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旅游与农民增收的几点思考(xiexiebang推荐)
彭蜜:乡村旅游与农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 作者:彭蜜来源:中国乡村发现(作者授权发布)点击数:528时间:2009-1-4录入:阳光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如何让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乡村旅游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看到了乡村旅游给农村带来的变化,给农民增收带来的希望。
研究乡村旅游与农民增收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民增收
1.乡村旅游飞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行,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休闲时间不断增加,大大地提高了人们参与休闲旅游的能力和意愿,旅游需求旺盛,出游频率加快,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崛起。不少地方把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重点产业大力发展,着力打造旅游品牌,使大中城市的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旅游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旅游目的地由以前单一的风景名胜地扩大到城市、郊区,甚至辐射到了区位条件好、自然景观或人文资源丰富、环境优越的农村地区,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在城市郊区不断聚集,逐渐在城市外围形成了环城游憩带,构成城市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这种短距离、近游程的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发展近郊特色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激活消费市场,以及对贫困的偏远地区脱贫减困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丰富了城市旅游的内容,拓宽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增加了旅游内容,适应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对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使乡村旅游产品倍受我国政府关注。
2.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三农”问题是目前我国政府和理论界广泛关注的焦点,2004年、2005年、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连续三年都高度关注“三农”问题,从2004年“促进农民增收”到2005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政府对农民、农村问题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均把“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生
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而“乡村旅游”在解决农民增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有利于吸收当地居民就业缓解城市压力、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使政府与理论界都将乡村旅游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各级政府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将其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吸纳社会就业紧密联系起来。继1998年我国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再一次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拓展了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带来了新的旅游方式,进一步深化了政府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目前城市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成了现阶段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三农”问题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关系密切,是我国政府和理论界广泛关注的热点,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努力推进的重要工作方向。由此可见在“乡村旅游的发展”和“解决农民增收”这两个热点中,寻找二者的结合点有利于为各级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但长期以来,我国对乡村旅游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宏观经济影响、生态环境的影响、旅游产品的差异上,而对于乡村旅游中涉及到的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探讨不足,尤其是农民作为乡村旅游的直接参与者,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参与旅游经营,他们都是受旅游发展影响最大的群体,只有关注旅游项目发展中的农民收入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1]。
3.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经历了一个由徘徊不前、慢增长到停滞下降的过程。我国农业在传统农业资源开发及农业产业组织方式下,由于其中的粮食生产等基本产业的产业利润率明显偏低,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等产业改造缓慢,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农业相关产业发育滞后,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具体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快速增长阶段(1979一1984年)。我国农村改革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政策作了较大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有所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开始走出低谷,农民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发展良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高峰。在这六年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35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增长1.3倍,年均实际增长14.8%。
第二阶段,徘徊不前阶段(1985一1988年)。这一阶段随着以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家取消实行了30多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除个别品种(主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品种)外,一律
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相结合,也不再向农民下达指令性计划。由于这一时期国家改革的重心已由农村转向城市,旧体制的阻碍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某些失误,加上流通领域出现的通货膨胀,农业生产资料“买难”和农产品“卖难”交替出现,使得这一阶段的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趋缓。
第三阶段,减收停滞阶段(1989一1991年)。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生产走出低谷,粮棉油等主要产品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在同时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局面。这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0.7%,有的年份还出现了负增长。农民收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退到了农村改革以前的增长水平。
第四阶段,缓慢起落阶段(1992一1996年)。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形势逐渐好转。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急剧变化,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我国国民经济己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宏观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有了新发展,国家也再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民收入出现“井喷式”增长。此时我国农村改革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政策作了较大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有所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开始走出低谷,农民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发展良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高峰。
第五阶段乳恢复增长阶段(1997一2005年)。这一阶段由于农业转型和体制转轨,农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伴随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显现,加上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国际市场农产品普遍低迷的共同影响,农副产品相对过剩,出售价格持续低迷,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日益严重;乡镇企业发展滑坡,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功能明显减弱,农村经济发展严重受阻,农民增收缺乏支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低迷的时期。
4.乡村旅游的对农民增收作用
4.1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旅游的内涵极为丰富,国内外学者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颇多,但一般认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理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物象、生产生活形式、乡风民俗等为载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通过城乡差异来规划组合旅游产品,具有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等综合功能的一种旅游形式[2]。
4.2乡村旅游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发展乡村旅游所依赖的资源主要是农村集体所共有的农村风土人情、农耕文化、农业生态环境等无形资源,以这些
资源作为旅游产品的卖点不需要农民的额外投资 [3]。通过乡村旅游的导入,给农村风土人情、农耕文化、农业生态环境等无形资源赋予新的内涵,把这些无形资源与山地、果园、农田等有形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仅作为“生产车间”的角色,通过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有机融合,大大提高了农村资源的价值,进而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使农民获得农业生产和旅游消费的双重经济效益。另外,以体验农村生活为主的“农家乐”“、渔家乐”等形式,使蔬菜、水果、畜禽类等农产品实现了就地消费,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交易成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场价格;再结合当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制成旅游食品、旅游纪念品等,将会大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为农民增收开拓了更大的空间 [3。
另外,从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效果来看,乡村旅游的作用也很明显。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世界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就可增收4.3元;旅游部门每增加1个直接从业人员,全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具体到我国来说,正处在发展上升阶段的旅游业带动的相关行业增收以及就业机会的增加远远不止上述数字[4]。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完全可以在农业资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把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乡村旅游的经济核心在于其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耕作,生产目标单一的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从而逐渐从传统农业经济母体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5]。由于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利用农业和农村景观及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式,所以其运作的空间是农村,运作的主体是农民,运作的资源是生态景观和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赋予了传统农业新的内涵,进而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经济利益。
4.3 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的机制
4.3.1充分就业。农民增收的困境在于有效就业不足,乡村旅游有助于促进农民充分就业的举措可以促进农民增收。
4.3.2提高收入。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更多收入。当前,农村发展观光农业,以吸引城市人来农村直接采摘瓜果等形式,使农民们可以将更多农产品顺利出售,避免农产品销路不畅造成损失,同时,由于将农产品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也可获得更好的价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4.3.3获得新收入源。参加乡村旅游的游客会在乡村进行各种各样的消费,如购买有民族风情或乡土特色的手工
艺品,在农村享受农家饭和农庄住宿等,需要导游及轿夫提供脑力、体力服务等,这些都将使农民获得新的收入渠道,农民可以从提供乡村旅游服务中得到收入。
4.3.4增加转移性收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地方财政收入有望得到较大增长,其中部分可以转化为对贫困人口的转移性补贴,从而增加这部分人群收入,农民可以得到更多转移性收入。
5.结语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但其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增收效应受益面较为狭窄,由于财富的马太效应,往往受益的是农村里相对富裕的人群,而真正贫困的人群反而受益较少,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会造成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我国当前的旅游发展还是政府主导型,因此政府除了采取措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以提高农民收入之外,还必须促进乡村旅游收入的合理分配。具体措施: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投资基金;建立多种形式旅游扶贫开发经济实体;帮助贫困地区提供发展旅游业所需专门人才;协助发展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对贫困人群采取专门措施以帮助其受益于乡村旅游业。
参考文献
1.吴妍, 成都市红砂村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实证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3):8-10.3肖全涛.经济工作必读[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
4梁英武.中国经济发展论[M],新华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
5王龙,武邦涛.乡村旅游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第二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范文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农民增收.txt懂得放手的人找到轻松,懂得遗忘的人找到自由,懂得关怀的人找到幸福!女人的聪明在于能欣赏男人的聪明。生活是灯,工作是油,若要灯亮,就要加油!相爱时,飞到天边都觉得踏实,因为有你的牵挂;分手后,坐在家里都觉得失重,因为没有了方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日期:2010-06-17]来源:玉林广播电视报作者:梁世喜阅读:82 次
时下,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对于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带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乡村旅游产业的确是一个吸纳就业、综合性、支持性很强、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领域的“无烟”产业,又称为“朝阳产业”。但就目前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仍有一些不足和亟待思考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加快推动乡村旅游产业适应市场的需要和游客的需求,笔者认为,广西是个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要把乡村旅游这个“朝阳产业”做大做强,必须要注重特色,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变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成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一、注重特色,促进地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目前,在一些地方乡村旅游产品档次低、品种单调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根源在于缺乏市场化运作。注重特色,要让乡村旅游资源在旅游经济、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发挥出最大效用,就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视对乡村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统筹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一是注重对乡村文化内涵的挖掘。一个旅游景区对游客吸引力的大小,往往与它的文化内涵的多少紧密相关。为增加景区文化的“厚重感”,对一些古迹进行修建是必要的,但不能仅停留在低层次的大型景点的建设上,更不能把十分有限的资金用来搞那些充其量的“古董”。要让游人“品”出景区的“厚重的文化内涵”,就应该加强对原始文化形态旅游景区的保护与开发,加强对具有民族特点、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风俗民情的整理与开发,以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游人通过游览增加知识,陶冶情操。同时,这有利于加强民间的文化交流。二是与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增长见识不是旅游的唯一目的,休闲、体会自然美等也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现代乡村旅游开发不应仅仅注重景点建设,还应注重旅游景点与乡村生态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将乡村旅游规模扩张与旅游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内涵,要多探讨围绕“民俗旅游走进千家万户”这个主题,推出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产品和增加乡土文艺表演等活动,倡导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假日旅游休闲生活,是乡村旅游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三是以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主题,形成特色。应该从乡村本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出发,根据旅游市场的发展走势,确定若干旅游主题。围绕主题慎重选择开发项目,分批次、多层次进行开发建设,以突出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宗教文化、观光文化、生态文化等旅游产品的特色,让游客从中领略到更多原始文化形态、民族特点、地域特色的厚重文化氛围,让农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中受益。
二、规模经营,促进扩大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目前,有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标准低、吃“老祖宗”或守住旧摊子原地踏步,其根源在于投入开发乡村旅游产业的前瞻性不强、处在“接待型”或是单打独斗状态。规模经营要把乡村旅游产业做大做强,除了搞好高标准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外,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突破投入这个“瓶颈”。据业内人士称,目前吸纳外资、民间资本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建设资金比例还很低。因此,各级必须用发展市场经济的思路去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壮大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基础;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除了实行广开门路和开放合作多渠道融资方式外,各级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大搞招商引资、吸纳民间资本,解决投入开发乡村旅游产业的资金来源。这样在高标准、统一规
划的指导下,让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促使乡村旅游产业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千帆竟发的竞争发展的新格局;要遵循“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有经济实力的老板和经济能人大胆投入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在竞争发展中促进管理,冲破传统落后发展观念,克服接待型旅游观念的影响,真正把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努力向高层次旅游产业型转变,推动乡村旅游景区按照不同的旅游主题和特色来开发建设,让有经济实力的老板进行强强联合,扩大乡村旅游产业经营规模,推动各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其他相关产品的综合开发,形成充满活力的具有强大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规模景点、规模宣传、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逐步形成乡村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新格局,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好的增收途径。
三、整体推动,促进合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目前,在一些地方部门仍然是小农意识、各自为政、“画地为牢”障碍乡村旅游业开发,其根源在于政府缺乏宏观市场管理。整体推动促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各级要树立地方支持、部门配合和民间力量参与的全局意识,形成乡村旅游产业、旅游经济一盘棋的发展格局。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度指导,采取“政府主导,协调服务,利益共享,合力发展”的工作思路,破除部门意识和小农意识,按照市场运作,进行资源开发,实行滚动发展,以旅游带开放,以开放促旅游,带动乡村第三产业发展;要理顺全局与局部、块块与条条的关系,坚持从大局出发,强化协调服务,合力促进发展;要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管理,理顺乡村旅游管理体制,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规范乡村旅游服务,提高乡村旅游接待能力。业内专家告诉我们: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乡村旅游产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着它较其他产业要依赖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改善与进步;没有相关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就没有大发展的经济依托和社会基础,它的综合效益也就难以发挥出来。另外,从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旅游经济发达的省份来看,乡村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非常突出。所以,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加快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只有破除部门意识和小农意识,把乡村旅游产业纳入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局来谋划,才能形成强大的开发合力、进而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推动旅游这个“朝阳产业”发展,更好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民增收。
第三篇:农民增收问题思考
摘 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战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而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这是当前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又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发展 产业 三农 新农村建设 增收
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我县农民收入增长从纵向比较成效突出,但由于受地域和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从横向比较,尚存较大差距,2008年全县城乡差别越拉越大,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去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仅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仅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6%。
(一)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全县农民收入结构看,主要依靠种养业和务工输出,因此全县农民收入因地理条件差异而不同。西部乡镇山地自然条件较好,依靠山地种植桑蚕、采集中药材、发展林果和扩大畜牧业养殖,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渠道;中部乡镇人多地少,外出务工和进城打工、经商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东部乡镇土地条件较好,林地资源相对
较差,农业收入主要是粮食、烤烟和中药材。但在总体上镇安县山多地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对低收入农户的影响更为严重。同时农业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县大气无污染、水质洁净,是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最佳地,但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户不分析市场竞争现状,只看眼前利益,不思长远,小富即满,这些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利用,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想观念仍处于低层次、适应性调整阶段。农民收入依赖于传统主导产业的陈旧式化经营,对发展新型产业怕担风险,不敢投入,依赖优惠政策,绝大多数农户不敢把承包地全部投入新型产业,导致新型产业发展过于分散。加之产品销售观念还未完全从计划经济的羁绊中挣脱出来,不敢跑市场、拉客户、拿订单,这种陈旧的种养观念和短期经济利益观念阻碍了农业战略性调整,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龙头企业的缺位制约了农村产业化进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县龙头加工和营销企业少,带动力弱,现有的核桃、板栗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处于停产状况,致使我县的粮食、林果、畜禽、肉蛋、中药材等大宗农畜产品以单纯的初级产品出售为主,不能精深加工转化增值。目前农户种茶叶、烤烟的积极性之所以比较高,主要原因是
产品有专业公司收购,农户无产品销售之忧。而中药材、草畜产业不能迅速形成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就是产品需农户自销,缺乏畅通的销售渠道和闯外地市场的能力,缺少收购、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导致新型重点产业产品容易出现一生产就过剩,一过剩就难全销的现象。特别是蚕桑产业近年来不仅没发展扩大,反而在倒退。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山区条件限制,外出务工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渠道这一。但总体上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基本没有就业的门路。据2004年人才资源调查,全县农业人口24.96万人中,具有大专学历15人,中专学历186人,高中学历759人,三项合计占农业人口的0.37%。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和法律、法规教育,进城务工大多是从事城镇人员不愿做的体力、苦力劳动,难以在城镇择业和稳定就业,收入也较低。
第四篇:石泉县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
石泉县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
无农不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增收一直是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近日,石泉县组织人力深入池河镇明星、谭家湾、青山村进行调查,并作以简要分析。
一、石泉县农民收入基本情况
调查3个村共有人口2127人,劳动力811个,2005年农业经济收入650.45万元,总费用338.18万元,劳务收入86.85万元,可分配净收入393.7万元,人均纯收入1817.2万元,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392元。调查样本分别为川道、低山丘陵和高山村,具有代表意义。通过资料分析,农民收入有以下特征:
1、传统农业只能解决温饱。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以从事种植业为主,她们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外出务工基本无法就业,只能从事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以谭家湾为例,人均来自传统种植、养殖业的收入为1018元,以4口之家计算,总收入约4050元。而从支出看,全家一年生活最少开支2500元,生产费用500元,及医疗、燃料等开支,全家全年收入所剩无几。如果遇收成不好、疾病、子女上学等问题,将入不敷出,生活十分窘迫,此类家庭在农村中属低收入家庭。
2、多业并举能增收。调查中发现,当前农村中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能多业并举,这部分人头脑较为灵活,既靠传统种养业能解决一家基本生活问题,以卖余粮、禽蛋解决日常开支,又能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同时经营小规模养殖,进城打短工,这些收入供子女上学等较大的开支,全年尚有结余,这类家庭属于中等收入水平。
3、以务工为主能致富。调查中,人多地少的矛盾较为突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约有10%的家庭举家外出,60%的家庭有外出务工人员,他们以外出务工的收入养家,改善生活条件,目前农村中的绝大多数楼房都有务工人员的家庭建起来的。以外出务工的家庭为例,一般将子女交与父母或他人照顾,全年有1万元左右总收入,如果会实用技术,收入则更高;全年除去开支可结余5000元以上,这类农户是在农村中先富起来的家庭。
部分农户以经商、办企业或交通运输业等二、三产业为主,他们中的许多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这类农户是农村中先富起来的家庭。
从调查中分析,石泉县农村总体呈现出靠传统种养解决吃饭问题,以务工、农业结构调整和从事二、三产业为致富手段的格局;农民增收。主要来自结构调整和务工。从2005年农村经济收入分配年报看,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88元,务工收入占23%,农业收入占25.5%,牧业占17.8%,林业占2.4%,二、三产业占31.3%; 二、三产业和务工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半壁江山”,农牧业次之,这对原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经济收入的石泉县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也反映了近几年来石泉农业结构调整的明显成效。
二、农民增收面临困难和问题
1、种粮不赚钱贵贱都伤农
石泉县人均耕地2.4亩,人均水田0.41亩,农民种粮效益低下,加上劳动成本,有的甚至是亏本。虽然从2005年下半年国家提出保护性措施,粮油涨价,但由于石泉县人均资源少,产量较低,可供销售的粮食不多,农民并没有得到多的实惠。从总体上看农产品价格仍然偏低,加上生产周期长,地力低下,种粮收益差,不少农民种粮往往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2、产业结构调整举步维艰
石泉县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从中得到一定的实惠,但仍有部分农民对种什么赚钱,仍不清楚。一是这几年结构调整中严重的“跟风”导致种烟烟贱、种姜姜贱,种杜仲、兴桑养蚕也时刻随着市场波动,效益难以稳定,造成农民对结构调整的茫然。二是由于人均资源少、经营权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结构调整形成了“背筐装不完、汽车装不满”的格局,如陕南白山羊为全国名优品牌,曾与南方企业签下定单(保证每周供应200只),因不能保证供应,眼睁睁地错过商机。三是以前在结构调整时,政府管种不管销及为政府财政考虑等短期行为,最终是让农民赔上土地、劳力而一无所获,如在烤烟和黄姜上。四是受技术、资金、信息制约畜牧业难以做大做强,许多养殖户反映,养殖业投入大、“门槛高”,怕养不好,不敢大力发展,甚至一些曾经的养殖大户,由于技术不到位,而导致养殖效益低下,而导致大户“缩水减少”。
由上看出,石泉县的结构调整实质上还属于起始阶段,还有极大的潜力待挖掘释放,如加以正确引导,将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点。
3、外出务工困难重重
石泉县众多外出务工农民对全县的农村稳定、致富起着极其重要作用。但从了解及调查看,农民外出务工是忍着歧视、冷漠,用血和泪甚至生命挣钱,来改善家乡生产生活条件,外出务工困难重重。一是合法权益不能完全得到保障、拖欠工资的现象比较严重;二是自身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三是劳动强度大,劳动保护条件差,身体受噪声、粉尘污染损害较为严重。
4、农民增收体制不力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差,造成农村信息不畅,农民增收受制约大。二是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民贷款困难,“门槛”高,越是经济条件差、越需要金融支持的农民往往越难得到贷款,养殖农民多数反映急需资金,但向金融部门贷款,手续繁多,一般农民不敢奢望。三是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慢,特别是农村医疗、养老保险刚刚起步,农民因病致贫的实例很多,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障体制需健全。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为促进农民增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从内部挖潜,从外部做文章,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1、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确保农业增效。一是按 “优粮、强牧、保桑、扩菜”的路子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集中力量把蚕桑、畜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扶持壮大以经营这两项主导产业为业的龙头企业,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二是立足资源、面向市场,围绕绿色农业开发特色产品。石泉县特定的区位优势适生长出的特优物品种,像野生的“八月瓜”堪称维C之王,云雾山的天蒜品味独特、营养丰富,如果将这些野生物种加以选育培植,规模发展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三是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商品率,改“温饱型”为“营养型”,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
2、抓好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一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健全这些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对农户的带动力,实现企业发展和农户增收的“双赢”。二是抓住全省1133工程机遇,抓紧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今年先建立以万头猪场为核心的养猪合作社,以草莓种植为主的草莓协会,以杨家坝蔬菜种植为主的蔬菜协会,并根据一村一品要求,逐步在全县建立起多层次、多行业的农民专业协会,全面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力化程度,提高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加快农产品“深精”加工延长增收链条。一是以粮食和肉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把食品“深精”加工作为重点;二是加快开发桑蚕系列产品,将蚕蛹、桑椹等变有经济值的商品;三是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档次和附加值,加快对优质产品的认证。
4、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展增收空间。一是抓住阳光工程机遇,抓紧建立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对农民工的培训,掌握几项实用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农民进城务工的竞争能力,为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打好基础;二是加强协调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大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健全农村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有组织的开展农村劳务输出。
5、加大农业的投入为农增收创条件。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抗拒自然灾害、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很弱,乡镇和职能部门必须从政策上、资金上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的发展能力。一要严格落实国家的税费改革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田水利、农村交通、水电气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五篇:关于农民增收趋缓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一、当前农民收入现状
自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洪山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实现减负增收。据区财政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2002年税费改革农民负担由6194万元降至4388.1万元,降幅近30%。近四年来,农民因政策因素减负增收9800万元。同时,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制约因素,最大的困难是农民增收缓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收入渠道窄,经济增长乏力。从农民收入行业构成看:2004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从事农业生产人均获得的总收入为1480元,与上年增长33%,占总量的57.2%;从事非农产业人均获得总收入为1107元,占总量的42.8%。从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看:200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587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160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2.1%。而在家庭经营收入中,来自种植业的是1013元,占收入的63%;来自畜牧业的是443元,占27.6%;来自林业、渔业、手工业、工业、商业等共计151元,占9.4%。农民收入及其增长主要靠农业和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萎缩,新的经营增长点乏力。
(二)农民增收趋缓,增幅走势下降。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上年高12.88个百分点(除去物价上涨因素),而2005年高增长势头难保。调查发现:全区秋收作物丰产不丰收,受7月中旬强降雨和收获时节持续阴雨共同影响,秋粮普遍减产,水稻损失更为严重,大面积的出芽、霉烂,较正常年份减产60公斤。与此同时,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粮食收购价猛跌,吞噬政策性补贴收入,农民增幅走势下降已成定局。
(三)现金收入回升,城乡差距扩大。一是现金收入增幅回落。2004年,人均现金收入为2344元,增幅比上年上升17。1个百分点,2005年前三季度人均现金收入1817元,增幅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二是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2.0,2004年扩大到1:2.4。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一)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农业比较效益下滑。其一,去年全球性粮食丰收,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解除,致使一路攀升的农产品价格下滑,农副产品出口受阻。农业增产而农民不增收。其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攀升,使农民增收大打折扣。农副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较差,且一直处于低价位销售,农业产业链条短。由本区缺乏可以依托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70%以上的“原字号”农副产品(扣除农民留用部分)低价出售。种植结构调整缓慢,农民收入构成不合理。一是在种植业结构中,粮食比重高,经济作物比重低。目前,我区粮经比例为63:37,经济作物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二是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结构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占92.1%,1.0%和6.9%。在第一产业收入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分别占68.5%、0.2%、29.9%和1.4%。
(二)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冲抵政策性收入。2004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平均上涨10.6%,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平均每亩生产投入增加16元。目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仍呈上涨趋势。2005年1-9月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去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再次上涨5%。在无极乡村民顾先成算了一笔细帐:他去年每亩水稻需要投入复合肥40元,种子每亩是18元,耕地费15元,收割费用40元,农药20元,总计每亩成本投入是133元,由于农资涨价,今年每亩成本上升到163元,比去年多开支了30元,同时2004年水稻价格每公斤1.44元,今年则下降到每公斤1.22元,按500公斤/亩的产量计算(不考虑自然灾害因素),仅价格一项减少110元,合计比去年每亩减少收入140元。而减免农业税每亩则为35元左右。
(三)农业投入不足,科技棚架严重。受地方财力限制,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幅低于同级财政收入、支出增长幅度,个别乡村,近年来对农业的投入除购买种子和化肥外几乎为零。导致多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闲置浪费,甚至破坏严重,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总资源的51.78%,许多地方“靠天吃饭”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同时,农村基层科技兴农的领导力度不够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难以发挥科技“载体”作用,加之农民科技意识淡薄,许多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推广起来困难较大。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小城镇带动力弱化。一是农业产业化服务水平不高,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问题。二是具有龙头带动能力的大企业、大基地少,不能带动大量的农户进行规模生产(目前注册品牌仅2个,生产基地3个)。三是农产品加工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表现为“三多三少”: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初级加工多,深加工少;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另一方面,全区小城镇具有较强辐射力和带动力的不足1/5。大部分由于功能不全,不能较好地吸纳农民进城经商创造条件。
(五)土地体制滞后,规模效应难显。“人人分田、户户种田、家家小田”的家庭分散经营造成的土地规模小,阻碍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由于第三产业的影响,使得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和之前大不相同,已出现了“有地不愿耕”和“想耕却无地”的矛盾。如平昌关镇村民安定,捡来几年前本村撂荒的零散田地近百亩,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年均纯收入5万元,在去年国家减免农业税等惠农政策出台后,原被承包土地的村民见种地有利可图,纷纷要求收回土地经营权。而收成稍差时再次弃田务工,撂荒土地。
(六)行政体制改革滞后,间接影响农民增收。由于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起主要作用的往往不是农村内部的需求,而是来自外部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过度干预,不顾农村的客观条件,热衷于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公共产品,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结构失调,而且导致供给成本较高、增长无序的现象,无形中加重了农民负担。
另外,许多群众反映,由于目前医疗费用过高,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在农村时有发生。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化肥、种子等农资销售环节整治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取消中间流通环节,改革对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生产企业的补贴为对农民的直接性补贴。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
1、优化粮经比例,高速农业内部结构。在保证全区粮食稳产、高产、高效基础上,提高粮经比例,发展塑膜农业和精品农业,提高畜牧业、林果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
2、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小型农业企业和种养大户。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关键要靠龙头企业带动。鉴于我区目前龙头企业还比较少,建议采取“三管齐下”的办法,既要扶持现有的和新办的龙头企业,也要扶持现有的家庭农场、经济联合体,使它们逐步成为农业企业或进行企业化运作,同时还要扶持种养大户,重点要扶持对一般农户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大户”。
3、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优质品牌化。加快农业标准化的进程,大力发展安全食品、绿色食品和优质品牌食品,以增强我区农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三)着眼于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和综合效益的提升,增强农民增收的直接动力。在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根据我区主导产业突出、生产规模初显、新鲜农产品占主体等新特点,把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农业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形成“产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农户”的农业经营新体制。一是加快培育专业大户,使其成为现代农业的生产主体。二是努力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使其成为现代农业的市场主体。三是大力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社,使其成为现代农业的服务主体。四是积极发展农业协会,使其成为现代农业的管理主体。
(四)坚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构筑农业科技人才新高地。一是进一步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建立和完善农业原种引进繁殖区以及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力争在引进和推广名、特、优、稀、新品种上有突破性发展,提高适销对路优质农产品比率。二是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高标准、高起点、高科技含量、高推广价值的原则,重点建设有特色的精品高效农业展示区,并通过其辐射带动作用,使农业结构调整有方向、有样板,农民增收致富有门路、有向导。三是要把健全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与调整农技人员专业结构、更新知识结合起来,舍得花钱引进技术人才,培养一批农村科技带头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覆盖率。通过构筑农业科技人才新高地,不断提高科技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五)提高农民就业流动性,把星星点点村落布局改造成人口及工商服务业积聚的大集镇。农村家庭和人口分布过于分散,这是导致农村产业单
一、剩余劳动力不能就地消化的重要原因。一些财力较强的乡镇应通过制订周密的土地使用计划和城镇规划加快城镇化步伐。一方面实行耕作机械化和规模化,减低单位农产品成本,提高单位产出,另一方面发展乡村的规模化工业以及其他服务性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提高公共事业建设水平和设施的规模性、合理性、经济性,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大非种养植业的收入。
(六)改革现行土地制度,明确土地所有权和执行主体,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把30年不变拓展为“长期不变”,界定和规范为“农民私有财产权”,使农民成为土地流转的决策者,严格实行“生不增、死不减”政策和“不得调整土地”的规定,切断新增人口与土地的联系,使新增人口移向城市寻找非农就业机会,在为工业提供大量低成本劳动的同时,有力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也减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改革对种粮农户的普遍性直接补贴,适当提高标准,实行单独对种粮大户进行补贴,取消仅对种植粮食作物的补贴限制,尝试以地入股等形式引导、激励有流转要求的农户依法、有偿流转土地,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的市场流转机制、管理机制、利益机制和风险机制,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发挥规模效应。
(七)释放农民增收的政策空间。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大幅度地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政府新增财力的使用要大幅度向“三农”倾斜,重点支持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实行农村社会低保,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二是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调整城市建设的思路,把外来人口对住房、就学、医疗等设施的要求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城市的财政支出和各种公共服务不能仅考虑城市户籍人口的需要,应该有效服务于全社会。三是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农业银行大量收缩在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单一,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全。在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撤出农村以后,仅靠农村信用社系统的信贷实力,无力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滞后是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制约。必须以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