些地区特色经济的形成。
2.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
(1)有关部门在预测、安排和应对等方面缺乏充分的考虑和准备。部分旅游线路过热,客流量不均衡。
(2)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设施与假日旅游的超速发展不相适应。
(3)假日旅游虽人数爆增,但人均消费数额较低。假日旅游的消费市场亟待培育和开发。
(二)形成假日旅游现状的主要原因
1.行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系统,未能建立由全国、地方(城市)和景区(点)三级组成的旅游客源预警系统。
由于假日旅游黄金周是建国以来首次出现,有关部门、地方和企业在预测、安排和应对等方面缺乏充分的考虑和准备。如未能提早公布放假日期,既影响人们的旅游计划,也不利交通运输部门,热点城市、景区、饭店和旅行社等做好接待工作。未能建立由全国、地方(城市)和景区(点)三级组成的旅游客源预警系统,造成大多数旅游者盲目涌向热点城市、景区(点),如泰山的一线天,鼓浪屿的日光岩和黄山的饵鱼背,游人只有立足之地,既影响游览效果,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一些很有潜力但知名度较小的城市和景区却游客稀少。
2.旅游企业总体素质不高,“小、散、弱”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内部经营管理机制陈旧。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企业的总体素质不高,“小、散、弱”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内部管理不善,经营管理机制陈旧,假日旅游以超常速度发展起来,必然受到多种问题的困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假日旅游的主体是广大工薪阶层,但适合他们住宿的饭店明显不够。据统计,到1999年末,我国仅有中档(三星级)饭店1292家,40.05万张床位:低档(二星级及以下含未评星级)饭店5462家,119.18万张床位.而假日旅游者多达4000-4600万人次,虽然一些人投亲靠友住宿,但仍有许多人找不到合适的饭店,成为假日旅游的突出问题。另外,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适合普通旅游者的假日住宿设施。由于假日期间游客爆满,一些旅游企业“皇帝女儿不愁嫁”,降低了服务质量,有一种“一锤子买卖”的思想,粗放型管理服务较多。因杀价竞争,导致承诺不兑现,各种标准名实不符,或旅游产品品味低、文化味不足,如一些生态保护区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造成所谓的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没有什么不同。有的旅游饭店、车船公司和商场把假日旅游黄金周当作宰客、欺诈消费者的机会,乘机抬高价格.而一些景区“园中园、票中票”现象较普遍.更有甚者,四川曾发生两起驾导人员伤害游客的恶性事件。
3.假日旅游者对旅游常识缺少必要的了解,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假日旅游的消费市场亟待培育和开发。
虽然我国的国内旅游人数已达到世界第一,但与国际旅游收入相比的倍数,我国国内旅游收入,99年只达到2.3倍,比国际水平的8倍左右相差还很大。而假日期间虽然旅游人数爆增,但人均消费数额较低,如去年国庆期间人均旅游消费为352.5元,今年五一期间人均旅游消费也只有392.4元。可见假日旅游的消费潜力还很大,消费市场有待培育和开发。再者,假日旅游者中也存在旅游知识、消费经验和安全常识不够的问题,或盲目跟风出游,或报名参加旅行团但对旅游合同的内容了解不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
(三)假日旅游未来发展思路探讨
1.有计划、有相应保护措施的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假日旅游持续发展。
假日旅游火爆的同时,使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旅游资源指“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成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即旅游业发展依托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多资源本身的科学认识和对其内涵的准确把握之上。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人文景观璀璨夺目,其独有的东方神韵一直强烈的吸引着中外游客。中国旅游经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巨大成绩自不待言,但旅游资源盲目开发,缺乏科学论证,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浪费的实证并不少见。对旅游资源的成因、内部机理、文化品位、发展和演替特征以及欣赏价值等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是当今也是将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旅游业要发展就必然要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但在开发以前,我们必须首先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有计划、有相应保护措施的去进行,尽可能的减少对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旅游资源的破坏,这样我们的旅游业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我们假日旅游的承载力才能有所提高。
2.加强对旅行社、酒店等相关旅游行业的管理。(1)旅行社的管理与优化组合。
旅行社是服务性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是招待和接待旅游者,并向旅游游者提供相关的服务。加强行业管理主要是强化对旅行杜的行业管理。目前国内的旅行社大多处于小散弱差状态,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政府主管部门一方面要扶优扶强,使具有优势的旅行社得以不断地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要鼓励旅行社组建联合体,内部统一步调,规范运作,优势资源互补,推出精品,开辟特色,提供优质服务。对基础条件差,服务质量低劣,游客投诉率高的旅行社要坚决整顿,限期改正,整顿后仍不见好转的要注销其营业执照,不准其继续营业。
(2)酒店餐饮业的管理及职能拓展。
要加强对酒店和餐饮业的管理。从饭店业产生伊始,作为“客人之家”的饭店,其两大基本功能就是为客人提供膳食和住宿服务,而酒店和餐饮业是发展旅游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决假日旅游期间住宿难的问题我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有房单位和宾馆的联合。旅游区所在县市,学校和部门企事业单位在假日期间有闲置房屋,而在非旅游区所在县市的宾馆、招待所、旅馆假日期间客房出租率极低。经协调或单位的自我联合,旅游区有房单位出房,非旅游区宾馆出设备,二者共得利益。这样,既解决了假日期间游客住房难的问题.又不会造成房屋设备的闲置。二是组建帐篷旅馆。除春节以外,“五一”、“十一”两个旅游黄金周均是春秋温暖季节,各旅游区可选择适当地点,根据预测宾馆住宿剩余游客量,组建帐篷群和集中供餐点。这样,既增加了游客的兴致,又解决了游客的住宿问题,还不会给旅游区带来过大的投资。据调查,各旅游区乐用此办法。
3.加大假日旅游促销力度,增加旅游市场需求总量。
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了一些现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景区外,许多景区其实早就有相当的知名度。由于长期以来产品开发单一,又缺乏高水平的策划与包装,加上财力有限,促销乏力,因而不能对国内外市场产生吸引力,造成热线过于集中的现象。只要增加这些景区的基本配套设施的投入,加大促销力度,这些景区就能产生强有力的吸引力,既能分流过热景区的部分客源,又可以扩大旅游市场的需求总量。比如宁夏今年促销宣传就做得比较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许多人想多了解点西部的情况,宁夏旅游部门抓住这个机遇,节前在广州、西安、郑州等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同时还把西部特有的文化熔入旅游的编目中,黄河探险游、西夏王陵游以及大漠风情、民俗风情。使宁夏今年“五一”旅游业异常火爆。相比,那些缺乏旅游促销的地方情景就十分的冷淡。例如甘肃省2004年上半年的“五一”黄金周旅游收入呈现了负增长。究其原因,就是促销不够。“天下有甘肃,而甘肃没有天下”。这既是对甘肃旅游资源的肯定,又是对甘肃旅游产业开发的否定。一个名义上的旅游资源大省,实际上成为地道的旅游产业小省。这种矛盾表明,甘肃缺的不是旅游资源,而是对旅游资源的“吆喝”。甘肃有多少旅游资源?估计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业内人士曾有人说“在这些资源中,品位高、精品多的旅游产品对国内外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也是甘肃旅游资源的优势所在”。可是他的促销力度却远远达不到一个旅游大省的标准。据了解,甘肃省一年旅游产品的促销费用在2003年时不足100万元左右,还不到陕西的1/23,与北京等地更是不可同日而语。2004年甘肃用于旅游的宣传费用经多方努力才有望达到150万元,虽有所增加但依然杯水车薪。而据了解,仅浙江杭州市旅委去年的旅游促销费用就高达7000万元.另外,宣传促销方式和手段也显得单一,有些景区还热衷把广告做到自己家门口,却疏于对外宣传。即使对外宣传也仅仅是靠少有的几次节会进行促销,而且数量明显不及周边省市,与云南、海南等省区更不能相提并论。省旅游局相关人员坦言:我们也想宣传推广甘肃的旅游产品,改变人们旧有的观念,但往往因经费不足而搁浅.这些就是呈现负增长的原因所在。可见,假日旅游需要加大促销力度,这样才能使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4.各有关部门联手协作,扭转长线游趋冷的现状。
长线游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比较高,它要求交通要快捷舒适且运费合理,以免旅途占用时间过长且劳累。航空部门在长线客运中具有这方面的优势。旅行社长线客源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机票价格坚挺不打折,航空公司能不能象“铁老大”一样也放下架子,在不同季节、不同航线,根据不同时间段进行适度的打折以吸引客源,灵活开拓市场呢?民航部门目前机票不打折,客座率虽降低,但总效益并无多大影响,这是因为折扣比原来减少了.如果民航部门再认真分析一下,机票打折,客座率上升,在总效益影响不大,各航空公司内部航线联营的核算体系和价格体系影响也不很大的情况下,对拉动内需.促进长线旅游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如能对整个社会经济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建议民航部门在经营方式上适当灵活些。
5.细分旅游市场,对不同消费群体开展具有特色的旅游服务。
旅游市场很广阔,不同的消费群体对旅游项目的偏好也不一样。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既能对不同的旅客群体开展针对性的服务,使同一群体内的游客获得较高的满足感,又容易树立旅行社的品牌形象,还能拓宽旅行社的业务范围与业务量,避免时间、线路过于集中.比如退休人员群体,他们没有必要挤在节假日出行,且他们对吃、住、行、项目活动安排和服务等方面的需要与众不同:新婚夫妇群体,他们喜欢浪漫的情调;对科技、文化知识具有某种偏好的群体,他们更乐意参观一些科技园,博物馆和展览馆等景点.以北京高科技农产品开发基地—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为例,从去年4月22日开园以来,游客剧增,到年底总共接待游客12万多人次,最高峰时一天达到五千人。一棵棵观赏蔬菜令游人留连忘返,连农民游客都感到新鲜,满足了人们图新鲜求知识的需要.许多家长带着小孩来接受新科学技术的教育,既达到游览的目的,又培养了下一代对新技术的求知欲。只要市场细分准确,瞄准一个或若干个子市场进行经营,创办特色,那么这样的旅行社生意相信会很红火。
6.旅游业应进一步突出文化氛围,增强社会文化影响。
特色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是特色的基础。没有文化谈不上特色,无论是从整个社会看还是从旅游行业角度看,关键就是怎么突出特色,怎样全面提升文化素质。一是需要丰富旅游品种,需要开发一些旅游新品精品。北京旅游集团开发的水上游就是一个例子。旅游品种的丰富可以减缓假日旅游的集中冲击。二是需要抓住文化细节的到位。很多东西文化意识形成了,文化竞争的概念也突出了,但对文化细节抓的不足。比如有的景观平平,可你觉得舒服,就因为细节到位;我们许多景观看上去非常好,可总有不舒服的感觉,问题就在于细节不到位。近来,各个景区在这上面都花了大力气,比如厕所问题,总体上看,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国家旅游局连续3年每年给各地拨款1500万元,要求地方配套,就是为了这些细节。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些问题有了很大缓解,还没有彻底解决。第三要进一步涵养文化资源,挖掘文化资源。从旅游企业来说,饭店比较注重文化,旅行社基本上还没开展这种竞争,而多数景区景点在这方面做得更差。按道理说景区景点吃的就是文化饭,卖的就是文化,可是服务的粗野,管理的不到位,使许多非常有文化的地方变的没文化.现在,国家旅游局正在搞旅游景区景点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这个标准就突出管理、服务、环境、秩序和文化。最后一个方面就是服务的感情,越是高峰期,对服务的要求越高。
三、假日旅游的前景展望
目前全世界都在开展一场“休息革命”,并因此使得世界各国的假日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再加上政府积极推行的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五一”、“十一”等节日长假制度,在这种主客观条件一应俱全的大环境下,“外出旅游”自然会成为百姓在节日长假中的消费热点,旅游经济呈现旺盛的发展势头。显而易见,旅游经济不仅是假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假日消费项目。人们关注假日旅游经济,不仅仅是着眼于其本身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探索进一步正确引导消费需求的方法以及探讨和挖掘蕴于其中的商业机会。
综上所述,我们要制定适应居民假日旅游理性选择趋势的大旅游发展战略,逐步树立各地发展假日旅游业的良好市场形象,形成较多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而以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去吸引国内外的假日游客,促进假日旅游这一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成长和壮大。只要各相关行业及相关人士共同努力,一定能使我国的假日旅游稳固、健康的发展。(论文部分有删减)
(注:本文作者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评析】
这篇毕业论文不尽完美,仔细斟酌起来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的,但以对高职学生的要求来衡量,应该说这是一篇写得比较好的毕业论文。
1.论题选得好。首先,论题有较强的针对性,具有现实意义。近年来,假日延长,人民收入增加,假日旅游日益兴起。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如旅游基础设施跟不上游客需要,旅游线路热线太热、过于集中,行业管理不规范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旅游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者选定这个题目,无疑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选题的角度、规模比较适当。对于初写论文者来说,选题的规模一般宜小不宜大。题目大了,不仅费时费力,事倍功半,而且难以成功。本文选题的角度和规模之所以得当,是因为作者把论题规定到了一个比较小、比较单一的范围。对旅游现象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旅游组织形式、客源形成、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的经济效益、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等方面的问题,要全面论述,不仅需要花大力气,而且也不是一篇几千字的论文所能说清楚的。本文作者只选取了假日旅游现象进行探讨,从而使论题变得集中、明确。确定这样一个范围比较小、题材比较单一的题目,出学者就比较容易驾驭,也就有条件详细、集中的阐明主题,有可能写出深刻的论文。因此,作为一篇高职生的毕业论文,本文选题的角度和规模均是适宜的。
2.观点鲜明,中心突出。首先,标题《我国假日旅游现象的研究》就贴切地概括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这个论点包含了两层意思:(1)我国假日旅游的现状;(2)针对我国假日旅游现状研究其未来发展对策。
3.本论部分脉络清晰,逻辑性强。本论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它反映论文作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中心部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作者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而每个方面又都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说明。第一部分讲的是“假日旅游现状”是什么,重点通过现象发现问题,讲清目前假日旅游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第二部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讲的是假日旅游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症结。第三部分“对假日旅游的未来发展思路探讨”讲的是应当怎样加强和促进假日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怎样来解决存在的问题。综上所述可见,本文作者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来谋篇布局的,采取的是先“提出问题”,然后是“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样一种递进式的分析方法。这种按照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层层推进,从三个方面一步一步地展开对“我国假日旅游现象的研究”这个主题的论述方法,使人感到文章的逻辑比较严密,层次清晰,读起来明白易懂。
4.结构完整。作为论文,完整的结构应是由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本文作者在写完本论第三部分后,写了“假日旅游的前景展望”作为结论部分,多少可弥补文章游离中心、前后不相呼应的问题。可见,如果写完本论部分后,能写一个好的结论非常重要。
5.理论联系实际。这篇论文的另一个优点和特点是,作者能运用所学的有关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实际工作进行研究,从中发现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提出比较切合实际、具体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意见。如对酒店餐饮的管理、旅游文化氛围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办法和设想,对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也存在明显不足之处:
1.本文在阐述中心论点时运用了一定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但深度和广度尚欠不够,有些问题只是浅浅道及,未能层层深化,步步展开。如对原因的分析大多是表面层次上,深层次的原因没有挖掘下去。
2.缺少第一手材料也是本文的一个缺陷。没有具体的事实材料,论述显得空洞贫乏,说服力不是很强。
3.文中有些引证有所偏离中心论点,略显多余。
纵观全文,本文无论是从文章的选题,组织材料看,还是从具体的阐述和谋篇布局看,都反映出作者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虽然存在上述不足,但作为专科层次的高职生的论文,仍不失为是一篇写得较好的毕业论文。
第五篇:我国旅游景区品牌经营策略研究(精选)
我国旅游景区品牌经营策略研究
作者:黄远林文章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点击数: 92更新时间:2010年08月12日
[摘要] 随着旅游业市场化程度的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跨国旅游企业携带其“强势品牌”对中国旅游市场进行大面积的高速侵吞,旅游景区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本文在分析旅游景区实施品牌战略价值性的基础上,提出七大品牌经营对策,为我国旅游景区品牌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旅游景区品牌经营策略
品牌因能带来长期竞争优势,已成为旅游景区抢占市场、赢得顾客的重要法宝。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景区一直处于较低的经营状态,在经营管理上缺乏品牌意识,少数开始尝试景区品牌经营,但往往因品牌调研不够,品牌支撑不力等原因,造成经营业绩不强、品牌效益较弱。研究景区品牌经营对策,以打造强势景区品牌已成为摆在我国旅游景区面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旅游景区实施品牌战略的价值性
1.旅游景区层面
(1)节省景区经营成本
品牌是旅游景区的一种展示工具,代表着景区的与众不同。强势景区品牌总能在市场竞争中吸引更多的眼球、更多的注意力。首先,优秀的景区品牌知名度较高,在其营销过程中备受公众关注,形成旅游者认知积累,利于潜在旅游者的形成及老顾客的保持,这能为旅游景区节省相当可观的营销推广成本;其次,旅游景区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增加企业竞争实力,可吸引更多中间商和代理商的关注,易于形成卖方市场,增强景区的讨价还价能力.最后,强有力的景区品牌能成为政府、媒体、协会等单位的“宠儿”,能获得他们的资金、宣传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从而为旅游景区节约经营成本。
(2)增强景区市场竞争力
旅游景区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品牌的竞争力,一个品牌不仅仅是景区的标志,也是景区产品的质量及其满足旅游者效用可靠程度的综合体现,反映景区的科学管理、市场信誉等诸多内涵。一个优良的品牌一旦在市场上树立起来、保持下去,就能在旅游者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形成很高的知名度和忠诚度。一方面景区品牌经营的成功将赢得旅游者和公众对该
品牌的信任和好感,且这种信任与好感将扩展到同一品牌产品当中去,这有利于景区推出新产品进入市场、开拓新领域并获得新市场;另一方面景区品牌一旦实施成功,将具有其他景区所没有的独占性,从而对旅游者选择购买起着有力的向导作用,在争取旅游者、市场份额方面取得竞争优势。
2.旅游者层面
(1)减少旅游者选购成本
旅游景区产品具有很强的不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对旅游者来说,景区产品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的产品。人们在出游前或初次购买时,无法通过察看实体获得可靠的保证,无法衡量其喜爱的程度,无法对所提供的产品进行初步的认识。而品牌作为景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特殊信息意义的集合体,体现人们对其产品综合性评价,本身象征着产品质量及信誉。良好的品牌是旅游者区分各景区的基础, 它们通过品牌辨别来购买产品,并形成习惯,从而节省比较、挑选的时间。因此,景区品牌可以减少顾客购买时的顾虑,加快购买决策过程,减少旅游者购买的决策时间,为旅游者节约时间成本,同时其品牌所体现的高质量和高信誉,能给旅游者带来一种心理上的保证,从而为旅游者节约其心理成本。
(2)提高旅游者价值体验
随着需求层次的提高,旅游者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游览参观活动,而是追求更多的精神享受,以及自我存在价值的感受。这往往表现为旅游者的认知品牌、关注品牌、比较品牌、追求品牌、选择品牌等消费过程行为,讲究品牌成为一种日益发展的旅游者消费趋势。景区品牌所代表的象征意义表现了与之相适应的顾客群体的品位、偏好、身份和地位,是旅游者需求价值的间接反映。旅游者在选择和购买旅游产品时,往往被品牌代表的形象、信誉及其象征意义所激发甚至被这些因素所支配。因此,一个良好的品牌代表景区附加值,具备了提神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如高地位、受尊重、有品位甚至权力等。
二、我国旅游景区发展品牌经营对策
1.注重景区品牌调研工作——旅游景区品牌经营的先决条件
合理的品牌经营战略离不开科学的调研工作,即景区对自身的认知与市场的掌握,前者包括对旅游景区的资源种类、景点组合、所处区域、经营项目、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本底因素的认知,发现自身的独特个性与文化内涵。后者则主要是对现有品牌的认知,它包括了解旅游者及公众对旅游景区的感知、认知与评价,明确旅游者景区需求品牌的品味、等级、标准及功能。针对普遍存在品牌定位不准的问题,旅游景区管理者应注重品牌定位前的品牌
调研工作,在评价旅游景区资源和区位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细分的不同类型,设计不同程度的调研工作,调查旅游者各方面的真实感受,了解旅游景区各因子在旅游者心目中的评价程度,客观评价景区在各类旅游者心中的形象,并推测旅游者心目中景区理想的品牌形象,寻找出旅游景区现有品牌与所需品牌的差距,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进行品牌定位,重新修订品牌主题、宣传口号、服务内容等,以形成个性鲜明的品牌形象,呈现出显著的诉求特征。
2.深挖旅游景区文化内涵——旅游景区品牌经营的骨髓内核
体现深层文化内涵是旅游景区品牌经营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挖掘旅游景区文化内涵成为如何有效地延长景区生命周期、塑造有利品牌的杀手锏。而我国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着文化深度不够的问题,使旅游景区的吸引力难以持久。为此,旅游景区管理者应深挖景区文化、形成品牌文化,以产生文化亲和力、缩短景区与旅游者的距离、唤起目标市场的最大情感认同。首先,培养理念文化,用广告口号、主题标语、经营理念等体现景区独特魅力,将员工个体差异、观念差异融入到品牌文化,以强化品牌文化,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其次,独创产品文化,在景观布局、项目设计上保持原本民族文化,如使用当地文字、衣着、礼节、风俗,举办当地特色庆典节事活动等;最后,营造环境文化,通过细节设计传递浓厚的本地文化色彩,以适应其目标市场层次,从细节处唤起景区独特活力,如景区建筑应采用当地的原材料,垃圾箱、指示标牌的基调应保持与景区相同。
3.强化顾客体验价值提升——旅游景区品牌经营的根本宗旨
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在消费过程中扮演着“产品”这一角色,游览结束后,记忆将长久地保存对该过程的“体验”,且旅游者愿意为这些美好且不可复制的体验超额付费。旅游景区管理者应牢牢把握旅游者愿意体验更多的心理,不断地发展与创新,提供给每个旅游者更多值得回味的记忆和感觉,使其体验价值得到不断提升:一是树立“顾客体验价值提升”宗旨。倡导服务新理念,开展制定化化服务、诚心服务、快乐服务、细节服务、交互服务、超值服务,让旅游者参与服务的生成过程,使其个性需求得到最优满足;二是搞好旅游者心理需求分析。在项目设计时,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心理感受和精神需求。以特殊需求的研究结果作为根据,品牌才能产生旅游者所无法抗拒的诱惑力;三是设计体验提升的产品。将景区的文化转化为生产力,针对不同旅游者,提供“对口”服务,运用多种手段刺激旅游者多方位的体验,以加强他们对体验的印象,进而创造优质体验价值。并时刻追踪旅游者对待景区品牌的态度和意见,成就体验价值不断提升。
4.构建景区品牌维护系统——旅游景区品牌经营的重要保障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既可以升值,也可以毁于一旦。旅游景区会因缺乏品牌维护意识,而失去品牌,失去市场。品牌经营是一个品牌成长与景区综合价值提升的漫长过程,它
需要景区构建品牌维护系统,以进行科学的、全方位的维护。首先,成立品牌维护小组。在景区主要领导人的带领下,以景区企业品牌发展为目的,设置专门景区品牌维护机构;其次,实施品牌发展过程监控。进行品牌跟踪、预警、诊断,对景区品牌的市场环境进行监控,以判断品牌生存、发展和危机指数,对景区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的变化进行监控,以对品牌业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景区品牌相关数据、信息和表象进行研究,并跟踪和了解竞争对手的品牌变化,以找出景区品牌在市场中优劣势;最后,建立品牌发展档案。将景区品牌监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信息收集起来,将品牌维护过程中策略的地改变实施加以记录,建立景区品牌信息系统,以备检索,为景区品牌进一步的维护与完善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