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一体两翼 加速岚皋腾飞

时间:2019-05-13 11:2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施一体两翼 加速岚皋腾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施一体两翼 加速岚皋腾飞》。

第一篇:实施一体两翼 加速岚皋腾飞

实施一体两翼 加速岚皋腾飞

作者:鲁琦

位于陕川渝鄂交汇地的岚皋,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定贫困县,同时还是国家南水北调重点水源涵养区,面对保护一江清水和致富岚皋百姓的双重责任和使命,如何选准一条县域经济加速突破的科学发展之路,需要我们着力破题。

一、优化发展战略,引领县域经济迅速腾飞

战略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前提。2006年开始,县委把工作的重点调整为奋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进程,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和生态旅游两个率先突破,突出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两个重点,努力实现构建和谐岚皋一个目标的“3221”总体思路。2009年,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总要求,立足全县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三化进程不断加快、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的客观实际,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在科学审视县情,深刻分析形势,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从发挥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出发,提出了走城乡统筹、旅游立县、工业强县之路,大力实施以城乡一体化为主体,以生态旅游和循环工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工程,着力构建旅游带动、工业主导、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奋力推进县域经济迅速腾飞的总体思路标志着县域经济从以“三农”为中心向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并举发展;体现了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向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方向转变,体现了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全面发展,并通过生态旅游和循环工业的率先突破,实现强县和富民的科学统一,通过一体加强、两翼提升,实现县域经济迅速腾飞的信心和决心。

二、实施重点突破,支撑县域经济迅速腾飞

(一)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以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民生保障覆盖社会化为重点,统筹基础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努力形成城乡一体、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的格局。一是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坚持用抓工业的思维抓农业,坚持农业围绕旅游调结构,按照“中高山抓魔芋、中低山抓蚕桑、家家户户抓畜牧”的产业布局和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以及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要求,坚持做优做亮魔芋产业,突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巩固提升蚕桑产业,大力发展林下、林业产业,积极发展特色种养业。二是以城镇化为载体,推进城镇新村一体化。按照“城建围绕旅游树形象”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经营、高水平管理的总体要求,以“一城五镇百村”和县城建设一个广场、两坡两坝开发、三条环线、四条大道、五座桥梁,做精做靓一河两岸、三条特色街、四条旅游大道风景线、五化(绿化、亮化、硬化、美化、净化)的两个“12345”工程为抓手,以“三个万人转移”(即从高山向低山转移1万人、低山向集镇转移1万人、集镇向县城转移1万人)工程为目标,同步推进县城集镇和旅游新村建设,着力形成县、乡、村一体化的城乡建设新格局。三是以民生保障覆盖社会化为核心,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按照十个方面“一个不漏”的总体目标,切实做到适龄孩子一个不漏地接受义务教育,初高中未升学毕业生一个不漏地接受技能培训,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一个不漏地享受蛋奶营养早餐,力争让城乡群众一个不漏地享受医疗统筹服务,农村妇女一个不漏地享受免费妇女病健康检查,城乡孕妇一个不漏地享受优生优育服务,计划生育户一户不漏地享受奖励扶助政策,孤寡老人一个不漏地得到集中供养,有困人员一个不漏地得到帮助,城镇低收入家庭一个不漏地住一套廉租房或济适用房。

(二)大力提升旅游产业,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坚持旅游立县不动摇,以打造“生态旅游的最佳地方”为目标,以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和全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县为抓手,力争3至5年接待游客达到300万人次以上,实现综合收入15亿元以上,全力推进生态旅游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真正使岚皋旅游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是坚持“十个围绕”(一产围绕旅游调结构,二产围绕旅游出产品,三产围绕旅游上水平,交通围绕旅游上档次,城建围绕旅游树形象,林业围绕旅游出景点,文化围绕旅游创特色,宣传围绕旅游造声势,公安围绕旅游保平安、各行各业围绕旅游聚合力)不动摇,进一步丰富提升“岚皋特色”内涵。二是坚持“七大工程”不动摇,进一步提升景区景点、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三大建设水平。加快大南宫山核心景区建设进度,加大旅游道路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围绕吃住行游购娱

开发旅游服务项目,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综合效益。三是坚持宣传促销不动摇,进一步提升岚皋旅游的影响力。继续搞好“解放思想看周边”旅游促销招商引资活动,策划组织“同饮一江水、思源游岚皋”、“五大媒体百万读者游岚皋”、“9.27世界旅游日陕西主会场”等系列大型宣传促销活动,进一步提升形象,聚集人气,带旺商机,推动发展。四是坚持旅游管理体制不动摇,不断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坚持政府出资源、统一规划,企业出资金出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大“三创”工作力度,确保中国旅游强县和省级文明县城通过初验,不断提升岚皋旅游的整体形象。

(三)大力发展循环工业,打造百亿工业强县。

一是坚持走循环工业之路。按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循环发展,产品循环开发,链条循环延伸,企业循环组合的循环工业发展理念,谋划工业,包装项目,开发资源,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统一,旅游发展与工业发展相协调。二是坚持“十个围绕”抓工业不动摇。按照围绕绿色产业抓龙头、围绕旅游出产品、围绕矿电搞开发、围绕花炮抓扩能、围绕品牌抓整合、围绕载体抓园区、围绕项目抓招商、围绕人才抓培养、围绕环境抓保障、围绕工业聚合力的要求,努力形成全局抓工业的强大合力。三是坚持做大做强魔芋、矿电、花炮三大特色产业不动摇。以魔芋精深加工为重点,突出系列产品开发,着力培育企业集群,力争5至10年以魔芋为主的绿色产业加工企业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充分利用水电、矿产两大资源,实施矿电结合,促进就地转化增值,力争5至10年实现矿电工业产值70亿元以上;充分利用珠峰花炮的品牌优势,坚持每年新上1至2条生产线、新增2至3个生产企业、开发3至5个新产品,力争5至10年实现花炮产业产值10亿元以上。

三、夯实发展措施,推进县域经济迅速腾飞

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是县域经济内求发展、外求突破的三个重要抓手。

(一)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生命线和第一抓手,以投资的大增长推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全县上下齐动手策划项目、专业部门专业人员精心包装项目、专业公司策划包装大项目,建立项目跑办工作责任制和定期通报制度,着力优化环境,切实搞好服务,强化全程监督,严格项目建设“五个一”工作倒逼机制和督查排名通报考核制度,对纳入计划的项目,要排出单子,明确时限,落实责任,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和按时竣工投用。

(二)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一是转变观念。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包装大项目、闯进大市场、引进大企业,敢于在用地、用电、用人等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上转变观念、放开手脚,着力营造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投资“洼地”。二是重点突破。深度策划包装一批产业项目,重点围绕三大园区建设、重点景区经营权转让、旅游服务、魔芋产业化经营、矿产载能工业和花炮生产,积极开展产业项目招商,真正实现引进一个企业、上马一个项目、带动和支撑一项产业的目标。三是创新机制。坚持多策并举,深入实施组团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和以企招商,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出击,不断提高成功率。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强化考核奖惩,提高招商效率。

(三)努力推进全民创业。推进全民创业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解决就业困难的现实需要。针对创业资金短缺、技术信息匮乏等实际,狠抓平台建设、示范培植和服务引导,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一是壮大创业主体。积极引导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充分发挥“五个全局抓”和“双百双千”工程的示范作用,引导和带动广大群众自主择业和创业发展。鼓励支持广大群众特别是能人大户、退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创业主体,围绕旅游、魔芋等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基地建设、旅游商品加工、三产服务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创业就业。二是强化创业服务。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快县职教中心和劳动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实施“百千万”技能培训和“人人技能”工程,努力搭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综合服务的创业平台。设立创业基金,加大小额信贷和贴息贷款扶持力度,放宽准入条件,精简审批程序,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创业活力。三是加强示范引导。广泛宣传创业就业信息,注重发现、挖掘自主创业和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先进典型,大力弘扬实干兴业和艰苦创业精神,着力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四、优化发展环境,保障县域经济迅速腾飞

一是切实加强开放岚皋建设。牢固树立“思想解放到哪里,经济发展到哪里,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的理念,以“三项活动”为抓手,以塑造岚皋文明开放、诚信和谐、热情好客的良好形象为目标,大力弘扬敢想敢闯敢干、创新创优创先的“三敢三创”精神和“三实”作风,努力掀起新一轮观念大更新、经济大发展、全民大创业、社会大开放的热潮。二是深入开展平安岚皋建设。切实抓好每季度一次治安、信访、安全“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活动,认真落实一月一次排查整治、一天一名县级领导接访、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重点案件、一季度一次排名通报和“一票否决”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全力创建省级平安县,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三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为加快发展提供政治保障为中心,以预防教育、民生热点、投资环境整治、“五个全局抓”创佳评差、创新机制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社会环境。四是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为“一体两翼、三大抓手”提供组织保障为中心,以“升级晋档”、“五个全局抓”为抓手,以充分调动每个党员和干部的积极性为目标,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第二篇:“一体两翼”心得

“一体两翼”心得

“一体两翼”是我们学院的教学方式,也是我们大学生需要发展的精神体系。

“一体”是指专业知识和能力,“两翼”是对“体”的支撑能力,有了这种支持能力,让“体”更加完整有力。学习能力,就算身处大学,学习还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任务,大学生必须学会学习,懂得怎样学习,我们要摒弃高中的高考式学习方法,找到适合我们的学习道路。思维能力,由于每门学科都有其独立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需要锻炼我们自己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对知识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进行加工改造,这是最重要的思维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上了大学,我们开始有了自己想要发展的职业,为了与未来的职业相结合,我们需要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当一个会计,需要学习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创业能力,这是培养学生有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方向。“两翼”是指管理软件能力和外语能力。基于如今社会科技日益发达,英语也成为全球的通用语言,因此,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外语能力绝不可以差。

作为一个会计系的学生,我们的“一体”是会计学,“两翼”是计算机和英语。那么,我们该如何转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呢?

首先,我们要提高理解消化知识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的能力,成为知识的主人。其次,我们要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判断、独立思考、加工和创新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学习方法,多思、多问可以提高我们的思考批判的能力。再来,根据如今发达的网络,针对各种搜集知识的途径,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如何通过实践来对一知识论点进行分析说明和论证,由此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最后,我们应在学习中激起兴趣,增强自身的学习动力,因而,理解知识的地位、意义和价值,将其与实际社会、未来工作、职业相联系,使我们更深入钻研价值,提高学习能力。从本系实际出发,发展“一体两翼”精神,在学习好专业知识之余,更要好好地发展计算机能力和提高英语水平。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发展“一体两翼”更是能够促进我们拥有更好的学习方式,更好的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第三篇:山东“一体两翼”战略

山东“一体两翼”战略:区域发展思路的创新

省委、省政府提出“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是我省区域发展思路的重大创新,在今年省“两会”与会代表委员中产生了热烈反响。

在采访中,与会代表和委员一致认为,新的区域发展战略,侧重于从“北中南”纵向坐标观察和思考问题,深化了对山东区域发展特点、趋势和规律的认识,深刻提示了各区域间的内在联系,与国家划分主体功能区的部署和我省区域发展实际相一致,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遵循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民生优先发展规律,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过大两个问题,突破了传统的“雁形成长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山东模式”。

“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极大地解放了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发展经济的思想,振奋了精神。省人大代表、莒南县县长庄光海说,莒南本是地处深山的内陆地区,既不靠海,也无港口,发展临港经济以前连想也不敢想。省里提出“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之后,干部群众经过多次学习讨论,思想观念大解放,摒弃“只有拥有港口才能发展临港经济”的陈旧观念,树立港口“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思维,把“加快鲁南经济带建设、发展临港经济”作为最大的发展机遇,正在举全县之力推进临港经济区建设,5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基本实现“四通一平”,并有部分项目进驻,与一些大的集团公司如中化肥、中石化等的合作正在商谈中。

科学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必须规划先行。致公党山东省委向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递交的《实施“一体两翼”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案中就建议,省有关部门要组织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对“一体两翼”进行深入调研,围绕我省现有的区域经济“五大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鲁南经济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海洋经济强省,立足区位优势、人才优势、产业特色,根据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科学制定体现区域产业特色的区域政策体系,明确发展目标、原则和重点。

省政协委员肖培树认为,做好“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关键,是立足各地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必须着眼于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的竞争力。“一体”是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乃至海洋经济的整合,是山东经济的脊梁,主要是做优做强。只有“主体”强壮了,才能带动“两翼”。许多代表和委员都提出,除了要高水平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加快推动胶济铁路两侧产业聚集带建设外,针对外围层经济欠发达的实际,还必须加大要素投入,促进资源开发,推动紧密层和外围层良性互动,提高一体化水平。

济南是山东省会和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做强“一体”的关键。民盟山东省委在提案中建议,要学习借鉴上海建设浦东新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快济南“北跨”的实施步伐,把“北跨”放在省会济南与鲁北德州、滨州和东营加强对接的高度看,放到山东与北京、天津、河北对接,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区的大背景下,建设城乡和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省会“大济南”,大幅度提高辐射带动作用。

青岛是山东经济的龙头。省政协委员、青岛公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言礼认为,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惟有服务业的高度发展,才是青岛未来经济最具竞争力的希望所在。目前山东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还较窄,资本市场发育不够完善,需要采取经济结构调整的手段。政府应加强引导,利用青岛开放度高、地理位置独特的优势,面向国际国内两个资本市场,充分利用外资、民间资本两个资源,加快青岛服务业的发展。

黄河三角洲是一片年轻广阔的土地,也是一个沉寂多年的“北翼”;鲁南经济带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红色土地,更是一个一度展翅乏力的“南翼”。但北翼黄河三角洲拥有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南翼拥有我省80%的煤炭资源,建材、铁矿资源更是丰富,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

省人大代表、东营市委书记张秋波说:“作为北翼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之一,东营市根据自身特点,把今后的发展定位为面向环渤海,东进大海打开出海通道,西扩济南省会城市圈,南融半岛城市群,北接天津滨海新区。”近年来,东营在为胜利油田搞好服务的同时,积极抓好配套建设,同时进一步充分利用土地、化工资源优势,逐步建立起高新技术、造纸、橡胶等替代产业并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开放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

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放在重要位置。民进山东省委向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递交的《关于加快推进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的建议》中提出,加强鲁南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快捷交通网络。目前,南翼临沂、济宁、枣庄等五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较弱,路网布局不够合理。区域内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16.5公里,比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少30多公里,比全省少14.2公里。鲁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板块,五市之间通则顺,通则活,通则兴。鲁南的开发建设,应当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切入点,着力在“陆路通、水路通、港口通、信息通”上搞突破、上水平,构建公路、铁路、水路、空路相支撑的综合运输网络。

“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把我省原有分离的经济板块有机地整合,使区域经济特色更加鲜明,比较优势更易发挥,每一个板块都通过港口、高速公路和铁路连为一体,面向大海,一个外向型、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区域经济更加协调发展的新山东已经呼之欲出。

山东“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探析

“北翼”,希望的黄土地——山东“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探析(上)

(一)加快开发建设的热浪正在山东北部广袤的黄土地上涌动。

东营市确定实施“东进西扩、南融北接”战略:向东冲出渤海湾,连接东北亚;向西以济南省会城市圈为依托,拓展市场,开辟港口腹地;向南融入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先进制造业重要板块;向北对接天津滨海新区,主动接受辐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开放。

滨州市规划建设“北海新区”,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示范区和对接滨海新区的桥头堡,重点发展油盐化工、船舶制造、生态电源、现代物流等产业,不断提升区 域内要素聚集力、产业竞争力和体制创新力,期望早日建成滨州跨越发展的增长极、连接华北与华东、中原地区的环渤海区域物流中心。

潍坊市早在3年前就开始新一轮北部沿海开发建设,相继建起滨海经济开发区、寿光渤海化工园、昌邑沿海经济发展区和滨海项目区等,目前正全力将其打造为新的更大的经济增长点。

我省新近提出“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构想,以上地区是“北翼”的主要组成部分。所谓“一体”,就是从东部沿海沿胶济铁路向西到省会济南周围,构成 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两翼”即北线和南线,北线指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南线指鲁南经济带。“一体”聚集了我省主要城市,总体发展水平较高,经济总 量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二;相较“一体”,“两翼”无疑是山东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客观比较北线与南线,应当看到,以黄河三角洲为主体的“北翼”优势独特,更有可能实现率先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对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高度重视,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先后列入国家“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不久前召开的省九次党代会明 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山东环渤海地区综合开发,加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重心逐步北移,环渤海经济圈发展优势日益凸 现,成为全国开发的重点和热点地区,呈现竞相发展的强劲态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省必须积极谋划,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黄河三角洲地区对接环渤海经济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黄河三角洲有着明显的资源优势,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的地区,拥有未利用土地822万亩,约占全省的 32%,其中国家鼓励开发的盐碱地276万亩、荒草地151万亩、滩涂210万亩,另有浅海面积近1500万亩。此外,黄河三角洲还拥有丰富的石油、盐、地下卤水等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就能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作出更大贡献。

东营市委书记张秋波告诉记者,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节点、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主战场之一,东营应当在黄河三角洲开发中担当起率先发展的重任。能不能抓住机遇,担当起这个历史责任,又好又快地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对我们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考验。

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滨州市下一步将全力推进“北海新区”建设。市委书记孙德汉介绍,他们正在研究实施以开发治理盐碱荒地换资金、换项目 的“飞地政策”,目前除滨州所属区县有意前去投资外,济南、青岛、烟台以及天津、河北等地的政府部门对此也很感兴趣,许多企业开始考察投资。

(二)准确把握黄河三角洲作为“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定位,是“北翼”开发建设的核心,也是我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要做到科学发展,就必须 规划先行。目前,我省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全面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预计年底前将完成。潍坊市本着“高起点、高标准、新理念”的原则,委 托天津规划院编制了《潍坊沿海地区概念规划和沿海核心区总体规划》,提出了“两带、两廊、一轴、一核心、多组团”的北部沿海开发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其中 引人注目的是统筹规划建设生态体系,依托北部河流、旅游景观带、产业带和现有湿地景观等,规划建设“八河、两廊、十二生态片区”生态网络,形成生态带东西 贯通、绿化组团星罗棋布、绿树成荫的生态绿化格局。

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北翼”科学发展的关键。在农业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 业。黄河三角洲农业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发展畜牧养殖业、高效生态渔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吴炳礼告诉记者,该地区富产大闸蟹、海 参、文蛤等,去年统一打出“黄河口”品牌,受到市场欢迎,价格翻了一番还多。

工业方面,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加工制造业。黄河三角洲油气资源、海洋化工资源丰富。有关专家建议,这一地区要在已有基础上优先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等重化工业,扩大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现代物流业应放到重要位置。突出发展好临港物流,配套搞好集散、中转、存储和加工配送中心建设,这里有希望形成面向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三)实现“北翼”的率先发展,不能平均用力,必须明确方向,重点突破,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和区域一体化等方面,需下更大力气。

发展港口群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发挥优势和参与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目前该地区港口吞吐量仅占全省3%左右,铁路更是短腿,缺少疏港铁路及与周边 区域连接贯通的干线铁路,通车里程仅358公里,占全省的10.5%;高速公路网络尚未形成,德滨高速、东青高速南延、滨博高速北延等打通黄河三角洲地区 对外联系的枢钮工程,亟待开工建设。

突出交通先行,加快构建现代综合运输网络,形成贯通黄河三角洲地区、对接周边区域的“T”字型运 输通道,是目前该地区的头等大事。东营市决定从今年开始,重点推进“三路两港一场”建设,荣乌路东营至北京段,年底可建成通车;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项目 推进较快,争取早日开工;东营港年底可建成两个3万吨散货码头,明年开工建设两个5万吨油码头和液体化工码头,年底投入使用,目前已完成投资12亿元;广 利港规划已通过评审,将分步建设;永安机场扩建10月动工,延长加厚跑道,建设新航站楼,总投资8.3亿元,力争3年把机场从4C级提升到4D级,增开国 内航线,开通国际航线。

水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的命脉,必须科学论证并加快实施平原水库、河道综合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加快构建城乡 一体、配套完善的水利工程网络,保证群众饮水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化进程用水的需要。潍坊市通过统筹规划建设北部供水体系,除修建平原水库,还依 托现有大水库水源和北部过境水系,规划建设“六纵二横”水网体系,层层拦截,梯级蓄水,形成六条带状河道水库。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黄 河三角洲地区要作为一个整体发展,必须率先在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实现突破。黄河三角洲地区涉及6个地级市的19个县(市、区),地缘、人缘、业缘具有天 然联系,在产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已有一定程度合作,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行政区划经济影响,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区域合作意识不强,经济社会发 展规划仍限制在行政区划范围内,缺乏区域层面的审视,一体化的行政阻力较大。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黄河三角洲地区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私营、民营经济相对 薄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力量相对较弱,尚未形成统一市场,影响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当务之急必须强化市场经济观念,加快共同市场建 设,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专家建议,应尽快成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领导或协调机构,加强政策制定、组织协调、沟通联 系工作,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在规划布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协调运作,避免一哄而上、恶性竞争,营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优势和竞争力。(记者 吴 宝书 齐淮东)“南翼”,五指攥紧好出拳——山东“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探析(下)在山东“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南翼”指的是枣庄、济宁、日照、临沂、菏泽五市组成的鲁南经济带。当前,无论从区位、基础还是全局看,加快“南翼”发展都处于紧迫状态。

按照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我省初步确定鲁南地区为重点开发区,通过一体化布局,将分散的五指并拢为发展的拳头,努力建设成为鲁苏豫皖边界区域新的经济隆起带、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在“一体两翼”格局中,与“一体”和“北翼”相比,“南翼”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水平较低,发展的紧迫感也更强。临沂市委 书记连承敏算了笔账,鲁南地区人口、面积分别占全省近三分之一,而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21.3%和1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 人均纯收入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8.6%和85.0%。全省30个强县该地区仅3个,但30个弱县却占19个。可以说,鲁南不富,山东不能言富;鲁南不 强,山东不能称强。“南翼”振动不起来,山东这只“雄鹰”就难以展翅高飞。

面对欠发达现状,鲁南五市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省发改委主 任费云良告诉记者,江苏举全省之力支持苏北,边界经济发展迅猛,不仅对长三角地区的资本和产业流入鲁南产生阻滞,而且开始吸纳鲁南的人才、资金、项目等。鲁南如不加快发展,有可能被甩在后边。将鲁南经济带上升为“南翼”重点开发建设,是应对区域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

形势固然严峻,但也应看到鲁南地区独特的发展优势。

首先,鲁南经济带资源丰富。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是华东最大的煤炭基地和建材基地;这里是我省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占全省的54%;这里还是我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占全省的近四成,棉花、油料产量占到了近一半„„

有关专家指出,鲁南经济带是我省最具后发优势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尽管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该地区产业结构已经初具规模,基础设施也较为完善,铁路和公路 里程已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整个区域已进入蓄势待发、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十五”期间,五市生产总值平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发展后劲充 分显现。

(二)规划建设鲁南经济带,必须科学、合理地勾画产业发展布局。目前,按照区位、资源、交通和产业基础状况,优化产业布局,明确功能定位,鲁南五市“一带三区六大产业基地”的总体建设框架基本确立。

“一带”:就是兖石铁路沿线产业带。以日兖菏为轴线,在东起日照港、西至菏泽东明近500公里的日兖菏铁路两侧,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产业项目,形成若干经济增长点,构成产业密集带。

“三区”:就是东部以日照、临沂为主体建立临港经济区,中部在陆桥通道与运河水上运输枢纽地带,以济宁、枣庄为主体建立运河经济区;西部以菏泽为主体依托京九和新石铁路大通道建立京新沿路经济区。

“六大产业基地”:为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和煤化工、精品钢铁、优质建材、机械制造、商贸物流基地。从上述布局看,鲁南经济带的发展,主要是临港、沿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带和点上展开新的布局,全面构筑和提升产业体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大手笔令人振奋:将鲁南打造成山东的电源基地,到2010 年原煤产量达到1.26亿吨,占全省的比例提高到80%;以淘汰钢铁落后产能为契机,加速省内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在日照规划建设年产2000万吨的临港 精品钢铁基地;到2010年,形成商品交易额超过100亿元的专业批发市场1家、过50亿元的5家、过10亿元的45家。有了六大优势产业支撑,鲁南经济带前景喜人。按目前规划,到2010年,该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7900亿元,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鲁南经济带将与全省基本同步实现现代化。

(三)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向纵深发展,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从鲁南的实际看,五市可融性强,地域相接、民情相近、产业相联,各市 既有分工,又是有机整体。因此,努力加快一体化进程,实现由“错位竞争”到“合作共赢”的转变,是实现“南翼”腾飞的必然路径。

对“南翼”的发展,省委书记李建国要求,鲁南五市要明确自身定位,坚持分工协作,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合作共赢,形成区域发展的合力。要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旅游开发、信息化资源等方面,实现“五个一体化”。

这一要求得到鲁南五市积极响应。菏泽市委书记陈光认为,鲁南经济带五市地缘紧密相连,产业优势互补,凭借东部港口和发达城市辐射带动,可以促进整个鲁南 经济带的发展。比方说,枣庄、济宁、菏泽都有煤炭资源,在煤化工产业方面有共同的发展机遇,在中央和省委宏观调控下实现有序发展,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 争,对五市都有好处。

济宁市委书记孙守刚认为,“南翼”快速崛起,是五市的共同责任和使命,五市要在加快鲁南经济带发展的大战略中去谋划,各市之间加强互助合作,实现错位发展,在推动鲁南经济带一体化进程中彰显叠加效应。

一体化开发,须建立健全互动互促工作机制。鲁南五市中的临沂近海而无港,但作为日照港的腹地,如何服务和利用它发展临港经济?临沂每年工业用煤800多 万吨,从枣庄、济宁购进的就达500多万吨,如何做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对类似问题须进一步加强沟通。有专家建议省里成立领导小组,协调指导鲁南经济带 开发建设;鲁南五市也可探讨建立市长联席会议等制度,作为五市的联结纽带和议事平台。

启动鲁南板块规划建设,五市由五指分散用力变为五指并拢攥成一个拳头出击,早日形成战略联合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跃居强势位置,目前已成为鲁南经济带各方的共识和实践。

青岛市在山东省“一体两翼”战略中的功能定位与实施对策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2008年4月8日至10日到青岛调查研究时指出:“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开放城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青岛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全省“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影响全省的发展。”“更好地发挥青岛的龙头带动作用,事关全省大局。”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在青岛调研时也强调:“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发挥青岛龙头带动作用”。这就为青岛市在山东省“一体两翼” 战略中的地位进行了总的定位,能否实现这一要求事关青岛的发展和功能发挥,事关全省总体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贯彻落实。

一、青岛市在“一体两翼”战略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

㈠青岛市在“一体两翼”战略中的城市定位

青岛要以形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和确立环黄海经济圈重要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地位为目标,充分利用中国北方最优良港口的优势,突出海洋经济、旅游经济、港口经济、家电电子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发挥区域性聚集功能、辐射功能、创新功能、服务功能和协调功能,打造先进制造基地、海洋经济基地、现代服务基地和高新技术基地,形成航运中心、物流中心、服务中心和金融中心,发挥带动全区、辐射全省、服务沿黄省区的龙头带动作用。

1、青岛市在“一体两翼”战略中的目标定位是区域中心城市

把青岛建设成为山东区域经济中心,形成强大的聚集能力。这既是青岛市自身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一体两翼”战略的客观要求。其基本要求:一是青岛各项总量经济指标在山东十七地市名列第一。而且GDP总量、进出口贸易总量、利用外资总量、高端制造业总量等重要指标占山东全省总量比重达到25%以上。二是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总量指标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进入前十名。三是力争各项人均量经济指标,尤其是与人民生活水平相关的指标,在全省和全国处于相对领先水平。四是打造四大基地。主要指先进制造基地、海洋经济基地、现代服务基地和高新技术基地。五是形成四大区域中心。主要指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性服务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

2、青岛市在“一体两翼”战略中的主导作用是龙头带动作用

坚持把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作为光荣职责,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更好地发挥青岛在全省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龙头带动作用主要表现为:①能够辐射山东半岛地区; ②能够辐射带动山东全省区域; ③进而能够辐射带动沿黄流域地区,包括安徽、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地区。

㈡青岛市在“一体两翼”战略中的功能定位

按照青岛在山东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定位和龙头带动作用,青岛市在山东“一体两翼”战略中的功能定位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1、集聚功能。主要有:①人口聚集;②科技金融活动聚集;③生产聚集;④商贸活动聚集;⑤管理职能聚集。此外,青岛区域中心城市还是区域内的总部控制中心、文化传播中心、信息聚集中心。

2、幅射功能。即向周边地区或城市进行产品、技术、资金、信息等的扩散活动。青岛的发展必然要对周围城市产生两种扩散效应:一是无形扩散,如智能、信息、服务的扩散等。二是有形扩散,人才流动、资金信贷、生产设备转移、商品提供等等都属于这一范畴。逐步导致青岛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空间一体化,最终将达到大众一体化、发展稳固化、区域现代化、交流双向化。

3、创新功能。即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观念创新等功能。其中,观念创新是基本前提,产品创新是外在形式或最终结果,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是保障条件,市场创新是突破点或出发点,以上六种创新活动的结合共同推动着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4、服务功能。“服务”既是指中心城市的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本市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也指青岛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周边城市提供各种服务的聚集辐射型产业,如区域性批发市场、区域性资本市场、区域性会议展览中心等,从而强化极化效应,增强扩散效应。

5、协调功能。即在经济区域内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促进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功能。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棘轮效应”,既能允许区域经济的“车轮”向前,也能阻止“车轮”后退下滑。

二、青岛市在“一体两翼”战略中的作用发挥

㈠青岛市在“一体两翼”战略中的四大基地作用

青岛在山东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定位和龙头带动作用,必须形成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基础,成为引领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基地。

1、先进制造基地。坚持产业集群方向和园区集约导向,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优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汽车、造船、家电、石化等主导产业;着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子通讯、环保节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优化提高钢铁、橡胶、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积极引进和扶持产业链配套项目,鼓励中小企业融入集群发展。打造一批高端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融入国际产业链、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船舶及海洋工程、汽车、机车、石油化工、家电电子、纺织服装等生产基地。

2、海洋经济基地。突出发展港口海运业,大力发展造船、钢铁、石油化工、海洋能源、海水淡化等临港工业,积极拓展滨海旅游、临港物流等海洋服务业,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以青岛港为依托,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业,全面发展原油、铁矿石等大宗散货中转运输。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建设能源、交通、船舶和港口工业群。以灵山岛、田横岛、竹岔岛为中心,开发崂山湾、胶州湾附近系列岛群,重点发展以海珍品为主的养殖业和依托青岛市的集旅游、度假、避暑、疗养为一体的海岛旅游业。依托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国家海洋局一所、黄海水产研究所和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五家驻青海洋科研机构的优势力量,合力打造国家海洋科研中心。

3、现代服务基地。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会展、创意、信息服务、中介服务、金融保险证券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娱乐、港口、航运、旅游、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积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

4、高新技术基地。以高新区为依托,集中力量引进一批高端科研机构,建设一批重点科研基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突出发展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海洋科技等新兴产业。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初步建成“塔型”创新研发体系,形成一批在全国居领先地位的高新技术领航产业群。

㈡青岛市在“一体两翼”战略中的四大中心作用

1、区域性航运中心。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枢纽港,货源地和目的地遍及北方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成为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2、区域性物流中心。以航运中心为依托,突破空港物流,建成立体化、国际化、现代化的物流网络,成为中国北方联通世界最重要的物流节点和枢纽。

3、区域性服务中心。以建设区域性批发市场、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会展中心城市为重点,构筑以金融、物流、信息咨询、经纪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休闲、会展等高端时尚消费型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4、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强金融中心与其它中心之间的协调。积极引进全国性和区域性的金融以及保险机构。积极发展区域性融资租赁中心,大力发展债券、股票、基金、黄金市场和石油等重点期货市场。

三、发挥青岛市在“一体两翼”战略中龙头作用的对策建议

㈠青岛与济南要形成“东进西推”的局面

就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区来说,可以形成济南、青岛两个中心,但是,从山东整体区域特别是“一体”主干区来看,青岛要强身壮体、强势带动,济南则应呼应青岛,发挥好助推器作用。据测算,目前,青岛辐射半径为184公里,济南辐射半径为157公里,青岛主要可以辐射山东东部地区的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五市及淄博和临沂的部分地区,而济南可以辐射到周边泰安、淄博、滨州、聊城、莱芜、德州等6个地级城市。因此,只要再进一步扩大济南和青岛的经济实力,提高其辐射半径,就基本可以辐射山东绝大部分地市,所以,抓住青岛和济南经济辐射能力的扩张对于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具有决定性的关键作用。㈡推进青岛与周边城市的全面一体化进程

青潍、青日、青烟、青威一体化对实现半岛城市群的崛起,发挥青岛在山东全省的龙头作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是一项战略抉择。要借鉴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模式,重点搞好“五个一体化”,即加快推进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创新体系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这“五个一体化”是下一步推进青岛与周边城市全面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工程和主要突破点。高密和诸城两县级市可当好青岛的“西花厅”。潍坊接轨青岛和日照接轨青岛并向紧密层城市联盟发展,将合成巨大的经济体,使半岛的龙头、龙项部位强化,整体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㈢建立青岛与山东区域经济互动协作机制

青岛可以发挥对“两翼”区域拉动作用。青岛要借助与日照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平台,以大龙头带小龙头,尤其是共同打好新亚欧大陆桥第二桥头堡的招牌;要在青潍高度一体化的基础上,尽快将青岛的产业能量和综合服务功能透过潍坊向东营传递,并签定与东营在土地利用、港口喂给、旅游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这些举措,使青岛在发挥带动“一体”主干区作用同时,也较好地发挥对南北两翼的间接拉动作用,促使山东这条有翼之龙昂首腾云,这只面向黄渤海的大雁振翅高飞。

具体操作上,把青岛市的工业生产功能逐步向周边城市转移,同时,让周边城市的企业总部尽可能迁往青岛,发挥青岛的工业生产指挥调度中心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科技服务功能、金融服务功能、贸易服务功能,实现青岛与周边城市的共赢发展。要围绕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积极主动地参与省内各类现有资源的整合和产业的分工,主动加强与半岛城市群各城市的沟通与协商,逐步建立起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以政府、企业、民间全方位参与、优势互补、长期合作为特征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协作互动区”,以现有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为龙头,建立跨行政区域的企业群体、企业集团,提高半岛城市群的整体效益。㈣提高青岛在区域经济中的经济聚集功能

青岛市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发挥青岛在山东区域经济的龙头作用的基本战略思路,首先应当是提高聚集能力来增强辐射能力。物理学告诉我们,一个物体的辐射强弱是与其吸收能力强弱有直接关系的,物体吸收能力越强,则温度越高,辐射能力就越强,反之,物体吸收能力弱,则温度就较低,其辐射能力就较弱。对于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来说,吸收能力就相当于聚集能力,辐射能力就相当于带动能力,其中聚集能力决定辐射带动能力,聚集能力是辐射带动能力的基础,只有聚集能力强大了,辐射带动能力才能真正的强大。青岛要真正合格地担负起龙头带动作用必须脚踏实地在提高自身的聚集能力上下功夫。

一是培育树根经济。就是要培育和引进总部在青岛的大项目、大企业,只有这样的大项目和大企业多了,青岛市经济的根基才是牢固坚实的,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全国性的产业基地。并最终通过产业配套形成对山东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

二是发展循环经济。聚集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低成本、低消耗、低污染,而循环经济就是要使资源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实现最小成本、最小消耗、最小污染获得最大产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经济才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青岛发展循环经济和集约经济就是要通过资源最大限度充分利用和节约形成强大的经济聚集能力。

三是打造特色经济。聚集能力还必须要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青岛只有充分发挥依托海洋的独特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中国北方最优良港口的优势,突出海洋经济、旅游经济、港口经济、家电电子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不断提高青岛自身聚集能力。

四是抢占产业高点。青岛要形成未来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产业,必须在未来新兴产业制高点上实现突破和聚集,青岛必须着眼于新兴产业的集聚型发展,在新材料、海洋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新能源和节能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力求取得突破,形成新兴技术领域的聚集优势。

㈤强化青岛对区域经济中的带动辐射功能

生产要素极化和扩散、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聚集和辐射,在现代社会其载体及其传导机制主要是企业、产业和城镇体系三者的相互作用。青岛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必须研究如何通过企业、产业传递发挥辐射作用。

一是青岛市要把产业发展的重点转移到聚集辐射型的现代服务业上来。不仅为青岛的工业生产服务,还要为山东省的工业生产服务,让青岛市城市的辐射能力得到提升。城市的现代服务功能提升一方面需要政府花大力气培育,另一方面需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从这个角度说,青岛市政府对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有待进一步调整。其中一个重要思路是突出发展辐射能力强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建设区域性或全国性大型批发市场,形成商品聚集和辐射功能;大力发展会展经济,让会展业与区域主导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会展业成为青岛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培育区域性资本产权市场,大力发展融资租赁行业,让青岛逐渐发展成为为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资本支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二是青岛市要建立优良的科技文化教育体系,发挥智力辐射作用。要强化中心城市具有知识、智力及信息密集的特征,使青岛市成为山东省区域的教育中心、科研中心、信息中心和知识创新基地,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要突出发挥青岛海洋科技方面的优势,做强做大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等教学研究机构。以创新的思路发展教育事业,比如可通过对一些规模高达对大学进行拆分,同时逐步组建青岛医科大学、青岛工业大学、青岛国际商学院、青岛师范大学等等,实现驻青岛的大学数量上的突破和飞跃。

三是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服务业。青岛应当在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等方面实现突破;建设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园区;吸引有技术竞争力的世界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集聚;建立高新技术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提高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本土化特别是企业微观基础本土化和研发机构本土化;建立起以本土企业为导向、以新知识和新技术为基础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㈥构筑青岛与山东全省对接的大交通网络

推动青岛与山东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必须着力构筑连接烟威对接全省的快速大交通网络,形成山东东部以青岛为原点、辐射各核心区和外围区的高速公路、城际高速铁路、航空线等交通网络,在半岛城市群内实现“两小时互通”,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三小时互通”。要按照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概念,规划好半岛城市群公路和水路交通,建立城市间主动对接的城际交通网络。青岛的高速公路应主动向烟台、威海、日照等地延伸,逐步取消多次停车、重复收费现象,实行八城市交通同城待遇、一体化经营管理。要抓紧建立胶东半岛城市之间相互连接、彼此交融的轨道交通网络,提高运行速度,缩短空间距离。要发挥青岛区域中心海港、空港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腹地范围,为半岛城市群各城市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便利,推动半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㈦推进以青岛为核心的经济国际合作进程

以青岛为节点,以日韩为重点,推进山东区域经济国际化合作。把经济国际化作为推动本区经济迅速崛起的关键性措施,发挥本区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以青岛为节点,以日韩为重点,推动山东经济从更广泛的领域、更高的层次融入全球经济,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化的分工与协作和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一是推进面向日韩和东南亚、着眼欧美和独联体等国家的合作。青岛要积极推动大型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继续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吸引跨国公司来区设立生产制造基地、地区总部和技术研发中心,特别要加大对世界500强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搞好与国际著名投资银行、咨询机构和中小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探索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股权转让、特许经营等利用外资新形式,办好青岛国际家电电子博览会、青岛国际啤酒节等国际性会展活动,多领域、多形式地扩大外资利用规模。加强日韩产业结构、产业转移意向和转移方式的研究和分析,努力实现与两国的产业互动。

二是鼓励具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实行跨国经营。青岛要拓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最大限度地规避不断增多的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跨国经营的重点:一是发展境外带料加工项目,带动技术、设备、商品和劳务输出。二是境外资源利用项目,对于国内资源紧缺、进口原料不经济的产业,可以考虑到境外原料产地兴办企业,直接利用境外资源,提高产品竞争能力。三是在消费地投资设厂,变产地销为销地产。四是参与境外企业并购,实行跨国资本运营。已经形成国际竞争实力的企业,要积极开拓发达国家的投资市场,实现销售产品、吸纳技术、聚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的多重目标。

三是强化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外向带动作用。青岛保税区要按照港、区一体化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向自由贸易区转型;青岛、烟台、威海三个出口加工区要向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转型;济南、潍坊两个出口加工区要尽快提高功能,努力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争取国家批准,依托区内12个对外开放一类海港口岸和3个一类空港口岸,划出一定区域进行自由贸易。积极探讨把青岛、烟台、威海3市建成统一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发展主要针对日韩两国和诸如海产品、蔬菜、纺织品等某几种产品的自由贸易作为过渡形式,待时机成熟,再向其他国度和其他产品扩展。四是提高青岛城市国际化水平。一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的国际化水平。城市建设既要突出民族特色,又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的经验和理念,做到中外合璧、兼收并蓄,努力塑造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城市形象。二是提高城市文化的国际化水平。城市文化的培育既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又要汲取发达国家的文化精华,将齐鲁文化、西方外来文化、移民文化、工商文化、时尚休闲文化、奥运文化等诸多文化因素汇聚在一起,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岛本土文化。三是提高城市功能的国际化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产业体系,建立和完善国际化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物流、会展、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城市服务体系,改善海关、检疫、安检、审批等监督管理体系,形成带动区域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和竞争的战略基地。

第四篇:构筑“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临县所有问题的关键。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立足于38万贫困人口、53万农业人口的县情基础,紧紧围绕扶贫开发、稳定脱贫这个主题,狠抓基本条件的改变,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产业的培育,改革创新,艰苦奋斗,全县经济建设取得较大成效,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取得了全县基本解决温饱向稳定脱贫奔小康迈进的新成就。

一是县域经济总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3年,全县GDp完成4.67亿元,比1999年增长19.2%;财政总收入4708元,比1999年增长113.2%;农民人均纯收入629元比1999年增长164.3%。今年1-9月份,全县GDp完成3.2亿元,财政总收入5328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3%和60.43%。全年预计GDp可达到6.3亿元,财政总收入60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元大关。从这些数据看,近年来,我县经济在连续几年受灾的困难情况下,保持了稳定增长,特别是反映经济实力的财政收入2002年突破3000万元,2003年突破4000万元,2004年可突破6000万元,三年翻一番,县域经济总量与几年前相比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是煤焦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开始显现。全县原煤产量由60万吨上升到200万吨,上缴税金由不到200万元,上升到1000多万元。县财政收入(含费收入)的1/3来自煤焦行业。煤炭资源整合初见成效,采煤方法改革扎实推进,大型煤矿和技政项目上马开工,1000万吨煤炭支撑临县的格局初具雏型。

三是农民稳定脱贫的基础明显增强。尽管我县连续几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农民收入出现反复,但农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生活、生产水平稳定上升。同时,农民收入中纯种植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劳务、副业、养殖业在农民收入中比重明显上升,多元化增收的格局开始形成,农民稳定脱贫的基础明显增强。

四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吃水难、用电难的问题基本解决,电视、电话大面积普及,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县,与外界的沟通联系明显加强。同时,中卫铁路、歧道220千伏变电站、岢大线一级公路改建等骨干项目将先后上马,我县基础设施、发展环境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是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一产比例下降,二产比例提升,煤焦、电化、建材、包装、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开始形成;农业基地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步伐加快;邮电通讯、交通运输、餐饮娱乐、旅游开发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失衡的现象进一步好转,工业支撑县域经济全局的地位开始形成。

六是能源产业开发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发达地区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能源产业转移,全球对煤、电、油能源需求更加突出。未来十多年内,我县丰富的煤、铝、钾、陶土、煤层气等矿产资源还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投资开发,一些新的大型骨干项目还将上马,临县将建设成为新型能源化工基地是不争的事实。

七是独特的区位优势更加显现。国家统筹东西协调发展,而我县地处晋陕峡谷,承东启西,随着中卫铁路的建设,碛口水电站立项,沿黄旅游区开发,矿产资源项目上马,岢大线、太佳线改造,我县独特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将成为东部地区的能源基地,西部地区的后勤基地,覆盖晋陕蒙的旅游基地。

基于以上分析,目前,临县已经不同于5年前、10年前贫困的临县。尽管我们还很落后,但是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正向稳定脱贫和小康生活迈进;财政收入徘回不前的现状根本改变,稳定增收向亿元目标冲刺;经济总量目前还比较小,但是,霍州煤电300万吨、美锦集团300万吨煤炭项目已开工建设,太钢600万吨焦煤项目已达成协议,一批骨干项目将上马开工是不争的事实。全县经济总量、经济实力在短期内将跃上一个新台阶。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临县已进入总体解决温饱迈向稳定脱贫奔小康的新的历史阶段。仍沿用10年前、5年前围绕扶贫、解决温饱的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已经不能解决今天,更不可能解决明天临县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临县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思想理论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已经不能适应并阻滞了当前临县生产力的发展。临县已经到了提出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的伟大的变革时期。这就是突破原来以农本的决策体制,确立工业立县的发展战略,按照三步走要求,在未来15年内,到2020年把临县建设成为以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做支撑的晋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最大的红枣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全国黄河风情、黄土文化旅游风景名胜区。

第一步,到2007年本届政府任期届满,现已立项的项目全部上马,部分项目投产达效,煤、焦、电主导产业形成,全县经济总量比2004年翻一番,GDp达到14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元,经济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步,到2010年,骨干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原煤、焦炭、发电、水泥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分别突破1000万吨、500万吨、3亿千瓦时和30万吨,全县经济在2007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多,GDp达到3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元,达到现在中阳、离石、汾阳等中等县市的水平,全县总体达小康,迈入全省经济50强县。

第三步,到2020年,全县中卫铁路、碛口水电站建成投运,以煤为龙头的精煤、煤焦、煤电、煤化、建材、铝钾等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形成,第二产业比例上升到80%,三次产业协调蓬勃发展,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发挥支撑作用,30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规模和功能基本形成。全县经济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两番,GDp突破百亿大关,争取达到12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争取达到12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全县迈入宽裕型小康社会,全省经济10强县。

从有38万贫困人口的国定贫困大县向30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变,从一个有50万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县向年产上千万吨原煤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转变,临县迎来千载难逢的工业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是临县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深刻的变革,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这场变革要求我们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观念、执政能力、工作水平等也要有深刻的变革。这就是我们要真正做到思想上大解放,思路上大调整,工作上大突破,确立大经济观、大环境观、大文化观、大城镇观、大开放观、大改革观、大稳定观、大发展观,以大手笔描绘未来15年临县发展的宏伟蓝图,并举全县之力去实现。

根据全县区位特点、资源分布和产业布局,紧紧围绕临县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把全县划分成三个大的功能性区域。一是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演变的要求,突出二次产业的发展,使临县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使煤焦资源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撑。重点以林家坪、招贤、湍水头、三交(包括车赶、木瓜坪)为主建设工矿开发区,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二是要统筹区域发展,把发展重点倾向贫困人口集中的西部地区,大力实施西部开发战略。重点以沿黄公路为主线,建设以碛口为龙头、白云山为龙尾,沿黄河北至八堡旅游开发区;三是要利用湫川的区位优势和较好的历史基础条件,发挥城市聚集人力资源、多功能服务以及辐射带动的效应,建设以县城为龙头的三(交)城(庄)商贸开发区。实施沿黄河开发与沿湫水河开发的“两河开发”战略,形成“一体两翼”、壮大主体、丰满两翼的经济发展格局。坚持以“一体”为强大的体能支持,给予“两翼”活力,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以“两翼”为动力,带动“一体”的发展状大,使临县成为工业强县,构建起临县腾飞的新格局。依托大规划、大城镇、大开放、大改革、大移民、大项目、大市场,实现大发展的目标。在沿“两河”20%的国土面积内聚集60%的人口,创造80%的财富。

(1)一体:加快工矿区建设。一是要咬住“上大项目、大上项目”不动摇,争取全县的煤炭项目尽快上马建设。坚持政策围着项目走、服务转着项目做,组织经贸、计划、国土、煤炭、民营、银行等部门,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际,研究国家的宏观政策、土地、信贷政策,全力帮助企业“跑部前进”向上争取项目立项、土地审批,以及其它手续的办理。各乡镇要组织精兵强将,重点开展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政策,临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机遇,群众脱贫致富的机遇和希望,以及市场经济的知识,深入宣传到户,教育到人,打实经济发展较好的群众基础。二是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业产链条。要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一批焦煤、电力、化工等大型企业,延伸煤炭产业链,争取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社会效益。争取5年内形成1000万吨优质焦煤生产能力,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上缴税金5亿元;争取10年内生产能力翻1番,工业总产值和上缴税金翻1番,将临县建成“中华煤都”。

(2)两翼:一是抓紧制定沿黄河旅游开发规划。临县西临黄河,中通湫河,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吕梁山脉耸立于举世文明的黄土高原,滚滚黄河九曲十八弯在临县境内长达100多公里,是在钢筋水泥的喧闹城市居住腻了的城市人,追求淡泊宁静、享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苍茫厚重的好去处。碛口古镇以及周边辐射的西湾、李家山、寨则山、孙家沟、白家山特色建筑,商家店铺,货栈客栈,门楼牌匾,古渡遗址,连绵起伏的黄土丘陵,简直是一座“价值连城的汉墓”。以集黄河文化、黄土高原文化、晋商文化为主体的集考古、艺术采风、建筑美学、民俗文化、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天然博物馆和旅游胜地,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完全可以借助申请“双遗产”的机遇,把平遥古城为龙头的晋商文化旅游热延伸到临县。临县有山有水,山水相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要养好一方人。过去天下黄河富宁夏,天下黄河富河套,现在要让天下黄河富临县。我们既要吃山,也要吃水,吃出一个健康长寿新临县。

要抓紧制定沿黄旅游综合开发规划。以碛口为龙头,白龙山为龙尾,以打通沿黄公路为契机,全面制定水上开发、陆路开发和沿黄枣园开发的总体规划。围绕晋陕峡谷、天然浮雕的水上观光、黄河漂流、水上游乐、特色养殖,利 />-->

第五篇:一体两翼快乐高效课堂建设

“一体两翼快乐高效课堂”建设

赣州市文清实验校中学部校长

吴中鸿

世界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即解放,解放人的潜在能力,挖掘人的创造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被学生所接受。为了适应这种时代的变化,为了适应学生的变化,从2013年九月开始,中学部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迈开了课改的步伐:一方面,通过自主管理、活动育人,抓实以“中学生文明礼仪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核心的养成教育;另一方面,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建设“一体两翼快乐高效课堂”。

今年三月,中学部经过充分酝酿,在七年级全面推进“一体两翼快乐高效课堂”建设:所有学科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落实预习自学,探究问题——分组合作,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检测过关三个重点流程;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编排学习小组,推选、培训各组组长,树立组长威信,拟写组名、组训、组规,培养组员良好的集体荣誉感,营造组内良好人际关系;按照“及时性、客观性、公正性、激励性、团队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完善班级、小组评价体系,健全《“一体两翼快乐高效课堂”评价表》、《作业评价表》、《考试评价表》、《小组日常行为规范评价表》、《小组积分升级方案》。

短短两个月,七年级各班级取得了可喜的变化:把时空还给学生,课堂由“一言堂”变成了“百家鸣”,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地体现,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由“主演”变成了“主导”,工作重点发生了转移,重点是指导学生自学、合作探究以及如何展示学习成果,关注小组的全员参与;学生由接受知识的容器变成了自主学习的人,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协作互助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小组的凝聚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面越来越高,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明显提高,学生互助式学习的氛围明显浓厚了,班级学风焕然一新。在七年级的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学生笑逐颜开,积极举手发言,争问抢答,解决疑难,经常听到的是学生响亮的发言之声、热烈的讨论之声,激烈辩论之声。为学校的“幸福教育”中教学的目标“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将继续努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以严谨、负责任的态度推进这项课改工作,实现课堂“人人参与、各个展示、快乐高效”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载实施一体两翼 加速岚皋腾飞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施一体两翼 加速岚皋腾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洛乡西洛乡构建“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格局

    西洛乡构建“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格局 发展型党组织,即自身能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党组织。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要发展,党组织更要发展。在中共金沙县第十一次党......

    我国信用担保体系是“一体两翼三层”

    我国信用担保体系是“一体两翼三层” (一) 制定有利于担保机构持续稳定发展的法律法规。一是结合当前情况和今后发展趋势,修改完善《担保法》,使其进一步适应发展的需要。二是......

    传统的体育教学与一体两翼教学的对比

    传统的体育教学与一体两翼教学的对比 连云港市赣榆县宋庄中学 乔乃强 【论文摘要】 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引自‘修订稿’)”。这个要求已经是底线了,但也是我们......

    加速推动城固“创业腾飞”五篇范文

    加速推动城固“创业腾飞” 城固县委书记 刘双耀 赴延安为期4天的学习培训,思想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洗礼。可以说,是怀着崇敬之心去、带着许多思考归。大力弘扬延安精神,首先要准......

    一体两翼 双轮驱动”建设网络强国(5篇范例)

    “一体两翼 双轮驱动”建设网络强国 北京远景时代信息研究院 姜宏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第五空间的战略”呼之欲出,网络空间的至高点和话语权的争夺,已经成为各个国家蠢蠢欲动......

    引力传媒2013-14年会在京召开,公布“一体两翼”发展战略

    引力传媒“聚焦一体、突破两翼—上半年的工作总结暨下半年的业务规划”会议在 京举行 6月18日上午,引力传媒“聚焦一体、突破两翼—上半年的工作总结暨下半年的业务规划”会......

    商洛构建“一体两翼”中心城市 有望建西安商洛城际铁路

    商洛构建“一体两翼”中心城市 有望建西安商洛城际铁路陕西传媒网讯(见习记者 田涯)10月30日上午,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一市一策”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即商洛市关于构建“一体两......

    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心得体会

    我市实施的“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旨在通过发展林禽养殖、林下养畜、林地种植、林业产业、林果产业、森林旅游,到2012年,使“两翼”地区农户纯收入在基础上户均增加1万元,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