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新闻1+1》优长的分析
关于《新闻1+1》优长的分析
《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新闻1+1》还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采用“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由白岩松、董倩联袂搭档主持,第一时间跟进评论直播,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更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给观众最质朴的新闻。可以说,《新闻1+1》的开播,使中国大陆的电视新闻评论再上一个台阶,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成为炙手可热的节目样式。
下面分析一下《新闻1+1》的新闻评论特点:
一,时效性强。及时评论最新最热门的社会话题,深刻剖析其内涵和意义。贴近生活、贴近时政,扩大了媒体影响力。
二,主持人与观察员双向制动,形成开放的话语场开创了一种以主持人加观察员为主要形式的“二人转”式的新样态。主持人不仅是一个提问者和串联者,而且对节目观点的系谱进行宏观把控,对新闻意见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平衡,把选题外围的思考空间交给观众,在每个“关节点”发出疑问,防止受众落入窠臼,既把他们引进来,又让他们能厘清关系,顺畅地走出去。
三,视角独特,不求优先的报道权,而求最佳阐释权,赢在思想而非第一手材料,赢在探究事件机理和解决思路而非论述和总结,赢在开放性的结论而非僭越式的对错判断,从而在图像评论与口播评论中建构起一种令人信服的逻辑推理关系,进而使受众能对评论文本进行支配式解读。
四,涉及话题广泛,新闻内容遍布灾害、民生、领导集团、衣食住行等几乎所有方面。通过有力的剖析和挖掘,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一个有力督促,这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及时向公众传播和引导。
第二篇:优长教育读后感
优长教育读后感
商河职专 LZS
2013年11月学习了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实验学校的优长教育,其理念真正实现了“教育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办学有特色 ”,读后感受颇深,触动较大,为以后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所谓的“优长教育”即是面对所有的学生,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其核心是“因材施教”——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为部分有天分、特质的学生提供更适合他们的学习条件。在文章中学校学校从感恩、礼仪、特长、文化等方面入手,介绍了如何来开展“优长教育”,并从理论到实践中结出了丰硕成果。真正成为全体师生感受幸福、享受成功的生动实践与现实路径。
当然,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是标准最高的教育,因此也是最难做的教育。说他标准最高最难,是因为它要求我们的教育者要把我们的教育对象真正当成人去对待,并且要用心去研究他们,找出适合该对象的教育方法,让每一块宝藏都得到充分的开采、挖掘和雕刻,进而使每一块金子都发光。
那么,怎样创办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呢?
作为老师,就是为每一位学生定做一把适宜的尺子,并且让这把尺子量出学生“长”的一面,或者用这把尺子把学生尚隐藏着的优点诱导出来,进而促使学生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比如,学校举办文艺汇演,不是自上而下从教师的角度去安排极
个别学生去参加所谓的演出,而是自下而上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入手,先让学生主动思考、充分准备、积极报名,自主编排,进而再引导学生编、排、导、演等等,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角,充分发挥着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是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才是最适合学生的教育。
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通过“扬长”,激发学生“补短”的内驱力。一位家长曾谈到自己“没有上进心”的孩子,经历了班主任一年的考验,最终没能实现当班干部的愿望。一年的考验,孩子失去的是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当孩子没有希望了,他还会努力吗?教师最大的魅力就是要让孩子自己永不放弃努力,只有“主体”不放弃,成功才能成为可能。学校实施唤起孩子激情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我是好孩子的自信。
对于学校,就是广泛搭建发展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施展自己个性特长的空间或平台,让孩子的特长都有机会冒出来。
创设适合的教育,对孩子一生负责。为学生创造主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成长环境,帮孩子懂得“求知和进取是人生的最大快乐”,使孩子成长为一个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这应是学校对家长、对社会的服务承诺。
学校不仅要让孩子取得好的分数,考上好的大学,更要关注孩子的未来,要让走进学校的孩子人人快乐,人人创造,人人成才。这样培养的学生,一定是唤醒了主体发展需求的学生,一定是拥有充分自
主发展空间的学生。带着这样的方法走向学生的教育,一定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一定是不被学生拒绝的教育。
不被学生拒绝的教育,才能是打动孩子心灵的教育。教师们就是在用艺术、智慧,创造着打动孩子心灵、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男孩子日”的形象大使评选、“男儿当自强”的男子汉宣言,使小男孩、小伙子找到了男子汉的感觉和责任;“爱,你准备好了没有”的主题教育,使同学们认可了“爱是一种责任”,现阶段不是实施爱,而是为爱作准备的阶段,正确疏导了孩子的青春期情愫;学校增设书法课、阅读课、新闻课„„都为孩子实现质的飞跃提供着量的积累。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们普遍懂事多了,一个家长说,过去孩子从不知道关心父母,没想到最近儿子竟打电话给妈妈:“没别的事,就是提醒您这几天降温了,多穿点衣服。”学生普遍对家庭有了责任感。“不让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带着遗憾坐下”,“倾听你的心声、走进你的心灵”,都是教师们用心工作、勤于思考的真实体现。
可见,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也就是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内驱力的教育,是基于每个孩子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我们刻意追求的就是通过我们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健康,让每个孩子都快乐,让每个孩子都成功,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发展的最大化。
我相信一个学校有一个用激情、用智慧、用科学头脑创新教育的教师群体,有一群热情、自信、好学、有责任感的孩子,有众多追求教育真谛、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学校,我们教育的明天会无限光明!
第三篇:新闻伦理分析
新闻报道的两难解析
媒体工作者经常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局面:履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真实地报道一则新闻,可能就意味着对警方的破案造成威胁,让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而选择配合警方,则意味着要违反,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本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这其实对于一向以事实说话的新闻工作者来讲,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侮辱。而在我看来,当遇到此种情况时,新闻工作者应该做的就是尽力配合警方,将嫌疑人绳之以法。也许不少反对者会说,根据亚里士多德观点,在媒体应该避免两极中,有一点曾说,处理世间纷扰,过多地受制于各种条件,就会失去自我的声音,完全沦为外界权力和利益的传声筒。如果新闻工作者配合警方作假新闻,就逃脱不了充当政府喉舌的嫌疑,而且此后产生的后期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当读者或观众再遇到类似报道时,多会产生一种怀疑的心理,这到底是真是假?该不该信?这样一来这个媒体的诚信度将直接下降,这对于媒体来讲无疑是致命的。然而,康德的“绝对律令”将良心与责任置于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位置,即任何人做事都必须基于与生俱来的良心,良心会告知我们如何承担道德责任、如何选择善恶、如何区别好坏。人一旦违背了自己的良心,不管是轻微的还是无意的,都应产生负罪感。我坚信在牵扯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上,本来可以伸出援手让恶人得到惩治的媒体工作者,却为了所谓的职业德而袖手旁观的话,不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自己在良心上也将会永远过不去。
其实这是在道德范畴内的一个抉择,什么是道德呢?“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手段的一种,它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相协调利益冲突、追求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则是道德品质的其中两种,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因此,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作为公民应有的品德操守。
没有协助警方报道假新闻的报社是遵守了职业道德,违反了社会公德。而协助警方放新闻烟雾弹的电视台,则是遵守了起码的社会公德,违反了职业道德。表面上来看,不论做哪种选择都有利弊,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我们这个社会要靠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最终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所以,社会公德也好,职业道德也罢,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当遇到此种情况时,既然不论做什么选择都会有利有弊,那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权衡轻重缓急,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已经对社会和人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危害,媒体工作者若是为了遵守职业道德而不协助警方,甚至有些报道为犯罪分子的逃脱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与助纣为虐其实没有什么区别,看似是遵守了新闻客观性真实性的要求,实则对社会是百害而无一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继续作恶,这样一来不但受害者得不到公平的解决办法,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威胁也增大了,社会秩序紊乱了,媒体是拥有了更多的新闻好素材,却最终也背上了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的骂名。而相反,如果协助警方破案,大部分的民众,不管什么职业道德,他们只知道此媒体曾经协助警方抓获了犯罪分子,这一酣畅淋漓的过程中,媒体与警方相互配合,牵着犯罪分子的鼻子走,结果是恶人自食其果,受害者讨回了公道,百姓只会大呼过瘾。这就好比某人在愚人节那天跟大家开的的小玩笑,真相揭晓后,大家会心一笑,并不会从此以后就心存芥蒂。所以媒体也不用担心是否会因此而影响到其整体的形象,若是有的话,那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先锋卫士之类的正面形象。
仔细权衡轻重不难发现,社会利益地位要远远高于媒体利益地位,社会都混乱了,媒体哪里还有立足之地,还有话语权呢?
媒体行业,作为社会较为特殊的组成部分,掌握着社会舆论的动向,理应对社会肩负起特殊的责任,很多方面视角要开阔,眼光要更长远,更要看清受众范围的圈定,明白得与失的关系,那么在遇到这种看似“两难”的问题上,选择是没有那么难做的。在没有法律条文的明确约束时“两害相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09新闻班
刘晓
新闻报道的“两难”解析
学校:山东师范大学
院系:文学院09级新闻班
姓名:刘晓
第四篇:经典新闻作品分析
经典新闻作品分析
1.消息:字数限制在1200字以内。
2.评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署名时评、述评、短评等,字数限制在2000字以内。
3字以内。
1.2.3.4..通讯:包括新闻特写、新闻综述、新闻调查等,字数限制在3000.消息:时长4分钟内的新闻报道。.评论:包括以评论为主的述评性节目,时长15分钟内。.新闻专题:时长30分钟内。题材重大,题材新鲜,题材典型。深度报道、分析性新闻、思辨性新闻。报道角度选择好。新闻背景强。
5.提法准确、写作精细、制作精良。
一、消息的特征及其分类
消息:最广泛、最主要的新闻体裁,用最简要的文字及时有效地传播新闻事实。
体裁特征:具有消息头,即发布单位、地点和时间的说明,包括电头、本报讯、本台消息等
共识:一般动态消息、非事件消息、新闻素描、新闻述评等
动态消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迅速及时报道,篇幅短小,最主要的消息种类。
非事件性消息:包括综合消息、典型报道等。
前者围绕某一主题对新闻事实的综合处理。思想性、指导性强,时效性不如动态消息;
后者是对某些方面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进行报道,达到传播经验、引导舆论、指导工作的目的。
新闻素描:利用现场的新闻事实说话,主要手法是现场观察,注重描写和细节的呈现来反映活动中的新闻事件。
新闻述评:以叙为主,夹叙夹议的文体,介于评论和消息之间。特点是以事实为由头,对事实展开论述,有较强的时评味道。
二、消息分析的角度
1、真实性分析
评价一篇新闻报道,内容是否真实是首先需要考虑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
2、新闻价值分析
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会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新鲜,是否会对全局产生积极的影响
及时判断同一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的重要性大小
善于从复杂的事实中看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采访写作的计划性和新闻报道的预见性。
3、主题分析
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
主题是否符合新闻事实,事实是否构成记者所定主题的依据。
主题是否具有社会意义、针对性
主题是否鲜明、深刻、集中
4、报道角度
新闻角度(视角):新闻记者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如何评析:
是否揭示事物本质或能说明问题,思想性的体现
是否对某一方面工作具有影响或指导意义
是否适合受众心理
5、表达方法分析
(1)叙述是消息写作使用的主要表达方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
(2)描写——着眼于“样子”;以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想象。分为人物、场景和细节描写。是新闻素描、现场目击这类消息体裁的主要使用手法。
(3)说明: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有关背景资料进行介绍和解释,便于读者理解新闻内容。一般穿插在报道过程中。
(4)对比:把相反或相对的新闻事件或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或相映衬,明确是非,表达主题思想。运用时应该恰当、鲜明、典型、有力。
(5)设置悬念:做扣子、关子。在新闻作品中,由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较为曲折或具有一定戏剧性,作者为增加可读性,趣味性,在作品中能够设置悬念,引起受众兴趣,然后再解释、解除悬念。悬念要与事实相关,做到简而精。
6、语言分析
新闻语言是表达新闻事实的手段,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新闻报道要锤炼语言,准确地阐述事实,体现较高的美学价值。
准确贴切:
简洁明快:
通俗易懂:
生动形象:
7、结构分析
(1)内部结构(内容与主题的谋篇布局)
金字塔式:先主后次
编年体式:完整地将新闻事实以故事性的方式表达出来。适用于报道复杂、线索单一的事件
散文式:写法自由、行文富于变化、文采
悬念式:层层递进吸引受众
是否简要清晰,易于受众理解:
灵活多样能够,富有创新性。
(2)外部结构分析
导语
精练的语言反映最新鲜、最具本质的、最有意义或价值的内容,突出精华 能驾驭全文、提纲挈领
能使最广泛的读者产生读下去的愿望
主体——导语的解释者:
对导语中最主要的事实注释、补充,解释为什么、怎么样;补充导语未提及的事实;避免将主体写成导语的重复;层次分明、主干突出、内容裁减得当。
背景 发挥对比烘托作用,不能喧宾夺主
结尾:一般无刻意的结尾,不强加,通盘考虑;总结式、评论式、对比式、展望式、抒情式
消息作品一、一般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对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最新发生和发展变化进程的动态进行及时报道
1、要善于选择新闻背景材料与报道角度
2、主题集中,一事一报。
3、开门见山,忌写套话。
4、客观叙事,舍弃细节。
5、注意变动,致力追踪。
6、题材广阔,应用广泛。
二、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对同类事物或一事物的多侧面情况进行归纳综合的新闻报道。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很强的指导性。写作要求:
1、占有材料,明确主旨。
2、合理剪材,发掘本质。
3、点面结合,事实说话。
4、注重根据,交代来源。
5、客观叙事,注重分析。
三、短新闻
简讯:用最经济的文笔,通常以一二百字,甚至一两句话、数十字,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地迅速报道新近发生或发现、有社会意义的事件。
快讯:用最快的速度、简洁的一两句话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或特别重要的新闻中最重要内容。快讯一般用于特别重大的新闻。
基本特点是:
1、结构简单
2、叙事简明。
3、一般一事一报,只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那部分事实,不旁生枝蔓;
4、要求简而不陋,文字虽短而意思明确
5、叙述尽可能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五、新闻述评
1、定义: 记者述评或述评新闻。夹叙夹议的文体,介于评论和消息之间。特点是以事实为由头,对事实展开论述,以分析事实或评价事实为目的,因此有较强的时评味道。
2、特点是:有述有评,边述边评,述评结合。它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表一些必要的议论,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借以揭示新闻的本质,帮助读者理解新闻本身的意义。
六、精确新闻
1、定义:也称精确新闻报道、精确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以及查证事实,以报道新闻(meyer,1973)。
目前新闻界最经常使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民意调查。(罗文辉,1987)在大陆,也有人认为广义的精确新闻泛指以各种民意调查结果为新闻报道。(姜秀珍,1998)
2、特点:
以数据来报道新闻事件,更显客观、公正,更具说服力
时效性差,不适合突发性事件,比较适合社会问题的报道;
缺乏人情味,不生动,不容易吸引受众;
需要一定文化水平,需要动脑筋,读者面较窄;
不能确保数据一定真实地反映了现实。
3、精确新闻的公布原则
第六章 评论分析的基本视角
一、新闻评论的基础知识
1、定义: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范畴。
2、特征:
新闻性: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论说文的根本特征。
论理性:
公众性/群众性
3、分类
分类标准/类 别
体裁规格
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按语、专栏评论、述评
论证方式
立论性 驳论性
评论主体
代表编辑部,代表读者
评论对象
政治评论、经济评论、体育评论、文娱评论
是否署名
署名评论 不署名评论
二、分析视角
1论述范围。
(一)选题分析、选题: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确定评论的对象和、怎样评析:(1)是否具有现实性、针对性:从实际出发,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2)是否具有思想性
(二)立论分析、定义:形成或提出结论或观点。、怎样评析
1)立论必须遵循准确性原则
2)立论必须有新意
3)立论要有预见性
(三)要素分析
1、论点分析
(1)论点的提出必须尊重客观、直面现实,不能把荒谬、悖理、歪曲事实的东西作为论点。要准确使用概念和判断。
(2)论点要有新意
(3)论点要鲜明全面
2、论据分析——论据要真实、准确;典型充分;与论点之间有内在逻辑关系
3、论证分析
论证: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基本原则:论证要准确地阐明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将观点和材料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评论具有逻辑性。
(四)结构分析/形式分析——言之有序
评论的结构一般分为引论、本论和结论。
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文章评论的对象的实际情况,内在逻辑关系、发展变化规律,围绕中心论点组织材料;
2、考虑读者的接受水平,按照受众的认识规律和心理需求安排结构。
(五)文风分析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孔子语)
1、评论语言的通俗首先表现在质朴自然上。
“字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全看用的恰当与否。连用几个伟大,并不足以使文章伟大。一个很俗的字,正如一个很雅的字,用在恰当的地方就起好的作用。”
2、恰当地运用修辞
3、语言充满真情实感
第七章 主要评论类型的分析
一、社论
1、定义:代表编辑部就当前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和问题发表的权威性言论。社论具有制度性,在制度上代表媒体。
对于作者来说,这是一种原则认识。
这些文字是我自己写的,但却未必无折扣地表达出我的意思。因为文字既要在公开的刊物上发表,地方又是在国难前线的天津,写文章时便不得不顾虑到地方的环境和刊物的地位,尤其是报上的“社评”,文章既由报馆负责,写文章的人便需忘掉了自己。(《大公报》主笔王芸生)
选题 风格 周期、发表频率
机关报 重大、政论本位 政论色彩,庄重、规整、平衡、稳定 长、低
市场化报纸 范围广,新闻本位 时评色彩,个性化 短、高
2、社论评析的视角:
选题恰当,选题范围逐渐扩大,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扩大到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着眼于实际
说理透彻:抓住事物的矛盾和关键环节,以理服人。
文风平易近人,短而精萃,质朴感人
二、本报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
本报评论员一般认为是中型评论,重要性仅次于社论。与社论只是规格上的区别,没有原则性区别。
评论员文章分为署名和不署名
特约评论员文章由本报评论员文章发展而来,主要是加重作者的身份。篇幅较长,也被称作“超重型评论员文章”(3、4千字)
三、专栏评论
发表在各种评论专栏里,个人署名的评论。这类评论选题广泛,大到国家大事,小到个人见闻,都可以议论;形式活泼,长短自由,个人风格明显。
四、短评
短小精悍的评论,有署名和不署名之分。不署名代表编辑部集体意见,一般配合新闻报道发表,针对性、思想性和时效性强;署名短评一般代表个人意见。总体上:“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论题单一,篇幅短小,分析扼要。目前,由于专栏评论的兴起,一般纳入各种专栏评论,单独发表的不多见。
五、编者按
编者按是一种最轻便、最简短的评论形式,一般只有一两百字。大体分为两类:
评论性——提炼文章的思想,或加以发挥
说明性——介绍背景、意图。
特点:依附性,不是独立的文体;精炼——直接发表意见,不论证;灵活简便,及时。代表编辑部表态,多用于慎重场合,必要处,不可滥用。
编后:一般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报道的基本态度,借题发挥,因事议论,深化主题。
第八章 深度报道分析
一、深度报道的基本知识
新时期中国深度报道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电视深度报道兴起。
1、定义:
(1)西方视野的深度报道本(indepth reporting)“三层报道”概念
使昨天的新闻背景与今天的事件发生关系,以获得明天的意义。
(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
在“五w”理论的基础上,将五个w和一个how的内涵加以扩大。
(2)《新闻学大词典》: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深度报道不满足于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事实,而是使新闻要素进一步深化,要求一方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另一方面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从总体联系上把握其真实性。深度报道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模式,要求对新闻事实进行跨时空的,由里到外的综合反映。”
2、特点:
(1)题材的重要性。(2)背景的广阔性。
(3)材料的详尽性。(4)内涵的深刻性。
(5)体裁的综合性。
3、分类:
(1)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与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
◆独立文体:
解释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
预测性报道
◆组合文体:
整合报道
系列报道
(2)全国好新闻评委会/中国新闻奖报道分法:
◆系列性报道
◆组合性报道
◆连续性报道
(3)在内容的结构组织形式上,可以分:分析性报道、综合性报道、跟踪性报道、说理性报道和探索性报道5个种类。
◆分析性报道
◆综合性报道
◆追踪性报道
◆说理性报道/研究性报道
◆探索性报道
二、分析视角
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通常包括如下二项具体指标的部分或全部:
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
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见。
第九章 经济新闻分析
一、经济新闻概述(economic journalism)
1、定义
◆ 经济新闻是有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切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经济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工作事实的报道。
◆ 经济新闻是人类社会最新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趋势的报道。
◆经济新闻是关于人们如何进行经济选择的报道。
经济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新闻包括经济消息,经济通讯,经济调查报告和经济时事评论等;狭义的经济新闻专指经济消息。
2、特点
◆内容专业性强:它涉及到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经济专业知识
◆报道范围广,全球化
◆服务性和实用性
◆前瞻性
3、问题
肤浅
刻板
笼统
二、写作要求与分析视角
1、抓核心事实,开门见山
2、通俗易懂,拒绝晦涩
3、数据处理巧妙合理
“省略尾数法”(数据的具体信息不是很重要)
用比率来代替庞大的数据。
用最简单明了的方法把意思表达清楚。
提供一个参照对象,让数字更有说服力。
4、选题视角:“当下发生的一切都可能是经济新闻”
5、注意挖掘事件之间以及事件所涉及因素之间的关系
态度
资料
预测方法
6、通过报道人来反映经济问题,以人带事
7、让枯燥的新闻幽默起来
第十二章 西方新闻作品分析
一、消息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1、解释性报道:通过大量使用背景材料,揭示新闻事件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的分析性报道。
◆揭示原因为主要内容
◆用背景性事实来解释新闻事件
纽约时报星期日版主编莱斯特 马克尔:解释是以充分的背景为依据的客观的加工过程,其中有一部分是评论。而发议论是一种受观点和感情影响的主观加工过程。解释是新闻的组成部分,而发议论则几乎应该严格地限于社论文章。
2、调查性报道:专门的揭露性报道,也称揭丑式报道。
自主性:新闻界自主选择揭露目标、自主进行调查。
新闻性:对象是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而且是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科学性:依靠客观、准确、深入、细致的调查与研究
3、预测性报道:依据过去和现在已经发生的事实,对新闻事件、某一重要问题或重要领域的发展前景所进行的分析性报道。前瞻性和预见性是主要特征
◆内容上
◆表达方式上
◆报道结果上
4、服务性报道:为社会公共事务或人们工作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非商务活动问题无偿提供信息的新闻。也称实用性报道,对消费者具有直接的使用价值。
◆实用性 :研究读者的具体需要,排忧解难
◆新闻性:广义上包括专栏中的服务性文章
◆读者立场
二、特写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1、按新闻价值标准分
(1)新闻性特写
(2)趣味性特写
(3)实用性特写/服务性特写
2、按内容分
人物特写
风貌特写
事件特写
3、特写与通讯
◆选题
◆结构
◆写作风格
◆表达手法
三、西方新闻作品的分析角度
1、报道题材
2、报道角度
3、钻石式报道结构:从个人的经历、具体的事件出发,经过过渡段落,进入新闻主体,写完再回到个人、具体的事件上。有时也以总结、悬念的方式收结。
4、表现手法
第五篇:新闻主题分析
英语新闻报道题型主题分析和应试技巧综述
英语新闻报道题型主题分析和应试技巧综述:对于专四考生来说提高新闻听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习者需要有针对性地积累和记忆不同主题新闻的常用词汇和用语,同时养成坚持听英语广播新闻的习惯,熟悉新闻广播的语速,培养自己对新闻的敏感性。
根据高校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时要能够听懂VOA和BBC新闻的主要内容。而新闻以丰富性、趣味性、时效性等特点成为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重要素材。这一点在专业英语的四、八级考试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然而,对于英语专业四级考生来说,新闻听力却是一大难点:它录音语速快、专业词汇多、新闻用语有别于一般的口语;同时新闻听力背景知识复杂,涉及许多国家的人文、历史、地理、宗教等各方面的内容,这都加深了新闻听力的难度,使其不容易理解。要想在听力考试中攻克这一难关,考生应根据新闻的不同主题进行分类训练,增强应试能力。笔者就TEM-4听力试题中新闻部分考题进行分析,在本文中归纳出其选材规律和出题形式,并介绍相关的应试对策,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部分考题。
新闻的主题多种多样,但是专四听力考查的主题却有限。根据英语专业四级历年考题中新闻主题考查频率由高至低可归纳为以下几大主题。
1.国际关系
这类新闻经常涉及到两国矛盾、经济援助、经济制裁、两国建交、联盟协议等话题。并且结构上第一句话点明主旨,紧接着陈述细节。内容多着重于讲述国际关系的变化的前因后果、进程、达成的共识等。如:A joint committee will soon seek further cooperation between Egypt and Spain in industry,trade,investmen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Egyptian economic sources said the two sides will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setting up a joint business council when the Egyptian-Spanish higher committee meets in the first half of September in Madrid,Spain.The business council is aimed at balancing bilateral trade by expanding trade volume.(2008专四真题)
此类新闻考查范围较多的为细节题、主旨题、数字题。如针对以上这则新闻所给出考题为:(1)The joint committee will promote co-operation between Egypt and Spain in all the following areas EXCEPT%% %.(2)What is this news item mainly about?% %%针对此类新闻考生应该尽可能抓住新闻导语,特别关注于新闻细节部分给出的并列成分。常用句型有:“...signed an agreement to...”;“the agreement has to be approved by...”;“tensions were raised...because...”等。
2.灾难新闻
这类新闻涉及到的题材有暴力事件、恐怖袭击、沉船事件、空难等,还包括地震、水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此类新闻通常要突现灾难是否具有可预测性、可防性或安全意外性,以及天灾性与人为性等基本特征,灾难程度和常发频率是报道的核心,抗灾或救护及国际社会的反应等是后续观察点。其考点多为细节题、数字题、主旨题,尤以数字和细节题考查最多。如:Storms sank two river ferries in southern Bangladesh on Sundayand some 90 passengers were reported missing while at leastanother 68 died.One of the packed ferries carrying around 150people capsized early on Sunday on the Meghna river and 50 wererescued.A second ferry sank on the same river just one kilometeraway leaving 40 passengers missing after 6 were rescued.(2006专四真题)
考题为:(1)Altogether how many people were reported missing?%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details is INCORRECT?%%% %针对此类新闻考生应特别关注事件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以及事件所造成的伤亡人数,经济损失。此外考生应集中记忆相关词汇,如:volcano eruption(火山爆发),flood(洪灾),tsunami(海啸),mudslide(泥石流),sandstorm(沙尘暴),earthquake(地震),drought(干旱),tornado(龙卷风),plague(瘟疫),aircrash(空难),terrorist attack(恐怖袭击),suicide bombing(自杀性爆炸),death toll(死亡人数),injured/wounded(受伤的),casualty(伤亡者)等。掌握常用句型“...were reported missing”,“...were killed and more than...injured.”等。
3.犯罪新闻
这类主题新闻的题材一般包括:个人刑事犯罪、引渡犯人、偷渡事件、宗教犯罪、性丑闻等。此类新闻通常注重国际犯罪的新动向,以及该案例的影响程度。一般还会有背景简介和最新观察点,同时会交代国际合作办案的新措施和新趋势。针对这类主题新闻,常见考点有细节题、主旨题。如:Around 40 former military officers in Argentina have been arrestedfor possible extradition to Spain on human rights charges.The arrest came as the Argentine government struck down the decreeprohibiting such extradition,saying all Argentines should beequal before the law.Those detained include a former navy captainand several other ex-officers suspected of torture or murder duringthe last period of military rule in Argentina,which ended in 1983.(2005 专四真题)
1)What would happen to the Argentine officers?2)What accusation would the Argentine officers face?针对此类考题,考生应特别关注新闻的导语,清楚案件的性质、原因和结果。特别注意常用句型中包含的信息点。常用句型有:“a court inis due to deliver its verdict in”; “is accusedof...and faces up to...in prison”;“...is arrested for...”。同时考生也需要积累一定的常用词汇帮助理解此类新闻题材的内容。如:verdict(判决),guilty(有罪的),trail(审判),execute(处死),appeal(上诉),accuse,charge(控告),sanction(制裁),rape(强奸),robbery(抢劫),assassination(暗杀),bribe(贿赂),kidnap(绑架),arson(纵火),hijack(劫持),corruption(腐败),extradite(引渡)等。
4.民生调查
这类新闻涉及的题材有:患病统计、城市设备使用、人类与环境、寿命统计等。此类新闻通常注重民族发展与经济改革的相互关系,突出全球扶贫活动的新动向,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待环境问题的共同利益和本质矛盾,着眼有限资源的无序争夺和不合理分配造成的世界南北差距等基本问题。常见考法:数字题、推论题、细节题,其中数字题考查最多。如:Airlines are being hit with huge increases to insure theirplanes after the terrorist attacks in the United States.Goshawk InsuranceHoldings which insures aircraft around the world,saidrates have soared as much as tenfold since the September 11th terrorattacks airlin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cut services and dismissedstaff as their business has plunged in the week of the crisis.They are also struggling with increased security costs.(2003专四真题)
考题:After the terrorist attacks in the United States,insurancerates soared as much as%% %.此类主题的新闻使用词汇丰富,考生应该平时多关注社会动态,积累最新社会现象相对应的新词,如:avian influenza/bird flu(禽流感),hand-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手足口病),H1N1(甲流感)等,同时注意常用但并不熟悉的表数概念词汇,如“-fold”“decade”“dozen”“score”。如遇到表示数字推算的题,要特别注意表达增减概念的词:go up to,increased to,grow to(增加到),increase,grow,a rise of(增加),as many as,...times of,reach等。
5.政治新闻
这一题材的新闻一般包括:游行示威、罢工、政党争权、总统竞选等。此类新闻常见考查方式为细节和数字题,其中细节题考查最多。如:Despite reports of intimidation,Zimbabweans swarmed topolling stations on the final day of voting in the most competitiveparliamentary election in Zimbabwe’s history.On the first day ofvoting,lines of hundreds of voters sneaked around some of thecountry’s 4000 polling stations.A total of 120 seats were beingcontested,and Mugabe appoints another 30 law makers giving himand his party a built-in advantage.(2008专四真题)考题: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CORRECT accordingto the news?
此类主题新闻常用词汇有:embassy(使馆),ambassador(大使),ally(联盟),cabinet(内阁),demonstration(游行示威),protest(抗议),election(选举),vote(投票),poll(票数),rebel(反叛),summitry(峰会),anarchism(无政府主义),campaign(运动),strike(罢工),sit-in(静坐示威)等。
6.经济新闻
此类新闻通常关注全球指导性的经济新闻和经济潮流。报道经济保护和经济合作的矛盾性和统一性。针对这类新闻题材考查较多的是:细节题、主旨题、数字题。
7.其他类新闻
这部分所涉及到的新闻主题主要有科技类、旅游类、教育类及体育类。其内容常包括:航天科技、基因工程、网络技术、景点游客数量变化、教育改革或新政策、各类体育比赛、球星动向等。这类主题考查最多的方式是采用细节题和数字题。因此考生在通过抓住新闻导语掌握新闻主要内容的同时,更要注意数字及动向变化的细节题。把握相关信息关键词的正确意思,往往考题中出现同义替换的选项。
8.结语
对于专四考生来说提高新闻听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习者需要有针对性地积累和记忆不同主题新闻的常用词汇和用语,同时养成坚持听英语广播新闻的习惯,熟悉新闻广播的语速,培养自己对新闻的敏感性。此外平时还应该多读英文报刊,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地丰富大脑中的图式,以便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能够很快地使自己大脑中的知识图式与输入信息相匹配,从而激活图式,指导其作出正确的预测、推论和判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考生对新闻广播的听力理解能力。